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六国论》阅读答案

苏辙《六国论》阅读答案
苏辙《六国论》阅读答案

苏辙《六国论》阅读答案

六国论

【原文】尝读六国世家①,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②,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注释】①六国世家:指《史记》中的《燕召公世家》、《楚世家》、《赵世家》、《魏世家》、《韩世家》和《田敬仲完世家》,这六卷世家分别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燕、楚、赵、魏、韩和齐等六国的史事。②攻山西千里之秦:公元前318年,韩、赵、魏、齐、燕等五国联合攻秦,反被秦国战败。此后,秦国逐一灭亡东方各国,至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大业。山西:指崤山以西。

【译文】

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和十倍于秦国的人口,全力向西攻打崤山以西方圆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被灭亡的命运。我常常为这些诸侯深思远虑,认为一定会有可以保全自我的策略。因而未尝不责怪当时六国的那些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了解整个天下的形势啊!

【原文】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①;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注释】

①郊:与下文的“野”互文,指国土。古文中,将成对的同义词在相近的句式中分开使用以避免重复,称作互文。另:周制,距都城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后以“郊”泛指城外,野外。

【译文】

秦国要和诸侯争各国夺天下的场地,并不在齐、楚、燕、赵等国,而是在韩、魏的境内;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场地,也不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在韩、魏的区域。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一个人在心腹间患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从而掩护了崤山以东的诸侯各国,所以对天下各国来说,没有比韩、魏两国更重要的了。

【原文】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①,商鞅用于秦而收魏②。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③,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④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注释】

①范雎:战国时期魏国人,投奔秦国后受到重用,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建议秦昭王现收服韩国,再进而吞并其他各国。他被秦昭王任为相,封为应侯。②商鞅:战国时期卫国人,姓公孙,名鞅,投奔秦国后受到重用,辅佐秦孝公变法,因功封为商君,故称商鞅。他曾多次策划进攻魏国。③刚:齐地名,在今山东省兖州县境。寿:齐地名,在今山东省东平

县境。出兵以攻齐之刚、寿:秦国的相国曾建议秦昭王越过韩、魏国境去攻齐国,被范雎劝止。④折:屈服。

【译文】

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他就建议拉拢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他就建议拉拢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服时,就要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两地,范雎就为此担忧而加以劝阻。既然这样,那么秦国所顾忌的,就可以看得出来了。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他人的国都,前面有燕、赵的抵抗,后面有韩、魏乘机进攻,这是危险的道路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两国时,却不曾有对韩、魏的顾虑,那是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算得上是了解天下的形势吗?放弃小小的韩、魏两国,让他们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大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于秦国呢?韩、魏屈服于秦国后,秦国人就可以对东方各诸侯国用兵,从而使全天下诸侯普遍受到秦国的祸害。

【原文】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方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①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注释】

①埸(y):边境。

【译文】

韩、魏是不能独自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要凭借作为对西方的屏障,所以就不如亲近韩、魏以此来抗拒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越过韩、魏,去觊觎齐、楚、燕、赵等国,那么齐、楚、燕、赵等国就能够凭这样的局面保全自身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去支持面对敌寇的韩国和魏国,使韩国和魏国没有来自东方的忧虑,从而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以便暗中帮助前方两国解除危急,像这样就可以应付一切事变,那秦国还能怎么样呢?诸侯们不知道想出这样的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厄了。致使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攻取这些国家,结果能不令人悲哀吗!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窃怪天下之诸侯

(2)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

(3)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4)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2.下列与“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句中的“蔽‘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B.山峻高而蔽日

C.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D.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3.下列与“而齐、楚、燕、赵之围,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句中的“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B.发愤西向

C.故夫天下所重者

D.素善留侯张良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2)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5.阅读全文后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本文作者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2)作者提出的主张是什么?( 书村网 )

【参考答案】

1.(1)责备,责怪(按:这是《大赛》的答案。而《古文观止》等均解释为“奇怪”。)

(2)笼络,拉拢 (3)缘故,原因 (4)摈弃,排斥

(题干和A:掩护;B.遮住;C.隐蔽,躲藏;D.受蒙蔽)

(题干:保全,形作动;A.使完整,形容词的使动用法;B.方位名词作状语;C.看重,重视,形作动词;D.与……友善,形作动)

4 .(1)我常常为这些诸侯深思远虑,认为一定会有可以保全自我的策略。

(2)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厄了。

5.(1)六国之士虑患疏,见利浅,不能看清天下形势而背盟败约,自相残杀,致使秦国得以各个击破而灭亡。

(2)齐、楚、燕、赵四国应全力支援韩、魏,共同对抗秦国。(1)我常常为这些诸侯深思远虑,认为一定会有可以保全自我的策略。

苏辙的《六国论》

六国论(苏辙作品) 《六国论》是北宋文学家苏辙所写的一篇论,着重探讨了六国 当时应采取的自安之计,全文抓住一个“势”字,站得高、看得远, 从大处着笔,高谈阔论、说短论长,颇具战国策士纵横捭阖之风。 作品原文 尝读六国《世家》1,窃2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 众3,发愤西向,以攻山西4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 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5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6,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7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8也,而在韩、魏之郊9;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10秦之 冲11,而弊山东之诸侯12,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 者范睢13用于秦而收韩,商鞅14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15。然则秦之所忌者可 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16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17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 障18,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19区区20之韩、魏,以当21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22而入于秦哉?韩、魏折 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23,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 厚韩亲魏以摈24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 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25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 佐当寇26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27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28,若此,可以应 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29尺寸之利,背

2019年苏辙《巢谷传》阅读答案-范文模板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苏辙《巢谷传》阅读答案 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少从士大夫读书,老为里校师。谷幼传 父学,虽朴而博。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久之业成,而不中第。 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 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 闻者。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闻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予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见,握手相泣,已而 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将复见 子瞻于海南,予愍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 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可,阅 其橐中无数千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 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昔赵襄子厄于晋阳,知伯率韩、魏决水围之。城不沉者三版,县釜而爨,易子 而食,群臣皆懈,惟高恭不失人臣之礼。及襄子用张孟谈计,三家之围解,行 赏群臣,以恭为先。谈曰:“晋阳之难,惟恭无功,曷为先之?”襄子曰: “晋阳之难,群臣皆懈,惟恭不失人臣之礼,吾是以先之。”谷于朋友之义, 实无愧高恭者,惜其不遇襄子,而前遇存宝,后遇予兄弟。予方杂居南夷与之 起居出入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闻谷有子蒙,在泾原军中,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谷始名榖,及见之循州,改名谷云。 (节选自苏辙《巢谷传》)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梅州遗予书曰遗:遗留,留给 B.遂弃其旧学,畜弓箭畜:储备,置办 C.阅其橐中无数十钱阅:察看 D.县釜而爨,易子而食县:同“悬”

苏辙《六国论》阅读答案(附翻译)

六国论(选自宋·苏辙《栾城集》)【原文】尝读六国世家①,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②,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注释】①六国世家:指《史记》中的《燕召公世家》、《楚世家》、《赵世家》、《魏世家》、《韩世家》和《田敬仲完世家》,这六卷世家分别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燕、楚、赵、魏、韩和齐等六国的史事。②攻山西千里之秦:公元前318年,韩、赵、魏、齐、燕等五国联合攻秦,反被秦国战败。此后,秦国逐一灭亡东方各国,至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大业。山西:指崤山以西。【译文】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和十倍于秦国的人口,全力向西攻打崤山以西方圆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被灭亡的命运。我常常为这些诸侯深思远虑,认为一定会有可以保全自我的策略。因而未尝不责怪当时六国的那些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了解整个天下的形势啊!【原文】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①;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注释】①郊:与下文的“野”互文,指国土。古文中,将成对的同义词在相近的句式中分开使用以避免重复,称作互文。另:周制,距都城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后以“郊”泛指城外,野外。【译文】秦国要和诸侯争各国夺天下的场地,并不在齐、楚、燕、赵等国,而是在韩、魏的境内;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场地,也不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在韩、魏的区域。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一个人在心腹间患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从而掩护了崤山以东的诸侯各国,所以对天下各国来说,没有比韩、魏两国更重要的了。【原文】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①,商鞅用于秦而收魏②。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③,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④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注释】①范雎(jū):战国时期魏国人,投奔秦国后受到重用,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建议秦昭王现收服韩国,再进而吞并其他各国。他被秦昭王任为相,封为应侯。 ②商鞅:战国时期卫国人,姓公孙,名鞅,投奔秦国后受到重用,辅佐秦孝公变法,因功封为商君,故称商鞅。他曾多次策划进攻魏国。③刚:齐地名,在今山东省兖州县境。寿:齐地名,在今山东省东平县境。出兵以攻齐之刚、寿:秦国的相国曾建议秦昭王越过韩、魏国境去攻齐国,被范雎劝止。④折:屈服。 【译文】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他就建议拉拢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他就建议拉拢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服时,就要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两地,范雎就为此担忧而加以劝阻。既然这样,那么秦国所顾忌的,就可以看得出来了。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他人的国都,前面有燕、赵的抵抗,后面有韩、魏乘机进攻,这是危险的道路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两国时,却不曾有对韩、魏的顾虑,那是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

苏洵、苏轼、苏辙《六国论》原文、赏析及译文(翻译)-word文档资料

苏洵、苏轼、苏辙《六国论》原文、赏析及译文 (翻译) 苏洵《六国论》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

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

巢谷传_《巢谷传》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巢谷传_《巢谷传》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巢谷传》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巢谷传 (宋)苏辙 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①者,心好之。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久之业成,而不中第。 有韩存宝者,尤与之善。谷教之兵书,二人相与为金石交。熙宁中,存宝为河州将,会泸州蛮乞弟②扰边,乃命存宝出兵讨之。存宝不习蛮事,邀谷至军中问焉。及存宝得罪,将就逮,自料必死,谓谷曰:“我泾原武夫,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橐中有银数百两,非君莫使遗之者。”谷许诺,即变姓名,怀银步行,往授其子,人无知者。存宝死,谷逃避江淮间,会赦乃出。予以乡闾故,幼而识之,知其志节,缓急可托者也。 予之在朝,谷沉浮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闻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予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 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愍③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可,阅其橐中,无数千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闻谷有子蒙,在泾原军中,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 (选文有删节) 【注】①举武艺:科举考试中的武科考试。②乞弟:泸州西南少数民族乌蛮首领斧望个恕的儿子。③愍:怜悯,哀怜

“巢谷,字元修”阅读试题及答案 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2题。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少从士大夫读书,老为里校师。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久之业成,而不中第。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闻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予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愍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可,阅其橐中无数十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昔赵襄子厄于晋阳,知伯率韩、魏决水围之。城中县釜而爨,易子而食,群臣皆懈,惟高恭不失人臣之礼。及襄子用张孟谈计,三家之围解,行赏群臣,以恭为先。谈曰:“晋阳之难,高恭无功,曷为先之?”襄子曰:“晋阳之难,群臣皆懈,惟恭不失人臣之礼,吾是以先之。”谷于朋友之义,实无愧高恭者,惜其不遇襄子,而前遇存宝,后遇予兄弟。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闻谷有子蒙,在泾原军中,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节选自苏辙《巢谷传》,有删节)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梅州遗予书曰遗:遗留,留给 B.遂弃其旧学,畜弓箭畜:储备,置办 C.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见:通“现” D.县釜而爨,易子而食县:同“悬”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句读之不知 B.予以罪谪居筠州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C.昔赵襄子厄于晋阳不拘于时 D.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1)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4分)(2)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4分)(3)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4分)参考答案:11.A“遗”应为“寄、送(信)”的意思。12.D(A.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提宾的标志; B.介词,因为/介词,在; C.介词,在/介词,表被动,被; D.介词,表对象,替,给。)13.(1)我哥哥子瞻(苏轼)也从惠州搬到昌化,士大夫们都不敢和我们兄弟来往了,亲戚朋友也再没有联络了。(要点:徙、讳、游、相闻)(2)(我)遗憾他不听从我的话,然而也对他不采纳我的意见而实现自己的心愿感到惊异。(要点:恨、用、奇、行)(3)我(当时)正住在南方,和蛮夷生活在一起,大概也要死在这里了。(要点:方、盖、终、焉)【译文】巢谷,字元修。他的父亲名中世,是眉山的农民。年少时跟随士大夫读书,年老时担任乡里村学的老师。巢谷幼年跟随父亲学习,虽然人很质朴,却也博学多才。进京参加科举考试,看见参加武举科考的人,很羡慕。巢谷一向力气很大,就放弃原来所学的,置备弓箭,学习骑马射箭。不久学成,但却没有考中武科。后来我入朝为官,巢谷在家乡谋生,两人不曾见面。绍圣年初,我(苏辙)因为获罪被罢免住在筠州,然后从筠州搬到雷州,再搬到循州。我哥哥子瞻(苏轼)也从惠州搬到昌化,士大夫们都不敢和我们兄弟来往了,亲戚朋友也再没有联络了。只有巢谷在眉山扬言要徒步寻访我们兄弟俩。听见的人都笑他痴狂。元符二年正月,他从梅州给我来信说:“我步行万里来见你,自己没有意料到还能保全性命,现在到梅州了,很快就能相见,虽死而无憾了。”我惊喜地说:“他不是现代的人,而是古人啊!”相见之后,握手相对而哭,然后说平生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苏洵、苏辙散文三篇13六国论(苏洵)》11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六国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2. 自己预习,弄懂生僻字音、形、意,归纳重点文言实词语虚词。 3. 掌握本文的文体知识“论”——以论证为主。 ﹠过程与方法 1. 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议论文的写作特点。 2. 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习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的方法。

3.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领会苏询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侮的思想。 2. 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用心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的论证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建议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外交政策,积极抗战以维护国权。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六国破灭之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继《宫锁心玉》、《步步惊心》之后,今年又出了一部吸引人心的穿越剧《相爱穿梭千年》,看来近几年穿越盛行哦。上课之前咱们也来穿越一下,请大家回到北宋,与我一同赴一

场满汉全席。 时间: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 人物:苏轼(时年20岁) 地点:北宋都城开封 事件:苏轼进京赶考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席间大家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你们喝酒哦!” 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嬴政并吞六国)

《苏辙.巢谷传》阅读练习

《苏辙.巢谷传》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少从士大夫读书,老为里校师。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久之业成,而不中第。 闻西边多骁勇,骑射击刺为四方冠,去游秦凤、泾原间,所至友其秀杰。有韩存宝者,尤与之善。谷教之兵书,二人相与为金石交。熙宁中,存宝为河州将,有功,号熙河名将,朝廷稍奇之。会泸州蛮乞弟扰边,诸郡不能制,乃命存宝出兵讨之。存宝不习蛮事,邀谷至军中问焉。及存宝得罪,将就逮,自料必死,谓谷曰:“我泾原武夫,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橐中有银数百两,非君莫使遗之者。”谷许诺,即变姓名,怀银步行,往授其子,人无知者。存宝死,谷逃避江淮间,会赦乃出。予以乡闾,故幼而识之,知其志节,缓急可托者也。 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①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 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闻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予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悯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

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可,阅其橐中无数千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闻谷有子蒙在泾原军中,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 我正住在这南方边远地区,和南蛮们一同生活,大概要死在此地了。虽然知道他的贤德,(但我)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加以传扬呢?听说他有个儿子巢蒙在泾原军中,所以我给他写了这篇传文,改天把它交给巢蒙。 【注释】①绍圣:宋哲宗赵煦的年号。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畜弓箭,习骑射畜:积储,准备B.所至友其秀杰友:朋友C.存宝不习蛮事习:学习D.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诵:诵读 解析:A(B.友,与……交朋友。根据其所处谓语位置可以推知。C.习,熟悉,通晓。根据其宾语及下文的“问”可以推知。D.诵,通“讼”,公开。根据后文“言”的内容和“闻者”可推断出。)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见举武艺者,心好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B.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予悯其老且病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D.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三篇《六国论》比较——古典诗文比较之二 (1)

三篇《六国论》比较 陈友冰 战国后期,山东的齐、楚、燕、赵、韩、魏六国合纵,对抗函谷关西的秦国,当时无论是内在力量还是外表声势,六国都大大超过偏于西隅的秦国,但其结局恰恰是六国纵散约败,一个个被秦国蚕食鲸吞。公元前221年,嬴政终于横扫六合,登上始皇帝的宝座。这一引人注目的历史现象,一直引起历代学者的深思,纷纷探究其中的原因,力图对此作出正确的解释,以为史鉴。北宋苏氏父子和元代李桢的《六国论》,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三篇。由于他们立场、观点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六国破灭这一历史事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结论虽然不同,但又都能言之成理,史论虽不全面却又都持之有故,而且选材典型、论证周密,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因此,比较一下他们在确立论点、选择材料、组织论证时的不同方法,分析一下他们之间差异产生的原因,对我们今天从不同角度思考这一历史现象,乃至论说文的教学与写作,是有帮助的。 一 苏洵的《六国论》认为:六国败亡的原因在于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全文就围绕这样一个中心论点来选择材料、进行论证。 文章一开头就紧扣题目,一语破的:“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胜,弊在赂秦。”这里采用不相容的选言判断:“非兵不利、战不胜”,目的在于要把“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突显出来。然后,作者从两个方面来说明赂秦之害:一是从赂秦者来说,“赂秦而力亏”,这是破灭之道;另一是从不赂秦者来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结果“不赂者以赂者丧”。全文就是围绕这两个方面来组织材料、进行论证的。

首先,作者从敌我双方的利弊来分析论证“赂秦而力亏”。从秦国方面来看,它扩大领土、增强力量的渠道,不是靠战争而是靠受赂,从受赂中所获得的好处超过战胜而得的百倍;从赂方来看,他们想通过割地赂秦的方法来苟安,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等到力量消耗殆尽,再想抗秦,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结果只有束手待毙,所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在分析赂者破亡之因后,作者再分析不赂者为什么也会破灭的原因。因为从史实来看,当时割地赂秦的只有韩、魏等少数国家,要想使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论点得以成立,这个问题是回避不掉的。作者是个善于论事的文章大家,为了除去人们心中的疑问,他对当时未割地赂秦的齐、燕、赵三国逐一分析、论证,毫无吞吐含糊之态、避重就轻之意。他把不赂秦的国家分为三类:一是齐国,它虽不赂秦却附秦,“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这样自挖墙角的结果,是唇亡齿寒,“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于是“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在手法上,他采取设疑的方法:“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这就把人们对此的疑问毫不回避地点出来,然后通过条分缕析得出使人信服的结论,以设疑起而释疑终,正显出这位文章大家手笔的不凡。 二是燕国,作者首先赞扬它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指出该国虽小却后亡,这正是用兵之效。这是对他赂秦却以武力抗秦的肯定!但它后来却采取行刺这种企图侥幸取胜的方式,放弃了武备、用兵这个坚实的国策,就必然导致祸患。 三是赵国,它的败亡也是由于“用武而不终”,听信谗言,杀掉了抗秦的良将李牧。 在对不赂者破亡之因作了上述三方面分析后,作者再从两点加以总结:一是从现实出发,称赞“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仍义不赂秦,坚持用兵,“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这就从正面重申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个论点;二是从假设出发:假使韩、魏、楚三国不赂秦,齐不附秦,燕君不用荆卿,赵国李牧仍在,

巢谷传课后练习卷

九巢谷传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1、文学常识积累: (1) 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本文的作者是朝(人名)字。与其父、其兄和称为“三苏”。 2、给下列字注音: 橐()闾()愍()遗()谓()3、解释下列加点字: (1)畜.弓箭() (2)所至友.其秀杰()(3)宝不习.蛮事()(4)非君莫使遗.之者()(5)会.赦乃出()(6)自眉山诵.言()(7)公无.止我() (8)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9)死无恨.矣() (10)予愍.其老且病() 4、句子翻译: ①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 ②所至友.其秀杰,有韩存宝者,尤与之善。 ③予以乡闾故,幼而识之,知其志节,缓急可托者也。 ④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 ⑤留之不可,阅其橐中,无数千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 ⑥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 ⑦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⑧闻谷有子蒙在泾原军中,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 ⑨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 ⑩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 5、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A.二人相与为【金石交】。比喻坚贞不渝的友情 B谷逃避江淮间,【会】赦乃出。恰逢正赶上 C.己而道平生,逾月不【厌】。厌烦 D.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传扬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所至友其秀杰友:以…为友,结交 B.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徙:搬家,迁徙 C.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恨:遗憾 7、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主要写了哪三件事?以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分别体现了巢谷怎样的特点 ①() ②() ③() 8、用原文回答: (1)当苏辙兄弟遭到贬谪时,“今世人”是怎样做的? (2)当苏辙兄弟遭到贬谪时,巢谷的表现恰恰相反,表现在哪里? 9、作者为什么要为巢谷立传? 10、从选文看,巢谷在苏辙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苏洵苏辙之六国论比较

苏洵苏辙之《六国论》 摘要:同一题目作文,父子两人都是借史论政,并和现实相联系,以起到借古鉴今的作用。不同的论证角度、论证方法和语言风格展现出父子两人不同的人格魅力。 父子共写同题文章的现象十分罕见。宋代苏洵、苏辙父子各有《六国论》传世,两篇文章珠联璧合,各放异彩,可称得上是古代议论文的名篇佳作。然而对照起来看,两者的立论角度、论证方式、文字风格各不相同。品评两者的成败得失,或许对今人会有所裨益。 两篇文章都以六国破灭作为议题,借史论政。写借史论政的文章,应该根据时代所提出的问题,从历史材料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以便把历史问题的评析同现实的社会问题联系起来,起到以古鉴今的作用。 苏洵的《六国论》从“赂秦而力亏”的角度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最后引出“为国者无为积威之所劫”的历史教训。苏辙的《六国论》则从“韩魏附秦”招致六国相继破灭的角度,批评六国之士的“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这两篇文章所选择的不同角度,哪个更具有思想性和现实意义呢?联系北宋中期的社会现实来看,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苏洵生活在宋朝比较“承平”的一段时间里。但北宋中期面临辽与西夏的严重威胁,外患频仍。北宋王朝软弱无能,一味屈辱苟安。一○○五年(宋真宗景德元年)一月,与辽国订立屈辱条约:每年给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以白沟河为界,史称“澶渊之盟”。一○四四年(宋仁宗庆历四年),宋与西夏议和,答应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 二千匹、茶三万斤。这些屈辱和约的签订,虽然换来了暂时的安宁,却给人民增加了沉重的负担,加剧了宋王朝的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进了它走向灭亡的进程。苏洵是一个有政治抱负 的人,写作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治于今”。苏洵的《六国论》抓住“赂秦而

苏辙《巢谷传》答案翻译译文高考文言文阅读理解试题

苏辙《巢谷传》答案翻译译文高考文言文阅读理解试题 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少从士大夫读书,老为里校师。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久之业成,而不中第。 闻西边多骁勇,骑射击刺为四方冠,去游秦凤、泾原间,所至友其秀杰。有韩存宝者,尤与之善。谷教之兵书,二人相与为金石交。熙宁中,存宝为河州将,有功,号熙河名将,朝廷稍奇之。会泸州蛮乞弟扰边,诸郡不能制,乃命存宝出兵讨之。存宝不习蛮事,邀谷至军中问焉。及存宝得罪,将就逮,自料必死,谓谷曰:"我泾原武夫,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橐中有银数百两,非君莫使遗之者。"谷许诺,即变姓名,怀银步行,往授其子,人无知者。存宝死,谷逃避江、淮间,会赦乃出。予以乡闾故,幼而识之,知其志节,缓急可托者也。 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闻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予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愍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可,阅其橐中无数千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昔赵襄子厄于晋阳,知伯率韩、魏决水围之。城不沉者三版,县釜而爨,易子而食,群臣皆懈,惟高恭不失人臣之礼。及襄子用张孟谈计,三家之围解,行赏群臣,以恭为先。谈曰:“晋阳之难,惟恭无功,曷为先之?”襄子曰:“晋阳之难,群臣皆懈,惟恭不失人臣之礼,吾是以先之。”谷于朋友之义,实无愧高恭者,惜其不遇襄子,而前遇存宝,后遇予兄弟。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闻谷有子蒙,在泾原军中,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谷始名榖,及见之循州,改名谷云。 (节选自苏辙《巢谷传》) 【译文】巢谷,字元修。他的父亲名中世,是眉山的农民。年少时跟随士大夫读书,年老时担任乡里村学的老师。巢谷幼年跟随父亲学习,虽然人很质朴,却也博学多才。进京参加科举考试,看见参加武举科考的人,很羡慕。巢谷一向力气很大,就放弃原来所学的,置备弓箭,学习骑马射箭。不久学成,但却没有考中武科。 后来我入朝为官,巢谷在家乡谋生,两人不曾见面。绍圣年初,我(苏辙)因为获罪被罢免住在筠州,然后从筠州搬到雷州,再搬到循州。我哥哥子瞻(苏轼)也从惠州搬到昌化,士大夫们都不敢和我们兄弟来往了,亲戚朋友也再没有联络了。只有巢谷在眉山扬言要徒步寻访我们兄弟俩。听见的人都笑他痴狂。元符二年正月,他从梅州给我来信说:“我步行万里来见你,自己没有意料到还能保全性命,现在到梅州了,很快就能相见,虽死而无憾了。”我惊喜地说:“他不是现代的人,而是古人啊!”相见之后,握手相对而哭,然后说平生之事,说了

苏辙《六国论》

《六国论》 苏辙(北宋) 【原文】: 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 之秦而不免於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於秦而收韩,商鞅用於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秦之用兵於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於前,而韩、魏乘之於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於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於秦哉?韩、魏折而入於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於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於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於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译文】: 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肴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肴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忧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31《巢谷传》教案上海五四制版

巢谷传 教学目标 1.积累“举、习、友”等文言实词,理解、概括文章大意。 2.能通过对文章词句的品析,把握巢谷的性格品质,体会本文选材典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作特点。 3.明确作者写此传的用意。 说明: 这篇人物传记写一位忠于友情的笃诚君子巢谷。首写巢谷弃文习武,已使人觉谷与众不同;次写谷与照河名将韩存宝的金石之交,韩因罪“自料必死”,托巢谷以后事,谷“即变姓名,怀银步行往授其子,人无知者”,后写巢谷与苏辙兄弟的交谊。当他们青云直上时,“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而在他们远谪岭南时,谷却自眉州“万里步行”相访,结果死于途中。全文语言质朴,选材典型,详略得宜,只以三件事就将义士巢谷的风节和形象写得很逼真。文章写得情深意挚、结构缜密、文笔简洁、风格质朴,是一篇比较出色的传记。但对初三学生而言,是一篇难度相当大的文章,篇幅长,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距离。作为一篇新增教材,应该遵循文言文教学的规律,要先扫清字词的障碍,落实字词,疏通文意。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有层次的阅读,对文章进行分析、理解,深入的品析。 建议二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落实重点字词句,理解文意,把握巢谷的性格品质。 2.难点:对于巢谷性格品质的准确理解和概括。 说明: 初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思维与心理的发展都趋于成熟,从开拓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发展的角度考量,教学中重点不应只是简单的串讲分析、感性认知,而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通过抓住关键重点的字词,理解文意;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体会本文人物传记类的文章选材典型、有详有略的特点。但是对于人物性格品质的概括,要学生用恰如其分的词语概括会比较困难。这一方面囿于他们的积淀,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文章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他们理解上是存在障碍的,所以要求把这作为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作为一篇有难度的文言文,为了 提高课堂效率,课前需要学生做 些准备: 1.布置学生翻译全文,概括文 意。 2.查找苏辙的资料,了解作者 为什么写此传。 利用工具书及文下注释,翻译全文, 疏通文字。 借助文本与网络,对苏辙的生平有 所了解,明确其当时的处境,对理 解本文颇有益处。 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概括内容是阅读的前 提,为更深入地把握文 本奠定基础。 有了这样的基础,课上 进行文本研读,并进行 主要内容、思想感情的 探讨,才能够深入下去。 进入新课疏通文意1.请学生朗读,纠正生字难词 的读音。 橐(tuó)闾(lǘ)愍(mǐn) 遗(wèi) 1.朗读,倾听,有读错的纠正,不 会读的做记号。 2.提出在预习中的问题;学生完成 老师的检测;学生积累重点的字词。 1.培养良好的文言文学 习习惯。学习文言文, 朗读是走近文本的重要 手段。同时通过朗读,

苏辙《六国论》阅读答案附翻译

苏辙《六国论》阅读答案(附翻译) 苏辙《六国论》阅读答案(附翻译) 六国论 (选自宋·苏辙《栾城集》) 【原文】尝读六国世家①,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②,而不 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 知天下之势也。 【注释】①六国世家:指《史记》中的《燕召公世家》、《楚世家》、《赵世家》、《魏世家》、《韩世家》和《田敬仲完世家》,这六卷世家分别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燕、楚、赵、魏、韩和齐等六国的史事。②攻山西千里之秦:公 元前318年,韩、赵、魏、齐、燕等五国联合攻秦,反 被秦国战败。此后,秦国逐一灭亡东方各国,至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大业。山西:指崤山以西。 【译文】 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和十倍于秦国 的人口,全力向西攻打崤山以西方圆千里的秦国,却免 不了被灭亡的命运。我常常为这些诸侯深思远虑,认为 一定会有可以保全自我的策略。因而未尝不责怪当时六

国的那些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益 的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了解整个天下的形势啊! 【原文】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①;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 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注释】 ①郊:与下文的“野”互文,指国土。古文中,将 成对的同义词在相近的句式中分开使用以避免重复,称 作互文。另:周制,距都城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后以“郊”泛指城外,野外。 【译文】 秦国要和诸侯争各国夺天下的场地,并不在齐、楚、燕、赵等国,而是在韩、魏的境内;诸侯要和秦国争夺 天下的场地,也不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在韩、魏的区域。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一个人 在心腹间患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从而掩护了崤山以东的诸侯各国,所以对天下各国 来说,没有比韩、魏两国更重要的了。 【原文】

“巢谷,字元修”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2题。 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少从士大夫读书,老为里校师。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久之业成,而不中第。 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闻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予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 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愍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可,阅其橐中无数十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昔赵襄子厄于晋阳,知伯率韩、魏决水围之。城中县釜而爨,易子而食,群臣皆懈,惟高恭不失人臣之礼。及襄子用张孟谈计,三家之围解,行赏群臣,以恭为先。谈曰:晋阳之难,高恭无功,曷为先之?襄子曰:晋阳之难,群臣皆懈,惟恭不失人臣之礼,吾是以先之。谷于朋友之义,实无愧高恭者,惜其不遇襄子,而前遇存宝,后遇予兄弟。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闻谷有子蒙,在泾原军中,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节选自苏辙《巢谷传》,有删节)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梅州遗予书曰遗:遗留,留给 B.遂弃其旧学,畜弓箭畜:储备,置办 C.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见:通现 D.县釜而爨,易子而食县:同悬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句读之不知 B.予以罪谪居筠州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C.昔赵襄子厄于晋阳不拘于时 D.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苏辙《六国论》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苏辙《六国论》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六国论 (选自宋·苏辙《栾城集》) 【原文】尝读六国世家①,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②,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注释】①六国世家:指《史记》中的《燕召公世家》、《楚世家》、《赵世家》、《魏世家》、《韩世家》和《田敬仲完世家》,这六卷世家分别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燕、楚、赵、魏、韩和齐等六国的史事。②攻山西千里之秦:公元前318年,韩、赵、魏、齐、燕等五国联合攻秦,反被秦国战败。此后,秦国逐一灭亡东方各国,至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大业。山西:指崤山以西。 【译文】 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和十倍于秦国的人口,全力向西攻打崤山以西方圆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被灭亡的命运。我常常为这些诸侯深思远虑,认为一定会有可以保全自我的策略。因而未尝不责怪当时六国的那些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了解整个天下的形势啊! 【原文】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①;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注释】 ①郊:与下文的野互文,指国土。古文中,将成对的同义词在相近的句式中分开使用以避免重复,称作互文。另:周制,距都城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后以郊泛指城外,野外。 【译文】 秦国要和诸侯争各国夺天下的场地,并不在齐、楚、燕、赵等国,而是在韩、魏的境内;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场地,也不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在韩、魏的区域。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一个人在心腹间患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从而掩护了崤山以东的诸侯各国,所以对天下各国来说,没有比韩、魏两国更重要的了。 【原文】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①,商鞅用于秦而收魏②。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③,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