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制曲过程探究

酱油制曲过程探究
酱油制曲过程探究

酱油制曲过程探究

1 前言

制曲是酱油酿造过程重要的工序之一。曲子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酶的分解和成品的风味口感、理化指标以及原料的利用率。制曲管理重点是产生大量酶系,如蛋白酶、淀粉酶等;酶活力高;制曲过程中避免杂菌的污染。为控制好这几大参数,现就酱油的生产过程及设备的探讨如下:

2 关键控制点

制曲过程中按生长阶段可分为孢子发芽期、菌丝生长期、菌丝繁殖期、及孢子着生和孢子成熟期。每一生长阶段所需要的温度是不相同的,都有其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一般而言,在孢子发芽期,温度控制在30±2℃范围。如果能在控制温度上依生长阶段的不同严格把握,则会使制曲生长处于最佳阶段。

制曲按通俗的叫法可称为两日曲或三日曲。两日曲也叫嫩曲,三日曲也叫老曲。嫩曲酶活力高,酶系欠丰富。老曲酶活力相对低,但酶系丰富。一般依生产工艺:发酵周期较长的如高盐稀态发酵就采用三日曲,这样产生的酶系丰富,对原料逐级水解,成品风味、口感好;发酵周期较短的如低盐固态工艺则要求酶活力高在短时间内分解原料较为彻底。产品风味、口感相对要差一些。我国大部分地区采用低盐固态发酵工艺,因而用二日曲制作工艺的较多。二日曲所需时间大致为28~32h,在这个时间段中孢子发芽期大致为0至8或9h,菌丝生长和菌丝繁殖期大致在8至17或20h,随后时间为孢子着生和孢子成熟时间。

制曲中曲料色泽的变化,一般在孢子发芽期为曲料本身色泽,菌丝繁殖期曲料上布满着白色菌丝,孢子着生和孢子成熟期色泽变化过程为白色到淡黄绿色到黄绿色再到深绿色。每一阶段色泽变化不同,通过感官色泽可区分不同阶段,由此来控制温度、通风、湿度、翻曲等。如翻曲一般在菌丝生长的末端和菌丝繁殖的末端也即曲料为白色并结块时,这些都是相关的。

任何生命体的生长都离不开水份,曲料在生长过程中,环境空间湿度大小对生长影响较大。通常在制曲的中期由于菌丝生长、菌丝繁殖致使曲料大量失水,故需补充水份,维持湿度100%较好;在制曲后期维持自然湿度直至出曲。有较多厂家制曲环境差,采用平床制曲和厚层通风制曲的占大部分,几乎靠自然条件来调节,操作者也很容易忽略这个问题,给生长带来不利影响,结果导致酶活力低、成品产出率低。在较为简陋条件下建议在室内悬挂一个干湿球温度计,湿度太低可将冷开水在曲室地面喷洒或通蒸气等(与此同时要注意曲料及曲室的温度)。

制曲过程中最易出现花曲和烧曲的现象。花曲就是有的长、有的不长,导致的原因主要是接种不均匀造成;另一方面一些厂制曲室屋顶不易于清扫、洁净化程度差,且为平顶型,制曲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汽附着不洁物后冷凝回滴到曲料上(感染有害菌)也会带来较多花曲现象。烧曲就是正常菌生长受到抑制,体现在制曲的前期,pH下降,易酸败;制曲的后期出现氨味、异味。烧曲的原因就是温度高达40℃以上或者感染杂菌原因所致。要注意控制好温度。当然蒸料水分过高对花曲和烧曲均有影响。

3 制曲设备

常采用的平床制曲和厚层通风制曲方式,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在夏季闷热的气温下生产几乎不能进行,很多厂家被迫停产,再加上采用人工方式翻曲,温湿度不利控制,感染杂菌的机会特大,成曲酶活力较低。而率先在日本使用的圆盘通风制曲实现全套自动化控制。

不受四季的限制。可依其生长阶段自动调节温、湿度,使成曲酶活力较高,生长过程良好。

4 小结

综述以上,各厂家除了改造自身的硬件设施之外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找出最适的生长曲线,然后依此曲线来控制好每个阶段的温、湿度。以使曲料达最佳生长状态。用豆、麦、麸皮酿造的液体调味品。色泽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有助于促进食欲。是中国的传统调味品。

发展简况

酱油是从豆酱演变和发展而成的。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酱油”名称是在宋朝,林洪著《山家清供》中有“韭叶嫩者,用姜丝、酱油、滴醋拌食”的记述。此外,古代酱油还有其他名称,如清酱、豆酱清、酱汁、酱料、豉油、豉汁、淋油、柚油、晒油、座油、伏油、秋油、母油、套油、双套油等。公元755年后,酱油生产

技术随鉴真大师传至日本。后又相继传入朝鲜、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

生产工艺

酱油用的原料是植物性蛋白质和淀粉质。植物性蛋白质遍取自大豆榨油后的豆饼,或溶剂浸出油脂后的豆粕,也有以花生饼、蚕豆代用,传统生产中以大豆为主;淀粉质原料普遍采用小麦及麸皮,也有以碎米和玉米代用,传统生产中以面粉为主。原料经蒸熟冷却,接入纯粹培养的米曲霉菌种制成酱曲,酱曲移入发酵池,加盐水发酵,待酱醅成熟后,以浸出法提取酱油。制曲的目的是使米曲霉在曲料上充分生长发育,并大量产生和积蓄所需要的酶,如蛋白酶、肽酶、淀粉酶、谷氨酰胺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等。在发酵过程中味的形成是利用这些酶的作用。如蛋白酶及肽酶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产生鲜味;谷氨酰胺酶把万分中无味的谷氨酰胺变成具有鲜味的俗谷氨酸;淀粉酶将淀份水解成糖,产生甜味;果胶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等能将细胞壁完全破裂,使蛋白酶和淀粉酶水解等更彻底。同时,在制曲及发酵过程中,从空气中落入的酵母和细菌也进行繁殖并分泌多种酶。也可添加纯粹培养的乳酸菌和酵母菌。由乳酸菌产生适量乳酸,由酵母菌发酵生产乙醇,以及由原料成分、曲霉的代谢产物等所生产的醇、酸、醛、酯、酚、缩醛和呋喃酮等多种成分,虽多属微量,但却能构成酱油复杂的香气。此外,由原料蛋白质中的酪氨酸经氧化生成黑色素及淀份经典霉淀粉酶水解为葡萄糖与氨基酸反应生成类黑素,使酱油产生鲜艳有光泽的红褐色。发酵期间的一系列极其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所产生的鲜味、甜味、酸味、酒香、酯香与盐水的咸味相混和,最后形成色香味和风味独特的酱油。

普遍采用的低盐固态发酵工艺流程如图。

原料处理分为3步。①饼粕加水及润水:加水量以蒸熟后曲料水分达到47—50%为标准。②混和:饼粕润水后,与轧碎小麦及麸皮充分混和均匀。③蒸煮:用旋转式蒸锅加压(0.2MPa)蒸料,使蛋白质适度变性,淀粉蒸熟糊化,并杀灭附

着在原料上的微生物。

制曲分两步。①冷却接种:熟料快速冷却至45℃,接入米曲霉菌种经纯粹扩大培养后的种曲0.3—0.4%,充分拌匀。②厚层通风制曲:接种后的曲料送入曲室曲池内。先间歇通风,后连续通风。制曲温度在孢子发芽阶段控制在30—32℃,

菌丝生长阶段控制在最高不超过35℃。这期间要进行翻曲及铲曲。孢子着生初期,产酶最为旺盛,品温以控制在30—32℃为宜。

发酵成曲加12—13°Be'热盐水拌和入发酵池,品温42—45℃维持20天左右,酱醅基本成熟。

浸出淋油将前次生产留下的三油加热至85℃,再送入成熟的酱醅内浸泡,使酱油万分溶于其中,然后从发酵池假底下部把生酱油(头油徐徐放出,通过食盐层补足浓度及盐分。淋油是把酱油与酱渣通过分离出来。一般采用多次浸泡,分别依序淋出头油、二油及三油,循环套用才能把酱油成分基本上全部提取出来。后处理

酱油加热至80—85℃消毒灭,再配制(勾兑)、澄清及质量检验,得到符合质量标准的成品。

展望

酱油工业正在打破传统的方法而逐步采用新方法。如原料连续蒸煮处理,将加水的原料在0.16—0.18MPa压力下蒸煮3分钟,并快速冷却,可使原料全氮利用率由原来旋转蒸煮锅的75%提高到85%左右;制曲使用圆盘机后,成曲酶活性高,质量好,还减少劳动力和改善劳动条件。此外,诱变育种出优良突变新菌株及液体曲的应用,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酱油的生产工艺研究进展

酱油的生产工艺研究进展 (德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山东,253023)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内酱油生产各种工艺概况,并指出了传统发酵食品工艺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酱油的生产工艺现状,提出了传统酱油酿造工艺的存在的缺点及需要改进的方向,文章对酱油生产的低盐固态工艺和高盐稀态工艺等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分析,展望了酱油生产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酱油;高盐稀态发酵;低盐固态发酵;发展现状 前言 酱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酱油生产工艺得到有很大的发展。酱油是以植物蛋白和淀粉为原料酿造而成的食品,由于其独特的风味、色泽以及丰富的营养价值,已成为我国、日韩、东南亚各国乃至欧美人民饮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1]。 酱油俗称豉油,它能增加和改善菜肴的口味,还能增添或改变菜肴的色泽。以大豆(饼粕)、小麦和麸皮等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的色、香、味的酿造酱油,但其口感相对单一,无法满足消费者对鲜味及其他风味的调味需求。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国家对酱油中添加酸水解植物蛋白液解禁后,配制酱油因其生产周期短、产出率高、口感鲜美、价格较低且营养成分与酿造酱油相似等特点得到迅速发展。我国人民在数千年前就已经掌握酿制工艺了。 酱油始创于我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以营养丰富、风味优良而成为国际、国内市场上不可缺少的调味品[2]。酱油的生产工艺和发展方向是酿造行业科技人员新的课题。酱油质量的优劣,专家们公认“生产工艺”是关键,尤其是随着国内生活水平与消费水平的提高,酱油尤其是中高档酱油的需求不断上升,在这种情况下,酱油生产工艺的革新与改进更显得十分重要。 酱油发酵方法有天然晒露法、稀酬发酵法、固稀分酿法、固态无盐法和低盐固态法。这些工艺方法都有其独到之处,也均有不足的地方。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为提高酱油质量,将多采用高盐稀态发酵。 1 传统的酱油生产工艺

酱油风味的研究进展

酱油风味的研究进展 郑淑敏201410724101 食品质量与安全2014 级1 班 摘要:本文阐明酱油风味的含义、特征、形成的途径,分析酱油的风味物质,叙述酱油风味 形成的条件及机理,并从工艺等方面提出改善酱油风味的建议。 关键词:酱油风味物质影响因素 Reviews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oy SauceFlavor ZhengShumin 201410724101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Class 1 Grade 2014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mea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ing ways of flavor of soy sauce were analyzed. The flavor condition of soy sauce was analyzed, and the flavor and flavor of soy sauce were proposed. Keywords: soy sauce; flavor substances; influencing factors 前言 酱油不仅是一种古老的调味品,还是营养丰富的发酵食品[1]。酱油始创于我国,至今已 有2000 多年的历史。因其在调味品中具有无与伦比的风味优势,故能流传至今,成为国际市场上不可缺少的调味品[2]。酱油是我国和东南亚国家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且随着欧美对酱油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其出口创汇潜力看好,但是由于欧美国家的人普遍乐于接受日本酱油的风味,而我国酱油和日本酱油的风味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对我国酱油风味物质及其形成机理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很有必要,对提高我国酱油风味和指导高档酱油生产、提高我国酱油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3]。 1 酱油的种类 酱油按照制造工艺分,可分为低盐固态工艺、浇淋工艺、高盐稀态工艺。 1.1 低盐固态工艺 相对高盐稀态工艺,低盐固态发酵采用相对低的盐含量,添加较大比例麸皮、部分稻壳和少量麦粉,形成不具流动性的固态酱醅,以粗盐封池的方式进行发酵,大约经过21 天保温发酵即可成熟。提取酱油 特点为发酵时间短,酱香

酱油的制作方法(简易版)

步骤一:泡豆 把黄豆中杂质拣干净并清洗后,放入清水中浸泡4~8小时,豆粒表面圆润无皱纹就算泡好了。 步骤二:蒸豆 把泡好的豆子里的水分沥干,放入蒸锅中常压蒸2小时左右,不要蒸太烂,一捏能碎就可以了。 步骤三:拌曲 把酱油曲精(干料重的1‰~2‰)和10倍量左右的面粉混合,等蒸熟的豆粒冷却至30℃或夏季室温时,拌入曲精面粉混合物,翻拌均匀,让曲精在豆粒表面分散均匀即可。 步骤四:制曲 把拌好的豆堆放在竹匾上(家用的塑料洗菜篮也行),在避光处让曲霉生长8~12小时。

步骤五:制曲环境 环境温度在23~30度为宜,豆料本身的温度最高不应超过35度。环境相对湿度应在50%~80%,同时豆料内不应有积水。 步骤六:成曲 在生长过程中,豆粒会长出白毛并结块,可将黄豆结块捏散。 若环境干燥,应用加盖湿毛巾等方法保证湿润的气氛。制曲时间随温度而变,如果温度较低,那么制曲的时间将会延长。制曲耗时2~4天左右。 当曲料手感疏松柔软,有弹性,菌丝丰富,孢子饱满,呈黄绿色,无异味,有成曲特有的香气时即制曲成功。

第二部分:发酵(高盐稀态发酵法) 步骤一:制醪 把制成曲的霉豆拌入盐水中,例如 豆曲重10斤,则需要盐5斤,水20斤。 拌入盐水中的霉豆即成为稀态的酱醪。 把上述制成的酱醪放入瓶中或缸 内,盖上不密封的盖子防止杂物掉入。 可放在太阳下暴晒,但要防止雨水落入。 在刚开始发酵时要经常搅拌,搅拌频率 逐渐降低;在发酵至20天左右时可加入 生香酵母;在发酵至三周或一个月时应 停止搅拌;同时可密封后暴晒发酵。 整个发酵过程需要半年左右的时 间。

第三部分:酱油的出油 步骤一:压榨 待酱油发酵好后,可直接用细密纱 布过滤酱醪并压榨得到酱油。如果酱油 过咸,可添加温开水约65℃继续浸泡6 小时以上后再过滤压榨。 步骤二:加热 把取得的酱油加热至90℃~100℃ 15~20分钟,可起到灭杀残留微生物、 调和风味和沉淀渣滓的作用。 步骤三:再次过滤 将加热后的酱油用棉布进行再次过 滤,可获得更为澄清的酱油。

酱油的生产工艺流程

酱油生产流程:

1、关键控制点(CCP) 危害分析和危害评估完成之后,确定关键控制点,并填写《HACCP计划表》。酱油的生产过程至少可设以下几个关键控制点:(1)原料验收,(2)蒸煮,(3)菌种制备,(4)制曲,(5)制醪,(6)发酵,(7)调配,(8)灭菌,(9)贮存,(10)罐装。 2、关键限值(CL)的确定 根据酱油的生产工艺及生产过程中检验,进行多次修定,最终确定产品的关键限值。 3、原料验收控制 所采购的原材料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食品行业强制性标准或企业标准,采取原材料索证制度和验收制度对达不到要求的原材料应拒收、拒用,更不能选用发霉、失效、污染和有毒、有害的物质。 4、蒸煮 严格控制原料的粉碎粒度、配比、蒸煮的时间、压力和水份,保证蛋白质的适度变性,杀灭原料上的微生物,防止二次污染。 5、制曲 对制曲的温度、通风量、制曲、翻曲时间及成曲的质量应严格控制,对制曲设备、设施应建立完善的清理消毒制度。 5、制醪 控制醪液的盐度、水份和温度和制醪设备、设施的卫生管理。6、发酵 控制发酵温度、发酵周期,随时检测发酵的成熟度,防止发酵过

程的污染。 7、淋油 控制淋油水的温度,淋油速度和泡淋时间。 8、调配 严格执行产品的标准,制定调配操作规程,控制防腐剂的使用。 9、灭菌 对酱油的灭菌要进行人员、设备、工艺的确认,并严格执行要求。 10、罐装 要保证酱油在灭菌后到罐装过程中间环节的卫生,防止酱油的二次污染。 11、建立监控程序并实施纠正预防措施 关键控制点和关键限值确定后,必须对CCP实施有效的监控,对在监控中发现的问题,立即采取纠正措施,保证CCP处于受控状态并评估产品的安全性及对受影响的产品做出合理的处置。 12、建立CCP记录和验证程序 在生产中严格执行HACCP计划表的规定,并做好相应的验证记录,对验证资料进行统一管理,并至少保留三年以上。

酱油曲精(3.042)

酱油曲精3.042 一、3.042米曲霉概述: 米曲霉是一类产复合酶的菌株,除产蛋白酶外,还可产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酶、植酸酶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将原料中的直链、支链淀粉降解为糊精及各种低分子糖类,如麦芽糖、葡萄糖等;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将不易消化的大分子蛋白质降解为蛋白胨、多肽及各种氨基酸,而且可以使辅料中粗纤维、植酸等难吸收的物质降解,提高营养价值、保健功效和消化率,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生产曲酸、酿酒等发酵工业,并已被安全地应用了1000多年。米曲霉是理想的生产大肠杆菌不能表达的真核生物活性蛋白的载体。米曲霉基因组所包含的信息可以用来寻找最适合米曲霉发酵的条件,这将有助于提高食品酿造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米曲霉基因组的破译,也为研究由曲霉属真菌引起的曲霉病提供了线索。 二、3.042米曲霉(酱油曲精)介绍: 酱油曲精以CICC2339(沪酿3.042)米曲霉菌株为主,外增产蛋白酶的黑曲霉等多菌种,通过纯种培养、复配精而成。 优势: 1.用于制曲提高产量,氨基酸转化率高于同类产品的5%--10%。 2.增香,酶系中含有NSP分解酶系,鸟苷酸等呈味物质成率较高,能给产品带来特有的鲜香味。 3.缩短制曲、发酵周期,更加便于提高生产连续性及设备利用率。 配方:麦片,豆皮,微量元素,CICC2339(沪酿3.042),ACCC30467(沪酿336-2),ACCC30368(AS3.350)等。 用途:酱油原料制曲,广泛用于豆瓣酱、豆酱、豆豉等的发酵。 注意事项: (1)其为符合菌种,在生产前期比单一的生长速度可能有所慢,属于正常现象,不会影响生产。 (2)符合菌种对城区水分要求较高。一般熟料水分不低于50%-52%,否则会影响到后期酶系的生长。 四、3.042米曲霉(酱油曲精)酿造酱油上的优势:

酱油制曲过程中常见杂菌污染及防治措施

酱油制曲过程中常见杂菌污染及防治措施 摘要: 本文提出了在苦油酿造时的制曲过程中常发生的杂菌污染原因、污染杂菌的种类以及防止杂菌污染的方法, 对中小昔油生产企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普油; 制曲; 杂菌污染 1 前言 酱油生产中的制曲工艺过程是酱油酿造的重要环节。没有质量优良的曲子, 就不会酿造出品质优良的酱油。制曲是酿造酱油的基础。生产首先要选择制曲原料, 所用原料必须使米曲霉能正常生长繁殖、制曲容易、曲霉菌分泌的蛋白酶和淀粉酶酶活强, 价格低,来源广, 使所生产酱油香气浓, 质量好。我国目前酱油生产的首选原料是热榨豆饼、豆粕、小麦, 以及小麦的副产品—熬皮, 进行适当配比, 并经过润料、蒸熟、冷却等一系列处理,然后将米曲霉种曲接种到该基质上, 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氧气条件下进行纯种培养, 使米曲霉充分生长发育繁殖, 同时分泌出多量的蛋白酶、淀粉酶以及氧化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多种酶, 进下一步发酵过程时分解原料中的蛋白质、淀粉等。 由于制曲工作十分重要, 所以对制曲的技术操作十分严格。无论是采用传统的竹匾、木盘等简单制曲设备还是厚层通风制曲或更先进的圆盘制曲机械, 在制曲过程中都十分重视无菌操作, 尽量防止杂菌污染。这对优质酱油的生产奠定了物质保障。尽管如此, 在生产实践中仍时有发生制曲基质被杂菌污染的情况, 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在制曲过程中会发生杂菌污染是因为无论采用何种制曲设备, 制曲都是在有菌空气的条件下进行, 如果是通风制曲, 则空气中的杂菌就会进入曲料中生长繁殖, 造成杂菌污染, 除非是对空气进行灭菌处理。尤其是所用种曲抱子数量不足或抱子繁殖力差时, 对杂菌的抵抗力就减弱。另外, 造成曲料杂菌污染的重要原因还有: 曲料润水不合适, 含水量过高, 制曲时曲室温度高、湿度大以及氧气供给不足等。 根据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专家的研究, 稼菌、细菌、酵母菌都有不同的程度的污染, 其中的极少部分菌对酱油生产有益, 而绝大多数则对酱油生产有害。现举例如下: 2 霉菌 2.1 毛霉 一种低等真菌, 菌丝无色, 形如毛发而得名, 繁殖后, 既妨碍米曲霉繁殖, 又会降低酱油的风味。 2.2 根霉 菌丝无色, 菌丝如蜘蛛网状, 形成葡甸菌丝, 向下伸入培养基中, 成为根状的菌丝, 称为假根。 2. 3 青霉 菌丛绿色, 繁殖后产生霉臭味, 影响酱油风味, 并对米曲霉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3 细菌 3.1 小球菌 小球菌是制曲时杂菌污染的主要细菌。制曲初期易污染, 它好气, 生酸力弱, 繁殖多时, 影响曲霉菌的生长, 不耐盐, 当成曲制醅后, 会很快死亡, 残留的菌体会造成酱油混浊沉淀。 3.2 粪链球菌 粪链球菌是嫌气菌, 生酸力较强, 当产酸过多时, 影响米曲霉的生长。 3.3 枯草芽抱杆菌

酱油生产工艺流程及说明

酱油生产工艺流程及说明

1、关键控制点(CCP) 危害分析和危害评估完成之后,确定关键控制点,并填写《HACCP计划表》。酱油的生产过程至少可设以下几个关键控制点:(1)原料验收,(2)蒸煮,(3)菌种制备,(4)制曲,(5)制醪,(6)发酵,(7)调配,(8)灭菌,(9)贮存,(10)罐装。 2、关键限值(CL)的确定 根据酱油的生产工艺及生产过程中检验,进行多次修定,最终确定产品的关键限值。 3、原料验收控制 所采购的原材料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食品行业强制性标准或企业标准,采取原材料索证制度和验收制度对达不到要求的原材料应拒收、拒用,更不能选用发霉、失效、污染和有毒、有害的物质。 4、蒸煮 严格控制原料的粉碎粒度、配比、蒸煮的时间、压力和水份,保证蛋白质的适度变性,杀灭原料上的微生物,防止二次污染。 5、制曲 对制曲的温度、通风量、制曲、翻曲时间及成曲的质量应严格控制,对制曲设备、设施应建立完善的清理消毒制度。 5、制醪 控制醪液的盐度、水份和温度和制醪设备、设施的卫生管理。 6、发酵 控制发酵温度、发酵周期,随时检测发酵的成熟度,防止发酵过程的污染。

7、淋油 控制淋油水的温度,淋油速度和泡淋时间。 8、调配 严格执行产品的标准,制定调配操作规程,控制防腐剂的使用。 9、灭菌 对酱油的灭菌要进行人员、设备、工艺的确认,并严格执行要求。 10、罐装 要保证酱油在灭菌后到罐装过程中间环节的卫生,防止酱油的二次污染。11、建立监控程序并实施纠正预防措施 关键控制点和关键限值确定后,必须对CCP实施有效的监控,对在监控中发现的问题,立即采取纠正措施,保证CCP处于受控状态并评估产品的安全性及对受影响的产品做出合理的处置。 12、建立CCP记录和验证程序 在生产中严格执行HACCP计划表的规定,并做好相应的验证记录,对验证资料进行统一管理,并至少保留三年以上。

酱油双菌种制曲

实验三酱油双菌种制曲 1.实验目的 在掌握基础微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发酵调味品工艺学中讲述的理论知识,并结合微生物菌种活化、扩大培养、摇瓶液体培养的技能,分离原料利用率高、适用性强的主要霉菌并进行双菌种制曲,缩短酱油制曲周期、改善产品品质。 掌握酱油生产过程中制曲环节的微生物、主要步骤、操作条件等。 2.原理 酱油酱醅中栖息着种类繁多、数量丰富的微生物,主要为米曲霉和黑曲霉。米曲霉分解蛋白质能力强,黑曲霉糖化能力强。由于现实状况是蛋白质原料不足,且不是纯蛋白;淀粉质原料多,且不是纯淀粉,因此应相应地补充蛋白酶和淀粉酶来提高蛋白质原料利用率和氨基酸生成率。 曲霉类微生物是酱油制曲过程中的主要微生物。其中,米曲霉分解蛋白质能力强,黑曲霉糖化能力强。进行双菌种制曲可以结合两者之优点,缩短酱油制曲周期、改善产品品质。 3.试剂和仪器设备 3.1菌种:酱油酿造用黑曲霉、米曲霉。 3.2试剂:碘化钾、氢氧化钠、乙酸、硫代硫酸钠、酚酞、甲醛等为分析纯,麸皮、为食品级。 3.3设备仪器:酒精灯、显微镜、接种环、培养箱、洁净工作台、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恒温生化培养箱、自动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等。 4.实验步骤 4.1 种曲的制造 麸皮∶水1∶1,倒入250 mL的三角瓶,塞好棉花塞,摇动三角瓶,使料水充分混合均匀,厚度以1. 5 cm左右为准。0. 1 MPa灭菌30 min,灭菌后趁热摇松曲料。每个三角瓶在无菌条件下接入三环试管斜面菌种,逐个摇动使之混合均匀。30℃恒温培养,18 h左右再摇瓶使结块散开,继续置于30℃恒温培养4 h至物料结饼明显时进行倒置培养1 d,使上下菌丝生长一致。当孢子初显黑色或褐色时停止培养,然后置于阴凉处备用。 麸皮、水→混合→蒸料→摊冷→接种→装盘→第一次翻曲→第二次翻曲→种曲。 ↑ 扩大培养纯种 4.2设计不同条件进行实验,分别测蛋白酶活力(报告中按照实际设计的方案书写) (1)制曲温度 (2)制曲时间 (3)曲料水分 (4)接种比例(将第六组的数据列入这一系列)

酱油酿造废水的处理技术难点 研究进展

酱油酿造废水的处理技术难点研究进展 2010-02-21 10:22作者:谷腾水网 1酱油酿造废水的来源与特点 目前,我国的酱油生产以北方的“低盐固态工艺”和南方的“高盐稀态工艺”为主。一般的酱油生产工艺过程包括原料处理、制曲、发酵、浸出淋油及加热配制等工序。酱油废水是一种有机物含量较高的食品发酵废水。其成分主要为粮食残留物如碎豆屑、麸皮、面粉、糖分、酱油、发酵残渣、各种微生物及微生物分泌的酶和代谢产物、酱油色素、微量洗涤剂、消毒剂和少量盐分等,色度较高,废水处理具有一定的难度。 2酱油废水处理的难点 (1)色度高。酱油色素是酱油废水中最难去除的部分,酱油色素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酱油发酵过程中由于糖氨反应(美拉德反应)形成的黑色;其次是由于产品调配时人工加入的焦糖色素。上述两类物质均是结构极其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到目前为止,尚未明了其分子结构。其含有的生色基团由以下2个或2个以上共轭生色基构成。 3酱油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这些共轭生色基使有机物分子在可见光区产生吸收峰,使废水具有了色度。经验表明,活性炭吸附、微电解等方法对这类废水色度的去除并不理想,且在充氧吹脱过程中色度有加深的趋势。废水中色素物质的去除是酱油废水处理中的难点,目前为止,鲜有达到一级排放标准的报道。 (2)盐度高:食盐是酱油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酱油废水中的酱油罐冲洗水、滤布冲洗水等是高盐污水,含盐量为1~5%(约10000~50000mg/L)。虽然生产废水与酱油调味料厂的其它普通污水调匀后可降低含盐量,但含盐量还是处于较高水平。盐度对物化处理工艺的影响很小,但对所接触金属设备有腐蚀作用,将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此外,高盐度对生化处理工艺有较大的影响。 (3)冲击负荷变化大。酱油废水水质季节性变化是废水处理过程的另一个难点。大多数酱油厂制曲季节相对集中,尤其采用露晒工艺的酱油厂更是如此。制曲废水与其它废水性质不同,制曲时,会产生浓度极高的泡料废水,使其COD高达20000mg/L左右,给酱油废水处理造成很大困难。工厂以销定产的生产方式,造成废水水质波动极大,冲击负荷变化也较大,同时,使生物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受到很大影响。 (4)污染物成分不稳定。有些酱油生产企业产品种类复杂,通常包括生抽酱油、老抽酱油、红醋、辣椒酱、蒜蓉酱、食醋、耗油、腐乳等酿造产品,这使废水成分更复杂,治理更困难。

酱油生产工艺流程

酱油生产工艺流程 一、前期蒸煮、制曲、发酵: 原料浸泡(浸泡罐或者浸泡池)→原料进锅(斗式提升机)→原料润水(润水绞龙)→混合料蒸煮(旋转蒸煮锅)→熟料出锅(下料斗)→熟料出料(定量绞龙)→熟料输送(皮带输送机)→熟料冷却(风冷机)→混合料接种(接种混合机)→混合料输送(平面输送机)→制曲通风(酿造专用风机)→温度湿度调节(加温加湿装置)→翻曲(翻曲机)→出曲(真空吸曲送料系统或人工)→自动化制曲(圆盘制曲机)→盐水罐→温水罐→发酵(发酵罐)→灭菌(酱油灭菌机)→板框式过滤机→室外沉淀罐。 二、中期调配: 室内沉淀罐→溶糖锅→调配罐→焦糖色煮色锅→酱油浓缩锅→酱油灭菌器→酱油过滤器→包装。 三、后期包装线 上瓶机→外刷瓶机→洗灭灌封一体机→贴标机→热收缩膜机→自动装箱机→入库。 将黄豆浸泡2-3小时左右用斗提机提至三楼,浸泡方案有两种,一种是用水池来浸泡,一种是用浸泡罐,再输送到蒸煮锅蒸煮。再到风冷机将物料冷却→在接种混合机将菌种接入熟料→用输送机输送到每一个曲池里面进行制曲,制曲时间40个小时.制曲是酱油酿造的关键流程,制曲直接影响霉活率,霉活率越高出油率越高.目前,全国酱油的出油率普遍都在 2.5左右,而我们现在的设备工艺可以达到一吨

混合料出4吨原油,甚至4.5吨原油。真空吸曲机(或人工)将物料盐水搅拌以后送至每一个发酵池,发酵一定时间后就可以出原油了。从出曲到送料整个操作过程只要几个人操作,节省劳动力。发酵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发酵池,一种是采用不锈钢发酵罐。 中国做了几百年的原油,1.味2.色。老抽的波米度32。生抽28。但是目前很多生抽还达不到28。在波美度达不到的情况下使用增稠剂来提高波美度。增稠剂易与下列物品结合: 1.未变性的蛋白质; 2.固形悬浮物; 3.其它分子; 与上述物质结合后易生成沉淀物。 而广东目前使用浓缩锅,其优点: 1.将水分蒸发; 2.将酱油里面的焦化物质带走。 酱油内的焦糖色素是经过5-6小时100多度高温熬制出的,里 面约有15%的焦化物质。焦化物质使酱油呈红带乌的颜色, 其形态为一点点的小颗粒。而经过浓缩锅的酱油呈红带金黄 的颜色。浓缩锅只有50度的工作温度。 3.酱油沸腾后其固性悬浮物浮于表面,被负压抽走。 瞬时高温灭菌机 1.酱油在高温区低于10秒钟。防止酱油的雾化和气化。 2.其是酱油工艺最先进的设备之一。目前的工艺酱油在曲池

酱油发酵技术研究进展

酱油发酵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酱油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材,深受人们喜爱。而我国又是酱油的起源地,酱油的的发酵技术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改进,今天我们就从发酵工艺、制曲工艺以及生产设备这三个方面出发对酱油现状做一个综述。 关键词:酱油;风味;种曲 酱油是一种古老的调味品,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随着人们素质的提高对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对酱油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高。酱油是一种营养丰富,成分复杂的调味品。而生产酱油有不同的发酵方法,并且在发酵过程中是靠多种微生物所产生的酶系对原料中的复合成分进行分解使酱油的色、香、味、体达到最佳。在这些过程中设备的选择以及合理利用是必不可少的。 一、发酵工艺的研究 1不同的发酵工艺对酱油质量的影响1.1天然露晒法 这种方法所发酵得到的酱油风味很好,因为在发酵过程中是制曲,所以微生物种类多,盐水浓度高所以拌水量大,而因为日晒夜露所以酱醅成色好。而且发酵周期很长所以色、香、味、体俱全,但是由于日晒夜露所以卫生条件得不到保障。 1.2低盐固态发酵法 低盐固态发酵酱油的定义为:以脱脂大豆及麦麸为原料,经蒸煮、曲霉菌制曲后与盐水混合成固态酱醅,再经发酵制成的酱油。所以说低盐发酵法的工艺简单,发酵周期短,但是发酵温度较高,蛋白质利用率较高,但是风味就没有天然露晒好。 1.3高盐稀态发酵法 这种方法发酵得到的酱油质量优于低盐发酵法,但是成色相对较淡、而且发酵周期较长,设备占用过多。 2现阶段进展 现在我国酿造酱油的方法是一个多工艺并存的时期,而且这个时间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在上面三种方法中相对于比较好的高盐稀态发酵法做了一定的调整,使之成为一种高盐、低温、稀醪、发酵周期长的酱油生产工艺。 二、影响制曲的质量的研究 种曲的质量直接影响大曲的质量最终影响到原料的利用以及酱油的产量和质量。在制曲过程中除了要求种曲产孢子多、发芽率高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控制好杂菌污染问题。 曲霉菌在通风制曲的过程中生长周期大致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孢子发芽期、菌丝生长期、菌丝繁殖期、孢子着生期。这四个阶段的控制会直接影响成曲的质量,所以我们要分段控制好这四个阶段。 1制曲时期分段控制 在制曲过程中霉菌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的环境条件以至于使得霉菌在最适环境下面生长。而这些环境因素大致有温度、湿度、时间控制以及风量,只有控制好这些因素霉菌才会生产出我们所需要的产品,才会为好酱油的质量打下基础。 1.1孢子发芽期 这个阶段的要求是曲料一定要蒸熟,保证当中蛋白质变性适度以及水分适中,同时还要保证种曲质量和温度,这个阶段温度最为重要一般是在 30-32℃为霉菌最是温度。 在生产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接种温度过高会出现曲料不接块,后期还出现异味等,这就说明温度过高导致菌种被烫死从而不能形成种群优势导致耐高温杂菌生长产生异味。 1.2菌丝生长期 菌丝生长代表菌体进入繁殖生长阶

酱油制曲过程探究

酱油制曲过程探究 1 前言 制曲是酱油酿造过程重要的工序之一。曲子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酶的分解和成品的风味口感、理化指标以及原料的利用率。制曲管理重点是产生大量酶系,如蛋白酶、淀粉酶等;酶活力高;制曲过程中避免杂菌的污染。为控制好这几大参数,现就酱油的生产过程及设备的探讨如下: 2 关键控制点 制曲过程中按生长阶段可分为孢子发芽期、菌丝生长期、菌丝繁殖期、及孢子着生和孢子成熟期。每一生长阶段所需要的温度是不相同的,都有其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一般而言,在孢子发芽期,温度控制在30±2℃范围。如果能在控制温度上依生长阶段的不同严格把握,则会使制曲生长处于最佳阶段。 制曲按通俗的叫法可称为两日曲或三日曲。两日曲也叫嫩曲,三日曲也叫老曲。嫩曲酶活力高,酶系欠丰富。老曲酶活力相对低,但酶系丰富。一般依生产工艺:发酵周期较长的如高盐稀态发酵就采用三日曲,这样产生的酶系丰富,对原料逐级水解,成品风味、口感好;发酵周期较短的如低盐固态工艺则要求酶活力高在短时间内分解原料较为彻底。产品风味、口感相对要差一些。我国大部分地区采用低盐固态发酵工艺,因而用二日曲制作工艺的较多。二日曲所需时间大致为28~32h,在这个时间段中孢子发芽期大致为0至8或9h,菌丝生长和菌丝繁殖期大致在8至17或20h,随后时间为孢子着生和孢子成熟时间。 制曲中曲料色泽的变化,一般在孢子发芽期为曲料本身色泽,菌丝繁殖期曲料上布满着白色菌丝,孢子着生和孢子成熟期色泽变化过程为白色到淡黄绿色到黄绿色再到深绿色。每一阶段色泽变化不同,通过感官色泽可区分不同阶段,由此来控制温度、通风、湿度、翻曲等。如翻曲一般在菌丝生长的末端和菌丝繁殖的末端也即曲料为白色并结块时,这些都是相关的。 任何生命体的生长都离不开水份,曲料在生长过程中,环境空间湿度大小对生长影响较大。通常在制曲的中期由于菌丝生长、菌丝繁殖致使曲料大量失水,故需补充水份,维持湿度100%较好;在制曲后期维持自然湿度直至出曲。有较多厂家制曲环境差,采用平床制曲和厚层通风制曲的占大部分,几乎靠自然条件来调节,操作者也很容易忽略这个问题,给生长带来不利影响,结果导致酶活力低、成品产出率低。在较为简陋条件下建议在室内悬挂一个干湿球温度计,湿度太低可将冷开水在曲室地面喷洒或通蒸气等(与此同时要注意曲料及曲室的温度)。 制曲过程中最易出现花曲和烧曲的现象。花曲就是有的长、有的不长,导致的原因主要是接种不均匀造成;另一方面一些厂制曲室屋顶不易于清扫、洁净化程度差,且为平顶型,制曲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汽附着不洁物后冷凝回滴到曲料上(感染有害菌)也会带来较多花曲现象。烧曲就是正常菌生长受到抑制,体现在制曲的前期,pH下降,易酸败;制曲的后期出现氨味、异味。烧曲的原因就是温度高达40℃以上或者感染杂菌原因所致。要注意控制好温度。当然蒸料水分过高对花曲和烧曲均有影响。 3 制曲设备 常采用的平床制曲和厚层通风制曲方式,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在夏季闷热的气温下生产几乎不能进行,很多厂家被迫停产,再加上采用人工方式翻曲,温湿度不利控制,感染杂菌的机会特大,成曲酶活力较低。而率先在日本使用的圆盘通风制曲实现全套自动化控制。

酱油的新工艺流程

酱油生产加工的新技术 摘要: 本文介绍了部分酱油的制作工艺流程,从古到今,尤其讲述现代的新兴改进技术,以此让大家对生活中不起眼的调味品——酱油,的新加工技术有所了解。 关键字:酱油、工艺流程、新技术 前言: 酱油是用豆、麦、麸皮酿造的液体调味品。色泽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有助于促进食欲。是中国的传统调味品。以植物性蛋白为原料依酿造法、速酿法或混合法制得之调味液,得称之为酱油,包括加食盐、糖类、酒精、调味枓、防腐剂等制成者。酱油起源于中国,是一种古老的调味品,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早在周朝就开始成为贵族中的一种佐餐调味品。古代酱油在宋代主要用于凉拌菜的佐料,到了元、明、清以后才大量应用于其它菜肴技艺的烹调之中;而且在苏敬的《新修本草》、孙思邈的《千金宝要》、《外台秘要》等医书中已成为常用的药剂。制作酱油的原料因国家、地区的不同,使用的配料不同,风味也不同,比较出名的是泰国的鱼露(使用鲜鱼)和日本的味噌(使用海苔)。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酱油制作工艺也有着很大的变化。 酱油的简介 自尧舜始,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深厚酿造传统。酱油及酱类的酿造在我国也起源甚早,远在3000年前的周朝的《周礼·天官篇》就有记载:“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酱用百有二十瓮”;《论语·乡党篇》中也有“不得其酱不食”的记载。很多古书上都有用酱油来烹调或腌渍食物的记述。如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提出用豆酱清来腌制肉类。 到了唐代,酱油还被当作药用,孙思邈《千金方》载:“獭狗啮人,豆酱清涂之。手足指掣痛,酱清和蜜温涂之。”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李时珍认为“不得其酱不食,亦兼取其杀饮食百药之毒也。”现代中医药理认为,酱及酱油味咸性寒,有健脾开胃、清热解毒的功效。可治食欲不振、暑热、疗疮初起、烫伤、毒虫伤、手指肿痛、食物中毒等症。 公元753年,我国唐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将中国的制酱技术传入日本,教会了日本僧人和居民制酱。唐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日本高僧空海到我国长安留学,也将中国制酱技术带回日本。约在公元1200年的日本镰仓时代,有一位叫觉心的日本高僧到中国经山寺修行,归国之前,掌握了经山寺祖传酱的技术。归国后在名叫纪州由良的地方,创立了兴国寺,并向附近的人们传授制酱技术。从此之后,经过漫长的发展时期,酱油的酿造技术在日本发扬光大。 传统酱油制作加工工艺及其优缺点 酿造酱油是用大豆和/或脱脂大豆,或用小麦和/或麸皮为原料,采用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酱油。酱油的源头是豠酱,《齐民要术》是第一本记载有豆醠制法和使用类似酱油- 豆酱清- 的书。当时要制造的主角是豆酱,而虿酱清只是副产品而已,所以制造方法蜡后世造酱油有很大的不同,味道亦应栉异。 天然晒露法概述:以大豆和面粉为原料,以竹牌匾或竹帘为制曲工具,靠天然的微生物发酵制曲,成曲与浓盐水混合,置于瓦缸内,经过三伏酷暑,利用日晒夜露温差大的特点,使空气中的多种有益微生物在酱醅中生长繁殖,促成原料的分解和酱油的成色,并在光照下杀死酱醅中一些有害的微生物。一般在4~10月份进行生产,有“三伏秋油“之称。

酱油制曲过程中的分段控制法

酱油制曲过程中的分段控制法 柏芳青,马新村,赵双梅 (1.滨州职业学院,山东滨州 256624;2.滨州市滨城区商业集团总公司,山东滨州256600;3.滨州技术学院,山东滨州256600) 摘要:通过酱油制曲过程中,曲霉菌在曲料上不同时段上的生长变化特点,将其分为孢子发芽、菌丝 生长、菌丝繁殖、孢子着生四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曲霉菌生长所需要的温度、湿度、通风量等条件 的不同,进行针对性分段控制,创造优良的曲霉生长环境,制得优质大曲。 关键词:酱油;制曲;曲霉菌;分段控制 中图分类号:TS264.2 文献标识码:C Subsectlon control methodv in koji making of soy sauce BAI Fang-qing1,MA Xin-tun2,ZHAO Shuang-mei3。 (1.Binzhou Vocational College,Binzhou 256624,China;2.Bincheng District Commerce Group Cooperation in Binzhou,Binzhou 256600,China;3.Binzhou Technology Institute,Binzhou 256600,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passes in the soy sauce system tune process,Aspergiilus on tune material in different time interval growth change characteristic。Divides into the spore it to germinate,the hypha grows。the hypha reproduces-the spore is living four stages.Grows condition and so on temperatur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tage aspergillus。humidity,ventilation which needs differ-enees,carries on the pointed piggy-back contr01.Creates the fine tune mildew habitat and makes the high quality big tune. Key words:soy sauce;koji making;aspergillus;subsection control 1 前言 俗话说“一曲、二酱、三淋油”,在酱油生产过程中,制曲阶段是最关键时期,酱曲的优劣直接影响酱油质量,决定原料利用率高低,并且影响酱油发酵质量和淋油效果。要制好曲,除种曲质量、蒸料程度等条件对其有直接影响外,静止培养阶段的温度、湿度、风量、时间等对成曲质量的优劣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在实际生产中,负责通风制曲的员工叫做“看曲工”。一般厂子的“看曲工”,仅就看曲而看曲,机械被动地掌握通风温度,使成曲质量得不到有效提高。制曲过程的实质是创造曲霉生长最适宜的条件,保证曲霉菌等有益微生物充分发育繁殖,分泌酱油酿造需要的各种酶类。所以,对“看曲”工人来说,掌握此阶段霉菌在曲料上的生长变化规律,才能尽可能地创造最适宜条件,保证曲霉菌的大量繁殖生长,制得优质大曲。加强“看曲工”培训,使之了解掌握曲霉菌等有益微生物在曲料上的生长变化知识,增强工人在“看曲”工作中的主动性和科学性,对制得优质成曲,无疑是大有裨益的。笔者根据掌握的微生物理论知识和制曲实践经验,将曲霉菌在制曲阶段的不同时间上的不同变化,用“分段”的方式作一阐述,以期用比较直观的方式讲明变化规律,使工作人员在“看曲”过程中,分段控制,便于掌握。 2 曲霉菌在制曲过程生长的四个时期 在整个通风制曲过程中,霉菌在曲料上的生长变化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2.1孢子发芽期

不用酱油曲精自制酱油-

不用酱油曲精自制酱油? 酱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料,我们平时吃酱油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通过买,但是大家都知道外面买的酱油里面的添加剂是非常多,而且有些酱油还是用酱油曲精自制的,并不是用真正的大豆制作而成的,其实酱油我们是可以自己制作的,那不用酱油曲精自制酱油? 不用酱油曲精自制酱油的方法一 材料 1、黄豆4斤,面粉0.5斤,麦皮0.1斤,酱油曲精1克,饱和盐水。 2、八角1克,陈皮2克,公丁香3克,茴香1克,味精2克,白酒0.1斤、红糖0.3斤。 做法 1,原料处理。选优质黄豆,倒入缸或池中浸泡2-4小时左右,洗净沥干,用压力锅煮熟;面粉和麦皮用锅炒至微焦黄色。酱油,食醋,味极鲜,老抽,生抽,陈醋,米醋,香醋,北京佐禾食品有限公司。 2、接种。黄豆熟料呈红棕色,略有豆香味,摊凉后将面粉、麦皮和酱油曲精混合均匀拌入。 3、制曲。接种翻拌均匀的豆料分装于竹篾簸箕2-3厘米后,盖上盖子,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制曲。经过约24小时后料温上升,豆粒表面长满了白色菌丝,此时用铲将豆分成几块翻过来,经过

约24小时,期间约5小时打开盖子1次,豆粒表面长满黄绿色的孢子有正常曲香,无其他异味即为成曲。(以上时间视环境温度而变,以菌种生长情况为准) 4、发酵。将黄豆曲倒入罐或坛中,加入饱和盐水,达到用手用力压豆粒能浸没为合适,表面再盖一薄层盐粒。 5、日光暴晒。将黄豆曲放到阳光下,经过1-3个月天然日晒夜露即为成熟酱醪。 6、淋油。加入盐水浸泡成熟酱醪3天,吸出的酱油液汁浓粘,色泽红棕,味道香浓,再加入盐水浸泡7天,吸出酱液,第三次加入盐水浸泡7天,再吸出酱液。 8、配制成品。将三次吸出的酱液混合,经10天日光曝晒,沉淀,加入八角、陈皮、公丁香、茴香的煮出液,再加入味精、白酒、红糖和盐使酱液盐分浓度约为17%(约10-15斤酱油),加热煮沸过滤即为成品五香黄豆酱油 不用酱油曲精自制酱油的方法二 黄豆浸泡膨胀无皱纹,用清水漂洗几遍,晾干,放到笼屉里面蒸煮1-2小时,然停火自然降温。不要蒸烂,黄豆降温降到40℃以下,接种酱油曲精,将曲精和面粉混合均匀,和黄豆拌匀,让黄豆都沾上面粉。 把拌好的黄豆放在干净的盒子,用布包好,放到空架上面发酵制曲。 温度30-35度之间最好,8-12小时,料发白,将曲翻一次,温度低延长时间。 28小时左右,黄豆表面会长满菌丝(菌丝为黄绿色),此时已

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九江一中、吉安一中等)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联考 文综试卷地理 “矮砧密植”是用矮化砧木嫁接的果树,应用生物或栽培措施使果树生长比常规矮小,树冠紧凑的栽培模式。苹果树是喜低温、干燥的温带果树,要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左图为黄土高原某地“矮砧密植”标准化果园景观图,“果树攀着支架长、水肥顺着管道滴灌、防雹网树顶张、火虫灯光诱”等新技术的应用是该果园的最大特点。右图为两种不同栽培技术下的果树树冠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根据图文材料分析,与传统果树种植相比较,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的优点不包括( ) A.果树矮枝多,容成花 B.产量高,苹果品质一致性高 C.便于机械化作业 D.苹果树抗旱抗倒性强 2.推测黄土高原最适宜发展“矮砧密植”苹果种植技术的黄土地貌类型是 A.黄土墚 B.黄土峁 C.黄土塬 D.沟谷 2020年11月1日,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七人普”)正式开启,和以往相比,普遍存在的“人户分离”现象仍然为人口普查带来困难(人户分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二者不一致)。但这次人口普查有所不同的是,全国700多万名普查员在这天开始走入千家万户,全面采用电子化方式开展,直接实时上报数据。通过细致划分普查区域、运用大数据比对核查等方式,确保普查登记真实准确、不重不漏。据此完成3-5题。 3.造成广大务工人员“人户分离”的主要原因有( ) ①新农村的建设②经济的快速发展③严格的户籍管理④教育程度的提升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4.“人户分离”现象包括两种形式,是指“有户(籍)无人”和“有人无户(籍)”。下列地区中,“有人无户(籍)”现象相对普遍的是( ) A.湖北省 B.四川省 C.浙江省 D.江西省 5.“七人普”中,通过细致划分普查区域、运用大数据比对核查等方式,确保普查登记真实准确、不重不漏。在下列技术中,为细致划分普查区域提供资料的主要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北斗导航系统 D.5G技术 据研究,山东乳山市白沙口湾水深约2米,因第四纪冰期后期气候转暖,被黄海海水浸没而成,并在基岩海岸发育了古海蚀崖。距今约5~1万年前,该海湾形成了东西延伸的白沙滩沙坝,瀉湖也随之形成。在瀉湖北部,白沙滩河每年携带泥沙输入,但其输沙量季节差异大。1984年,为阻挡东来的沿岸泥沙淤积堵塞潮流通道,于是顺着瀉湖出口修建了350米长的丁坝。下图为白沙口海岸地貌简图。据此完成6-8题。

酱油品牌

东古酱油 donggu发源地:广东 东古酱油鹤山市东古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现位于鹤山市古劳镇麦水工业开发区,前身为调珍酱园,原设在鹤山县古劳镇古劳墟,是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一八五O年)开始经营的民间食品企业,至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历史。现已发展成为颇具规模的调味品生产基地。公司现拥有酿造酱油、古劳... 相关产品:食品饮料调味品中华老字号腐乳酱油 李锦记 Lee Kum kee发源地:香港 李锦记香港李锦记集团创建于1888年,迄今已有110多年历史,它凭借严格的品质管理和强大的市场拓展能力,在70年代起迅速建立起一个蜚声海内外的酱料王国,畅销产品达60余种,分销网络遍布世界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真正实现了“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李锦记产品”。斐然的成绩,使李... 相关产品:食品饮料调味品食醋酱油 太太乐发源地:上海 太太乐上海太太乐食品有限公司是中国著名的调味品食品企业之一。本着“让十三亿人尝到更鲜美的滋味”的企业理念,在强大研发力量的支持下,太太乐公司始终致力于研发更新更好的鲜味料,为消费者带来国际流行的新一代调味品。太太乐系列调味品共分六大类几十个品种,分别为鸡精系列鲜味料、酱... 相关产品:食品饮料调味品芝麻油鸡精酱油芝麻油 王致和发源地:北京 王致和王致和集团(前身为原北京市金狮食品酿造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酿造调味品为主业的科工贸一体化、跨行业经营的集团公司。全公司总资产3亿元,现有员工3700人,专业技术人员526名。集团生产酱油、食醋、腐乳、酱、酱油粉、酱油膏、咖喱卤、清酒、料酒及... 相关产品:食品饮料调味品中华老字号酱菜腐乳酱油 海天 haitian发源地:广东 海天海天味业肇始于200多年前的清代中叶乾隆年间。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的佛山,坐拥亚热带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优势,具备气候温暖,阳光充沛的独特条件,催生出传统的酿造业——佛山酱园。其时,酱园工艺讲究、口感醇厚的酿造方法已领先同侪,梁柱侯、夏泰等一批能工巧匠更是推动了制酱业的繁荣发... 相关产品:食品饮料中华老字号食醋酱油 致美斋 jammycha发源地:广东 致美斋我国调味食品生产历史悠久,酱和醋等调味品早在两千年前就由我们的祖先发明。清朝盛期,致美斋酱园已是我国四大酱园一之了,因“致美斋”秉承传统酿造之优良制作精神而名闻遐迩。现座落于广州市北郊广花二路的广州致美斋食品有限公... 相关产品:食品饮料调味品食醋酱油 厨邦 chubang发源地:广东 厨邦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中炬高新技术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企业,是专业生产调味品的现代化大型企业,是我国调味品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基地。公司拥有厨邦、美家、美味鲜岐江桥三大品牌,满足消费者不同口味的需求。生产经营的产品有:酱油、鸡粉、鸡汁、蚝油、食醋、腐乳、... 相关产品:食品饮料调味品腐乳酱油

酱油生产技术

酱油生产技术 §1酱油原料及处理 酱油是一种咸味调味品,它是以蛋白质原料和淀粉质原料为主料经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 ?酿造方法 1.传统采用野生菌制曲、晒露发酵,生产周期长,原料利用率低,卫生条件差。 2.现代,在原料、工艺、设备、菌种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改进,生产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品 种也日益丰富。 ?分类 1.酿造酱油 2.配制酱油 3.再配制酱油 ?营养成分丰富 1.蛋白质、多肽、aa等7.5~10g,含糖2g以上(我国酿造酱油每100mL)。 2.V、磷脂、有机酸以及钙、磷、铁等无机盐较丰富。 3.多种调味成分特殊香气、咸味、鲜味、甜味、酸味、酪氨酸等爽适的苦味,咸、酸、 鲜、甜、苦五味调和,色香俱备。 一、原料P2 酿造酱油所需要的原料有哪几种?蛋白质原料、淀粉质原料、食盐、水及辅助原料。 蛋白质原料大豆、脱脂大豆(豆粕、豆饼) 淀粉质原料麸皮、小麦、米糠 选择原料有何要求?P2 ①蛋白质含量较高,碳水化合物适量,有利于制曲和发酵; ②无毒无异味,酿制出的酱油质量好; ③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④容易收集,便于运输和保管; ⑤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有利于原料的综合利用。 (一)蛋白质原料P2 1、大豆 是黄豆、青豆、黑豆的统称,各地均有种植,尤以东北大豆产量最多、质量最优。 1)主要成分蛋白质35%~40%,脂肪12%~20%,碳水化合物21%~31%,纤维素4.3%~5.2%,灰分4.4%~5.4%,水分7%~12%,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大豆氮素成分中95%是蛋白质氮,其中水溶性蛋白质占90%,aa种类较全,含8种必须aa,尤其含谷aa量高。 2)选择颗粒饱满、干燥、杂质少、皮薄新鲜、蛋白质含量高。 3)脂肪未利用。故大多用脱脂大豆为酱油生产的蛋白质原料。 脱脂大豆按生产方法不同,分豆粕和豆饼两种。 用脱脂大豆作原料比大豆经济合算。因全氮含量为大豆的1.2倍,在脱脂时破坏了大豆细胞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