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展望

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展望
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展望

摘要:碳化硅作为一种宽禁带材料,具有高击穿场强、高饱和电子漂移速率、高热导率等优点,可以实现高压、大功率、高频、高温应用的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该文对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器件的最新发展进行回顾,包括碳化硅功率二极管、MOSFET、IGBT,并对其在电力系统的应用现状与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碳化硅;功率器件;电力系统

1 引言

理想的半导体功率器件,应当具有这样的静态和动态特性:在阻断状态,能承受高电压;在导通状态,具有高的电流密度和低的导通压降;在开关状态和转换时,具有短的开、关时间,能承受高的d i/d t 和d u/d t,具有低的开关损耗,并具有全控功能。半个多世纪以来(自20世纪50年代硅晶闸管的问世),半导体功率器件的研究工作者为实现上述理想的器件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已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各类硅基功率半导体器件(功率二极管、VDMOS、IGBT、IGCT等)被成功制造和应用,促使各种新型大功率装置成功地应用于各种工业电源、电机驱动、电力牵引、电能质量控制、可再生能源发电、分布式发电、国防和前沿科学技术等领域。

然而由于在电压、功率耐量等方面的限制,这些硅基大功率器件在现代高性能电力电子装置中(要求具有变流、变频和调相能力;快速的响应性能~ms;利用极小的功率控制极大功率;变流器体积小、重量轻等)不得不采用器件串、并联技术和复杂的电路拓扑来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导致装置的故障率和成本大大增加,制约了现代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作为新型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碳化硅(SiC),因其出色的物理及电特性,正越来越受到产业界的广泛关注。碳化硅功率器件的重要优势在于具有高压(达数万伏)、高温(大于500℃)特性,突破了硅基功率器件电压(数kV)和温度(小于150℃)限制所导致的严重系统局限性。随着碳化硅材料技术的进步,各种碳化硅功率器件被研发出来,如碳化硅功率二极管、MOSFET、IGBT等,由于受成本、产量以及可靠性的影响,碳化硅功率器件率先在低压领域实现了产业化,目前的商业产品电压等级在600~1700V。近两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高压碳化硅器件已经问世,如的碳化硅二极管[1],10kV的碳化硅MOSFET[2]和13~15kV[3-4]碳化硅IGBT等,并持续在替代传统硅基功率器件的道路上取得进步。这些碳化硅功率器件的成功研发带来了半导体功率器件性能的飞跃提升,引发了新一轮技术革命,必将在众多应用领域,如电力系统中的高压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2 碳化硅材料及功率器件进展

碳化硅材料

在体单晶材料方面,SiC单晶衬底已经商品化。目前国际上已有 mm和 mm的SiC抛光衬底材料出售,具有批量生产能力的公司超过十家。高功率SiC器件的芯片面积很大(单胞面积> 1cm),需要大尺寸和低缺陷的衬底材料,尤其需要很低的微管缺陷密度。在这种需要的激励之下并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困扰SiC单晶生长的微管缺陷控制技术也在2004年获得突破。如日本Toyata公司采用“重复a 面”(repeated a-face:RAF)生长技术,实现了 SiC单晶的无微管生长,同时也将位错密度降低到250/cm2以下[5]。2005年美国Intrinsic公司也获得了零微管(Zero Micropipe,简称ZMP)的SiC单晶技术,并于2006年生长出无微管的 mm SiC 衬底材料。在并购了Intrinsic公司获得零微管技术后,Cree公司直径 mm的4H-SiC导通衬底的微管密度最低达cm2,甚至零微管,使得用于制作面积为1cm2的功率器件能够实现90%以上的器件成品率。

外延材料方面,SiC外延生长设备的规模也不断增大,能够同时生长多片大尺寸的SiC外延。例如瑞典Epigress公司的VP2800HW型热壁式SiC外延生长系统能够同时生长10片 mm高质量SiC外延,为了把SiC功率器件抵抗电压提高到10 kV,SiC外延的厚度要达到100μ m。在SiC外延研究中,一个重要指标是外延层少子寿命。少子寿命不仅反映了深能级密度和材料缺陷密度等重要外延参数,而且直接决定了高功率SiC器件的通流能力。据理论研究,20kV SiC器件中少子寿命应在10s以上,否则通流能力很弱。目前日本NEDO公司利用垂直型外延炉实现了高质量的厚达28μm的外延,在 mm上取得了少子寿命分布图,其平均值为1s[6]。SiC 外延技术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4°偏轴4H-SiC衬底上的高质量外延生长。4°偏轴衬底凭借其成本优势逐渐成为大尺寸4H-SiC的主流,但与8°偏轴相比小角度偏轴衬底上外延生长的难度较高,台阶聚并(step-bunching)现象严重,导致出现表面形貌差、缺陷密度高以及外延材料均匀性不好等问题。美国Cree公司通过改进生长条件和生长步骤获得了mm 4°偏轴4H-SiC衬底上理想的外延生长工艺,缺陷密度只有2/cm2。这些外延材料参数可满足SiC器件研究和批量生产的要求[7]。

碳化硅功率二极管

碳化硅功率二极管有3种类型:肖特基二极管(Schottky barrier diode,SBD)、PIN 二极管和结势垒控制肖特基二极管(junction barrier Schottky,JBS)。在5kV阻断电压以下的范围,碳化硅结势垒肖特基二极管是较好的选择。JBS二极管结合了肖特基二极管所拥有的出色的开关特性和PIN结二极管所拥有的低漏电流的特点。把JBS二极管结构参数和制造工艺稍作调整就可以形成混合PIN-肖特基结二极管(merged PIN Schottky,MPS)。由于碳化硅二极管基本工作在单极型状态下,反向恢复电荷量基本为零,可以大幅度地减少二极管反向恢复引起的自身瞬态损耗以及相关的IGBT 开通瞬态损耗,非常适用于开关频率较高的电路。

PIN结二极管在4~5kV或者以上的电压时具有优势,由于其内部的电导调制作用而呈现出较低的导通电阻,使得它比较适用于高电压应用场合。有文献报道阻断电压为和的超高压PIN二极管,其正向和反向导通特性如图1所示,在电流密度为100 A/cm2时,其正向压降分别仅为和[1]。这种高压的PIN二极管在电力系统,特别是高压直流输电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碳化硅MOSFET器件

功率MOSFET具有理想的栅极绝缘特性、高速的开关性能、低导通电阻和高稳定性,在硅基器件中,功率MOSFET获得巨大成功。同样,碳化硅MOSFE也是最受瞩目的碳化硅功率开关器件,其最明显的优点是,驱动电路非常简单及与现有的功率器件(硅功率MOSFET和IGBT)驱动电路的兼容性。碳化硅功率MOSFET面临的两个主要挑战是栅氧层的长期可靠性问题和沟道电阻问题。

图1 超高压 SiC PIN二极管

图2 10kV SiC MOSFET与SiC IGBT正向阻断特性

图3 栅氧层可靠性的改进

随着碳化硅MOSFET 技术的进步,高性能的碳化硅MOSFET也被研发出来,已有研究结果报道了具有较大的电压电流能力的碳化硅MOSFET器件。三菱公司报道的碳化硅MOSFET器件的导通比电阻为5mΩ·cm2,比硅基的CoolMOS的性能指数好15~20倍。美国Cree公司报道了、阻断电压10 kV、电流20 A的碳化硅MOSFET 芯片,其正向阻断特性如图2所示。通过并联这样的芯片得到的模块可以具备100 A的电流传输能力[3]。该器件在20 V的栅压下的通态比电阻为127 mΩ·cm2,同时具有较好的高温特性,在200 ℃条件下,零栅压时可以实现阻断10 kV电压。

在碳化硅MOSFET 的可靠性研究方面,有研究报道了在350 ℃下碳化硅栅氧层具有良好的可靠性[8]。如图3所示,20 年以来碳化硅MOSFET 栅氧层的可靠性得到明显提高。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栅氧层将有望不再是碳化硅MOSFET 的一个瓶颈。

碳化硅IGBT

在高压领域,碳化硅IGBT器件将具有明显的优势。由于受到工艺技术的制约,碳化硅IGBT的起步较晚,高压碳化硅IGBT面临两个挑战:第一个挑战与碳化硅MOSFET器件相同,沟道缺陷导致的可靠性以及低电子迁移率问题;第二个挑战是N型IGBT需要P型衬底,而P 型衬底的电阻率比N 型衬底的电阻率高50倍。因此,

1999 年制成的第一个IGBT 采用了P 型衬底。经过多年的研发,逐步克服了P 型衬底的电阻问题,2008 年报道了13 kV的N沟道碳化硅IGBT器件,比导通电阻达到22mΩ·cm2[3]。图4对15kV的N-IGBT和MOSFET 的正向导通能力做了一个比较[4],结果显示,在结温为300 K时,在芯片功耗密度为200 W/cm2 以下的条件下,MOSFET 可以获得更大的电流密度,而在更高的功耗密度条件下,IGBT可以获得更大的电流密度。但是在结温为127℃时,IGBT在功耗密度为50 W/cm2以上的条件下就能够导通比MOSFET更高的电流密度。同一年,该团队还报道了阻断电压达到12kV 的P沟道碳化硅IGBT,导通比电阻达到14mΩ·cm2[8]。新型高温高压碳化硅IGBT 器件将对大功率应用,特别是电力系统的应用产生重大的影响。在15kV以上的应用领域,碳化硅IGBT综合了功耗低和开关速度快的特点,相对于碳化硅的MOSFET 以及硅基的IGBT、晶闸管等器件具有显着的技术优势,特别适用于高压电力系统应用领域。

3 碳化硅功率器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展望

固态变压器

随着分布式发电系统、智能电网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固态变压器作为其中的关键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固态变压器是一种以电力电子技术为核心的变电装置,它通过电力电子变流器和高频变压器实现电力系统中的电压变换和能量传递及控制,以取代电力系统中的传统的工频变压器。与传统变压器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同时具有传统变压器所不具备的诸多优点,包括供电质量高、功率因数高、自动限流、具备无功补偿能力、频率变换、输出相数变换以及便于自动监控等优点。固态变压器的输入侧电压等级非常高,一般在数千至数万伏,目前多采用拓扑或器件串联的方式,结构较为复杂。图5所示为10kVA的固态变压器示意图[9]。新兴的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特别是15kV以上碳化硅MOSFET、IGBT的出现,将有利于固态变压器的结构简化及可靠性提升。

图4 15kV SiC IGBT和MOSFET导通特性对比

图5 10kVA的固态变压器示意图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是指电力电子技术与现代控制技术结合,以实现对交流输电系统电压、相位角、品质、功率潮流的连续调节控制,从而大幅度提高输电线路输送能力和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水平,降低输电损耗。FACTS技术主

要采用晶闸管、GTO、IGBT等器件,由于硅器件自身物理限制,致使更高电压等级或者更高功率等级的FACTS控制器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制约。碳化硅功率器件固有的高耐压特性,随着其器件水平的不断发展,在FACTS技术中必然越来越受到重视。

直流输电技术

轻型直流输电技术是在高压直流输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其特点是直流输电两端变流器采用可关断器件构成电压源逆变器,不存在换相失败、受端系统必须提供无功容量的问题,而且可以省去换流变压器,简化换流站结构。受制于可关断硅器件水平的制约,其输电容量通常较小。图6是轻型直流输电中

图6 由IGBT构成的电压源型换流器单相图

由IGBT构成的电压源型换流器[10],利用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技术进行无源逆变,不但可以向无交流电源的负荷点送电,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提供无功功率。

随着碳化硅MOSFET/IGBT 等器件性能、电压等级和功率等级的提高,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在轻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应用,有望进一步提高其输电容量及适用电压等级,为轻型直流输电的应用拓展带来新的机遇。

4 总结

在当前节能减排的重大国际发展趋势下,对于碳化硅功率器件而言,其优势明显。可以预见,新型高压大容量碳化硅功率器件将在高压电力系统中开辟出全新的应用,对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变革产生持续的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 Sugawara Y,Takayama D,Asano K,et al.12~19 kV 4H-SiC pin diodes with low power loss[C]Nature, 2004,430,1009-1012.

[6] Ito of a high rate 4H-SiC epitaxial growth technique achieving large-area uniformity [J]. Materials Science Forum,2009,600,111-114.[7] Sumakeris J,Henning J,et uniform ,high quality SiC epitaxy on 100mm substrates [J].Materials Science Forum,2009,600,99-102.

[8] Yu L C.Simulation,model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iC devices[C]型直流输电——一种新一代的HVDC 技术[J].电网技术,2003,27(1):47-51.

碳化硅功率器件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应用

碳化硅功率器件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应用 随着全球经济和技术的蓬勃发展,能源消耗逐年增加。目前,全球的二氧化碳(CO2)排放中有25%来源于汽车。有报告指出,截至2030年,全球CO2排放量将曾至423亿t。在我国,汽车排放带来的污染已经成为城市大气污染中的主要因素,我国的CO2排放目前已居全球第2,节能减排已成为汽车业发展的重大课题。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实现节能减排及我国汽车产业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措施。电力驱动系统是影响新能源汽车动力性能、可靠性和成本的关键因素。目前,EV和HEV的电力驱动部分主要由硅(Si)基功率器件组成。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对电力驱动的小型化和轻量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材料限制,传统Si基功率器件在许多方面已逼近甚至达到了其材料的本征极限,如电压阻断能力、正向导通压降、器件开关速度等,尤其在高频和高功率领域更显示出其局限性。因此,各汽车厂商都对新一代碳化硅(SiC)功率器件寄予了厚望,希望通过应用SiC功率器件大幅实现电动汽车逆变器和DC-DC 转换器(为转变输入电压后有效输出固定电压的电压转换器)等驱动系统的小型轻量化。由于SiC器件与Si器件相比,有更高的电流密度。在相同功率等级下,SiC功率模块的体积显著小于Si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模块。丰田的技

术人员在一场演讲会上公开表达了对SiC器件的期待,他所强调的SiC功率器件的优点之一就是能实现功率模块的小型化。以智能功率模块(Intelligent Power Module,IPM)为例,利用SiC功率器件,其模块体积可缩小至Si基功率模块的1/3~2/3。由于SiC器件的能量损耗只有Si器件的50%,发热量也只有Si基器件的50%;另外,SiC器件还有非常优异的高温稳定性。因此,散热处理也更加容易进行,不但可以显著减小散热器的体积,还可以实现逆变器与马达的一体化。基于上述原因,SiC器件也被美誉为“重环保时代的关键元件”。SiC功率半导体已成为节能、高效、环保的代名词。为此,汽车业界对SiC的期待十分迫切,丰田汽车表示“SiC 具有与汽油发动机同等的重要性”。在输出功率为30kW 的工况下,试制的逆变器体积为0.5L,输出密度为60kW/L,此时功率元件的温度约为180℃。构成逆变器的器件除了SiC功率模块外,还包括驱动SiC功率器件的控制电路、散热片、冷却风扇及电容器等。因此,国内要想在电力电子器件方面摆脱国外束缚,改变我国电力电子技术长期落后的局面,就需要Si基IGBT和新一代SiC电力电子器件双管齐下,共同追赶国外先进技术的脚步。保证在Si基器件不断成熟的情况下,新一代器件技术也与国外的齐头并进。当新一代器件技术普及时,中国就可以站在电子功率器件的高端领域,改写整个电子功率器件全球产业化竞争的格局。

各种SiC功率器件的研究和开发进入迅速发展时期

各种SiC功率器件的研究和开发进入迅速发展时期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以硅(Si)和锗(Ge)为代表的第一代半导体材料奠定了微电子产业的基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硅材料的制备与工艺日臻完美,Si基器件的设计和开发也经过了多次迭代和优化,正在逐渐接近硅材料的极限,Si基器件性能提高的潜力愈来愈小。现代电子技术对半导体材料提出了高温、高功率、高压、高频以及抗辐射等新要求,而宽带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SiC拥有非常高的击穿场强、卓越的开关性能和良好的热导率,极其适合下一代电源转换应用,如太阳能逆变器、UPS、电动汽车和工业传动等。 SiC功率器件的研发始于1970年代,80年代SiC晶体质量和制造工艺获得大幅改进,随着90年代高品质6H-SiC和4H-SiC外延层生长技术的成功应用,各种SiC功率器件的研究和开发进入迅速发展时期。 SiC是由硅和碳组成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C原子和Si原子不同的结合方式使SiC拥有多种晶格结构,如4H,6H,3C等等。4H-SiC因为其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能够提供较高的电流密度,常被用来做功率器件。下表是4H-SiC与Si物理特性对比。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4H-SiC禁带宽度为Si的3倍,击穿场强为Si的10倍,漂移率为Si的2倍,热导率为Si 的2.5倍。这些优异的特性是如何带来功率器件的改变呢?我们接下来分三个方面详细地分析一下。 击穿电压与通态电阻 击穿电压是功率器件的一个重要指标。功率开关器件的正向电压承受能力与其漂移区的长度和电阻率有关,而单极功率开关器件的通态电阻又直接决定于漂移区的长度和电阻率,与其制造材料击穿电场强度的立方成反比。因为4H-SiC有10倍于Si的击穿电场强度,因此基于SiC的功率器件允许使用更薄的漂移区来维持更高的阻断电压,从而显著降低了正向压降以及导通损耗。由下图可见,如果要获得5000V的耐压,使用掺杂为2.5e13/cm3的衬底材料,Si基功率器件需要漂移层厚度0.5mm,单位面积电阻为10Ωcm2;SiC MOSFET使用掺杂为2.0e15/cm3的漂移层,需要的厚度仅有0.05mm,单位面积电阻仅为

第三代半导体面SiC碳化硅器件及其应用

第三代半导体面-SiC(碳化硅)器件及其应用 作为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材料,SiC以其优良的物理化学特性和电特性成为制造短波长光电子器件、高温器件、抗辐照器件和大功率/高额电子器件最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特别是在极端条件和恶劣条件下应用时,SiC器件的特性远远超过了Si器件和GaAs器件.因此,SiC器件和各类传感器已逐步成为关键器件之一,发挥着越来超重要的作用. 从20世纪80年代起,特别是1989年第一种SiC衬底圆片进入市场以来,SiC器件和电路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在某些领域,如发光二极管、高频大功率和高电压器件等,SiC器件已经得到较广泛的商业应用.发展迅速.经过近10年的发展,目前SiC器件工艺已经可以制造商用器件.以Cree为代表的一批公司已经开始提供SiC器件的商业产品.国内的研究所和高校在SiC材料生长和器件制造工艺方面也取得厂可喜的成果.虽然SiC材料具有非常优越的物理化学特性,而且SiC器件工艺也不断成熟,然而目前SiC器件和电路的性能不够优越.除了SiC材料和器件工艺需要不断提高外.更多的努力应该放在如何通过优化S5C器件结构或者提出新型的器件结构以发挥SiC材料的优势方面. 1 SiC分立器件的研究现状 目前.SiC器件的研究主要以分立器件为主.对于每一种器件结构,共最初的研究部是将相应的Si或者GaAs器件结构简单地移植到SiC上,而没有进行器件结构的优化.由于SiC的本征氧化层和Si相同,均为SiO2,这意味着大多数Si器件特别是M帕型器件都能够在Si C上制造出来.尽管只是简单的移植,可是得到的一些器件已经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而且部分器件已经进入厂市场.S iC光电器件,尤其是蓝光发光二极管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已经进入市场,它是第一种大批量商业生产的SiC器件.日前高电压SiC肖特基二极管、SiC射频功率晶体管以及SiC M OSFET和MESFET等也已经有商业产品.当然所有这些SiC产品的性能还远没有发挥SiC 材料的超强特性,更强功能和性能的SiC器件还有待研究与开发.这种简单的移植往往不能完全发挥SiC材料的优势.即使在SiC器件的一些优势领域.最初制造出来的SiC器件有些还不能和相应的Si或者CaAs器件的性能相比. 为了能够更好地将SiC材料特性的优势转化为SiC器件的优势,目前正在研究如何对器件的制造工艺与器件结构进行优化或者开发新结构和新工艺以提高SiC器件的功能和性能.1.1 SiC肖特基二极管 肖特基二极管在高速集成电路、微波技术等许多领域有重要的应用.由于肖特基二极管的制造工艺相对比较简单,所以对SiC肖特基二极管的研究较为成熟.普渡大学最近制造出了阻断电压高达4.9kV的4H-SiC肖特基二极管,特征导通电阻为43mΩ?c㎡,这是目前SiC 肖特基二极管的最高水平. 通常限制肖特基二极管阻断电压的主要因素是金—半肖特基接触边沿处的电场集中.所以提高肖特基二极管阻断电压的主要方法就是采用不同的边沿阻断结构以减弱边沿处的电场集中.最常采用的边沿阻断结构有3种:深槽阻断、介质阻断和pn结阻断.普放大学采用的方法是硼注入pn结阻断结构,所选用的肖特基接触金属有Ni,Ti.2000年4月Cree和K ansai联合研制出一只击穿电压高达12.3kV的SiC整流器,主要采用了新的外延工艺和改进的器件设计.该器件具有很低的导通电阻,正向导通电压只有4.9 V ,电流密度高,可以达到100A/c㎡,是同类Si器件的5倍多. 1.2 SiC功率器件 由于SIC的击穿电场强度大约为Si的8倍.所以SiC功率器件的特征导通电阻可以做得小到相应Si器件的1/400.常见的功率器件有功率MOSFET、IGBT以及多种MOS控制闸流管等.为了提高器件阻断电压和降低导通电阻,许多优化的器件结构已经被使用.表1给出了

功率半导体器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功率半导体器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MOSFET是由P极、N极、G栅极、S源极和D漏级组成。它的导通跟阻断都由电压控制,电流可以双向流过,其优点是开关速度很高,通常在几十纳秒到几百纳秒,开关损耗小,适用于各类开关电源。但它也有缺点,那就是在高压环境下压降很高,随着电压的上升,电阻变大,传导损耗很高。 随着电子电力领域的发展,IGBT出现了。它是由BJT和MOS组成的复合式半导体,兼具二者的优点,都是通过电压驱动进行导通的。IGBT克服了MOS的缺点,拥有高输入阻抗和低导通压降的特点。因此,其广泛应用于开关电源、电车、交流电机等领域。 如今,各个行业的发展几乎电子化,对功率半导体器件的需求越来越大,不过现在功率半导体器件主要由欧美国家和地区提供。我国又是全球需求量最大的国家,自给率仅有10%,严重依赖进口。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生产制造要求特别严格,需要具备完整的晶圆厂、芯片制造厂、封装厂等产业链环节。国内企业的技术跟资金条件暂时还无法满足。 从市场格局来看,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中,海外龙头企业占据主导地位。我国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生产制造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制造功率半导体器件有着严格的要求,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心控制。最后的成品仍需要经过专业仪器的测试才能上市。这也是为半导体器件生产厂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体现。没有经过测试的半导体器件一旦哪方面不及格,则需要重新返工制造,将会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深圳威宇佳公司是国内知名的功率半导体检测专家,专门生产制造简便易用、高精度的设备,让操作人员轻松上手操作,省力更省心。如生产的IGBT动态参数测试设备、PIM&单管IGBT 专用动态设备、IGBT静态参数测试设备、功率半导体测试平台等,均是经过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精心打磨出来的,设备高可靠性、高效率,已在市场上应用超过10年,历经了超过500万只模块/DBC的测试考验。

碳化硅电子器件发展分析报告

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现状分析 目录 1.SiC器件的材料与制造工艺 (2) 1.1 SiC单晶 (2) 1.2 SiC外延 (3) 1.3 SiC器件工艺 (4) 2. SiC二极管实现产业化 (5) 3. SiC JFET器件的产业化发展 (7) 4. SiC MOSFET器件实用化取得突破 (7) 5. SiC IGBT器件 (8) 6. SiC功率双极器件 (9) 7. SiC 功率模块 (10) 8. 国内的发展现状 (11) 9. SiC电力电子器件面对的挑战 (11) 9.1 芯片制造成本过高 (11) 9.2 材料缺陷多,单个芯片电流小 (12) 9.3 器件封装材料与技术有待提高 (12) 10. 小结 (12)

在过去的十五到二十年中,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所研发的碳化硅器件的性能指标远超当前硅基器件,并且成功实现了部分碳化硅器件的产业化,在一些重要的能源领域开始逐步取代硅基电力电子器件,并初步展现出其巨大的潜力。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的持续进步将对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发展起到革命性的推动作用。随着SiC单晶和外延材料技术的进步,各种类型的SiC器件被开发出来。SiC器件主要包括二极管和开关管。SiC二极管主要包括肖特基势垒二极管及其新型结构和PiN 型二极管。SiC开关管的种类较多,具有代表性的开关管有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开关管(MOSFET)、结型场效应开关管(JFET)、绝缘栅双极开关管(IGBT)三种。 1.SiC器件的材料与制造工艺 1.1 SiC单晶 碳化硅早在1842年就被发现了,但直到1955年,飞利浦(荷兰)实验室的Lely 才开发出生长高品质碳化硅晶体材料的方法。到了1987年,商业化生产的SiC衬底进入市场,进入21世纪后,SiC衬底的商业应用才算全面铺开。碳化硅分为立方相(闪锌矿结构)、六方相(纤锌矿结构)和菱方相3大类共260多种结构,目前只有六方相中的4H-SiC、6H-SiC才有商业价值,美国科锐(Cree)等公司已经批量生产这类衬底。立方相(3C-SiC)还不能获得有商业价值的成品。 SiC单晶生长经历了3个阶段, 即Acheson法、Lely法、改良Lely法。利用SiC 高温升华分解这一特性,可采用升华法即Lely法来生长SiC晶体。升华法是目前商业生产SiC单晶最常用的方法,它是把SiC粉料放在石墨坩埚和多孔石墨管之间,在惰性气体(氩气)环境温度为2 500℃的条件下进行升华生长,可以生成片状SiC晶体。由于Lely法为自发成核生长方法,不容易控制所生长SiC晶体的晶型,且得到的晶体尺寸很小,后来又出现了改良的Lely法。改良的Lely法也被称为采用籽晶的升华法或物理气相输运法 (简称PVT法)。PVT法的优点在于:采用 SiC籽晶控制所生长晶体的晶型,克服了Lely法自发成核生长的缺点,可得到单一晶型的SiC单晶,且可生长较大尺寸的SiC单晶。国际上基本上采用PVT法制备碳化硅单晶。目前能提供4H-SiC晶片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欧美和日本。其中Cree产量占全球市场的85%以上,占领着SiC晶体生长及相关器件制作研究的前沿。目前,Cree的6英寸SiC晶片已经商品化,可以小批量供货。此外,国内外还有一些初具规模的SiC晶片供应商,年销售量在1万片上下。Cree生产的SiC晶片有80%以上是自己消化的,用于LED衬底材料,所以Cree是全球

电力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电力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马宁宁 (曲阜师范大学电气信息与自动化学院邮编: 276826) 摘要:我国电力系统情况复杂,为了能够深入了解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形势,对我国电力的系统进行了调查。 我国电力系统的整体现状比较好,随着经济的增长,电力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存在地区的差异。电源结构也存在在一些问题,要调整这种电源结构,需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每一种电源尤其火电需要进行技术进步调整;二是水电、火电及其他发电形式的比例应合理调整;三是电源布局也应调整。我国煤炭资源储藏量不少,但分布极不合理。负荷高的地方如华东地区基本没有煤,煤大部分集中在西北部或华北北部。而适宜建水电的地方大部分在西部。水能资源不少,但分布不合理。应该通过电网建设调整布局使电力资源得到最大优化我国幅员辽阔各种可再生资源比较丰富,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能够实现绿色电能的效果。 关键词:电力系统、能源、电源结构 China's electric power system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Ma Ningning (Qufu Normal university electricity information and automated institute zip code: 276826) Abstract:The more complicated the situation of China's electric power system,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depth of China's electric power system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China's electricity system were investigated. China's electric power system's overall status quo is better, with economic growth, electricity demand is also growing, but the existence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Power structures also exist on some issues, it is necessary to adjust the power structure, to begin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irst, every kind of fire power, in particular the need for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djustment; Second, hydropower, thermal power and other forms of power generation should be proportional

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展望

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展望 摘要:碳化硅作为一种宽禁带材料,具有高击穿场强、高饱和电子漂移速率、高热导率等优点,可以实现高压、大功率、高频、高温应用的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该文对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器件的最新发展进行回顾,包括碳化硅功率二极管、MOSFET、IGBT,并对其在电力系统的应用现状与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碳化硅;功率器件;电力系统 1 引言 理想的半导体功率器件,应当具有这样的静态和动态特性:在阻断状态,能承受高电压;在导通状态,具有高的电流密度和低的导通压降;在开关状态和转换时,具有短的开、关时间,能承受高的d i/d t 和d u/d t,具有低的开关损耗,并具有全控功能。半个多世纪以来(自20世纪50年代硅晶闸管的问世),半导体功率器件的研究工作者为实现上述理想的器件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已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各类硅基功率半导体器件(功率二极管、VDMOS、IGBT、IGCT等)被成功制造和应用,促使各种新型大功率装置成功地应用于各种工业电源、电机驱动、电力牵引、电能质量控制、可再生能源发电、分布式发电、国防和前沿科学技术等领域。 然而由于在电压、功率耐量等方面的限制,这些硅基大功率器件在现代高性能电力电子装置中(要求具有变流、变频和调相能力;快速的响应性能~ms;利用极小的功率控制极大功率;变流器体积小、重量轻等)不得不采用器件串、并联技术和复杂的电路拓扑来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导致装置的故障率和成本大大增加,制约了现代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作为新型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碳化硅(SiC),因其出色的物理及电特性,正越来越受到产业界的广泛关注。碳化硅功率器件的重要优势在于具有高压(达数万伏)、高温(大于500℃)特性,突破了硅基功率器件电压(数kV)和温度(小于150℃)限制所导致的严重系统局限性。随着碳化硅材料技术的进步,各种碳化硅功率器件被研发出来,如碳化硅功率二极管、MOSFET、IGBT等,由于受成本、产量以及可靠性的影响,碳化硅功率器件率先在低压领域实现了产业化,目前的商业产品电压等级在600~1700V。近两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高压碳化硅器件已经问世,如19.5kV的碳化硅二极管[1],10kV的碳化硅MOSFET[2]和13~15kV[3-4]碳化硅IGBT等,并持续在替代传统硅基功率器件的道路上取得进步。这些碳化硅功率器件的成功研发带来了半导体功率器件性能的飞跃提升,引发了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

. .. .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关键词:电力系统概况,电力行业发展 1.前言 中国电力工业自1882年在诞生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1949年以后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改革开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装机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从1996年底开始一直稳居世界第2位。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5%、10.34%。发电装机容量继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后,到2009年已将达到8.6亿千瓦。发电量在2000年达到了1.37万亿千瓦时,到2009年达到34334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占到总发电量的82.6%。水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24.5%,核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2.3%,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

总量微乎其微; 二、电源结构不断调整和技术升级受到重视。水电开发力度加大,2008年9月,三峡电站机组增加到三十四台,总装机容量达到为二千二百五十万千瓦。核电建设取得进展,经过20年的努力,建成以山、大亚湾/岭澳、田湾为代表的三个核电基地,截至2008年底,国已投入运营的机组共11台,占世界在役核电机组数的2.4%,装机容量约910万千瓦,为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1.14%、世界在役核电装机总量的2.3%。高参数、大容量机组比重有所增加,截止2009年底,全国已投运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21台,是世界上拥有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最多的国家;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占全部火电机组的比重提高到69.43%,火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已经提高到2009年的10.31万千瓦。在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火电装机容量中,供热机组容量比重为 22.42%,比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 三、电网建设不断加强。随着电源容量的日益增长,我国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网建设得到了不断加强,电网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输变电容量逐年增加。2009年,电网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全国基建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41457千米,变电设备容量27756万千伏安。2009年底,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39.94万千米,比上年增长11.29%;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17.62亿千伏安,比上年增长19.40%。其中50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电压等级的跨区、跨省、省骨干电网规模增长较快,其回路长度和变电容量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6.64%和25.97%。目前,我国电网规模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 四、西电东送和全国联网发展迅速。我国能源资源和电力负荷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了“西电东送”是我国的必然选择。西电东送重点在于输送水电电能。按照经济性原则,适度建设燃煤电站,实施西电东送;

碳化硅让功率器件更加高效

碳化硅让功率器件更加高效 尽管坠落的陨石非常罕见,但作为外太空的一种天然矿物质(似乎不是非常罕见),碳化硅(SiC)通常被人们看作是一种复合物质,此物质是美国发明家爱德华·古德 里奇·艾奇逊于19世纪90年代发现的。爱德华·古德里奇·艾奇逊在此之前离开了托马斯·爱迪生(白炽灯先驱)的团队,并从事人造金刚石的开发工作。正是在此过 程中,当使用碳弧光灯对铁碗中的粘土和焦炭混合物进行加热时,他注意到了一些闪耀的蓝色晶体。后来他获得了许多专利,并首次将超硬晶体硅与碳的化合物作为产品(如砂纸、研磨和切割工具)中的磨料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且在之后将该物质应用于防弹背心、汽车制动器和火箭发动机、发光二极管(早在1907年,世界 首根发光二极管,您能相信吗)以及功率半导体中。 为什么碳化硅可应用于功率半导体中?主要原因是它的能带隙较宽,这决定了需要多少能量来使电子在SiC材料上的能带之间进行跳变,使其载流。三个电子伏周围的宽带隙意味着热量、辐射和其他外部因素将不会对其性能产生破坏性影响。 因此,碳化硅是在这些特性方面(例如允许运行温度和辐射暴露)优于硅的材料,并且在高电压情况下绝缘击穿电场强度方面也拥有有利的性能;高电子速度意味着可以在较高频率下使用该材料;用于散热的高导热性为其提供了可在功率器件中使用的较大潜能。 或者更简单地说,可保证小型设计中高温下的更高效率和更少损失。因此,为什么不普及碳化硅的应用呢?我们想说,在不久以后——当在一些应用过程中阻碍商业化的晶体缺陷问题被持续解决之后、生产效率改善之后,瑞萨电子公司将在一段时间内生产肖特基势垒二极管。碳化硅功率场效应晶体管(SiCPowerMOSFET)和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已经面临SiC和二氧化硅接口方面的额外挑战,但是,在反复对这些问题进行广泛调查之后,情况日益得到了改善,由于持续开发SiC-MOSFET,已经可以使用瑞萨电子的混合器件,并将容易使用的传统硅MOSFET 与大规模导通电阻改进相结合,使其具有更高效率,同时也增加了约26%的效率,我们的混合IGBT将SiC二极管嵌入到IGBT包内,节省了传统需要的大约50%的PCB空间,前提是还应考虑由于减少的热损失而导致散热器更小。 除了大量SiC元件供应商的晶体生产产量以及工艺效率提高之外,市场因素在引领碳化硅电力技术(尤其是在效率方面)方面也发挥了一定作用。在一些应用中(例如空调和太阳能阵列),对于有效功率变换的需求非常强,并且功率切换效率和逆变电路由立法以及客户态度所支配。 出于这种考虑,瑞萨电子开发了在功率变换及其他此类应用中使用的碳化硅肖特基势垒二极管(SBD),以确保更快转换速度以及更低运行电压。

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历程

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历程 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是以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史为纲的。 ● 1904年出现了电子管(Vacuum tube),能在真空中对电子流进行控制,并应 用于通信和无线电,从而开了电子技术之先河 ● 20年代末出现了水银整流器(Mercury Rectifier),其性能和晶闸管 (Thyristor)很相似。在30年代到50年代,是水银整流器发展迅速并大量应用的时期。它广泛用于电化学工业、电气铁道直流变电所、轧钢用直流电动机的传动,甚至用于直流输电 ● 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晶体管(Transistor),引发了电子技术的一场革 命 ● 195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研制出第一个晶闸管(Thyristor) ● 1960年我国研究成功硅整流管(Silicon Rectifying Tube/Rectifier Diode) ● 1962年我国研究成功晶闸管(Thyristor) ● 70年代出现电力晶体管(Giant Transistor-GTR)、电力场效应管(Metallic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 ● 80年代后期开始:复合型器件。 以绝缘栅极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为代表,IGBT是电力场效应管(MOSFET)和双极结型晶体管( Bipolar ● 90年代主要有: 功率模块(Power Module):为了使电力电子装置的结构紧凑、体积减小,常常把若干个电力电子器件及必要的辅助元件做成模块的形式,这给应 用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功率集成电路(Power Integrated Circuit-PIC):把驱动、控制、保 护电路和功率器件集成在一起,构成功率集成电路(PIC)。目前其功率 都还较小,但代表了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智能功率模块(Intelligent Power Module-IPM)则专指IGBT及其辅助器件与其保护和驱动电路的单片集成,也称智能IGBT(Intelligent IGBT)。 高压集成电路(High Voltage Integrated Circuit-HVIC):一般指横 向高压器件与逻辑或模拟控制电路的单片集成。 智能功率集成电路(Smart Power Integrated Circuit-SPIC):一般指纵向功率器件与逻辑或模拟控制电路的单片集成。 一个弗莱明发明了二极管,另一个弗莱明发明了盘尼西林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关键词:电力系统概况,电力行业发展 ‘、八— 1. 刖言 中国电力工业自1882年在上海诞生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 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1949年以后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 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改革开 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装机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从1996年底开始一直稳居世界第2位。进入新世纪,我国 的电力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 均增长率分别为10.5%、10.34%。发电装机容量继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后,到2009 年已将达到8.6亿千瓦。发电量在2000年达到了1.37万亿千瓦时,到2009年达到34334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占到总发电量的82. 6%。水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24.5%, 核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2. 3%,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量微乎 其微; 二、电源结构不断调整和技术升级受到重视。水电开发力度加大,2008年9月,三峡电站机组增加到三十四台,总装机容量达到为二千二百五十万千瓦。核电建设取得进展,经过20年的努力,建成以秦山、大亚湾/岭澳、田湾为代表的三个核电基地, 截至2008年底,国内已投入运营的机组共11台,占世界在役核电机组数的 2.4%,装机容量约910万千瓦,为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 1.14%、世界在役核电装机总量的 2.3%。

功率器件的发展历程

功率器件的发展历程 IGBT、GTR、GTO、MOSFET、IGBT、IGCT…… 2009-12-08 08:49 引言 电力电子技术包括功率半导体器件与IC技术、功率变换技术及控制技术等几个方面,其中电力电子器件是电力电子技术的重要基础,也是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龙头”。从1958年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用普通晶闸管开始,电能的变换和控制从旋转的变流机组和静止的离子变流器进入由电力电子器件构成的变流器时代,这标志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诞生。到了70年代,晶闸管开始形成由低压小电流到高压大电流的系列产品。同时,非对称晶闸管、逆导晶闸管、双向晶闸管、光控晶闸管等晶闸管派生器件相继问世,广泛应用于各种变流装置。由于它们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小、效率高、响应快等优点,其研制及应用得到了飞速发展。 由于普通晶闸管不能自关断,属于半控型器件,因而被称作第一代电力电子器件。在实际需要的推动下,随着理论研究和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电子器件在容量和类型等方面得到了很大发展,先后出现了GTR、GTO、功率MOSET等自关断、全控型器件,被称为第二代电力电子器件。近年来,电力电子器件正朝着复合化、模块化及功率集成的方向发展,如IGPT、MCT、HVIC等就是这种发展的产物。 电力整流管 整流管产生于本世纪40年代,是电力电子器件中结构最简单、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器件。目前已形成普通整流管、快恢复整流管和肖特基整流管等三种主要类型。其中普通整流管的特点是: 漏电流小、通态压降较高(1 0~1 8V)、反向恢复时间较长(几十微秒)、可获得很高的电压和电流定额。多用于牵引、充电、电镀等对转换速度要求不高的装置中。较快的反向恢复时间(几百纳秒至几微秒)是快恢复整流管的显著特点,但是它的通态压降却很高(1 6~4 0V)。它主要用于斩波、逆变等电路中充当旁路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关键词:电力系统概况,电力行业发展 1.前言 中国电力工业自1882年在上海诞生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1949年以后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改革开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装机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从1996年底开始一直稳居世界第2位。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5%、10.34%。发电装机容量继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后,到2009年已将达到8.6亿千瓦。发电量在2000年达到了1.37万亿千瓦时,到2009年达到34334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占到总发电量的82.6%。水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24.5%,核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2.3%,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量微乎其微; 二、电源结构不断调整和技术升级受到重视。水电开发力度加大,2008年9月,三峡电站机组增加到三十四台,总装机容量达到为二千二百五十万千瓦。核电建设取得进展,经过20年的努力,建成以秦山、大亚湾/岭澳、田湾为代表的三个核电基地,截至2008年底,国内已投入运营的机组共11台,占世界在役核电机组数的2.4%,装机容量约910万千瓦,为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1.14%、世界在役核电装机总量的2.3%。高参数、大容量机组比重有所增加,截止2009年底,全国已投运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

第三代半导体面SiC碳化硅器件及其应用修订稿

第三代半导体面S i C碳化硅器件及其应用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第三代半导体面-S i C(碳化硅)器件及其应用 作为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材料,SiC以其优良的物理化学特性和电特性成为制造短波长光电子器件、高温器件、抗辐照器件和大功率/高额电子器件最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特别是在极端条件和恶劣条件下应用时,SiC器件的特性远远超过了Si器件和GaAs器件.因此,SiC器件和各类传感器已逐步成为关键器件之一,发挥着越来超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起,特别是1989年第一种SiC衬底圆片进入市场以来,SiC器件和电路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在某些领域,如发光二极管、高频大功率和高电压器件等,SiC器件已经得到较广泛的商业应用.发展迅速.经过近10年的发展,目前SiC器件工艺已经可以制造商用器件.以Cree为代表的一批公司已经开始提供SiC器件的商业产品.国内的研究所和高校在SiC材料生长和器件制造工艺方面也取得厂可喜的成果.虽然SiC材料具有非常优越的物理化学特性,而且SiC器件工艺也不断成熟,然而目前Si C器件和电路的性能不够优越.除了SiC材料和器件工艺需要不断提高外.更多的努力应该放在如何通过优化S5C器件结构或者提出新型的器件结构以发挥SiC材料的优势方面. 1 SiC分立器件的研究现状 目前.SiC器件的研究主要以分立器件为主.对于每一种器件结构,共最初的研究部是将相应的Si或者GaAs器件结构简单地移植到SiC上,而没有进行器件结构的优化.由于SiC的本征氧化层和Si相同,均为SiO2,这意味着大多数Si器件特别是M帕型器件都能够在SiC上制造出来.尽管只是简单的移植,可是得到的一些器件已经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而且部分器件已经进入厂市场. S iC光电器件,尤其是蓝光发光二极管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已经进入市场,它是第一种大批量商业生产的SiC器件.日前高电压SiC肖特基二极管、SiC射频功率晶体管以及SiC MOSFET和MESFET等也已经有商业产品.当然所有这些SiC产品的性能还远没有发挥SiC材料的超强特性,更强功能和性能的SiC器件还有待研究与开发.这种简单的移植往往不能完全发挥SiC材料的优势.即使在SiC器件的一些优势领域.最初制造出来的SiC器件有些还不能和相应的Si或者CaAs器件的性能相比. 为了能够更好地将SiC材料特性的优势转化为SiC器件的优势,目前正在研究如何对器件的制造工艺与器件结构进行优化或者开发新结构和新工艺以提高SiC器件的功能和性能. 1.1 SiC肖特基二极管 肖特基二极管在高速集成电路、微波技术等许多领域有重要的应用.由于肖特基二极管的制造工艺相对比较简单,所以对SiC肖特基二极管的研究较为成熟.普渡大学最近制造出了阻断电压高达4.9kV的4H-SiC肖特基二极管,特征导通电阻为43mΩc㎡,这是目前SiC肖特基二极管的最高水平. 通常限制肖特基二极管阻断电压的主要因素是金—半肖特基接触边沿处的电场集中.所以提高肖特基二极管阻断电压的主要方法就是采用不同的边沿阻断结构以减弱边沿处的电场集中.最常采用的边沿阻断结构有3种:深槽阻断、介质阻断和pn结阻断.普放大学采用的方法是硼注入pn结阻断结构,所选用的肖特基接触金属有Ni,Ti.2000年4月Cree和Kansai联合研制出一只击穿电压高达12.3kV的SiC整流器,主要采用了新的外延工艺和改进的器件设计.该器件具有很低的导通电阻,正向导通电压只有 V ,电流密度高,可以达到100A/c㎡,是同类Si器件的5倍多. SiC功率器件由于SIC的击穿电场强度大约为Si的8倍.所以SiC功率器件的特征导通电阻可以做得小到相应S i器件的1/400.常见的功率器件有功率MOSFET、IGBT以及多种MOS控制闸流管等.为

电力电子中的碳化硅SiC

电力电子中的碳化硅SiC SiC in Power Electronics Volker Demuth, Head of Product Management Component, SEMIKRON Germany 据预测,采用SiC的功率模块将进入诸如可再生能源、UPS电源、驱动器和汽车等应用。风电和牵引应用可能会随之而来。到2021年,SiC功率器件市场总额预计将上升到10亿美元 [1]。在某些市场,如太阳能,SiC器件已投入运行,尽管事实上这些模块的价格仍然比常规硅器件高。是什么使这种材料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即使价格更高也心甘情愿地被接受?首先,作为宽禁带材料,SiC提供了功率半导体器件的新设计方法。传统功率硅技术中,I GBT开关被用于高于600V的电压,并且硅PIN-续流二极管是最先进的。硅功率器件的设计与软开关特性造成相当大的功率损耗。有了SiC的宽禁带,可设计阻断电压高达15kV的高压MOSFET,同时动态损耗非常小。有了SiC,传统的软关断硅二极管可由肖特基二极管取代,并带来非常低的开关损耗。作为一个额外的优势,SiC具有比硅高3倍的热传导率。连同低功率损耗,SiC是提高功率模块中功率密度的一种理想材料。目前可用的设计是SiC混合模块(IGBT和SiC肖特基二极管)和全SiC模块。 SiC混合模块 SiC混合模块中,传统IGBT与SiC肖特基二极管一起开关。虽然SiC器件的主要优势是与低动态损耗相关,但首先讨论SiC肖特基二极管的静态损耗。通常情况下,SiC器件的静态损耗似乎比传统的硅器件更高。图1.a显示了传统软开关600V赛米控CAL HD续流二极管的正向压降V f,为低开关损耗而优化的快速硅二极管和SiC肖特基二极管,所有的额定电流为10 A。 图1.a中:25℃和150℃下不同续流二极管的正向电流与正向压降。对比了10A的SiC肖特基二极管,传统的软开关硅二极管(CAL H D)和快速硅二极管(硅快速)。1.b:同一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和电流密度(正向电流除以芯片面积)。 在10A的额定电流下,硅续流二极管展现出最低的正向压降,SiC肖特基二极管的V f更高,而快速硅二极管展现出最高的正向压降。正向电压与温度之间的关联差别很大:快速硅二极管具有负的温度系数,150°C下的V f比2 5°C下的V f低。对于12A以上的电流,CAL的温度系数为正,SiC肖特基二极管即使电流为4A时,温度系数也为正。由于二极管通常并联以实现大功率器件,需要具有正温度系数以避免并联二极管中的电流不平衡和运行温度不

GaN功率器件的发展现状

摘要:首先从器件性能和成本等方面分析了为何GaN功率器件是未来功率电子应用的首选技术方案,GaN功率器件具有无可比拟的性能优势,通过采用价格低且口径大的Si衬底,有望实现与硅功率器件相当的价格。其次,简要介绍了GaN功率器件的市场和行业发展现状,市场空间很大,除了专注GaN的新进公司外,世界排名靠前的功率半导体企业也纷纷涉足。随后,从材料、器件技术、功率集成技术和可靠性四个方面分别简要介绍了GaN功率器件的技术发展现状。最后,简要列举了部分企业推出GaN功率器件产品的现状。 1 引言 近年来GaN功率器件已经成为了学术界和工业界共同关注和着力研发的热点,特别是Si基GaN功率器件已成为GaN在未来功率电子应用中的首选技术方案,原因如下: 从理论上来讲,与硅类功率器件的性能相比,GaN功率器件的性能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首先,转换效率很高,GaN的禁带宽度是硅的3倍,临界击穿电场是硅10倍,因此,同样额定电压的GaN功率器件的导通电阻比硅器件低1000倍左右,大大降低了开关的导通损耗;其次,工作频率很高,GaN的电子渡越时间比硅低10倍,电子速度比在硅中高2倍以上,反向恢复时间基本可以忽略,因此GaN开关功率器件的工作频率可以比硅器件提升至少20倍,大大减小了电路中储能元件如电容、电感的体积,从而成倍地减小设备体积,减少铜等贵重原材料消耗,开关频率高还能减少开关损耗,进一步降低电源总的能耗;第三,工作温度很高,GaN的禁带宽度高达3.4eV,本征电子浓度极低,电子很难被激发,因此理论上GaN器件可以工作在800℃以上的高温。 除了上述的GaN功率器件本身的性能优势外,还有如下原因:首先,Si的价格低,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其次,通过外延技术可在更大尺寸的Si 衬底上得到GaN外延片,为GaN 功率器件的产业化与商业化提供了更大的成本优势;第三,大尺寸的GaN-on-Si晶圆可使用已有的成熟的Si 工艺技术和设备,实现大批量的低成本的GaN器件制造;最后,Si基GaN 器件可与Si基的光电器件和数控电路等集成,利于形成直接面对终端应用的功能性模块。 2 市场和行业发展现状 据YoleDeveloppement的报告“Power GaN 2012” [1],GaN功率器件有巨大的市场空间,2011年半导体功率器件市场空间约为177亿,预计到2020年该市场空间会增加8.1%,达到357亿。应用GaN功率器件的电源市场可能在2014年启动,然后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期,到2020年,不含国防预算有望实现20亿美元的销售。 目前,50%功率器件的生产线是6英寸的,很多工厂正在转投8英寸生产线,2011年Infineon成为第一家引进12英寸生产线的工厂。GaN功率器件也进入了发展期,除了专注GaN的新进公司(如:EPC、Transphorm和Micro GaN等)外,世界排名靠前的功率半导体企业也纷纷介入GaN功率器件,有曾做硅的企业如IR、Furukawa、Toshiba和Sanken等,有曾做化合物半导体的企业如Infineon、RFMD、Fujitsu和NXP等,有做LED和功率器件的企业如Panasonic、Sumsung、LG和Sharp等。对于GaN功率器件供应商,IDM已成主流业态,如IR、Panasonic、Sanken和Transphorm等均是IDM企业。目前,对GaN功率器件企业的投资额还在不断增长,2012年7月AZZURRO融资了260万欧元发展8寸GaN-on-Si 外延片,同年10月Transphorm又筹集了3500万美元发展GaN功率器件,今年5月UK政府资助NXP 200万英镑在Hazel Grove发展GaN功率器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