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鸣器承认规范标准版

蜂鸣器承认规范标准版
蜂鸣器承认规范标准版

蜂鸣器承认规范

1.目的

本文主要规范公司在进行蜂鸣器承认时要求供应商提供的承认书所函盖的项目及信赖性试验项目的条件、样品数。

2.范围

本文适用于承认新导入各种型号的蜂鸣器

3.职责

QA部门为本文件之权责单位,责权主管负责本档之管制,并确保供应商提交承认的样品满足本文件之试验条件并提供相关的报告。

4.器件承认书包含项目明细

4.1产品图纸

4.2产品特性规格

4.3材质清单

4.4安规测试报告

4.5 ROHS、REACH测试报告

4.6信赖性测试项目

5.检验条件:

温度:23℃(+5,-5)

相对湿度:60%(+15%,-10%)

距离:人眼与产品表面的距离为300—350mm。

时间:检测量面和其它不超过8s;

每件检查总时间不超过30s(除首件)。

位置:检视面与桌面成45°;上下左右转动15°

照明:100W冷白荧光灯,电池表面500-- 550mm(照度达500~550Lux)。6.检验规范

某电子公司IQC检验规范标准

电子公司I Q C检验规

电子公司I Q C检验零件目录表

IQC检验规 1、目的:为确保来料符合品质要求,检验方式及缺点分类与厂商达成共识,并作为I.Q.C. 进料检验之依据。 2、围:所有合格制造商所供应之各种零件。 3、应用文件: 3.1 接收检验与测试作业程序(PD-08-003) 3.2 抽样计划作业程序(PD-08-011) 3.3 IPC-A-600E ACCEPTABILTY OF PRINTED BOARDS 3.4 技术单位提供之BOM、承认书、ECN及部行文用笺 4、抽样计划: 依『抽样计划作业程序』,允收品质水准(AQL值)为: 严重缺点:CR:AQL:0.40 (当有任何直接、间接危及人体、财产之安全状况时,C=0)主要缺点:MA:AQL:0.65 次要缺点:MI:AQL:2.5 5、如有★★的注记者为暂不实行检验之项目。

6、进料成品部份参照IPQC检验规及出货检验规。 7、附件: 7.1 端子强度测试方法 零件名称:P.C.B 适用围:Serial of P.C.B 检验规

No. 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允收水准 1. 基板1、材质错误,非指定或承认之材质。 2、纤维显露。 3、基板部各层分离,或基板与铜箔间分离。 4、基板表面存在点状或十字状之白色斑点。 5、水平放置时,弯曲、板翘超过PCB板长0.7% (※注1)BGA板超过PCB板长0.5%。 6、板边板角撞伤修补后主板不得超过2.5*2MM, 卡不得超过1.5*1.5MM(注2)。 7、板面不洁或有外来污物、手印、油脂。 8、板面粗糙、加工不良造成板边粉屑毛边。 ★★CR CR CR MI MA MA MI MA(注 3) 注1:弯曲(BOW):指呈现柱状或球状弯曲,其四点板角仍可落于同一平面上。 板翘(Twist):指两平行板边方面变形,即对角线方面的变形,其一板角浮 离其他三角所构成的平面上。 注2:对于有装配外壳出厂的产品,不得超过2.5*2mm。 注3:对于有装配外壳出厂的产品,判定为MI。

蜂鸣器歌唱原理以及代码

3.3 蜂鸣器播放歌曲原理 一般说来,单片机演奏音乐基本都是单音频率,它不包含相应幅度的谐波频率。因此单片机奏乐只需弄清楚两个概念即可,也就是“音调”和“节拍”。音调表示一个音符唱多高的频率,节拍表示一个音符唱多长的时间。 1)音调的确定 音调就是我们常说的音高。它是由频率来确定的!我们可以查出各个音符所对应的相应的频率,那么现在就需要我们来用51来发出相应频率的声音!我们常采用的方法就是通过单片机的定时器定时中断,将单片机上对应蜂鸣器的I/O口来回取反,或者说来回清零,置位,从而让蜂鸣器发出声音,为了让单片机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我们只需将定时器予置不同的定时值就可实现。 2)节拍的确定 一般说来,如果乐曲没有特殊说明,一拍的时长大约为400—500ms 。 3.3 蜂鸣器播放歌曲程序 #include sbit speaker = P1^5; //定义蜂鸣器端口 unsigned char timer0h, timer0l, time; //-------------------------------------- //单片机晶振采用11.0592MHz

// 频率-半周期数据表高八位本软件共保存了四个八度的28个频率数据code unsigned char FREQH[] = { 0xF2, 0xF3, 0xF5, 0xF5, 0xF6, 0xF7, 0xF8, //低音1234567 0xF9, 0xF9, 0xFA, 0xFA, 0xFB, 0xFB, 0xFC, 0xFC,//1,2,3,4,5,6,7,i 0xFC, 0xFD, 0xFD, 0xFD, 0xFD, 0xFE, //高音 234567 0xFE, 0xFE, 0xFE, 0xFE, 0xFE, 0xFE, 0xFF}; //超高音 1234567 // 频率-半周期数据表低八位 code unsigned char FREQL[] = { 0x42, 0xC1, 0x17, 0xB6, 0xD0, 0xD1, 0xB6, //低音1234567 0x21, 0xE1, 0x8C, 0xD8, 0x68, 0xE9, 0x5B, 0x8F, //1,2,3,4,5,6,7,i 0xEE, 0x44, 0x6B, 0xB4, 0xF4, 0x2D, //高音 234567 0x47, 0x77, 0xA2, 0xB6, 0xDA, 0xFA, 0x16}; //超高音 1234567 //-------------------------------------- //世上只有妈妈好数据表要想演奏不同的乐曲, 只需要修改这个数据表 code unsigned char sszymmh[] = { 6, 2, 3, 5, 2, 1, 3, 2, 2, 5, 2, 2, 1, 3, 2, 6, 2, 1, 5, 2, 1, //一个音符有三个数字。前为第几个音、中为第几个八度、后为时长(以半拍为单位)。 //6, 2, 3 分别代表:啦, 中音, 3个半拍; //5, 2, 1 分别代表:嗦, 中音, 1个半拍; //3, 2, 2 分别代表:咪, 中音, 2个半拍; //5, 2, 2 分别代表:嗦, 中音, 2个半拍; //1, 3, 2 分别代表:哆, 高音, 2个半拍; 6, 2, 4, 3, 2, 2, 5, 2, 1, 6, 2, 1, 5, 2, 2, 3, 2, 2, 1, 2, 1, 6, 1, 1, 5, 2, 1, 3, 2, 1, 2, 2, 4, 2, 2, 3, 3, 2, 1, 5, 2, 2, 5, 2, 1, 6, 2, 1, 3, 2, 2, 2, 2, 2, 1, 2, 4, 5, 2, 3, 3, 2, 1, 2, 2, 1, 1, 2, 1, 6, 1, 1, 1, 2, 1, 5, 1, 6, 0, 0, 0}; //-------------------------------------- void t0int() interrupt 1 //T0中断程序,控制发音的音调 { TR0 = 0; //先关闭T0 speaker = !speaker; //输出方波, 发音 TH0 = timer0h; //下次的中断时间, 这个时间, 控制音调高低 TL0 = timer0l; TR0 = 1; //启动T0 } //-------------------------------------- void delay(unsigned char t) //延时程序,控制发音的时间长度 { unsigned char t1; unsigned long t2;

嵌入式- 蜂鸣器控制实验

实验二蜂鸣器控制实验 实验目的:1 了解ARM处理器PWM接口的处理机制 2 掌握在S3C2440A平台下进行PWM接口应用编程实验器材:Sinosys-EA2440实验箱PC机 实验原理:脉冲宽度调制(PWM)是一种对模拟信号电平进行数字编码的方法。通过高分辨率计数器的使用,方波的占空比被调制用来对一个具体模拟信号的电平进行编码。即通过改变方波的占空比表示不同的模拟信号的电平。 在ARM嵌入式实验中,其实是通过微处理器中的计数器,对经过频率变换的输出频率周期进行计数,在PWM中,是通过两个寄存器(TCNTBn和TCMPBn)对输出信号的占空比进行调制,TCNTBn可以设置为TCMPBn+X,当TCNTBn在TCMPBn和TCMPBn+X 之间计数时,TOUTn(即输出信号)输出低电平,当TCNTBn计数下降到TCMPBn时,TOUTn电平反转,变为高电平,直到TCNTBn计数减到0,如果此时开启了重载,则又把预定的值重新装入TCNTBn和TCMPBn中,重复以上过程。 在ARM嵌入式PWM中,会提供一个基准时钟作为输入时钟,PWM调制会对输入的时钟进行分频等操作进入计时器逻辑,其电路图2.1如下:

图2.1 PWM计时器框图 如图2.1,输入的时钟PCLK经过一个8bit预置器和一个分频器,将得到的时钟进入计数器逻辑板块作为驱动时钟,而输出的TOUT则作为蜂鸣器(蜂鸣器控制电路如图2.2)的驱动信号。 图2.2 蜂鸣器控制电路

实验总结:实验的主函数首先设置时钟,端口初始化,并捕捉进入测试函数的指令,与实验一大致相同,在此不在赘述,重点分析测试函数。测试函数如下: void Beep(int freq,int ms) { int div,i rGPBCON&=~0x3; //将GPB0作为输入口rGPBCON|=0X2; // 接入TIMER0 rTCFG0&=~0XFF; // 设置prescaler为32 rTCFG0|=0XF; rTCFG1&=~0XF; //选择mux=1/16 rTCFG1|=0X3; div=plck/32/16/freq 计算TCNTB0的值rTCNTB0=div; rTCMPB0=rTCNTB0>>2; 占空比为4:1 rTCON&=~0X1F; 设置死区自动重载反转人工载入开始rTCON|=0XB; 关闭死区开启重载关反转开人工载入开始rTCON&=~2; 关闭人工载入 for(i=1,i

蜂鸣器工作原理介绍及并联电阻原理

蜂鸣器工作原理介绍及并联电阻原理 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蜂鸣器有电磁式与压电式,我司使用的蜂鸣器以压电式为主。 压电式蜂鸣器主要由多谐振荡器,压电蜂鸣片(以压电陶瓷为主,如下图所示),阻抗匹配器及共鸣箱,外壳等组成。其主要原理是以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来带动金属片的震动而发声。 压电陶瓷其实是一能够将机械能和电能互相转换的功能陶瓷材料。 所谓压电效应是指某些介质在受到机械压力时,哪怕这种压力微小得像声波振动那样小,都会产生压缩或伸长等形状变化,引起介质表面带电,便会产生电位差,这是正压电效应。反之,施加激励电场或电压,介质将产生机械变形,产生机械应力,称逆压电效应。如果压力是一种高频震动,则产生的就是高频电流。而高频电信号加在压电陶瓷上时,则产生高频声信号(机械震动),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超声波信号。也就是说,压电陶瓷具有机械能与电能之间的转换和逆转换的功能。压电式蜂鸣器就是运用其将电能转换问机械能的逆压电效应。 压电蜂鸣器的主要应用电路如下图所示,R为阻抗匹配电阻。 当脉冲信号为高电平时,通过三级管导通,则在蜂鸣器两端形成一个VDC的电压,使压电陶瓷产生形变。当脉冲信号为低电平时,通过三极管关断。此时压电陶瓷形变复原,则在其两端产生一个由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电压,此时的电压需要通过阻抗匹配电阻进行释放,从而可使蜂鸣器产生一个稳定频率的声音信号。如下图所示,幅值与VDC相等,频率与芯片控制端口频率相等。 压电蜂鸣片

蜂鸣器端口信号主控芯片端口信号 R=1K时蜂鸣器两端信号

蜂鸣器两端,以及当R=1K时,其等效电容的放电时间为46us 蜂鸣器两端,以及当R=100Ω时,其等效电容的放电时间为6.8us

蜂鸣器的介绍

蜂鸣器的介绍 推荐 一)蜂鸣器的介绍 1.蜂鸣器的作用蜂鸣器是一种一体化结构的电子讯响器,采用直流电压供电,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报警器、电子玩具、汽车电子设备、电话机、定时器等电子产品中作发声器件。 2.蜂鸣器的分类蜂鸣器主要分为压电式蜂鸣器和电磁式蜂鸣器两种类型。 3.蜂鸣器的电路图形符号蜂鸣器在电路中用字母“H”或“HA”(旧标准用“FM”、“LB”、“JD”等)表示。 (二)蜂鸣器的结构原理 1.压电式蜂鸣器压电式蜂鸣器主要由多谐振荡器、压电蜂鸣片、阻抗匹配器及共鸣箱、外壳等组成。有的压电式蜂鸣器外壳上还装有发光二极管。 多谐振荡器由晶体管或集成电路构成。当接通电源后(1.5~15V直流工作电压),多谐振荡器起振,输出1.5~2.5kHZ的音频信号,阻抗匹配器推动压电蜂鸣片发声。 压电蜂鸣片由锆钛酸铅或铌镁酸铅压电陶瓷材料制成。在陶瓷片的两面镀上银电极,经极化和老化处理后,再与黄铜片或不锈钢片粘在一起。 2.电磁式蜂鸣器电磁式蜂鸣器由振荡器、电磁线圈、磁铁、振动膜片及外壳等组成。 接通电源后,振荡器产生的音频信号电流通过电磁线圈,使电磁线圈产生磁场。振动膜片在电磁线圈和磁铁的相互作用下,周期性地振动发声。 一、常规电磁蜂鸣器产品是如何工作的? 无源电磁蜂鸣器工作原理是:交流信号通过绕在支架上的线包在支架的芯柱上产生一交变的磁通,交变的磁通和磁环恒定磁通进行叠加,使钼片以给定的交流信号频率振动并配合共振腔发声。产品的整个频率和声压的响应曲线与间隙值、钼片的固有振动频率(可粗略折射为小钼片的厚度)、外壳(亥姆霍兹共振声腔)频率、磁环的磁强漆包线的线径有直接关系。 二、常规电磁无源蜂鸣器产品由哪些材料组成? 三、常规压电蜂鸣器产品是如何工作的?

单片机实验报告-蜂鸣器驱动实验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项目:蜂鸣器驱动实验 实验地点:电机馆 专业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 6 月9 日

蜂鸣器驱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输入/输出端口控制方法 2、了解音频发声原理 二、实验说明 本实验是利用89C51端口定时器输出控制端口,驱动扬声器发声,声音的频率高低由延时快慢控制。本实验是利用单片机唱歌的声音控制程序,请用户思考如何修改程序,可以让蜂鸣器发出不同频率,不同长短的声音。 三、实验原理 1、通过单片机控制驱动信号使蜂鸣器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驱动方波的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驱动方波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由此,我们可以根据驱动方波的频率使蜂鸣器凑出各种音调的声音。 2、由于单片机I/O口的输出电流较小,因此需要三极管放大电路驱动蜂鸣器。 四、主要仪器设备 单片机仿真试验箱,THKL-C51型单片机仿真器,计算机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INT1输出音频信号接音频驱动电路,使蜂鸣器的发声。 1、使用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和蜂鸣器模块。蜂鸣器模块的短路帽J1插到VCC方向,用导线将INT1接到蜂鸣器输入端。 2、用串行数据通信线连接计算机与仿真器,把仿真器插到模块的锁紧插座中,请注意仿真器的方向:缺口朝上。 3、打开Keil uVision2仿真软件,首先建立本实验的项目文件,接着添加“MUSIC.ASM”源程序,进行编译,直到编译无误。 4、全速运行程序,扬声器周期性的发出“八月桂花开”歌曲。(添加“MUSIC1.ASM”程序为“祝你平安”歌曲) 5、也可以把源程序编译成可执行文件,把可执行文件用ISP烧录器烧录到89S52/89S51芯片中运行。(ISP烧录器的使用查看附录二)

蜂鸣器电路及其原理

蜂鸣器电路及其原理 蜂鸣器是一种一体化结构的电子讯响器,在电路中用字母“H”或“HA”(旧标准用“FM”、“LB”、“JD”等)表示。蜂鸣器采用直流电压供电,其能发出单调的或者某个固定频率的声音,如嘀嘀嘀,嘟嘟嘟等。蜂鸣器主要分为压电式蜂鸣器和电磁式蜂鸣器两种类型,通常在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报警器、电子玩具、汽车电子设备、电话机、定时器等电子产品中作发声器件使用。下面为大家介绍的是蜂鸣器的工作原理。 蜂鸣器的工作原理 电路原理图使用SH69P43 为控制芯片,使用4MHz 晶振作为主振荡器。 PORTC.3/T0 作为I/O 口通过三极管Q2 来驱动蜂鸣器LS1,而PORTC.2/PWM0 则作为PWM 输出口通过三极管Q1 来驱动蜂鸣器LS2。另外在PORTA.3 和PORTA.2 分别接了两个按键,一个是PWM 按键,是用来控制PWM 输出口驱动蜂鸣器使用的;另一个是PORT 按键,是用来控制I/O 口驱动蜂鸣器使用的。连接按键的I/O口开内部上拉电阻。

先分析一下蜂鸣器。所使用的蜂鸣器的工作频率是2000Hz,也就是说蜂鸣器的驱动信号波形周期是500μs,由于是1/2duty 的信号,所以一个周期内 的高电平和低电平的时间宽度都为250μs。软件设计上,将根据两种驱动方式来进行说明。 a)蜂鸣器工作原理:PWM 输出口直接驱动蜂鸣器方式 由于PWM 只控制固定频率的蜂鸣器,所以可以在程序的系统初始化时就对PWM 的输出波形进行设置。 首先根据SH69P43 的PWM 输出的周期宽度是10 位数据来选择PWM 时钟。系统使用4MHz 的晶振作为主振荡器,一个tosc 的时间就是0.25μs,若是将PWM 的时钟设置为tosc 的话,则蜂鸣器要求的波形周期500μs 的计数值为

中断定时蜂鸣器实验

中断定时蜂鸣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ARM2131开发环境ADS,熟悉开发环境的常用工具以及相应功能。 2.学习建立ADS的工程文件、编译连接设置、调试操作等。 3.学习对中断向量VTC、GPIO口的设置。 4.学习定时器中断的应用 二.实验设备 PC兼容机一台,操作系统WINDOWS 2000,安装ADS1.2(ARM Developer Suite 的成熟版本) 三.实验原理 随着信息技术技术的飞速发展,ARM技术方案架构作为一种具备低功耗、高性能、以及小体积等特性的32位嵌入式微处理器,得到了众多的知识产权授权用户,其中包括世界顶级的半导体和系统公司。目前已被广泛的用于各类电子产品,汽车、消费娱乐、影像、工业控制、海量存储、网络、安保和无线等领域。被业界人士认为,基于ARM的技术方案是最具市场前景和市场优势的解决方案。LPC2131 Philips LPC2131 是基于ARM7TDMI-S 的高性能32 位RISC 微控制器,它一方面具有ARM处理器的所有优点:低功耗、高性能;同时又具有较为丰富的片上资源,非常适合嵌入式产品的开发。其特点如下: ·集成了Thumb 扩展指令集。 ·32KB可在系统中编程(ISP)的片内Flash和可在应用中编程(IAP)的8KB RAM,具有向量中断控制器。 ·2个UART,2个I2C 串行接口,2 个SPI串行接口,2 个定时器(7 个捕获/ 比较通道),PWM单元可提供多达6个PWM输出,8通道10位ADC,实时时钟RTC,看门狗定时器WDT,48 个通用I/O引脚。 ·CPU时钟高达60MHz,具有片内晶体振荡器和片内PLL。 GPIO:(General Purpose Input Output) GPIO是用来进行输入输出的,那么肯定有寄存器进行控制。对于输入的话,可以通过读取寄存器来确定引脚的高电平还是低电平;对于输出的话,可以通过写某个寄存器来让这个引脚输出高低电平.GPxCON,GPACON每一位对应着一根引脚(23根)0:代表输出;1:相应的引脚为地址线或用于地址控制对于PORT B-PORT J的话,GPxCON中每两位控制一根引脚00:输入;01:输出;10:特殊功能;11:保留。GPxDA T用于读或者写。GPxUP,1:不使用内部的上拉电阻;0:使用内部上拉电阻。 向量控制寄存器VICVectCntl0-15记录了各个通道号及其使能位。 当中断发生时,VICVectAddr0-15中的一个值会被copy到VICVectAddr. 如果是非向量中断则VICdefaultAddr被copy到VICVectAddr. 程序跳转到VICVectorAddr指向的地址。 中断返回时,写0x00到VICVectAddr. 非向量中断是指那些虽然已经打开(允许),但是没有在相应的VICVectorCntl0~15 和VICVectorAddr0~15中设置的中断。 关于中断设置: 1、首先,硬复位后所有的Special Function Registor都有默认值。不必考虑设置的顺序问题。可以先设置好中断,再开通模块功能。

电子进料检验规范

市保凌影像科技 文件名: 电子料进料检验规版本: A0 文件编号: WI-QC-49 页数: 35 编制部门: 品质部日期: 编制: 王步泽审核: 历史修订

1.目的 1.1 建立明确的电子原材料品质检验标准,用以规和统一物料检验方案和容,以及判定标准,确保 异常物料不流入制程 1.2 通过来料检验,对供应商进行管理 2.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电子原材料进料的品质检验 3.参考文件 《进料检验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标识及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纠正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抽样检验计划》 《物料包装要求》 4.职责 4.1 品质部:产品检验标准制定和产品检验、标识、检验报告填写、主导异常物料处理 4.2 物流部:来料型号、规格、数量确认、来料送检 4.3 采购部:协助IQC对供应商来料的异常处理 4.4 研发部:负责对来料样品的试验与承认 5.定义 5.1 IQC批次样本定义 5.1.1 每天进来的每种物料各为一批 5.1.2 从批次中抽取若干数量为本体作为检验对象即为样本 5.2 IQC检验编号定义 例:IQC-120412001表示为2012年4月12号的第一份检验报告5.3 IQC标识定义

5.4 缺陷定义 5.4.1 A致命缺陷(Cr):导致人身伤害或造成产品无法使用之缺陷 5.4.2 B重要缺陷(Ma):造成产品功能失效隐患,降低产品使用性能缺陷或严重外观之缺陷 5.4.3 C轻微缺陷(MI):不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并对使用者不会造成不良影响之缺陷 5.5 HS:有害物质(Hazardous substance)产品含有对环境和人体存在显著影响的物质,本公司依 照国际相关法律法规及客户要求 5.6 HSF:无有害物质(Hazardous substance Free)减少或排除有害物质及客户需求执行 6.抽样及判定标准 6.1 抽样标准 6.1.1 按照《GB/T2828.1-2003》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检查,采用一般II级水准 6.1.2 盘带包装物料按每盘取5PCS进行测试 6.2 判定标准 6.2.1 A类缺陷(Cr)AQL值为0,即零收一退 6.2.2 B类缺陷(Ma)AQL为0.4 6.2.3 C类缺陷(MI)AQL值为1.0 6.3 检验条件 6.3.1 检验环境: 常温,湿度≤85%RH 6.3.2 检验光照:40W日光灯(约600-800LUX)或无直射的明亮环境 6.3.3 检查位置:目光于部件30-45cm,45-90° 6.3.4 检验前需先确认所使用工作平台清洁 6.3.5 ESD 防护:凡接触检验件必需配带良好静电防护措施 6.4 检验设备 所有的检验仪器、仪表、量具必须在校正计量器;所有的辅助测试品必须是合格品

服务器检验规范

变更履历 审核批准

1目的 为规范整机外观在设计、生产、检验一般判定方法和判据,特制定统一的外观检验判定标准。2适应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整机产品的设计、生产、外观及功能检验。 3定义 3.1抽样计划 3.1.1依据MIL-STD-105E Level II标准,AQL Major:0.25 Minor:1.0进行抽样检验(如 客户有特殊要求按客户要求检验). 3.2产品检验环境 3.2.1距离:人眼与被测物表面的距离为300mm~350mm; 3.2.2时间:每片检查时间不超过10s; 3.2.3位置:检视面与桌面成45°;上下左右转动30°;

3.2.4照明:45W冷白荧光灯. 3.3不良缺陷定义 3.3.1点缺陷:具有点形状的缺陷,测量尺寸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准; 3.3.2颗粒:在喷漆件表面上附着的细小颗粒; 3.3.3积油:在喷漆件表面出现局部的油漆堆积现象; 3.3.4阴影:在喷漆件或塑料件表面出现的颜色较周围暗的区域; 3.3.5桔纹:在喷漆件或电镀件表面出现大面积细小的像桔子皮形状的起伏不平; 3.3.6透底:在喷漆件表面出现局部的油漆层过薄而露出基体颜色的现象; 3.3.7鱼眼:由于溶剂挥发速度不适而造成在喷漆件表面有凹陷或小坑; 3.3.8多喷:超出图纸上规定的喷涂区域; 3.3.9剥落:产品表面上出现涂层或镀层脱落的现象; 3.3.10毛絮:油漆内本身带有的,或油漆未干燥时落在油漆表面而形成的纤维状毛絮; 3.3.11色差:产品表面呈现出与标准样品(客户承认样品)的颜色的差异,称为色差; 3.3.12光泽不良:产品表面呈现出与标准样品(客户承认样品)光泽不一致的情况; 3.3.13手印:在产品表面或零件光亮面出现的手指印痕; 3.3.14异色点:在产品表面出现的颜色异于周围的点; 3.3.15多胶点:因模具方面的损伤而造成局部细小的塑胶凸起; 3.3.16缩水:当塑料熔体通过一个较薄的截面后,其压力损失很大,很难继续保持很高 的压力来填充在较厚截面而形成的凹坑; 3.3.17亮斑:对于非光面的塑料件,由于壁厚不均匀,在壁厚突变处产生的局部发亮; 3.3.18硬划痕:由于硬物摩擦而造成产品表面有深度的划痕; 3.3.19细划痕:没有深度的划痕;

单片机控制蜂鸣器唱歌的原理

单片机控制蜂鸣器唱歌 的原理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一般说来,单片机演奏音乐基本都是单音频率,它不包含相应幅度的谐波频率,也就是说不能象电子琴那样能奏出多种音色的声音。因此单片机奏乐只需弄清楚两个概念即可,也就是“音调”和“节拍”。音调表示一个音符唱多高的频率,节拍表示一个音符唱多长的时间。1)音调的确定 音调就是我们常说的音高。它是由频率来确定的!我们可以查出各个音符所对应的相 应的频率,那么现在就需要我们来用51来发出相应频率的声音! 我们常采用的方法就是通过单片机的定时器定时中断,将单片机上对应蜂鸣器的I/O口来回取反,或者说来回清零,置位,从而让蜂鸣器发出声音,为了让单片机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我们只需将定时器予置不同的定时值就可实现。那么怎样确定一个频率所对应的定时器的定时值呢? 以标准音高A 为例: A 的频率f = 440 Hz, 其对应的周期为:T = 1/ f = 1/440 =2272μs 那么,单片机上对应蜂鸣器的I/O 口来回取反的时间应为: t = T/2 = 2272/2 = 1136 μs ,也就是清零、置位在一个周期内完成. 这个时间t 也就是单片机上定时器应有的中断触发时间。一般情况下,单片机奏乐时,其定时器为工作方式1,它以振荡器的十二分频信号为计数脉冲。设振荡器频率为f0 ,则定时器的予置初值由下式来确定: t = 12 * (TALL – THL)/ f0 式中TALL = 216= 65536,T HL为定时器待确定的计数初值。因此定时器的高低计数器的初值为: TH =THL/ 256 = ( TALL – t* f0/12) / 256

蜂鸣器程序

单片机蜂鸣器实验 C程序: #include "reg51.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FM=P2^3; void delay ( uchar x) { uint y; for (; x > 0 x-- ) for( y=500 y>0;y--); } void main() { FM=0; while(1) { delay(20); FM=1; delay(20); FM=0; } } 因为单片机的IO口驱动能力不够让蜂鸣器发出声音,所以我们通过三极管放大驱动电流,从而可以让蜂鸣器发出声音,你要是输出高电平,三极管导通,集电极电流通过蜂鸣器让蜂鸣器发出声音,当输出低电平时,三极管截止,没有电流流过蜂鸣器,所以就不会发出声音

单片机驱动蜂鸣器原理与设计 蜂鸣器是一种一体化结构的电子讯响器,本文介绍如何用单片机驱动蜂鸣器,他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报警器、电话机等电子产品中作发声器件。蜂鸣器主要分为压电式蜂鸣器和电磁式蜂鸣器两种类型。电磁式蜂鸣器由振荡器、电磁线圈、磁铁、振动膜片及外壳等组成。接通电源后,振荡器产生的音频信号电流通过电磁线圈,使电磁线圈产生磁场,振动膜片在电磁线圈和磁铁的相互作用下,周期性地振动发声。压电式蜂鸣器主要由多谐振荡器、压电蜂鸣片、阻抗匹配器及共鸣箱、外壳等组成。多谐振荡器由晶体管或集成电路构成,当接通电源后(1.5~15V直流工作电压),多谐振荡器起振,输出1.5~2.5kHZ的音频信号,阻抗匹配器推动压电蜂鸣片发声。下面是电磁式蜂鸣器的外形图片及结构图。。。电磁式蜂鸣器实物图:一、电磁式蜂鸣器驱动原理蜂鸣器发声原理是电流通过电磁线圈,使电磁线圈产生磁场来驱动振动膜发声的,因此需要一定的电流才能驱动它,单片机IO引脚输出的电流较小,单片机输出的TTL电平基本上驱动不了蜂鸣器,因此需要增加一个电流放大的电路。S51增强型单片机实验板通过一个三极管C8550来放大驱动蜂鸣器,原理图见下面图3:S51增强型单片机实验板蜂鸣器驱动原理图:如图所示,蜂鸣器的正极接到VCC(+5V)电源上面,蜂鸣器的负极接到三极管的发射极E,三极管的基级B经过限流电阻R1后由单片机的P3.7引脚控制,当P3.7输出高电平 时,三极管T1截止,没有电流流过线圈,蜂鸣器不发声;当P3.7输出低电平时,三极管导通,这样蜂鸣器的电流形成回路,发出声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程序控制P3.7脚的电平来使蜂鸣器发出声音和关闭。程序中改变单片机P3.7引脚输出波形的频率,就可以调整控制蜂鸣器音调,产生各种不同音色、音调的声音。另外,改变P3.7输出电平的高低电平占空比,则可以控制蜂鸣器的声音大小,这些我们都可以通过编程实验来验证。二、蜂鸣器列子下面我们举几个简单的单片机驱动蜂鸣器的编程和电路设计的列子。1、简单的蜂鸣器实验程序:本程序通过在P3.7输出一个音频范围的方波,驱动实验板上的蜂鸣器发出蜂鸣声,其中DELAY延时子程序的作用是使输出的方波频率在人耳朵听觉能力之内的20KHZ以下,如果没有这个延时程序的话,输出的频率将大大超出人耳朵的听觉能力,我们将不能听到声音。更改延时常数,可以改变输出频率,也就可以调整蜂鸣器的音调。大家可以在实验中更改#228为其他值,听听蜂鸣器音调的改变。 ORG 0000H AJMP MAIN ;跳转到主程序 ORG 0030H MAIN: CPL P3.7 ;蜂鸣器驱动电平取反 LCALL DELAY 延时 AJMP MAIN 反复循环 DELAY:MOV R7,#228 ;延时子程序,更改该延时常数可以改变蜂鸣器发出的音调 DE1: DJNZ R7,DE1 RET

单片机驱动蜂鸣器原理与程序学习资料

单片机驱动蜂鸣器原 理与程序

单片机驱动蜂鸣器原理与设计 作者:mcu110 来源:51hei 点击数:12159 更新时间:2007年08月01日【字体:大中小】 蜂鸣器是一种一体化结构的电子讯响器,本文介绍如何用单片机驱动蜂鸣器,他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报警器、电话机等电子产品中作发声器件。 蜂鸣器主要分为压电式蜂鸣器和电磁式蜂鸣器两种类型。 电磁式蜂鸣器由振荡器、电磁线圈、磁铁、振动膜片及外壳等组成。接通电源后,振荡器产生的音频信号电流通过电磁线圈,使电磁线圈产生磁场,振动膜片在电磁线圈和磁铁的相互作用下,周期性地振动发声。 压电式蜂鸣器主要由多谐振荡器、压电蜂鸣片、阻抗匹配器及共鸣箱、外壳等组成。多谐振荡器由晶体管或集成电路构成,当接通电源后(1.5~15V直流工作电压),多谐振荡器起振,输出1.5~2.5kHZ的音频信号,阻抗匹配器推动压电蜂鸣片发声。 下面是电磁式蜂鸣器的外形图片及结构图。。。 电磁式蜂鸣器实物图:电磁式蜂鸣器结构示意图:

图 1 图 2 电磁式蜂鸣器内部构成: 1. 防水贴纸 2. 线轴 3. 线圈 4. 磁铁 5. 底座 6. 引脚 7. 外壳 8. 铁芯 9. 封胶 10. 小铁片 11. 振动膜 12. 电路板 一、电磁式蜂鸣器驱动原理 蜂鸣器发声原理是电流通过电磁线圈,使电磁线圈产生磁场来驱动振动膜发声的,因此需要一定的电流才能驱动它,单片机IO引脚输出的电流较小,单片机输出的TTL电平基本上驱动不了蜂鸣器,因此需要增加一个电流放大的电路。S51增强型单片机实验板通过一个三极管C8550来放大驱动蜂鸣器,原理图见下面图3: S51增强型单片机实验板蜂鸣器驱动原理图:

实验十蜂鸣器应用

实验十蜂鸣器应用 蜂鸣器发声原理是电流通过电磁线圈,使电磁线圈产生磁场来驱动振动膜发声的,因此需要一定的电流才能驱动它,单片机IO引脚输出的电流较小,单片机输出的TTL电平基本上驱动不了蜂鸣器,因此需要增加一个电流放大的电路。本单片机实验板通过一个三极管9015来放大驱动蜂鸣器。 蜂鸣器的正极接到VCC(+5V)电源上面,蜂鸣器的负极接到三极管的发射极E,三极管的基级B经过限流电阻后由单片机的P2.1引脚控制,当P2.1输出高电平时,三极管截止,没有电流流过线圈,蜂鸣器不发声;当P2.1输出低电平时,三极管导通,这样蜂鸣器的电流形成回路,发出声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程序控制P2.1脚的电平来使蜂鸣器发出声音和关闭。 程序中改变单片机P2.1引脚输出波形的频率,就可以调整控制蜂鸣器音调,产生各种不同音色、音调的声音。另外,改变P2.1输出电平的高低电平占空比,则可以控制蜂鸣器的声音大小,这些我们都可以通过编程实验来验证。 (1) 实验任务 产生500Hz的音频信号驱动扬声器,作报警信号。 学习板默认是没有接通蜂鸣器,需要用跳线帽短接SPcon。本实验需要产生一个500Hz的报警声,即可以通过计算1S内开关蜂鸣器500次。 (2) 实验电路 (3)实验目的: ●掌握蜂鸣器的使用 ●学会编写软件延时函数 (4)实验步骤 ●分析设计内容,设计软硬件设计方法 ●编写C语言代码 ●编译代码 ●下载可执行文件 ●硬件调试 ●观察现象

/**************************头文件***********************/ #include"regx52.h"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buzzer=P2^1; //控制蜂鸣器 uchar i; //全局变量 /*********************毫秒级延时函数*****************/ void delayms(uint ms) { uchar b; while(ms--) { for(b=0;b<125;b++); } } /***********************主函数***********************/ main() { while(1) //大循环 { buzzer=~buzzer; delayms(1); //延时1MS } } (7)现象 500HZ音调发生。 (8)扩展任务 自行改变频率,例如可以播放一首简短的歌曲。

嵌入式系统原理实验四蜂鸣器

实验四蜂鸣器实验 实验目的: 控制ALIENTEK 战舰STM32 开发板上的蜂鸣器发出:“嘀”…“ 嘀”… 的间隔声,进一步熟悉STM32 IO 口的使用 内容要点: 1.硬件介绍 蜂鸣器是一种一体化结构的电子讯响器,采用直流电压供电,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报警器、电子玩具、汽车电子设备、电话机、定时器等电子产品中作发声器件。蜂鸣器主要分为压电式蜂鸣器和电磁式蜂鸣器两种类型。 战舰STM32 开发板板载的蜂鸣器是电磁式的有源蜂鸣器 这里的有源不是指电源的“源”,而是指有没有自带震荡电路, 有源蜂鸣器自带了震荡电路,一通电就会发声 STM32的单个IO 最大可以提供25mA 电流(来自数据手 册),而蜂鸣器的驱动电流是30mA 左右,两者十分相近,但是全盘考虑,STM32 整个芯片的电流,最大也就150mA,如果用IO 口直接驱动蜂鸣器,其他地方用电就得省着点了…所以,我们不用STM32 的IO 直接驱动蜂鸣器,而是通过三极管扩流后再驱动蜂鸣器,这样STM32 的IO 只需要提供不到1mA 的电流就足够了。IO 口使用虽然简单,但是和外部电路的匹配设计,还是要十分讲究的,考虑越多,设计就越可靠,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就越少。 蜂鸣器在硬件上也是直接连接好了的,不需要经过任何设置,直接编写代码就可以了。蜂鸣器的驱动信号连接在STM32 的PB8 上。 图1 蜂鸣器与STM32 连接原理图 当PB.8 输出高电平的时候,蜂鸣器将发声,当PB.8 输出低电平的时候,蜂鸣器停止发声 2.软件设计 可以直接打开本实验工程,也可以按下面的步骤在实验 1 的基础上新建蜂鸣器实验工程。复制上一章的LED 实验工程,然后打开USER 目录,把目录下面工程LED.uvprojx 重命名为BEEP.uvprojx。,然后在HARDWARE 文件夹下新建一个BEEP 文件夹,用来存放与蜂鸣器相关的代码

实验蜂鸣器实验

实验8 蜂鸣器实验 (仿真部分) 1.实验任务 用P1.0输出1KHz和500Hz的音频信号驱动扬声器,作报警信号,要求1KHz信号响100ms,500Hz信号响200ms,交替进行,P1.7接一开关进行控制,当开关合上响报警信号,当开关断开告警信号停止,编出程序。 2.电路原理图 3.硬件连线 (1.P1.0端口用导线通过“音频放大模块”连接到喇叭SOUNDER上; (2.把P1.7端口用导线连接到“拨动开关”K1端口上; 4.程序设计内容 (1.信号产生的方法 500Hz信号周期为2ms,信号电平为每1ms变反1次,1KHz的信号周期为1ms, 信号电平每500us变反1次; 5.程序框图

图4.6.2 6.汇编源程序(非中断软延时) FLAG BIT 00H ORG 00H START: JB P1.7,START JNB FLAG,NEXT MOV R2,#200 DV: CPL P1.0 LCALL DELY500 LCALL DELY500 DJNZ R2,DV CPL FLAG NEXT: MOV R2,#200 DV1: CPL P1.0 LCALL DELY500 DJNZ R2,DV1 CPL FLAG SJMP START DELY500: MOV R7,#250 LOOP: NOP DJNZ R7,LOOP RET END 7.C语言源程序(非中断软延时) #include #include bit flag;

unsigned char count; void dely500(void) { unsigned char i; for(i=250;i>0;i--) { _nop_(); } } void main(void) { while(1) { if(P1_7==0) { for(count=200;count>0;count--) { P1_0=~P1_0; dely500(); } for(count=200;count>0;count--) { P1_0=~P1_0; dely500(); dely500(); } } } } 8.汇编源程序(计数方式采用中断方式)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0003H LJMP INT0P ORG 0013H LJPM INT1P MAIN: MOV SP,#60H SETB IT0 SETB IT1 SETB IE0 SETB IE1 SETB EA MOV R0,#00H LOOP: MOV P1,R0 JMP LOOP INT0P:INC R0 RETI INT1P:DEC R0 RETI END 9.实验要求 学会C51和ASM51两种编程工具。并尝试采用定时器实现定时。

蜂鸣器的驱动电路设计及原理分析.pdf

蜂鸣器的驱动电路设计及原理分析 蜂鸣器的驱动电路设计及原理分析 以下介绍的几种蜂鸣器驱动电路是针对单片机I/O口的驱动电路,适用于现行的压电式蜂鸣器。 压电式蜂鸣器主要由多谐振荡器、压电蜂鸣片、阻抗匹配器及共鸣箱、外壳等组成。 当接通电源后(1.5~15V直流工作电压),多谐振荡器起振,输出1.5~2.5kH Z的音频信号,阻抗匹配器推动压电蜂鸣片发声。 一、以一个9012驱动P1.0口方波 测试程序: 二、双端口驱动

电路原理图 工作原理简介 BUZ1、BUZ2两端口均接单片机的I/O口或单片机的蜂鸣器驱动口。 BUZ1端口为“高频口”(相对BUZ2而言),其脉冲电压频率一般为几KHz,具体频率依蜂鸣器需发出的音乐声来调整; BUZ2端口为“低频口”,其电压周期相对较长一些,一般为数十ms至数百ms。工作时,两端口输出电压脉冲驱动三极管Q2和Q3,当BUZ2端口出现高电平时, 三极管Q3导通, +12V电压经Q4三极管给蜂鸣器提供工作电压,同时为电容E7充电; BUZ2端口电平变低时,Q3和Q4三极管均截止,+12V电压被隔离,此时 已充满电的电容E7放电,为蜂鸣器工作提供能量。蜂鸣器的工作状态直接由三极管Q2决定,当BUZ1端口出现高电平时,三极管Q2导通,蜂鸣器工作,BUZ1 端口电平变低时,Q2三极管截止,蜂鸣器停止工作。蜂鸣器的通电频率与内部的谐振频率(固定)相互作用就产生我们所需的音乐声。

——本站文章均来自本公司工程师整理或用户来稿或网络,如果我们转载的文章中有涉及或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即时与我们取得联系。邮件内容中请注明文章所在网址及文章标题,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感谢您的合作!

蜂鸣器知识汇总

蜂鸣器知识汇总 1)蜂鸣器的介绍 1.蜂鸣器的作用蜂鸣器是一种一体化结构的电子讯响器,采用直流电压供电,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报警器、电子玩具、汽车电子设备、电话机、定时器等电子产品中作发声器件。 2.蜂鸣器的分类蜂鸣器主要分为压电式蜂鸣器和电磁式蜂鸣器两种类型。 3.蜂鸣器的电路图形符号蜂鸣器在电路中用字母“H”或“HA”(旧标准用“FM”、“LB”、“JD”等)表示。 2)蜂鸣器的分类 蜂鸣器根据结构不同分为压电式蜂鸣器和电磁式蜂鸣器;无论是压电式蜂鸣器还是电磁式蜂鸣器,都有有源和无源的区分,其中,“有源”是指蜂鸣器本身内含驱动了,直接给它一定的电压就可以响;“无源”是需要靠外部的驱动才可以响的 1.蜂鸣器的结构原理 压电式蜂鸣器:以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来带动金属片的振动而发声,主要由多谐振荡器、压电蜂鸣片、阻抗匹配器及共鸣箱、外壳等组成。有的压电式蜂鸣器外壳上还装有发光二极管。多谐振荡器由晶体管或集成电路构成。当接通电源后(1.5~15V直流工作电压),多谐振荡器起振,输出1.5~2.5kHZ的音频信号,阻抗匹配器推动压电蜂鸣片发声。 压电蜂鸣片由锆钛酸铅或铌镁酸铅压电陶瓷材料制成。在陶瓷片的两面镀上银电极,经极化和老化处理后,再与黄铜片或不锈钢片粘在一起。 压电式蜂鸣器需要比较高的电压才能有足够的音压,一般建议为9V以上。压电的有些规格,可以达到120dB以上,较大尺寸的也很容易达到100dB 电磁式蜂鸣器:用电磁的原理,通电时将金属振动膜吸下,不通电时依振动膜的弹力弹回,由振荡器、电磁线圈、磁铁、振动膜片及外壳等组成。接通电源后,振荡器产生的音频信号电流通过电磁线圈,使电磁线圈产生磁场。振动膜片在电磁线圈和磁铁的相互作用下,周期性地振动发声。 用1.5V就可以发出85dB以上的音压了,唯消耗电流会大大的高于压电式蜂鸣器, 2.有源蜂鸣器和无源蜂鸣器 有源蜂鸣器直接接上额定电源(新的蜂鸣器在标签上都有注明)就可连续发声,有源蜂鸣器工作的理想信号是直流电,通常标示为VDC、VDD等。因为蜂鸣器内部有一简单的振荡电路,能将恒定的直流电转化成一定频率的脉冲信号,从面实出磁场交变,带动钼片振动发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