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作文数学日记

四年级作文数学日记
四年级作文数学日记

日记即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记录,有的兼记对这些事情的感受。每天或经常把

发生的事、处理的事务或观察的东西写下来的记录,尤指个人活动、思考或感觉的每日记录。

数学日记作文400字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江宁区教研室组织的数学与生活作品征集颁奖大会。我是一

等奖获得者,也应邀参会,心里十分激动!

我和爸爸准时来到颁奖大会的现场——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小学部的音乐厅。大厅金碧辉煌,有三四百个座位,还有一个将近一百平方米的大舞台,整个大厅非常壮观!

壮观的舞台当然少不了同学们的精彩演出。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珠心算,老师报几个

数相加、减,他们立刻就在珠心算的算盘上,用灵巧的手指拨弄算珠,不一会儿就把答案算

出来了,观众也都不禁啧啧赞叹!这还不算什么,最精彩的还是他们做模拟全国比赛的题目,密密麻麻的数字在黑板上,我眼睛都花了,一人大概40题,而且是多数目乘除,最快只要

40秒,最慢也仅有1分30秒,这真是太神了!

看完一番表演,终于颁奖了,先颁发二等奖,奖品是一本软面抄,最重要的是还能和嘉

宾合影,这可是没获奖的同学得不到的。终于到我了,我超级激动,因为我获得了一等奖,

还得到了一本小学生数学报的五年级合订本!我认真地默读着奖状上的字:

陈安琪同学:

在江宁区2014年度小学生‘数学与生活’作品征集中,获得壹等奖。

特发此证,以资鼓励。

心里开心极了!有了这次的鼓励,我下次一定还会努力,争取获得更高的荣誉!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让我们一起在数学王国里,一同感受数学带来的的乐趣,探索数学里的奥妙!

数学日记作文400字

今天上午在做第七周数学练习卷,嘿嘿,有趣。

动笔之前我要求外公看好时间,老师规定70分钟完成,我行不行呀。

计算题我唰唰唰做好,概念题有一道我犹豫不决了:数学课本封面约54(),——括号

里要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填写平方厘米肯定太小了,我立刻填写了平方分米。可是,书本

封面有这么大吗?外公想想也不对,没有这么巨大的数学课本哦,怎么办?我说:等老师星

期一批下来再说吧。外公拿笔在5同4之间画了一个点,变成了5。4平方分米,可我还是说:等老师星期一批下来再说吧。

还有一题:一根绳子对折四次,每小段是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我刚去拿好绳子对折了

一下,外公就说了:对折一次是二分之一,两次是四分之一,三次呢?四次呢?一下子明白了,我脱口说:三次是八分之一,四次是十六分之一。再有一题:一盒蛋糕还剩6块,是原

来的四分之三,这盒蛋糕原来有多少块?

开头我愣住了,后来想想就做出来了,再想想自己的小脑袋还是不够聪明啊!不过这张

卷子是60分钟之内完成了。

数学日记作文400字

节约用水这个话题人人都挂在嘴边,可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

今天我做了一个实验:把碗放在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下,一分钟内,我数了一下,水龙头

共滴了28滴水,我想:如果每分钟节约28滴水,照这样计算,一小时能节约多少滴?一天

呢?28×60=1680﹙滴﹚,1680×24=40320﹙滴﹚,如果每个月按30天计算,一年按12个

月计算,一吨水大约两千万滴,那又是多少吨?,那就是40320×30=1209600﹙滴﹚,1209600×12=14515200(滴),近一吨。哇,一年能节约这么多水呀!

看到这么大的数字时,我震惊了。每家每户每天要是节约这么多滴水,用水量即减少了,又减少了水费,这不是两全其美吗?但是,每家每户要是每天浪费这么多滴水,地球爷爷撑

得住吗?

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一些单位和个人缺乏水危

机意识和节水意识,水资源浪费的现象随处可见。看着哗哗流失的水资源,真是让人十分痛惜。

下面讲讲节约用水。节约用水的方式有很多,如:淘米水洗菜,鱼缸水浇花,洗澡水冲

马桶而且,淘米水洗菜,能很好地起到去除菜上残余的农药。

将节水实施到家庭中,只要改掉平时不良的习惯,就能节水百分之七十。家庭浪费水的

事例有很多,如:用马桶里的水冲掉零碎物,为了接一杯热水而浪费许多凉水,设备漏水了

不及时修理等。

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数学日记作文400字

我在这次期中考试中,数学没考好,只获得了86分。放学后,我脑子里蹦出一个想法,要加强数学这门功课的学习。

怎么努力呢?对,每天晚上做几题举一反三的奥数题。好主意,我要把这个想法跟妈妈说。

回到家,我把书包一放——哗啦一声,把我吓了一跳,可是我来不及整理,我把我脑子

里的想法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妈妈。

妈妈听完后,高兴地一下子从地上跳起说:好!好!但是你要把每天的作业完成以后,

才能做奥数题,还要做得快,这样才有时间做题目。

好的。我大声回应了妈妈一声。

这天晚饭后,写完家庭作业,我们一家人坐在桌前,一起做举一反三的练习题。我们商

量好,谁先做好,谁就能得到礼物奖励。

哈哈,妈妈经常一个礼物都没得到,说明妈妈没有做对一题。而我和爸爸脑子较聪明,

经常能做对三道题,得到三个礼物,说明我们有进步。

又一次考数学了,我取得了90多分的好成绩,我告诉妈妈:妈妈,这都是因为我们天天练习做奥数啊!妈妈高兴地点点头。从那以后,我做奥数的劲头就更足了!

我想:不仅平时练习时要认真做好题目,而且考试的时候也要认真,这样才会在考试中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每天晚上做点奥数题目,积累做题经验,这就是我学习数学的金钥匙。

中小学作文

四年级数学日记

巧算行程问题 今天,我在书上看到一道题: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8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5千米,3小时后两个相距多少千米? 我先算了算,怎么也算不对。我忽然想起了爸爸对我说,解答相遇问题的应用题应该注意时间、地点、方向、结果四个要素,一般采用直观画图的方法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找到解题思路。 一想到画图,我顿时又了灵感,不一会儿,我就把图画出来了。有了图,题就好回答了。算式是: 80-(3×6)+(3×5)=47 千米答:两个相距47千米。 我又看了一道题:甲乙两车从相距270千米的地方同时向后而行,甲每小时行50千米,乙每小时行40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遇?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很快算出了答案: 270÷(40+50)=3 小时答:3小时候相遇。 另外,我还总结出一个公式。行程问题真好玩,以后我还要多做。

捉妖记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路斩妖除魔。今天又经过一片大森林。走着走着,一阵怪风吹来,把师父和猪八戒抓走了。悟空经过再三寻找,终于发现了妖洞。悟空开始砸妖精的洞门,怎么砸也砸不开。突然悟空抬头看见,妖精门口有一道题。只有解开了题才能进去救师傅。 题是这样写的:洞长25米,宽11米。悟空看了题仔细地想。终于他明白了。长方形的面积不是长X宽吗?那就应该是25X11=275平方米。悟空准备写密码的时候。发现题变了。长增加了15米。悟空又开始计算。(25+15)X11=440平方米。就在悟空准备填密码时,题又变了。宽又增加了19米。悟空迅速计算出来(25+15)X(11+19)=1200平方米。立刻把密码填上。门终于打开了。悟空和沙僧冲进洞。把妖怪捉了起来。烧了洞。救出了师傅二人。

小学四年级日记:四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四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本文是小学关于小学四年级日记的四年级下册数学日记,欢迎阅读。 今天早晨,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奥数课。“叮叮叮……”老师满面春风的走进教室。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老师对我们说:“我先考你们一道题:两个整数相除得商是12,余数是26,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和等于454,除数是多少?我在读一遍,两个……”。我拿到题目后,心想:这道题被除数是多少都没有怎么求除数呢?但回忆起老师常说画线段图是解应用题的法宝。我为何不试一试呢?于是,我便开始画图:先把除数做为倍数,被除数是除数的几倍多26,再画商和余数。哦,原来是和倍问题。算式是:(454—12—26—26)÷(12+1)=390÷13=30。 我想:我们学过了用x计算的方法。我先把文字的算式写出来。除数×商+余数+除数+商+余数=454,然后再把除数设成X,算式为:X×12+26+X+12+26=454。我先把12和26先减掉后就剩下被除数和除数,然后因为被除数里有个余数。我就再减掉26,这样被除数÷除数就等于12。除数是30。用算式表示,就是:X ×12+26+X+26+12=454 X=(454—12—26—26)÷(12+1) X=390÷30 X=30…………除数 我把两种方法一口气说完。大家都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 我心里乐滋滋的。这堂课真有趣。 今天是妈妈的生日。妈妈早上去上班,晚上才能回来。等到晚上8点多,妈妈回来了。吃蛋糕的时候,妈妈对我说:“妈妈来考考你,如果答对了就可以吃

一块蛋糕,好吗?”我说了声“没问题”就开始答题了。 妈妈出了第一题:妈妈今年36岁,你今年10岁,妈妈比你大几岁?姥姥的岁数是你的6倍,姥姥今年几岁?我很快口算出结果,我说:“妈妈比我大26岁,姥姥今年60岁,太简单了,我的蛋糕吃定了”。妈妈笑着说:“骄傲了吧?”再来一题:小明今年8岁,他爸爸已经40岁了,问再过几年,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2倍?这下我傻了,冥思苦想,看来我的蛋糕吃不成了,妈妈说:“怎么样,不会了吧?”“让我再想想,想不出来我不吃蛋糕。” 过了一段时间我想到一个笨办法,我可以把他们的岁数都找出来呀,过一年爸爸和小明都大了一岁,最后终于推算出来过了24年后爸爸的年龄刚好是小明的2倍。我把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说还有更简便的方法的,接着就给我讲起来了,只要用爸爸的年龄减去小明的年龄就是若干年后小明的年龄了,也就是32岁,再用32—8=24年就是经过的年份数了。我恍然大悟,原来可以这么简单呀。 妈妈说:我能自己想办法得出结果还是好样的,作为奖励给我吃蛋糕了,我心里又喜又难为情,以后我可不能在骄傲了,小朋友们也不要学我呀。 你们知道算式:91+92+93+94+95+96+97有几种解法吗?也许你会认为只有一种或两种,那让我告诉你们这题有三种解法。 第一种:这几个数是公差为1的可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直接计算。 (91+97)*7/2=188*7/2=658 第二种:因这几个,都很接近100,我们把这7个数看成100相加,这样多加了9+8+7+6+5+4+3,最后用700减去这几个数的和即可。 91+92+93+94+95+96+97=100*7-(9+8+7+6+5+4+3)=700-42=658 第三种:这7个连续的自然数中,94在最中间,第一个数91比最后一个数

四年级的学生数学日记

四年级的学生数学日记 四年级的学生数学日记1 同学们,在你们的数学学习中是否和我一样,有一些不经意的发现?现在我就来介绍我的几个发现: 如果要你算一个多位数乘5,你是不是准备列竖式?我却可以口算,因为我发现一个小诀窍。想知道吗?让我来告诉你:算48532×5的积,先找到这个数485320,再把它除以2,你会口算吗?242660这就是48532×5的积了。知道为什么吗?我把原来的数先扩大10倍,再缩小2倍,是不是相当于扩大5倍呀?你掌握这个小窍门了吗? 同样的发现我还有:一个数乘1.5只要用它本身加上它的一半就可以了。(想想为什么?)一个数乘15呢?用刚才的方法再加一步——你已经想到了吧,再扩大10倍就好了! 我还发现一个多位数,末两位符合这个要求:十位上十奇数,个位上是5,用它乘5,积的末两位肯定是75。我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多位数的个位与5 相乘得25,积的个位是5,向十位进2,而十位的奇数与5相乘的到的是几十五,这个5应该和个位进上来的5相加写在十位上,所以这个积的十位上肯定是7,个位上肯定是5。同样的道理,你不难推出,一个多位数十位上是偶数,个位上是5,它与5相乘,积的末两位肯定是25。 这个发现能用我前面所说的一个数乘5的巧妙算法来解释吗?想想看,它们是一致的,因为这个数扩大10倍后,末两位是50,再除以2,可能百位上有余数1,与50合起来150÷2=75是末两位上的数字,也可能百位上没有余1,那么50÷2的商就是末两位上的数字。 同学们,我的这个小发现是不是很微不足道?但我很自豪,这是我自己动脑筋观察和思考的结果。伟大的发现不是由这点点滴滴组成的吗?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勤于思考、善于发现的人吧! 四年级的学生数学日记2 今天晚上,爸爸神秘地对我说:“小茵,我会‘摩法’,你信不信?”我迫不及待地问;“什么?你会摩法?是什么摩法?”“摩法是这样:你打开一本书,我能借魔力,说出哪边是偶数页,哪边是奇数页。”爸爸神气地说。哼,我才不信呢,我要求爸爸当场示范一下摩法。 我拿起一本书,快速地翻着书,当爸爸叫了一声“停”,我就停下翻书。爸爸语气略带神气地说;“左边是偶数页,右边是奇数页。我计算了一下,嘿,神了!爸爸猜对了耶。我不服气,又试了一遍,结果还是那样。我不解地问爸爸:“爸爸,你是怎么猜对?难道你真的有摩法?”爸爸微笑着回答我;“不,我并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300字五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300字五篇 中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300字篇一 星期六上午,我和妈妈、姐姐去亮山公园玩,一棵大树映入我的眼帘。妈妈问:“欢欢,你能量出这棵树的高度吗?”“行,用一根跟它一样高的竹竿,再量那根竹竿的长度。”妈妈辩驳道:“哪来那么长的竹竿?”“我……我……”我挠了挠头。突然瞥见地上树的影子,一个念头从我的脑子里闪过:对了,教师不是刚教过比例知识吗?我兴奋地说:“姐姐!借你一用!”姐姐满脸疑惑:“怎么求?”“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影子的长度和物体的长度成正比例。先量出你的身高,再量出你影子的长度,算出你的身高和你影子的比,再量出这棵大树的影子长度,就能算出这棵大树的高度了。”我得意地说。 因为我平常喜欢制作小制作,所以身上总是带着一卷皮尺。我先量出姐姐的身高是1.56米,再量出她影子的长度是0.52米,他们的比是:1.56:0.52=3:1,量出这棵大树的影子长度是1.1米,再算出高度:1.1×3=3.3(米),这即是大树的高度了。妈妈和姐姐看着我,直竖大拇指。我乐呵呵地想:数学真有用! 中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300字篇二 下午放学时,班主任教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要求大家想规定测算一次性筷子的体积,并用数学日记的形式将测算过程记录

下来。这道家庭作业,外表上是一次数学实践活动,实际可能寓意更深,因为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与环保有关。 一回到家,我就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思考这个问习题。一次性筷子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怎样才能测算出它的体积呢?我思来想去,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儿摇摇头……,终于,有了一点眉目。我可以将一次性筷子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这样容器中的水就会溢出来,溢出水的多少不就是筷子的体积吗?可是筷子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又该怎么办呢?可不可以用石头或胶布之类的东西将筷子固定住呢?我想应该是可以的,但这些规定测定起来又都太费事了,要是有更简便的方法该多好啊!经过冥思苦想,我终于骄傲的笑了。 中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300字篇三 昨天,数学考试,我考了95分。错了一道填空和文字习题。填空那习题教师在考试前给我们复习过,我没有认真背,认真记,一边背一边在想其他的事情,一点也没记住。 因此,在考试时,我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就不以为意地写了个“数的大小”。那道文字习题,是我没看清习题意,把“×”写成“÷”,就错了。 考得这样的分数,第1习题因为考试态度不端正,第2习题因为我没有认真复习。我以后一定做到这两点,但也不能粗心。教师,我每次考试都得不到满意的成绩。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范文【五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范文【五篇】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数学难题,费了好大的劲才解出来。题目是: 两棵树上共有30只小鸟,乙树上先飞走4只,这时甲树飞向乙树3只,两棵树上的小鸟刚好相等。两棵树上原来各有几只小鸟? 我一看完题目,就知道这是还原问题,于是用还原问题的方法解。可验算时却发觉错了。我便更加认真地重新做起来。我想,少了4只 后一样多,那一半是13只,还原乙树是14只;甲树就是16只。算式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为:甲树16只,乙树14只。 通过解这道题,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题,都要细心,否则,即 使掌握了解题方法,结果还会出错。 【篇二】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买菜啦!买文具啦!量布等等,都 需要用到数学。 这个学期,老师教了一个新知识,是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这个知识,可帮了我大忙啊! 昨天晚上,我妈妈一起去买桔子。桔子是1。8元一斤,妈妈买 了4。5斤,本应该付钱8。1元。可是营业员粗心大意,不知道怎么 算的,算成了9元钱。还好我利用了这个学期新教的知识,在脑子里 算过一便后,马上纠正了营业员的失误。 不仅营业员阿姨夸我聪明,这么小都会小数乘除法了,而且在回 家的路上,妈妈还表扬我,给她省了0。9元,并且学过的知识能在生 活中活用。

是啊!要是没学好这门数学,以后损失的不仅仅这0。9元,或 许是几百,几千,甚至上亿呀! 【篇三】 今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年轻人,买个五元的肉丸子串,那位卖 肉丸子的叔叔的价钱定位0。5元一串,卖肉丸子一时急把题目算错了,价钱弄钱了,认为定位1元一串,只给年轻人5个,年轻人一算好声 好气对那位卖肉丸子的人说:“你算错了应该10个肉丸子。”那个人 不听回改,年轻人一劝在劝,后才答应,给他11串,年轻人说:“多 一个我也不一样,你拿会去,人要做个老实、守信的人,多了一个我 也不能要的,原来是数学帮了个忙。 我也有一回,今天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我外公带我到理发店去洗头,洗头价钱是5元一次,洗完后,那位理发店的老板因顾客太多, 忙不过来,我外公给他10元,他却寻我外公7元钱,我外公没看钱就走,走了一半,外公摸了摸口袋的钱多了2元,外公把我送回家后, 就回去把那2元钱还了那位糊涂的老板,老板惭愧的摸了摸脑袋说:“都怪我粗心大意,人多我忙不过来。” 这两件事中给突出要做个老实、守信的人,老实的人给有上帝的 保佑。 【篇四】 “χ”这个数长得很有特别,它长得很像“X”。 有一天,“1”、“2”、“3”、“4”等几个数字好朋友在一起 比大小。 突然“χ”出现在它们面前,说:“你们不要再比啦!你们谁也 不是我的对手!”“1”说:“你怎么能和我们比呢?你连自己是几都 不知道,还敢来这里和我们竞赛。哼,真是自不量力的家伙!”

数学日记大全400字三篇.doc

数学日记大全400字三篇 篇一 在日常生活中,数学随处可见。数学不光能在课堂上学,更能在生活实践中体会。可谓是处处留心皆数学。 在风和日丽的一个上午,数学神童马毛去参观食品工厂。初入工厂,马毛十分兴奋,这看看,那瞧瞧,玩得不亦乐乎。就在参观生产线时,他一不小心撞到了一位愁眉苦脸的工人。这位工人手中拿着一张订单,他仿佛正苦苦思考着什么,丝毫没有察觉马毛撞到了他。马毛连忙说了声对不起,可工人没理他,马毛纳闷了,心中默默的想:他遇到什么难题了,是老板下了艰巨的任务,还是顾客太刁钻。这让好奇心强的马毛产生了疑惑。他决定一探究竟。他悄悄地跟着工人来到了包装室,恰巧这时,一位年轻的阿姨走了进来,她仿佛会读心术,一眼便看穿了马毛的心思。她笑了笑,亲切的对马毛说:“小朋友,你来这里是不是为了了解叔叔为什么愁眉苦脸的呀,这是因为我们老板为了检察员工的思维能力,特地给我们每个人出了一难题,要求我们在今天晚上必须上交,答对者有奖金,答错了则要卷铺盖走人。”马毛拿起题目看了看,题目是这样的:工厂得生产720包零食,分别装进一个大盒和六个小盒,正好都装满。一个大盒比一个小盒多装160袋,求小盒和大盒各能装零食多少袋?马毛静静的思索了一会儿,用大盒换小盒,那么大盒有1只,一只大盒比一只小盒多装160袋,总量也就增加了1×160=160袋,720——160=560袋,560再除以

(6+1)等于80袋,小盒能装80袋,大盒就能装80+160=240袋。再验算一下,240×1=240袋,80×6=480袋,240+480=720袋,正好。马毛顺利解决了这一题,刮目相看。 多计算,多思考,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篇二 今天我们的数学作业是学写数字8,老师对我们提出了几点要求: 一、两边不能碰壁不能出格 二、“8”不能封口 三、要整洁漂亮 我按照老师的要求先描了几个“8”可是总是写不好。不是碰壁就是出格,更别提整洁漂亮了。 我就发起了脾气,跟妈妈说我写不好了,妈妈说让我不要着急,慢慢练习,没有小朋友可以一下子就会写好的。 我说“但是晏子淇,就写得很好,她是跟我们一起学的呀!” 妈妈说,晏子淇肯定也是通过很多次的练习才写好的。 我听了妈妈的话,又开始写了,这次好像描红没有那么难了! 但是不一会又碰到了难题,因为描红好了就要自己写了,那个格子可真小啊,这个8又扭来扭去的,我手里的笔也不听我的使唤,我只好停下来,找了一张空白的纸在上面练习,练习了好多个8,才又开始在本子上写,这次稍微好一点了,虽然妈妈说我已经有很大进步了,但我还是不是很满意,要擦掉重写,妈妈安慰我说我要慢慢练

最新四年级数学日记100字大全

四年级数学日记100字大全 1 2 四年级数学日记100字_第1篇 3 今天上午,我按照爸爸让我写的“假期计划”,开始了复习数学、练习数4 学、增强数学的“启动仪式”! 5 刚开始,我觉得有点难,不过越做越觉得简单,觉得数学是那么有趣!例6 如: 7 有一个五位数,最低位数字是8,位数字是3,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数8 字的2倍,前三位数字的和与后三位数字的和都是19,这个五位数是多少? 9 解答: 10 先算出这个五位数的位和最低位,再算十位8÷2=4,然后算8+4=12 19-12=7,最后算3+7=10 19-10=9,这个五位数是39748! 11 12 以前不喜欢数学、觉得枯燥的我,现在觉得数学原来是那么简单,那么有13 趣了!你一定会爱上数学! 四年级数学日记100字_第2篇 14 15 今天,风和日丽,爸爸带我去钓鱼。爸爸的鱼竿长,有6米,也就是600 16 厘米。我的鱼竿短一些,只有4米,也就是400厘米。爸爸钓的鱼又大又多,大17 的有35厘米长。而我只钓了几条10厘米左右的小鱼。虽然我没有爸爸钓的鱼 18 大,但是今天我却很开心! 19 四年级数学日记100字_第3篇

今天,我同妈妈一起去买菜,街上的菜铺可真多呀!我和妈妈看的眼花缭 20 21 乱。我妈妈开始挑选了,她左挑挑,右挑挑,上挑眺,下挑挑,最后,她终于在22 一个菜铺挑到了她认为好的西红柿,西红柿是2元钱一斤,她买了1斤9两,她给了卖菜的3元,卖菜的找给了我妈妈1毛钱。她又买了排骨,排骨是5元一 23 24 斤,她买了2斤2两,她给了卖排骨的50元,卖排骨的找给了她39元。她又买25 了土豆,土豆是1元钱1斤,她买了3斤3两,她给了卖菜的5元,找了她1元7 26 角。她又买了豆芽,豆芽是1元钱1斤,她买了5两,给了卖菜的1元,找了5 27 角。她又买姜,姜是2元1斤,她买了1斤半,给了卖姜的10钱,找了9元。28 她买菜一共花了18.7元。 29 四年级数学日记100字_第4篇 30 二年级的时候,爸爸给我出了一道题:有30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每31 份有几个苹果? 32 我想了又想,想了又想,还是想不出来,爸爸看见我想得那么辛苦,就叹33 了口气,说:“我来给你提个条件吧,这道题要用除法来计算,除法其实也很简34 单,你只要学好乘法就行了。”听了爸爸的话,我脑子里立刻出现了一道问题,5 35 乘几等于30,5乘6等于30,改为除法算式:30除以5等于6,每份有6个苹 36 果。 37 爸爸夸我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四年级数学日记100字_第5篇 38 39 今天,我带了10元钱到好又多超市的3层楼去买书。

四年级数学日记400字6篇

四年级数学日记400字6篇 【篇一】四年级数学日记400字 今天,我带了10元钱到好又多超市的3层楼去买书。 我找来找去找到了一本《神话传说》,一看封面就知道里面有许多精彩的故事。我决定买下它,可一看定价,我又愣住了,原来这本书是11元。我一边看着这本书,一边摸着口袋里的钱,可真叫我为难呀! 售货员阿姨看到我为难的样子,亲切地问:“怎么了,小朋友?”我腼腆地说:“我想买这本书,可是钱不够。”她又问:“你带了多少钱?”“只有10元。”我说。阿姨笑了笑说:“小朋友,你看定价牌上还写着‘优惠售书,一律九折’。”我问:“什么叫‘一律九折’呀?”阿姨说:“就是按定价的十分之九收款,比如10元的书,只收9元。” 我算了算,这本书只要9元9角。“对呀!”我连声向阿姨道谢。 今天,我既买到了满意的书,又学了知识,心里真高兴!【篇二】四年级数学日记400字 星期天晚上,爸爸陪我做了一题数学思维训练。 有一道题说,道路旁种了20棵桃树,要在每两棵桃树中间种一棵梨树,要种多少棵?我一看,犯了愁,马上想在纸上一棵棵画桃树,爸爸说,数学问题要动脑筋,学会思考,寻找规律,如果是100棵桃树呢,难道也去慢慢画? 爸爸接着和我分析,如果桃树和梨树一样多,要怎样才能让桃树把梨树夹在中间,我一想,一棵桃树一棵梨树地种,

在最后一棵梨树后面再种一棵桃树就行了,所以梨树会比桃树少一棵,这题的答案是20-1=19(棵)。 爸爸又问,那还是两棵桃树中间种一棵梨树,哪种情况下,桃树和梨树的数目会相等呢?我又想,只要在道路上,桃树一定会比梨树多1棵的,除非……除非是在湖边,每一棵桃树边上都有一棵梨树,就会出现数目相等的情况了。 我对爸爸说了,爸爸夸我真聪明,我真高兴啊!【篇三】四年级数学日记400字 星期六上午,我和妈妈、姐姐去亮山公园玩,一棵大树映入我的眼帘。妈妈问:“欢欢,你能量出这棵树的高度吗?”“行,用一根跟它一样高的竹竿,再量那根竹竿的长度。”妈妈反驳道:“哪来那么长的竹竿?”“我……我……”我挠了挠头。忽然瞥见地上树的影子,一个念头从我的脑子里闪过:对了,老师不是刚教过比例知识吗?我兴奋地说:“姐姐!借你一用!”姐姐满脸疑惑:“怎么求?”“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影子的长度和物体的长度成正比例。先量出你的身高,再量出你影子的长度,算出你的身高和你影子的比,再量出这棵大树的影子长度,就能算出这棵大树的高度了。”我得意地说。 因为我平时喜欢制作小制作,所以身上总是带着一卷皮尺。我先量出姐姐的身高是1.56米,再量出她影子的长度是0.52米,他们的比是:1.56:0.52=3:1,量出这棵大树的影子长度是1.1米,再算出高度:1.1×3=3.3(米),这便是大树的高度了。妈妈和姐姐看着我,直竖大拇指。我乐呵

小学五年级优秀数学日记整理

小学五年级优秀数学日记整理 20**年10月10日星期三晴 (乘法简便运算) 昨天,刘老师给我们复习了简便运算。 刘老师出题了,我们就把题抄在本子上,并且用简便方法算出答案。刘老师还轮流叫 一个小组的6个同学上黑板做题,我们写完了就和黑板上的同学的答案对照,看看谁的错 谁的对,对的我们一般不讲评,如果有同学做错了,我们就做小老师,指出这位同学错在 哪里,分析他做错的原因。我们就这样一直练到下课。许多同学都上黑板做题了,得到了 锻炼。 让我来教你们简便运算吧。 例如:25×12×4我们可以使用乘法交换律,把12和4的位置换一下。25×4刚刚好 是100,再用100×12就等于1200。这样算起来不是很快吗?再例如:3×125×8我们也 可以使用乘法结合律。先算125×8,125×8刚刚好是1000,1000×3不就是3000了吗? 再例如:25×(4+8)我们可以使用乘法分配律,用25×4就是100,再用25×8就是200,最后用100+200就等于300。 这些方法是否很快可以算出答案了,我教你的你都学会了吗? 20**年10月17日星期二晴 (乘法) 我们学过了两位数乘两位数,可是我们这个学期要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开始我认为 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很难的。但老师只教了我一遍,我就会了。原来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很简 单的,差不多和两位数乘两位数一样。 我有很多方法算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答案。 例如:114×21,我的第一种方法是先把21分成20和1,114×20=2280,再用 1×114=114,最后把2280+114=2394。我的第二种方法是把21分成7×3,再用114×7 =798,再用798×3=2394。我的第三种方法是把114分成100、10、4,把21分成20和1。100×20=2000,10×20=200,20×4=80,2000+200+80=2280。再用100×1=100,10×1=10,4×1=4。100+10+4=114,2280+114=2394。 这些就是我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其实,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时,有很多时候可以 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 龙文学校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一、直接写得数150×5 700÷700 11×60 420÷6 72÷24 50×0×6638÷90≈ 98×120≈ 645÷79≈ 563÷70≈二、用竖式计算708×25 140÷26 63×180 625÷25250×80 508÷29三、填空1、最大的九位数是,把它四舍五入到“亿”位,并用“亿”作为单位,约是;最小的六位数是,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书是。2、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的大小,得越大,角就越。3、角的计量单位是,用符号表示。4、括号里最大能填几?80×()<505 27×()<3905、在□里填上“<” “>”或“”。160×2□300 30×180□19×300 120×20□10×2406、如图,已知∠1∠2,∠340°则∠1∠27、钟面上9 时,分针和时针成的角。8、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有条高。9、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10、□÷△12……24,□里最小要填。 1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且,对角也。12.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小的一位数是。四、判断1、两个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还是平行四边形。()2、两位数乘三位数,

积一定是五位数。()3、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如果不相交,就一定平行()4、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一位数。()5 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五、选择1、被除数除以26,除数,商不变。A、不变B、乘26 除以262、烙饼锅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没面需 2 分钟,妈妈烙7 张饼,至少需分钟。A、12B、14C 、6 D、153 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A、长方形B、梯形C、四边形D、长方形和正方形4、平行四边形有条不同的高。A、1 B、2 C、无数六、列式计算。1.、42 个205 相加,和是多少?2、756 里面有多少个18?七、操作题过 A 点分别做 1 和 2 的垂线和平行线。八、应用题1、某牛奶厂每天向市场供应纯牛奶580 箱,王叔叔一次只能运70 箱,王叔叔几次才能运完?2、李老师步行上班,他每分钟走75 米,从家到学校共用了25 分钟,其间在路上买报纸花了 2 分钟,他家距学校有多远?3、一辆长途客车 3 小时行了174 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15

小学生四年级数学日记范文【五篇】(最新)

【篇一】小学生四年级数学日记范文 今年的寒假由于疫情一直宅在家。有一天,妈妈说:“我们来动动脑玩个游戏吧,只要你们随意说出2个数来,我就能立刻算出它们的和减去它们的差的结果。” 我有点不相信,问:“随便多大的数都可以吗?”妈妈说:“是的,当然可以!”于是,我想了两个数,对妈妈说:“452和637,你能立刻说出452+637的和减去637-452的差吗?”妈妈立刻回答:“是904。”我还有点将信将疑,赶紧拿笔列竖式算了起来,结果和妈妈说的一样。我心想:一定是我出的数太小了,要出两个大一点儿的数难倒妈妈。我有点不服气地说:“9734和6420,这下你算不出来了吧?”“12840,肯定是正确的!”妈妈自信地说。我又列了竖式算了一遍,答案一样!这下,我可没话说了,不得不佩服妈妈。我说:“妈妈,你肯定有什么秘诀,不然不可能算这么快,你快点告诉我吧!”妈妈一边卖关子,一边说:“我出3题,你做完后并找找规律,看看能不能找到秘诀。”于是,我认认真真地做起题来。 ①26和15:(26+15)-(26-15)=30 ②637和200:(637+200)-(637-200)=400 ③3186和1040:(3186+1040)-(3186-1040)=2080 算出答案后,我仔细观察了一会儿,高兴地对妈妈说:“我知道啦,最后的得数是较小数的2倍。”妈妈又让我自己出了几题验算一下,果真如此。 接着,妈妈又问:“那你知道为什么得数会是较小数的2倍吗?”我摇摇头表示不知道。于是,妈妈说:“我们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任何数,还可以写出这样的推导过程(A+B)-(A-B)=A+B-A+B=B+B=2B,等你到高年级学了更多的数学知识后就会更深刻地理解这个秘诀了。” 我听了以后,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一个小小的得数里藏着那么多的奥秘,我觉得数学真是太有趣了。 【篇二】小学生四年级数学日记范文 7月15日,我参加了丛台公园游泳池举办的游泳提高培训班。游泳池在我家正南方,距离我家大约有1000米的,我爸爸骑车带我从家到游泳池大约需要3分钟,我们的行驶速度大约是330米/分钟。 培训班一共培训16次,购买学员票需花费160元,另加报名费5元,这样,平均每次培训需花费大约10元。

数学日记优秀六篇

数学日记600字【六篇】 数学日记600字篇一 今天,我在做题时被一道应用题给难住了。这道题的题目是:小华今年3岁,今年爸爸26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我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妈妈回来了,我就请教妈妈。妈妈帮我分析:根据这个题目的条件可知,今年爸爸和小华的“年龄差”是26-4=24(岁)。再根据“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这一关系,画张图试试。我们俩就开始画了起来。 画了图之后,我马上明白过来了:他们俩过了几年后,“年龄差”还是24岁。再根据差倍问题的解法求出几年后小华的年龄,用几年后小华的年龄减去2岁,就可以求出中间经过了几年了。 解是:26-2=24(岁) 24÷(3-1)=12(岁) 12-2=10(年) 答: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 妈妈又让我验算一下,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不是小华的3倍。 (26+10)÷(2+10)=36÷12=3 耶!我答对了。看来做题先得画图,画了图就能就一目了然了。

数学日记600字篇二 1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用于直角三角形中的相关计算 3有利于你记住余弦定理,它是余弦定理的一种特殊情况。中国最早的一部数学着作——《周髀算经》的开头,记载着一段周公向商高请教数学知识的对话: 周公问:“我听说您对数学非常精通,我想请教一下:天没有梯子可以上去,地也没法用尺子去一段一段丈量,那么怎样才能得到关于天地得到数据呢?” 商高回答说:“数的产生来源于对方和圆这些形体饿认识。其中有一条原理:当直角三角形‘矩’得到的一条直角边‘勾’等于3,另一条直角边‘股’等于4的时候,那么它的斜边‘弦’就必定是5。这个原理是大禹在治水的时候就总结出来的呵。” 从上面所引的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古代的人民早在几千年以前就已经发现并应用勾股定理这一重要懂得数学原理了。稍懂平面几何饿读者都知道,所谓勾股定理,就是指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用勾(a)和股(b)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得到两条直角边,用弦(c)来表示斜边,则可得: 勾2+股2=弦2 亦即: a2+b2=c2

四年级数学日记13篇_日记

《四年级数学日记》 四年级数学日记(一):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做作业)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业闲着没事,妈妈就给我出了一个问题:你明白2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吗?我一听,一下子就回答了出来:他们都是双数。那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妈妈又问。它们的个位上都是0、2、4、6、8。妈妈说:你真了不起。那你明白4的倍数懂得特点吗?这下可把我难倒了。 于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数,发现他们的个位上也都是0、2、4、6、8,于是我就把这个规律告诉了妈妈。可妈妈随口说了一个数,就推翻了我的发现。妈妈让我继续观察,可我左看右看还是找不出来。妈妈就给我一个提醒:你看看这些数的最后两位。我根据妈妈给我的提示,右这些数观察了一番,顿时恍然大悟。 原先,4的倍数的特点是:一个数的最后两位是4的倍数,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然后,我找了一些数来试了试,例如:437,37除以4=91,照规律来说437就不是4的倍数,我随后用437除以4=1091,贴合这个特点。我又找了一个数1024,24除以4=6,找规律1024就是4的倍数我又用除法验证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数。我高兴地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就是我的发现,同学们不妨也去试一试。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数学中的诗情画意) 在数学兴趣课上,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道搞笑的题目: 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寿星。 一打听,这位老寿星已经141岁了,乾隆皇帝便赠了一联给老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乾隆皇帝要随行的大臣纪晓岚对出下联,这可难不倒他,他的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老师说:这一副对联里,藏有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算一算老人几岁?听了老师的话,我想,花甲是指60岁,重开是指两个60岁,三七是指二十一岁,上联就是602+21=141岁;古稀是指七十岁,双庆是指两个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岁,下联就是702+1=141岁。原先,对联中也藏有数学问题呀!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人们就常作对联,以咏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数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除了文学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识性。

四年级数学日记13篇_日记

《四年级数学日记》 四年级数学日记 (一):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 (做作业)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业闲着没事,妈妈就给我出了一个问题: 你明白2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吗?我一听,一下子就回答了出来: 他们都是双数。那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妈妈又问。它们的个位上都是 0、2、 4、6、8。妈妈说: 你真了不起。 那你明白4的倍数懂得特点吗?这下可把我难倒了。 于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数,发现他们的个位上也都是 0、2、 4、6、8,于是我就把这个规律告诉了妈妈。可妈妈随口说了一个数,就推翻了我的发现。 妈妈让我继续观察,可我左看右看还是找不出来。妈妈就给我一个提醒: 你看看这些数的最后两位。我根据妈妈给我的提示,右这些数观察了一番,顿时恍然大悟。 原先,4的倍数的特点是: 一个数的最后两位是4的倍数,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然后,我找了一些数来试了试,例如:437,37除以4=91,照规律来说437就不是4的倍数,我

随后用437除以4=1091,贴合这个特点。我又找了一个数1024,24除以4=6,找规律1024就是4的倍数我又用除法验证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数。我高兴地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就是我的发现,同学们不妨也去试一试。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 (数学中的诗情画意) 在数学兴趣课上,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道搞笑的题目: 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寿星。 一打听,这位老寿星已经141岁了,乾隆皇帝便赠了一联给老人: xx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乾隆皇帝要随行的大臣纪晓岚对出下联,这可难不倒他,他的下联是: 古稀xx,更多一度春秋。 老师说: 这一副对联里,藏有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算一算老人几岁?听了老师的话,我想,花甲是指60岁,重开是指两个60岁,三七是指二十一岁,上联就是602+21=141岁;古稀是指七十岁,双庆是指两个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岁,下联就是702+1=141岁。原先,对联中也藏有数学问题呀!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人们就常作对联,以咏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数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除了文学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识性。四年级数学日记 (二): 6月6日星期三晴

四年级数学日记50字

我喜欢这样的数学课 ——记—次数学试听课 6月30日星期六天气:晴 今天是考试后的第一天,我参加了一次校讯通众享教育的数学公开课,这是四升五的—次数学试 听课。 郭老师,站在讲台上阳光帅气!他的课像他的人一样出色而富有魅力!他对我们说:“小朋友,刚 刚考试完,让我们好好放松,一起玩吧!玩什么呢,我们就来玩数学!首先请问,谁会乘法分配律?” 我连忙举手回答了用字母表示:“a×b+a×c=a×(b+c)。”“好,那么我出一道题:9999×2222+3333×3334 我们拿了题就做,结果四位数乘法根本没学过,我们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吧,又找不到共同的 乘数。1分钟过后,大家没算出来! 于是,郭老师给我们讲了“观察法”:“9999可以分解成3333×3,然后运用乘法交换律,让 2222×3,所以这道题可以这样解: =(3333×3)×2222+3333×3334 =3333×(3×2222)+3333×3334 =3333×(6666+3334) =3333×10000 =33330000 这让我想到大数学家高斯小时候,老师给几个上课说话的同学出的一题是1+2+3+4+……+ 97+98+99+100,这个故事说其他同学都去直接相加法,而高斯却不动笔,一直观察思考,观 察思考,而用了1+99=100,2+98=100,最后算出5050的结果。 郭老师又给我们出了一道题:“那大家算算333……3(共2012个3)×333……3(共2012个3)等于多少?” 老师又给我们讲了“退回去,找规律”法 3×3=9 33×33=1089 333×333=110889 推出333......3(共2012个)×333......3(共2012个)=111......1(共2011个)0888 (8) (共2011个)9 这种方法真得很实用,特别是很多数字运算时 郭老师又说:“大家都知道,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把一个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它的周长不变,那它的面积是变小了,变大了,还是不变?” 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有的说变大,有的说变小,还有的说不变。 郭老师给我们讲了“极端化法”:“可以把它一直拉长,最后把这个平行四边形拉到一条线段上,它 的面积肯定变小了!” 郭老师还给我们讲了许多数学趣题,我们越听越有趣,越有趣我们就越喜欢数学!试听课讲完了,我们念念不舍地回家了。路上,我在想:“原来数学这么有趣!我一定会学好数学,将来像我们河 南的刘洋姐姐一样为祖国效力!”

四年级下册数学日记400字

四年级下册数学日记400字 一:四年级下册数学日记(300字) 9月26日星期日晴 今天,我同妈妈一起去买菜,街上的菜铺可真多呀!我和妈妈看的眼花缭乱。我妈妈开始挑选了,她左挑挑,右挑挑,上挑眺,下挑挑,最后,她终于在一个菜铺挑到了她认为好的西红柿,西红柿是2元钱一斤,她买了1斤9两,她给了卖菜的3元,卖菜的找给了我妈妈1毛钱。她又买了排骨,排骨是5元一斤,她买了2斤2两,她给了卖排骨的50元,卖排骨的找给了她39元。她又买了土豆,土豆是1元钱1斤,她买了3斤3两,她给了卖菜的5元,找了她1元7角。她又买了豆芽,豆芽是1元钱1斤,她买了5两,给了卖菜的1元,找了5角。她又买姜,姜是2元1斤,她买了1斤半,给了卖姜的10钱,找了9元。 她买菜一共花了18.7元。 四年级下册数学日记300字二:四年级下册数学日记(287字) 9月26日星期日晴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数学难题,费了好大的劲才解出来。题目是:两棵树上共有30只小鸟,乙树上先飞走4只,这时甲树飞向乙树3只,两棵树上的小鸟刚好相等。两棵树上原来各有几只小鸟? 我一看完题目,就知道这是还原问题,于是用还原问题的方法解。可验算时却发现错了。我便更加认真地重新做起来。我想,少了4只后一样多,那一半是13只,还原乙树是14只;甲树就是16只。算式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为:甲树16只,乙树14只。 通过解这道题,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题,都要细心,否则,即使掌握了解题方法,结果还会出错。 四年级下册数学日记300字三:四年级下册数学日记(295字) 9月26日星期日晴 星期天,我和爸爸去买菜。 我们来到卖西红柿的地方,爸爸问:“多少钱?”老板说“1元2角1斤。”“我买3斤。”爸爸说道。老板称了3斤。爸爸问我“你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钱?”我想:容易,1.2乘以3,不就等于3.6元吗!我爽快答道:“3.6元。”爸爸幽默

获奖数学日记(二年级)

获奖数学日记(二年级) 豆浆 + 油条 二年四班林佳怡 今天是周末,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我和奶奶去买早点。走到店门口,“叔叔,请问一根油条多少钱?一袋豆浆多少钱?”叔叔亲切地说:“一根油条5角钱,一袋豆浆也是5角钱。”这时奶奶给我出了一道数学题:买5根油条和5袋豆浆共要多少元?我想了一下回答到:“要5元。”奶奶问我是怎么算出来的,我说:“每袋豆浆5角,5袋豆浆“五五二十五”就是2元5角,5根油条也是2元5角,相加就是5元。”奶奶说:“还有另外一种方法,你猜猜看?”我拍了拍脑袋,可还是想不出来,奶奶就提示我一下:“把一袋豆浆和一根油条看成一份,那是1元,那五份不就是5元了吗?”我眼睛一亮,这种方法真简便! (点评:从平常小事找数学,可见你是个细心的孩子。我还知道你勤于思考,用了两种不同的思路来解答问题,继续努力,你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三等奖指导老师:曾秀香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年(1)班作者:黄欣 今天,妈妈买回了一大堆我爱吃的草莓,我馋得直流口水,妈妈在一旁笑着说:“你如果要吃草莓,就要先回答我的问题。”“什么问题?”我问道。妈妈不慌不忙的说:“小明比小红多8支铅笔,他要给小红几支笔,两人才一样多?” 我想了想,这不就是把多出来的8支铅笔平均分成两份吗?拿其中的一份给小红,两人就一样多了。可以用老师教过的除法8÷2=4(支)来解决。 我把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笑了,她夸我是个很聪明的孩子,而且给了我一个大草莓。我高兴地吃起了草莓,我觉得这次的草莓最甜,因为这是我用智慧换来的。

点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小作者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了不起! (三等奖指导老师:陈静)角在美术中的妙用 二年四班王玲今天,我可开心啦!因为老师教我们从简笔画的作品中找角。 我回家以后,就和妈妈一起玩这个游戏,妈妈先做了一个跳舞的姿势,她是这样子做的:我发现这里面有许多个角,我数了一下,有8个角,∠1、∠2和∠8都是锐角,∠3、∠4、∠5、∠6和∠7是钝角。我也做了一个做操的动作,我是这样做的: 妈妈说:“里面有7个角,是锐角的有∠1、∠4和5,是钝角有4个,分别是∠2、∠3、∠6还有∠7,这些全部都是钝角。就这样,我们玩得不亦乐乎。 原来,角和美术也有联系呀!数学真有趣! (点评:能在游戏中感受数学与美术的联系,构思新颖,想象力丰富,小作者真是了不起!可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写数学日记就是玩游戏的过程,只要你用心观察、善于思考就能写出与众不同的数学日记。) 二等奖指导老师:曾秀香 克和千克 二年二班王一欢 晚饭过后,我和爸爸到外面散步。不知为何,爸爸问我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我说:“我学到了‘克和千克’”。爸爸说:“那我考考你。”我得意洋洋地说:“好!”爸爸问我:“1千克等于多少克?”我说:“1千克=1000克。”爸爸翘翘大拇指说:“你真棒!”爸爸又问:“1千克里有几个100克?”我说:“因为1000里有10个100,所以1千克就有10个100克。”爸爸说:“真聪明。” 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一个水果超市,我叫爸爸给我买水果,爸爸说:“我再考你,答对了,我才给你买。”我听了开心地说:“考吧!我可是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

巧算难题 四.一班李睿心 今天中午一道题可把我困在那了,什么1+2+3+4+5+6+7+8+9+……100=()×()=(),哎呀,我难道要拿着计算器一点一点地算吗?这得算到猴年马月呀!我皱起了眉头,准备放弃。 ?宝贝,又有什么题难住你了吗,轻易放弃这可不像你的作风呀!来,让老妈看看!?老妈看后说,?这还不容易,来我给你讲讲。??不,还是让我想想吧,这样的题肯定是有技巧的!?我拒绝了妈妈的好意,开始认真思索,一个数加一个数的逐个计算太麻烦了,这其中一定有规律。突然,我想起了妈妈曾给我讲过的数学家高斯的故事,拿1+100=101、2+99=101、3+98=101、……就这样首尾相加,从1一直加到100就会得到50个101,也就是101乘以50,结果等于5050。?答案完全正确!?妈妈高兴地说,?我再出一道题考考你,5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360,这5个数中最大的数是多少??我的脑子飞速旋转,?等……等于74。??答对了,它是利用五个连续自然数的和除以5,得到的平均数就是中间数72,而它要求的不是中间数,而是五个连续自然数中最大的那个数,所以还应该用72加2得到74就对了。宝贝,你真棒!? 嗨!经过这次老妈的指点,再加上我认真的思考,相信以后这样的题再也难不倒我了! 指导教师:李楠楠 神秘的9 四一班杨佳明 今天,我在百科全书上看见了这样的一道题目:爱因斯坦出生在1979年3月14日。把这些数字连在一起,就成了1979314。重新排列这些数字,任意构成一个不同的数(例如3714819),在这两个数中,用大的减去小的(在这个例子里就是3714819—1879314=1835505),得到一个差数。把差数的各个数字加起来,如果是两位数,就再把它的两个数字加起来,最后结果是9。(即1+8+3+5+5+0+5=27,2+7=9)。 在题目的最后,标注着:实际上,把任何人的生日写出来,做同样的计算,最后得到的都是9。 随后,我立即把我的生日做了相同的计算,我的生日是2003年8月8日,连在一起就是200388,随意打乱后是380802,380802—200388=180414,1+8+0+4+1+4=18,1+8=9 !我又立即把高斯的生日1977年4月30日,做相同运算,其结果居然也是9。 为什么结果都是9呢?在书中,这个计算过程被称为?弃九法?。弃九法就是求一个数的数字根,最快的方法是在加原数的数字时把9舍去。 原来,一些知识可以解释生日算法的奥妙,只要学会了这些知识。 指导教师:李楠楠 指导教师:李楠楠 找家 四一班慕乃琨 一天,一个正方形独自走在大街上,它找不到家了。于是,它便四处请求。去了三角形家,三角形说:?我们的内角和是180度,你是吗??正方形量了一下,是360度,不属于三角形类。 正方形又到三棱锥家,三角体说:?我们三角体有六个角,你有吗?才四个角。?正方形又孤零零走开了。 正方形找啊找啊,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家。听说,它是四边形,于是,它到四边形家去探访。四边形说:?你属于哪一类啊?我们这里有正方体类、长方体类、梯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