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决策理论

管理决策理论
管理决策理论

第一章管理决策理论

课程的导入

?决策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每一个人、企业或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都离不开决策。个人的决策关系到个人的成败得失,组织的决策关系到组织的生死存亡,国家的决策关系到国家的兴衰荣辱。

?然而,决策看似寻常,其实并非易事。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决策产生的后果,完全符合预期要求的情况是很少的,总是或多或少地偏离原来的设想,甚至有截然相反的情况。高明的决策者也只能是在重大决策问题上不出现大的偏离,缩小这种偏离正是决策研究的效果和潜力所在。

生活中其实处处都有决策,例子:

男错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日本的明治维新、中国的改革开放、侵华战争。奥巴马的全民医疗、中国的教改、房改、医改。(这些都属于决策,但是有的是成功的,有的是失败的。说明决策不仅仅是拍板那么简单,要考虑很多方面,所以决策不仅仅局限于“经验决策”还要讲究科学。)

第一节引言

决策:从经验到科学

?历史上很多决策活动是很有效的,其决策思想,从现代科学来分析也是很科学的,但是,这些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决策者的智慧与经验,取决于他们的个人才能。虽然这些决策方法及决策思想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对后人有启发,但缺乏规范化,没有从科学规律上去总结,没有一套比较完整、便于他人学习、掌握并能运用的理念与方法。一般认为这样的决策为经验决策。

诸葛亮的空城计和田忌赛马(不具有普遍性,这仅仅是依靠古人的聪敏智慧,不能将其普及,仅限于一次性的决策)

第二节决策概述

一、决策(Decision Making)的概念

(一)从理论的角度理解

狭义:决策就是在几种行动方案中进行选择。

即: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标,在掌握充分的信息和有关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拟定并评估各种方案,从中选出合理方案的过程。

广义:还包括在作出选择之后采取行动的一切活动。

决策定义: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并采取行动的分析判断过程。(重点)

决策的本质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重点)

即: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

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

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

决策的结果是选择一个满意的方案。

(在个人纯粹的私生活里,不存在道德的判断,在公共空间里才讲究。

泛道德:过于用道德的枷锁干涉私人领域的东西)

(二)下面用图解的形式理解决策的含义:

决策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行动方案,进行方案选择并准备方案实施的活动,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决策的意涵(重点) (一)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

决策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或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没有目标就无从决策,没有问题则无需决策。在决策时:

要解决的问题必须十分明确,

要达到的目标必须有一定标准可资衡量比较。 (二)决策要有若干可行的备择方案

一个方案无从比较其优劣,也无选择的余地。 ―多方案抉择‖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原则 (三)决策要进行方案的分析比较

每个可行方案都有其可取之处,也有其不利的一面

必须对每个备择方案进行综合的分析与评价,以比较各方案的优劣。 (四)决策结果是选择满意的方案。

最优方案既不经济又不可行(因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科学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

满意方案:在诸多方案中,在现实条件下,能够使主要目标得以实现,其它次要目标也足够好的合理方案。(重中之重)

(五)决策是一个分析判断过程。

决策有一定的程序和规则,但它又受诸多价值观念和决策者经验的影响。 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决策结果,是正常的现象。 管理者要作出科学的决策,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

(讲这些的目的是防止经验主义,一且凭经验去办事,防止价值观的片面) (六)决策是一项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体现了高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思考题:如何让才能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

答:决策是指一个人或组织为了达到某一目标或目的,在众多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的方案或策略并加以实施的过程,是充满权力运作、人际角力、文化差异、历史积淀的复杂过程。 有效的决策取决于三个方面:

一是具有有关科学决策原理、概念和方法的坚实知识; 二是收集、分析、评价信息和选择方案的娴熟技能; 三是经受风险和承担决策中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心理素质。 决策的特征:

决策是人们在行动之前对行动目标与手段的探索

与选择。

决策

决策指在做决定之前进行 一系列的准备活动,并在决 定之后采取具体措施落实 决策方案。

(1)决策是个过程,不是“瞬间”作出的决定。 (2)决策要有明确的目的。 (3)决策要有若干备择方案。

(4)决策要进行方案之间的比较和分析。 (5)决策的结果是要选择一个合理的方案。

第三节 管理决策的本质

一、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赫伯特·西蒙的观点:管理就是决策。但是是有前提条件的,任何命题都是有前提的。

决策是管理的中心,管理就是决策。没有决策就没有合乎理性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即是决策,管理的核

心是决策,管理的首要职能也是决策。

? 决策渗透于管理的所有职能中。

决策的作用:

1】决策是决定组织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 2】决策是实施各项管理职能的根本保证。 二、决策的要素

决策的互动因素模型(将模型转化成了文字)

决策的效果受到决策者、决策信息、决策方法、决策标准、决策对象的影响。 三、决策的过程 决策的制定步骤:

1、 发现并界定问题

2、 确定目标

3、 拟定备选方案

4、 选择方案

5、 执行方案

6、 检查评价与反馈处理

计划 组织 领导 控制

制定计划的过程就是一种决

策。

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分配是一种决策。

如何对下属进行指导和鼓励是一种

决策

什么时候对组织的活动进行控制,如何处理偏差是决策。

具体的来说上面的步骤:

[思考题]决策的起点是什么?

1】发现并界定问题

决策开始于一个存在的问题。

决策的目的或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或是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因此,决策的起点是存在某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决策的对象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所谓问题是指实际状况与应有状况之间的差异。

2】确定目标

针对于问题,决策者需要决定是否采取某种行动来解决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想要达到的目标。

决策目标是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根据预测,所能希望得到的结果。

同样的问题,由于目标不同,所可采用的决策方案也会崐大不相同。

目标的确定原则:

1)经过调查和研究,掌握系统准确的统计数据和事实,确定最高目标。

2)根据对组织总目标及各种目标的综合平衡,确定最低目标。

3)结合组织的价值准则和决策者的价值观确定最终目标。

例子:烟草公司的目标手段

3】拟定备选方案

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设计出的多个可行的供决策者抉择的方案,就称谓备选方案。备选方案至少需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决策者才可能从中进行比较,然后选出最理想的方案。

方案拟订原则

?要紧紧围绕着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决策目标

?根据已经具备和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各种条件

?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和丰富的想象力

忠告:分析方案的时候应该集中在标准上而不是备选方案上。

4】选择方案

决策者要从各种备选方案中权衡利弊,选取其中一个,或者综合成一,作为最后选定的方案。

作为最后选定的方案,首先必须能在较大程度上实现预定的决策目标,这是决策的合理性或准确性标准。其次,选择方案时还必须考虑方案实施所需付出的代价与可能带来的效果的比值。再次,合理的决策要妥善处理好正面效果与负面效果。最后,合理的决策还要处理好效果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决策者不是急于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而是争取使风险达到可以接受的和可以抑制的程度。因此,我们所做的是―平衡‖的选择,而不是―完美‖的选择。

决策所造成的影响有好有坏,坏影响永远比好影响更令人瞩目,因此,在做出最后的决定之前,我们需要彻底探讨与评估任何选择方案所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那将是不花成本只运用一点智慧力量就能控制这类影响的唯一机会。

5】执行方案

决策方案选定以后,就要付诸实施。执行方案也是决策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步,任何不生效的决策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选择满意方案并付诸实施

【思考题】选择时是不是就是选经过比较最好的那个方案?

在抉择时要注意:

不要一味追求最佳方案

在最终选择时,应允许不作任何选择。

任何方案均有风险

决策:在理性分析基础上根据直觉作出最终选择。

思考:按照以上的步骤做出的就是正确的决策吗?

1)按科学的程序进行决策并不能够保证决策结果是正确的,但决策失误一般都是因为没有按照这一过程进行决策。

2)决策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时所依据的信息量的大小。

3)因此,要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就必须依据群体信息进行决策。

另外,有时管理者无法即时做出决策,可能因:

1)备选案的结果都不让人满意;

2) 环境变化产生不确定;

3)决策对别人有伤害(辞退别人);

4)以后再说的想法.

6】检查评价和反馈处理

决策制定并执行后,要通过检查与评价发现决策执行过程中是否出现偏差,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进行决策控制。具体的追踪处理措施有三类:一是保持现状,二是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三是修正原决策。

举例说明决策的制定过程:

1】发现并界定问题

某家公司某台车坏了,假设修车不划算,所以决定买车。

2】确定目标

考察市场现有车型,有众多品牌可以满足我们买车的需要。

3】拟定备选方案

4】选择方案

四.有效决策的障碍

?控制錯覺(Illusion of control)是指即使无法控制即將发生的事, 仍相信自己能主导事件。

?表达效果(Framing effects)是指問題或替代方案如何表达, 以及這些主观影响如何能凌駕客观的事实。

?決策者经常折現未來(Discount the future),也就是在評估替代方案时,会給予短期成本及利潤( 相对于長期) 更大的权重。

五、决策的类型

按决策的主体构成分类:群(集)体决策与个体决策

(1)个人决策:又称首长决策,是指在选定最后决策方案时,由最高首长最后做出决定的一种决策形式。

个人决策的特点:

Φ决策迅速、责任明确,而且能够发挥首长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Φ受领导个人自身的性格、学识、能力、经验、魄力等的制约。

(2)群体决策:指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决策集体所做出的决策。

Φ每个成员必须觉得团队中的其他人听到、了解它的意见。

Φ每个成员必须能接受最后的决策或解决方案。

Φ每个成员必须对它在执行决策或者完成解决方案中的角色许下承诺。

Φ群体决策的效果受群体大小的影响。

总结:群体决策的优点是:

提供更完整的信息;产生更多的方案;增加对某个解决方案的接受性;提高合法性

群体决策的缺点是:

消耗时间;少数人统治;屈从压力;责任不清

有证据表明:群体能做出比个人更好的决策。

–效果以速度来定义,个人决策较优越。

–效果以创造性程度来定义,群体决策较优越。

–效果以最终决策的接受程度来定义,群体决策较优越。

–从消耗的工作时间来讲,群体决策的效率低。

决策是否采用群体决策时,主要考虑的是效果的提高是否能弥补效率的损失。

群体决策管理:有效管理群体決策的要件:

(1) 适当的领导风格;

領導風格-決策体系的領導者必須嘗試將決策過程相關的問題減到最少,領導者應該避免自己或其他人主導整個討論。這表示鼓勵較少發言的團體成員公開表示他們的意見,與建議並且也徵求不同觀點的見解。

(2) 建設性地运用争论与冲突;

最具建設性的衝突類型為認知衝突(Cognitive conflict)- 或者說是關於議題的觀點或判斷差異。相反地,情緒衝突(Affective conflict) 是遷怒於他人的情感。由於情緒衝突可導致憤怒、諷刺、目標錯置與低品質的決策, 所以對群體具有破壞性。另一方面, 認知衝突可以公開表達彼此之間看法的差異, 並發展出較好的點子與解決問題的方案, 因此衝突應該要對事不對人。

(3) 加強创造力。

鼓勵創造力- 如同你已學到的, 現成的解決方案可能不適當或者無法取得。在這種情況下, 需要針對問題量身訂做的方案。這表示群體必須具備產生想法的創造力。有些人說我們正處於下一個偉大的企業革命之中:「創造的革命。」不同於農業、工業和資訊革命, 創造的革命最基本的價值單位是創意

讨论:―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諸葛亮‖?這个說法真的恰当嗎?

?基本上成立。如果有足夠的時間,群体決策的品質通常比大多數個人決策來得高。

?然而,群体決策的品質通常比最优秀的个人差。群体表現的好坏要看此群体是否能有效发挥潛在优点,并將群体內潛在的問題降至最小。

关于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通常采用的决策方法是基于个人信息的个人决策。

基于个人信息的个人决策的特点是:决策速度快、责任清楚、依赖个人信息。

在组织创业初期,基于个人信息的个人决策具有较大的优势,但随着组织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组织管理出现了许多以前所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面对这些新问题,若仍采用基于个人信息的个人决策方式,就会产生比较多的决策失误。

按决策问题的性质和主要程度分类: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

战略决策:关系组织未来发展方向与远景的全局性、长远性的施政方针方面的决策。包括组织目标、方针的确定、组织机构的调整,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等,具有长期性和方向性————高层管理者

战术决策:又称管理决策,是战略决策执行过程中的具体决策。重点是解决如何组织动员内部资源的具体问题。旨在实现组织中各环节的高度直辖市和资源的合理使用。如生产、销售计划的制定。—————中层管理者

业务决策:以称执行性决策,指日常业务活动中为提高工作效率与生产效率、合理组织业务活动进程所做出的决策。只对组织产生局部影响。如工作任务的日常分配和检查。—————基层管理者

管理者要抓得住主要矛盾。

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的比较:

【1】战略决策调整组织的活动方向和内容

战术决策调整在既定方向和内容下的活动方式

【2】战略决策解决的是“做什么”的问题

战术决策解决的是“如何做”的问题

【3】前者是根本性决策

后者是执行性决策

【4】战略决策是战术决策的依据

战术决策是在战略决策的指导下制定的是战略决策的落实

按照决策的时间先后顺序: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

按经营管理活动的特点分类: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按决策目标的性质不同:可分为规范性决策和非规范性决策(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程序化决策(programmed decision making)是一个例行程序的过程。在程序化决策过程中,管理者在以前做过很多次类似的决策,从而形成了适用于某种特定情况的决策规则或者指导方针。

规范性决策:在管理活动中重复出现的、例行的决策。

–先例

–规则

–政策

非程序化决策通常用于应对特殊的或者新奇的机会和威胁,它一般发生于管理者没有现成的决策规则可以使用的情况下。那么,为什么没有现成的规则可供遵循呢?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形势是难以预期的,同时管理者又缺乏制定决策规则所需要的足够的信息。

非规范性决策:在管理活动中首次出现的或偶然出现的非重复性决策。

按决策过程信息的完备程度分类:确定型、风险型与非确定型决策

按决策目标分:理性决策与非理性决策、单目标决策与多目标决策

六、决策的方法

?集体决策法

–头脑风暴法

–名义小组法

–德尔菲法

?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

–经营单位组合法:波士顿咨询公司

–政策指导矩阵:荷兰皇家——壳牌公司

?有关决策方案的决策方法

–确定型决策:线性规划法、量本利分析法

–风险型决策

–不确定型决策

第三章决策理论和模型(重点章节)

管理决策心理学

个人行为并不能达到更高的理性,个人决策是在给定环境中发生的,另一个人的心理环境也影响决策.而组织的一项功能,便是将成员置於各别决策都能符合组织目标的心理环境之中,并提供他们正确决策所需的资讯.

个人决策无法达成理性的原因:

A.理性的限度客观理性的达成途径为:1)找全便备选行为,2)考虑每一行为的全部后果, 3)具一套价值体系以评价.

但问题出在:1)知识不完整让所有后果不可知(除非在封闭系统下);2)预期的困难,因此评价每一选案也困难;3)行为的可能性范围可不断扩大.

所谓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是指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和判断总是会发生的一些偏差,从而导致他们做出错误的决策。系统误差是很常见的,而它又会导致认知偏差,所以,即使很优秀的管理者也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能够对管理者的决策方式产生负面影响的偏差主要有四种:前提假设偏差、代表性偏差、控制错觉和升级承诺。

一、决策理论

(完全理性与有限理性的的假设)

完全理性假设:

●能获悉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

●其决策不受成本和时间限制。

●找到所有备选方案及其所有可能结果。

●了解所有的评价标准,且这些标准和重要性不随时间改变。

●完全具备分析和评估备选方案的能力。

●决策的目的始终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有限理性假设:

●人的理性是一种有限理性。

●在识别和发现问题中容易受到知觉偏倚的影响。

●决策方案的合理性是相对的(因为不可能了解全部备选方案)

●决策者往往优先考虑风险而非方案的经济利益。

●只求满意结果,不费力寻求最佳方案。

● 决策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不同,决策者对决策不确定性的认识和判断也不同。) 完全理性的局限 ● 抽象掉了理性的时间差异 ● 抽象掉了理性的个体差异 ● 抽象掉了理性的环境差异 有限理性的局限

● 否认最大化行为的存在,走向另一个极端。

二.古典决策模型

最优化决策(optimum decision )是一个相对概念,指的是在管理者看来,能够帮助组织在将来实现其最希望获得

的结果的最恰当的决策。 1、理性决策模型

理性决策模型,简称理性模型(rational modal)起源于传统经济学的理论,传统经济学理论是以―经济人‖的假设为前

提的,舍弃了一些次要变量,使问题的分析得以简化,形成有效的分析框架,能用来解释经济中的诸多现象。

● 理性决策模型的内容

1、决策者面临的是一个既定的问题,

2、决策者选择决定的各种目的,价值或目标是明确的,而且可以依据不同目标的重要性进行排序。

3、决策者有可供选择的两个以上的方案,面对着这些方案,通常在逐一选择的基础上,选取其中一个。假如方案基本是相同的,通常会作相同的决定。

4、决策者对同一个问题会面临着一种或多种自然状态。它们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不可控因素。或者可以说决策者的偏好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

5、决策者会将每一个方案,在不同的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值(程度)或损失值(程度)计(估)算出来,经过比较后,按照决策者的价值偏好,选出其中最佳者。

● 理性决策的评价

从理论角度看,最优决策并不是不可行的,然而社会现实不等于理论假设,理性决策模型的假设条件遭遇到诸多障碍,人们逐渐发现政策实践中的许多现象都难以解释。其原因不在于它的逻辑体系,而在于其前提解释有问题。因此它遭到了许多学者的强烈批评。其中最突出的是查尔斯·林德布洛姆与赫伯特·西蒙。

林德布洛姆指出:决策者并不是面对一个既定问题,而只是首先必须找出和说明问题。问题是什么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与看法。比如物价迅速上涨,需要对通货膨胀问题做出反应。

首先,明确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往往十分困难。因为不同的利益代表者,会从各自的利益看待这些问题,围绕着通货膨胀存在不存在,若存在,其程度和影响怎样,以及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等问题,人们都会有不同的回答。

其次,决策者受到价值观的影响,选择方案往往会发生价值冲突。比较,衡量,判断价值冲突中的是与非是极其困难的。靠分析是无法解决价值观矛盾的,因为分析不能证明人的价值观,也不可能用行政命令统一人们的价值观。 再次,有人认为"公共利益"可以作为决策标准,林德布洛姆批评了这种认识,认为在构成公共利益要素这个问题

有选择理性:有时是完全理性,有时是有限理性 1.既考虑了人类的理性方面,又考虑了人类的感性方面.

2.承认个人在通常情况下的有限理性,又不否认在个别情况下的完全理性.

3.承认个人选择理性的程度将随时间、地点和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上,人们并没有普遍一致的意见,公共利益不表示一致同意的利益。

第四,决策中的相关分析不是万能的。决策受时间与资源的限制,对复杂决策讲,不会做出无穷尽的,甚至长时间的分析,也不会花费太昂贵代价用于分析,或者等待一切分析妥当再作决定,否则会贻误时机。

西蒙进一步补充,决策过程中要收集到与决策状况有关的全部信息是不可能的。决策者处理信息的能力十分有限,不可能对信息做出最优化的处理与分析,因而不能获得百分之百的最佳决策。

尽管理性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乌托邦"色彩,我们也欢迎对它的批判,但是过于简单和绝对的否定态度也是不可取的。不能实现不代表没有意义,人们总是在追求尽善尽美中得到较善较美的。正因为如此,传统理性决策模型的思想价值一直受到理论界的肯定

2、有限理性模型

有限理性模型又称西蒙模型或西蒙最满意模型。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模型,它认为人的理性是处于完全理性和完全非理性之间的一种有限理性。

有限理性就是人的行为―即是有意识地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一是环境是复杂的,在非个人交换形式中,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而且交易越多,不确定性就越大,信息也就越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有限理性"概念的主要提倡者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Simon)。自从他提出有限理性概念半个世纪以来,经济学家对什么叫有限理性至今没有公认一致的看法。

●有限理性假设包括以下内容:

(1)人的理性是在完全理性和非理;陆之间的一种有限理性,这是由于人的知识、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其价值取向和多元目标并非始终如一,而是经常相互抵触,而现实决策环境则则是不确定和极其复杂的。

(2)决策者在识别和发现问题中容易受到知觉偏倚的影响。所谓知觉偏倚是在知觉的选习性支配下,决策者仅把问题的部分信息当作对象,未经知觉的信,包被排除在决策者的认知范之外。决策者对未来作判断时,利用直觉往往多于利用逻辑分析方法,而人的判断是容易出错的。

(3)由于决策时间和可利用资源的限制,决策者即使充分了解和掌握了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也只能尽量了解各种备择方案的情况,不能做到全部了解,因而决策方案选择的合理性是相对的。

(4)在面对风险时,决策者一般都厌恶风险,往往优先考虑风险而非方案的经济利益,这使得风险大而经济收益可观的方案不一定被选择。

有限理性假设包括―管理人‖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往往是多元的,不仅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而且处于变动之中乃至彼此矛盾状态;―管理人‖的知识、信息、经验和能力都是有限的,他不可能也不企望达到绝对的最优解,而只以找到满意解为满足。

在实际决策中,―有限理性‖表现为:决策者无法寻找到全部备选方案,也无法完全预测全部备选方案的后果,还不具有一套明确的、完全一致的偏好体系,以使它能在多种多样的决策环境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

●有限理性模型的主要观点如下:

(1)手段-目标链的内涵有一定矛盾,简单的手段-目标链分析会导致不准确的结论。

西蒙认为,手段-目标链的次序系统很少是一个系统的、全面联系的链,组织活动和基本目的之间的联系常常是模糊不清的,这些基本目的也是个不完全系统,这些基本目的内部和达到这些目的所选择的各种手段内部,也存在着冲突和矛盾。

(2)决策者追求理性,但又不是最大限度地追求理性,他只要求有限理性。

这是因为人的知识有限,决策者既不可能掌握全部信息,也无法认识决策的详尽规律。比如说,人的计算能力有

限,即使借助计算机,也没有办法处理数量巨大的变量方程组;人的想像力和设计能力有限,不可能把所有备择方案全部列出;人的价值取向并非一成不变,目的时常改变;人的目的往往是多元的,而且互相抵触,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作为决策者的个体,其有限理性限制他作出完全理性的决策,他只能尽力追求在他的能力范围内的有限理性。

(3)决策者在决策中追求―满意‖标准,而非最优标准。

在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定下一个最基本的要求,然后考察现有的备择方案。如果有一个备择方案能较好地满足定下的最基本的要求,决策者就实现了满意标准,他就不愿意再去研究或寻找更好的备择方案了。

这是因为一方面,人们往往不愿发挥继续研究的积极性,仅满足于已有的备择方案;另一方面,由于种种条件的约束,决策者本身也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可以得到较满意的方案,而非最优的方案。

根据以上几点,决策者承认自己感觉到的世界只是纷繁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极端简化,他们满意的标准不是最大值,所以不必去确定所有可能的备择方案,由于感到真实世界是无法把握的,他们往往满足于用简单的方法,凭经验、习惯和惯例去办事。因此,导致的决策结果也各有不同。

三、行政管理决策模型(重点)

马奇和西蒙建立了行政管理决策模型(administrative model),该模型解释了为什么决策通常是一种具有内在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过程,以及为什么管理者极少按照古典决策模型描述的方式进行决策。行政管理决策模型建立在三个重要的概念基础之上:有限理性、不完全信息和满意原则。

●有限理性马奇和西蒙指出,人们的决策能力受到认知局限--也就是在对信息的理解、处理和反应过程中

的局限--的制约。

●不完全信息即使管理者评估信息的能力没有局限,他们依然无法做出最优化决策,因为他们获取的信息是不

完全的。由于存在风险、不确定性、模糊性和时间限制,信息往往是不完全的。

组织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当管理者能够预知某一特定行动方案可能出现的结果,并且能够指定他们各自出现的概率时,就会出现风险(risk)。当存在不确定性(uncertainty)时,某种结果出现的概率是无法确定的,未来到底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也是未知的。由于给定结果出现的概率是不可知的,在决策过程中也没有什么信息可以利用,管理者的工作只能靠自己摸索着来进行,甚至有可能是盲目的。

●模糊信息信息不完全的第二个原因在于,管理者所掌握的许多信息都是模糊信息(ambiguous information)。

模糊信息也就是不清楚的信息,它们可以用多种甚至是相互冲突的方式进行解释。看下图,你看到的是一个年轻的少女还是一位年老的妇人?类似地,管理者通常也会对同一条信息做出不同的解释,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不同的决策。

●时间限制和信息成本信息不完全的第三个原因在于,管理者既没有时间也没有资金去搜集所有可能的解决方

案,并对这些方案的所有潜在结果进行评估。

●满意原则马奇和西蒙认为,在有限理性的约束之下,面对未来极大的不确定性,难以估量的风险,以及

相当程度的模糊性,再加上时间的限制和昂贵的信息成本,管理者根本不会试图去寻找所有可能的方案。实际上,他们在决策实践中会采用一种称为满意(satisficing)原则的战略,即只开发所有潜在方案中的有限样本。

当管理者自己感觉满意时,他们会寻找并选择可以接收的或者基本能够令人满意的方式来处理出现的机遇和威胁,而不是力图做出最优化的决策。

马奇和西蒙指出,管理决策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艺术,而不是科学。管理决策过程通常是快节奏的。尽管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决策者依然应当意识到人类的判断并不总是正确的。所以,即使是最优秀的管理者,有时也难免会做出错误的决策。决策者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难以及时地做出决策,从而导致他们不能迅速地抓住机遇或者应对挑

战。

第十章 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方案评价的因素因子体系构造思考图

评价的因素:

方案的可行性:方案的可行性指的是采用它的困难程度,以及所需要的时间、精力和资金的投入。评价的因子有:方案所需的技能与组织的匹配程度、方案所需的运营能力与组织的匹配程度、方案所需的财务能力与组织的匹配程度、方案所需的组织活动与组织的匹配程度。

方案的可接受性:方案的可接受性是指它能对实现我们的目标起到多大的作用,这是对我们抉择某个方案的回报。评价的因子有:方案施行后可能的运营效率和财务效率。

方案的可靠性:方案的可靠性指的是方案被抉择后出错的程度,它是指抉择某方案后我们要承担的风险。评价的因子有:方案可能产生的底限风险、收益与风险的组合 回报及对未来的灵活性。

一、可行性评价

评价方案的可行性就是指找出方案可能所需的各种资源与组织能得到的资源之间静态和动态的匹配程度

——资源匹配度。

在评价方案与组织的资源匹配程度时,需要考虑四个主要问题:

a) 组织技能匹配程度 b) 组织运营能力匹配程度 c) 组织财务能力匹配程度 d) 组织活动匹配程度 二.可接受性评价

方案的可接受性是指方案实现决策目标的情况,尽管某种程度上可接受性标准取决于特定决策的目标,但是下面

小结:

古典决策模型和行政管理决策模型揭示了影响决策过程的许多假设前提、复杂性以及缺陷。模型揭示的这些因素都是管理者以及其他决策者努力提高决策质量时必须加以注意的问题。

不过,大家应该记住的一点是,不论是古典决策模型,还是行政管理决策模型,都只不过是帮助管理者理解决策过程的指导工具。在实际生活中,决策过程通常都不会是既定

的程序执行过程。

尽管如此,这些模型还是有助于管理者顺利完成实际决策过程的。 标准

可行性

困难程度?

可接受性

价值大小?

可靠性

哪里会出错?

投入

什么

财务和管理两方

面都需要?

风险

什么

如果出现差错,我们撒手不管吗?

回报

什么

会改进业绩吗?

的两条概括仍然十分有效:

1)评价方案的运营效率

2)评价方案的财务效率

3)财务评价应该考虑方案生命周期内的总成本与费用、收益的时间价值。

三、可靠性评价

任何决策方案的内在风险都可能是由于决策制定者不能预测和估计下列3种事项中的任何一项引起的:

●方案施行之后的环境态势可能产生的变化。

●方案施行之后的对后续决策可能产生的影响。

●方案施行之后的在组织内部可能产生的影响或其他相关利益主体可能产生的反应。

不论来源如何,决策方案的内在风险都可以用一系列可能产生的后果适当地加以描述,可以从方案本身的底限

风险、收益与风险的组合回报及灵活性进行可靠性评价。

四、评价与决策相结合

注意要克服决策恐惧症

所谓的决策恐惧症就是认识到抉择是对包含一定风险的行动承担责任。要想克服决策恐惧症,要记住:有胆有

识。

(一)方案决策的标准:

从过去的表现中得到——历史标准。

从其他类似组织的表现中得到——外部标准。

从某些理想的概念中得到——绝对标准。

从对不进行决策时将会发生的事情的想法中得到——也称为无为标准。

(二)标准的适用

如果决策关系到组织内生产率的变化,那么过去的业绩可以作为标准的一个合理基础;如果决策关系到持续的运营改进,那么绝对标准将更适用;如果决策关系到变化究竟是否值得,那么无为标准是合适的。

五、抉择技艺

有两个因素对如何管理抉择过程有着很大的影响:

●决策主体对备选方案后果可信度的认识。

●决策主体对决策目标的共识度。

在抉择了特定方案后,如果其结果的可信度越低,对组织的经验和判断的要求就越高。对于决策目标的认识越

不一致,决策过程就越倾向于成为一个谈判过程。

激励手段:

下列几种激励手段有助于管理层作出好的抉择:

●一个能够承担过程和决策本身的责任,理解决策团体中各部分人的观点、利益和价值,并能得到全体

参与者信任的领导者,是抉择最宝贵的资产。

●不要忘记你的决策环境是在所考虑方案的框架之下。

●进行抉择的困难在于不仅缺少一致性而且还缺乏信心。

《管理理论与实践前沿专题》读后感

《管理理论与实践前沿专题》心得体会 工商管理1121班吴巧文201211551125 关键词:经济贸易;全球化;改革转型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陌生的概念,使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早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经济全球化对中国而言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机遇,同时也是一个潜在的威胁。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给中国带来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加快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受到经济全球化影响而步向繁荣时,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伴随着产业升级的政策,将很多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落户中国,带来了环境和资源的危机。中国也开始意识到产业转型升级,开始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和加入经济全球化以来,经济贸易发展迅猛,短短几十年时间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贸易大国。可中国自身的法律法规、贸易和服务自由保护劳工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资源等宏观环境因素并没有跟上“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的脚步,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并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相应的水平。经济全球化导致竞争国际化,国内企业规模资金技术等等处于劣势,市场份额减少。原本国有企业在国内很多行业都处于垄断地位,但经济全球化使国有企业的地位发生了动摇,有些企业开始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 现在大多国有企业都存在这资本不足布局的不合理;国企效率低下,缺乏国际竞争力,资产流失严重;科技创新能力低下的弊端。我

认为中国历来的国情使得国有企业认为在国家控股或参与管理的情况下犹如拿到了一张“免死金牌”,不对企业的战略、扩大市场和规模进行合理分析规划,对自身的不足进行合理分析并改革完善,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国内科技体制产学研脱节及企业科研投入欠缺也是阻碍国有企业发展的原因,国内无论是技术还是设备大多仍处于进口状态,缺乏“中国创造”的资源和条件,导致国有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仍落后于发达国家,从而阻碍了创新发展和经济发展。 我认为中国被拒于TPP门外,被TPP的联合国以及美国以TPP 协议上的条约对中国贸易有一定程度上的制约,这是因为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下经济贸易发展迅猛,各国对中国以后转型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担忧。即便TPP只是为了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但对中国贸易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因为TPP他国减少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中国贸易顺差大打折扣,并使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产生一定的担忧,有可能将从中国撤退。TPP协议中阻碍中国加入的最重要要素是国企私有化以及生产环境、福利等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中国经济贸易发展与自身设备不相符的原因。因此,国企改革以及中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需加快步伐,跟上全球化的潮流。

管理决策模型与软件

《管理决策模型与软件》 期末大作业 课程:管理决策模型与软件 院(部):管理工程学院 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082班 学生姓名:罗涛 学号: 2008021327 指导教师:刘学理 完成日期: 2011.6.16

目录 大学生网购支付方式研究背景 (2) 1 计算支付方式的频数分布和相对频数分布 (4) 2 绘制支付方式频数分布的条形图和相对频数分布的饼图 (4) 3 计算每一支付方式下花费金额的频数分布和相对频数分布 (5) 4 描述各种支付方式的集中趋势 (6) 5 描述各种支付方式的离中趋势 (6) 6 描述各种支付方式的分布形态 (6) 7 讨论引入会员卡支付方式后顾客购买额的变化 (7) 8 一元回归方程分析 (7) 9 多元回归方程分析 (8) 10 给定顾客的年会员卡支付数额预测 (9) 11 两部分资料的描述统计与初步预测 (9) 12 方差分析与假设检验结果 (10) 13 用推断法说明单个处理均值的合理性 (11) 14 研究推广和其他分析 (11) 附录统计调查原始数据 (13)

《管理决策模型与软件》期末大作业 大学生网购支付方式研究背景 1、网上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购物模式,与传统的购物模式有很大的差别。这种全新的消费模式传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网上购物在我国高校学生中流通也仅仅只有几年的时间。至此,网上购物在各大高校掀起热潮,本次研究着重从大学生入手,研究大学生网上购物的行为。 2、目前已有不少关于“大学生网上购物行为的调查研究”,但结果往往都局限于大学生本身以及对商家营销策略的单方面研究,但对于引导大学生合理网上购物和对商家营销策略未给出相应的结论性证明,而这些空缺正是我们此次研究的针对性课题。 3、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网上购物作为一种新型的购物模式,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我们的研究从大方向上出发,以大学生网上购物的整体下手,涉及大学生网上购物的各个方面,并对此作出详细的介绍说明。 4、淘宝、支付宝、商家信誉、旺旺——这些词语如今是大学生的常用语,在校园里、在宿舍里,怎样买到物美价廉的好东西,也是每天都能听到的讨论,再看看那些快递公司每天中午就像开展销会一样,在宿舍楼下摆开一长串各式各样的邮件。但是还有许多同学不懈于或者不愿尝试网上购物,阻碍他们的原因是什么?那些热衷于网上购物的学生,他们的购物动机、购买物品特点又是什么?男女大学生在网上购物有什么样的区别? 带着这些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借助本次的机会,开始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我随机调查了宿舍附近的60名有过网购经历的同学的网购信息,记录他们的网购付费方式和所付金额等,构成付款方式数据样本。根据收集的数据,使用数据整理和描述方法,对学生付款方式进行分析,分析所付金额的变化及其数量特征,以此来研究影响付款方式和支付金额的因素。 为了证明学生网购消费与他们的月消费有关。通过数据分析来预测月消费对网购消费是否有影响,要证明分析的是否正确,随机抽取了40名学生组成一个样本进行调查,采集了有关月生活费、网购次数和网购金额的统计资料。根据样本数据,函数和分析工具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估计网购支付额的回归方程,分析生活费的变化时,网购金额的变化及其数量特征。 根据样本数据,分别利用图表、函数和分析工具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估计所付车费的回归方程,进行方差分析,提交研究报告,在报告中需要回答以下问题:

管理学理论与实践

什么是管理学 管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管理活动中各种现象及规律的学科,是在近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日益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 管理学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交叉点上建立起来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涉及数学(概率论、统计学、运筹学等),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生理学、伦理学、哲学、法学),技术科学(计算机科学,工业技术等),新兴科学(系统论、信息科学、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以及领导学、决策科学、未来学、预测学、创造学、战略学、科学学等。 管理活动自有人群出现便有之,与此同时管理思想也就逐步产生。事实上,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我们均可以找到古代哲人在管理思想方面的精彩论述。现代管理学的诞生是以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的名著《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以及法约尔(H.Fayol)的名著《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916年)为标志。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学诞生以来,管理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管理学的研究者、管理学的学习者、管理学方面的著作文献等等均呈指数上升,显示了作为一门年轻学科勃勃向上的生机和兴旺发达的景象。进入21世纪,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管理学仍然需要大力发展其内容和形式。 [编辑] 管理学概念的发展[1] 早在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的引言中,泰罗就开宗明义地指出,这篇论文的宗旨之一是“论证最佳的管理是一门实在的科学,基础建立在明确规定的纪律、条例和原则上,并进一步表明,科学管理的根本原理适用于人的行为——从人们最简单的个人行为到我们大公司的业务运行”。他还深信:“同样的原则能以等量的威力适用于所有的社会行为上,在我们的家庭管理上,在我们的农场管理上,在我们的大小商人、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慈善机构、我们的大学和我们的政府各部门的业务管理上。” 在大西洋彼岸,与泰罗同时代的法国工业企业家法约尔创立了一般管理学理论。1916年,他在其代表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中,从工业企业管理实践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及企业经营职能(包括技术、商业、财务、安全和会计五大职能)中分离出独立的管理活动,提出了经过经验检验的普遍适用的一般管理理论,定义管理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由此确定了管理活动的5种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他认为,这种一般管理理论与方法不仅适用于工商企业,而且适用于政府、军事部门与社会团体。法约尔由此基本上构建了关于管理活动的原则、标准、方法和程序的知识体系,因此,也可以说法约尔奠立了一般管理学的理论基石。法约尔把管理与经营区别开来,意味着管理学是不包含企业经营活动内容的狭义管理学,而同时又提出了普遍适用的一般管理学。

管理决策模型与方法》教学大纲

《管理决策模型与方法》 教学大纲 商学院工商管理系 2016年09月 编写说明 一、课程概况 1、课程名称(中文):管理决策模型与方法 2、预修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 3、修读对象:管理科学专业本科生 4、课程教材:作者:H.Davenport,《大数据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5、参考教材: 【1】《数据、模型与决策》,作者:泰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管理决策理论、技术与方法》,作者:张所地、吉迎东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管理决策与模型是一门应用学科,它是应用分析、试验、量化的方法,对经济管理系统中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为决策者提供有依据的最优方案,以实现最有效的管理。该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在管理决策中学会建立代数模型及计算机模型,把计算机求得的结果应用到实际中去。培养学生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所涉及的各种管理决策问题。 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要求 本课程主要介绍管理决策的模型,学习决策的数量化方法,决策的评价以及决策的支持体系,决策自动化等。并以EXCEL为工具,运用EXCEL来进行各种管理决策。 通过学习管理决策科学中定量分析方法,掌握决策分析方法,并应用这些方法解决经济决策中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应用。 四、教学模式 课堂讲授与习题和案例讨论,配合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安排学生上机操作

五、教学进度:每周 3 学时,共 48 学时 第一章管理决策的概念【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ion Objectives)】 掌握管理决策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知道决策者应具备的素质。【教学重点(Key Points)】 本章的重点是决策的概念与科学决策应具备的条件 【课时安排(Teaching Hours)】 课堂讲授:8课时 【教学内容(Session Outline)】 第一节管理决策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管理决策的分类 第三节决策者的素质与能力 第四节科学的决策与如何科学地决策 【思考题(Questions)】 1.什么是决策?如何从广义的概念上来理解决策? 2.决策有哪些属性和特点? 3.决策者的素质和能力是什么? 第二章管理决策的科学程序【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ion Objectives)】 熟练掌握科学决策的程序,学习案例分析 【教学重点(Key Points)】 本章的重点是如何进行科学的决策 【课时安排(Teaching Hours)】 课堂讲授:8课时 【教学内容(Session Outline)】 第一节决策的程序 第二节智囊团与决策机构 第三节企业决策机构的设计 第四节国内外管理决策案例研究

数学模型在管理决策中的几种应用

几种数学模型在管理决策中的简单应用 由管理决策学理论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知道,数学是推动决策理论发展的重要支柱。并且,合适数学模型的建立是合理解决现实决策问题之关键。通过数学模型,能较准确地测定该模型内各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以供人们做出分析、预报、决策或者控制。本文通过列举数学模型在管理决策领域中几个方面的应用,意在引起大家对数学模型的重视,以便保证最优地解决经济管理领域中所反映的问题,做出较好的决策,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模型介绍 (一)、利用期望值解决风险型决策问题 处理风险型决策问题,简易可行的方法是利用期望收益最大的原则进行方案选择。即进行备选方案的收益(或损失)比较,选择收益(或损失)最大(最小)的方案。实例如下, 设某一风险型决策问题的收益表如下 E(B)=0*0.3 +30000*0.7=0 +21000=21000 所以,我们根据期望收益最大原则选择方案B o (二)、利用极值存在条件求最大利润的产出水平 生产经营者要根据成本情况和销售情况确定最佳产量,取得最大利润。因此, 选取简单易行的数学模型就显得很有必要。而利用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求解最大利润的产量则是一个常用的方法。

实例如下, 设某一产商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 函数分别为: MC g —Q 20 MR =50 -14Q 又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可知MC=MR,解得Q! = _15,Q2二2, 所以取Q2=2 (三)利用shapley值法建立收益合理分配模型 n个人从事某项经济活动,对于他们之中若干人组合的每一种合作,都会得到一定的效益。当人们之间的利益是非对抗性时,合作中人数的增加不会引起效益的减少。这样,全体n个人的合作将带来最大效益,n个人的集体及各种合作的效益就构成n个合作对策。Shapley值是分配这个最大效益的一种方案。 1、s hapley值定理的描述。 设】三[l,V]是n人合作对策,则存在唯一的一组shapley值: , (n — s)!(s — 1)! s / ?(v)=Z ----------- ----------- [v(s)-v(*)],i =1,2,…,n i w n! \ (v)表示第i个伙伴企业从联盟整体中分配到的利益;s表示包含有伙伴企 业i的一切联盟;s表示联盟s的规模,即s中所含企业的数量;v(s)表示联盟s 的利益;v(s j)表示联盟s中如果没有企业i参加时的利益;显然,可以注意到:表示联盟S 中有i参加的利益与没有i参加的利益差值,即表示伙伴企业i对联盟s的贡献。把伙伴企业i对它所参加的联盟的所有贡献加起来便得到伙伴企业i所应分得的利润。把这样一种利润分配方法称为Shapley值利益分配法。 2、实例分析 举例如下:甲乙丙三人经商。若单干,每人仅能获利2元;甲乙合作可获利

管理决策理论中决策的重要性和我国决策体制的完善

管理决策理论中决策的重要性和我国决策体制的完善 摘要:管理决策理论不仅对有限理性进行探讨和分析,而且在决策理论中始终贯穿着西蒙对管理活动的协调思想。行政决策是现代行政管理的核心, 是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重要途径和维护公众利益的主要手段,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是制定正确决策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政治、经济、文化的现代化进程,能够有效推动当代中国的行政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决策西蒙管理决策理论 决策一词的意思就是为了到达一定目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从两个以上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是指通过分析、比较,在若干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定最优方案的过程。 行政决策特指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处理国家行政事务时,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根据一定的情况和条件,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在掌握大量的有关信息的基础上,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或处理的事务,做出决定的过程。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活动的首要环节和重要基础,一切行政活动都有赖于正确的行政决策予以指引。如何优化行政决策、提高行政决策水平,是行政管理活动需要着力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决策管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赫伯特·西蒙。这一学派是在社会系统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综合运用于管理决策问题,形成了一门有关决策过程、准则、类型及方法的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决策理论学派非常强调决策在组织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管理的核心。管理的各层次,无论是高层,还是中层和下层,都是在进行决策。西蒙认为,组织是指人类群体当中的信息沟通与相互关系的复杂模式。它向每个成员提供决策所需要的大量信息和决策前提、目标及态度,它还向每个成员提供一些稳定的可以理解的预见,使他们能预料到其他成员将会做哪些事,其他人对自己的言行将会做出什么反应。管理活动的中心就是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管理职能都是做出决策的过程。 因此,管理就是决策的过程,管理就是决策。西蒙也强调管理不能只追求效率,也要注意效果。效率是在一定目标和方向上的效率,效果则是决定方向目标这一类的根本问题。西蒙决策理论的核心概念和根本前提是人类认知能力的局限性。他将人的思考过程看作一种信息处理过程,所以,可以利用程序使计算机也能像人一样思考和创造。但是他们只是决策者的决策工具,并不能取代决策过程。管理人员还必须对可供决策的方案评价以后进行抉择,做出最后判断。一旦选定方案,经理人员就要对其承担责任和负担一定的风险。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活动的首要环节和重要基础,一切行政活动都有赖于正

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

提高教学质量,减少“手机控”现象 【摘要】:手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越来越普及,几乎随处可见,人们利用它来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随时随地的与亲戚朋友联系,聊天……但是,在这些好处之后,隐藏着巨大的危害,特别是现在的大学生,与手机几乎是寸步不离,就算是上课也要登QQ,聊天,我们称之为”手机控”.那么寻其原因,我们发现不仅仅是学生的问题,教师、学校、社会环境等等,我们要追根溯源,进行改正。大学校园的种种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一届届曾漫步于校园中的莘莘学子。只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图书馆等良好的硬件设施是远远不够的。正确的管理方法,和人性的校园制度是必不可少的。而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人格、态度、学业等等都会影响学生。 关键词:手机控教育课堂学校管理教师

随着社会的进步,手机已经是一种很普遍的通讯工具,手机作为高科技产物,确实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生活上的方便。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有些大学生甚至已经把它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它也是大学生爱都随身携带的娱乐工具。尤其是在课堂上…… “噼噼啪啪”!走进大学课堂,已少闻“沙沙”写字声,但手机按键声却不绝于耳。有时在教授讲着讲着的时候,就忽然被一声“滴滴。。。”的qq声甚至是火爆的手机铃声打断。 对于玩手机的现象,在我们的访问中,同学小A说:“每堂课都有人玩手机啊,这个现象很普遍吧。一般女生少点,男生偏多,大多都是发短信、聊QQ、上网浏览网页,一个月包70兆流量才勉强够用呢,大学生上课玩手机早已经成为了全国大多数高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情景一:伴着上课铃声,部分同学就是两耳戴着耳机手里拿着手机,很有节奏感得到走进来坐下。 情境二:望着在讲台上念PPT的老师,坐在课堂上的小A感到昏昏欲睡。她打了个哈欠,习惯性地从包里掏出手机转发了条微博,把人人网的“新鲜事”刷了一遍,看看还没到下课时间,又点开腾讯网看起了新闻…… 对此,同学小C说自己上课时“上网成瘾但主要原因是听到某个地方听不懂,后面也听不下去,只好上网打发时间。”小D则说“自己经常用手机查老师提到的概念、人物、事件,因为解惑及时所以听课质量比不用手机高。所以上课上网是好是坏不能一概而论的。”这样的回应似乎很让我们惊讶了。 但根据近日在省内各高校展开了一项上课手机控专项调查,结果更是令人震惊不已,竟有82.5%的大学生坦承每天上课其心思都在玩手机而无心听课!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如今的大学生究竟怎么了?如今的神圣的大学课堂又是怎么了? 老师的看法: 观点一: 大学生们比较崇尚时尚流行的文化,而手机恰恰满足了大学生的这种心理。另外手机作为一种必备的通信工具人人都愿意使用,不过中小学校可能规定不让使用,而中老年人使用起来也仅仅是打打电话而已,最多发发短信,而大学生却喜欢它的其他功能,比如玩游戏、发微博,上qq之类的。 大学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小社会,也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文化,因为大学生生活得比较密集,流行的文化也较容易传播,而手机既时尚又能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当然会有很多手机控了。

管理决策模型与方法

《管理决策模型与方法》 实验指导书 田俊峰 编写 西南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目录 实验项目一:电子表格建模的艺术 (1) 实验项目二:电子表格模型的what-if分析 (4) 实验项目三:电子表格模型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6 实验项目四:决策分析问题的求解方法 (14)

实验项目一:电子表格建模的艺术 1.实验目的 学习电子表格建模的一般过程和基本原则,根据案例描述的问题建立电子表格模 型,找出不足并进行调试。 2.实验环境 计算机安装Microsoft Windows2000/XP 、Microsoft Excel 2000及以上版 本,预装规划求解宏。 3.实验内容 (1)添加规划求解宏; (2)熟悉案例背景,分析需要解决的问题; (3)规划设计电子表格模型; (4)建立小规模的电子表格模型; (5)测试小规模模型; (6)扩展小规模模型; (7)测试完整模型; (8)分析模型。 4.实验时间 2学时 5.案例 养老金的谨慎供应 年 养老金支付(百万美元)2003 8 2004 12 2005 12 2006 14 2007 16 2008 17 2009 20

普鲁登金融服务公司(PFS)管理的许多金融产品中有一只很受赞誉的养老基金,这些养老基金是很多公司用来为其雇员提供养 老基金的。PFS 的管理层以其在基金运作中严格的专业标准而自豪。自从2001年下半 年安然破产事件和随之而来的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对养老金运作的紧缩规制,PFS 已经加倍努力来谨慎地管理基金。 2010 21 2011 22 2012 24 现在是2002年的12月了,在接下去的10年中需要支付的总养老基金如右表所 示: 通过使用利息计算,PFS 当前具备足够的流动资产来满足所有的养老金支付。因 此,为了使养老金有安全保证,PFS 希望投资在能够与未来10年中的养老金支 付相匹配的项目。养老基金授权PFS 的投资项目只能是资本市场基金和债券。资 本市场基金获得每年固定的5%的利息收入,公司所考虑投资的四个债券的特征 如下表所示: 当前价格 息票率 到期日 面值 债券1 $980 4% 2004.1.1 $1000 债券2 920 2 2006.1.1 1000 债券3 750 0 2008.1.1 1000 债券4 800 3 2011.1.1 1000 所有的债券在2003年1月1日购买,可以购买任意数量单位。息票率是面值的 一个比率,在每年的1月1日付息,支付期为购买后的第一年到到期日为止(包 括到期日)。因此这些每年1月1日的利息支付获得正好能够用来抵冲当年养老 金的支付。所有多余的利息收入将存入资本市场基金。为了金融计划的保守起见, PFS 假定所有的养老金支付在每年的年初,正好在利息收入(包括资本市场基金 的利息收入)获得之后。债券的面值也将在到期日获得。既然当前的债券价格低 于面值,真正的债权收益比息票率要高,债券3是一个零息票率的债券,所以每 年得到的利息为0,但是到到期日获得的面值要远大于当年债券的购买价格。 PFS 希望在2003年1月1日使用最小可能的投资(包括资本市场基金的存款) 来应付2012年为止所有需要的养老金的支付。需要建立一些电子表格模型来实 施分析。 (1)、哪些数值是PFS 管理层需要的?决策变量是什么?目标是什么?

《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08章 管理决策

第八章管理决策 一、教学要点 1、决策的定义、原则和依据。 2、决策的分类。 3、决策的特点。 4、古典决策理论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 5、行为决策理论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 6、决策的过程。 7、决策的影响因素。 8、决策的方法及其主要内容。 9、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 10、政策指导矩阵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 11、线性规划的主要步骤。 12、量本利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13、决策树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14、几种不确定型决策方法的主要内容。 15、关键名词:决策、长期决策、短期决策、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业务决策、集体决策、个人决策、初始决策、追踪决策、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古典决策理论、行为决策理论、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技术、德尔菲技术、波士顿矩阵、政策指导矩阵、线性规划、量本利分析法、决策树、树状图、小中取大法、大中取大法、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二、习题 (一)填充题 1、决策是指为_________。 2、根据西蒙的观点,决策遵循的是_________原则,而不是_________。 3、_________决策旨在实现组织中各环节的高度协调和资源的合理使用。 4、从决策的_________看,可把决策分为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 5、赫伯特·A·西蒙根据问题的性质把决策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6、从环境因素的可控程度看,可把决策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7、程序化决策涉及的是_________,而非程序化决策涉及的是_________。 8、古典决策理论认为,应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即决策的目的在于_________。 9、对古典决策理论的“经济人”假设发难的第一人是赫伯特·A·西蒙,他提出了_________标准和_________原则。 10、行为决策理论抨击了把决策视为定量方法和固定步骤地片面性,主张把决策视为一种_________。 11、除了西蒙的“有限理性”模式,林德布洛姆的_________模式也对“完全理性”模式提出了挑战。 12、西蒙决策理论的核心:_________。 13、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是_________。 14、美国学者威廉·R·金和大卫·I·克力兰把决策划分为_________决策和_________决策。 15、政策指导矩阵从_________和_________来分析企业各个经营单位的现状和特征。 16、常用的确定型决策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企业的短期决策的是_________。 A.投资方向的选择 B.人力资源的开发 C.组织规模的确定 D.企业日常营销

《幼儿园管理理论与实践》 (8106)在线作业

1.幼儿园总务工作的服务性体现在() 为保教工作服务为幼儿服务为教职工服务为家长服务2.西方与管理相关的人性假设中,X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 好逸恶劳 强制与惩罚 志向不大,规避责任,求生活安全 3.幼儿园管理方法中的经济方法特点有() 有偿性 平等性 间接性 4.幼儿园管理方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特点有() 长期性 启发性 复杂多样性 5.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决定因素有() 幼儿年龄特点 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幼儿园集体教育形式 幼儿园教育的社会功能 6.管理理论的初创时期,代表人物有() 法约尔 韦伯 泰勒 7.幼儿园的健康管理包括() 疾病预防 身体锻炼 心理健康 健康检查和评估 8.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双因素”是指() 保健因素 激励因素 9.班级保教计划的内容有() 班级情况分析 班级工作目标的确定 实施措施

重要工作安排 10.幼儿园计划从计划覆盖的范围分,可分为() 幼儿园全园计划 各部门计划 个人计划 11.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包括() 加强计划性 注重制度建设 教育培训与指导 12.园长在工作中应该处理好的关系有() 与上级的关系 与群众的关系 与园领导班子内部成员的关系 13.通过以下哪些方式可以实现幼儿园家长工作() 家园联系簿 家长园地 家长开放日 家长委员会 14.幼儿园教研活动的任务有() 组织教师的业务学习 组织交流活动 集体备课 创编教材 15.社区建立的基础是一定的() 社会关系 生产关系 16.幼儿园物品管理中应注意() 为教学服务 勤俭节约 逐步走向社会化 17.幼儿园公共关系的原则有() 信誉至上 公开开放 互惠互利 全员参与 18.影响幼儿园班级组织的外部因素包括()

2015年广东财经大学考研复试真题之F521-管理学理论与实践2015年考研真题

(第 1 页共 2 页) 广东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考试年度:2015年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F521-管理学理论与实践 适用专业:120202企业管理 [友情提醒:请在考点提供的专用答题纸上答题,答在本卷或草稿纸上无效!](1)概念理解(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路径-目标模型: 2.人本管理: 3.管理幅度: (2)理论述评(1题,共20分) 1.试比较分析企业竞争战略研究思潮中能力学派和资源学派的异同。 (3)短篇论文(1题,共30分) 联系实际论述一个组织是如何运行的。 要求:①观点明确,中心突出。②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逻辑性较强。③能灵活运用管理学理论来分析问题。 (4)案例分析(1题,共20分) 甲公司是一家处于西部地区的中外合资网站,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其时正值网络行业高速发展时期。在当时,这家网站的规模属于中下水平,资金实力较其他网站明显偏弱,不可能为所需人才付出发达地区同等高水平的薪酬;同时,由于处于内陆地区,地域较为偏僻和闭塞,工作与生活条件远不及沿海发达地区。以上两方面原因导致该网站在人才竞争领域明显处于劣势,本地人才严重不足,又难以吸引外地高手加盟,尤其在优秀内容编辑这一项上,该网站与竞争对手有很大差距。在网站投资建成几年内,网站内容的深刻度、创新度、吸引力方面都差强人意。2000年,网站引入了一名新的内容部门负责人z先生,他为激励员工独创了“明星激励法”,情况发生了改变。这一激励法是这样操作的:一方面,为调动众编辑的创造力和工作激情,同时使其得到有效的业务锻炼,z 先生为每位编辑“量身定做”地选择了一位或几位业界有名的“明星”,先通过各种方式向编辑们传达有关“明星”的名气、声誉、身价、收入、生活方式等信息,使编辑对他们产生向往心理,然后z先生本人和编辑一起,研究“明星”的成长历程,分析、讨论该“明星”在写作、编辑和其它工作方面的风格、长处、短处,并且用心理暗示、创造条件让编辑与这些“明星”认识、对话和商榷问题等方式,让员工明白,这些“明星”不是天生的,也是普通的编辑、记者锻炼成长起来的,只要自己努力,也一定能够成为业界“名人”。另一方面,在公司的制度上,工作安排上,为编辑创造成名的条件,例如设立以编辑个人名字命名的栏目,尽可能安排他们在各种“出头露面”的活动上亮相等等。这种“明星激励法”并未增加企业任何成本,只是给员工制定了具体的、具有美好前景和诱惑力,同时又现实可行的奋斗目标。这样的激励作用迅速收到了成效,短短的半年时间,该网站众编辑在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方面明显提高,内容质量大大提升,访问量快速增 1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参考文本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Coso理论 一. 全面风险管理 1. 定义 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 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 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 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 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 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从企业战略目标制定,到目标实 现的风险管理过程。它可以简单用“348”的框架来描述。 即三个维度:企业目标、全面风险管理要素、企业的各个

层级;企业目标包括四个方面: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全面风险管理要素有八个: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控。全面风险管理的八个要素为企业的四个目标服务;企业的各个层面要坚持同样的四个目标;每个层面都必须从八个要素进行风险管理。 2.目标 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体系化风险防范机制是在企业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全面风险管理代表着风险管理的最前沿的理论和最佳实务。 全面风险管理是这样一个过程:它与企业的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员工紧密相关,在战略制定中得到应用,贯穿于整个企业,用来识别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潜在事件,在企业风险偏好的指导下管理风险,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

决策管理模拟试卷B答案

《决策管理》模拟考试试卷(B卷) 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90分钟 站点:_________姓名:学号:成绩: 一、名词解释(4个,20%) 1. 对演法:对演法也称“逆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提倡高度自由联想,禁止批评。对演法是靠相互批评激发创造性。其做法是分两组制定出的目的方案,通过唱对台戏的方法进行辩论,攻其所短,充分揭露矛盾。也可拿出一个方案,人为设置对立面去批评,挑剔反驳,以其使一些潜在的危险性问题得到较充分彻底的揭露,使新见解更加成熟、完善。这种方法在竞争型决策中尤为重要。运用这种方法,对筛选方案能起到一定作用。 2. 垃圾桶模型:垃圾桶模式是企业内部的一种决策制定模式,是美国管理学教授詹姆斯?马奇提出的。在垃圾桶决策过程中,假定存在一些外生的、依赖于时间的一些选择机会、问题、解决方法和决策者。问题和解决方法与选择相关,问题和解决方法之间也彼此相关,但不是因为他们之间存在手段和结果的关系,而是因为他们在时间上比较接近。简单说来,该模式认为决策者面对一项决策时,会不断提出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实际上,大多数方案都被扔进了垃圾桶,只有极少数能够成为最终决策的组成部分。 3. 三叶草组织:指由三部分或三片叶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其定义是;以基本的管理者和员工为核心,以外部合同工人和兼职工人为补充的一种组织形式。第一片叶子代表组织的核心员工;第二片叶子由与企业存在合同关系的个人或组织构成。第三片子代表的是有很大弹性的劳动力,如兼职工和临时工等。 4. 情景规划方法:情景规划法以公司内外的相关人员为主体,充分发挥想象力对未来发展环境的各种可能性进行挖掘、归类,从而提高公司感知其经营环境变化的能力,思考这种变化的含义、改变心智模式,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 二、简答题(3个,30%) 1. 什么是理性决策模式?步骤有哪些? 答:理性决策模式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来的,主要盛行于1950年代以前。即决策是出于对组织的经济利益最优化得考虑。主要内容:(1)决策者知道所有同具体问题有关的目标,清楚地了解现有环境的约束下达到目标所需要的各种备选方案;(2)所有有关问题的信息都是可以获得的,具备分析和评估备选方案的信息和能力;(3)决策者能辨别所有的选择,能选出最有效实现目标的方案;(4)决策者能有意义地评估这些选择,即研究选择的结果并加以衡量和比较;(5)所作的选择能最大限度地扩大决策者指出的价值,选择最经济有效。 理性决策模式的六个步骤:(1)发现问题。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面对一个存在的问题,

管理决策模型与方法教学大纲

管理决策模型与方法教 学大纲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管理决策模型与方法》 教学大纲 商学院工商管理系 2016年09月

编写说明 一、课程概况 1、课程名称(中文):管理决策模型与方法 2、预修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 3、修读对象:管理科学专业本科生 4、课程教材:作者:,《大数据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5、参考教材: 【1】《数据、模型与决策》,作者:泰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管理决策理论、技术与方法》,作者:张所地、吉迎东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管理决策与模型是一门应用学科,它是应用分析、试验、量化的方法,对经济管理系统中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为决策者提供有依据的最优方案,以实现最有效的管理。该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在管理决策中学会建立代数模型及计算机模型,把计算机求得的结果应用到实际中去。培养学生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所涉及的各种管理决策问题。 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要求 本课程主要介绍管理决策的模型,学习决策的数量化方法,决策的评价以及决策的支持体系,决策自动化等。并以EXCEL为工具,运用EXCEL来进行各种管理决策。 通过学习管理决策科学中定量分析方法,掌握决策分析方法,并应用这些方法解决经济决策中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应用。 四、教学模式 课堂讲授与习题和案例讨论,配合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安排学生上机操作五、教学进度:每周 3 学时,共 48 学时

第一章管理决策的概念 【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ion Objectives)】 掌握管理决策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知道决策者应具备的素质。【教学重点(Key Points)】 本章的重点是决策的概念与科学决策应具备的条件 【课时安排(Teaching Hours)】 课堂讲授:8课时 【教学内容(Session Outline)】 第一节管理决策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管理决策的分类 第三节决策者的素质与能力 第四节科学的决策与如何科学地决策 【思考题(Questions)】 1.什么是决策如何从广义的概念上来理解决策 2.决策有哪些属性和特点 3.决策者的素质和能力是什么 第二章管理决策的科学程序 【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ion Objectives)】 熟练掌握科学决策的程序,学习案例分析 【教学重点(Key Points)】 本章的重点是如何进行科学的决策 【课时安排(Teaching Hours)】 课堂讲授:8课时 【教学内容(Session Outline)】 第一节决策的程序

828 管理理论与实践考试大纲(初试)

◆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理论与实践》考试大纲 管理学 一、试卷结构 简答题约40% 分析题+论述题约40% 案例分析题约20%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一)管理总论 考试内容 管理的概念与基本特征,管理者的分类、职责、角色与技能,组织的概念及特征,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考试要求 (1)理解管理的概念。 (2)管理的效率与效果关系。 (3)明确管理的四大职能,并能结合实际案例分析。 (4)区分谁是管理者。 (5)确定管理者扮演的角色,能结合实际分析问题。 (6)明确管理者的基本职责和技能。 (7)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系并应用之。

(二)管理的今昔 考试内容 古典管理理论(泰勒的科学管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人际关系学说、需求层次论、双因素论、X、Y和超Y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 考试要求 (1)掌握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要点,并会运用分析实际问题。 (2)明确法约尔对管理的贡献,并会运用分析实际问题。 (3)掌握霍桑试验及对管理的贡献。(4)掌握行为科学理论的要点,并会运用分析实际问题。 (5)对比古典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不同。 (6)了解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 (三)计划 考试内容 计划的含义、分类和基本过程,目标管理,决策的含义、分类和基本过程,决策的影响因素,理性决策、有限理性决策和直觉决策,群体决策,风险型和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考试要求 (1)明确计划的含义、特性、表现形式 (2)理解目标管理的内涵、特征及目标管理的步骤,并会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明确决策的含义和分类。掌握决策的基本过程。 (4)区分理性决策、有限理性决策与直觉决策。

【免费下载】管理学原理与实践

目录 第一篇导论 (1) 第1章管理者与管理 (1) 1.1谁是管理者,他们在哪里工作 (1) 1.1.1所有组织必备的三个共性 (2) 1.1.2管理者与非管理类员工的区别 (2) 1.1.3管理者在组织中的称谓 (2) 1.2管理 (2) 1.3管理者做什么 (2) 1.3.1按职能来分 (2) 1.3.2按角色 (2) 1.3.3按技能/能力 (2) 1.3.4管理者的工作具有普遍性 (3) 第2章管理环境 (3) 第3章综合性管理问题 (4) 第二篇计划 (4) 第4章决策基础 (4) 第5章计划工作的基础 (4) 第三篇组织 (4) 第6章组织结构与设计 (4) 第7章人力资源管理 (4) 第8章变革与创新管理 (4) 第四篇领导 (4) 第9章个体行为基础 (4) 第10章认识群体和管理工作团队 (4) 第11章激励和奖励员工 (4) 第12章领导与信任 (4) 第13章沟通与信息管理 (4) 第五篇控制 (4) 第14章控制的基础 (4) 第15章动作管理 (4) 管理学原理与实践 第一篇导论 第1章管理者与管理 1.1谁是管理者,他们在哪里工作 管理者在组织中工作。 组织:将一些人系统地安排在一起,以达到某些特定的目标。 1.1.1所有组织必备的三个共性

第一,目标:有一个特定的目的,经常表现为一个“目标”或一组目标。 第二,人员:组织的目标和目的只能靠人才能完成。 第三,结构:所有组织都需要构建一个考虑周全的系统化结构来规范和限制其成员的行为。在结构中,通过规章制度,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一些人将管理另外一些人,或许会形成工作团队,或许会设计职务描述,这样组织 成员就知道组织要求他们做什么。 1.1.2管理者与非管理类员工的区别 非管理类员工: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不必负有责任去监督他人工作的哪些员工。 管理者:在一个组织中直接督导他人工作的那群人。当然,并不意味着这些管理者可以不去承担具体任务。 1.1.3管理者在组织中的称谓 高层管理者:位居组织顶层,或接近顶层,参与制定组织发展方向、决策、政策。 中层管理者:把高层制定的目标落实到具体事务中让基层管理者监督执行。 基层管理者:直接负责非管理类员工日常活动的那些人。 1.2管理 管理:通过与他人共同努力,既有效率又有效果地把事情做好的过程。 效率:用最小的投入获得一定的产出,正确完成一项任务。 效果:正确地做事,通过完成这些任务而帮助组织达到既定目标。 有效的管理常常要兼顾达到目标(效果)并尽可能地提高效率。 1.3管理者做什么 按照:职能角色技能/能力来划分 1.3.1按职能来分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计划工作:目标战略计划 组织工作:结构安排结构设计 领导工作:激励员工指挥他人活动选择有效的沟通解决员工之间的冲突 控制工作:监督比较执行过程,纠偏 1.3.2按角色 人际关系信息转换决策角色 人际关系:代表人领导人联络人 信息转换:收集人传达人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危机处理者资源组织者谈判者 1.3.3按技能/能力 理念人际关系技术政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