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及冷战结束后的世界练习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及冷战结束后的世界练习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及冷战结束后的世界练习

主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一、选择题

1.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说明了( )

A.人们期待着战争的爆发 B.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战争一触即发

C.战争将会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D.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2.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材料中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 )

A.萨拉热窝事件爆发B.《凡尔赛条约》签订

C.慕尼黑会议召开D.德军突袭波兰

3.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认为:“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为长;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

A.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的国家行列 B.使苏俄退出协约国宣告一战结束

C.使俄国走上实现现代化独特道路 D.结束封建统治传播民主共和思想

4.苏俄早期领导人布哈林曾说:“我们过去以为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却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为此苏俄实行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

5.据斯大林在《粮食战线上》一文中统计,20世纪上半叶,苏联某年度国家收购粮食达4.34亿普特(一普特等于16.38千克)。同年,苏联计划在东部地区建立一批工厂,经讨论决定,部分工厂由外国公司负责建设,并允许私人企业参与。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

A.工业化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严重依赖外资

B.农业集体化步伐大大加快

C.余粮收集力度巨大,为工业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D.践行了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6.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四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关注的主要原因是( )

A.苏联的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苏联的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苏联的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苏联的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7.下边是某次辩论中辩论双方的观点。双方辩论的是哪国经济体制的影响( )

A.列宁领导下的苏俄 B.斯大林执政时的苏联

C.罗斯福执政时的美国 D.凯末尔领导下的土耳其

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下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是该“和约”( ) A.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的统治秩序 B.平衡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

C.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D.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9.“它虽然会带来某些资本主义因素的复活,但资本主义和以前的生产方式相比仍是一种进步。既然不能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中间环节,发展生产力,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列宁采取这项政策带来的影响是( )

A.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 B.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C.迅速实现了苏联工业化 D.导致了苏联的最终解体

10.凯恩斯在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说:“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最凶暴的行为之一。”下列有关这个“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体系 B.彻底根除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C.建立了一战后国际关系的稳定新秩序 D.维护了中国等弱小战胜国的利益

11.2018年很不平静:才见“朝核问题初显缓和曙光”,又担忧“美英法又向叙利亚发动精准打击”。人们担心突发事件会威胁世界和平,因为历史上有“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的先例。这“一把枪”挑起的战争是( )

A.美国南北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日本侵华战争

12.如图为参加某次会议的主要人物,他们在这次会议上制定了一项影响深远的

条约,该条约中最能体现这次会议实质的是( )

A.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 B.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C.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 D.“委任统治”德国海外殖民地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但是,交战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蒙受了巨大的损失。面对战争的惨痛后果,战胜国的胜利失去了意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摘编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战与过去战争每天死亡人数的比较表

材料三:在美国参战的影响下,中国、巴西、利比里亚等一批国家对德宣战,壮大了协约国集团的阵营,也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进入全球规模阶段。交战双方把研制的新式武器投入战场。飞机、坦克、毒气首次用于战争,远程大炮杀伤力巨大,造成了重大的物资破坏和人员伤亡。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其依据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一战每天死亡人数与过去战争相比有何特点。试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俄国新的统治者没有改造经济的计划,在内战过程中,他们进行快速的、无计划的国有化进程,实施一项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1921年,随着红军对军事成果的巩固,俄国面临着一个更加困难的任务,重建自1914年以来一直处在战争状态的国家,于是就实行与激进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反的政策。——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快速工业化运动是斯大林进行“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支柱。共产党领导的苏联希望通过这种途径赶上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能力,保护自己不受资本主义敌人的侵略。这样的政策需要快速建设重工业,比如钢铁、发电站、机床工业和拖拉机制造。斯大林通过一系列五年计划来组织工业化的实施。——卡根、奥兹门特《西方的遗产》

材料三: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俄国新的统治者”是哪一社会阶层?他们在1921年前后分别面临什么样的任务?

(2)据材料二,归纳苏联“快速工业化运动”的原因。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与苏联建设工业化道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俄国(苏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历程的感悟。

参考答案

1—5 BACBD 6—10 BBDCA 11—12 BD

13.(1)交战双方遭受了惨重损失。(意思相近即可)

(2)每天死亡人数最多。战争规模大;杀伤力大的远程大炮等新式武器的使用;两大军事侵略集团长期扩军备战;凡尔登等惨烈战役的进行等。(意思相近即可)

14.(1)阶层:俄国无产阶级(布尔什维克党)。巩固军事成果;重建国家。

(2)希望“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工业生产能力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威胁。

(3)都注重发展重工业。中国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注重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协调发展。

(4)经济政策要符合国情;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深化改革开放政策,努力把经济搞上去等。

主题二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1.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大坝时代。1935年,科罗拉多河上高约223米的胡佛水坝宣告竣工。当时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恢复银行信用 B.加强政府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

C.限制主要农产品的生产 D.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产和消费能力

2.罗斯福新政期间,国会与总统高度配合,先后出台了《紧急银行法》《农业调整法》《国家工业复兴法》等法案,以立法的形式授予总统紧急权力。美国政府通过国会新的立法对美国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前所未有的干预,这种现象( )

A.违背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扩大了联邦政府与总统的权力

C.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D.削弱了美国的民主共和制

3.1932年,罗斯福在获得总统提名时说:“我向你们保证,也向自己保证,为美国人民寻求一个新的政策。”这一“新的政策”的实质是( )

A.对工业的调整 B.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消除经济危机

4.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下列史实不能验证这一结论的是( )

A.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美国罗斯福推行“新政”

B.面对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C.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D.面对幕府统治的危机,日本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5.保罗·肯尼迪在谈到国家的发展时表达过这样一种观点:“如果一个国家在战略上过分扩张(如侵占大片领土和进行代价高昂的战争),它就要冒一种风险——对外扩张得到的潜在好处,很可能被为它付出的巨大代价所抵消。”以下国家的发展史不能证明其观点的是( )

A.1799-1814年的法国 B.1933-1945年的德国

C.1936-1945年的日本 D.1941-1945年的苏联

6.罗斯福在对日宣战演说中说:“自1941年12月7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美日“处于战争状态”的影响是( )

A.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C.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D.宣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结束

7.如图示意图呈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①应为( )

A.莫斯科保卫战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 D.德国无条件投降

8.“不论是从战争史还是二战以后的世界历史看,它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首次宣布正义国家将结成

同盟,不仅是为了保护国家免于外来侵略,而且是为了世界一切人的人权免于强权的蹂躏。”上述引文最有可能出自于( )

A.《开罗宣言》B.《凡尔赛条约》 C.《联合国家宣言》 D.《共产党宣言》

9.《二战秘史》的结语中写道:“关于反法西斯战争……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列战役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 )

A.莫斯科保卫战B.偷袭珍珠港 C.斯大林格勒战役D.诺曼底登陆战

10.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各国应该共同推进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决定成立“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的会议是( )

A.华盛顿会议B.慕尼黑会议 C.开罗会议D.雅尔塔会议

11.对相关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的表格是小刚同学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你认为表格中归纳内容不正确的是( )

A.②⑦

12.一位美国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说: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工业企业尽成枯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与之相符的是( )

A.华盛顿谴责殖民主义者的罪行 B.林肯批评南方种植园主的叛乱

C.威尔逊揭露一战的灾难性后果 D.罗斯福感叹经济危机的破坏性

13.下表是某同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重大事件的整理。其中,关于这些重大事件的影响,不正确的表述是( )

三、综合题

14.反思历史,反省战争,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定具有深远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宪法赋予我的职责,我准备提出我们积重难返的国家在灾难深重的世界中必须采取的措施,对于这些措施,以及国会根据经验和智慧提出的其他措施,我将竭尽宪法赋予我的权力之所能,尽快将它付诸实施。

材料二: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军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毋庸讳言,我国人民、我国领土和我国利益都处于严重危险之中。……信赖我们的武装部队——依靠我国人民的坚定决心——我们将取得必然的胜利……我要求囯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当时的国家危局,罗斯福总统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总统为什么把1941年12月7日称作是“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材料表达了罗斯福总统的什么意愿?他的这一演说,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

(3)“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二战留给我们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5 DBBCD 6—10 BBCDD 11- 13 ADD

14.(1)实行“新政”。使美国经济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范例。

(2)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向日本宣战,带领美国人民坚决打败日本法西斯。使美国加入到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阵营中,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终形成,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3)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免受侵略;对侵略者不能妥协纵容,与侵略者的妥协,换来的只是短暂的和平;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面对共同敌人应加强合作等。

主题三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及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一、选择题

1.观察图,对其中“善意”的实质理解正确的是( )

①控制西欧国家②体现无私奉献

③提升欧元地位④遏制苏联力量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下面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B.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C.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D.世界经济的区域化趋势

3.52年前,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煤钢联营和欧洲原子能联营3个组织的理事会及其执行机构合并,组成统一的欧洲共同体。欧共体成立的主要目的是( )

A.挑战美苏两极格局 B.促进“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

C.对抗华约组织 D.重振西欧雄风,提高国际地位

4.下图中,某条折线反映了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的趋势,这条折线是( )

1870-1998年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统计示意图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

A.政治改革初见成效 B.改革使苏联由一党制变为多党制

C.导致苏联的解体 D.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6.“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的发展要求,有些国家虽然进行改革,但成效不大。经济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危机严重,最终导致东欧剧变。”上述材料说明( )

A.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危机严重 B.苏联不断加强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C.改革对于解决社会危机没有作用 D.东欧国家照搬苏联模式是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7.(2019·原创题)2018年6月15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美国政府的做法势必冲击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的正常发展。美国的所作所为与下列世界性组织要求相违背的是( )

A.国际联盟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C.欧盟D.世界贸易组织

8.下边的漫画《“拯救”人权》的寓意是( )

A.科索沃地区的民族矛盾异常尖锐

B.美国名为拯救人权实为武装干涉

C.美国试图恢复科索沃地区的和平

D.北约与俄罗斯在科索沃冲突加剧

9.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对此应有的认识是①人类面临着许多挑战②当今世界并不太平

③挑战与变革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④应充分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以下集中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快速、便捷、高智能和全球化等特点的图片是( )

11.下列图片反映了同一个主题,概括最恰当的是( )

A.欧洲一体化 B.冷战政策

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12.当今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出现了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这反映了( )

A.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化趋势 B.欧美强国传统优势完全丧失

C.多极世界格局已正式形成D.世界格局出现“一超多强”

13.如图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标志,关于该组织说法正确的是( )

A.北约组织成立标志两极格局形成

B.成立北约组织是美苏冷战的开始

C.北约组织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

D.成立北约的目的是对付华约

14.“这些事情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材料中的“这些事情”指的是( )

A.冷战开始B.苏联解体 C.东欧剧变D.经济危机

二、综合题

15.“全球治理: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经济】

材料一:在过去,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部都保持相当程度的独立。用一个比喻:全世界各地就像许多独立的水桶,每一桶水的水面有高有低。到20世纪末期,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

——摘编自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败》(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末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有人说,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下,“富国愈富,穷国愈穷”,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世界政治】

材料二: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2)材料二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这一政治格局形成过程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世界科技】

材料三: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任选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一项发明,简述其利与弊。

(4)面对世界经济发展、政局变化、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潜在的危险”,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选择一个方面,谈谈你的具体建议。

15.(1)经济全球化。观点自选,可以是:

赞同。理由:

①经济全球化规则由发达国家制定对发达国家有利,对发展中国家不利;

②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

③经济和科技实力较弱,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竞争;

④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影响进一步加大等。

不赞同。理由:

①全球化推动了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对发展中国家也是机遇;

②发展中国家可吸引更多的国外技术和投资,增加出口和就业;

③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也充分说明全球化促进经济的发展等。

(2)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经济实力(或综合国力)。

(3)原子能技术,利:给人类提供了高效清洁能源;弊:也可用于战争,给人类带来核灾难、核恐怖。

计算机技术,利: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生活更加便利;弊:信息安全风险增加,也容易让青少年沉溺网络游戏。

(4)加强国际合作等。

参考答案

1—5 AADBD 6—10 DDBCB 11—14 BDCC

2018-2019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练习题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同步练习题 1.二战后,美国为什么要帮助欧洲国家发展经济() A.为了对付苏联 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C.推向工业产品 D.收买人心,称霸世界 2.“冷战”是由哪个国家发起的() A.美国 B.苏联 C.加拿大 D.德国 3.“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这段著名演说习惯上被历史学家称为( ) A.法西斯主义 B.杜鲁门主义 C.“铁幕演说” D.绥靖政策 4.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事件是() A.丘吉尔“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出台 C.“马歇尔计划”提出 D.北约组织建立 5.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的目的是( ) A.维护人权和道义公正 B.支持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独立 C.维护巴尔干半岛的和平 D.借机建立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6..当今世界,某大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试图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这个国家是( ) A.俄罗斯 B.德国 C.日本 D.美国 7.美国策划的援助“欧洲复兴计划”的目的是() ①帮助欧洲各国迅速复兴经济②防止共产党夺权 ③避免西欧等国成为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国家 ④通过援助打开西欧之门控制西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8..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组织成立 D.华约组织成立 9.1969年,尼克松将美国对外战略从战略进攻转向战略收缩的主要原因是() A.尼克松放弃了与苏联争霸 B.苏联采取积极进攻战略 C.美国经济被苏联超过 D.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

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综合测评卷含解析

第五单元测评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它存在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持了世界相对的和平。这场特殊的战争开始于(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组织成立 D.华约组织成立 2.1945年5月1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科索沃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战争 3.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有( ) ①杜鲁门主义出台,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②推动万隆会议成功召开③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④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两极格局结束后,下列冷战的产物至今依然存在的是(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华沙条约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5.〔2018·江苏苏州中考(改编)〕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1948年后,美国好莱坞拍摄了以苏联对美国威胁为主题的《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电影。这反映的现实背景是( ) A.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B.美苏冷战中的对峙 C.“一超多强”局面形成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6. 据此可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 A.经济持续发展 B.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 C.出现“新经济” D.经济发展衰退 7.右图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8.近代以来欧洲有三次统一的尝试和努力:第一次是法国主导,结果失败;第二次是德国主导,也以失败告终;第三次是法德和解促成统一。“法德和解促成统一”是指( ) A.拿破仑帝国的建立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C.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侵略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联合 9.观察下图,美国经济实力处于最高峰的原因不包括 ...( ) A.重视科技 B.大力利用外援

2020年春期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6课冷战课后巩固练习题(附答案)

第16课冷战课后巩固练习题 1.二战即将结束时,美国总统杜鲁门说:“世界已分为‘集权政治’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为“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B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D是否推广霸权主义 2.基于战后美国所拥有的经济实力和“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的思想,美国统治集团决定以美元作为主要手段,达到其在欧洲“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与该材料相关的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组织成立D罗斯福新政 3.造成德国于1949年分裂为两个国家的原因有() ①二战后美苏英法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②德国的民族矛盾激化 ③“柏林危机”的发生④美苏冷战的开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从1948年到1950年,美国向欧洲16个国家提供了130亿多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货款。美国此举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B使美国在西欧的势力更为巩固 C遏制了苏联向西欧扩张势力D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5.柏林墙玩于1964年建成,柏林墙全长169.5公里,墙高约3.6米,对于柏林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柏林墙的修建是为了更好的保证柏林人民的安全B柏林墙出现反映了世界的两极格局 C柏林墙的修建主要是由经济原因D柏林墙的出现根本原因是防止外国间谍人员潜入 6.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句话中,后一个“战争”指() A冷战B朝鲜战争C越南战争D中东战争 7.有人这样形容美苏冷战:“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暂时不会兵戎相见。”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的建立 D.华约的建立 8.冷战开始后,美国在军事方面建立的组织是()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华沙条约组织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有人提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A.国家社会制度的不同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给予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大量援助的政策是() A.马歇尔计划 B.杜鲁门主义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1.《华沙条约》序言称“由于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从而加深新战争的危险,爱好和平的欧洲国家必须采取必要步骤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维护欧洲和平。”据此分析,华约成立的主要意图是() A.对抗美国的冷战政策B.防止军国主义的复辟 C.维护世界的长久和平D.推动两极格局的形成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第16课冷战教案

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6课冷战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美国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教学难点:对杜鲁门主义本质的认识和德国分裂的实质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46年3月5日,在杜鲁门陪同下,丘吉尔到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发表了反苏演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丘吉尔主张英、美结成同盟,英语民族联合起来,制止苏联的“侵略”。 富尔顿演说后不到10天,斯大林发表谈话,严厉谴责丘吉尔和他的朋友非常像希特勒及其同伴,演说是杜鲁门借他人之口发表的冷战宣言,是美国发动冷战的前奏曲。 什么是冷战?冷战表现在哪些方面?冷战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冷战的发生

1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冷战的内涵和美苏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 归纳总结:(1)冷战的内涵: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2)主要原因: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2 阅读教材,说说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影响与实质。 材料一: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宣称:“美国的政府必须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材料二:美国著名评论家李普曼在谈到杜鲁门主义的真实目的时指出:“我们选择希腊和土耳其不是因为它们特别需要援助,也不是因为它们是民主的光辉典范,而是因为它们是通向黑海和苏联的心脏的战略大门。” (1)材料一“自由国家人民”“少数武装分子”和“外来压力”分别指的是什么?材料一反映了杜鲁门怎样的主张? 提示:“自由国家人民”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少数武装分子”是指这些国家国内的进步力量。“外来压力”是指苏联。反映了美国政府支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阻止革命力量发展,遏制苏联对“自由国家”的控制。这个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你认为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宣言书,其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称霸世界)。 归纳总结: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归纳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与实质。 3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说说马歇尔计划的内容、目的(本质)与评价。 设问:漫画反映了什么事件?美帝国主义的“援助”真正目的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这一事件? 提示:漫画讽刺了马歇尔计划。目的是以援助西欧复兴经济为名,达到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欧洲)的目的。看法:美国加强了对西欧各国的控制;帮助西欧各国度过了困难;防止了欧洲革命爆发,巩固了西欧资本主义统治秩序。

【配套K12]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第十四课 冷战中的对峙同步测试题 新人教版

第十四课冷战中的对峙同步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二战后,美国给予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大量援助的主要原因是 A.为了对付苏联 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C.帮助医治战争创伤 D.加强经济的宏观指导 2. 张强同学想探究20世纪5070年代美苏争霸的历史,他上网查找的资料中,不应该有 A.古巴导弹危机 B.苏联出兵阿富汗 C.美国对越战争 D.科索沃战争 3.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这段著名演说习惯上被历史学家称为( ) A.法西斯主义 B.杜鲁门主义 C.“铁幕演说” D.绥靖政策 4. 二战后,美国抛出的“冷战”政策是() A.以经济、军事等手段与苏联对抗 B.在欧洲用经济贸易,在亚洲用军事手段的对抗形式 C.以战争与经济贸易结合的方式对抗 D.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形式与苏联对抗 5. 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的目的是( ) A.维护人权和道义公正B.支持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独立 C.维护巴尔干半岛的和平D.借机建立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6. 下列选项最能反映美苏争霸实质的是( ) A.国家利益之争 B.思想文化之争 C.世界资源之争D.科技文化之争 7. 二战结束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的标志事件是() A.丘吉尔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的出笼 C.马歇尔计划提出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8. 美国策划的援助“欧洲复兴计划”的目的是() ①帮助欧洲各国迅速复兴经济②防止共产党夺权 ③避免西欧等国成为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国家 ④通过援助打开西欧之门控制西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9. 伊拉克战争、朝鲜核问题和伊朗核危机事件的发生表明 A.和平的国际形势发生了逆转 B.国际关系中的不稳定的因素还存在 C.世界总体形势趋于缓和 D.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10. A.缓和美苏关系 B.宣传苏联的对外政策 C.倡议消减导弹数量 D.揭露美国的霸权政策 11. 漫画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冷战中的对峙》教案完美版

《冷战中的对峙》教案 一、课程标准 1.以“冷战”的形成和结束为线索,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格局的变化。 2.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区域性战争的实例中,找出导致区域性冲突的多种因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分析雅尔塔协定的有关内容和具体事件,理解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 (2)阅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版图,说明“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是东西方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 2、过程与方法 收集课内课外资料,列举美苏争霸与“冷战”的种种表现,解释“冷战”的含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能从多种角度看待、分析某个历史事件。 三、教材结构分析 二战后,从资本主义世界看,德意日三国被打败,英法被削弱,只有美国实力大增,概而言之,资本主义力量相对减弱;从社会主义阵营看,亚欧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当“北约”与“华约”两大集团相继建立之时,东西方对峙局面形成。战后初期,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抗是美苏两国的主要矛盾。 美国凭借急剧膨胀的实力欲称霸世界,并对苏联展开了“冷战”。随着苏联霸权主义的膨胀,逐渐成为能够与美国分庭抗礼的军事强国。在这种情况下,美苏争霸日益加剧。这一时期,国家利益的争夺成为美苏争霸的焦点。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争霸的极端体现。 由于种种原因,双方虽未公开发生过直接的、大规模的“热战”,但间接的“热战”和各种形式的“冷战”却持续了近四十年。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应放在分析两极格局的形成及演变,使学生认识到以“冷战”为主要形式的美苏争霸给世界带来的危害。难点是分析战后新格局形成及演变的深刻的历史背 五、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为主,对一些难解的问题加以讲解。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展开探究。 六、教学过程 利用教材上的地图,首先在地图上指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地理位置,然后简要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消长,帮助学生树立起二战后国际形势的整体印象,由此导入新课 回顾二战中美、苏联合打击德、意、日法西斯的情况,如:1944年6月,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在西线配合苏军对德作战,在打击法西斯的同时,美国、苏联的实力得到了加强,纷纷确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战后,双方根据实力确立了势力范围,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引用英国人的外交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美国称霸受到苏联的遏制,美苏从战时同盟关系变成了战后敌对关系。 一、“冷战”政策 阅读书本84页英国首相的演说,提出以下问题。 战后,美国为什么要推行“冷战”政策? 结合课文,说说杜鲁门演说的核心内容。杜鲁门政府上台后,改变以往罗斯福的大国合作政策,认为强大的苏联是美国建立世界霸权的主要障碍,强调要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1947

2020届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同步练习-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第16课冷战

第16课冷战 一、填空题 1.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2.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标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3.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它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 4.1948年“柏林危机”爆发。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5.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6.1955 年,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二、选择题 7. 有人这样形容美苏冷战:“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暂时不会兵戎相见。”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北约的建立 D. 华约的建立 8. 冷战开始后,美国在军事方面建立的组织是( C)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华沙条约组织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有人提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A ) A.国家社会制度的不同 B.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 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给予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大量援助的政策是( A ) A. 马歇尔计划 B. 杜鲁门主义 C. 新经济政策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冷战中的对峙(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0211152039)

、选择题 1. 下列有关冷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发出冷战的信号②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③敌对双方是根据国家 社会性质来划分的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冷战结束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 下列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的是( “北约” C.①②③ D.①③④ 4.关于马歇尔计划,时任美国总统特别顾问的克利福德曾说过, “我们担心的不交市场。而是预防苏联扩 大其控制范围”。据此可知,美国推行该计划的最终目的在于( ) A.经济援助 B.称霸世 界 C.造福各 国 D.追求互利 5?“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 ,而不是子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政策中最能 体现此言论的是( ) A. 进行反共反苏的舆论宣 传 B.实施马歇尔计 冷战中的对峙 ①《权利法案》一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②珍珠港事件一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③古巴导弹危机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④经济全球化一一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D.②③ 3. 二战后,美国实施的马歇尔计划,是美苏“冷战”的一个具体表现, C.①②④ 其目的包括( ①控制西欧 ②对抗苏联 ③称霸世界 ④支持 A.①②④ B. ②③④

C.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 织 主 6. (2017 ?东营)某同学在研究性学 习活动中找到了以下三幅图片,他研究 的主题是( 北釣怖忠 古巴导弹危机浅画 B. 殖民体系瓦 C. 欧洲国家联 D. 世界格局多极化 7. 当地时间2016年10月10日,奥巴马在被问及“任期内有没有遇到过最糟糕时刻”时,奥巴马没有回 避。他直言不讳地承认:2011年,以北约在军事介入利比亚、 将卡扎菲推翻下台后。 对后续工作缺乏准备, 是他在两届总统任期内最糟糕的时刻。“北约”建立时间是 ( ) A. 1945年 B. 1946 年 C. 1949 年 D. 1955 年 8. (2017 ?贵港) “二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曾经这样形容美苏“冷战”: “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 二者虽然都很凶猛, 却生活在截然不冋的环境里,暂时不会兵戎相见。”那么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 A.马歇尔计划的实 施 B.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C. 杜鲁门主义的提 出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9.在美国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 ”在苏联莫斯科, 几名女大学生躲在 D.推行美国式民 A.美苏两极对峙 解 合 )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要通过对欧洲的经济援助,“使自由经济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确立”。这说明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在于() A.稳定西欧各国的政治秩序 B.援助西欧复兴发展经济 C.扭转美国在西欧的形象 D.为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2.张明同学以“二战后非洲的独立与振兴”为题进行探究性学习,以下是他搜集的史实,他能选用的是() ①1952年,埃及人民在纳赛尔的领导下,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 ②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③1990年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里完全收回了巴拿马运河的主权 ④古巴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推翻了美国扶持的傀儡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 3.二战后的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敲响了世界殖民体系的丧钟。下列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的历史事件是() A.1956年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B.1960年“非洲年”的出现 C.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 D.1999年巴拿马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 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走向低潮和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关键在于() A.遭受殖民压迫的程度不同

B.工农群众的觉悟程度不同 C.苏俄支持援助的程度不同 D.两国采取的斗争方式不同 5.美国前国务卿贝克曾说:“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材料中“苏联的崩溃”在本质上是指()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发生了改变 B.由一党制变为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 C.社会主义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戈尔巴乔夫等社会主义改革失败 6.柏林墙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是东德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的环绕西柏林边境的边防系统,柏林墙将柏林一分为二,阻断了东柏林和西伯林之间人员的自由来往。柏林墙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全长15公里,199年6月,民主德国政府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这道柏林墙,见证了德国的分裂与统一,也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缩影。以下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A.德国的分裂是二战后冷战阴影下国际关系的具体表现 B.柏林墙的拆除宣告冷战局面的结束 C.美国发动朝鲜战争,是冷战的具体表现 D.德国的分裂标志冷战的开始 7.某同学以冷战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以下是他选取的素材,其中不适合这个学习主题的是()A.杜鲁门在1947年国会的演说稿 B.《联合国家宣言》文件 C.丘吉尔铁幕演说稿 D.北约和华约对峙示意图 8.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这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冷战中的对峙

冷战中的对峙 教学目标: 要求掌握的知识: 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理清三条线索:第一,亚洲的振兴与崛起;第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与影响;第三,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与成果。 通过本课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印度等亚洲国家的独立及其振兴;非洲民族独立的进程及其胜利的意义;古巴革命和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收复; 要使学生理解:通过本课的教学及其对殖民体系形成与崩溃原因的分析,启发学生得出以下理解: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标志着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殖民体系的形成是人类历史发展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出现,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变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与它的出现一样是历史的必然。殖民主义在当今世界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赢得独立的人民要进一步扫除殖民主义的残余,为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继续努力。 要求培养学生的水平:通过对非洲独立运动原因和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理解历史和评价历史事件的水平。通过对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史的回顾,培养学生归纳历史问题、比较历史事件、概括历史发展规律的水平。提升学生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点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水平。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难点:印巴分治。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讲授新课: 回顾二战中美、苏联合打击德、意、日法西斯的情况,如:1944年6月,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在西线配合苏军对德作战;1945年4月双方在易北河会师。在打击法西斯的同时,美国、苏联的实力得到了增强,纷纷确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悬挂《二战形势图》,指出二战快结束时,西方国家、苏联控制的领土。战后,双方根据实力确立了势力范围,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引用英国人的外交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二战结束后,因为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美国称霸受到苏联的遏制,美苏从战时同盟关系变成了战后敌对关系。 一、冷战政策 分析美苏对峙的原因。“冷战”政策的定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为,以“遏制”共产主义。着重指出“冷战”政策的本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 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杜鲁门主义”)杜鲁门政府上台后,改变以往罗斯福的大国合作政策,认为强大的苏联是美国建立世界霸权的主要障碍,强调要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1946年3月,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是美苏冷战的信号。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表示要援助受到共产主义“严重威胁”的希腊、土耳其,抵制共产主义的扩张。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国对外政策的转折点,它公开打出了反共、反苏的旗号,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是“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有利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地位的确立。“杜鲁门主义”出台后,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也叫欧洲经济复兴计划,“马歇尔计划”的最初对象是欧洲国家,后来为苏联、东欧各国所拒绝和抵制。“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一方面是协助当时极为困难的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防止革命的爆发;另一方面,美国通过援助西欧各国,不但增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联系,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联盟,而且打开西欧的门户,控制西欧。 “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是──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的成立标志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讨论,掌握以下知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形成,美国杜鲁门政府攻势咄咄逼人。社会主义的苏联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需要,先后建立“经互会”和“华沙条约组织”。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4冷战中的对峙习题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14冷战中的对 峙习题1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 1.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 ) A.马歇尔计划的推行、苏联解体 B.北约组织的建立、华约组织的建立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解体 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2.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此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 ) A.一战 B.二战 C.冷战 D.科索沃战争 3.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相同之处是( ) A.都是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B.都是由一个大国控制的政治军事集团 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但却利益一致的大国集团 4.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 A.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的援助下,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增长。其中成为西欧实力最强的经济大国是:( ) A.日本 B.法国 C.联邦德国 D.意大利 6.尼克松上台执政后,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实行战略收缩,其主要原因是( ) A.深陷越南战争之中 B.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冲击 C.美国债务负担沉重 D.苏联采取积极的进攻战略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以美苏两极对峙为基本特征。其形成的标志是(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B.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成立 C.欧洲联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冷战中的对峙 习题精选

冷战中的对峙习题精选 1.1947年,美国总统_____向国会提出咨文,正式阐述美国对苏政策及整个对外方针,后被称为“_____”,这是美苏“_______”正式开始的标志。 1948年,美国在欧洲实施___________,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使美国在西欧的势力更加巩固。 “北约”和“_______”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先后建立,标志着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 2.二战后的“铁幕”演说实际上揭开了“冷战”的序幕,发表人是() A.杜鲁门 B.丘吉尔 C.马歇尔 D.叶利钦 3.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美国在美苏“冷战”中处于劣势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经济危机 B.美国陷入越战泥潭 C.苏联经济军事实力增强 D.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 4.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制度的不同 B.苏联的强大威胁到美国的安全 C.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妨碍其称霸 D.美国想遏制共产主义 5.下面对“冷战”政策的解释最为准确的是()

A.用非战争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B.用联合资本主义国家的手段包围苏联 C.用局部战争打击亲苏势力 D.用经济手段援助西欧,反对苏联 6.列出下述年代中的重要事件。 (1)1947年(2)1949年(3)1955年 7.美苏“冷战”的实质是() A.维护不同的社会制度 D.维护各自国家的利益 C.美苏两国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D.美国想遏制共产主义,苏联想控制资本主义 8.“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根据这一条约建立的政治军事集团是() A.欧洲共同体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国际联盟 D.华沙条约组织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绝对优势,在军事上,美国除拥有庞大的海陆空军外,还垄断了生产原子弹的技术。 材料二:美国总统曾公然声称:“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 材料三: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部编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复习纲要

部编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复习纲要 一、冷战 1. 开始: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2. 表现:政治:杜鲁门主义出台;经济:马歇尔计划;军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成立“北约”,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华约”(两极格局形成) 3. 产物:德国分裂 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 1. 西欧:接受美国的援助,走联合之路(成立欧盟),发展经济 2. 美国:经济发展经历战后繁荣、速度放缓、新经济时代三个阶段 3. 日本:在美国的扶持下,重视科技与自身调整,发展为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一)苏联 1. 赫鲁晓夫改革:未突破斯大林模式 2. 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3. 戈尔巴乔夫改革:加剧苏联分裂局势 4. 苏联解体:1991年 (二)东欧剧变:20世纪80年代末 四、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1. 亚洲:万隆会议的召开 2. 非洲:非洲年(1960年);非洲殖民体系崩溃(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3. 拉丁美洲:古巴通过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基础知识梳理】 一、冷战 知识点1.“冷战”的发生 1. 含义:“冷战”是指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2.原因: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欲望强烈;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3.表现 (1)政治: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推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2)经济: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马歇尔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来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

九年级中考历史 冷战中的对峙练习题

相关资料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一、填空题 1.二战后,的经济、军事实力跃居世界第一位,称霸世界野心日益膨胀。 2.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之外一切手段的 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3.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4.20世纪50年代,担任苏联领导之后,美苏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 二、选择题 1.公开声明美国负有“领导世界”,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止共产主义“扩张”的这一政策被称为()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主义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章程 D.华沙条约组织章程 2.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开始“冷战”。这一转折的标志是() A.1947年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1949年北约组织的成立 D.1946年“铁幕演说”的发表 3.“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其中的缔约国指的是()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欧洲联盟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华沙条约组织 4.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于 ( )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 D.“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5.冷战开始时美苏两国领导人分别是() A.杜鲁门和斯大林 B.罗斯福和斯大林 C.杜鲁门和赫鲁晓夫 D.罗斯福和赫鲁晓夫6.“冷战”和“战争”最大的区别是() A.斗争的阵营 B.斗争的方式 C.斗争的目的 D.斗争的实质 7.根据下面图片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①古巴导弹危机②20世纪六十年代,霸权主义危机世界和平③美苏争霸达到高潮④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军事实力不及美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九年级历史下册 14 冷战中的对峙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1

14 冷战中的对峙 1.1946年,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丘吉尔)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这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这是“号召同苏联战争”。材料中“他的演讲”标志着()A.“冷战”序幕的拉开 B.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 C.美苏争霸的开始 D.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2.当前,国际上某些反华势力和国家不时提出“中国威胁论”,这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冷战思维。美苏间“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指()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C.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D.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3.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其主要原因有() ①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 ②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 ③美国试图用武力颠覆苏联等国政权 ④战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力量的壮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 1948年,在运往希腊的物资上都印有以美国国旗为基础,形状如同盾牌般的纹章标志,正中写有“为了欧洲的复兴,由美国所援助”的标语。这一现象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相关?()A.“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约组织的建立 5. 2014年3月2日,俄罗斯以保护黑海舰队和生活在克里米亚的俄罗斯公民安全为名出兵克里米亚。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随即宣布对俄实施制裁。该情况与下列哪一历史状况相似?()A.冷战 B.全球一体化 C.世界多极化 D.经济全球化 6.在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不同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冲突,“应该如何组织人类社会?”成为国际社会的重大课题。而美苏两国做出的反应是() A.发动战争以解决争端 B.寻求世界和平与发展 C.采取全方位的对峙与竞争 D.加强国际谅解与互信 7. 二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凯南评述的是( ) A.美苏都成为超级大国 B.美苏“冷战”对峙

冷战中的对峙练习题

《冷战中的对峙》习题 一、选择题: 1.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 ) A.马歇尔计划的推行、苏联解体 B.北约组织的建立、华约组织的建立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解体 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2.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此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 ) A.一战B.二战C.冷战D.科索沃战争 3.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相同之处是( ) A.都是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B.都是由一个大国控制的政治军事集团 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但却利益一致的大国集团 4.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 A.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的援助下,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的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增长。其中成为西欧实力最强的经济大国是:( ) A.日本B.法国C.联邦德国D.意大利 6.尼克松上台执政后,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实行战略收缩,其主要原因是( ) A.深陷越南战争之中 B.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冲击 C.美国债务负担沉重 D.苏联采取积极的进攻战略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以美苏两极对峙为基本特征。其形成的标志是(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B.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成立 C.欧洲联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8.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当代史就是一部冷战史。把“冷战”推向高潮的事件是( ) A.“铁幕演说”的发表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约和华约两大组织的建立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9.右侧漫画反映的是20世纪60年代瞩目的“古巴导弹危机”,它说明的历史现象是() A.美国独霸 B.美苏争霸 C.美苏合作 D.苏联衰退

【人教部编】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思维导图】 第16课冷战 【课程标准】知道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与“华约”知识。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1.定义: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2.开始:1947年3月,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3.表现 (1)政治上:出台了杜鲁门主义。 (2)经济上:制定了马歇尔计划。 (3)军事上: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形成: 1955 年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5.德国的分裂: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

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程标准】知道欧洲的联合和美国、日本经济发展的知识,了解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有关知识。 1.欧洲的联合 (1)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美国给予了大量的援助。 ②西欧国家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积极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成果。 ③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2)欧洲的联合 ①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 ②欧盟的成立: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2.战后的美国 (1)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2)原因: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 (3)新经济:20世纪90 年代以后,出现了以信息化和全球化为特点的“新经济”。 3.日本 (1)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二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颁布了“和平宪法”。 ②冷战开始后美国开始扶持日本。 ③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资,刺激了日本经济的繁荣。 ④日本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 (2)崛起: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 大国。 4.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目的:缓和社会矛盾。

2019最新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二十一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全国中考题组)测试试题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全国中考题组 一、选择题 1.(2018江西,12,2分)“美国不会在欧洲试图从二战中恢复、苏联寻求扩大其实力并在世界各地扩大影响力时袖手旁观、毫无作为。”为此,美国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罗斯福新政 B.马歇尔计划 C.成立北约 D.成立华约 2.(2018新疆乌鲁木齐,14,2分)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与较量,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给国际安全带来新的挑战。下图中体现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是( ) 3.(2018江苏苏州,19,1分)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1948年后,美国好莱坞拍摄了以苏联对美国威胁为主题的《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电影。这反映的现实背景是( ) A.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B.美苏冷战中的对峙 C.“一超多强”局面形成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4.(2018河南,19,1分)1993年欧盟成立时,有12个成员国,后来经过几次扩大,2007年成员国已达27个。这说明( ) A.欧盟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B.欧洲一体化进程已无阻碍 C.“一超多强”的局面已经形成 D.欧洲实现用一个声音说话 5.(2018四川成都,23,2分)数据图表蕴含着重要的历史信息。下图是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示意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日本和联邦德国经济增长较快 B.英美法三国经济持续走下坡路 C.美国逐步失去了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 D.日本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6.(2018广东,24,3分)伯纳德·戴迪的诗“非洲,擦干你的眼泪……从狂风暴雨中走出”。非洲完成“从狂风暴雨中走出”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埃及独立 B.“非洲独立年” C.印度独立 D.纳米比亚独立 7.(2018北京,29,1.5分)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一期专题——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和振兴。下列各项可以放进专题资源包的是( ) ①论文:《民族认同与德国的重新统一》 ②图片:《纳米比亚独立》 ③地图:《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 ④视频:《苏联的改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17重庆A,14,1分)《新全球史》说:“世界开始重建,而另一场战争也开始了。曾经击败德国和日本的联盟也解体了,在很短的时间里,美国和苏联及其各自的盟国在冷战中已经摆好了作战的姿势,开始了主要在政治、经济和宣传层面的对抗。”它表明( ) A.为反法西斯建立的联合国在战后迅速解体 B.冷战主要是军事上的对抗 C.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相互对峙 D.冷战目的是遏制苏联 9.(2017湖北黄冈,22,2分)1949年4月,英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随着欧洲经济高速发展,1973年,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共体首脑会议宣布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12国成立欧洲联盟;随着世界经济和英国自身的发展,2016年,英国决定退出欧盟。这些表明,影响英国决策的决定因素是( )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习题2(历史)

《冷战中的对峙》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推行马歇尔计划 C.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2. 20世纪60年代,导致美苏争霸冲突最激烈的事件是() A.古巴导弹危机 B.越南战争 C.占领阿富汗 D.苏联解体 3. 美苏两极格局解体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D.苏联解体 4. 既能在经济上稳定资本主义,防止西欧各国发生革命,又能达到控制对方的一箭双雕之计是 ()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推行马歇尔计划 C.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5. 二战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其中不属于冷战表现的是() A.侵略朝鲜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成立北约 D.抛出“杜鲁门主义” 6. 20世纪50——80年代,世界格局动荡的主要原因是() A.美苏争霸 B.地区冲突 C.民族矛盾 D.宗教矛盾 7. 冷战使用的手段不包括() A.政治宣传 B.发动战争 C.意识渗透 D.经济封锁 8. 有关美国的冷战政策错误的是() A.始于杜鲁门总统时 B.针对社会主义国家 C.是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 D.美国侵略朝鲜是其实施步骤之一 9. 二战即将结束时,美国总统杜鲁门说:“世界已分为‘集权政治’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为“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是否推广霸权主义政策 10.1945年5月8日,美国有位外交官清醒的指出:“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 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 A.二战冷战 B.二战中东战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