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PC、PET性能对比

PVC、PC、PET性能对比
PVC、PC、PET性能对比

基础油种类分成以下5种类别

基础油种类分成以下5种类别 基础油种类分成以下5种类别: 第一类,传统溶剂精炼矿物油; 第二类,加氢裂解矿物油; 第三类,高度加氢裂解或加氢异构化蜡; 第四类,聚α-烯烃(PAO); 第五类,其他合成油 合成油包括PAO、双酯、多元醇酯、聚醚、硅油、磷酸酯 PAO作为车用基础油对添加剂、油封材料、涂料及矿物油有良好的相容性,而且是各类合成油中价位最低的一个品种。 酯类基础油虽然耐高低温及抗磨性好,但遇水不稳定,易腐蚀,对油封及涂料的相容性差,并且成本不低,所以现今已无这类商品生产。而聚醚对水及油等比酯类稍好,但和矿物油及添加剂不易相容,而且价格又高,所以无法广泛使用。 聚α-烯烃(PAO)作为基础油调制的润滑油与石油基矿物油润滑油相比有许多优点。。首先是PAO油的热氧化安定性明显优于矿物油。当进行165℃、5 天的热油氧化试验时,石油基机油的40℃粘度由95mm2/s 增加到146.3mm2 /s,粘度变化率为54.0%;而P AO型合成润滑油粘度仅从94.0mm2/s增加到96.8mm2/s,粘度变化率只有3%。这意味着使用PAO型合成润滑油后,可以延长换油期,也就是减少停车时间和降低维修费用。另一方面也表明,用PAO基础油调制汽车润滑油时,可以少用添加剂,或用较低廉的添加剂,这样可以降低PAO型合成润滑油的价格,使它与石油基润滑油有较强的竞争力。 那么实际市场的各个品牌的都是什么油呢? 现在很多合成油都属于第二类第三类油,也就是第二类,加氢裂解矿物油;第三类,高度加氢裂解或加氢异构化蜡比如过产的统一的,长城的,昆仑的!韩国的SK也属于第三类合成油,也叫VHVI所以比较便宜! 国际上,合成油与矿物油没有准确的定义,这是俗称的说法。API(美国石油协会)对础油共分五类,通常对第三类和第四类基础油称为合成油。通常的合成油通常为:PAO类,XHVI类,酯类。此外VHVI类基础油性能介于合成油和矿物油之间,虽有人称其为合成油,但其性能(如粘温特性和抗氧化性等)较PAO,XHVI和酯类有较大差距。PAO和XHVI是最广泛用作发动机油的基础油,其中,XHVI是壳牌专利技术的合成型基础油,美孚的合成机油主要以PAO为原料,嘉实多的合成油多以酯类为基础油。XHVI与PAO性能相近,但酯类发动机润滑油在抗氧化性上性能与前两种有一定差距。 一般润滑油是由基础油和各类添加剂构成的,而基础油又分为合成油和矿物油。它们的区别在于矿物油是由石油经过提炼分馏出汽油、煤油、柴油等一些产品后所得到的一种重质油。而纯合成油是由瓦斯气或天然气所分解出来乙烯、丙烯再经聚合、催化等复杂的化学反应炼制而成。与矿物油相比,合成油抵抗外力的能力非常强,其热稳定性、抗氧化性、抗粘度变化的能力、抗剪切能力都要比矿物油强得多 所以合成油分的很细,而市场却很乱,基础油决定有的好坏,添加剂配方都不一样,但也差不多,而基础油有:合成基础油,合成油,纯合成油,半合成油,他们的叫法都差不多,但价格差的很多,有的半合成油比合成油还贵,因为人家是纯合成油掺的,每个油的说明都标明了,油的性质,所以,大家自己看,全合成机油与传统机油比,更具有优势,包括: .抗磨保护--发动机在激活时,特别是在低温下激活时会产相当大的磨损。全合成油可以在很低的温度下自由流动,能够迅速到达发动机和阀系传动机构的任何部位。 .高温稳定性--高温会使润滑油氧化,导致粘度增加(机油变稠)。通过使用高性能流体和增强的抗氧化配方,即使是在高达204°C(400°F)的温度下,全合成油比其它传统机油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能。 .低温性能--传统机油会随着其组成成份在极低温度下结晶而变稠,从而阻碍机油的流动。全合成油的高性能成分具有卓越流动性,可在低温下迅速被泵送至运动部件。

各种基础油润滑油的优缺点

各种基础油润滑油的优缺点 由于基础油的类型不同,润滑油通常包括矿物油、合成油、动植物油和水基润滑剂等四大类。每一类油都有其优点和缺点。 1、矿物油 普通矿物油:目前使用得最多的润滑油是以石油馏分为主要原料,成为矿物油,制取这类润滑油的原料充足,价格便宜,生产矿物油的原油一旦选定,就可利用各种组分存在沸点差的特性,通过蒸馏装置分离出各种石油组分。因此,矿物油都是某一沸点范围内的产物。 精制矿物油:经过蒸馏后的矿物油其中含有很多非理想组分,其粘温性能、抗氧化性能差,必须通过萃取方法从中除去非理想组分。通过脱脂处理,除去在常温下(15℃)就会变成固体的烃类,以免影响润滑油的低温流动性,再除去沥青和少量的溶剂,润滑油的质量就基本达到使用要求。 深度精制的矿物油:润滑油的深度精制是在精制的基础上通过催化剂的作用,使润滑油与氢气发生各种加氢反应,以除去其中的硫、氧、氮等杂质,以及将部分非理想组分转化为理想组分。硫、氧、氮的存在使润滑剂易于氧化生成酸、胶质、沥青从而腐蚀设备或沉积粘结于设备的工作表面。通过深度精制,可进一步提高润滑油的抗氧化性能、粘温性能、高低温性能。目前,世界上深度精制的矿物油只占润滑油总量的5~10%。 2、合成油

与矿物油相比,合成润滑油具有以下优点: ①、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合成润滑油比矿物油的热氧化安定性好,热分解温度高,在高温下不易裂解,从而生成助燃小分子; ②、粘度指数高,粘温性能好。合成润滑油的粘温性能要比矿物油好,在温度变化条件下,粘度变化小,能使用于工作温度变化较大的场合; ③、耐低温性能好:与矿物油相比,合成润滑油具有更低的倾点,在极低的温度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流动性而不结晶或凝结; ④、较低的挥发性:合成润滑油一般是一种纯化合物,起沸点范围窄,挥发性低,因此挥发损失小,可延长油品的使用寿命。而矿物油是某一沸点范围内的产物,容易挥发; ⑤、闪点和燃点高合成润滑油的闪点和自燃点高,相同的高温条件下,不容易发生燃烧,使用安全性好。 3、动、植物油 动、植物油中主要是植物油,如菜籽油、茶籽油、蓖麻油、花生油和葵花籽油等,它具有矿物油及大多数合成油所无法比拟的特点,就是油性好、生物降解性好、毒性低。缺点是氧化安定性和热稳定性较差,低温性能也不够好。另外,因产量少,所以价格比矿物油高。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短缺以及环保要求的日益苛刻,人们又重新重视动植物油脂作为润滑材料的开发应用,希望通过化学方法改善其热氧化稳定性和低温性能,作为未来代替矿物油的重要润滑材料正越来越受欢迎。 4、水基润滑剂

基础油的规格划分

度,BS则以100℃运动粘度划分。这些中性油的规格标准已在国内实行了一段时期,对于润滑油总体生产技术起了促进和提高作用。 石蜡基基础油以俄罗斯和韩国产品质量最佳,国内来源主要由贸易进口后分销,进口此产品的企业有青岛森拓贸易有限公司、天津SK代理等。此产品适合用作高档润滑油原料。 中国石化总公司从90年代起按照国际上通用的中性油分类方法,并根据国内原油性质和粘度指数,把中性油分为UHVI(超高粘度指数,粘度指数>140)、VHVI(很高粘度指数,粘度指数>120)、HVI(高粘度指数,粘度指数>80)、MVI(中粘度指数,粘度指数40-80)和LVI(低粘度指数,粘度指<40)四大类。另外,根据大跨度多级内燃机油、液力传动油、高性能极压工业齿轮油等高档油品对中性油的性质要求,又订出了HVIS和MVIS两类深度精制的中性油标准,以及HVIW和MVIW两类深度脱蜡的中性油标准。这些中性油的氧化安定性、抗乳化性、蒸发损失和倾点等指标均较前面几种中性油规定了更高的要求。 HVI高粘度指数中性油,规定粘度指数不小于95。用于配制粘温性能要求较高的润滑油。粘度牌号为HVI-75、HVI-100、HVI-150、HVI-200、HVI-350、HVI-400、HVI-500以及HIV-650和两个HVI-120BS、HVI-150BS光亮油。 MVI为中粘度指数中性油。粘度指数不小于60。适用于配制粘温性能要求不高的润滑油。粘度牌号为:MVI-60、MVI-75、MVI-100、MVI-150、MVI-250、MVI-500、MVI-600、MVI-750、MVI-900以及MVI-90BS、MVI125/140BS和MVI-200/220BS三个光亮油。 LVI为低粘度指数中性油。未规定最低粘度指数。适用于配制变压器油、冷冻机油等低凝点润滑油。粘度牌号为:LVI-60、LVI-75、LVI-100、LVI-150、LVI-300、LVI-500、LVI-900、LVI-1200以及LVI-90BS、LVI-230/250BS两个光亮油。 HVIS高粘度指数深度精制中性油,除粘度指数大于95外,还有较优良的氧化安定性、抗乳化性和一定的蒸发损失指标。适用于调配高档汽轮机油、极压工业齿轮油。其粘度牌号对应于HVI中性油。 HVIW为高粘度指数、低凝点和低挥发性中性油。除粘度指数大于95外,还规定了较低凝点、较低的蒸发损失和具有良好的氧化安定性。适用于调配高档内燃机油、低温液压油、液力传动液等。其粘度牌号对应于HVI中性油。 MVIS为中粘度指数深度精制中性油,除粘度指数不小于60外,还有较好的氧化安定性和抗乳化性。适用于调配汽轮机油等。其粘度牌号对应于MVI中性油。 MVIW为中粘度指数低凝点低挥发性中性油,除粘度指数不小于60外,还有较好的氧化安定性、抗乳化性和蒸发损失。适用于调配内燃机油、低温液压油等 二、基础油的性能(技术指标) 在观察基础油的好坏,主要看的是基础油的性能,也就是常说的技术指标。主要抓住以下几点: 一般理化性能 (1)外观(色度)(2)密度(3)粘度(4)粘度指数(5)闪点(6)凝点和倾点 (7)酸值、碱值和中和值(8)水分(9)机械杂质(10)灰分和硫酸灰分 (11)残炭 特殊理化性能 (1)氧化安定性(2)热安定性(3)油性和极压性(4)腐蚀和锈蚀(5)抗泡性 (6)水解安定性(7)抗乳化性(8)空气释放值(9)橡胶密封性

切削油配方和性能对比

切削油配方和性能对比 自2007年,中国精密机床的生产量就已经达到世界第一位,同时大量引进国外先进加工备,使得现在金属加工水平无论在质量还是数量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设备、技术不断提高,新材料不断应用,如果切削油不提高、不发展,势必会落后于金属加工工艺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产生许多新的问题,以不锈钢切削工艺为例: 一.目前市场中低端普遍采用的油品配方主要添加剂为: T405A或黑琉+T301(氯化石蜡)+**40(硫化烯烃)+菜籽油 优点:各种原材料便于采购,除去硫化烯烃成本略高,其他几种添加剂价格都较低; 缺点:1.油品极压性低,造成刀具磨损快,工件光洁度达不到要求; 2.腐蚀性高,造成设备、工件发黄生锈,对环境、员工也极为不利; 3.设备容易起“黄袍” 二.市场高端油品配方的主要添加剂为: 硫化猪油(浅色)+T301(氯化石蜡)+**40(硫化烯烃) 优点:去除了不饱和酸的植物脂肪,避免“黄袍”现象的出现。 缺点:1. 腐蚀性高,造成设备、工件发黄生锈,对环境、操作人员也极为不利 2. 油品极压性仍然得不到提高,造成刀具磨损快,工件光洁度低 各种添加剂的作用如下: 1:黑色硫化猪油或菜籽油+硫化棉籽油:在切削加工起始阶段靠植物脂肪的油膜起到一定的抗磨作用。 2:氯化石蜡301:工作温度区间为50℃——350℃,所以,在切削加工的中期阶段,氯化石蜡占主导地位。当切削工艺压力、温度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棉籽油的抗磨性失去效果,氯化石蜡极压性开始生成。 3:硫化烯烃**40: 活性硫含量高、铜腐蚀性高,烯烃在油中是游离状态的,极性低、吸附性差、几乎没有抗磨性,硫化添加剂极压性的高低取决于三方面:极性高低、硫的结合方式及硫含量高低;如果单纯凭借硫含量高低就判定极压性的高与低,就太片面了。硫化烯烃在切削油中最主要的作用是预防切削瘤的形成,防止产生烧结现象。切削加工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就是在两款添加剂相互衔接、过渡的时候,在加工后期,由于硫化烯烃**40的极压性没有及时跟上,所以造成工件光洁度低、刀具磨损快,严重时还会产生烧结现象。 上述切削油配方的不足及改善对策: 1:切削加工初期需要的脂肪抗磨性棉籽油不能满足,天然不饱和脂肪酸的使用,会加快油品酸败的程度、也是黄袍产生的根本原因 ---建议:更换抗磨性、抗氧性很好的硫化脂肪添加剂。 2:氯化石蜡在起极压作用的同时并释放大量的活性氯,会严重刺激皮肤、腐蚀设备。 ---建议:T301不更换,添加氯俘获剂—环氧大豆油,在保证氯化石蜡极压作用的同时,抑制其腐蚀性 3:硫化烯烃**40在加工中、后期的极压性没有跟上,导致烧结产生。 ---建议:将硫化烯烃**40更换为极压性高、硫释放快的硫化脂肪酸酯

合成酯基础油的性能及应用

合成酯在润滑油中的性能与应用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对润滑剂的使用性能、运行可靠性与使用寿命、可生物降解性、低或无毒害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矿物基润滑油已经很难满足这些苛刻的要求。节能、环保、长寿命是润滑油的发展趋势,全合成半合成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PAO、合成酯的合成基础油越来越受到关注。节能润滑油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实现:一是低粘度油;二是高粘度指数油;三是含有摩擦改进剂的油。 低粘度油 粘度越大内摩擦力越大,在应用中能耗越高。国内外实际经验证明,在流体润滑范围内,润滑油在使用条件下粘度每差1mm2/s,能耗大约相差0.5~1%;粘度相差一个级号,则能耗大约相差1~5%。从节能角度出发,在选用润滑油时应在保证设备润滑的前提下,尽量采用低粘度润滑油。 多级油和高粘度指数油

汽车工作时,受地区、季节、昼夜、负荷的影响,温差变化很大,有时相差数十度,而润滑油粘度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升降幅度的大小和润滑油的粘度指数有关,粘度指数高的,粘度随温度变化小,粘度指数低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大。为尽量避免由于粘度变化太大所造成的设备磨损和能耗增多,在选用油品时,应选用粘度指数高的油。高粘度指数润滑油是以高粘度指数基础油或在基础油中加粘度指数改进剂组成,通称为多级油;另一种是合成内燃机油,如酯类、聚a 烯烃发动机油等。 含有摩擦改进剂的油 润滑油的低粘度化,有利于节约燃料,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边界摩擦所造成的磨损,往往在低粘度油中加入摩擦改进剂,这种添加剂可以和金属表面形成坚固的吸附膜或渗透膜或金属发生反应生成化学膜。这种膜摩擦系数很小,可以保证设备边界磨擦时不发生擦伤和烧结,节能效果显著, 合成酯基础油属V类基础油 多元醇酯类型

各著名品牌常用抗磨液压油性能对比表解读

各中外著名润滑油品牌常用抗磨液压油指标、性能对比表品牌中文产品名称级别厘斯粘度指数抗氧化/小时 基础油级别产地价格美孚 DTE25 低温 46.0 98 232 -27 3500 III类+II类微黄色中长太仓 3600 美孚 H series 埃索力图H 普通 46.0 104 226 -24 2800 II类黄色中太仓 3400 美孚 DTE10 超凡低温 46.0 97 226 -33 3500 III类淡白色中长太仓 5450 美孚 DTE 15M 低凝 46.0 141 186 -40 3500 III类淡白色中长嘉兴 6000 壳牌得力士S2 M 低温 46.0 98 218 -30 3200 II 类黄色中嘉兴 3500 壳牌得力士S3 M 低温 46.0 99 218 -30 3300 III 类+II类微黄色中长嘉兴 4500 壳牌得力士S2 V 低温 46.0 143 225 -39 4500 III 类淡白色长嘉兴 5600 壳牌得力士S4 ME 低凝 46.0 135 250 -51 4800 III 类淡白色长嘉兴 6500 抗磨液压油AW 普通 46.0 95 204 -21 3500 II 类黄色中上海 3000 特级抗磨液压油HD 低温 46.0 110 238 -33 5000 精制 III 类纯白色更长天津 3300 低凝 46.0 154 214 -42 5000 精制 III 类纯白色更长天津 4500 BP 46.0 100 225 -30 3500 III 类+II类淡白色中长太仓 4350 BP Hydraulic46液压油低温 46.0 116 220 -27 3500 III 类+II类淡白色中长太仓 3900 Hyspin ZZ46液压油普通 46.0 95 220 -21 2700 III 类+II类微黄色中太仓 3750 Hyspin AWH-M 低温 46.0 100 225 -30 3400 III 类+II类淡白色中长太仓 4350 Hyspin AWS 普通 46.0 102 222 -21 3000 III 类+II类黄色中长太仓 3900 宝力达 ELF POLYTELIS 普通 46.0 102 232 -15 2600 II 类黄色中常州 3450 来富达ELFOLNA DS 普通 46.0 110 244 -21 3000 II 类微黄色中长常州 3750 TOTAL AZOLLA ZS 低温 46.0 100 232 -27 3000 II 类淡白色中长常州 3200 TOTAL EQUIVIS ZS 低温 46.0 161 215 -39 3400 III 类淡白色中长中长常州 3700 福斯 RENOLIN B 15 低温 46.0 100 210 -27 3000 III 类+II类淡白色中长上海 3850 福斯 RENOLIN B 46 HVI 低温 46.0 170 180 -33 3500 III 类淡白色中长上海 4500 长城 L-HM46抗磨液压油普通 46.0 103 240 -15 2500 II 类黄色中上海 2500 长城 L-HV46低温抗磨液压油低温 46.0 165 240 -37 2500 III 类+II 类微黄色中上海 2950 长城 L-HS46低凝抗磨液压油低凝 46.0 204 224 -48 2500 III 类微黄色中上海 3450 昆仑 L-HM46抗磨液压油普通 46.0 101 236 -11 2000 II 类深黄色中短太仓 2300 昆仑 L-HV46低温抗磨液压油低温 46.0 154 214 -36 2000 III

基础油介绍-中英文对照-内含指标-全面精品

Introduction to Base Oil基础油介绍 Base oil is the name given to lubrication grade oils initially produced from refining crude oil (mineral base oil)or through chemical synthesis(synthetic base oil).Base oil is typically defined as oil with a boiling point range between550and1050F,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with18to40carbon atoms.This oil can be either paraffinic or naphthenic in nature depending on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molecules. 润滑油的基础原料被称为基础油,由原油精炼(矿物油)或是通过化学合成(合成油)而制得。基础油是通常的沸点范围在550-1050华氏度(摄氏度约300-550)之间。由18-40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组成。依据自然的分子化学结构划分,它可以是石蜡基或环烷基。Base stocks are classified into various grades including Neutral,Solvent Neutral,Bright Stocks,The most common names are for group I(SN:Solvent Neutral),for group II(N: Neutrals)and group III grade names refer to the viscosity(4cst,6cst,8cst…). 基础油料分成各种不同类别,包括中性油,溶剂中性油,光亮油,大多数一类油以SN 命名,如150SN,500SN,以及150BS,二类油以N命名,如150N,500N,600N,三类油则按粘度命名:如4cst,6cst,8cst。 UNDERSTANDING BASE OIL认识基础油 Base Oils基础油 Lubricants have been around since ancient times.The Petroleum-based Lubricants business started in mid1800’s.The initial processing was limited to separation by boiling point. Most people know the key driver of the production for lubricants are Base Oils. 润滑油大约始于古代。石油类的润滑油贸易开始于19世界中期。最初的通过沸点分离的处理方法是有限的。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一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关键程序。 Mineral Base Oil Modern mineral base oils are the result of a long and complex distillation and refining processes.The feedstock used is crude oil.This substance is not of uniform quality but consists of several thousands of hydrocarbon compounds in which the elements carbon and hydrogen are present in all molecules and,in part,are bound to other elements. 现代矿物基础油是一个漫长和复杂的蒸馏和精炼过程的结果。它使用的原料是原油。原油不是单一成份,而是由上千种碳氢化合物组合而成。碳元素和氢元素存在于所有的分子之中,一部分与其它元素相结合。 The hydrocarbon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main groups:paraffinic,naphthenic and aromatic.Paraffinic hydrocarbons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two subgroups:normal paraffinic and iso-paraffinic.Paraffinic hydrocarbons are the best lubricants.The distillation process in the refinery separates the hydrocarbons contained in the crude into cuts based on the molecule size. 碳氢化合物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的类型:烷烃,环烷烃,芳烃。烷烃可以进一步分为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烷烃是最好的润滑组分。炼厂的蒸馏过程以分子的尺寸为标准进行切割,使原油中包含的的不同碳氢化合物分离出来。 Furthermore,as many unwanted substances as possible are removed in the process,such as sulphur,aromatic hydrocarbons,paraffin wax,etc.In other words the mineral oil production process is physical cleaning and the end product is so-called paraffinic base oil. 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不需要的物质可能被去除掉,比如硫,芳烃,石蜡等等。换句话说,矿物油生产过程是物理清理的过程,最终产品因此被称为石蜡基基础油。 Most of the hydrocarbons in the base oil are paraffinic,but it also contains naphthenic and aromatic molecules.When the finished lubricant,such as motor oil,is made of these,several

基础油基本性质指标

润滑油基本性质指标 1、外观(semblance) 定义:油品的外在表观形象。 意义: 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对于基础油来说,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烃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脱除的越干净,颜色也就越浅。但是,即使精制的条件相同,不同油源和基属的原油所生产的基础油,其颜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同的。 对于新的成品润滑油,由于添加剂的使用,颜色作为判断基础油精制程度高低的指标已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检测方法:目测。 影响因素: 原料油的化学组成与性质,加氢精制反应程度(反应温度、压力、氢油比、空速、催化剂活性等),与白土接触时间长短,补充精制过程中白土类型与用量。 2、色度(chromaticity) 定义: 用来评价色质刺激。颜色是由亮度和色度共同表示的,而色度则是不包括亮度在内的颜色的性质,它反映的是颜色的色调和饱和度。其值由色度坐标或主波长(或补色波长)和纯度确定。 意义: 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对于基础油来说,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烃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脱除的越干净,颜色也就越浅。但是,即使精制的条件相同,不同油源和基属的原油所生产的基础油,其颜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同的。 对于新的成品润滑油,由于添加剂的使用,颜色作为判断基础油精制程度高低的指标已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检测方法: GB/T6540《石油产品颜色测定法》 影响因素:

加氢精制反应程度(反应温度、压力、氢油比、空速、催化剂活性等),原料油性质,补充精制过程中白土类型与用量。 3、密度(density) 定义: 润滑油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密度。 润滑油的密度随其组成中含碳、氧、硫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因而在同样粘度或同样相对分子质量的情况下,含芳烃多的,含胶质和沥青质多的润滑油密度最大,含环烷烃多的居中,含烷烃多的最小。碳原子数相同的烃类密度大小为:芳烃>环烷烃>烷烃,异构烷烃>正构烷烃。同种烃类,密度随沸点升高而增大。 意义: 密度是润滑油最简单、最常用的物理性能指标。它不仅能直接表征油品特性,还可以间接推算其它物理性质,以指导生产、油品计量、判断产品质量、判断燃料使用性能。 检测方法: GB/T1884《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GB/T 1885《石油计量表》 影响因素: 原料油的化学组成与性质,加氢精制反应程度(反应温度、压力、氢油比、空速、催化剂活性等),减压蒸馏操作条件(蒸馏温度、压力、塔内液面、侧线拔出量、蒸汽用量、各抽出口温度等)。 4、粘度(viscosity) 定义: 液体在流动时,在其分子间产生内摩擦的性质,称为液体的黏性,粘性的大小用黏度表示,是用来表征液体性质相关的阻力因子,它是流体抵抗剪切形变的特性。粘度又分为动力黏度、运动黏度和条件粘度。 粘度通常分为动力粘度(绝对粘度)、运动粘度和条件粘度。 (1)动力粘度:在流体中两个面积各为1平方米,相距1米的液面,相对移动速度为1米每秒时,所产生的阻力如果是1牛顿,则运动粘度为1帕斯卡秒。动力粘度用η表示。 (2)运动粘度:是液体的运力粘度与同温度下液体密度的比,用符号ν表

各种基础油性能对比

1、润滑油基础油 1)定义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大约占润滑油的85—98%.因此基础油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润滑油的品质问题。 目前用做润滑油的基础油主要来源于矿物油和合成油,矿物油基础油由于炼制技术成熟,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等许多特点,目前仍然是润滑油的主要原材料,并且应用范围很广。 合成基础油是在矿物油基础油不能满足润滑油的应用要求的条件下开发出来的,由于合成基础油具有比矿物基础油更好的应用特性,虽然生产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但是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对润滑油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使合成基础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2)分类 美国API根据基础油组成的主要特性把基础油分成5类: I类为溶剂精制基础油,硫含量>0.03%,饱和烃含量<90%,粘度指数80-120; II类为加氢处理基础油,硫含量<0.03%,饱和烃含量>90%,粘度指数80-120; III类为加氢异构化基础油,硫含量<0.03%,饱和烃含量>90%,粘度指数>120; IV类为聚a-烯烃(PAO)合成油; V类为不包括在I-IV类的其他基础油。 基础油可分为矿物油和合成油,第Ⅰ类、第Ⅱ类和第Ⅲ类是矿物油;第IV类和第V类是合成基础油。 2、矿物基础油 一)定义 矿油基础油由原油提炼而成。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1995年修订了我国现行的润滑油基础油标准,主要修改了分类方法,并增加了低凝和深度精制两类专用基础油标准。矿物型润滑油的生产,最重要的是选用最佳的原油。

矿物基础油的化学成分包括高沸点、高分子量烃类和非烃类混合物。其组成一般为烷烃(直链、支链、多支链)、环烷烃(单环、双环、多环)、芳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环烷基芳烃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机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非烃类化合物。 二)分类 矿油是指通过润滑油加工工艺得到的润滑油高、低粘度组分,中国的行业标准按粘度指数(VI)分为五类: ①低粘度指数基础油(代号:LVI,VI < 40) ②中粘度指数基础油(代号:MVI,VI = 40-80) ③高粘度指数基础油(代号:HVI,VI ≥ 95) ④很高粘度指数基础油(代号VHVI,VI ≥ 120) ⑤超高粘度指数基础油(代号UHVI,VI ≥140) 基础油粘度等级采用赛氏通用粘度(秒)划分: ①粘度组分称为中性油(Neutral),以100℉(37.8℃)赛氏通用粘度(秒)表示,如150N 等; ②粘度组分称为光亮油(Bright Stock),以210℉(98.9℃)赛氏通用粘度(秒)表示,如150BS 等。 三)性能特点 传统炼制工艺生产的矿物油的特点: 传统练制的矿物油是通过减压分馏,截取减三、减四线上的馏分油,添加抗氧剂、防锈剂以及一些抗磨剂、粘指改进剂等制成。其特点是:工作温度范围窄,粘温特性差,抗氧化性差,润滑性好,污染环境。

基础油抗衰减对比矿物质、半合成、全合成、PAO、酯类

基础油抗衰减对比矿物质、半合成、全合成、PAO、酯类 润滑油学社

目录 040302 01什么是抗衰减基础油品质差异基础油抗衰减能力对比基础油更换周期对比 05 各类基础油代表品牌 01什么是基础油

什么是基础油汽车机油的主要成分就是基础油,含80%以上 基础油分为一至五类 一类:传统溶剂精炼出来的矿物基础油 二类:矿物质基础油,氢裂解炼出来的矿物基础油,半合成和矿物质 基本是此类基础油 三类:半合成基础油,氢裂解过程与腊油异构化炼出来的矿物基础油, 大部分“全合成”机油是采用的此类基础油 四类:PAO基础油,乙烯合成法制得的合成基础油,也就是人工合成 基础油,在基础油中稳定性最好,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合成机油 五类:酯类基础油,酯类机油拥有绝佳的润滑度与保护性,不过抗氧 化力却不好,因此通常会搭配PAO做为基础油。

什么是抗衰减 抗衰减和基础油有什么关系? ?机油80%以上是基础油,基础油品质直接决定机油的抗衰减能 力 ?普通三类基础油的全合成机油抗衰减周期在4000-5000公里, 而四类PAO基础油因为抗氧化和耐高温稳定性强,基础油抗衰 减能力要比三类基础油强上至少一倍,以四类PAO基础油为主 的机油抗衰减周期均在10000公里上下。 抗衰减周期和换油周期是一个意思吗? ?看一个机油的品质就看基础油,看一个机油是否长效就看抗衰 减周期,抗衰减周期就是机油可以坚持到多数公里不衰减,如 果在5000公里开始衰减了,说明机油康衰减周期已经消耗完了, 接下来就进入衰减期,驾驶体验会大大折扣,也就是我们说的 性能衰减了 ?大部分品牌会虚标换油周期,所以一个机油的真实水平看抗衰 减周期更有说服力,目前PAO四类基础油的机油是抗衰减能力 最强的

基础油分类标准

基础油分类标准 类别饱和烃含量/% 黏度指数VI 硫含量/%(质量分数) I类 (MVI) <90% 80--<120 >0.03% II类 (HVI) ≥90% 80--<120 <0.03% III类(VHVI) ≥90%≥120 <0.03% I类基础油通常是由传统的“老三套”工艺生产制得,从生产工艺来看,I类基础油的生产过程基本以物理过程为主,不改变烃类结构,生产的基础油质量取决于原料中理想组分的含量和性质。因此,该类基础油在性能上受到限制。 II类基础油是通过组合工艺(溶剂工艺和加氢工艺结合)制得,工艺主要以化学过程为主,不受原料限制,可以改变原来的烃类结构。因而II类基础油杂质少(芳烃含量小于10%),饱和烃含量高,热安定性和抗氧性好,低温和烟炱分散性能均优于I类基础油。 III类基础油是用全加氢工艺制得,与II类基础油相比,属高黏度指数的加氢基础油,又称作非常规基础油(UCBO)。III类基础油在性能上远远超过I类基础油和II类基础油,尤其是具有很高的黏度指数和很低的挥发性。某些III类油的性能可与聚α-烯烃(PAO)相媲美,其价格却比合成油便宜得多。 从外观上来说,精制程度越高的看上去就越纯净,所以三类颜色浅,一类颜色深 超高粘度指数:≥140 划分‘SN’油的粘度以 40℃运动粘度 很高粘度指数: 120--140 ‘BS’油的粘度以100℃运动粘度 高粘度指数: 90--120 中粘度指数: 40--90 低粘度指数:﹤40 Ⅰ类基础油粘度牌号 粘度 等级 75 100 150 200 300 350 400 500 600 650 750 900 运动粘度(40℃) 12.0- ﹤16.0 19.0- ﹤24.0 28.0- ﹤34.0 35.0- ﹤42.0 50.0- ﹤62.0 62.0- ﹤74.0 74.0- ﹤90.0 90.0-﹤ 110.0 110.0- ﹤120.0 120.0- ﹤135.0 135.0- ﹤160.0 160.0- ﹤180.0 Ⅱ、Ⅲ类基础油粘度牌号 粘度 等级 2 4 5 6 8 10 12 14 16 20(90BS) 26(120BS) 30(150BS) 运动粘度(100℃) 1.5- ﹤2.5 3.5- ﹤4.5 4.5- ﹤5.5 5.5- ﹤6.5 7.5- ﹤9.0 9.0-﹤ 11.0 11.0-﹤ 13.0 13.0-﹤ 15.0 15.0-﹤ 17.0 17.0-﹤ 22.0 22.0-﹤ 28.0 28.0-﹤ 34.0

聚a烯烃(PAO)合成基础油性能及其应用-

上海纳克润滑技术有限公司合成基础油事业部 Lubrication Is Our World 聚a 烯烃(PAO )合成基础油 性能及其应用 2011年

PAO 是最常用的润滑油基础油,使用范围最广泛。 通过化学反应并通过人为的控制下达到预期的分子形态,这一过程就是合成(Synthetic)。 通过化学反应并通过人为的控制下达到预期的分子形态,这一过程就是合成(Synthetic)。常见的合成油有PAO、酯类油、聚醚、硅油等。

聚a烯烃PAO (Poly-Alpha-Olefins) 聚a烯烃PAO (P oly-A lpha-O lefins)?低温方面的优良性能用于军事方面,如坦克、飞机等低温苛刻的流体上。 二战之前 20世纪70年代 如今 未来 ?技术工艺和市场策略成熟 合成工业油,如压缩机油、齿轮油、液压油和润滑脂等。 ?节约燃料的目 Amsoil 和Mobil 开始将 PAO 应用到普通民用汽车发动机油

乙烯齐聚法石蜡裂解法 ?一步法齐格勒反应,即在较高的温度下使链增长反应与置换反应一步完成。 ?改良的Ziegler两步法工艺技术,两步法的优点是链增长反应可以单独加以调节,产品中各碳数a-烯烃分布灵活性大,所需要碳数范围a烯烃产率较高。 ?SHOP采用齐聚、异构化、歧化、置换及碳基合成等工艺过程于一体。?采用不同的含蜡原料包括各种含油蜡和含蜡油,经过热裂解而得到一烯烃。 ?国内主要采用该工艺。 由于原料烯烃的质量不高,聚合油结构组成复杂,在粘度指数、低温粘度和热氧化安定性等方面,与国外的合成烃润滑油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PAO主要是由称为癸烯的C10的直链α-烯烃组 成的,控制聚合工艺生产出C30、C40和C50单 分子的混合物,以6厘斯的PAO而闻名。 通过控制合成工艺,调节最终产品中 C30/C40/C50的比例可得到不同粘度级别的 PAO。 6厘斯的PAO特别适合于制造SAE5W/30的车油 原料不限于癸烯;辛烯(C8)或十二烯(C12)直链α-烯烃也可使用。

铝轧制基础油的性能与特性

铝轧制基础油的性能与特性 轧制设备对铝箔质量的影响 良好的铝轧制油必须具备以下要求:无毒,低气味;低粘度,高闪点;低终馏点,窄馏分;退火时不产生油斑;良好的氧化安定性和良好的表面光洁度等要求。铝轧制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通常基础油占93%左右,成为轧制油的主要成分,对铝加工的生产和工艺以及产品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详细介绍基础油的性能、特性以及对铝加工生产的影响。 1 基础油的类别 基础油按组成分为:正构烷烃油,饱和烃油,异构烷烃油,普通矿物油(低档轧制油)。 (1)普通矿物油 属低档轧制油,通常由直馏煤柴油馏分切割制得,硫和芳烃含量较高,有较大的刺激性气味和很强的毒性,又因含有一定量的不饱和烃如烯烃、炔烃等,其氧化安定性较差,易被氧化产生粘稠状胶质(即发生老化),这类油对轧机系统和人员健康均有一定的危害,影响轧制速度,影响产品的档次。由于这类油来源广,价格廉,在国内仍占有很大的市场,特别是小型铝加工厂。但是,近两年来国内轧制油的国产化和高档化的趋势较明显。 (2)正构烷烃油 通常由分子筛脱蜡工艺制得,由于润滑性能好,粘度低,闪点高而引起铝加工业的兴趣,但由于对液压油和添加剂的溶解能力差,影响退火洁净性;又由于生产原料缺乏和价格高等因素而难以普遍使用。 (3)异构烷烃油 此类油为烷基化的副产品,此油对液压油和添加剂的溶解能力强,退火洁净性优良,但对铝表面光洁度有不良影响。 (4)饱和烃油 系指石蜡基原油相应馏分经高压催化加氢饱和制得,特点是低硫、低芳、低气味,具有良好的润滑冷却性能,对液压油和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兼有全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的优点。目前,国际上的高档轧制油如EXXON公司的EXXSOL系列,ESSO公司SOMENTOR 系列,国内清江石化有限公司的MOA系列铝轧制油均属此类油。 这几种基础油对铝加工生产的影响见表1。 2 气味与毒性 轧制油的气味与毒性主要是由硫和芳烃决定的。硫和芳烃的质量分数越高,则气味越大,其毒性也越大[1]。矿物油作为轧制油由于易老化,使用周期短,气味大,毒性高,不能用于生产符合食品包装和医药卫生级要求的铝加工制品,因而被逐渐淘汰,铝加工厂应该自觉使用低硫、低芳烃轧制油,减小对市场、环境和社会的危害。

基础油的抗氧化性能

基础油的抗氧化性能 氧化是润滑油质量变坏、消耗增大和使用寿命缩短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润滑条件的苛刻化,要求润滑油具备良好的高温抗氧性能。油品在氧化过程中生成过氧化物、醇、醛、酸、酯、羟基酸等物质,这些化合物可以进一步缩合生成大分子的化合物,从而引起油品的粘度增长加快;同时生成的一些不溶于油的大分子化合物,附着在摩擦副上成为漆膜,以致促成积碳的生成;生成的有机酸类产物还会造成金属的腐蚀,从而使磨损增大。因此在润滑油调和过程中,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抗氧化添加剂,用来减缓油品的氧化,延长使用寿命。 抗氧化添加剂是应用范围极其广泛的一类添加剂,几乎每一类润滑油中都有含量不等的抗氧剂。近年来,随着高档润滑油在控制粘度增长、沉积物降低、减少磨损等方面的苛刻要求,对抗氧剂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做抗氧抗腐剂的化合物主要是一些含硫、氮、磷和金属的有机化合物。 抗氧剂根据其作用机理来分,可以分为过氧化物分解剂、自由基清除剂、金属减活剂等;根据官能团种类分为有机金属盐、有机铜抗氧剂、有机磷抗氧剂、有机硫抗氧剂、酚型、胺型以及杂环型抗氧剂,具体代表性的化合物见表。 润滑油抗氧剂类型及其功能 官能团分类典型化合物作用机理分类作用功能 ZDDP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过氧化物分解剂抗氧抗腐剂 MDTC 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烷基二 硫代氨基甲酸锑、二烷基二硫代氨基 甲酸酯 过氧化物分解剂抗氧抗腐剂 有机铜抗氧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亚铜、油酸铜、硬 脂酸铜、棕榈酸铜、环烷酸铜过氧化物分解剂/ 自由基清除剂 抗氧抗腐剂 有机磷抗氧剂烷基/芳基磷酸酯、磷酸胺、亚磷酸 酯 过氧化物分解剂抗氧抗腐剂有机硫抗氧剂磺酸类或硫醚、含硫芳香族化合物过氧化物分解剂抗氧抗腐剂 有机钼化合物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钼胺络合物、 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过氧化物分解剂/ 自由基清除剂 抗氧抗腐剂 酚型受阻酚、含硫酚型、酚胺型自由基清除剂抗氧剂 胺型烷基化苯二胺、烷基化二苯胺、N-苯 基-a-萘胺,烷基吩噻嗪 自由基清除剂抗氧剂杂环型苯并三氮唑衍生物、巯基苯并噻唑衍 生物、 噻二唑衍生物 金属钝化剂金属钝化剂 润滑油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抗氧剂在润滑油中的主要作用是减缓油品的老化,要了解抗氧剂的作用机理必须先从润滑油的氧化机理入手,润滑油的主要组分是基础油(主要是烃类化合物),润滑油的氧化机理是遵循烃类物质的氧化机理,现代的烃类氧化机理概念是以巴赫-恩格勒的过氧化物理论和谢苗诺夫的自由基反应理论为基础,其理论已被普遍接受,根据该机理,在分子氧的存在下,反应遵循自由基链反应机理进行[1,2],烃类氧化形成了自由基和过氧化物: RH hv 或热R? + H? (1) RH+O 2 → R? + HOO? (2) R? + O 2 → ROO? (3)

基础油的分类和简介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简介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简介 很多人搞不清楚润滑油是如何分类的,那我们就从我国润滑油的规范说起. 与多数基础工业一样,我国润滑油最先也是延用了前苏联的规范(гост系列规格),我国随后的企业标准、石油(SY)、石化(SH)标准及国家标准(GB)均由苏联规范改编而来。 润滑油的分类 润滑油分为工业润滑油和车用润滑油两大类。其中车用润滑油油包括发动机油,水箱及冷却系统用油,自动波箱油,齿轮油(手动波箱用),刹车及离合系统用油,润滑脂等。 有关润滑油的构成以及合成油与矿物油概念 润滑油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的。对于发动机油,基础油通常约占90%,剩下是添加剂。基础油质量对于润滑油性能至关重要,它提供了润滑油最基础的润滑,冷却,抗氧化,抗腐蚀等性能。但为了提高润滑油的性能,在润滑油中还包含了提高其综合性能的添加剂。发动机油的添加剂主要有:抗氧化添加剂,防锈添加剂,防腐蚀添加剂,抗泡添加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清洁添加剂,分散剂,抗磨损添加剂等。上述添加剂并不是多加就好,多项性能需要综合平衡。因此,润滑油才需要进行台架试验以通过其在发动机内的综合表现确定或评定配方的性能优劣。 因为含量占绝大部分,因此,基础油的性能对成品润滑油的性能至关重要。依据习惯,把通过物理蒸馏方法从石油中提炼出的基础油称为矿物油(部分非深 度加氢基础油也应称为矿物油),合成油,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化学合成获得的基 础油(其成份多数并不直接存在于石油中)。合成油与矿物油没有准确的定义,这是俗称的说法。API(美国石油协会)对基础油共分五类,通常对第三类和第四类 基础油称为合成油。 通常的合成油为:PAO类,XHVI类,酯类。此外VHVI类基础油性能介于合成油和矿物油之间,虽有人称其为合成油,但其性能(如粘温特性和抗氧化性等)较PAO,XHVI和酯类有较大差距。PAO和XHVI是最广泛用作发动机油的基础油,其中,XHVI是壳牌专利技术的合成型基础油,美孚的合成机油主要以PAO 为原料,嘉实多的合成油多以酯类为基础油。XHVI与PAO性能相近,但酯类 发动机润滑油在抗氧化性上性能与前两种有一定差距。 现在我国工业紧跟西方新技术,很多使用美国、日本、欧洲的油品,因此逐渐开始引用这些国家的标准(如美国SAE、日本JIS、欧共体CCMC、德国DIN 等),我国现行润滑油标准(SY、SH、GB)也逐步向这些标准靠拢,尤其是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