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拉与安娜卡列尼娜的比较

娜拉与安娜卡列尼娜的比较
娜拉与安娜卡列尼娜的比较

娜拉与安娜卡列尼娜的比较

娜拉是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的挪威作家亨利克·易卜生的著名作品《玩偶之家》中的女主人公。而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伟大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笔下的同名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女主角。两位女性主角作为文学史上不可忽视具有重要意义且带有强烈悲剧色彩的文学人物。即使驽钝如我看来,也知道即使将文学史压缩再删减,也不可能略过不提她们。无论失却她们其中哪一个,都会使到丰富的文学世界失色不少。

两位女主人公虽然有着不同的人生、遇到不同的人、过着不一样的生活、有着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结局,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如果认真对比一下,在某些地方,她们还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的。娜拉也好安娜也好,她们都被作者不约而同地设定容貌秀丽可爱(安娜甚至是倾国倾城的美貌)的女性角色,但她们却不同于那些空有相貌的花瓶,她们两位女性都有着在当时看来异于常人的勇敢、果断、才智和反叛精神,但却极其不幸地生活在令人窒息的社会,都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过着中产阶级稳定优裕的生活,都在婚姻家庭中扮演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以下就来谈谈我对两位女性的比较得出的一些心得。

如果说娜拉是一位好母亲,我觉得她更符合好妻子这个称号。娜拉甚至愿意为他的丈夫而死。海尔茂一直都很宠爱她(虽然在最后发现这种爱只是一种很肤浅经不起考验的爱)。但是在她没有醒悟过来之前,她还是对自己的婚姻状况家庭生活非常满意,感到很幸福的。对于伪造签名这件事,有些人责怪为什么娜拉不告诉丈夫,并说这是不可原谅的,所以才导致悲剧的发生。但在我看来,我觉得这是娜拉的婚姻观,对婚姻负责,对自己的丈夫负责,她甘心付出。不是她想做一只小鸟那样的,不给他惹麻烦。她不是林丹太太,她和海尔茂当初的结合,似并没有违背两人的意志的,所以我宁愿把伪造签名这件事情当作娜拉对于婚姻的承担。娜拉真的是一名很好的妻子。

相反,安娜是一个好母亲甚于是一位好妻子。这很容易理解,从醉心官场的丈夫身上本来就得不到爱,所以她就将身上所有的爱转移到自己的儿子谢辽沙身上,儿子曾经就是她生活的全部重心全部意义。安娜和渥伦斯基伯爵夫人在火车上的时候,象每个母亲一样,为自己的儿子感到自豪,话题不停地围绕着自己的儿子。甚至在欧洲“旅行”三个月回来,她仍然很深刻地记住自己儿子生日,第一

个想要见的还是自己的儿子。为此她甘愿冒着所有人的白眼和鄙视,偷偷地回到他儿子的房间。而那一边,在严厉的父亲和监管人下长大的谢廖沙呢,他怀着相信母亲未死的信念,又在隐约的耻辱中过快地成长成人,和母亲得以相见。在这次异常珍贵却同时也是最后一次的见面中,母子俩紧紧拥抱,难舍难离。

我这里单独将“母亲”和“妻子”这个她们两人都有但却各有侧重的特征具体提出来,那是因为我觉得一位女性,即使她再优秀再独立,但她还是被女儿、妻子、母亲这三个称谓所束缚着。少女时期被称为XX的女儿,成家之后是某某太太,儿子长大以后是谁谁的母亲,所以也有一种说法说到,女人一生的成功就得看她将自己的家庭经营的如何,看她的丈夫、儿女如何。这就是女人的事业。家庭越和睦,丈夫赚的钱越多,儿女越出息,那个女人就越成功。她们的喜悦感自豪感都是源于他人,而不是她们自己本身。别人眼睛所看到的成功没有一样是源自她们自身的。当然,如果是按照这种定律来评定她们,娜拉与安娜无疑都是成功的女性,这点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她们觉醒了,最终却都选择抛弃这种“幸福”的生活。知道最终结局的我们无法轻易评定她们的决定是好还是坏,我们只能看着故事继续下去。

再来谈谈两位女性身后的男人吧。

平心而论,娜拉的丈夫海尔茂在悲剧发生之前都可以称得上一位很好的丈夫。而且我还觉得海尔茂其实是很爱娜拉的。他一直都是很宠爱娜拉。所以即使在最后的最后,我觉得我们还是很少有人会把海尔茂归结于一个坏男人,坏丈夫。他并没有做过什么,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在履行一个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职责(虽然这种方式并不是娜拉所想要的)。海尔茂只是一个兢兢业业,努力工作的一个保守银行经理,而且先前的律师身份还曾让他吃过不少的苦。这就使得他必须更加的小心避免一些麻烦。试想想,一直疼爱着自己的妻儿、为了家庭而不断奋斗的男人只落得妻子的责备和离弃。也有人为海尔茂把妻子当玩偶、有夫权思想,所以他罪有应得。可是要知道,这不只是海尔茂的个人思想观念和行为,而是整个社会的。毕竟,海尔茂只是当时充斥着男权主义社会下的一个身份缩影。我想如果当初海尔茂没有生病,他们一家没有搬往意大利,娜拉没有伪造签名去借钱,那么这个家庭又会发生什么呢?娜拉必定依旧不会觉醒,仍旧是那个安心做丈夫的小松鼠、小鸟儿的天真妻子。这样的娜拉的未来不能说是不幸福的,这

是一种更世俗更简单的幸福。

通常大家对渥伦斯基的标注有:花花公子、正义感的联队青年、嗜马如命的赌徒、野心家,会理财算账的精明家伙、两度自杀的家伙等等。但我觉得,倘若他真的只是一个花花公子,只贪图安娜的美貌,那他也完全可以爱上吉蒂,因为吉蒂也非常美丽。但他爱上了安娜,因为安娜身上有吉蒂所无法拥有的成熟风韵和被压抑的热情。他正是被这种气质所吸引,这就说明他不是一个肤浅的人。其次他并没有害怕责任,他为了安娜其实也放弃了很多东西。他本来前途无量,但他为了爱情退了役,放弃了去塔什干,放弃了娶一个名门小姐。他的举动已经超越了他的阶级所能容忍的范围,在他人眼里他根本就是自毁前程,但他却甘之若饴。他和安娜一样,内心非常煎熬。他考虑的很清楚,他完全了解安娜的痛苦,这一点在安娜的嫂子多丽来看安娜时完全看得出来。他告诉了多丽安娜所担心的一切,也说了他对未来生活的忧虑,他为不能和安娜正当结合和无法拥有女儿的监护权而苦恼,他把什么都想到了。他也是想尽到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但先是对他的压力太大,他无法解脱也无从解脱。对于他们,我们只能深深的同情,只能恨他们相遇的太晚,一开始就是一个美丽而残酷的错误。就像安娜自己所说的:“太晚了,太晚了。”用我们中国的一句诗来说就是“恨不相逢未嫁时”。

所以在最后,安娜纵使是铁了心,不要名誉,不要富贵,抛夫别子,甘受千夫所指;渥沦斯基即便豁出去,不要前途,不要门当户对,可是当两个人真的住在了一起过起了貌似夫妻的生活,曾经的山盟海誓的爱却刹时成了伤人的利器,彼此中伤,彼此误会,甚至彼此厌恶。但是如果要是安娜没有自杀,而是沉溺于酒精或鸦片直至焦虑而死,渥沦斯基只会耗尽对她的爱意,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怜悯埋葬了她,然后继续莺莺燕燕,歌舞升平,信步周旋于淑女名媛之间,但安娜死去的方式让他良心上的愧疚弥补了爱情上的缺陷,于是,一个人死去了,另一个人在追悔中了却残生。我不禁想,难道爱情一定要以悲剧来升华?而这又真的是爱吗?也许仅仅是对失去的东西人人固有的痛彻肺腑的追悼?

娜拉在没觉醒前,所希冀的是家庭和睦幸福,但在最后的最后才知道,她其实只是想做一个人,想去学做一个人。但鲁迅先生也对娜拉的出走后的结局做了两种预告——要么最后回家,要么堕落为妓女。因为最重要的事情,浅显的来说就是钱,高雅的说法就是经济。鲁迅说:“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

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梦是好的,否则,钱是紧要的。”作为一个女性,我内心来说可是千万个不愿意鲁迅先生对女性争取独立后最终的结局判断的任何之一的。但是我想起娜拉在书里不断提起的“推石人”寓言——推石者们不停地推石上山。每当他们取得一点进展,石头就跌落下来,使他们的努力化作徒劳。不过,每经人复述一次,故事就发生某种变形。最后在安娜口中,它已转化为关于历史进步的寓言:“石头跌落下来。但并不一直滚到山底。每次它都落到比起点高几寸的地方。于是这些推石人又用肩膀抵住石头、重新奋力向前了。”所以从这个小寓言得知,我想,娜拉她是真实可信的,她表面上软弱娇小优柔寡断,实则内心坚强富有主见。凭她的能力、倔强,可想而知她是不会回到原来的家庭的。但无论娜拉最终的归宿在哪儿,她都是幸运的。可能在社会这个大染缸下她未必幸福。但她却幸运的清醒着,幸运的明白改变需要的是行动而不是等待奇迹。

娜拉出走之后,带给我们最后的一幕,只有易卜生的沉默,在这一秒娜拉已经退场。或者这样说比较合适,作为一个女人娜拉至始至终都是舞台表演的主角,作为一个清醒独立的完整女人,娜拉则至始至终没有登场过。

而安娜她终生都在追求真正的爱情。她有灵气,写字、看书、建筑,但没有任何细节能把她从模糊的优雅中凸出来,只有在爱情中,她才获得了确切的名字。有人说:“在托尔斯泰笔下,安娜像四月草原上突袭的一场暴风雨,没有来由,不问方位,她只裹挟着爱情,然后就消失了。”终生追求爱情幸福的安娜,虽然最终还是在卡列宁的虚伪、冷漠和渥伦斯基的迟疑犹豫面前碰得头破血流,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悲惨下场,但安娜赢得了这场爱情战役的胜利。而这胜利所需要的代价是肉体和灵魂的双重毁灭,“连她的死都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可恶女人的死法”,怀着满腔怨恨死去的安娜永远上不了天堂。

娜拉的不幸在于,先做了妻子,再成为人。

而安娜的不幸在于,先做了母亲,再成为情人。

所以自此以后,天下女人大抵两类,娜拉与娜拉出走。而天下的爱情也有两种,安娜与安娜私奔。

从女性的地位视角解读《德伯家的苔丝》和《边城》

摘要:本文从女性地位的视角,从社会、家庭和爱情等方面对《德伯家的苔丝》和《边城》中的女性人物进行分析,指出女性在这些关系中的屈从、弱势地位。通过这两部小说中女主人翁的遭遇,体现在那个时代中西女性在地位方面所共同承受的不公正对待。 关键词:女性的地位《德伯家的苔丝》《边城》 一、引言 《德伯家的苔丝》和《边城》中的女性人物苔丝和翠翠是受读者广泛关注的人物。对于这两部作品,各方面的研究数不胜数,不过主要是集中在对于作品中女性人物的纯洁、性格、命运和爱情悲剧等方面。对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女性地位鲜少有研究。本文将通过平行对比,对两部作品中在各自的时代背景下所体现出来的中西女性在社会、家庭和爱情中的屈从地位做阐述。 二、女性的社会地位 1.苔丝的社会地位 苔丝是哈代悲剧小说的代表人物,她痛苦多舛的悲惨命运是哈代悲剧小说创作的巅峰,也让无数读者叹息。苔丝生活在19世纪末的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当时随着资本主义侵入英国农村,小农经济解体,造成个体农民破产,苔丝的农民家庭因此到了破产的境地,家庭的境地和无能的父母注定了苔丝悲惨的命运。她是一个贫苦农民的女儿,为了家庭生计不得不到农场成为雇佣劳动者,遇到好色的雇主亚雷,进而失身于他,开始悲惨的命运。 亚雷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他出生于富商之家,是个有名的纨绔子弟,花花公子。这个阔少凭借其父的金钱、权势横行乡里。他第一次见到苔丝,荒淫好色的嘴脸就暴露无遗。受到侮辱后的苔丝没有得到社会或法律的保护,而是成为“不贞洁的女人”,承受着世人的歧视和来自社会的重重压力,忍辱负重,艰难度日,默默忍受着命运的苦果。后来苔丝再次偶遇亚雷,后者无法抗拒苔丝的美貌,再次纠缠。苔丝为了家人,被迫做了亚雷的情妇,从而彻底断送了她一生的幸福。当苔丝的丈夫回心转意,她再无希望与之破镜重圆的时候,绝望的女人终于举起复仇的利剑,杀死了亚雷,她自己也被“绳之以法”,处以极刑。作为当时社会强权势力的代表,有着金钱做帮凶,整个国家机器法律制度都在维护亚雷及他这一阶级人的利益。他诱奸少女,却披上了神职的外衣。苔丝作为社会的底层人物,弱势群体的代表,遭到侮辱却要戴着“不洁女人”的帽子受人歧视,只能是永远的弱者和受害者。 由此可见,女性在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和不公正。然而女性却没有反抗的武器,法律和社会舆论都是女性的敌人。女性被关在资产阶级虚伪道德的牢笼里。一旦举起武器反抗,下场必定是凄惨的,就像苔丝一样,杀死了罪恶滔天的伪君子,却得不到公正的审判,直接被送上了绞刑架。 2.翠翠的社会地位 《边城》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世界”,“水陆商务既不至于受战争停顿,也不至于为土匪所影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①。这么一句简单的描述,展现了美好的生活图景,也体现了那里人性的美丽。翠翠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人物,她有美丽的外表、健康的体质、善良的心灵、柔和的性格等。这样一个“美好”的人,处在理想的环境下,却隐藏着深深的悲哀。 《边城》是以翠翠“爱情”的发展为线索,爷爷则是翠翠“爱情”的“桥梁”。翠翠作为故事的中心人物,被天保、傩送、爷爷等人爱着。这样一个人物本应过着幸福的生活,但是由于女性的传统低下的社会地位,她不能够随着自己的心意追求自己的爱情,而是被动地等着爷爷或是其他人对她的安排。爷爷这座爱情桥梁,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反而弄巧成拙。于是,在爷爷笨拙的试探和含蓄的表达间,翠翠并没有享受到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快乐,相反,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2000字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2000字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于1874年-1877年间创作的小说,被广泛认为是写实主义小说的经典代表。本书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以下读后感由应届毕业生读后感网站为大家整理提供,希望大家喜欢。 相信凡是读过或者接触过托尔斯泰作品的人,都会被他的文学作品深深吸引。这位颇具传奇的文化巨匠通过自己的作品全面展示着19世纪的俄国貌。其展现的社会画面之广阔,蕴含的思想之丰饶,融汇的艺术、语言、哲学、历史、民俗乃至自然科学等各种知识之广博,常常令人钦叹不已。 在托尔斯泰全部作品中,《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三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他的三部代表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在这三部代表作中有着极其特殊的重要性,它是三部巨著之中艺术上最为完整的一部,并且体现了托氏思想和艺术发展道路的过渡与转变,可以称之为代表作中的代表作。据了解,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的社会背景是在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那个时期关于家庭的悲剧层出不穷,一幕幕残忍的画面接连展现在他眼前,而一个妇女因为爱情问题而卧轨自杀的消息,更是使他感到震惊和难过,这也是他

创作《安娜卡列尼娜》的原因之一。 在课上我们了解了托尔斯泰的几部作品,当老师在讲解《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时,还让我们看了由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出品并由美国女星苏菲玛索主演的电影《安娜卡列尼娜》。但是电影毕竟是电影,不能像文字一样将人物的思想与心理描写的特别细致,所以我特意又找来《安娜卡列尼娜》这部作品来细细品味。 《安娜卡列尼娜》这部书中有着两条几乎是平行的线索,我们甚至可以将之看成是两个剧场:一个是以安娜为中心,一个以列文为中心。而中间,全仗奥布郎斯基一家的连接,才使一部书不被分成两部。 《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表面上似乎是在写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失足的事情,而实际上向我们展示了19世纪70年代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借由此文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写了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高层首长卡列宁的妻子,一次舞会上邂逅了年轻的伯爵渥伦斯基。风流倜傥的渥伦斯基用热情唤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爱情,二人产生了真爱,并在当时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不顾一切地私奔,从而展开了一场爱情悲剧。经历了重重波折、在社会的巨大压力以及遭受失去家庭、儿子和社会地位的打击后,与渥伦斯基那所谓的真挚自由的爱情也开始被遗弃,最后安娜身着那一袭与渥伦斯基初次见面时自己所穿的黑色长裙,在火车站的铁轨前卧轨,结束了自己绝望的爱情与生命,安娜独自承担了这段为道德和世间所不容的婚外情的后果,给人们留下

安娜卡列尼娜婚姻和个人悲剧分析

安娜卡列尼娜婚姻和个人悲剧分析 正如全书来头所说“幸福的家庭全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安娜的悲剧命运的成因也有很多,我不能一一分析,一下简单从婚姻和个人两方面分析安娜的悲剧一生。 一:婚姻的不幸 安娜将幸福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爱人的身上,然爱人不能使之幸福,不可寄托厚望。安娜所爱非人。安娜作为一个即将没落的封建贵族的一员,带有明显的贵族特点:优雅、高贵。她同时又具有摆脱庸俗的精神追求,这形成了安娜的精神结构,这样的安娜任何一种思考和行为都带有纯粹的精神意义,当面对爱情,安娜所要求的就更加热烈、更加执着。 安娜敢爱敢恨,不顾一切,冲破种种宗法礼教的禁锢和樊篱。安娜在少女时代就嫁给了卡列宁,过了八年没有爱情的夫妻生活。在贵族妇女中,她不只是外貌上尤其在精神气质上远远超出她的同伴,“可惜渥伦斯基并没有决心坚持真挚的爱情,虽然他在开始与安娜热恋时比较认真,有一些颇为高尚的行为。他自从开始追求安娜后,洗心革面,变得真诚和专一起来,为了得到和保持安娜的爱情,放弃了他的前程名誉等一切妨碍他爱情的东西,也不顾家人的反对和对他实施经济制裁,甚至在安娜面临难产危险时自杀殉情。在安娜情绪失控的时候,也委曲求全的努力迁就安娜的无理苛求,直到安娜报复性自杀之后,依然在悲痛之余,将所有的财产变卖一空,亲自组建了一支军队奔赴战场,显示了以死殉情的一番真情。但这些行为与安娜为追求他的真爱所付出的远远不及。安娜所追求的、所向往的,渥伦斯基并没有给她,也没能给她以希望。安娜为了他放弃了一切。却没有得到她想得到的,为此她绝望了。渥伦斯基在获得了她的爱情,即满足了自己的情欲和虚荣之后,却对她越来越冷淡厌倦了,他自己的行为越来越退缩后悔了,她清楚地看到:她面临的只是被他最终抛弃的悲惨结局。她恐慌,只有以死来“摆脱”。渥伦斯基不理解她献身的爱,安娜也对自己所追求的爱产生了迷惘。她反抗,她斗争,她的爱人没有站出来与她并肩作战,甚至不理解、不支持她的行为。陷入巨大恐慌的她选择了自杀。 二:个人的悲剧 自身思想上的不成熟性也造成了安娜的悲剧,她的悲剧寄寓着她自身的精神

结合作品分析托尔斯泰的思想与艺术特色

结合作品分析托尔斯泰的思想与艺术特色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托尔斯泰的创作与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作品 早期(1851~1862)这是他的探索、实验和成长的时期。思想和艺术风格都在发展和变化,个别作品带有模仿的痕迹。他后来作品中的一些基调和特色也已初具雏型。托尔斯泰早在1847年起开始写日记,以后一直坚持到晚年。大量的日记和书信,几乎占他的文学遗产的二分之一。日记是他朝夕反省和不断进行探索的心灵的纪录,也是锻炼写作、通过自身研究人的内心生活秘密的手段。像《昨天的故事》(1851)那样的早期作品,就是由日记扩充和艺术加工而成的。 中期(1863~1880) 这是托尔斯泰才华得到充分发展、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时期,也是思想上发生激烈矛盾、紧张探索、酝酿转变的时期。托尔斯泰从1856年开始想写关于十二月党人的小说,在1860至1861年间写了开头3章。他的注意力渐渐转移到关于1812年卫国战争的《战争与和平》(1866~1869)。这不是遁入历史,而是试图从历史上给贵族阶级寻找存在的价值,用以解答当时解放运动应由哪个阶级领导的问题。但由于长期的亲身体验和同人民的接近,他深深感到人民在民族历史上的作用,从而使小说成为一部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的史诗。 小说展示了一个重大的历史时期——从1805年到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前夜。出现于前景的是两种类型的贵族。一类接近宫廷,谈吐优雅,雍容华贵,但道德败坏,利欲薰心,醉生梦死,崇拜法国文化,漠视祖国命运。另一类是理想化的宗法制的领地贵族,主要是罗斯托夫和包尔康斯基两家,忠厚慷慨,感情强烈,富于爱国主义精神。 小说所热情歌颂的真正爱国英雄是人民,是许多平民出身的士兵和军官,他们朴实英勇,藐视死亡,和贵族军官的哗众取宠适成对照。小说还把库图佐夫写成人民智慧的体现者。小说中也反映了作者的一些很典型的偏见。例如婚后的娜塔莎表现了宗法制家庭的贤妻良母理想;库图佐夫形象表现了反对理性、崇奉无意识活动和自发的生活原则。 《战争与和平》写成后,面对俄国资本主义的急剧发展和宗法制农村旧秩序的分崩离析,托尔斯泰企图从彼得一世时代寻找当代社会变化的原因。他承认彼得做了伟大而必要的事,但又责备他把欧洲文明移植到俄国。从1870到1873年他研究了彼得时代的大堆史料。但这项工作为《启蒙读本》所打断。后来只写成关于彼得的小说的开头部分,便转向现代生活题材的《安娜?卡列宁娜》的创作。 《安娜?卡列尼娜》的构思始于1870年,到1873年才开始动笔,原来只想写一个上流社会已婚妇女失足的故事。而在1877年写成的定稿中,小说的重心转移,主要是写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灾难性后果:贵族阶级家庭关系的瓦解和道德的败坏,贵族地主在资产阶级进逼下趋于没落以及农村中阶级矛盾的激化。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不能忍受丈夫的虚伪和冷漠,追求真正的爱情和幸福。但她既无力对抗上流社会的虚伪而冷酷的道德的压力,又不能完全脱离贵族社会,战胜自己身上贵族的传统观念,在极其矛盾的心境下卧轨自杀。另一主人公列文,是作家的自传性人物。他痛心地看到地主经济的没落,寻求避免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希望借地主和农民合作来缓和阶级矛盾,并把这种“不流血的革命”推广至全世界。这种空想破灭后,他悲观失望,怀疑人生意义,甚至要从自杀中求解脱,最后在家庭幸福和宗法制农民的信仰中得到精神的归宿。这部作品已没有《战争与和平》中和谐明朗的色彩和历史乐观主义,人物充满着矛盾、紧张和惶恐的心情,全书闪现着恶梦、宿命的预感和死亡的阴影。这反映了“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安排”的社会生活的变化无常和作家世界观中悲观情绪的滋长。不过,列文的紧张探索也反映了作家在思想激变前

安娜与娜拉形象对比

安娜与娜拉形象对比分析 近代欧洲文学史上曾出现了一系列反抗黑暗社会,要求个性解放、独立自主的新人,其中不乏妇女新人的形象。如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以及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她们是争取自由的呐喊者、行动者和社会的叛逆者, 有着鲜明的共性,但也具有各自的特点。 一、相似的自我意识觉醒 安娜的容貌令人难以忘怀,她是个活泼热情、充满活力的女性,但是却被姑母安排嫁给比她大20岁的卡列宁,他的冷漠、麻木,几乎使安娜窒息。但是与沃伦斯基的相遇,唤醒了她爱的欲望。于是她不顾一切勇敢狂热地追逐沃伦斯基,她开始走出家庭,与社会相抗衡。 而娜拉原是一个活泼、美丽、幸福的女性,父权制的压制和自身的混沌,使她顺从父亲和丈夫,把丈夫看作是她的全部,对丈夫唯命是从。但是在“借据事件”发生后,娜拉认清了他的面目,毅然决定出走,去寻找自我的价值。她们追求的平等的自我存在感,其实都是在自我意识觉醒的基础上的行动。 二、所处社会阶层不同 安娜是皇室的后裔,她身处于庞大的封建的俄罗斯社会,是一个过着寄生生活的贵族妇女。而娜拉则是身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北欧,是一个小资产阶级妇女,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她的家庭生活很美满,她的丈夫十分爱她。 这两者的差异决定了安娜的反叛只能局限于贵族的圈子,不可能和下层的贫民妇女一起来反抗不合理的社会。而娜拉的反叛能够汇入整个社会的反抗潮流中去。 三、安娜的丰富和娜拉的单一 安娜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一方面极度憎恨卡列宁,认为他完全泯灭了她的生命力,曾大胆地对卡列宁表示她对沃伦斯基的爱情;但是,另一方面却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而感到害怕、恐惧。所以,她在摆脱卡列宁、走出家庭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矛盾。所以说安娜的形象具有多层次、多角度的意味。 而娜拉原是一个活泼、热情,爱自己的丈夫和家庭的幸福女性,但是,在“借据事件”发生后,她彻底认清了海尔茂的面目,毅然走出自己的家庭去寻找自我的价值。娜拉的形象比较单一、类型化。

苔丝的人物形象分析论文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析苔丝人物形象分析 专业:英语教育 学生姓名:王丽珍 准考证号: 216714100021 指导教师:郭晓华 二零一五年四月十日

目录 摘要 (1) 引言 (1) 一、苔丝的纯洁与资产阶级的虚伪 (2) 二、苔丝的善良与宗教的伪善和法律的不公 (3) 三、苔丝的悲剧和自我道德意识 (4) 四、结论 (5) 参考文献 (6)

苔丝的人物形象分析 ———其悲剧的必然性 摘要英国著名作家托玛斯.哈代最伟大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描写的是贫穷的农家女子苔丝的悲剧性命运。造成小说主人公苔丝悲剧的原因历来为人们所关注。本文将从社会的角度解读苔丝的悲剧。本文认为苔丝的悲剧是在宗法制社会的毁灭与资本主义社会的胜利这一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苔丝的悲剧是一个纯洁、善良的女子被资产阶级腐朽的伦理道德、伪善的宗教以及不公正的法律制度所毁灭的悲剧;而苔丝自身的资产阶级道德与宗教道德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自己的悲剧。此外,苔丝的悲剧还有其它方面的因素。就苔丝本人而言,其源自农家女孩纯洁天性的种种选择往往成为与资本主义社会相违背的超越行为,这种对社会现实的超越导致了苔丝的悲剧。 关键词苔丝形象分析悲剧 Abstract: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the greatest novel of British famous writer Thomas Hardy, describes the misfortune of a poor peasant girl Tess, the cause of which has always been the concern of people. This passage will inquire into the cause of her tragedy from a social point of view. In this passage, we can know the tragedy of Tess takes shape from a social developing procession, in which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exterminated and the bourgeois society had a victory. Tess's death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misfortune of the peasants because of the bourgeo is invading. Her miserable life reflects all kinds of sufferings of the impoverished peasants who have to turn workers. Besides, Her tragedy still lies in some other factors. Considering Tess herself, as a pure girl of the peasant nature, her choices go beyond bougeois society, which naturally leads to her tragedy. Key words:Tess;image Analysis;tragedy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600字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600字 爱情固然美好,就像绚烂的花朵,它可能是人一生的向往,拥有一个人一生的快乐和幸福,但在不轻易间它却将安娜带入痛苦的深渊,就像飞蛾扑火一样在爱情中灰飞烟灭。下面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600字,欢迎阅读与借鉴!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 “一切的文学艺术都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的杰作《安娜·卡列尼娜》对这句话作也了非常好的阐释。无法否认这是一幕悲剧,主人公的爱情命运是曲折的。福音书中提到,“你们当中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如此说来,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罪的,可见同情弥漫于每一个读者的心灵。直至合上书本,灵魂深处仍会受到强烈的震憾,仿佛从一个沉重的旋涡中挣扎出来,悲剧的色彩,作家神奇中颇见细腻的笔触扰如茶般回味无穷,任缕缕清香在空气中蔓延…… 安娜·卡列尼娜这个人物的性格,是俄国人特有性格的体现,带有很强的民族色彩。这跟鲁迅笔下的阿q,孔乙己等悲剧人物是截然相反的。她虽然是外表柔弱的女子,但内心却是极其“叛逆”,或者说敢于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不违背自己的本质,在原则上做自己的主人,做主宰自己命运的神。这绝非是自我中心

主义,相反我认为这是一种人性至上的体现。也许这在我们的国度是会被相当多的一部分人所摒弃的,把她看成是一个不忠的妇女形象。然而在如今的时代,显然这种看法是不可取的,但绝非不可理解。作为中国人,我们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换句话说:我们被这种传统的枷锁牢牢禁锢,孔孟的“中庸之道”深深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中,充溢于大多数人的每一个大脑细胞。 如此看来她似乎是一个幸福的人,有过一段邂逅,在她看来曾经是完美的。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这个被压抑的生气勃勃的女人爱上了外表俊美,内心空虚的伏伦斯基,这使她忘却了一切烦恼,恐惧,在幻想中只为了爱情而活。在这个既短暂又漫长的过程中,她也曾徘徊,犹豫,极度的矛盾使她忍受巨大的煎熬,难以适从。她想起了家庭与道德,但此中并没有是非之分,对错之分,只有理智与情感不懈的抗争。 爱情的力量曾使她几度冲破世俗的蕃篱,但自私、罪恶感很快会降临,将她团团包围。另一方面一种虚妄的狂热使伏伦斯基在一种征服感下迷失了自己。这种虚荣之心决定了他对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是肤浅的,同时他并非丧失责任与义务,他是一个始终属于世俗的人,无力反抗,也就无法帮助安娜摆脱极度危险的精神危机,最终将其带入痛苦的深渊。 俗话说“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

《比较分析安娜与娜拉的异同》

《比较分析安娜与娜拉的异同》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是俄国十九世纪后半期受欧洲资本主义思想影响而独立意识有所觉醒敢于追求自我爱情的贵族女性,她不仅天生丽质,光艳夺人,而且纯真、诚实、端庄、聪慧,安娜以青春和美貌获得了财富、地位、家庭幸福等,甚至因此为哥哥在官场谋得了官职。他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而陷入丈夫既不答应她离婚,又不让她亲近爱子悲剧状态。安娜作为悲剧人物,本身也不是没有“过错”,她不仅违反了婚姻的契约原则,也违反了爱情的原则。她自己却未能完全挣脱旧思想意识的桎梏,她不仅一再对卡列宁怀有负罪感,而且也不能割断同上流社会的血缘关系,因此她也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无地自容。实际上她没有真正学会爱。她的自杀,从主观上说是寻求解脱,也是对渥伦斯基的报复及对上流社会的抗议;客观上则是由于集中了各种时代的矛盾而无法克服,从而无可避免地成为这个转折时期祭坛的牺牲。 易卜生《玩偶之家》中娜拉是个觉醒中的资产阶级妇女的形象。她出身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是她父亲的玩偶,结婚以后又是她丈夫的玩偶。她热爱生活,她热爱她的父亲、丈夫和儿子,为了他们的幸福,她不惜牺牲自己。她为了偿还给丈夫治病的债务而又不让丈夫发觉,费尽心机节省家用,甚至夜晚偷偷领些抄写工作来干。她同情那些遭遇不幸的人。她相信海尔茂所说的为了爱她会毫不踌躇地牺牲自己的生命的诺言。可是,事实最终使她醒悟过来,海尔茂原来是一个极端自私和虚伪的人,她幻想出现的所谓奇迹并没有出现。当海尔茂用一个妻子和母亲的责任来约束她时,她理直气壮地回答说:“我还有别的同样的责任”,那就是“我对自己的责任”。“现在我只信,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她看穿了丈夫的伪善和自己的处境,她的心又平静了,毅然出走。有人说这是一篇“妇女独立宣言”。这是资产阶级社会中的一个叛逆的女性。 这两位生活在不同国家里的、具有非凡魅力的女性冥冥之中具有某些相同和不同: 一、相同点: 第一、安娜与娜拉都有着强烈的反抗精神 1、安娜以内心深刻的体验与强烈真挚的感情,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是一个具有个性解放特点的贵族妇女的形象。她所追求的不过是真挚的爱情与母爱,可她的追求在那样的社会一开始便注定了无穷的悲剧。 安娜是勇敢的,她始终不悔自己选择的道路:“假使一切要从头再来,也还是会一样的。”在她勇敢地踏上追求爱情的道路,同时也踏上了不归路。面对社会,她勇敢地挑明自己对自由爱情与独立和要求,她变成了攀扶在渥伦斯基这棵树上的一条青藤,树倒藤亡。她将自己的追求寄托在真挚的爱情里,企图寻到一条道路来彻底解放自己和人格,这种爱并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至高无上的目标,而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为此,她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她的家庭、名誉、社会地位、还有她最深爱的儿子。 2、娜拉是十九世纪欧洲觉醒了的知识女性的典型形象。她天真活泼、诚恳热情、坚毅倔强,追求理想是她性格的主要特征。 正如这本书的名字一样,女主人公像个玩偶一样,摆布在父亲,此后是丈夫的手中。她一心一意的做着丈夫的小鸟,喜欢丈夫喜欢的一切,甚至冒着败坏名声的危险为丈夫借了一笔钱好给丈夫治病。本是同甘共苦的时刻,而演变成为故事的高潮——女主人公娜拉决定离开她的丈夫和孩子,去过自己的生活。最后用娜拉的出走,似乎宣誓着女性主义的奋起。娜拉的言行显示出她是一个觉醒了的具有民主思想倾向的妇女。觉醒以后的娜拉,否定了现存的世俗偏见和伦理道德,勇敢地冲破了男女不平等的法律、宗教和道德习俗的枷锁。

安娜卡列尼娜悲剧原因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主人公,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贵族妇女形象,是一个被虚伪道德所束缚的扼杀了的悲剧人物。安娜的悲剧是她的个性与社会环境发生冲突的必然结果,以下将从四个方面分析安娜悲剧的原因首先,安娜的惨死是社会性的悲剧,与她的生存环境有关。安娜处于一个农奴制受重大冲击,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正在兴起的动荡时代。当时的上流社会虚伪、放荡,允人们偷情但不能公开,因为公开会让贵族有失颜面。接受新思想的安娜认为她与沃伦斯基的爱情是真正的爱情,他迫不及待想离婚想公开,可是当时卡列宁不允许、世俗不允许。当沃伦斯基抛弃安娜后,上流社会所有人唾弃安娜,拒绝接受他,贵妇人对她施加恶言,无数双冷眼羞辱她,使安娜在这样一个环境中逐渐精神崩溃。安娜萌发的新思想最终抵不过上流社会固有的旧思想,在新旧思想交锋失败后绝望自杀。 其次,虚幻的爱情是造成安娜悲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沃伦斯基与安娜一见钟情,安娜深爱他,为他抛夫弃子,为他承受四面八方的言语攻击,把所有的希望放在沃伦斯基身上。可是沃伦斯基没回报给娜同等的爱,对他来说事业才是首位,安娜不过是个可以满足他情欲和上流社会虚荣心的女人,得到安娜后他的升官之路因此被阻,于是对安娜慢慢产生厌倦、厌恶。安娜成了个被上流社会不容,又被爱人冷落的多余人。 再次,安娜自身的矛盾是造成安娜悲剧的直接原因。作为贵族,安娜深受贵族思想的熏陶,贵族社会的道德规范深深刻在她的思想里;可她又受新思想的影响,想追求自由的爱情。因此她一方面热烈追求自身爱情,一方面又内疚于自己行为的越轨,骂自己是个“堕落的女人”。甚至人格分裂,恨卡列宁窒息了她的生命但又对他怀有负罪感;爱弗伦斯基但又将他看做诱使自己堕落的罪人。内心新旧思想的矛盾至死都在折磨着她。 第四,卡列宁的自私冷漠导致安娜悲剧的一个外部原因。卡列宁端着一副官僚架子,他主持的家是刻板而不是温暖的,他给了安娜地位富贵,却吝于爱情。安娜红杏出墙后想离婚,可卡列宁为了不损他的社会名誉不同意,甚至不许安娜见她的孩子。这使安娜长期处于被人唾弃,思念儿子的痛苦中。作为丈夫,卡列宁对妻子的自私使促成安娜悲剧的一个外部原因。 总之,安娜的悲剧是多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安娜的反抗仅仅是对上流社会不许她追求个人幸福部分,但她的行动毕竟是对上流社会的一个冲击。安娜的形象表明:贵族阶级在分化,贵族之家在瓦解,俄国社会在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

安娜和苔丝的形象比较

安娜和苔丝的形象比较 Y01113121 李梦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塑造的女性中最具有人性色彩和魅力的形象,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笔下最优秀的女性形象,她们都是追求人格独立,为爱而生,为爱而死,以悲剧告终的女性典型。但由于社会及周围人的不同,悲剧的原因也各不相同。 一、相同点 (一)最初对于生活的顺应 安娜和苔丝对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在一开始都是逆来顺受的。安娜生活在上流社会,过着贵族的奢靡生活,对于姑姑安排的包办婚姻,她并没有反抗,而是和卡列宁在一起过了八年没有爱情的婚姻生活。 苔丝出生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家庭,家境惨淡,她的一生都在解决家庭的经济困难,维持家人的温饱,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母亲让她去攀亲的时候她最终也是妥协。 (二)对于美好爱情的追求 在遇到渥伦斯基之前的八年时间,安娜都是在不存在爱情的婚姻里浑浑噩噩的过活的,但在遇到渥伦斯基以后,这样的生活她却再也不能忍受了,安娜的心里荡起了爱的激情,发出了“我要爱情,我要生活”的呐喊。为追求真挚的爱情和婚姻自由,她公然离家出走,和情人渥伦斯基同居,公然挑衅上流社会所谓的道德。 苔丝在被亚雷诱奸之后,毅然地离开亚雷,为了不嫁给自己不爱的人,她把孩子生下之后默默忍受着来自社会的舆论谴责,等待自己的爱情。在被安吉尔抛弃后依然觉得安吉尔对的是对的,在最后愤恨交加的刺死了亚雷,都是对爱情的向往所带来的勇敢举动。 (三)悲剧结果的社会因素 安娜生活的环境是男权主义盛行的社会。贵族阶级的虚伪道德还禁锢着整个社会,妻子欺骗丈夫、丈夫欺骗情况屡见不鲜,只要夫妻维护表面上的“正常”关系就是合乎体统的。安娜公开自己和情人的关系是向整个上流社会挑战,安娜的敌人是整个上流社会,她必输无疑。 苔丝是生活在19世纪末的英国农村,人们的思想深深的受着传统道德的束缚。被亚雷诱奸后的苔丝不仅没有受到同情,反而受到了社会的谴责,被视为是不纯洁的人。处处遭受歧视,以至于都不敢露面,白天还要躲到丛林中去。(四)爱情生命中的两个男人 安娜和苔丝的爱情旅程中毒出现了两个男人,并且女主人公都是深深的爱着后者而且憎恶着前者,都是为了第二个男人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对于安娜来说,卡列宁是她的婚姻,渥伦斯基才是她的爱情。对于苔丝来说,亚雷是她爱情的阻碍,安吉尔就是爱情的幻想。 二、不同点 (一)出身、社会地位、家庭背景不同 安娜出身皇室,拥有省长妇人的身份,过着上层社会的贵族生活,所生活的上流社会,只不过是表面的体面,背地里夫妻相互欺骗,人人在外拥有情人,充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600字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600字 爱情固然美好,就像绚烂的花朵,它可能是人一生的向往,拥有一个人一生的快乐和幸福,但在不轻易间它却将安娜带入痛苦的深渊,就像飞蛾扑火一样在爱情中灰飞烟灭。 安娜原本期盼和弗伦斯基过着幸福的生活,她才有了勇气,对她来说他就是希望和寄托,而弗伦斯基呢?他似乎只是一种征服感,就像猎人战胜猛兽一样,这种爱谈不上伟大。安娜对爱情的渴望让她忘却了苦恼,爱情的力量就是如此强大让她冲破世俗。安娜才决定投入新生活-----和弗伦斯基在一起。 不过,安娜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对儿子的愧疚与罪恶是她陷入了矛盾和痛苦。她对生活和理想失去了信心,失望的她最终以自己的方式结束了生命,寻求心灵的安静。 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她的身躯是,不知安娜是否后悔她的一生就这样结束,她被世俗嘲笑和讥讽,她完全追求的爱情也将粉碎,经过心灵的折磨,她以死来证明对社会的反抗,对真爱的执着。(我很是佩服) 我敢相信在现在的社会安娜这种形象还会受惩罚,我们企盼的和平人性,我想怀疑是否还存在。在哪?但安娜还是没有对现实妥协,她,一个柔弱的她还是没有对现实妥协,她,现在需要的大概是无痛苦,无干扰的生活吧,但现实给不了。

爱情是什么?对安娜来说,她又是否得到过?她所追求的是和她在一起不抛弃她,在任何时候都在背后永远给她依靠的人,但她却得不到。 火车从她身上驶过,发现她只是一个脆弱的女子,她无力抵制。因为她决定死亡,一个常人无法乱下的决定。在孤独的身躯背后我还看到一个孤独的灵魂,来时一人,去时一人。孤独是这个女人的结局,悲惨是这个女人的宿命。 火车驶过时,轻轻地,不要打扰安娜安静的生活。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600字 这本书通过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的危机而进行的革命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乡下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安娜可列尼娜的哥哥奥布朗斯基在已经有五个孩子的情况下却仍与家庭教师相爱,与他的妻子杜丽闹翻。而赶去莫斯科为哥嫂调节的安娜,却在车站认识了故事的另一个主角——渥伦斯基。于是,这个纠结的故事就这样华丽丽的开始了。 话说当时,杜杜丽的妹妹吉提正暗恋渥伦斯基,可渥伦同学却无心娶她。十分不巧,爱着吉提的列文从乡下赶来,在舞会上向吉提求婚,却被当场拒绝。在同一场舞会上,渥伦斯基被安娜迷倒,不顾一切地追到人家家里才想起来安娜已经有家庭了,安娜的丈夫卡列宁也觉得渥伦同学有点一根经,所以也露了面,言下之意便是——喂,我

安娜卡列尼娜人物形象分析

安娜卡列尼娜人物形象 分析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安娜·卡列尼娜的人物形象分析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以他严肃、勤奋的写作态度和卓越的天才,为人类艺术宝库留下了一笔极为丰富,珍贵的文学遗产。他创作了世界上第一流的文学作品,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感人的艺术形象,以生动优美和纯熟的语言,反映出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的俄国的社会生活。 《安娜.卡列尼娜》完成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作品中人物形象众多,有农奴制的最高统治者沙皇、王公贵族、资产者、妇女儿童、铁路工人、普通士兵、军官及农民等各阶级、各阶层的代表人物,从不同的侧面描写,刻画得真实可信,表现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具有艺术魅力,给读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和极大的启示。安娜就是托尔斯泰笔下一个极为动人而又复杂的妇女形象,她既是一个典雅、端庄、聪明、美丽的贵族妇女,又是一个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樊篱,大胆追求纯真爱情的新型女性。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托尔斯泰主要借助安娜这一形象来表达自己对于资产阶级的厌恶与憎恨。十九世纪的那个俄国社会,那种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思想正在慢慢的延伸。资本主义在俄国不仅萌芽,而且开始蓬蓬生长。但是在十九世纪俄国的一系列变革中,影响最深远的应该是思想观念以及社会风气的变革,在当时的上流社会,追求婚外情几乎是一种时尚,几乎每个家庭都貌合神离,同床异梦,夫妻各过各的,丈夫个个有情妇,妻子人人有“外遇”。经济拮据早已山穷水尽了,却还要打肿脸充胖子,到处充斥着肮脏和龌龊,华丽外衣下包裹着的是一个个灵魂散发着恶臭的躯体。但他们只要表面维持着家庭的体统,上流社会就允许,并加以鼓励,他们把无耻当作“有趣”。揭开封建贵族社会“道德”的面纱,显现出来的是糜烂透顶的内幕。托尔斯泰正是出于对封建社会的奢华、虚伪、糜烂、矫揉造作深恶痛绝,才塑造了一个反对这一切的安娜,将所有的爱和希望寄托在安娜身上,尽管安娜最后以悲剧收场,但在作者看来,即使是死,也比苟且活在一个伪君子身边要好,所以,正是托尔斯泰全力的讴歌让安娜成为爱情、美、天使的化身。但是,既然她处在那样一个时代,就注定了作为新型女性的安娜的形象也就呈现出多样的性格。 1、自我意识苏醒,充满独立意识 安娜的优秀和不同反响就在于她自我意识的苏醒,在于她对爱情、个性的追求。这一方面,安娜有着和资本主义者共通的思想。起初安娜比其他贵族妇女多的只是生

《外国文学史》习题集

《外国文学史》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教会文学 骑士文学 流浪汉小说 大学才子派 巴罗克文学 三一律 哲理小说 感伤主义文学 狂飙突进 阿波罗风范 魏玛古典主义 湖畔派 拜伦式英雄 废奴文学 俄国自然派 多余人形象 新人形象 小人物形象 自然主义 唯美主义 迷惘的一代 红色的三十年代 白银时代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拉普 解冻文学 表现主义 超现实主义 未来主义 意识流文学 荒诞派戏剧

新小说 黑色幽默 魔幻现实主义 垮掉的一代 《圣经》 雅歌 物语 俳句 二、简答题 1、希腊神话的特征、希腊悲剧的特点。 2、简述古典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 3、启蒙文学的思想艺术特点。 4、简述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5、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 6、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有哪些特点? 7、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在人物描写上有何特点? 8、现代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 9、后现代主义文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10、中古亚非文学有哪些特点? 三、分析题 1、分析《荷马史诗》的主题及叙事艺术。 2、试析《神曲》的过渡性。 3、分析堂·吉珂德形象。 4、简析塞万提斯小说《堂吉诃德》的艺术特色。 5、试以一至二部莎剧分析说明“莎士比亚化”的内涵。 6、分析哈姆莱特行动的延宕。 7、试分析卢梭小说《新爱洛依丝》在思想及艺术方面的创新。 8、试分析雨果人道主义思想在小说中的体现。 9、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巴尔扎克的小说创作艺术。 10、分析达吉雅娜形象。 11、分析托尔斯泰笔下的自传性探索者形象。 12、分析安娜形象以及《安娜·卡列尼娜》的艺术特色。 13、分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艺术特色。

_苔丝_与_嘉莉妹妹_之平行研究

189 的苔丝出生在没落 的贵族世家。而“美丽聪明又心高才低”的嘉莉是美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典型的“‘贫苦的、自食其力的’农村姑娘”——“美国外来妹”

190 。而苔丝在被亚雷诱奸之后,并未像世俗要求的那样接 受现状做亚雷的情妇,相反,她选择了离开。这是苔丝维护尊 严的方式,但是这一行为却使她陷入了泥沼,成为了众人眼中 的道德败坏的女人,并被排斥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之外,成了一 个离群索居的人。 赫斯特伍德把嘉莉骗到纽约以后,没有为嘉莉提供长期 的安逸舒适的生活,但也至少给嘉莉了一个可以找到工作获 得金钱和荣誉的一个契机。而安吉在新婚之夜的离开,以及 他对苔丝婚前的痴狂和婚后的冷漠,无疑是直接把苔丝打入 了地狱。嘉莉离开赫斯特伍德之后,生存状况越来越好;而苔 丝离开安吉之后生存条件劳动状态却是越来越糟。“在父死 家破,一家老小无处安神,甚至露宿街头的情况下,苔丝被迫” 接受了亚雷开始了与亚雷的同居生活。在苔丝放下自尊、放 下对爱情的执着,选择为家人献身的时刻,漂泊他乡的安吉却 在经历了生活的磨砺以后归来了,他的归来直接导致了苔丝 精神的崩溃和杀人的动机。苔丝在获得爱情的短短几天之内 就走上了断头台,她所拥有的幸福时刻是如此的短暂,以至于 读者不由得要为她的命运的悲惨曲折而感到悲叹。“以普通情 理而论,好人受难,总能更多地引起同情,更强地激起义愤” 。如果读者在读完《嘉莉妹妹》之后马上有了像苔 丝一样爱憎分明的区分,那么《嘉莉妹妹》就不能以其“毫无偏 见’的真实描绘而被评为“美国历史上有史料价值的‘文件’”。 本文的主旨并非全面详尽地概述或评论两部作品,而是 从作者创作这一视角,就苔丝和嘉莉的人生中某些明显类似 的因素进行了对比和探因。目的是扩大《苔丝》和《嘉莉妹妹》 两部作品的欣赏范围,开拓大家的视野,丰富文学现象,帮助 人们在更广泛的背景上深刻认识两部作品的独创特点。目前 随着德国接受美学理论的发展,批评家的研究也从作者、作 品,扩展到了研究读者对原作品的再创。研究《苔丝》和《嘉莉 妹妹》的作品虽然已经是汗牛充栋,但从接受者视角对比研究 两部作品在各国的流传接受现象的作品却是微乎甚微。可 见,运用接受美学理论研究两部作品在中国的接受状况不失 为一个很好的研究课题。 注释: 西奥多?德莱赛著.潘庆舲译.“译本序”.嘉莉妹妹.潘庆舲.北 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 哈代.张谷若译.“译本序”.德伯家的苔丝.张谷若.北京:人民 文学出版社,1984 .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范文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范文本书主要介绍了两个人物,即安娜和列文。 安娜,活泼,开朗,热情,可爱,追求爱情,很具有贵族气质。她的一生从平稳到激昂再到低沉,然后恢复到平静。 在遇到伏伦斯基之前,她安于与卡列宁的互相蔑视,毫无爱情基础的婚姻生活。她将爱情逐渐转变为对儿子深深的母爱。火车站上与伏伦斯基的一次偶然邂逅,点燃了她渴望已久的爱情火花。从此她的人生慢慢走向高潮期。她对儿子的爱也抵消不了对伏伦斯基的爱,所以她选择了抛弃丈夫,抛弃儿子,只留下伏伦斯基。过了爱情最甜蜜的时期,她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唯一剩下的只有伏伦斯基的爱,她完全忽略了自己可怜的小女儿。越是认识到自己拥有的可怜,她越想用力紧紧抓住这仅有的。也就导致了她对伏伦斯基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她变得越来越不满,越来越爱嫉妒,越来越爱猜忌。使渴望爱情又不愿让爱情枷锁锁住自己人生自由的伏伦斯基越来越无法忍受,对安娜也越来越冷淡。处于绝望边缘的安娜选择了卧轨自杀来解脱自己,解脱别人,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报复伏伦斯基,让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后悔,让其后半生永远活在痛苦之中。 安娜的悲剧,我觉得是她一手造成的。爱情应该建立在

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猜忌与占有欲是爱情最大的敌人。既然选择了爱情,就应该细心呵护,而不是计较与埋怨。爱情是要经过升温期,高潮期,面对诱惑期和平稳期,每一步都是很难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是不可缺少的武器。在了解了彼此的心意后,信任比吃醋更有用。 列文,真诚,善良,不喜欢贵族圈里的气氛,喜欢农民,喜欢农村。 他的一生大多处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中。他渴望的爱情是那么的纯洁与高尚,甚至一些很小的必须过程(婚礼前的聘礼与订婚)都会影响它的完美性。他很单纯就希望世上所有人和所有事都像他想得那样单纯。他的妻子吉娣也像他一样单纯,他们的结合是所有认识他们的人最乐意看到的。列文很努力地使自己充实;很努力地希望自己对所有人都能平静,礼貌,温和;很努力地想要做到善。他总处于探索中。追求的精神令人佩服,但太过执着也不是一件好事。人和人毕竟不同,不同的人就会让你对他们产生不同的感情,那么自然而然你就会流露出不同的态度。如果非要一视同仁,那未免也太苦自己了。可能只有神才能做到。 最后,我想他们两个主人公的结局也是一种鲜明的对比。他们俩都有对真正爱情的渴望与大胆追求的精神,但他们对待爱情的态度不同。安娜只想着完全占有,而列文却懂得在爱情中反省,很能为他人着想。这也许就是导致他们人生不

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分析

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分析 在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安娜像杂草丛中的一朵奇葩, 以其惊人的美貌, 丰富的内心世界,充满青春活力的生命, 寄托了托尔斯泰的思想。同时,这个颇具悲剧色彩的俄国妇女形象, 震撼着中国读者的心灵, 使多少纯洁、善良、正直的中国读者为之落泪、掩卷深思。 女人最突出的性格特征往往在爱情生活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一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托尔斯泰以其富有哲理意义的语言, 在小说开篇便把读者的心牢牢抓住, 令读者深思。作家试图从家庭剖析入手, 以探索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 并努力追寻其根源。家庭来源于婚姻, 婚姻必然要组织起家庭, 婚姻和家庭的组织形式, 其间必然折射出其所生存的那个时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直至社会习俗、道德风范。安娜与卡列宁所组织的家庭的分裂, 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在封建制度统治下的社会里, 妇女尤其被轻视、被蹂躏、被利用, 她们无权利、无地位、无自由, 处于一种被奴役的地位, 一条条有形和无形的枷锁无情地禁锢着她们。在婚姻问题上, 妇女根本没有自由选择丈夫的权利。无情的封建包办婚姻, 不知戕害了多少可怜柔弱的女子, 妇女简直就是活生生的高级商品。安娜与卡列宁所组成的家庭就是封建包办婚姻的结果。安娜16 岁便嫁给了比她大20岁的卡列宁。卡列宁是一个伪善、僵化和缺少生命力的贵族官僚。他在生活中追求的只是勋章和官爵, 在他看来, 家庭并非是爱情的需要, 而是他仕途上的装饰品。安娜曾悲愤地诉说道: “八年来他摧残了活在我身上的一切有生命力的东西。他甚至一次也没有想过我是一个需要爱情活着的女人”。在这样的家庭里, 安娜丝毫没有感受到家庭的幸福, 也没有精神上的抚慰, 过着毫无感情、毫无自由的生活。她从丈夫那里也没有得到丝毫的爱情, 而她的感情又那样细腻、那样强烈。在这种没有爱情的封建式的家庭里, 于是她把自己全部的爱都给了自己的孩子, 从母爱中得到了一点点精神上的安慰, 以填补她那空虚孤寂的心。但是内心奔涌着强烈情感的安娜,母爱怎能遏制住她对爱情的渴望?长久的压抑却使她感情变得越来越强烈。她对她的哥哥说: “我不能够, 不能够和他一起生活! ”卡列宁根本不理解安娜这种心理, 他娶安娜不过是为了装饰自己的社会门面, 作为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点缀而已。卡列宁要的只是家庭和妻子, 而不是爱情和女人, 他简直就像锈死的闸门一样, 堵塞了安娜那汹涌奔腾的感情的洪流; 而实际上快到了使这遏止感情的堤坝濒临崩溃的边缘, 他竟还蒙在鼓里。当卡列宁知晓了安娜爱上青年渥沦斯基后, 他是如何表现的呢? 他发抖地说: “很好! 但是我要求你严格遵守外表的体面”, “直到我可以采取适当的办法来保全我的名誉”, “否则我就会不得不采用手段来保全我的名誉”。他到底采用了什么手段呢? 那就是不允许她离婚和断绝她与儿子的关系, 以此对安娜实施了最残酷的惩罚。 然而, 安娜最终并未屈服, 她还是勇敢地冲出了那濒临崩溃的家庭, 尽管这对于她存在着极大的困难和障碍,但她还是勇敢地冲出来了。为了追求真正的幸福生活, 为了取得真正做人的权力, 为了自由, 为了爱情, 她不顾一切地冲出来了。安娜不愿再做卡列宁这个陈旧“机器”的“附件”。作为妻子, 她也曾一度产生过恻隐之心, 一度同情起卡列宁的处境, 但她与卡列宁又是那样水火不相容。她已经无法容忍这个观念陈旧的、封建宗教思想顽固的、代表专制政体的官僚。作为母亲, 安娜为自己儿子的处境深感痛苦, 忍受了割断母子之情的最大痛苦。作为女人, 她冲破了封建伦理道德、宗法社会的传统观念, 闪烁着要求个性解放、妇女解放的光辉。如果说安娜破坏了家庭的话, 她破坏的正是“戕杀个性, 禁锢自由, 摧残爱情”的封建家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