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必修五试卷及答案

白银育正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补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6页,五大题,17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校、年级、座位号、考号填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

2.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3.已经写在答题卡上的内容,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汉魏六朝的家教特点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古代社会就开始它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史。秦王朝的国运不长,而且秦王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建树。但是,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持久安定,加上长期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采取科举取士和以经术取士,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所以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并且日渐形成了它的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汉代形成的以经学作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继续推行之外,由于统治阶级和一些知识分子的提倡,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范围。总体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家庭的生产与生活也缺乏稳定性,所以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与汉代相比,相差甚远,尤其是统治阶层受“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的影响,豪门士族的子孙天生就是“上三品”的高官世袭者,而寒门士族的子孙即使学富五车也难以入上品,至于平民百姓的子孙就更不在话下,由此所造成的“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诗书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

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

断发展和完善,所以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形成了以皇家宗室为主体的贵族家庭教育,以及在职文官为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和广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这三类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清末,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乃至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皇家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储君,所以皇太子及诸王子的教育受到特别的重视,乃至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件大事。皇家的家教具有特权性,在措施上一是尽一切努力把全国图书搜集在皇家图书馆,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二是收买天下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三是建立一整套宫廷教师制度和完备的教学制度。官宦之家的家教,其目的在于造就其子孙的德才学识,教学内容主要是为官之道,所以十分强调儒家经典的学习。自汉代推行以经术取士和任官的政策以来,经艺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官宦之家的子弟自小就学习《礼》、《乐》、《诗》、《书》、《春秋》、《论语》和《孝经》等。其家庭教师大多是当地的名儒。除此之外。部分官宦子弟或外出从师,或跟随父兄习业。平民之家的家教,各因经济条件和文化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富商大户或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一般是注重儒术教育的,他们希冀其子弟通过读“圣贤书”而成为做官人。但绝大多数平民百姓之家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要内容,在道德教育上其内容与统治阶级所推行的封建纲常教化没有什么区别,主要是孝悌之教。

1.关于“汉魏六朝家庭教育”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积极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为家庭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B.汉朝家庭教育在内容上以经学为主,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

C.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家庭教育范围,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内容不尽相同。

D.魏晋南北朝时期“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家庭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

2.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家庭教育功能日渐强大,这使得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

B.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呈现贵族家庭教育、官宦家庭教育、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三足鼎立的态势。

C.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封建社会末期,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D.皇家的教育主要围绕皇太子和诸王子展开,为此不惜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收买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建立宫廷教师制度和教学制度。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朝经艺之所以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还是为了培养子孙的德才学识以满足官宦子弟参加经学考试和担任朝廷官职的需要。

B.汉魏六朝官宦子弟的家庭教育主要延请名儒进行教授,以传授儒家的经典典籍,灌输儒家思想为主。

C.家境富裕并不意味着身份的高贵,许多富商之所以在家庭教育上比较注重儒术教育,是希冀子孙能够取得一官半职,因为在当时官员的地位和身份在社会上处于高层。

D.除富商外的大多数平民百姓家教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在道德教育上主要是孝悌之教。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太公望,东夷之士也,欲定一世而无其主。闻文王贤,故钓于渭以观之。

伍子胥欲见吴王而不得,客有言之于王子光者,见之而恶其貌,不呼其说而辞之。客请之王子光,王子光曰:“其貌适吾所甚恶也。”客以闻伍子胥,“伍子胥曰:“此易故也。愿令王子居于堂上,重帷而见其手,请因说之。”王子许。‘伍子胥说之半,王子光举帷,搏其手而与之坐:说毕,王子光大说。伍子胥以为有吴国者,必王子光也,退而耕子野。七年,王子光代吴王僚为王。任子胥,子胥乃修法制,下贤良,选练士,习战斗。六年,然后大胜楚于柏举。九战九胜,追北千里。昭王出奔随,遂有郢。亲射王宫,鞭荆平之坟三百。乡之耕,非忘其父之雠也:待时也。

墨者有田鸠,欲见秦惠王,留秦三年而弗得见。客有言之于楚王者,往见楚王。楚王说之,与将军之节以如秦。至,因见惠王。告人日:“之秦之道,乃之楚乎”固有近之而远、远之而近者。时亦然。有汤武之贤,而无桀纣之时,不成:有桀纣之时,而无汤武之贤,亦不成。圣人之见时,若步之与影不可离。

故有道之士未遇时,隐匿分窜,勤以待时。时至,有从布衣而为天子者,有从千承而得天下者,有从卑贱而佐三王者,有从匹夫而报万乘者。故圣人之所贵,唯时也。水冻方固、后稷不种,后稷之种必待春。故人虽智而不遇时,无功。方叶之茂美,终日采之而不知;秋霜既下,众林皆赢。事之难易,不在小大,务在知时。

饥马盈厩,嗼①然,未见刍也:饥狗盈窖,嗼然,未见骨也。见骨与刍,动不可禁。乱世之民,嗼然,未见贤者也;见贤人,则往不可止。往者非其形心之谓乎齐以东帝困于天下,而鲁取徐州;邯郸以寿陵困于万民,而卫取茧氏。以鲁卫之细,而皆得志于大国。遇其时也。故贤立秀士之欲忧黔首者,乱世当之矣。天不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事在当之。

【注】①嗼(mò):静默无声。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貌适.吾所甚恶也适:恰好,正好

B.搏.其手而与之坐搏:握住,抓取

C.与将军之节.以如秦节:礼节,气节

D.故圣人之所贵.贵:重视,崇尚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体现“待时”的一组是()(3分)

①故钓于渭以观之②退而耕于野③若步之与影不可离④水冻方固,后稷不种

⑤方叶之茂美,终日采之而不知⑥见贤人,则往不可止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④⑥D.①②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伍子胥想办法拜见王子光,其目的就是想寻找时机得到重用,他等待数年,终于在吴国施展才能,兴国强兵,大败楚国,最终报了杀父之仇。

B.田鸠在秦国呆了三年,想见秦惠王却没见到;后来在一门客帮助下,到楚国拜见楚王,楚王喜欢他,他这才有机会见到了秦惠王。

C.饥饿的马、狗在厩棚或窝中默然无声,是在等时机,一旦有了食物它们就不再默然无声:混乱世道的人民,一旦遇到贤能之人就会身心归附,这也是遇到了时机。

D.上天不会给人两次机会,时机不会长期停留,要成功就需要适逢其时。因而想为百姓忧虑的贤明君主和杰出人士,只有遇到混乱的世道,才是遇上了合适的时机。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伍子胥欲见吴王而不得,客有言之于王子光者,见之而恶其貌,不听其说而辞之。(5分)(2)故有道之士未遇时,隐匿分窜,勤以待时。(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 --9题

[注]①这首诗是王维仕途失意,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作。次年王维即在张九龄的荐举下结束隐居,出任右拾遗。②长薄:绵延的草木丛。③闭关:佛家闭门静修。

8.请简要分析颔联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5分)

9.本诗的前两联、颈联、尾联,所透露出来的情感有着细微的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句1分)

(1)山原旷其盈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滕王阁序》王勃)

(2) 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3)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庄子)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5)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滕王阁序》王勃)

(6)_____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陈情表》李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25分)

大师

他是个普通的石匠,那天,接到一桩大买卖。邻村的财主要用汉白玉为去世的母亲雕座真人像,放在园子里,天天看着。

第一次听到消息时,他不敢相信这样的好运会落在自己身上。一个石匠能雕刻玉石,应该说身价上了一个台阶。他知道这是一次机会,如果真的完成了这座人像,那么他就可以在石像上刻上自己的名字。那时,他就是石匠行当里数一数二的人物了,再也不会雕那些石碑石人石马,摆在自家门前,等人来收购,然后送到墓地,过着清贫的日子。因为那时,他应该是位大师了。

他认真地做着准备工作。先将所有的工具磨了一遍,然后将自己关了三天三夜,只看财主母亲的一幅画像,那画像似乎是女人年轻时候的,看上去很漂亮。石匠将那女人的相貌记在了心里。

当他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来到财主家,第一眼看见那块汉白玉的时候,就已经按人体的比例位置,将那块漂亮的汉白玉给划分了,包括他的名字刻在哪里。他给自己的名字找了三个地方,一是在人像裙子的下摆处,二是在人像的袖口处,还有就是在人像的背后。

石匠构思好了便开始干活。一个月过去,人像完成了。财主来看的时候叫了起来:“你这刻的不是我母亲!”石匠找出财主母亲的画像,对比着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也觉出不像,但他没说,只是拿着画像给财主看。可财主却不看画像,冲着石匠说:“你现在雕的只是像我母亲,而不是我母亲。如果你只能做成跟这幅画一样,那我要你来雕什么我有这幅画就行了。”说着,财主指着人像的袖口处说:“这是什么你的名字这画上有吗我跟你说,你要雕得不好,这汉白玉的钱你出!”说完扬长而去。

石匠傻了眼,他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没赚到钱还要赔钱,要是传出去,在这个行当里就没法混了。石匠坐在人像前,目光呆呆地看着他亲手雕出来的人像,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时间一点点过去了,月光洒落在人像上,映衬出汉白玉的洁白。石匠透过月光看见汉白玉发散出一片金光,在那金光里他看见了离世多年的母亲,正满含愁苦却不失慈祥地看着他。石匠,多年没看见母亲了,他想起母亲带给他的温暖,以及在他年少时母亲给他的关爱。这个时候,他突然想扑进母亲的怀里,再一次感受母亲给他的爱。他扑了上去,摸到的却是冰冷的石头,石匠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

石匠又在雕刻那座人像了,一个月过去了,没有完工。两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完工。财主派人来看了几次,回去报告说还没有完工。整整十个月,石匠每天对着汉白玉慢慢地雕刻着,汉白玉是越来越鲜活,而石匠却是日渐消瘦。

十个月后,财主再次看见人像的时候,一下子跪倒在人像前,失声痛哭起来。跟来的家丁们也一下子肃然起敬,眼前的人像就是他们当年的老夫人。

一个管家模样的人绕着人像转了几圈后,轻轻地走到石匠面前说:“你还没刻上你的

名字。”

石匠看了看天空,淡淡地说:“这么洁白的人像上为什么要刻我的名字”说完,他停了一会儿,似乎在思考什么,然后对那个人说:“我好像忘了我的名字,你能告诉我吗”

那人一下子弯下了腰,轻声地说:“你的名字叫大师。”

——选自《天池小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本文以“大师”为线索,讲述了一个石匠一开始想当大师,却险些身败名裂,后来不想当大师,甚至忘了自己叫什么名字却反倒成了大师的故事。

B.“你现在雕的只是像我母亲,而不是我母亲。”这句话很有深意,表现了关于“艺术真实”的问题,说明财主是懂艺术的,他不满意石匠的作品。

C.在雕像上刻工匠的名字是中国人的传统,财主不准石匠在雕像上刻名字,还威胁石匠要他出汉白玉石料钱,体现了财主的蛮不讲理,强横霸道。

D.困境中石匠想到自己的母亲,带着对母亲的深情投入到雕刻中去,使一尊冰冷的汉白玉石升华为形神兼备的艺术作品,得到了财主的认可。

E.小说语言平实质朴,又富有感染力,简单的故事里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结尾处石匠说“我好像忘了我的名字”,一语双关,耐人寻味。

(2)小说中写石匠在构思雕像时,还设想了自己的“名字刻在哪里”,并且很具体。这一细节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塑造石匠这个人物形象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中普通石匠成为大师的经历启示我们成为大师需要具备一些条件,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读诗,应当口传心授

....,一边读着,一边思考它的意义和道理。

B.老王总是心直口快,党同伐异

....,对有缺点的同志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

C.正月十五元宵节,农贸市场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吆喝的吆喝,砍价的砍价,

呈现出一派生意盎然

....的景象。

D.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

....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元芳,你怎么看”一时成了热词,并被《人民日报》作为论述“互动中筑牢信任的基石”政治理念,其中不仅关系到营造一种互动的氛围,而且涉及到如何有效

互动的机制和程序。

B.“打铁还需自身硬”,习近平总书记用一句中国传统白话,形象地点出了当前党所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既是忧患,更是承诺。

C.在十八大报告的特定语境下,美丽中国指的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良好生态三方面平衡发展的状态,哪一方面都不可或缺。

D.最近,北京的社区除了食品、药店和日杂零售外,又出现了一些家居品牌社区店,开始为居民提供各类家居用品。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如果路遥现在还活着,不知是什么样子这谁也说不准。但是他肯定会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他会干出许多令人佩服又咋舌的事来。他是一个强人。强人身上有比一般人优秀之处,也有一般人不可理解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他让你尊敬,也让你畏惧,②他大气,也霸道

③他刚强自负不能容忍居于人后,但儿女情长感情脆弱内心寂寞

④他关心别人,却隐瞒自己的病情⑤他痛快豪爽,也使劲用狠

A.②④③⑤①B.②⑤①④③C.③①②⑤④D.③②①④⑤

15.节日是中国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逢佳节倍思亲,请你根据例句为中秋节写一句抒情的话(句式不求一致)。(5分)

清明节:雨也纷纷泪也涟涟,思也悠悠意也绵绵。

中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将下面的译文改写成三个短句。(6分)

传统的现代派绘画—由毕加索、康定斯基、马蒂斯以不同的方式发展起来的抽象艺术是以高度发达的审视技能以及对其他绘画和艺术史的熟谙程度为先决条件的。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匹狼被洪水卷进了大海,它抱着一根木头漂到了一座小小的荒岛上。这是一个兔岛,岛上可以填饱狼肚子的只有兔子。

“这么多兔子,多好啊!”狼垂着长长的馋涎自语,“我要把它们通通制成腊兔,等太阳把海水晒干后,带回去慢慢享用。”于是它就不停地干起了捕杀兔子的工作。

兔子们非常恐慌,兔王冒着生命危险去跟狼谈判。它们希望狼每天只吃一两只体弱的兔子,这样,兔子的数量不会减少,狼也永远不会挨饿。狼坚信海水会被太阳晒干,根本听不进兔王的话,反而把兔王也变成了腊兔。

小岛上很快就没有了兔子的踪迹,狼天天吃着腊兔,等着太阳把海水晒干。过了两年,狼储备的腊兔全吃光了,可海水还是可怕地包围着小岛。不久,狼终于变成了小岛上一堆闪着磷火的白骨。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白银育正学校2014~2015

考试卷《必修5》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1、2、3、4、5、6、12、13、14)

二、(一)文言文阅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5分)

(2)(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5分)答:

9.(6分)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山原旷其盈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滕王阁序》王勃) (2) 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3)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逍遥游》庄子)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5) 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滕王阁序》王勃) (6)_____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陈情表》李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 ( )( )(5分) (2) (6分)

(3) (6分)

(4) (8分)

15.(5分)

清明节:雨也纷纷泪也涟涟,思也悠悠意也绵绵。中秋节:

16.请将下面的译文改写成三个短句。(6分)五、写作(60分)

高二语文答案

一、(每小题3分,共9分)

1.C(A是秦朝的措施;B“以经学为主,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是汉王朝做的,张冠李戴。D“造成家庭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不是“家庭教育”是“诗书教育”。)

2.A(因果倒置)

3.D(“除富商外的绝大多数平民百姓家教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还应该包括“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4.C (节:符节,用于做凭证。)

5.D (③体现圣人与时机的关系;⑤说明不知时;⑥说明遇时了)

6. D (“乱世当之矣”即“遇到混乱的世道,正是合适的时机”,但若说成“只有遇到混乱的世道,才是遇上了合适的时机”意思就变了。)

7.(1) 伍子胥想见吴王但没能见到,有个门客向王子光讲了伍子胥的情况,王子光见到伍子胥却讨厌他的相貌,不听他讲话就谢绝了他。

(2)所以有道之士没有遇到时机的时候,就到处隐匿藏伏起来,甘受劳苦来等待时机。

8. ①拟人。②这两句以“如”和“相与还”赋予“流水”和“暮禽”人的思想感情,仿佛它们对诗人有深长的情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③表面写物,实则写人,旨在表现自己归山时悠然自得之情。(“拟人”1分。解释其运用2分,思想感情2分。)(以下答案可酌情给分:(1)对偶,句式整齐,有节奏感;(2)比喻:流水句比喻一去不复返的意思,表示归隐的坚决态度。)

9. ①前两联写出发时看到的景色,反映出诗人安详闲适的心境。②颈联以荒城、古渡、落日、秋山等意象,描绘了一幅黯淡凄凉的傍晚野外秋景图,衬托出作者接近归隐地时的凄清心境。③尾联,作者写自己要闭门谢客、静心独处、不问世事,情绪又趋向平和。(分三点,每点情感1分,分析1分。)

10.(1)川泽纡其骇瞩(2)小人长戚戚(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4)景翳翳以将入(5)烟光凝而暮山紫(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4)①成为大师需要耐得寂寞。一开始石匠急功近利,一个月就完成了作品,

结果雕出的作品得不到认可;后来他静下心来,历时十个月终于雕出精品。

②成为大师需要专心于艺术,排除功利之心的干扰。一开始石匠的心思全在扬名获利上,结果作品很失败;后来他倾心于艺术创作,连名字都忘了,终于创作出大师级的作品。

③成为大师需要有对艺术的透彻理解。一开始石匠拿着女人的画像,力求雕像与画像的形似,结果“雕的只是像我母亲,而不是我母亲”;一番深刻的思考后他终于悟到艺术创作的真谛:神似才是作品的灵魂。

④成为艺术大师需要情感的投入。一开始石匠是在做生意,作品中缺少感情的投入,就不动人;后来是将自己对母亲的思念融注到作品之中,所以作品让人流泪。(分条概括,结合文本前后对比分析,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

12 D想入非非:两用性成语,佛教原指非一般的思维所能达到的境界。后指意念

进入玄妙虚幻的境界。也形容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的事(贬义)。可以形容想法大胆离奇(褒义)。

A口传心授: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

B党同伐异: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袒护,跟自己已经不同就加以攻击。

C生意盎然: 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13. B(A项句中“作为”缺少宾语,在“理念”后加上“的引子”;C项语序不当,“良好生态”改为“生态良好”;D项不合逻辑,“食品、药品和日杂零售”不能并列。

14. B(形式上,句式基本上由短到长。内容上,①是对②⑤的总结,尊敬他的“大气”“痛快豪爽”,畏惧他的“霸道”“使劲用狠”,②⑤①都是并列关系,④③都是转折关系。)

15 .①两岸共赏月,一心盼团圆。

②月到中秋圆,亲人心相连。

③月亮圆月饼圆,年年岁岁盼团圆。

④菊花香桂花香,时时刻刻望故乡。

16. ①传统的现代派绘画是抽象艺术。

②它是由毕加索、慷定斯基、马蒂斯以不同方式发展起来的。

③它是以高度发达的审视技能以及对其他绘画和艺术史的熟谙程度为先决条件的。

17.【思路点拨】立意:

①人应有远见、要深谋远虑②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③给自己留条后路

④做人不要固执己见⑤善于纳谏,从善如流(损人不利己、审时度势、适可而止等也可)

参考译文:

太公望是东夷人,他想平定天下,可是没有贤明的君主。他听说文王贤明,所以到渭水边钓鱼,以便观察文王的品德。

伍子胥想见吴王僚但没能见到,有个门客向王子光讲了伍子胥的情况,王子光见到伍子胥却讨厌他的相貌,不听他讲话就谢绝了他。门客问王子光为什么这样,王子光说:“他的相

貌正是我特别讨厌的。”门客把这话告诉了伍子胥,伍子胥说,“这是容易的事情。希望让

王子光坐在堂上,我在两层帷幕里只露出手来。请让我借此同他谈话。“王子光答应了。伍子胥谈话谈了一半,王子光就掀起帷幕,握住他的手,然后跟他一起坐下。伍子胥说完了,

王子光非常高兴;伍子胥认为享有吴国的,必定是王子光,回去以后就在乡间耕作。过了七年,王子光取代吴王僚当了吴王。他任用伍子胥,伍子胥于是就整顿法度,举用贤良,简选精兵,演习战斗。过了六年,然后才在柏举大败楚国,九战九胜,追赶楚国的败军追了千余里。楚昭王逃到随,吴军于是占领了郢都。伍子胥亲自箭射楚王宫,鞭打楚平王之墓三百下,

以报杀父杀兄之仇。他先前耕作,并不是忘记了杀父之仇,而是在等待时机。

墨家有个叫田鸠的,想见秦惠王,在秦国呆了三年但不能见到。有个门客把这情况告诉了楚王,田鸠就去见楚王。楚王很喜欢他,给了他将军的符节让他到秦国去。他到了秦国,趁机见到了惠王。也告诉别人说:“到秦国来见惠王的途径,竟然是要先到楚国去吗!”事情本

来就有离得近反而被疏远、离得远反而能接近的。时机也是这样。有商汤、武王这样的贤德,而没有桀、纣无道那样的时机,就不能成就王业,有桀、纣无道那样的时机,而没有商汤、武王那样的贤德,也不能成就王业。圣人与时机的关系,就象步行时影与身不可分离一样。所以有道之士没有遇到时机的时候。就到处隐匿藏伏起来,甘受劳苦来等待时机。时机一到,有的从平民而成为天子,有的从诸侯而得到天下,有的从卑贱的地位进而辅佐三王,有的从普通百姓进而能向万乘之主报仇。所以圣人所看重的,只是时机。水冻得正坚固时,后稷不去耕种,后稷耕种,一定要等待春天到来。所以人即使有智慧,但如果遇不到时机,也不能建立功业。正当树叶长得繁茂的时候,整天采摘,也采不光,等到秋霜降下以后,所有树木树叶都落尽了。事情的难易,不在于大小,关键在于掌握时机。

饥饿的马充满了马棚,默然无声,是因为它们没有见到草,饥饿的狗充满了狗窝,默然无声,是因为它们没有见到骨头。如果见到骨头和草,那么它们就会争抢,不能制止住。混乱世道的人民,默然无声,是因为他们没有见到贤人。如果见到贤人,那么他们就会去归附,不能制止住。他们去归附贤人,难道不是身心都归附吗齐泯王因为僭称东帝而被天下诸侯

弄得困窘不堪,因而被鲁国夺取了徐州。赵肃侯因修建寝陵扰民,人民都不亲附他,因而被卫国夺取了茧氏。凭着鲁国、卫国那样的小国,却都能从大国那里实现愿望,是因为遇到了恰当时机。所以贤明的君主和杰出的人士想为百姓忧虑的,遇到混乱的世道,正是合适的时机。上天不会给人两次机会,时机不会长期停留,人的才能不会在做事时两方面都同时达到精巧,事情的成功在于适逢其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