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

调查人:赵佳倩赵佳乐郭婉玉李琦

时间:xx.7—xx.9

地点:大新中心学校教学所辖区域—张楼村

指导老师:张玉玺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选取以太和县大新镇张楼村的留守老人作为本次调查的个案。

张楼村是典型的一农业经济发展为主的偏僻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空巢家庭比例逐年上升。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入户采访的方法对村庄的几位老人进行了调查。经过这次调查,旨在了解一下张楼村留守老人的一些情况,并想出一些解决的方法。

一:留守老人面对的一些问题

1、家庭氛围缺失,精神生活单调

随着子女纷纷外出务工,一旦家庭“空巢化”后,家庭养老功能就被弱化,老年人需要亲情的尉籍和生活照料。据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各种身体器官的衰弱,老人在某些方面趋于孩童化,更需要子女的照顾。因此子女在老年人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但通过对空巢老人的调查问卷的分析,只有三分之一的外出务工子女经常给父母打电话。子女外出后,电话成了老人与子女的交流沟通的主要方

式和精神慰藉。有时甚至连这些基本的精神慰藉都没有,老人大多过着寂寞生活。

2、留守老人的健康及生活照料情况不佳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逐渐衰弱,患病率逐渐上升,然而农村留守老人得大病后身边没有子女照顾,在医疗资源和照料资源的获得上还不尽如人意,农村基层组织和邻居给留守老人提供的照料帮助也十分有限。

调查认为由于成年子女的外流,留守老人往往既要承担繁重的农活、家务劳动,又要承担照看孙辈的重任中青年一代作为主要农业劳动生产力,其外流会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减少,从而在一些有大量

外出人口的农村地区,主要农业生产者的角色实际上由过去的中青年男性转变为老人和妇女。对于年老体衰的老人来说,承担沉重的农业劳动是一个很大的压力。常年在外打工并能携带子女进行随身教育的打工者为数不多,外出务工潮造成许多农村孩子短期或长期失去了直接监护人,形成了留守老人教育第3代的“隔代教育”,于农村老人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又不懂得教育方法,教育孩子的尺度难以掌握,于是形成了“留守老人”问题和“留守儿童”问题并存的双重困难。

3、心理需求及精神慰藉情况

随着年龄的增高,留守老年人的行动越来越不方便,他们与外界的接触也就相应地越来越少,而外出务工的子女相当一部分是年初而出,年终而归。他们与留守老人相处的时间一般只有1个月左右。子女外出后,导致老人孤独感增强。这些“空巢老人”大多数过的是“出门

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寞生活。此外,由于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调,老年人大多是“蹲墙根、找树阴、聊聊天”,老人在家庭之外也很难找到精神寄托。

二、存在的问题

1、医疗卫生状况不容乐观。由于生理因素,老人上了一定年岁后,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下降,容易引发多种疾病。加上农村医疗机构不健全,医务人员少,儿女常年在外务工,对“留守老人”疏于照顾,无法尽到赡养职责,所以“留守老人”一旦头痛发热就常常缺医少药,无人照料,根本无法应对伤病等突发事件。

2、管教孙辈心有余而力不足。据统计,农村有53%的“留守老人”需要照看孙辈。常年在外打工并能携带子女进行随身教育的打工者为数不多,外出务工造成许多农村孩子短期或长期失去了直接监护人,形成了“留守老人”教育第三代的“隔代教育”现象,老人不得不重新当起了“父母”。但是农村“留守老人”的文化程度相对不高,又不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管教尺度难以掌握。大多老人只管供孩子吃、穿,至于学习、心理、性格和道德教育,就只能听之任之了,使得许多孩子因感情缺失或多或少地出现自卑、自闭、冷漠等心理现象。

3、情感生活令人堪忧。人老了有喜静的一面,但人老了最怕孤独。农村老人过惯了苦日子,对物质生活往往无过高的奢求,因此子女的精神慰籍是老人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主要之一。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农村老人大多过着“出门一孤影,进门一盏灯”、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的艰辛寂寞生活,这很容易使他们感到孤独。特别是独居老人感到有

心里话没处述说,有时间没事打发,很可能出现抑郁症状。另外,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调,老人大多是“蹲墙根、找树阴、聊聊天”。许多子女都忽视了对父母的精神慰籍和关怀,长时间不回家,平时打电话回来更多的话题也是留守在家的小孩,很少与父母沟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留守老人”亲情上的疏离和心灵上的煎熬。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下一页查看。

2021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最新)

篇1: 一、调查的村的基本情况和现状 本村住户一共196家,总人口1224人,其中60岁以上256人,占总人口的20.4%。子女外出的留守老人69家,105人。占60岁人口的41.0%。所以本村的老人的基数还是比较大,进一步本村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而这些老人大多以种田为生,而强大的劳动强度使得很多老人身体不适,在今年有三位老人因为身体不适而猝死在家中。 二、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 1. 生活简朴,居住坏境差。根据走访调查,大多数留守老人饮食非常简单,尤其是留守老人,他们只求温饱,特别是在农忙季节饱一餐饿一顿是经常的事;因年纪大无法对房屋进行修缮,房前屋后杂草丛生、屋顶瓦片支离破碎,逢雨天室外下大雨、室内下小雨更是家常便饭,让人特别担忧他们的生活。而少数条件比较好的留守老人家里,依旧饮食简单,甚至有时候为了干农活,经常饿一天,晚上回家做饭吃。可想而知,他们的身体状况让人担忧! 2.留守老人医疗情况不容乐观。在调查中,虽然现在的医疗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是许多的老人们为了节省用钱,常常,“小病抗、大病挨”仍是多数老人的选择,因此,他们在生病时往往就这么拖着,只有少部分会去看医生。然而就是这样想法使得许多老人们的身体越来越差,有些人甚至错过了治疗的黄金时间。 3.留守老人安全问题。在调查中,有许多老人们都有被骗的经历,许多骗子利用老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对他们进行诈骗。还有些骗子利用老人们对养生的热衷,于是与老人攀近乎,认老人们当亲人等行为骗取老人的信赖,从而达到他们的目的。另一方面,在用火安全上,在我们农村老人们大部分都是使用柴火的,烧完后他们没有把碳火用灰覆盖掉,导致事故发生。在防盗上,留守老人居住的房子的锁特别简单,又加上家里一般只有两老口,抵抗能力弱。所以小偷容易关顾他们家里。 4. 教育下一代很困扰。单从照顾孙辈的生活起居方面而言,只是增加老人的生活压力,增加劳动强度。但对小孩教育方面心理负担更重,主要因为农村老年人大多数识字不多,无法辅导小孩的学习,担心学习成绩差。其次目前农村交通、通讯得到迅速改善,电视、网吧到处有,孩子在外的时间长,担心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老年人总觉得管理小孩力不从心。 5. 缺少精神慰藉。对于农村老人来说过惯了苦日子,对物质生活往往无过高的奢求,因此来自子女的精神慰籍是老人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农村老人大多过着“出门一孤影,进门一盏灯”的寂寞生活,这很容易使他们感到孤独。特别是独居老人感到有心里话没处述说,有时间没事打发,很可能出现抑郁症状,觉得生活没有意思,严重的会产生自杀的念头。

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社会调研报告

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社会调研报告 主要过程及基本情况 走访的村户中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占全村人们的90%。多数留守儿童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养大,但甚至也有十岁左右小朋友独自一人居住在家中,自己照料自己的生活起居。家有老人的一般是奶奶在家照顾孩子,爷爷到山上的家里做农活、忙家务。由于常年干较重的农活,农村许多的老人身体不好,治病也需要花很多钱,对于原本就贫穷的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而少部分独自一人在家的孩子便是自己放学就赶回家做饭、洗衣服。与留守儿童交流之后,我们发现,他们和其他同龄的小朋友一样,十分需要父母的关爱,长期和父母分开都十分想念父母,特别是一些生活在离异家庭的孩子,见到父母的机会就更少。但是,他们并没有一味的抱怨,到了一定年龄,加上亲人的引导,各个都变得很懂事,主动承担家里的负担,很理解父母的难处,他们都会试着去面对现状,去承受这一切。 而在空巢老人之中发现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都缺乏安全感,一般陌生人都没法和他们沟通,这些老人很少与人交流。他们有些生活完全能够自理,也有生活保障,但是内心却充斥着孤独寂寞。心情郁闷、沮丧、孤寂,睡眠失调,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常常会有自责倾向,认为自己有对不起

子女的地方,没有完全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另外也会有责备子女的倾向,觉得子女对父母不孝,只顾自己的利益而让父母独守“空巢”。但是很大部分还是比较理解子女的处境。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主要在学习、性格、心理健康方面相较非留守儿童而言存在一定的问题。 1、学习。在留守儿童中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有的留守儿童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并且比较早熟,自我控制能力较好,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学习态度端正,成绩优良。而有的留守儿童对学习表现出散漫、厌学、逃学的症状,遇到难题不会主动请教老师或同学,上进心缺乏。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学习上的辅导较城市少了很多。 2、性格。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对他们成长过程中问题的解答。在成长环境中,父母是第一任老师,所起到的作用非同一般,可对儿童性格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留守儿童的问题与父母存在着空间和时间的代沟,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也由于各方面的差异,使留守儿童缺乏亲情和家庭教育,让留守儿童容易出现自控能力差、孤僻、叛逆、自卑、内向等性格趋向。 3、心理健康方面。父母与孩子之间较少的交流与沟通,让

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报告

有关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报告

序言 在时代变迁,社会进步的今天,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仅仅是衣食无忧就表示老年人获得了高质量的生活么?事实上,老人希望得到更多尊严,拥有阳光心情,过上富足的晚年,在家庭中更受重视。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理念的多重影响下,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日趋加重,很多家庭甚至面临需要单独赡养四个老人的问题。因此,老年人的赡养问题逐渐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引起了多方关注。 我国衡量老年人生活幸福的标准通常是:有基本的物质保障,没有疾病或伤残。这只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要求,与幸福无关。如果老龄化是人生的一个积极经历,老人就应该有继续获得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权利。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积极老龄化”的概念,这是一个以提高老年生活质量为目的、最大程度地向老年人提供健康、参与和保障机会的过程。其中,老人的经济收入、心理健康和家庭各方面对积极老龄化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 老年人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生活状态处在特定时期,了解老年人生活的现状,积极解决他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作为在校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深入调查,了解老年人的生活,针对各个方面做出深入分析,从而得出一系列结论,为和谐社会贡献我们的微薄之力。 关键字:老龄化生活质量物质保障老年生活

目录 一调查方案 (4) (一)调查背景 (4) (二)调查范围和对象 (5) (三)调查内容 (5) (四)调查方案 (5) 1. 前期准备 (5) 2. 调查方法 (6) 3. 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6) 4. 调查结果和对策 (6) 5. 调查小组成员 (6) 二调查分析 (7) (一)被调查者的身体健康状况 (7) (二)被调查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11) (三)被调查者的物质生活保障 (13) (四)被调查者的日常生活情况 (17) 三调查结果 (23) 四调查总结 (24)

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调查报告在这二十一世纪里,在这经济腾飞的时代中,各国经济迅速的发展,中国也不例外。谈谈家庭的存在元素需要什么,首先需要人口才能成为家庭,由于经济发展,必然要有人口迁移、流动等现象,这个家庭就出在分开的局面上,一般由成年人在外地工作,把老人和孩子留在家中等情况,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一、“空巢老人”的出现 “空巢老人”在词典中解释为子女长大后离开自己或单亲老人的意思。为什么会出现“空巢老人”这个问题。 第一、直接原因:由于经济的发展,要支撑这个家庭的生活,大多人会去工作来换取支撑这个家的力量,这样必然要有人口迁移流动。 第二、间接原因: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现在几乎都是独生子女,想独立生活,男子在外组建新家庭,女子出嫁等原因。原因很多,只是对这个问题出现没有什么多大的影响。 “空巢老人”现在的心理、身体健康、生活等情况值得我们去深思。中国现在老龄化情况十分严重,有几亿人进入老龄化状态,在这老龄化的人口中,有多少位“空巢老人”?老人老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没有当年能扛多少斤东西的身躯了,现在正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压迫着他们。 他们独自呆在家中,独自的生活,心中感到孤独,感到悲

伤,想当年把子女拉扯大,现在又不在自己身边,心中又感到焦虑,深怕自己出现了什么事,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每天生活在担惊受怕中2016年关于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调查报告2016年关于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调查报告。官方调查全国“空巢老人”生活状况:65%的农村“空巢老人”没有收入,79.5%靠农副产品与种植水稻。 二、“留守儿童”的情况 俗话说:“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发展靠这些花朵。”但是现在青少年犯罪率越来越高,扰乱社会的秩序。以前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到底是你们······”,祖国归于我们,我们现在这种状态,能否担起重任。 现在经济的发展,家中不富裕的就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老家,让长辈来监护孩子,但是老年人的知识有限、精力有限,仅仅让学校来管理更是不行,毕竟中国还不算很发达,教育不是那么的先进,教育中存在着漏洞。 据报道,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显示,进入初中教育阶段以后,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下降,14周岁的留守儿童在校仅为88%。南方某省调查留守儿童心理情况显示,有40.5%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是被遗弃、受到歧视、不如别人的想法,存在着心理问题。在刑事犯罪事件中,青少年犯罪中的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20%,上述中的比例对于

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问题调研 ——以xx村为例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收入差距日益增大,现在在农村仅凭耕种所得收入已远远满足不了人们正常的生 活需要,其中,大多数年轻人为了能够更好的生存纷纷选择背井离乡去城市打拼。因而,留守老人这个特殊群体不断扩大,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本次调研主要以走访、查阅文献、入户调查等方法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造成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几条建议。 关键词:留守老人、农村、现状、对策 一、留守老人概念的界定 目前相关的各权威部门并没有对留守老人给出其明确的定义。 一部分学者从老人年龄角度考虑,例如王学芳在《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支持网络结构探析》一文中,则认为留守老人是子女长期外出流动时留守在户籍地村的60岁以上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指出了留守老人的年龄限制。 也有一部分学者从子女外出原因及外出时间角度考虑,例如陈浩(2007《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研究》)一文中的界定: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农民工在进城时把父母留在了农村,催生了留守老人这一特殊的群体。我们把这种由于农村人口迁移引起的特殊现象所构成的老人群体称为农村留守老人群体。 还有学者从子女及子女配偶是否在老人身边的角度考虑,例如:王乐军《济宁市农村留守老人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的研究对象为济宁各县市农村留守老人,其农村留守老人的确定标准为:常住农村的老人,年龄大于等于60周岁;其子女及子女配偶因外出工作均常年不在本村居住者。突出子女及子女配偶都不在老人身边。 因此,本文对留守老人的概念做了一个具体的定义:留守老人是指那些因子女长期离开户籍地的60周岁以上或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 二、农村留守老人生存现状 (一)家庭氛围缺失、精神生活单调 由于子女们外出打工,老人们在生活上缺人照顾,精神生活单调,很是孤独。很多年迈的老人必须自给自足,但是他们已经年迈,更需要子女的照顾。因此子女在老年人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子女外出后,电话称了老人与子女的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和精神慰藉。有时甚至连这些基本的精神慰藉都没有,老人大多过着“出门一孤影,进门一盏灯”的寂寞生活。(二)生活来源缺乏应有的保障 大部分的留守老人基本没有经济来源,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比如通过种植庄稼,像小麦,花生,油菜,还有种菜等再拿到菜市场上卖所得,收入来源单一。在走访中,我发现,一般老人都是用柴火来做饭,每年的秋天,他们就会上山砍柴以备过冬。就拿我的奶奶举例,她一年四季始终住在一座可能被年轻人叫做“破烂房”的地方,一个人生火做饭,一个人生活,这在人们看来会是相当可怜和孤独的。而且,她是没有养老和医疗保险的,就算有,也只是很微小的福利。因此,在农村地区,留守老人的生活保障问题显得十分突出,应得到社会和国家的重视。 (三)生活照料问题 子女对父母的生活照料需以空间距离的接近为基础,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两代人的分离,因此子女的乡城迁移客观上减少了留守老人在日常生活、安全和医疗等方面得到的照料,使留守老人普遍处于家庭照料不足的困境。另外,家庭代际关系的失衡、尊老敬老养老关系的淡化,加剧了留守老人的艰难处境。

留守老人调查报告范本

Screen and evaluate the results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analyze the deficiencies, learn from them and form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编号:FS-DY-16896 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农村空巢老人是我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的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急剧扩大的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子女和老人在迁移时间上的不同步,以及相当一部分老人对原居住地的留恋,养老载体和对象在时空上发生了巨大变化,跨省流动越来越多离家时间越来越长,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守空巢。 此次寒假社会实践对空巢老人的关注活动旨在呼吁全社会共同关心空巢老人并能制定系列有效措施解决此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老年人过去都为社会创造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他们有享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权利,如果一个社会的老年群体晚境凄凉,势必严重影响劳动人口的积极性,不利于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如何解决打工子女外出挣钱与陪在父母身边成了一个深思之待解决的问题,从诸多方面讲

我团队对空巢老人的调研帮扶活动意义深远。 总之,在现代新农村的建设中,农村空巢老人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农村留守老人作为老人这一弱势群体中的一个“脆弱群体”,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为这一群体做些帮助,为促进和谐老龄生活做贡献,为老龄事业的发展做贡献,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分别选取以郚山镇黄皿旺村的留守老人作为本次调查的个案。 吾山镇隶属于山东潍坊安丘市,位于安丘市西南部,西与临朐交界,南与沂水接壤,面积113平方公里,该镇有10886户,人口3.7万,耕地面积5.6万亩。下辖店子村,亭子村, 小洼村,卜家庄村,河西村,小吾山村,黄皿旺村,闭门山村等68个村委会。 郚山镇是典型的以农业经济发展为主的偏僻乡镇,产业结构单一,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空巢家庭比例逐年上升。 黄皿旺村位于郚山镇的东北方向,距离郚山镇中心位置

关于农村“三留守”问题调研报告

” 关于农村“三留守”问题调研报告 民工潮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兴起,进城农民就成为 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 支重要力量。农民工进城后,其收入获得相应增加,家庭 生活得到改善。但同时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农村中也 产生了严重的“三留守”问题。留守人群主要由老、弱、病、 幼等构成,即所谓“三八六一九九部队”。留守妇女、留守儿 童、留守老人数量庞大,他们面临着生活、教育、心理、 安全方面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亟待各级政府着力解决。 一、关心“留守儿童” 营造家的氛围 近年来留守儿童的数量增长较快,留守儿童问题已成 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引用主持人白岩松曾说过的话:“留守 儿童已经不是一个群体的问题,而是中国未来的问题。 留守儿童在学习、行为、生活、心理、安全等各方面 都有比较严重的问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钱明辉博士认 为,对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家庭教育的缺失容易对他们有 如下的影响:文化和个性的养成、情感与善的养成、心理 发育失衡、在与人交往上出现问题、影响道德养成等。而 国内著名心理学家韦志忠研究后指出,农村留守少年儿童 中近 80%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 一是自闭型,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与人交流;二是逆反 型,暴躁冲动、情绪不稳定、自律能力差、具有较强的逆

反心理等。 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管理带来的深层矛盾,而具体问题既有家庭、学校的原因,也有儿童自身成长的原因。 要解决留守儿童所产生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缩短城乡差距。一方面,政府必须尽快改革与户籍相关联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各种制度,减少农民进城的“迁移成本”,同时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和配 套设施,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与城市居民一样有同等的待遇。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治本之策。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当地的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提高当地的工业和企业的规模和效益,吸引农民工返乡就业,从而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从根源上减少留守儿童的产生。 2、政府带头,提倡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已不是靠国家政策、户籍制度等方面的改变就可以改善,还涉及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应充分利用媒体等宣传手段帮助人们正确看待农民工及其子女问题,改变人们对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偏见观念,呼吁人们更多地关注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健康,关爱他们的子女,为维护留守

关于农村留守老人的调查报告(完整版)_1

报告编号:YT-FS-2492-62 关于农村留守老人的调查 报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关于农村留守老人的调查报告(完整 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农村空巢老人是我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的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急剧扩大的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子女和老人在迁移时间上的不同步,以及相当一部分老人对原居住地的留恋,养老载体和对象在时空上发生了巨大变化,跨省流动越来越多离家时间越来越长,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守空巢。 此次寒假社会实践对空巢老人的关注活动旨在呼吁全社会共同关心空巢老人并能制定系列有效措施解决此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老年人过去都为社会创造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他们有享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权利,如果一个社会的老年群体晚境凄凉,势

必严重影响劳动人口的积极性,不利于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如何解决打工子女外出挣钱与陪在父母身边成了一个深思之待解决的问题,从诸多方面讲我团队对空巢老人的调研帮扶活动意义深远。 总之,在现代新农村的建设中,农村空巢老人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农村留守老人作为老人这一弱势群体中的一个“脆弱群体”,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为这一群体做些帮助,为促进和谐老龄生活做贡献,为老龄事业的发展做贡献,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分别选取以郚山镇黄皿旺村的留守老人作为本次调查的个案。 吾山镇隶属于山东潍坊安丘市,位于安丘市西南部,西与临朐交界,南与沂水接壤,面积113平方公里,该镇有10886户,人口3.7万,耕地面积5.6万亩。下辖店子村,亭子村, 小洼村,卜家庄村,河西村,小吾山村,黄皿旺村,闭门山村等68个村委会。

老年人生活情况调研报告(1)

老年人生活情况调研报告(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惠老政策,为各级党政提供决策参考,台儿庄区老龄办自5月11起,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工作。此次调查采取入户走访、以问卷式抽样方式进行。调查以本区户籍城镇、村居60岁以上人口为对象,选取了3个镇180户老年人家庭进行,针对老年人的家庭状况、健康状况、经济状况、社会保障状况、生活照料和社会服务状况等问题进行调查,全面了解当前我区老年人基本生活情况和老年人社会养老保障与社会需求,了解涉及老年人切身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在调查对象的选择上,区老龄办充分考虑老年人的性别比例、年龄层次、知识结构、收入水平,生活状况、居住地域等因素,确保调查的客观性、科学性和代表性。通过调查,掌握了我区老年人口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集中反映出老年人基本生活状况: 一、基本情况 农村老年人抽样调查情况:从问卷情况看,抽样的120位老年人中有6位是退休工人,114位是农民,多数老年人人均有承包地2亩左右,在60-69岁的抽样人群中,有60%是老年人自己耕作,40%是子女帮助耕种或转包;在70岁以上抽样人群中,只有少数身体好的自己耕种,绝大多数由子女耕种。多数老人经常给子女料理家务或照看孩子。

从文化程度看,90%老年人是文盲或半文盲,极少数是小学文化,平时不看书不看报,有选择性地看电视节目,以传统休闲娱乐节目为主,平时打打扑克、闲聊家长里短,基本不参加健身和文娱活动。 60%的老人与配偶同居,30%独居,10%与子女在一起生活,住的多数是自己的旧房,面积20—30平方米。去年个人全部收入60%在1001—元之间;30%在501—1000元之间,5%在500元以下;5%在5001—7000元之间,上级每年补助101—300元,每人每月大致开支51—100元,对物价上涨多数紧张,少数平静。没有社会养老保险金。50%老人子女经济状况较好,40%子女经济状况有困难,10%子女十分困难;50%老年人生活没问题没存款,10%老人达到温饱有困难、无欠债;15%有欠债,无法达到温饱;5%较富裕,有存款。欠债主要原因是无收入或收入太少、因病,其次意外事故、盖房、娶儿媳妇等。对自己目前的经济状况50%老人认为还算可以;生活水平一般,40%老人认为不满意;生活水平较低,5%基本满意;生活水平很差,5%很不满意。 农村老人身体健康状况普遍很差,70%老人患运动系统病症、心脑血管疾病、气管炎、肺部疾病,25%老人患眼疾,有听力障碍,5%老人患其他神经疾病。自己干不了的事情80%老人靠家庭成员照顾,多数老人认为不孝子女有,但很少,具体不孝原因说不清楚,一般认为还是道德品行问题。

空巢老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空巢老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空巢老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调查目的 为深入了解红旗村村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况,我校“三下乡”活动的三十几位成员在村里全面展开问卷调查,走进村民生活、深层次地了解村民各方面的状况。帮年老的村民量血压,送上最真切的关爱。 二、调查对象衡阳市红旗村 三、主要过程及基本情况 走访的村户中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占全村人们的90%。多数留守儿童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养大,但甚至也有十岁左右小朋友独自一人居住在家中,自己照料自己的生活起居。家有老人的一般是奶奶在家照顾孩子,爷爷到山上的家里做农活、忙家务。由于常年干较重的农活,农村许多的老人身体不好,治病也需要花很多钱,对于原本就贫穷的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而少部分独自一人在家的孩子便是自己放学就赶回家做饭、洗衣服。与留守儿童交流之后,我们发现,他们和其他同龄的小朋友一样,十分需要父母的关爱,长期和父母分开都十分想念父母,特别是一些生活在离异家庭的孩子,见到父母的机会就更少。但是,他们并没有一味的抱怨,到了一定年龄,加上亲人的引导,各个都变得很懂事,主动承担家里的负担,很理解父母的难处,他们都会试着去面对现状,去承受这一切。 而在空巢老人之中发现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都缺乏安全感,一般陌生人都没法和他们沟通,这些老人很少与人交流。他们有些生活完全能够自理,也有生活保障,但是内心却充斥着孤独寂寞。心情郁闷、沮丧、孤寂,睡眠失调,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常常会有自责倾向,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完全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另外也会有责备子女的倾向,觉得子女对父母不孝,只顾自己的利益而让父母独守“空巢”。但是很大部分还是比较理解子女的处境。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主要在学习、性格、心理健康方面相较非留守儿童而言存在一定的问题。 1、学习。在留守儿童中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有的留守儿童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并且比较早熟,自我控制能力较好,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学习态度端正,成绩优良。而有的留守儿童对学习表现出散漫、厌学、逃学的症状,遇到难题不会主动请教老师或同学,上进心缺乏。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学习上的辅导较城市少了很多。 2、性格。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对他们成长过程中问题的解答。在成长环境中,父母是第一任老师,所起到的作用非同一般,可对儿童性格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留守儿童的问题与父母存在着空间和时间的代沟,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也由于各方面的差异,使留守儿童缺乏亲情和家庭教育,让留守儿童容易出现自控能力差、孤僻、叛逆、自卑、内向等性格趋向。 3、心理健康方面。父母与孩子之间较少的交流与沟通,让留守儿童缺乏安全感,表现出的焦虑,对家庭状况、父母安全等的担忧,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的发展,易导致自暴自弃、孤僻、悲观的不良心理的形成。 (二)在空巢老人问题方面则面临一下几个挑战:

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是我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的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急剧扩大的群 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子女和老人在 迁移时间上的不同步,以及相当一部分老人对原居住地的留恋,养老载体和对象在时空上发 生了巨大变化,跨省流动越来越多离家时间越来越长,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守空巢。 我国民工总数已经超过了一亿,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形成了举世瞩目的“民工潮”。目前媒体舆论、政府官员和学者多在关注民工艰苦和边缘化的生存状态,而对于更多的滞留在农村的民工家人却关注不够。留守老人们的心理和生理上都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在一些报道中我们时常会听到有留守老人因过度劳累而瘫痪等问题,而且回家后我看到村里的老人们生活得真的很辛苦。 此次寒假社会实践对空巢老人的关注活动旨在呼吁全社会共同关心留守老人并能制定 系列有效措施解决此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老年人过去都为社会创造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他们有享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权利,如果一个社会的老年群体晚境凄凉,势必严重影响劳 动人口的积极性,不利于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如何解决打工子女外出挣钱与陪在父母身边成 了一个深思之待解决的问题,从诸多方面讲我团队对留守老人的调研帮扶活动意义深远。 总之,在现代新农村的建设中,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农村留守老人作为 老人这一弱势群体中的一个“脆弱群体”,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为这一群体做些帮助,为促进 和谐老龄生活做贡献,为老龄事业的发展做贡献,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一、留守老人生活状况 1.打工子女的经济支持不可高估,留守老人经济状况依然较差,而且劳动强度 增加 子女外出务工的确带来了农村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但是单靠外出打工子女的给父母的 支持还不能给予父母充足的经济支撑。由于农村绝对收入水平较低,农民长期以来储蓄率较低,在调查中有人估计农村老人没有养老积蓄的要占到70%以上,以至于大部分老人还要靠 自身劳动来维持平时生计。一般老人和儿子一起生活时开支主要负担由儿子负担,但是子女外出后,除了极少数有权威的老人主持全家财政外,大多数老人需单独理财。电费每月10 -20元,米每斤 1.1元,电话月租费15元,柴每担15元,煤球3元一个,自来水??, 按当地标准一个老年人一年需要700-1000元才能基本维持生活,且老人不能生病。外出打工子女对老人每年的转移支付平均要低于上述数字,因此我们不可过高估计打工子女的经济 支持。由于收入较低,老人们的生活很拮据,我们在调查中经常听到老人们如下的描述:“儿子一年能搞几万把块钱,回来好点的时候会给两包烟。” “我一个月只点灯二三十元钱,最多三十几块,电话,我不打。” “大儿子每年给千把块钱,小儿子给四五百斤水稻,现在钱不值钱。” “就怕刮大风下大雨,房子用的是大瓦,大雨会 ” 漏。 “彩电又耗电,一开就要钱,我不看电视”。 一般农村家庭虽说有多个儿子,但是每个儿子收入都不高,勉勉强强维持生活,每年拿出千把元,但都不能维持生活,尤其是生活不能自食其力的。我们注意到老人的住房条件通常要 差于子女的住房条件,子女外出打工并没有十分显著地改善留守老人的物质生活水平, 反而往往间接的加重了老人的劳动强度。调查时老人们说过去大集体年青人做工,老年人在家做饭,而现在老年人要做农活。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俗语:“白头发,下田畈;黑头发,打

百度文库精品文档-民政局留守老人调研报告3篇

民政局留守老人调研报告3篇 民政局留守老人调研报告第1篇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和城镇化水平飞速提升,大批农村(社区)劳动力转移加快,大批农村(社区)劳动力涌向城市,涌向发达地区,留守老人数量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从而引发留守老人生活与健康、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建立留守老人关心关爱的服务体系,形成政策和社会合力,逐步化解这一社会现象,是当前社会发展中我们必须深刻思考和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留守老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县共16个乡、镇,175个村(居)委会,据统计,我县目前现有人口49153人,六十岁以上老人8473人,其中留守老人达178人,占整个老年人口的2.10%,留守老人中以农村居多,达到整个留守老人人群的75%以上。其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 (一)经济收入低,生活质量差。留守老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为子女赡养、供给,但这远远无法保障留守老人的生活、住房、医疗等费用,虽然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老人通过农副业来自养,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劳动力的下降或丧失,其生活质量必然下降。生活困难、捉襟见肘的留守老人家庭也层出不穷。在日常消费支出中,老人支出形式单一,主要为维持基本的物质生活吃饭和医疗支出为主要支出,在住宿、娱乐上的花费较少。没有为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而在旅游、娱乐等方面有较大的支出。 (二)生活缺少照料,安全隐患多。留守老人因为子女不在身边的特性,平时的生活照料主要靠自己及配偶。当一方生病后配偶还可以负责照顾;对于离异或丧偶的老人,就只能依靠自己。在自身生活缺乏相应的照料的情况下,有的留守老人还承担着照料孙辈的责任。同时,由于老年人年迈体弱,在防范安全事故、应对突发事件方面存在着安全意识不强、应对能力不足的情况,安全隐患突出。 (三)缺少精神慰藉,精神生活缺失。一方面老人与子女关系变疏远、希望与子女常联系。精神生活是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务工子女与老人的关系是留守老人精神慰藉的重要内容。对于在外务工拼搏的子女来说,常回家看看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愿望,打电话成为了外出务工的子女与留守老人联系的主要方式。因为留守老人缺少子女的陪伴,很多时候会感到孤独,他们都希望能与子女能常联系,常回家看看,多与老人交流,沟通。另一方面留守老人精神生活单调,留守老人的主要时间用于务农或带孙辈,闲暇活动也主要集中为看电视/听广播、串门聊天。乡、村(社区)也缺少组织一些适合老年人的活动来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二、造成留守老人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城乡发展不平衡,大量村民外出务工是造成问题的最直接原因。城乡差距的扩大与高速发展的城市经济使大量农村(社区)亲壮年流向发达城市。 (二)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影响是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一受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影响,很大一部分留守老人资自愿选择在家留守和照顾孙辈。二是在家庭体系中,子女承担着生活、医疗以及糊口养子的经济压力。在利益分配中,留守老人处于边缘化,子女的供给不能保障其生产生活、医疗等各方面需求。三是还部分存在多个子女间对老人的赡养相互推诿,养儿不能防老的问题。 (三)政府职能难以充分发挥和社会力量缺少合理引导是造成问题的重要原因。政府倡导和关注民生,但随着城乡差距的扩大和老龄人口的增加,留守老人问题出现了复杂和多样性,在保障老年人权益保障方面对留守老人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同时,社会对留守老人的关注和实质性帮助较少,家庭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导致的不尊老、不敬老、不养老的情况,大多数人仍抱着与己无关,冷漠旁观的态度。 (四)留守老人的文化程度不高,精神娱乐生活匮乏是造成问题的间接原因。据了解,目前留守老人在农村日间照料中心经常性生活和娱乐休闲人数较少,即便偶尔到中心,也多

关于空巢老人调查报告-调查空巢老人

关于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一、调查长安区空巢老人的目的 (1)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空巢"老人的问题更是值得人们关注。他们有的没有儿女,孤苦无依;有的想念自己的子女,却可能远隔天涯或因工作忙碌没有在身旁;他们渴望沟通交流,却找不到能够诉说的对象;他们希望能够融入社会,然而他们能做的越来越少。空巢老人孤独、寂寞,生活中有许多困难与不便,需要获得精神上的慰藉,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关爱。 (2)通过此次对长安区周边社区空巢老人的走访调查,能使我们提高自身的 尊老爱老的意识,更好的为我们身边的空巢老人献出爱心。 二、关于调查长安区空巢老人的背景及意义 (一)调查长安区空巢老人的背景 随着我国人口生育水平持续下降和老年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不断延长,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也日趋明显,我国老年空巢家庭数量也呈上升之势。所谓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只剩下老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可以预料,空巢家庭将逐步在我国城市地区成为主要的家庭形式之一。因此,我们需要了解长安区空巢老人的生活基本状况,分析影响长安区空巢老人生活质量提高的因素,进而实现长安区的进一步和谐构建。 (二)关爱长安区空巢老人的意义 关爱空巢老人,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国家、社会、家庭和每个公民的应尽责任;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国家、社会、家庭和每个公民的应尽责任。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空巢老人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我们更要起到带头作用,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一份力量。 三、当前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条件相对较差 城镇空巢老人生活条件相对好些,大部分的老人家庭靠退休金,10%左右靠社会救济,9%左右为其它来源。而农村空巢老人收入来源少,经济非常拮据,生

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调查报告范文2017

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调查报告范文2017 一、农村留守老人调查背景 目前,我国民工总数已经超过了一亿,形成了举世瞩目的“民工潮”。随着大量劳动力外出,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对农民工留守家属们在生活、情感等方面的生存状态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留守老人们的心理和生理上都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在一些报道中我们时常会听到有留守老人因过度劳累而瘫痪等问题,而且回家后我看到村里的老人们生活得真的很辛苦。 二、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状况依然较差 子女外出务工使家庭经济条件得以改善,但由于他们的相对收入也不高,且他们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家庭,还要供子女上学,所以大部分老人还要靠自身劳动来维持平时生计。一般老人和儿子一起生活时开支主要由儿子负担,但是子女外出后,他们就得自己担负起生活重任。少数子女每月会给予一定的赡养费,但大部分还是得靠他们自己。因为是在偏远的农村,交通很不方便且经济情况不允许,所以他们所吃的菜和米都是自己种的,使用柴火而不是煤气或沼气。由于收入较低,老人们的生能很拮据,一般农村家庭虽说有多个儿子,但是每个儿子收入都不高,勉勉强强维持生活,尤其是生活不能自食其力的。 (二)老人们成了家里的劳动力,下地干活,劳动强度加大 子女在家时总是会帮忙干一些农活,但外出后,老人们就得

自己干,在农村约83%的老人每天平均有5个小时都在忙着干农活,像是种菜,锄草,翻地,收割等等。一般每户都会养一些牲畜,因为他们还要靠这些来获取收入,增添家用,这是大部分留守老人的主要收入来源。而饲养这些也给老人们增加了劳动负担。此外,由于妇女外出参工率的增加,而能进城随父母在城市接受教育的农村儿童据估计在只有5%左右,老人们再度增加了照顾孙子孙女的家务责任。 (三)留守老人的医疗卫生状况仍不容乐观 人到老年,身体的抵抗力就会下降,因此也就更容易患病。如今,虽然医疗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经济收入不高,还是存在着“生不起病,拿不起药”的现象,有病不医的情况不在少数,由于支出习惯和现实经济能力的考虑,“小病抗、大病挨”仍是多数老人的选择。大多数农民医药费的支出占了他们收入的绝大部分,想做到有病就医实在是难啊,因此,他们在生病时往往就这么拖着,只有少部分会去看医生。现在通讯方便,老人一旦生病,子女马上就能得到消息,大部分老人认为如果通知子女,他们会回到身边,否则再有能力人家也瞧不起你,周围的舆论会造成很大的压力。但也有一些子女因为工作忙或是路途远而没有回来,只是打来电话询问。一些老人最关心的事是怕自己生病时没人问,老人们发出了“不求长寿,但求健康”这样的悲观感慨。 (四)留守老人的安全问题 在调查中显示出两种安全问题,一是被欺骗,二用火用电安

2020年老年人调查报告3篇

2020年老年人调查报告3篇 *目录 .2020年老年人调查报告 .农村空巢家庭老年人状况调查报告 .暑期“三下乡”社会调查报告:对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的分析和思考 对农村老年人生活的调查报告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发展趋势,伴随着人口老龄化,会衍生出老人的生活许多问题。曾经的他们意气风发,岁月是无情的,在他们身上留下岁月的痕迹。他们年迈体弱,敌不住疾病的侵袭。他们体力上的退化及感情上越感孤独,年轻的我们要承担起我们的责任为生养我们的父母及众多的老人付出我们的一片孝心。给予一片阳光,绿树就会成长。我们付出一份关心,他们就会温暖。 (博士教育网) 在今年的暑假中我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走访我家周围的老人,倾听他们的故事,畅谈心中的琐事。我想了一些贴近老年人

的问题,进行调查发现一些问题实实在在却我们常常忽视,我们需要思考很多问题。 我调查的老人一般是在接近退休年龄的,有的已经在家享福,有的还依旧没日没夜地奔波忙碌。有的为他们感到幸福,有的心中又泛起层层辛酸。同样的年龄不一样的生活处境。我们正处在一个不断文明进步的社会中,创造一个和谐社会,老年人也是我们社会的一部分,我们的将来。他们养育过我们,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理想社会。我们是他们的希望也是他们的依靠,付出一份心,让他们燃起生活的热情。 题目大体包括每月的生活费在多少元左右?有没有觉的经济上有问题?子女都在工作吗?他们大概多长时间回一次家?回来都干一些什么事情?会不会有一些不开心的争吵?他们是怎样处理事情?等。结果发现有经济问题的只有少部分,一般200就够用了。但受调查老人一般都感到比较孤单,孩子们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事业生活家庭,因为工作的关系很少回家,只有逢年过节才有时间回家一次看望父母,带去一声问候,这么小小的一个行为却是众多老人唯一的心愿。更有甚者节假日都很繁忙,过年也很少回家,不知道作为子女的他们是怎样想的,因该不会是厌恶自己的父母,他们也经常寄钱回家来表孝心。这些老人一般没有金钱上的困难,两个或一个老人只能平常以打牌或聊天或看电视来结束每天的生活,贫乏活着。其次是比较不幸的,他们的

关于农村留守老人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留守老人的调查报告 农村空巢老人是我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的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急剧扩大的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子女和老人在迁移时间上的不同步,以及相当一部分老人对原居住地的留恋,养老载体和对象在时空上发生了巨大变化,跨省流动越来越多离家时间越来越长,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守空巢。 此次寒假社会实践对空巢老人的关注活动旨在呼吁全社会共同关心空巢老人并能制定系列有效措施解决此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老年人过去都为社会创造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他们有享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权利,如果一个社会的老年群体晚境凄凉,势必严重影响劳动人口的积极性,不利于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如何解决打工子女外出挣钱与陪在父母身边成了一个深思之待解决的问题,从诸多方面讲我团队对空巢老人的调研帮扶活动意义深远。 总之,在现代新农村的建设中,农村空巢老人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农村留守老人作为老人这一弱势群体中的一个“脆弱群体”,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为这一群体做些帮助,为促进和谐老龄生活做贡献,为老龄事业的发展做贡献,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分别选取以郚山镇黄皿旺村的留守老人作为本次调查的个案。 吾山镇隶属于山东潍坊安丘市,位于安丘市西南部,西与临朐交界,南与沂水接壤,面积113平方公里,该镇有10886户,人口3.7万,耕地面积5.6万亩。下

辖店子村,亭子村, 小洼村,卜家庄村,河西村,小吾山村,黄皿旺村,闭门山村等68个村委会。 郚山镇是典型的以农业经济发展为主的偏僻乡镇,产业结构单一,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空巢家庭比例逐年上升。 黄皿旺村位于郚山镇的东北方向,距离郚山镇中心位置较近,附近村民平日可以在集市上做些小买卖,是典型的农村自足型发展方式。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停滞青壮劳动力流失显现存在上升趋势,留守家庭在全镇具有代表意义。 2. 调查方法: XX年6月,中新网公布了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统计结果,结果显示了全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增加的态势。不同于部分学者将调查方向聚焦在城市老年保障体系的研究上,本调研团深入基层,亲身触及农村养老机制的方方面面。本次调查主要是采取走访、问卷调查、查阅文献及入户典型调查的方法,而且也向镇医院的院长、镇政府秘书长、镇敬老院的院长做了相关的了解。调查涉及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医疗及社保、留守老人生活负担及“老有所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等。在入户典型调查中,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医疗保障、养老现状和精神文化生活四个方面采用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入户典型访问了20户老人。 二、留守老人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分析 (一)家庭氛围缺失、精神生活单调 随着子女纷纷外出务工,一旦家庭“空巢化”后,家庭养老功能就被弱化,老年人需要亲情的尉籍和生活照料。据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各种身体器官的衰弱,老人在某些方面趋于孩童化,更需要子女的照顾。因此子女在老年人

老年人生活调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

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通过事实说明其观点,对调查对象作出评价,阐明其意义,或从总结点上的经验入手,讲明某个道理。调查报告要怎么写呢? 精选了一些关于调查报告的优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老年人生活调查报告 据全国老龄办数据统计,我国现在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12%。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而就整个武汉市而言,据其老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止2015年5月,武汉市有老年人130余万人,空巢老人约占30%,约39万人。并且随着独身子女的父母步入老年,可以预见,武汉市老年人家庭的 空巢化 也将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近年来,以汉口百步亭社区为代表,武汉的一些社区正在大力倡导空巢老人关爱服务,开展了针对空巢问题的 结对子 等志愿服务活动,引起了社会的积极反响和政府的关注,但是目前关于武汉市空巢老人的研究却鲜见报道。因此,对武汉市空巢老人目前的生活状况和心理健康方面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对今后关爱空巢老人这一方面,具有可参考的现实意义。 调查方法及过程 调查目的 调查地点及调查对象 我们走访了武昌的珞桂、方桂圆、广八路、仪表厂、四眼井等社区及其周边的大街小巷;汉口的荣东、荣西、荣华、玉带、集贤等社区及其周边的大街小巷;汉阳的自立、青石桥等社区及其周边的大街小巷,共获得有效问卷284份。其中A卷58份,B卷142份,C卷84份。在A部分针对空巢老人的调查中,男性占46.6%,女性占51.7%,其中60-70岁的占39.7%,70-80岁的占44.8%,80-90岁的占22.4%,其整体文化程度较低,高中及以上的只占12.1%。信息缺失1.7%;在B部分针对18岁以上不同群体的调查中,男性占54.2%,女性占45.1%,初中及以下的占49.3%,高中的占26.8%,大学及以上的占23.2%,信息缺失0.7%,而在年龄分布上,18-25岁的占22.5%,25-35岁的占18.3%,35-45岁的占14.1%,45-60岁的占36.6%,60岁以上的非空巢老人占8.5%。 调查方式 调查限制 首先,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我们此次调查虽然遍及了武汉三镇,但都是局部调查,主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