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婚姻观念的研究


关于婚姻观念的研究 摘要: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影响的大环境下, 现代人的婚姻观念也受到西方自 由主义的冲击而潜移默化,最突出表现在离婚率上升,婚前同居,单身主义,丁克家庭,婚 外恋等社会现象上, 这些社会现象的产生背景是什么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婚姻价值观文 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 关键词:婚姻,爱情,婚外恋,独身主义,新婚姻法,投资,婚姻自由,未婚同居 一,婚姻观念转变的原因 当代中国伴随着"双重转型"——由封闭的传统农业社会向开放的工业社会转型,由计 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必然带来相应的婚恋文化与婚恋观念的变化, 导致婚姻观念与行为 的多元化. 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 20 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婚姻家庭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新 观念,新情况,新问题.针对婚姻家庭领域复杂的现象,多元化的观念,以及 80 后对婚姻的 不同见解,当代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及各行各业的广大群众展开了充分的大讨论. 随着世纪初新婚姻法的出台和当代社会生活中反映出的若干有关婚姻的问题, 全文对这 场大讨论所涉及的有关婚姻观念若干热点问题(结婚的意义;婚姻自由;单身的理由;婚外 恋现象;未婚同居;丁克家庭等)进行了系统归纳总结,并对进行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教育 进行了对策思考. 二,当代婚姻家庭观念讨论的若干热点问题 当代婚姻家庭观念讨论的若干热点问题 2.1 非诚勿扰——结婚的意义探索 究竟为什么要结婚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 这是人类得以延续的必须, 同时结婚后组成 的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 每个人有相应明确的权利和义务, 社会才能得以稳定有序地发展, 于是形成了一套社会婚姻规则, 每个人都必须遵守这套游戏规则. 当然人们也有选择不结婚 或不生育的权利,就是在经济条件的允许和自我意愿的前提下选择单身或者组成丁克家庭. 2.1.1 为爱而婚 婚姻的核心元素之一是爱情,于是结婚不仅是共同生活的需要,更是情感交流,关怀 的需要.社会以家庭为组成单元,于是就有了亲人与其它人的区别,在当今的这种社会制度 下自然会产生信任危机, 私有制使人类的私利性得以滋生, 高科技的普及无奈地使人与人之 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亲人就成为最值得信任,同时能得到最多真诚的爱的对象,尤其是夫妻 之间,这种情感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所以为爱而结婚的想法成为婚姻思想的主流, 至少爱是人们潜意识里最深的渴望. 年青 的时候为之而兴奋,为之而追逐,精神恋爱成为爱的核心,所谓"为爱可以不要面包"就是最 好的语言诠释. 2.1.2 结婚

是投资
1
当今,人们在更加重视婚姻质量和生活品质的同时,婚姻观念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 变化——婚姻在承载爱情的同时,人们更多的希望它是生活的保障.对婚姻的选择,被不少 人视为投资行为,甚至是投机行为. 把婚姻视为投资,这种现象在自然结识相恋的婚姻中体现得还不算明显,体现最充分 的要数形式传统的相亲.相亲虽然形式老旧,但是新时代已赋予了相亲新内容.大龄单身群 体的扩大使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年轻人被动或主动的陷入了相亲的漩涡. 如今的相亲在某种程 度上成了投资风险的预估. 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讲,婚姻就是一种投资,是经济行为的一部分.但婚姻这种投资行 为并不会只得到收益,还要付出机会成本,所以不适宜投机.从快乐经济学角度讲,金钱和 爱情都只是一种快乐资源,而不是快乐本身,调节要适度,配置要合理,只有这样,在婚姻 中快乐资源才能转化为真正的快乐. 2.2 离婚也自由 恋爱低龄化,离婚率上升,婚外恋增多,未婚同居及婚外性行为……使得爱情,生育与 婚姻由原先的统一转变为日趋分离. 北京曾是离婚率较高的城市, 现在这座城市的复婚率为 10%. 全国结婚数量逐年稳步下降,而同时,离婚数量稳中有升.2000 年,全国有 848 玩多 对新人喜结良缘,121 万多对夫妻分手.与 1990 年相比均有较大变化.全国结婚,离婚数 量的"一降一升"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人婚姻家庭观念正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 放.夫妻双方更强调情感的融洽,生活的幸福,更讲求家庭人际关系的平等.一旦婚后的现 实与婚前的期望产生矛盾且不可调和,他们多数选择离婚而不愿意继续凑合下去. 2.3 婚外恋——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婚外恋"从字面上它是一场恋爱,但从实质上它不过是一个偷情的过程,这是由男女性 别不同,生理心理不同所带来的必然区别. 婚外恋的结果无非是两种: 一是打破当前的组合转向新的组合; 二是疯过吵过闹过之后 退回去. 而都市白领的婚外恋多数选择了后者, 他们只想获得婚外感情的刺激, 却懒得离婚. 婚外恋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是一件不容回避的事情.因为爱不再是唯一的,不再是从一 而终的,如何看待这种婚外恋,婚外情,就在于这种婚外恋,婚外情对于相关的人,对社会 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有关的各方如何看待这些事情, 遵循 什么样的规则.调查中发现很多人都认可这种规则,或者认为如果在玩这种游戏的时候,尽 可能的减少对游戏各方的损失,那么这种游戏就可以玩下去. 2.4 独身主义 独身主义是指他(她)们在生活能力上,在生理上完全可以结婚,但由于不愿意承担 家庭的负担或感情遭受挫折而自愿地保

持单身. 由于经济和物质条件的宽裕,现代社会中的独身群体逐渐扩大.有这么一部分人,他 们追求个性解放和生活自由,拒绝婚姻,拒绝家庭.但对另一部分人来说,独身仅仅是一种 无可奈何的生活方式.他们不排斥婚姻,不拒绝爱情,但是他们是完美主义者,会把婚姻理
2
想化,对配偶过分挑剔,因此宁愿独身也绝不勉强自己.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独身而不禁欲 才是最佳人生方案. 2.5 先尝禁果——未婚同居 未婚同居是指在我国没有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也没有被我国法律明确的禁止,未婚 男女不以夫妻名义公开或秘密地共同生活的一种两性关系.这种社会现象, 在我国正呈 一种蔓延趋势,正严重冲击着现有的婚姻制度,并对婚姻家庭观念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 总之,不管怎样的婚姻观念,都是现代社会发展和传统伦理道德共同作用的产物,且 不论对错,我们都应该在判断之前尝试改变抑或引导. 三,关于进行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教育的思考 如何建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婚姻是两个人一生一世的大事,任何先入为主的,似是而非 的看法,都会严重影响到婚姻的品质.因此,对于每对爱侣来说,需要认真考虑到以下几点: (1)希望爱侣不断地健康成长,以确保美满,和谐的婚姻.婚姻关系是两个人共同成长与彼 此刺激成熟的关系.而双方成熟的个性,才是成功婚姻的前提. (2)要肯定婚姻的真正意义:不只是为家庭,为社会尽一份责任;更重要的是期待从婚姻中 满足爱人与被爱的心理需要,以及期待因此达到更多的成熟与自我成长. (3)要不断地浇灌,照拂婚姻的花园.夫妻关系当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夫妻两个人之间的感 情,那是要用心去载培,发展,维护的. (4)要了解婚姻本身不可能一片坦途.来自不同家庭的男女,思考方式与生活习惯,本来就 完全不同,谁也无法保证他们的婚姻道路是一片光明.只有以两颗心合一的心,紧毅地向前迈 进,而且要随时不断地相互调适,锐变才能真正的白头偕老. (5)要承认彼此之间是有差异的,但是要给予最大的尊重.真正的婚姻,应但尊重,接纳并 分享这些差异,才能够使得婚姻生活多姿多彩. (6)要好好规划两个人未来的生涯.每个人都有他的理想和生命旅程中所树立的标杆.当两 个人融合在一起的时候应当把个人的"事业抱负","身心保健","学习成长","投资理 财","生活情趣","社交活动","休闲旅游"等等,做一番短期的,长期的构思,拟订 双方乃至一家人可以接受的生涯规划,然后努力的去追求理想的实现. 总而言之,婚前婚后,每对伴侣首先要努力学习扮演新的角色.其实做一对快乐的夫妻, 说起来似乎并不困难,实际上却不简单.有许多不同的角色都在等着你去扮演.所以要缔造真 正快乐,

幸福的婚姻,彼此需要付出和奉献很多. 附录: 附录: 参考文献: 《我国 90 年代婚姻家庭观念若干热点问题的研究》——2004;清华大学;牛玉屏
3
《论新《婚姻法》的不足》——2001;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关鑫;邢晓璐 《负责任》——中国新闻周刊;2001 年 18 期.;孤言真 《中国婚姻伦理嬗变研究》——2006;黑龙江大学;王歌雅 《当代中国婚姻伦理的演变与合理导向研究》——2008;吉林大学;闫玉 《婚姻冲突法问题研究》——2005;武汉大学;焦燕 《文化冲突与化解:中西方跨文化婚姻研究》——2008;华北电力大学,姬程斌 《情与理的交锋》——2007;首都师范大学;陈志坚 《关系契约视野下的婚姻和婚姻立法》——2008;西南政法大学;康娜 《社会转型对中国城市婚姻观念的影响》——2004;吉林大学;安起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青年婚姻情感的变迁》——2005;广西师范大学;曾婷 《社会转型与婚姻家庭价值观念变化的研究》——2002;吉林农业大学;杨柳 《尴尬的婚姻自由》——2006;苏州大学;谢燕红 《中国现代婚姻文化嬗变研究》——2002;首都师范大学;黄东 《自我和谐,人际信任与婚姻质量的相关研究》——2008;华东师范大学;吴彪 /view/1657779.htm /qiaohe0315/blog/item/4be7a3f449c6ea69dcc47473.html /question/17580867.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d51723798.html,/b890638/d6*******.htm https://www.360docs.net/doc/d51723798.html,/2007shjjp/sixiangdaode/jiaoan/6-3.htm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