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适合学游戏特效吗_大学生特效短片_大学生创意特效短片_心理小游戏适合大学生_汇众教育

大学生适合学游戏特效吗_大学生特效短片_大学生创意特效短片_心理小游戏适合大学生_汇众教育
大学生适合学游戏特效吗_大学生特效短片_大学生创意特效短片_心理小游戏适合大学生_汇众教育

最新|大学生适合学游戏特效吗?

大学,毕业即等同于失业。这绝不是一句大家口里流传的口头禅而已。现实里,这是对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的真实写照。就业,是大学毕业生最关心的问题,许多年轻人都说“好工作”实在难觅。很多人都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吐槽到“不是在投简历的路上,就是在去面试的路上”。很多求职者眼里的“好工作”标准是自己满意、专业对口、待遇不错、有发展空间等等,而真正符合这些标

准的“好工作”,实在是很难找。

游戏中那些华丽的战斗技能,是不是深深吸引过你,那些华丽的技能都是由特效制作出来的,还有那些游戏中的刀光剑影,炫目的特技魔法,爆炸产生的烟雾、碎片,燃烧的火花火苗,各种天气效果,以及流水,这些都属于游戏特效的范畴,都是由游戏特效制作师制作出来的。

各种各样的教育培训相关信息,难免让大家眼花缭乱,但是没关系,经过小编的整理,希望大家能够对其认识更深一步!

接下来就让小编带你来看看教育培训相关的情况吧~请看下文~

游戏特效好找工作吗?我们先来了解下游戏行业整体发展趋势,游戏从诞生起就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文化娱乐生活,从单机游戏到网络游戏,从PC游戏到移动端游戏,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说游戏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不断的攀登高峰,从未经历过低谷,刚刚过去的一年也交出了令人欣喜的答卷,销售收入又刷新了历史,预计未来5-10年还将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游戏行业对游戏特效设计师的需求如何,是否旺盛。从事传统行业的人之所以不好找工作,就是因为传统行业的用人需求已经趋于饱和,所以才会造成一个岗位上千人抢的局面,所以用人需求是否旺盛是衡量一个职业就业前景是否好的重要依据。

游戏特效设计师可以说是所有游戏设计师中最紧缺的,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职位,因为游戏中的刀光剑影、变身的华丽特效、爆炸、烟雾、火花、火苗、雨雪等天气、瀑布水流等等都是由游戏特效设计师设计的,这些特效效果会为游戏增色不少,也是吸引玩家的亮点之一,所以说游戏特效设计师是游戏公司非常重要的职位,但是却异常紧缺,行业内缺口非常大,这就代表了游戏特效设计师不单好找工作,而且发展前景还非常好。

看了上面的介绍,相信很多小伙伴迫不及待想成为游戏特效设计师了,但是问题又来了,成为游戏特效设计师难吗?游戏特效设计难不难?

汇众教育(https://www.360docs.net/doc/d414719483.html,)成立于2004年8月,成立以来始终坚守数字娱乐职业教育主航道,下设游戏学院、动漫学院、数字影视学院、UED学院、VR/AR学院五大学院,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青岛、武汉、天津、杭州等全国主要城市和地区建设47家直营校区,累计培养90000余名专业人才,并输送至全国50000余家企业,成为目前遍布全国的数字娱乐人才培养

基地。

不知道看完上述小编介绍的大学生特效短片,您是否有什么想法呢?希望能给您选择大学生创意特效短片提供帮助!

完整版四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第一课兴趣是求知的动力 一、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培养广泛 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字谜答案扇形的小苹果找座位图四组数学口算机录音机配乐录音带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今天我们先来听一段录音故事。(播放麦克斯韦小时候的故事配乐录音)2.学文明理提问:谁来说说小小的麦克斯韦为什么喜欢提出许多问题?/ (学回答后教师小结)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麦克斯韦对什么事情都好奇,都想知道究竟,这是一种学习的兴趣。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学习的兴趣,麦克斯韦最后城为了英国著名的科学家。 许多有成就的人,他们从小对自己身边的事物有极大的兴趣。衣同学们看看书上还为我们介绍了其他的人。 (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中有关达尔文及严文井的故事)教师:听了刚才的故事,看了书中的课文,请同学们说说看书的想法。(学生自由发言) 3.活动明理 (1)请同学们分组说说自己的兴趣是什么?说完后再选一名代表给全班同学说说你们组的发言情况。 (2)做个放松小游戏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字谜条幅粘贴在黑板上,请学生猜。将学生猜中的答案随时粘贴在字谜的旁边,并为猜中答案的学生发一颗智慧星。 (3)谁来帮助苹果娃娃分别将扇形的填字游戏及写有“青、晴”等文字的苹果贴在黑板上,谁给苹果娃娃找到座位,就请谁把苹果娃娃带到他的座位上。 (4)开个小擂台赛 分别出示口算比赛题,每次两名同学比赛,看谁能当擂主,教师为擂主颁发证书。 (5)想想自己最感兴趣的课有哪些?把它填在书中的表格中,填写完后再想一想自己为什么会喜欢这些课?对自己不喜欢的课,想个办法使自己对这样的课有兴趣。最好能将这个办法写在表格后面。 4.总结全课同学们喜欢今天的学习吗?大家的回答和笑脸告诉了老师。你们很喜欢这样的学习。其实我们的学习都能像今天的学习这样使你有兴趣。请同学们回家后问问自己的家长,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请你的家长和你一起动脑筋,找一找培养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第二课镜子里的我 一、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自我,什么是对自我的正确认识,懂得什么是悦纳自己。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知道正确评价自己有利于身心健康。能够接纳自己的优缺点,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使自己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二、教学准备 写有关人物的形容词题板、格言条幅、个人小时候的生活照片、森林动物演出大

团体心理小游戏

1、撕纸 游戏规则:请所有同学按我得口令做,大家不可以向我提问。1、把纸张水平对折折叠,2、把纸张垂直对折折叠,3、撕下折叠过纸张得一个或多个角后继续下一个指令,4、把经过多次折叠与撕角处理得纸张展开,与临近得参与者做对比,瞧最终展开来得纸张平面得几何形态就是否相同或相似并把结果报知主持人以便统计结果来阐述问题。 点评:大家觉得很奇怪,相同或相似得怎么这么少,怎么就是五花八门得啊,为什么呢,问题出在哪里了呢,首先我得指令肯定不会错吧,我们听得很清楚所以不会听错,然后我们就是不折不扣得按指令执行得,但同样得前提下结果怎会不一样呢。其实问题就出在我们每个人对指令得理解上了,听到同样得指令,但每个人对同样得指令理解不一样就会出现我们瞧到得结果。个人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得两个人,即便就是思维方式绝对相同得也没有; (2)每个人社会背景不同; (3)每个人文化背景也不同; (4)每个人观念不一样; (5)每个人习惯不同。 还有其她诸多因素,所以才会产生这种指令畸变事故,引申大一点就就是即便就是同一件事、同一个人、同一个物,亦或就是众所公认得真理与公理,不同得人对其得理解与评价都不会就是一样得。 启示: A 与人沟通或交往时,如果能换位思考问题,能站到对方立场上想问题,则您很容易与对方达成共识; B 如果双方得感受能使彼此感同身受得话,则沟通就是成功得; C 当一件事不能用语言完全表达出来得话,让事实说话吧; D最重要得启示,一个完美得团队,其灵魂应该就是所有成员彼此产生得“默契”感。而默契应该就是长期通力合作培养出来得。 2、数字传递 游戏前得准备,讲师:

小学生心理游戏

小学生室内心理游戏 进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探索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教育途径。 一、了解小学生——探索小学健康教育途径的基础 要想找到好的心理教育途径,就得了解两点:小学生了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只有了解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我们才能对症下药,做到有针对性。而小学生这个特定的年龄阶段的孩子,又有他们自身的心理特征,这便是我们选择教育途径的科学依据。 1.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据有关调查表明,当前小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较高。有人调查了1782名中小学生,其中有心理问题的比例为%,有明显问题的占%。如此高的比例说明,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小学生到底有哪些心理问题呢我认为主要有: (1)学习障碍。表现为:没有学习兴趣和责任感,对学习感到无能为力,有厌学情绪。 (2)交往障碍。表现为:自我封闭,不关心别

人,不合群;经常和同伴闹矛盾,喜欢以武力解决问题。 (3)自我意识障碍。表现为:自卑,不能正确看待别人的评价,过于敏感。 2.学生的心理特征。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注意力有强烈的兴趣性、直观性和感情色彩,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 二、心理游戏——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途径 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寻找一种适合他们的教育形式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率的关键。教育家克鲁普斯卡说:“对孩子来说,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劳动,游戏是重要的教育形式。”这启发我们:游戏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何不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同时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将之应用到心理健康教育上呢 1.游戏+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心理游戏。 虽然游戏可以让人快乐,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游戏都有促进人的心理健康的作用。要想达到教育的目的,需要精心地设计一种游戏——心理游戏。所谓心理游戏,就是把游戏的形式和心理教育的目标有机地融合成一个整体,让小学生在游戏的快

心理活动课热身游戏

心理活动课热身游戏 1 无家可归 目的:让成员体会和感受个人与团体的关系,团体对个人的重要性,从而更愿意投入团体,增强团体的凝聚力。 时间:约20分钟。 准备:宽敞的场地。 操作:开始时让全体成员围圈手来手,充分体会大家在一起的感觉。然后,领导者说“变,4个人一组”,成员必须按照要求重新组成四人组,形成新的“家”,此刻,请那些没有找到家的人谈谈游离在团体之外的感受,大多会谈到“孤单、孤独、被抛弃、没依靠、失落、担心……”也可以请团体内的成员分享和大家在一起的感觉,大多会表达“温暖、有力量、安全、塌实……” 可以多次变换人数,让成员有机会去改变自己的行为,积极溶入团体,让成员体验有家的感觉,体验团体的支持,从而更加愿意与团体在一起。 2 信任圈 目的:增进彼此合作,建立信任感,培养团体气氛。

时间:大约25分钟。 准备:宽敞的场地,8-12人一组。 操作:每组围圈,邀请一位成员到中间,其他成员手拉手围圈。练习开始时,圈内人闭上眼睛,自觉舒适地导向任何一方,其他成员必须手挽手,形成保护圈给予保护,不能让圈内人摔倒。他往哪里倒,团体就往哪里去接住他,给予保护,将他推倒到中间的位置。如此倒下、接住,使中间的成员从紧张到很放松。可以换人到圈内去体验。活动充分体现团体的合作。 3 缩小包围圈 时间:5分钟,人数:不限 概述: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它会给游戏者带来无尽欢笑。 目的:使小组充满活力。创造融洽的气氛,为后续培训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让队员们能够自然地进行身体接触和配合,消除害羞和忸怩感。 步骤: 1.让队员们紧密地围成一圈,包括你自己。

2.让每个队员把自己的胳膊搭在相邻同伴的肩膀上。 3.告诉大家我们将要面临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这项任务是大家要一起向着圆心迈3大步,同时要保持大家已经围好的圆圈不被破坏。 4.等大家都搞清楚了游戏要求之后,让大家一起开始迈第一步。迈完第一步后,给大家一些鼓励和表扬。5.现在开始迈第二步。第二步迈完之后,你可能就不必挖空心思去想那些表扬与鼓励的词语了,因为,目前的处境已经使大家忍俊不禁了。 6.迈第三步,其结果可能是圆圈断开,很多队员摔倒在地。尽管很难成功地完成任务,但是这项活动会使大家开怀大笑,烦恼尽消。 安全:在迈第三步的时候尤其要注意,不要让有些队员摔得过重。 1 大树与松鼠 说明:热身活动,让学员兴奋、紧张起来,具有一定的娱乐性。 活动方法: 1、事先分组,三人一组。二人扮大树,面对对方,伸出双手搭成一个圆圈;一人扮松鼠,并站在圆圈中间;辅导员或其它没成对的学员担任临时人员。 2、辅导员喊“松鼠”,大树不动,扮演“松鼠”的人就必须离开原来的大树,重新选择其它的大树;辅导员或临时人员就临时扮演松鼠并插到大树当中,落单的人应表演节目。

心理课热身小游戏

心理课热身小游戏(转自网络) 1. 配对游戏: 经典的记忆配对游戏,找一些废旧的颜色鲜艳的盒子。选择大约6个不同的纯色,然后剪出2对颜色、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或圆形。将它们全部倒扣在地板上,让孩子一个个翻开,寻找相同盒子上的图案进行配对,很考验小朋友的记忆力及观察力。 无论是在团队培训中,还是在团体活动中,做几个游戏,在轻松快乐之后再讨论团队的建设,体悟管理的奥妙,将是一种更人性化的,更有效的,更科学的管理方式。 1、抓手指: [目的]集中注意力。 [方法] 学生围成一个圆圈,面向圆心站好,然后把左手开伸向左侧人,把右手食指垂直放到右侧人的掌心上。 教师发出“原地踏步走”的口令后,全体踏脚步。教师可用“1、2、1”的口令调整步伐。当发出“1、2、3!”的口令时,左手应设法抓住左侧人的食指,右手应设法逃掉,以抓住次数多者为胜。 [规则] 1.抢口令者抓住无效。 2.手掌不开,抓住无效。 2、热身小游戏:梯形拍手。每个组的学员站着围成圈,每个人在老师的口令中拍手,锻炼你的听力和动作的协调性,老师的口令为:拍1-拍2-拍3-拍4-拍5----拍4-拍3-拍2-拍1等。 3、小西瓜、大西瓜:(适合10人以上活动)

规则:学员站着围成圈子。老师站在圈子中央,老师说出小西瓜或大西瓜这个词,学员要跟着说并进行比划,说小西瓜的要比划成大西瓜(即比划成相反意思),说大西瓜的要比划成小西瓜。没有按要求说、比划的,就被淘汰出局。谁坚实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 4、晋级[破冰游戏] 参与人数:全体参与 时间:15分钟 场地:不限 道具:无 游戏规则和程序: 1).让所有人都蹲下,扮演鸡蛋。 2).相互找同伴猜拳,或者其他一切可以决出胜负的游戏,由成员自己决定,获胜者进化为小鸡,可以站起来。 3).然后小鸡和小鸡猜拳,获胜者进化为凤凰,输者退化为鸡蛋,鸡蛋和鸡蛋猜拳,获胜者才能再进化为小鸡。 4).继续游戏,看看谁是最后一个变成的凤凰。 相关讨论 本游戏的主旨是什么? 总结 1).这实际上是一个大游戏套小游戏的游戏,在猜拳的过程中,可以让大家玩得津津有味,所以这个游戏是一个典型的可以调节气氛的游戏,让大家在玩乐中相互熟悉起来,相互更好的沟通。

小学生心理课游戏大全

小学生心理课游戏大全 游戏一:盲人三角活动前先发给每人一个眼罩,请所有伙伴戴上后,由训练员将绳索整捆任意放置于活动场地的任一位置后,开始说明规则:1.请伙伴设法找到绳索,并将之排列成一个正三角形(边长、角度相等),三角形顶端需朝向训练员指定之方向2.过程中,手不可离开绳索,确定完成时,请全体蹲下(或将绳索平放在地上)3.如果要增加挑战性,可限制执行过程中不可说话活动意义:1.在共同任务中,是如何确定自己的方向?三角形的方向如何确认?2.实际的工作经验中,你是如何协调出个人与团队目标共同的一致性?如何厘清与定位个人&团队目标?3.当三角形被放下时,是否每个人都很明确的知道自己与团队的位置、方向?或者你是存有疑问?还是没有意见,以大家的看法为主?在你的工作团队中,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形?4.执行或讨论的过程中有没有人对众人的意见、想法做归纳、整合?如果有,你觉得这个角色有哪些功能?通常团队中有没有人扮演这个角色?5.当伙伴的意见无人整合、共识未形成时,你的感觉是?团队有哪些状况?6.蒙眼的过程中,最让你困扰的是什么(ex:不安全感、不确定性…)?实际的生活体验是否有类似情形? 游戏二:坐地起身1.首先要大家四个人一组,围成一圈,背对背的坐在地上。(坐的意思是屁股贴地,正常来说一个坐在地上的人,是无法手不着物的站起来的)2.四人手"桥"手,然后要他们一同站起来。很容易吧?那么再试试多人一点,如六至七个人,应该还不是太难。最后再试试十四五人一同站起来,那难度就会较高了。说明:亲自试过十多人一起起身,虽然试了许多次才成功,但证明是可以成功的。这个游戏其实可以带出很多理论,如大组和细组用力方向的不同、如何合作才可成功等,非常适合团队课程。游戏三:抛球游戏1、道具:6个小皮球2、适合人数:10人以上3、时间:20分钟4、地点:户外空地5、操作规则:1)所有人围成一个大圈,间隔稍松一些;2)教练告诉

十二个常用的课堂互动心理小游戏

十二个常用的课堂互动心理小游戏 第一个:我是谁 活动目标: 1.协助学生认识自己眼中的我,及他人眼中的我。 2.增进学生彼此熟悉的程度,增加班级凝聚力。 活动程序: (一)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A4影印纸。 (二)学生两两分组,一人为甲,一人为乙(最好是找不熟悉的同学为伴) - 1.甲先向乙介绍「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乙则在A4纸上记下甲所说之特质,历时五分钟。 2.教师宣布活动的规定为:「自我介绍者,在说了一个缺点之后,就必须说一个优点」。 3.五分钟后,甲乙角色互换,由乙向甲自我介绍五分钟,而甲做记录。 4.五分钟后,教师请甲乙两人取回对方记录的纸张,在背面的右上角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彼此分享做此活动的心得或感受,并讨论「介绍自己的优点与介绍自己的缺点,何者较为困难?为何会如此?个人使用那些策略度过这五分钟?」。两人之中须有一人负责统整讨论结果。 (三)学生三小组或四小组并为一大组,每大组有六至八人。 1.两人小组中负责统整的人向其它人报告小组讨论的结果。 2.分享后,教师请每位同学将其签名之A4纸(空白面朝上)传给右手边的同学。而拿到签名纸张的同学则根据其对此位同学的观察与了解,于纸上

写下「我欣赏你…,因为…」。写完之后则依序向右转,直到签名纸张传回到本人手上为止。

3.每个人对其他组员分享他看到别人回馈后的感想与收获。 (四)全班学生回到原来的位子 1.教师请自愿者或邀请一些同学分享此次活动的感想与收获。 2.教师说明了解真实的我与接纳真实的我之重要性。 第二个:寻猎 所需时间:由参加的人数及所列项目的多少来决定小组人数:无限制,但要分5-7人为一组所需物品:给每一组发一个"寻猎"项目列表 游戏概述:此游戏就开展于一个长期训练过程的开始或训练临近结束的阶

我的情绪我做主小学心理健康课教案

我的情绪我做主 辅导背景 进入小学以后,儿童从无拘无束的、天真无邪的幼儿转变为受校规学纪约束的小学生,其主要活动形式也从游戏转变为学习。而与幼儿时期的游戏相比,学习属于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儿童在学习活动中需要承担一定的义务,需要承受一定的压力,需要同更多的人相处,所有这些都使得小学生需要比幼儿时期承受和体验更广泛的情绪情感反应,儿童在学习活动中更经常地产生种种情绪体验。如:已掌握了某方面的知识会产生满足感,考试成功会带来喜悦等积极情绪。相反,如果学习活动失败会产生挫折、焦虑、自责等消极情绪。大量的研究证明,儿童的情绪、情感对其人格的健全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小学三年级作为儿童情绪情感变化的转折期,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依据 平时我们所说的小学生的情绪是就广义而言,它包括小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是指小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情绪是小学生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总要对所接触的人和事物抱有一定的态度,以获得某种主观体验,这便是小学生的情绪。小学生的情绪发展有以下特点:一、表现形式在不断变化;二、表现内容不断丰富、深刻; 三、稳定性不断增强;四、自控力不断增强。三年级又是小学生情绪情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因此,根据小学生的情绪情感特点,教会学生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获得阳光、健康的心态和幸福的人生。 辅导目标 1、认识各种情绪,并区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2、培养学生合理表达情绪的意识。

3、培养学生自我调节情绪的意识,帮助学生学会保持快乐的情绪。 辅导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认识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 难点:引导学生学会接纳自己的各种情绪并正确表达。 辅导手段 本课主要采用了心理投射、心理调查、情境体验式、活动法、讨论分享等 辅导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福袋一个(装有红豆、黑豆、绿豆、黄豆若干的不透明布口袋)、白卡片若干、海报纸若干、画有“消怒果”“忘忧草”“轻松糖”的卡片若干。 学生准备:多色水彩笔,记号笔 辅导年级:小学三年级 辅导时间:一课时 辅导过程 一、暖身活动 游戏:“抓到幸运” 规则:以小组为单位,每组请一名同学上台,从福袋里用十秒钟的时间抓出一粒豆子,如果是红豆,小组的每个成员将得到一份小礼物,如果是绿豆,小组的每个成员将受到一次惩罚,如进行十次蛙跳。

小学生心理游戏集合

(2)画出理想的你 游戏目的:在这个游戏中,你选择了某种代表自己的植物,是因为这种植物有和你相同或者你所希望具备 的特质,可以投射出对自己的期望。但是,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选择相同植 物的人,选择的理由却不尽相同。你可以通过这个游戏看到真实的你、理想的你、独一无二的 你。 人员安排:小组为单位 游戏准备:六七支笔及大约200张的纸 游戏方法:分给每个学生一张纸及一支笔,问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一种植物,你希望是什么?并将这种植物画下来,解释你选择这种植物的理由。” 【附注: 实例摘录:有两个同学都画了向日葵。其中一个说,她喜欢那种金灿灿的感觉,因为它美丽,始终向着太阳,它能得到更多的关怀与温暖,是幸福的、快乐的。 另一个说,只因他看见了那金灿灿的向日葵,在蓝天的衬托下,美丽极了,因此被感染。但他谈到,向日葵总是跟着太阳走,显得有些被动。拿他自己来说,当别人要求自己做某件事时,虽说并不情愿,但却不好拒绝,往往原计划被打乱。 有一个同学画了四棵小草。他觉得草有顽强的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们平凡而不张扬。但是,一棵小草太孤独,所以它希望自己是四棵小草,这样大家相偎依,才不孤独。还有同学画了松树。 他说松树是平凡的,但又独具个性,它坚强、刚直、平凡又不庸俗,它富于挑战、不甘寂寞、勇于攀登……】(3)写出心目中的10个自己 游戏目的:让自己更好的了解自己,鼓励学生用赞美的字眼来描绘自己。 人员安排:小组为单位 游戏准备:六七支笔及大约200张的纸 游戏方法:每个人在纸上用10个诸如高大、漂亮、聪明、可爱、懒惰等形容词来描绘自我。可以由其他同学帮忙补充,最后解释,为什么要用这些词来描绘自己。 【附注: 看来了解自己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东拼西凑,筛筛减减要把10个词写够是很不容易的。大家一起分享每个词中的含义和故事,就像一同重新长大,一同经历了欢笑、泪水、阳光、风雨……】 (4)在挫折中站立 游戏目的:这个游戏正象征着人生的曲折、坎坷。我们正是在不断的挫折中成长、进步。人生中有许多进进退退,正如这个游戏的进化过程,很多时候,当我们付出很多努力,却不得不从头再来时, 你是否依然有勇气? 命运完全掌握在你手中,抱怨与嫉妒只会让你意志消沉,委靡不振;信心和勇气才会让你成功。 其实,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地寻找、认识、完善自我的过程。每一次挫折,都能帮助我 们找到自己独特的位置和价值。 人员安排:小组为单位 游戏方法:开始时,大家都处在“蛋”的状态,然后,每两人一组,进行猜拳,赢的升为“小鸡”,输的继续在蛋的状态。接着,赢了的队员再两两一组,进行猜拳,赢了的升为小鸟,输了的回到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小游戏

1月中旬,杭州朝晖新村五区小学的20多名老师,在上海七堡中学心理辅导专家杨敏毅老师的指导下,玩了一次“丢垃 圾”、“捡垃圾”游戏。 杨老师在地上放了一个敞开的盒子,发给老师们一张纸一支笔,告诉他们“假设这个盒子就是垃圾筒,你们可以把自己的心烦事儿都写下来,把纸揉成一团,当垃圾扔进去!”很快,这些个揉成团的“烦恼”,就把“垃圾箱”填满了。 学生成绩不好、学校布置任务多、工资收入低、没时间顾家、竞争上岗……老师普遍感到的心理压力,在一个个纸团上罗列着。而且,老师们突然发现:原来,不只有自己过分焦虑,原来大家都有相似的期末焦虑。 减轻心理压力的方法,同样是游戏。其中一个游戏是这样的:老师们围成一圈,听口令做各种姿势,出错的人,就得主动单腿跪地,大声向身边的人承认:“我错了!” 现场一位女老师转错方向后抗议,“我不愿意下跪。”而杨老师同样坚持:“请遵守游戏规则!” 杨敏毅说,出错跪地是一种游戏规则,在规则里,不遵循,就是莫大的压力,如果愉快地接受,其实也是一种主动减压的好方式。同样,面对学生,老师也不必端着架子,主动向学生承认错误,也许更受孩子们的欢迎。 ■新闻探访 寓心理辅导于游戏 这样的游戏,在朝晖五小并不罕见。自去年成立“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后,老师们每个月都有一次和心理辅导老师共同游戏的时间。 在工作坊里,老师们不分年龄、性别、个性,全部光着脚丫子,抱着五彩的靠垫,坐在软软的海绵地板上,全身心地投入游戏,公开自己心理各种微妙的变化,与心理辅导老师共同走过教育工作的漫长路。 老师心理压力日渐增大 朝晖五小校长贾谊琳告诉记者,1999年开始,学校就建立了学生心理辅导站,以爱心园的形式开展工作,为学生提供服务,2004年,这个辅导站成为杭州市第一所小学心理辅导优秀站。 然而,在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不少老师发现,教师心理和孩子的密切相关。目前教师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家长、学生、考试、教学诸多方面的压力,并且扮演的是为人师表的角色,客观上不得不掩盖自己的喜怒哀乐。多方位的角色转换造成老师的心理矛盾和冲突,造成老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带来不良情绪。 北京市教科院曾发布《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成因及对策》调查报告,它显示,打骂学生、讲课死板、对工作不负责任、偏心等不被学生喜欢的行为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伤害,构成师源性心理伤害。 心理坊为心理减压 2003年底,该校专职负责心理辅导工作的冯老师在上海学习时,结识了上海七堡中学心理辅导专家杨敏毅老师。她发现,这所学校有一个专门面向年轻老师提供心理辅导的“心理工作坊”。冯老师和校领导商量后,请来杨敏毅老师做指导,在学校开出了“心灵驿站”,面向所有教师开放。 “通过MSN联络,我和杨敏毅老师确定了教学方案。心理工作坊的第一次活动,是在2004年初,寒假结束前夕。我们特地将多功能厅改成了心理工作坊,营造了一个开放、温馨的环境,还买了不少适合老师们游戏、表演的道具。第一次活动,大家都有些拘谨,可是3个多小时的游戏下来,几乎每个人都全心投入。”冯老师回忆。 在游戏中,放松心情,得到新的教育启迪的老师们,则用行动表达对心理工作坊的热爱和支持:此后的活动,每月一次,安排在双休日,虽然没有加班工资,没有调休单,但只要有空,几乎所有老师们都会赶来参加;学校的总务主任,日常工作已很繁忙,但她宁愿开会请假,也不愿意错过工作坊的活动;55岁的曹老师,是教数学的,她参加游戏时,不慎摔倒,但却立刻爬起来,快乐地重新加入队伍中…… 师生沟通流畅了 通过心理工作坊的“培训”,老师们看孩子的眼光也慢慢发生了变化。3年级的陈老师,在考试中发现有一道题目,有个孩子填的答案很特殊,他在一段文字阅读后的“枫叶像什么”一题中,填的答案是:板凳。陈老师并没有简单地给这个答案批上一个红叉叉。她去问孩子,孩子告诉她,文中有一句话提到“枫叶是可以坐的”,因为这,才有了“板凳”这个答案。 “孩子的问题,一定是有原因的。”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这么认为,因为“我在做游戏时发现,任何游戏出现任何结果,都是有原因的”。他们真正深刻地意识到,孩子的错误,也有美丽的一面,要让孩子们在美丽中成长。 朝晖五小老师们的“游戏”,也引来了教育部门的关注。下城区教育局正着手计划将这一方法引入新教师的培训工作中去。而相邻的拱墅区教育局听了杨老师的课后,今年将在所有学校开出心理辅导课;今年上半年,拱墅区将把省级心理辅导员培训班开到“家门口”,让更多的老师有机会受训;心理辅导课程将纳入老师继续教育范围,新上岗的老师和区内每个班级的班主任都将成为第一批受训人员;而且,拱墅区还将成立“区级心理辅导讲师团”,由区内40多位省级心理健康辅导员坐镇。 ■心灵解密 一场游戏,一次心灵旅程 专职负责心理辅导工作的冯老师给记者讲了她印象深刻的几次游戏,解密游戏背后的心理故事。 游戏之“生日接龙”: 不能用说话的形式告诉别人自己的生日,但可以用手势用形体表达,然后大家根据月份和日期前后接龙。这是一个暖场活动,可以让原本不甚熟悉的老师,通过“手语”,逐渐认识、熟悉;从另一个方面看,也可以“考考”老师们的表达能力。

心理游戏生命感恩12个游戏

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适合高年级) 活动理念: 1、思考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通过对留与舍得决定,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取向。 2、在交流分享中,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完成价值观的重组。 活动目标:“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留与舍的思考,是帮助学生及时地思索生命的价值,尽可能创造有意义的生命。这就是游戏的目的所在。 活动准备:一个空教室全班同学 活动过程: 1、全班学生分成若干4人小组,每人准备一张纸和一支笔,把自己认为生命中的最重要的五样写下来,小组内做一个交流。 2、请每个人想想,假如要从五样中划去一样,自己首先划去哪一样?划去的理由是什么?就这样依次再划去另一半…….直到最后还剩一样。小组交流划去的顺序和理由,全部分享自己作出的留与舍决定时的心理感受。 3、活动总结:大多数同学都能认真、积极配合这个游戏,认真思考写出自己认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东西。当教师要求依次划去四样的时候,大多数同学会表现出不舍,感到艰难,难以取舍。这样的过程是艰难的,但最终使学生对自己的价值观进行了思考。对每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是值得珍惜的。单就因为只有一次的经历,所以有很难创造完美的生命。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的思考,可以让同学们更有意义的思考生命的价值,创造有意义的生命。

命运之牌(适合高年级) 活动理念: 让学生学会接纳自己,懂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资源,感知幸福。活动目标: 让学生懂得“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活动准备:写有不同内容的小纸牌若干(纸牌内容附后)轻音乐。一个空教室全班同学 活动过程: 1.主持人指导语:由于受到出生环境等各种因素的限制,每个人的命运是不同的。有的同学可能对自己的家庭环境不满意,有的同学可能对自己的长相不满意,也有的同学可能对目前的自己不满意…… 假定每个人能够获得第二次生命,每个人的命运可以重新选择。我手中有很多纸牌,每张牌就是命运的一种重新安排,它所包含的资料就是你新的生活资料,从现在起,你就是牌上的这个人。设想一下你处在这种情况下的命运,现在看看自己目前的处境、位置与假设的第二次人生选择的处境相比,有什么不同? 2.主持人把纸牌放在一个盒子里,让同学们随机抽取一张,不得更换。 3.全班同学交流全新的“自己”,并询问是否满意牌上的“自己”。生命只有一次,你该怎样面对已经拥有的生活? 4、活动小结: 做这个游戏的时候,有一少部分同学对自己的新选择的处境表示满意,大多数的同学对自己的新选择都不满意甚至不接纳。他们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游戏大全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游戏规则:7或8个人一组(通过分发扑克牌随机组合),以小组为单位,自行选出自己的组长,然后顺时针依次介绍自己(包括姓名、家乡、性格、爱好),最后由组长来总结发言并介绍自己小组所有成员的基本情况。(看哪个小组组长介绍得生动有特色,能让大家都记住他们的组员) 游戏意义:让大家对彼此有一份最基本的了解。 2、“找零钱” 游戏规则:男生代表1元钱,女生代表5毛钱。由主持人说出具体价格数目,由男女生自由组合,最快组合完毕的即为获胜者,落单或者组合错误的则视为失败。 游戏意义:让大家都了解每个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要懂得互相尊重和珍惜。 3、“大风吹,吹大风” 游戏规则:现场所有同学手牵手围成一个大圈,主持人站在圈内开始喊口令:“大风吹,吹大风,吹穿白色衣服的……”,其他同学围着主持人转动,一旦听到吹什么样的人,这些人就得立马反应过来,然后进行位置互换。(重复或者站错的都将受到惩罚,要当场表演节目) 游戏意义:一是考验同学们的反应能力,二是考查换位双方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4、“情有千千结” 游戏规则:现场所有同学分两组,手牵手围成两个大圈,主持人站在圈外指挥。每个同学都要记住自己左右两边的人,听到主持人说解散的口令后开始随便相圈内走动,然后主持人会叫停,大家都得停止运动,然后找到刚开始在自己身边的人,保持原地不动,重新牵手。紧接着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恢复到正常的牵手状态。(最快恢复原状的小组即为胜者,落后的小组则需要受到惩罚,可集体表演节目或者派代表表演)

游戏意义:考察大家的团队协作能力,考察部分同学具有的组织领导能力。 5、“传递呼啦圈” 游戏规则:现场所有同学分两组,手牵手围成两个大圈,主持人站在圈外指挥。每个圈内放入一个呼啦圈,由主持人宣布开始计时,看两个小组顺时针传递速度的快慢,一般记为三圈一轮且中途不允许把手放开。(快的一组即为胜者,落后的依旧要给予惩罚)游戏意义:考察大家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 6、“有错你就说” 游戏规则:现场所有同学分两组,并排站成两列,用手搭前者的后肩。用数字代替方向(如1代表向左,2代表向右,3代表向前,4代表向后),由主持人喊口令并监督队伍行进情况,犯错的同学需主动举手示意,并大声对组员说声:“对不起,我错了!”游戏意义:考察大家的方位辨别能力,与此同时让大家敢于面对错误并及时承认错误。 7、“生死与共” 游戏规则:主持人挑选6对选手(1男1女为1对,男强壮,女瘦小),助手在每对选手面前的地上铺开1大张报纸。主持人讲解游戏规则,告知最后从报纸上站不住的一对选手即为第一,并与助手示范一次。各对选手站到报纸上,主持人计时,数10下,坚持不住者淘汰。助手把进入第二轮的各对选手面前的报纸对折一半,选手站上去,主持人计时,数10下,坚持不住者淘汰,如此循环,知道胜者决出。 游戏意义:让大家知道,在困难面前要懂得互相支持、互帮互助的道理。 8、“撕纸游戏” 游戏规则:大家围成一个大圈坐着,然后由主持人给每个人发一张白纸。然后由主持宣布让大伙闭眼,并按照指示对白纸进行对折,然后进行撕角。最后睁开眼睛将被撕的纸张打开,互相对比下看有什么样的不同。游戏意义:让

小学生心理健康《注意力训练小游戏》

小学心理健康《注意力训练方法》 附:适合儿童注意力训练的app 1、注意力100 2、大家来找茬 3、找你妹 4、卑鄙的我找相同 5、找相同 6、儿童数学乐园 7.舒尔特 1、注意力是伴随其他感觉通道对事物的关注能力,因此训练时可通过多感觉通道进行训练,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和触觉、嗅觉、味觉、身体动作。 2、当人处于安静的内外环境时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外在环境不可控的情况下保持内在的平静,去除焦躁,有助于集中注意力.。 具体方法: 3、侧重注意力的几种品质进行的训练。 一、数字训练的方法 1、寻找数字(提高注意力,和细心程度)16598723154789328713262389402364789652348357951684 2121548975756215678875775221 65132116412577456824 854569877545457846991633015670980461767892140115 呈现一系列数字, 。用铅笔以最快的速度把表中的“7”圈出来。 。用黑色笔以最快的速度把“2”左边第三个数字圈出来。 。用蓝色笔以最快的速度把“5”右边第二个位置中的偶数圈出来。 2、相加得10(训练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下面每行中都有一些两两相邻、其和等于10的成对数字,在每对相加等于10数字的下方画上线.例如:564367822691 918569467883234567898765437 915321986543421521621728194 285689124567521631746135124 467382915673429123198265190 198274675379880283820324659 377089574974550553554465505 642876378298245786401825864 554744668831345178313141561 283212312543782923723632437 987868276570198684743289619 197382645591842345684567946 468246869181944555666677738 365917379437676655443322199 918273645537291082074567923 734855647237802675675676457 386918764382928754654543232 754354682546857463529664534 439473682474636475697283728 3、找不同(训练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找出每组中与其他不一样的数字字母和汉字,用圆圈把它们圈起来并记录下来PPPPPPBPPBPPPBPPPPPBPPPPBPPPPPPBPPPPPBPPPPPBPPPPPB PPP 共( )个55556555565565555655556556556565555565555655556555 655 共( )个33383338333833383883333833338333383333833383333833 833 共( )个

小学生心理游戏集合

心理游戏 (1)串名字游戏 游戏目的:通过互相叫出对方的名字,敲碎阻碍认识的冰山。 人员安排:小组为单位 游戏方法:大家站成一个圈,由第一个学生自我介绍“我是***。” 然后接下来的第二个学生就顺着他的话说下去:“我是*** 后面的***。”第三个学生再接着说:“我是***后面的*** 的后面的***”,依次下去??,最后介绍的一名学生要将 前面所有学生的名字复述一遍。 (2)画出理想的你 游戏目的:在这个游戏中,你选择了某种代表自己的植物,是因为这种植物有和你相同或者你所希望具备的特质,可以投射出 对自己的期望。但是,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 样,选择相同植物的人,选择的理由却不尽相同。你可以 通过这个游戏看到真实的你、理想的你、独一无二的你。人员安排:小组为单位 游戏准备:六七支笔及大约200张的纸 游戏方法:分给每个学生一张纸及一支笔,问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一种植物,你希望是什么?并将这种植物画下来,解释你 选择这种植物的理由。” 【附注:

实例摘录:有两个同学都画了向日葵。其中一个说,她喜欢那种金灿灿的感觉,因为它美丽,始终向着太阳,它能得到更多的关怀与温暖,是幸福的、快乐的。 另一个说,只因他看见了那金灿灿的向日葵,在蓝天的衬托下,美丽极了,因此被感染。但他谈到,向日葵总是跟着太阳走,显得有些被动。拿他自己来说,当别人要求自己做某件事时,虽说并不情愿,但却不好拒绝,往往原计划被打乱。 有一个同学画了四棵小草。他觉得草有顽强的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们平凡而不张扬。但是,一棵小草太孤独,所以它希望自己是四棵小草,这样大家相偎依,才不孤独。还有同学画了松树。他说松树是平凡的,但又独具个性,它坚强、刚直、平凡又不庸俗,它富于挑战、不甘寂寞、勇于攀登……】 (3)写出心目中的10个自己 游戏目的:让自己更好的了解自己,鼓励学生用赞美的字眼来描绘自己。 人员安排:小组为单位 游戏准备:六七支笔及大约200张的纸 游戏方法:每个人在纸上用10个诸如高大、漂亮、聪明、可爱、懒惰等形容词来描绘自我。可以由其他同学帮忙补充,最后 解释,为什么要用这些词来描绘自己。 【附注:

心理活动热身游戏

1 无家可归 目的:让成员体会和感受个人与团体的关系,团体对个人的重要性,从而更愿意投入团体,增强团体的凝聚力。 时间:约20分钟。 准备:宽敞的场地。 操作:开始时让全体成员围圈手来手,充分体会大家在一起的感觉。然后,领导者说“变,4个人一组”,成员必须按照要求重新组成四人组,形成新的“家”,此刻,请那些没有找到家的人谈谈游离在团体之外的感受,大多会谈到“孤单、孤独、被抛弃、没依靠、失落、担心……”也可以请团体内的成员分享和大家在一起的感觉,大多会表达“温暖、有力量、安全、塌实……” 可以多次变换人数,让成员有机会去改变自己的行为,积极溶入团体,让成员体验有家的感觉,体验团体的支持,从而更加愿意与团体在一起。 2 信任圈 目的:增进彼此合作,建立信任感,培养团体气氛。 时间:大约25分钟。 准备:宽敞的场地,8-12人一组。 操作:每组围圈,邀请一位成员到中间,其他成员手拉手围圈。练习开始时,圈内人闭上眼睛,自觉舒适地导向任何一方,其他成员必须

手挽手,形成保护圈给予保护,不能让圈内人摔倒。他往哪里倒,团体就往哪里去接住他,给予保护,将他推倒到中间的位置。如此倒下、接住,使中间的成员从紧张到很放松。可以换人到圈内去体验。活动充分体现团体的合作。 3 缩小包围圈 时间:5分钟,人数:不限 概述: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它会给游戏者带来无尽欢笑。 目的:使小组充满活力。创造融洽的气氛,为后续培训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让队员们能够自然地进行身体接触和配合,消除害羞和忸怩感。 步骤: 1.让队员们紧密地围成一圈,包括你自己。 2.让每个队员把自己的胳膊搭在相邻同伴的肩膀上。 3.告诉大家我们将要面临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这项任务是大家要一起向着圆心迈3大步,同时要保持大家已经围好的圆圈不被破坏。 4.等大家都搞清楚了游戏要求之后,让大家一起开始迈第一步。迈完第一步后,给大家一些鼓励和表扬。5.现在开始迈第二步。第二步迈完之后,你可能就不必挖空心思去想那些表扬与鼓励的词语了,因为,目前的处境已经使大家忍俊不禁了。

心理活动热身游戏 )

心理活动热身游戏 ㈠团体游戏——透支(无能为力) 时间:2~5分钟 人数:不限 道具:一段直径12毫米的绳子。 概述:这是一个适合在培训之初开展的有趣游戏。 目的:说明即使优秀的人也会在一些游戏中失败。 准备。步骤:1.把绳子拉直后放在地上。 2.让成员们在距绳子30厘米处站立。 3.让他们下蹲,双手分别紧握脚后跟。 4.他们的任务是保持上述动作跳跃通过绳子。手脚不能松开。 注意:只能向前跳跃,不能滚动或者倒下,同时双手紧握双脚,不能放松。 5.所有人都放弃后,告诉大家在团体活动中,有时可能根本不能“赢”。成功和失败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通过参与学到东西。对于看起来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有些的确无法办到,但有些却也未必。总之,大家重在参与,乐在其中。 讨论问题示例:1、这个动作有可能完成吗? 2、游戏的目的是什么? ㈡穿越生死线 规则:1、主持人请3名选手上台,助手在4米外拉起一根离地1米的绳子。 2、主持人讲解游戏规则,告知选手可以以任何姿势穿过绳子(即“生死线”),不碰而且姿势最有创意者即为第一。 3、各选手全部被用红布蒙上双眼。 4、助手撤掉绳子。

5、主持人拉着第一个选手原地转两圈,使其面向4米外的绳子站定。 6、选手开始在主持人的夸张、紧张的大声提示下“穿越生死线”(根本不存在)。 7、第一个选手“穿过”后取下红布,第二个选手开始,依次进行。 8、主持人请大家评议姿势最搞笑、最独特、过程最辛苦者为第一。 9、主持人请领导颁奖。 ㈢绘画高手大赛 规则:1、主持人请每队(组)派一名选手上台。 2、主持人讲解游戏规则:选手蒙上眼睛,在白板上画自己的脸谱,限时两分钟;本队成员可以提示,其他队可以扰乱。 3、助手给选手眼睛蒙上布条,领到白板前;主持人下达开始的口令,并计时。时间一到,停止绘画,解除布条。 4、主持人请成员评议“最佳脸谱”。 5、主持人宣布获胜者(颁奖)。 6、注意事项:预先备好干净的布条。 ㈣即席联诗 规则:1.主持人宣布以组为单位,比赛联唐诗宋词。 2.讲解游戏规则:由主持人先读出两句含特定字眼的诗词,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含“月”字)。接着,各组按照指定的顺序,迅速联上两句也含该字眼的诗或词。若有停顿,主持人与观众一起喊“5、4、3、2、1”倒计时,完毕后仍联不上者,遭淘汰。一直坚持到最后的组获胜。 3.主持人宣布获胜的组。 4.注意事项:两句诗词限唐诗宋词。 5.此游戏诗词可换为歌词。

团体辅导心理活动课暖身破冰游戏

心理活动破冰游戏 大树与松鼠 说明:热身活动,让学员兴奋、紧张起来,具有一定的娱乐性。 活动方法: 1、事先分组,三人一组。二人扮大树,面对对方,伸出双手搭成一个圆圈;一人扮松鼠,并站在圆圈中间;辅导员或其它没成对的学员担任临时人员。 2、辅导员喊“松鼠”,大树不动,扮演“松鼠”的人就必须离开原来的大树,重新选择其它的大树;辅导员或临时人员就临时扮演松鼠并插到大树当中,落单的人应表演节目。 3、辅导员喊“大树”,松鼠不动,扮演“大树”的人就必须离开原先的同伴重新组合成一对大树,并圈住松鼠,辅导员或临时人员就应临时扮演大树,落单的人应表演节目。 4、辅导员喊“地震”,扮演大树和松鼠的人全部打散并重新组合,扮演大树的人也可扮演松鼠,松鼠也可扮演大树,辅导员或插其它没成对的人亦插入队伍当中,落单的人表演节目。 Seven Up 活动程序: 1、将学员按上个单元的分组进行竞赛。 2、使用横排轮流的方式,每一位同学轮到时坐着说出自己轮到的数字,但在轮到数目字有7(7.17.27…)或是数目字为7的倍数时(7.14.21.28….),该位同学必须站起拍手,且不可说出此数目字。 3、进行比赛,直至时间到停止,并奖励优胜组别。 活动说明:暖身活动,经由此活动增进学生的注意力与记忆力,帮助主要活动的进行。 猜猜我是谁 说明:使初步认识的队员再次彼此认识。 道具:不透明的幕布一条 规则: 1、参加的人员分成两边 2、依序说出每人的姓名或希望别人如何称呼自己 3、训练员与助理训练员手拿布幕隔开两边成员,分组蹲下 4、第一阶段两边成员各派一位代表至幕布前,隔着幕布面对面蹲下,训练员喊一,二,三,然后放下幕布,两位成员以先说出对面成员姓名或绰号者为胜,胜者可将对面成员俘虏至本组。 5、第二阶段两边成员各派一位代表至幕布前背对背蹲下,训练员喊一、二、三,然后放下幕布,两位成员靠组内成员提示(不可说出姓名、绰号),以先说出对面成员之姓名或绰号者为胜,胜者可将对面成员俘虏至本分组。 6、活动进行至其中一组人数少于三人即可停止。 注意事项: 1、选择的幕布必须不透明,以免预先看出伙伴而失去公平性及趣味性。 2、成员蹲在幕布前,避免踩在幕布上,以免操作幕布时跌到。 3、训练员应制止站立或至侧边偷窥的情况发生。

团体心理活动游戏大集合之趣味热身活动

团体心理活动游戏大集合之趣味热身活动(25个) 和谐人生发表于 2006-12-12 16:09:00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形式是团体心理活动课。在没有统一的国家教材的情况下,许多的心理老师感到备课十分的吃力。现在将团体心理活动分次上传。希望能对老师有所帮助。 11-25(趣味热身游戏) 1团体游戏--透支(无能为力) 时间:2~5分钟 人数:不限 道具:一段直径12毫米的绳子。 概述:这是一个适合在培训之初开展的有趣游戏。 目的:说明即使优秀的人也会在一些游戏中失败。 准备: 步骤:1.把绳子拉直后放在地上。 2.让队员们在距绳子30厘米处站立。 3.让他们下蹲,双手分别紧握脚后跟。 4.他们的任务是跳跃通过绳子。而手脚不能松开。如果有人完成这个动作,将赢得一张新版lO元纸币。他们只能向前跳跃,不能滚动或者倒下,同时双手紧握双脚,不能放松。 5.所有人都放弃后,告诉大家在团体活动中,有时可能根本不能“赢”。成功和失败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通过参与学到东西。对于看起来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有些的确无法办到,但有些却也未必。总之,大家重在参与,乐在其中。 讨论问题示例:1、这个动作有可能完成吗? 2、游戏的目的是什么? 3、如何将该游戏和我们将要开展的培训联系起来? 2生死与共 规则 1.主持人挑选6对选手上台(1男1女为1对,男强壮,女瘦小),助手在每对选手面前的地上铺开1大张报纸。 2.主持人讲解游戏规则,告知最后从报纸上站不住的一对选手即为第一,并与助手示范一次 3.各对选手站到报纸上,主持人计时,数10下,坚持不住者淘汰 4.助手把进入第二轮的各对选手面前的报纸撕掉一半,选手站上去,主持人计时,数10下,坚持不住者淘汰 5.助手把进入第三轮的各对选手面前的报纸再撕掉一半,选手站上去,主持人计时,数10下,坚持不住者淘汰,依此进行,直至产生最后一对坚持住的选手 6.主持人宣布获胜者,请领导颁奖 3穿越生死线 规则 1、主持人请3名选手上台,助手在4米外拉起一根离地1米的绳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