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的症状都有哪些

前列腺癌的症状都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前列腺癌的症状都有哪些

导语:转移症状,这在前列腺癌患者中,转移很常见。约有1/3甚至2/3的前列腺癌患者在初次就医时就已有淋巴结转移,前列腺癌的症状多发生在骼内、骼外、腰部、腹股沟等部位。前列腺转移可引起相应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及下肢肿胀。

前列腺癌的症状都有哪些

1、由于前列腺癌的疼痛影响了饮食、睡眠和精神,经长期折磨,全身状况日渐虚弱,消瘦乏力,前列腺癌的症状可出现进行性贫血,恶病质或肾功能衰竭的症状。

2、疼痛是前列腺癌的症状之一。前列腺癌患者的腰部、骶部、臀部、髋部疼痛,骨盆、坐骨神经痛是常见的,而且剧烈难忍。

3、转移症状,这在前列腺癌患者中,转移很常见。约有1/3甚至2/3的前列腺癌患者在初次就医时就已有淋巴结转移,前列腺癌的症状多发生在骼内、骼外、腰部、腹股沟等部位。前列腺转移可引起相应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及下肢肿胀,这也是前列腺癌的症状。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症状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症状 前列腺癌除发生于前列腺被膜之内造成局部症状外,最重要的是转移到全身其它部位,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常见的转移部位为淋巴结、骨骼及内脏,和前列腺癌骨转移症状。 癌细胞有很强大的转移能力,其中前列腺癌骨转移就比较常见。而且前列腺癌骨转移症状还是比较明显的,只要我们了解就能够及时的发现。前列腺癌骨转移症状晚期时的表现是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等。 任何骨骼均可被侵犯,常见的转移部位是盆骨、腰椎、股骨,其次是肋骨、胸椎及颅骨等。 前列腺癌骨转移症状表现为持续性骨痛,静卧时更明显,甚至发生病理性骨折或截瘫。内脏转移可出现肝脏肿大、呼吸困难、咳血;脑转移可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其他有皮下转移性结节,髂窝淋巴结肿大压迫髂静脉出现下胶水肿,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压迫输尿管或局部病变浸润输尿管口,引起一侧或两侧输尿管梗阻,出现腰痛,甚至肾功能受损、少尿、无尿。 晚期患者前列腺癌骨转移症状全身情况恶化,食欲不振、消瘦、乏力、贫血,出现恶液质。 骨骼转移依次为骨盆、腰椎、骶骨、胸椎、肋骨。胸腰椎转移时,可引起脊髓压迫。癌分化愈差,骨骼转移愈多。骨转移灶多表现为成骨性改变,但也有溶骨性或混合型改变者。 内脏转移主要是肺、肝和肾上腺,以肺转移多见,但临床上一般无症状。 由此可见,前列腺癌骨转移症状表现是很明显的,并不难发现,关键还是我们有没有留心。 确诊癌症要尽早治疗,癌症治疗上也是中西医结合比较好,中成药人参皂苷rh2效果是不错的,1983年,北川勋首次从红参中分离出20(S)-人参皂苷-Rh2。现在已经证实人参皂苷Rh2具有诱导癌细胞凋亡、分化及调控细胞周期的抗癌活性,通过增强人体的自然免疫能力,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作用。

前列腺癌科普文章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学 前列腺的位置示意图 前列腺癌发病率有明显的地理和种族差异,目前在美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超过肺癌,成为第一位危害男性健康的肿瘤。在欧洲,前列腺癌占全部男性癌症人数的11%,占全部男性癌症死亡人数的9%[11]。亚洲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远远低于欧美国家,但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且增长比欧美发达国家更为迅速。前列腺癌患者主要是老年男性,新诊断患者中位年龄为72岁,高峰年龄为75~79岁。在美国,50岁以下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较低,但是大于50岁,发病率和死亡率就会显著增长,在我国,城乡发病率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大城市的发病率更高。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仅次于肺癌,位居癌症死亡的第二位。在大多数病例中,前列腺癌在年龄较大的男性中发展缓慢,并不会导致死亡。

引起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尚未明确,已经被确认的包括;年龄,种族和遗传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遗传。如果一个直系亲属(兄弟或父亲)患有前列腺癌,其本人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会增加1倍。此外其他可能的高发因素有:高动物脂肪饮食等。雄激素在前列腺的发育和前列腺癌的进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前列腺癌发病的临床特点 由于PSA筛查的广泛使用以及公众对前列腺癌认知度高,美国75%的前列腺癌患者仅有PSA的异常。90年代以来美国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90%以上。而国内大部分患者是以尿路症状或骨痛而就诊,一项多中心研究显示:仅6.2%的患者是由于PSA升高而被发现,就诊患者的PSA中位数为46.1ng/ml[8]。由于大部份患者病变已为晚期,长期预后不佳。 前列腺癌的病理类型 前列腺癌病理类型上包括腺癌(腺泡腺癌)、导管腺癌、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腺鳞癌。其中前列腺腺癌占95%以上,因此,通常我们所说的前列腺癌就是指前列腺腺癌。前列腺癌约75%起源于外周带,20%起源于移行带,5%起源于中央带 前列腺癌的常见症状 在前列腺癌的早期,由于肿瘤局限大多数前列腺癌病人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偶然发现,也可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标本中发现。

前列腺癌NCCN解读

《NCCN前列腺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作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张骞周利群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日期: 2010-05-13 2010版《NCCN前列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内容与2009版相比有一定修改,在前列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都有新的推荐意见。本文将按照原文的结构就修订内容进行叙述总结,希望能对临床医师有所帮助。 诊断、分级和复发危险分层(PROS-1) 在2009版《指南》中,对于影像学检查提示可能存在淋巴结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可采用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NA)得到淋巴结组织,以求证是否存在肿瘤转移,而2010版《指南》则推荐以活组织切片检查替代FNA,从而提高诊断的敏感性,避免细针抽吸时取不到肿瘤细胞的情况。 新版《指南》扩充了一项前列腺癌的复发危险等级,即极低危前列腺癌(见表)。极低危是从2009版低危前列腺癌中划分出来的,这使得复发危险等级的划分更加细化。 初始治疗及辅助治疗 极低危和低危前列腺癌的初始治疗(PROS-2) 在2010版《指南》中,极低危前列腺癌患者的预期寿命一般<20年。对此类患者,初始治疗推荐仅定期积极监测(2B类),目的是早期发现病变的进展。积极监测包括每半年1次血清PSA检测及每年1次直肠指检(DRE)。 对于预期寿命≥10年的低危前列腺癌患者的初始治疗,2010版《指南》主要有两项修订。

一项是对定期积极监测方法的调整。对于接受定期积极监测的患者,检测方法在原有血清PSA和DRE的基础上增加了每年1次的前列腺活组织切片检查,这可早期发现前2种检查方法无法发现的病变,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另一项是对行“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时行盆腔淋巴结清扫的指征进行了调整。行“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时,盆腔淋巴结的清扫取决于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可能性。依据这个标准,2010版《指南》推荐行盆腔淋巴结清扫的门槛有所降低,由原来预测可能性的7%降至2%。另外,《指南》还增加了“异常病理特点”这一概念,其定义从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后的单纯切缘阳性扩展到精囊受累、腺体外蔓延或腺体外组织可检测到PSA等,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可选择放疗或继续观察。 中危前列腺癌的初始治疗(PROS-3) 对于接受放疗的中危前列腺癌患者,2009版《指南》明确了可采用的各种高精度放射治疗方法,包括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或逆向调强放射治疗(IMRT)联合应用影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但并未强调IGRT应用的时间。 2010版《指南》重点强调了IGRT需配合3D-CRT或IMRT每天应用,无论患者预期寿命的长短,都须照此方案执行。 局部晚期极高危前列腺癌的初始治疗和辅助治疗(PROS-4) 对于接受放疗+雄激素剥夺疗法(ADT)的局部晚期极高危前列腺癌患者,2010版《指南》推荐ADT的治疗时间由相对较短的4~6个月延长至2~3年,虽然时间有所延长,但仍按照原方案与放疗联合应用。 补救检查方法(PROS-7) 对于放疗后PSA水平继续上升或DRE阳性的患者,除了2009版《指南》提到的进行活组织穿刺、腹部CT等检查外,2010版《指南》又新增了直肠内磁共振成像(MRI)及PSA倍增时间(PSADT)的检查指标,这些方法的增加有助于对病变的监测,相互弥补不足之处。 对于此类患者,如活组织穿刺结果为阴性且无转移,新版《指南》取消了低温手术治疗和近距离放射治疗;如检查结果示有转移,新版《指南》取消了单纯观察和ADT两种方式;如考虑患者为局部复发,新版《指南》推荐采用有创性检查方法,如活组织病理切片、直肠内MRI等进行检查。 系统治疗及系统补救治疗

前列腺癌放疗病人的护理

前列腺癌 一、概念 前列腺癌就是发生于男性前列腺组织中的恶性肿瘤,是前列腺腺泡细胞异常无序生长的结果。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地理和种族差异。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它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居各种癌症的第二位;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也呈上升趋势,放射治疗是前列腺癌主要治疗方法之一。[1, 2] 二、评估要点 1、生命体征 2、自觉症状,排尿困难及尿频情况。 3、肾功能损害程度。 4、心肺及肝功能。 5、有无腰骶部腿部疼痛,有无排便困难,下肢水肿、淋巴结肿大 等晚期症状。 6、对前列腺癌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7、评估家庭支持力度。 三、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泌尿外科一般护理 2.做好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给与关心鼓励支持树立信心,保持稳定心态。 3.注意休息活动适度。

4.饮食护理:鼓励患者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高纤维素食物,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5.加强基础护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6.适应术后状态的锻炼如有效咳嗽练习缩肛运动练习等。 7.肠道准备: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术日晨清洁灌肠,保证肠道清洁,防止感染。 (二)术后护理: 1.术后卧位: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麻醉清 醒,术后血压平稳后取低半坐卧位,以利于反。 2.生命体征的观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做好记录,如有异常立 即报告医生。 3.腹部情况的观察:注意观察手术切口有无渗血,有无腹胀,若出 现恶心呕吐腹痛加剧血便等,警惕肠管损伤的可能。 4.引流管的护理:患者术后留置尿管及腹腔引流管,注意保持引流 管通畅,防止扭曲、折叠受压或脱出。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准确记录引流量。 5.功能锻炼和自我护理:清醒后协助翻身,叩背以利排痰,保持会 阴部清洁,每天坚持缩肛运动。 6.饮食指导: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可进食清淡的流质饮食, 后由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注意少食多餐,以易消化、含有丰富营养食物为主并附加多纤维食物,以利排便。 (三)放疗患者的护理

高龄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高龄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观察高龄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92例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而试验组46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住院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在下床活动时间、手术出血量及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8%显著高于对照组78.3%,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龄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显著。其具有出血量少,住院短及下床时间早的优点,值得临床选择。 标签:高龄前列腺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 前列腺癌是临床上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前列腺根治术是前列腺癌的首选方法。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是近年发展的最新的微创技术[1]。本研究对高龄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措施。其获得肯定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2年6月~2015年2月我院92例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6例,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65.3±6.4)岁;对照组46例,年龄62~77岁,平均年龄(65.6±6.2)岁;所有患者均为男性,两组患者在年龄等方面大体一致; 1.2方法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①术前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腹腔镜手术不甚了解,惧怕手术,患者易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障碍。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目的、效果及注意事項。根据患者心理问题设计针对性的护理计划。通过转移、放松等心理调节减轻其负性情绪。②术前康复教育高龄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道功能的衰退。患者若伴有心、脑、肾疾病常需长期用药。护理人员应术前全面评估,发现潜在的护理问题。同时做好深呼吸、咳嗽及屈膝抬臀运动的指导。除此之外还应指导患者加强盆底肌的功能锻炼。③生命体征及腹部护理术后观察患者精神意识,给予患者吸氧及心电监护。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及氧饱和度。注意观察手术切口有无渗血。若出现呕吐、腹痛加剧等,应警惕肠管损伤的可能[2]。④引流管护理术后留置尿管,注意观察尿液的量和颜色。同时于耻骨后放置引流管一根,保持引流通畅。妥善固定管道,位置低于出口水平。在帮助患者翻身时动作轻以防止管道滑脱。同时做好尿道口护理,防止尿路感染。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并记录引流量。⑤饮食护理术后1~2d内禁食,肠道蠕动恢复后可进食少量流质。肠道功能恢复后可选择高纤维、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同时防止大便干燥、腹压增加而致切口出血。⑥并发症护理尿失禁是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最常见并发症。术后早期盆底肌功能锻炼可有效减少尿失禁发生率[3]。术后患者害怕伤口疼痛,不敢咳痰,易导致肺部感染。可氧气雾化吸入湿化气道、稀释痰液。保持病房通风,定期给予患者叩背。

前列腺癌晚期骨转移疼痛怎么办

前列腺癌晚期骨转移疼痛常常表现为持续的钝痛,尤其是在夜间更为明显,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有患者因为无法忍受疼痛而选择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其实,前列腺癌晚期骨转移疼痛只要选择正确的治疗手段,还是可以缓解的,甚至还能起到缩小瘤体,延长生命的作用。那么,前列腺癌晚期骨转移疼痛吃什么药呢? 在临床上,对于缓解前列腺癌晚期骨转移疼痛多是采用阿片受体激动剂,吗啡类药物,例如口服美菲康,美施康定,奥施康定等口服止痛,也可以肌注杜冷丁和吗啡,同时给予卡马西平等药物来抑制爆发性疼痛,但是这些药物都只是治标不治本,所以,要想彻底根治患者的疼痛,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病灶。 对于前列腺癌晚期骨转移的治疗目前以中医的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中医不仅仅能够控制住患者体内癌细胞的发展,而且能够对患者的整体机制进行调理,使患者体内的气血、脏腑、阴阳达到平衡,从而能够扼制癌细胞的增殖,并对其进行杀灭。在众多的中医疗法中,中医三联平衡疗法以安全,无毒副作用,费用低,无痛苦,疗效显著受到患者和家属的好评。 三联平衡疗法治疗前列腺癌晚期骨转移能够在不损伤和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和功能的条件下,直接识别、杀死、消灭存在于人体内血液、淋巴中的癌细胞,效果确切,安全性高,避免肿瘤细胞出现耐药性的情况发生,治疗安全、无副作用,患者无痛苦无创伤,已使众多的肿瘤患者解除了病痛,挽回了生命。 三联平衡疗法将原发癌肿和转移癌灶的治疗同时进行,采用内服与外敷相结合,病变部位与经络穴位用药相结合,治疗与康复同时进行,攻毒与扶正并重,采用几十种名贵中草药按照科学组方而成,内外同治,更有效的增强了抗癌效果,从而使治愈的患者长达十几年、几十年不复发不转移,无需终生服药,还患者一个较长的健康生活。 【治疗病例】 毛正阳(化名),男,71岁,郑州市人,前列腺癌全身骨转移 2010年7月,毛正阳确诊为前列腺癌,且全身骨转移,于2010年8月行手术治疗,术后化疗2个疗程,未放疗。 2011年7月2号,毛正阳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诊,来诊时毛正阳纳差,全身多处疼痛,消瘦,乏力,逐按“三联平衡疗法”服用中药治疗,7月27号,患者一般情况好,除纳差,髋部疼痛余无不适。8月7号,病史如前,纳差髋部疼痛减轻,9月19号,患者一般情况良好,髋部疼痛,饮食可,精神比以前大有好转。

前列腺癌转移扩散症状

前列腺癌转移扩散症状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最重要的一种,是人类特有的疾病,其他哺乳动物自发倾向极为罕见。前列腺癌是男性癌症死因的第二位,仅次于肺癌。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国民饮食结构的改变,可以预见,前列腺癌发病率将进一步增高,有可能成为21世纪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此,前列腺癌已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前列腺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对50岁以上有下尿路症状的男性每年应进行直肠指检和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查,对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人群,应该从45岁开始进行每年1次的相关检查以监测前列腺癌。专家建议前列腺癌症状早知道,有利于及时发现病情,及时治疗。 前列腺癌在临床上一般可以分为四期。而前列腺癌转移扩散症状也就是骨转移。 骨转移是前列腺癌晚期的主要表现,前列腺癌是最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超过80%的前列腺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骨转移病灶可见于髂骨、椎体、肋骨、颅骨和长骨近端等,大多发生在骨骼中轴线血运丰富的部位。 目前临床上普遍接受的有效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方法是直肠指诊检查加血清PSA浓度测定。直肠指诊可发现前列腺癌的硬结区,认真仔细的直肠指诊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分期都有重要意义。 前列腺癌骨转移是怎么回事? 骨转移是前列腺癌晚期的主要表现,前列腺癌是最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超过80%的前列腺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 骨转移病灶可见于髂骨、椎体、肋骨、颅骨和长骨近端等,大多发生在骨骼中轴线血运丰富的部位。最常见的也是最早的前列腺癌骨转移临床表现是骨骼的疼痛。持续的钝痛,常常影响患者的食欲及日常的生活节奏,以致病人日渐消瘦,痛苦不堪。其次,由于骨头一点一点地被肿瘤细胞

前列腺癌诊疗规范

---------------------------------------------------------------最新资料推荐------------------------------------------------------ 前列腺癌诊疗规范 前列腺癌一.临床诊断【一】症状前列腺癌在早期阶段可完全没有症状,当肿瘤发展使前列腺增大到一定体积,以及膀胱颈部发生梗阻时才出现症状。 此时的梗阻症状与前列腺增生无明显差别,表现为尿频、尿急、尿流缓慢、排尿困难、排尿不尽,甚至发生尿潴留等症状。 但在症状的变化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前列腺癌病情进展较快,而前列腺增生很缓慢。 前列腺癌血尿不常见,一般仅见于前列腺导管癌或移行细胞癌。 在临床工作中,前列腺癌病人往往是因其他部位转移灶引起的不适而就诊,在体格检查或特殊检查时确诊的。 其症状因转移的部位不同而不同。 当肿瘤压迫或发生周围淋巴结转移造成淋巴管阻塞或压迫血管时;或因癌相关性血液高凝状态而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时,可出现下肢水肿。 骨转移可为多发性的,一般以腰骶部和骨盆多见,表现为持续性骨痛、下肢活动障碍、易疲劳,严重者可出现下肢瘫痪。 当肿瘤侵犯或压迫周围神经或脊髓时,可出现局部神经疼痛如会阴部疼痛或神经功能障碍。 有肺转移时可有气短等肺部症状。 直肠受累时可有大便困难、肛门坠胀感。 1 / 21

其他还有贫血等。 【二】体格检查 1.直肠指检前列腺直肠指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若结合前列腺穿刺活检,60%左右的病人可获得诊断。 因病灶多发生于前列腺的后叶及两侧叶的移行区,质地坚硬,直肠指检时常能触及硬结。 检查时应注意前列腺的大小、质地、有无硬结或呈结节样改变、中间沟以及精囊情况。 早期前列腺癌虽无临床症状,但直肠指诊可以发现较小病灶。 据报道直肠指检时前列腺部触及硬结,在 50 岁以上者 50%为癌;如硬结延及精囊,前列腺边缘分界不清者 70%为癌。 也有报道前列腺癌直肠指检可漏诊 40%以上的局限性癌灶。 前列腺癌直肠指检对于前列腺癌的分期有一定帮助,直肠指检可初步检出前列腺外的浸润情况,但常常估计过低。 2.其他对于所有的癌症病人均应进行全面、仔细的体格检查,包括浅表淋巴结的触诊。 当病人诉有骨痛时应对触痛点进行仔细的骨骼检查。 检查时还需与前列腺结石、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局灶性前列腺结核以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相鉴别。 【三】实验室检查 1.细胞黏附抑制试验前列腺癌病人白细胞黏附抑制试验的阳性率可达 77%一 89%。

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及护理措施

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及护理措 施 摘要】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来院治疗的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4例,两组均采取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等护理干预,观察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不缓解分别为14例、15例、5例,总有效率为85.59%,对照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不缓解分别为9例、15例、10例,总有效率为70.59%,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4例骨髓移植,1例III度胃肠道反应,1例肌肉疼痛,4例发热,对照组有3例骨髓移植,1例III度胃肠道反应,2例肌肉疼痛,3例发热,两组患者治疗1~2d后不良症状自行消退,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加强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前列腺癌;骨转移;唑来膦酸;化疗;护理;疼痛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nursing of Zuomi phosphate to combined chemotherapy in treatment of prostate cancer bone metastases pain CHEN Dan-dan, PENG Yang []( First People Hospital of HuBei Jingmen ; HuBei Jingmen;448000)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nursing of Zuomi phosphate to combined chemotherapy in treatment of prostate cancer bone metastases pain. Method 52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bone metastases pain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3 to February 2013 in hospital treatme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52 patients was divided randomly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each group of 26 cases, the control line chemotherapy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take azole to phosphonic acid treatment with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Given psychological care, medication nursing and other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incidence of pain relief and adverse reactions occur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complete response, partial response and no ease in observation group are 9 cases, 13 cases, and 4 cases respectively,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4.62%, But the complete response, partial response, ease in control group were 5 cases, 13 cases and 8 cases respectively,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69.23%,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4 cases of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1 case III degree of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 1 case of muscle pain, 4 cases of fever, 3 cases were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1 case of III degree of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 2 cases of muscle pain, 3 cases of fever,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1 ~ 2 d adverse symptoms to fade, 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Conclusion To strenthen nursing of Zuomi phosphate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rostate cancer bone metastases,which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pain degree, reduce adverse reactions, be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Prostate canser ,Bone metastasis ,Zuomi phosphate, chemotherapy,Nursing,Pain.

晚期前列腺癌呕吐原因和缓解方法

前列腺癌是发生于男性前列腺组织中的恶性肿瘤,是前列腺腺泡细胞异常无序生长的结果。前列腺癌早期几乎无任何症状,这就导致很多患者确诊时病情已是晚期。有很多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还会出现呕吐的情况,影响患者正常的进食,还会导致患者身心消瘦,影响患者最终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期,具体晚期前列腺癌呕吐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可以缓解呕吐的方法? 晚期前列腺癌呕吐的原因是什么? 导致晚期前列腺癌出现呕吐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病情加重,癌细胞也随之不断发生扩散和转移,这时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导致消化系统紊乱,患者还会出现呕吐的症状,直接影响患者的进食情况,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治疗引起的呕吐,临床上放化疗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常见的方法,但是由于放化疗不具有选择性和识别性,所以在抑杀癌细胞的同时,常常还会对正常的免疫细胞和组织造成损伤,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比较常见的就是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不良反应,这时会直接影响患者的饮食情况和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最终的生存期,所以出现呕吐情况还是应该积极重视起来,缓解呕吐,调理患者饮食,为患者提供身体所需,并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以抵抗癌肿的发展,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命。 缓解呕吐的方法 1、注意饮食调理,饮食方面应选择一些香味浓郁的柠檬或薄荷糖,和清澈的饮料和汤水,肉汤、果汁、茶等,放凉后慢慢饮,另外还可以选择在比较安静的环境重舒服地休息,听听轻音乐和家人朋友谈谈话转移呕吐的注意力。当感到恶心呕吐时应放松并慢慢作深呼吸,注意口腔卫生。应强调少食多餐,进餐次数不限,鼓励病人进食,想吃时就吃,并尽量多吃,若在进餐过程中感觉疲倦或不适,可休息片刻后再进食,尽量满足病人对事物以及烹调方法的要求,饮食应注意色香味形,能刺激患者的饮食。

前列腺癌晚期怎么才能减轻病人的疼痛

前列腺癌是男性朋友中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环境的恶化,人们生活不规律的发展,近年来前列腺癌的发病呈逐渐上升趋势,给患者带来很大的麻烦。当前列腺癌到了晚期时,随着病情的发展、癌肿的增大,患者症状表现也越来越多,而疼痛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给患者的痛苦极大,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饮食和睡眠,甚至有的患者因无法忍受想要放弃生命,因此一定要及时进行止痛治疗,那前列腺癌晚期怎么才能减轻病人的疼痛呢? 前列腺癌晚期疼痛的出现归根结底是由疾病本身所造成的,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进行抗癌的治疗,二者结合,控制病情发展,才能更有效的减轻患者痛苦,延长生存时间。目前临床上对于疼痛的缓解,主要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三阶梯止痛法,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由轻到重,按顺序选择不同强度的镇痛药物,如轻度疼痛选择非甾体消炎药,中度疼痛选择弱阿片类药物,重度疼痛选择强阿片类药物。不过对于止痛药的服用,有很多患者认为痛了才吃药,不痛不吃,其实止痛药是要按时、按量服用的,每天定时吃,才能让药效更好的发挥,预防疼痛,减轻患者痛苦。不过长期服用止痛药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甚至还会出现耐药性和依赖性,需要特别当心。 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针对引起癌性疼痛的病因,进行抗癌的治疗。大多数晚期患者已经失去了手术的机会,常用的方法有放化疗和中医治疗,放化疗可以抑杀机体内的癌细胞,控制病情发展,缓解因疾病本身所造成的疼痛,但放化疗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增加患者痛苦,甚至使患者难以忍受而被迫中断治疗,建议在放化疗的同时联合中医药的治疗,有助于起到增效减毒的功效,减轻毒副作用,缓解患者痛苦,使治疗顺利完成,并提高临床疗效,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另外对于不能或者不愿放化疗的患者,可以采用中医保守治疗,中医全部使用中草药,基本上不会因治疗本身对机体产生新的破坏,而且在控制局部症状的同时,也会全面调理患者机体,增强患者的元气和免疫力,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在治疗前列腺癌上优势独特,整体观念较强,能够从患者的全身着手,辨证施治,袁希福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30余年恶性肿瘤的中医临床经验,把博大精深的中医药理论提纲挈领,高度概括,并涵盖了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及基因理论等,用于治疗各种肿瘤的中医药新思路、新理论-三联平衡理论。该理论的实质内涵是:针对“虚”、“瘀”、“毒”三大病机,统筹兼顾,采取“扶元”、“通瘀”、“排毒”三大治疗措施,有的放矢,重点用药。目的在于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功能,使人体紊乱的内环境重新得以平衡,此时五脏六腑都处在一种和谐的状态,疾病亦趋康复。多年来,在该理论的指导用药下,部分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有些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部分参考案例: 孙再明(化名),前列腺癌骨转移,河南洛阳人 2015年12月,64岁的孙再明总是感觉颈椎、背部有些不太舒服。后在外甥的陪伴下到骨科医院行骨扫描、穿刺活检,确诊:前列腺癌,骨转移。 确诊后他就去了河科大一附院开始了化疗,起初还有效,十个月后复查肿瘤指标再次上升。2017年6月,孙再明继续做了放疗,35次放疗后,孙再明居然又出现了放射性直肠溃疡,肛口剧烈疼痛,大便带血,且经常大小便失禁。兜转多地寻医未果,用遍了各种西药、中药、进口药,都没有效果。无奈之下,经一位病友介绍,他于2018年9月21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治。

前列腺癌护理常规

前列腺癌护理常规 定义前列腺癌就是发生于男性前列腺组织中的恶性肿瘤,是前列腺泡细胞异常无序生长的结果。 观察要点 1.排尿障碍,表现为进行性排尿困难(尿流变细、尿流变歪、尿流分叉或尿程延长)、尿 频、尿急、尿痛、尿意不尽感等,严重时尿滴沥及发生尿潴留。 2.生命体征(神志、瞳孔、T、P、R、BP 3.患者的体重及营养状况 4.化疗后观察血象及不良反应 5.放疗后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及其它放疗防应 6.疼痛的性质、程度、部位 7.大小便情况 护理措施 1.保持病房安静安全舒适整洁,减少患者因环境不适而加重疼痛,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2.加强心理护理,注意观察患者情绪,讲解必要的疾病知识,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 3.加强营养,少食多餐,戒烟酒及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4.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协助患者采取舒适卧位 5.观察患者排尿情况,血尿严重时,报告医生用止血药,并监测血压,脉搏的变化,导尿 留置患者注意保持尿管通畅,避免感染。 6.化疗患者注意保护血管,预防化疗药物刺激产生静脉炎,避免药物外渗。加强保护性隔 离,防止感染。 7.放疗患者注意保暖,防止感冒,预防感染,保护照射野皮肤,放疗病人应每周化验血常 规1次。根据不同症状及时对症处理。 8.晚期患者有疼痛,遵医嘱适当给予止痛药。 健康教育 1.心理指导关心体贴患者,多于患者及家属沟通,耐心向病人解释,树立战胜疾病的信 心,争取早日康复。 2.饮食指导应给予足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热量的摄入,应少食多餐, 不吃过冷、过热、过硬的食物,禁忌暴饮暴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保持大便通畅,切忌用力排便。 3.药物指导向患者讲解药物的作用不良放应,告知患者应注意的事项 4.化疗指导化疗患者向其解释化疗期间的注意事项,使其正确面对,积极治疗。 5.放疗指导告知患者放疗期间常见的反应,减少患者恐惧,指导患者正确保护放射野 皮肤,告知其避免用手搔抓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等擦洗皮肤,以免破溃影响治疗 6.嘱患者戒烟酒,防止感冒,适量运动,劳逸结合,注意增减衣物,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7.指导患者出院后遵医嘱服药,定期复诊,适当运动,有情况随时来医院就诊注意观察排 尿次数、颜色、量及有无血尿。

前列腺癌复发的晚期症状

在临床上,不少前列腺癌患者经过了大量的之后出现复发,前列腺癌复发灶可以出现在原发部位、原发灶附近、周围淋巴结或远处的器官。会带来诸多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很多患者不了解前列腺癌复发的症状有哪些,那么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前列腺癌复发的晚期症状有哪些? 前列腺癌复发的晚期症状主要有 排尿时间明显延长,尿不成线,尿程极短,尿失禁有时淋湿衣裤。梗阻症状。前列腺癌的膀胱颈部阻塞症状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几乎无差别,表现为尿流缓、尿急、尿流中断、排尿不尽、尿频、严重时可以引起排尿滴沥及尿潴留。 腹部包块:梗阻引起肾和输尿管明显积水时,可触及肿大膀胱充盈时,下腹正中可摸到囊性包块。感染:可并发前列腺炎、膀胱尿道炎、附睾炎和肾盂肾炎,召关症状。 前列腺癌的最先症状并不是尿道阻塞,更为常见的却是局部扩散或骨转移,仅在晚期,癌组织侵犯尿道周围腺体引起梗阻症状。 由于排尿困难而需长期增加腹压排尿,故可出现脱肛、便血、疝气、下肢静脉曲张等症状。并加重原来所患的慢性气管炎、肺心病、冠心病等病症。 梁启明(化名),男,84岁,中牟县姚家乡梁家村人,前列腺癌多发骨转移 2014年9月,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梁启明老人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双侧睾丸去势手术,术后又服用5个月的康士得。但2016年1月27复查显示病情复发,而且已经出现多发骨转移。由于骨转移,老人不仅要认识越来越重的疼痛,而且行走困难,家人考虑到老人的年纪及身体状况,决定放弃西医治疗,寻求中医治疗。 2016年4月11日,梁启明老人与家人慕名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疗。此时,老人虽然精神、面色尚可,但腰、腿疼痛明显,需要依靠拐棍走路,术后小便失禁一年有余,而且有阵发性发热、出虚汗情况。袁希福院长根据老人情况,以“三联平衡疗法”为原则为其开具药方。1个疗程的中药后,老人腿痛症状减轻;2个疗程的后双下肢疼痛明显缓解,已经不需要拄拐就可以到处走动。 用药至今,老人反映“以前不会走,现在能自己正常走路”,而且疼痛的缓解让老人的饮食、睡眠、精神均有明显好转,能够享受幸福晚年生活。 前列腺癌晚期出现复发病情比较严重,建议患者及时治疗,此时在选择治疗方法上也要慎重,此时局部的治疗很难控制病情,多采用化疗或中医等保守治疗,化疗能对患者进行全身性的治疗,并有效杀死癌细胞,缩小肿瘤大小,稳定病灶,减少患者的病症,但是化疗短期内效果较明显,长期下去,将会对患者机体造成比较大的伤害,建议化疗的时候及时配合中医药进行治疗,以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使效果达到最大化。 前列腺癌复发中医药也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采用天然的中草药,既无毒副作用,也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伤害,反而能有效抑杀癌细胞,防止癌灶进一步增长,另外中医治疗往往能从患者的整体出发,辨证施治,不同的患者,适合的中医配方也是不一样的,只有对症治疗,才能取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并使患者能尽快康复。 临床上,在诸多的中医药疗法中,汲取中医药精髓的“三联平衡疗法”受到很多患者和家属的好评。该疗法既攻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又能辩证施治,还具有不手术、不放化疗、不住院、无痛苦、无风险、无毒副反应,花费少等特点。通过天然中草药,对病人机体内环境的调节,可以有效实现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命的效果。 通过上述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前列腺癌复发可出现各种症状,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威胁患者的生命,建议患者及时治疗,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做好护理工作,帮助患者更好的治疗疾病。

前列腺癌会否发生骨转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a10610709.html, 前列腺癌会否发生骨转移 作者: 来源:《老友》2009年第10期 《老友》专家门诊: 我因前列腺癌做了双睾切除术,出院后至今总共做了18次PSA肝肾功能检查和数次B超和胸片检查,情况均正常。去年6月,经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SPECT检查虽未见明显骨转移征象,但医师认为L5还有骨转移。对此我很困惑。请问:“未见明显骨转移”和“L5还有骨转移”应如何理解? 宜春市?金×× 金××同志: 根据寄来的资料及来信所述,你2006年4月因前列腺癌进行了手术治疗,当时PSA80mg/L,病理为中分化癌。之后先后18次检查PSA,都属正常范围。最近3次骨扫描,有医生认为L5有骨转移,你对此有些困惑。就此我解释如下: 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不过,我国该病发生率远比欧美地区低。据北京、上海等地报告,近20年来前列腺癌发病人数有上升趋势。病因仍不太清楚。许多临床资料显示,可能与性激素有关,特别是与雄激素的变化关系密切。英国研究报告,前列腺癌的发生与过量饮酒、喝咖啡有关。另外,与环境污染也有一定的关联。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也可同时发生,但无因果关系。 前列腺癌发生骨转移与病期早晚、PSA值高低有密切关系。而且,发生骨转移有一定的次序,依次是脊柱、股骨、骨盆、肋骨、颅骨、肱骨等,但以脊柱、骨盆最多见。PSA值低于 20mg/L、骨扫描阴性者为主。PSA值高于20mg/L即可能发生骨转移。PSA值高于50mg/L即提示有骨转移。约15%前列腺癌骨扫描显像可见单发转移病灶。有无骨转移应根据病情及PSA测定结果而综合分析。若有可疑病灶(放射性浓集影)、局部有疼痛,且进行性加重者,应进 一步作X线或CT检查,了解有无骨质破坏情况,且应注意与老年性退行性骨关节病变相鉴别。近年来你先后作了3次骨扫描,结果一次比一次好,未见明显骨转移,这说明你的病情稳定。有文献报告前列腺癌治疗后有一部分病人骨转移灶可以消失。希你继续定期复查PSA和进行断骨扫描、胸脊柱X线片、B超或MRI检查,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主任医师教授陈声波

最新前列腺癌护理查房

前列腺癌护理查房 床位护士***汇报病史: *8床*** 男70岁2013年03月28日入院住院号****** 主诉:尿频、排尿不畅伴腰痛一年余。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精神差,T37.0℃、P65次/分、R20次/分、BP130/85mmhg,前列腺Ⅱ+,质硬,结节状、无明显压痛。辅助检查:血常规示血小板56*109/L,其余正常,生化示BUN29.39mmol/L,Ccr188.8 mmol/L ,血钙3.41 mmol/L ,PSA〉1000ng/ml。入院诊断:前列腺癌晚期。入院后予完善各项检查,抗肿瘤营养支持等治疗。 护士长问:前列腺癌是发生于男性前列腺组织中的恶性肿瘤,是前列腺腺泡细胞异常无序生长的结果。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早期前列腺癌通常无特异性症状,当肿瘤增大或侵犯尿道周围腺体时可出现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相似的膀胱出口梗阻症状,表现为尿流缓慢、尿频、尿急、尿流中断、排尿不尽、排尿困难等,但其排尿困难进展较快。晚期出现癌转移症状,骨转移时引起腰骶部疼痛、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贫血、脊髓压迫导致下肢瘫痪等,直肠受累时出现排便困难、双侧输尿管受累时则可出现尿毒症症状,其他转移性病变的症状有下肢水肿、淋巴结肿大、肝肿大,以及由脑转移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等。 护士长问:前列腺癌通过哪些途径转移? ***:95%以上的前列腺癌是腺癌,主要经局部、淋巴和血行三种途径扩散,血行转移多见骨转移。

护士长问:什么是PSA?正常是多少? ***:PSA是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是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糖蛋白,正常值是0~4ng/ml。 护士长问: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方法以及护理重点有哪些? ***:临床上常用的穿刺方法包括经直肠前列腺穿刺和经会阴前列腺穿刺两种,其中前者的使用更为普遍。为防止检查后出现感染,检查前患者应排空大便,必要时灌肠,同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穿刺时患者取屈腿侧卧位,检查后应指导患者多饮水,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同时注意观察有无发热、腹泻、明显血尿、血便等症状。 护士长问:治疗前列腺癌的药物有哪些? ***:主要分为三大类:(1)抗雄激素类,常用的有氟他胺、吡卡鲁胺。(2)促性腺素释放激素(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即LHRH 类似物,常用的有亮丙瑞林、戈舍瑞林等。(3)雌激素类药,最常用的药物是已烯雌酚。 护士长问:前列腺癌的手术方法有哪些? ***:共有三种手术方式:(1)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适用于临床分期在T1~T2C且预期寿命≥10年的患者。(2)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最常用于治疗前列腺癌所致的膀胱出口梗阻。(3)双侧睾丸切除术,被认为是前列腺癌激素治疗的金标准。 护士长问: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1.尿失禁是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最常见、最主要的并发症。术后尿失禁是因为尿道括约肌的损伤或牵拉,可出现永久性尿失禁或

前列腺癌骨转移

百度文库 【前列腺骨转移】 治疗 去势抵抗性转移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常伴显著的脊髓压迫症状、病理性骨折以及其他的骨相关事件。二碳磷酸盐化合物以及唑来膦酸尽管并不是常见用药,但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减少去势抵抗性转移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发生骨相关事件的常规治疗用药。然而,一些新药物的出现预示着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有可能提供更好的治疗措施来预防去势抵抗性转移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骨相关事件及转移性骨痛。 在2012年9月28日(星期日)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举办的前列腺癌内科治疗进展的会议上,英国皇家马斯顿医院的顾问临床肿瘤学家,Chris Parker医生,回顾了现存的以及新出现的前列腺癌的骨治疗措施的相关数据,然后对于我们如何最佳的运用这些治疗措施来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推迟骨相关事件和骨转移的发生提出了专业性的见解。演讲开始时Paker医生首先评论说,目前对于一些老的骨靶向药物:如唑来膦酸、氯磷酸盐,我们缺少对于这些药物对生存率影响的统计,并且在唑来膦酸和狄诺塞麦对于总生存率的不同影响方面,也同样缺乏观察(狄诺塞麦是核因子KB配体受体激活剂的抑制剂)。 包括唑来膦酸和狄诺塞麦在内的许多药物都能延缓骨相关事件的发生。一些新药,如enzalutamide(一种新药,雄激素受体拮抗剂,尚未审批,丁香园8月的一篇新闻报道过)和阿比特龙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然而,早些年的数据显示,骨靶向的阿尔法粒子辐射药物:镭-223最能提高去势抵抗性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14.9个月比安慰剂组11.3个月;HR 0.695;95% CI:0.581-0.832,p=0.0007),推迟骨相关事件发生((HR 0.64; 95% CI: 0.52–0.78, p<0.001)并提高生存质量(前列腺癌治疗功能评价FACT-P总分数27比安慰剂组18,p<0.05)。以上数据提示对于去势抵抗性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患者,无论是未经化疗的还是化疗后,镭-223都是一个比较合适的药物。 应建议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采纳可降低骨质丢失的生活方式。(1)饮食方面:无高钙血症的患者建议进食高钙食物(如乳品、绿叶蔬菜)或/和补充钙剂,每日钙摄入量约1200 m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