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目标的描述

三维目标的描述
三维目标的描述

三维目标的陈述方式和叙写要点

三维目标的水平(层次)分类

(1)知识水平(结果性目标)分类

了解——再认或回忆、识别、举例、描述对象的特征。

行为动词:说出、举例、识别、背诵等

理解——把握内在逻辑联系,对知识作出解释、扩展、提供证据、判断等。

行为动词:解释、概括、判别、猜测、推断等。

应用——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总结、建立新的合理联系等。

行为动词:设计、撰写、解决、总结、推广、证明等。

(2)技能水平(结果性目标)分类

模仿——在原型示范或指导下完成操作,对提供的对象进行模拟、修改等。

行为动词:模仿、临摹、重复、例证、缩写、听唱、跟奏等。

独立操作——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与改进,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

行为动词:完成、演唱、演奏、测试等。

迁移——在新情景中使用已有技能,或是同一技能在不同情景中使用。

行为动词:改编、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

(3)过程与方法(体验性目标)层次分类

经历——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独立或合作参与活动,获得初步经验,

建立感性认识。

行为动词:经历……的过程

体验——经历知识的形成,并能对知识作一定解释和应用的过程。

行为动词:体验……的过程

探索——经历应用所获得的知识探索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行为动词:探索……的过程

(4)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性目标)层次分类

感受——经历学习活动后建立的感性认识。

行为动词:感受、感悟、聆听、参观、观摩、访问等。

认同——经历学习活动后表达感受、态度及价值判断等。

行为动词:接受、同意、采纳、拥护、怀疑、抵制、反对等。

内化——确立相对稳定的态度,表现出持续的行为。

行为动词:养成、树立、具有、追求、塑造等。

三、三维目标的制订

1.三维目标的陈述方式和叙写要点

教学目标可分为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两大类。结果性目标陈述方式――即指出学习的结果。所采用的行为动词明确、可测、可评。

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陈述方式――即描述学生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等。所用行为动词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

要清晰而明确地表述课堂教学目标,在叙写时至少应包括行为和

内容两个方面,所用的行为动词必须能对所表述的具有不同特征的行为作出区分,最好不要用一些概括化的表述方式,如“学会解应用题”等来叙写。

2.课堂教学目标的叙写,一般包含四个要素

“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如: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行为条件),

学生(行为主体)

能复述(行为动词)

他人的主要观点(表现程度)。

但不是所有的目标呈现方式都要包括这四个要素,有时,为了陈述简便,省略了行为主体或(和)行为条件,前提是以不会引起误解或多种解释为标准。

(1)行为主体

行为主体即学习者,行为目标描述的应是学生的行为,不是教师的行为。有的目标表述成“教给学生……”、“使学生……”、“让学生……”都是不妥的。规范的行为目标开头应是“学生……”,书面上可以省略,但思想上应牢记,合适的目标

是针对特定的学习者的。

(2)行为动词

行为动词用以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如欣赏、学唱、听辨、比较等。

(3)行为条件

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等,如“欣赏音乐主题……”、“根据谱例……”等。对条件的表述有四种类型:一是允许或不允许使用什么手段或工具,如“可以使用录音机”。

二是提供信息或提示,如“根据所给音乐”。

三是时间的限制,如“三分钟内完成”。

四是完成行为的情景,如“在课堂讨论中……”。

(4)表现程度

表现程度是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至少设计出三种方案”。

教学目标叙写上的常见问题

(1)以教育目的替代教学目标。如:“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等。

(2)含糊其词,难以评价。如:“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等。

(3)行为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如:“使学生……”、“教会学生……”或“引导学生……等。

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目的无法具体化为目标。如表演性的、首创性的活动,往往在活动前不可能知道结果,只有等活动结束之后才能知道结果如何。因此,有时只需用概括化的行为动词和对所创设的探索活动情景的描述来表明教学的意图。这种情形在音乐教学中不属鲜见。

3.三维目标的设计步骤

(1)分析教材内容,抓住内容本质,根据课程标准要求,选择知识技

能的学习水平,确定结果性目标的层次结构。

(知识水平--了解、理解、应用;技能水平--模仿、独立操作、迁移)

(2)分析知识发生、形成和应用的过程,研究并设计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确定以过程与方法为主的体验性目标的层次结构。(过程与方法--经历、体验、探索)

(3)分析并挖掘知识价值和教学内容的育人功能(含显性和隐性并结合“二纲教育”),确定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的体验性目标的层次结构。

(情感与态度--感受、认同、内化)

综合三方面的内容,最终完成三维目标的设计。

4.音乐教学三维目标举例

目前三维目标的叙写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教育界的专家及学者们的意见主张也不尽相同。大体有下面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明确表明“知识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且常常均为三条;

第二种是省去第一种模式的三个目标名称,但具体内容还是相对应的三条;

第三种是将三维目标或根据课时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其中一个或两个维度目标综合成一句话或一段文字。

应该说,这三种模式并无对错之分,均可供我们参考,多种参考模式也拓宽了我们的思路。

例一初一年级——《鳟鱼》五重奏

1、能初步形成听赏多声部的能力,了解变奏曲式和变奏手法。

2、尝试运用所学的音乐表现手法进行简单的变奏。

点评与建议

符合目标叙写方式。建议作以下修改,更能全面体现三维内涵:

1、听赏(行为动词)《鳟鱼》五重奏,感受(行为动词)多声部音乐的艺术美感,初步形成听赏多声部作品的能力,了解变奏曲式和变奏手法。

2、尝试运用所学的音乐表现手法进行简单的变奏。

例二高一年级——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1、通过对汉族民歌的学习与研究,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

2、通过欣赏、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了解汉族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形成原因及发展。

点评与建议

行为主体有误。建议作如下修改

1、通过对汉族民歌的学习与研究,激发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

2、通过欣赏、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感受和了解汉族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形成原因及发展过程。

例三高一年级——欧洲民间音乐

1、欣赏几首具代表性的欧洲民间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欧洲民间

音乐的风格特征。

2、初步了解欧洲民间音乐的概况,认识并感受风笛、排箫及欧洲唱法民歌的音乐特点。

3、初步感知欧洲民间音乐与欧洲艺术音乐的联系。

点评与建议

行为主体有误。建议删去“引导学生”四个字

例四初中二年级——雪域高原

1、学生可以通过欣赏他人表演、参与乐器演奏、舞蹈模仿、合作表演等形式进行音乐审美体验并对音乐情感及音乐内涵进行挖掘,对雪域高原的音乐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

2、学生能够基本正确地选用不同的吹奏方法来贴切地表现作品的痛苦、绝望、喜悦兴奋和自信潇洒的情绪,并投入地演奏表现农奴社会、解放后和当代西藏的音乐作品。

3、部分学生可以掌握简单、基本的藏族舞步。

点评与建议:

“学生可以”、“学生能够”的表述,借鉴了美国《艺术课程标准》的方式,但像第一点那样用“学生可以”四个字,稍感不符合我们的语言习惯,内容也不够精炼。建议作如下修改:

1、学生通过欣赏他人表演、参与乐器演奏、舞蹈模仿、合作表演等形式进行音乐审美体验,培养对雪域高原音乐的兴趣。

2、学生能用不同的吹奏方法较正确地表现作品的痛苦绝望与喜悦兴奋的情绪。

3、部分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藏族舞步。

例五小学三年级——新疆是个好地方

1、学习用热烈欢快的情绪、活泼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新疆是个好地方》。

2、学习并基本掌握简单的维吾尔族舞蹈动作,体验民族舞的美。

3、扩大音乐文化视野,热爱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

点评与建议

表述较正确。第三点若能再具体点将会更理想。

例六小学一年级——小星星变奏曲

1、指导学生能用断、连的方法复习演唱歌曲《闪烁的小星》,同时让学生体验、感受歌曲的情绪以及所表达的夜晚优美、安静的意境。

2、通过欣赏《小星星变奏曲》片段,在游戏、模仿、表演等音乐活动中体会乐曲不同的情绪。

3、欣赏不同版本的《小星星》,在感受乐曲的同时,选择自己喜欢的版本为其配上不同的表演动作,结合歌唱,做到以情感为主线,以动作为中心,以达到唱听一体化。

点评与建议:

第一点的行为主体有误,且内容上不够精炼。建议作如下修改:

1、学生能用断、连的方法复习演唱歌曲《闪烁的小星》,同时体验、感受歌曲所表达的优美、安静的意境。

2、通过欣赏《小星星变奏曲》片段,在游戏、模仿、表演等音乐活动中体会乐曲不同的情绪。

3、欣赏不同版本的《小星星》,选择自己喜欢的版本创编动作,进行唱游表演。

例七小学一年级——国旗国旗真美丽

使学生能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能用赞美的感情,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初步建立音高概念,能自己创编简单动作进行歌表演。通过感受和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在歌唱里感受、体验和表达对国旗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丰富情感体验。知道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能说出我国的国名、国旗、国徽、首都及国庆节等有关祖国的小常识。

点评与建议

将三维目标综合在一段文字中来表述,也是一种可取的方式。但在上述表述中,行为主体有误,且内容不精炼,层次间有重复,建议作如下修改:(为清晰起见,还是用分列的形式)

1、学会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初步建立音高概念,能用赞美的感情,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2、创编简单动作进行歌表演,感受、体验和表达对国旗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3、通过讨论,知道我国的国名、国旗、国徽、国歌、首都及国庆节等有关祖国的小常识。

总结

教学目标的适切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适切的教

学目标是实现最优化教学的前提保证。

应该说三维教学目标的内涵、陈述与叙写方式等还是不难理解和掌握的,更多的功夫还在吃透课程标准、悉心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每节课前都把这个功夫做足了,真正适切的三维教学目标就会水到渠成。

一、对音乐学科三维目标的认识

1、三维目标的内涵

知识与技能――指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过程指知识发生、形成与应用的过程;方法指知识形成与应用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对知识价值的理解和对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提升

2、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知识技能是基础

过程方法是桥梁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升华

3、音乐学科三维目标的内涵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

倡导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2)模仿

根据中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从音乐基本要素入手,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探究

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

(4)合作

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5)综合

将其他艺术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

(三)知识与技能

(1)音乐基础知识

《音乐课程标准》中,音乐基础知识涉及到以下主要教学内容:

基本的音乐表现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节拍、旋律、调式、和声、体裁、风格等);常见的音乐结构形式(曲式);音乐的体裁形式;认读乐谱的基础知识;有关演唱、演奏的基础知识;音乐创作的浅显常识;作曲家的生平及其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中国、外国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音乐与姊妹艺术之间的联系;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人文学科之间的联系;音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音乐的社会功能等。

学习和了解音乐基础知识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2)音乐基本技能

音乐技能包涵的内容是:

学生感知、体验、理解、表现、创造、鉴赏音乐艺术的基本能力;

音乐听觉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表现能力(歌唱能力、演奏能力、表演能力);音乐情感能力;音乐联想想象能力;音乐创造能力;音乐鉴赏能力等。

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的歌唱;学习演唱、演奏的初步技能;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

教案中如何写三维目标的设计

教案中如何写三维目标的设计 上传: 汪锦坤更新时间:2013-1-8 18:31:05 教案中如何写三维目标的设计 一、对三维目标内涵的理解 关于三维目标,新课改方案中已提出多年,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有些教师总感觉很难把握,甚至在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如不少教师把“过程与方法”理解为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一)知识与技能(一维) 所谓知识目标,这里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 知识目标的表达举例(要注意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通过学习,知道动物也是有情感的; ·通过学习,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所谓技能目标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技能目标可为分“四种”:一是基本技能。如读、写、算的技能。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是智力技能。如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推理等技能。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用实验与推理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物体和认识物体。 三是动作技能。如绘画、做操、打球等。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基本要领。 四是自我认知技能。即认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监控技能。如自己会做计划,会核对自己的成绩,会检查自己解题方法是否合理、有效,会评价自己的作业水平等。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制定自主阅读的计划。 (二)过程与方法(二维) 过去教学重结论轻过程,现在要求学生不仅知道简单的结论,更要知道一些过程。过去重教法,现在要重学法。 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 过程目标的表达举例: ·通过学习,认识分数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通过学习,学会xx结构的归纳和演绎过程。 ·通过学习,理解xx问题解题思路的探寻、分析和综合过程。 ·通过学习,掌握xx解题方法的选择与比较过程等。 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方法目标的表达举例:通过学习,采用并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或问题探究的方法,或问题的观察方法,或思维发散的方法,或合作交流的方法,或解决xx问题的方法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 所谓情感,是指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态度体验。人的情感表现状态有以下几种:一是表现为情绪。情绪是一种较低级的简单的情感,如愉快、激动、紧张等。情绪目标的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产生愉快的感觉。 二是表现为热情。一个人有政治热情,他就对祖国、民族、人民产生深厚的爱,并转化为力量和行为。一个人有学习热情,他就能潜心钻研,做出成绩。 目标表达举例: ·通过学习,激发起爱国主义的情感; ·通过学习,激发起学习的热情。

三维目标怎么写图文稿

三维目标怎么写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如何确定三维目标 “三维”指课堂教学目标的三大板块。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知识与技能就是学生该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应该培养的能力。技能是在解决问题时所需要的技巧、能力。知识包括学科知识、意会知识、信息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技能分为基本技能、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自我认知技能,是掌握和运用某种专门技术的才能,它是由知识经过实践和训练转化而成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外显,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二、过程与方法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载体。过程和方法,实质就是智力和能力。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前提。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内心体验和心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就是态度,价值观是对人和事物积极作用的评价和取舍的观念。它们是人的素质中的非智能因素。 总之,“三维目标”中的三维是一体的,相互依赖,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 如何确立三维目标 (1)制定教学目标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的要求。 (2)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全面、具体、恰当。所谓全面,即要关注到三个维度。所谓具体,即指在本节课中能够具体实现的。所谓恰当,即

教学目标中的行为动词

教学目标中的行为动词 问题:1.教学目标定位不准。不少教师在制定课时时往往直扑课文,其后果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制定的目标,或定位过高、过深,学生根本无法达到,导致教学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或目标过低,出现学生“躺在地上摘桃子”的现象;或偏重三维目标中的一个维度,而忽视了其他维度的实施,因而呈现出来的教学方式、教学关注错位,学生用心灵的诵读不够,用心灵的倾听不够,用心灵的表达不够。 2.对目标描述的行为动词理解不透如何科学地表述这些教学目标以保证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是明确的、具体的、有效的,这是我们在教学设计必须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三维目标”的设计是包括“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情感性目标”,他们在制定目标时使用的行为动词有一定的区别。实际教学中,对于行为动词的运用,教师是不大讲究,甚至是随手乱套的。 3.三维目标分割实施,缺乏融合。随着三维目标的不断深入,教师制定目标时也开始渗透三维目标,但是出现了制定目标时尝试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分开呈现的方式,看起来十分清楚,但是往往陷入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分割实施的误区,只把三维目标当成三种目标,将三项目标进行简单叠加,缺少了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4.目标表述模糊,难以把握。主要体现为教师制定目标时,清晰度把握还不够,最终造成了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弱化,过程和方法目标的虚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泛化。例如,《借尾巴》(人教版一下)的目标陈述:重点学习课文,知道不同动物的尾巴的作用。这就是将教学内容当作教学目标,不符合教学目标陈述的要求。如《梅花魂》的目标陈述:潜心会文,联系文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静心涵咏,融情体验,感受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这两个目标在陈述中,使用了“潜心会文、静心涵咏,融情体验”这类词,陈述的语言过于学术化,教学时很难把握其分寸。再如《月光曲》(人教版六上)教学目标陈述:①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提高朗读、想象能力;②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③感受文中人物的品质。这三个目标的陈述虽然涵盖了三维目标的各个维度,但是表述“大众化”,适用于许多篇课文。 对各维度可以使用的行为动词归类如下: 知识性目标动词

教学三维目标是什么

教学三维目标是什么 “三维”指课堂教学目标的三大板块。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就是学生该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应该培养的能力。技能是在解决问题时所需要的技巧、能力。而知识与技能又是在情感、态度的动力支持下形成的产物。学生的知识越丰富,对于获取知识与技能的欲望就越高,从而获取的知识与技能就越多。 知识包括学科知识、意会知识、信息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技能分为基本技能、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自我认知技能,是掌握和运用某种专门技术的才能,它是由知识经过实践和训练转化而成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外显,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常说“这个人知识丰富,懂得多!”,“这个人本事大!”,都是“这个人”知识和技能外显的结果。 二、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载体。重视知识的获取经历,过程与结果同等重要。有效的学习来自于学生对知识获取全过程的有效参入,而参入的程度又与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情感有着直接关系。学生对学习的爱好、学习动机、自信心,意志等都将直接影响着知识的获取结果。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智力开发,影响到学生获取知识的深度与宽度。因此情感、态度、

价值观又是落实过程与方法的前提。 过程和方法,实质就是智力和能力。 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 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载体,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课堂上没有生气,很大的程度都是教师的语言枯燥所引起的。风趣幽默的语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武器;抑扬顿挫的语调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利剑;快慢适度的语调能使学生听得轻松,学的快乐;饱含深情的语言会引起学生情感的砰发。此外潇洒的气度也能很好的表达教师的情感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巧设机关,使学生产生柳暗花明之感,提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之主动学习。因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前提。 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内心体验和心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就是态度,价值观是对人和事物积极作用的评价和取舍的观念。它们是人的素质中的非智能因素。 总之,“三维目标”中的三维是一体的,相互依赖,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

三维目标解读

三维目标是什么? 一维:知识与技能 二维:过程与方法 三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的内涵是: 第一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第二维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 第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既不能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不能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知识与技能(Knowledge & 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s & Method )和情感态度价值观(Attitude)。 这三个纬度就是K、A、 P,加上学习事件(Occurrence)本身首字母为O,就是我们现在的所写KAPO模型。 所谓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一)正确理解三维内涵 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独创”,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它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有了重要的抓手和坚实的操作性基础。可以说,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 1.知识与技能(一维) 所谓知识目标,这里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

三维目标怎么写

如何确定三维目标 令狐采学 “三维”指课堂教学目标的三大板块。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知识与技能就是学生该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应该培养的能力。技能是在解决问题时所需要的技巧、能力。知识包括学科知识、意会知识、信息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技能分为基本技能、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自我认知技能,是掌握和运用某种专门技术的才能,它是由知识经过实践和训练转化而成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外显,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二、过程与方法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载体。过程和方法,实质就是智力和能力。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前提。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内心体验和心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就是态度,价值观是对人和事物积极作用的评价和取舍的观念。它们是人的素质中的非智能因素。

总之,“三维目标”中的三维是一体的,相互依赖,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 如何确立三维目标? (1)制定教学目标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的要求。 (2)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全面、具体、恰当。所谓全面,即要关注到三个维度。所谓具体,即指在本节课中能够具体实现的。所谓恰当,即指要求的程度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过高过低都是不科学的。是可操作、可观察、可评价的。 如何表述三维目标? 行为主体。教学目标描述的是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一般不用来描述教师的教学程序或活动安排,如“使学生”、“让学生”以及“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描述。“能读准”、“能熟记”表明达成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行为动词。语文常用行为动词举例: 知识:会写、读准、认识、学习、学会、把握、了解、写下、熟记理解、展示、扩展、使用、分析、区分、判断、获得、表现、扩大、拓展、评价、掌握、运用、懂得、联系上下文等。

科学表述三维目标

科学表述三维目标 (一)对“科学表述三维目标”的重点说明 三维目标的表述是指要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知识,用不同的行为动词作出具体而恰当地描述,严格把握分类的准确性、描述的严密性。表述的方式一般有以下两种。 一是采用结果性目标的方式,即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操作、可测量。这种方式指向可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知识与技能领域”,如“能在地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并说出依据”、“举例说明支持某一观点的证据或事实”、“说出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音乐作品”等。 二是采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这种方式指向无须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如“用不同的物体和方法制造声音,描述自己对这些声音的感受”、“阅读自己喜欢的作品,收藏自己喜欢的书籍”等。 表述教学目标时一般要包含以下四个要素: 1. 行为主体 教学目标表述的应该是学生的行为,因此行为主体是学生。在实际的目标表述中,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是从逻辑上去判断主体应该是学生。例如,“能够独立复述课文”,这个目标的逻辑主语是学生,也就是“学生能够独立复述课文”,而不应采用“使学生”、“教会学生”、“培养学生”等用语。 2. 行为动词 具体教学目标应采用可操作、可测评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如“认出”、“说出”、“背诵”、“辨认”、“描述”、“解释”、“说明”、“拒绝”等词,使其意义明确、易于观察、便于检验。 3. 行为条件 教学目标需要在表述中指明行为的条件,即影响行为表现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如“根据地图”、“不靠帮助或参考书”、“在十分钟内”、“利用网络环境”等。对条件的表述包括四种主要类型,即允许或不允许使用参考资料或辅助手段、是否提供信息或提示、时间的限制、行为完成的情境。

三维目标写法

三维目标怎么写 三维目标到底怎么写? “三维”指课堂教学目标的三大板块。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知识与技能就是学生该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应该培养的能力。技能是在解决问题时所需要的技巧,能力。而知识与技能又是在情感、态度的动力支持下形成的产物。学生的知识越丰富,对于获取知识与技能的欲望就越高。从而获取的知识与技能就越多。 知识包括学科知识、意会知识、信息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技能分为基本技能、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自我认知技能。是掌握和运用某种专门技术的才能,它是由知识经过实践和训练转化而成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外显,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常说“这个人知识丰富,懂得多!”,“这个人本事大!”,都是“这个人”知识和技能外显的结果。 二、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载体。重视知识的获取经历,过程与结果同等重要。有效的学习来自于学生对知识获取全过程的有效参入。而参入的程度又与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情感有着直接关系。学生对学习的爱好,学习动机,自信心,意志??都将直接影响着知识的获取结果。学生的情感、

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智力开发。影响到学生获取知识深度与宽度。因此情感、态度、价值观又是落实过程与方法的前提。 过程和方法,实质就是智力和能力。 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因为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载体;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课堂上没有生气,很大的程度都是教师的语言枯燥所引起的。风趣幽默的语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武器;抑扬顿挫的语调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利剑;快慢适度的语调能使学生听得轻松,学的快乐;饱含深情的语言会引起学生情感的砰发;此外潇洒的气度也能很好的表达教师的情感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巧设机关,使学生产生柳暗花明之感??提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之主动学习。因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前提。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 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内心体验和心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就是态度,价值观是对人和事物积极作用的评价和取舍的观念。它们是人的素质中的非智能因素。

三维目标的有效实施与评价

三维目标的有效实施与评价 ——记“第四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摘要】本文是对2009年“第四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三维目标的有效实施与评价”的内容的梳理和概括,从“三维目标研究的挑战”、“三维目标的内涵”、“三维目标的设计”、“三维目标的实施”、“三维目标的评价”、“三维目标的展望”等六个专题对与会的教育专家与教师提出的理念和观点做了概括和总结,力求为当前有效教学的深入开展和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有效教学三维目标有效实施有效评价 【作者简介】曾玮/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生、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师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的,通常简称为“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是新课程改革教学层面上影响最为广泛的概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三维目标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特别是对三维目标教学实践的研究,即三维目标教学的设计、实施、评价、改进等的研究,是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的一个挑战。2009年11月29日,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普陀区教育局在普陀区教育学院举办了全国第四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这次研讨会共吸引了来自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山东、湖南、湖北、福建、贵州、四川、广东、河北等多个省市的共450多位教育研究者、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此次研讨会分两部分进行,上午是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和教师研讨及专家点评,下午是专题研讨活动,有主题发言、互动发言、大会主题报告、领导发言等形式。 一、三维目标研究的挑战 新课程改革八年多来,围绕“三维目标”的设置与界定,引发了持续的忽隐忽现的论争。有研究者认为,“三维”目标——美丽的教育理想给广大的教师留下了一个个难以解读的悬念,形成了一系列难解之结。具体表现为:三个维度的目标顾此失彼、三个维度的目标彼此纠缠、三个维度的目标名不副实。认为在三维目标中存在“三维”之“维”不成“维”,目标繁杂模糊、弱化核心目标等问题。也有学者认为: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有类无级,“过程”作为目标令人费解。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名誉所长钟启泉教授认为:这场论争恰恰表明,我国教育界倘若仍然迷醉于凯洛夫教育学,仍然排斥教育科学的新启蒙运动,那么,我国中小学的学科教育研究和学科教学的实践是不可能有任何进展的。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转型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更多的不是关注“对话中心教学”的创造——强调儿童、主体、对话、参与、合作,而是着力于“灌输中心的教学”——强调训练、教学控制、教学定型化。 钟启泉教授认为:“三维目标”是当今世界各国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共同元素。如果说,“双基论”是应试教育的理论温床,那么,“三基论”即三维目标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诉求。“三维目标”的教学设计是新课程改革不可回避的核心课题,离开了“三维目标”的所谓“有效教学”的研究简直是南辕北辙。 三维目标是落实素质教育所必须的:第一,界定“三维目标”是对传统“双基论”的一种超越,体现了崭新的学力观。传统的“双基论”的流毒就在于把训练等同于教育。人的学习当然不能没有记忆与训练,但不能随意放大“训练”,甚至混同了“训练”与“教育”的区别。第二,界定“三维目标”也是对传统“学科观”的一种超越,体现了现代学科的内在价值。任何学科的构成总是包含了知识、方法、价值这样三个层面的要素:其一,构成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体系;其二,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体系背后的思考方式

三维目标表述示例

三维目标表述 一、三维目标的内涵 1“知识与能力”目标:指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分为“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一般分开写。 了解——再认或回忆、识别、举例、描述对象的特征。 理解——把握内在逻辑联系,对知识作出解释、扩展、提供证据、判断等。 应用——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总结、建立新的合理联系等。 技能水平(结果性目标)分类 模仿——在原型示范或指导下完成操作,对提供的对象进行模拟、修改等。 独立操作——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与改进,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 迁移——在新情景中使用已有技能,或是同一技能在不同情景中使用。 写法一般是“学习水平+相应目标”。其中学习水平一般应指使用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行为动词”(知识的用语是知道、理解、掌握和应用等;技能用语是初步学会、学会、设计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指知识发生、形成与应用的过程;方法指知识形成与应用知识的方法,主要是指科学研 过程与方法(体验性目标)层次分类(三个层次) 经历——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独立或合作参与活动,获得初步经验,建立感性认识。 体验——经历知识的形成,并能对知识作一定解释和应用的过程。 探索——经历应用所获得的知识探索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写法一般是“通过……过程+相应的科学方法”,即通过……过程,感受(认识或运用)相应的“科学方法。或经历……的探究过程等。其用语是感受、认识、运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指对知识价值的理解和对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提升。一般应通过在“情感、态度与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性目标)层次分类(三个层次): 感受——经历学习活动后建立的感性认识。 认同——经历学习活动后表达感受、态度及价值判断等。 内化——确立相对稳定的态度,表现出持续的行为。 写法一般是“通过……过程+(学习水平+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通过……过程,在相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科学态度、学习兴趣、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等)上达到所期望的变化。用语是体验、感情、形成等) 二、三维目标的制订 1、三维目标的关系: 知识技能是基础,过程方法是桥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升华 知识与技能是最基本要求,是显性目标,是可测量的目标,概括成两个字就是“学会”。也就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从知识和技能上要求学生学会什么?学到什么程度? 过程与方法就是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所使用的方法和经历的过程,观摩课堂都可以看出来的。概括成两个字就是“会学”。也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学生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过程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通过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求知过程,获得怎样的体验:成就感、挫败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等。概括成两个字“乐学”

三维目标怎么写

三维目标怎么写 “三维”指课堂教学目标的三大板块。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知识与技能就是学生该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应该培养的能力。技能是在解决问题时所需要的技巧,能力。而知识与技能又是在情感、态度的动力支持下形成的产物。学生的知识越丰富,对于获取知识与技能的欲望就越高。从而获取的知识与技能就越多。 知识包括学科知识、意会知识、信息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技能分为基本技能、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自我认知技能。是掌握和运用某种专门技术的才能,它是由知识经过实践和训练转化而成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外显,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常说“这个人知识丰富,懂得多!”,“这个人本事大!”,都是“这个人”知识和技能外显的结果。 二、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载体。重视知识的获取经历,过程与结果同等重要。有效的学习来自于学生对知识获取全过程的有效参入。而参入的程度又与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情感有着直接关系。学生对学习的爱好,学习动机,自信心,意志??都将直接影响着知识的获取结果。学生的情感、 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智力开发。影响到学生获取知识深度与宽度。因此情感、态度、价值观又是落实过程与方法的前提。 过程和方法,实质就是智力和能力。 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因为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载体;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课堂上没有生气,很大的程度都是教师的语言枯燥所引起的。风趣幽默的语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武器;抑扬顿挫的语调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利剑;快慢适度的语调能使学生听得轻松,学的快乐;饱含深情的语言会引起学生情感的砰发;此外潇洒的气度也能很好的表达教师的情感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巧设机关,使学生产生柳暗花明之感??提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之主动学习。因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前提。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 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内心体验和心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就是态度,价值观是对人和事物积极作用的评价和取舍的观念。它们是人的素质中的非智能因素。

三维目标的编写方法整理

三维目标的编写方法整理 (网络资料V1-2018.3.1) 一、三维目标的水平(层次)分类 (1)知识与技能(结果性目标)分类 1.知识水平 了解——再认或回忆、识别、举例、描述对象的特征。 行为动词:说出、举例、识别、背诵等 理解——把握内在逻辑联系,对知识作出解释、扩展、提供证据、判断等。 行为动词:解释、概括、判别、猜测、推断等。 应用——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总结、建立新的合理联系等。 行为动词:设计、撰写、解决、总结、推广、证明等。 2.技能水平 模仿——在原型示范或指导下完成操作,对提供的对象进行模拟、修改等。 行为动词:模仿、临摹、重复、例证、缩写、听唱、跟奏等。 独立操作——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与改进,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 行为动词:完成、演唱、演奏、测试等。 迁移——在新情景中使用已有技能,或是同一技能在不同情景中使用。 行为动词:改编、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 (3)过程与方法(体验性目标)层次分类 经历——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独立或合作参与活动,获得初步经验,建立感性认识。 行为动词:经历……的过程 体验——经历知识的形成,并能对知识作一定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行为动词:体验……的过程探索——经历应用所获得的知识探索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行为动词:探索……的过程 (4)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性目标)层次分类 感受——经历学习活动后建立的感性认识。 行为动词:感受、感悟、聆听、参观、观摩、访问等。 认同——经历学习活动后表达感受、态度及价值判断等。 行为动词:接受、同意、采纳、拥护、怀疑、抵制、反对等。 内化——确立相对稳定的态度,表现出持续的行为。 行为动词:养成、树立、具有、追求、塑造等。

三维目标怎么写

如何确定三维目标 “三维”指课堂教学目标的三大板块。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知识与技能就是学生该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应该培养的能力。技能是在解决问题时所需要的技巧、能力。知识包括学科知识、意会知识、信息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技能分为基本技能、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自我认知技能,是掌握和运用某种专门技术的才能,它是由知识经过实践和训练转化而成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外显,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二、过程与方法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载体。过程和方法,实质就是智力和能力。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前提。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内心体验和心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就是态度,价值观是对人和事物积极作用的评价和取舍的观念。它们是人的素质中的非智能因素。 总之,“三维目标”中的三维是一体的,相互依赖,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 如何确立三维目标? (1)制定教学目标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的要求。 (2)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全面、具体、恰当。所谓全面,即要关注到三个维度。所谓具体,即指在本节课中能够具体实现的。所谓恰当,即指要求的程度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过高过低都是不科学的。是可操作、可观察、可评价的。 如何表述三维目标? 行为主体。教学目标描述的是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一般不用

如何整合小学科学教学的三维目标

如何整合小学科学课程的三维目标 ——运用加涅的学习条件理论解读《空气占据空间》 周平红 作为科学启蒙课程的小学科学,并不将知识目标放在首位,而是更强调科学探究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使他们在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学习科学的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s疑的科学态度。 一、加涅的学习条件理论基本内涵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是当代西方教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促进学生内部学习过程的外部教学条件,使学习的每个内部加工阶段能与教学过程中的各项教学事件一一对应起来,并揭示出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各种可控因素,使教师能够较好地把握这些因素,并把学习理论付诸教学实践。 加涅的学习条件理论核心要素之一是学习的变量,即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与动作技能。从教学目标来看,学习的变量是对教学目标的分类,也是对学生学习的结果分类,基本上包含了感性知识、理性知识、掌握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技能以及学习态度等,大体上与小学科学课程的三个维度的目标范畴相符。教学中对学习变量的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核心要素之二即是学习阶段的实现。加涅认为,学习是一个过程,每一过程都有开端和结尾,因此可以把这些过程分为若干阶段,每一阶段需要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在各加工阶段中发生的事情称为学习事件。他根据学习和记忆的现代信息加工理论,把学习过程分为动机、领会、习得、保持、回忆、概括、作业、反馈等八个阶段。再次,从教学与学习策略来看,加涅认为,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全班学生的学习达到最优化,解决这一难题,取决于教师良好的设计策略、管理策略和指导策略,也取决于学生本身的学习策略。 二、加涅的学习变量的分类与《空气占据空间》三维目标的实现 1. 言语信息的掌握与过程、方法目标的实现 言语信息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以后,能记忆诸如事物的名称、符号、地点、时间、定义、对事物的描述等具体事实,能够在需要的时候陈述出来。从学生的言语信息中教师可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的知识。例如本课中教师让学生上讲台讲述为什么气球不能吹起来,并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作出假设性的解释。 2. 智力技能、认知策略的掌握推动学生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实现 智力技能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学习获得了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智力技能与言语信息不同,言语信息与知道“是什么”有关,而智力技能与知

三维目标怎么写

三维目标到底怎么写? “三维”指课堂教学目标的三大板块。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知识与技能就是学生该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应该培养的能力。技能是在解决问题时所需要的技巧,能力。而知识与技能又是在情感、态度的动力支持下形成的产物。学生的知识越丰富,对于获取知识与技能的欲望就越高。从而获取的知识与技能就越多。 知识包括学科知识、意会知识、信息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技能分为基本技能、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自我认知技能。是掌握和运用某种专门技术的才能,它是由知识经过实践和训练转化而成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外显,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常说“这个人知识丰富,懂得多!”,“这个人本事大!”,都是“这个人”知识和技能外显的结果。 二、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载体。重视知识的获取经历,过程与结果同等重要。有效的学习来自于学生对知识获取全过程的有效参入。而参入的程度又与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情感有着直接关系。学生对学习的爱好,学习动机,自信心,意志……都将直接影响着知识的获取结果。学生的情感、

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智力开发。影响到学生获取知识深度与宽度。因此情感、态度、价值观又是落实过程与方法的前提。 过程和方法,实质就是智力和能力。 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 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因为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载体;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课堂上没有生气,很大的程度都是教师的语言枯燥所引起的。风趣幽默的语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武器;抑扬顿挫的语调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利剑;快慢适度的语调能使学生听得轻松,学的快乐;饱含深情的语言会引起学生情感的砰发;此外潇洒的气度也能很好的表达教师的情感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巧设机关,使学生产生柳暗花明之感……提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之主动学习。因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前提。

什么是三维目标

什么是三维目标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所谓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一)正确理解三维内涵 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独创”,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它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有了重要的抓手和坚实的操作性基础。可以说,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 1.知识与技能(一维) 所谓知识目标,这里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 知识目标的表达举例(要注意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通过学习,知道动物也是有情感的; ·通过学习,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所谓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技能目标可为分“四种”: 一是基本技能。如读、写、算的技能。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是智力技能。如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推理等技能。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用实验与推理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物体和认识物体。 三是动作技能。如绘画、做操、打球等。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基本要领。 四是自我认知技能。即认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监控技能。如自己会做计划,会核对自己的成绩,会检查自己解题方法是否合理、有效,会评价自己的作业水平等。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制定自主阅读的计划。 2.过程与方法(二维) 过去教学重结论轻过程,现在要求学生不仅知道简单的结论,更要知道一些过程。过去重教法,现在要重学法。 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 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方法目标的表达举例:通过学习,采用并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或问题探究的方法,或问题的观察方法,或思维发散的方法,或合作交流的方法,或解决xx问题的方法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

科学三维目标

科学三维目标 三年级: 科学知识 * 认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了解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器官及其作用。 * 认识土壤的一些基本特征,知道土壤为生命体提供了生活环境和条件。* 初步认识物质的几种形态及各种形态物质的基本性质。 * 知道水是生命体生存的重要条件,认识水的一些基本性质,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 知道物体是由各种各样的材料组成的,了解常见材料的基本性质及其用途。 * 了解有关天气的一般知识,知道天气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 了解观察与测量的知识,知道人体的主要观察器官及其作用,认识常见的测量工具。 科学探究 * 学习对特定物体进行观察、比较和描述,对观察的过程和方法有一定的理解和体验,能够采取多种观察方法进行观察,能发现观察对象更多的特征,。 * 学会使用简单工具(放大镜、量筒等)进行观察,懂得工具提供的信息比感官更丰富、更准确。 * 通过一段时间内的持续观察,发现物质的变化。 * 尝试对被观察物体的性质进行推测和验证。 * 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课堂教学所提供的信息和收集的证据对某些现象进行简单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 * 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 在观察中养成认真细致的习惯,能坚持参与中长期科学观察活动。 * 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乐于提出问题。 * 喜欢并爱护动植物,树立热爱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 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四年级: 科学知识 * 了解空气的组成,认识空气的基本性质。 * 知道声音的产生、传播及各种特点。 * 知道常见的热现象及其对物质变化的影响。 * 了解风、雨、霜、露等常见的自然现象的成因、变化及变化条件。 * 了解蚕的一生的周期变化,知道昆虫的一般特点。 * 认识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常见的力及与运动变化的关系、物体运动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初步了解人体的消化系统和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 了解人体所需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科学探究 * 能够针对具体事物提出简单问题,并将答案与科学家已经给出的答案作比较。 * 在观察中能注意更多的细节和运用对比的方法,对事物能完成较为系统的观察。 * 能尝试设计和完成简单的试验,开始接触每次只改变一个变量的控制实验,懂得可以用多种实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 能尝试着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出解释,把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经验与来自观察和实验的证据联系起来,作出认为合理的说明。 * 能就观察和实验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描述中运用个别科学词汇和较为丰富的语言,能对他人的观察结果提出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

小学数学“三维目标”的理解

小学数学“三维目标”的理解 默认分类2010-09-29 17:41:12 阅读13 评论0字号:大中小订阅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具有统帅全局、导向和调控作用。数学课程标准把教学目标划分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其中过程与方法又具体分为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并指出这四方面的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但是,不少教师在定教学目标时,由于缺乏对教学目标的深层次的理解,过于求新求全,产生了许多尴尬。现在就三维目标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三维目标的内涵 (一)知识与技能(一维) 所谓知识目标,这里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 知识目标的表达举例(要注意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通过学习,知道动物也是有情感的; ·通过学习,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所谓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技能目标可为分“四种”: 一是基本技能。如读、写、算的技能。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是智力技能。如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推理等技能。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用实验与推理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物体和认识物体。 三是动作技能。如绘画、做操、打球等。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基本要领。

四是自我认知技能。即认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监控技能。如自己会做计划,会核对自己的成绩,会检查自己解题方法是否合理、有效,会评价自己的作业水平等。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制定自主阅读的计划。 (二)过程与方法(二维) 过去教学重结论轻过程,现在要求学生不仅知道简单的结论,更要知道一些过程。过去重教法,现在要重学法。 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 过程目标的表达举例: ·通过学习,认识分数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通过学习,掌握商不变性质的探究过程。 ·通过学习,理解三角形概念形成的概括过程。 ·通过学习,学会xx结构的归纳和演绎过程。 ·通过学习,理解xx问题解题思路的探寻、分析和综合过程。 ·通过学习,掌握xx解题方法的选择与比较过程等。 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方法目标的表达举例:通过学习,采用并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或问题探究的方法,或问题的观察方法,或思维发散的方法,或合作交流的方法,或解决xx问题的方法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 所谓情感,是指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态度体验。人的情感表现状态有以下几种: 一是表现为情绪。情绪是一种较低级的简单的情感,如愉快、激动、紧张等。情绪目标的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产生愉快的感觉。 二是表现为热情。一个人有政治热情,他就对祖国、民族、人民产生深厚的爱,并转化为力量和行为。一个人有学习热情,他就能潜心钻研,做出成绩。 目标表达举例: ·通过学习,激发起爱国主义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