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儿培训试题

高危儿培训试题
高危儿培训试题

单选题(50题)

1、以下哪种不属于高危新生儿?()

A.出生孕周35周

B.出生体重4000克

C.血清胆红素15.1mg/dl

D.先天性腭裂

2、6月-6岁儿童贫血的诊断标准为:()

A.血红蛋白小于110g/L

B.血红蛋白小于100g/L

C.血红蛋白小于120g/L

D.血红蛋白小于90g/L

3、对于新生儿访视以下哪项不属于异常()。

A.脐部有肉芽 B.腋温35℃

C.溢奶 D.皮肤严重黄染

4、刘宝宝,足月产,7天,皮肤、巩膜黄染,血清总胆红素203u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

A.病理性黄疸

B.新生儿溶血症

C.生理性黄疸

D.先天性胆道闭锁

5、关于婴儿期的预防接种程序,不正确是:()

A.出生时接种卡介苗

B.2个月开始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C.3个月接种百白破疫苗

D.6个月接种麻疹疫苗

6、新生儿期是指:()

A.出生到未满1个月

B.出生后7天内

C.脐带结扎到未满28天

D.28周胎龄至生后7天

7、3.学龄儿童健康管理中正确的是:()

A.每3个月提供1次健康服务

B.每半提供1次健康服务

C.每年提供1次健康服务

D.每2提供1次健康服务

8、以下哪项不是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A.由简单到复杂

B.由上到下

C.由远到近

D.由不协调到协调

9、对于鹅口疮患儿,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继续母乳喂养

B.停止母乳喂养

C.应用抗生素治疗

D.母亲服药治疗

10、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

A.耳生发射B. 脑干诱发电位

C.听性行为观察法D. 音叉检查

11、母亲患以下哪种疾病不适宜进行母乳喂养?()

A.乙肝小三阳

B.糖尿病

C.甲减服用甲状腺素

D.活动性肺结核

12、前囟测量方法:()

A.邻角连线

B.对边中点的连线

C.邻边中点连线

D.对角连线

13、以下哪种营养素不提供热能?()

A.碳水化合物

B.5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14、小儿生理性贫血的好发年龄为:()

A.1-2个月

B.2-3个月

C.3-6个月

D.6-12个月

15、头围测量方法是:()

A.枕后结节到眉弓上方绕头一周

B.枕后结节到眉间绕头一周

C.枕后结节到眉弓上1cm绕头一周

D.枕后沿两耳尖到眉尖绕头一周

16、以下哪种疾病是营养性疾病?()

A.先天性心脏病

B.中度肥胖

C.出生体重2300克

D.出生孕周35周

17、体检时发现下列哪种情况应及时转诊?()

A.血红蛋白100g/L

B.轻度肥胖

C.听性行为筛查未通过

D.鹅口疮

18、高危儿管理,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增加随访次数

B.发育筛查和发育评估

C.指导早期干预

D.每例都要求转诊

19、儿童营养性疾病不包括以下哪种疾病?()

A.中度营养不良

B.轻度缺铁性贫血

C.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D.出生体重2000克

20、离开保育员岗位()年后再从事保育工作,需重新考核取得岗位培训合格证。

A.半年

B. 1年

C. 2年

D. 3年

21、预防缺铁性贫血,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的足月儿从()开始补铁。

A.1月龄

B. 2月龄

C.3月龄

D. 4月龄

22、0—6岁儿童健康管理档案核查表中,对于18个月的婴幼儿哪项可以不查:()

A.体重、身长

B. 血红蛋白

C. 听力筛查

D. 发育评估

23、混合喂养者每日喂养母乳次数不要少于:()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24、托幼机构聘用卫生保健人员应当按照收托()名儿童至少设1名专职卫生保健人员的比例配备卫生保健人员。

A.100人

B.150人

C.200人

D.250人

25、婴儿食物转换的第一阶段食物应选:()

A.肉类

B.蛋类

C.鱼类

D.强化铁的米粉

26、婴儿满月后的随访服务均应在()进行。

A.产妇家中

B.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C.村卫生室

D.辖区妇幼保健院

27、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健全辖区内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体系和(),明确各级职责,

实行统一管理。

A、妇幼保健体系

B、儿童保健

C、儿科

D、高危孕产妇转诊、会诊网络

28、新生儿出生后()内,实行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A、2 小时

B、3小时

C、1小时

D、半小时

29、孕前保健是指为()的夫妇提供以健康教育与咨询、孕前医学检查、健康状况评估和

健康指导为主要内容的系列保健服务。

A、已经妊娠

B、新婚

C、准备妊娠

D、婚前

30、在整个妊娠期间至少提供()次产前检查,发现异常者应当酌情增加检查次数。根据

不同妊娠时期确定各期保健重点

A、8

B、10

C、5

D、6

31、孕期筛查胎儿畸形时机:()

A、孕早期

B、孕中期

C、孕晚期

D、分娩前

32、孕中期常规测血压、体重,查宫底高度、腹围、胎心、胎位等,妊娠()周知情选择

进行唐氏综合症筛查,必要时转诊进行产前诊断。

A、13-15

B、20-24

C、24-28

D、16-20

33、孕中期妊娠()周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

A、13-15

B、20-24

C、24-28

D、16-20

34、孕中期妊娠()周超声筛查胎儿畸形。

A、13-15

B、16-24

C、24-28

D、16-20

35、产程中应当以()为中心,提供全程生理及心理支持、陪伴分娩等人性化服务。

A、产妇

B、胎儿

C、产妇及胎儿

D、胎心

36、正常分娩的产妇至少住院观察()小时,及时发现产后出血。

A、2

B、36 C 、24 D 、12

37、()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开设高危门诊,指派具有较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承担会诊、转诊,并作好记录。

A、县(市、区)

B、地市

C、乡 D 、省

38、()负责全国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和质量控制,定期组织专家进行检查、督导和评价。

A、妇幼保健机构

B、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C、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D、卫生部

39、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妇幼保健机构每年至少进行()次孕产期保健工作质量抽查。

A、2

B、3 C 、4 D、 1

40、妊娠期尖锐湿疣,以下哪项治疗不恰当?( )

A、80-90%三氯醋酸涂擦病灶局部

B、病灶局部激光治疗

C、干扰素局部涂擦

D、手术切除疣体

41、妊娠合并尖锐湿疣,下列哪项不恰当?( )

A、孕期尖锐湿疣数目多,病灶大,多形态

B、可发生母儿垂直传播

C、大多数感染发生在下生殖道

D、以全身用药治疗为主

42、妊娠合并尖锐湿疣以下哪项是不恰当的?( )

A、有垂直传播的危险

B、妊娠期病灶增长快

C、极易造成胎儿宫内感染

D、妊娠足月外阴阴道病变广泛,应剖宫产终止妊娠

43、孕妇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体正确的是 ( )。

A、新生儿血清沙眼衣原体 IgG阳性,表明有宫内感染

B、产道感染少见

C、影响胎儿易患结膜炎、肺炎

D、核酸扩增试验是诊断沙眼衣原体感染的金标准

44、对于沙眼衣原体感染,下列哪项说法不恰当?( )

A、沙眼衣原体不仅是沙眼的病原体,也是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B、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属于性传播疾病

C、孕妇生殖道衣原体感染不会发生垂直传播

D、衣原体感染新生儿最常侵犯眼结膜

45、孕妇感染巨细胞病毒正确的是:( )

A、早期妊娠发现并确诊应及时治疗,继续妊娠

B、母婴垂直传播是重要传播途径

C、中晚期妊娠发现确诊应予引产

D、可以哺乳,因乳汁中无病毒

46、巨细胞病毒感染中不正确的是( )

A、巨细胞病毒可因妊娠而被激活

B、新生儿感染经积极治疗,预后较好,多无后遗症

C、妊娠晚期感染者无需特殊处理,可经阴道分娩

D、多为隐性感染,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47、妊娠期需监测孕妇体重变化,关于孕期体重变化错误的是:()

A、孕期理想增长10~12 kg

B、肥胖孕妇增长9~10 kg

C、妊娠早期共增长1~2 kg

D、妊娠中期及晚期,每周增长0.3~0.5 kg

48、骨盆测量在正常范围的是:()

A、骨盆倾斜度70°

B、耻骨弓角度90°

C、坐骨切迹可容2横指

D、坐骨结节间径7cm

49、母婴同室是指:()

A、母亲与其婴儿每日至少 8 小时在一起

B、母亲与其婴儿每日至少 12 小时在一起

C、母亲与其婴儿一日 24 小时在一起

D、母亲与其婴儿每日至少白天在一起

50、关于母乳喂养,下列哪项不正确:()

A、哺乳期间可吸吮橡皮奶头作安慰物

B、指导母亲如何喂奶

C、与其婴儿分开时应保持泌乳

D、禁止给婴儿喝饮料

高危儿管理要求

高危儿童保健管理要求 为认真做好高危儿童管理工作,使具有不同因素的高危儿童得到不同的医疗保健服务,以降低婴儿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癫痫和感知觉障碍发生率及营养性疾病等常见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一、高危儿童管理对象 (一)高危新生儿:高危新生儿是指在胎儿期和新生儿期及其后的发育期中存在着对婴幼儿身心发育的危险因素的活产儿称为高危 新生儿。高危因素包括: 1、染色体畸形、各种先天性疾患; 2、早产(胎龄﹤37周)、过期产儿(胎龄﹥42周); 3、低出生体重(出生体重﹤2500克),巨大(出生体重>4000克); 4、宫内、产时或产后发生过窒息,Apgar评分﹤7分; 5、黄疸过深或黄染15天不退及因黄疸住院治疗; 6、新生儿期曾患有中、重度感染性疾病; 7、生母患有代谢性疾病、传染病、性病及各种中、重度妊娠合并症; 8、生母有异常妊娠及分娩史:自然流产﹥2次、围产儿死亡、出生缺陷及脑瘫儿、不孕症、或分娩年龄初产﹥35岁,经产﹥40岁; 9、生母孕早期患有病毒感染,服用过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接触过放射线、可疑致畸物质及职业毒物,吸毒、酗酒等不良习惯; 10、剖宫产。

(二)体弱儿: 1、满月增磅小于600克 2、中重度营养不良; 3、贫血; 4、活动期佝偻病; 5、先天性心脏病及先天性代谢疾病; 6、先天性听力损害。 (三)单纯性肥胖儿:超过按身长体重所测标准体重20%,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肥胖。 二、高危儿童保健管理流程 (一)筛查与评估 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儿童保健门诊在新生儿满月登记建立7岁以 下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及进行定期健康检查时,应详细询问病史,认真进行新生儿可疑脑损伤筛查、体格检查及生长发育监测评估,以早期发现高危儿童。 (二)转诊要求: 1、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对新生儿初次体检时发现的高危新生儿、儿童定期体检时发现的体弱儿及肥胖儿进行登记,并认真告知家长,填写“高危儿童转诊报告单”转至县妇幼保健院儿保门诊作进一步检查和评估。 2、县妇幼保健所儿童保健门诊对基层转诊的高危儿童进行检查、评估和诊断,健康儿童及转回原体检单位,健康儿童进入常规系统管理,轻症高危儿童由原单位按高危儿童管理要求进行收案管理。重症高危儿童收案管理,并根据各个高危儿童的具体情况,按照诊疗常规,

安全培训考试试题__附含答案解析

安全培训考试试卷 (满分100分) 工段班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及其它不适于高处作业的人员,()上岗作业。 A、可以 B、不得 C、无相关规定 2、在设备外部动火,应在不小于动火点()范围内进行动火分析。 A、30m B、 20m C、10m 3、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时,设备内的氧含量不应超过()。 A、 18% B、 21% C、23.5% 4、()天气,原则上禁止露天动火作业,因生产确需,应升级管理。 A、5级风以上(含5级) B、6级风以上 C、7级风以上 5、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之距离不应小于(),二者与作业地点间距不应小于10米,并应设置防晒设施。 A、3m B、5m C、10m 6、动火期间距动火点30米内不应排入可燃气体;距动火点15米内不应堆放可燃液体;在动火点()范围内及动火点下方不应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涂等作业。 A、10m B、20m C、30m 7、受限空间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监测一次。作业中断1小时应重新进行分析。 A、30min B、1h C、2h 8、发生火灾逃生时,经过充满浓烟的路线应该()。 A、采用口罩、毛巾等捂鼻或匍匐撤离 B、加速奔跑撤离 C、屏住呼吸冲过烟雾区 9、有一吊装物重量15吨,属于()。 A、一级吊装作业 B、二级吊装作业 C、三级吊装作业 10、吊装重量大于等于()吨的物体和土建工程主体结构,应编制吊装施工方案。 A、10 B、40 C、100 11、在距坠基准面()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距坠基准面是指坠落处最低点的水平面。 A、2m及以上 B、2m C、3m以上 12、一级动火作业票证有效期为()。 A、6小时 B、8小时 C、72小时 13、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时,如发生人员窒息,应将受伤人员救出至安全区域,必要时实施心肺复苏,按压与通气之比为()。 A、10:1 B、15:1 C、30:2 14、《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由作业单位负责办理,最长作业时限不应超过(),特殊情况超过时限的应办理作业延期手续。 A、8小时 B、24小时 C、72小时 15、《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程》(GB30871-2014)将()票证纳入特殊作业票证管

高危儿专案管理常规

高危儿专案管理常规 高危儿专案管理是指对在胎儿期、新生儿期以及日后发育期(一般指幼儿期)内,存在对生长发育和机体功能有高度危险因素(高危因素)的小儿均应列入专案管理,加强访视、重点治疗、护理,这是降低幼儿死亡率,提高儿童素质的重要措施,是儿童系统保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危儿范围: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消瘦、严重慢性营养不良、生长监测曲线连续二次平坦或向下倾斜、中度以上肥胖症、中度以上贫血、活动期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甲状功能低下症、苯丙铜尿症、听力障和精神发育退滞的息儿,均属高危儿范畴、 二、立案:一经发现高危儿均应及时专册登记,列入专案管理,同时在儿童保健手册的封面做好高危儿的标识。根据毎个高危儿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并做好管理和治疗记录。 三、管理方法 (一)预约:约定时间来保健门诊诊治。 (ニ)随访:因患儿病情或其他原因未按预约时间前来诊治的,要上门进行随访、治疗,并指导家长进行正确的护理和喂养。 凡属消瘦、严重慢性营养不良、生长监测曲线连续二次平坦或向下倾斜、活动期佝偻病的患儿,每月至少随访一次,其他高危儿视病情而定。中度以上肥胖症,每季度随访1-3次。 对确诊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苯丙铜尿症、听力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应督促其家长带息儿到医疗保健机构接受正规、系统的治疗和调理。 (三)信访:必要时可采取信访的方式,以了解患儿病情,并给予指导。

(四)转诊:高危儿经治疗后病情无明显好转,要及时转诊到上一级医疗保健机构做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并做好追踪随访工作(五)结案:高危儿经系统治疗后,疾病痊愈或达到结案标准时,要及时结案,转为健康儿童管理,并在儿童保健手册的封面做好高危儿结案的标识。

高危儿筛查管理方案

高危儿筛查及管理实施方案 高危儿是指在出生前、产时及出生后存在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各种危险因素(包括生物、社会及环境危险因素),或在常规儿童保健检查时发现心理行为发育偏离正常轨迹(如某个能区的发育落后)的特殊儿童。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高危儿各种发育障碍如脑瘫、学习困难、视听障碍等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为降低高危儿的伤残发生率或减轻伤残程度,改善预后,提高存活高危儿的生命质量。依据《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江苏省高危新生儿分类分级管理规定》及相关技术规范,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订《徐州市高危儿筛查及管理实施方案》 一、要高度重视高危儿筛查与管理工作,将高危儿筛查与管理纳入妇幼卫生年度工作指标内容。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高危儿筛查与管理工作,将高危儿筛查与管理纳入妇幼卫生年度工作指标及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切实推进辖区内高危儿筛查与管理工作进程。 二、建立健全高危儿筛查与管理网络,做到广覆盖,早筛查。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辖区内高危儿筛查网络,各妇幼保健机构指定专人负责高危儿筛查及管理工作。各提供妇幼保健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均应开展高危儿筛查与管理工作,具体涉及产科、新生儿科、儿科、儿童保健科、儿童康复科等学科。 (二)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及各县(市)、区妇幼保健机构要设立

高危儿干预专科门诊,按照《高危儿筛查及管理常规》(见附件三)、《高危儿分类分级管理规定》(附件六),开展辖区内相应类别的高危新生儿、发育偏移儿童的管理工作。 三、明确职责,规范开展高危儿筛查与管理工作。 各相关人员在提供妇幼保健服务的同时,要按照《高危儿筛查与管理各级人员职责》(见附件五)《高危儿筛查及转诊流程》(见附件四)、《高危儿分类分级管理规定》(见附件六)要求履行职责,开展高危儿筛查及管理工作。 四、要成立高危儿筛查质量及安全管理小组,建立多学科联动机制,协调开展辖区内高危儿筛查与管理工作。 各地要依托当地妇幼保健机构及相关医疗机构,成立由产科、新生儿科、儿科、儿童保健科及康复科人员构成的高危儿筛查质量及安全管理小组,负责辖区内高危儿筛查与管理及相关业务培训、指导、考核工作。 五、强化高危儿早期筛查及早期干预的知识宣传,提升服务对象对高危儿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各有关医疗保健机构在提供妇幼保健服务的同时,要加强高危孕产妇、高危儿潜在风险及早期干预的知识宣传,提升服务对象的保健意识、以及接受高危儿筛查筛查及管理的依从性。力求做到对每一个高危儿都能够的做到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切实提升高危儿的生命质量,减少脑瘫和智力低下的发生。

8大特殊危险作业安全考试试题

管理人员、维修岗位8大特殊危险作业 安全生产知识考试复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危险作业安全规范) (一)动火作业(每小题分,共分) 1.下列属于一级动火作业的是( D )。 A.易燃液体管道上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 B.易燃液体生产装置上动火作业 C.易燃液体储罐上动火作业 D.易燃液体生产厂区管廊上的动火作业 2.凡生产装置或系统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可根据其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小,经所在单位安全管理部门批准,动火作业可按( B )管理。 A.一级动火作业 B.二级动火作业 C.三级动火作业 D.特殊动火作业 3.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时,设备内氧含量不应超过( C )。 A.18% B.21% C.% D.25% 4.涉及动火作业时,动火期间距动火点( C )内不应排放可燃气体。

A.10m B.20m C.30m D.40m 5.涉及动火作业时,距动火点( A )内不应排放可燃液体。 A.15m B.20m C.25m D.30m 6.涉及动火作业时,在动火点( B )范围内及用火点下方不应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等作业。 A.5m B.10m C.15m D.20m 7.铁路沿线( C )以内的动火作业,如遇有装有危险化学品的火车通过或停留时,应立即停止。 A.15m B.20m C.25m D.30m 8.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之间距不应小于_________,二者与作业地点间距不应小于_____________,并应设置防晒设施。( C ) A.3m,6m B.4m,8m C.5m,10m D.6m,12m 9.涉及动火作业时,当被测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4%时,动火分析合格标准为,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 C )。(体积分数) A.% B.% C.% D.% 10.涉及动火作业时,当被测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动火分析合格标准为,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 B )。(体积分数) A.% B.% C.% D.%

2020医院感染管理试题完整版含答案(三)

2020医院感染管理试题完整版含答案 1.未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进口血制品的,依照何规定予以处罚() A 《药品管理法》 B 《血液制品管理条例》 C 《传染病防治法》 D 《献血法》 2.按照《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其婴儿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指导,履行职责的部门是()A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 C 血站、单采血浆站 C 医疗卫生机构 3.《艾滋病防治条例》中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公共场所的经营者在公共场所内应有何设施() A 艾滋病咨询处 B 在公共场所内放置安全套或者设置安全套发售设施 C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的指导站 C 以上均不是 4.有失职、渎职行为造成艾滋病传播严重后果的直接责任人员,应给予() A 民事赔偿责任 B 降级、撤职 D 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D 通报批评,给予警告

5.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人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几类() A 二类 B 三类 C 四类 D 五类 6.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 A 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B 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C 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D 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7.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是指() A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 B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 C 第一类和第二类病原微生物 D 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病原微生物 8.《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由哪个机构制定、调整并予以公布() A 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协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后 B 省级卫生主管部门协商有关部门后

孕产妇及儿童保健试题

孕产妇及儿童保健试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2016年大桥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孕产妇及儿童保健)测试题 姓名:科室:成绩: 一、判断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新生儿出院后一周内,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访视,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 2、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应与预防接种时间相结合。()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对0-6岁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 4、对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高危儿,应专案登记管理,随访至 2 周岁。() 5、儿童健康管理服务中,婴幼儿在 6-8月、12月、24月龄时应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 6、2014年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中,新增加的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考核指标是高危儿及营养性疾病儿童管理率。() 7、新生儿访视时发现体重不增和增长缓慢,应及时转上级医疗保健单位就诊。() 8、新生儿访视率的分母为年度辖区内活产数。() 9、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为学龄前儿童每年提供2次健康管理服务。() 10、学龄儿童每半年提供1次健康服务。() 11、对怀孕的妇女(包括流动人口)要求在孕12周前建立孕产期保健册。() 12、在妊娠各期均应当对孕产妇进行危险因素筛查,发现高危孕产妇及时纳入高危孕产妇管理系统。() 13、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是指:妇女从怀孕到产后42天的保健服务。() 14、开展孕产妇健康管理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服务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15、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正常产妇及异常产妇做产后健康检查。() 16、孕产期保健应当以保障婴儿安全为目的,遵循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工作方针。() 17、地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的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 18、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应当根据本机构的服务能力和范围,开展危重症孕产妇的抢救工作。() 19、开展孕产妇自我监护方法、促进自然分娩、人工喂养以及孕期并发症、合并症防治指导。() 20、筛查孕期危险因素,发现高危孕妇,并进行专案管理。() 二、单选题(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以下哪种不属于高危新生儿() A.出生孕周35周 B.出生体重4000克 C.血清胆红素dl D.先天性腭裂 2、儿童健康指导内容不包括:() A.母乳喂养 B.中医保健 C.口腔保健 D.体格检查 3、新生儿期是指:()

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试题氟化工艺答案.doc

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试题(氟化工艺) 氟化工艺 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50分) (×)1、可燃气监测报警器用于测量空气中各种可燃气(蒸气)在爆炸上限以下的浓度。(√)2、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预防职业中毒的发生,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3、个体防护用品是指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为避免事故伤害或职业危害所配备的防护装备。 (×)4、入罐作业的安全监护人,在作业人员发生危险时,应迅速进入容器内救人。 (√)5、装置内应设置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检测报警系统和火灾检测报警系统,检测报警系统按规定定期进行检定和校验,并确保检测报警系统完好状态。 (√)6、动火分析的取样要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要保留到动火作业结束。 (√)7、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8、压缩或液化气体发生火灾时,首先必须将火灾灭掉,然后堵漏或切断气源。 (√)9、化工系统泄压要缓慢由高压降至低压,应注意压力不得降至零,更不能造成负压,一般要求系统内保持微弱正压。 (√)10、用惰性气体置换后的空间是缺氧环境。 (√)11、盛装过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各种容器未经彻底处理,不能焊割。 (×)12、压力管道系统吹扫时,吹扫的顺序应按主管、支管、疏排管依次进行。 (√)13、生产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建立健全安装、使用、检查、维修、保养制度,不准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 (√)14、可燃气体报警器的周围不能有对仪表工作有影响的强电磁场(如大功率电机、变压器)。(√)15、对于存在较大可燃气体泄漏的场所,根据有关规定每相距10—20m应设一检测点。(×)16、带电设备发生火灾,可用泡沫灭火器进行扑救。 (√)17、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18、只要在办理进入许可证或动火许可证前,容器有毒有害气体、含氧量的检测是符合标准的。以后就不必再进行监测。 (×)19、高处用火只要办理《用火作业许可证》就可以进行动火作业。 (√)20、装置开工时的置换,在始端充压,末端泄压的置换方法效果最好。 (×)21、人体被高温物料飞溅到,应迅速擦去皮肤表面的高温物料,脱去烫伤部位的衣袜。(√)22、非火警,严禁动用消防水、消防器材或其他消防设施。因生产需要,需动用消防水或消防设施时,必须办理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23、装置停车置换过程的化验分析是防火、防爆分析。 (×)24、当干粉灭火器的压力表处于绿色区域时,表示压力不足,必须更换。 (√)25、发现压力表泄露,应马上关闭引压阀;安全阀启跳后,要重新定压。 (× )26、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请示领导再拉开就近电源开关。

高危儿管理

体重低下(中重度营养不良)管理 一、筛查标准: 参考2005年中国九市儿童体格发育参照值标准,按年龄别体重低于同性别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或第三百分位数以下。 二、治疗干预 ㈠祛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㈡饮食调理:在患儿原摄食量基础上,增加食物的摄入。首先以补充热量为主,保证主食,在食欲调整不理想情况下,可适当增加一定植物油或含脂肪较多的食物,1岁以上儿童脂肪供能占总热能30-35%;热能的提供从每日每千克60千卡(60kcal/kg/d)逐渐增至120-170千卡(120-170 kcal/kg/d),在体重正常后,应降到正常水平,即占推荐摄入量的90-100%。㈢药物及其他药物治疗:酌情给予助消化药或营养补充剂。 ㈣推拿、捏脊、中药等。 ㈤随访时间:每月随访1次。连续三次随访结果无好转,转诊至上一级医疗保健机构进行诊治。 三、结案标准 经常规治疗后,“按年龄测体重”数值大于等于均值减去两个标准差(P3),或连续三次随访,生长曲线与正常参考曲线平行或上升。

儿童单纯肥胖症管理 一、筛查标准 采用中国九市儿童体格发育2005年生长发育参照值标准中身高(身长)别体重或BMI标准。 1、2岁以下,体重达到身高(身长)别体重中位数加2个标准差或以上为肥胖。 2、2岁以上,体重达到或超过同年龄同性别BMI(体重指数 body mass index)参照值第95百分位数为肥胖。 3、对可疑为病理性肥胖的儿童应进行相应的检查进一步确诊。 二、干预 ㈠婴儿肥胖 1、提倡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以上。 2、6个月内的单纯性肥胖儿童无需任何干预,至6个月时合理添加辅食。 3、6-12个月的单纯性肥胖儿童无需任何减重措施,合理添加辅食,避免过度喂养。 ㈡幼儿肥胖干预方法 1、不宜使用任何减重措施,定期监测体格发育情况,适当控制体重增长速度。 2、避免过度喂养和过度进食,采用行为疗法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3、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生活方式,多进行户外活动,减少看电视的时间。 ㈢学龄前儿童肥胖干预方法 1、进行饮食状况和生活方式分析,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避免过度进食,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2、评估健康风险 对筛查为肥胖状态的儿童,在排除病理性肥胖之后,需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有下列任何一项指标阳性者为高风险肥胖儿童,需进一步进行相应检查。 ①饮食史:过度喂养或过度进食史。 ②家族史:包括肥胖、过度进食、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 ③BMI快速增加:BMI在过去一年中增加超过2.0。 ④上述各项均为阴性的儿童,则定期监测体重,一年后重新筛查。

儿童健康管理试题

五华县岐岭镇卫生院 0-36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培训试题 姓名: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3-6岁儿童健康检查内容的有(BCD ) A.脉率 B.体重 C.视力 D.血红蛋白值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0—6 岁儿童共需开展(D )次健康管理。 A8 B10 C12 D13 3.以下选项属于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表的是(acd ) A.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记录表 B.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C.孕产妇健康管理记录表 D.0~36 个月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 4.新生儿出生后应接种的疫苗是(B ) A.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糖丸 B.卡介苗、乙肝疫苗 C.脊髓灰质炎糖丸、乙肝疫苗 D.肺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糖丸 5、新生儿出院(B )后,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同时进产后访视。 A、3天 B、一周 C、满月 6、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 ABC )等方式。 A门诊就诊B电话追踪C家庭访视 7、预防接种服务对象是辖区内( C )和(其他重点人群)。 A老年人B孕产妇C0-6岁儿童 8、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应于(C )相结合。 A、随访 B、就诊 C、预防接种程序时间 9、以下哪些新生儿不需要进行高危儿专案管理,增加访视次数并及时记录访视情况?( D )

A. 低出生体重 B. 颅内出血 C. 出生缺陷 D. 母乳性黄疸 10、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活动期症状消失( A )个月,体征减轻或恢复正常后观察2-3个月无变化可结案。 A. 1~3个月 B. 2~3个月 C. 1~2个月 D. 2~4个月 二、填空题:(60分,每空1分) 1、小儿测量体重前应检查(调准)磅秤的零点,小儿排尽大小便,脱衣或仅着单衣,如不能脱衣裤,应设法扣除衣物重量。 2、头围测量时,小儿取坐位或立位,测量者位于小儿右侧,用左手拇指将软尺固定于小儿的右侧眉弓上缘处,,软尺从头部右侧绕经枕骨粗隆最高处,从左侧眉弓上缘而回到零点,注意软尺应紧贴头皮,左右对称。 3、新生儿期是指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开始,至未满28日;从出生到不满1周岁,称为婴儿期。 4、小儿体格测量的指标项目包括体重、身长(高)、头围、胸围、坐高和皮下脂肪,目前金华市规定必须测量的指标有:体重、身长(高),以及1周岁内儿童的前囟和头围。 5、儿童3—12个月的体重(千克)估算公式:(月龄+9)÷2 6、儿童1—6岁的体重(千克)估算公式:年龄×2+8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培训考试试题(无答案)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培训考试试题 部门:班组: 姓名:日期:一、填空题(本题共计50 分,每空 2.5 分) 1、动火作业: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设置以外的非常规作业,如使用 电焊、气焊(割)、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 和炽热表面的非常规作业。 2、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 不应小于()m,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不应小于()m,并不得在烈 日下曝晒。 3、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min,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 时间超过()min,应重新取样分析。特殊动火作业期间还应随时进行监 测。 4、凡距坠落高度基准面()m 及其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 业,称为高处作业。距坠落高度基准面10m 的高度, 其防坠落半径为() 米。 5、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应在 ()加以检查,确认其()后投入使用。 6、对检修设备上的电器电源,应采取可靠的断电措施,确认无电后在电源 开关处设置安全()标牌或()。 7、受限空间:化学品生产单位的各类塔、釜、槽、罐、炉膛、锅筒、管 道、容器以及地下室、窨井、坑(池)、下水道或其它()、() 场所。 8、在缺氧或有毒的受限空间作业时, 应佩戴()防护面具, 必要时 作业人员应拴带()。 9、受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 业电压应小于等于()V 。 10、道路作业警示灯应为红色。警示灯应防爆并采用安全电压。道路作业 警示灯设置高度应离地面(),不低于()。 二、判断题(本题共计50分,每题5分)、 1、可以用吊钩缠绕重物,但不得将不同种类或不同规格的索具混在一起使 用。() 2、进入受限空间、高处等进行动火作业时,还须执行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

2、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管理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管理 (答案在最后) 一、选择题: 1.体重计使用:1月及6岁儿童用最大载重为() A.50kg B. 60kg C.70kg D.80kg 2.杠杆式儿童秤使用前要检查准确度,误差要求不超过() A.0.01kg B 0.1kg C 0.5kg D 0.05kg 3.杠杆式儿童体重秤读数以()为单位。 A克 B千克 C斤 D公斤 4.体重记录到() A小数点后三位 B小数点后两位 C小数点后一位 D整数 5.()以上用身高计测量身高。 A1岁 B2岁 C3岁 D4岁 6.身高计用标准钢尺()长、精确到毫米刻度,检查柱上刻度是否准确。 A.2m B.3m C.1m D.4m 7.若身高计与标准钢尺相差()以上则不能使用。 A.0.5cm B.0.05cm C.0.1cm D.0.01cm 8.头围与胸围量取使用衬有尼龙丝的塑料带尺,()。 A长1米,宽0.7cm B长2米,宽0.7cm C长2米,宽0.5cm D长1米,宽0.5cm 9.头围与胸围塑料带尺,校准至()。 A.1mm B.2mm C.0.5mm D.0.1mm 10.塑料带尺使用前需经钢尺校对,每米误差不超过()。 A.0.5cm B.0.1cm C.0.05cm D.0.01cm 11.一般幼儿2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倍()kg。 A.2 12 B.4 12 C.2.5 10 D.3 10 12.幼儿1岁时身长约()cm A.85 B.65 C.75 D.55 13.幼儿2岁时身长约()cm A.85 B.65 C.75 D.55 14.幼儿2岁后身高年增长()cm A.5-7 B.7-8 C.6-8 D.10-12 15.肥胖评价用() A体重/身长(身高)或BMI B体重 C BMI D身长 16.入园后心理卫生问题筛查时间,新生入园后()内进行 A 4-6个月 B2-4个月 C3-5个月 D 1-3个月 17.心理行为筛查:在(托)园儿童每年筛查()次 A.1 B.2 C.3 D.4 18.儿童()岁后仍吸允手指属于行为问题,应进行行为治疗。 A.1 B.2 C.3 D.4

高危儿干预方案( 修改版).3.28doc资料

高危儿干预方案(修改版)2014.3.28

房县高危儿筛查与管理方案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卫妇社发[2009]70号)、《房县“十二五”妇女儿童保健体系建设规划(2010——2015)》、《房县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文件,为进一步促进我县儿童保健工作发展,通过对0—6岁儿童健康管理项目实施,及 时发现高危儿,落实逐级转诊,动态管理、有效干预、保障儿童健康,提高婴幼儿生长发育质量,达到降低婴儿死亡率。 一、目的和意义 通过筛查高危儿(含高危胎儿、新生儿),加强健康教育、喂养指导、早期识别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异常和药物治疗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随访、干预和健康管理,提高管理率、治疗率、转归率,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二、干预对象 (一) 高危胎儿 1、高龄产妇:分娩时母亲年龄≥ 35岁。低龄产妇:分娩时母亲年龄≤ 16岁。 2、孕母有异常孕产史:人工流产或自然流产≥2次、早产史≥2次或早期新生儿死亡史、死产史、难产史。 3、孕期合并内科疾病或并发症:高血压、病毒性肝炎、中重度贫血、慢性肾炎。 4、妊娠合并性病:淋病、梅毒、艾滋病、尖锐湿疣。

5、有致畸因素:孕妇及家属有遗传病史、妊娠早期接触可疑致畸药物、孕早期接触物理化学因素及病毒感染等。 (二) 高危新生儿 1、早产儿(胎龄<37周)或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克)。 2、双胎或多胎。 3、宫内、产时或产后窒息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血者。 4、高胆红素血症。 5、新生儿低血糖。 6、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 7、新生儿患有各种影响生活能力的出生缺陷(如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等)以及遗传代谢疾病。 8、母亲有患有残疾(视力、听力、智力、肢体、精神)并影响营养能力者等。 9、新生儿疾病筛查异常者。 (三) 高危婴幼儿 1、中重度营养不良。 2、中度以上贫血。 3、活动期佝偻病。 4、肥胖。 (四) 心理行为发育异常

有限空间培训考试题

有限空间培训考试题班组姓名分数 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有限空间分为三类,分别为密闭设备、地下有限空间和( ) 2、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按照( )的原则。 3、有限空间气体监测应采用( )进行检测。 4、有限空间内氧的浓度应保持在( )。 5、在有限空间作业时应在有限空间外设置( ),有限空间出入口应保持畅通。 6、作业中断超过( )应重新进行监测分析,对人员重新进行清点,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车里、清点作业人员,经对现场处理并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7、在有限空间作业前,监护人员应对作业人员和作业工具进行( )。 8、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 )、监护者职责。 9、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人员对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安全措施未落实等情况下,( )。 10、有限空间作业前,作业单位现场负责人应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 ) 二、选择题(可多选,15分,每题1分) 1、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有( )A、硫化氢 B、一氧化碳 C、氧气 D、二氧化碳 2、生产部门应在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项目的警示标志标识,并告知作业者( ),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作业现场。A、存在不安全因素 B、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C、防控措施 D、检查空间内有害气体及易燃物质 3、3、目前采用有害气体测试仪对人、手孔进行测试,可探测一下几种气体情况( )A、 一氧化碳、硫化氢缺氧 B、硫化氢、缺氧C、缺氧、一氧化碳 D、可燃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缺氧 4、有限空间发生事故时,( )应及时报警,救援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配备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严禁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A作业负责人 B作业者 C监护者 D生产经营单位 5、以下不属于有限空间作业者职责的选项是( )A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B遵 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C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D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6、有限空间内氧浓度应保持在( )。A、23%~38% B、12.5%~21.5%C、19.5%~23.5% D、17%~29% 7、有限空间内气体取样和检测应由( )进行。A、作业人员 B、领导指定人员C、监护人员 D、培训合格的人员 8、以下场所不属于地下有限空间的是( )A.地下管道 B.污水井 C.锅炉房 9、《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签发人可由有限空间设施管理单位( )及以上人员担任。A.总经理 B.班组长 C.经理 D.主任或主管 10、为保证足够的新鲜空气供给,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 )措施降低危险, 保持空气流通。A. 持续机械通风 B. 间断式机械通风C.自然通风 D.吹入纯氧 11、( )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应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A. 许可人 B. 作业者 C.安全管理人员 12、( )应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A.作业人员 B.许可人 C.监护者 13、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确定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不得在没有( )的情况下作业。A.监护人 B.许可人 C. 班组长 D.主任或主管14、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 ),分析存在危险点,制定防止有害气体中毒的安全措施。A.安全培训 B.应急演练 C. 风险辨识

安全生产培训考试试题答案

安全生产培训考试试题 部门: 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在有坠落危险的高处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应________挂在牢靠处。( C ) A 低挂高用 B 高挂高用 C高挂低用 D低挂低用 2、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 A ),按照相关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制度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与专项应急预案。 A、安全生产责任制 B、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C、安全检查制度 D、安全操作规程 3、企业主要负责人、( B )与专职安全员应对应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 A、工程施工人员 B、工程项目负责人 C、施工队长 D、安全管理人员 4、施工人员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必须按照国家规定与不同的专业需要,正确穿戴与使用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从事特殊工种的作业人员在上岗前,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与操作技能的( A ),并经培训( A ),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可上岗。 A、培训机构培训考核合格 B、培训机构培训实操考核 C、培训机构培训理论考核 D、考证机构培训考核合格 5、项目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救护、抢险,减少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防止事故继续扩大,并立即报告( D ) 或上级应急指挥部中心。 A、家里人 B、同学 C、同事 D、安全生产主管部门 6、在通信机房作业时,应遵守通信机房的管理制度,严禁在机房内____________。( C ) A、上网发邮件 B、备份文件 C、饮水、吸烟 D、放剩余材料 7、登高工作人员必须着用相应的( C )。严禁穿拖鞋、硬底鞋或赤脚上塔作业。 A、生活用品 B、防暑用品 C、劳动保护用品 D、学习用品 8、驾驶员必须遵守交通法规。驾驶车辆应注意交通安全标志、标线,保持安全行车距离,不强行超车、不疲劳驾驶、( A )、不驾驶故障车辆。严禁将车辆交给无驾驶执照人员驾驶。 A、不酒后驾驶 B、安全驾驶 C、不带病驾驶 D、超速行驶

孕产妇试题答案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测试题 (孕产妇健康管理部分) 一、判断题(50题) 1、孕产期保健是指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为准备妊娠至产后42天的妇女及胎、婴儿提供全程系列的医疗保健服务。(O ) 2、孕产妇保健的服务对象为辖区内居住的准备妊娠夫妇。(X) 3、对怀孕的妇女(包括流动人口)要求在孕12周前建立孕产期保健册。(O ) 4、在妊娠各期均应当对孕产妇进行危险因素筛查,发现高危孕产妇及时纳入高危孕产妇管理系统。(O ) 5、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是指:妇女从怀孕到产后42天的保健服务。(O ) 6、开展孕产妇健康管理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服务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O ) 7、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正常产妇及异常产妇做产后健康检查。(X )

8、孕产期保健应当以保障婴儿安全为目的,遵循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工作方针。(X ) 9、地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的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X) 10、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应当根据本机构的服务能力和范围,开展危重症孕产妇的抢救工作。(O ) 11、开展孕产妇自我监护方法、促进自然分娩、人工喂养以及孕期并发症、合并症防治指导。(X ) 12、从事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人员可以未取得执业资格,只需接受过孕产妇保健专业技术培训,按照国家孕产妇保健有关规范要求,进行孕产妇全程追踪与管理工作。(X ) 13、卫生部负责全国孕产期保健工作的监督管理。(O ) 14、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制订辖区内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实施细则,并负责组织实施。(O) 15、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自行制订本辖区孕产期保健工作相关规章。(X ) 16、妇幼保健机构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应当定期组织专家对辖区孕产期保健工作进行质量检查,提出改进建议。(O ) 17、严格执行孕产妇死亡和围产儿死亡评审制度,无需提供死亡孕产妇和围产儿的相关资料。(X )

4完整版.儿童保健(试题)完整版.doc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测试题 (儿童保健部分) 一、判断题(50题) 1、新生儿出院后一周内,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访视,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 2、0-6岁儿童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为辖区内居住的0-6岁本地户籍儿童。()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对0-6岁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 4、对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高危儿,应专案登记管理,随访至 2 周岁。() 5、儿童健康管理服务中,婴幼儿在 6-8月、12月、24月龄时应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 6、新生儿访视时,若咖啡牛奶斑数量超过6个,大小超过1cm,应建议转诊。() 7、新生儿访视时发现体重不增和增长缓慢,应及时转上级医疗保健单位就诊。() 8、新生儿访视率的分母为年度辖区内活产数。()

9、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为学龄前儿童每年提供2次健康管理服务。() 10、新生儿满月访视应在家中进行,重点询问和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情况。() 11、儿童体检后,应对体重、身高进行五级或六级评价。() 12、食物引入原则包括由一种到多种、由少量到多量、由稀到稠、由细到粗。() 13、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应与预防接种时间相结合。() 14、儿童出生1个月,监护人应带儿童到居住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检查。() 15、佝偻病初期常见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是夜惊、多汗、烦燥不安和枕秃。() 16、从事儿童健康管理的人员,应达到中专以上学历,并接受过儿童保健专业技术培训。() 17、学龄儿童每半年提供1次健康服务。() 18、高危儿如神经运动、精神心理发育已达同龄足月儿,随访至2周岁。() 19、28天至1周岁小儿称婴儿。() 20、儿童营养性疾病包括营养不良、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八大”危险作业安全规范考试试题

“八大”危险作业安全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本题共计55分,每空1分) 1、动火作业: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设置以外的非常规作业,如使用电焊、气焊(割)、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非常规作业。 2、特殊动火作业: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它特殊危险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殊动火)作业管理。 3、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应小于(5)m,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不应小于(10 )m,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 4、动火作业完毕,动火人和监火人以及参与动火作业的人员应清理现场,(监火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5、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 )min,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 )min,应重新取样分析。特殊动火作业期间还应随时进行监测。 6、(动火人)应随身携带《动火安全作业证》。 7、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的《作业证》有效期不超过(8 )h。 8、一级动火作业的《作业证》由主管(安全防火)部门审批。 9、《动火作业证》实行(一个动火点、一张动火证)的动火作业管理。 10、进行动火作业时,(监火人)应坚守岗位,不准脱岗;在动火期间,不准兼做其它工作。 11、凡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 )m及其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距坠落高度基准面10m的高度,其防坠落半径为(4)米。 12、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应在作业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后投入使用。 13、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应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 14、高处作业人员不得在高处作业处(休息)。 15、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正确使用防坠落用品与登高器具、设备。安全带不得(低挂高用)。系安全带后应检查扣环是否扣牢。

应急管理培训试卷D及答案 --五类人员

应急管理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括号内为答案) 1、应急事件是指对(人身、财产、环境及公司声誉)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破坏的突发事件。 2、中海油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平战结合,有序运转;分级响应,统一协调;信息及时,坦诚公众。) 3、中海油系统内部响应级别划分为三级:即:(现场级应急响应、公司级应急响应、总部级应急响应)。 4、应急响应中,短期恢复注意:避免出现新的(紧急情况)。 5、应急演习是对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和周密性进行评估的重要手段,一般有: 演习、演习和演习等。(桌面,功能,全面) 6、我国将突发事件分为,,,,四大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7、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体系包括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处置方案,三个层次,。(综合、专项、现场) 8、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尽量寻找食物和饮用水。

9、应急管理或叫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危害,基于对突发事件的原因、过程及后果进行分析,有效集成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过程。(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 10、根据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将突发事件分为,,,,四个等级。(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 11、突发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的重要性排序为:,,,。 (人、环境、财产、效率。) 12、突发事件等级为I级的,预警颜色为()色。(红) 13、预警颜色为()色表示突发事件的等级为IV级。(蓝) 14、突发事件等级为II级的,预警颜色为()色。(橙) 15、突发事件等级为III级的,预警颜色为()色。(黄) 16、在应急管理中,阶段的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并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响应) 17、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从应急方针、策划、准备、响应、恢复到预案的管理与评审改进,形成了一个并持续改进的体系结构。(有机联系)18、单位或者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