痰浊瘀血与脑血管疾病

痰浊瘀血与脑血管疾病
痰浊瘀血与脑血管疾病

痰浊瘀血与脑血管疾病

〔Keywords〕phlegm;bloodstasis;ap

oplexia;hypertension脑血管病为当前发病率高,且致残率高的疾病之一,其产生与众多因素相关。痰湿是人体津液代

谢异常的病理产物,瘀血乃血液运行失常的病理产物,痰浊与瘀血作

用于机体而为致病因素。二者在病理上相互为用,密切相关,均可导

致气机升降异常。而气滞又可致痰湿内阻或血行不畅,脉络瘀阻,经

络不畅,阻滞脑络,引起脑血管病(中风及高血压病)发生。因而痰

浊瘀血是脑血管病的主要病机之一。作者从痰浊瘀血与脑血管病的相

关性实行探讨,以加深对脑血管病的理解。

1瘀血与脑血管病的相关性

1.1瘀血与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为脑血管损害、缺血性心脏病和动脉硬化最主要的因素,中

医多从肝阳上亢、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湿中阻等论治,血瘀证可

为高血压病的独立证型或兼证。

1.1.1血瘀为高血压病的重要病机之一导致高血压病的病因虽不同,但病变中均有血瘀病机。痰湿内停则壅遏气机,而气滞血瘀;情

志过极,肝阳上亢,气机失调而致血瘀证;或阴虚生热,灼血为瘀;

阳虚不能温煦,气化失运,无力鼓动血脉运行而血行不畅。阴阳失调

和气血逆乱是高血压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主要环节。调查发现,瘀血的形成不但贯穿于高血压病的整个病变过程中,也是高血压病产

生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1.1.2血瘀与高血压病现代理化指标的关系高血压病血瘀证与微

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改变、血小板活化、动脉硬化等多种因素相关[1]。临床研究发现,严重者伴血管并发症者表现黏度增加,血栓

形成率增高,血栓降解率降低;血小板功能出现异常,表现为血小板

的聚集、黏附活性增高;患者TXA-PGI平衡失调,血浆TXB

显著高于正常人,6-酮-PGF则低于正常人等。在高血压病理状

态下,导致内皮细胞分泌的舒缩血管因子平衡失调,血管舒张因子N

O的合成减少或受损,而收缩因子ET-1合成增加。

1.1.3活血化瘀是高血压病的重要治法在高血压病的病理过程中,血瘀证可作为主证或作为兼证而存有,所以应该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合理使用活血化瘀法,如平肝潜阳、活血化瘀,健脾化痰、活血化瘀,滋肾养肝、活血化瘀,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补肾填精、育阴助阳、

活血化瘀。当前临床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在预防或治疗高血压病并发证、逆转靶器官损伤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有待于进一步研究[2]。

1.2瘀血与脑血管病

中风发病的原因,大多概括为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生风、血虚

生风等。现代医学则概括为出血中风、缺血中风和混合中风。而临床

观察,中风发病的病机核心为气血逆乱,血瘀为其病变关键之一。

1.2.1血瘀生风是各种内风病证的基本病机瘀血既是病理产物,

又是致病因素。当瘀血阻塞经络,筋脉失养,则产生内风。血瘀生风

的根本病机在于血液阻滞,阻塞脉络,使筋脉失养,挛急刚劲。热极

生风是火热亢盛,迫血妄行,使血液成“离经之血”,或热盛伤阴耗气,形成瘀血,使筋脉失养,风气内动。可见,“瘀血”为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生风、血虚生风的根本病机,其病理过程是气血逆乱,运行不畅,瘀血内生,使筋脉失养,终致风气内动,故中风病本质是

血瘀。

1.2.2中风病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均贯穿血瘀证中风病发病的核

心在于瘀血阻滞,血脉不畅,气血逆乱,不能充养脑髓,而血瘀证贯

穿于中风病整个临床过程。中风先兆期,瘀血阻滞脉络出现肢体麻木、舌强语謇;脑络失养而出现眩晕、耳鸣、健忘、舌质晦暗或有瘀斑、

瘀点、脉沉涩。中风急性期,因气血逆乱,闭阻经脉,若风火痰瘀阻

滞脉络,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中风后遗症可见半身不遂、舌强语謇或舌痿,则又系瘀阻经脉的明征。

1.2.3血瘀与各种中风病的相关性无论是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

风还是混合性中风,血瘀为病变关键。缺血性中风包括短暂性脑缺血

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其病理特点为脑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

形成,使管腔变窄或闭塞,脑缺血、缺氧、坏死而出现中风之证。出

血中风(中医称为中脏腑)包括高血压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其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等密切相关。脑血

管破裂,血液溢于脉外,流入脑实质内形成血肿为病理特点,属中医“血瘀”。故出血性中风发病前后与血瘀相关。血瘀既是出血或缺血

的结果,又是出血或缺血的根本病因所在,为各种中风发病必然途径。

1.2.4中风的根本治疗大法是活血化瘀有研究证明,脑出血急性

期使用活血化瘀药,可减轻脑血肿的形成,加速血肿的吸收、消散,

防止再出血,终止和延缓脑出血急性期病理发展。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改善微循环障碍,增强吞噬细胞功能,降低毛细血

管通透性,促动脑血管侧支循环的建立,加速纤维蛋白溶解,而促动

脑血肿吸收,改善血肿周围的脑细胞缺血、缺氧状态,保护脑细胞等。

1.2.5瘀血与缺血性中风理化指标的关系研究表明,血小板异常

亢进是中医血瘀证的重要病理变化基础。血小板表面GMP-140

分子数及血浆GMP-140含量可作为血小板活化的直接证据,为

血小板激活的分子标记物。脑梗急性期,血浆GMP-140含量均

显著升高,而血瘀证者GMP-140明显增高。内皮素和一氧化氮

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失调、紊乱,使ET分泌增多,N0分泌减少,这是导致ACI发生的内在因素。

2痰浊与脑血管病

2.1痰浊与高血压病

有学者对1038例高血压病患者作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痰浊中阻为

第二,占178例。在常见证候与体质类型关系的调查中,发现痰浊

中阻证痰湿体质明显多于其他体质(P<0.01)。说明痰浊中阻

证的出现与痰湿体质相关。

2.1.1痰浊是高血压病的主要病机之一饮食失调,脾胃损伤,水

谷精微无以运化,酿湿生痰,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易发生高血压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其本为脾胃虚弱,其标为肝风夹痰,与痰浊

密切相关。肥胖之人痰湿体质常是高血压病发生的内在基础,肝胆之

风阳上犯为肝阳亢盛之象,肝阳亢盛则伤脾,木克土而脾虚生焉。脾

虚不能运化水湿易生痰饮,痰浊随肝风上犯故头晕目眩。可见,痰浊

是高血压病的主要病机之一[3]。

2.1.2痰浊证高血压病的现代医学研究痰证高血压病者,其血液

流变学异常、血管紧张素Ⅱ和心钠素水平低下、微循环障碍、红细胞

变形水平减弱、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并主要表现为血管

紧张素Ⅱ水平低下,致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升高,血容量增加,从而

引起或加重高血压病。高血压病痰证患者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异常,

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而心输出量增加;作用于血管受体,使小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加,从而参与了高

血压病发生发展和病情衍化进程。

2.1.3从痰论治高血压病痰、虚、浊、瘀为高血压病形成中的病

理改变,对痰浊中阻型高血压病者,常采用健脾化痰、行气利水、疏

肝柔肝、降逆熄风之法,可合用泽泻汤、五苓散、温胆汤、四逆散加

黄芪、生牡蛎化裁。重用泽泻、茯苓利水除痰,白术、法半夏燥湿除痰,枳实、陈皮理气化痰,竹茹清热除痰,桂枝化气行水,取四逆散、温胆汤疏肝柔肝,化痰降逆熄风之用,又取泽泻汤、五苓散化气行水,

健脾渗湿除痰之功,白芍养血柔肝,平肝潜阳,柴胡疏肝达邪,生牡

蛎平肝潜阳熄风,3药共奏柔肝熄风之效[4]。

2.2痰浊与中风

随着中风发病率的提升,对其发病机理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在长期的

临床实践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理论或实验研究,证明痰浊是中风病

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基础。因为痰湿体质,膏粱厚味的饮食习惯,好

逸少劳的生活方式,长期精神紧张的状态,年老体弱等综合因素导致

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与发展,当从痰论治。化痰祛瘀是治疗中风的基本

法则。中风病因虽多,但以肝风痰浊型较多见,患者往往素体肝肾不足,风阳内动,挟痰走窜经络,脉络不畅,故突然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半身不遂。脑血管疾病从病机的总体上分析,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临床证侯以痰为主症者居多。如高血压、动脉硬化、中风、震颤

麻痹等不相同的心脑血管疾病,虽有各自的病机特点,但痰浊致病是

其共同点。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诸如天南星、瓜蒌、远志、石菖蒲、半夏等化痰之品,大多具有降血脂、镇静、抗惊厥、改善脑血流量等

作用,为治疗中风病提供了现代科学依据。

3痰瘀交阻与脑血管病

3.1痰瘀交阻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

瘀血为血运异常的病理产物,痰湿是津液代谢异常的病理产物,二者

既为病理因素又为致病因素,致气血升降出人异常。而气滞又可致痰

湿内阻或血行不畅,故在病理上痰瘀多相关。高血压病的主要病机之

一为痰瘀互结,其基本治法是活血化痰。

3.1.1痰瘀交阻与高血压病病机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功能之一是

调畅气机,使气机通利,气行则血行。情志失调致肝的疏泄失常,气

郁日久伤及血可致血瘀;气滞则水行不畅,致水湿潴留,聚而生痰。

肝主疏泄之二是促脾之化,若疏泄失常,脾不运化,或饮食伤脾,脾

虚水湿不运,聚湿成痰。如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肝郁化火,灼伤阴液,致肝肾阴虚,无以濡养血脉,可内生瘀血和痰浊。瘀血与痰浊互结,

阻滞血脉使血液运行不畅致眩晕、头痛等高血压病发生。

3.1.2痰瘀交阻与高血压病的现代医学研究研究认为,血管内皮

细胞损伤,血液流变学异常和微循环障碍,红细胞变形力减弱,血小

板功能异常,为高血压病血瘀证的病理基础。且痰浊证的特征是血脂

代谢紊乱,纤维蛋白原、血尿酸升高,高血脂和高血黏度与中医的痰

浊、瘀血密切相关。从临床上看,高脂血症、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

化等无不以痰瘀血瘀为基本病理变化,因而,高血压病的主要病机之

一是痰瘀互结。

3.1.3高血压病的基本治法之一为活血化痰因高血压病发病主要

病机是痰瘀互结,故活血化痰亦是其基本治法。活血化痰可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改善血液流变、心功能,并可逆转高血压病左室肥厚。诸多医家均选其作为治疗痰湿内滞证的主法,如取半夏和天麻二药祛

痰熄风,桃红四物汤养血活血的作用,用来治疗高血压病[5]。3.2痰瘀交阻与缺血性中风

3.2.1痰瘀交阻为缺血性中风病的主要发病机理之一中风病是因

脏腑功能失常,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形成痰浊瘀血,并贯穿于中风

病各阶段;同时痰、瘀作为新的致病因素,导致痰、瘀再生,病情加重。痰浊、瘀血均可单独见于缺血性中风患者,但因为痰瘀在病理上

密切相关,故痰瘀往往互结,相兼为病。

3.2.2痰瘀交阻与缺血性中风病的现代医学研究中医的痰浊、瘀

血与高血脂和高血黏度密切相关。高血脂症为“血中之痰浊”,引起

高血脂症的主要因素是痰浊留滞于血脉中;血流动力学异常是血脉瘀

阻的客观指征。临床痰滞血瘀为高脂血症、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

的基本病理变化,是中风病的危险因素。

3.2.3痰瘀同治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治法之一汉张仲景诸方有白术、茯苓、桔梗化湿祛痰,当归、川芎活血化瘀。朱丹溪主张“以四

物汤加桃仁、红花、竹沥、姜汁”治之,对后世医家有很大影响。痰

瘀互结由瘀生痰者,化瘀可使痰瘀共消。因痰瘀同源、痰瘀同病,故

应痰瘀同治。单祛痰则瘀血不化,单化瘀则痰浊不去,故治痰应兼化瘀,治瘀不忘化痰。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一些化痰药具有降低颅内压、

消除脑水肿、镇静、抗菌及增强免疫的作用,为“痰瘀同治”法提供

了科学的理论根据。

3.2.4痰瘀交阻中风病的现代实验研究现代动物实验研究证实,

痰瘀同治可扩张血管,缓解痉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抗凝,降脂,利尿降压,抑菌和抑制变态反应性损害;能减轻自由基损伤,保护脑

细胞,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有保护作用等。并可明显调节一氧化氮

(NO)、血浆内皮素(E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

酶(SOD)、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抑制细胞过度凋亡,

对损伤的内皮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改善中医症状及神经功能缺

损有很好的疗效,显著抑制脂质过氧化物(LP0)、ET、肿瘤坏

死因子n(TNF-n)的损伤[6]。

4小结

作为脏腑气机异常的病理性产物,痰浊、瘀血为产生脑血管疾病的主

要因素。痰浊、瘀血、痰瘀交阻与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通过对痰浊

瘀血与脑血管疾病相关性的探讨,加深对该病的理解。不过在研究过

程中,有一些问题尚需解决:中医的辨证指标与现代医学的理化指标

的结合;中医辨证的规范化、及相关指标的特异性;中医对证候信息

准确的、真实的描述,并实行定量、可控定性分折;按照循证医学实

行大样本科学、客观的评估,以拓宽对脑血管疾病的防治途径。

【摘要】脑血管疾病的产生与与众多因素相关,而痰浊血瘀与脑血管病、高血压病等尤为密切。从痰浊、血瘀及痰瘀交阻与脑血管病中缺

血性中风、高血压病的历史渊源,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理化指标、

疾病的发展过程、现代医学研究等的相关性实行研究,具有指导临床

的作用。

【关键词】痰浊血瘀;中风;高血压病

痰浊瘀血与脑血管疾病

中风诊疗方案

中风病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二代标准)进行诊断。 (二)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05年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试行)》进行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治疗方案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康复重点专科中风病诊疗方案拟订。 1.诊断明确; 2.生命体征平稳; 3.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9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诊断标准(TCD编码为:BNG080;ICD10编码为:I61、I63); 2、康复科住院患者,病情稳定; 3、除外急性期重度昏迷、严重脑疝或并发心肌梗塞或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重症感染、严重的糖尿病等患者; 4、除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患者; 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6、患者同意接受治疗。

二中医治疗方案 (一)急性期 1.康复评定 选择的量表包括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berg平衡功能评定,Brunnstrom偏瘫效价评定等。如果发现存在抑郁以及运动、感觉、认知、交流和吞咽功能缺损,应由来自康复治疗小组的相应医师进行正规的评定。 2.治疗 脑卒中急性期在内科治疗,以确保并发症风险的降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可介入康复治疗。进行床上良肢位的摆放、被动运动、早期床上活动(包括翻身、床上移动、床边坐起、桥式运动)等等康复训练。避免患侧肢体输液。 (二)中经络 〔软瘫期〕 1.康复评定 运动功能评定首选Brunnstrom评价法、Fugl-Meyer量表运动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首选Barthel指数量表、Berg平衡功能评定。此外,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选择相关评定内容,如认知功能的评定包括失认症、失用症评定等;在康复训练中还应了解患者的心肺功能,避免过度疲劳,必要时可进行心肺功能评定。此期可以进行肌力评定,但须注意防止评定的姿势和方法引发痉挛的出现。 (1)Fugl-Meyer量表运动功能评定标准: 运动总积分分级临床意义 <50分Ⅰ患肢严重运动障碍,几乎无运动 50~84分Ⅱ患肢明显运动障碍

从痰瘀论治哮喘(一)

从痰瘀论治哮喘(一) 哮喘属中医学哮病、痰饮等范畴。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所致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1哮喘与痰历代医家认为痰是哮喘发生及反复发作的症结所在。朱丹溪说:“哮喘专主于痰。”痰的产生主要责之于肺不能布散津液,脾不能运输精微,肾不能蒸化水液,以致津聚成痰,伏藏于肺,成为发病的“夙根”1]。此后如遇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多种诱因均可发作。《景岳全书·喘促》曰:“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病因脉治·哮病》亦指出:“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之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症作矣。”发作期的基本病理变化为“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1]。《证治汇补·哮病》说:“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哮病长期反复发作,则可从实转虚,表现为肺、脾、肾等脏虚弱之候。“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肺虚不能主气,气不化津,通调水道的功能减退,则痰浊内蕴,肃降无权,并因卫外不固,而更易受外邪的侵袭诱发;“脾为生痰之源”,脾主运化水液,脾虚则不能运化水谷为精微、上输于肺,反而积湿成痰,上贮于肺,影响肺气的升降,复因饮食不

当而哮病发焉;肾主水液,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主宰着整个津液代谢,在维持体内津液代谢平衡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肾虚精气亏乏,摄纳失常,则阳虚水泛为痰,或阴虚虚火灼津成痰,上升于肺,加重肺气之升降失常,遇感而诱发哮喘。且肾主纳气,即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浅表的作用,如《难经·四难》说:“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由于三脏之间的相互影响,可致同病,表现肺脾气虚或肺肾两虚之象。由此可见,哮喘无论虚实都与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医学素有“百病皆因痰作祟”,“怪病责之于痰”之说。若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哮喘发病过程中,大量细胞因子、多种细胞表面分子、多种免疫活性细胞、炎性细胞和多种炎性介质的产生等,导致气道慢性炎症的形成,而这一过程及该过程中所产生的多种物质可理解为中医所谓“宿痰”之邪的形成。因此,中医祛除“宿痰”的治法与现代医学的抗炎和调整免疫有异曲同工之妙2]。 2哮喘与瘀血中医传统的观点认为痰是哮喘的宿根,然瘀血与哮喘的发生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唐容川《血证论》中云:“内有瘀血,气道阻塞,不得升降而喘。”且哮喘病程多缠绵,“久病多瘀,久病入络”是前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素问·痹论》指出:“病久入深,营血之行涩。”3]叶天士说得更为明确:“久发之恙,必伤及络,络乃聚血之所,久病必瘀闭。”4]久病易耗损肺气,肺贯心脉而朝百脉,肺气虚衰,鼓动无力,心脉不畅,瘀血内留。血瘀日久,新血不生,肺失所养,其气更虚,更加重血瘀留滞。瘀血内停,阻滞气机,影响

中风中医治疗

中风中医治疗 论中风中医治疗 中风病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劳倦内伤等引起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为基本病机,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根据脑髓神机受损程度的不同,有中经络、中脏腑之分,有相应的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四季皆可发病,尤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及其治法,历代医家论述颇多,从病因学的发展来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治疗上一般多采用疏风祛邪、补益正气的方药。如《金匮要略》正式把本病命名为中风。认为中风病之病因为络脉空虚,风邪入中,其创立的分证方法对中风病的诊断、治疗、判断病情轻重和估计预后很有帮助。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代,许多医家以“内风”立论,可谓中风病因学说上的一大转折。其中刘河间力主“肾水不足,心火暴甚”;李东垣认为“形盛气衰,本气自病”;朱丹溪主张“湿痰化热生风”;元代王履从病因学角度将中风病分为“真中”、“类中”。明代张景岳提出“非风”之说,提出“内伤积损”是导致本病的根本原因;明代李中梓又将中风病明确分为闭、脱二证,仍为现在临床所应用。清代医家叶天士、沈金鳌、尤在泾、王清任等丰富了中风病的治法和方药,?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中风病治疗法则。晚清及近代医家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进一步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主要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至此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其治疗日臻完善。近年来对中风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方面逐步形成了较为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治疗方法多样化,疗效也有了较大提高。 中风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与西医所称的脑血管病相似。脑血管病主要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型。不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痰瘀与骨性关节炎的关系.

痰瘀与骨性关节炎的关系 核心提示: 1 祖国医学对痰瘀的认识中医学认为,本病病因病机多为中老年人肝肾亏虚,筋骨得不到濡养;脾失健运,湿邪内停,外湿易侵,久生痰浊,痰湿聚结,流注关节;加之外伤、长期慢性劳损致筋脉受损,瘀血积聚,或更兼风寒湿邪乘虚侵入,阻滞关节经络而成痹。在该病的病变过程中,无论是正虚还是外邪,最终必导致痰浊、瘀血。而痰饮和瘀血作为病理产物和致病因子,能共同致病,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瘀血内阻久必生痰湿,痰浊停滞更致血瘀。痰瘀同病,单祛其痰则瘀化,专攻其瘀则痰难消,唯痰瘀兼驱方可奏效,祛痰可助化瘀,化瘀有助于祛痰。痰瘀同病须痰瘀同治,化痰祛瘀,即活血行瘀、化痰通络。因此,本病以正气不足为本,痰瘀互结为标,其中心病机为痰湿内阻,所以“化痰湿消瘀血”为治痹之关键。但临证须辨痰瘀轻重,痰重瘀轻则祛痰兼行瘀;瘀重痰轻者,行瘀兼祛痰。 2 化瘀祛湿法对骨性关节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众所周知,血瘀与血液流变性有密切关系。以骨内静脉瘀滞为特征的骨内血流动力异常及由此所致的骨内高压的变化,从而影响骨性关节炎微循环的灌注而加重病情。通过对骨性关节炎患者与正常人、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含量下降,电泳指数上升,聚集能力减弱,变形能力增强,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下降,血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1]。采用活血化瘀药治疗早期骨性关节炎,能扩张周围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和血小板、红细胞凝集性,溶解血栓、改善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从而改善微循环,降低骨内压,恢复骨关节供血,有利于骨关节的修复[2]。痰证也出现血液流变性变化,呈现高“粘”、“聚”的理化特性。痰证、痰瘀相兼证共同表现为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还原全血比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硬化指数等血液流变指标的异常,反映血液黏滞性、浓稠性、凝固性及聚集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而痰证更突出地表现在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的异常升高,反映血液的高凝、高黏状态[3]。因此,从痰瘀治疗骨性关节炎,更有利于改变骨性关节炎血液的高凝、高黏状态。同时,也从侧面论证,以化瘀祛湿法治疗骨性关节炎,可改善静脉瘀滞状态,是治疗早中期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3 痰瘀与骨性关节炎的相关性本病针对气血、痰湿瘀阻是重要的病理因素,采用化瘀祛湿法及类似治法治疗骨性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雷波等[4]从瘀血痰湿论治,内服祛瘀化痰汤治疗48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结果总有效率为91.7%。严培军等[5]以活血化瘀、祛痰利水立法,药用:川芎15g,丹参10g,红花10g,鸡血藤15g,半夏10g,白芥子6g,茯苓10g,陈皮10g,白术 10g,牛膝12g。疼痛甚者加制川乌6g,制草乌6g;肿胀甚者加泽兰10g,泽泻10g;偏气虚者加黄芪30g,党参15g;偏血虚者加当归10g,白芍10g;寒盛者加威灵仙15g,桑寄生10g;湿盛者加薏苡仁10g,虎杖10g。治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76例,临床治愈62例,好转106例,未愈8例,总有效率率 95.45%。对痰、瘀、水互阻而致的膝关节骨关节炎,能起较好的治疗作用。金兑炫[6]用化痰祛瘀法,使用基本方药:制半夏10~20g,制南星20~30g,透

2015年缺血中风病中医诊疗方案

缺血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诊疗方案 (2015年) 一、概念 缺血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 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等症状。 根据缺血中风的临床表现特征,西医学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与之相近,包括短暂脑缺血发作、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者,均可参照 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中脏腑可达到1个月。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 1、中经络:缺血中风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缺血中风有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 1、中脏腑: (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塞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元气败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 (1)风火上扰(风阳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风痰阻络(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阴虚风动(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证: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暗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5)气虚血瘀证: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五)鉴别诊断 1、中医鉴别诊断: (1)口僻:俗称吊线风,主要症状是口眼歪斜,口僻之口眼歪斜,常伴有耳后疼痛,而无半身不遂或神志障碍等表现,多因正气不足,风邪入脉络,气血痹阻所致,不同年龄均可罹患。

实用中医病名及证型

中医规范病名库 一、外感病证 1、感冒 辩证分型:风寒症、风热症、暑湿症、表寒里热证 2、外感发热 辩证分型:卫表证、肺热证、胃热证、腑实证、胆热证、脾胃湿热证、大肠湿热证、膀胱湿热证 3、湿阻 辩证分型:湿困脾胃、湿热中阻、脾虚湿滞 4、痢疾 辩证分型:疫毒痢、寒湿痢、虚寒痢、休息痢、噤口痢 5、疟疾 辩证分型:湿困脾胃、湿热中阻、脾虚湿滞 正疟(邪盛)、温疟(热证)、寒疟(寒证)、热瘴(热证)、冷瘴(湿证)、劳疟(气血两虚)、 疟母(血瘀痰结) 备注:瘴疟(热瘴、冷瘴) 二、肺病证 1、咳嗽 辩证分型:外感咳嗽(风寒袭肺、风热犯肺、风燥伤肺) 内伤咳嗽(痰湿蕴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肺阴亏耗) 2、哮病 辩证分型:发作期(寒哮、热哮)缓解期(肺虚、脾虚、肾虚) 3、喘证 辩证分型: 实喘:风寒闭肺、表寒里热、痰热遏肺、痰浊阻肺、肺气郁痹、水凌心肺、肝气乘肺 虚喘:肺气虚、肾气虚、喘脱 4、肺胀 辩证分型:外寒内饮、痰瘀阻肺、痰浊阻肺、痰热郁肺、痰蒙神窍、肺肾气虚、阳虚水泛 5、肺痈 辩证分型:初期(风热/寒犯肺)、成痈期(痰瘀热毒)、溃脓期(热壅血瘀)、恢复期(气阴两虚) 6、肺痨 辩证分型:肺阴亏损、阴虚火旺、气阴耗伤、阴阳两虚 7、肺痿

辩证分型:虚热、虚寒 8、肺癌 辩证分型:气血瘀滞、痰湿蕴肺、阴虚毒热、气阴两虚 三、心脑病证 1、心悸 辩证分型:心虚胆怯、心脾两虚(心血不足)、阴虚火旺、心阳不振、水饮凌心、心血瘀阻、痰火扰心2、胸痹心痛 辩证分型: 1、实证:寒凝心脉(阴寒凝滞)、气滞心胸、痰浊闭阻(痰浊壅塞)、瘀血痹阻(心血瘀阻) 2、虚证:心气不足、心阴亏损、心阳不振(阳气虚衰)、心肾阳虚、气阴两虚 3、眩晕 辩证分型:风阳上扰(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痰浊上蒙、痰浊中阻、气血亏虚、肝肾阴虚、瘀血阻窍、肾精不足 4、中风病 辩证分型:1、风痰瘀血,痹阻脉络;2、肝阳暴亢,风火上扰;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4、气虚血瘀;阴虚风动; 5、痰热内闭清窍; 6、痰湿蒙塞心神; 7、元气败脱,神明散乱 4、中风 辩证分型:中经络(1络脉空虚,风邪入中;2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中脏腑(1闭证——阳闭、阴闭;2脱证;3后遗症——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咽wai)斜) 5、不寐(失眠) 辨证分型:实证(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 虚证(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 【附】健忘 辩证分型:心脾不足、肾精亏耗、痰浊上扰、肝郁气滞 6、痴呆 辩证分型:髓海不足、脾肾两虚、痰浊蒙窍、瘀血内阻 7、痫病 辩证分型: 发作期:阳痫(痰浊蒙窍,风火上扰,痰火内盛)、阴痫(寒痰蒙窍) 休止期:痰火扰神、风痰闭阻、心脾两虚、肝肾阴虚、心肾亏虚 8、癫病 辩证分型:肝郁气滞、痰气郁结、心脾两虚、气阴两虚 9、狂病

常见中医病证精华汇总

常见中医病证精华汇总 49类疾病 一、感冒: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 1.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 2.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3.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化裁 二、咳嗽: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凉燥杏苏肺阴沙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 2.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3.风燥伤肺证: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内伤咳嗽: 4.痰湿蕴肺证: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合三子养亲汤 5.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证: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 7.肺阴亏耗证: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肺脾六君肾生地。 发作期: 1、冷哮证: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2、热哮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3、寒包热哮证: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味 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附: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 缓解期: 6、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7、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四、喘证:喘寒麻黄里热石,热桑浊陈气闭五,肺虚生脉肾虚匮,气阴两竭生脉散。实喘: 1、风寒壅肺证: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 2、表寒肺热证: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证: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证: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 虚喘: 6、肺气虚耗证: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7、肾虚不纳证: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8、正虚喘脱证: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五、肺痨:阴月火合保真造 1、肺阴亏损证:滋阴润肺-月华丸 2、虚火灼肺证: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证: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 4、阴阳虚损证: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六、心悸:悸怯定志虚归脾,阴天阳桂凌苓桂,淤桃痰火黄连温。 1、心虚胆怯证: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2、心血不足证: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痰瘀与骨性关节炎的关系(一)

痰瘀与骨性关节炎的关系(一) 1祖国医学对痰瘀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本病病因病机多为中老年人肝肾亏虚,筋骨得不到濡养;脾失健运,湿邪内停,外湿易侵,久生痰浊,痰湿聚结,流注关节;加之外伤、长期慢性劳损致筋脉受损,瘀血积聚,或更兼风寒湿邪乘虚侵入,阻滞关节经络而成痹。在该病的病变过程中,无论是正虚还是外邪,最终必导致痰浊、瘀血。而痰饮和瘀血作为病理产物和致病因子,能共同致病,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瘀血内阻久必生痰湿,痰浊停滞更致血瘀。痰瘀同病,单祛其痰则瘀化,专攻其瘀则痰难消,唯痰瘀兼驱方可奏效,祛痰可助化瘀,化瘀有助于祛痰。痰瘀同病须痰瘀同治,化痰祛瘀,即活血行瘀、化痰通络。因此,本病以正气不足为本,痰瘀互结为标,其中心病机为痰湿内阻,所以“化痰湿消瘀血”为治痹之关键。但临证须辨痰瘀轻重,痰重瘀轻则祛痰兼行瘀;瘀重痰轻者,行瘀兼祛痰。 2化瘀祛湿法对骨性关节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众所周知,血瘀与血液流变性有密切关系。以骨内静脉瘀滞为特征的骨内血流动力异常及由此所致的骨内高压的变化,从而影响骨性关节炎微循环的灌注而加重病情。通过对骨性关节炎患者与正常人、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含量下降,电泳指数上升,聚集能力减弱,变形能力增强,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下降,血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1]。采用活血化瘀药治疗早期骨性关节炎,能扩张周围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和血小板、红细胞凝集性,溶解血栓、改善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从而改善微循环,降低骨内压,恢复骨关节供血,有利于骨关节的修复2]。 痰证也出现血液流变性变化,呈现高“粘”、“聚”的理化特性。痰证、痰瘀相兼证共同表现为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还原全血比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硬化指数等血液流变指标的异常,反映血液黏滞性、浓稠性、凝固性及聚集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而痰证更突出地表现在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的异常升高,反映血液的高凝、高黏状态3]。 因此,从痰瘀治疗骨性关节炎,更有利于改变骨性关节炎血液的高凝、高黏状态。同时,也从侧面论证,以化瘀祛湿法治疗骨性关节炎,可改善静脉瘀滞状态,是治疗早中期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中风【文献】

中风【文献】 中风 发表者:赵东奇1636人已访问 中风病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劳倦内伤等引起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为基本病机,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根据脑髓神机受损程度的不同,有中经络、中脏腑之分,有相应的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中风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居1994年我国城市人口死因的首位,为发达国家人口前三位死因之一。根据80年代对上海市1个区整群抽样36万人的调查,每10万人中风病的年发病率为230人,年死亡率164人,患病率634人。在本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方面,中医药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和优势。《内经》虽没有明确提出中风病名,但所记述的“大厥”、“薄厥”、“仆击”、“偏枯”、“风痱”等病证,与中风病在卒中昏迷期和后遗症期的一些临床表现相似。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也有一定认识,如《灵枢·刺节真邪》:“虚邪偏客于身半,其人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

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此外,还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个人的体质、饮食、精神刺激等有关,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明确指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还明确指出中风的病变部位在头部,是由气血逆而不降所致。如《素问·调经论》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及其治法,历代医家论述颇多,从病因学的发展来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治疗上一般多采用疏风祛邪、补益正气的方药。如《金匮要略》正式把本病命名为中风。认为中风病之病因为络脉空虚,风邪人中,其创立的分证方法对中风病的诊断、治疗、判断病情轻重和估计预后很有帮助。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代,许多医家以“内风”立论,可谓中风病因学说上的一大转折。其中刘河间力主“肾水不足,心火暴甚”;李东垣认为“形盛气衰,本气自病”;朱丹溪主张“湿痰化热生风”;元代王履从病因学角度将中风病分为“真中”、“类中”。明代张景岳提出“非风”之说,提出“内伤积损”是导致本病的根本原因;明代李中梓又将中风病明确分为闭、脱二证,仍为现在临床所应用。清代医家叶天士、沈金鳌、尤在泾、王清任等丰富了中风病的治法和方药,·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中风病治疗法则。晚清及近代医家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进一步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主要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至此对中风病因病机的

中医对痰湿体质的认识

中医对痰湿体质的认识,始于《内经》,其中的一些相关表述,是后世痰湿体质提出和分类的基础。《内经》将体形肥胖的人称为“肥人、脂人、膏人、肉人”,或称为肥贵人、肥美之人以及太阴人、土形人等,并对形体肥胖、丰满这一痰湿体质表现特征和性格特点进行了表述,是后世痰湿体质理论形成的源头,后世“肥人多痰湿”理论正源于此,并对其特征进行了表述。痰湿体质的基本概念是指由于津液运化失司,脾不散精,精微物质运行输布障碍与转化失调,痰湿凝聚、互蕴,迁延日久而逐渐形成的以黏滞重浊为主的偏颇体质状态[’}。痰湿泛于肌肤,则见其形体特征为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常见表现有面部皮肤油脂较多、面色黄胖而黯、眼胞微浮、多汗且黏。“肺为贮痰之器”,痰浊停肺,肺失宣降,则胸闷、痰多。“‘脾为生痰之源’.,故痰湿者多喜食肥甘痰湿困脾,阻滞气机,困遏清阳,则容易困倦、身重不爽。痰浊上泛于口,则口黏腻或甜;脾湿内阻,运化失健则大便不实,小便微混;水湿不运,则小便不多。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滑,为痰湿内阻之象痰湿内盛,阳气内困,不易升发,故性格偏温和,稳重恭谦,和达,多善于忍耐;痰湿内阻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证;痰湿内盛,同气相求,对梅雨季节及湿环境适应能力差,易患湿证。 禀赋遗传是痰湿体质形成的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包括饮食、劳逸、情志、环境、气候是产生痰湿体质的外界条件。其中,遗传是关键,饮食、劳逸与情志失调等生活习惯则是痰湿体质形成的主要因素。在现代生活中,营养失衡、运动不足、情绪紧张为痰湿体质的产生创造了充分的社会背景,在多因素的复合作用下,共同构成了痰湿体质的形成基础。王琦教授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影响痰湿体质的因素按影响程度的大小排列是:患有生活习惯疾病、不太运动、肥胖、嗜烟、血压偏高、早睡晚起、喜油腻、混合嘴养和人工喷养、睡眠不规律等。研究结果显示血压特别是舒张压偏高、患有生活习惯疾病与痰湿体质有显著相关,饮食起居失常也是痰湿体质后天形成的重要因素,肥胖与痰湿体质显著相关,与中医传统理论和近年的研究结果一致。肥胖是遗传、饮食、代谢、运动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痰湿体质者体内出现的“痰湿”停滞,既是影响体质形成的因素,也是一种致病因子或病理产物。痰湿在体内形成之后对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若痰湿较轻,但并未消除,长期潜伏于体内,对生理机能产生影响,逐渐形成特殊的机体状态,即痰湿体质;若痰湿较重,痰湿雍盛或在内因外因的刺激下发病则会形成痰湿证,就转变为一种病理状态。这就提示,痰湿体质可以作为以痰湿证为主要表现的相关疾病如代谢综合征的易发体质,影响这些疾病的发病和病机从化,从而表现出相应的证型。 《素问?通评虚实论》指出:“消瘴、仆击、偏枯、痪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临床调査表明,痰湿体质者,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高脂血症、痛风的发生率高于非痰湿体质,通过化痰祛湿法对体质进行调理,可以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因此,临床实践中从体质入手就可预见疾病发展的信息,从而做到尽早发现,及时调理,逆转病程。 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旨,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原因、状态、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的预防,是传统理论在现代人体状况评估中应用的典范。体质的形成离不开先天享赋,更需要后天生活的调养。根据体质,可以选择养生之宜忌,可以权衡补泻之轻重。如新兴的体质食疗学,就是立足于体质特性的个体化养生保健理论,它可以改变人们盲口食补的旧饮食习惯,按个人体质特征选择合理饮食。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的巨大系统,以五脏为中心,以气、血、津、精为基本物质,以经络为气血津液的运T于途径。而且中医体质学说早在《伤寒》、《内经》等经典著作就有论述,历代医家有关体质学说的论述也散见于各书之中,体质学说认为,体质不仅可以决定能否发病和对某种致病凤险因素的易感性,还可以决定疾病的种类以及疾病的预后情况。因此,对体质状况的观察、辨识、分型以及调理,不仅有助于积极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而且对指导中医辨证治疗,具有广泛的价值。 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于高脂血症的提前预防及生活调控。寻找出安全有效、简

神经内科医疗业务学习计划

神经内科医疗业务学习计划篇一:神经内科业务学习‘ 中风(中经络) 辨证施护 滕秋月 中风的定义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诊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进行。中风又名卒中,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脑脉痹阻所引起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喎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轻者可无昏仆而仅有半身不遂,口舌喎斜,言语不利等症。 中风的病因病机 病机多因素体痰热内盛、阴虚阳亢或气血亏虚, 加之饮食、情志、劳倦不调等诱因所致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脑脉痹阻而引起。 辩证论治 一:肝阳暴亢、风火上扰 主症:半身不遂,肢体强痉,偏身麻木,口舌喎斜,言语不利。 兼次症:眩晕头胀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 舌脉: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或弦数有力。

二: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喎斜,言语不利,肢体拘急或麻木。 兼次症:头晕目眩。 舌脉:舌质暗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三: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主症: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舌喎斜。 兼次症:腹胀便秘,口黏痰多,午后面红烦热。 舌脉:舌红,苔黄腻或黄燥;脉弦滑大。 四:气虚血瘀 主症:半身不遂,肢体瘫软,偏身麻木,言语不利,口舌喎斜。 兼次症: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便溏,手足肿胀。 舌脉: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 五:阴虚风动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喎斜,言语不利,肢体麻木。 兼次症: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 舌脉:舌质红绛或暗红,苔少无苔;脉弦细或弦细数。 中风的一般护理常规 1 休息与体位。可适当下地活动,意识障碍、气道分泌物多不易咳出的患者头高脚低位或半卧位,头偏向一侧,

内科中医部分

中医辨病辩证依据:患者因“发胸闷、气促10多天”入院,四诊合参,本病当属祖国医学"心悸"的范畴,证属心气不足,患者心气不足,不能鼓动血液正常运行,心失所养,则胸闷,活动后加重;气虚而血液运行不畅则有胸痛;心气不足则肺气亦虚则感呼吸困难;舌淡红、苔白,脉细弱均为心气不足之征。 中医鉴别诊断:奔豚奔豚发作时亦觉心胸躁动不安,但发自少腹,上下冲逆;而心悸系心跳异常,发自于心。 西医诊断依据:患者因“突发胸闷、气促10多天”入院,体查:气管稍右移,左侧胸廓较饱满,左侧呼吸运动减弱,左肺部叩诊呈鼓音,左肺呼吸音减弱,右肺呼吸音增粗,未闻及散在干性啰音。胸片报告:左侧气胸,肺组织压缩约60%;双肺Ⅲ型肺结核。 西医鉴别诊断:与肺部感染相鉴别,一般肺部感染有咳嗽、咳痰、发热,肺部听诊可闻及啰音,胸片可资鉴别。 初步诊断:中医诊断:心悸心气不足 西医诊断:1)、左侧气胸 2)、Ⅲ型肺结核 中医治则:以补益心气为法,方以五味子汤加减,具体方药如下: 党参10g 白术15g 黄芪15g 陈皮5g 茯苓15g 沙参20g 麦门冬10g 当归10g 五味子15g 甘草5g 共3剂,日1剂(17/05-19/05),水1000ml煎至250-300ml 饭后温服 中医诊断依据:四诊合参,当属祖国医学“咳嗽”范畴,证属“痰湿蕴肺”,多因饮食生冷,脾胃不和,健运失常所致。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犯于肺,壅遏肺气而咳嗽痰多,痰白而粘;脾失健运,运化无力而见食少,体倦乏力,舌淡胖,苔白腻、脉濡亦为痰湿之象。 中医鉴别诊断:本病应与哮病、喘病相鉴别。哮病及喘病虽然也会兼有咳嗽,但各以哮、喘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哮病主要表现为痰气文阻,气道壅塞,呼吸不利,

试论痰浊瘀血与脑血管疾病5400字

试论痰浊瘀血与脑血管疾病5400字 【摘要】脑血管疾病的产生与与众多因素相关,而痰浊血瘀与脑血管病、高血压病等尤为密切。从痰浊、血瘀及痰瘀交阻与脑血管病中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病的历史渊源,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理化指标、疾病的发展过程、现代医学研究等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具有指导临床的作用。【关键词】痰浊血瘀;中风;高血压病脑血管病为目前发病率高,且致残率高的疾病之一,其产生与众多因素相关。痰湿是人体津液代谢异常的病理产物,瘀血乃血液运行失常的病理产物,痰浊与瘀血作用于机体而为致病因素。二者在病理上相互为用,密切相关,均可导致气机升降异常。而气滞又可致痰湿内阻或血行不畅,脉络瘀阻,经络不畅,阻滞脑络,引起脑血管病(中风及高血压病)发生。因而痰浊瘀血是脑血管病的主要病机之一。笔者从痰浊瘀血与脑血管病的相关性进行探讨,以加深对脑血管病的认识。1瘀血与脑血管病的相关性1.1瘀血与高血压病高血压病为脑血管损害、缺血性心脏病和动脉硬化最主要的因素,中医多从肝阳上亢、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湿中阻等论治,血瘀证可为高血压病的独立证型或兼证。 1.1.1血瘀为高血压病的重要病机之一导致高血压病的病因虽不同,但病变中均有血瘀病机。痰湿内停则壅遏气机,而气滞血瘀;情志过极,肝阳上亢,气机失调而致血瘀证;或阴虚生热,灼血为瘀;阳虚不能温煦,气化失运,无力鼓动血脉运行而血行不畅。阴

阳失调和气血逆乱是高血压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主要环节。调查发现,瘀血的形成不仅贯穿于高血压病的整个病变过程中,也是高血压病产生并发症的重要因素。1.1.2血瘀与高血压病现代理化指标的关系高血压病血瘀证与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改变、血小板活化、动脉硬化等多种因素有关[1]。临床研究发现,严重者伴血管并发症者表现黏度增加,血栓形成率增高,血栓降解率降低;血小板功能出现异常,表现为血小板的聚集、黏附活性增高;患者TXA-PGI平衡失调,血浆TXB显著高于正常人,6-酮-PGF则低于正常人等。在高血压病理状态下,导致内皮细胞分泌的舒缩血管因子平衡失调,血管舒张因子NO的合成减少或受损,而收缩因子ET-1合成增加。1.1.3活血化瘀是高血压病的重要治法在高血压病的病理过程中,血瘀证可作为主证或作为兼证而存在,因此应该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活血化瘀法,如平肝潜阳、活血化瘀,健脾化痰、活血化瘀,滋肾养肝、活血化瘀,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补肾填精、育阴助阳、活血化瘀。目前临床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在预防或治疗高血压病并发证、逆转靶器官损伤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有待于进一步研究[2]。1.2瘀血与脑血管病中风发病的原因,大多概括为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生风、血虚生风等。现代医学则概括为出血中风、缺血中风和混合中风。而临床观察,中风发病的病机核心为气血逆乱,血瘀为其病变关键之一。 1.2.1血瘀生风是各种内风病证的基本病机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

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中医药研究进展 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方基才 安徽省桐城市中医医院231400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中医药疗法综述 缺血性中风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和脑栓塞,属中医的/中风0范畴。一份调查[1]显示,在经CT诊断的病例中,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比例在1.67B1和2.44B1之间,证实我国人群中脑卒中发病是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所以,对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治疗意义重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治疗以西医内科治疗和中医药治疗为主。中医曾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对本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10余年中医学对中风病的研究不断深入,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机制得到进一步阐明,临床疗效也不断提高。现概述如下,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中医学对缺血性中风机制的认识 传统中医学认为,缺血性中风是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其病因多为先天禀赋不足,积损正衰,烦劳过度,劳倦内伤,睥失健运,痰浊内生,五志所伤,情志过极,或兼外邪侵袭,痹阻经络。其发作的常见诱因为气候骤变、烦劳过度、情志相激、跌仆努力、饮食不节等。总之由于患者脏腑功能失调或气血素虚,加之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酒饱食、用力过度,而致瘀血阻滞,痰热内蕴;或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导致脑脉痹阻引起一系列证状。其病机概而论之有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此六端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发病[2]。现代病因学研究也证实了上述观点。由于缺血性中风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血液流变学改变,与微循环缺血有关的内皮因子的变化、与血栓形成有关的血小板活化因子含量的改变[3、4、5]与经脉瘀阻关系最为密切。临床证候研究也发现气虚血瘀在该病的病因病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郭改会等[6]对170例中老年急性脑梗死证候特点分析发现,气虚和血瘀无论在中年或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发病中还是病理机制中都起着重要作用。郭氏将170例患者根据临床表现辨证分为2类9个证型,但大多数患者的症状表现有气虚血瘀的特点,因而认为脑梗死(缺血性中风)直接病机主要为血瘀脉络,而气虚在其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朱天民等[7]认为,正气耗损、脑脉瘀阻是脑梗死的病理环节,因此,在治法上,祛瘀通脉、补气活血应贯彻始终。但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要分期、分阶段辨证论治。因此,血脉瘀阻作为缺血性中风发病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已引起绝大多数中医学者的重视,从而在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中大量使用活血化瘀药物。 近有学者提出/缺血性中风属阴类证0、/中风乃杂合之病,必须用杂合之药0。认为中风病致病因素多,病情复杂;发病后,病理生理更加复杂,加之颅脑生理功能的特殊性,其治疗必须具有完整性,要全方位采用各种给药途径,各种治疗手段,应用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才能全面兼顾,提高疗效。[8] 中医药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 1重视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学的精髓。缺血性中风是由于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脑髓神机受损[2]。显然其病机中广泛存在着血瘀证,因此,大多数医家在治疗上不但重视辨证施治,还强调辨病施治。针对缺血性中风病的血瘀证进行相应治疗。由于医家们对辨病辨证的认识不同,有人以辨证分型为主辅以活血化瘀之剂;有的则以益气活血为主辅以辨证施治汤剂;有的则偏重于某一二个证型的认识而予以相应的治法方药施治;有人则在方药中兼顾各种兼证。早在十多年前王永炎等[9]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将10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分为风痰瘀血、痹阻脉络,风痰上扰、痰热腑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等证型进行辨证施治,并配以丹参、赤芍、郁金组成的复方活血注射液治疗,有效率达80.0%,与单用辨证论治的疗效(62.5%)相比,有显著优势(P<0.05)。郭氏[6]将170例脑梗死患者分成9个证型,主要采用有益气活血作用的通络熄风注射液或和低右静滴,根据不同证候辅以中医辨证论治汤药、对症西药及康复措施,治疗4周后,有效率89.58%。并提出辨证治疗原则:1均应强调活血化瘀。o根据不同兼证配合不同治疗等。方基才[10]将42例急性缺血性中风分为气虚血瘀、风痰阻络、痰热腑实三型辨证施治,辅以西药对症处理,疗效显著,有效率为90.86%,比单纯西药对照组(68.74%)明显为优(P<0.05。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也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刘健等[11]观察到缺血性中风不同时期均有一定比例的阴虚血瘀证存在,并推断阴虚血瘀证是一个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故拟滋阴活血的/补阴通脑汤0治疗42例缺血性中风,取得较好的

痰浊瘀血与脑血管疾病

痰浊瘀血与脑血管疾病 〔Keywords〕phlegm;bloodstasis;ap oplexia;hypertension脑血管病为当前发病率高,且致残率高的疾病之一,其产生与众多因素相关。痰湿是人体津液代 谢异常的病理产物,瘀血乃血液运行失常的病理产物,痰浊与瘀血作 用于机体而为致病因素。二者在病理上相互为用,密切相关,均可导 致气机升降异常。而气滞又可致痰湿内阻或血行不畅,脉络瘀阻,经 络不畅,阻滞脑络,引起脑血管病(中风及高血压病)发生。因而痰 浊瘀血是脑血管病的主要病机之一。作者从痰浊瘀血与脑血管病的相 关性实行探讨,以加深对脑血管病的理解。 1瘀血与脑血管病的相关性 1.1瘀血与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为脑血管损害、缺血性心脏病和动脉硬化最主要的因素,中 医多从肝阳上亢、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湿中阻等论治,血瘀证可 为高血压病的独立证型或兼证。 1.1.1血瘀为高血压病的重要病机之一导致高血压病的病因虽不同,但病变中均有血瘀病机。痰湿内停则壅遏气机,而气滞血瘀;情 志过极,肝阳上亢,气机失调而致血瘀证;或阴虚生热,灼血为瘀; 阳虚不能温煦,气化失运,无力鼓动血脉运行而血行不畅。阴阳失调 和气血逆乱是高血压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主要环节。调查发现,瘀血的形成不但贯穿于高血压病的整个病变过程中,也是高血压病产 生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1.1.2血瘀与高血压病现代理化指标的关系高血压病血瘀证与微 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改变、血小板活化、动脉硬化等多种因素相关[1]。临床研究发现,严重者伴血管并发症者表现黏度增加,血栓 形成率增高,血栓降解率降低;血小板功能出现异常,表现为血小板 的聚集、黏附活性增高;患者TXA-PGI平衡失调,血浆TXB

中风病综述

中风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进展综述 姓名:陈哲明学号:2010511014 中风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本为阴阳偏胜,气机逆乱;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浊壅塞,瘀血内阻。常见的病因有忧思恼怒,饮酒无度,或恣食肥甘,纵欲劳累,或起居不慎等。中风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分。 中经络,常见证型有: 1.邪入中,经络痹阻型。兼恶寒发热,苔薄脉浮。治宜祛风通络。方用大秦艽汤。 2.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型。兼腰酸耳鸣,舌红脉细。治宜滋阴熄风,方用镇肝熄风汤。 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兼痰多便秘,苔腻脉滑。治宜通腑化痰,方用小承气汤加味 中脏中风腑,除见中经络的症状外,还有朦胧思睡或昏愦无知等神志症状。又可分为闭脱二证: 1.闭证:证见牙关紧闭,两手握固,肢体强痉等,多属实证。属阳闭者兼见 面红身热,苔腻脉滑。治宜辛凉开窍,滋阴熄风,方用至宝丹和羚 羊角汤。阴闭者兼面白唇暗,肢冷脉缓。治宜辛温开窍,豁痰熄风, 方用苏合香丸和涤痰汤。 2.脱证:证见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尿遗。多属虚证,治宜回阳固脱, 方用参附汤。部分中风病人留有后遗症,如偏瘫、失语等,这与病 情轻重,治疗和护理是否及时得当有关。 病因方面 中风病是由于“正气不足,外受风邪”而得名,如《素问·风论》云:“风之伤人也……或为偏枯。”《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居,发为偏枯。”偏枯,乃中风病的一个重要症状,偏瘫之古称,又称半身不遂。医圣仲景秉承经旨,明确提出中风病与受风有关,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云:“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中风使然。”并创“络脉空虚”,外(寒)邪入中论。中风病“中风”之病因学说,一直承袭至隋唐宋时代。目前看来,此中风之“风邪”非单指风邪,

中医知识课堂:痰饮和淤血

中医知识课堂:痰饮和淤血 一、痰饮 痰饮是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但又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机体的某些脏腑组织,继发其他各种病症,故为致病因素之一。 (一)痰饮的形成 痰和饮都是水液代谢障碍多形成的病理产物,常分为有形与无形两类。有形的痰饮,是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或听之有声的痰或饮而言;其中以黏稠者为痰;以清稀者为饮。所谓无形之痰饮,是指有痰饮的病理表现,如头目眩晕、恶心呕吐、气短、心悸或癫狂、昏不识人等,但却视之不见,触之无物,且按治痰饮的方法治疗,也同样可以收到满意的效果。 (二)痰饮的致病特点 痰饮所致病症,临床较为多见,故又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根据痰饮所在部位和性质不同,痰饮病的临床表现也不完全一样。临床常见的痰饮病症有寒痰、热痰、燥痰、风痰、湿痰、痰饮、溢饮、支饮、悬饮等 1.痰证

若痰滞在肺,则可见喘咳咯痰;痰阻于心,血行不畅,可见胸闷心悸;痰迷心 窍,可见神昏、痴呆;痰火扰心,可发为癫狂;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可见恶 心呕吐、胃脘痞满;痰留经络筋骨,可见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 或成阴疽流注等;痰浊上犯于头,可见眩晕、昏瞀(mao);若痰与气凝结咽喉, 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的梅核气症。 注释: a)阴疽流注是一种阴证疮疡,症见疮疡漫肿无头,皮色如常。 b)溢饮是因饮食不节,或情志失调,年高体弱,阳气素虚等,使脾失健运, 肾失开合,气机阻滞,水湿内停。以头面、下肢或全身浮肿,畏冷,乏力 等为主要表现的水肿类疾病。本病相当于西医所说内分泌功能失调性水肿。 c)支饮指因感染痨虫,或感受温热、湿热等邪,郁而不解,入侵心包之络, 或因肾衰水毒上泛,损伤心包。以胸痛,气喘,心包腔积液等为主要表现 的痰饮类疾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渗出性心包炎。 d)悬饮,因饮邪停留于胸膈之间,上迫于肺,肺失肃降所致。指饮邪停留胁 肋部而见咳唾引痛的病证。 2.饮证 如饮留肠间,则肠鸣沥沥有声;饮留胸胁,则胸胁胀满、咳唾引痛;饮在胸膈, 则胸闷、咳喘、不能平卧,其形如肿;饮溢肌肤,则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痛 重。 中医学对痰饮证的认识,除根据临床病证特点外,还常结合舌苔有无滑腻及脉 诊有无滑象等进行分析,以正确判断病情。 二、瘀血 (一)瘀血的形成 瘀血,即指体内局部血液的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 脉、脏腑及其他部位的血液,均称为瘀血。瘀血是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 瘀血的形成,一是由于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瘀滞。二是 由于内外伤,或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引起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 瘀血。 (二)瘀血的致病特点 瘀阻于心,可见心悸、胸闷心痛、口唇指甲青紫;瘀阻于肺,可见胸痛、咳血,瘀 阻胃肠,可见呕血、大便色黑如漆;瘀阻于肝,可见胁痛痞块;瘀血攻心,可致发 狂;瘀阻胞宫,可见少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色紫黯成块,或见崩漏; 瘀阻于肢体末端,则可形成脱骨疽;瘀阻肢体肌肤局部,则可见局部肿痛青紫等。 瘀血病症的共同特点如下: 1.疼痛 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 2.肿块 外伤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则形成癥积,按之有痞 块,固定不移。 3.出血 血色多呈紫暗色,并伴有血块。另外,临床望诊,往往还可见到面色黧黑、肌 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色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或舌下静脉曲张等表现。切诊 则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等脉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