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特的故事

瓦特的故事
瓦特的故事

瓦特的故事

一个夏日的早晨,天气晴朗,画眉在树上唱着悦耳的歌。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校园里,有一个人正在散步。他迈着缓缓的步伐,在绿茵茵的草坪上踱来踱去。他时而望着广阔的天空,时而瞧瞧乎坦的操场,时而皱起双眉……突然,他脸上流露出笑容,心情豁然开朗,他想出来了,想出了解决蒸汽机的有效办法。他高兴地跑起来,脚步腾空。霎时间,他的身影便出现在陪伴他多年的操作台上。他就是蒸汽机的发明家瓦特。曾有人说:“瓦特发明蒸汽机,是因为他有超人的天才和智慧。”其实不然。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还是讲讲关于瓦特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发明创造的故事吧。

倔强的性格

瓦特从小性格就很倔强。他和别的孩子一样都喜欢玩具,但是与众不同的是,到他手里的玩具一定要拆开,零件要卸下来,要看个究竟,弄个明白。然后。再按照原来的模样,安装上,组合好,使玩具恢复原状。一次邻居家孩子的小车坏了,那个孩子很着急,瓦特拿过来,鼓捣鼓捣就好了。象这样的事可多了,不知瓦特给孩子们修好了多少玩具呢。

瓦特的父亲是一个穷苦的木匠,整日如牛负重地劳动着。母亲负担家务,整个家庭充满着痛苦和忧愁,由于他出生于这样贫寒的家庭,自然父母很难给他以结实健康的身体。童年的瓦特身体非常虚弱,骨瘦如柴。贫病交加,使他失去了入学校读书的机会。时间长了,孩子们也都不体谅他,见他不上学,游手好闲,常常半真半假地说他坏话,叫他“懒孩子”、“病包子”。瓦特听了很不高兴。

瓦特很有自尊心。他不甘心这样虚度童年,他要求读书,渴望学习。在他强烈的要求下,父母又拗不过他,只好答应,不管春夏秋冬,不管怎样辛苦劳累,都要抽空教他读书,写字,有时还帮他学些算术。就这样,童年的瓦特,在贫寒的家庭里,过着他那聊以自慰的学习生活。学的知识虽不多,他却记得很牢固,有时还能举一反三。大约在他六七岁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天,一位客人来看望他父亲。闲聊时,客人看见瓦特正拿着一支粉笔在地板上,火炉上,画些圆圈和直线。客人便关切地对他父亲说:“你为什么不送孩子进学校学些有用的功课呢?在家里乱画,岂不白白浪费时光吗?”父亲马上哈哈笑起来,然后回答说:“先生,你仔细看看,你看我的孩子在画什么?”客人很纳闷,好奇地走过去,细心地瞧了一阵子,便恍然大悟地说:“啊,原来是这样。这孩子画的是圆形和方形的平面图哇!这不是浪费,是在演算一个几何学上的问题。决不是浪费。”说完后,赞许地拍拍瓦特的肩膀。

瓦特的倔强性格,表现在他对文化科学知识的追求上,孜孜不倦,不达目的,决不释手。倔强的性格没有给他带来什么损失,相反地成了他可贵的东西。

水蒸汽的启示

随着智育的发展,瓦特对客观存在的一些事物都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好奇和钻研之心。这为他以后发明蒸汽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瓦特的故乡——格林诺克的小镇于上,家家户户都是生火烧水做饭。对这种司空见惯的事,有谁留过心呢?瓦特就留了心。有一次,他在厨房里看祖母做饭。灶上坐着一壶开水。开水在沸腾。壶盖啪啪啪地作响,不停地往上跳动。瓦特观察好半天,感到很奇怪,猜不透这是什么缘故,就问祖母说:“什么玩艺使壶盖跳动呢?”

祖母回答说:“水开了,就这样。”

瓦特没有满足,又追问:“为什么水开了壶盖就跳动?是什么东西推动它吗?”

可能是祖母太忙了,没有功夫答对他,便不耐烦地说:“不知道。小孩子刨根问底地问这些有什么意思呢。”

瓦特在他祖母那里不但没有找到答案,反而受到了冤枉的批评,心里很不舒服,可他并不灰心。

连续几天,每当做饭时,他就蹲在火炉旁边细心地观察着。起初,壶盖很安稳,隔了一会儿,水要开了,发出哗哗的响声。

摹地,壶里的水蒸汽冒出来,推动壶盖跳动了。蒸汽不住地往上冒,壶盖也不停地跳动着,好象里边藏着个魔术师,在变戏法似的。瓦特高兴了,几乎叫出声来,他把壶盖揭开盖上,盖上又揭开,反复验证。他还把杯子、调羹遮在水蒸汽喷出的地方。瓦特终于弄清楚了,是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这水蒸汽的力量还真不小呢。

就在瓦特兴高采烈,欢喜若狂的时候,祖母又开腔了:“你这孩子,不知好歹,水壶有什么好玩的,快给我走开!”她漫不经心地说。

他的祖母过于急躁和主观了,这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的话,险些挫伤了瓦特的自尊心和探求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年迈的老人啊,根本不理解瓦特的心,不知道“水蒸汽”对瓦特有多么大的启示!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的物理现象,不正是瓦特发明蒸汽机的认识源泉吗?

坎坷的道路

瓦特刻苦好学,有时读书通宵达旦。十五岁时,就读了一些工艺和物理方面的书籍,已经具有了一些自然科学知识。他喜欢天文学,常常一个人躺在草地上,观察天空的星星。他喜欢做模型;小起重机、小辘轳、小抽气筒以及船上用的各种物件,他几乎都做过,有的反复做过多次。他父亲被孩子的好学精神感动了,慷慨地把自己使用多年的一套木工工具送给了瓦特,以示支持。瓦特利用这些工具,运用所学知识,试作了一件发电机器。这种机器转动时,能放射出灿烂耀眼的火花,还能产生一种电流,触到身上,有强烈的刺激感。邻居的孩子看了感到既新奇又神秘,都说瓦特了不起;年长的人也赞扬瓦特,说他有出息。

瓦特的学习生活多有趣味啊,可是天下常常有一些不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事。瓦特十八岁那年,家庭生活更加困苦,几乎到了断炊的地步。生活所迫,他不得不去外地谋生。他离开家庭时,衣服褴褛,只背着一个衣箱,箱中除了仅有的一件旧背心、一双袜子外,其余的则是工具和那件破围裙了。

开始,瓦特到了格拉斯哥,在一家数学仪器店里,学习制造仪器。这工作倒可心,活儿很顺手,又能向长者学习一些技艺。

可是老板很吝啬,对瓦特很刻薄。这种谋生,解决不了家庭的困难。不久,他随着一位老船长到了伦敦。原想到伦敦也许会好一些,没成想,反而遭了难。瓦特几乎天天徘徊在街头上,寻找职业。也许人家看他面容过于憔悴了吧,多日来,没有一个人收留他,雇佣他。伦敦是一个繁华的闹市,有百万人口,然而却容纳不下一个年轻的单身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以不计报酬的特殊条件,在一家钟表店里落了脚。伦敦的寒酸生活,摧残了瓦特那经不起折腾的身体,使他失去了青春的活力;但也磨练了他的毅力。过了一段时间,瓦特使离开了这敲骨吸髓的钟表店,返回格拉斯哥城。

到了格拉斯哥,瓦特打算支撑个门户,开设一家制造数学仪器的小商店。在筹划中,遭到了同行业主的刁难和阻拦,没有实现。说也巧,正在为难之时,得到了本城一位大学教授的帮助。教授给他在格拉斯哥大学里,借了一间房子,名义上是专门为大学制造数学仪器,可实际上,是修理理科仪器。在这所大学里,他结识了一些教授、学者,他阅读了一些科学书籍,他打开了科学知识宝库的大门,他如饥似渴的求知欲,得到了起码的满足。在这里,他恢复了身体,恢复了青春。此时瓦特刚刚二十岁。

坎坷的道路,使瓦特看到了人世间的辛酸和不平。但他没有气馁,反而增加了勇气,他

要通过高尚的劳动,勤劳的双手,去迎接那新的希望和光明。

丰硕的成果

瓦特的生活时代,正是历史上发生变革的时代。一是政治变革,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二是经济变革,家庭手工业变为工厂机器生产。前者以法国先行,后者以英国领先。

这个时代,虽有粗陋的蒸汽机的发明,但只能应用于玩具上。最好的一种,要算牛康门发明的用蒸汽的膨胀力推动活塞的机器了。它的功能尽管比手工推动唧筒迅速多了,但离完整的蒸汽机不知还差多少倍呢。

有一次,格拉斯哥大学里的一座牛康门蒸汽机坏了,让瓦特修复。他和熟练的机械工人一样,动手修理着。在修理过程中,瓦特爱上了这台机器,它成了他的伴侣,他以赤诚的心,要把这台机器复活,使它完美无缺。修理完毕,瓦特在汽锅里放了水,机器便发动起来。可是,几分钟后便停了。什么缘故呢?他头脑中闪出了一个问号。经过仔细琢磨,瓦特发现这种机器存在着很严重的缺点,那就是汽筒裸露在外边,四周的冷空气使它温度逐渐下降,蒸汽放进去,还没等汽筒热透,就有一部分变成水了。要使汽筒再变热,又消耗了好多蒸汽,这样一冷一热,又一热一冷反复循环下去,只能有四分之一的蒸汽做功。其余四分之三要浪费掉。这是一种多么不经济的蒸汽机啊!

问题提出来了,而且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问题。一向善于动脑筋刻苦钻研的瓦特,怎能放过去呢。他想:解决问题的途径,必须从保持汽筒的温度开始考虑。可是怎么保持呢?他思索着,叨念着。有时查阅书籍,有时找别人谈谈,有时一个人在房间里比划着。过了好久,有一天,他在格拉斯哥大学草坪上散步时,忽地想出了解决的办法。假如在汽筒的外边安装上一个“分离凝结器”,蒸汽就可以在“凝结器”内化成水,汽简便不会冷却,不致浪费热量了。瓦特豁然开朗,立即回到了修理房间,开始工作了。他废寝忘食地研究,夜以继日地实验,排除了重重困难,终于制成了“分离凝结器”。这是瓦特对蒸汽机的最大贡献。

一七六九年,瓦特把蒸汽机改成为发动力较大的单动式发动机。后来又经过多次研究,于一七八二年,完成了新的蒸汽机的试制工作。机器上有了联动装置,把单式改为旋转运动,完善的蒸汽机发明成功了。

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加之英国当时煤铁工业发达,所以英国就成为世界上最早利用蒸汽推动铁制“海轮”的国家。十九世纪,开始海上运输改革,一些国家进入了所谓的“汽船时代”。从此,船只就行驶在茫茫无际的海洋上了。随之而来,煤矿、工厂、火车也全应用了蒸汽机。体力劳动解放了,经济发展了。这不能不说是蒸汽机发明的成果。当然也是蒸汽机的发明家瓦特的功劳。因此,瓦特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瓦特的一生充满着艰苦和斗争,他走过的道路是多么坎坷不平啊。他在艰苦和坎坷中为人类造了福,为人类前进,开辟了新的里程。瓦特十分重视学习和实践。学习,丰富了他的智慧;实践,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瓦特的故事 (2)

瓦特的故事 一个夏日的早晨,天气晴朗,画眉在树上唱着悦耳的歌。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校园里,有一个人正在散步。他迈着缓缓的步伐,在绿茵茵的草坪上踱来踱去。他时而望着广阔的天空,时而瞧瞧乎坦的操场,时而皱起双眉……突然,他脸上流露出笑容,心情豁然开朗,他想出来了,想出了解决蒸汽机的有效办法。他高兴地跑起来,脚步腾空。霎时间,他的身影便出现在陪伴他多年的操作台上。他就是蒸汽机的发明家瓦特。曾有人说:“瓦特发明蒸汽机,是因为他有超人的天才和智慧。”其实不然。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还是讲讲关于瓦特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发明创造的故事吧。 倔强的性格 瓦特从小性格就很倔强。他和别的孩子一样都喜欢玩具,但是与众不同的是,到他手里的玩具一定要拆开,零件要卸下来,要看个究竟,弄个明白。然后。再按照原来的模样,安装上,组合好,使玩具恢复原状。一次邻居家孩子的小车坏了,那个孩子很着急,瓦特拿过来,鼓捣鼓捣就好了。像这样的事可多了,不知瓦特给孩子们修好了多少玩具呢。 瓦特的父亲是一个穷苦的木匠,整日如牛负重地劳动着。母亲负担家务,整个家庭充满着痛苦和忧愁,由于他出生于这样贫寒的家庭,自然父母很难给他以结实健康的身体。童年的瓦特身体非常虚弱,骨瘦如柴。贫病交加,使他失去了入学校读书的机会。时间长了,孩子们也都不体谅他,见他不上学,游手好闲,常常半真半假地说他坏话,叫他“懒孩子”、“病包子”。瓦特听了很不高兴。 瓦特很有自尊心。他不甘心这样虚度童年,他要求读书,渴望学习。在他强烈的要求下,父母又拗不过他,只好答应,不管春夏秋冬,不管怎样辛苦劳累,都要抽空教他读书,写字,有时还帮他学些算术。就这样,童年的瓦特,在贫寒的家庭里,过着他那聊以自慰的学习生活。学的知识虽不多,他却记得很牢固,有时还能举一反三。大约在他六七岁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天,一位客人来看望他父亲。闲聊时,客人看见瓦特正拿着一支粉笔在地板上,火炉上,画些圆圈和直线。客人便关切地对他父亲说:“你为什么不送孩子进学校学些有用的功课呢?在家里乱画,岂不白白浪费时光吗?”父亲马上哈哈笑起来,然后回答说:“先生,你仔细看看,你看我的孩子在画什么?”客人很纳闷,好奇地走过去,细心地瞧了一阵子,便恍然大悟地说:“啊,原来是这样。这孩子画的是圆形和方形的平面图哇!这不是浪费,是在演算一个几何学上的问题。决不是浪费。”说完后,赞许地拍拍瓦特的肩膀。

蒸汽机的真正发明者瓦特

蒸汽机的真正发明者瓦特 你听说过“水壶的故事”吗?故事中说,瓦特小的时候,看见炉子上壶里的水沸腾了。蒸汽把壶盖顶了起来,瓦特从中受到启发,长大后发明了蒸汽机,成为著名的发明家。其实,那只不过是传说而已,瓦特发明蒸汽机并不是他幼时的灵感,而是吸收前人的成果和他个人艰苦努力的结果。 瓦特(1736—1819)是世界公认的蒸汽机发明家。他的创造精神、超人的才能和不懈的钻研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瓦特改进、发明的蒸汽机是对近代科学和生产的巨大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导致了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的兴起,极大的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736年,瓦特生于英国造船业发达的格拉斯哥城附近的格里诺克镇。他的祖父和叔叔是机械工人,父亲是造船工人。因为家里穷,瓦特几乎没上过学,但在家庭的影响下,从小就懂得了不少机械制造的知识,培养了制造机械的兴趣。瓦特18岁那年进格拉斯哥城学习手艺,后来又去伦敦专门学习机械制造业。1757年,瓦特到格拉斯格大学当实验员,专门制作和修理教学仪器。大学为瓦特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与实践的机会。他孜孜不倦地学习,还掌握了德文和意大利文,一有机会就向大学里的教授请教,有时还和他们争论科学技术问题。 1763年,外边送到大学里的一台蒸汽机要瓦特负责修理。瓦特和另外几个人仔细地研究起来。 这台蒸汽机是一个名叫纽克曼的苏格兰铁匠发明制造的,这在当时是最先进的蒸汽机了。在纽克曼之前,有许多人都对蒸汽当作动力用于生产怀着很大的兴趣。1688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尼斯·帕潘,曾用一个圆筒和活塞制造出第一台简单的蒸汽机。但是,帕潘的发明没有实际运用到工业生产上。十年后,英国人托易斯·塞维利发明了蒸汽抽水机,主要用于矿井抽水。1705年,纽克曼经过长期研究,综合帕潘和塞维利发明的优点,创造了空气蒸汽机。 经过认真研究,瓦特发现纽克曼蒸汽机有许多缺陷,主要是燃料耗费太大,笨拙,应用的范围有限,只能用于矿井抽水和灌溉,瓦特决心造一台比它更好的蒸汽机。 一年之后,瓦特自己制造的蒸汽机开始点火了。但水沸腾起来之后,蒸汽机一动不动,水汽从里面冒了出来,屋子里搞得雾气腾腾,原来蒸汽机漏气,瓦特的第一次试验失败了。 虽然,瓦特相信自己的能力。但是,大学里并不支持他制造蒸汽机。当时,造一台蒸汽机需要几千英镑,而瓦特一年的工资也才不过35英镑,他只好向朋友求助。一个经营铁工厂和煤厂,名叫巴克的朋友愿意为他提供经费,给予他很多帮助。当试验眼看就要成功的时候,巴克却突然破产,瓦特又走投无路了。 正当瓦特在自己的实验室里一筹莫展的时候,好心的巴克却在四处奔走,想法为瓦特寻找支持者。巴克找到伯明翰的一个铁器制造商,叫马太·波尔敦的人,他答应为瓦特提供经费。但马大·波尔敦要求用蒸汽机专利权的三分之二,作为对他的补偿。瓦特立即同意了。并很快赶到伯明翰,在那里,瓦特经过反复实践,终于在1796年制成了有分离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这种蒸汽机比纽克曼的蒸汽机有显著的优点,可节省75%的燃料。 瓦特并没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1782年,他又成功地制造了联协式蒸汽机。1784年,瓦特对它进行了改进,为它增加了一种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

关于伟大发明的故事

关于伟大发明的故事 随着智育的发展,瓦特对客观存在的一些事物都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好奇和钻研 之心。这为他以后发明蒸汽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瓦特的故乡--格林诺克的小镇于上,家家户户都是生火烧水做饭。对这种司空见惯 的事,有谁留过心呢?瓦特就留了心。有淮?他在厨房里看祖母做饭。灶上坐着一壶开水。 开水在沸腾。壶盖啪啪啪地作响,不停地往上跳动。瓦特观察好半天,感到很奇怪,猜不透 这是什么缘故,就问祖母说?什么玩艺使壶盖跳动呢" 祖母回答说:"水开了,就这样。" 瓦特没有满足,又追问:"为什么水开了壶盖就跳动?是什么东西推动它吗?" 可能是祖母太忙了,没有功夫答对他,便不耐烦地说:"不知道。小孩子刨根问底地问 这些有什么意思呢。" 瓦特在他祖母那里不但没有找到答案,反而受到了冤枉的批评,心里很不舒服,可他并 不灰心。 连续几天,每当做饭时,他就蹲在火炉旁边细心地观察着。起初,壶盖很安稳,隔了一会儿,水要开了,发出哗哗的响声。摹地,壶里的水蒸汽冒出来,推动壶盖跳动了。蒸汽不住地 往上冒,壶盖也不停地跳动着,好象里边藏着个魔术师,在变戏法似的。 瓦特高兴了,几乎叫出声来,他把壶盖揭开盖上,盖上又揭开,反复验证。他还把杯子、调羹遮在水蒸汽喷出的地方。瓦特终于弄清楚了,是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这水蒸汽的力量 还真不小呢。 就在瓦特兴高采烈,欢喜若狂的时候,祖母又开腔了:"你这孩子,不知好歹,水壶有什 么好玩的,快给我走开!"她漫不经心地说。 他的祖母过于急躁和主观了,这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的话,险些挫伤了瓦特的自尊心和 探求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年迈的老人啊,根本不理解瓦特的心,不知?水蒸汽"对瓦特有多么 大的启示!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的物理现象,不正是瓦特发明蒸汽机的认识源泉吗? 一七六九年,瓦特把蒸汽机改成为发动力较大的单动式发动机。后来又经过多次研究, 于一七八二年,完成了新的蒸汽机的试制工作。机器上有了联动装置,把单式改为旋转运动,完善的蒸汽机发明成功了。 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加之英国当时煤铁工业发达,所以英国就成为世界上最早利用蒸汽 推动铁制"海轮"的国家。十九世纪,开始海上运输改革,一些国家进入了所谓的"汽船时代"。从此,船只就行驶在茫茫无际的海洋上了。随之而来,煤矿、工厂、火车也全应用了蒸汽机。体力劳动解放了,经济发展了。这不能不说是蒸汽机发明的成果。当然也是蒸汽机的发明 家瓦特的功劳。因此,瓦特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世界名人背后故事——瓦特

亲,你还在为写作文而困扰?快一起来阅读世界名人背后故事瓦特吧! 瓦特世界公认的蒸汽机发明家。他的创造精神、超人的才能和不懈的钻研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瓦特改进、发明的蒸汽机是对近代科学和生产的巨大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导致了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的兴起,极大的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736年,瓦特出生在英国苏格兰格拉斯哥市附近的一个小镇格里诺克,他的父亲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木匠,祖父和叔父都是机械工匠。少年时代的瓦特,由于家境贫苦和体弱多病,没有受过完整的正规教育。他曾经就读于格里诺克的文法学校,数学成绩特别优秀,但没有毕业就退学了。但是,他在父母的教导下,一直坚持自学,很早就对物理和数学产生了兴趣。瓦特从六岁开始学习几何学,到十五岁时就学完了《物理学原理》等书籍。他常常自己动手修理和制作起重机、滑车和一些航海器械。1753年,瓦特到格拉斯哥市当徒工。由于收入过低不能维持生活,第二年他又到伦敦的一家仪表修理厂当徒工。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好学,他很快学会了制造那些难度较高的仪器。但是繁重的劳动和艰苦的生活损害了他的健康,一年后,他不得不回家休养。一年的学徒生活使他饱尝辛酸,也使他练就了精湛的手艺,培养了他坚韧的个性。 1756年,当他的身体稍有好转,瓦特再次踏上了坎坷的道路来到格拉斯哥市。他想当一名修造仪器的工人,但是因为他的手艺没有满师,当时的行会不允许。幸运的是,瓦特的才能引起了格拉斯哥大学教授台克的重视。在他的介绍下,瓦特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当了教学仪器的工人。这所学校拥有当时较为完善的仪器设备,这使瓦特在修理仪器时认识了先进的技术,开阔了眼界。这时,他对以蒸汽作动力的机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收集有关资料,还为此学会了意大利文和德文。在大学里,他认识了化学家约瑟夫·布莱克和约翰·鲁宾逊等。瓦特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科学理论知识。1764年,瓦特与表妹玛格丽特·米勒结了婚。 1764年,学校请瓦特修理一台纽可门式蒸汽机,在修理的过程中,瓦特熟悉了蒸汽机的构造和原理,并且发现了这种蒸汽机的两大缺点:活塞动作不连续而且慢;蒸汽利用率低,浪费原料。以后,瓦特开始思考改进的办法。直到1765年的春天,在一次散步时,瓦特想到,既然纽可门蒸汽机的热效率低是蒸汽在缸内冷凝造成的,那么为什么不能让蒸汽在缸外冷凝呢?瓦特产生了采用分离冷凝器的最初设想。 在产生这种设想以后,瓦特在同年设计了一种带有分离冷凝器的蒸汽机。按照设计,冷凝器与汽缸之间有一个调节阀门相连,使他们既能连通又能分开。这样,既能把做工后的蒸汽引入汽缸外的冷凝器,又可以使汽缸内产生同样的真空,避免了汽缸在一冷一热过程中热量的消耗,据瓦特理论计算,这种新的蒸汽机的热效率将是纽可门蒸汽机的三倍。从理论上说,瓦特的这种带有分离器冷凝器的蒸汽机显然优于纽可门蒸汽机,但是,要把理论上的东西变为实际上的东西,把图纸上的蒸汽机变为实在的蒸汽机,还要走很长的路。瓦特辛辛苦苦造出了几台蒸汽机,但效果反而不如纽可门蒸汽机,甚至四处漏气,无法开动。尽管耗资巨大的试验使他债台高筑,但他没有在困难面前怯步,继续进行试验。当布莱克知道瓦特的奋斗目标和困难处境时,他把瓦特介绍给了自己一个十分富有的朋友--化工技师罗巴克。当时罗巴克是一个十分富有的企业家,他在苏格兰的卡隆开办了第一座规模较大的炼铁厂。虽然当时罗巴克已近50岁,但对科学技术的新发明仍然倾注着极大的热情。他对当时只有三十来岁的瓦特的新装置很是赞许,当即与瓦特签订合同,赞助瓦特进行新式蒸汽机的试制。 世界名人背后故事瓦特由https://www.360docs.net/doc/d42959956.html,/zUOweN独家提供,祝您学习愉快~ 看过这篇文章的人还看了: 典型名人故事宇宙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

蒸汽机发展演变的三个阶段

蒸汽机发展演变的三个阶段精选 已有 798 次阅读2016-7-30 09:18|个人分类:科技发展史|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全球通史》作者L.S.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蒸汽机的出现使人类从依靠人力、畜力等原始动力中解脱了出来,实现了机器大生产,带领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本文将蒸汽机的演变划分了三个重要阶段,并以图例方式展示了自蒸汽机逐步改进和演变的过程。 第一阶段蒸汽机主结构形成 利用蒸汽实现机械做功可追溯到公元1世纪古希腊力学家希罗发明的汽转球,它由一个空心球(连有两个出汽口)和一个密闭锅(加热水变成蒸汽)组成,在空心球和密闭锅之间用两根管子相连,同时也是空心球的支撑(见下图)。当水沸腾后变成水蒸气经连接管进入到空心球中,此时蒸汽将从两个喷汽口喷出,在水蒸汽的反作用力下空心球就转了起来,便成为汽转球。但汽转球只是一种玩具, 并没有什么实用价值。 汽转球 引领17-19世纪工业革命的蒸汽机,起源于1679年法国物理学家帕平(Denis Papin,1647-1713)发明的高压锅时采用了杠杆式安全阀,利用杠杆原理,在远端施加重物,而汽压推动汽阀的力点为短力臂,利用杠杆原理,当高压锅压力超过设计值时,可推动汽阀向上运动,以排出部分压力,平衡后又落回远处。1690年帕平根据安全阀的工作原理发明了活塞式蒸汽机,不过帕平只是对设计原理进行了思考,并没有真正制造出可使用的蒸汽机,但他的工作却开创蒸汽机的研究。

帕平设计的高压锅,杠杆式安全阀是其主要构件 杠杆式安全阀,在B端安装重物,汽阀C处受压力,利用杠杆平衡通过即可获得高压锅中的 压力

功率表原理

功率表原理 F0803016 刘冰阳5080309564 摘要:分析功率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关键字:功率,功率因素cosφ 前言:在学到三相电路功率测量时,出现了一个新的测量仪表——功率表。但是对于其工作原理,它是怎么可以直接显示功率的大小,为什么要这样接线不甚了解,也为此查阅了些资料。本文介绍了功率表的结构,工作原理等情况。 正文: 功率表是测量直流,交流电路中功率的机械式指示电表。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中的功率分别为P=UI。 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中的功率分別为P=UI和P=UIc osφ﹐U,I 为负载电压和电流,φ为电流相量与相量间夹角﹐cosφ为功率因数。虽然各系电表的测量机构都有可能构成测量功率的电表﹐但最适于制成功率表的是电动系电表和铁磁电动系电表的测量机构。 功率表的结构: 由于功率表的种类很多,这里只以单相电动系功率表进行分析。 单相电动系功率表的接线原理见图。 这种电表测量机构的转动力矩M与I 1I 2 cosθ有关﹐I 1 为静圈电流,I 2 为动圈电 流﹐θ为两电流相量间夹角。使负载电流I通过静圈﹐即I 1 =I。将负载电压加于动 圈及与动圈串联的大电阻R上﹐则动圈中电流I 2 =U/R。这样θ=φ﹐而转动力矩 M=kI 1I 2 cosφ﹐这反映了功率P的大小。 改变与动圈串联的电阻值﹐可改变电压量程﹐将静圈的两线圈由串联改为并联﹐可扩大电流量程。功率表的表盘一般按额定电压与额定电流相乘﹐并使功率因数cosφ=1來标值。如电压量程为300V﹑电流量程为5A的功率表﹐表盘的满

刻度值为300×5×1=1500W。也有制成功率因数为0.1的低功率因数功率表﹐其满刻度值为300×5×0.1=150W。功率表的量程不能简单地只提功率量程﹐而应同時指明电压﹑电流量程及功率因数数值。 功率表的接线: 功率表的正确接法必须遵守“发电机端”的接线规则。 1)功率表标有“*”号的电流端必须接至电源的一端,而另一端则接至负载端。电流线圈是串联接入电路的。 2) 功率表上标有“*”号的电压端子可接电流端的任一端而另一端子则并联至负载的另一端。功率表的电压支路是并联接入电路的。 a) 电压线圈前接法适用于负载电阻的电流线圈的电阻大的情况,电流线 圈的电压降使测量产生误差。 b) 电压线圈后接法适用于负载电阻远比电压,支路电阻小的情况流过电 压线圈的电流使测量产生误差。 我们往往都是按照电路图接线,却从来不去搞清楚为什么这样接? 在这里为什么要把标有“*”号的端子连在一起呢? 这两个端子称为对应端。它们的用途是﹕①如将对应端按图中所示接在一起﹐则当功率表的指针正向偏转時﹐表示能量由左向右传送﹔若指针反向偏转﹐表示能量由右向左传送﹔②电流线圈的任一接线端应与电压线圈标有“”符号的接线端连接﹐这样线圈间电位比较接近﹐可减小其间的寄生电容电流和静电力﹐保证功率表的准确度和安全。 功率的测量: 正弦交流电路中﹐无功功率Q=UIsinφ﹐因此只需将电压或电流的的相位移动90﹐即可用一般的功率表测无功功率。通常将功率表內部的电阻器R代以同数值的容性电抗器﹐使动圈中的电流与所加电压相位差90﹐其作用相当于将电压相位移动90﹐此时即可用来测无功功率。 小结: 以上介绍了功率表的结构,原理,以及接线等内容。以前在做实验或做题目时经常对这个新的测量仪表搞不清楚,不知道读数是什么,不知道怎么接线,不知道为什么“多此一举”地在两个带“*”号端接上一根线。。。我想通过这篇论文,我们以后在实验中或做习题时对功率表的情况又多了一个参考。 参考文献: 《基本电路理论》 《广播电视测量技术》

瓦特表的应用及接线分析ULUL

瓦特表的应用及接线分析 摘要 本文总结了使用瓦特表时应注意的有关问题,并对几种错误接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瓦特表,量程,误差,错误接线。 1、前言 功率的测量是最基本的电工测量之一,瓦特表的使用历来为人们所重视,笔者发现人们在使用瓦特表时颇感棘手。为此,本文将使用瓦特表应注意的问题及接线中的错误进行了分析。 2、瓦特表量程的选择 选择瓦特表的功率量程,事实上就是正确选择瓦特表的电压和电流的量程。必须注意,负载最大电流和最高电压不能超过瓦特表的电流量程和电压量程,这样瓦特表的功率量程自然得到满足。反之,如果选择时只注意功率量程是否满足要求,而忽视电流、电压量程是否与负载电流、电压相适应,就可能损坏瓦特表。例如,在COSφ<1时,瓦特表的指针虽然没有达到满偏转,但被测电流或被测电压可能已经超过瓦特表的电流或电压量程,结果仍可能使瓦特表损坏。 3、瓦特表的正确接线 瓦特表的正确接线方式很多,具体采用哪种接线方式,要根据负载大小而定。 (1)瓦特表电流线圈的接法 瓦特表的电流线圈要和负载串联,且标有“*”的端钮一定要接在电源一方,另一端钮接到负载一方。反之,瓦特表的可动部分将受到反方向的力矩作用而反方向偏转,这样不仅无法读数,且仪表指针也容易被打弯。 (2)瓦特表电压支路的正确接法 瓦特表的电压支路应和负载并联,且标有“*”的电压端钮可以接到电流线圈的任一端,而电压支路的另一端则跨接到负载的另一端,如图1所示。 ﹡ I L I L R fj 1 (a) (b) 图1、瓦特表的正确接线 电压支路有前后两种接法,应根据负载大小而选用。 当负载两端电压U L较高,而通过的负载电流I L很小时,电压支路应前接,如图1(a)所示.此时电流线圈电流等于负载电流I L,电压支路两端电压为:

瓦特的故事-水蒸汽的启示

瓦特的故事-水蒸汽的启示 随着智育的发展,瓦特对客观存在的一些事物都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好奇和钻研之心。这为他以后发明蒸汽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瓦特的故乡——格林诺克的小镇于上,家家户户都是生火烧水做饭。对这种司空见惯的事,有谁留过心呢?瓦特就留了心。有一次,他在厨房里看祖母做饭。灶上坐着一壶开水。开水在沸腾。壶盖啪啪啪地作响,不停地往上跳动。瓦特观察好半天,感到很奇怪,猜不透这是什么缘故,就问祖母说:“什么玩艺使壶盖跳动呢?” 祖母回答说:“水开了,就这样。” 瓦特没有满足,又追问:“为什么水开了壶盖就跳动?是什么东西推动它吗?” 可能是祖母太忙了,没有功夫答对他,便不耐烦地说:“不知道。小孩子刨根问底地问这些有什么意思呢。”

瓦特在他祖母那里不但没有找到答案,反而受到了冤枉的批评,心里很不舒服,可他并不灰心。 连续几天,每当做饭时,他就蹲在火炉旁边细心地观察着。起初,壶盖很安稳,隔了一会儿,水要开了,发出哗哗的响声。 摹地,壶里的水蒸汽冒出来,推动壶盖跳动了。蒸汽不住地往上冒,壶盖也不停地跳动着,好象里边藏着个魔术师,在变戏法似的。瓦特高兴了,几乎叫出声来,他把壶盖揭开盖上,盖上又揭开,反复验证。他还把杯子、调羹遮在水蒸汽喷出的地方。瓦特终于弄清楚了,是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这水蒸汽的力量还真不小呢。 就在瓦特兴高采烈,欢喜若狂的时候,祖母又开腔了:“你这孩子,不知好歹,水壶有什么好玩的,快给我走开!”她漫不经心地说。 他的祖母过于急躁和主观了,这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的话,险些挫伤了瓦特的自尊心和探求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年迈的老人啊,根本不理解瓦特的心,不知道“水蒸汽”对瓦特有多么大的启示!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的物理现象,不正是瓦特发明蒸汽机的认识源泉吗?

功率表的使用

附录5 功率表的使用 功率表是电动系仪表,用于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中测量电功率,其测量结构主要由固定的电流线圈和可动的电压线圈组成,电流线圈与负载串联,反映负载的电流;电压线圈与负载并联,反映负载的电压。功率表有低功率因数功率表和高功率因数功率表。 一 功率表的使用 电路实验室中用到两种型号的功率表:D34—W 型功率表,属于低功率因数功率表, cos φ=0.2;D51型功率表,属于高功率因数功率表,cos φ=1。 以D34—W 型功率表为例,对功率表的使用方法进行介绍,其它型号功率表的使用方法与其基本类似。 1. 量程选择: 功率表的电压量程和电流量程根据被测负载的电压和电流来确定,要大于被测电路的电压、电流值。只有保证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都不过载,测量的功率值才准确,功率表也不会被烧坏。 (a )功率表面板图 (b )两电流线圈串联 (c )两电流线圈并联 图1 D34—W 型功率表 图1(a )所示为D34—W 型功率表面板图,该表有四个电压接线柱,其中一个带有 * 标的接线柱为公共端,另外三个是电压量程选择端,有25V 、50V 、100V 量程。四个电流接线柱,没有标明量程,需要通过对四个接线柱的不同连接方式改变量程,即:通过活动连接片使两个0.25A 的电流线圈串联,得到0.25A 的量程,见图1(b )。通过活动连接片使两个电流线圈并联,得到0.5A 的量程,见图1(c )。

2. 连接方法; 用功率表测量功率时,需使用四个接线 柱,两个电压线圈接线柱和两个电流线圈接 线柱,电压线圈要并联接入被测电路,电流 线圈要串联接入被测电路。通常情况下,电 压线圈和电流线圈的带有*标端应短接在一 起,否则功率表除反偏外,还有可能损坏。 通过具体实例说明一下功率表的连接 方法,当根据电路参数,选择电压量程为 50V ,电流量程为0.25A 时,功率表的实际 连线如图2。 3. 功率表的读数 功率表与其它仪表不同,功率表的表盘上并不标明瓦特数,而只标明分格数,所以从表盘上并不能直接读出所测的功率值,而须经过计算得到。当选用不同的电压、电流量程时,每分格所代表的瓦特数是不相同的,设每分格代表的功率为c ,则: cos φ为功率表的功率因数,对于D34—W 型功率表,表盘满刻度数为125。 在如图2所示的量程选择下,每分格所代表的瓦特数为 知道了C 值和仪表指针偏转后指示格数α,即可求出被测功率: P =C α 二 使用注意事项 格)(瓦表盘满刻度数 电流量程(安)电压量程(伏)/cos φ??= C 格)(瓦/02.0125 2.025.050=??=C 图2 功率表测量电路示例

科学家发明的小故事

1、牛顿——万有引力的发现 人们都知道从苹果落地中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其实那不过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宣传自然科学而编的故事。 在牛顿之前,人们已经知道有两种“力”:地面上的物体都受重力的作用,天上 的月球和地球之间以及行星和太阳之间都存在引力。这两种力究竟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还是同一种力的不同表现?牛顿在剑桥大学读书时就考虑起这个问题了。 牛顿23岁时,鼠疫流行于伦敦。剑桥大学为预防学生受传染,通告学生休学回家避疫,学校暂时关闭。牛顿回到故乡林肯郡乡下。他仍没有间断学习和对引力问题的思考。 那时,乡下的孩子们常常用投石器打几个转转,之后,把石头抛得很远。他们还可以把一桶牛奶用力从头上转过,而牛奶不洒出来。 这一现像激发了牛顿关于引力的想像:“什么力使投石器里面的石头,水桶里的牛奶不掉下来呢?”这个问题使他想到开普勒和伽利略的思想。他从浩瀚的宇宙太空,周行不息的行星,广寒的月球,直至庞大的地球,进而想到这些庞然大物之间力的相互作用。这对牛顿抓紧这些神奇的思想不放,一头扎进“引力”的计算和验证中了。牛顿计划用这个原理验证太阳系各行星的行动规律。他首先推求月球和地球距离,由于引用的资料数据不正确,计算的结果错了。因为依理推算月球围绕地球转,每分钟的向心加速度应是16英尺,但据推算仅得13.9英尺。在失败的困境中,牛 顿没有灰心,反而以更大的努力进行辛勤的研究。 1671年,新测量的地球半径值公布了。牛顿利用这一数据重新检验了自己的理论,同时,还利用他自己发明的微积分处理了月一地关系中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时,重力加速度的计算问题。有了这两项改进,牛顿得到了两个完全一致的加速度值。这使他认为,重力和引力具有相同的本质。他又把基于地面物体运动的三条定律(即牛顿三大定律)用于行星运动,同样得出满意的正确结论。 牛顿整整经过了7个春秋寒暑,到他30岁时终于把举世闻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全面证明出来,奠定了理论天文学、天体力学的基础。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宣告了天上地面的万物都遵循同一规律运动,彻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以来宗教势力宣扬的天上地下不同的思想,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飞跃。

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资料

早期的蒸汽汽车 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 在瓦特的故乡--英国格林诺克的小镇,家家户户都是生火烧水做饭。对这种司空见惯的事,有谁留过心呢?瓦特就留了心。有一天,他在厨房里看祖母做饭。 灶上坐着一壶开水。开水在沸腾。壶盖 啪啪啪地作响,不停地往上跳动。瓦特观 察好半天,感到很 奇怪,猜不透这是 什么缘故,就问祖母说:“什么玩艺使壶盖跳动呢?”祖母 回答说:“水开了,就这样。”瓦特没有满足,又追问:“为 什么水开了壶盖就跳 动?是什么东西推动它吗?”可能是祖母太忙了,没有功夫答对他,便不 耐烦地说:“不知道。小孩子刨根问底地问这些有什么意思呢。”瓦特在他祖母那里不但没有找到答案,反而受到了冤枉的批评,心里很不舒服,可他并不灰心。连续几天,每当做饭时, 他就蹲在火炉旁边细心地观察着。起初,壶盖很安稳, 隔了一会儿,水要开了,发出哗哗的响声。突然,壶里的水 蒸汽冒出来,推动壶盖跳动了。蒸汽不住地往上冒,壶盖 也不停地跳动着,好象里边藏着个魔术师,在变戏法似 的。瓦特高兴了,几乎叫出声来,他把壶盖揭开盖上,盖上又揭开,反复验证。他还把杯子、调羹遮在水蒸汽喷出的地方。瓦特终于弄清楚了,是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蒸汽船

这水蒸汽的力量还真不小呢。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的物理现象,正是瓦特发明蒸汽机的认识源泉吗? 1769年,瓦特把蒸汽机改成为发动力较大的单动式发动机。后来又经过多次研究, 成功发明了完善的蒸汽机。由于蒸汽机的发明,英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利用蒸汽推动铁制"海轮"的国家。十九世纪,开始海上运输改革,一些国家进入了所谓的"汽船时代"。从此,船只就行驶在茫茫无际的海洋上了。随之而来,煤矿、工厂、火车也全应用了蒸汽机。体力劳动解放了,经济发展了。这不能不说是蒸汽机发明的成果。当然也是蒸汽机的发明家瓦特的功劳。因此,瓦特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瓦特十分重视学习和实践。学习,丰富了他的智慧;实践,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瓦特表测量功率

实验十二 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⒈ 学习用二瓦计法和三瓦计法测量三相电路的有功功率。 ⒉ 了解测量对称三相电路无功功率的方法。 二、原理与说明 ⒈ 单相功率表 根据电动系数单相功率表的基本原理,在测量交流电路中负载所消耗的功率(图12-1)时,其示值P 决定于下式: cos P UI ?= 式中,U 为功率表电压线圈所跨接的电压;I 为流过功率表电流线圈的电流;?为U 和I 之间的相位差 角。 单相功率表也可以用来测量三相电路的功率,只 图12-1 是各功率表应采取适当的接法。 ⒉ 三相四线制电路功率的测量 三相四线制电路中负载所消耗的总功率P 需用三只功率表分别测出A 、B 、C 各相负载的功率,然后相加,即 A B C P P P P =++ 式中,A P 、B P 、C P 分别为A 、B 、C 相负载 消耗的功率。这种测量方法称为三瓦计法。 若三相负载对称,则每相负载消耗功率相 同,这时只需用一只功率表测量任一相的功 率,将其示值乘以3 即为三相电路的总功 图12-2 率。 ⒊ 三相三线制电路功率的测量 在三相三线制电路中,通常用两只功率表测量三相功率,又称二瓦计法。如图12-3所示,三相负载所消耗的总功率P 为两只功率表示值的代数和,即 A B C N W Z I

1212cos cos AC A BC B P P P U I U I ??=+=+ A B C P P P =++ 的示值。利用功率的瞬时值表达式,不难推出上述结论。 当负载对称时,两只功率表的读数分别为 11cos cos(30)AC A AC A P U I U I ??==?- 22cos cos(30)BC B BC B P U I U I ??==?+ P 1 W A I B I C I 图12-3 4.用二瓦计法测量三相功率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⑴ 二瓦计法适用于对称或不对称的三相三线制电路。而对于三相四线制电路一般不适用。 ⑵ 图12-3只是二瓦计法的一种接线方式。而一般接线原则为: ① 两只功率表的电流线圈分别串接入任意两条端线中,电流线圈的对应端必须接在电源侧。 ② 两只功率表的电压线圈的对应端必须各自接到电流线圈的任一端,而两只功率表的电压线圈的非对应端必须同时接到没有接入功率表电流线圈的第三条线上。 ⑶ 在对称三相电路中,两只功率表的读数与负载的功率因数之间有如下关系: ① 负载为纯电阻(即功率因数等于1)时, 两只功率表的读数相等。 ② 负载的功率因数大于 0.5 时,两只功率表的读数均为正。 ③ 负载的功率因数等于 0.5 时,其中一只功 率表的读数为零。 ④ 负载的功率因数小于 0.5 时,其中一只功 率表的指针会反向偏转。为了读数,应把该功率表 的电流线圈(或电压线圈支路)的两个端钮接线互 换,使指针正向偏转,但读数取负值。有的功率 图12-4 d I I

名人发明故事

名人发明故事 1.1791年,法拉第出生在伦敦市郊一个贫困铁匠的家里。他父亲收入菲薄,常生病,子女又多,所以法拉第小时候连饭都吃不饱,有时他一个星期只能吃到一个面包,当然更谈不上去上学了。 他特别喜欢电学和力学方面的书。法拉第没钱买书、买簿子,就利用印刷厂的废纸订成笔记本,摘录各种资料,有时还自己配上插图。 2.一个偶然的机会,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丹斯来到印刷厂校对他的著作,无意中发现法拉第的“手抄本”。当他知道这是一位装订学徒记的笔记时,大吃一惊,于是丹斯送给法拉第皇家学院的听讲券。 法拉第以极为兴奋的心情,来到皇家学院旁听。作报告的正是当时赫赫有名的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法拉第瞪大眼睛,非常用心地听戴维讲课。回家后,他把听讲笔记整理成册,作为自学用的《化学课本》。 3.后来,法拉第把自己精心装订的《化学课本》寄给戴维教授,并附了一封信,表示:“极愿逃出商界而入于科学界,因为据我的想象,科学能使人高尚而可亲”。 4.收到信后,戴维深为感动。他非常欣赏法拉第的才干,决定把他招为助手。法拉第非常勤奋,很快掌握了实验技术,成为戴维的得力助手。 5.半年以后,戴维要到欧洲大陆作一次科学研究旅行,访问欧洲各国的著名科学家,参观各国的化学实验室。戴维决定带法拉第出国。就这样,法拉第跟着戴维在欧洲旅行了一年半,会见了安培等著名科学家,长了不少见识,还学会了法语。 6.回国以后,法拉第开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不久,他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834年,他发现了电解定律,震动了科学界。这一定律,被命名为“法拉第电解定律”。 7.法拉第依靠刻苦自学,从一个连小学都没念过的装订图书学徒工,跨入了世界第一流科学家的行列。恩格斯曾称赞法拉第是“到现在为止最大的电学家”。8.1867年8月25日,法拉第坐在他的书房里看书时逝世,终年76岁。由于他对电化学的巨大贡献,人们用他的姓——“法拉第”,作为电量的单位;用他的姓的缩写——“法拉”作为电容的单位。 9.牛顿,是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1642年12月25日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瑟姆附近的沃尔索普村,1727年3月20日在伦敦病逝。 10.牛顿1661年入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665年获文学士学位。随后两年在家乡躲避瘟疫。这两年里,他制定了一生大多数重要科学创造的蓝图。1667年回剑桥后当选为三一学院院委,次年获硕士学位。1669年任卢卡斯教授直到1701

功率表的使用方法

功率表的使用方法

电动式功率表的使用方法 一、电动式功率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电动式功率表的结 构如图2-1所示。它的 固定部分是由两个平 行对称的线圈1组成, 这两个线圈可以彼此 串联或并联连接,从 而可得到不同的量 限。可动部分主要有 转轴和装在轴上的可 动线圈2,指针3,空 图2-1 电动式功率表 气阻尼器4,产生反抗 力矩和将电流引入动圈的游线5组成。电动式功率表的接线如图2-2所示,图中固定线圈串联在被测电路中,流过的电流就是负载电流,因此,这个线圈称为电流线圈。可动线圈在表内串联一个电阻值很大的电阻R后与负载电流并联,流过线圈的电流与负载的电压成正比,而且差不多与其相同,因而这个线圈称为电压线圈。固定线圈产生的磁场与负载电流成正比,该磁场与可动线圈中的电流相互作用,使动圈产生一力矩,并带

动指针转动。在任一瞬间,转动力矩的大小总是与负载电流以及电压瞬时值的乘积成正比,但由于转动部分有机械惯性存在,因此偏转角决定于力矩的平均值,也就是电路的平均功率,即有功功率。 由于电动式功率表是单向偏转,偏转方向与 电流线圈和电压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有关。为了使指针不反向偏转,通常把两个线圈的始端都标有“*”或“±”符号,习惯上称之为“同名端”或“发电机端”,接线时必须将有相同符号的端钮接在同一根电源线上。当弄不清电源线在负载哪一边时,针指可能反转,这时只需将电压线圈端钮的接线对调一下,或将装在电压线圈中改换极性的开关转换一下即可。 图2-2(a )和2-2(b )的两种接线方式,R I **负载 图2-2 功率表的两种接线方式 R I * * 负 载 (a (b

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

早期的蒸汽汽车 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 在瓦特的故乡--英国格林诺克的小镇,家家户户都是生火烧水做饭。对这种司空见惯的事,有谁留过心呢?瓦特就留了心。有一天,他在厨房里看祖母做饭。灶上坐着一壶开水。开水在沸腾。壶盖啪啪啪地作响,不停地往上跳动。瓦特观 察好半天,感到很奇怪,猜不透这是什么 缘故,就问祖母说:“什么玩艺使壶盖跳 动呢?”祖母回答说:“水开了,就这样。” 瓦特没有满足,又 追问:“为什么水 开了壶盖就跳 动?是什么东西 推动它吗?”可能是祖母太忙了,没有功夫答对他,便不耐 烦地说:“不知道。小孩子刨根问底地问这些有什么意思 呢。”瓦特在他祖母那里不但没有找到答案,反而受到了冤 枉的批评,心里很不舒服,可他并不灰心。连续几天,每当 做饭时,他就蹲在火炉旁 边细心地观察着。起初,壶盖很安稳,隔了一会儿,水要开了,发出哗哗 的响声。突然,壶里的水蒸汽冒出来,推动壶盖 跳动了。蒸汽不住地往上冒,壶盖也不停地跳动 着,好象里边藏着个魔术师,在变戏法似的。瓦特高兴了,几乎叫出声来,他把壶盖揭开盖上,盖上又揭开,反复验证。他还把杯子、调羹遮在水蒸汽喷出的地方。瓦特终于弄清楚了,是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这水蒸汽的 力量还真不小呢。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的物理现象,正 是瓦特发明蒸汽机的认识源泉吗? 1769年,瓦特把蒸汽机改成为发动力较大的单动 式发动机。后来又经过多次研究, 成功发明了完善的 蒸汽机。由于蒸汽机的发明,英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利用 蒸汽推动铁制"海轮"的国家。十九世纪,开始海上运输 改革,一些国家进入了所谓的"汽船时代"。从此,船只 就行驶在茫茫无际的海洋上了。随之而来,煤矿、工厂、火车也全应用了蒸汽机。体力劳动解放了,经济发展了。这不能不说是蒸汽机发明的成果。当然也是蒸汽机的发明家瓦特的功劳。因此, 瓦特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瓦特十分重视学习和实蒸汽船

发明创造的事例22则完整版

《发明创造的事例》 发明创造的事例(1): 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 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因为他有电灯、留声机、电影和蓄电池等一千多种发明成果,所以人们称他为发明大王、魔术师。 爱迪生最大的功绩是发明了电灯,然而在他的发明创造中,最引起当时社会震惊的,莫过于留声机了。在1877年秋天,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轰动了整个纽约,各家报馆的新闻记者,像潮水般地涌来报道这一特大新闻。这一发明一经传出,激起当时社会急速而巨大的狂热达数月之久,铁路特开专车前去参观,许多人开始不相信这个发明,疑心他是先在里面藏了个什么会说话的东西骗人的,有个教堂的主教用最高速度对着收音盘背诵《圣经》中的一串专门名词,当这些名词一字不漏的从机器中重复出来时,人们才相信这东西确实不是虚假的,并且齐声称奇,报纸把留声机称之为19世纪的奇迹。 然而,爱迪生这项著名的发明构思,却是幸福的偶然性促成的。 一次,爱迪生一人在静静的实验室里研究改善在纸带上打印符号的电报机。这时,电报机内的一种单调的声音吸引了他。在试图排除这种声音时,爱迪生出乎意料地发现,这是纸带在小轴的压力下发出的声音。在改变小轴的压力时,声调的高度也随之变化。这就使他产生了一个念头:借助运动载体上深度不同的沟道来记录和回收声音。 无独有偶,爱迪生在另一次试验电话的时候,发现传话筒里的膜板,随话声而震动。他找了一根针,竖立在膜板上,用手轻轻按着上端,然后对膜板讲话。实验证明,声音愈高,颤动愈快;声音低,颤动就慢。这个发现,更奠定了他发明留声机的决心。 几天后,爱迪生就画出了草图,并立即和助手干起来。留声机的主要部件,是一个金属圆筒,圆筒边上刻有螺旋槽纹,把它按在一根长轴上,长轴一头装着曲柄,摇动曲柄,圆筒就会相应地转动。此外,还有两根金属小管,管的一头装有一块中心有钝头针尖的膜板。经过无数次的改造,世界上第一台留声机诞生了。爱迪生回忆说:我大声说完一句话,机器就回放我的声音。我一生从未这样惊奇过。 爱迪生在发明留声机之初,就一改再改。十年过后,他又从架子上的尘埃中把留声机取下来,要继续改善它,他仅在留声机上的发明专利权就超过了一百项。他是耳聋之人,能发明这样一个发声的机器已是令人惊异了。当我们看到这天的留声机时,不要忘记这上头渗透着爱迪生无数辛勤劳动的心血。实质上,在一个多世纪以来,留声机所掀起的礼貌和发明巨浪影响是十分深远的,电唱机、磁带录音机、磁带录像机、激光声像机相继问世,追溯其源头,不都是来自爱迪生的

发明故事

复印机 起初,爱迪生发明的石蜡纸,只是普遍运用于食品,糖果的包装材料上,后来他尝试在蜡纸上刻出文字轮廓,形成一张石蜡刻字纸版,在纸版下垫上白纸,再用墨水的滚轮从刻字的石蜡纸上滚一滚,奇妙的事发生了,白纸上出现清楚的字迹。之后又经过多次的改良试验,1976年,爱迪生开始量产他发明的复印机,一下子,机关,学校,事业单位,团体都采用这种蜡纸油印机。由于爱迪生复印机大受欢迎,风行全球,使得爱迪生深切体验到,应该发明人们普遍而且深切需要的东西。 同步发报机 早期的电报机,一次只能传递一个讯息,而且不能同时交换信号,由于爱迪生本身是电报技师,便著手改良传统发报机,制造出二重发报机,1974年又研发出四重发报机,也就是同步发报机。在无线电还没有发展的当时,同步发报机是一项重大的突破。 改良电话机 我们都知道,现代电话是由贝尔所发明的,事实上,电话能够清晰的接收与发话,要归功于爱迪生一次又一次的试验,突破传统的窠臼,制造出碳粉送话器,一举提高了电话的灵敏度,音量,接收距离,否则,我们现在打电话时还是会常常:喂!喂!听不到啊,听不清楚啦。 留声机诞生 1877年12月的一个夜里,梦罗园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微微颤抖著,不是因为寒冷,而是因为他们听到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的录音:「玛琍有只小绵羊,毛色白皙像雪样,不论玛琍到哪里,小羊总在她身旁……这项伟大的发明,不用小罐子老师多作介绍,大家都可以了解,它的应用面有多广。法国政府,还因此授与爱迪生爵士的头衔呢!后来,爱迪生又多次改良留声机,直到将滚筒式改成胶木唱盘式为止,这中间可不是一,二年而已,而是历经几十年的不断改进喔! 光明的使者 19世纪初,人们开始使用煤气灯(瓦斯灯),但是煤气靠管道供给,一但漏气或堵塞,非常容易出事,人们对于照明的改革,十分殷切。事实上,爱迪生为自己订定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除了改良照明之外,还要创造一套供电的系统。于是他和梦罗园的伙伴们,不眠不休的做了1600多次耐热材料和600多种植物纤维的实验,才制造出第一个炭丝灯泡,可以一次燃烧45个钟头。后来他更在这基础上不断改良制造的方法,终于推出可以点燃1200小时的竹丝灯泡。

蒸汽发明家——瓦特-作文

蒸汽发明家——瓦特 瓦特世界公认的蒸汽机发明家。 他的创造精神、超人的才能和不懈的钻研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瓦特改进、发明的蒸汽机是对近代科学和生产的巨大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导致了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的兴起,极大的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年,瓦特出生在英国苏格兰格拉斯哥市附近的一个小镇格里诺克,他的父亲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木匠,祖父和叔父都是机械工匠。 少年时代的瓦特,由于家境贫苦和体弱多病,没有受过完整的正规教育。 他曾经就读于格里诺克的文法学校,数学成绩特别优秀,但没有毕业就退学了。 但是,他在父母的教导下,一直坚持自学,很早就对物理和数学产生了兴趣。 瓦特从六岁开始学习几何学,到十五岁时就学完了《物理学原理》等书籍。 他常常自己动手修理和制作起重机、滑车和一些航海器械。 年,瓦特到格拉斯哥市当徒工。 由于收入过低不能维持生活,第二年他又到伦敦的一家仪表修理厂当徒工。

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好学,他很快学会了制造那些难度较高的仪器。 但是繁重的劳动和艰苦的生活损害了他的健康,一年后,他不得不回家休养。 一年的学徒生活使他饱尝辛酸,也使他练就了精湛的手艺,培养了他坚韧的个性。 年,当他的身体稍有好转,瓦特再次踏上了坎坷的道路来到格拉斯哥市。 他想当一名修造仪器的工人,但是因为他的手艺没有满师,当时的行会不允许。 幸运的是,瓦特的才能引起了格拉斯哥大学教授台克的重视。 在他的介绍下,瓦特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当了教学仪器的工人。 这所学校拥有当时较为完善的仪器设备,这使瓦特在修理仪器时认识了先进的技术,开阔了眼界。 这时,他对以蒸汽作动力的机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收集有关资料,还为此学会了意大利文和德文。 在大学里,他认识了化学家约瑟夫·布莱克和约翰·鲁宾逊等。 瓦特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科学理论知识。 年,瓦特与表妹玛格丽特·米勒结了婚。 年,学校请瓦特修理一台纽可门式蒸汽机,在修理的过程中,瓦特熟悉了蒸汽机的构造和原理,并且发现了这种蒸汽机的两大缺点:活塞动作不连续而且慢;蒸汽利用率低,浪费原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