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山煤矿扩建初步设计说明书

狮子山煤矿扩建初步设计说明书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10

第一节井田概况10

第二节地质特征13

第三节矿床开采技术条件18

第四节地质勘探程度及储量25

第五节煤炭资源综合评价26

第二章井田开拓30

第一节井田境界及储量30

第二节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34

第三节开拓现状34

第四节井田开拓38

第五节井筒52

第六节井底车场及硐室55

第三章大巷运输及设备58

第一节运输方式的选择58

第二节矿车59

第三节运输设备选型60

第四章采区布置及装备65

第一节采煤方法65

第二节采区布置77

第五章通风和安全86

第一节概况86

第二节矿井瓦斯涌出量87

第三节矿井通风93

第四节瓦斯抽采107

第五节矿井防冻措施123

第六节灾害预防及安全装备125

第六章提升通风排水和压缩空气设备144 第一节提升设备144

第二节排水系统158

第三节通风设备161

第四节压缩空气设备164

第七章地面生产系统166

第一节煤质及用途166

第二节煤的加工169

第三节地面生产系统169

第四节辅助设施170

第八章地面运输175

第一节概况175

第二节场外公路175

第九章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 177

第一节概况177

第二节平面布置178

第三节竖向设计及场内排水180

第四节场内运输184

第五节矿井其他工业场地布置 185

第六节管线综合布置186

第七节防洪排涝188

第十章电气 189

第一节供电电源189

第二节电力负荷189

第三节送变电 195

第四节地面供电196

第五节井下供配电197

第六节通信198

第七节矿井安全监测系统200

第十一章地面建筑214

第一节设计原始资料和建筑资料214 第二节工业建筑及构筑物215

第三节行政公共福利建筑物215

第四节居住区 218

第十二章给水排水219

第一节概况219

第二节室外给水工程220

第三节室外排水工程225

第四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226

第五节井下消防洒水工程227

第十三章采暖通风及供热234

第一节采暖通风与制冷234

第二节井筒防冻236

第三节锅炉房设备236

第四节室外热力管道237

第十四章节能减排238

第一节节能标准和节能规范238

第二节节能措施238

第三节管理与实践246

第四节节能减排效果分析246

第十五章职业安全卫生247

第一节概述 247

第二节建筑和场地布置247

第三节职业危害因素分析248

第四节主要防范措施预期效果及评价249 第五节辅助矿山救护队254

第六节专项投资254

第十六章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256

第一节概述256

第二节生态破坏及其防治措施 264

第三节污染防治措施268

第四节机构设置及专项投资270

第十七章建井工期272

第一节建井工期272

第二节产量递增计划277

第十八章技术经济278

第一节劳动定员和劳动生产率 278

第二节设计概算283

第三节原煤生产成本287

第四节矿井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89

附录

云南省华鹏爱地资源勘探有限公司于2009年3月提交的《云南省镇雄县狮子山煤矿勘探报告》

云南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于2009年6月26日出具的《云南省镇雄县狮子山煤矿勘探报告》评审意见书云国土资矿评储字[2009]123号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云国土资储备字[2009]135号关于《云南省镇雄县狮子山煤矿勘探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

云南省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2008年8月26日《云南省煤炭资源整合

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昭通市镇雄县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复》云煤整合[2008]41号

云南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于2007年3月编制的《镇雄县狮子山煤矿环境影响报告书》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于于2008年10月23日出具的镇雄县狮子山煤矿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外20082760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于于2008年10月23日出具的镇雄县狮子山煤矿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外20082760补

云南省煤炭工业局分别于2005年YM0513142007年YM070927出具的镇雄县狮子山煤矿瓦斯等级鉴定证书云南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和云南省煤炭工业局于2008年出具的镇雄县狮子山煤矿瓦斯等级鉴定证书YM081271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于2007年12月29日核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5300000730465

镇雄县狮子山煤矿设计委托书

附件

镇雄县狮子山煤矿扩建初步设计机电设备及器材清册

镇雄县狮子山煤矿扩建初步设计概算书

前言

一编制设计的依据

我院受镇雄县狮子山煤矿的委托由我院为其编制镇雄县狮子山煤矿初步设计及其安全专篇编制的主要依据是

云南省华鹏爱地资源勘探有限公司于2009年3月提交的《云南省镇雄县狮子山煤矿勘探报告》

云南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于2009年6月26日出具的《云南省镇雄县狮子山煤矿勘探报告》评审意见书云国土资矿评储字[2009]123号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云国土资储备字[2009]135号关于《云南省镇雄县狮子山煤矿勘探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

云南省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2008年8月26日《云南省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昭通市镇雄县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复》云煤整合[2008]41号

云南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于2007年3月编制的《镇雄县狮子山煤矿环境影响报告书》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于于2008年10月23日出具的镇雄县狮子山煤矿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外20082760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于于2008年10月23日出具的镇雄县狮子山煤矿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外20082760补

云南省煤炭工业局分别于2005年YM0513142007年YM070927出具的镇雄县狮子山煤矿瓦斯等级鉴定证书云南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和云南省煤炭工业局于2008年出具的镇雄县狮子山煤矿瓦斯等级鉴定证书YM081271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于2007年12月29日核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5300000730465

镇雄县狮子山煤矿设计委托书

镇雄县狮子山煤矿提交的开拓开采现状资料

国家有关煤矿建设生产安全的《规范》《规定》《规程》《标准》等强制性和非强制性要求

二矿井建设性质业主及井田总体规划的关系

建设性质

该矿为扩建矿井始建于2004年

目前现在工人150人左右现有主要设备详见机电设备及器材清册

建设业主

该矿属个人独资经营的民营企业业主具有多年从事外省煤炭开采管理的经验技术到位管理有方实力雄厚观念独到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管理技能为今后的项目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基础

井田总体规划情况

根据云南省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于2008年8月26日出具的《云南省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昭通市镇雄县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复》云煤整合[2008]41号的精神该矿为单独保留型矿井建设规模为30万吨年三设计的指导思想

一严格遵循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规范》《规定》《规程》《标准》

二在满足安全要求和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的地面生产生活设施设备尽量简化系统减少工程量力求做到简单实用以降低初期投资节约生产

成本和便于管理

三已有地面工程布置紧凑本设计力争少占地且少占良田好地尽量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四尊重历史结合现有的采掘工艺技术和装备力争设计系统达到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目的

五设计尽量少留永久煤柱和提高矿井回采率争取资源回收量的最大化

六巷道掘进尽量布置在煤层中减少岩巷的掘进工程量做到节能减排

四设计的主要特点

资源开采条件

地质构造该矿床工程地质条件属以层状软弱岩组为主的

可采煤层C5b煤层煤厚126~250m平均厚188m属稳定型全区可采的中厚煤层

煤质并依据《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可知区内可采煤层C5b为中灰中硫特低磷一级含砷特高热值的无烟煤三号WY03可作为一般动力用煤及普通燃料

瓦斯经计算该矿的采煤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掘进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 m3t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894 m3min 该矿为高瓦斯矿井

煤尘根据的煤尘爆炸性报告C5b煤层

自燃根据的C5b煤层

水文地质条件该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属裂隙含水层充水的类型

井田面积根据国土资源厅于于2007年核发的采矿许可证井田范围由个拐点

坐标圈定

储量云南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7月28日云国土资储备字[2009]135号关于《云南省镇雄县狮子山煤矿勘探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提供的资料截止2009年3月该矿实际保有331332333资源量共计858万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1生产能力

根据云南省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于2008年8月26日出具的《云南省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昭通市镇雄县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复》云煤整合[2008]41号的精神该矿为单独保留型矿井建设规模为30万吨年2服务年限

根据该矿的资源情况和开拓开采布置情况经计算该矿的服务年限为133a 开拓方式根据地形煤层赋存及

采区布置及采煤方法

1采区布置

全矿井共划分为三个采区1625m胶带机大巷南侧位于大巷与F1断层之间的区域为一采区1625m胶带机大巷北侧位于大巷与煤层露头线之间的区域为二采区1630m胶带机大巷以东划分为三采区

2采煤方法

本矿井主要可采煤层一层为C5b煤层属近水平中厚煤层厚度在185m~208m 之间稳定的可采煤层根据矿井开拓布置及煤层赋存特点结合矿井的规模及国内和省内类似矿井的开采经验设计考虑全矿井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高档普采采煤工艺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机采液压支架支护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

井巷工程量和三个煤量

1井巷工程量

移交生产时的井巷总工程量为m其中煤巷m岩巷m设计掘进体积m3其中掘进煤巷体积m3岩巷体积m3

2三个煤量

开拓煤量t 可采期a

准备煤量t 可采期a

回采煤量t 可采期个月

主斜井提升设备选用DTⅡ-800型带式输送机配备Y280S-4电机两台功率2×75kW

副斜井选用JTP16×1220型矿用提升绞车配用6T×19SFC-18-1770I-光-右同型钢丝绳

井下运输

主运输选择1台DSP1010800型带式输送机作为大巷的主要运输设备

辅助运输选择台CDXT―5型蓄电池机车使用台备用1台

选用3台MD15567×3型离心式水泵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

矿井通风

采用分区式方式选用FBCDZ-8-NO19B型防爆轴流通风机其技术特征通风机压力H 564~2130Pa流量Q 36~79m3∕s额定功率2×90kW共选用2台其中1台工作1台备用

矿井供电

矿目前已实现双电源供电系统其中一路电源引自屏桥变该变电所变压器容

量为2×2500kVA3510kV供电线路为LGJ120长度5km另一回路电源引自城南变该变电所变压器容量为2×8000kVA3510kV供电线路为LGJ120长度6km 在工业场地建一变电所安装10kV高压开关柜1面供电方式采用母线分段式供电两路互为热备用保证重要负荷用电可靠性

井下供电系统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系统主要达到采掘用电分开互不干扰其他用电设备单独供电主要用电设备考虑采用660V电压等级其他手持设备电压等级为127V井下开关安装有短路过载漏电等保护

狮子山煤矿为扩建矿井本次设计报废原有主副斜井及风井新掘三个井筒采用斜井开拓主斜井带式输送机出煤副斜井轨道出矸石上下机电设备及材料上下工人

地面建筑和总平面布置

1地面建筑

本矿井为井

2总平面布置

狮子山煤矿为已有矿井根据井口场地已形成地形挖填不大的条件地面生产系统布置和建构筑物尽量利用原有的特征工业场地沿地形分台阶布置技术经经济

矿井新增固定资产静态投资906124万元增量吨煤投资43149元其中矿建工程251921万元占总投资比重2780土建工程49091万元占总投资比重542设备及工器具购置及安装工程464313万元占总投资比重501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91520万元占总投资比重1010基本预备费59279万元占总投资比重654 建设期贷款利息29341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9475万元工程项目建设总投资

964940万元项目总投资1033716万元

建设项目总体评价

煤层赋存稳定开采技术条件简单生产系统合理经济效益好总体来看矿井建设的各项指标均大于行业基准要求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经济的建议有关部门尽快批复建设

五存在的问题

勘探报告仅依据生产区的经验预算了331储量区的涌水量预计的矿井涌水量明显偏低设计重新进行了计算并依此配备了相应的排水设备设施业主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水文地质工作定期观测矿井涌水量为今后的防水安全提供可靠的依据

该矿涌水量较大排水成本较高由于征地尚未能解决的原因本设计配备了相应的排水设备设施但推荐业主在I勘探线上1610m标高处布置一条排水平硐设计中预选了井口位置建议业主尽快开展此项工作实现自流排水减少生产成本勘探报告未按DZT02152002规范的要求提供瓦斯煤样技术数据建议业主及相关部门尽快补充地质勘探工作提交相应的参数以利于今后开展瓦斯抽放专项设计

勘探报告未确定该矿是否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建议业主及相关部门尽快补充煤与瓦斯突出预测

设计按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资料预测了瓦斯涌出量并进行了瓦斯抽放设计待业主在建井期间揭露煤层前取得相关资料后再按实际参数报批修改本设计勘探报告提交的瓦斯涌出量极低与该矿历年的瓦斯等级鉴定报告出入较大设计按瓦斯等级鉴定报告重新预算了矿井瓦斯涌出量建议业主在井巷揭煤后立

即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可采煤层的斯含量进行测定为煤矿建设和生产提供可靠的瓦斯依据

勘探报告中水分灰分挥发分与其附表06煤层气成分含量测定成果表中数据不符

勘探报告中插表5-6煤层气成分含量测定成果表与附表06煤层气成分含量测定成果表部分数据不统一

地质勘探报告附件及其评审备案证明中的煤自燃倾向性结论均为不易自燃与该矿最近期的鉴定报告结论容易自燃出入较大设计按最近的煤自燃倾向性鉴定结果容易自燃设防建议有关部门更正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概况

交通位置

位于镇雄县城°方向平距约km处地理坐标东经104°5′18〃~10°56′18〃北纬27°2′38〃~27°2′50〃

镇雄至贵州省毕节市的省级公路从井田西北部通过井田距镇雄县城公路里程为75km距贵州省毕节市公路里程为95km距内昆铁路彝良大寨站210km距威宁站180km交通十分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图I-1

二地形地貌

井田属高原中山侵蚀地貌地形切割中等地势南高北低

三河流水体

以萨河为区域唯一地表水系于井田北面由北东向南流经井田西北侧后再向南西汇入乌江属长江水系雨季的最大流量为56m3s旱季时最小流量03m3s另外在井田内分布有少量南北向的羽状沟溪其流量主要受季节性降雨控制雨季时流量一般为0002~0085m3s旱季时多处于干涸状态

图1-1 煤矿交通位置图

四气象及地震

雨量的802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3冬季冰冻时间较长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冰冻期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该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值为005g第一组

五井田经济

区内煤炭资源蕴藏较为丰富工矿企业主要有煤矿水泥厂及小型红砖厂空心砖厂

六井田开发情况

镇雄县狮子山煤矿为一小型私营煤矿企业始建于1998年审查批准拟将生产规模扩大到万a

八文物古迹旅游区及其他地面建筑情况

井田主要为二叠系上统三叠系下统地层未发现珍贵的动植物化石遗迹和具有典型意义的地层剖面构造地貌景观等不属于地质遗迹保护地同时区内无名胜古迹动植物生态保护及旅游景观保护区

井田范围内有三个村庄设计中按规定留设保护煤柱予以保护

九农田排灌水利系统情况

本设计的井田范围内大多属荒坡有少量耕地无农田及水利排灌设施

地质特征

一区域构造

本区为滇东北多字型构造体系的一部分主要由镇雄复式向斜以勒背斜青场向斜母享向斜等4支褶皱以及与其相伴随的压扭性断裂组成构造线呈大致平行

的雁行排列展布方向为北东向且向斜多具有北西翼陡南东翼缓轴面多向北西倾斜的特点

二构造

井田位于区域镇雄复式向斜南翼段为一北东南西向延伸的单斜构造地层总体倾向~°断裂仅发育于井田

全井仅在东南侧赋存一条断层编号为F1叙述如下

F断层位于井田部边缘延伸0m走向北东倾向°平均倾角°

三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

井田内无岩浆岩分布变质作用不明显岩浆活动仅为发生于华力西期的基性岩浆喷发喷溢所形成的隐伏于井田龙潭组地层之下的峨眉山玄武岩组之玄武岩火山碎屑岩

二地层

一区域地层

井田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扬子准地台滇东台褶带滇东北台褶束之东部区域地层以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二叠系及中生界地层较为发育狮子山煤矿地处镇雄复式向斜南翼中段位于镇雄煤井田南部井田中段北南部边缘外侧主要出露二叠系上统及三叠系下统地层构造不发育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不明显

二井田地层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长兴组P2c三叠系下统卡以头组T1k飞仙关组T1fQ 1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

出露于井田北为一套陆相细碎屑岩含煤建造据岩性组合特征及含煤情况可划分为三个岩性段

下段P2l 1为浅灰地层厚~m平均厚m与下伏整合接触

段P2l为浅灰色夹灰绿色粉砂岩钙质细砂岩及菱铁岩薄层地层厚~m平均厚m

上段P2l 3为主要含煤段由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组成层C5aC5bC5cC6aC6bC6cC7C8除C5b为井田内稳定的可采煤层外其余均不可采地层厚~6m平均厚m

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

由灰色状钙质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和泥质灰岩交互组成由上至下含C1C2C3C4四个薄煤层~m均不可采地层厚40~m平均厚4m与下伏龙潭组整合接触三叠系下统卡以头组T1k

为灰绿色中厚层状含钙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与泥质粉砂岩不等厚互层局部含星状黄铁矿及钙质结核水平层理发育地层厚4~6m平均厚m与下伏长兴组整合接触

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

主要为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灰岩

1第一段T1f1由灰绿灰紫色中厚层状钙质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厚层状细晶鲕状灰岩组成顶部鲕状灰岩底部以灰绿色层状细砂岩与卡以头组分界地层厚~7m平均厚m与下伏卡以头组整合接触

第二段第段T1f2该段由灰紫色中厚层状钙质细砂岩粉砂岩及薄层状生物灰岩组成

5第四系Q

集中分布于井田的缓坡沟谷地带为残坡积冲洪积之粘土砂质粘土及砂砾石

堆积厚度~m一般厚10m与下伏各地层均呈不整合接触关系

煤层

一煤层

C5b煤层为井田内稳定的可采煤层其余均为局部可采或不可采之薄煤层m煤层总厚345~495m含煤系数为223~319可采煤层C5b总厚126~250m可采含煤系数为081~161现将C5b煤层特征叙述如下

C5b煤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上段P2l 3长兴组P2cm平均740m距C5a煤层底板285~1298m平均691m下距龙潭组上段P2l 3m煤厚126~250m平均厚188m 属稳定型全区可采的中厚煤层

煤层呈似层状产出结构简单含夹矸0~m距煤层顶板101~140m均为灰黑色炭质泥岩厚005~015m含矸率0~1376

煤层直接顶色厚层状厚79~m在直接顶板与煤层间常有厚约00~0m的薄层状炭质泥岩伪顶色厚层状厚32~m

各主要煤层特征

初步设计方案纲要

1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方案第一部分说明书 一、设计原始资料 (一)概况 (二)设计原始资料 1、水量资料 2、水质资料 3、气象资料 4、工程地质资料 5、水文资料 6、管网资料 二、工艺的选择 三、总平面布置 四、厂区竖向设计 五、处理设备设施的主要参数设计 第二部分计算书—主要构筑物的计算 一、设计流量 二、闸门井 三、粗(中)格栅 四、细格栅 五、曝气沉砂池 六、氧化沟设计/其他 七、消毒池 八、污水计量设备 九、污水浓缩池 十、贮泥池 十一、其他构筑物的计算 十二、高程的计算 十三、污水泵站的计算 设计参考资料

4000吨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方案 第一章概况 1工程简介 1.1工程名称 1.2工程规模 1.3项目准备和编制过程 2编制的依据、原则和范围 第二章拟建项目背景 1、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必要性 2、污水处理厂处理程度 2.1 进水水质 2.2出水水质 2.3 污泥出路 3 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 4、工程懂点和难点分析 第三章处理工艺方案选择 1、工艺方案选择原则 1.1常规处理工艺(SS、BOD,.COD的去除) 2

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一总论 1、项目背景 2、编制依据和技术标准 3、设计规模及要求 二、污水处理工艺 1、生化处理方案论证 2、消毒工艺的确定 3、污泥处理工艺方案论证及最终处置 三、污水处理厂设计 1、流程设计 2、总体布局 3、工艺单元介绍 4、主要构筑物 5、主要工艺设备 6、建筑结构 7、电气、仪表 8、给、排水 9、热力 10、通风 四、运行成本分析 1、设计处理规模 2、设计处理程度 3、劳动定员 4、运行成本分析 五、附件

化工设计初步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论 (13) 1.1 项目综述 (13) 1.2 项目可行性分析 (14) 1.3 工艺设计 (14) 1.3.1 工艺流程图 (14) 1.3.2 工艺特点 (15) 1.4 厂区及生产概况 (15) 1.5 原料以及公用工程 (15) 1.5.1 原料来源 (15) 1.5.2 公用工程 (16) 1.6 产品结构 (16) 1.6.1 产品生产方案 (16) 1.6.2 目标市场 (17) 第二章厂址选择 (18) 2.1 选址依据 (18) 2.2 厂址概况图 (18) 2.3 厂址选择一般原则 (20) 2.3.1 原料来源和运输因素 (20) 2.3.2 劳动力因素 (21) 2.3.3 土地因素 (21) 2.3.4 环境条件 (21) 2.3.5 动力设施 (21) 2.3.6 污染物的处理 (21) 2.3.7 政府政策 (22) 2.3.8 社会因素 (22) 2.4 选址原因 (22) 2.4.1 原料来源优势 (22) 2.4.2 自然条件优势 (22) 2.4.3 气候条件优势 (23) 2.4.4 交通运输优势 (23) 2.4.5 配套优势 (24) 2.4.6 政策优势 (24) 2.4.7 人才优势 (26) 2.4.8 环保治理优势 (28) 2.5 选址周边环境以及保护目标 (28) 2.6 总结 (29) 第三章 总图布置 (30) 3.1 总平面布置的一般思路 (30) 3.1.1 节约用地要求 (30)

3.1.2 预留发展用地要求 (30) 3.1.3 厂区的通道宽度要求 (31) 3.1.4 地理环境利用要求 (31) 3.1.5 气候因素要求 (31) 3.1.6 组织要求 (32) 3.2 总图布置参考的标准规范 (32) 3.3 厂区结构 (32) 3.4 各分区介绍 (34) 3.4.1 办公生活区 (34) 3.4.2 辅助生产区 (35) 3.4.3 生产区 (36) 3.4.4 储运区 (36) 3.5 总图布置详细说明 (37) 3.6 主要区域占地面积 (38) 第四章车间布置 (39) 4.1 设计依据 (39) 4.2 车间布置 (39) 4.2.1 概述 (39) 4.2.2 厂房布置 (41) 4.2.3 单元设备布置方法 (46) 4.2.4 车间布置概述 (51) 第五章 工艺方案的选择 (58) 5.1 概述 (58) 5.2 工艺流程的选择 (59) 5.2.1 对二甲苯生产路线与来源 (59) 5.2.2 对二甲苯分离方法的选择 (60) 5.2.3 三种分离工艺的对比 (62) 5.3 工艺流程简述 (63) 5.3.1 吸附部分 (63) 5.3.2 精馏分离部分: (64) 5.3.3 反应部分 (65) 5.4 工艺过程模拟 (66) 5.4.1 模块的选择及物性方法的选用 (66) 5.4.2 吸附分离工段 (67) (1)吸附部分 (67) (2)精馏部分 (69) 5.4.3 异构反应工段 (71) 5.5 工艺流程优化 (75) 5.5.1 解吸剂脱轻塔的优化 (76) 5.5.2 抽出液塔的优化 (78) 5.6 工艺创新点 (82) 第六章换热网络和热集

某煤矿初步设计

某煤矿初步设计

第一章序言 为了初步了解XX勘查区的煤炭资源赋存状况及地质构造情况,为后期资源评估开发提供依据,受宁夏庆华煤化有限公司委托,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承接了该区二维地震勘查工程。 2009年8月,我单位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和专家对该区进行踏勘,并进行了相关试验,此后根据试验情况在认真分析甲方提供的该矿区文字说明和部分技术图纸的基础上,结合前期二维地震工作经验,参照原煤炭部颁发的《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MT/T897-2000),编制了本次二维地震勘探设计。 第一节地质任务 参照《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MT/T 897-2000及甲方要求,拟定本次二维地震勘查的地质任务如下: 1、控制测线上煤层隐伏露头,其平面位置误差不大于150m; 2、控制测线上落差大于50m的断层,其平面位置误差不大于150m; 3、控制主要煤层底板的深度。 4、初步控制边界断层的位置。

第二节 勘探区范围 根据矿方提供图纸,控制勘查区范围的拐点坐标如下: 表1-2-1 拐点坐标一览表 拐点 X Y 1 4120461.1060 36387186.3506 2 4120431.5646 36389406.0747 3 4121356.5306 36389418.2609 4 4121351.8895 36389788.1757 5 4122276.7127 36389800.3160 6 4122272.2349 36390170.1927 7 4123659.6079 36390188.3378 8 4123693.8564 36387599.6776 9 4123231.2941 36387593.4861 10 4123236.2533 36387223.6235 图1-2-1 勘探区范围示意图 N

2万吨每日污水处理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2万吨/日污水处理项目 初步设计文本及图纸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Ltd. 二○一一年五月

1概述 1.1.1水污染治理的政策法规 我国现行的有关水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及江苏省现行的有关水污染防治地方法规主要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7)《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9)《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 10)《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 1.1.2主要标准及规范 1)《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01修订) 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4.4) 3)《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939-2006)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5)《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7)《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 10)《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11)《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 12)《给水排水工程建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13)《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1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1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1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2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3)《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 2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2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2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2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28)《仪表供电设计规定》(HG/T20509-2000) 29)《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30)《控制室设计规定》(HG/T20508-2000) 以上标准规范如有更新,以新标准为准。 1.2开发区概况及自然条件 1.2.1开发区概况

推荐-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精品 精品001

10级采矿工程专业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号:120XX020XX34 姓名:刘洋 班级:采矿工程<5、6>班 指导老师:王文 设计成绩: 设计时间:20XX-10-22---20XX-11-8

目录 一、带区巷道布置 1、带区概况 (3) 2、采区储量及服务年限 (3) 3、带区的再划分 (6) 4、确定采区内巷道布置 (8) 5、确定工作面回采巷道布置方式及推进终点位置 (12) 6、确定通风布置系统煤层通风系统 (12) 7、带区车场路线设计 (13) 二、采煤工艺设计 1、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 (14) 2、工作面主要机械设备 (15) 3、采煤机工作方式 (16) 4、工作面的支架方式 (17) 5、超前支护方式和距离 (18) 6、校核支架的强度和高度 (18) 7、工作面合理长度的验证 (21) 8、循环方式选择及循环图表的编制 (23) 总结 (27) 参考文献 (28)

一、带区巷道布置 1.1 带区概况 本采区为某矿第二水平第四采区,其中二采区已采,六采区未采。上部标高-150m,下部标高-300m。本采区构造简单,单斜构造,煤层为厚煤层,煤层埋藏稳定,构造简单,煤质中硬,煤层厚度4.5m,煤的密度为1.35t/ m3,煤的密度为1.35t/ m3,自然发火期为3-12个月。采区走向长度20XXm,倾斜长度1200m,煤层倾角为7.5°,采区生产能力自定。 运输方式:大巷运煤采用胶带输送机,辅助运输采用1.5t固定式矿车,10t架线电机牵引。 瓦斯等级:瓦斯相对涌出量 5 m3/t,为低瓦斯矿井。 图1 煤层柱状图 1.2 采区储量及服务年限 1.采区工业储量

煤矿矿井初步设计和采区设计说明

煤矿矿井初步、采区设计 一、设计原则 ㈠遵循国家发布的与煤矿建设项目有关的政策、规程、规。 ㈡遵循上一阶段设计中所确定的主要技术原则及标准。 ㈢提高设计水平,保证设计质量。使设计的矿井实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二、设计的主要依据 ㈠已批准的煤矿矿井地质报告。 ㈡国家有关煤炭工业的技术政策、规程和规等。 ㈢其他有关支撑性文件及材料,如采掘工程平面图,煤层自燃倾向性、煤尘爆炸危险性、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等。 三、设计的主要程序及步骤 ㈠煤矿矿井设计的主要程序 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其他专项设计,如瓦斯抽采工程初步设计、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施工图设计。 ㈡煤矿矿井设计的主要步骤

1、学习有关煤矿生产、建设的政策法规,收集有关地质和开采技术资料,掌握上级管理部门对设计的具体规定。 2、明确设计任务,掌握设计依据。 3、深入现场,调查研究。 4、研究方案,编制设计。 四、初步、采区设计的主要容 初步、采区设计的主要容分为说明书、图纸、设备清册及概算书。 按照煤矿安全监察局、省煤炭工业局下发的《省小型煤矿(井工、露天)初步设计及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指导意见(试行)》、《煤炭工业五项设计编制容》及《煤炭工业矿井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GB/T50554-2010)等的要求,说明书主要容为前言、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井田开拓、大巷运输、采区布置及装备、矿井通风、矿井主要设备、地面生产系统、地面运输、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电气及通信、地面建筑、给排水、采暖及供热、节能减排、职业安全卫生、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建井工期、技术经济等18个章节。 图纸主要分为采用及新制图,其中新制的图纸主要有矿井开拓方式平剖面图、采区布置及主要机械设备布置平剖面图、巷道断面图册、矿井通风系统网络图、矿井反风系统图、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平面图、地面生产系统布置平面图、矿井地面总布置平面图、井下消防及防尘洒水平面图、通信系统图、井上下供电系统图、传感器布置平面图、监测监控系统平面图、井下压风管路系统图、矿井运输线路系统图等。

初步设计说明修改

初步设计说明修改

说明书 1.概述 西藏省道301线那曲供加至班戈德保段公路改建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途经那曲县、安多县、班戈县。起点位于那曲县城西北方向约40公里的供加桥(G109线K3525+650),与G109线呈“T” 型交叉,终点与班戈县至纳木错旅游公路相接,路线全长170.328Km (计入断链长度)。 主线全长170.328Km,按照三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7.5m,路面宽6.5m,设计速度30km/h。 本项目共设支线5段,共长17.216Km, 按照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4.5m,路面宽3.5m,设计速度20km/h。 线外工程(主线终点至班戈县段)长20.695 Km,路肩硬化采用4厘米沥青混凝土面层,20厘米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硬化宽度两侧各75厘米,边缘采用宽30厘米水泥混凝土路边石,其它部分均维持原状。 1.1任务依据 (1)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关于西藏省道301线那曲供加至班戈德保段公路改建工程测设的委托书》; (2)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关于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预审意见》(藏交计财委字[ ]5号) (3)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关于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函》(藏交计财委字[ ]11号) (4)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关于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预审(补充)意见》(藏交发字[ ]463号) (5)交通运输部《关于西藏省道301线那曲供加至班戈德保段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交规划发[ ]130号) (6)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关于《西藏省道301线 那曲供加至班戈德保段公路改建工程两阶段初步设计文件技术咨询报告》(7 1.2设计标准 根据《工程可性行研究报告》及工可批复意见,本项目采用三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 30km/h。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桥梁宽度为净7+2×0.5,涵洞与路基同宽。 拟建项目主要技术指标 2

(完整)反应器初步设计说明书

1

目录 第 1 章反应器设计 (1) 1.1 反应器设计概述 (1) 1.2 反应器的选型 (1) 第 2 章催化剂 (3) 2.1 催化剂的选择 (3) 2.2 催化剂失活的原因 (3) 2.3 催化剂再生的方法 (3) 第 3 章丙烷脱氢反应器 (4) 3.1 主反应及副反应方程式 (4) 3.2 反应机理 (4) 3.3 动力学方程 (4) 3.3.1 催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4) 3.3.2 失活动力学 (5) 3.4 反应器设计思路说明 (6) 3.4.1 反应条件 (6) 3.4.2 反应器类型的选择 (7) 3.4.3 反应器数学模拟 (7) 3.4.4 反应器体积的计算 (7) 3.5 催化剂设计 (11) 3.5.1 催化剂用量 (11) 3.5.2 催化剂来源 (11) 3.5.3 催化剂的装填 (11) 3.6 反应器内部结构设计 (11) 3.6.1 催化剂床层开孔 (11) 3.6.2 催化剂分布器 (12) 3.6.3 气体分布器 (12) 2

3.7 反应器管口计算 (12) 3.7.1 进料管(以第一台反应器为例) (12) 3.7.2 出料管 (13) 3.7.3 吹扫空气入口 (13) 3.7.4 催化剂进料口 (13) 3.7.5 催化剂出口 (13) 3.7.6 排净口 (13) 3.7.7 人孔 (14) 3.7.8 催化剂床层固定钢 (14) 3.8 加热炉 (14) 3.9 机械强度的计算和校核 (14) 3.9.1 反应器材料的选择 (14) 3.9.2 反应器筒体厚度的选择 (14) 3.9.3 反应器封头厚度的计算 (15) 3.9.4 液压试验校核 (16) 3.9.5 反应器强度校核 (16) 3.9.6 反应器封头的选择 (25) 3.10 设计结果总结(以第一台反应器为例) (26) 第 4 章乙炔选择性加氢反应器 (26) 4.1 概述 (26) 4.2 反应方程式 (27) 4.3 催化剂的选用 (27) 4.4 设计简述 (27) 4.5 在Polymath中的模拟与优化 (29) 4.6 选择性加氢反应器总结 (30) 第 5 章参考文献 (30) 3

初步设计说明书范本

初步设计说明书本

工程设计责任人

附件 1 市***[201*]***号《关于***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 2市人民政府渝府(201*)***号文,关于《关于***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 3 市规划局渝规建审(201*)***字第***号文,《市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通知书》; 4 市公安局消防局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书,(201*)渝公消(建方)字第***号文,《关于同意***工程设计方案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 5 市园林事业管理局重园建方(201*)***号文,《关于***工程设计(方案)配套绿地的意见》; 6 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设计说明书 1概况 1.1工程概况 表1.1 工程概况表 建筑主体结构合理使用年限***年 1.2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2.1市***委员会,[200*]***5号《关于***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1.2.2市人民政府,(200*)***号文,《***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 1.2.3市规划局,重规建审(200*)***字第***号文,《市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通知书》; 1.2.4 市规划局***年***月下达的本工程现状规划红线地形图;

1.2.5 市公安局消防局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书,(200*)渝公消(建方)字第***号文,《关于***工程方案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 1.2.6 市园林事业管理局重园建方(200*)***号文,《关于***工程(方案)配套绿地的意见》; 1.2.7 市人民防空委员会***年***月***日下发的修建防空地下室设置意见书; 1.2.8 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书渝(*)环准[201*]*号; 1.2.9 顾客提供的设计委托书、本阶段的设计要求及各种有关设计的基础资料和双方会商纪要; 1.2.10 顾客提供的由***单位***年***月编制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2.11 有关部门批准并经顾客确认的由***院编制的本工程方案设计文件; 1.2.12 顾客与我院签定的《建筑工程设计合同》; 1.2.13 与本工程设计有关的国家和地方现行法规、规、规程、标准; 1.3 建设场地概况 1.3.1项目区位:位于市奉节中心城区。 1.3.2工程所在地区气象条件: 气象台装置位置:北纬29 0 35‘;东经106 0 28‘。温度:年平均温度18.3℃;极端最高温度44.0℃;极端最低温度-1.8℃。降雨量:历年平均降雨量1081.7mm;最大小时降雨量65mm。湿度:历年平均相对湿度79%;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6%;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81.3%。风向:全年主导风向北风;最大风速28.4m/s;冬季风向C频率36%,北向频率15%;夏季风向C频率31%,北向频率10%。历年平均风速2.2m/s。基本风压

桃园煤矿项目设计说明书

桃园煤矿项目设计说明书 1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1.1矿区井田地理概况 1.1.1矿区地理、交通及地形 (1)矿井位置、范围 桃园煤矿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墉桥区北杨寨乡、桃园镇、祁县镇境内。北距宿州市约11km,南距蚌埠市约75km。其北界为F 断层,南部以第10勘探线为界与祁南煤矿毗邻, 1 煤层-800m底板等高线的水平投影线。矿井走向长约西界为10煤层露头线,东界至3 2 15km,倾向宽1.5~3.5km,面积29.45km2。 地理坐标:X=33°28′22″~33°36′15″ Y=116°58′44″~117°2′31″ (2)交通条件 本矿井交通极为方便,京沪铁路从本矿东北通过,北距宿州站约11km,东距西寺坡站约7km,煤矿铁路运输专线在宋庄站与青芦铁路接轨;公路206国道宿(州)蚌(埠) 段从矿井西部穿过,可直通全国各地。淮河支流浍河从矿井南通过,浍河可通航小型机动船,直接进入淮河(见图1-1)。

图 1-1 矿井交通位置图 京沪铁路在井田东北通过,在本井田附近有宿州、凌家桥、西寺坡等三个车站。自京沪线芦岭车站至附近大城市的距离见表1-1: 表1-1 芦岭车站至下列各站距离表 徐州蚌埠裕溪口南京上海北京连云港 100 65 313 246 551 911 323 宿蚌公路在井田西侧通过。系沥青路面,桃园至西寺坡公路横穿井田中部,系碎石路面,晴雨均可通车,交通方便。 (3)矿区地形 本矿位于淮北平原中部,区内地势平坦,海拔标高为+20.3~+27.10m,一般在 +23.5~+24.5m之间。 本矿区属淮河流域。矿区内没有大的河流,农用人工灌渠纵横。历年最高洪水位 +24.5m,对矿坑及矿井建设影响不大。 矿区内,有桃园镇和许多自然村,人口较密。 地表下潜水丰富,一般居民生活用水及部分工业用水皆取于此。 1.1.2矿区气候及地震强度 (1)气象 本区气候温和,属北温带季风区海洋~大陆性气候。气候变化明显,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多风,夏季炎热多雨,春秋两季温和。据宿州市气象局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14.6℃,最高气温40.3℃,最低气温-12.5℃。年平均降雨量766mm,雨量多集中在7、8月份。最大冻土深度0.17m,最大风速20m/s,年平均风速2.2 m/s,主导风向为东~东北风。无霜期210~240天,冻结期一般在12月上旬至次年2月中旬。 (2)地震 据历史资料记载,安徽省北部地区自公元925年以来发生有感地震40余次,其中从1960年以来,发生较大的地震有7次。根据安徽省地震局1996年编制出版的安徽地震列席区划图查得,本区属于4~6级地震区,地震烈度为7度。 1.2矿井地质特征 1.2.1矿井地质构造 (1)区域地层概况 桃园煤矿位于淮北煤田的东南缘,在地层区划分上属于华北地层区鲁西地层分区徐宿地层小区。本区地层出露很少,多为第四系冲、洪积平原所覆盖。区内发育的地层由老到新为青白口系(Zq)、震旦系(Zz)、寒武系(∈)、奥陶系(O1+2)、石炭系(C)、

年产20万吨乙二醇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年产20万吨乙二醇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2) 1.1项目概况 (12) 1.2设计依据 (12) 1.3设计原则 (12) 1.4产品规模及方案 (13) 1.4.1项目规模 (13) 1.4.2产品方案 (13) 1.5原料来源 (14) 1.6辅助设计软件 (14) 第二章技术经济 (16) 2.1 工程概况 (16) 2.2 设计依据 (16) 2.3主要经济数据 (16) 2.4表格 (16) 第三章总图运输 (18) 3.1设计依据 (18) 3.1.1.设计法规和标准、规 (18) 3.2设计围 (20) 3.3厂区概况 (20) 3. 3.1厂址位置 (20) 3. 3.2厂址交通条件 (21) 3.3.3 环境治理条件 (24) 3.3.4 产业基础条件 (25) 3. 3.5 公用工程条件 (25) 3.3.6 人力资源条件 (26) 3.4总平面布置 (27) 3.4.1总平面布置的一般要求 (28)

3.4.2 总平面布置的要求 (31) 3.4.3 厂区总体布局概述 (32) 3.4.4 总平面布置的各项技术指标 (32) 3.4.5 工艺装置的布置 (33) 3.4.6 辅助生产及公用工程设施 (33) 3.4.7 仓储设施的布置 (33) 3.4.8 运输设施的布置 (34) 3.4.9 生产管理及生活服务的设施 (34) 3.5 场运输设计 (36) 3.5.1 厂运输设计要求 (36) 3.5.2 本厂运输设计 (37) 第四章化工工艺及系统 (38) 4.1项目背景 (38) 4.2生产工艺的选择 (40) 4.2.1工艺方案的比较 (40) 4.2.2工艺方案的确定 (41) 4.3工艺简要流程图: (42) 4.3.1环氧乙烷生产 (42) 4.3.2乙二醇生产 (43) 4.4工艺路线简介 (43) 4.4.1环氧乙烷生产工段 (43) 4.4.2二氧化碳吸收工段 (49) 4.4.3乙二醇生产工段 (53) 4.4.4乙二醇精制工段 (63) 4.4.5乙二醇生产全流程 (65) 4.5催化剂的选择 (65) 4.5.1银催化剂的选择 (65) 4.5.2负载型双核桥联配合物催化剂 (66) 4.5.3碳酸乙烯酯水解催化剂 (66)

杨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一、作用、原则和编制依据: 由于矿区围煤层赋存条件较好,储量丰富,为充分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淘汰落后生产力、优化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矿井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水平和矿井安全保障能力,延长矿井服务年限,进一步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 本设计在严格执行《上栗县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上栗县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安全专编》等有关规程、规的基础上,根据矿井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情况,矿井资源储量和矿井现有条件和状态,在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因地制宜,生产环节简单,工程量小,投资省、见效快。 编制依据 1、省煤矿2011年6月编制《上栗县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2、省煤矿2011年7月编制《上栗县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安全专编》。 3、省煤炭行业管理办公室《关于认真贯彻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文推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通知》(赣煤行管字[2010]134号文); 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 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15号; 6、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33号)。

7、《煤炭工业矿井监测监控系统装备配置标准》(GB 50581-2010) 8、《矿井通风安全装备标准》(GB/T50518-2010); 9、《煤炭工业矿井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GB/T 50554-2010); 10、《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GB 50383-2006); 11、《煤矿井下排水泵站及排水管路设计规》GB 50451-2008; 12、《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GB50417-2007; 13、《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6-2008; 14、《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GB50399-2006)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和规定; 二、矿井及改扩建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上栗县岐乡杉窝煤矿位于上栗县城南东125°方位,直距约9km,矿区有简易公路与319国道在南源相连,至上栗县城14km,至市30km,该矿井由省煤矿设计,设计生产能力为0.6Mt/a,采用平硐开拓。利用现有+480m平硐为回风平硐,利用矿区围已施工的+428.91m平硐为主平硐,开采矿区+430m标高以下煤层。由于矿井煤层大多赋存在+400~+200m标高,设计采用平硐暗斜井开采,初期自+428主平硐开口布置主、副暗斜井至+270m标高作井底车场及相关硐室。主暗斜井兼作采区轨道上山、副暗斜井兼作采区回风上山,通过+430m运输石门将主暗斜井与主平硐连通,通过+430m回风石门及+430~+480m回风斜巷将副暗斜井与+480回风平硐连通,形成生产系统。后期在2煤底板布置轨道下山及回风下山至+200m标高,开采+270m~+200m标高煤层。 主暗斜井及后期轨道下山倾角28°,采用单钩串车混合提升,担负矿

初步设计说明书

一、本次设计执行的主要规范、规程、标准、规定: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BB50223-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006年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JGJ82-91) 《建筑用无缝钢管》(GB/T8162-199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008年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7-91)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标准》(2003年4月)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7-9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2002)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钢网架螺栓球节点》(JGJ75.1-91) 《网架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GJ78-91) 二、自然特征 1)地形地貌 河流一级阶地,地形平坦开阔,交通条件较好。 2)工程地质 宝华山站主要揭示地层根据岩性特征自上而下简要叙述如下: 1-1粉质黏土,褐黄色,软塑,fak=120kpa,qsik=38kpa,qpk=250kpa,厚2.6m。 1-2淤泥质粉质黏土,褐灰色,流塑,fak=80kpa,qsik=20kpa,qpk=250kpa,厚11m。

2-1粉质粘土,褐灰色,硬塑,夹大量碎石。fak=250kpa,qsik=84kpa,qpk=1000kpa,厚2.9m。 4-1闪长岩,黄色,全风化,岩芯呈砂土状。fak=250kpa,qsik=120kpa,qpk=1500kpa,厚6.1m。 4-2闪长岩,青灰色,强风化,中粗粒显晶质结构。fak=500kpa,qsik=200kpa,qpk=2200kpa 3)水文地质特征 地下水不发育,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 三、有关设计参数 1)基本风压:0.40kN/m2;地面粗糙度:B类; 2)基本雪压:0.35kN/m2; 3)使用荷载 根据建筑设计要求,主要活荷载标准值如下: 车站大厅、侯车室、人行通道 3.5kN/m2 办公用房 2.0kN/m2 厕所、盥洗及楼梯间 2.5kN/m2 不上人屋面0.5kN/m2 其余设备用房及结构自重按实际荷重取用。 四、结构设计说明 1.结构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标准 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1.0。 2)设计使用年限:50年。 3)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乙类。 4)抗震设防烈度: 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均为第一组。站房框架抗震等级均为二级。 5)场地类别为Ⅱ类。 6)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

矿井建设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目的任务 为加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全面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改善矿井安全生产环境,进一步提高矿井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做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进行煤炭资源整合已势在必行。根据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晋煤重组办发【2009】108文批复精神,由主体企业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县龙潭沟煤矿、####家村煤矿等二座煤矿及新增区兼并重组整合为一个矿井,整合后的矿井名称为############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其中####家村煤矿整合后不在############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井田。2009年12月22日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C9873号采矿许可证,批采10号煤层,整合后生产能力为45万t/a,为了满足矿井改扩建初步设计的需求,矿方委托克瑞通实业补充勘探并编制《############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编制报告依据的有关文件及主要地质依据: 1、《中华人民国矿产资源法》; 2、《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3、《煤、泥炭地质勘查规》(DZ/T0215-2002); 4、晋煤规发[2010]177号文《省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 5、2009年9月2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颁发的《煤矿防治水规定》。 报告的主要地质任务、技术要求:

1、详细查明井田及周围较大的构造形态的发育情况,查明断层、褶曲的性质、延伸方向及长度,评价井田的构造复杂程度。 2、详细查明含煤地层特征,查明组及组可采煤层的层数、层位、厚度、结构及可采情况。 3、详细查明井田各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确定煤类、化学组成、工艺性能,评价其工业利用方向。 4、详细查明井田的水文地质特征,评价水文地质条件类型,预计矿井涌水量。 5、详细查明井田工程地质岩组划分特征,煤层顶底板岩性及力学性质,说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 6、查明老窑、采空区及生产矿井的开采情况,查明采(古)空区围及其积水量、积气、火区情况。 7、详细查明瓦斯、煤尘、煤的自燃、地温等基本情况,并对整合后矿井的环境地质预测评价。 8、估算各可采号煤层资源/储量。 第二节位置及交通 一、位置与围 ############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县川镇太寨、寺头村一带,行政区划隶属####县川镇管辖。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11°31′50″-111°33′11″,北纬34°53′37″ -34 °54′58″。 2009年12月22日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C49873号采矿许可证批复############煤

01 初步设计总说明书

目录 1 总的部分 (1) 1.1设计依据 (1) 1.2站址概况 (4) 1.3主要技术原则及标准设计应用 (21) 1.4技术经济指标 (22) 1.5对可研批复、反措、强条的执行情况 (24) 1.63C绿色电网建设(变电站绿色部分)评价指标执行情况 (25) 1.7示范工程样板点复制情况 (25) 1.8闲置物资产生和再利用 (26) 1.9南网品类优化物资应用情况 (26) 1.10存在问题及建议 (26) 2 电力系统 (27) 2.1系统概述 (27) 2.2变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7) 2.3建设规模 (33) 2.4主要电气参数及设备选择 (34) 3 电气一次部分 (39) 3.1标准设计应用情况 (39) 3.2电气主接线 (43) 3.3短路电流计算及主要设备选择 (44) 3.4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 (47) 3.5电气总平面布置及配电装置 (49) 3.6站用电及照明 (51) 第 i 页

3.7防雷接地 (51) 3.8电缆设施 (53) 3.9临时停电过渡方案及措施 (53) 3.10样板点实施内容 (53) 3.11综合布线 (56) 4 系统及电气二次 (57) 4.1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57) 4.2系统调度自动化 (60) 4.3通信 (68) 4.4计算机监控系统 (87) 4.5元件继电保护 (93) 4.6直流电源及交流不间断电源 (94) 4.7辅助系统 (96) 4.8二次设备布置 (97) 5 土建部分 (101) 5.1站区总布置与交通运输 (101) 5.2建设用地规模 (106) 5.3建筑 (110) 5.4结构 (114) 6 水工及暖通部分 (117) 6.1站区供、排水条件 (117) 6.2给水系统 (118) 6.3排水系统 (118) 6.4防洪排涝 (119)

矿井通风设计说明书

矿井概况 一、矿井位置与交通 渑池县九六八煤矿位于渑池县坡头乡不召寨村北500m,南距县城12km,有简易公路与县城相通,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陇海铁路、南闫公路从县城穿过,交通便利。本井田走向长2275m,倾斜宽约1570m,井田面积3.889km2。 二、煤层储量 根据河南省国土资源厅2007年3月6备案的《河南省渑池县九六八煤矿资源储量核查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矿井资源储量 1438.4万t,累计动用资源储量97.9万t,保有资源储量1340.5万t,可采储量759万t.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煤层为:二1煤层,矿井服务年限为14.6年。 三、水文、地质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简单。 矿区地表迳流主要为洪流,由于排泄较畅,隔水层较厚,一般情况不会直接进入矿井。 开采二1煤层时进入矿井的地下水,主要来自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奥陶系灰岩水与太原组灰岩水在断层破碎带附近、底板隔水层厚度较薄等地段有可能涌入到矿坑,因此我矿对防治水工作做了大量工作,先后进行了物探和底板加固工作,矿井正常涌水量83m3/h,最大涌水量115 m3/h,井田内上部有老空区已通过中国地质总局瞬变

电磁查清,故在采掘过程中我矿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四、开采技术条件 我公司开采的二煤层经2014年2月27日洛阳正方圆重矿机械检验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检验结果煤层不易自燃,自然倾向分类为Ⅲ级。 根据2013年4月义煤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瓦斯研究所编制完成的《渑池县九六八煤业有限公司二1煤层瓦斯基础参数测定报告》,对九六八煤业公司二1煤层瓦斯含量、瓦斯压力(间接)、瓦斯放散初速度、煤的吸附常数、煤的坚固性系数和工业分析等参数的测试结果,实测煤层瓦斯含量在2.72m3/t~4.17 m3/t之间,最大值为4.17 m3/t,煤样瓦斯含量的平均值为3.29 m3/t。根据河南省瓦斯治理研究院有限公司2013年9月3日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矿井绝对涌出量 0.7 m3/min,相对涌出量3.78 m3/t. 五、矿井开拓开采系统 1、矿井井筒布置:矿井采用三立井上、下山开拓,即:主井、副井和风井。 2、井筒主要功能:主立井担负提煤、进风兼做安全出口;副立井担负升降人员、材料入井和提升矸石等任务,兼做安全出口;风井为专用回风井。 3、水平划分、采区布置 矿井设一个水平开采,标高为+340m;矿井划分二个采区,即:12采区和22采区。

产品设计说明及流程图

产品部设计工作流程说明 目标确定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明确具体的设计目标,设计原则,描述用户典型使用情境,清晰划定设计范围,在公司决策人、设计人员、开发人员中对设计目标达成共同认识,并有依据地设定开发工作计划。 [1]资料收集 由项目经理组织,收集资料供决策参考。 [2]设计目标讨论会 由项目经理组织,所有设计人员参加,其中重要的讨论产品总监参加,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邀请相关决策的总经理、副总经理、总工参加。 [3]设计目标会签 至少需要总经理、总工、产品总监会签,设计目标会签前应将目标分析思维导图和设计目标说明书发给参与审核人(总经理、总工、产品总监等),根据需要召开说明会。 [4]制定设计工作计划 由项目经理负责,计划中应对设计目标进行分解,并确定分解目标的设计人。 初步设计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设定分目标使用情境,确定相应操作流程,设置页面功能需求。 [5]设计目标分析 设计人分析目标,设定情境,穷尽相关需求。

[6]流程设计 设计人,设计可以覆盖所有预设使用情境的流程。 1. 分目标设计思维导图; 2. 操作流程图; 3. 功能列表; 4. 主要界面示意图。 [7]界面设计 确定各界面功能和摆布。 [8]设计初审 三名以上设计人员参加必须包括设计负责人,可能情况下邀请相关开发运营负责人参加。对设计人员设定情境、流程和界面功能安排进行评审。 详细设计和文档撰写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实详细描述功能细节和数据需求,绘制界面效果图, [9]设计文档撰写 [10]界面效果图绘制 美工根据设计人提供的界面草图和文档,根据设计人要求绘制界面效果图。 [11]设计评审会 项目经理检查设计后组织,相关设计人员、开发负责人、测试负责人、运营负责人参加,可能情况下邀请相关决策的总经理、副总经理、总工、产品总监参加。 会签应提前将设计成果发与会人员。 [12]设计会签 至少包括,设计人员、开发负责人、测试负责人、运营负责人、项目经理、产品总监。

煤矿初步设计

山西潞安集团华润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扩区初步设计 说明书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 二○一五年二月

山西潞安集团华润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扩区初步设计 说明书 工程编号:C1787 矿井规模:1.20Mt/a 院长:徐忠和 总工程师:耿建平(兼) 项目负责人:李涛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 二○一五年二月

目录 总论 (1)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矿井建设条件 (13) 第一节井田概况 (13) 第二节矿井外部建设条件及评价 (21) 第三节矿井资源条件 (23) 第四节井田勘查程度及开采条件评价 (82) 第二章矿井资源/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86) 第一节井田境界及资源储量 (86) 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 (93) 第三章井田开拓 (96) 第一节开拓方式及井口位置 (96) 第二节开拓部署 (113) 第三节井筒 (118) 第四节井底车场及硐室 (121) 第四章井下开采 (125) 第一节采区布置 (125) 第二节采煤方法及工艺 (129) 第三节“三下”采煤及村庄搬迁规划 (141) 第四节巷道掘进及机械化 (142) 第五章井下运输 (147) 第一节煤炭运输方式及设备 (147) 第二节辅助运输方式及设备 (153)

第三节矿井车辆配备 (163) 第六章通风与安全 (165) 第一节瓦斯资源分析和瓦斯涌出量计算 (165) 第二节瓦斯抽采 (166) 第三节矿井通风 (184) 第四节矿井瓦斯灾害防治 (193) 第五节矿井火灾防治 (196) 第六节矿井粉尘防治 (218) 第七节矿井水害防治 (222) 第八节矿井热害防治 (230) 第九节矿井冲击地压灾害防治 (231) 第十节井下安全监控设备选型、自救器的配备 (232) 第十一节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 (232) 第十二节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233) 第十三节矿山救护 (246) 第七章提升、通风、排水和压缩空气设备 (250) 第一节提升设备 (250) 第二节通风设备 (267) 第三节排水设备 (270) 第四节压缩空气设备 (273) 第五节制氮设备 (276) 第八章地面生产系统 (278) 第一节煤质及煤的用途 (278) 第二节煤的加工 (278) 第三节主、副井机械设备及布置 (2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