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联产的经济性分析

热电联产的经济性分析

冰蓄冷社会效益

冰蓄冷的效益分析 来源:时间:2007年11月27日 8时26分发布评论进入论坛 冰蓄冷系统的实用性 1 社会效益 蓄能空调系统的应用与电力系统的政策是密不可分的,主要原因就是蓄能系统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蓄能系统能够转移电力高峰用电量,平衡电网峰谷差,因此可以减少新建电厂投资,提高现有发电设备和输变电设备的使用率,同时,可以减少能源使用(特别是对于火力发电)引起的环境污染,充分利用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有利于生态平衡。 电网的峰谷差是现代电网的一大特点,而且随着经济发展有加剧的趋势。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虽然国家电力部门耗用大量的财力物力建设电厂,但仍然满足不了每年用电量以5-7%增长的需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建筑能耗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据统计,国内部分大城市的高峰用电量中空调用电就占了30%以上,这样使得电力系统峰谷差急剧增加,电网负荷率明显下降,这极大影响了发电的成本和电网的安全运行。 由于电能本身不易储存,因此通常在电用户方面考虑办法。空调用电在电网中,特别是民用电中的比例越来越大。据统计,一般写字楼空调用电占1/3多一些,而商场建筑中空调用电占50~60%,从空调用电入手解决电网峰谷差问题无疑是最有效的,而且蓄能空调包括蓄冷(冰或水)和蓄热(供暖和生活热水)等应用面相当宽,同时空调用能一般具有如下特点,也非常适合蓄能使用:首先,大多数空调与供暖系统可以间歇使用,如上班时供应、下班时关闭,使系统本身有可能利用原有设备在间歇期(夜间电力低谷期)进行能量蓄存,为第二天空调运行供能或补充。第二,空调用能多为7/12℃冷水或40/50~50/60℃热水,属于低品位能量,而电能是高品位能源,可以转化为任意低品位的能源,而且利用制冷机或热泵的工作,每使用1kW电能可以获得3~6kW的热能,电能转化利用率非常高,而且蓄存使用也比较方便。 移峰填谷和节约用电,统称为用电需求侧管理,英文缩写为DSM。美国在70年代开始用电需求侧管理工作,在三十年时间里,政府陆续出台了鼓励用电需求侧管理项目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直接提供经费、提供各种低息或无息贷款、鼓励各行业投资此类项目并给予电价政策回收投资、提供购买蓄能节能设备的价格折扣等。在亚洲,泰国、菲律宾、斯里兰卡等发展中国家都开展了需求侧管理工作,也收到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国外,工厂车间、办公楼、商场、医院、学校甚至居民住宅等建筑物都可以看到蓄能技术的应用,使用范围非常广阔,可以说前途光明。

地源热泵、冰蓄冷综合应用的经济性分析方案说明

浅析地源热泵、冰蓄冷综合应用的经济性 摘要:建筑节能是近年来世界建筑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向,也是当代建筑科学技术的一个新的生长点。由于建筑能源的消耗占总能源消耗的60%以上,因此,在建筑节能中,冰蓄冷、地源热泵等节能技术的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同时有利于优化传统的空调冷热源型式,促进节能减排。本文以省图书馆项目为例,浅析地源热泵与冰蓄冷技术综合运用的可行性方案和经济性分析。 关键字:公共建筑节能冰蓄冷地源热泵经济效益 目前国建筑能耗占能源消耗总量的比重很大,而大型公共建筑中空调能耗约占整个建筑总能耗的40~60%;在空调系统中,能耗最大的部分集中在冷热源系统,因此,采取节能的冷热源技术对于降低大型公共建筑的总能耗具有显著效果。冰蓄冷、地源热泵作为目前较为先进的节能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某项目为例对其采用冰蓄冷和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方案与采用常规空调系统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综合采用冰蓄冷和地源热泵技术的经济性。 1、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地源热泵 土壤源热泵是利用了地球表面浅层地热资源(通常小于400米深)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 地表浅层土壤的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冬季比环境空气温度高,夏季比环境空气温度低,是热泵很好的供热热源和供冷冷源,这种温度特性使得地源热泵比传统空调系统运行效率要高,供热时比燃油锅炉节省70%以上的能源;制冷时比普通空调节能40%~50%。 2、移峰填谷——冰蓄冷系统 冰蓄冷空调系统即在夜间用电低谷期采用电制冷机制冷,将制得冷量以冰的

形式储存起来;在白天电价高峰期将冰融化释放冷量,用以部分或全部满足供冷需求。蓄冰系统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蓄冰系统能够转移电力高峰用电量,平衡电网峰谷差,缓解供电压力,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节省运行费用。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省,建筑主体为图书馆,总建筑面积约10万㎡。冬夏季冷负荷指标为130W/㎡,夏季空调冷负荷为13000KW,冬季热负荷指标为90W/㎡,冬季空调热负荷为5200KW。 二、空调系统方案概述 本项目既有夏季供冷需求又有冬季供暖需求,因此采用地源热泵系统,能够同时满足冬季供暖和夏季供冷的要求。而地区夏季负荷较大,且供冷时间长,冬季负荷较小且供暖时间较短,因此考虑到地源侧热平衡问题,按照冬季供暖需求配置地源热泵系统。 地源热泵系统承担部分夏季负荷,不足部分考虑采用冰蓄冷系统方案,具有显著的节能优势。 三、土壤热泵系统方案设计 1、土壤热泵机组 根据本项目冬季空调热负荷为5200KW,由地源热泵系统承担冬季全部供热需求,选择2台土壤热泵机组,夏季制冷量2900kw,冬季制热量为2853kW;本项目用户侧空调冷热水供回水系统冬季供暖的供、回水温度为45/40℃,夏季供冷的供回水温度为7/12℃;地源热泵系统地源侧冬季设计供回水温度为5/10℃,夏季设计供回水温度为35/30℃。 2、地下换热器的初步估计

冷热电联产系统的主要实现方式

[1]张泰岩.基于微型燃气轮机的冷热电联产系统仿真[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06. 冷热电联产系统的主要实现方式 冷热电联产系统一般包括:动力系统和发电机(供电)、余热回收装置(供热)、制冷系统(供冷)等。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冷热电联产系统方案的可选择范围很大:与热电联产技术相关的选择有蒸汽轮机驱动的外燃烧式和燃气轮机驱动的内燃烧式方案;与制冷方式有关的选择有压缩式、吸收式或其它热驱动的制冷方式。另外,供热、供冷的热源还有直接和间接方式之分。 在外燃烧式的热电联产应用中,由于常常受到区域供热负荷的限制,背压汽轮机不能按经济规模设置,多数是相当低效率的;而对于内燃烧式方案,由于燃气轮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同时燃气轮机的容量范围很宽:从几十到几十千瓦的微型燃气轮机到300MW以上的大型燃气轮机,它们用于热电联产时既有较高发电效率(30%一40%),又有较高的热效率(4O%一50%),从而是总的能有利用率有很大提高。 2.2.1锅炉+汽轮机+换热器+蒸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系统构成如图2-1所示。首先将锅炉产生的蒸汽作为汽轮机的动力,带动发电机组进行发电,同时汽轮机的排汽余热或者部分抽汽通过换热器全年供应生活用热水及冬季采暖,夏季通过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制冷,另外还需要一台小型蒸汽锅炉作为事故备用。 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短期内不可能改变。采用煤炭作为燃料,成本较低,故本方案特别适用于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目前最成熟的洁净煤燃烧技术是循环流化床锅炉 (CFB),在我国发展很快,十几年来,35-220t/h等各种型号的CFB锅炉已先后生产,其中35t/h、75t/h的CFB锅炉已是成熟产品,为分布式能源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2.2.2小型燃气轮机+余热锅炉+换热器+蒸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储能电站成本与效益比较分析哪种电池更为经济

储能电站成本与效益比较分析哪种电池更为经济? 2017-02-07 09:25:44 关键词:储能电站电池技术储能市场 现以三种不同电池,按照500kW-8h(4000kWh)储能电站,分别比较储能电站成本与效益。见下表1~表2。

表1 三种不同电池储能电站参数表 对表1的参数说明如下: 铅碳电池使用放电深度为60%DOD,所以4000kWh储能电站电池容量需要按照4000kWh/0.6=6667kWh配置; 锂电池使用放电深度为90%DOD,电池容量按照4000kWh/0.9=4445kWh 配置; 动力电容电池使用放电深度为90%DOD,但电池容量有约11.6%裕度,故电池容量按照4000kWh配置。 需要更换电池次数,是按照储能系统每天充放电1次,电池循环次数10000次计算,累计折合运行27年;锂电池和铅碳电池循环次数3000次,需要更换电池3次。

表2 储能电站投资成本与效益比较表 上表2用以下参数计算储能电站投资成本与效益: 商业峰谷电价差,按照以北京1.01元/KWh计算; 储能系统每年电价差收益按照365天计算; 储能系统累计收益年份按照电池使用循环次数10000次计算,为27年。从上表2看,以全寿命使用周期27年计算,有如下结论: 动力电容电池每度电储能成本最低,其次是铅碳电池和锂电池; 动力电容电池储能系统累计总收益高于铅碳电池储能系统; 动力电容电池系统设备累计投资最低,其次是铅碳电池和锂电池。

动力电容电池系统设备初始投资最高,其次是锂电池和铅碳电池。 4000kWh不同电池所建成的储能电站主要存在一下几点差异: 1.由于动力电容电池的充放电效率高, 所以在相同的功率下动力电容电池的配置容量是最小的,起到了节约资源的作用。 2.铅碳电池的每千瓦时电池价格最低,其次是锂电池;动力电容电池每千瓦价格最高。动力电容电池比铅碳电池高5倍多。 3.动力电容电池的循环次数是铅碳电池和锂电池的3倍多。所以在储能电站的27年的使用时间内动力电容电池不需要更换电池,而铅碳电池和锂电池需要更换至少3次以上的电池。 4.动力电容电池的全寿命周期每度电储能成本比铅碳电池、锂电池低很多。 基于以上优势,动力电容电池一定会在储能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现在常用的化学储能电站主要以锂电池储能电站和铅碳电池储能电站为主。近几年由于国家对与化学储能电站的重视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其中主要阻碍化学储能电站的推广的原因则是没有一种符合人们要求的电池。于是在社会的热切期盼之下动力电容电池应运而生。 西安德源纳米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是电力储能电站、储能电源、后备电源、纯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容电池集成设备、不间断电源、应急电源、充电设备、动力电容电池集成设备、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其推出的动力电容电池具有:安全性好、寿命超长、适温性宽、优化设计、充电快速、环保高效、电池回收等七大优势。 安全性好优势:动力电容电池通过了挤压、针刺、短路、加热、震动等安全测试,电池不燃烧、不爆炸。

中撰咨询-大连恒流储能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大连恒流储能电站投资建设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案例模板·仅供参考) 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广州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论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2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1.3.1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1.3.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1.3.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1.4研究的主要过程 1.5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1.6大连恒流储能电站项目总投资估算 1.7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1.8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1.9研究结论 1.10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2.1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2.2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 2.2.1中国制造2025 2.2.2工业绿色发展规划 2.2.3XXX十四五发展规划 2.3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2.4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5项目必要性分析 2.5.1符合产业政策要求

2.5.2有利于发展先进制造业,良好经济社会效益 2.5.3顺应宏观经济环境发展方向 2.5.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2.5.5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三章项目市场分析预测 3.1项目相关产业发展概况 3.2项目行业发展迎来机遇 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4.1厂址的选择原则 4.2厂址选择方案 4.3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4.4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4.5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大连恒流储能电站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5.1建设内容-大连恒流储能电站 5.1.1土建工程 5.1.2设备购置 5.2 项目建设规模 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6.1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6.1.1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6.1.2原辅材料来源 6.2 大连恒流储能电站项目基本生产条件 6.3项目工艺技术设计方案 6.3.1工艺技术方案要求 6.3.2项目技术优势分析 6.3.3设备选型方案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经济性分析

摘要:“冷热电”三联供技术目前正处于飞速发展的进程之中,在一些没有稳定工业热负荷的热电厂,仅凭热电联进行生产,由于热负荷一般会受到季节等外部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因此根本不能完全实现热电联供,那么这就会大大降低电厂供能的热效应与热经济性。以热电厂的供热为主要能源物质,利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进行集中化的制冷,从而能够很快实现热电冷三联供,可以使得热电厂的热负荷相对较为平稳,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热电机组的负荷因子,因此热经济性非常之高。本文主要对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经济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探究,旨在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高效运营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冷热电”三联供经济性分析耗能 1、引言 所谓“冷热电”三联供,主要指的是在热电联产的基础之上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能源生产、供应系统,它主要是将电联产及热电分产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进行紧密地结合,最终促使热电厂在生产以及供应热能实现三联供。实行冷热电三联供基本上可以增加供热机组夏季的热承载能力,从而降低了发电所需的煤炭消耗量。由于吸收式制冷机压缩制冷二者相比,单位制冷的能耗非常之高,不仅如此,而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冷热电三联供热的经济学的因素非常之多,热电厂实行冷热电三联供的节能程度的高低,是人们共同关心的一个重要的问题。近些年来,我国国内对冷热电三联供节能效果的研究十分之多,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之中,绝大多数供电厂考虑到最多的因素还是经济方面的消耗等。而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可以得知,当前很多文献报道对冷热电三联供经济性问题进行的报道非常之多,但是这方面的完备的理论研究是非常欠缺的。本文主要对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经济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探究,旨在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高效运营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2、能耗分析 对冷热电三联供进行分析与研究,首先应该对该系统的能耗进行较为深入地分析与探究。下面主要通过对如下方面的阐述来对该系统的能耗加以分析与研究。 2.1 等效燃料利用系数 在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之中,有一项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该系统可以将热转化为冷。当三联供系统在正常运行的时候,可以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与压缩式制冷系统二者的能耗进行对比,对比的方法可以采用等效燃料利用系数来对二者的节能情况加以比较分析。这里所提及的“等效燃料利用系数”,指的就是经过对比的上述两种制冷系统从燃料输入直至最终的等量输出的相对燃料消耗量的倒数。 由于溴化锂制冷系统所需的热量使热电厂增加煤耗量m1,同时增加了发电量,并人供电部门的电网,此发电量就相当于电网增加的电量采用供电系统的煤耗率,将此电量折算成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节煤量m2,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相对比压缩式制冷系统要少耗电,少耗的电折算成节煤量m3,如果m2+m3-m1>0,那么此三联供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就比压缩式制冷系统节能。

天然气发电的经济性分析

4 天然气发电的经济性分析 天然气发电项目的顺利立项、建设和运转,除了保证有充足的天然气来源以外,还将取决于天然气发电的经济性。天然气电站投资相对较小,运行成本较低,其运行经济性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然气价格。此外还与机组容量和循环热效率、运行方式、年利用小时数、建设资金构成及贷款利率等有关。下面就上述因素建立天然气电站的成本和上网电价模型、燃料价格敏感性分析模型和电站运行小时数敏感性分析模型分析天然气发电项目的投资经济性。 4.1 天然气电站的成本构成分析 4.1.1 天然气电站的发电成本计算模型 天然气电站和传统的燃煤电站一样,直接的发电成本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总投资的折旧成本;(2)运行和维护成本;(3)燃料成本。对于正常运行的天然气电站而言,总投资的折旧成本、运行和维护成本基本固定,变化因素较少,可视为固定成本。燃料成本由于受天然气价格、天然气电站发电量等因素的影响,变动较大,故视为可变成本。具体计算模型如下: (1)天然气电站总投资费用 天然气电站的总投资费用主要包括天然气电站的静态投资费用、财务费用(主要是利息支出)以及运行与维护费用三个部分。其中静态投资费用由电站的单位容量造价和装机容量得到。为了体现出全生命周期的总投资费用,将其折算为现值。具体可表示为: ()() =?++?(1) TCR UI K FC MC P A i n /,,

其中,TCR 是天然气电站总投资费用的现值(元);UI 是单位容 量造价费用(元/kW );K 是电站的装机容量(kW ),FC 是财务费用(元); MC 是运行与维护费用(元);i 是折现率(%);n 是电站投产运行期(年)。 (2)天然气电站总投资的折旧成本 根据天然气发电的特殊性,本研究采取按运行小时数分摊固定成本的策略。则电站总投资的折旧成本可表示为: ()()() 111e TCR SUI COD n E n T ??δ?-?-==???-(2) 其中,COD 是电站总投资的折旧成本(元/kWh );SUI 是电站单位动态投资费用(元/kW );?是净残值率;δ是厂用电率(%);T 是机组年运行小时数(h )。 (3)天然气电站燃料费用 天然气电站燃料费用不仅与天然气价格有关,还与发电机组供电效率等因素有关。根据1 kW ·h 输出电力=3.6 MJ ,天然气电站燃料费用可表示为: ()()()13600/4.1868//gas COF Q P η=??(3) 其中,COF 是电站燃料成本(元/kWh );Q 是天然气发热量(kcal/m 3);η是机组供热效率 (%);gas P 是天然气市场价格(元/m 3)。 在天然气发电燃料费用中,除了大部分的发电原料天然气费用外,还包括少部分的水费和材料费。根据相关工程数据资料显示,水费和材料费占燃料费比重极低,约为8元/MWh 。所以结合式(1)~(3),天然气发电成本可表示为:

冰蓄冷中央空调技术原理及经济性分析

冰蓄冷中央空调技术原理及经济性分析 江苏安厦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卢义生 摘要:由于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具有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近几年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以滁州第一人民医院为例,通过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与常规中央空调系统的经济性分析对比,可以看出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关键词:冰蓄冷空调系统常规空调系统经济性分析 国外利用机械制冷机的蓄能空调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但随着机械制造业的进步,蓄能技术的发展很快停滞下来。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蓄能空调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再次得到研究推广。到九十年代中后期,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蓄能空调系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我国于九十年代中期正式引入冰蓄冷空调系统,近年来国家及地方电力部门相继制定了峰谷电价政策及优惠措施以促进冰蓄冷空调的发展。2000年,国家电力公司国电财[2000]114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大峰谷电价推广力度,为此,全国多个省市纷纷出台了分时电价政策,一般低谷电价只相当于高峰电价的1/2甚至1/5,而且有取消电力增容费、电贴费等不同程度的优惠,在政策上支持冰蓄冷空调的发展。近两年来,随着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不断推广,冰蓄冷空调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机电专业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北京制冷学会常务理事宋孝春表示:“冰蓄冷空调系统是人类在面对能源危机时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技术革新,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我国冰蓄冷空调市场已走向成熟,全国范围内,近两年的工程几乎等于前十年的总和。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个数字仍以几何级数字向上递增……” 1冰蓄冷技术介绍 1.1冰蓄冷系统原理 冰蓄冷中央空调是在夜间利用制冷主机制冰,将冷量以冰的形式蓄存起来,然后在白天根据空调负荷要求释放这些冷量,这样在电力低谷段蓄冰,在用电高峰时期就可以少开甚至不开主机。这样就可以将电网高峰时间的空调用电量转移至电网低谷时使用,从而利用峰谷电价政策,达到为用户节约电费的目的。 在一般大楼中,空调系统用电量占总耗电量的35%~65%,而制冷主机的电耗在空调系统耗电量中又占65%~75%。在常规空调设计中,冷水主机及辅助设备容量均按尖峰负荷来选配,这不仅使空调系统的电力容量增大,而且使得主机等空调设备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处于低效率的部分负荷状态运行,设备利用率也低,投资效益低。

天津储能设备研发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天津储能设备研发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报告摘要说明 2017年,在强制性的RPS配额制政策、10座老燃煤电厂计划关停以及能源转型等因素的驱动下,韩国持续推动储能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应用,政府主要通过激励措施,例如为商业和工业客户提供电费折扣优惠等方式,来支持储能系统的部署。同时,为化解电力供需主要矛盾,韩国政府势必寻找替代解决方案,支持储能技术应用纳入政策规划,未来储能将在能源可靠供应和绿色供应的驱动下发展和应用。 储能是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高占比能源系统、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支撑技术。随着各国政府对储能产业的相关支持政策陆续出台,储能市场投资规模不断加大,产业链布局不断完善,商业模式日趋多元,应用场景加速延伸。在国内,系列政策的出台加速为储能产业大发展蓄势,行业到了爆发的临界点,储能的春天正在到来。根据美国能源部全球储能数据库的数据,1997~2017年,全世界储能系统装机增长了70%,到170吉瓦左右(见图2)。如今储能市场在各国政府的政策鼓励下得到了积极的发展,最近几年间新建储能项目及其装机总规模有望增加数倍。 该储能设备项目计划总投资3766.8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273.0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6.89%;流动资金493.8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3.11%。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4509.00万元,总成本费用3446.20万元,税金及附加67.22万元,利润总额1062.80万元,利税总额 1276.61万元,税后净利润797.1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79.5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8.21%,投资利税率33.89%,投资回报率21.16%,全部投资回收期6.23年,提供就业职位80个。 近年来储能技术不断发展,许多技术已进入商业示范阶段,并在一些 领域展现出一定的经济性。以锂电、铅酸、液流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技术 不断发展走向成熟,成本进一步降低;以飞轮、压缩空气为代表的机械储 能技术也攻克了材料等方面的难关,产业化速度正在加快;而以锂硫、锂 空气、全固态电池、钠离子为代表的新型储能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取得了 技术上的进步。总体来看,机械储能是目前最为成熟、成本最低、使用规 模最大的储能技术,电化学储能是应用范围最为广泛、发展潜力最大的储 能技术。目前,全球储能技术的开发主要集中在电化学储能领域。 近年来,随着清洁能源发电的广泛应用,储能行业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以钒电池为代表的储能电站建设,为电网接纳可再生能源发电 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促进了节能减排。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36 制冷与空调 2006年第2期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陈允轩?陈梅倩杨润红范莉娟张田田刘保林 (北京交通大学 100044 【摘要】本文在介绍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两种经济分析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对某一大厦的冰蓄冷空 调与常规空调设计的投资比较的经济性分析,论证了采用冰蓄冷空调系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分析了影响冰蓄冷空调几种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冰蓄冷空调 ; 经济性分析; 低温送风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Ice Cool-storag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Chen Yunxuan Ceng Meiqian Yang Runhong Fan Lijuan Zhang Tiantian Liu Baolin (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Control Engineering,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100044 【Abstract 】 In this paper, two models were introduced on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ice-storag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Combined with a project example, it compared ice-storage air-conditioning with normal air-conditioning and demonstrates that ice-storage air-conditioning can bring a good economic result and also analysis several factors which affect economic result of ice-storage air-conditioning 【Abstract 】 ice-storage air-conditioning ; economic analysis ; low-temperature air supply ?

年产xx套储能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xx套储能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摘要说明 中国电化学储能市场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导,铅蓄电池储能是重要组成部分。在2018年中国电化学储能新装机分布中,锂离子电池以70.6%的装机占比占据主导地位;铅蓄电池是电化学储能市场的重要补充,新装机量占比达到27.2%;其余电化学储能方式如液流电池、超级电容、钠硫电池占比合计仅为2.2%。 储能即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储存起来。储能的基本方法是先将电力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存放在储能装置中,并在需要时释放;根据能量转化的特点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动能、势能和化学能等。储能的目的主要是实现电力在供应端、输送端以及用户端的稳定运行,具体应用场景包括:1)应用于电网的削峰填谷、平滑负荷、快速调整电网频率等领域,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应用于新能源发电领域降低光伏和风力等发电系统瞬时变化大对电网的冲击,减少弃光、弃风的现象;3)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站,降低新能源汽车大规模瞬时充电对电网的冲击,还可以享受波峰波谷的电价差。 该储能设备项目计划总投资2873.8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436.6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4.79%;流动资金437.2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21%。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3373.00万元,总成本费用2668.40万元,税金及附加51.34万元,利润总额704.60万元,利税总额853.13万元,税后净利润528.4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24.68万元;达产 年投资利润率24.52%,投资利税率29.69%,投资回报率18.39%,全部投资回收期6.94年,提供就业职位52个。 根据中国储能分会数据显示,我国储能装机主要分布在西北和华东地区,两者合计占装机总规模的49%;其中西北地区主要集中在新疆、甘肃省,华东地区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等省份。此外西南、华南、华北地区储能 装机估摸占比分别为14%、12%及15%;其中西南地区主要集中在云南省, 华南地区集中在广东省,华北地区则主要集中在山东、山西和内蒙古等省份。华中及东北地区的储能装机量极少,占比均为5%,其储能装机主要集 中在湖南省、辽宁省。 近年来,随着清洁能源发电的广泛应用,储能行业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以钒电池为代表的储能电站建设,为电网接纳可再生能源发电 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促进了节能减排。

重庆新建储能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重庆新建储能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报告摘要说明 根据中国储能分会数据显示,我国储能装机主要分布在西北和华东地区,两者合计占装机总规模的49%;其中西北地区主要集中在新疆、甘肃省,华东地区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等省份。此外西南、华南、华北地区储能 装机估摸占比分别为14%、12%及15%;其中西南地区主要集中在云南省, 华南地区集中在广东省,华北地区则主要集中在山东、山西和内蒙古等省份。华中及东北地区的储能装机量极少,占比均为5%,其储能装机主要集 中在湖南省、辽宁省。 储能即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储存起来。储能的基本方法是 先将电力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存放在储能装置中,并在需要时释放;根 据能量转化的特点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动能、势能和化学能等。储能的目的 主要是实现电力在供应端、输送端以及用户端的稳定运行,具体应用场景 包括:1)应用于电网的削峰填谷、平滑负荷、快速调整电网频率等领域, 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应用于新能源发电领域降低光伏和风 力等发电系统瞬时变化大对电网的冲击,减少弃光、弃风的现象;3)应用 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站,降低新能源汽车大规模瞬时充电对电网的冲击,还 可以享受波峰波谷的电价差。

该储能设备项目计划总投资21005.3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508.3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9.07%;流动资金6497.0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0.93%。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43388.00万元,总成本费用32925.02万元,税金及附加401.61万元,利润总额10462.98万元,利税总额12307.76万元,税后净利润7847.2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460.52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9.81%,投资利税率58.59%,投资回报率37.36%,全部投资回收期4.18年,提供就业职位805个。 近年来,随着清洁能源发电的广泛应用,储能行业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以钒电池为代表的储能电站建设,为电网接纳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促进了节能减排。 中国电化学储能市场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导,铅蓄电池储能是重要组成部分。在2018年中国电化学储能新装机分布中,锂离子电池以70.6%的装机占比占据主导地位;铅蓄电池是电化学储能市场的重要补充,新装机量占比达到27.2%;其余电化学储能方式如液流电池、超级电容、钠硫电池占比合计仅为2.2%。

冰蓄冷空调改造设计及经济性分析重点

56 科技创新导报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2012NO.08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工业技术 科技创新导报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用电需求日益紧张。尤其近几年来,每逢夏季高温阶段,拉闸限电现象时有发生。根据电力部门预测,严峻的用电形势未来几年仍将持续,电力缺口依然存在。我国的大中城市在高峰用电期间空调用电约占整个用电负荷的30~40%。因此,如何节约电能成为当务之急。目前冰蓄冷空调系统可以实现“移峰填谷”的优点引起了许多大型用电企业的重视。冰蓄冷空调是利用夜间低谷电力制冰,贮存冷量在白天用电高峰时段放出冷量取代或补充制冷,从而得到削峰填谷的作用。蓄冷空调系统可均衡电网峰谷负荷,提高生产设备运行经济性,在电力部门实施峰谷分时电价政策下,调峰运行可节省运行费用,并在电力需求紧张时更优化地保证生产任务正常进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在冰蓄冷系统中,有全部蓄冷,见图1和部分

蓄冷,见图2。而大多数实际工程中采用部分蓄冷的方式,只有少数工程中在其使用情况特殊,或者该地区电力奇缺的情况下才采用全部蓄冷的方式[2]。 全部蓄冰模式如图1所示,其蓄冷时间与空调制冷时间完全错开,在夜间主机在电力低谷期全负荷运行,制得空调所需要的全部冷量。在电力高峰期,主机不需要运 行,所需冷负荷全部由融冰来满足。全部蓄 冷时,蓄冷设备要承担空调所需要的全部冷量,故其运行费用虽然很低,但系统的储冰容量、主机及配套设备容量均较大,系统的初期投资也较高。 部分蓄冷模式如图2所示[2],是指在夜间低谷电价期间制冷设备运行,存储部分冷量,白天空调期间由一部分空调负荷由蓄冷设备承担,另一部分则由制冷设备承担,在设计中制冷机可以昼夜运行。此类模式虽然运行费用较全量储冰高,但系统的储冰容量、主机及配套设备容量均较小,系统的初期投资也较低。是理想的冰蓄冷系统。 冰蓄冷空调系统有很多常规空调无法比拟的优点,但它的初投资比常规空调的大,因此对冰蓄冷空调进行经济性研究是冰蓄冷空调技术应用的前提[3]。 结合南京某军工企业实际,依据建筑物使用功能、土建条件、空调负荷分布特点、电力峰谷时段及电费计价结构等,考虑冰蓄冷技术改造成本与经济效益的分析,本企业选择部分储冰模式。本文将详细阐述对该企业部分冰蓄冷空调的改造设计及其经济效益分析,为其他大型用电企业进行冰蓄冷空调改造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1工程概况 本企业加工车间厂房总建筑面积为27400m 2。空调面积21000m 2。空调设计日峰值冷量为3348kW 。本系统冷源使用常规电制冷空调机组,每台制冷量为 1953kW,共2台同型号冷水主机。车间主要功能是以精密机械加工,精度计量以及办公为主。机密设备生产以及产品计量检测要求环境温度为22±1℃、湿度

冷热电联产技术介绍

天然气冷热电联产技术介绍 一、技术背景 冷热电联产(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CCHP)是一种建立在能源梯级利用概念基础上,将制冷、制热(包括供暖和供热水)及发电过程一体化的总能系统。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不同品质的能源进行梯级利用,温度比较高的、具有较大可用能的热能被用来发电,温度比较低的低品位热能则被用来供热或制冷。这样不仅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而且减少了碳化物和有害气体的排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初期的冷热电联产是在热电联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热电联产与吸收式制冷相结合,使热电厂在生产电能的同时供热和制冷,故初期只立足于热电厂。随着分布式供电概念的提出,冷热电联产得到新的发展,其中分布式供电是指将发电系统以小规模(数千瓦至50MW的小型模块式)、分散式的方式布置在用户附近,可独立输出冷、热、电能的系统。与常规的集中供电电站相比,其输配电损耗较低甚至为零,可按需要灵活运行排气热量实现热电联产或冷热电三联产,提高能源利用率,可广泛运用于同时具有电力、冷热量需求的场所,如商业区、居民区、工业园区、医院等。 199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三十九条中指出:“国家鼓励发展下列通用节能技术:推广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提高热电机组的利用率,发展热能梯级利用技术,热、电、

冷联产技术和热、电、煤气三联供技术,提高热能综合利用率”。政府有关部门十分重视热电联产技术的发展,2000年8月22日有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国家环保局联合发布了计基础(2000)1268号《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为热电联产和冷热电联产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保证。 二、天然气冷热电联产系统的类型 天然气冷热电联产系统的模式有许多种,无论哪种模式都包括动力设备和发电机、制冷系统及余热回收装置等主要装置。动力设备主要有燃气轮机、内燃机、微燃机及燃料电池等,制冷装置可选择压缩式、吸收式或其它热驱动制冷方式,主要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剂,包括单效、双效、直燃机等。总的来说,冷热电联产有以下几个经典模式: 1)直燃型(烟气型、余热型)冷热电三联供。如燃气轮机+余热型溴化锂冷热水机组系统,燃气轮机+排气再燃型溴化锂冷热水机组系统,以及燃气轮机+双能源双效直燃式溴化锂冷热水机组系统等。如图1所示。 2)燃气-蒸汽轮机联合循环。即燃气轮机+余热锅炉+汽轮发电机+蒸汽型吸收式制冷机组系统,如图2所示。 3)内燃机前置循环余热利用模式。如图3所示。

太原储能设备研发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太原储能设备研发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摘要说明 2017年,在强制性的RPS配额制政策、10座老燃煤电厂计划关停以及能源转型等因素的驱动下,韩国持续推动储能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应用,政府主要通过激励措施,例如为商业和工业客户提供电费折扣优惠等方式,来支持储能系统的部署。同时,为化解电力供需主要矛盾,韩国政府势必寻找替代解决方案,支持储能技术应用纳入政策规划,未来储能将在能源可靠供应和绿色供应的驱动下发展和应用。 储能是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高占比能源系统、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支撑技术。随着各国政府对储能产业的相关支持政策陆续出台,储能市场投资规模不断加大,产业链布局不断完善,商业模式日趋多元,应用场景加速延伸。在国内,系列政策的出台加速为储能产业大发展蓄势,行业到了爆发的临界点,储能的春天正在到来。根据美国能源部全球储能数据库的数据,1997~2017年,全世界储能系统装机增长了70%,到170吉瓦左右(见图2)。如今储能市场在各国政府的政策鼓励下得到了积极的发展,最近几年间新建储能项目及其装机总规模有望增加数倍。 该储能设备项目计划总投资6649.9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422.4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1.54%;流动资金1227.4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46%。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11930.00万元,总成本费用9292.65万元,税金及附加130.26万元,利润总额2637.35万元,利税总额3131.38万元,税后净利润1978.01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153.3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9.66%,投资利税率47.09%,投资回报率29.74%,全部投资回收期4.86年,提供就业职位230个。 近年来储能技术不断发展,许多技术已进入商业示范阶段,并在一些领域展现出一定的经济性。以锂电、铅酸、液流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技术不断发展走向成熟,成本进一步降低;以飞轮、压缩空气为代表的机械储能技术也攻克了材料等方面的难关,产业化速度正在加快;而以锂硫、锂空气、全固态电池、钠离子为代表的新型储能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取得了技术上的进步。总体来看,机械储能是目前最为成熟、成本最低、使用规模最大的储能技术,电化学储能是应用范围最为广泛、发展潜力最大的储能技术。目前,全球储能技术的开发主要集中在电化学储能领域。 近年来,随着清洁能源发电的广泛应用,储能行业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以钒电池为代表的储能电站建设,为电网接纳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促进了节能减排。

冰蓄冷空调系统经济性分析

冰蓄冷空调系统经济性分析 摘要:现阶段,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推进 了空调系统的快速普及,所以空调用电量也越来越大,这便导致城市电力供需矛 盾愈发尖锐。而冰蓄冷空调系统便具有“移峰填谷”的特点,然而与常规空调相比,这种空调需要较大的初投资,所以经济性分析是冰蓄冷空调进推广应用的前提条件。鉴于此,本文针对冰蓄冷空调系统,分析了其特点、经济分析方法和常见的 影响因素,最后还以某工程为背景,分析比较了其和常规空调在经济性上的差别,仅供参考。 关键词:系统经济性;冰蓄冷空调;分析 目前,中国的电力需求增长得越来越快,年发电量和发电机组容量都名列世 界第二位。然而供电高峰电力不足、电力低谷过剩之间的矛盾却越来越突出,电 网的峰谷差多已远远超过最大负荷的1/3。所以,冰蓄冷空调系统以其“移峰填谷”电力负荷的作用而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推广应用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关键 在于用户经济收益的预期。 一、冰蓄冷空调系统的整体特点 1、“移峰填谷”是指制冷机组在晚上低谷期,蓄存冷量以供用电高峰段使用, 基于低谷段的优惠电价,能将总的运行费用降低; 2、与常规空调相比,冰蓄冷空调中的制冷设备用于满负荷运行时间更多,这对提高制冷机运行效率有利; 3、在夜间大气具有较低的温度,能将冷凝温度降低,进而同步提高制冷机的能效比COP(每降低1℃冷凝温度,约能将产冷量约提高2%)与制冷量; 4、与普通空调相比,蓄冷式空调往往会减少制冷机容量,乃至其附属电力及运转设备的功率或容量,进而节约投资上述设备的费用;而蓄冷空调系统却需要 更高的一次性投资,主要是增添了蓄冷用的设备; 5、“移峰填谷”使冰蓄冷系统在总体上将电能的利用率、使用输发电设备的效 率提高了;而对于每个蓄冷系统来说,往往比常规空调系统消耗更多的能源。这 主要是由于在进行蓄冷时,冰蓄冷空调系统往往会需要制冷机组降低蒸发温度, 而理论上每降低1℃的蒸发温度,则制冷机组需要平均约增加3%的耗电率;还有 蓄冷设备的二次换热及散热损失等。 二、冰蓄冷空调系统分析经济性的方法 在经济分析方法中,作为一种最早也最广的使用方法,简单静态经济评价法 一般用投资冰蓄冷空调所需添加的费用除以每年运行所节省的费用,来算出投资 回收期。 1、初投资冰蓄冷空调系统所需添加的费用 IS-IC=△I 其中,IS表示初投资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费用(元);IC表示初投资常规空调 系统的费用(元);△I表示初投资冰蓄冷空调系统所需添加的费用(元)。 2、全年运行冰蓄冷空调系统所节约的费用 PC-PS=△P 其中,PS表示全年运行冰蓄冷空调系统的总电费(元);PC表示全年运行常规空调系统的总电费(元);△P表示全年运行冰蓄冷空调系所节约的电费(元)。 3、实际的投资回收期

浙江储能设备研发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浙江储能设备研发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报告摘要说明 近年来,随着清洁能源发电的广泛应用,储能行业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以钒电池为代表的储能电站建设,为电网接纳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促进了节能减排。 近年来储能技术不断发展,许多技术已进入商业示范阶段,并在一些领域展现出一定的经济性。以锂电、铅酸、液流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技术不断发展走向成熟,成本进一步降低;以飞轮、压缩空气为代表的机械储能技术也攻克了材料等方面的难关,产业化速度正在加快;而以锂硫、锂空气、全固态电池、钠离子为代表的新型储能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取得了技术上的进步。总体来看,机械储能是目前最为成熟、成本最低、使用规模最大的储能技术,电化学储能是应用范围最为广泛、发展潜力最大的储能技术。目前,全球储能技术的开发主要集中在电化学储能领域。 该储能设备项目计划总投资20784.5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939.5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88%;流动资金5844.9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12%。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46349.00万元,总成本费用36557.03万元,税金及附加362.89万元,利润总额9791.97万元,利税总额11505.48万元,税后净利润7343.9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161.50

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7.11%,投资利税率55.36%,投资回报率35.33%,全部投资回收期4.33年,提供就业职位972个。 2017年,在强制性的RPS配额制政策、10座老燃煤电厂计划关停以及能源转型等因素的驱动下,韩国持续推动储能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应用,政府主要通过激励措施,例如为商业和工业客户提供电费折扣优惠等方式,来支持储能系统的部署。同时,为化解电力供需主要矛盾,韩国政府势必寻找替代解决方案,支持储能技术应用纳入政策规划,未来储能将在能源可靠供应和绿色供应的驱动下发展和应用。 储能是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高占比能源系统、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支撑技术。随着各国政府对储能产业的相关支持政策陆续出台,储能市场投资规模不断加大,产业链布局不断完善,商业模式日趋多元,应用场景加速延伸。在国内,系列政策的出台加速为储能产业大发展蓄势,行业到了爆发的临界点,储能的春天正在到来。根据美国能源部全球储能数据库的数据,1997~2017年,全世界储能系统装机增长了70%,到170吉瓦左右(见图2)。如今储能市场在各国政府的政策鼓励下得到了积极的发展,最近几年间新建储能项目及其装机总规模有望增加数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