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高考语文二模专题汇编:现代文(一)

2020年上海高考语文二模专题汇编:现代文(一)
2020年上海高考语文二模专题汇编:现代文(一)

2020高三二模:现代文(一)

2020二模·长宁区

美,编织于生活世界刘晓丽

①这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玫瑰,那是一个美的世界,于是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玫瑰花的美是怎么来的?谁赋予事物以美?其实我们如此这般提问,就把问题推向了不归之途:事物在一边,美在一边,我们怎么把事物和美黏在一起的?黏合剂是什么?

②我们先不提问,更不急着思考问题的答案,看看日常生活中的实情是怎样。你送你喜欢的人一束玫瑰花,而不是送一束狗尾巴草,为什么?玫瑰花是一种蔷薇科植物,狗尾巴草也是一种植物,但是你送的是玫瑰花不是送蔷薇科植物,你送玫瑰花是送美丽传达爱意,这一点你与你喜欢的人都能感到。不敢想象,你送狗尾巴草给心爱的人会有什么结果。

③我们本来就生活在一个时而花团锦簇、时而凄风苦雨的世界中,这个世界中的事物带着各种价值向我们显现,构成我们生活世界的不是洗去美丑的赤裸裸的事物。我们看见西施走来,翩若惊鸿,而不是看见一个如此这般的几何形状在移动,然后把美附加在这堆几何形状上。人类本来就生活在草木扶疏、风花雪月的世界上,没有人类,草木、日月、山川就已经存在了,但不是扶疏的草木,不是明媚的春光、壮丽的山川,当然也没有凄风苦雨,这些都是人类感到的美好和凄凉,但这些美好和凄凉却不是人类任意附加到草木、日月、山川上去的。

④退一步想,就算人类有本事可以把美丑贴到事物上去,我们还可以问:美的世界的“蓝图”在什么地方?我们要把美贴到玫瑰花上,贴什么呢?如果要修补这个世界,或者说,要把美加到这个世界上,但我们并不知道要加什么,因为我们没有一个加上美之后的世界蓝图。反过来说,如果说“蓝图”就是世界之所是,就是世界本来的样子,那么,既然世界本来的样子是一个美丑杂陈的世界,我们干嘛还要去贴美丑的标签呢,看其本来的样子不就可以了吗?

⑤其实我们在“贴”的过程中,是羞羞答答地“贴”,先把世界还原成一些没有美丑的没有价值的事物——抽象事物,然后再凿补美学、伦理学等一些价值,在凿补的过程中,却把我们早已看到的、世界本来就如此向我们显现的美和善贴到这些抽象的事物上去,其实这些东西一直在指引着我们,虽然我们暗中知道,但是我们却不加承认或者有意遗忘了。

⑥我们反对美在主观,也反对美在客观,同样反对与之相关的两种主客观统一的思考模式:一种是刺激模式——这是一束玫瑰花,我是一个人,玫瑰花作用于我,在我这产生了一种感觉、一种美;一种是附加模式——这是一束玫瑰花,或者叫做审美客体,我们人是有感情有情绪的审美主体,人们把自己的情绪、感觉涂抹在玫瑰花上,美是人附加到事物之上的属性。这两种思路其实殊途同归

....。

⑦要看看我们如何和周遭世界打交道的实情。一朵玫瑰花在那儿,我们可以研究它,可以利用它,还可以迷恋它。人类祖先或者我们儿时,对世界知道不多,事物以一种有意义的或者神秘的方式进入我们的视野,被我们喜欢着或者恐惧着;随着人类成长或者我们自己长成大人,我们开始分析研究以至于利用这个世界上的事物,以便我们生活得更好,这时事物会被洗去意义变成抽象之物,如医生给西施做手术时,就要无视其美貌,而把她看成一个需要治疗的生理机体。但是我们对事物原有的那种迷恋从未消失过。比如初春的傍晚,我们不经意的一瞥,眼睛被一团迷雾般的景物吸引,抬头仰望,在微风吹动下雪白的花瓣,优雅灵动地飘落下来,我们仿佛被一种神奇的力量吸引,心为之一动。我们会感慨到:好美的樱花呀,然后继续匆匆赶路。这时的美,无遮无盖无隐无藏。

⑧我们原来就有那些美的、善的观念,这些观念就编织在我们的世界中,没有这些观念,就构不成我们人类生活,是这些观念在掌控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不是我们掌控或认识他们,真、善、美规定了生活,使生活成为可能。当然生活还有许多重要事情要做,比如研究自然、探索自然、利用自然等等。但是在我们做美学、伦理学研究时,反而不承认真、善、美本来编织在生活世界中,而是学习自然科学的思考方式,先洗去事物所有价值——善恶美丑,再考虑其可利用性,并编织一套套抽象的理论神话:美在主观,美在客观,美在主客观统一。

(选自《美在主客观统一吗》,有删改)3.第⑥段加点词“殊途同归”在文中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以下对花之美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花可刺激人的美感,人也可赋予花美丑。

B.花之美可以因人而异,也可让人有共鸣。

C.花本无美丑,其美丑是由赏花的人决定。

D.花自有美丑,其美丑有一定的客观标准。

5.第④段论证了美丑不是由人类任意附加到事物上这一观点,请概述其论证思路。(3分)

6.能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3分)

A.没有人类,世界上依然会有明媚的春光、壮丽的山河。

B.美的世界不是没有“蓝图”,而是不止一个“蓝图。

C.“美在主观”和“美在客观”的认识有着相同的问题。

D.自然科学不需要审美,其发展要能够抗拒审美的诱惑。

7.“玫瑰花”的例子在文中多次出现,请对其在论述中的作用加以评析。(5分)

3.答案示例:虽然思考模式不同,但所犯的把美和事物分离开来的错误是相同的。(2分)

4.B(3分)

5.答案示例:第④段连续两次假设分析(或假言推理)都以结果的不成立来否定假设的内容(或条件),从而论证观点:先假设人类可以把美丑附加给事物,通过指出这个假设必然会导致的“存在美的世界的‘蓝图’”这一结果并不成立,否定了这一假设。然后进一步假设“蓝图”就是世界本来的样子,通过指出这个假设必然会导致的“世界不需要人为贴上美丑标签”这一结果来否定假设的内容。(3分)评分说明:不在概念上作要求,能用适切的语言概述出论证思路即可。

6.C(3分)

7.答案示例:“玫瑰花”的例子在文中出现了四次:第一次,是用来引出美和事物能否分离开的论题,启发思考;第二次,是用送爱人以玫瑰的生活常识证明事物之美不是人所附加的;第三次,是用来证明美的世界的“蓝图”并不存在;第四次,是用来阐释两种思考模式。这事例,贯穿于全文的论述过程中,使全文衔接自然,而且与论述内容紧密契合,在不同论述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事例本身贴近生活,使说理易于理解,也增加了文章的形象性和趣味性。这一事例的使用在论述中有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5分)评分说明:1点1分,给满5分为止。

2020二模·黄浦区

事实与价值

①今天的知识人都知道“这是银元”是个事实判断,“银元是好东西”是个价值判断。我们有时的确需要区分事实与价值,但不宜把事实和价值截然分开。

②要弄清楚事实和价值的关系,不妨从“事实”和“事情”的区别说起。我们总是从静态说到事实的,事情却既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我们说发生了一起恶性事件,事情正在起变化,事情的经过一波三折,事情终于过去了。然而,事实却不发生,也不发展、结束或改变。“事实”这个词儿有很强的证据含义,我们确立事实,是为了解释什么,证明什么。事实是静态的,这跟事实的证据含义

.......有关——证据当然不能一时这个样子一时那个样子。

③我们不妨把世上的事情比作树林,把事实比作木材。树木生长、壮大、死亡,树根长在泥土里,又跟别的树的根系纠结在一起,枝叶互相交叉,又有藤蔓缠绕其间。我们要打桌椅、盖房子,跑到树林里,伐下合适的树,截成立柱和檩子,制成木板。树是自生之物,事实是有用之材。我们从自生之物取有用之材。我们从林林总总的事情那里选择、截取事实,为某种看法提供证据。

④既然事实是从实际发生的事情截取而得,我们自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截取。“李四打了张三一拳”是个事实,但这可能是从“张三先打了李四两个耳光,李四回了张三一拳”截取下来的。由于截取的角度、长度、密度不同,同一件事情可以提供颇不相同的事实,有时甚至会“歪曲事实”。世界上每天发生无数多的事情,要论证某个结论,何须编造事实,两个人挑选的事实不同,足以引出完全相反的主张。

⑤那么,把所有事实都陈列出来如何?在法庭上,不仅要求“所陈述的都是事实”,而且还要求所提供的是“全部事实”。然而,我们肯定无法从字面上穷尽“全部事实”。所谓“全部事

实”,说的是全部相关事实。

⑥我们为了论证什么才确立事实、寻找事实。事实的主要身份是证据。在有些领域,有些场合,我们需要从证据和结论的关系来看待世界。典型的是法庭和科学研究。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并不总是在提供证据,所以,事实和价值通常是连在一起的。“他跳进火海去救战友”“他骗走了他妹妹的钱”,这些话是在陈述事实抑或作出价值评判?根据同样的事实,你我还可能做出不同判断。检视同一块化石,你判断是鸟,我判断是恐龙;根据同样的情报,你主张进攻,我主张按兵不动。但判断不同,并不意味着你我把自己偏好的价值贴到事实之上,而是把同一个事实跟不同的情况联系了起来。

⑦事实是判断和论证的理据,它因此已经有了价值,我们也的确经常说到“获得了有价值的情报”“发现了具有重大价值的事实”。那么,为什么人们会说事实本身并无价值呢?宽泛地说,人们说事实本身并无价值,可能是说它只具有工具价值。弓箭因为能够用来射鸟射兔而有价值,改用火枪来打猎了,弓箭就没价值了,或只剩下博物馆收藏的价值。在较为具体的意义上,人们把事实和价值分离开来,大概是要说明,无论你持有何种价值观,事实还是那个事实。

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并不把也不必把天下的事情分成事实和自己的感受。然而,为了特定的目的,我们需要把事实和自己的感受分离开来。在甲方看来,张三偷了李四的钱,乙方却不这么认为;双方共同接受的事实是:张三未经李四允许就从李四那里拿走了1000元。这个事实可以被解释为张三偷了李四的钱,但也容许其他的解释,例如,张三和李四是极好的哥们儿,你用我的我用你的一向不用事先打招呼。法庭要求证人尽可能屏蔽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只陈述事实。学术与科学以相似的方式专注于事实。

⑨并没有两个世界,一个事实世界,一个价值世界,我们也不掌握把价值贴到事实上的魔法。倒是为了特定的目的,我们有时需要把一些事情从流变不息又充满爱恨情仇的世界中切割出来,确立为事实。在这些情况下,在特定的意义上,事实与价值相分离。

3.第②段加点词“事实的证据含义”在文中具体指。(2分)

4.下列对“事实”这一概念的理解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事实存在于事情之中且两者是并列的关系。

B.作为判断和论证的理据事实本身已有价值。

C.根据同样的事实人们还可能做出不同判断。

D.同一件事情可以完全提供颇不相同的事实。

5.能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3分)

A.作战室里指挥官需要情报员报告对敌情的感受和事实。

B.检视同一块化石,你判断是鸟我判断是恐龙不太可能。

C.父母对孩子病情的焦急和忧虑,不是医生需要的事实。

D.老板通知员工下午3点钟开会并讨论决议应属于事实。

6.第③段的论证是否充分?请做出判断并阐述理由。(4分)

7.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

3.(2分)事实是为了解释什么、证明什么才从发生的事情中确立的(或选择、截取的)。

4.(3分)A

5.(3分)C

6.(4分)答案示例一:论证充分。第③段紧承第②段“事实的论据含义”并对其进一步阐释,运用了类比论证和比喻论证,把事情比做自生的树,突出其处于动态变化中,把事实比作不变的木材,突出其处于静态的不变中。再进一步把从事情中选择、截取事实为某种看法提供证据类比为到树林中伐下合适的树截成需要的立柱等。抓准了两类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并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与抽象事理类比,把道理阐释得清晰明了、通俗易懂。因此我认为论证充分。

答案示例二:论证不够充分。第③段紧承第②段“事实的论据含义”并对其进一步阐释,运用类比论证和比喻论证,把事情比做自生的树,突出其处于动态变化中,把事实比作不变的

木材,突出其处于静态的不变中。再进一步把从事情中选择、截取事实为某种看法提供证据类比为到树林中伐下合适的树截成需要的立柱等。虽说抓准了两类事物之间的共同点,但对成为“证据”的事实的目的性强调不够,止于类比,深入分析阐释还不够,因此我认为论证不够充分。

7.(4分)本文首先用人们日常生活中对银元不同判断的现象,引出“事实与价值”是否需要区分这一论题;然后运用类比、比喻论证比较“事情”和“事实”的区别,阐明事实截取于事情之中,但角度等不同,可能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以法庭、科研与日常生活对事实要求的区别,论述“通常”情况事实与价值连在一起,进而强调法庭和科研是只陈述事实和专注于事实的;最后得出并没有事实和价值两个世界,不过有时为了特定的目的,需要事实和价值相分离这一结论。

2020二模·闵行区

社会学视野中的游戏与社会

王水雄

①网络空间因“网络游戏”而进一步拓展,人类“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格局随之而变,“游戏”越来越多地紧密地介入其中,形成“个人—游戏—社会”的关系链条,充实乃至部分替代传统的“个人—组织—社会”关系格局。人类生活呈现出“游戏的社会化”和“社会的游戏化”这样两种相向而行的过程,在这里,游戏与娱乐、生存、生活乃至劳动的场景彼此镶嵌

..在一起。

②“游戏的社会化”是指基于快捷的网络信息传播能力,过去只有“相聚”在特定时空中才能玩的游戏,现在可在远隔重洋的两人、数人乃至成百上千人之间玩起来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或通过游戏平台内置的系统,或通过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通信工具或软件加以沟通联系,甚至在不限于户内的特定空间中通过肢体动作进行虚拟的“身体接触”“仪式互动”,使得个人、游戏与社会之间通过现实与网络空间的交融与渗透。

③“社会的游戏化”指基于互联网平台、智能携带或穿戴式设备,人们的日常活动信息被多媒体化,更容易被“看见”,被相互比较,进而被纳入仪式性、比赛性或玩闹性表达和活动之中的过程。该过程能使相关社会成员在心理上形成一定程度的比赛感、紧张感。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微信运动”,在腾讯开发的类似计步数据库的公众账号中,用户通过关注微信运动公众号查看自己每天行走的步数,也可以和其他用户进行运动量的PK或点赞。

④这两个日益明显的过程表明“游戏化社会”正在来临。其包含的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许多涉及生存与发展的选择性、匹配性事务甚至劳动,被设置得像玩游戏一样。这样可减少事情原本具有的“神秘性”,增加公开性。第二,因“玩家”置身其中的“游戏”多元化,会出现文化多元化。为了避免无谓的争端,“游戏”规则要“回归常识”。第三,在“游戏化”了的“社会”里,人们仍然需以肉身存在,仍然共享同一个时空结构。因此,人类“大游戏”的底色(比如“和平”“发展”等主题)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⑤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技术力量让“游戏”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在网络时代,“玩家”越来越能克服台式电脑对“游戏”的束缚,“网络游戏”必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所谓“宅”的含义将来很难再与“网络游戏”画上等号。可以预期,5G技术可能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新型游戏空间乃至游戏形式的搭建。未来,现实空间的活动将有更大更多的可能性与虚拟空间衔接和镶嵌在一起,比如,一座废弃的工厂可能成为人们开展网络“游戏”的场所。

⑦经济力量出于利益驱动会推动“游戏”的再造,并形成新的“游戏化社会”的发展动能。如上所述,废弃的工厂可能成为新型“游戏”的场所,于是,在工业时代的物理“废墟”之上,可能建立起新型的“游戏帝国”。伴随着“游戏”而成长起来的新生代一旦掌握了巨大的经济权力,会回馈“游戏”以新的动能,助推“游戏”脱离静止的电脑,拥抱更为复杂和宽大的现实空间。

⑧社会力量会越来越多地受益于“游戏化社会”的全息记载功能,对“公开、公平、公正”的诉求,让其成为“游戏化社会”的强大支持者。过去,“书写”及其载体“书本”增加了人类思想和知识交往沟通的范围,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与制度,进而改变了人类社会。在网络时代,“书写”的内容极大地丰富了,变成了“录音”“录像”“刻录”“集录”,未来可能还会涉及“全息记载”;与“书本”对应的则有形式多样的“存储器”“云存储”等。“游戏化社会”将进一步导

致人们行为“留痕”可能性和方式的更大变化;人们做的某事或某决定,很容易被这样的网络“游戏”所记录。一切有迹可循,让公众对“公开、公平、公正”的诉求能力变得更为强大,进而也让社会力量成为“游戏化社会”的强大支持者。

⑨总之,当今时代,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深化发展,“游戏化社会”正在来临。应该承认,当今世界,围绕利益、信任和权力等机制建立起来的各种各样的常规组织,毫无疑问,仍然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桥梁。尽管如此,相关行为主体特别是个人在其中的位置和关联方式却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伴随着“游戏化社会”的发展,广大民众形成的社会能量在日益壮大,传统利益、信任和权力格局的改变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

(有删改)

3.第①段加点词“镶嵌”在文中具体是指(2分)

4.下列现象不符合“游戏化社会”特征的一项是()。(3分)

A.高中生借助虚拟现实游戏,沉浸职业体验,以此助力生涯规划。

B.游戏世界里的“国王”统一规范成员的行为、互动、博弈和制度。

C.《梦幻西游》手游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开启“国宝守护”的合作。

D.国际电子竞技的赛事也象征性地展现实力,形成沟通,共享发展。

5.请在第⑤段空白处填入一个句子来总领⑥⑦⑧三段的内容。(3分)

6.下列能依据文意做出正确推断的一项是()。(3分)

A.由于游戏的介入,“个人—组织—社会”的关系格局被替代。

B.比赛感和紧张感将成为社会成员日常活动中常见的心理状态。

C.随着技术发展,游戏玩家能在任意场所实现游戏空间的构建。

D.在“游戏化社会”的发展中,新生代将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

7.第⑨段中,有些观点在文中有依据,有些观点没有依据,请结合文章对本文的结尾进行评析。

(5分)

3.(2分)游戏紧密地介入人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或游戏与娱乐、生存、生活乃至劳动的场景彼此融合。

4.(3分)B

5.(3分)多元力量共塑游戏化社会(意思对即可)

6.(3分)B

7.(5分)在第⑨段中,作者说“游戏化社会”正在来临、广大民众形成的社会能量在日益壮大的观点在文章中有依据。而“围绕利益、信任和权力等机制建立起来的各种各样的常规组织”“仍然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桥梁”、“相关行为主体特别是个人在其中的位置和关联方式却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传统利益、信任和权力格局的改变”等观点在文章中找不到依据。这些在文章中能找到依据的观点,是对上文阐述内容的总结,往往比较令人信服。那些在文章中找不到依据的观点是作者对未来的预测和推断,它能帮助读者看到未来,但不足之处是缺少依据,需要时间的验证,说服力不强。

2020二模·浦东区

①道德记忆是人类对其道德生活经历的记忆。作为个人,我们可以凭借天生的记忆能力刻写个体道德记忆;家庭、企业、民族、国家等社会集体则具有集体道德记忆能力,但它们刻写集体道德记忆的方式远比个人刻写个体道德记忆的情况复杂。需要强调的是,无论道德记忆以何种形式存在,它都具有选择性特征。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予以解析:

②道德记忆的选择性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人类的道德生活经历是复杂的,而我们的记忆容量是有限的,加上我们的记忆还会受到“遗忘”的阻挠,因此,要记住过去的所有道德生活经历客观上是不可能的,人类积累的道德记忆在内容上往往少于我们的实际道德生活经历。也就是说,人类过去的道德生活经历只能通过我们的道德记忆得到有限的记录和再现,不可能完全被复制。

③道德记忆的选择性还与人类的意志自由有关。个人具有个体意志和个体性意志自由;社

会集体则具有集体意志和集体性意志自由。它们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偏好、目的、价值观念等来刻写道德记忆。个人的意志自由直接影响个体道德记忆的刻写,社会集体的意志自由则直接影响集体道德记忆的刻写。

④这样看来,个人和社会集体似乎具有刻写道德记忆的意志自由,个人和社会往往更愿意记住自己向善、求善和行善的道德生活经历,而不愿意记住自己向恶、求恶和行恶的道德生活经历。事实上,个人和社会集体不可能以随心所欲的方式选择道德记忆的对象和内容。意志自由不是意志任性,而是受到人类理性支配的自由。

⑤对于人类来说,过去的一切道德生活经历都具有历史价值。善的道德生活经历能够成为我们的道德生活经验,恶的道德生活经历则能够成为我们的道德生活教训。一旦进入我们的道德记忆,有一种记忆道德,即人类对其自身对待道德记忆的态度而提出的道德规范性要求,限制了道德记忆的选择性。

⑥从这种意义上说,人类道德生活史可以被描述为人类趋乐避苦

....的历史。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也会对他们过去所作的恶耿耿于怀,甚至愧疚终生或抱恨终身。一个人完全可能因为在小时候有过一次偷窃行为而终身感到耻辱、愧疚。一个人也完全可能因为冤枉了另外一个人而终身感到内疚、懊悔。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记忆道德在对人们的道德记忆活动及其对待道德记忆的态度发挥着严格的稽查和约束作用。一些不光彩的、恶的道德记忆会被认为是不耻而被深深地隐藏起来。

⑦其原因就在于道德记忆的选择性无力否定主体对过去的道德责任。承担道德责任是人类道德生活的核心内容。人类道德生活是具有道德价值的生活方式,它的道德价值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我们的道德责任意识和承担道德责任的行为决定的。正因为如此,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一书中说:“一个行为要具有道德价值,必然是出于责任”。“道德责任”是“道德”向人类提出的应然性要求,反映人类对道德生活规律的尊重和维护;或者说,它反映人类对普遍伦理原则的坚守和服从。如果说人类道德生活本质上是意志自由和意志自律交融的生活方式,这不仅意指承担道德责任是人类应该普遍遵守的伦理原则,而且意指我们对该伦理原则的遵守应该超越自己的主观偏好。这在道德记忆领域的体现是:无论人类是作为个人还是社会集体而存在,我们张扬道德记忆选择性的意志自由只能在道德责任原则允许的范围内得到体现;否则,它必定与道德的规范性要求相背离。

⑧因此,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家庭、企业、民族、国家等社会集体,道德记忆不仅能够记录我们的道德生活经历,还能够推动我们以史为镜、以史为鉴、以史为师。以道德记忆作为道德生活之镜,这是人类应该普遍培养的美德,更是个人和社会集体都应该达到的道德生活境界。

(有删改)

3.本文的论述对象是()。(3分)

A.道德

B.道德记忆

C.记忆道德

D.道德记忆的选择性

4.第⑥段加点字“趋乐避苦”在文中的含义是。(2分)

5.能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3分)

A.道德记忆经历要有公正性作为前提。

B.人们对道德记忆的选择是无意识的。

C.道德记忆无法摆脱道德责任而存在。

D.“遗忘”道德记忆的行为是不道德的。

6.有人认为第⑥段划线的两个事例属于同一类型,影响了说服力。你是否同意?请简述理由。(3分)

7.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5分)

3.(3分)D 评分说明:选 D给3分,选B给1分。

4.(2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更愿意忘记恶的道德记忆,而记住善的道德记忆。

评分说明:记住善的道德记忆、更愿意忘记恶的道德记忆为2个点,1点1分。

5.(3分)C

6.(3分)开放题。不同意最多可得3分。评分说明:1点1分,给满3分为止。

同意最多2分。评分说明:1点1分,给满2分为止。

(1)不同意。因为人类道德生活史是趋乐避苦的历史,现实却不是这样(或人类道德记忆的善恶对读者而言是陌生的话题),此时举一个例子,存在偶然性(1点)。这两个事例表明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对他们过去所作的恶耿耿于怀,甚至抱恨终身(1点),强调记忆道德对人们的道德记忆活动发挥了严格的稽查和约束作用(1点),进而论证了记忆道德限制了道德记忆的选择性(1点),增强了说服力。

(2)同意。这两个事例是同一类型,其中一个就能表明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对他们过去所作的恶耿耿于怀,甚至抱恨终身(1点)就能论证了记忆道德限制了道德记忆的选择性(1点)。

7.(5分)先概括道德记忆的概念及其有可选择性的特征(1点);再阐述道德记忆的选择性具有客观性(1点)与主观性(还与人类的意志自由有关,1点)结合的特点;接着指出记忆道德限制了道德记忆的选择性(1点);进而阐释其原因在于道德记忆的选择性无力否定主体对过去的道德责任(1点);最后发出以道德记忆作为道德生活之镜,让个人和社会集体都达到道德生活境界的号召(1点)。

评分说明:1点1分,给满5分为止。

2020二模·奉贤区

①物质、技术、观念从旧石器时代过渡到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国人的手,从对岩石的认识转变到了泥土。新石器时代,石器制作的特点是除了旧石器的碰、砸、锤、击之外,懂得了磨光的技术。

②经过磨制的石器,产生了更准确的造型。而几乎就在那更细致的辨认过程、更缓慢的制造过程中,在人类的手与视觉共同亲近石器造型的漫长时间中,除了实用的、生存竞争的努力之外,忽然产生了“情感”。一件粗糙的石器,经过好几万年,在一代一代的抚摸下,变得细致如玉,发出了莹润的光泽。仿佛那冰冷而无感的石块,经过几百万年人类的亲近,也被赋予了美丽的生命。

③“美”产生了。“美”是几万年,几十万年,在辛苦而沉重的生存竞争中完成的一个典型。当人类向新的物质过渡时,那种对陪伴了自己几十万年的旧的物质的依恋,便完成了人类最初的“美”的情感。不再发生实际作用的石斧,被供奉起来,作为对人类过去文明的纪念。石斧的作用和造型在第一代供奉人的心中,都能引起共鸣,是实际操作的经验。逐渐地,石斧的作用淡薄了,剩下的便只是单纯的造型,这造型在人们心中产生唤起远古经验的象征意义。于是,石斧变成了玉斧,人们用更美好的质地、用更精细的手工来纪念它。“艺术”与“实用”分开了,玉斧又变成了玉圭,代表了社会上或政治上的地位,“艺术”与“伦理”结合,原始的作用与美的欣赏一并对人发生影响。然后,伦理的因素

.....也淡薄了,玉圭成为单纯的“美”的欣赏。从岩石到泥土,我们的祖先经历了第一次物质的大更换。就像以后的从泥土改换成金属,改换成木材,改换成化学材料一样。每一次的物质改换都使人类一方面感觉着对新的材质的兴奋,而另一方面又感觉着对旧的难以割舍的情感。新石器时代最大的特征是农业的产生与陶器的制作,这两样文明都说明着人类对“泥土”这种物质特性的发现。泥土特性的认识经过要比岩石复杂。岩石的认识是直接在它的质地与形状上去辨别,用击打、摩擦的方法,改变它的造型。但是,对泥土的认识,是经过了它渗水溶化的特性、被捏塑的特性,到晒干或烘焙以后形制固定的特性,其中认识的过程需要有更复杂的记忆累积。我们知道,最初的猿人,还是像今天看到的狗和牛马一样,口渴的时候,伏下身去,就近河面来饮水。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年代手的进步,这个在制作器物中逐渐被开发出来的“手”,才具备了新的能力。当他在砍砸石器、磨制石器中,逐渐使得手更灵活、更敏捷了。终于,他可以不伏下身就喝,而是用手捧起水来喝。这时,这合拢的双手形成的一个半圆凹曲的形状,便在他的脑中形成了一个造型的概念。

④这也许是人类文明中的第一个“碗”吧。映现在波光粼粼、永不停息的大河上,这凝视着自己双手的人,似乎想起了什么。他要努力把这双手形成的形状:和什么相同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也许,是那雨天时被他踩过一脚的泥坑,当天气晴了以后,水分逐渐蒸发,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脚印形状的凹洞,等到再下雨时,那凹洞便聚满了水。他也许联想到更为复杂的经验,我们不知道。我们感兴趣的,是在于这个在河边凝视着自己双手的人,如何把双手合拢可以捧水的这个“观念”和某种“物质”联系在一起。《易·系辞》中所说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便是“观念”与”物质”的并重。

⑤当一个造型的观念和某一种物质一旦联系在一起,几乎就是生物界精子与卵子的结合,

一个受精卵已经完成,剩下的只是等待它成长而已。如同一个“观念”和“物质”结合了,剩下的只是等待手努力在“技术”上去完成它。这个把双手合拢盛水的“观念”与泥土这种“物质”联系在一起的人,已经完成了一个“碗”,也许当他第一次用湿润的泥土捏出了这个形状,便兴奋地跑到河边,用它去盛水,不想这“碗”便溃散溶化了。于是,他又必须把这湿润的泥土形成的“碗”与晒干、与烘焙等等泥土变硬固定的认识联系在一起。人类是在这样的一步一步认识的过程中完成了文明的创造。是生存的意志使手进步了,手的进步又促成了许多认识能力的开发和物质特性的了解。手再回过头来,要求物质屈服于“技术”,为这个“观念”服务。是“手”与“物质”、“观念”与“技术”互动的结果产生了我们的造型美术。

⑥中国,和其他各个民族一样,从岩石和泥土开始了他们美的故事。

(节选自蒋勋《美的沉思》)

3.第③段中加点词“伦理的因素”在文中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下面对文章第③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产生最初的“美”的情感离不开辛苦沉重的生存竞争。

B.从石斧变成玉斧意味着斧的审美功能取代了斧的实用功能。

C.农业的产生和陶器的制作是人类第一次物质大更换的结果。

D.记忆累积是人类认识泥土特性比认识岩石特性复杂的原因。

5.下列选项不符合第⑤段所说的“观念”与“物质”结合情况的一项是()。(3分)

A.鲁班发明细齿状的锯子

B.王维创作《雪中芭蕉图》

C.昆曲演员苦练水袖功夫

D.小孩子在沙滩上堆“城堡”

6.作为一篇美学散文,本文在说明“美”如何产生的过程中运用了形象化的语言。请以第④段画线句为例,对其作用进行分析。(3分)

7.文章结尾写到“中国,和其他各个民族一样,从岩石和泥土开始了他们美的故事”。结合全文内容,分条梳理创造这一“美的故事”的过程。(4分)

3.(2分)(玉圭所代表的)与社会上或政治上的地位有关的因素

4.(3分)B

5.(3分)C

6.(3分)第④段划线句中,作者想象了先民在河边用双手捧水喝时获得了“碗”的造型灵感,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为后文阐述双手合拢盛水这个“观念”与泥土这种“物质”的联系作铺垫,形象化的语言极富画面感,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7.(4分)为了生存,中国古代先民用手磨制了石器,被磨制的石器产生了最初的造型;人们在使用磨制过的石器时,逐渐产生依恋的情感,完成人类最初的“美的情感”;人类使用工具后,手变得更灵活更敏捷,脑海里也形成一个个造型的概念;人们为了将脑中已经形成的造型发明出来,需要不断认识、开发新的物质的特性,最终,“手”与“物质”、“观念”与“技术”互动,创造了“美的故事”。

2020二模·静安区

为什么要研究历史吕思勉

①历史到底是怎样一种学问?研究了它,有什么用处?

②提出这一个问题,我知道多数人都能不待思索而回答道:历史是前车之鉴。即,从前的人做的事情,成功了,大家认为好的,我们可奉以为法,照着他做;失败了,大家认为坏的,我们当引以为戒,不照着他做。但世事不会完全相同,用相同的方法去应付不同的事情,哪有不失败之理?所以愤激的人说道:历史是足以误事的。因为不读历史,倒还面对着事实,一件新事情来,要去考察它的真相,以定应付的方针;一有了历史知识:先入为主,就会借重已往的经验,来应付现在的事情,而不再去考察其真相;即使去考察,亦易为成见所蔽,而不能见

其真相了。

③历史知识足以误事之言,并不能说它不对。然而没有历史知识,亦未尝不误事。当袁世凯想做皇帝时,先由筹安会诸人列名发出通电,说要从学理上研究中国的国体问题,到底君主民主,孰为适宜?当时大家看见这个通电,就说:袁世凯想做皇帝了。我以为生于现今世界,而还想做皇帝;还想推戴人家做皇帝;除非目不识丁而全不知天南地北的人,不至于此。然而后来,事情一层层披露出来,竟真的如此,这不是一件奇事么?此无他,还是缺乏历史知识。据这件事情看来,历史知识是不会误事的,所以误事,还是苦于历史知识的不足。袁世凯和筹安会中人,想做皇帝,想推戴人家做皇帝时,何尝没有他们的历史知识?在中国历史上,皇帝是如此做成的;推戴人家做皇帝,是如此而成功的;岂能说是没有?以当时的情形而论,反对的人,自然不会没有的,然而据历史上的成例推测,岂不可期其软化?即有少数人不肯软化,又岂不可望其削平?这个,据着他们仅有的、一偏的历史知识推测,自亦可以作此断案,自不免于希冀侥幸。倘使他们再多读一些近代的外国历史;倘使他们的心思再能用得深一点,知道历史上的事情前后不符的甚多,未可轻易地执着前事以推断后事;他们自然不至于有此失着了。所以说:误事的不是历史知识,而是历史知识不足。

④历史上成功的,大家所认为好的事情,既不能摹仿;据历史上的成例,以推断事情,又易陷于错误;而没有历史知识,又要误事;然则如何是好呢?须知道:应付事情,最紧要的,之别。学是所以求知道事物的真相的,术则是应付事物的方法。浅薄的人往是要注意于学与术

...

往说:我能够应付就得了,事物的真相,管它干嘛?殊不知你知道了事物的真相,应付的方法自然会生出来,只有浅薄的应付方法,则终必穷于应付而后已。

⑤我们要用一个人,为什么要打听他的出身?为什么要打听他的经历?岂不以一个人的性格、才能等等,就是他的出身、经历等等造成的。我们试再反躬自省:我为什么成为这样子的我,岂不和我的家庭,我的学校,我的朋友,我的职业,都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再放眼纵观:我们所认得的人,为什么成为现在这个样子?读书的人多少有些迂腐气;做官的人多少有些官僚气;生意人多少有些市侩气;白相人多少有些流氓气;这是为什么?他们是生来如此的么?然而中国的社会,为什么和欧洲不同?欧洲的社会,为什么和日本不同?甚而至于英国和美国不同;日本和朝鲜不同;就中国的社会,南北风气亦不能尽同;其故安在?就可以深长思了。寻常人对于一切事物,大都不甚深求,所以觉得不成问题。其实略加思考,任何事物,所以如此,莫不有很深远的原因在内;深求其故,无不可以追溯至于极远之世的。固然,我们对于一切事物,总不能真正寻根究底,然而多知道一些,毕竟要好一些,然则历史怎好不研究呢?

(选自《历史研究法》,见吕思勉《史学与史籍七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3.第②段提出的“历史是前车之鉴”“历史是足以误事的”两种看法各有理由,请对这些理由加以概述。(3分)

4.分析第③段的论述思路。(3分)

5.以下对第④段中“学”与“术”两个概念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用来寻找事物真相的被称为“学”。

B.用来应付事物方法的被称为“术”。

C.拥有了“学”,自然会有“术”。

D.“术”与“学”原本是一对矛盾。

6.下面是对第①段“研究历史的作用”的回答,依据文意推断,不正确的一项()。(3分)A.对历史研究得越深入,我们就越能鉴往知来。

B.研究历史,可以加深我们对社会真相的认识。

C.对历史研究得深刻,我们就能回避现实失误。

D.研究历史,能促进我们了解万事万物的原因。

7.第⑤段中,作者是怎样采用例证法证明其观点的,请对例证的运用进行评析。(4分)

3.(3分)①前人做事成功,后人可效法;前人失败,后人引以为戒,所以历史是前车之鉴。②世事不同,用前人办法解决当下问题,易为成见所蔽,所以历史足以误事。(每点2分满分为止)

4.(3分)第③段开篇亮出“没有历史知识未尝不误事”的观点,是对第②段有人认为“历史知识足以误事”这个观点的纠偏。(1分)然后以袁世凯称帝失败为例,指出其失败是由于历史知识不足。(1分)最后得出“误事的不是历史知识,而是历史知识不足”这一结论。(1分)

5.(3分)D

6.(3分)C

7.(4分)本段以“用人”“性格形成”“各国差异”“中国南北不同”等为例,(1分)论证了研究历史的作用——认识事物要深求其故。(1分)作者以日常生活现象为例,(1分)对这些现象不停发问,引发人们思考,也使其观点水到渠成。(1分)

2020二模·普陀区

杜诗何以为“诗史”

①杜诗何以为“诗史”?比较流行的解释是因为杜诗“善写时事”,具有“实录”的特点。这一解释对杜诗的理解过于简单。宋人胡宗愈认为杜诗详陈个体经历、抒发主体情志,而读者却

可以从诗人的“一人之诗”了解“一代之史”。这个看法显然更为注重诗人自我记述和主体表达对“诗史”的意义。问题是:个人化、主观性的“一人之诗”,何以能呈现公共化、客观性的“一代之史”?

②早期的诗论家,在讨论诗人的个体抒情与时代社会的联系时,往往从儒家诗教观“观风知政”

的角度来认识。循此思路,即使是诗人最自然的饥寒之怨和温饱之乐,都具有知其政事之兴衰的意义。

晚唐孟启《本事诗》称杜甫“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此说认为,杜诗之为诗史既源于对大历史的“推见至隐”,也来自对诗人个体小历史的“毕陈于诗”。胡宗愈进一步

明确指出,杜诗能将诗人的“出处、动佚劳息”“一见于诗”。详陈个体人生经历,成为诗歌能知“一代之史”

的必要前提,这种看法,在宋代十分兴盛的年谱和编年诗文集的编纂中,有很明确的表现。浅见洋二深

入地分析了这些文献整理形式所蕴涵的文学观念,指出“对于宋代文人来说,年谱及编年诗文集,一

言以蔽之,也可说是一种‘论世知人之学’”;这两种编纂形式,与宋人的“诗史说”有密切的关系,它

反映出“时事”和“出处”是“诗史”的两个支撑要素。

③那么,兼具“时事”和“出处”的诗作是否就能被称为“诗史”呢?详陈个体人生出处,蕴涵

了展现大历史的可能,但这种可能要变为现实,对诗人本身参与社会历史的深度还是有很高的要求。

诗人不仅要经历丰富,而且在思想上要有深切的社会关怀,有深厚的主体情志。清人周济曾明确指出,

只有“见事多、识理透”的诗人,其感慨寄托,才能成为“后人论世之资”。宋人认为杜诗深具美刺、比

兴的寄托之旨意,而明清时期的论者则进一步将美刺、比兴与史家之褒贬联系在一起,例如钱谦益就认为

堪为诗史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于“兴亡升降”的“感叹悲愤”。杜诗有着强④对于杜诗精神气局与其“诗史”品质的联系,有关的论者多有论述。然而,杜诗在艺术上是怎

样深入开拓将个体经历与社会历史相联系的表现形式的?现有的分析大多失之简略。观察杜甫为数众多的五古创作,对此可以有新的发现。杜甫五古创作上承中古五言诗的多种表现传统。参照《文选》中的分类,中古诗歌有赠答、祖饯、行旅、游览、咏怀、咏史、乐府等众多体例。如果细致辨析,会发现在五古题材的选择上,“熟精《文选》理”的杜甫有很明显的侧重。行旅诗是杜甫五古创作中非常突出的一种类型。通过记述行旅细致地展开自我人生经历与社会时事的图景,是诗人的一种自觉的艺术选择。除了入蜀的二十四首纪行诗等典型的行旅体作品,杜甫还将行旅体的格局融入到咏怀、游览等多种类型的作品中,例如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和《北征》在艺术形式上都是咏怀与行旅体的融合。类似阮籍《咏怀》那种典型的咏怀体创作,在杜集中是比较少见的。

⑤除了行旅诗,杜甫五古中赠答、祖饯诗的比例也很高。赠答、祖饯是盛唐五古中的常

.,很注重表达赠答双方共同的经历体验,不泛诉相思离情。如《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中,诗人与被送行的高适互诉心曲,议论时事,内容丰富,表达十分具体细腻,抒情因而体现得很深挚。浦起龙曾经称赞杜甫的赠行诗,

认为不作一赠行语,其实杜甫所不屑为的是赠行之套语与模式化的抒情,而善于写具体之情

事,有很强的情感交流特征。这使得诗人的自我表达,可以较多带有外向的、公共性的品质,从而令读者

在诗人个体的人生经历、交游行旅之中,更多地读出时代和社会的内容。

⑥五古只是杜甫诗歌的一部分,但这一部分作品,已经生动地体现了杜甫如何将个人的人

生经历与天下之大历史相联系的努力,让我们明白诗歌并不会仅仅因为记载了某些史实就成为好诗。杜诗之为“诗史”的渊源,隐藏着“杜甫是如何写诗的”和“杜诗是如何被读的”的双重密码,从一

个重要的角度,揭示了中国诗学发展的脉络。

(有删改)

3.如果要为第③段画线部分的说法提供支持,以下选项中最有效的一项是()。(3 分)

A.《咏怀古迹》对王昭君等历史人物凄凉的身世、怀才不遇的人生表示深切同情。

B.《月夜》表现安史之乱中家庭离散的痛苦和思念,蕴含对时世清平安定的期盼。

C.《旅夜书怀》写行旅所见,流露出老年多病、功名未就、漂泊无依的感伤心境。

D.《蜀相》称颂蜀汉丞相的雄才大略、忠心报国,惋惜其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命运。

4.能依据第④段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3 分)

A.杜甫熟知《文选》中各类古诗的体例,并能够活学活用。

B.杜甫对《文选》各类诗的研读有主次之分,突出了重点。

C.阮籍《咏怀》侧重抒写内心怀抱,不涉及社会现实问题。

D.阮籍的《咏怀》内容比较狭窄单一,不及杜诗内涵丰富。

5.第⑤段加点词“窠臼”在文中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6.第②段接连引用孟启、胡宗愈对杜甫的诗评,有何作用?请联系第⑥段的内容,加以分析。(3 分)

7.作者通过不断质疑发问,逐步揭示了杜诗成为“诗史”的原因,请对其行文思路进行评析。(5 分)

3.B

4.A

5.送别诗泛诉离情的套语、模式

6.阐述杜诗中个体抒情与时代社会的联系;揭示晚唐到宋“诗史说”研究发展的脉络/诗学家对杜诗“诗史”特征认识的深化;证明详陈个体人生经历对“诗史”的支撑作用。

7. 本文先借“一人之诗,何以呈现一代之史”的问题,阐明“时事”和“出处”是诗史两个支撑要素;然后进一步以“兼具‘时事’和‘出处’的诗作是否就能被称为诗史”之问,分析诗史对诗人本身参与社会历史的深度的要求;通过这两个问题,作者梳理了中国诗学对“诗史”认识的发展,然后就现有分析中较为欠缺的“杜诗艺术表现形式的选择”进行追问剖析,论述了杜甫对五古行旅、赠答等题材体例的选用和发展,使“杜诗何以为诗史”的原因分析不仅层次清晰,而且更为全面而深入。

2020二模·金山区

超越现实:艺术形式的批判性

①可以这样说,形式感是艺术家之所以成为艺术家的重要前提,是艺术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艺术家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对于艺术家,要提高自己的艺术感受能力,就不能满足于日常生活经验。从这个角度

....来说,艺术家的艺术形式感有多广,他的感受领域

就有多广,他的形式感达到什么程度,他对事物的把握就到什么程度,艺术表达也就达到什么样的高度。

②形式感的根本即感受方式,不同的感受方式生成了不同的形式感。无限丰富的自然和同样无限丰富的人,决定了人类有着无限丰富的感受方式。感受方式的多样性构成了丰富的形式感。一个人所感受到的生活与他的心灵成正比。现代心理学表明,人通过自己的需要把自在之物变为为我之物的能动作用,在感受阶段就已经开始了。心理结构愈复杂,情感愈丰富,就愈能感受生活。

③我们常常惊叹20世纪艺术家们创造出的璀璨艺术世界。无论是20世纪上半叶的中西方文学、西方的美术,还是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学艺术,丰富的艺术形式都给我们以丰富的精神享受。但再放眼西方杜尚之后的先锋艺术,以及我们当下的艺术,只能沮丧地看到,处处是似曾相识的形式,处处是同样的经验。深究下去,就会发现,形式的重复,关键在于()本身的贫乏。艺术从来都不是一个独立的领域,而是世界的组成部分。当世界失去深度后,艺术的深度结构也就随之丧失,作品的平面化已是必然。艺术就是现实的影像,现实的摹本,自然可以进一步要求艺术就是现实世界本身。艺术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艺术。多数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充其量把生活的某一片段放大凸显,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同时,艺术被取消了。是世界不再需要艺术吗?不,问题在于艺术家的艺术形式与日常经验相统一,生活经验的贫乏,导致了艺术形式的贫乏。朱光潜先生对此早有预见:“一般事物对于我们都有一种‘常态’,所谓‘常态’就是糖是甜的,屋子是居住的,女人是生孩子的这类的意义,都是在实用经验中积累的。这种‘常态’完全占住我们的意识,我们对于‘常态’以外的形象便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经验日益丰富,视野也就日益狭窄。所以有人说,我们对于某些事物见的次数愈多,所见到的也就愈少。”

④我们不应也不能让艺术承载太多的意义,艺术承载不了它自身之外的东西,但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在于它给人们展示一种个体化的经验,一种他人能够理解或者部分理解,但只属于艺术家自身的经验,这种经验是偶然的、纯个人的,当然是表达出来的经验。能够表达的经验才是人们所知道的经验,才具有现实性。这种个体经验的表达方式是公共的,是一种群体间的公共的表达方式,这就使得个体经验同时也是一种公共的经验。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创造的一种客观存在,必与人发生某种关联。倘若艺术家用只属于其个体的表达方式表达其个体经验,这种表达不为他人所知,与他人无关,于他人只是“无”。艺术家的经验因其表达方式的公共性,作品才能激起欣赏者的反应,把他们引入特定的氛围里,唤起他们相似或相近的感受,得到与作者相似或相近的经验。艺术的性质决定了它必然介入生活,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一旦它脱离生活,就丧失了存在的理由。然而,艺术介入生活的性质并不意味着它只能是日常生活经验的表达。艺术之所以为人们所需,是因为它所表达的经验展示了理想,一种现在的未来,一种未来的现在,一种人们希望的生活形式。这种生活形式不在现实之中,但它与现实息息相关,离开它,我们就无法评价现实,就无法对现实做出判断。当我们在现实中感受到幸福或者沮丧时,当我们说现实好或者不好时,理想在我们身后挥舞着指挥棒,决定着我们的感受,支配着我们的评价。艺术就是这种理想的形式,艺术形式就是理想的感性显现。假如艺术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艺术,生活的形式就是艺术的形式,艺术形式仅仅是生活形式的重复,艺术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⑤所以,当我们要艺术表现当代人的经验时,就已经暗含了艺术要面对并且超越日常生活经验的要求。这就要求艺术家必须从日常生活中抽身而出,与日常生活拉开一定距离,与其他人拉开一定距离,保持自身的完整性,保持感觉的独立性,审视现实,这样才能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表达的是不同于普通人的经验,一种完整的人生,一种理想的社会,是一种贯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深度的立体结构。这种艺术可以是否定性的,也可以

是肯定性的,共同点是克服了现实认识和现实价值观的局限,使人获得自由的意识,通过对现实人生缺陷的解释和对理想社会人生的展示,引导人们追求更加美好的人生。

(选自王卫东和司马倩的《创造形式——艺术创作的一种阐释》,有删改)

3.第①段加点词“这个角度”在文中指的是。(2分)

4.根据上下文内容,填入第③段括号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心理

B.情感

C.经验

D.审美

5.不能根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2分)

A.即便生活经历简单,只要心灵丰富,也可能成为优秀的艺术家。

B.艺术创作不是对现实形式的发现,而是要创造出一种新的形式。

C.艺术家用个体的表达方式也能激起欣赏者对其艺术作品的反应。

D.艺术克服自身贫乏的过程,即批判和超越日常生活经验的过程。

6.简要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4分)

7.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5分)

3.(2分)形式感是艺术家之所以成为艺术家的重要前提,是艺术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艺术家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

4.(2分)C

5.(2分)C

6.(4分)这段话在说明我们对一般事物都有一种“常态”,这种“常态”在实用经验中积累,完全占住我们的意识,如果固守或不超越,就会导致视野狭窄。(2分)引用这段话作为论据,有力地论证了前文艺术家“生活经验的贫乏,导致了艺术形式的贫乏”的观点,提醒艺术家要超越“常态”(或不能让日常生活平面化),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丰富的艺术形式。(2分)

7.(5分)本文首先论述了“形式感”对艺术家的意义;接着论述了形式感的根本即感受方式,不同的感受方式生成不同的形式感;接着联系20世纪艺术家们创造出的璀璨艺术世界,指出当前艺术形式重复的突出问题和原因;然后论述艺术家展示的是个体化经验,用公共的表达方式激起欣赏者对作品的反应(同时,艺术是理想的形式,以此证明艺术和生活不完全相同);最后进一步论述艺术家要用艺术表现当代人的经验时,要面对并超越日常生活经验的要求,与其拉开距离,保持感觉的独立性。(1点1分)

2020二模·杨浦区

变通的艺术

余光中

①“东是东,西是西,东西永古不相期!”诗人吉卜林早就说过。但做翻译工作的人,不相信东方和西方不能在翻译里相遇。调侃翻译的妙语很多。有人说:“翻译即叛逆。”有人说:“翻译是出卖原诗。”有人说:“翻译文字忠者不美,美者不忠。”

②我则认为,翻译如婚姻,是一种两相妥协的艺术。至于妥协到什么程度,以及哪一方应该多让一步,神而明之,变通之道,就要看每一位译者自己的修养了。

③翻译既然是移花接木

....的事情,翻译家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自然难与作家相提并论。主要的原因,是译者笼罩在原作者的阴影之中,译好了,光荣归于原作,译坏了,罪在译者。除了有能力也有时间去参照原文逐一研读的少数专家之外,一般读者是无由欣赏的。

④因此,翻译界一直有一个久持不下的争端。一派译者认为译文应该像创作一样自然,另一派译者则相反,认为既然是翻译,就应该像翻译。

⑤第二派译者认为,既然是外国作品,就应该有点外国风味,而且所谓翻译,不但要保存原作的思想,也应该保存原作的形式,何况在精练如诗的作品之中,思想根本不能遗形式而独立。如果要朱丽叶谈吐像林黛玉,何不干脆去读《红楼梦》?有人把弥尔顿的诗译成小调,也有人把萨克雷的小说译成京片子。这种译文读起来固然“流畅”,可是原味尽失,“雅”而不信,等于未译。

⑥第一派译者则认为,“精确”固然是翻译的一大美德,但是竟要牺牲“通顺”去追求,代价就太大了。译者追求“精确”,原意是要译文更接近原文,可是不“通顺”的译文令人根本读不下去,怎能接近原文呢?不“通顺”的“精确”,在文法和修辞上已经是一种病态。要用病态的译文来表达常态的原文,是不可能的。

⑦理论上说来,好的译文给译文读者的感觉,应该像原文给原文读者的感觉。如果原文是清畅的,则不够清畅的译文,无论译得多么“精确”,对原文说来仍是“不忠”,而“不忠”与“精确”恰恰相反。

⑧为了“精确”不惜牺牲其他美德,这种译者,在潜意识里认为外文优于中文,因为外文比中文“精确”。这种译者面对“优越”而“精确”的外文,诚惶诚恐,亦步亦趋,深恐译漏了一个冠词、代名词、复数、被动的语气,或是调换了名词和动词的位置。比起英文来,中文似乎不够“精确”,不是这里漏掉“一个”,便是那里漏掉“他的”。

⑨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些幸福的家庭全都一样,每一个不幸的家庭却有它自己的不幸。”恍惚一看,译文好像比统计报告还要“精确”,但我认为如果改译成“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则更好, 。

⑩无条件的精确主义是可怕的。许多译者平时早就养成了英文至上的心理。一旦面对英文,立即就忘了中文。就用family member这个词做例子吧,时至今日,我敢说十个译者之中至少有七个会不假思索,译成“家庭的一员”或“家庭的一分子”,竟忘了“家人”本是现成的中文。许多准作家就从这样生硬的译文里,去亲炙托尔斯泰和福楼拜、爱默生和王尔德。有这样的译文壮胆,许多准作家怎不油然而生“当如是也”之感?

?翻译既是语文表达的一种方式,牵此一发自然不能不动全身。“畸形欧化”是目前中译最严重的问题,究其病源,竟是中文不济,而不是英文不解。事实上,欧化者的英文往往很好,只是对于英文过分崇拜以至于泥不能出,加上中文程度有限,在翻译这样的拔河赛中,自然要一面倒向英文,所以为欧化者修改疵译,十之七八实际上是在改中文作文。这是我在大学里教翻译多年的结论。

?翻译家思果先生给译者最中肯的忠告是:翻译是译句,不是译字。句是活的,字是死的,字必须用在句中,有了上下文,才具生命。欧化者的毛病是:第一,见字而不见句;第二,以为英文的任何字都可以在中文里找到同义词;第三,以为把英文句子的每一部分都译过来后,就等于把那句子译过来了。

?事实上,英文里有很多字都没有现成的中文可以对译,而一句英文在译成中文时,往往需要删去徒乱文意的虚字冗词,填满文法或语气上的漏洞,甚至需要大动“手术”,调整文词的次序。所谓“勿增,勿删,勿改”的戒条,应该是指文意,而不是指文词。文词上的直译、硬译、死译,是假精确,不是真精确。

?如果这种不中不西、不今不古的译文体不能及时遏止,总有一天会喧宾夺主,到那时,中国的文坛恐怕就没有一寸净土了。

(有删改)3.文中第③段的加点词语“移花接木”是否恰当?请说说理由。(3分)

4.翻译是一种变通的艺术,对本文“变通之道”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根据翻译者自身的修养,自定翻译原则。

B.根据原文逐字翻译精确,可以牺牲通畅。

C.根据中文语言特点,追求文意上的精确。

D.根据英文语言特点,避免无条件的精确。

5.根据文意,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翻译家处于作家的阴影之下,译文永远比不上原文。

B.翻译者最重要的功底无非是对外国语言的深入把握。

C.优秀的译文从不为英文在中文中寻找对应的同义词。

D.优秀的译文培养未来作家的品位,影响他们的创作。

6.在第⑨段后替作者补写一段话,阐释“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翻译得更好的理由。(3分)

7.作者在文末对中国文坛提出预警,结合全文概括支撑这一预警的理由。(5分)

3.答案示例1:不恰当。移花接木指把一种花木的枝条或嫩芽嫁接在另一种花木上。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换人或事物来欺骗别人。含贬义。翻译不是嫁接或拼接,从文中看也不含贬义。(3分)

答案示例2:不恰当。移花接木是指将两段不相干的事物嫁接在一起,文中所提到的翻译应该是翻译家在原文与译文之间寻找平衡点,并非毫无关联,所以不恰当。

答案示例3:恰当。移花接木的本义指把一种花木的枝条或嫩芽嫁接在另一种花木上,在文中指翻译者并不是原创,而是将文本从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从而致使翻译者的地位比不上原作者。

答案示例4:恰当。移花接木将作品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比作花木的移植接种,生动形象第写出翻译的特点和难度,为后文进一步阐释翻译家地位低的原因张本。

答案示例5:恰当。移花接木的本义就是将看似无关的东西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这里便是指东方和西方这两种看似不能调和的东西在翻译时就是一种结合的过程,总结了1、2两段对翻译是“两相妥协”的艺术的论证,也引出了下文进一步的论证。

答案示例6:恰当。移花接木在此趣指翻译家的工作是将中文与其他西文接壤,未用另一种方式翻译原文,用调侃的语气表现翻译家的地位难以与作家相提并论,毕竟只是移花接木的工作,也有此引出下文的两个争端,风趣幽默。

评分标准:释意1分(如嫁接、移植);翻译的特点1分;二者的关联性1分。

4.C(2分)

5.D(3分)

6.答案示例:第一种翻译虽然精确,但有逻辑错误,也有词语重复,如“每一个”和“它自己”。第二种翻译既避免了以上错误,格式上又对偶,有格言警句的意味,令人过目不忘。(3分)

评分标准:例子1分,分析2分(差1好1)

评分示例:

如“一些”和“全都”冲突(1分)

省去了每一个/他自己(1分)使文章更流畅/简洁(1分),原文拘泥于英语的表述方式(1分)或过于啰嗦/不符合中文的表述习惯(1分)。

格言、对偶或更加朗朗上口(1分),更符合中国的文化语境或更易于中国人接受(1分)。

7.答案示例:支撑理由:①现在翻译者在心理上过分崇拜英文,无法辨识英文的弱点;②现在翻译者在翻译功底上,中文程度有限;③现在翻译者追求假精确,不求文意已成通病。④翻译作品作为阅读物还会影响中国作家的未来创作,从而深远地影响整个文坛。⑤翻译者缺乏对文学的整体感知能力。(5分)

评分标准:1、崇拜英文2、失去本国特色3、盲目追求精确4、影响阅读品位和创作5、缺乏对文学的整体感知能力。

2020二模·虹口区

①“元典精神”,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元典”所集中体现的原创性精神。这种典籍因其首创性及覆盖面的广阔性、思考的深邃性,而在该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成为生活的指针。印度的《吠陀经》,波斯的《古圣经》,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先哲的论著,犹太及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可兰经》,都被相关民族视为“元典”。在中华文化系统中, “六经”堪称元典,与之相关的《论语》《孟子》《老子》等典籍也具有“元典”性质。

②文化元典是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产物,当以历史文献视之,“六经皆史”即此之谓也。同时,元典的某些基本精神又能观照久远的岁月,反复被后人重新刻勒,对民族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审美情趣、思维范式造成深远而长期的影响。元典的这种超越性是由其基本特质所致:它们的思考指向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普遍性问题。同时,元典在回答这些始终困扰人类的普遍性问题时,提供的是一种哲理式的框架,而非实证性的结论,是开放式的原型,而并非封闭式的教条。这使元典不致因内容和形式的时代局限沦为明日黄花,而能作为一种灵感的清泉,赢得不朽性,一再发挥巨大的启迪功能。

③从文化史角度审视,近代文明既是对中世纪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对中世纪某些束缚社会进步的制度和精神的否定。近代文明对中世纪的否定,往往借助于对古代文明某些因素的“复归

..”。当然,这种复归并非复古,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进程。这种向“哲学原旨”“文化原本”汲取灵感、获得前进基点的文化现象,不仅在西方出现过,在东方也多次出现。考之以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返其初”现象可谓俯拾即是。经史学家皮锡瑞在论及清学演变时曾概括:学愈进而愈古,义愈推而愈高;屡迁而返其初,一变而至于道。19世纪中后叶活跃在中国思想界的先进文化人,从徐继畲、魏源到郭嵩焘、薛福成,进而到康有为、梁启超,继之到孙中山、章太炎,其具体见解虽各有差异,但菲薄“近古”崇尚“远古”并以此求新、求变,却是他们共同遵循的思维路向。

④20世纪以降,工业文明在全球范围取得长足进展,特别是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在工业化轨道上突飞猛进,文明的器用层面、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都发生着愈益深刻的现代化转型。然而,“现代化”给人类带来的并非单一式的进步,而是善恶并进、苦乐同行的矛盾过程,正所谓“省忧喜之共门兮,察吉凶之同域”。不论与自然交互关系这一面,单就人与人的关系这一面而论,工业文明取得了社会契约化、法治化、民主化的重要进程,却又带来人的异化、物欲主义的泛滥、道德的沉沦、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离、社会的失衡等令人困扰的问题,显示了个人失调以至社会失衡的危险趋向。

⑤面对当今形势,人类正在寻找解决途径。中华元典所贯穿的一天人、合知行、同真善、兼内外的融通精神,行健不息、生生不已的好勤乐生主义,人道亲亲的人文传统,以及德业日新意识、社会改革意识、文化包容意识、守中和谐意识等等,经过创造性的转化,无疑会成为现代人克服“现代病”的良药。这便是在“退却与重回”中获得民族文化原创性动力的“返本开新”之路,用新见来促变元典的革故鼎新之路。这种双向性的辩证发展进程,正是

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正途。

(节选自《中华元典精神的近现代意义》,有删改)

3.第③段中的“复归”一词为什么要加引号?请做简要分析。(2分)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典精神体现在世界各民族遗留下来的文化典籍中,这些典籍具有“元典”性质。

B.文化元典提供永恒的精神因子,能产生不朽而深远的影响,以解决困扰人的问题。

C.工业文明利弊参半,而“返本开新”“革故鼎新”之路才是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正途。

D.近代文明在其发展的进程中选择以“尚古”作为前进的基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历史到现实展开论证,既有对历史发展的深刻剖析,也有对当下现实的冷峻思考。

B.文章论述从文化史角度审视近代文明时,将国外史料与中国文化人的理论材料作了对比。

C.文章围绕论题,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进行论证,从多个角度充分说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D.文章末段从解决问题的立场出发,指出面对当今形势,人类特别是中国正在寻找解决途径。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一个民族的“文化元典”必有其原创性的元典精神,这种精神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该民族的社会与生活之中。

B.元典不会被时代淘汰,因为元典超越现实关照久远,亲近哲理提供实证,具有开放的气度和终极关怀的胸襟。

C.东西方文化共同遵循一条借助“复归”来谋求现实变革的思路,以至“返其初”的现象深刻影响了近代文明的进程。

D.中华元典凝聚了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而今要发展现代中国,还需要开辟来自中华文化原创性动力的“返本开新”之路。

7.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5分)

3.(2分)答案示例:文中的“复归”不是简单(字面上)的复古、返回的意思,而是有特定含义,指从文化原典(古代文明)中获取灵感或进步或动力的进程(过程),因此要加引号。

评分说明:不是简单的复古、返回1分;获取灵感或进步或动力的进程(过程)1分。

4.(3分)C

5.(3分)B

6.(3分)B

7.(5分)答案示例:文章首先提出“元典精神”并做定义;接着阐述了元典的价值在于对民族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审美情趣、思维定式产生积极影响和深刻启迪;然后从文化史角度进一步指出近代文明的发展在于对元典的继承,更在于对元典的求新求变。最后指出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给现代社会带来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返本归新,从元典中获取良方。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评分说明:①“首先提出“元典精神”并做定义”;②“接着阐述了元典的价值”;③“然

后进一步指出近代文明的发展在于对元典的继承与创新”;④“最后指出现代社会需要返本归新,从元典中获取良方”。以上四点,一点1分,共4分。总结性语言1分。

2020二模·徐汇区

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陈嘉映

①自然概念以人的日常生活为基准,科学概念则不受这种约束。对我们来说,火是热的,冰是冷的,但在科学话语中,冰同样包含热量。热量是由分子的运动规定的,而不以我们的感觉为基准。在日常话语中,地球是静止的,并以大地为参照规定了什么在动,什么静止不动。而在科学话语里,这个参照系被废除了。

②自然概念以经验为基准,而经验是互相交织的,与此相应,自然概念是互相渗透的。在我们的自然理解中,圆和圆满,正方和方正是联系在一起的,几何学的圆则通过定义和其他概念构成联系,洗净

..了圆这个自然概念的内容,和圆满、圆滑没有任何关系。

③在一个领域中最初发现的那些重要事实,通常并不只是一些新事实而已,它们改变了我们对该领域的基本看法,改变了我们的基本概念。即使我们用既有的语词来描述它们,这些语词的意义也不得不悄然改变。空气是有重量的,这不仅是发现了一个新事实,不仅是用我们既有的概念来描述一个新事实,空气和重量这些概念本身也经历了细微的转变。空气有了重量,不再是完全的无物、空无。重量本来是我们能够直接感觉到的,现在,这层约束被取消了,重量概念得到了自然的扩展,开始从感知向测量倾斜。

④有学者在对日常语汇和科学词汇做了系统研究之后,认为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的,科学概念来自日常概念。例如,“电子”一词今天的意义和最初的意义已大不相同,但“电子”一词前后的各种用法之间存在着“推理之链的联系”,正是这条连续的理由链使得我们今天仍然可以正当地谈论“电子”这个词的概念、意义或指称。尽管摸索科学概念和自然概念的连续性是极有意义的工作,但不可因此模糊了科学概念和自然概念的根本不同之处。

⑤理由链也许可以解释那些来自日常语词的科学概念语词,如力、运动、惯性、时间、迁跃、细胞,但它无法解释那些科学理论创造出来的科学概念。虚数、力矩、电离、夸克这些词,并不来自日常语词,而是直接由理论得到定义。即使一个科学概念来自日常语词,这个语词的意义也可能变得面目皆非。日心说的反对者中有人拒绝伽利略的邀请,拒绝从他的望远镜里看一看天空;有的人看了,但不承认他在望远镜中所看到的。他们也许只是些老顽固,然而,用望远镜看还是看吗?我们多半会说:当然还是。用射电望远镜看呢?当天文学家声称“看到了”银河系中实际存在的黑洞,他们是怎样“看”的呢?他们看到了一个黑黑的洞吗?在现代物理学中,“看”和“观察”这些语词的含义已经被更新了。

⑥像力矩、电解质这样的纯粹技术性术语,我们一望而知它们的意义是由某种特定的科学理论规定的。我们也许不懂得这些语词,但它们并不造成混淆。带来混淆的反倒是运动、加速度、动机这类语词,它们来自自然语言,同时又是科学理论中的概念。外行很难摆脱这些概念的自然意义,然而它们在科学理论中往往有很不相同的意义。

⑦关键的是,那些来自日常语汇的科学术语,在一门成熟的科学中,其意义是由科学理论规定的。运动、力、空间、时间、质量、真空,这些词在科学中的用法与日常用法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我们平常怎样使用这些词,对科学家没有多少约束。

(节选自《哲学·科学·常识》,有删改)

3.第②段加点词“洗净”在文中具体是指。(2分)

4.下列为第⑥段画线句提供的例证中,最合适的一项是()。(3分)

A.古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直到“日心说”出现,这种认识才得以改变。

B.我们认为鲸鱼和海豚都是“鱼”,但在生物学的范畴内,它们都不属于鱼类。

C.虽然所指称的对象相同,但是“水”属于日常概念,“H?O”属于科学概念。

D.牛顿提出了“质量”的概念以区别于“重量”,但在普通人眼里两者是一回事。

5.下列对文章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从概念与日常经验的关系角度,说明了科学概念和自然概念的不同。

B.第③④段用事实与概念的更新,说明了科学概念与自然概念的不同。

C.第⑤段从科学概念的来源角度,说明了科学概念与自然概念的不同。

D.第⑥段用普通人对概念的理解与使用,说明了科学概念和自然概念的不同。

6.从上文所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一项推断是()。(3分)

A.在感知事实的基础上形成概念,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B.科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对基本概念的重新审视和建构。

C.即使与自然概念存在冲突,只要基于实证,科学概念就能得到公认。

D.在一个成熟的科学理论中,科学理论概念最终将逐步取代自然概念。

7.以第⑦段为例,分析本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4分)

3.(几何学里圆的概念)彻底去除了圆在自然概念中所包含的感性成分(2分)

4.B(3分)

5.A(3分)

6.C(3分,选择A得2分)

7.对“日常语汇”“科学术语”“科学理论”等概念运用准确。多用限制、修饰语,如“来自日常语汇的”“在一门成熟的科学中”“都”“或多或少的”等,使表意更严密。表达上逻辑清晰,说明了来自日常语汇的科学术在科学与日常生活领域用法的差异及其原因。(4分,写出两点即可)

2020二模·宝山区

现代人与创新人格

刘铁芳

①创新品质

....固然是现代人的重要品质,但创新品质就足以成为现代人的核心特征乃至成为现代人的基本标志吗?实际上,所谓现代人并不是对当代社会人的一种简单规定,其含义主要有二,一是从时间观念上看,指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它相对于古代人、近代人;一是从品质来看,指具有现代性品质的人,它相对于传统人。就现代性品质而言,它也不是一个既定的、规范的概念,而是一种生成性、开放性的指向。如果说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基本人格特征是基于封建伦常之上的人格的依附性、非独立性,义务意识,崇尚权威,强调服从,重共性,重守成等,那么,在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转向过程中,我们所追求的人格特征乃是人格的独立性,权利意识、义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统一,强调自主判断、自主选择意识,对新事物的开放性,创新意识,进取精神等。显然,从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所涉及的决不仅是社会生活的某个领域、某种知识形态,而是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整体,以创新人格来涵括现代人的基本人格特征是远远不够的。

②不仅如此,如果说传统社会尚可以概括出某种基本的人格范式,以开放性作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人,恰恰拒绝对人的简单规约。现代人在拥有现代性社会所需的基本品质外,还拥有更广阔的开放的自主发展空间,人们的个性发展不会简单地终止、停留在某种既定的发展被还原成某种简单化的范型。这样,尽管创新可算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品质,但我们却并不可以因之而把现代人规约为以创新为核心的人格标准范型,从而把那些现代社会中创新品质

不够的人统统打入另册

....。现代人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我们在观念中构造出来的抽象

2019年静安高三语文二模含答案

静安区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试卷 2019.05.08 一积累应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子曰:“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2)“天朗气清,_________________。”既是景语又是情语。(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3)《石钟山记》中,李渤根据敲石头的声音听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断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李准备在祝贺母亲生日的贺卡上题写古诗表达心意,适合选用的诗句是()。(2分)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D.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2)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前后照应并连贯的一项是()。(3分)总之,在人们的语言活动中出现的意义是很__________的。有语言本身的意义,有环境给予语言的意义;在语言本身的意义之中,有字句显示的意义,有字句暗示的意义;在字句显示的意义之中,有单字、单词的意义,有语法结构的意义。这种种情况从前人也都知道,所以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个话。 A.多变\意在言外\言不尽意 \求之于字里行间 B.灵动\求之于字里行间\意在言外\言不尽意 C.特殊\意在言外\求之于字里行间\ 言不尽意 D.复杂\言不尽意\意在言外\求之于字里行间 二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 熊月之 ①近代上海跟江南有什么样的关系?从地域来讲,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从空间性质来说,是城市与乡村、大城市与一般城镇的关系;从相互关系上说,是中心与腹地的关系。从上述三个维度来考察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的关联,我认为有五个方面。 ②近代以前的上海地区文化,统属于江南文化。在文化地位上,苏州、杭州、南京等地高于上海。以上海与苏州而言,近代以前苏州为江南中心城市。苏州物产丰盈,多富商大户,多合商儒为一体的上流阶层,多文化名人。 ③近代以前的上海县,扩大而至松江府,一直笼罩在苏州文化里,仰视苏州。苏州书画出名,上海人便模仿苏州书画。苏州戏剧出色,上海人便争赏苏州戏。苏州的家具、服饰、饮食,以及各类行为方式,都是上海人歆羡的对象。明清人形容上海城市发展不错,最好的表彰语便是“小苏州 ...”。民国时期学者研究上海话语素,发现苏州语系占了75%。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海派文化对江南文化的继承关系。 ④1860年代以后,上海经济、文化地位已超过苏州、南京、杭州。1900年,上海人口

2019届上海市高三5月最新语文模拟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文言文阅读专题1 浦东新区三模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8分) ①王思远,琅邪临沂人。尚书令晏从弟也。宋建平王景素辟为南徐州主簿,深见礼遇。景素被诛,左右离散,思远亲视殡葬,手种松柏。与庐江何昌宇、沛郡刘琏上表理之,事感朝廷。 ②建元初,迁太子中舍人。文惠太子与竞陵王子良素好士,并蒙赏接。思远求出为远郡,除建安内史。长兄思玄卒思远友于①甚至表乞自解不许。及祥日②,又固陈,世祖乃许之。 ③邵陵王子贞为吴郡,世祖除思远为吴郡丞,以本官行郡事,论者以为得人。以疾解职,还为司徒谘议参军。高宗辅政,不之任,仍迁御史中丞。临海太守沈昭略赃私,思远依事劾奏,高宗及思远从兄晏、昭略叔父文季请止之,思远不从,案事如故。 ④建武中,迁吏部郎。思远以从兄晏为尚书令,不欲并居内台权要之职,上表固让。曰:陛下矜遇之厚,古今罕俦。正以臣与晏地惟密亲,必不宜俱居显要。且亦缘陛下以德御下,故臣可得以礼进退。上知其意,乃改授司徒左长史。 ⑤初,高宗废立之际,思远与晏闲言,谓晏曰:兄荷世祖厚恩,今一旦赞此人,未知兄将来何以自立。若及此引决,犹可不失后名。晏不纳。后晏败。 ⑥思远清修,立身简洁。宾客来通,辄使人先密觇视。衣服垢秽,方便不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上从祖弟季敞性甚豪纵,上心非之,谓季敞曰:卿可数诣王思远。永元二年卒,年四十九。 注:①友于:兄弟之爱。②祥日:丧祭名。③阿戎:称堂弟,此指王思远。(有删改)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⑴宋建平王景素辟为南徐州主簿( ) ⑵高宗辅政,不之任(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思远不从,案事如故()(1分) A.案件 B.查究 C.几案 D.按照 (2)陛下矜遇之厚,古今罕俦。()(1分) A.庄重 B.骄傲 C.自夸 D.体恤

2005年高考上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05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与答案 一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8分) ①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 样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浓厚的生活土壤中,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 ②从技法上讲,剪纸就是在纸上镂空剪刻,使其呈现出所要表现的形象,劳动群众凭 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将这一艺术形式锤炼得日超完善。 形成了以剪刻,、镂空为主的多种技法,如撕纸、烧烫、拼色、衬色、染色、色描等,使剪纸的表现力具备无限的深度和广度,其线条细如春蚕吐丝,粗如大笔挥抹,不同的花式可 粘贴摆衬,亦可悬空吊挂,由于剪纸的工具简便,材料普及,技法易于掌握,有着其他艺 术门类不可替代的特性,因而这一艺术形式从古到今,几乎遍及我国的城镇乡村,深得人 民群众的喜爱。 ③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至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然而真正繁盛起来,却是在清代 中期以后,这是由于近代中国城市的崛起。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以剪子铰出为主,趣味 质朴,都是出自农家妇女之手,剪纸进入城市后,不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要渗入其中, 而且千家万户聚居在一起,相效成习,所需颇巨,剪纸艺人为了省工,弃剪用刀,一刀多张,雕镂更加细致,风格转向精巧,艺人也就不止于妇女了。这些民间艺术家创作的目的 在于建立自己的理想世界,在于为生活创造美好的形象,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人生 的艰辛,但对于世界都寄予了满腔的热情,民间剪纸中,很少出现伤痕和眼泪,体现着民 间艺术家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对理想的追求,由单福剪纸组成的窗口图案,常见的题材有“言祥喜庆”、“五谷丰登”、“贵花祥鸟”等,也有的表现戏曲故事或传统故事,还有一些 表现动物、神仙、花卉等与节庆有关的内容,它们虚实相生、简练鲜明,具有强烈的装饰性,然而,随着时代更迭、生活改变和审美转化,传统民间艺术渐渐不能适应现代需要。 比如旧式窗格金,使有“窗越”(越过窗格的窗花)与“气眼”(窗户糊纸时留一孔,贴此 窗花以便透气)等品种。虽然灵巧又优美,但在当今宽大的玻璃窗上则不同有用武之地。 再比如现代妇女多有社会职业,不善针线,作为刺镂用的剪纸“花样子”也就逐渐绝迹, 而且,旧剪纸模式教为单一,花样已显陈旧,如果总是“门花”一对,“肥猪换门”,千载 不变,使很难与现代家庭的气息和谐起床,现代人追求变化,对一成不变的事物失去兴趣。任何实用的艺术,倘无需求要消亡,若能颇时应变,自然获得新的生命。 ④新兴的剪纸艺术,切合了现代人的社会心理与审美要求,尤其时下人们切盼富有, 剪纸艺术投其所好,契合其心态,注重盼富、困利、求吉和祈安的内涵。画面饱满,不避 繁琐,反受欢迎,这也是目前人们的生活要求在审美心理上的反映,此外,新剪纸增加了 生肖内容的画面,龙蛇马羊,年年更换,甚至将传统的“马上进宝”图案也改为相应的生 肖属相。比如今年是鸡年,便是“金鸡进贴”年是狗年,便改成小狗拉着装满财宝的车子 跑来,成了“爱犬送宝”了,这种生肖剪纸,让人感到既亲切又应时。 ⑤新剪纸的另一特征,是借用一些其他艺术形式丰富自己,使其面貌一新,比如这几 年兴起的国画样式的剪纸,从形式(中堂、条幅、扇面等)到内容(花鸟、人物、山水等),类似国画又不失剪纸趣味,使人感觉熟悉又新颖,特别是在贴年画的传统风俗日渐衰落之际,剪纸艺人便将百姓喜闻乐见的一些年画图样刻成剪纸,如缸鱼、门神、婴戏娃娃等, 这些工艺精美的剪纸就容易被接受,甚至招人喜爱。 ⑥新剪纸还有一个显著特点,是朝着精细化、高档化、豪华化发展,新剪纸不仅雕刻 要求精工,有的细若发丝,曲若流水,千变万化,而且以大红和金色的纸张为主要材料,

03.2019年上海高三数学二模分类汇编:函数

1(2019金山二模). 函数4)(-=x x f 的定义域是 2(2019徐汇二模). 已知点(2,5)在函数()1x f x a =+(0a >且1a ≠)的图像上,则()f x 的反函数1()f x -= 3(2019崇明二模). 设函数2()f x x =(0x >)的反函数为1()y f x -=,则1(4)f -= 3(2019松江二模). 已知函数2()log f x x =的反函数为1()f x -,则1(2)f -= 4(2019黄浦二模). 若函数()f x 的反函数为112()f x x -=,则(3)f = 7(2019长嘉二模). 设函数()f x =a 为常数)的反函数为1()f x -,若函数1()f x -的图像经过点(0,1),则方程1()2f x -=解为________ 9(2019青浦二模). 已知a 、b 、c 都是实数,若函数2()1x x a f x b a x c x ?≤?=?+<?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 10(2019金山二模). 已知函数x x f sin )(= 和()g x [,]ππ-,则它们的图像围成的区域面积是 10(2019徐汇二模). 已知函数4()1f x x x =+-,若存在121,,,[,4]4 n x x x ???∈使得 121()()()()n n f x f x f x f x -++???+=,则正整数n 的最大值是 11(2019青浦二模). 已知函数2()f x x ax b =++(,a b ∈R ),在区间(1,1)-内有两个零点,则22a b -的取值范围是 11(2019崇明二模). 已知函数9()||f x x a a x =+-+在区间[1,9]上的最大值是10,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11(2019松江二模). 若函数||||2()4(2||9)29||18x x f x x x x =+-+-+有零点,则其所有零点的集合为 (用列举法表示) 11(2019金山二模). 若集合2{|(2)20,A x x a x a =-++-<∈x Z }中有且只有一个元素,则正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12(2019长嘉二模). 已知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 x 满足:(2)()f x f x +=-,且当01x ≤≤时,2()log ()f x x a =+,若对于任意[0,1]x ∈,都有221()1log 32 f x tx -++≥-,则实数t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12(2019浦东二模). 已知2()22f x x x b =++是定义在[1,0]-上的函数,若[()]0f f x ≤在定义域上恒成立,而且存在实数0x 满足:00[()]f f x x =且00()f x x ≠,则实数b 的取值范

上海市2018年静安区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精心整理

上海市2018年静安区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精心整理 2018.05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 分) (1)总为浮云能蔽日,。([唐《登金陵凤凰台》) (2)曾子曰:“ ,任重而道远。”(《论语》)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过三种之境界”,其中形容第二种境界的 句子是“ ,。” 2.按要求选择。(5 分) (1)卓不凡同学恃才傲物,好友想写一句话劝诫他,以下句子最合适的一项是( )。(2 分) A.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欧阳修)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 C.金以刚折,水以柔全;山以高移,谷以卑安。(葛洪) D.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2)填入下面句子空白处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银行应遵循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可比性原则,规范地[甲]?过审计的年度财务报告。 ②教师职业的性质不明确,其特点也会不明确,不仅给教师带来[乙],也给管理带来了困难。 A.[甲]透露 [乙]疑惑, B.[甲]披露 [乙]困惑 C.[甲]披露 [乙]疑惑 D.[甲]透露 [乙]困惑 二、阅读 7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37 题。(16 分) 中国怎样成了中国人的中国 ①公元前 7500 年左右,中国开始出现农作物和家畜,还有陶器和打磨的石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动 植物驯化中心之一。中国广大的幅员和生态的多样性造就了许多不同的地区性文化。在公元前第四个千年 期间,这些地区性文化在地理上扩张,它们开始相互作用,相互竞争,相互融合。文化多样性地区之间的交流,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和技术,而交战的酋长管辖地之间的激烈竞争推动了规模更大、权力更集中的国家的形 成。 ②虽然中国的南北梯度妨碍了作物的传播,但这种梯度在中国不像在美洲或非洲那样成为一种障碍,因为中国的南北距离较短;同时也因为中国的南北之间既不像非洲和墨西哥北部那样被沙漠阻断,也不像中美洲那样被狭窄的地峡隔开。倒是中国由西向东的大河(黄河、长江)方便了沿海地区与内陆之间作物和技术 的传播,而中国东西部之间的广阔地带和相对平缓的地形最终使这两条大河的水系得以用运河连接起来,从而促进了南北之间的交流。所有这些地理因素促成了中国早期的文化和政治统一,而西方的欧洲虽然面积和中国差不多,但地势比较高低不平,也没有这样连成一体的江河,所以欧洲直到今天都未能实现文化和政治 的统一。 ③在中国,有些新事物是由南向北传播的,尤其是铁的冶炼和水稻的栽培。但主要的传播方向是由北向 南。这个趋向在文字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中国产生的一种被充分证明的书写系统,是在华北得到完善,并流传各地,预先制止了任何其他不成熟的书写系统的发展或取而代之,最后演化为今天仍在中国使用的文字。华

2021上海高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Word可编辑版)

2021上海高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 (最新版)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处理- 2021上海高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律在答题卷上答题) 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分数________ 一阅读(80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9分) 尽管网络文学利用传统文学走向式微、互联网快速普及的契机而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它在对传统文学实施“________”的同时,也使自己置身于一个期待认可的共时性平面上,导致自身知识谱系和意义模式的”合法性悬置”。 互联网上的汉语文学诞生于1991年,这一年全球第一家中文电子周刊《华夏文摘》在北美创刊,此后,世界各国相继出现了中文网站。

从那时到今天,中文网络文学走过了10年时光,但它自身至今仍处于“命名焦虑”期。无论在理论批评界还是在网络写手眼中,对于什么是网络文学,究竟有没有网络文学,怎样才算网络文学等,都存在诸多争议。以《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在互联网上一举成名的台湾写手痞子蔡认为,还是等到网络文学更多元化之后再来界定它为好,“如果现在一定要一个定义,那应该是在网络时代出生的写手在网络上发表的作品,暂时被简称为网络文学。” 有人说:“网络文学就是新时代的大众文学”,也有人认为“网络文学”是一个难以成立的伪概念:“文学产生于心灵,而不是产生于网络,我们现在面对的特殊问题不过是:网络在一种惊人的自我陶醉的幻觉中被当作了心灵的内容和形式,所以才有了那个‘网络文学’”。还有人说文学“取决于它自身的叙述和表现,同其物化的载体(媒介)形式——不管是纸质书刊还是电脑网络——并无必然联系。” 一件事物的命名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历史甄淘和疏瀹过程,任何强制企图或焦虑心态都于事无补。事实上,在互联网风起云涌的今天,已经浮出历史地表的网络文学的“在场确证”正在舒缓这种“命名焦虑”。 如果说世界华语网络文学诞生于海外学子的家国之思,中国本土的网络文学则生成于众声喧哗的BBS。由于网络契合了文学的自由本性,网民的游戏心态又切中文学的娱乐因子,因而文学走进网络或网络介入文学,自然就有了本体论的逻辑依据。 中国加入互联网后,创生于海外的文学网站“新语丝”、“橄

2005年上海春季高考语文试卷

2005年上海春季高考语文试卷 一阅读(80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9分) 现在,我们来谈谈京剧的明天。京剧有没有明天呢?当然有。但是京剧又如同一个人一样,人是有生老病死的,京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不可能不受到时代的影响,它也有一个高潮、低潮,盛兴、衰落,它也要分阶段。比如说唐诗,京剧跟唐诗在很多方面相像,盛唐时候唐诗代表者有李白、杜甫,后来人称“大李杜”。到了晚唐的时候,唐诗的代表者有李商隐、杜牧,后来人称“小李杜”,不是说李商隐、杜牧个人的才华就比不上李白、杜甫,但是可惜他们生活写作的那个时代是在晚唐,而不是像李白、杜甫他们生活写作于盛唐,所以李商隐、杜牧的诗作委婉细腻,或许还有一些雕琢,是晚唐时代的唐诗,总体成就不如盛唐。 我们回到京剧上来,梅兰芳是京剧什么阶段的代表人物呢?显然是盛唐阶段。当然,京剧盛唐阶段的佼佼者,不止他一位了。他自成一派的“梅派”唱腔具有醇厚流丽的特点。他精通音律,除了继承传统的唱腔外,还编创了大量新颖的,独具个性的唱腔,这些唱腔多年来深受欢迎,广为流传。他一生排演、创作过大约400出大小剧目,其中《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宇宙锋》、《奇双会》等代表作品充分体现了他的艺术风格。他是一位难得的戏曲演员,卓绝的京剧大师。以他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与俄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国布莱希特的戏剧艺术,被并称为“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中国京剧也因他走向了世界。虽然梅兰芳已经去世,但他的精神还活在我们心中。他的艺术是活着的。梅兰芳之后这四十多年间,经过“文革”、经过什么等等,现在进入21世纪了,那么不妨说京剧的盛唐阶段过去了,但是京剧还会有新的高潮,还会出现佼佼者。京剧的“小李杜”是谁呢?会有人出来的。这部分人也是重要的,他们将承前启后,以后京剧的宋词时代也会到来的。现在我们应该抓紧目前这段时间,做几件什么事呢?我粗疏想来有四件。一要抓紧对京剧文化的总结。当年辅佐梅兰芳的有一位著名的编剧、戏曲理论家叫齐如山,他把京剧的原则总结咸四句话:“第一句有声必歌,京剧舞台上有声音就是歌唱;第二句无动不舞,没有一个动作不是舞蹈;第三句不许写实;第四句不许真器物、真东西上台,喝酒你不能拿真的酒壶酒杯上台,吃饭不能拿真的筷子、盘子、饭碗真吃、真喝。”这四句话很精辟。那么京剧又发展了有半个世纪了,是不是应该把京剧艺术的规律用文字配合着图像做更加精辟的总结和升华呢?是应该的。第二,应该把京剧文化跟其他的一些东方文化结合起来总结。其他是什么呢?绘画、围棋、中医等等,这都是东方文化的不同的范畴。先是分别找专家总结这些范畴,然后互相打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等于资产重组。我们做大、做好,把中国东方文化做大做好,在面对西方文化挑战时,我们就会更有信心了。第三,有了这个东西,资产重组以后,跟西方文化进行碰撞的时候,我们可以获得真知。第四,以这种真知再返回来指导我们的艺术实践、文化实践,这样的东西就是活的东西,是有效的东西。 如果上面说的四项工作都能做得很到位的话,那么京剧的命运应该说是很美好的。回顾京剧一百多年来行进的轨迹,总结梅兰芳先生为京剧艺术所作的重大贡献,对于今后京剧的进一步发展,一定会有所启示。并且,我们也相信,京剧的振兴将在21世纪完成。 1.京剧的行当除了梅兰芳所擅演的______角(见图)之外,还有生、净和______。(2分)

2022届上海高三英语二模汇编:作文

01.宝山区 76.近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方式不尽相同。有些人喜欢在家里聚会,有些人喜欢在餐馆聚餐,还有些人喜欢出国过年...... 请给你的父母写一封邮件,告诉他们你更喜欢哪种方式。你的文章必须包括: ●简单陈述你喜欢的过年方式 ●建议明年家里过年的方式,并说明理由 注意:请勿透露本人真实姓名和学校名称 02.崇明区 76. 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各校都在通过网络进行线上教学。中华中学在学校网站的贴吧里,就如何提高线上学习的有效性开展了大讨论。假设你是该校学生王平,有意在贴吧中发表你的观点,你所写的内容应包括: ?学生该怎么做及其理由; ?你期望老师怎么做及其理由。 注:文中不得提及你的真实姓名或学校。 03.奉贤区 Directions:Write an English composition in 120-150 words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s given below in Chinese. 请简要描述图片内容,并结合生活或学习中的例子谈谈你对该图的理解。 04.虹口区 Directions: Write an English composition in 120-150 words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s given below in Chinese.

假如你是明启中学的学生李华。为了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展现当代学生风采,校学生会正策划学生“校园之星”评选活动。学生会初步拟定了“学习之星”、“才艺之星”和“运动之星”三个评选项目。请你给学生会写一封电子邮件,要求增加一个评选项目,并就这个评选项目谈谈你的看法。你的邮件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你要求增加的评选项目; ●你的理由; ●你对此项目评选的具体实施建议。 注意:作文中不得出现你本人的姓名、班级及学校等真实信息。

2020年上海宝山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答案+解析)

2020年上海宝山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2)渐黄昏,,都在空城。(姜夔《》) (3)杜甫《登楼》中“,”两句借三国典故抒发诗人的忧虑感慨。 2.按要求选择。(5分) (1)赞颂医护人员奋不顾身抗击疫情的精神,以下内容合适的一项是()。(2分) A.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B.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C.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D.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真正的蔑视,,,。因为,如果你让一个你所看不起的人知道你轻视他,你就不过是表露了对他的某种尊敬。 ①总是不露声色 ②作为真正荣耀的对应面 ③不让任何人发现自己的存在 A.③①②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①②③ 【答案】 1.(5分)(1)吾尝跂而望矣 (2)清角吹寒扬州慢 (3)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2.(1)(2分)A (2)(3分)B 【解析】 1.课内名句默写注意字形、字义,根据诗句的内容理解性背诵,默写的准确率会比较高。 2.(1)本题考查语境义,按照题目要求选择赞颂医护人员奋不顾身抗击疫情的精神,A选项的意思是指:抱着为国家为正义而死的决心去奔赴国难,把死亡看得就像回家一样。表现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和崇高思想;B选项的意思是指: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C选项的意思是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D选项的意思是指: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结合语境义

2019年上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9 年上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8 分。 阅读一 ①有个孩子问,为什么中国古代建筑都是木结构,而欧洲人却用石头造屋? ②这是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当然不是中国人不会使用石头,也不是石材匮乏的缘故,从宫殿台基、栏杆到乡间的石板路、石拱桥,华夏大地上到处都能找到关于石头的记忆。反过来想,欧洲建筑以石头为主,也并非表示人家不懂木作手艺,更不是他们那片土地上缺少木材。早在公元前一世纪,罗马人维特鲁威就在《建筑十种》中,记述了木材的采伐和加工。 ③有一种解释是人类最初将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是受制于技术条件,因为在金属工具的雏形阶段,处理木材相对显得容易??这种说法显然是把石头建筑的出现推置于木建筑之后,也就是说欧洲的建筑文明应该晚于中国。可是,想想那些希腊神庙(更不用说埃及金字塔),有关“最初”的 自豪感不免令人生疑,其实这上边很难认定孰先孰后。 ④问题抑或在于不同的人居理念?还真有那么一说。有人正是从木材的温润质感与石头冷冰冰中看出了不同的生活意趣。有人不惮其烦地论证木结构建筑如何暗合农耕文化的田园诗意,好像石头城堡只能充作吸血鬼骑士的文化符号。还有人把中国建筑匀称流畅的线条视如天地人的和谐之境,而把注重体积感和立面装饰的西方建筑看作是一味张扬等等。 ⑤建筑史著作里经常充满了诸如此类似是而非的说法,前卫学者喜欢将传统文化与时尚趣味一锅乱炖,而这本身也成了一种时尚。难道人们真是为了观念而栖居?如果要打捞旧日的诗意,也该听听“约之阁阁,椓之橐橐” (《诗·小雅·斯干》)的歌吟,筑版夯土的农民工绝不会想着“回归自然”什么的,造屋正是为了避除风雨虫鼠之害,何曾成了风雅之赏?可是,真的没有主观因素吗? ⑥中国建筑为什么不用石头用木头,大人告诉那孩子,那是为了赶时间,不像你吃饭作业都磨磨蹭蹭。用石头造房子太慢,在古代光是石料加工和运输就是旷日持久的劳役。罗马彼得大教堂造了整整一百年,巴黎圣母院造了一百八十多年,而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前后耗时竟达六百年之久。神是永恒的,不妨天长地久耗下去。可是钟情于现世的中国人绝对等不起,尤其是中国的皇帝和官员们。中国历史上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是一番大兴土木,嵯峨相接的宫殿一转眼就起来了,实在是靠了木结构的施工便利。换作西方人凿石垒堡的搞法,怕是皇帝等到死也住不进宫里。对了,皇帝死后的寝宫倒是

2015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细解析

2015年上海语文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地图与理论模型 ①工程师在设计汽车时会按比例制作汽车模型,这种实物模型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汽车的构造,而且可以让一些实验更加便捷。举办一场宴会前,我们会思考应该邀请谁参加、需要准备哪些食物等,这时我们其实也构建了一个模型。这种模型与汽车模型不同,它不是一种实物,而是一种“理论”。科学家的工作与此相似,也是构建某种理论模型,只是这类模型的特点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②地图也是一种模型。地图与理论模型的类比有助于我们了解理论模型的特点。我们先来做一个练习。请看一张某大学校园的局部地图: ③这张地图的右边画有一个箭头。请问:箭头指示的东西足什么? ④人们通常会回答:箭头指示的是一幢建筑。如果我说这答案不仅是错的,而且根本不着边,你会怎样想?你肯定会怀疑这是个把戏。没错,你的怀疑是正确的,但这个把戏的背后却是最为核心的问题。 ⑤正确的答案是,箭头指示的是一个矩形图框。这就是真正为箭头所指的东西。人们会回答箭头指向了一幢建筑物,是因为根据地图和与之对应的实际环境,矩形图框显然表示一幢建筑物。但建筑物只是矩形图框所表示的物体,而不是矩形图框本身。 ⑥这个练习的目的是指出地图与其所表示的对象不是一码事。当然,这只是一个把戏, ,你可以将一张街道生活中没有人会混淆地图上的一个矩形图框和现实中的一幢建筑。毕竟 .. 地图折起来放进你的口袋,却不可能把一个街道折起来放进口袋。而理论模型与客观对象间的差别却容易被人忽略,这需要我们格外注意。 ⑦我们都知道地图和它所表示的对象是不同的,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重要的联系。那么,地图是如何与一个特定空间发生联系的呢? ⑧第一,地图与它所表示的对象在结构上具有特定相似性。就地图而言,结构的特定相似性是空间上的。例如,地图中的线条的空间关系,与地图所表示的街道的空间关系相对应。 ⑨第二,我们拥有一套社会约定来绘制和阅读地图。没有这些约定,地图只是绘有不同线条的纸。这套约定十分浅显,并为人们熟知,所以大多数人在看地图时,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使用了这些约定。 ⑩理论模型也离不开约定,只是具体情况有所不同:没有几个人知道用来解释宇宙大爆炸这一理论模型的约定。人们需要了解更多的学科专业知识,才能“绘制”和“阅读”理论模型。 ?通过地图与理论模型的类比,我们还发现了值得进一步追问的有趣的问题:存在完美的地图吗?答案依赖于什么是“完美的地图”。如果“完美的地图”是指对一个地方的所有特

2013届上海市高三二模英语试题汇编——翻译(20200223162031)

2013届(2012学年)上海市高三英语二模——翻译 (黄浦) 1. 这个故事激励年轻人为更美好的生活奋斗。(inspire) 2. 时光飞逝,尤其当你聚精会神地读一本好书时。(absorb) 3. 安全系统不会允许你进入大楼,除非你有正确的密码。(unless) 4. 我从未想到过会在机场遇到多年未曾谋面的老朋友。(It) 5. 无用信息的传播会对人类社会产生不利影响的事实已经引起公众的注意。(that) 1. The story inspires/inspired the youth /young people to struggle/strive for a better life. 2. Time passes/flies quickly, especially when you are absorbed in reading a good book. 3. The security system will not permit/allow you to enter the building unless you have the correct password. 4. It never occurred to me that I would meet my old friend (who/whom) I hadn’t seen for quite a few years at the airport. 5. The fact that the spread of useless information can have a bad effect on human society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awareness of the public. (闵行) 85. 这款电子词典值得买吗?(worth) 86. 这孩子年龄太小,无法应对这么复杂的局面。(too…to…) 87. 当我心情不佳时,我常听听音乐来去除烦恼。(mood) 88. 经过热烈讨论,我们一致同意再为那所小学捐赠一台电脑。(agree) 89. 事实证明网络购物存在风险,因此下定单之前一定要深思熟虑。(exist) 85. Is this electronic dictionary worth buying? 86. The child is too young to deal with such complicated situation. 87. When I am in bad mood, I often listen to music to remove troubles. 88. After a heated discussion, we all agreed to donate another computer for the primary school. 89. Evidence has proved that risks exist in on-line shopping, so you have to think carefully before (浦东) 1. 他下定决心要实现抱负。(determine) 2. 居民们都希望有朝一日能更方便地享受图书馆的优质服务。(access)

2020年上海各区高三二模语文汇编(现代文一)

2020年高三二模语文汇编(现代文一) 宝山区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现代人与创新人格 刘铁芳 ①创新品质 ....固然是现代人的重要品质,但创新品质就足以成为现代人的核心特征乃至成为现代人的基本标志吗?实际上,所谓现代人并不是对当代社会人的一种简单规定,其含义主要有二,一是从时间观念上看,指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它相对于古代人、近代人;一是从品质来看,指具有现代性品质的人,它相对于传统人。就现代性品质而言,它也不是一个既定的、规范的概念,而是一种生成性、开放性的指向。如果说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基本人格特征是基于封建伦常之上的人格的依附性、非独立性,义务意识,崇尚权威,强调服从,重共性,重守成等,那么,在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转向过程中,我们所追求的人格特征乃是人格的独立性,权利意识、义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统一,强调自主判断、自主选择意识,对新事物的开放性,创新意识,进取精神等。显然,从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所涉及的决不仅是社会生活的某个领域、某种知识形态,而是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整体,以创新人格来涵括现代人的基本人格特征是远远不够的。 ②不仅如此,如果说传统社会尚可以概括出某种基本的人格范式,以开放性作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人,恰恰拒绝对人的简单规约。现代人在拥有现代性社会所需的基本品质外,还拥有更广阔的开放的自主发展空间,人们的个性发展不会简单地终止、停留在某种既定的发展被还原成某种简单化的范型。这样,尽管创新可算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品质,但我们却并不可以因之而把现代人规约为以创新为核心的人格标准范型,从而把那些现代社会中创新品质 不够的人统统打入另册 ....。现代人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我们在观念中构造出来的抽象的人,而是一个一个的人,创新人格范型不足以涵括现代人的人格范型。 ③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突出创新品质在现代人的个性发展、人格生成中有重要的意义,但创新品质在人的个性发展、整体人格生成中究竟意义如何?创新,中文意为“创造新的,更新”,英语中意指“bring forth new ideas;make innovations”。就创新的基本含义而言,它所指涉的其实只是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是一种中性的、与价值并无直接关涉的 指称,也就是说 ....,创新所直接关注的只是观念和行为的“新”,并不直接指涉观念和行为本 身的价值与意义,简单地说 ..价 ...“为什么”,是.事实而非....,创新所关注的是.“怎么做”,而不是 值。换言之 ....,在个体的人格整体中一定有...,创新本身并不足以确保其自身的价值。由此可见 比创新更基本、也重要的因素,比如个体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比如社会责任感,比如德性等。创新说到底只是个体人格的外在表现形式,个体人格的基本追求乃是独立性、自主性、完整性、丰富性,创新只是实现个体人格的手段和形式,是个体人格的外化,创新是为个体人格服务的,而不是人格为创新服务,尽管一定的人格基础是创新的必要条件,但归根到底创新还是要服务于个体人格的完善,人格永远也不是或者说不应是创新或者别的什么 的手段,人格就是目的。也许 ..,就我们的惯于听从、服从的人格现实而言,强调独立人格比创新人格更有价值。 ④当然,也有人把创新所需要的个体人格特质,诸如开放的心态、批判质疑意识、进取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能力等与创新相关的知、情、意、行等方面综合起来称为创新人格。尽管如此,这种看似完整的“创新人格”仍不足以标识完整的个体人格,个体人格中

上海 高考语文模拟卷

高一语文试卷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 碧云寺的秋色 钟敬文 ①北京香山的碧云寺是一个大寺院。它里面有不少殿塔、亭坊,有许多形态生动的造像。同时,它又是一个大林子。在那些大小不等的院子里,都有树木或花草。那些树木,种类繁多,其中不少还是活上了几百岁的参天老干。寺的附近,那些高地和山岭上,人工种植的和野生的树木也相当繁密。如果登上金刚宝座塔的高台向四周望去,就会觉得这里正是一片久历年代的丛林,而殿堂、牌坊等,不过是点缀在苍翠的林子里的一些建筑物罢了。 ②我是旧历中秋节那天搬到寺里来的。那时候山上的气温自然已经比城里的来得低些。可是,在那些繁茂的树丛中,还很少看到黄色的或红色的叶子。 ③秋色正在怀孕呢。 ④到了近日,情景就突然改变了。黄的、红的、赤的颜色触目都是。而且它来得那么神速,正像我们新中国各方面前进的步子一样。 ⑤我模糊的季节感被惊醒过来了。 ⑥在那些树木里变化最分明的,首先要算爬山虎。碧云寺里,在这个院子,在那个院子,在石山上,在墙壁上……我们都可以看见它那蔓延的枝条和桃形及笔架形的叶子。前些时,这种叶子变了颜色的,还只限于某些院子里。现在,不论这里那里的,都在急速地换上了新装。它们大都由绿变黄,变红,变丹,变赤……我们要找出它整片的绿叶已经不很容易了。 ⑦叫我最难忘情的,是罗汉堂前院子里靠北墙的那株缠绕着大槐树的爬山虎。它的年龄自然没有大槐树那么老大,可是,从它粗大的根干看来,也决不是怎样年轻了。它的枝条从槐树的老干上向上爬,到了分杈的地方,那些枝条也分头跟着枝桠爬了上去,一直爬到它们的末梢。它的叶子繁密而又肥大(有些简直大过了我们的手掌),密密地缀满了槐树的那些枝桠。平常的时候,我们没有注意到它跟槐树叶子的差别。因为彼此形态上尽管不同,颜色却是一样的。几天来,可大不同了。槐树的叶子,有一些也渐渐变成黄色,可是,全树还是绿沉沉的。而那株爬山虎的无数叶子,却由绿变黄,变赤。在树干上、树枝上非常鲜明地显出自己的艳丽来。特别是在阳光的照射下,那些深红的、浅红的、金黄的、柑黄的……叶子都闪着亮光,人们从下面向上望去,每片叶子都好像是透明的。它把大槐树也反衬得美丽可爱了。 ⑧像这样地显明而急速地变化着颜色的,除了爬山虎,当然还有别的树木。释迦牟尼佛殿前的两株梧桐,弥勒佛殿前的那些高耸的白果树,泉水院前院石桥边的那株黑枣树……它们全都披上黄袍了。中山纪念堂一株娑罗树的大部分叶子镶了黄边,堂阶下那株沿着老柏上升到高处的凌霄花树,它的许多叶子也都变成咖啡色的了…… ⑨碧云寺的附近,特别是右边和后面的山地上,那些柿子树和别的许多树木……我们就近望去,更是丹黄满眼了。 ⑩我们古代的诗人,多喜欢把秋天看作悲伤的季节。“悲秋”,是我们古诗歌传统上一个最常用的名词。引起诗人们伤感的自然现象,当然不是单纯的,草木的变色和零落,却可以说是当中有力的一种。我们知道,过去许多“悲秋”的诗篇或诗句,多半是提到“草木黄落”的景象的。 ○11其实,引起人们的伤感,并不一定是秋天固有的特性。从许多方面看,它倒可以说是叫人感到愉快的一段时光。在农业经济上,秋天是收成的季节;在气候上,在一般自然景色上,秋天也是很可爱的(这,你只要把它去跟接着来的冬天比一比就得了)。古人所谓“春

2011年上海语文高考试卷和答案

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语文试卷 一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 家园城市 ①如何建设人类美好家园,是城市建设中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城市建设不仅是指建造物质环境,而且是指营造人们的精神家园,后者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 ②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城市化起步较晚,但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迅速,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相应的问题也产生了。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两个:一是城市的雷同,二是文化的缺失。两者又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城市的雷同是因为文化的缺失,而文化的缺失又表现为城市的雷同。 ③近年来,人们对高品质城市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出现了建设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健康城市、家园城市等多种呼声。其中家园城市最具代表性,这是□□家园城市涵容了其他几种城市类型的物质性特点,□□突出了对以文化为基础的、把城市打造成人们精神家园的理想追求。 ④家园城市必须具有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城市的各种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设施应满足各方面的需要,所以,设计者在注重学校、博物馆、图书馆、运动场等大型公共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高方便舒适、有亲切感的小尺度公共空间,如社区和街道的小公园、小广场、咖啡馆、茶馆等,以便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现代城市发达的通讯网络方便了人们远距离即时交流,但这种单一的联络方式,无法慰藉人们孤独的心灵,也不能满足人们面对面?全信息交往?的渴求。所以必须创造人与人能够近距离直接交流的公共空间和娱乐休闲场所,以增加人们当面交流的机会,减少城市人的心灵疾病。 ⑤一个家园城市,应该做到布局合理,恰当处理建筑的虚与实之间的关系。然而,我国今天的城市被高楼大厦的钢筋水泥和玻璃幕墙?填满?了,建筑与建筑之间缺乏有想象力的、开阔的空间,人们走在路上,会感到非常压抑和无助。一个家园城市应当使生活于其中的居民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心灵安逸,而不是压抑与紧张。 ⑥家园城市不可缺少城市传统。城市传统以民间艺术、市井生活、传统建筑、民风民俗等有形或无形的方式存在着,人们可以通过它们来读取城市?年轮?。这些传统,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城市发展中与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成为城市的文化标志。有一位意大利建筑师说:?传统是城市的灵魂。?没有灵魂的钢筋水泥又怎能安放拥有灵魂的人类?人们对没有传统的城市必然会产生游离、漂泊、寄居的感觉,而拥有传统的城市才能让居住者有认同感、归属感,才是美好的家园。

2019届上海市各区高三英语二模试卷题型分类专题汇编--语法填空--老师版(纯净word带答案已校对终结版)

II. Grammar and Vocabulary Section A Directions:After reading the passage below, fill in the blanks to make the passage coherent and grammatically correct. For the blanks with a given word, fill in each blank with the proper form of the given word; for the other blanks, use one word that best fits each blank. The Best Way of Losing Weight Forget what the skinny movie stars and the TV adverts say - losing weight is hard work. (21)______ you do it through exercise, diet, or a bit of both, it’s extremely challenging to lose those pounds and then to keep them off. Sometimes it can involve (22)_______ (change) huge parts of your day-to-day life and it can mean breaking decades-old habits. But it turns out there’s one little thing you (23)_______ do to help you achieve your goal and it’s got nothing to do with food or exercise. The experts at Weight Wat chers did research which shows many of their members were more successful and (24)_______ (discouraged) when they shared regular updates on their new healthy lifestyle online. They found people who shared a diary of their daily lives with friends and followers were stimulated and inspired by positive feedback (25)______ they lost some pounds and kept them off. More than 50 per cent of people said the support of a weight loss community was crucial when it came (26)______ changing their eating habits and 53 per cent shared photos of their meals on social media. With this knowledge under their belts, Weight Watchers (27)______ (launch) a series of short films lately which show people recording their daily weight loss journey. One of the members who shared her journey was Danielle Duggins, and her video shows her enjoying a range of healthy meals and a few treats, while (28)______ (play) with her children. The company’s marketing director Claudia Nicholls said: “The support of a community has always proved to be an effective way of forming and sustaining healthy habits, but there has never been an easier or more affordable way (29)______ (tap) into the power of the crowd for support and inspiration with the explosion of online communities. Weight Watchers owns a social community for members, Connect, (30)______ sees over 14,000 daily posts in the UK alone, and provides our members with instant access to a community of people who are on similar journeys to the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