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

Look at the elephant

T: Come on, boys and girls. Look at the elephant.

S1: Wow! It s so big.

S2: Look! It has a long nose and a short tail.

S3: It has big ears and small eyes!

T: Look there! What's that?

S1: It's a panda.

S2: No, it's not a panda. It's a bear!

T: Good! A panda is black and white.

教育目标:

1.学生能听懂、会说主要句型“It has…”以及句型“It is…” 、“He has…”、“She has…”,并在各种情境中得体运用。

2.以活动为途径,渗透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

3.通过小组竞赛和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教学重点:

1.学生能听懂、会说主要句型“It has…”以及句型“It is…”、“He has…”、“She has…”,并在各种情境中得体运用。

2.形容词“big,small,fat,thin,long,short”的运用。

教学难点:

1.句型“It has…”与“He has…”、“She has…”的区别以及运用。

2.形容词“big,small,fat,thin,long,short”的运用。

课前准备:

1.制作教学辅助课件。

2.制作一些动物头饰,有大象、老虎、河马、熊猫、猴子、猫、狗、猪、鱼、老鼠等。

3.在评价方面,制作一个过程性评价——五只青蛙比赛跳远,看谁跳得快,跳得远。

板书设计:

教学方法:

1.TPR教学法

2.游戏教学法

3.任务驱动型教学法

教学步骤:

Greetings

T: 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

S: Good morning,Mr.Fu.

T: Glad to meet you.

S: Glad to meet you.

Warm up

T: Sit down,Stand up.

Long,short,big, small.

Thin, fat, cry, laugh.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老师带领学生对有特点的形容词进行体验性的表演。

T: Touch your nose.

Touch your eye.

Touch your ear.

Touch your mouth.

Touch your tail.

游戏让学生缓解了紧张的情绪,同时对描述身体部位的单词进行了适当的复习,为下一教学环节作了铺垫。

Presentation

T: Oh,sorry, we have no tails. But animals have tails. Let's go to the zoo. Come on boys and girls. 1.2.3.Go,go,go,go!

T: Look, here is the zoo. Sit down, please.

Look at the elephant! Big or small?

在这里,老师和学生一起找大象的生理特点,把热身环节的形容词和身体部位词语都用上了。

S: It's big.

T: Look, what's that?

S: It's a tail.

T: Long or short?

S: Short. It has a short tail.

T: What's that?

S: It's a nose. It has a long nose.

T: How about this?

S: It's an ear.It has big ears.

S: It has small eyes.

T: Look there,what's that?

看完大象,老师学生一起看另一种动物课文里面提到的熊。这一环节是以游戏形式出现的,先只出示动物的局部,让学生来猜,这既是一个发散思维过程,同时又起到了复习单词的目的,还为下一个教学环节起到了铺垫作用。

S: It's a panda.

T: Maybe.

S: It's a bear.

T: Good! A panda is black and white.

T: Here comes an elephant.

在这里出示板书,让学生对本课的知识点有一个完整的了解。板书的左边是一只大象,右边是相对应的句型“It has …”。

T: Who can say something?

S: It has a short tail.

It has big ears.

It has a long nose.

It has small eyes.

Etc.

Text

T: OK. Now, listen to the text carefully! What animals can you hear in the test?

在看完动物后,马上进入到课文部分。先让学生听课文,练习听力,同时让学生在情景里尽量理解课文;然后分句听课文;最后跟读课文,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把握。

S: Elephant, Panda, Bear.

T: Read together!

Practice

T: Who has a short tail?

这个教学环节是一个发散思维环节,CAI课件提供了三个动物的身体部位,分别是短尾巴、小耳朵和大眼睛,让学生根据这三个部位来说动物,达到复习动物单词的目的。

S: A pig has a short tail.(rabbit/elephant/sheep)

T: Who has small ears?

S: A hippo has small ears.(Dog/horse/cat)

T: Who has big eyes?

S: A tiger has big eyes.(Panda/Bear/Man)

Activities

T: Animals are lovely. I love animals.Do you love them?

这是一个操练句型环节。老师制作了许多动物头饰,有大象、老虎、河马、熊猫、猴子、猫、狗、猪、鱼、老鼠等,让每一个学生都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朋友,在小组里讨论自己的动物朋友的特点,再给大家表演。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在这里我适时地贯穿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和动物交朋友。

S: Yes.

T: Now,choose your animal friends.

T: I have an animal friend.It's a panda.

S: A pig. A rabbit. A tiger.

T: Panda is my friend.It has big eyes.It has a short tail.It s black and white.S: Practise the sentence by yourselves.这一环节是句型操练环节,但是操练又不是机械性的操练,而是每个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动物进行描述,操练有趣味性,学生愿意开口练习。

Activities

T: Mr.Fu is your new friend, yes or no?

老师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的关系不光是师与生的关系,更应该是朋友关系,教师以此切入点设计了一个介绍自己的好朋友的情景。老师先示范自己的一个朋友,然后让学生介绍自己的

好朋友。学生当然熟悉自己朝夕相处的朋友,说起来很自然。这个环节也是一个对课文的拓展,把课文中的句型“It has …”拓展到“I have …”、“He has…”、“She has…”。

S: Yes.

T: I have big eyes.I have a small mouth. I have a new friend.He is LI SHUAIQI.

T: Hello.

S: Hello.

T: He has big eyes.He has a small nose.He is handsome.

T: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friend in your group.Who can try?

T: Now,Let's see which group is No.1.Congratulations.

即时的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在课的最后来个终结性评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是评价的主体,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课改精神,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延续。

T: Animals are our good friends.But sometimes be careful.Why? Let's see!

动物是好朋友,但有的时候动物也很危险,要学生小心危险的野生动物,学会保护自己。另外,给学生留下一个小小的悬念,让学生对课堂有种依依不舍、留连忘返的感觉。

三、教学反思

我这节课主要是讲动物,动物很受该年龄段的学生欢迎,学生感兴趣,因此,我的整节课都围绕动物展开。热身环节,我设计的是一个师生共同表演的活动,首先对形容词进行体验性的表演,包括长、短、大、小、胖、瘦,接着玩了一个摸身体部位的游戏。在这一活动中,师生互动非常理想,对一些有特点的词语,如胖、瘦、长,表演起来很风趣,学生很感兴趣,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情绪。这一热身活动达到了目的,学生既复习了形容词,又复习了身体部位的单词,为下一教学环节作了很好的铺垫。在热身的最后,我安排了一句“Touch your tail”,让学生不知所措,老师以“Oh,we have no tails.But animals have tails”过渡到下一教学环节,自然而又幽默。老师带学生有节奏地踏步来到“动物园”,一起看大象。在动物园的场景里,师生一起描述大象的特点,然后老师再把大象的特点一一板书于黑板上。说完大象的特点,老师带学生一起学习课文全文。从学到用,我设计的是一个发散思维环节,CAI课件提供了三个动物的身体部位,分别是短尾巴、小耳朵和大眼睛,让学生根据这三个部位来说动物,达到复习动物单词的目的,同时让学生初步使用重点句型“It has…”,这个环节学生反应很热烈,达到了目的。接下来老师提问:“Do you love animals?”由此进入到下一教学环节。老师把预先准备好的动物头饰拿出来,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动物朋友,然后再对选择的动物朋友进行特点描述。在这里,我给学生提供了一分钟的小组讨论与交流的时间,这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新课程理念。学生对自己选择的动物特别感兴趣,举手的同学特别多,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和郑州学生是第一次上课,我抓住这一切入点,先介绍了一个朋友的特点“I have a new friend.He is LISHUAIQI.He has a small nose.He has big eyes.He has a small mouse”,引出要拓展的句型“He has…”和“She has…”,然后让学生说自己班上的好

朋友的特点。学生对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好朋友当然再熟悉不过了,而且他们特别愿意介绍,因此,课堂气氛又一次被带动起来了。学生在这里也有精彩表现,有一个学生这样描述:“He has a small nose,a small mouse,small eyes.”引起在场老师的一阵笑声。最后说说这节课的评价方式,我用了许多口头评价,如“OK,good,wonderful,very good”。当学生出错时,我用的都是激励性言语,如“Do better next time.Try next time”。整节课我还有一个过程性的评价,五只代表不同小组的青蛙比赛跳远,哪个学生回答问题回答得好,相应的青蛙就可以跳一步,最后跳得最远的青蛙代表的小组就是本节课的冠军。这样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热情和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复习以前学过的动物单词的基础上学会用句型“It

has …”来描述它们的身体特征。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这节课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第一,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体验和参与。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在生活中能运用它解决问题。在学生们学习了新知识以后,我设计了让他们为本地的动物园作英文简介的任务。每个小组有两张事先发到组内的纸,其中一张贴上了一些关于动物描述的句子,另一张分别贴上了一个不同的动物,学生们必须从一张纸上选出关于本组动物正确的描述贴在另一张上,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读出句子呈现本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这样,一方面让学生能够在一种较为真实的环境中运用英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达到认读的目的。

第二,注重学科间的整合,拓宽学生知识面。21世纪的学生应该在课堂上不断接触到更多的信息、知识,以便让自己能逐渐拥有较强的知识储备来面对以后的挑战。因此,在学生们学会描述动物以后,我将内容扩展到动物的生活习性及在中国的生活地,同时,让学生在地图上将这几个地点贴上相关的动物。这样,学生们不光会觉得非常有趣,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增加了他们的地理和生物知识。

第三,深化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在教学的最后,我还是在考虑如何让学生能更主动、更好地运用本课的语言,所以,我将知识引申到了人物的身上。但由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的身体特征不是太明显,所以,我先使用了一些学生们很喜欢也非常熟悉的卡通人物让学生们用“He/She has…”进行描述。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描述自己的好朋友等。

第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互助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未来社会的人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因此,本节课,我在让学生观察大象并教会他们描述了以后,其余我布置在教室中的动物都让学生们自己观察了以后进行描述,这样使这个句型的使用更真实。另外,在Warm up 时,五个小组自己给自己组取一个动物名字的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环节,贯穿课堂的组际间的竞赛有效地推动了教学的进程。

第五,教学环境的布置营造了真实的氛围。我将较大的动物玩具分别放在了教室的不同地方,将整个教室布置成了动物园,让学生们在参观动物的时候进行学习。但由于学生较多,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观察得很清楚,所以这个环节用课件呈现可能会好一些。

教学反思

在这堂课中,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1.根据新课程理念,运用了任务教学法,并把它与情景教学法、交际法和多媒体很好地结合,并一步步落实此任务。

2.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如瞎子摸象的游戏、游动物园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动脑,动手,动口,动眼,动耳,动脚。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过渡自然。

3.突破传统的对话模式,让学生离开座位,游动物园,并从学生中选出若干学生做导游,进行讲解,这时学生并没有坐下,而是跟着导游,边走,边游,边看,边听。同时进行课程的整合,适时渗透思想文化教育。

另外,瞎子摸象的游戏如果事先不让学生看到大象效果会更好,同时游戏的时间要缩短。

最新版小学英语新课标

2011版义务教育小学英语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和大调整的变革时期,呈现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态势。作为一个和平发展的大国,中国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国际责任与义务。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学习和使用英语对吸引人类文明成果、借签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增进中国和世界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能够为提高整体国民素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的国际交流能力奠定基础。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他们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还能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的职业发展的机会。学习英语能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学习英语能够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储备能力,也能为他们未来更好地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工具性与人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基本理念(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二)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四)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五)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 (六)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情感态度: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国际视野。 学习策略:谁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动能,话题。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一级: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能书写字母和单词。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二级: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产生的误会加以澄清或解释。 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 Book 5 Module 3 At the weekend. Unit 1 We visited lots of places. 1. 语言知识目标:能听、说、认读本课的重点单词:the British Museum, the London Eye, wheel, wonderful, understand, postcard; 能正确使用动词过去式;能利用What did you do? Where did you go? 询问别人过去做过的事情。 2.语言能力目标 能根据图片听、说相应的单词,能运用What did you do? Where did you go ? 询问过去的事情,并能利用动词过去式熟练表达过去所做的事情。 3.情感、策略和文化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合作,引导学生了解西方的名胜古迹以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5.教学重点:本课中目标句型的运用和单词 6.教学难点:单词The British Museum.的发音和目标句型 7.教学准备:简单的PPT课件、单词卡片、录音机、学生准备旅游的照片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次优质课大赛,不让教师与学生见面,因此,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环境出发多方面考虑,在教学设计中突出课程标准中

“以人为本”的理念,设计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面对五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可是在自由表达方面存在困难,教学设计中我突出了教学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又因为是借班上课,我对学生不熟悉和学生对我的课堂口语的陌生,也许课堂会产生很多的不和谐。为此我有效将评价及时运用到课堂中,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 一、Warming-up 1greeting: T: Hello, everyone! My English name is Amy, nice to meet you . Ss: Nice to meet you, too. T: Do you like English songs ? Let’s sing a song “where did you go ? (设计意图:与学生口语的对话,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利用歌曲中的问句where did you go ? What did you do? 激活学生的思维,为新课的语言知识结构做好铺垫。) 二、presentation 1lead in T: where did I go at the weekend ? let’s play a game ? Guess ,look at the screen (看图读句子) Write down a title: Module 3 At the weekend (设计意图:结合猜的游戏,引出要学习的句型和本模块的主题,并解释周末在中国和西方不同的文化差异。)

学科育人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学科育人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华阳桥学校金瑞芳摘要:以《2011年版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所示“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这一课程理念为核心,以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学科育人存在的问题为抓手,探讨如何将“学科育人”的意识根植于自己的教学理念之中,继而落实到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最终在教学效果中体现一定的育人价值,真正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既能够学习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又能够获得语言体验,提高语言综合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素质教育学科育人学生发展 《2011年版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涵盖了英语课程的方方面面,但是“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这一理念首先明确了英语课程的基本定位,那就是要在英语课程中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科的育人价值。对照新老课标的基本理念,这一点诠释得更为完善,且位于整个基本理念的首位,可见其重要性及必要性。由此可见,英语课程承担着学科育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使语言学习的过程不仅能帮助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要提升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这也体现了英语课程对学生发展的多重意义。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学科育人存在的问题 (一)教和考的一致性,让教师先“学科”后“育人” 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还存在着一些尚未消除的遗留问题,未能彻底改变教学中教师“为应试而教”,学生“为应试而学”的传统教学观念。 在学科教学领域中,有部分英语教师对本学科教育价值的选择还只是停留在“传道解惑”上,教会学生单纯地去记忆一些教材中出现的重点英语单词,或者学习一些简单的英语语法知识。在课堂上,这些英语教师往往更多地去关注词汇与语法以及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提高,确保学生有一定的语言知识积累以及在考试时不出差错,成绩优良;另有一些教师虽已有学科育人的崭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关注到学生语言方法与技能,甚至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发展,但大多仅为点缀,至于学生的学科情感和学习态度、认知策略和交际策略以及思维意

最新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2015.3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小学开设英语的地区日益增加,规模迅速扩大。教学实验项目的开展为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提供了经验和基础。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21世纪我国国民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秋季起,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为指导全国小学英语教学,特制订小学英语课程基本要求(试行),作为小学英语课程实施、教学评价、教材审查和选用的主要依据。 一、课程目的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起始年级与课时安排 小学英语课程开设的起始年级为三年级。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应遵循长短课时结合、高频率的原则;保证每周不少于三次教学活动。三、四年级以短课时为主;五、六级长短课时结合,长课时不低于两课时。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目前对小学英语教学共提出两个级别的要求:一级为小学三、四年级的教学目标要求,二级为小学五、六年级的教学要求。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超过二级的要求,有困难的地区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可以适当降低要求。 四、教学的目标要求 级别一级 目标类别听、做 目标描述 ●能根据听到的词语识别或指认图片或实物 ●能听懂课堂指令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能根据指令做事情,比如指图片、涂颜色、画图、做动作、做手工等 ●能在图片和动作的提示下听懂小故事并做出反应。 目标类别说、唱 目标描述 ●能听录音并进行模仿 ●能相互问候 ●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等 ●能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如喜欢和不喜欢 ●能够根据表演猜意思、说词语 ●能唱简单的英语歌曲15-20首,说歌谣5-20首 ●能根据图、文说出单词或短句 目标类别玩、演

小学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5篇

小学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5篇 小学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1 英语课程的学习在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而要做好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就要了解新课程对小学英语的要求,以指导教学实践。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通过学习,我对教学评价有了较深刻的体会。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 一、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是教学还是评价都应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为出发点。 二、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形成性评价的任 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因而在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活动:对课堂学习活动评比、学习效果自评、访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平时测验等。 三、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风格的差异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在日常的形成性评价中,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或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如果学生对自己某次课堂测验成绩不满意,可以与教师协商,暂不记录成绩,学生在经过更充分的准备之后,可再次参加评价。 四、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 教师要时刻关注评价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反馈作用。因为反馈信息可以帮助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成就、教师教学中的成功之处与不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或不足等,帮助我们根据评价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小学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2 新课标是教育部进行的一次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适应现代教学理念。西宁市教育局也安排了一系列的新课标学习,20xx年7月11-12日我在贾小庄小学现场聆听专家的讲解,颇有收获。在暑假期间我又研读了《英语课程标准》,在这过程中我学习到了许多新的 教学理念。通过学习并结合自己日常教学,我体会到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而要做好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就要了解新课程对小学英语的要求,以指导教学实践。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才会愿意学,要让学生有兴趣,我们首先得让学生感到英语易学,其次让学生乐学,最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小学英语优秀教学设计 (1)

小学英语优秀教学设计(一) Unit8 A camping trip What do you have ? I have… What does he/she have ? He/She has… 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SectionA 1a- 1c) Teaching objects: A. Knowledge objects: a. Be able to grasp some new words about food. b. Can distinguish countable nouns and uncountable nouns. c. Be able to express themselves with the new structure : ---Do you like …? ---Yes, I do./ No, I don’t. B. Ability aims: a.Can develop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though the practice of the target language. b.Gain communicative ability by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C.Emotional objects: a.Get the students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healthy diet. b. Get the students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cooperative spirit. Teaching key/different points: Teaching key points: 1. To learn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2. Help th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structures of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nd “be going to do”. 3. To arou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4. To form a good habit of making schedule for their daily life.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1. To master the structures of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nd “be going to do”. 2.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y. https://www.360docs.net/doc/d88144481.html,e the words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learned in this class to describe situations in the daily life.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1)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基本理念(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二)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三)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四)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五)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六)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情感态度: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国际视野。 学习策略:谁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动能,话题。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一级: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能书写字母和单词。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二级: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产生的误会加以澄清或解释。 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二级1、有兴趣听英语、说英语、背歌谣、唱歌曲、讲故事、做游戏等;2、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主动请教。 四、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 二级1、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2、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3、制订简单的英语学习计划;4、对所学习内容能主动练习和实践;5、在词语与相应事物之间建立联想6、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7、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8、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9、注意观察生活或媒体中使用的简单英语;10、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学生英汉词典。 五、文化意识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 二级1、知道英语中最简单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2、对一般的赞扬、请求等做出适当的反应;3、知道国际上最重要的文娱和体育活动;4、知道英语国家中最常见的饮料和食品的名称;5、知道主要英语国家的首都和国旗; 6、了解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重要标志物,如:英国的大本钟等; 7、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 一、教学建议(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1、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2、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 3、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版)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版) 主讲人:赵玲霞地点:办公室时间:2015.9.22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外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英语是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语种之一。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 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二)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三)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四)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五)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三、设计思路 《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该设计遵循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也考虑到我国民族众多,地域辽阔,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旨在体现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国家英语课程要求从3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标准》第二级为6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五级为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八级为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第三、四、六、七级为第二、五、八级之间的过渡级。过渡级别的设置既有利于对各层次教学的指导,又为课程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提供了依据。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级别不完全等同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各个年级。但是,分级目标对3~6年级、7~9年级和高中各学段或年级的教学和评价以及教材编写提供了循序渐进、稳步上升的指导性要求,有利于课程的整体实施。从3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学校,3、4年级应完成一级目标,5、6年级完成二级目标;7~9年级分别完成三、四、五级目标;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国际视野。 学习策略:谁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 语言技能:听说读写。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

精品文档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 陈燕燕 Part A Let's learn 一、学生分析: 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讲,应该说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同时也具备一些运用的语言知识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们一来学习这样一个关系到他们个人的未来职业爱好的内容应会引起他们更大的兴趣。而教师更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并帮助他们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与目标,并鼓励他们每个人只要脚跳实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实现他们的理想。 二、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进行分析,详细情况如下:1.知识目标: ①能听、说、读、写本课的单词:singer, writer, actor, TV reporter, actress, artist ②能理解、认读句子:What does your father/mother do? He's/She's a/an… 2.能力目标: ①能够简单介绍人物的职业,如:She's a singer. ②能运用句型:“What does your father/mother do?”进行询问,并给出相应回答。 ③能按要求完成Group work的活动 3.情感目标: ①通过本节课,让学生了解和尊重别人的职业。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②能从小树立自己的理想职业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1.重点:掌握以上五种职业的英文表达,并能简单问答、介绍自己的理想。2.难点:①正确区分运用冠词an, a 例如:an actor, a singer ②actor, actress, artist这三个单词比较容易混淆,注意区分。 四、课前准备: ①相关职业的头饰与图片②相关的录相带③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小学英语新课程理念

小学英语新课程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面向全体的核心是使受教育的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是为每一个学生开设的。我们所设计的教学目标也应该是为绝大多数学生可以达到的。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起点不能太高,应从中下层学生的基础出发,教学进度不能太快,教学难度不能太大,坡度不能太陡。当然,在保证课程面向广大学生的同时,我们也要创造条件,满足那些有更多学习潜力的学生的需要。 另外,英语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像能力、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渗透情感教育,使学生心智都得到发展。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正确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在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目标上不仅仅是关注小学生知识有所得,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要使小学生能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拥有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要让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换句话说,小学英语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既要从事教学活动,又要从事教育活动。 2、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习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教材选用和教法设计时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考虑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要求与个体差异。这实际上就是按教育规律办事,使用权不同的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英语学习的乐趣、自信,具有不同的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学习为中心,就是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英语课上成知识传授课,不要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小学英语课一定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学习英语,通过说说、听听、唱唱、玩玩等形式,让小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从而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3、要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氛围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时比教学方法更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小学生朋友、帮助者的身份出现,尊重每一个学生。特别要关爱那些在英语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要尽可能多地为小学生提供实践英语的机会,鼓励他们所做的一切尝试,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增强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参与性,培养合作意识。 (二)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新课程的目标是按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英语课程的九级目标体系设计的。这个目标使得基础教育的英语课程成为了一个整体,而不是像以往的教学大纲那样按小学、初中、高中划分为三个学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把握住各个学段的衔接问题。另外,英语课程的九级目标体系还有利于各地区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去调整课程目标。 英语课程标准的分级式设计与整体性要求,体现了英语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教学的连续性与操作的灵活性。各地的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师资条件差异也很大。我们不能用同一尺度去要求整个小学英语教学。小学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确定各年级的教学要求。教育研究部门和学校管理层也应该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支持小学英语教学为此所做的努力。 三、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小学英语教学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的实施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上都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就目前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主要应该考虑以下几点:一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基本理念 三、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语言技能 二、语言知识 三、情感态度 四、学习策略 五、文化意识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建议 附录 一、语音项目表

二、语法项目表 三、功能意念项目表 四、话题项目表 五、技能教学参考表 六、课堂教学用语 七、词汇表 第一部分前言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

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一、课程性质 外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英语是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语种之一。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新课标,新认识新课标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的新理念,摒弃了过去的教学大纲只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的观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现代课程价值的取向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正确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在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目标上不仅仅是关注小学生知识有所得,能力有所提高,更严重的是要使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2.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习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求教师在教材选用和教法设计时,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考虑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考虑例外年龄段学生的学习要求与个体差异。以学习为中心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英语课上成知识传授课,不要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小学英语课一定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学习英语,通过听听,说说,唱唱,玩玩等形式,让小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喜悦,从而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3.要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氛围是十分严重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调和的师生关系有时更严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小学生的朋友、帮助者的身份出现。尊崇每个学生,特别是关爱那些在英语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要尽可能多的为小学生提供实践英语的机会,鼓励他们所做的尝试,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活动中,增强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参与性,培养合作意识。 二、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敏开放 英语课程标准是采用通用的分级方式,将英语课程标准按照能力水平分成9个级别。同时,英语课程标准又将课程目标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描述。也就是每个级别都需要以学生在上述五个方面的综合行为表现作为发展目标。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林益琼摘要教师毕生都在追求好课堂。而好的课堂教学设计是好课堂的重要前提。本文关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从儿童立场出发,遵循儿童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并结合教学内容解读、挖掘文本内涵及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有效性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所使用的“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谢利民 2005)小学英语学科由于学习者的特点和外语学习的特殊性,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狠下功夫,追求好的教学设计,把握住设计的有效性,充分调动学习者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和目标的真正落实做好准备。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教学设计有效性是指教师为达成一定教学目标所使用的一种系统的方法,这种方法能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征,能优化教学材料,使教学目标得到最大化实现。 二、聚焦课堂教学设计的几个误区 (镜头一)某农村教师在一次市级教研课中获得了一些多媒体课件。她稍微进行了修改就拿到自己的班上进行教学。由于不是自己原创的设计,该教师对很多环节都不是很熟悉,并且自身素质无法驾驭其中的一些环节。学生对该教学设计反映平淡,一些学困生更是跟不上节奏。一节课下来,教学效果离该教师的预期相差甚远。 误区分析:教学设计要做到以生为本,不可拿来主义。 (镜头二)某教师在教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B let’s talk想渗透turn left,turn right,go straight等单词,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设计时采用了蒙眼贴猪鼻的游戏。学生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相当活跃。但是游戏本身与文本话题联系太少,并且游戏太费时,回到对话文本的时候时间已经所剩无几,只得潦草结束。

小学英语教学的文化意识培养

小学英语教学的文化意识培养 兴化市周庄中心小学谢静 【摘要】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所传递的文化信息是英语教学内容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指出了培养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并提出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策略。【关键词】文化意识英语教学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一词包含着极丰富的内涵。文化的经典定义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Tylor)1871年在《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一书中提出: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complex whole),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而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功能学派大师马林诺夫斯基(Bronilsaw Malinowski)则认为:“文化显然是完整的全体(integral whole),其中包括器具与消费货物,各种社群的宪章,人们的思想与工艺,信仰与习惯等。”这两位学者分别代表了狭义文化观和广义文化观。文化包括许多层次和方面,如信仰、习惯、艺术、法律、道德、人情风俗、历史事件等等,真可谓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因而具有广泛性、历史性和多维性。《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从语言的特征和文化的范畴与内容来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语言既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又

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不然将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这种语言。这些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使我深切地体会到,在向学生教授英语时,将英语与它所承载的文化紧密地结合起来的重要性。只有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他们明白中英文化的异同,才能确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使小学英语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培养文化意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教育者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流。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流中屡屡出现错用或误用的现象。美国的语言学家沃尔夫森()说:“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言和语法方面的错误往往比较宽容;与此相比,违反说话规则时则被认为是不够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以"dog "一词为例,在语言意义上,中国的"狗" 与英美国家的 "狗"没有区别,但两个文化群体里的"狗"的文化意义又相差甚远。"狗"一词在中国人看来总是贬义的,汉语中常用"走狗"、"丧家犬"、 "狗仗人势"等来形容所厌恶的人。但是英语国家的人对狗的看法与我们截然不同,他们认为“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忠诚可靠。所以“dog "在英语中往往含有褒义,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lucky dog(幸运儿)。又如;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如:你感觉怎么样?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doc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读书报告 通过对《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学习我认识到: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小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把他们纯粹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填鸭式地问他们灌输在他们眼中枯燥无味,冷冰冰的语法、词汇,他们便不感兴趣,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需要兴趣。就某种意义上讲,学英语就更需要兴趣,因而教师要学会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一、倡导“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发展。 《标准》视学生的发展为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灵活开放的级别要求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充分的条件。新课程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主张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为他们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这就要求我们关注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设计分层教学,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二、构建互动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要大力倡导“用语言做事情”的教学途径和活动形式:“以情景为支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主线、以合作为原则、以技术为手段”的架构突出语言运用。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构建交流、合作、展示等互动式的课堂,给予学生更多参与教学的机会,让学生在互动中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感受成功。互动教学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是专业知识的提供者,学习过程体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活动。改变了只注重语法、单词的教学,而更多的是同学生交流,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