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平安并购富通的案例分析

关于中国平安并购富通的案例分析
关于中国平安并购富通的案例分析

关于中国平安并购富通的案例分析

平安保险全称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的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公司成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深圳。富通(Ageas)是国际保险公司,拥有超过180年丰富保险经验,位列欧洲20大保险公司之一。业务集中于占全球保险业最大份额的欧洲及亚洲巿场,旗下设四个分部为比利时、英国、欧洲和亚洲,并透过全资拥有附属公司及与各地强大的金融机构结成的伙伴网络,服务全球。

一、并购简介

收购方为中国平安,主营业务是保险,其他业务是银行、投资;被收购方为富通集团,主营业务是保险,其他业务是银行、投资。收购事件发生于2007年11月29日,成交价格为累计投资人民币238.74亿元。2007年11月27日中国保险巨头之一平安保险集团敲响了进军海外的号角,斥资约18.1亿欧元从二级市场直接购买欧洲富通集团Fortis Group 9501万股股份,折合约富通总股本的4.18%,一跃成为富通集团第一大单一股东。这一收购名噪一时,它不仅意味着中国保险公司首度投资全球性金融机构,也可能成为中国保险机构保险资金运用的经典创新。 2007年被认为是亚

洲国家的“出国年”。当时的美国次贷危机尚未结束,并且市场仍有对其“愈演愈烈”之势的预期。富通集团卷入金融危机后,比利时、荷兰、及卢森堡政府在2007年9月29日宣布联合出资112亿欧元持有富通集团下属富下属富通银行49%的股权。随后荷兰政府、比利时政府及法国巴黎银行未经富通股东的投票擅自售出了富通旗下的部分业务。通过一系列交易后富通集团的资产就只有国际保险业务、结构化信用资产组合66%的股权以及现金。这样大名鼎鼎的富通集团就由被誉为“银保双头鹰”的国际知名企业解体为一家国际保险公司,其盈利潜力一下子就有天上掉到地上。2007年10月,富通集团联合苏格兰皇家银行、西班牙国际银行以700多亿欧元收购荷兰银行。其中富通集团出资240亿欧元购买荷兰银行在荷兰的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和资产管理业务。由于该款项主要以现金支付从而给富通集团较大资金负担,面对即将四分五裂的富通集团,最大单一股东—中国平安终于打破沉默,以一张高高举起的反对票联合一半股东在比利时富通集团股东大会上终止了出售富通资产的进程。2月11日同属比利时和荷兰两国的金融机构富通集团宣布公司股东投票否决了将部分银行和保险业务出售给法国巴黎银行的提议。同时由于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大量资产减计,富通集团偿付能力子2008年以来急剧下降。上述两大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富通集团自2008年以来面临着空前的危机。

二、并购主要步骤

一是2007年11月27日中国平安宣布从二级市场直接

购得富通集团约4.18%的股权。

二是2007年11月27日后至2008年增持至4.99%,前后共斥资超过238亿元人民币。

三是2008年6月富通集团为保证现金流稳定,宣布进行83亿欧元的增发中国平安再次斥资7500万欧元购买了其增发股票的5%。这时中国平安持有富通集团1.12亿股,投资成本高达238.74亿元人民币。2008年11月富通集团的股价下跌已经超过96% 导致中国平安在富通集团的投资缩水至6亿元左右。

三、对并购动因的分析

一是谋求海外发展以有效地拓宽投资渠道、更大范围地分散风险和获得长期稳定收益。首先,它完全符合公司的财务投资和长期发展战略原则,在带来良好的财务回报和稳定现金流的同时能让中国平安充分分享富通、前荷兰银行悠久的品牌价值、全球领先的管理经验和多元化产品技术,以最高效的方式建立全球投资能力,与国际市场直接接轨大大缩短与国际一流同业的差距。其次,资产管理市场在全球特别是中国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普遍认为这项业务将迅速成为中国平安新的利润增长点。中国平安公司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想以海外市场来获得更多资源、更多收益,并且同时还想借海外更大范围的分散风险想法是好的,但在没有看清楚形势的情况下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二是收购富通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无偿获得其资产管理的技术,以及期望通过并购富通达到建立平安的银保合作目

的。中国平安借收购富通资产管理公司为名义,想要无偿获取资产管理技术,借用这种方式达到建立银保合作目的,以获得宽松的投资环境。中国平安注意到国际金融业的流行趋势是由昔日的分业走向混业,各国的金融保险业都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压力下,通过集团控股的组织模式实行分业经营和专业化管理。其种种做法表现出平安公司的狼子野心,利用捷径想要获得更高的利润及达到最终目的。

三是除了资产的价格比较合适之外,更重要的是未来持续的增长。与平安主营业务相关并且与现有业务可以产生协同效应、具有良好的业务增长和回报。中国平安公司其来自于货币资金、可观的保费收入和投资收益急剧膨胀的总资产,必须找到合适的投资对象。而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似乎提供了绝佳的出手投资机遇。同时由于富通集团的紧急危机以及其与中国平安所相似的主营业务和营业方式使得中国平安把箭头指向了富通集团。

四、对目标公司选择及并购价值分析

富通集团以银行和保险业务为主,在业内被称为“银保双头鹰”。旗下的富通银行涉足商业银行业务、网上银行业务和个人银行业务及资产管理业务,而其资产管理公司在与前荷兰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合并后拥有2450亿欧元的资产管理。从区域结构来说富通集团的利润来源主要是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欧洲业务的贡献高达95%区域性比较明显。中国平安对富通集团的收购基于以往良好的盈利能力。富通集

团在2005-2006年中表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权益利润率在20%以上,销售利润和资产利润率较稳定。但由于次贷危机的影响,公司业绩在2007年出现了明显下滑,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盈利能力无法保证,到2008年加速下滑甚至呈负增长。中国平安负债率从2005年到2008年都在80%比较稳定,但在2009年却大于100%出现资不抵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来越差。中国平安以保险为核心的主要收入来源也以保险为主,银行业务虽然有利润贡献,但占总体利润的比重有限,资产管理对平安来说更是全新的开始。

1.市盈率估值法 P=ESP*P/E=

2.3*5.2=11.96,中国平安第一次买进富通为每股19欧元。美国具有同类型的公司市盈率水平最高介于20-30倍之间,从富通集团2003-2007年的市盈率中可以得出富通公司的市盈率都维持在7-10之间。根据7-10倍市盈率的价值中枢以及根据审慎性原则对富通公司进行业绩预测,因此考虑到谨慎性原则,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富通集团有一定的增值空间。选取的市盈率有限,使用欧洲行业的平均值与富通集团的盈利能力、股本规模、成长性等都存在一定差距。

2.绝对市净值率估值P/B=(ROE-G)/(COE-G)=0.19 ,通过场景分析法可以得到关于富通的价值中枢。由于选取的数据由偏差导致没有出现相同的价值中枢。计算出来的

P/B=0.19对于场景分析的值在0.76-1.03之间,结果明显偏低,说明富通上涨的潜力空间大。

3.杠杆分析法2006-2007年DFL=0.44,2007-2008年

DFL=0.84 DFL越大,企业税息前利润EBIT的变化所引起的每股收益EPS的变化越大,企业的财务风险越高。从06年并购前到08年并购后DFL增高,说明平安的财务风险增高平安的财务风险水平很高。

五、跨国并购的主要风险

1.战略风险

在战略风险管理方面,中国平安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中国平安在收购富通集团之前没有认真评估战略风险。在金融危机影响范围扩大、程度加深、资产贬值的背景下,中国平安“抄底”实施“走出去”战略,对战略风险未进行评估或者评估欠准确。二是在收购富通集团之前中国平安没有切实履行决策程序。三是中国平安缺乏对并购决策实施过程的监控。

2.信息不对称风险

在本案例中,据比利时《晚报》披露,富通集团在2007年9月决定出资134亿欧元并购荷兰银行之际,有意隐瞒了所持有的美国次级债券的具体情况以及对其财务造成的潜在影响。截至2007年8月底,共持有57.15亿欧元的债务抵押债券(CDO),随着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加深,富通集团内部此时已经承认,这批债券投资的亏损额约占总投资的10%。然而2007年9月21日富通集团曾发表公报称,次级债危机对其财务影响有限。直到2007年11月8日富通集团发表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时才对外宣告,其债务抵押债券的亏损额约为4亿欧元。

六、结论

企业在并购前应通过各种渠道,比如聘请有经验的中介机构进行尽职调查,对被并购企业的信息进行核实,以降低并购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风险。对于跨国并购要从经营、财务、法律三个方面对外部经济环境和内部企业条件进行全面调查和研究,充分了解相关市场信息和法律法规,了解目标企业真实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以及目标企业所面临的潜在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