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空间控制程序

密闭空间控制程序
密闭空间控制程序

密闭空间作业控制程序

1.目的

对受限空间中作业进行有效控制是公司的HSE管理方面的重要要求。公司的HSE审查的一个要求就是采用安全、可靠和健康的方式来操作并维护设备,从而满足公司的HSE目标。受限空间的总体目的就是确保应用公司正在准备的作业控制程序中的这些知识并且签发受限空间作业所要求的许可。

2. 应用范围

这个程序应用于工厂密闭受限空间作业。

3. 责任

3.1安全主管的责任:

批准对受限空间的作业,确保他管辖区域内的现场操作人员在进行作业时遵守相关的规定,做好应急准备.委派3人以上进行作业(2人进入作业,1人在外协助作业)要为进入受限空间作业项目建立签入/签出登记跟踪体系,确保对授权进入空间的人员在进入受限空间之前,进行跟踪和签定.

4. 操作程序

4.1通风

4.1.1进入密闭空间作业之前,必须将井盖打开通风2小时以上,如果要进行电焊、切割燃烧或者油漆作业,必须使用局部的废气排放系统,降低由于这些作业面产生的可燃气体、烟雾的浓度。使用局部废气排放系统,必须确保排气口要远离其主要通风系统的进气口;

4.1.2通风设备尽可能安装在受限空间的顶部的地方,这样可以提高通风的效率,而且可以避免通风中断,泵、电器设备、排水管道和排气管,以及机

械的转动部分,如搅拌器,必须使用挂牌程序,进行上锁和分离;

4.2.2.2进入受限空间的管理人员和工人,要进行急救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原因;风险因素以及疾病的种类;如何识别疾病症状;工作和间歇休息;止血;心肺复苏;

4.3控制水源

4.3.1如果在井内需要动用明火作业,请按照公司《动用明火控制程序》执行;

4.4照明与用电

4.4.1无论任何情况下进行井内作业时,必须切断电源,并标定锁定其电源控制装置,由两人以上配合操作;

4.5合适的劳动保护

4.5.1下井作业必须佩戴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包括:手套,安全帽,护目镜等;

4.5.2相关工具必须随身携带,便于拿取,严禁放于井口,以防工具坠落,造成伤害;

4.6应急程序

4.6.1在进入密闭空间之前,必须配备急救箱,告各工厂卫生员及医务室;

4.6.2如果发生紧急情况,按照《突发伤害事故应急预案》执行;

有限空间作业程序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24927 有限空间作业程序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有限空间作业程序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企业组织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履行下列程序,严格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一)检测。一是作业前,应严格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作业现场和周边环境情况,检测受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未经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二是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作业者工作面发生变化时,视为进入新的受限空间,应重新检测后再进入。三是实施检测时,检测人

有限空间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保证进入有限空间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预防和控制中毒、窒息、火灾、爆炸、触电等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依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2013】第59号)和其他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和公司相关文件,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名词解释: (一)有限空间:是指在作业过程中,人员进入有一定困难或受到限制和约束的密闭或半密闭的空间和场所,以及进出口较为狭窄的设备、设施,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含氧量不足的空间。 (二)有限空间分类: 1、封闭、半封闭设备,如:储罐、反应塔、冷藏车、沉箱及锅炉、压力容器、浮筒、管道、槽车等。 2、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沼气池及化粪池、下水道、沟、井、池、建筑孔桩、地下电缆沟等。 3、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槽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封闭车间、试验场所、烟道等。 (三)公司将有限空间作业分为常规性有限空间作业和特殊性有限空间作业:

1、常规性有限空间作业:是指在作业过程中,人员进入有一定困难或受到限制和约束的密闭或半密闭的空间和场所,以及进出口较为狭窄的设备、设施,在空间内无有毒有害物质,在作业过程中也不产生或产生较少的有害物质,不存在其他危害,可通过采取常规性措施(如通过风机送风、采用安全电压等措施)就能检测合格的作业空间。 2、特殊性有限空间作业:是指在作业过程中,人员进入有一定困难或受到限制和约束的密闭或半密闭的空间和场所,以及进出口较为狭窄的设备、设施,但在作业空间内检测存在有毒有害或在作业过程中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或易触电等危害,需要采取特殊性措施(如需要佩戴正压呼吸器、防毒面罩,需要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便携监测仪随时监测等)才能保证作业人员安全的作业空间。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集团范围内有限空间作业的管理与监督管理。 第四条将特殊性有限空间作业审批纳入到危险作业审批统计。 第五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要严格按照本规定落实实施。 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 第六条安环室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监督管理单位,负责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管理规定》,负责对公司各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七条公司各单位主要职责: (一)各单位是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责任主体。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规定

精心整理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管理规定 1.目的 为了进一步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2.范围 浙江恒逸聚合物有限公司厂区内的有限空间作业均需按此规定执行 3 3.1 3.2 表” 4. 4.1 1.2 m 4.2 4.2.1 4.2.2 A B C D E、存在缺氧或富氧、易燃气体和蒸汽、有毒气体和蒸汽、冒顶、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各种机械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 4.3本公司涉及有限空间作业范围 聚酯区域各反应釜。 4.4安全技术要求 4.4.1检测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项目部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作业现场和周边环境情况,检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对随时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内防腐处理的有限空间作业时,每隔30分钟进行分析如有一项不合格以及出现其他情况异常,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作业人员;现场经处理检测符合要求后,项目部重新进行审批并安排继续作业。 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必须处于安全环境,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 4.4.2 控制危 第1 4.4.3 检测 检 4.4.4应急救援装备 施工单位配备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器具,应急通讯报警器材,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等。 4.4.5其他技术措施 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时,至少有两人同行和工作。若空间只能容一人作业时,监护人须随时与正在作业的人取得联系,做预防性防护。 4.5安全管理

4.5.1 作业前准备 A、对有限空间作业应做到先检测后监护再进入的原则。 B、对有限空间作业应确认无许可和许可性识别。 C、先检测确认有限空间内有害物质浓度,未经许可的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 D、分析合格后编制施工方案,再办理《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施工作业中涉及到其他危险作业时应办理相关审批手续,《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格式见附录A。 E、作业前30分钟,应再次对有限空间有害物质浓度采样,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 F G H A B C D E A B C D、有限空间安全设施监管制度; E、检测制度。 4.5.3.2应按作业工种建立安全操作规程。 4.5.4 作业人员及安全教育 4.5.4.1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具备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身体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符合相应工种作业需要的资质。 4.5.4.2生产经营单位对从事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的人员应进行培训,内容包括: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提前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作业票),制定相应隔绝,做出安全措施。 2、需要进入有限空间,必须与成产系统或其他容器靠切断并彻底置换。 3、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场所作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有害气体、可燃气体、粉尘的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在未准确测定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前,禁止进入该作业场所。 4、作业前三十分钟内,应对有限空间进行气体采样分析,分析仪器应在校验有限期内,采样点应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有限空间,应采取上、中、下各部位取样。 5、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连续两次分析空间的氧含量和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气体含量,间隔不能低于10-15分钟,两次分析结果均重复为合格,空间内有人工作期间,每半个小时分析一次,中断作业半小时以上,再次进入空间前,还是按以上步骤进行气体分析。 6、确保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氧气含量应在18%-23.5%以下。其有害气体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粉尘容

许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低于TJ36-79《工业企业卫生标准》。 作业期间实时监 7、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 8、不得擅自变更与其作业相关的生产工序,必须变更时,要通知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待确认不存在危险后,方可下达继续作业的指令。 9、参与有限空间作业的作业、监护、应急救援等相关人员、作业前必须接受安全教育。 10、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必要时佩戴好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及相应监测仪器。 11、进入受限空间危险场所作业,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 12、监护人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不得擅离职守。 13、为防止人员误入危险区域,必要时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在坑、井、洼、沟或人孔、通道出入口设置护栏、盖和警告标志,夜间应设警示红灯。 14、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必须配备抢救器具,如:呼吸器具、缆绳、梯子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以便在非常情况下

有限空间管理办法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59号令)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规范、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有限空间的基本特征是:空间有限、自然通风较差、常伴有不明有害气体和易燃、易爆气体,对人身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在有限空间内(如:锅炉、压力容器、除尘器、地沟、烟道、地坑、污水提升站、污水处理池(井)、化粪池、下水道、箱罐类容器等)实施的检查、维修、施工等活动。 第三条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责,相关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责。 第二章有限作业空间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第四条有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包括: (一)设备设施与设备设施之间、设备设施内外之间相互隔断,导致作业空间通风不畅,照明不良,通讯不畅; (二)活动空间较小,工作场地狭窄,易导致工作人员出入困难,相互联系不便,不利于工作监护和实施、施救;

(三)湿度和热度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于疲劳; (四)存在酸、碱、毒、尘、烟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介质,易引发窒息、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 (五)存在缺氧或富氧、易燃气体和蒸汽、有毒气体和蒸汽、冒顶、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各种机械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 第三章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第五条单位要建立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细化作业标准,每项作业必须明确安全责任人,各单位安全管理部门要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作业程序为: (一)由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单位、项目部提出申请,由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 (二)安全责任人落实进入有限空间的安全防护措施,确认安全措施和有限空间内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检查等情况; (三)监护人员必须是车间级副职及以上管理人员,负责检查监护措施、防护设施及应急报警、通讯、营救等设施设备是否齐备,确认合格后签字认可; (四)项目责任人在对上述内容全面复查无误后,报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签字批准后,方可进入作业。 第四章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第六条单位应对从事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 (一)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

密闭容器内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SFJ-CT-130525 赛得利〔福建)纤维有限公司原液车间 MEI安装工程 密闭容器内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审批 2013年05月25日

1 密闭空间施工概述 (3) 2 密闭空间作业的主要危害因素 (3) 3 密闭空间作业危害因素的防范措施 (3) 4 密闭空间作业相关人员的安全卫生防护培训 (4) 5 呼吸器具的使用 (4) 6 吊救系统应符合以下条件 (4) 7 职责 (5) 8 安装操作步骤 (6)

密闭容器施工作业指导书 1密闭空间施工概述 1.1密闭、不良通气空间(下称密闭空间)是指经常被封堵、只有一个出入口、并 缺乏足够对流空气的环境,本工程密闭空间施工部位主要为容器储罐。 2密闭空间作业的主要危害因素 2.1有毒气体危害。聚积于密闭空间的常见有害气体有硫化氢、一氧化碳等,当人体吸 入后,易导致中毒。 2.2缺氧危害。空气不流通的密闭空间,被比重大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挤占,氧气含 量低,施工人员进入后,可由于缺氧而窒息。 2.3火灾危害。木质支架,如遇焊接、切割等作业产生的火花时,可能导致火灾。 3密闭空间作业危害因素的防范措施 3.1建立安全评估制度。建立健全“密闭空间作业危害因素风险评估制度”。应当严格规 定,在进入密闭空间作业之前,必须由企业具有资格的安全员进行危害因素的辨识和风险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气体测试、安全措施、进入密闭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和身体状况检核等,并在评估结论中提出安全建议。 3.2建立安全许可制度。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是一项安全风险较大的作业,因此,应当像 动火作业一样,建立“密闭空间作业安全许可制度”。安全许可的前提必须是在风险评估报告的基础上,确认安全建议措施(如空气测试、通风措施、应急救援、人工挖孔桩作业的安全施工方案是否审定等)已经落实;安全许可应由项目部、工程队负责安全生产的领导签发;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进入密闭空间实施作业。 3.3规范作业的安全要求。必须针对前述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制定必要的安全作业规范。 在建筑施工、物业管理等作业中,常见的密闭空间作业的安全措施应包括: ?核准作业人员已经过专项安全知识培训,身体状况良好; ?进行空气状况测试和作业现场的检查; ?存在有害气体、氧气不足或温度过高的空间,必须安装有效的通风设备, 强制通风; ?隔离变压器。照明必须使用安全电压(36伏或12伏)。 3.4存在火灾爆炸危险的作业空间,应清除一切火源(必须动火的应按规定办理动火许 可手续),所有电器设备必须符合防爆要求,易燃易爆气体禁止带入。 3.5使用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罐作业前,应配戴必要的安全鞋、工作服、手套,以保

有限空间作业实操程序

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大比武 实操作业程序 一、有限空间作业职责分工 单位负责人(领队): 作业人员:金海龙:按照有限空间作业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进入有限空间实施作业;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监护人员:张小季,与作业者及作业负责人保持信息沟通,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人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应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应急救援工作,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检测人员: 作业负责人: 主要负责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环境不符合安全要求时及时终止作业。 二、作业流程 (一)设备初检 1:今天我们要在市政管委院内进行有限空间作业,作业内容是:污水井(或燃气井)内取物;现在开始有限空间作业设备初检,检查重点:设备是否齐全、是否具有合格证、是否在鉴定有

效期内。 检查分工: 1:负责填写作业审批表,并报张杰审批; 2:负责检查对讲机、防爆灯、风管风机、安全带,检查完毕。“对讲机、防爆灯、风管风机具有防爆标识、有合格证、在鉴定有效期内”; 3:负责检查救援设备及长管呼吸器检查、安全带。“正压式呼吸器、长管呼吸器有合格证,在鉴定有效期内”; 4:负责检查便携式检测仪、泵吸式检测仪、安全帽。“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泵吸式气体检测仪有合格证、在鉴定有效期内”。 检查完毕并整理好设备,谢凯将作业审批表报张杰,“设备初步检查合格,所有设备齐全,具备防爆标识与产品合格证,在鉴定有效期内,可以进入作业现场”。 所有人员带着设备进入作业现场。 (二)作业审批 1、所有参赛人员统一着装、佩戴好安全帽。 2、谢凯负责填报作业表中基本情况,填报内容包括: (1)作业单位:北京雁栖诚泰热力中心; (2)设施名称:污水井(以考试当天作业井井盖上标识为主); (3)作业内容:井下取物 (4)相关作业人员姓名填写: 填报人:李凤岳,作业人:金海龙,监护人:张小季

有限空间管理制度

北京市XXXX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编制人: XXX 审核人: XXX 签发人: XXX 北京市XXXX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八年六月一日

1目的 为了规范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总局59号令)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安全管理制度》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应公司范围内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 3定义 3.1本制度所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半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集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3.2有限空间分为三类。 (1)密闭设备:如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2)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3)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发酵池、垃圾站、温室、料仓等。 3.3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进行作业活动。 4职责 4.1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安全管理。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全面负责;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区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责。 4.2办公室负责作业场所危险作业工作场所的安全检查,督促工作。

5工作内容和要求 5.1凡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检修、清理作业的,作业单位应实施作业审批工作制度。作业单位或负责部门提出申请,经生技科和安监科审批同意,并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后方可工作。未经审批,任何人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5.2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作业单位须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作业现场和周边环境情况,检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未经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5.3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作业单位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作业人员工作面发生变化时,视为进入新的有限空间,应重新检测后再进入。 5.4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5.5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作业单位应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5.6在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5.7作业人员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当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5.8作业单位应在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并告知作业者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管理规定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 (2013年5月20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9号公布,根据2015年5月29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0号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企业(以下统称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工贸企业有限空间的目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确定、调整并公布。 第三条工贸企业是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全面负责,相关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责。 第四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属地监管、分级负责的原则,对本行政区域内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章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保障 第五条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工贸企业应当建立下列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程:(一)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

(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三)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四)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五)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六)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第六条工贸企业应当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专项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 (二)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三)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四)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安全培训应当有专门记录,并由参加培训的人员签字确认。 第七条工贸企业应当对本企业的有限空间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 第八条工贸企业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并经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审核,负责人批准。 第九条工贸企业应当按照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明确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及其安全职责。 第十条工贸企业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将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现场负责人应当监督作业人员按照方案进行作业准备。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通用版2018

有限公司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规范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总局59号令)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应浙江电器有限公司范围内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 3.定义 3.1 本制度所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3.2 公司有限空间由各生产车间,交安全生产管理部汇总、确定、调整并下发各部门。 3.3 有限空间分三类:封闭、半封闭设备,地上有限空间,地下有限空间。如窑内、磨机内部、各类储罐内、锅炉、除尘室等。 3.4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4职责 4.1有限空间作业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由生产车间负责,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全面负责,相关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单位区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责。 4.2生产技术部负责有限空间作业工作场所的消防监护和后勤保障工作。 4.3安全部负责危险作业工作场所的安全检查、督促工作。 5 工作内容和要求 5.1有限空间作业分级审批程序

5.1.1凡属非突发性的受限空间作业均应有下达作业任务部门和具体执行作业任务部门共同制订安全作业程序、防护措施,填写《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按分级审批要求进行审批。 5.1.2 突发性的有限空间作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突发性的,为做好安全防范或抢救人员,避免、减少人身伤害及公司重大财产损失的事件,可立即电话汇报公司领导、安全部,并指定专人在现场指挥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结束后,由安全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事件调查、原因分析等。 5.1.3 有限空间作业危险分级及审批按照公司《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第4.1项内容执行。 5.2危险作业分级监控或安全督查程序 5.2.1施工前,施工单位要检查现场,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制订的各项安全措施,按作业程序,对参加作业的所有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作业中除专(兼)职安全员到现场外,公司负责人,所在车间领导必须到现场监护或安全督查。 5.2.2根据分级审批,A级有限空间作业公司总经理或在公司主持工作的领导必须到现场指挥作业,B级有限空间作业公司分管领导或在公司主持工作的领导必须到现场指挥作业,C、D级有限作业审批人员必须到现场监护或指派同级别其它人员现场监护。 5.2.3作业前要清理好现场,保持现场清洁整齐,消除不安全因素。 5.2.4不执行有限作业审批制度,私自从事危险作业,任何人员都有权制止,并按违章论处,如发生伤亡、火灾、爆炸等事故,或给公司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等,应追查单位领导和操作者的责任。 5.3 有限空间作业控制 5.3.1 各单位对本部门的有限空间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 5.3.2 各车间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并经公司负责人批准;未经许可任何人禁止入内。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最全样本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最全 1 2020年4月19日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 为保障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进行,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程。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部有限空间作业相关人员。 3、职责 安环部负责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和监管; 公司各部门负责具体实施。 4、术语和定义 4.1 本规程所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包括三类: 第一类:封闭半封闭设备 2 2020年4月19日

船舱、储罐、各类塔器、冷藏车、沉箱及锅炉、容器、浮筒、管道、槽车等。 第二类:地下建(构)筑物 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沼气池及化粪池、下水道、沟、井、池、建筑孔桩、地下电缆沟等。 第三类:地上建(构)筑物 储藏室、酒槽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试验场所、烟道等。 4.2无许可有限空间 指不存在任何可能造成职业危害、人员伤亡的有限空间场所。 4.3许可性有限空间 指存在任何可能造成职业危害、人员伤亡的有限空间场所。具有如下特点:空间内的气体具有危害性;空间内存在可能导致进入者身体受限的设备、设施;其它公认严重的安全或健康风险。 5、安全操作规程 3 2020年4月19日

5.1 基本规定 5.1.1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5.1.2 严格实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5.1.3作业前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5.1.4作业人员必须为参加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且考试合格者,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者上岗作业。 5.1.5作业现场必须配备应急装备,制定应急措施,一旦发生事故,严禁盲目施救。 5.2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许可证的办理 许可证的办理应遵守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的相关规定。 5.3危害因素识别 5.3.1有限空间作业前应进行危害因素识别; 5.3.2有限空间危害因素包括: 4 2020年4月19日

有限空间作业操作规程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操作规程 1、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在未准确测定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前,严禁进入该作业场所。 2、确保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氧气含量应在19.5%以上,23.5%以下。其有害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粉尘容许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要求。 3、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 4、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照明应使用安全矿灯或36伏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5、发现可能存在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时,检测人员应同时使用有害气体检测仪表、可燃气体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检测。 6、检测人员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严禁使用氧气呼吸器; 7、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所有的检测仪器,电动工具,照明灯具等,必须使用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的防爆型产品。 8、对由于防爆、防氧化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9、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 10、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 11、如果作业场所的缺氧危险可能影响附近作业场所人员的安全时,应及时通知这些作业场所的有关人员。

有限空间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管理制度 中铁三局集团北京中国铁十号线五标项目部 二00九年五月二日

有限空间管理制度 为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预防、控制中毒窒息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结合本项目部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适用范围 本项目内从事有限空间作业和具有有限空间作业行为的生产活动选用于本制度。 二、有限空间分类 有限空间分为三类 1、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2、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忘废井、地窑、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3、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1、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施作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开“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后方可施作; 2、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

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3、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 4、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必须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5、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四、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 1.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 业负责人、作业者、监护者职责; 2.制定专项作业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 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3.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 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4.督促,检查本项目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 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 5.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6.凡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检修、清理作业的,必须实施作业 审批制度,未经项目负责人审批,任何人不行进入有限空间 作业; 7.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标识,并告知作

有限空间作业操作规程(完整)

有限空间作业操作规程 一般规定 一、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必须严格按照《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北京市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项目部《有限空间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法律、法规、制度进行施工。 二、本规程所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包括三类: 第一类:封闭半封闭设备 船舱、储罐、各类塔器、冷藏车、沉箱及锅炉、容器、浮筒、管道、槽车等。 第二类:地下建(构)筑物 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沼气池及化粪池、下水道、沟、井、池、建筑孔桩、地下电缆沟等。 第三类:地上建(构)筑物 储藏室、酒槽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试验场所、烟道等。 三、任何人未经审批同意,不得私自进入有限空间。 四、有限空间作业必须经过总包单位审批合格(附表1),。必须严格按照先通风、再检测、后进入的原则。作业必须配备合格的应急救援器材和个人防护用具,必须配备监护人员和应急救援队伍。 五、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地下有限空间监护证》上岗作业。 六、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合格获得《北京市特种作业操作证》。

七、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必须经总包单位三级教育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作业,未经培训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作业。 八、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工,以及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或其它疾病,身体不佳等人员不得从事有限空间工作。 九、六级以上强风和大雨、大雪、大雾天气,应停止有限空间作业。 十、作业中出现险情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组织撤离危险区域,报告领导解决,不准冒险作业。 十一、有限空间内严禁吸烟、严禁明火,必须动火时应申请办理用火证,经审批后方可动火作业。 十二、现场用电设备必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等技术规范要求。 十三、作业前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应急预案,安全管理、抢险救援等方案。 十四、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应设立应急救援队伍,并经过专业培训、演练,随时待命启动救援任务。 十五、安全交底、班前讲话要结合实际情况,注明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安全操作规程、救援逃生方法等,留存影像资料,不得代答、代签。 十六、作业队伍、人员必须按照施工方案和安全交底施工。 十七、有限空间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迅速查清事故源并采取措施消除。按《有限空间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救援, 十八、任何人不得私自进入有限空间救援,抢救时应做好自身防护,配备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严禁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十九、有限空间作业资料必须保持1年,资料内容包括审批表、空气检测数据、安全交底、人员名单、设备材料名单、每班内容、人员清点名单、事故故障记录等。

有限空间作业程序规范样本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有限空间作业程序规范(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10498有限空间作业程序规范 Limited Space Operating Procedure Specification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企业组织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履行下列程序,严格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一)检测。一是作业前,应严格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作业现场和周边环境情况,检测受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未经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二是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作业者工作面发生变化时,视为进入新的受限空间,应重新检测后再进入。三是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二)危害评估。一是作业前,应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

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二是危害评估应根据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等标准进行。 (三)通风。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应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四)配备防护设备。一是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当受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二是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五)配备呼吸防护用品。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应符合GB/T1866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要求。缺氧条件下,应符合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要求。 (六)配备应急救援装备。应配备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器具、应急通讯报警器材、现场

有限空间管理制度汇编资料

有限空间管理制度汇 编

目录 一、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 二、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8) 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 (11) 四、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14) 五、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16) 六、有限空间安全设施监管制度 (17) 七、有限空间作业检测制度 (18) 八、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19) 九、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20)

一、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公司各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如缺氧、有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气体或粉尘中毒危险)且受到限制和约束的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如生产区域内的各类塔、球、釜、槽、罐、炉膛、锅炉、管道、容器、封闭料仓以及地下室、地窖、井、坑(池)、下水道、地下电缆沟等)的作业活动。 二、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保障 第三条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制度及规程 (一)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 各单位主任是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责任主体,对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全面责任;主管安全部长对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负

有限空间管理制度

北京市XXXX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编制人: XXX 审核人: XXX 签发人: XXX 北京市XXXX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八年六月一日 1?目的 为了规范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总局59号令)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安全管理制度》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应公司范围内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 3?定义 本制度所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半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集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有限空间分为三类。

(1)密闭设备:如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2)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3)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发酵池、垃圾站、温室、料仓等。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进行作业活动。 4职责 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安全管理。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全面负责;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区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责。 办公室负责作业场所危险作业工作场所的安全检查,督促工作。 5工作内容和要求 凡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检修、清理作业的,作业单位应实施作业审批工作制度。作业单位或负责部门提出申请,经生技科和安监科审批同意,并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后方可工作。未经审批,任何人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作业单位须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作业现场和周边环境情况,检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未经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作业单位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作业人员工作面发生变化时,视为进入新的有限空间,应重新检测后再进入。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操作规程 1、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并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 2、应当按照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明确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及其安全职责。 3、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将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现场负责人应当监督作业人员按照方案进行作业准备。 4、应当采取可靠的隔断(隔离)措施,将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施设备、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业地点隔开。 5、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检测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 6、检测人员进行检测时,应当记录检测的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浓度等信息。检测记录经检测人员签字后存档。检测人员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中毒窒息等事故发生。 7、有限空间内盛装或者残留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时,作业人员应当在作业前对物料进行清洗、清空或者置换。经检测,有限空间的危险有害因素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的要求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8、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当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发现通风设备停止运转、有限空间内氧含量浓度低于或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高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限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有限空间作业,清点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 9、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当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