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与温度

夯实基础

一、认识水的物态变化

1.请观察下列图中的各种自然现象:

在以上图片中是由液态的水组成的是;是固态的水组成的是。(填序号)2. 、、是水的三种状态。水很容易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3.洒在地上的水会变干,是由于水变成了。

4.大气中的水蒸气会变成,形成降水。在日常生活中会看到刚从冰箱里拿出的饮料瓶外壁上出现一层液滴,这是由转变来的。

5.冬天,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因为冰能直接转变成;冬天常见的霜,是空气中直接转变成的。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如图是自然界水循环的示意图,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雨或雪。雨和雪落到地面,雪会融化成水,一部分直接变成小溪,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涌出地表后,变成股股清泉;许多小溪汇合,形成江河,又注入大海。

(1)分析水循环的示意图,说出你能碍出的水的物态变化。

(2)你也许注意过,天气预报中常说:“……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地区的冷空气前锋

相遇,将在我国××至××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却不一定带来降雨,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试猜想水蒸气变成水的条件是什么?

二、测量温度

7.叫做温度。水处于什么状态,温度是重要因素。8.测量温度的仪器是,它的刻度常以来标注,符号是。

9.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针对练习

1.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

义,如图是小明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该装置净水过程发

生的物态变化有。

2.牙医在给病人看牙的时候,要把小镜子先在火上烧一下再放入

口腔中,其目的是防止

3.夏天,小明到小丽家去玩,小丽从冰箱里拿出饮料倒入纸杯里

请小明喝。不一会,小明发现纸杯壁上有一些小水珠。

(1)纸杯壁上出现的小水珠是由转变来的;

(2)下面事例与(l)中属同种现象的是。(填字母代号)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成水

B.夏天,揭开冰棒纸后看见冰棒胃“白汽”

C.寒冷的冬天,冰冻的农服会变干

D.夏天的清晨,河面上会出现雾气

4.下列现象属于水蒸气直接变成冰的是( )

A.水结成冰B.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

C.冬天晾在室外的衣服会被晾干D.冬天,室外物体上常挂着一层霜

5.如图所示,烧开水时壶口要冒出“白气”,“白气”是( )

A.水蒸气

B.水蒸气转变成的小冰晶

C.水蒸气转变成的小水珠

D.小水珠和小冰晶的混合体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B.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

C.水的沸点与气压无关,总是100℃

D.0℃和100℃之间分成100份,每份代表1℃

7.关于温度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温度计由感温泡、玻璃毛细管和刻度标尺三部分组成

B.使用温度计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C.温度计的感温泡要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待示数稳定后取出读数

D.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8.下列对温度的估测正确的是( )

A.我们洗澡时,水的温度大约为80℃

B.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8.5℃

C.铅的熔点为328℃

D.太阳表面的温度为1535℃

直击中考

1.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下列图中的描述,属于水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是( )

2.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固体直接变为气体的是( )

熔化和凝固

夯实基础

一、晶体和非晶体

1.同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2.晶体是有结构的,而把非晶体压碎,它的碎块却没有形状。

3.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属于非晶体的是。

4.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既不属于晶体电不属于非晶体的是。

①牛奶②铜③玻璃④松香⑤糖⑥沥青⑦钻石

二、固体的熔化和液体的凝固过程

5.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做,从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做。

6.同学们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在安装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实验时为什么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试管而采取水浴加热的方法?

(3)为了减少实验所用的时间,你有哪些可行的办法?

(4)同学们把-8℃的冰放入试管中,用30℃左右的温水加热,每隔30 s记录一次温度,填入了

下表:

时间/s 0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270 300 330

温度/℃-8 -6 -4 -2 0 0 0 0 1 2 3 4 通过分析数据珂以得出: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是。7.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这个温度叫晶体的;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

8.晶体熔化的条件是;晶体凝固的条件是

9.小明针对本节所学的知识列出了下面的表格,请帮他填写完整

融化过程

固体分类举例

是否吸热温度有无熔点

晶体

非晶体

针对练习

1.夏天喝饮料常加些冰块,这种做法用到的物理知识是。2.人们用钨做灯丝,是因为钨具有。

3.上物理复习课时,老师写下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和,反映了一个共性是。4.下列现象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1)春天,冰雪消融,是;

(2)铁水浇人模子铸成铁件,是。

5.如图所示,为锡熔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l)锡的熔点是;

(2) AB段图像表示的是,BC段图像表示的是

过程,这段过程中保持不变,但必须从外界

,CD段图像表示;

(3)锡熔化过程经过min,在3 - ll min内锡所处状态

为。

6.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该图像

你能获得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

信息一:;

信息二:。

7.现代建筑出现一种薪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颗粒状的

小球,球内充人一种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

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物内温度基本保持

不变。下图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像的是( )

8.萘的熔点为80.5 ℃,80.5℃时萘的状态为( )

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状态 D. 以上都有可能

9.把0℃的冰投入0℃的水中,周围环境的温度也是0℃,则( )

A.冰的质量会增加B.冰的质量会减少

C.水的质量会增加D.冰、水的质量都不变

10.右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海波的熔点是40℃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8 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1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晶体的是( )

A.一切金属、冰、沥青、蜂蜡B.海波、冰、石英、萘

C.冰、松香、玻璃、铁D.沥青、蜡、糖、玻璃

12.下列过程属于熔化的是( )

A.糖放在水中逐渐化成了糖水B.露水的形成

C.夏天冰棒外壁出现小水珠D.冰雪消融

13.我国南极科学考察基地——长城站的平均气温为- 25℃,最低气温达-88.3℃,在那里用的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 )

A.凝固点较低B.凝固点较高

C.密度较水银小D.对温度变化敏感

14.下图中,描述非晶体凝固的图像是( )

15.如图所示是探究冰的熔化实验,当烧杯里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里的冰

( )

A.也熔化一半B.不熔化

C.完全熔化D.无法判断

16.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固B.熔化

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

17.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时,它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则该图线可能是( )

A.冰的熔化图线B.松香的熔化图线

C.玻璃的凝固图线D.铁水的凝固图线

18.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却

没有逐渐变较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

蜡均匀且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

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乙是(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某时刻蜡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都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3)如果让你自己实验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你在实验中会想到注意哪些问题呢?请你写出至少两条注意事项:。

19.黑龙江省漠河镇中学的师生们在做水的凝固实验,现在请你也来参与,他们将热水瓶内的热水倒在烧杯中,拿到室外,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上画出水的凝固图像。

请根据图像回答:

(1)水的凝固点是多少?

(2)黑龙江省漠河镇当时的气温是多少?

(3)图像表示法的优点是什么?

直击中考

1.火山爆发是近段时间人们常议论的话题,你知道吗,岩浆是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的熔点依次(选填“升高”或“降低”)。

2.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

A.沥青B.冰C.玻璃D.石蜡

3.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固的是( )

A.初春,窗前细雨绵绵B.盛夏,山谷白雾弥漫

C.深秋,草丛露珠晶莹D.严冬,江河千里冰封

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

A.铁块化成铁水B.盘子里的水晾干了

C.湖水表面结冰D.水沸腾时水面出现“白气”

汽化和液化

夯实基础

一、从液体到气体

1.物质从变成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分为和两种形式。

2.沸腾是在液体和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3.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图中所示的温度是 ℃。

(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 min 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表格里记录的数据,请你在图乙小方 格纸上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85

87

89

92

94

96

97

98

98

98

98

(3)从水的沸腾图像可以看出,此时水的沸点是 ℃,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 (选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水沸腾的条件是 和 。

5.蒸发是发生在液体 的 汽化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 二、从气体到液体 6.物质从 变成 的过程叫做液化。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 和 。液化石油气是利用 的方法实现的。

7.气体液化时要 热,气体液化的最大好处是使它的体积 ,便于储存和运输。 三、物态变化中的吸热和放热

8.同学们学习了汽化和液化的知识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大试管中分别加入1

3 的

水,给左边试管加热,挹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引到右边试管的

冷水中。请回答:(左管中始终保持有水情况) (1)实验现象:

(2)此现象说明: 针对练习

1.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制作的“简易冰箱”,水通过毛巾从上面的水盆渗到下面的水盆, 铁皮箱内的温度就会降低,这是利用 的道理来降温的。要想使此“冰箱”降温效果 更好一些,可采取的办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2.火箭点火发射时,若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上,发射台就会被烧毁,为了保护发射台,在它的底部建造了一个大水池,利用水时吸热降温的方法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火箭发射时,底部喷出的庞大的白色气团(如图所示)是形成的。3.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不适应而上升,导致头痛、眩晕、恶心。通常情况下,在中暑患者身上擦对中暑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的道理是。4.对着开水“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使水温下降。夏天下雨前天气会比较闷热,这是因为。

5如图所示是热管原理示意图,热管是一根密封的真空金属

管,管内衬有一层叫吸液芯的多孔材料,里面装有酒精或

其他液体。热管可以把高温部分的热量迅速传递到低温部

分,其主要是利用了内装液体在高温部分,然后

又迅速跑到低温部分进行的道理。

6.在我国北方的一些缺水地区,农林业常用喷灌技术,利用

管道代替沟渠输水,好处之一就是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渗漏和。

7.如图所示,炎热的夏季经常见到小狗伸出长长的舌头,请从物理学角度分

析这个现象:。

8.物理学是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有力武器,图中的符号分别代表冰雹、

小雪、雾和霜冻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是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

A.冰雹

B.小雪

C.雾

D.霜冻

9.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时,会发现瓶外壁“出汗”,这是( )

A.水从瓶内渗出来的结果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的结果

C.空气中的水蒸气汽化的结果

D.瓶外壁上的水汽化产生的现象

10.外科医生在做小手术或紧急治疗运动员肌肉扭伤时,常用蒸发快的液态氯乙烷做麻醉剂,把液态氯乙烷喷到局部皮肤上,使皮肤快速冷冻,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这是由于氯乙烷( )

A.汽化放热B.汽化吸热

C.凝固放热D.熔化吸热

11.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C.把0℃的冰放人0℃的水中,冰会熔化

D.化雪更比下雪冷,是因为雪熔化时要吸热

12. 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最后不变

13.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对0℃的冰持续加热,直到全部变成100℃的水蒸气,如图所示的四个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

直击中考

1.冰块在熔化的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均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初春,冰雷消融汇成溪流

B.盛夏,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滴

C.金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寒冬,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3.刚下过雨后,在山上形成雾。下列有关“雾”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雾是从山中冒出来的烟

B.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C.雾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

D.雾是水蒸气凝固成的小水珠

地球上的水循环

夯实基础

一、多姿多态的水

1.物质从直接变成的现象叫做升华。从直接变成叫做凝华。2.冬天,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因为冰成了水蒸气;冬天常见的霜,是

水蒸气成的小冰晶。

二、地球上的水循环

3.如图所示是地球上的水循环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夏天,湖泊和海洋中的水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成小水滴,形成降雨。

(均填物态变化)

(2)冬天,湖水成冰,冰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成雪降落到地面。

春天时,冰和雪又会成水。(均填物态变化)

(3)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三、来自极地的报告

4.水是宝贵的资源。地球上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而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只占全部淡水的,因此,节约用水有重要意义。

5.请你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举两例说明如何节约用水:

(1) ;

(2) 。

针对练习

1.冬天,气温急剧下降时,会看到路边很多树枝都挂满白色的雾凇,如图所

示。雾凇的形成是现象,该过程(选填“吸热”或“放热”)。

2. 2010年春,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严重旱灾。

(1)人工降雨是缓解旱情的重要手段,干冰等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撒在云

上的干冰(填物态变化)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水滴形成降雨。

(2)面对旱情,我们更要节约用水。写出一种生产、生活中常见的节水方法

。3.物态变化现象随处可见,下列关于这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B.夏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应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白的一层霜,这是凝华现象,要放出热量

4.哈尔滨是一个冰雪的世界,冬季著名的“冰雪大世界”引来大量国内外游客。下列关于“冰雪大世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雪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

B.在“冰雪大世界”游玩时会觉得很冷,是因为冰雕雪雕熔化吸热

C.冰雕雪雕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是因为它们蒸发成了水蒸气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直击中考

1.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约为3500万立方米,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用水问题。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永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以上过程涉及的物态变

化有( )

A.汽化凝固B.汽化液化C.液化凝华D.升华凝华

2.下列物质属于凝华形成的是( )

A.河面上的冰B.屋檐上的霜C.草叶上的露D.江面上的雾

3.如图所示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同时伴随着

热;过程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或,同时伴随着热。

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1.在一只装有少量水的大烧杯口盖一只盘子,在盘里放入一些冰块,用酒精灯加热,如图所示。

该过程中没有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B.凝华

C.汽化D.液化

2.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有( )

A.打开汽水瓶盖,从瓶口冒出的“白气”形成的过程

B.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的过程

C.冬天,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上形成冰花的过程

D.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

3.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二下列对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这些霜是由露变成的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啮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放置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4.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

蒸发,图中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变化的是( )

5.许多房间都有如图所示的玻璃窗,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和在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下列关于“水雾”是在玻璃窗的哪一面的说法中正确

的是

A. 甲、乙两房间“水雾”都在内表面

B. 甲、乙两房间“水雾”都在外表面

C. 甲房间“水雾”在外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内表面

D. 甲房间“水雾”在内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外表面

6.冬天,当气温急剧下降时,松花江边很多树枝都挂满洁白晶莹的雾凇。产生

这种现象的物态变化主要是( )

A.凝华B.升华

C.凝固D.汽化

7.如图所示,这是某种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

关于图中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

A.这是一种晶体,其熔点大约是50℃

B.笫1 -3 min物质从外界吸收热量,第4-6 min则没有吸热

C.第8~9 rriin物质处于液态,且正在吸热升温

D.在第4 min时,可观察到既有固态成分,又有液态成分

8.哈尔滨人爱吃鸡蛋糕,做法通常是把盛搅匀的鸡蛋液的碗放在大

锅内的水中蒸,锅与碗底不接触,当锅内水沸腾后,碗中的汤将

( )

A.同时沸腾

B.稍后沸腾

C.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

D.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达到水的沸点

9.如图所示,是家用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图,下列关于冰箱的一些说法错误的

是( )

A.冰箱工作过程中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制冷剂在冰箱内部发生的是汽化吸热现象,将冰箱内部热量带走,起到

制冷作用

C.蒸气在冷凝器中发生的是液化放热现象,将热量散发到冰箱外部

D.因为冰箱有制冷作用,所以在炎热的夏天,可通过在室内打开冰箱门的

方法降低室温

10. 以下是对生活中见列的一些现象的说明,其中科学的是( )

11.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地球上的水汽化升到高空液化成水滴,成为云的主要组成部分。当满足一定条件中时,云中的水滴先后要经历转变为水蒸气、小冰晶等过程,才能形成雨落向地面:那么,从云中的水滴到降雨的过程中,水先后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汽化、凝同B.升华、凝华、熔化

C.汽化、凝华、熔化D.液化、凝固、熔化

12.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南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丽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猜想,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魁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二、非选择题

13. 夏天,西瓜切开后,常用保鲜膜覆盖切面,这样做的目的是减慢水分,从而使西瓜的保鲜时间更长;冬天,江河冰面上的积雪即使没有融化也日渐减少,这是现象。

14.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的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而看不清物体;即使不擦镜片,过一段时间镜片上的小水珠也会不见的,这一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先是后是。

15.我国民间有句谚语叫“霜前冷.雪后寒”,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现象而形成的;“雪后寒”是因为雪时热。

16.端午节来临,小承和小冬帮妈妈煮粽子。煮粽子的水烧开后,小承认为要继续将火烧得很旺,使锅内水剧烈沸腾,这样会更快将粽子煮熟;小冬则认为,水沸腾后应改用小火,盖上锅盖,让锅内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粽子煮熟、你认为想法更合理,理由是

17.如图所示是人造卫星中常用到的热管,热管是一根密封的

真空金属管,里面装有酒精或其他液体,热管的传热本领

比一般金属高出几千倍,甚至上万倍,根本原因是它利用

了和两种物态变化,达到了传热作用。

18.小丽的爸爸想让即将出售的海鲜能够保鲜,但在市场上又

不便于使用冰柜。聪明的小丽想了个办法.她在海鲜的上

面铺上一层碎冰块,由于冰块在熔化时要,但是

温度,所以能实现保鲜的效果,

19.如图所示是北方冬季小朋友经室外玩耍的场景,其中说话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由于

现象产生的,雪是由于现象产生的,堆起的雪人会越来越小,是因为发生了现象。

20.如图所示是一个“简易冰箱”,图中长方体为一个铁皮箱,上面水盆中有水,下面水盆中无水,一块毛巾搭在两盆之间,请你说出该冰箱制冷的原理:。

21.如图所示,给左边试管中的水加热,把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引导到右边试管的冷水中,观察左边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将,右边试管中的温度计的示数将(前两空均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同时右边试管中水的质量将(选填“增加”或“减小”)。

22.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

(1)他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3)分析图丙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23.三个实验小组同时分别探究“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与“水的沸腾’,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

甲的温度/℃97.0 97.5 98.0 98.0 98.0 98.0 98.0 98.0

乙的温度/℃35.0 40.0 45.0 49.0 54.0 58.3 62.5 66.6

丙的温度/℃36.0 39.0 42.0 45.0 48.0 48.0 48.8 49.8

(1)茌三个探究实验f1,,除秒表、温度计和铁架台外,都用到了的实验器材还有

(2)根据记录表,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甲是蜡,乙是海波,丙是水B.甲是水,乙是蜡,丙是海波

C.甲是海波,乙是蜡,丙是水D.甲是水,乙是海波,丙是蜡

(3)海波的熔点是℃,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

液共存状态”)。

(4)其中一组同学实验时发现海波熔化时间短,不便于观察熔化时的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在不改变原来实验装置的情况下,请你告诉他们一种延长海波熔化时间的方法:

物态变化知识梳理

一、水的物态变化

1.物态变化的定义:

(1)熔化:;

(2)凝固:;

(3)汽化:;

(4)液化:;

(5)升华:;

(6)凝华:;

上述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有;放热的有。

2.请在图中括号内填人正确的物态变化名称。

3. 叫做温度

二、熔化和凝固

1.熔化:

2.凝固

三、汽化和液化

定义:叫做汽化。

定义:叫做蒸发。

影响因素:(1);

(2);

(3)。

作用:蒸发热(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

图像:

沸点是指;

沸腾条件:(1);(2)。

定义:叫做液化。

方法:(1);(2)。

气体液化后的好处是。

液化热。

物态变化实验专项

一、晶体熔化

1.如图所示是探究“晶体与非晶体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除了图中展示的器材外,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2)器材在组装过程中,同学们有两种方法,其中比较合理的方法

是。

方法一:先固定温度计的高度,再依次由上到下固定试管、烧杯、

石棉网、酒精灯;

方法二:先在铁架台上放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的火焰情况,由

下到上依次固定石棉网、烧杯、试管、温度计。

(3)实验过程中,没有直接对试管进行加热,而是将试管浸在烧杯的

水中,然后对盛水的烧杯加热。采用这样的加热方法好处是

(4)实验时,小明同学这组是对海波进行实验,小红的实验小组是以蜂蜡为研究对象。他们分

别获得下列实验数据:

小明的数据:

时间/s 0 30 60 90 120 150 180

温度/℃32 42 48 48 48 53 57 小红的数据:

时间/s 0 30 60 90 120 150 180

温度/℃32 36 42 49 57 65 74

①根据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两组实验的“温度—时间”图像:

②通过图像,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2.在做“固体熔化”的实验时,两伞实验小组分别选择了甲、乙所示的实

验装置进行实验。

(1)哪个实验装置较好?请你说明原因:

(2)该实验中对温度计放置有什么要求?

(3)下表是一个小组的测量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28 32 36 40 44 48 88 48 51 54 57

①该同学有一个数据错了,错误的数据是。

②该物质凝固后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原因是

。熔化过程经历了分钟:某同学仅由该组数据就得出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的结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③从上表中,你还能发现什么新的规律,请你写出一条:。

(4)为使熔化物质升温缓慢,除了水浴法加热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5)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活动中,另一组的小明选

择的同体是冰块,采用图丙的实验装置;小华选择的固体是海波,

采用图丁的实验装置。如果将图丁中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海波将

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海波又继续熔化。说明熔化过程需

要热量。在对冰块和海波加热的过程中要用搅拌器不断地

搅拌冰块和海波,这样做是为了。丙的实验

初中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一.考纲解读 (一)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 作原理,会测量温度。 (二)知道熔化和凝固、知道晶体的熔化规律及熔点,能识别 晶体和非晶体。 (三)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及蒸发制冷作用。知道沸腾现 象、规律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知道液化现象及液化方法。 (四)知道升华和凝华及升华会吸热。 (五)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 二.知识点: (一)自然界中的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1)固态:既有一定的体积,又有一定的形状,很难被压缩 2)液态:不容易被压缩且有一定的体积,但由于它具有流 动性,没有一定的形状 3)气态:很容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即既没有一定的体 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 4)等离子态:由等量的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离子组 成。(了解,重在强调应用) (二)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首先利用分子动理论从微观意义上解释物态变化的本质 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并且存在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 力 (三)温度、温度计 1)温度 a)物理意义: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b)单位: ①常用单位:摄氏度符号℃→摄氏温度 ②国际单位:开尔文符号 K→热力学温度 c)温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1.01*105帕),把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沸水的温度规 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 每一等分成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提示:用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不可靠的。 要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就要使用测量温度的工 具----温度计。 2)常见温度计 a)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b)一般说来,一切物质的任一物理属性,只要它随温 度的改变而发生单调的、显著的变化,都可用来标 志温度而制成温度计。 c)构造: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 日常生活中很多有趣的现象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面列举一些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并加以解析,以期抛砖引玉。 ●用手直接拿刚出锅的鸡蛋时,感觉到烫,但当蛋壳表面的水蒸发完后再摸时,则更烫了,以致无法接受。这是为什么呢? 解析:因为刚捞上来的蛋壳附着一层水膜,开始时,水膜蒸发吸热,使蛋壳的温度下降,所以并不觉得很烫。经过一段时间,水膜蒸发完毕。由鸡蛋内传递出的热量使蛋壳的温度重新升高,所以感到更烫手。这和把手沾湿了去拿更出锅的热馒头感觉不太烫一个道理。 ●蒸馒头时总是上面的先熟,这是为什么? 解析:蒸馒头是利用高温的水蒸气将热传递给馒头使其变熟。刚从沸水中蒸发出来的高温水蒸气密度较小,能迅速升至蒸笼的顶端,所以蒸笼的最上层温度最高,馒头先熟。 ●牙医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常把一个带把的金属小平面镜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一烤,然后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解析:用酒精灯火焰烤过的平面镜温度高于口腔内的温度,可有效防止口腔内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镜面上,导致医生看不清牙齿,影响诊断。

●为什么夏天游泳的人刚从河水中上岸,就感到比在水中冷,蹲下身子抱成团时,则觉得比站着暖和些? 解析:夏季的气温较高,而河中的水由于不断地蒸发吸热,因此水温比气温要低。人刚从水中上岸时,身体表面沾有许多水,这些水会不断蒸发,从人的身体上不断吸热,人就会感到冷。当人蹲下身子抱成团时,人体表面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比站立时减小,水的蒸发速度就减慢了,水从身体上吸热的速度也随之减小,故人就会感觉比站立时暖和些了。 ●为什么,夏天吃冰棒时,若是刚从冰柜中取出的,很容易和嘴唇粘在一起? 解析:刚出冰柜的冰棒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远低于嘴唇的温度,当其与嘴唇接触时,使嘴唇上的少量水分很快放热结冰,与冰棒凝固在一起,便粘住了嘴唇。 ●为什么,寒冷的冬天经常看见玻璃窗的内壁结有漂亮的冰花,而外壁却没有? 解析:寒冷的冬天,室内外温差很大。当户外空气低于0℃时,室内玻璃窗附近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将会放热,直接凝华成冰花,附着在玻璃内壁上。虽然户外空气中也存在着大量的水蒸气,但它的温度跟玻璃的温度相等,不具备凝华的条件,因此冰花出现在玻璃窗的内壁。 ●北方人冬天吃冻柿子时,先放在凉水中泡一会,发现柿

物态变化典型例题解析

第四章物态变化典型例题 【例题1】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采用的是__________温度,它把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例题2】观察下图完成下列填空: (1)名称:甲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_; (2)用途:甲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_; (3)所用液体:甲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_; (4)刻度范围:甲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_; (5)最小刻度值:甲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_. 【例题3】- 8.6℃读作_________,它比- 16.8℃高_________. 【例题4】一支体温计的示数为39.5℃,一位同学没有甩过就给体温正常的自己测量,这时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 【例题5】如图所示,甲图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乙图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例题6】体温计测人体温时,离开人体后_________表示人体温度,普通温度计离开被测物体后_________表示该物体温度. 【例题7】把一支无刻度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温合物中时,水银柱长 20cm,把它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里,水银柱长为 40cm,将它插入某液体中时,水银柱长 25cm,此液体的温度是_________℃. 【例题8】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 37.7℃,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 37.5℃和 38.4℃,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 【例题9】某温度计上标有的测量范围是- 10℃~ 150℃,但将该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 4℃,放入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 98℃,则这支温度计实际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__. 【例题10】甲、乙两支温度计,玻璃泡里装等量的水银,甲温度计的玻璃管的内径比乙粗,若两支温度计的分度值相同,则________的刻度更密一些.用它们测同一液体的温度,则_________测得更准确些。【例题11】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有一定的熔点,________没有一定的熔点.

物态变化常见现象

初二物理第四章现象过关 一、熔化物体状态物态变化 1、夏天吃冰棒解热,是冰棒在口腔或体内熔化吸热 2、冰雪融化(固态液态熔化吸热) 3、铁变成铁水 4、蜡变成蜡油 二、凝固 1、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放热, 使窖内温度不至于太低 2、铁水变成铁件(液态固态凝固放热) 3、严寒的冬天,湿手沾附在门把手上 4、铜水浇注铜像 三、汽化 1、拖地后,地面变干 2、夏天晒湿衣服 3、摸在手臂上的酒精不见了(液态气态汽化吸热) 4、晒粮食 5、大旱时,河底干裂 6、湿头发变干 7、非洲人,使用的土冰箱 四、液化 1、雾露 2、冰糕周围的“白气” 3、打开冰箱门,出现“白气” 4、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 5、冬天带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室内时,(气态液态液化放热) 眼镜模糊不清 6、照镜子时,对着镜子哈气,变的模糊不清 7、夏天自来水管出现水珠(流汗) 8、冬天,门把手流汗 五、升华 1、冰冻衣服变干 2、樟脑球变小 3、雪人在严寒的冬天变小(固态气态升华吸热) 4、灯丝变细 5、用干冰制造舞台烟雾 6、人工降雨 7、对玻璃管内典加热,出现红色云雾 六、凝华 1、灯壁变黑 2、雾凇(气态固态凝华放热) 3、窗花 4、霜雪

达标练习一、下列实例对应的物态变化都有错,请改正 1、晒粮食(液化) 2、雾凇(凝固) 3、灯丝变细(汽化) 4、冬天带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室内时,眼镜模糊不清。(凝华) 5、严寒的冬天,湿手沾附在门把手上(液化) 6、雪霜(凝固) 7、湿头发变干(升华)8、大旱时,河底干裂(凝固) 9、人工降雨(熔化)10、铜水浇注铜像(液化) 11、樟脑球变小(熔化)12、打开冰箱门,出现“白气”(汽化)13、铁变成铁水(液化) 14、对玻璃管内典加热,出现红色云雾(凝华) 达标练习二、 1、把水滴到炽热的炉盖上,听到“滋滋”声并看到冒出“白气”,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先__________后________。 2、从冰箱里拿出冷藏后的鸡蛋,一会发现它变湿,马上用抹布擦拭却擦不干,在桌面上放置一段时间后,鸡蛋自己也会变干,发生的物态变化先________后________。 3、用水壶烧开水,水烧开时,在离壶嘴一定高度处冒出大量的“白气”,而壶嘴处却没有“白气”冒出,其中“白气”产生的过程是,先_______成水蒸气后_______成液态的小水珠。 4、家庭使用的冰箱,在冷凝室内:液态的氟利昂发生了_______现象;在冷冻室内,气态的氟利昂发生了_______现象______热,从而使冷冻室内温度比较低。 5、“霜前冷,雪后寒”这句“谚语”说明了,霜由于气温______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而形成的;雪后由于_______导致气温降低,使人感觉到冷。 6、上联是“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温度不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吸热化水温度未升”。该对联先后包含的两种物态变化分别是______ 和_______ ,它还说明了冰室一种_____(晶体或是非晶体) 7、“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使停止水的沸腾,他们分别利用___________和_________方法停止水的沸腾的。 8、夏天,从冰柜里拿出冰棒时,会看到硬邦邦的冰棒上有白花花的“粉”,一剥去包装纸,冰棒上就冒出“烟”;把这支冰棒放在茶杯里,不一会,茶杯外壁会出“汗”。“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形成的,“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形成的,“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_ 形成的。

中考必考题 物态变化新

中考必考考点一:物态变化 1.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A.初春,河面上冰化成水B.夏末,草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淞 2.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图像。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 A.水的凝固过程 B.海波的凝固过程 C.玻璃的凝固过程 D.蜡的凝固过程 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A.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 B.放在衣柜里面的樟脑丸变小了 C.太阳出来雾散了 D.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 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A.初春,湖面的冰层变薄B.盛夏,阳光下湿衣服晒干 C.深秋,草叶上出现露珠D.严冬,室内玻璃窗上形成冰花 5.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A C D 6.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中,属于凝华的是() 7.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8.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积水干涸 C.秋天,草木上出现了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9.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放置于衣柜中的樟脑球逐渐变小,是汽化现象 刚从水中 出来,感觉特别冷 水烧开时冒出大 量“白汽” 冬季,堆在户外的“雪 人”没熔化却变小 夏天凉晒的湿 衣服逐渐变干

B.烧开水时,锅中水面上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C.深秋,地面上出现的霜,是凝固现象 D.严冬,结了冰的衣服也能变干,是升华现象 10.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汽化 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熔化 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 D.严冬,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升华 11.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凝华后升华D.先升华后凝华 12.实施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是飞机在高空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_____ 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于是高空水蒸气便______成小冰晶或______ 成小水滴,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从而形成降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二.经典练习 1、水结冰:______; 2、冰化水:______; 3、炎热的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______; 4、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霜:______; 5、秋天的夜晚,草叶上出现露珠:______; 6、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______; 7、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______; 8、碘加热变成碘蒸汽:______; 9、碘蒸汽冷却:______; 10、冬天,结冰的湿衣服也能晾干:______; 1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_____; 12、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______; 13、白炽灯丝是由钨丝制成的,长期使用灯泡会变黑:______; 14、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______; 15、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______; 16、衣柜里防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______; 17、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______; 18、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______; 19、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______; 20、在胳膊上擦一些酒精。会感到擦酒精处凉:______; 21、.秋天出现的漫天大雾:______; 22、铁水浇铸成工件:_____; 23、严冬东北地区的树上常有树挂:______; 24、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______; 25、医生常用冰袋给高烧病人降温:______;

【精选】物态变化实验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图甲是小强在标准大气压下用 50g 冰做“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c 水=4.2×103J/(kg·℃)] (1)实验中,冰熔化的时间为___________min。 (2)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冰在熔化过程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J。 (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液体 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答案】4 增大 3.15×10 3不会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图象可知,实验中冰从2min开始熔化,6min熔化完毕,故冰熔化的时间是4min。 (2)[2]由图象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因继续吸热,所以内能增大。 [3]50g冰熔化成水,因为质量是不变的,所以水的质量也是50g,在6~10min内,水的温度升高了15℃,则在6~10min内水吸收的热量为 33 ==(℃)℃= 4.210J/kg0.05kg15 3.1510J Q cm t???? 水吸 由题知物质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而冰的熔化过程用时也是4min,所以冰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 3 ==3.15 Q Q? 10J 冰吸水吸 (3)[4]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

度不变;试管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继续吸收热量,所以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 2.2019年5月,昆明市气温连续10天达到30℃左右,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昆明人着实体验了一下什么叫“酷暑难耐”。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打开窗户通风、尽量穿短衣短裤等避暑手段纷纷登场。这些措施为什么可以使人感觉到凉爽?小林同学准备了滴管、水、两块玻璃片、吹风机(有加热和不加热两挡),请你加入进来一起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把它们放在室内,观察蒸发情况,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_________的关系; (2)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应该____________,然后用吹风机(不加热挡)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蒸发情况; (3)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加热挡)去吹其中一滴水,观察蒸发情况。这样做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该实验将水滴在玻璃片上而不滴在木板上,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林同学上公共厕所洗完手后,用如图所示的烘干机(手一放进去就自动吹暖风的机器)使手上的水快速蒸发。当他把干燥的左手和沾水的右手,同时放进烘干机内,左手感觉吹的是暖风,而右手感觉吹的却是凉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液体表面积用滴管将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吹其中一滴水错误没有控制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避免木板吸水干扰判断蒸发吸热 【解析】 【分析】 【详解】 (1)[1]两滴水的表面积不同,室内的温度和空气流速相同,所以是探究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2)[2][3]要探究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就要保持同种液体表面积、温度相同,而空气流速不同,故用滴管将两滴液体分别滴在两块玻璃上,用不加热挡吹风机吹其中一滴水,观察两滴水蒸发的情况。 (3)[4][5]要探究蒸发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就要保持同种液体表面积和空气流速相同,小林在加热水滴的同时加快了空气的流速,故其做法是错误的。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温度与物态变化 知识梳理: 重点1:温度和温度计 1、温度计原理: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义为0℃,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义为100℃。 (2)0℃和100℃之间为100个等分,每一个等份代表1摄氏度。 2、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2)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总结

重点2:物态变化 一、熔化和凝固: 1、熔化: (1)熔化规律: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上升。 (2)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3)影响熔点的因素:压强杂质 (4)影响物质熔点的因素:杂质(盐水和水的凝固点)、物质种类(冰和铁的熔点不同)、压力(用细线切割冰块)、压强影响物质的沸点(在平原和高山上烧水) (重点) 2、凝固: (1)凝固规律:①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下降。 (2)晶体凝固必要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 (3)凝固放热。 二、汽化和液化

1、汽化: (1)汽化现象分为:沸腾、蒸发两种形式,都要吸热。 (2)沸腾和蒸发的区别: 2、沸腾:(1)液体沸腾必要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不断吸热。 (2)沸腾规律:液体在沸腾时,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3)沸腾图像各段的涵义(以水为例,如图3) 0A段:不断吸热,水的温度升高 AB段:水沸腾时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 3、蒸发: (1)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2)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①液体自身的温度;②液体蒸发的表面积;③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

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

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 一、读谚语,解释物态变化 1、雪落高山,霜降平原 2、水缸出汗,不用挑担(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 3、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5、下雪不冷,化雪冷 6、霜前冷雪后寒 二、厨房中的热现象 1、水壶中的水烧开后,在壶嘴处看到的“白气”是怎么样形成的? 2、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为什么在壶嘴一定距离处才能看到“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却看不到“白气”? 3、用锡焊的铁壶烧水为什么壶烧不坏,而不装水时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变烧坏了? 4、手沾点凉水拿刚出笼的熟馒头时,为什么不觉得怎么烫手? 5、饺子放在水中无论怎么煮也不会变黄变焦,为什么放在油中炸会变黄变焦? 6、水落在热油锅里会爆炸,而油落到热水锅里却不会爆炸,为什么? 7、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水烫得厉害,为什么? 8、烫伤后,用0℃水还是用0℃的冰冷敷效果更好,为什么? 9、炸食物时烧开的油溅到身上往往比烧开的水溅到身上对身体伤害得更严重,为什么? 10、同样大小的一滴水,滴入发热的锅里和滴入热得发红的锅里,结果发现滴入温度较低的发热的锅里,水反而先干,为什么? 11、“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烧开了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请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三、诗词中的物态变化 1、上联“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其中包含了哪些物态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2、庐山以秀美的风景闻名于世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解释“烟”的形成。 四、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 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自然现象是怎么样形成的,并说明是吸热还是放热。 雨 露 雾 雹 冰 雪 霜 窗花(发生在窗户的表面) 雾淞 五、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中的“白气”的形成原因。 天冷时人嘴里呼出的“白气” 水壶嘴上冒出的“白气” 打开啤酒瓶时,酒瓶口部出现的“白气” 打开冰箱门时,冰箱门附近出现的“白气” 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糕周围的“白气”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

物态变化知识点 1 温度和温度计: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 2 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 温度规定为100℃,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分就是摄氏1℃. * 摄氏温度的单位:.摄氏度,符号:℃ 3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伽利略温度计:气体热胀冷缩原理 实验室温度计测量范围: -20℃----110 ℃分度值:1℃内装液体:水银或煤油体温计测量范围: 35℃-42℃ 分度值:0.1℃内装液体:水银 寒暑表测量范围: -30℃---50 ℃分度值:1℃ 4体温计结构特点:玻璃泡容积比玻璃管大,并在玻璃泡上方有一个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上升的水银不能自动回落到玻璃泡内) 5注意事项:体温计每次使用前要先甩,使玻璃管内的水银回落到玻璃泡其他温度计不能甩 用水银做温度计里液体优点:水银比热小,温度变化快测量精确度高 用酒精做温度计里液体优点:凝固点低,适合寒冷地区使用 6.温度使用应注意: 1)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1选 2)看温度的最小刻度值 2看 3)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充分接触,.等到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书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体温计除外) 3测(量) 4)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到容器壁及容器底。 4 壁 5)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读 判断物态变化的方法:①确定物质的初状态;②确定物质的未状态;③将初、未状态代入物态变化概念即可导出物态变化的名称 熔化凝固:晶体和非晶体不同的形状和加工工艺是因为:熔化规律不同。 1固体分:晶体:有规则的结构。如各种金属、海波、冰、萘、碘,食盐,石英等 非晶体:没有规则结构。如蜂蜡、松香、沥青、玻璃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凝固点:液体凝固成晶体时的温度 2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 同一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3晶体熔化条件: 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熔化规律(特点):1吸热2温度不变 晶体溶液凝固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凝固规律(特点):1放热2温度不变 4非晶体熔化规律:熔化时吸热,温度升高。非晶体凝固规律:放热,温度降低 5会画熔化(凝固)图像,会总结熔化(凝固)图像中每段吸(放)热,存在状态,温度变化特点 在晶体熔化曲线中有明显的三段即:固体升温段熔化段液体升温段。 (选择多种晶体非晶体作为研究对象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物质处在熔点时: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固液混合态 6会设计数据表格

物态变化专题(常见现象汇总)

物态变化专题 一、在横线上写物态变化名称括号中填吸放热 1.初春,河里的冰化成水_________() 2.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附着露水_______( ) 3.深秋的清晨,草地上会有霜_________( ) 4.冬天,有时没看见雪化成水,雪却不见了________( ) 5.“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温度不降”_________( ) “盘内水冰,冰吸热化水温度未升”________( ) 6.樟脑丸变小了,属于_______( ) 7.太阳出来雾散了属于_______( ) 8.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属于_______( ) 9.永久的灯泡发现灯丝变细_______( ) 10.冬天树枝上出现雾凇________( ) 11.洒在地上的水马上干了______( ) 12.刚从冰箱中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粘有“白粉”_______( ) 13.剥去包装纸冰棒冒白气属于_______( ) 14.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冰棒“流汗”属于________( ) 15.冰棒放入茶杯中,杯子外壁会“出汗”________( ) 16.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变小了_________( ) 17.夏天,湿衣服变干________( ) 18.冬天看到从嘴里呼出的“白气”_______( ) 19.游完泳上岸后感到有点冷_______( ) 20.春天,北方的冰雪开始消融_______( ) 21.写在纸上的毛笔字过一会墨迹变干了,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 ) 22.钢水浇铸成钢件是_______( )

23.利用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________( ) 24.水烧开后,从壶嘴力冒出“白气”________( ) 25.玻璃在高温下变成液态________( ) 26.吃冰棒解暑_______( ) 27.夏天,自来水管“出汗”_______( ) 28.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走进暖和的室内,镜片蒙上一层小水珠________( ) 29.碘加热时变成碘蒸气________( ) 30.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_______( ) 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边面出现了一层小水珠,这种现象是________( ) 31.新鲜的白菜会慢慢干瘪_______( ) 32.冬天,室外飘起雪花_______( ) 33.湖面结了厚厚的冰________( ) 34.小露珠在阳光下消失了_______( ) 35.水壶中的水沸腾了________( ) 36.炎热的夏天,给中暑患者身上擦酒精可以减轻病人的病情,这是________( ) 37.将石油气变为液体装在钢罐里________( ) 38.夏天雨后柏油路面上的水很快干了_________( ) 39.春天,冰冻的河面“开封”了_________( ) 40.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外面会有一层水珠________( ) 41.永久了的灯泡会发暗,是钨的气体在灯泡玻璃上遇冷后产生________现象 42.花盆中潮湿的泥土变干了________() 43.夏天打开电冰箱冷冻室门时,我们可以看到冒“白气”___() 44.夏天阴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潮湿____()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24 物态变化问题(解析版)

专题24 物态变化问题 1.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1)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1)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2)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3)凝固的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3.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1)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2)影响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3)作用是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4)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5)沸腾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6)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4.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好处是体积缩小便于运输。作用是液化放热 5.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6.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例题1】如图所示的热现象中,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A.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 B.冬天清晨树叶上的“霜” C.冬天河水结“冰”D.厨房蒸笼旁的“白汽” 【答案】D 【解析】“烛泪”是由固态的蜡烛熔化而来的,故A错误;“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故B正确;冬天河水结“冰”,是水遇冷凝固成冰,是凝固现象,故C错误;白气是由蒸笼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故D正确。 【例题2】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让我们领略了许多美妙景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轻柔的雪是升华现象

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填空题

第一节温度: 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 2、摄氏温度: (1)我们采用的温度是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二、温度计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的原理制造的; 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 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接触,不能紧靠和;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 三、体温计: 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 2、测量范围:℃;分度值为℃; 3、体温计读数时(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 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叫做缩口; 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有关。 2.温度计 a.原理: 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制成的。 b.分类: 华氏温标(F)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华伦海特(Fahrenheit)在1714年制定的。 摄氏温标( C)是由瑞典物理学家摄尔修斯(Celsius)在1742年制定的。 热力学温标( K)是英国科学家开尔文(Kelvin)于1848年建立的。 宇宙中温度的下限大约是-273℃,这个温度叫绝对零度,科学家们提出 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这种温度的单位名称叫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 T=t+ 例1. 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 甲温度计是______℃, 乙温度计是______℃, 两温度计的示数相差______℃ 例2. 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A.用开水煮 B.用酒精灯加热 C.用自来水冲洗 D.用酒精棉花擦 例3. 家庭用的寒暑表的变化范围是 A.0℃~100℃ B.35℃~42℃ C.-10℃~100℃ D.-20℃~50℃ 例4. 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经过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6 ℃和40 ℃的两个病人,则这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 A、36 ℃和40 ℃ B、40 ℃和40 ℃ C、39 ℃和40 ℃ D、39 ℃和39 ℃

九年级物理 常见的物态变化的单元测试卷 沪科版

第4讲常见的物态变化 (限时:30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如图4-1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图4-1 答案:D 解析:A图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B图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C图的玻璃泡没有全部浸入被测液体,所以均不对. 2.咸宁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早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枫叶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答案:A 解析:A是熔化现象,是吸热过程;B是液化现象,是放热过程;C是凝华现象,是放热过程;D是凝固现象,是放热过程. 3.甲、乙两杯水中都有冰块,甲杯里的冰块多一些,乙杯里的冰块少一些,现将甲杯放在阳光下,乙杯放在背阴处,过一段时间后,两杯里的冰块都没有完全融化,那么( ) A.甲杯里的水温比乙杯里的水温高 B.两杯水的温度相同 C.乙杯里的水温比甲杯里的水温高 D.两杯水的温度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与冰和水的多少无关. 4.扬州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汽化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答案:C 解析:A是升华现象,B是汽化现象,D是凝固过程,所以均不对. 5.棉花糖是很多小朋友喜爱的食物,做棉花糖时将白糖放在中心的圆盘中,白糖立刻就变成糖水,不断旋转的圆盘又将糖水从四周甩出去,由于四周温度低,就可以看到一丝丝的糖,用小棍将它绕好,就做成了既好看又好吃的棉花糖了.整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A.熔化、凝华 B.熔化、液化 C.汽化、凝固 D.熔化、凝固 答案:D 解析:固态的糖变成糖水,是熔化过程,糖水变成固态的棉花糖,是凝固过程. 6.潍坊对下列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 B.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 C.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 D.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 答案:C 解析:A是凝华现象,是放热过程;B是液化现象,是放热过程;D是凝华现象,是放热过程.7.如图4-2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冰雹、小雪、雾和霜冻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 图4-2 答案:C 解析:液化过程是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所以选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8.烟台雨、雪、霜、露都是水的不同状态,从物态变化的角度来看,属于凝华的是____________,由于液化形成的是__________. 答案:雪和霜雨和露 9.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液化现象,________很多热量,从而会使________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答案:放出上 解析:用水蒸气蒸馒头利用了水蒸气液化放热的特点,要使水蒸气液化,只能在遇冷时才会发生,所以应该发生在温度较低的上层的蒸笼. 10.苏州初春的早晨会看到大量的露水,露水是由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物态和物态变化图文解析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物态和物态变化图文解析 一、选择题 1.科学家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进行了一次在微重力条件(即失重状态)下制造泡沫金属的实验.把锂、铝、钛等轻金属放在一个石英瓶内,用太阳能将这些金属熔化成液体,然后在熔化的金属中充进氢气(可视为理想气体),使金属内产生大量气泡,金属冷凝后就形成到处是微孔的泡沫金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失重条件下液态金属呈现球状是由于液体内部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 B .失重条件下充入金属液体的气体气泡不能无限地膨胀是因为液体表面张力的约束 C .在金属液体冷凝过程中,气泡收缩变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D .泡沫金属物理性质各向同性,说明它是非晶体 2.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的压强不会为零 B .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 C .加入水中的碳粒越小,碳粒自发混合均匀的过程就越快 D .在一定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化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化为晶体 3.液体与固体具有的相同特点是 A .都具有确定的形状 B .体积都不易被压缩 C .物质分子的位置都确定 D .物质分子都在固定位置附近振动 4.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发生固、液、气三态变化过程中温度T 随加热时间t 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单位时间所吸收的热量可看做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21 ~t t 时间内,该物质分子平均动能随着时间的增大而增大 B .在21~t t 时间内,该物质分子势能随着时间的增大而增大 C .在23~t t 时间内,该物质发生了物态变化 D .在34~t t 时间内,该物质分子的热运动加剧 5.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不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一定不是晶体 B .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只能生成同一晶体 C .若物体表现为各向同性,它一定是非晶体 D .有些晶体的物理性质与方向有关,这种特性叫做各向异性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中物理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知识点

高中物理固体、液体与物态变化知识点 一、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的微观结构特点 ①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依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整齐地排列。 ②晶体中物质的微粒相互作用很强,微粒的热运动不足以它们的相 互作用而远离。 ③微粒的热运动表现为在一定的平衡位置附近不停地做微小的振动。 晶体与非晶体主要区别在于有无固定熔点。 二、液体 1、液体的微观结构 液体中的分子跟固体一样就是密集在一起的,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也就是表现为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的振动。但液体分子只在很小的区域内有规则的排列,这种区域就是暂时形成的,边界与大小随时改变,有时瓦解有时重新形成。

2、液体的宏观特性:具有一定的体积、流动性、各向同性与扩散的特点。 3、液体表面张力 ①分子分布特点:由于蒸发现象,液体表面层分子分布比内部分子稀疏。 ②分子力特点:液体内部分子间引力、斥力基本上相等,而液体表面层分子之间距离较大,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合力指向液体内部。 ③表面特性:表面层分子之间的引力使液面产生了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好像一层绷紧的膜。如果在液体表面任意画一条线MN,线两侧的液体之间的作用力就是引力,它的作用就是使液体表面绷紧,所以叫做液体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使液体面积趋于最小,而在相同的体积下,球形的表面积最小。所以我们瞧到的液滴都就是球面形的。液滴由于受到重力的影响,往往程扁球形,在失重条件下才呈球形。 三、浸润与不浸润 1、附着层:液体与固体接触就是,接触的位置形成一个液体薄层。

现象由于液体对固体浸润造成液 面在器壁附近上升,液面弯曲, 形成凹形的弯月面。 由于液体对固体不浸润造成液 面在器壁附近下降,液面弯曲, 形成凸形的弯月面。 微观 解释 如果附着层的液体分子比液 体内的分子密集,附着层内液 体分子间距离小于分子间的 平衡距离r,附着层内分子间 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附着层 有扩张的趋势,这样表现为液 体浸润固体。 如果附着层的液体分子比液体 内的分子稀疏,附着层内液体分 子间距离大于分子间的平衡距 离r,附着层内分子间的作用力 表现为引力,附着层有收缩的趋 势,这样表现为液体不浸润固 体。 说明一种液体就是否浸润某种固体,与这两种物质的性质都有关。例如:水可以浸润玻璃,但不能浸润蜂蜡;水银可以浸润铅与锌,但 不能浸润玻璃。 四、毛细现象 1、毛细现象指: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的现象,以及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的现象。

生活中常见物态变化51例

生活中常见物态变化51例 一、读谚语,解释物态变化 1、雪落高山,霜降平原 2、水缸出汗,不用挑担(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 3、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5、下雪不冷,化雪冷 6、霜前冷雪后寒 二、厨房中的热现象 1、水壶中的水烧开后,在壶嘴处看到的“白气”是怎么样形成的? 2、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为什么在壶嘴一定距离处才能看到“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却看不到“白气”? 3、用锡焊的铁壶烧水为什么壶烧不坏,而不装水时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变烧坏了? 4、手沾点凉水拿刚出笼的熟馒头时,为什么不觉得怎么烫手? 5、饺子放在水中无论怎么煮也不会变黄变焦,为什么放在油中炸会变黄变焦? 6、水落在热油锅里会爆炸,而油落到热水锅里却不会爆炸,为什么? 7、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水烫得厉害,为什么? 8、烫伤后,用0℃水还是用0℃的冰冷敷效果更好,为什么? 9、炸食物时烧开的油溅到身上往往比烧开的水溅到身上对身体伤害得更严重,为什么

10、同样大小的一滴水,滴入发热的锅里和滴入热得发红的锅里,结果发现滴入温度较低的发热的锅里,水反而先干,为什么? 11、“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烧开了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请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三、诗词中的物态变化 1、上联“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其中包含了哪些物态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2、庐山以秀美的风景闻名于世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解释“烟”的形成。 四、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 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自然现象是怎么样形成的,并说明是吸热还是放热。 1.雨 2.露 3.雾 4.雹 5.冰 6.雪 7.霜 8.窗花(发生在窗户的表面)

最新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11.(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12.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4.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