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秦及西汉散文

第一章  、秦及西汉散文
第一章  、秦及西汉散文

第一章、秦及西汉散文

第一节、秦代散文

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然而其过于严酷的文化专制致使秦代文学凋敝。加之秦代历史短暂,今仅可见吕不韦门客合著的《吕氏春秋》、李斯的奏议以及少量石刻文。

一、秦世不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兼有天下,立为皇帝”(《琅琊石刻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如“始定刑名,显陈旧章”(《会稽石刻文》),修订《秦律》,颁行全国;“并一海内,以为郡县”(《琅琊石刻文》),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皆遵度轨”(《会稽石刻文》),全国统一度量衡,通行秦国半两钱,并治驰道,使车同轨;“同书文字”(《琅琊石刻文》),李斯、赵高、胡毋敬等人改大篆成为小篆书体,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这些措施对历史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然而秦自来以名法治国,认为“儒以文乱法”(《韩非子》),贬斥文学之士。加之天下甫定,秦益加防范“私学而相与非法教”可能带来的隐患,实行严酷的文化制度,来控制民众思想,消灭一切反秦意识。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在古非今者族;吏见不知举者与同罪。”(《史记·秦始皇本纪》),次年术士侯生、卢生出逃,秦始皇迁怒诸生,坑杀四百六十余人于咸阳。故而“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史记·儒林列传》)

因此,短暂的秦朝文学荒芜,流传至今者只有《吕氏春秋》、李斯文章及少量石刻文,《杂赋》九篇、《仙真人诗》俱已失传。且石刻文多以四言为句,三言为韵,对后世碑铭多有影响,但内容上以歌功颂德为主,文学价值不高。故刘勰慨叹“秦世不文”(《文心雕龙·诠赋》)。

二、《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秦统一以前,由吕不韦召集他的门客集体编纂的,其编著目

的在于博采众长,为当时秦国正在进行的统一天下的活动作理论上的论证。因吕不韦以为此书“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故名为《吕氏春秋》。成书后,吕不韦甚为喜爱,“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此书由十二纪、八览、六论组成,后又简称为《吕览》,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计二十余万字。其博采众说,兼容并蓄,“总晚周诸子之精英,荟先秦百家炎眇义”(《吕氏春秋集释》),故《汉书·艺文志》将《吕氏春秋》列入杂家。《吕氏春秋》以“法天地”为指导思想,体系严密。十二纪以时间为经,每纪五篇,大体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时序编排;八览以空间为纬,每览八篇,寓意八方、八极、八表;六论则脱胎于人间事象,每论六篇,寓意六亲、六义。三者按“天、地、人”三才布局,结构完备严谨又和谐整齐。

《吕氏春秋》用事说理,篇幅短小,朴素简练,富有文学的意味。例如《察今》篇,开篇论说因时代的改变,不可直接效法先王之法;再顺势论说应效法先王立法的根据;而后以“循表夜涉”的故事加以佐证;并一连数个比喻,强调“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最后则以“刻舟求剑”、“引婴投江”两篇寓言说理,生动形象。又如《骄恣》篇,围绕人君应虚心礼士纳谏,列举晋厉公听胥童谗言杀三郄、魏武侯从李悝之谏、齐宣王听春居劝不为大屋、赵简子沉佞臣鸾徼于河四则故事,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述。其说理简劲晓畅,并继承先秦散文善用比喻、寓言说理的特点。全书共有二百余则寓言,保存了大量先秦的神话、传说、故事,体现了强烈的文学色彩,对于寓言文学具有极高的意义。

三、《谏逐客书》

李斯是秦代唯一的著名散文家。李斯原是楚上蔡的小吏,向荀况学成帝王之术后,通过吕不韦西说秦王,成为客卿,后官至秦丞相。李斯因奏请统一文字,并作字书《仓颉篇》,被称为“小篆之祖”;其石刻文则“法家辞气,体乏弘润,然疏而能壮”(《文心雕龙·封禅》);现存文章有《谏逐客书》、《论督责书》、《言赵高书》、《狱中上书》等,秦朝建立前的《谏逐客书》为其代表之作。鲁迅誉为“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韩人郑国意图唆使秦王兴修水渠而被觉察,秦宗室大臣劝言秦王驱逐来秦的客卿。也在驱逐之列的李斯因而作《谏逐客书》,

文章“顺情入机,动言中务”(《文心雕龙·论说》),使秦王取消了逐客令。文章说理深透,论据有力。开篇即立论“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先追溯秦国四位先王——穆公、孝公、惠王、昭王重用客卿,对秦国雄图霸业做出了历历成就,强调应纳客用士、任人唯贤来强大秦国;再由古及今,列数各类耳目之娱都并非出自秦地,指出对色乐珠玉和卿客人民的区别对待,不是致治之术。以一系列的事例指出“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的失当;最后重申前文,归论于“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於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

《谏逐客书》不但在内容,也在艺术上取得极高的成就,成为后代奏疏的典范。

首先,行文曲折多变而层次分明。首尾两节都利害并举,先从正面论说,进而以反诘和假设推论作结;而中间一节: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则反复议论,先正说秦王器玩车马无一不来自于异国异地,然后反说假使非秦国产出则不用的后果,再以声乐举例,复说秦国之所有及秦国之所无,结构严谨而有波澜。清人对此段大为赞赏:“一反一复,一起一伏,略加转换数个字,而精神愈出,意思愈明,无限曲折变态,谁谓文章之妙不在虚字助辞乎!”(《古文观止》)其次,多用铺陈夸饰、排比对偶,又音节铿锵,使得文章奔放而富于文采。如上文片段,列数他地各种动人的乐色珠玉,形式整齐,音调谐美,文辞华艳,达到了理足词胜的效果,开散文辞赋化的风气之先,对后代汉的散文和辞

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再次,善于比喻说理,比喻精警。如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来比喻“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喻象壮阔,富于气势,说理透彻而不失形象。

第二节、西汉散文

西汉散文以政论文为主要部分以及最高成就。其继承了先秦诸子散文的文化思想和纵横捭阖的战国文风,而又加以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汉散文。在西汉初年,陆贾、贾谊、晁错等人探讨秦朝灭亡的原由,文章铺张扬厉、纵横捭阖,犹有战国遗风;介于景、武帝时期的《淮南子》犹以黄老之学为旨;而随着大一统的格局愈加稳定,儒家思想尤其是今文经学愈加推行,武帝以后的政论散文则依经立说,变疏直激切、尽所欲言为深广宏富、醇厚典重,董仲舒、刘向等人的说理散文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西汉后期,随着古文经学的复兴,文章也开始呈现出复古趋势。这时期的代表则是刘歆等人的作品。

一、西汉早期的政论文

汉王朝建立之后,接受了秦王朝覆灭的教训,在恢复分封同姓诸侯制度的同时,推崇黄老之治,轻徭薄役,与民休息。文景时期,经济得到发展,社会得以安定,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文景之治”,这是汉代初年的一个比较繁荣的时代。

而在文学方面,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废除秦始皇焚书时颁布的《挟书律》,“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汉书·艺文志》),使书籍得以自由流通。而各地王侯也招收四方游士,促进了汉初思想的自由和学术文化的发展。在此氛围中,汉初文士秉承战国诸子的优良传统,关心国事,体现出积极入世的心态,或以史为鉴,探讨秦朝灭亡的缘由,或针砭时事,指出朝廷内外隐忧,其中以贾谊、晁错为代表,文章“激切疏直,尽所欲言……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汉文学史纲要》),有先秦纵横家之风。

(一)贾谊的政论文

贾谊生于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卒于公元前168年(汉文帝十二年)。是西汉初期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年十八,即以“能诵诗属书”闻名洛阳

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二十余,为博士,迁太中大夫,在礼仪制度、经济政策等方面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文帝的赏识。但因保守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在贬谪中,仍不忘国事,仍多次上疏陈述政事。谪居三年返京,至梁国封地任梁怀王太傅。后梁王堕马而死,贾谊深为自责哭泣,死时年仅三十三岁。所著文章五十八篇,刘向编为《新书》。

《新书》大体分为三类:专题政论文、针对具体问题的奏牍文及杂论,三者集中反应了贾谊的政治主张。贾谊在《新书》的《过秦论》、《时变》、《大政》等篇中总结了秦代灭亡的原因,发展了先秦的民本思想。

蹶六国,兼天下,求得矣,然不知反廉耻之节,仁义之厚,信并兼之法,遂进取之业,凡十三岁而社稷为墟,不知守成之数,得之之术也。(《时变》)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大政》)

而面对迅速巩固政权、完善封建制度的任务,贾谊又在《藩强》、《五美》、《孽产子》等篇中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如要求削弱诸侯和限制豪强商贾的非法活动,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主张更完善地建立适应汉初等级制为中心的封建礼制,以巩固封建统治。

欲天下之治安,天子之无忧,莫如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无邪心。(《藩强》)

其分地众而子孙少者,建以为国,空而置之,须其子孙生者,举使君之。(《五美》)

今富人大贾屋壁得为帝服,贾妇优倡下贱产子得为后饰,然而天下不屈者,殆未有也。(《孽产子》)

这些主张适应汉初统一形势的需要,在当时有一定的进步作用。刘向誉为“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汉书·贾谊传》)《过秦论》为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也是西汉散文中的名篇。此文分为上、中、下三篇,按时间顺序,从多方面论述秦灭亡的原因,意在借古喻今,令汉朝统治者以资借鉴。上篇追述历代秦王得天下的形势,但弱小的陈涉却使秦族灭亡。以强烈的对比得出秦亡的原因;中篇剖析秦始皇在统一后却不行王道,秦二世也不实行仁政,致使国家倾危;下篇责备子婴处理动乱失当,致使天下沦亡。

结尾点明文章以古为鉴的用意,劝告汉朝取得了政权后,不可施暴政于人民。三篇循秦朝历史的发展,有力论述秦为政过失,开中国散文中“史论”体裁的先河。《过秦论》以史立论,通过多方面鲜明的对比,描绘出秦王朝大起大落的形势。其主要有三处对比:一是将秦强盛时的天下臣服与秦帝国灭亡时的不堪一击对比。以递进式笔法写秦历代七百余年的经营,展现其蒸蒸日上的势态,而写秦亡之象则如机发矢直,一触即溃,有意营造一落千丈的跌宕感;二是将秦始皇“传之无穷”的愿望与秦三世而亡的现实对比。愿望与现实对比,千秋万岁与三世而亡对比;三是将陈胜起义军与六国诸侯之间悬殊的力量对比。愈是细说六国公子、谋士、战将、兵力的优秀,愈是与起义军首领、成员、军备的平庸构成反差,突出了秦亡强者而弱者亡秦的现象。贾谊用秦王朝天翻地覆的形势为自己感情造成巨大的落差,使其飞流直下,气势磅礴。

而在语言上,《过秦论》虽为散文,但具有辞赋特色,铺排渲染,带有浓郁的战国纵横家之风。例如: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拑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哀哉……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

意思有类同处,但连用多句铺排。通过铺张扬厉的句式和华丽的辞藻,《过秦论》在语言上也体现了恢弘的气势和激昂的情感,所谓“玮丽之辞,瑰放之气,挥斥而出之而沛然其有余。惟盛汉之文,乃有此耳。”(《两汉文举要》)

(二)晁错的政论文

晁错约生于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卒于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三年)。他是文景二朝间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文帝时官太常掌故、博士、太子家令,迁至中大夫。在政治、农政、兵防等方面向文帝提出了有建设性的意见。景帝初,任内史,迁至御史大夫。他在政治上主张削减诸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后迫于

诸侯的压力,以此被杀。

在政治方面,晁错著有《贤良文学对策》、《言太子知术数疏》等。其根据历史经验和当前形势,提出应削减地方权力,君主躬亲执政,加强中央集权;在农政方面著有《论贵粟疏》、《复奏勿收农民租》等。其根据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提出了“重农”、“贵粟”、“抑商”、“军食”等重要主张,表现了其对当时情况的清醒认知;在兵防方面则著有《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等。其根据当时边疆与匈奴斗争的形势,提出了守边备塞的必要,募民实塞以抵御匈奴。其中以《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最为著名。相比贾谊文风玮丽,晁错更为沉实简洁,不重文采。

文帝时期,由于国家未能有效控制土地兼并现象,致使“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论积贮疏》),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储备和社会安定。针对农民流亡的这个现象,晁错上书《论贵粟疏》,指出人民流亡的原因是由于生活的贫困;而人民的贫困主要是由于官府的“急政暴赋”和商人的兼并所致;提出“务农贵粟,强本抑末”的政治主张,以粟为赏罚,以出募粟入官,以拜爵除罪,以此扶持农业发展,遏制商人势力,增加粮食储备。

此篇文章一者立论精辟,合乎实际。全文始终围绕“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这一主旨展开,对于种种相关现象、隐忧都予以讨论。刘熙载所谓“晁取切于时,不必其高也。”(《艺概》)二者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对比鲜明,利害自判。首先将历史故实和当前情况对比,尧、禹、汤有多年水旱之患,畜积犹多,但现在人口众多,没有多年天灾,畜积不及;其次,将当前各种相应的情况对比,五谷与金玉孰重孰轻,农民劳苦无立锥与商贾优游操奇赢;再次,将法律规定和当前情况对比,“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文章从多方面陈述对应的利弊得失,具体分析,加强了说理力度。三者,文章逻辑严密,善于说理论证。行文上先以道理论证,再以事实论证,最后陈述解决之法。层次有序,条理清晰。此外,文章多用推理论证,如:

地有馀利,民有馀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脂;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亡饥寒之患。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

晁错按逻辑顺序,层层递进分析,说理透辟。四者,文章语言明白晓畅,但包涵了激切的情感。如其描述农民生活的语句: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句式灵活多变,文字客观平实,但在全面的描写中,流露出作者深切的关怀与担忧之情。

二、汉代中后期散文

(一)《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鸿,大也;烈,明也。以为大明道之言也”(《淮南子注·序》)。共二十一篇,十余万字,由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下宾客共同编写而成,于建元二年(前139年)献于汉武帝。

《淮南子》是汉初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继承并发展了先秦道家的宇宙观,讲求无为之道。梁启超称之为:“《淮南鸿烈》为西汉道家言之渊府,其书博大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但因为“《淮南子》虽以道为归,但杂采百家,不成为一家言”(《中国通史》),故而《汉书·艺文志》将其归类杂家。

《淮南子》作为一部理论著作,仍然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一者,在论说时善用故事说理,广用神话、传说、史实等加以说明。如:

譬若羿请不死之药於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览冥训》)

昔者,冯夷、大丙之御也,乘云车,入云霓,游微雾,骛怳忽,历远弥高以极往。(《原道训》)

秦皇帝得天下,恐不能守,发边戍,筑长城,修关梁,设障塞,具传

车,置边吏。(《道应训》)

使道理更为具象易懂,文章更具可读性;二者,散文与辞赋间用,以描写和叙述的方式说理。如《原道训》中对于道的描绘;《本经训》中对于五种放逸行为的描写;《齐俗训》中对于正邪区别产生的描述等,都有类辞赋。三者,文章常以铺陈夸饰的方式加以反复论说,气势沛然,有战国策士之风。如《览冥训》中连举四事——“故东风至而酒湛溢,蚕咡丝而商弦绝,或感之也。画随灰而月运阙,鲸鱼死而彗星出,或动之也。”,来佐证“夫物类之相应,玄妙深微”。四者,《淮南子》“旨近老子”(《淮南子注·序》),常常借神话传说,“寓直于诞,寓实于玄”(《艺概·文概》),充满丰富的想象,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如《原道训》中对冯夷、大丙之御周游天地和大丈夫游无穷之地的描刻,展现了与《庄子》、《离骚》相似的艺术境界。

(二)董仲舒、刘向的策对叙录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朝廷曾“绌抑黄老、刑名百家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于建元五年置五经博士,于元光元年诏举贤良文学。随着武帝的尊儒,文学深受儒学的影响。许多文学之士往往依经而为文,杂糅“天人感应”学说,变汉初排宕之气为典雅含蓄,坐而论道。其中,以董仲舒、公孙弘和西汉后期的刘向为代表。

董仲舒是西汉著名的今文经学家和思想家,推崇儒家学说,其作品深刻地影响了西汉后期的说理散文创作。其代表作品为《春秋繁露》和《天人三策》。《天人三策》乃董仲舒元光元年应汉武帝策试所作,“以‘天人感应’说为其对策要旨,所对凡三,世称‘天人三策’。”(《汉书.董仲舒传》),行文层层递进,联类引证,论说严谨。刘勰称誉其为:“仲舒之对,祖述《春秋》,本阴阳之化,究列代之变,烦而不慁,事理明也”(《文心雕龙·议对》)

刘向是西汉后期重要的经学家和目录学家。其散文主要由奏疏、《新序》、《说苑》二书以及对为所校对的典籍所写的书录构成,具有叙事凝练,文理平易的特点。奏疏有《条灾异封事》、《极谏用外戚封事》、《谏营昌陵疏》等。其在思想上继承了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而在用典方面有所发展,如《极谏用外戚封事》,广引《春秋》、《尚书》、《周易》、《论语》等多部经典以及汉代

前事来论说外戚之害,劝谏罢黜外戚王氏;《新序》十卷与《说苑》二十卷是其说理散文的代表之作,乃刘向“别集以为百家,后令以类相从,一一条别篇目”而成(《说苑序奏》),“冀以感悟时君,取足达意而止”(《无邪堂答问》)。

书中故事情节完整曲折,人物形象生动,如熊渠子射虎一则,欲扬先抑,烘托出熊渠子的英勇,已具备小说因素,故其“上承《韩非子》的《内储说》、《外储说》、《说林》之体,下开六朝《世说新语》类小说的先河”(《中国文学史》);书录则有《战国策书录》、《管子书录》、《孙卿书录》等,语言简洁,文笔生动,叙事说理无不晓畅,也是优秀的文学散文。

在西汉中、后时期“引经据典,讲说灾异”的论说之风中,司马相如、桓宽等人则秉承西汉初期政论文的文风,不依傍经典、直陈其事。武帝时期,司马相如以辞赋著称,在散文上也有所建树,所作《难蜀父老》、《论巴蜀檄》、《上书谏猎》等都是散文名作。蜀地长老与大臣对司马相如将出使西南夷之事不以为然,故而司马相如作《难蜀父老》,“籍以蜀父老为辞,而己诘难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委婉地辩护西南之行的用意。文章设主客问答,有类赋体,借使者之言反驳“今割齐民以附夷狄,弊所恃以事无用”的观点。以巴蜀可平则西南夷可平、下民不达大体、安定四方是天子重任三点层层递进,予以反驳,见识高远,对于天子的劝谏情理兼至,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始元六年,诏郡国举贤良文学士,问以民所疾苦,于是盐铁之议起焉。”(《汉书·车千秋传》),即所谓的“盐铁会议”。宣帝时,桓宽对此次会议记录加以整理,著有《盐铁论》六十篇。其采用对话体,“文学”、“贤良”与“丞相”、“御史”相论辩,逐步深入问题,发展了散文的新形式。行文灵活多变,时而“切切”如卷二《非鞅》争持不下;时而“徐徐道理相喻”如卷六《散不足》中贤良详述古代礼仪制度,文风浑朴质实而句式整齐,对于时弊有深刻的见解,都穆誉之为:“而其究治乱,抑货利,以裨国家之政者,盖不但可行之当时,而又可施之后世。”(《盐铁论序》)

三、书信体散文

在政论散文由纵横捭阖向经学文风发展的主流之外,枚乘、邹阳、司马迁及杨恽等人的书信体散文作品,或表情达意,或立言陈事,在叙事抒情均别具一格,

深具感染力。

《谏吴王书》为枚乘所作。汉初,吴王濞招致四方游士,枚乘与邹阳等俱为门下宾客,“久之,吴王以太子事怨望,称疾不朝,阴有邪谋”(《汉书·贾邹枚路传》),枚、邹等人纷纷作《谏吴王书》劝谏。枚乘此文特色在于以比喻的方式铺排论说,反复痛陈形势利害,劝吴王即时悬崖勒马。言辞恳切,平易形象。《狱中上梁王书》为邹阳所作。吴王不贤,故邹阳去吴之梁。由于羊胜、公孙诡的谗言,被梁孝王下狱。因此,邹阳从狱中上书自白。但此书不卑不亢,理直气壮,征引众多典故、俗语,劝导梁王熟察用贤。条理清晰,层层深入论说述,而文辞偶俪整齐,铺陈华美,体现出邹阳作为一名纵横之士的战国策士文风。

《报任安书》为武帝时司马迁所作。司马迁刑后“为中书令,尊宠任职”(《汉书·司马迁传》)。故人任安以贤臣之道问责,故而司马迁为此书作答。此书主要内容有二,其一是以委婉曲折的手法讲述了自己不白之冤,申诉自己的不幸遭遇;其二是剖白自己忍辱偷生的原因:取义轻生并不能自白;追思前贤,功过并不以屈辱判定;自己的史学理想尚未完成。吴楚材、吴调侯赞誉为:“此书反复曲折,首尾相续,叙事明白,豪气逼人。其感慨啸歌,大有燕赵烈士之风;忧愁幽思,则又与《离骚》对垒。文情至此极矣!”(《古文观止》)

《报孙会宗书》为宣帝时杨恽所作。“恽宰相子,少显朝廷,一朝以暗昧语言见废,内怀不服”(《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因而作书与孙会宗,后因此书获罪腰斩。此书针对孙会宗来信中的劝告,从三方面予以驳斥:一者,自己已长为农夫,治产业无可讥议;二者,情不能止,劳苦之后家中宴乐合乎人情;自己身为庶人,自当追求财利而非仁义。此书特色在于任性使气,多用反语,充满了讥讽不平之情,将作者不拘礼法、激愤苦闷的情态展露无遗。

附录:作品选读

李斯

谏逐客书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

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悦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而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马抉提(“抉提”二字俱应为“马”旁),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

贾谊

过秦论(上)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横,兼韩、魏、燕、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谬、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逡巡遁逃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以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飘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施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鍉,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庸,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率罢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回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不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不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

区之地,致万乘之势,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中)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借使秦王计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而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之嗷嗷,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乡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圉而免刑戮,除去收帑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威德与天下,天下集矣。即四海之内,皆讙然各自安乐其处,唯恐有变,虽有狡猾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止矣。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君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回应者,其民危也。故先王见始终之变,知存亡之机,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

之而已。天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回应之助矣。故曰“安民可与行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身不免于戮杀者,正倾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过秦论(下)

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櫌白梃,望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艰。于是山东大扰,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以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当此之世,贤智并列,良将行其师,贤相通其谋,然困于阻险而不能进,秦乃延入战而为之开关,百万之徒逃北而遂坏。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高垒毋战,闭关据厄,荷戟而守之。诸侯起于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下未附,名为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也,必退师。安土息民,以待其敝,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秦王足己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拑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哀哉!先王知雍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畔矣。故周五序得其道,而千余岁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长久。由此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

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

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晁错

论贵粟疏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无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禹、汤,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余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着,不地着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脂;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择也。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亡饥寒之患。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其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今法

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xiè)。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今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车骑者,天下武备也,故为复卒。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亡粟,弗能守也。”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亡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与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

Y225-高起专-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一)》中作业

《中国古代文学》(高起专)中 第二编秦汉文学 第一章秦及西汉散文 第一节《吕氏春秋》及李斯的散文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吕氏春秋》属于: ①儒家著作②道家著作③法家著作④杂家著作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秦代的唯一作家是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 1、《吕氏春秋》 四、简答题(每题10分) 1.《吕氏春秋》是一部什么性质的著作?有无文学价值? 2.秦代的唯一作家是谁?他有哪些方面在文学史上值得一提? 第二节贾谊的政论文与《淮南子》等散文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今存汉代最早的一篇以秦亡为史鉴的文章,是: ①贾山的《至言》②贾谊的《过秦论》③晁错的《论贵粟疏》④董仲舒的《天人三策》 2.两汉文学史上,第一位凭吊屈原的作家是: ①贾谊②枚乘③司马迁④刘向⑤王逸 3.曾任过长沙王太傅的汉代作家是: ①贾谊②枚乘③司马相如④王褒⑤扬雄 4.贾谊所著文章五十八篇,刘向编为: ①《新语》②《新书》③《新论》④《陈政事疏》 5.被后人称为“万言书之祖”的奏疏之文是: ①贾谊的《陈政事疏》②晁错的《论贵粟疏》③董仲舒的《天人三策》④司马相如的《封禅文》6.《天人三策》的作者是: ①贾谊②董仲舒③桓谭④王充⑤张衡 7.《说苑》的编者为: ①扬雄②刘向③班固④王充⑤王符 8.《新论》的作者是: ①陆贾②贾谊③扬雄④桓谭⑤王充 二、多选题(每题2分) 1.西汉前期、中期的著作有: ①《吕氏春秋》②《淮南子》③《法言》④《春秋繁露》 2.刘向编撰的野史杂传有:

①《吴越春秋》②《说苑》③《新序》④《列女传》⑤《七略》 三、填空题(每空1分) 1.西汉前期最为重要的散文作家是_______。 2.贾谊所著文章五十八篇,刘向编为_______。 3.《淮南子》又名_________。 4.《答客难》的作者是_______。 5._______是西汉后期政论文的代表作。它既是文史著作,又是了解中国古代经济体制的材料性文件。6.《新论》的作者是________。 7.《政论》的作者是______。 8.《潜夫论》的作者是______。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 1.《淮南子》 2.《盐铁论》 五、简答题(每题10分) 1.西汉前期的政论散文有什么特点?代表作家是谁? 2.贾谊、晁错各有哪些代表性的散文作品?他们的政论散文各有什么特点? 3.《淮南子》又名什么?它是一部什么性质的著作? 4.汉武时期,除司马迁以外,还有哪些著名的散文作家?他们有哪些代表作? 5.《说苑》、《新序》及《列女传》是一批什么性质的编著?其编著者是谁? 第二章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标志着汉大赋正式形成的作品是: ①《吊屈原赋》②《七发》③《子虚赋》④《上林赋》⑤《二京赋》 2.《长门赋》的作者是: ①贾谊②枚乘③司马相如④扬雄⑤张衡 3.《大人赋》的作者是: ①贾谊②枚乘③司马相如④扬雄⑤张衡 4.“曲江观涛”一节见于: ①《七发》②《上林赋》③《两都赋》④《二京赋》⑤《归田赋》 5.《洞箫赋》的作者是: ①贾谊②枚乘③司马相如④王褒⑤扬雄 6.《悲士不遇赋》的作者是: ①贾谊②东方朔③司马迁④扬雄⑤赵壹 7.提出“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这一看法的赋家是: ①枚乘②司马相如③司马迁④扬雄 8.下列人选中,哪一位作家“字长卿”: ①枚乘②司马相如③司马迁④扬雄⑤班固

秦汉散文

一、诸子散文《吕氏春秋》★ 吕不韦,战国秦相国.秦王政立,尊为相国,号仲父饮鸩而死,年约近六十。 编撰时间及成书过程: 大约成书于公元前239年左右。 当时诸侯各国养士之风盛行,四大公子(战国四公子: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和楚国春申君)的门客盛极一时,吕不韦作为秦国的国相,自然也不示弱,就召集门客三千人,号令他们将自己的见解和学说都写下来,以论述天下之理,共二十多万言,号曰《吕氏春秋》。悬于咸阳城门,称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吕氏春秋》,乃是吕不韦依托秦国势力从文化思想上和诸侯争强的产物,其中也许还有吕不韦为秦的统一天下而进行理论准备的用意。 体例: 《吕氏春秋》有严密的体系,全书分十二纪(每纪5篇)、八览(每览8篇)、六论(每论6篇),再加一篇序文,共161篇(今存160篇)。 全书条分理顺,篇章划分十分整齐,从结构上就把它组合成了一个所谓“法天地”的完整体系。 主要思想: 《吕氏春秋》是先秦杂家的主要代表作。以道家、儒家和阴阳家为主,但都经过加工和改造,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因此,《吕氏春秋》的出现,标志着先秦诸子文化的结束和秦朝大一统文化的到来。 《吕氏春秋》的艺术特点: 1.出于众人之手,风格不完全统一。 2..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 寓言特色: a往往先提出论点,然后引述一至几个寓言来进行论证。 b寓言生动简练,中心突出,结尾处往往点明寓意,一语破的。 二、政论散文名家李斯★ 李斯:秦代政治家、散文家,楚国上蔡人 《谏逐客书》的艺术特点: 1.理气充足,辞采华美,挟战国纵横说辞之风,兼具汉代辞赋之丽; 2.末尾作结,指出秦人“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仇)”的危害,有极强的理论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 3.文辞修饰整齐,音节和谐,趋向于骈偶化,被后人称为“骈体初祖”; 4.抗言陈词,有一种不可抑制的气势,成为后世奏疏的楷模。 三、刻石铭文★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曾多次巡游各地并刻石表功。现存刻石共有7篇,这些刻石大都出自李斯之手,以四字为句的韵文写成。其中除琅邪台刻石为两句一韵外,其余峄山刻石等6篇皆三句一韵,文辞整饬简洁,读来朗朗上口,是秦文学的独创. 《峄山刻石》为东巡第一篇刻石文,秦刻石文堪称碑铭之祖。

西汉初期徭役制度新证(1)

西汉初期徭役制度新证(1) 摘要:张家山汉简的出土,为西汉初期徭役制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佐证材料。笔者就汉初服役的起止年龄、汉初徭役的征调对象、服役的范围及其从役方式、以及徭役征调的管理等问题作一重新的认识。 关键词:西汉初期 徭役 新证 一百多年来,学界对汉代赋役制度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老一辈的史学家们在这方面作出重要的贡献。然而,对一些重要内容和关键问题长期以来争议不休,难以达成共识。主要原因是许多对汉代赋役制度的认识和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重要的文献材料在记录上存在差异,又无从考证,同时依赖假设、推理、縯绎而成的。这样,需要的是考古新发现、新材料,尤其是第一手材料。1983年在张家山汉墓出土了一批竹简,考古专家们从《二年律令》推测这是吕后二年的律令,记载了大量的有关汉初赋役制度的法令,填补了文献记载的空白,为我们研究汉初赋役制度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这些汉初法令的出土,一方面,提供了对汉初赋役制度新认识的新史料,并对一些颇有争议的问题基本上予以解决;另一方面,借助新材料及其所提供的视角,可

以重新认识汉初乃至整个汉代赋役制度,这对研究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早期的赋役制度的形成及其发展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关于赋税方面内容学术界已有专文发表,而徭役方面内容至今未见专文,现笔者不揣简陋,试图对此作一有益的探讨。 徭役,亦称力役,是国家强制百姓承担的无偿性劳动。对徭役的研究是汉代赋役制度研究中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一个传统的课题,有许多问题以前就已经解决了。但是,遗留下来未解的疑结也较多,主要原因是史料的缺乏或者文献记录相互矛盾。例如:西汉初期“始傅”年龄多少“免老”年龄又是多少汉初徭役征点对象的范围汉初徭役范围与服役方式如何汉初徭役管理如何诸如此类问题,是深入研究汉代徭役制度的关键,非新出土的史实莫能解!现根据新出土的张家山汉简,对这些问题依次解答。 一 关于汉代服役者服役的起、止年龄问题。学术界有两种观点:第一种基本认同整个汉代“始傅”年龄为二十三岁,老免年龄为五十六岁。第二种认为汉景帝至昭帝时年二十而傅,而昭帝以后,年二十三而傅,至五十六老免。至于景帝以前的“始傅”年龄均为推论,不足确信。这一点上需要展开来讲,明确汉初的“始傅”年龄,以厘清整个汉代的服役年龄时限的问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整理(先秦两汉篇)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二、名句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三、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要求:准确、全面、简洁)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五、论述题(2选1,共25分) 一、神话篇 (1)神话的概念: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对自然及社会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2)中国古代神话的内容: A.自然神话原始先民敬畏大自然、征服大自然,以山川、风雷、草木为描述对象eg精卫填海 B.创世神话原始先民对宇宙开辟、人类起源,勇于探索,积极创造的精神eg女娲补天、夸父逐日 C英雄神话原始先民自我意识觉醒,他们朦胧地意识到人是世界的中心,宇宙的主人eg 大禹治水 D.传奇神话对异域奇国,怪人奇物的记载eg吐丝女、羽民国。 二、诗经篇 (1)诗经的思想内容: 1.颂赞诗周民族的史诗eg“大雅”中的《生民》、《公刘》A.歌颂周族的祖先神后稷的,反映了祖先崇拜意识和对农业社会生活的赞美之情 B.叙述后稷的曾孙公刘率领周族从有迁于泾水中游的豳地的事迹C.《》颂美的是后稷十二代孙古公父为了摆脱犬戎的侵扰,率领周族从豳地到周南的事迹D.《皇矣》太王开辟岐山 F.《大明》赞美文王、武王,着重赞美武王伐殷。 2.婚恋诗 3.思妇诗 4.征诗役 5.农事诗 (2)诗经的艺术成就:a.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b.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兴的方法有三种起联想、象征、比喻的作用,起创造意境、烘托气氛的作用,起协调韵律的作用)c.诗经的抒情手法(借景抒情、直抒胸臆、叙事言情)d.复沓的章法和以四言为主的句式e.语言丰富多彩,生动形象,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3)作品。(共11首) 三、楚辞篇

先秦两汉散文的梦象观及其文学表现

先秦两汉散文的梦象观及其文学表现 李炳海 内容提要 先秦两汉散文的梦象观及其文学表现呈现出复杂的走向。传统观念把梦视为人的正常生理和心理活动,可以生于人的康健状态,也可以生于人的病态。医学 理论则认为梦是人的病态的产物。道家散文在以议论方式说梦时,认为梦生于人的病 态,而以寓言描写梦时,往往把梦境看作是正常的生命活动。巫术思维及相关作品承认 梦的预测性,能够加以验证,道家散文则反复渲染梦的真幻难分。 关键词 先秦两汉散文 梦象 病态 真幻 〔中图分类号〕I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7)06-0125-05 梦是人类重要的生理和心理现象,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态。怎样看待梦,是古代先民经常思索的问题。对于梦所作的解说,反映出古人对于人的生命的体验和理解,以及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评论和选择。先秦两汉散文所反映的梦象观是复杂的,这种复杂性有的是由时间的推移所造成,还有的和学派的生命理念密切相关。先秦两汉散文对不同的梦象观作了理论阐述,同时又用具体的故事作了生动的展现。 一 梦是人的正常的生理和心理活动,还是只在人的病态时才会出现的现象,这是古代梦象观经常涉及到的议题,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出现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梦是人的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这种看法在先秦两汉时期居于主导地位,是一种传统的理念。这种观点有的反映在具体的论述中,也有的通过作品的梦象展示出来。 《周礼?春官?占梦》写道: 占梦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辨阴阳之气。 以日月星辰占六梦之吉凶。一曰正梦,二曰噩 梦,三曰思梦,四曰寤梦,五曰喜梦,六曰惧梦。 这里叙述占梦之官的职责,同时把人的梦分为六种。正梦是无所感动而自然生成的梦,噩梦是因惊愕而梦,思梦是有所思而梦,寤梦是有所悟而梦,喜梦是因喜悦而梦,惧梦是因恐惧而梦。这是把各种梦象和人的生理、心理状态相沟通,分别建立起对应关系。人在觉醒时处在无意识状态,睡眠后会自然入梦,这就是正梦。人在觉醒时有自觉意识,思索问题,睡眠时会出现思梦、寤梦。人的情绪有惊愕、欢喜、恐惧等多种表现,于是出现噩梦、喜梦、惧梦。在《周礼》作者看来,以上六种梦都是出自人的生理和心理的不同状态,有的出自正常状态,有的则生于病态。 《左传》记载的梦象很多,如果加以划分,基本上属于正常态和病态两类。成公十年记载的晋景公之梦、昭公元年记载的晋平公之梦,都是在疾病中出现的,属于病态之梦。还有那些反映心理恐惧的梦,也可以划入病态类型。《左传》记载的另一类梦象,是人在健康状态所做的梦,有的是体现生殖崇拜的孕妇之梦,有的是预示战争胜利、或是即将登国君之位的吉祥之梦,梦者不是处于病态,没有任何生理和心 521

汉代散文历年真题

汉代散文、辞赋历年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05.4 7.贾谊《吊屈原赋》的体裁是() A.大赋 B.骈赋 C.骚体赋 D.散体赋 9.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整体发展趋势是() 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 B.由抒情小赋向京都赋转变 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D.由大赋向骚体赋转变 06.4 9.贾谊政论散文的主要特点是() A.夸张渲染,辞藻华丽B.多用典故,造语艰深 C.想象丰富,飞动飘逸D.气盛情切,纵横铺排10.《史记》的作者是() 07.4 15.西汉初期的散文主要是() A.表达人生感慨的议论文 B.为新朝歌功颂德的颂世文 C.抒发个人情感的抒情文 D.与治国安邦有关的政

论文 16.贾谊《过秦论》归结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C.“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身不免于戮杀者,正倾非也” D.“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18.“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 A.《高唐赋》 B.《赋篇》 C.《登徒子好色赋》 D.《吊屈原赋》 19.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是() A.《归田赋》 B.《刺世疾邪赋》 C.《穷鸟赋》 D.《鹦鹉赋》 08.4 9.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是() A.铺陈排比B.多用比喻 C.质实无华D.婉转诙谐 10.与汉初各家散文比较,枚乘《上书谏吴王》最主要的特点是() A.语言犀利,直说主题B.譬喻叠出,设辞委婉 C.质朴无华,造语恳切D.铺排纵横,气势宏大 11.以王充、桓谭为代表的东汉前期散文的主要创作倾向是

() A.针对王朝的兴替翻覆发抒感慨 B.针对东汉政治的腐败揭露抨击 C.针对宦官、外戚专权的政治现实提出批评 D.针对图谶虚妄的政治文化予以批驳 14.西汉初期辞赋创作的发展趋向是() A.从情思浓郁、质实纯朴向缺少真情、辞藻华丽方向发展B.从关注社会、政治、人生向远离社会、政治、人生方向发展C.从为统治集团歌功颂德向愤世嫉俗方向发展 D.从表达人世进取情志向抒发避世高蹈意愿方向发展 09.4 10.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正式形成的典范作品是() A.枚乘《七发》 B.王褒《洞箫赋》 C.司马相如《子虚赋》 D.贾谊《吊屈原赋》 12.《过秦论》分析秦亡原因,归纳为() A.“恣行暴虐” B.“仁义不施” C.“举措太众” D.“刑罚太极” 13.刘向受命校理群书,为一些典籍写了叙录,其中最著名的是() A.《管子叙录》 B.《列子叙录》

先秦两汉散文研究

千古绝唱之《史记》 论文摘要: 作为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史记》无论是在其创作目的、内容、艺术手法(人物形象的刻画)还是所体现的文学思想,都可谓之“无人可及”,与《汉书》的比较更彰显出他的千古绝唱。他以独特的魅力弘扬人文精神,为后世作家树立起一面光辉的形象;其创作艺术也为后世散文家竞相模仿。 关键词:纪传体人物刻画悲剧性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史记》的高度赞扬。袁著《史记·文学之研究》①甚至称:他简直可以与英国的莎士比亚互相伯仲。的确,作为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史记》也是我国纪传文学的开端,标志着中国古代史传文学发展已经达到高峰。 全书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虽然这种体例各有区别,但他们确是相互配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十二本纪是纲领,统摄上自皇帝,下至汉武帝时代三千年的兴衰沿革。十表、八书作为十二本纪的补充,与其共同形成纵横交错的叙事网络。三十世家围绕十二本纪展开,如果说本纪是北斗,那么世家就是环绕北斗的二十八宿。至于七十列传,则是历史天宇上北斗,二

十八宿以外的群星。《史记》的五种体例相互补充而形成的结构框架勾连天人,贯通古今,在设计上颇具匠心,同时也使他的叙事范围广泛,展示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十二本纪按帝王世代顺序记叙各朝兴衰始终,十表排列帝王侯国间大事,八书是有关经济、文化、历法等方面的专门论述。《史记》这部纪传体通史巨著,在体例上冲破了以往历史散文的局限,能够把更多的内容纳入其中,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总体风貌。 司马迁的文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夫子自道和“发奋读书”说中。白寿彝《史记新论》②写于1964年,辨析了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内涵。他认为“究天人之际”指的是司马迁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司马迁把对自然现象的研究和阴阳五行的迷信说法加以区别,通过对人事的分析,说明天道不可信,用宗教的历史揭露宗教迷信的虚妄,司马迁的天人思想既有进步意义,也有他的局限性。“通古今之变”重要表现在编纂古今关系、略古祥今,眉门分明的处理,对历史事件,人物评价的历史发展的观点,对当代政治危机与社会危机的揭露,以及对学术发展变换的记载上。“成一家之言”则表现在综合古今典型及其他资料创造出一部通史、综合古今学术辨析源流得失、综合已有的实体创立新的史书题裁等方面。通过对这三点的细致分析,深入探讨了司马迁的思想内涵。 《史记》的对于人物的刻画更是入木三分。其人物形象各具姿态,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同为战国策士,苏秦主要是一位发奋者的

《先秦两汉散文专题》课后练习

《先秦两汉散文专题》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郑伯克段于鄢》中郑伯的性格特征是()。 A. 有计谋、城府深 B. 斯文、淡泊 C. 沉稳、老实 D. 愚蠢、贪婪 【正确答案】 A 2. 在《郑伯克段于鄢》中,“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指斥的对象是()。 A. 武姜 B. 公子吕 C. 京城大叔 D. 郑庄公 【正确答案】 C 3. 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是()。 A. 《左传》 B. 《国语》 C. 《史记》 D. 《汉书》 【正确答案】 B 4. 下列句子中,不能表现蹇叔非凡预见力的一项是()。 A.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B.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人也 C. 晋人御师必于殽 D. 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正确答案】 D 5. 下列成语出自《邵公谏厉王弭谤》的是()。 A. 夙兴夜寐 B. 信誓旦旦 C. 其乐融融 D. 道路以目 【正确答案】 D 6.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中,苏秦之嫂前倨后卑的举止反映了()。 A. 崇尚富贵、亲情淡漠的炎凉世态 B. 贫富分化、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 C. 反对连横、赞成合纵的政治态度 D. 苏秦远离亲人、落魄他乡的窘态

【正确答案】 A 7. 《秦晋崤之战》中认为秦国偷袭郑国必败,并两次哭师的是()。 A. 弦高 B. 蹇叔 C. 孟明 D. 阳处父 【正确答案】 B 8. 《鲁仲连义不帝秦》选自()。 A. 《左传》 B. 《战国策·赵策》 C. 《国语》 D. 《战国策·魏策》 【正确答案】 B 9. 《论语·侍坐》中“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所表达的曾晳的志向是()。 A. 以礼治国 B. 甘于淡泊 C. 制礼作乐 D. 专心诗书 【正确答案】 B 10. 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以“缘木求鱼”喻指()。 A. 以武力手段去称霸 B. 以羊易牛表达自己的不忍之心 C. 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D. 邹人与楚人战 【正确答案】 A 11. 《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中“朕”是指()。 A. 楚王 B. 秦始皇 C. 屈原 D. 父亲 【正确答案】 C 12. 《齐桓晋文之事》提出要使“七十者可以食肉”,必须做到的是()。 A.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C.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D.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古代文学史

古代文学史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先秦文学概说 第二章神话 第三章《诗经》 第四章历史散文 第五章诸子散文 第六章屈原和楚辞 第二编秦汉文学 第一章秦汉文学概说 第二章秦及西汉散文 第三章司马迁与《史记》 第四章东汉散文 第五章汉代的辞赋 第六章汉代的诗歌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说 第二章建安文学 第三章正始文学

第四章两晋文学 第五章陶渊明 第六章南北朝诗歌 第七章南北朝的骈文、辞赋和散文 第八章南北朝民歌 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第一章隋唐五代文学概说 第二章隋及初唐的诗歌 第三章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 第四章李白 第五章杜甫 第六章中唐诗歌 第七章新乐府运动和白居易 第八章古文运动和韩愈、柳宗元的散文第九章晚唐诗文 第十章唐代传奇 第十一章唐五代词 第五编宋代文学

第一章宋代文学概说 第二章北宋词 第三章北宋诗 第四章北宋散文 第五章苏轼 第六章南宋词 第七章南宋诗 第八章南宋散文 第九章陆游 第十章辛弃疾 第六编元代文学 第一章元代文学概说 第二章关汉卿 第三章《西厢记》 第四章元代其他杂剧作家作品 第五章南戏 第六章元代散曲 第七章元代诗文 第七编明代文学

第一章明代文学概说 第二章《三国志演义》及其他历史演义小说第三章《水浒传》与其他英雄传奇小说 第四章《西游记》与其他神魔小说 第五章《金瓶梅》与世情小说 第六章“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 第七章明代戏剧 第八章汤显祖 第九章明代诗文 第八编清代文学 第一章清代文学概况 第二章《聊斋志异》 第三章《儒林外史》 第四章《红楼梦》 第五章清代初期、中期其他长篇小说 第六章《长生殿》与《桃花扇》 第七章清代初期、中期其他戏曲 第八章清代诗文词 第九编近代文学

西汉初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

西汉初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 引言:郡县制的由来 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春秋初期,秦、晋、楚等国往往在新兼并的地方设县。县与卿大夫的封邑不同,是直接隶属于国君的地方行政区域,有利于国君对边远地区的统治。春秋中期以后,设县的国家增多,有的在内地也设置了县,县开始成为地方行政组织。春秋末期,有的国家又在新得到的边远地区设置了郡。这时的郡,虽然面积比县大,但是由于偏僻荒凉,地广人稀,地位却比县低。进入战国后,郡所辖的地区逐渐繁荣,人口增多,于是在郡的下面分设了县。战国时期,各国先后在边地和内地设置了郡县,产生了郡统辖县的两级地方行政组织。至此,郡县制开始形成。 西汉前期,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上郡国并行,这也是当时形势使然。汉高祖刘邦为了维护刘氏家族的统治,耗尽后半生余力,方将异姓王除去,但他同时又大封同姓诸侯王,为后来的诸侯王叛乱埋下了祸根。经过文景武帝等人的削藩努力,到汉朝中期终于确立了郡作为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主体地位。并且这种地方和中央的行政权力的分野,作为一种政体,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汉初发生了哪些地方和中央的政治斗争,后来的文景武帝又为了削藩做了哪些努力,这种郡县制和侯国制之间权力的消长说明了什么。以及这样的结果对后世有哪些影响,是本文所力图加以描述的。 一、西汉初期的政治形势及斗争 西汉建立之初,刘邦先后分封了七个异姓王。这七个异姓王分别是汉二年封的韩王信,汉四年受封为楚王的韩信、被封为淮南王的英布以及赵王张耳(死后由其子张敖继任),汉五年封的梁王彭越,燕王臧荼,以及长沙王吴芮。“这七个异姓诸侯王的封地占当时汉朝疆域的一大半,太行山以东原六国旧地只有齐国的地方还属朝廷,其他最富庶的地方都在诸侯统治之下。”[①]当时全国有60多个郡,而汉朝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只有15个郡。加上有的诸侯重兵在握,不受朝廷约束,这些诸侯国的存在构成了对中央政权的严重威胁。分封异姓王本来就非刘邦所愿,所以从分封之日起,刘邦就在策划如何一一消灭。第一个被开刀的是燕王臧荼,刘邦以谋反的罪名讨伐臧荼,仅两个月就将其平定,之后,立卢绾为燕王。刘邦以谋反或不听号令为由继续对异姓王进行打击。因处理不当,高祖十二年,卢绾投靠匈奴。最后,只剩下一个长沙王,这主要是因为其封国太小,不会对汉朝造成威胁,而且又很忠心。在翦灭异姓王的斗争中,韩王信投降了匈奴,楚王韩信为表忠心忍痛杀了好友钟离昧,但仍免不了先贬后醢的悲惨命运;彭越被以谋反的罪名捉了起来,之后族诛,尸体被醢;英布被逼起兵反抗,兵败逃至长沙国,被杀;张敖作为刘邦的女婿,虽未被处死,仍被贬为宣平侯。此时的刘邦早已没有了当初的温情脉脉,他与群臣之间所立的丹书铁券[②],也被他自己无情地践踏了。 刘邦在封赐了这些诸侯国之后不久就向他们大开杀戒,违背了自己当初的誓言,主要是出于维护刘氏政权稳定的考虑。秦失其政,群雄逐鹿,各路军事实力派,都力图借称王之举,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这众多拥兵自重的强者都以称王为目标,便决定了分封制在西汉初的势在必行。刘邦之所以能够战胜项羽,也就在于他以更大的气魄推行分封制度,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军事将领们据土称王称侯的要求,从而有效地瓦解了项楚,壮大了自己的力量。所以,在刘项争胜的关键时刻,韩信自请称齐王,尽管刘邦大怒,“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③]但还是听从了张良的建议,封韩信为齐王,这才有韩刘合兵,共击项羽于垓下之事。汉初“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④],诸将人心浮动,相与耳语。刘邦采纳张良的意见,首先封了与自己有矛盾的简雍为侯,以此缓解众将疑虑,安定人心,稳定统治。因此,从安置功臣计,刘邦的分封也势在必行。 刘邦大封异姓王,或者承认现状,本是出于争夺天下、安定局面的需要。大部分异姓王的存在既无必要,也非刘邦所愿。既然这些王位是靠武力、靠刘邦的一时之需换来的,所以,一旦武力被解除或刘邦不再有需要,他们就不会再有存在的理由。作为君主的刘邦不得不考虑汉朝的长远利益。彭越、英布的不响应紧急征召,也让他担心自己死后有谁能对付得了他们。而且事物的发展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的欲望也会变得越来越大,在权力的诱惑面前,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把持得住的。尽管异姓王当时不想谋反,但无法保证他们今后不会谋反,更不能禁绝有人利用诸侯王达到自己的目的。荣华富贵和绝对权力的巨大诱惑随时都会驱使一些人不惜冒身败名裂的风险。即使异姓王只考虑个人的利益,也足以构成对国家的威胁。所以,刘邦宁可违背自己当初的誓言也要消灭这些潜在的危险,芟除这些有实力的异姓王。

先秦两汉散文史练习题库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秦两汉散文史 一、填空题 1、我国最早的散文是甲骨卜辞。________________ 2、先秦历史散文文学成就最高的是《左传》。___________ 3、“三表法”的提出者是墨子。 4、两汉散文的主流是汉赋。__________ 5、贾谊、晁错是汉初政论文作家。______________ 6、先秦散文中最早的一本书是《尚书》。__________ 7、先秦诸子散文文学成就最高的一部书是《庄子》。____________ 8、“法”、“术”、“势”相结合的集权主义理论的提出者是韩非(子)。_____________ 9、两汉散文文学成就最高的一部书是《史记》。____________ 10、《汉书》先后经历四人之手而写成。______________ 11、我国第一部著录甲骨的著作是《铁云藏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先秦时期的历史著作分为文献结集型,编年体和国别体三类。____________ 13、《战国策》的主导思想属于纵模家。— 14、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 ___________ 15、东汉学术散文两大家是王充和应劭。 16、《周易》是上古的巫文化结晶,是先秦时期流传下来最为完备的一部儒家经典。_ 17、《春秋》三传包括《公羊传》,《谷梁传》和《左传》。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兼爱非攻”是墨子的主张。 19、韩非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历史进化论和性恶论。 ___________ 20、《史记》就史学角度而言,是纪传体之祖;就文学而言,是传记文学之祖。_____ 21、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它由鲁国史官所记,相传经过孔子的修改和润色。 22、老子的著作被后人奉为经典,合称为《道德经》,又名《老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韩非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历史进化论和性恶论。_____ 24、《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_________ 25、标志两汉赋风转变的代表作是张衡的《归田赋》。_________________ 26、《周易》中阳爻用“一”符号表示。— 27、诸子散文的发展经历了语录体到对话体再到成篇文章的漫长过程。__________________ 28、《庄子》一书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三部分。____ 29、我国最早的理论散文总集是《吕氏春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汉书》。______________ 二、词语解释 1、《春秋》三传 答:配《春秋》而作的三部传。《左传》,全称为《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作者据说是左丘明。在汉代还有两部配《春秋》而作的著作,一是公羊高的《公羊传》,一是谷梁赤的《谷 梁传》,它们与《左传》合称《春秋》三传。 2、性善论 答:孟子在理论上提岀“性善”论的观点。孟子认为人不同于禽兽,人先天就有仁、义、礼、智 四个“善端”,它们就像人的四肢一样与生俱来。人只要发挥这四个“善端”,就可以具备仁、义、 礼、智这四种基本的道德。在中国哲学史上,孟子第一个系统地论述了人的本性,明确提岀了“性

中国古代文学史--秦汉讲义

秦汉文学教案 -------------------------------------------------------------------------------- 【字号:大中小】【背景色】 《中国古代文学》(一)教案(讲义) 课程性质: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专业课。 教学目标:掌握秦汉时期文学发展的规律,学习有代表性的作品。 教学方法:以讲授,作品阅读为主。 教学进程: 按总纲要求执行。 教学资源: 1.教材: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作品选:郁贤皓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3.多媒体资源:自制PPT文件。 第二编秦汉文学 绪论 一、教学目的: 掌握秦汉时期的社会、思想状况;把握此时期文学的脉络;掌握此时期文学的总体特征。 1.知识目标:认识秦汉时期社会文化情况,掌握秦汉时期文学发展情况。 2.能力目标:分析文学与社会、思想等因素互动的过程。 3.人文目标:秦汉时期文学与文化现象的得失。 二、教学方法: 多媒体展示,讲授。计划课时:3课时。 三、教学重点: 掌握此时期文学的总体特征。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 提要:解读文学典籍的时尚献纳辞赋的风气乐府、东观、鸿都门学的设立游学游宦的兴盛[P131] 汉代对文学典籍的重视 武帝时独尊儒术与汉代经学(经学详第三节),汉人治经与整理典籍有很大功劳。 汉之君臣多好辞赋,“汉人实是楚之精神”(详第二节)。 养士的遗风与推崇文艺享受。如汉初诸侯楚元王刘交、淮南王刘安、河间献王刘德等处都形成了学术中心。门下聚士数千。 乐府、东观、鸿都门学的设立,礼乐治国的传统;上有所好和下必甚焉。 士子游学游宦之风,经过两汉积累,汉代士人进身之路多通过州郡举荐,厮身宫阙之下的愿望是很强烈的。中央政府太学聚集中大批士子,是官僚的后备梯队。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执政,士人断了正常的入仕之路,先有清议之论,又遭党锢之祸,清议转成清谈。士子之出路也只能是到各州郡“打秋风”、做幕僚,依附地方官僚或地方势力。 第二节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 提要:苞括宇宙、总揽天人、贯通古今的艺术追求立功扬名的价值取向和圣主贤臣理想对机遇和命运的感慨批判与赞颂的更迭文人的独立和依附从浪漫到现实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的相互促进[P134] 汉代文学主要样式——汉代主要文学样式有汉赋、散文、诗歌三大类。 汉代文人的大致情况——西汉初文人多有战国纵横家脾气;西汉中期至东汉中期,文人大多

古代文学史

古代文学史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先秦文学概说 第二章神话 第三章《诗经》 第四章历史散文 第五章诸子散文 第六章屈原和楚辞 第二编秦汉文学 第一章秦汉文学概说 第二章秦及西汉散文 第三章司马迁与《史记》 第四章东汉散文 第五章汉代的辞赋 第六章汉代的诗歌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说 第二章建安文学 第三章正始文学 第四章两晋文学 第五章陶渊明

第六章南北朝诗歌 第七章南北朝的骈文、辞赋和散文 第八章南北朝民歌 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一章隋唐五代文学概说 第二章隋及初唐的诗歌 第三章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 第四章李白 第五章杜甫 第六章中唐诗歌 第七章新乐府运动和白居易 第八章古文运动和韩愈、柳宗元的散文第九章晚唐诗文 第十章唐代传奇 第十一章唐五代词 第五编宋代文学 第一章宋代文学概说 第二章北宋词 第三章北宋诗 第四章北宋散文 第五章苏轼

第六章南宋词 第七章南宋诗 第八章南宋散文 第九章陆游 第十章辛弃疾 第六编元代文学 第一章元代文学概说 第二章关汉卿 第三章《西厢记》 第四章元代其他杂剧作家作品 第五章南戏 第六章元代散曲 第七章元代诗文 第七编明代文学 第一章明代文学概说 第二章《三国志演义》及其他历史演义小说第三章《水浒传》与其他英雄传奇小说 第四章《西游记》与其他神魔小说 第五章《金瓶梅》与世情小说 第六章“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 第七章明代戏剧 第八章汤显祖

第九章明代诗文 第八编清代文学 第一章清代文学概况 第二章《聊斋志异》 第三章《儒林外史》 第四章《红楼梦》 第五章清代初期、中期其他长篇小说第六章《长生殿》与《桃花扇》 第七章清代初期、中期其他戏曲 第八章清代诗文词 第九编近代文学 第一章近代文学概况 第二章近代诗词 第三章近代散文 第四章近代小说 第五章近代戏剧

汉代散文发展脉络

汉代散文发展脉络 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诸侯纷争的局面,文学也随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然而,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并没有给文学的发展带来生机,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也屈指可数。 两汉王朝四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昌盛时期,纵观整个汉代散文的发展,我国汉代散文经历了西汉,东汉两个时期,演变诸体大至,文质相生,异彩纷呈。 西汉初期:自高祖至景帝,是汉代文学的初创期。建国之初,统治者一心治理国家,巩固政权,反映在文学创作中主要是总结秦亡教训,以利长治久安的政论文。汉初政论文受战国说辞和辞赋的影响,大多气势磅礴,感情激切。先是陆贾的《新语》,接着是贾谊的《过秦论》等专题政论文。贾谊把汉代散文的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两汉政论散文虽是基于先秦诸子散文,但有明显不同于先秦诸子的文章。汉代散文家由于处在大一统的新政治格局下,是他们的文章比先秦诸子散文缺少了思想表达的自由度,显得严谨质实。除贾谊外,晁错的《言兵事疏》,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等最为著名。 西汉中期:即汉武帝至宣帝在位时期,是两汉文学的全盛时期,代表汉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新体赋在此期间定型,成熟,出现了以司马相如为首的一大批辞赋作家,代表作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的“四大赋”。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汉大赋体制的形成,标志着以地方诸王为中心的汉赋创作时代的终结和以京都为中心的创作时代的到来。 此外,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也是西汉一部大著述。同时,宣扬君权神授的儒家思想备受统治者的青睐,这种局面影响到散文创作上来,表现为汉初纵横驰骋的文章风格被此时出现的“天人相与“”灾异谴告“的今文经学代替,代表作家有董仲舒的《举贤良对策》,在文章上,变纵横驰骋为典雅醇正,变激切无忌为委婉含蓄,变藻饰富丽为质朴平易,游谈之风荡然无存。此外,出现的桓宽的《盐铁论》等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司马迁的《史记》做为西汉前期散文与西汉后期散文的创作的过渡作品,历来备受推崇。它不仅是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伟大的散文著作。其中“本纪、列传、世家”更是开我国专题文学的创作先河,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

西汉前期的策问与对策初探(一)

西汉前期的策问与对策初探(一) 一、汉文帝时期的策问与对策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论述道:“对策者,应诏而陈政也”[1],这里的应诏而陈政,即是针对统治者关于时政的策问给以准确的回答。作为一种制度化的考试方法,它确立于西汉前期。据《汉书·文帝纪》载,文帝即位的第二年(公元前178年)十一月发生了日食,文帝以为这是上天对自己的施政有过给以警戒,所谓“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则天示之灾以戒不治”,因此下诏令臣民上言自己的过失,同时要求“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九月,汉文帝再次下诏,要求“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傅纳以言。”[2]关于文帝策问的具体内容,《汉书》记载道:“惟十有五年九月壬子,皇帝曰:昔者大禹勤求贤士,施及方外,四极之内,舟车所至,人迹所及,靡不闻命,以辅其不逮;近者献其明,远者通厥聪,比善戮力,以翼天子;是以大禹能亡失德,夏以长楙。高皇帝亲除大害,去乱从,并建豪英,以为官师,为谏争,辅天子之阙,而翼戴汉宗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方内以安,泽及四夷。今朕获执天子之正,以承宗庙之祀,朕既不德、又不敏、明弗能烛、而智不能治,此大夫之所著闻也。故诏有司、诸侯王、三公、九卿及主郡吏,各帅其志,以选贤良明于国家之大体、通于人事之终始及能直言极谏者,各有人数,将以匡朕之不逮。二三大夫之行,当此三道,朕甚嘉之,故登大夫于朝,亲谕朕志。大夫其上三道之要,及永惟朕之不德、吏之不平、政之不宣、民之不宁,四者之阙,悉陈其志,毋有所隐。上以荐先帝之宗庙,下以兴愚民之休利,著之于篇,朕亲览焉。观大夫所以佐朕,至与不至,书之、周之、密之、重之、闭之。兴自朕躬,大夫其正论,毋枉执事。呜乎,戒之!二三大夫其帅志毋怠!”分析这篇策问我们可以看出五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对古代统治者的推崇与效仿;二是对自己祖先的膜拜;三是对自己进行解剖与评价;四是讲自己征举贤良及直言极谏者的目的,“将以匡朕之不逮”;五是就对策的问题作出说明,即“朕之不德、吏之不平、政之不宣、民之不宁”,要求贤良们认真对待,作出答策。 从策试的视角来看,文帝二年和十五年的两次诏举贤良,第一次的目的是要纠正自己施政的过失,考试的性质还不十分明显;第二次策问则明确提出皇帝要亲自进行策试的具体内涵,并且要采纳贤良们的建策,这可以看做策试制度化的开始。而从被举荐的贤良方正之对策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于时政和治国方略确是深有见地。 如这次的诏举贤良文学士,晁错获得了第一,他在对策文中按照皇帝策问的内容层次,一一作出答策:首先是自谦;接着对“诏策曰‘明于国家大体’”作出回答;再接下去是对“诏策曰‘通于人事终始’”作出回答;再接下去是对“诏策曰‘直言极谏’”作出回答,他以五霸为例讲了春秋五个霸主才能不如其臣,但是得到直言极谏的“方正之士”的辅佐,能够“救主之失、补主之过、扬主之美、明主之功,使主内亡邪辟之行、外亡骞污之名”,五霸因此被后世称为“贤主”;再接下去是对“诏策曰‘吏之不平、政之不宣、民之不宁’”作出回答,他以秦朝二世而亡为例,分析了“吏不平、政不宣、民不宁之祸”产生的根源,秦朝暴政所造成的“亲疏皆危、外内咸怨、离散逋逃、人有走心”的状况,又以汉文帝即位以来为天下兴利除害、变法易故、以安海内的诸多惠政作为对比,称赞这些是“上世之所难及”、“道纯德厚”,“元元之民幸矣”;最后,他对“诏策曰‘悉陈其志,毋有所隐’”作出回答,认为“五帝其臣莫能及,则自亲之;三王臣主俱贤,则共忧之;五伯不及其臣,则任使之”,汉文帝资材不亚于五帝,然君临天下十六年来,“民不益富、盗贼不衰、边境未安”,之所以如此,“意者陛下未之躬亲,而待群臣也”,他希望汉文帝能够亲身治理朝政,以实现天下之治[3]。 二、汉武帝时期的策问与对策 汉武帝即位后,于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十月下诏,要求“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这次的诏举贤良是否进行了策试,史无明文,但是丞相卫绾借此机会提议“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

先秦两汉散文模拟试题

先秦两汉散文史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 1、我国最早的散文是。 2、先秦历史散文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3、“三表法”的提出者是。 4、两汉散文的主流是。 5、贾谊、晁错是汉初作家。 6、先秦散文中最早的一本书是。 7、先秦诸子散文文学成就最高的一部书是。 8、“法”、“术”、“势”相结合的集权主义理论的提出者是。 9、两汉散文文学成就最高的一部书是。 10、《汉书》先后经历人之手而写成。 二、词语解释 1、《春秋》三传 2、性善论 3、兼爱非攻 4、合纵连横 三、翻译 1、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2、余睹李将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四、简答 1、简述《史记》人物传记的语言特色。 2、《国语》的思想进步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荀子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 《先秦两汉散文史》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甲骨卜辞 2、《左传》 3、墨子 4、汉赋 5、政论文 6、《尚书》 7、《庄子》 8、韩非(子) 9、《史记》 10、四 二、词语解释: 1、配《春秋》而作的三部传。《左传》,全称为《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作者据说是左丘明。在汉代还有两部配《春秋》而作的著作,一是公羊高的《公羊传》,一是谷梁赤的《谷梁传》,它们与《左传》合称《春秋》三传。

2、孟子在理论上提出“性善”论的观点。孟子认为人不同于禽兽,人先天就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它们就像人的四肢一样与生俱来。人只要发挥这四个“善端”,就可以具备仁、义、礼、智这四种基本的道德。在中国哲学史上,孟子第一个系统地论述了人的本性,明确提出了“性善”的观点,这对于推动人最终对自身的正确认识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墨子主张“兼爱”和“非攻”。兼爱就是指社会上所有的人不分阶级,不分亲疏,大家互爱互利。“非攻”就是反对攻伐战争。墨子的“非攻”反对的是攻伐无罪之国,反对的是侵略战争。对于反侵略的防御战,他不但不反对,相反还大力支持,他甚至发明了多种守城器械,用以帮助被侵略的国家进行防御战。 4、战国时期,纵横策士出于各自的目的,鼓动君主采纳自己的主张,与某几个国家结盟,以对付别的国家。合纵,指的是联合赵魏韩燕齐楚六国,以对付秦;连横,指的是联合秦赵魏韩燕齐六国以对付楚。 三、翻译: 1、唉!当我贫穷时候,父母不把我看作是儿子;一旦富贵了,亲戚们就都畏惧我。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权势、地位和荣华富贵,又怎么可以轻视呢! 2、我看李将军外貌象边鄙之人一样,平平庸庸的,他又不能言善辩,但当他死的时候,天下之人不管知道他与否,却都哀怜他的不幸遭遇。 3、如果能够驾乘天地之间的正气,把握六气的变化,以遨游在无所穷尽的境地,那么,他还有什么要依待的呢? 四、简答: 1、《史记》传记在语言方面的艺术成就极高,不仅准确地叙述历史发展过程,而且能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1)司马迁创造了一种接近口语的文言,朴实实用,既便于叙事,又使人易懂。他有意识地摒弃那种词采华美的语言形式,加强语句的长短变化,使其更为散文化,从而创造出自己的干净利落、朴实优美的语言风格。(2)司马迁善于用历史人物本身的语言去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展示人物的性格。人物的语言就是他内心的外现,说话的神态、口吻,包括内容都带有说话者的性格特征,司马迁对历史人物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这些语言加以记录,就能表现人物的个性。(3)《史记》本身的叙事语言也是十分高妙的。不仅能准确地记述事件的发展经过,而且能极好地烘托环境气氛,使人物和事件活起来,如同小说一般。(4)司马迁大胆采用民间口语、俗语、谚语,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 2、《国语》的思想进步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民本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统治者中的许多明智者及许多哲人都比较重视民心向背,从而主张在一定的限度内保障民的利益,目的是为了得到民的支持,以巩固其统治地位。(2)揭露了统治者争权夺利、尔虞我诈、荒淫阴险、骨肉相残的丑恶和残暴行为。对于统治者的揭露,先秦史书多能做到,秉笔直书,不隐恶,是对当时史官的要求。(3)作者肯定和赞扬了有卓识远见的政治家、爱国者、在历史上起进步作用的人。 3、荀子是我国战国后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是先秦儒家学派的又一个代表人物。荀子生活的时代的现实已经证明儒学治国无多大成效,而法家学说却越来越显示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威力,所以荀子纳法入儒,改造了儒学。 在思想上,孟子承认有天命,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荀子则提出人定胜天的观点,主张“制天命”。孟子主张性善论,是唯心的;荀子主张性恶论,虽然也是唯心的,但他强调人后天的学习与改造,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孟子极力主张“法先王”,不遗余力地推行仁政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