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学习重点

课程学习重点

(注:★表示重点要求内容△表了解性内容 * 表示不作要求内容)

1.绪论

★通信系统概述;

★信号与频谱、电磁波及其频段划分;

★非线性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

2.谐振与小信号选频放大器

★LC谐振回路选频特性分析;

★阻抗变换网络;

★选频电路的计算与设计。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集成谐振放大器;

3.高频功率放大器

★谐振功放的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能量关系

△谐振功放的动特性曲线的由来;△工作状态的分类;★负载特性;△其它参数对功放性能的影响。

* 谐振功放的高频特性

★谐振功放直流馈电电路;△输出匹配网络;△实用电路。

△高效率高频功放及频率合成技术:△传输线变压器的基本特性;△几种常用传输线变压器;

△宽频带功率合成技术。

△倍频器的功能;△丙类倍频器的组成及特点。

4.正弦波振荡器

★反馈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平衡条件;★起振条件;★稳定条件。

★三点式LC 振荡器的组成原则;△电路分析;△其它LC振荡器电路分析;

* 振荡器频率稳定的意义和表征;* 振荡器振荡器的稳频原理与措施。

△石英晶体的电特性;

★晶体振荡器的电路分析。

* 负阻振荡器的典型电路及分析。

* 振荡器中的几种现象分析:寄生振荡;间歇振荡现象。

5.噪声与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 电子噪声的产生机理及分类;* 电子噪声与噪声系数;* 衡量噪声大小的计算方法。

* 晶体管的共发射极混合π参数等效电路、y 参数等效电路。

△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组成、功能与性能指标。

* 集中选频放大器的组成及原理;几种滤波器的电路形式及电气性能。6.振幅调制及解调

★连续波调制的概念;△脉冲调制的概念。

★振幅调制信号的分类及各类调幅信号的表达方式。

★调幅信号的产生方法;★几种振幅调制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电路分析。

★调幅信号的解调方法:★包络检波器、同步检波器、模拟乘法器解调器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电路分析。

7.混频

★变频器的功能、原理框图及性能指标。

★三极管混频器的典型电路、变频原理、工作状态的选择及实际电路。

△二极管混频器的电路结构、几种二极管混频器的工作原理。

△什么叫组合干扰、如何产生的?

8.角度调制与解调

★角度调制的概念及信号的表达方式;★调角波的频谱结构、分类及功率分布。

★宽带与窄带调频波的产生方法;△直接与间接调频原理。

★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的组成及电路分析。

★调频波的解调方法及组成;★斜率鉴频器和相位鉴频器的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鉴频特性曲线的由来。

△其它鉴频方式简介。

9.反馈控制电路

△自动增益控制(AGC ):作用和基本原理;增益控制方法;AGC 检波器。

△自动频率控制(AFC ):系统的基本原理。

△锁相环路(PLL ):基本原理;基本部件和数学模型。* 性能分析;

锁相环的应用。频率合成技术:基本概念及原理。

《高频电子线路》教学大纲

高频电子线路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技术应用、检测与信息处理、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有很强的理论性、工程性和实践性。二、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技术应用、检测与信息处理、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有很强的理论性、工程性利实践性。三、学习目的 本课程的任务是研究各种无线电设备和系统中高频电路的原理、线路和分析方法。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其理论基础,而且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高频电路问题的实际能力。初步建立信息传输系统整体的概念。了解重要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与其它课程的关联 本课程必须在电路分析理论、信号与系统、低频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与系统等课程学过以后开设。 五、知识体系与结构 (-)教学内容 第1章绪论(2学时) 了解模拟通信系统的组成原理、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的组成框图,通信系统中信号的表示方法(数学表达式、波形、频谱),了解通信系统中信道的分类和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 主要内容包括: 1. 1无线通信系统概述; 1.2信号、频谱与调制; 1.3本课程的特点。 重点:建立系统概念。 第2章高频电路基础(8学时) 掌握高频电路的基本元器件、基本电路以及高频电路系统中的基本问题、基本方法和基本指标等。本部分内容是学习通信电子线路的重要基础,要求掌握选频网络的作用与分类,串、并联谐振回路谐振频率、阻抗、品质因数、广义失谐、通频带的概念及串、并联谐振回路的特点与参量的计算;串、并联阻抗等效互换与回路

抽头时的阻抗变换关系;对于耦合回路主要掌握反射阻抗的概念与耦合回路的等效阻抗;了解LC集中选择性滤波器,石英晶体滤波器、陶瓷滤波器和声表面波滤波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和各种滤波器的优缺点及应用。以LC谐振回路为重点。 了解电子噪声的来源与特性及噪声系数的计算与测量。 主要内容包括: 2.1高频电路中的元件、器件和组件 2.2电子噪声 重点与难点: 重点:选频网络。 难点:噪声分析与计算。 第3章高频谐振放大器(12学时) 掌握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分类,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各项质量指标的定义,电压增益、功率增益、通频带、选择性、噪声系数等指标的计算和工作稳定性分析。掌握晶体管Y参数等效电路和混合等效电路的分析。重点掌握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电路分析、指标计算和稳定性方法(中和法与匹配法)o 掌握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作用及特点,高频功率放大器与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异同点,高频功率放大器与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异同点;掌握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原理与丙类工作状态的电路组成、特点,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外部电路关系式和内部转移特性曲线表达式、临界线方程表达式;掌握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电压、电流波形;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功率关系和效率的计算;晶体管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折线近似分析法;非线性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欠压、过压、临界三种工作状态;集电极余弦电流脉冲的分解;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动态特性与负载特性;谐振功率放大器集电极供电电压Vcc、、基极输入电压各极电压对工作状态的影响;直流馈电电路和输入、输出匹配网络,重点掌握复合输出回路的分析与计算;学习晶体管倍频器的作用、工作原理与电路。 主要内容包括: 3.1[M J频小信号放大器 3.2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原理与特性 3.4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实际线路 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Y参数等效电路分析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如下质量指标:增益、通

高频电子线路-教学大纲

《电路群Ⅳ—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路群Ⅳ—通信电子线路 课程代号:073201010 学时数:32+16 学分数:4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通信电子线路是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等专业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高频电路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看懂一般的实际电路;熟悉本课程所述各类部件的组成、特点、性能指标,以及在通信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能较深刻地理解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及特点;初步建立起信息传输系统的整体概念;了解重要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后续的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本课程的相关课程 先修课程为:《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等。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绪论 1.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1)掌握基带信号、高频载波信号和已调信号的特点。 (2)掌握振幅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的概念。 (3)掌握无线通信系统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组成。 1.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基带信号、高频载波信号、已调信号、振幅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的概念;通信系统基本工作原理。 1.3教学重点与难点 无线通信系统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组成及各功能电路的作用;基带信号为什么不能直接通过天线发射。 2高频电路基础 2.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1)掌握单振荡回路、双耦合振荡回路的选频特性。 (2)掌握通频带、矩形系数的分析计算。 (3)掌握石英晶体谐振器的原理、等效电路及阻抗特性。 (4)正确理解高频变压器、传输线变压器特点及应用。 (5)掌握LC阻抗变换电路的结构和分析方法。 (6)了解电噪声的概念和来源、掌握噪声系数的定义和计算。 2.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频带、矩形系数、噪声、噪声系数。 2.3教学重点与难点 LC振荡回路、石英晶体谐振器的频率特性、LC阻抗变换;双耦合振荡回路的频率特性、接入系数的计算。 3高频谐振放大器 3.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高频电子线路重点知识总结3

第一章绪论 1.1 主要设计内容 1. 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 2. 无线通信系统的类型 3. 无线通信系统的要求和指标 4. 无线电信号的主要特性 1.2 关键名词解释 1. 基带信号:未调制的信号 2. 调制信号:调制后的信号 3. 载波:单一频率的正弦信号或脉冲信号 4. 调制:用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的参数,是载波信号的某一个或者几个参数(振幅、频率或相位)按照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 1.3 知识点 1. 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P1框图) 详细了解一下无线通信系统的促成部分和每个部分的作用 1)高频振荡器(信号源、载波信号、本地振荡信号) 2)放大器(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及高频放大器) 3)混频和变频(高频信号变换和处理) 4)调制和解调(高频信号变换和处理) 2. 无线通信系统的分类 1)按照工作频率和传输手段分为:中波信号、短波信号、超短波信号、微 波信号、卫星通信 2)按照通信方式分:全双工、半双工、单工方式 3)按照调制方式分:调幅、调频、调相、混合调制 4)按照传输发送信息的类型:模拟通信、数字通信 3. 无线信号的特性:时间特性、频率特性、频谱特性、调制特性、传播特性

4. 无线通信采用高频信号的原因: 1) 频率越高,可利用的频带宽度越宽,可以容纳更多许多互不干扰的信道, 实现频分复用或频分多址,方便某些宽频带的消息信号(如图像信号 2) 同时适合于天线辐射和无线传播。 5. 调制的作用: 1) 通过调制将信号频谱搬至高频载波频率,使收发天线的尺寸大可缩小 2) 实现信道的复用,提高信道利用率。 第二章 高频电路基础与系统问题 2.1 主要设计内容 1. 高频电路中的元器件 2. 高频率电路中的组件 2.2 关键名词解释 1. 参数效应:在高频信号中,随着信号的提高,元件(包括导线)产生的分布参数效应和由此产生的寄生参数(如导体间、导体或元件与地之间、元件之间的杂散电容,连接元件的导线的垫高和元件自身的寄生电感)。 2. 趋肤效应:在频率升高时,电流只集中在导体的表面,导致有效导电面积减小,交流电阻可能远大于直流电阻,从而是导体损耗增加,电路性能恶化。 3. 辐射效应:信号泄漏到空间中,就使得信号源或要传输的信号能量不能全部传输带负载上,产生能量损失和电磁干扰。 4. 品质因素Q :谐振电路中所储能量同每周期损耗能量之比。 5. 谐振频率:简单振荡回路的阻抗在某一特性的频率上具有最大或最小值得特性(电抗为零时的频率)。 6. 失谐(ω∆):表示频率偏离谐振的程度,0ωωω∆=-。 7. 广义失谐(ε): 0 22f Q Q f ω εω∆∆== 8. 回路带宽(B ):保持外加信号幅值不变改变其频率,将回路电流值下降为谐 对应的频率范围成为回路的通频带,00.72=f B f Q =∆。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旨在介绍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高频电子线路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技能,为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1. 了解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3. 学习高频电子线路分析与仿真的工具和技术; 4. 理解高频电子线路的主要应用领域,并能应用于实际设计中;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高频电子线路概述 1. 高频电子线路概述及应用领域介绍 2. 高频电子线路的特点和要求 第二章:高频电子线路基础知识 1. 电磁波基础 2. 传输线理论和特性阻抗

3. 矩形波导和同轴线 4. 常用高频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参数 第三章:射频放大器设计 1. 射频放大器的基本原理 2. BJT 和 MOSFET 射频放大器设计 3. 基于微带线的封装和设计 4. 射频放大器的稳定性分析 第四章:射频混频器与频率合成器设计 1. 射频混频器的原理和分类 2. 射频混频器设计方法与技巧 3. PLL 频率合成器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第五章:高频功率放大器设计 1.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3. 不同类别功率放大器的对比分析 第六章:高频滤波器设计 1. 高频滤波器的基本知识和分类

2. 高频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和工具 3. 常用高频滤波器设计案例分析 第七章:天线设计与工艺 1. 天线的基本原理和参数 2. 天线的设计方法和工艺要求 3. 天线与射频系统的匹配与优化 第八章:实验与实践 1.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仪器 2. 实验操作技巧与安全注意事项 3. 设计与验证高频电子线路的实践项目 四、考核方式 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等;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参考书目 1. 《高频电子线路设计基础》作者:XXX 2. 《射频电子线路设计与仿真》作者:XXX

高频电子线路(知识点整理)

127.02ωωω-=? 高频电子线路重点 第二章 选频网络 一. 基本概念 所谓选频(滤波),就是选出需要的频率分量和滤除不需要的频率分量。 电抗(X)=容抗( )+感抗(wL) 阻抗=电阻(R)+j 电抗 阻抗的模把阻抗看成虚数求模 二.串联谐振电路 1.谐振时,(电抗) ,电容、电感消失了,相角等于0,谐振频率: ,此时|Z|最小=R ,电流最大 2.当ww 0时,电压超前电流,相角大于0,X>0阻抗是感性; 3.回路的品质因素数 (除R ),增大回路电阻,品质因数下降,谐振时,电感和电容两端的电位差大小等于外加电压的Q 倍,相位相反 4.回路电流与谐振时回路电流之比 (幅频),品质因数越高,谐振时的电流越大,比值 越大,曲线越尖,选频作用越明显,选择性越好 5.失谐△w=w (再加电压的频率)-w (回路谐振频率),当w 和w 很相近时, , ξ=X/R=Q ×2△w/w 是广义失谐,回路电流与谐振时回路电流之比 6.当外加电压不变,w=w =w 时,其值为1/√2,w-w 为通频带,w ,w 为边界频率/半功率点,广义失谐为±1 7. ,品质因数越高,选择性越好,通频带越窄 8.通频带绝对值 通频带相对值 9.相位特性 Q 越大,相位曲线在w 0处越陡峭 10.能量关系 电抗元件电感和电容不消耗外加电动势的能量,消耗能量的只有损耗电阻。 回路总瞬时储能 回路一个周期的损耗 , 表示回路或线圈中的损耗。 就能量关系而言,所谓“谐振”,是指:回路中储存的能量是不变的,只是在电感与电容之间相互转换;外加电动 )1 (C L ωω-01 00=- =C L X ωωLC 10= ωCR R L Q 001ωω= = ) (j 0 0)() ( j 11 ωψωωωωωe N Q =-+=Q 0 702ωω=??2 1 11 )(2= += ξξN Q f f 0 702=??Q f f 1 20 7.0=?ξωωψ arctan arctan 00 -=??? ?- ?-=Q C ω1- + – C V s L R 2 2 222221cos 21sin 21sm sm sm V CQ t V CQ t V CQ w w w C L 22=+=+=ωω2 sm 2 sm 21π2121π2CQV R V w R ?=?? =ωQ CQV V CQ w w R C L ?=?=+12 π2212sm 2 sm 2每周期耗能回路储能π2 =Q 所以

(完整版)高频电子线路复习总结提纲与习题答案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 课程英文名:Electronic circuit of high frequency 课程类型:本科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总学时54学时4学分(其中理论课44学时,实验课10学时) 开课单位:信息学院 开课学期:三年级第二学期 考试对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所用教材:1.《高频电子线路》(第二版),高吉祥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第三版)曾兴雯等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一、学习目的和任务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是高等学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以分立元件构成的基本非线性电路为基础,以集成电路为主体,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理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各种主要的高频电子电路的组成、电路功能、基本工作原理,并掌握其分析方法及应用;通过实验教学、开放实验室、课外实验等实践环节使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基本电路的设计、仿真与调试方法(用计算机采用EDA软件)。同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制定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依据 制定《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考试大纲是为了使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建立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使考试成绩能比较正确和客观地反映学生掌握本课程的水平,同时还能起到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作用。按照考试大纲考试能够进一步促进课程教学的改革,并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依据。 本大纲制定的考核要求,主要是依据《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所使用的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高吉祥编著的《高频电子线路》一书,并依据该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而制定的。 三、考试大纲内容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报告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报告 引言 高频电子线路是电子工程领域中的重要课程之一。本文将介绍高频电子线路的 基本概念、设计步骤以及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1. 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 高频电子线路主要涉及电信号的传输与处理。与低频电子线路相比,高频电子 线路的特点是频率较高,信号传输速度较快。因此,设计高频电子线路时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如传输线特性阻抗匹配、信号衰减、反射等。 2. 高频电子线路的设计步骤 设计高频电子线路时,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以确保线路的稳定性和性能。 步骤一:需求分析 在设计高频电子线路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线路的需求。这包括信号频率范围、 输入输出阻抗等参数。需求分析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设计的目标和约束条件。 步骤二:电路拓扑设计 基于需求分析的结果,可以开始进行电路拓扑设计。电路拓扑设计是指确定电 路的整体结构和连接方式。常见的高频电子线路拓扑有共射极放大器、共基极放大器等。 步骤三:元器件选择 在进行电路拓扑设计后,需要选择适合的元器件。这包括晶体管、电容器、电 感器等。元器件的选择应根据设计需求和性能指标进行。 步骤四:电路仿真与优化 在确定了电路拓扑和元器件后,可以进行电路仿真与优化。通过电路仿真软件,可以验证电路的性能,并进行参数调整以优化电路性能。 步骤五:PCB设计与布局 当电路设计满足需求后,需要进行PCB设计与布局。PCB设计是将电路元件 布置在PCB板上,并进行连线的过程。良好的PCB设计可以降低电路的噪声和干扰。

步骤六:电路测试与验证 完成PCB设计与布局后,需要对电路进行测试与验证。这包括对信号传输、阻抗匹配等进行测试,并与设计需求进行对比。如果测试结果与设计需求一致,则电路设计成功。 3. 高频电子线路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在高频电子线路设计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以下列举几个常见问题及其 解决方法。 问题一:信号衰减 高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发生衰减,降低信号的质量。解决方法可以采用衰 减补偿电路、增加信号放大器等。 问题二:反射 高频信号在电路中会产生反射现象,导致信号波形失真。解决方法可以采用阻 抗匹配电路、电路布线优化等。 问题三:信号干扰 高频信号容易受到其它信号或干扰源的干扰,影响信号的传输和处理。解决方 法可以采用屏蔽、滤波等技术手段。 结论 高频电子线路是电子工程中一门重要的课程。本文从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设计步骤以及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通过掌握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设计和优化高频电子线路,提高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高频电子线路》教学大纲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适应对象:本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课程代码:25E01216 学时分配:54学时=48学时理论+6学时实验 赋予学分:3 先修课程:电路分析,低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 后续课程:现代通信原理、射频技术及其应用等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高频电子线路》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核心基础课程,也是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的比修课程,本课程主要研究模拟通信系统组成原理、系统设备组成的电路工作原理及其分析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通信系统中各种功能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分析设计方法,以及其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初步建立起信息传输系统的整体概念,并能进行模拟通信系统中发射机,接收机电路的设计、安装调试,为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该课程紧密联系工程实际,不仅使学生学到该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并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能够对主要功能电路进行分析和设计,并具备根据生产实践要求、用这些单元电路构成电子电路系统的能力,为电子系统的工程实现和后续课程学习打下较坚实的技术理论基础。 2、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基本理论方面: 掌握正弦振荡器产生和稳定的基本理论,掌握调制与解调的基本理论,建立非线性理论和线性时变理论的基本概念,了解噪声产生机理及噪声系数概念,了解通信系统构成的基本框图。 2)基本电路方面: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熟悉的电路有:谐振功率放大器、LC正弦振荡器、石英晶体振荡器、线性时变电路、峰值包络检波器、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间接调频电路、鉴频器等。应掌握上述电路的原理、组成和基本性能。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 3)基本方法方面: 掌握非线性电子线路的近似分析方法:折线法、幂级数分析法、等效参数法。掌握线性时变电路分析方法,能用这些方法分析一些典型的非线性电子线路。较好地掌握频谱搬移方法,并能应用它解决各类频率变换问题。深入地了解调频信号产生的基本方法和解调方法。了解反馈控制的基本方法。 4)基本概念方面: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高频电子线路》教学大纲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主要研究通信系统中共用的基本单元电路,包括高频小信号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调制与解调电路、混频电路、反馈控制电路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典型单元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能建立器件、电路的数学模型和对工作条件的合理化近似;能对非线性电路近似按线性电路处理方法进行工程分析;具有单元电路的设计和制作的基本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理论2学时)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了无线电通信的发展历史,我国的通信产业现状,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明白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二)重点、难点 重点;无线通信中为什么要进行调制。 难点;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内容 1.无线电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2.无线电信号的特点 3.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4.调制解调的概念,载波 (四)作业及要求 1.掌握电波传播,频段,载波,调制解调。 2.了解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选频网络(理论4学时/实践2学时)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串联谐振回路,并联谐振回路及阻抗变换,能计算相关基本电路参数,理解选频网络选频基本原理。 (二)重点、难点 重点;串联谐振及并联谐振时电路参数关系,电路品质因数估算。 难点;阻抗变换。

(三)教学内容 1.串联谐振回路及并联谐振回路 2.串、并联阻抗变换与回路抽头时阻抗变换 3.耦合回路 4.LC集中选择性滤波器及石英晶体滤波器 (四)作业及要求 1.简单谐振回路中参数计算 2.耦合回路之间的阻抗变换 第三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理论6学时/实践4学时)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性能分析、稳定性;了解多级谐振放大器;了解集中选频滤波器等;掌握电子噪声的来源与特性。 (二)重点、难点 重点;谐振放大器的等效 难点;单级及多级谐振放大器性能参数计算 (三)教学内容 1.高频电路中的有源器件 2.无源器件和组件 3.电子噪声 4.噪声系数的计算和测量 (四)作业及要求 掌握:高频小信号电路的等效电路,通频带,噪声系数,谐振电路的计算,噪声系数的计算。 第四章非线性电路、时变参量电路和变频器(理论4学时/实践2学时)(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熟悉常用的各种频谱的线性搬移电路。 (二)重点、难点 重点;非线性电路线性分析法,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难点;线性时变参量电路分析计算 (三)教学内容 1.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 2.二极管电路 3.混频器中的干扰 (四)作业及要求 了解:非线性电路分析法,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掌握:混频器中典型的干扰频率计算 第五章高频功率放大器(理论4学时/实践2学时)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高频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电路的分析方法和一般计算。掌握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外部特性,熟悉匹配电路,会分析实际电路。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难点与教学实施对策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难点与教学实施对策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主要涉及高频电路 理论、设计与实现、高频测试方法与设备。由于高频电路的特殊性质和复杂性,该课程难 度较大,同时也是该专业学生日后从事电路设计和研发工作的基础。 一、课程难点 1、高频信号传输特性 高频电路较低频电路更为复杂,在电路设计和性能测试时,尤其需要考虑传输线的阻 抗匹配、电磁相互干扰等问题。 2、周期性噪声的处理 在高频电路中,存在与信号频率相同的周期性噪声,其会对电路性能产生严重的影响。应用滤波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小噪声,但是需要考虑到频率相应的带宽问题。 3、高频信号的测试技术与设备 对于高频电路的测试,需要考虑到测量范围、精度、噪声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学生 掌握高频信号发生的方法、高频测试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高频信号测试的数据处理等技 能。 二、教学实施对策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案例,通 过设计和实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 2、教学环节多元化 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可以适度地组织讲座、研讨会、课题调研、实践操作、访问企 业等多种教学形式。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成 为该领域的专业人才。 3、教学资源共享 在实施《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时,可以通过网络课程、线上课程、图书馆、文献资料 等各种途径,动员全校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丰富的教学资源。 4、引进前沿教学设备

为提高学生技能的实践水平,可以引进前沿教学设备,如高频测试仪、微波组件测试仪等,培养学生的测试和设计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高频线路、微波组件等实际工作的理解。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LT

教学内容: 4.5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4.6晶体管混频器 4.7二极管混频器 4.8差分对模拟乘法器混频电路 4.9混频器中的干扰 4.10外部干扰 教学目标要求:掌握混频器的工作原理,二极管、三极管、模拟乘法器混频电路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混频电路,混频器的组合。 教学难点:混频干扰及其抑制。 学时分配:2学时 第一章高频功率放大器 教学内容: 5.1概述 5.2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5.3晶体管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折线近似分析法 5.4晶体管功率放大器的高频特性 5.5高频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 5.6丁类(D类)功率放大器 5.7戊类(E类)功率放大器 5.8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 5.9功率合成器 5.10晶体管倍频器 教学目标要求:掌握高频功率放大电路原理、特点,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高频功率放大电路原理、特点、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谐振功率放大器基本工作原理,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分析,频率合成技术。 教学难点:负载特性曲线 学时分配:6学时 第二章正弦波振荡器 教学内容: 6.1概述 6.2 LCR回路中的瞬变现象 6.3 LC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6.4由正反馈的观点来决定振荡的条件 6.5振荡器的平衡与稳定条件 6.6反馈型LC振荡器线路 6.7振荡器的频率稳定问题 6.8石英晶体振荡器 6.9负阻振荡器 6.10几种特殊振荡现象 6.11集成电路振荡器 6.12 RC振荡器 教学目标要求:掌握反馈式振荡基本原理,掌握反馈式振荡器工作原理、起振和平衡条件;熟悉三点式振荡器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反馈式振荡器工作原理、起振和平衡条件;三点式振荡器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三点式振荡器工作原理。 学时分配:4学时 第三章振幅调制及解调 教学内容: 7.1概述 7.2调幅波的性质 7.3平方律调幅 7.4斩波调幅 7.5模拟乘法器调幅 7.6单边带信号的产生 7.7残留边带调幅 7.8高电平调幅 7.9包络检波 7.10同步检波 7.11单边带信号的接收 教学目标要求:掌握调幅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双边带和单变带调制;掌握基级调幅电路、集电极调幅电路、模拟乘法器调幅电路、二极管平衡调幅电路;牢固掌握大信号包络检波、包络检波和同步检波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振幅调制信号分析,振幅调制方法,振幅调制电路,振幅解调方法,振幅解调电路。 教学难点:惰性失真、负峰切割失真。 学时分配:4学时 第四章角度调制与解调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高频电子线路》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高频电子线路 2.课程英文名称:High Frequency Electronics Circuit 3.课程类别:限选 4.适用专业:信息工程 5.总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18学时) 6.总学分:3 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本课程是信息类专业的专业限选课,其任务是以通信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射频通信电路的各模块的基本原理、设计特点以及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其电路实现,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1.第一章高频绪论(2学时) 教学内容:无线电系统概述、无线电信号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主要介绍无线电通信发展简史,要求掌握无线电信号发射与接收的基本原理,单元电路的作用要熟悉。 教学重点:无线电信号发射与接收的基本原理 2.第二章高频电路基础(3学时) 教学内容:高频电路中的元器件、高频电路中的基本电路、电子噪音及其特性、噪声系数和噪声温度。 教学基本要求:熟悉高频电路中的元器件,掌握基本电路,了解电子噪音及其特性、噪声系数和噪声温度。 教学重点:高频电路中的元器件、高频电路中的基本电路 教学难点:高频电路中的元器件、高频电路中的基本电路 3.第三章高频谐振放大器(5学时) 教学内容:高频小信号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原理与特性、高频功放的高频效应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实际线路、高频功放、功率合成与射频模块放大器。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特点,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性能分析。熟悉晶体管谐振放大器的高频特性。了解晶体管倍频器。 教学重点: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晶体管谐振放大器的高频特性 教学难点: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晶体管谐振放大器的高频特性 4.第四章正弦波振荡器(6学时) 教学内容:反馈振荡器的原理,LC振荡器,振荡器频率的稳定度,LC振荡器的设计方法,石英晶体振荡器,振荡器中的几种现象。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振荡器的起振与平衡条件,平衡状态的稳定条件。掌握电容反馈式三端振荡器、克拉泼电路和西勒电路的等效电路的画法和振荡频率的求解。了解振荡器中的几种现象。 教学重点: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振荡器的起振与平衡条件,平衡状态的稳定条件,电容反馈式三端振荡器 教学难点:振荡器的起振与平衡条件,电容反馈式三端振荡器 5.第五章频谱的线性搬移电路(5学时) 教学内容: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二极管电路,差分电路,其他频谱线性搬移电路。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振幅调制的基本特性及实现模型,振幅解调电路和混频电路的实现模型,非线性器件在频谱搬移电路中的作用。熟悉振幅调制电路,振幅检波电路,混频电路。了解混频器中的组合干扰和非线性失真。 教学重点:振幅调制的基本特性及实现模型,振幅解调电路和混频电路的实现模型,非线性器件在频谱搬移电路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振幅调制的实现模型,振幅解调电路和混频电路的实现模型,非线性器件在频谱搬移电路中的作用。 6.第六章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5学时) 教学内容:振幅调制,调幅信号的解调,混频,混频器的干扰。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振幅调制与解调的概念与相关技术指标。掌握调幅波的数学表达式与频谱分析,以及功率关系。掌握平方律调幅器、平衡调幅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高电平调幅的两种调制方法。掌握包络检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质量指标 教学重点:平方律调幅器、平衡调幅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包络检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教学难点:平方律调幅器、平衡调幅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包络检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7.第七章角度调制与解调(4学时)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614049 课程总学时/学分:54/3(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18学时)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高频电子线路是电子、信息、通信类等专业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本课程所述各类部件的组成、特点、性能指标,以及在通信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掌握高频电路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仿真方法)以及典型电路,看懂一般的实际电路;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能较深刻地理解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及特点;初步建立起信息传输系统的整体概念;了解重要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后续的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本课程为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与教学计划中前后课程的关系是,先修课程为: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后续课程为:电子课程设计、通信原理、集成芯片设计等。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为: 1、了解高频电子信息产生、发射、接收的原理与方法, 2、掌握分析高频电子器件和高频电路的工作原理; 3、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组成和分析、计算方法; 4、学会对高频电子线路的识图、作图和简单设计能力 5、学会分析和解决高频电子线路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实践精神。 6、了解高频电子线路的最新发展动态。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教学要求:熟悉通信系统的组成、无线电波的划分及传播方式。 教学重点:无线电信号的产生、发射与接收框图。

教学难点:无线电信号的产生、发射与接收框图。 第二章选频网络(6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LC串并联谐振回路的特点及选频特性; 2、掌握串并联阻抗的变换与回路抽头时的阻抗变换(接入系数); 3、了解耦合回路的一般性质及耦合振荡回路的频率特性。 4、掌握滤波器的其他形式,特别是石英晶体滤波的特点。 教学重点:LC串并联谐振的选频特性,石英晶体的滤波特点。 教学难点:耦合回路的一般性质及耦合振荡回路的频率特性。 第三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6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晶体管高频小信号等效电路及参数; 2、掌握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分析方法; 3、学会分析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4、掌握谐振放大器的稳定措施(单向化); 5、了解集成电路谐振放大器及放大器中的噪声。 教学重点:晶体管高频小信号等效电路及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分析方法。教学难点: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分析 [实验名称]: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实验要求]: 1、掌握谐振放大器电压增益、通频带、选择性的定义、测试及计算 2、掌握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谐振回路Q值的影响; 3、掌握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动态范围的测试方法 [实验学时]:3学时 第四章非线性电路、时变参量电路和变频器(6学时) 教学要求: 1、了解非线性元件的变频特性; 2、掌握线性时变参量电路的分析方法; 3、掌握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及晶体管、二极管、模拟集成混频器原理; 4、了解混频器中的干扰。 教学重点:线性时变参量电路的分析方法;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及晶体管、二极管、模拟集成混频器原理。 教学难点:晶体管模混频器原理;混频器中的干扰。 [实验名称]:混频器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B022312 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 英文名称:High-frequency Electric Circuits 先修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通信原理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拓展课程 课程总学时/学分:48/3(其中理论38学时,实验10学时)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 1.能够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概组成、基本工作原理,了解数字通信系统,准确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分析基础,学会用幂级数分析法、对数函数分析法、折线分析法分析信号波形及频谱。 2.能够熟练的掌握各单元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实现功能,精确掌握典型电路的分析方法及指标参数的计算。 3.利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能正确地建立高频等效电路、针对不同要求选择电路的工作状态,培养分析各种功能电路的能力,初步具有分析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要求及重难点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教学要求: 1.了解无线电信号发射与接收的基本原理。

2.了解单元电路的作用。 教学重点: 无线电信号发射与接收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 通信系统频谱分析方法。 第二章通信电子线路分析基础(8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串并联谐振组成;工作原理及参数计算。 2.掌握LC滤波器与石英晶体滤波器,了解其它滤波器。 3.掌握非线性电路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 串并联谐振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及参数计算;非线性电路分析方法中的折线分析法。 教学难点: 串并联谐振等效互换;回路抽头时阻抗变化。 第三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8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晶体管谐振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主要参数计算。 2.了解晶体管谐振放大器的稳定性。 教学重点: 晶体管高频小信号等效电路与参数计算。 教学难点: 高频晶体管等效电路分析方法;谐振放大器的稳定性。 [实验名称]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实验类型] 验证性 [实验要求] 1.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工作原理及技术参数;自测数据。 2.分析实验数据,绘制曲线;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 2学时 第四章谐振功率放大器(8学时) 教学要求:

高频电子线路重点知识总结

1、什么是非线性电子线路。 利用电子器件的非线性来完成振荡,频率变换等功能。完成这些功能的电路统称为非线性电子线路。 2、简述非线性器件的基本特点。 非线性器件有多种含义不同的参数,而且这些参数都是随激励量的大小而变化的,以非线性电阻器件为例,常用的有直流电导、交流电导、平均电导三种参数。 分析非线性器件的响应特性时,必须注明它的控制变量,控制变量不同,描写非线性器件特性的函数也不同。例如,晶体二极管,当控制变量为电压时,流过晶体二极管的电流对电压的关系是指数律的;而当控制变量为电流时,在晶体二极管两端产生的电压对电流的关系则是对数律的。 分析非线性器件对输入信号的响应时,不能采用线性器件中行之有效的叠加原理。 3、简述功率放大器的性能要求。 功率放大器的性能要求是安全、高效率和不失真(确切地说,失真在允许范围内)地输出所需信号功率(小到零点几瓦,大到几十千瓦)。 4、简述乙类推挽电路中的交叉失真现象以及如何防止交叉失真。 在乙类推挽电路中,考虑到晶体管发射结导通电压的影响,在零偏置的情况下,输出合成电压波型将在衔接处出现严重失真,这种失真叫交叉失真。为了克服这种失真,必须在输入端为两管加合适的正偏电压,使它们工作在甲乙类状态。常见的偏置电路有二极管偏置、倍增偏置。 5、简述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准静态分析法。 准静态分析法的二个假设: 假设一:谐振回路具有理想的滤波特性,其上只能产生基波电压(在倍频器中,只能产生特定次数的谐波电压),而其它分量的电压均可忽略。v BE=V BB+ V bm cosωt v CE=V CC- V cm cosωt 假设二:功率管的特性用输入和输出静态特性曲线表示,其高频效应可忽略。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动态线 在上述两个假设下,分析谐振功率放大器性能时,可先设定V BB、V bm、V CC、V cm四个电量的数值,并将ωt按等间隔给定不同的数值,则v BE和v CE便是确定的数值,而后,根据不同间隔上的v BE和v CE值在以v BE为参变量的输出特性曲线上找到对应的动态点和由此确定的i C值。 其中动态点的连线称为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动态线,由此画出的i C波形便是需要求得的集电极电流脉冲波形及其数值。` 6、简述谐振功率放大器的三种工作状态。 若将ωt=0动态点称为A ,通常将动态点A处于放大区的称为欠压状态,处于饱和区的称为过压状态,处于放大区和饱和区之间的临界点称为临界状态。在欠压状态下,i C为接近余弦变化的脉冲波,脉冲高度随V cm增大而略有减小。在过压状态下,i C为中间凹陷的脉冲波,随着V cm增大,脉冲波的凹陷加深,高度减小。 7、简述谐振功率放大器中的滤波匹配网络的主要要求。 将外接负载变换为放大管所要求的负载。以保证放大器高效率地输出所需功率。 充分滤除不需要的高次谐波分量,以保证外接负载上输出所需基波功率(在倍频器中为所需的倍频功率)。工程上,用谐波抑制度来表示这种滤波性能的好坏。若设I L1m和I Lnm分别为通过外接负载电流中基波和n次谐分量的振幅,相应的基波和n次谐波功率分别为P L和P Ln,则对n 次谐波的抑制制度定义为H n=10lg(P Ln/P L)=20lg(I Lnm/I L1m)。显然,H n越小,滤波匹配网络对n 次谐波的抑制能力就越强。通常都采用对二次的谐波抑制制度H2表示网络的滤波能力。 将功率管给出的信号功率P o高效率地传送到外接负载上,即要求网络的传输效率ηK=P L/P O尽可能接近1。

高频电子线路授课教案

西安邮电大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 授课教师:赫建国 授课教师所在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授课班级: 授课学期:

一、基本信息:

二、课程大纲 三、教学日历 四、学生作业与平时考核情况记录表

第1次课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绪论) 1、本次课教学目标: 掌握无线电发送设备的组成和原理,无线电接收设备的组成与原理,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研究对象。 2、本次课教学重点: 学习无线电发送设备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无线电接收设备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3、本次课教学难点: 理解频率变换的目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4、本次课教学方法: 本次课的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由无线通信中必须涉与的设

备——天线,对所处理信号频率的要求,诱导到需要进行频率变换。 5、本次课教学过程设计 由电子线路系列课程的名称,《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逻辑设计》和《高频电子线路》,讲述每门课程主要涉与的内容。诱导到本门课程主要涉与正弦信号的频率处理。 再由无线通信中必须涉与的设备——天线,对所处理信号频率的要求,诱导到需要进行频率变换。 学习无线电发送设备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结合电装内容——收音机组装,学习无线电接收设备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第2次课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串联谐振电路) 1、 本次课教学目标: 掌握LC 串联谐振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特性; 掌握LC 串联谐振电路的分析过程; 掌握LC 串联谐振电路的技术指标,f o 、B 0.7、I mo ,的物理意义和计算方法。 2、本次课教学重点: LC 串联谐振电路的技术指标,f o 、B 0.7、I mo ,的物理意义和计算方法。 3、本次课教学难点: LC 串联谐振电路实现频率选择的工作原理。 4、本次课教学方法: 本次课的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高频电子线路教案(完整)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案 一、讲授题目: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方法及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接收设备的组成及原理 教学难点:接收设备的组成及原理 四、教学过程 高频电子线路是电子信息、通信等电子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它的研究对象是通信系统中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的各种高频功能电路的功能、原理和基本组成。 *消息(NEWS,MESSAGE): -- 关于人或事物情况的报道。 -- 通信过程中传输的具体对象:文字,语音,图象,数据等。 *信息(INFORMATION): -- 有用的消息 *信号(SIGNAL): -- 信息的具体存载体。 *输入变换器 -- 将输入信息变换为电信号。 *发送设备 -- 将输入电信号变换为适合于传输的电信号。 *传输信道 -- 信号传输的通道。 -- 有线信道:平行线、同轴电缆或光缆,也可以是传输无线电波。 -- 无线信道:自由空间或某种介质。 *接收设备 -- 将输入电信号变换为适合于变换的电信号。 *输出变换器 -- 将接收设备输出的电信号变换成原来的信息,如声音、文字、图像等。 通信系统方框图 通信系统分类: 1)按通信业务分类 *单媒体通信系统:如电话,传真等 *多媒体通信系统:如电视,可视电话,会议电话等

*实时通信系统:如电话,电视等 *非实时通信系统:如电报,传真,数据通信等 *单向传输系统:如广播,电视等 *交互传输系统:如电话,点播电视等 *窄带通信系统:如电话,电报,低速数据等 *宽带通信系统:如点播电视,会议电视,高速数据等 2)按传输媒体分类 a)有线传输介质: *双绞线(屏蔽双绞线,非屏蔽双绞线) 损耗大,几千比特/秒 ~ 几百兆比特/秒 *同轴电缆 损耗小,价高,抗干扰能力强,几百兆比特/秒 *光纤 损耗小,价高,抗干扰能力强,带宽大,体积小,重量轻,几千兆比特/秒。实例: 光纤在几千米距离内,数据率 = 2 GHZ / S 同轴电缆在1千米距离内,数据率 = 几百MHZ / S 双绞线在1千米距离内,数据率 = 几MHZ / S b)无线传输信道:自由空间或某种介质。 无线电接收设备的组成与原理 无线电接收过程正好和发送过程相反,它的基本任务是将通过天空传来的电磁波接收下来,并从中取出需要接收的信息信号。 下图是一个最简单的接收机的方框图,它由接收天线、选频电路、检波器和输出变换器(耳机)四部分组成。 最简单的接收机方框图 直接放大式接收机的方框图如下图所示。 直接放大式接收机方框图 直接放大式接收机的特点是灵敏度较高,输出功率也较大,特别适用于固定频率的接收。但是,在用于多个电台接收时,其调谐比较复杂。再则,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整个接收频带内,频率高端的放大倍数比低端要低。因此,对不同的电台其接收效果也就不同。为了克服这样的缺点,现在的接收机几乎都采用超外差式线路。下图所示是超外差式接收机的方框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