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检查记录表

燃气检查记录表
燃气检查记录表

附件5

燃气检查记录表

被检查单位(场所)名称:

地址:

检查人员:

检查时间:2017年月日

监督检查内容和情况

总体情况1.是否在地下、半地下空间违规使用燃气。是□否□具体问题:

液化石油气使用检查2.存瓶总重量超过100 千克时,是否设置专用气瓶间。存瓶总重量小于420千克时,气瓶间可以设置在与用气建筑相邻的单层专用房间内。存瓶总重量大于420千克时,气瓶间应当为与其他民用建筑间距不小于10米的独立建筑。是□否□

3.气瓶间高度是否不低于2.2米,内部须加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且不得有暖气沟、地漏及其他地下构筑物;外部是否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是否使用防爆型照明等电气设备,电器开关设置在室外。是□否□

4.气相瓶和气液两相瓶必须专瓶专用,使用和备用钢瓶是否分开放置或者用防火墙隔开。是□否□

5.放置钢瓶、燃具和用户设备的房间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和使用明火;同一房间内不得同时使用液化石油气和其他明火。是□否□

6.液化石油气钢瓶减压器正常使用期限为5年,密封圈正常使用期限为3年,到期是否立即更换并记录。是□否□

7.钢瓶供应多台液化石油气灶具的,是否采用硬管连接,并将用气设备固定。钢瓶与单台液化石油气灶具连接使用耐油橡胶软管的,应当用卡箍紧固,软管的长度控制在1.2米到2.0米之间,且没有接口;橡胶软管是否每2年更换一次;若软管出现老化、腐蚀等问题,是否立即更换;软管不得穿越墙壁、窗户和门。是□否□

具体问题:

燃气设施检查8.瓶组气化站、燃气管道、用气设备、燃气监控设施及防雷防静电等是否符合《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是□否□

9.用气场所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配备干粉灭火器等消防器材。是□否□

10.应当使用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的供应企业提供的合格的燃气钢瓶,不得使用无警示标签、无充装标识、过期或者报废的钢瓶。是□否□

具体问题:

燃气使用安全管理11.从业人员经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企业负责人、从业人员要定期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掌握燃气的危害性及防爆措施。是□否□12.是否定期进行燃气安全检查,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或应急处置方案,保证从业和施救人员掌握相关应急内容。是□否□

13.应当与液化石油气供应单位签订安全供气合同,每次购气后留存购气凭证,购气凭证应当准确记载钢瓶注册登记代码。是□否□

具体问题:

- 3 -

动力设施安全检查表/发生煤气站安全检查表(最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动力设施安全检查表/发生煤气站安全检查表(最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动力设施安全检查表/发生煤气站安全检 查表(最新版) 说明 煤气设施在运行、操作、维修中稍有设备故障,处理不当或不安全行为,就会发生煤气中毒、着火、爆炸等事故。所以,加强煤气设施的动态检查,及时消除隐患,控制不安全行为是至关重要的。 煤气站的安全装置和安全设施是用来消除暂时故障、保护人身安全的。这种装置和设施,必须是灵敏、可靠。 煤气站人员还必须有强烈的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意识,学会排除故障和现场急救法,提高消灾救护能力。 1设备检查 1.0煤气站区置位。 1.1.1煤气站应布置在工厂夏季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向.

1.1.2冷煤气站煤气发生炉厂房应与其它生产厂分开布置,距生产车间应大于或等于40m,小型煤气站(厂)可与用煤气的车间厂房相邻。但应与防火墙隔发,其距离依热煤气的产量而定。当产量小于500m3/h时,可与用户直接连接,用防火墙隔开;而至其它车间应不小于13m。当产量为5000~35000m3/h时,与用户车间应相距13m。 1.1.3厂外煤气发生站的区域周围应有大于或等于2m高的围墙,非煤气站使用的铁路、道路,不准穿越煤气站区域。 1.1.4煤气站与居民区的距离:煤气产量大于50000m3/h为1000m;25000~50000m3/h为500m;5000~25000m3/h为300m;小于5000m3/h为100m。 1.0煤气站区布置 1.2.1煤气站区内应设有消防车道,其宽度大于或等于3.5m,并设有回车道。 1.2.2煤气发生炉应单列,外壳之间距离大于或等于3m。 1.2.3主厂房内设备与墙之间的净距离用作通道不应小于1.5m

煤气安全检查表(超全)

煤气安全合规性自查和问题梳理表 自查单位: 序自查内容不符合项初步计划及措施 1 检修的煤气设施,包括煤气加压机、抽气机、鼓风机、布袋除尘器、煤气余压发电机组(TRT)、电捕焦油器、煤气柜、脱硫塔、洗苯塔、煤气加热器、煤气净化器等,煤气输入、输出管道必须采用可靠的隔断装置。 2 用单一闸阀隔断必须在其后堵盲板或加水封,并宜改造为电动蝶阀加眼睛阀或插板阀。 3 水封装置(含排水器)必须能够检查水封高度和高水位溢流的排水口;严防水封装置的清扫孔(排污闸阀或旋塞)出现泄漏。 4 凡开、闭时冒出煤气的隔断装置盲板、眼睛阀或扇型阀及敞开式插板阀等,不应安装在厂房内或通风不良之处,离明火设备距离不少于40米。

5 煤气危险区域,包括高炉风口及以上平台、转炉炉口以上平台、煤气柜活塞上部、烧结点火器及热风炉、加热炉、管式炉、燃气锅炉等燃烧器旁等易产生煤气泄漏的区域和焦炉地下室、加压站房、风机房等封闭或半封闭空间等,应设固定式一氧化碳监测报警装置。 6 煤气生产、净化(回收)、加压混合、储存、使用等设施附近有人值守的岗位,应设固定式一氧化碳监测报警装置。 7 管辖区域内使用或改道的煤气(天然气)管道状况进行梳理,已不用或废除的管道要做好安全隔离措施,并在管网图上修改、完善。 8 9 安全负责人: 主管领导确认:检查时间:

附表2 一、在线检测报警装置梳理和统计表 序在线检测装置安装区域探头分布数量报警装置安全报警值设定状态情况危险区域未安装 现场中控一级二级 1 2 3 4 5 统计人:时间: 二、危险气体报警仪(便携、在线)检查表 检查项目检查内容参考标准检查记录 基础管理规章制度是否制定便携式报警仪的配置标准并不断优化 台帐管理 是否建立气体检测报警仪(含有毒、可燃气体;固 定和便携)的管理台帐 帐、物是否一致 配置合规性气体报警仪的配置是否符合宝钢相关要求 状态管理维护保养是否有日常检查记录,是否临警好用 计量检校 是否在检校有效期内 检定合格标志是否完好清晰(无磨损、剥落现象)安全报警值设定 是否按照《通用安全技术规程》 BGFG-A-SC004-002-008-1.0要求设定报警值 异常处理 报警异常处置流程是否写入岗位规程中 现场是否有报警处置历史记录

工业煤气安全检查表

工业煤气通用项目检查表

2-15不同压力的煤气管道连通时, 应设可靠的调压装置。 不同压力的放散管应 单独设置。 2-16地下煤气管道的敷设应遵守以下规定: ――工业企业内的地下煤气管道的埋设深度与建筑物、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 的最小水平和垂直净距,以及地下管道的埋设和通过沟渠等的安全要求,应遵 守有关规定。 ――管道应视具体情况,考虑是否设置排水器,如设置排水器,则排出的冷凝 水应集中处理。 ――地下管道排水器、阀门及转弯处,应在地面上设有明显的标志。 ――与铁路和道路交叉的煤气管道,应敷设在套管中,套管两端伸出部分,距 铁路边轨不少于3M 距有轨电车边轨和距道路路肩不少于 2M O ――地下管道法兰应设在阀门井内。 2-17煤气管道的防腐 -- 架空管道,钢管制造完毕后,内壁(设计有要求者)和外表面应涂刷防锈 涂料。管道安装完毕试验合格后,全部管道外表应再涂刷防锈涂料。管道外表 面每隔四至五年应重新涂刷一次防锈涂料。 -- -埋地管道,钢管外表面应进行防腐处理,遵守下表的规定。在表面防腐 蚀的同时,根据不同的土壤,宜采用相应的阴极保护措施。 2- 18按照要求进行煤气管道强度、气密性试验。 3- 1燃烧装置 ――当燃烧装置采用强制送风的燃烧嘴时,煤气支管上应装止回装置或自动隔 断阀。在空气管道上应设泄爆膜。 ――煤气、空气管道应安装低压警报装置。 ――空气管道的末端应设有放散管,放散管应引到厂房外。 3-2隔断装置 ――凡经常检修的部位应设可靠的隔断装置。 ――焦炉煤气、发生炉煤气、水煤气 (半水煤气)管道的隔断装置不应使用带铜 质部件。 ――寒冷地区的隔断装置,应根据当地的气温条件采取防冻措施。 3-2-1插板 ――插板是可靠的隔断装置。安设插板的管道底部离地面的净空距:金属密封 面的插板不小于8M 非金属 密封面的插板不小于 6M 在煤气不易扩散地区须适 当加高;封闭式插板的安设高度可适当降低。 3-2-2水封 ――水封装在其他隔断装置之后并用时,才是可靠的隔断装置。水封的有效高 煤气 设备 与管 道附 属装 置

输电线路现行检查记录表格模板

施工单位自备施工表格与记录模式 表A.1 路径复测记录表(线记1) 表A.2 被跨越物及地形凸起点测量记录表(线记2) 表A.3 普通(掏挖)基础和拉线基础分坑及开挖检查记录表(线记3)表A.4 地基基坑(槽)检查记录表(线记4) 表A.5 杆塔号对照表(线记5) 表B.1 现浇铁塔基础检查及评级记录(线基1) 表B.2 现浇、掏挖(不等高)铁塔基础检查及评级记录(线基2) 表B.3 铁塔拉线(含锚杆)基础检查及记录(线基3) 表B.4 岩石铁塔基础检查及记录(线基4) 表B.5 混凝土电杆基础检查及记录(线基5) 表B.6 角钢插入式(等高)基础检查及评级记录(线基6) 表B.7 角钢插入式(不等高)基础检查及评级记录(线基7) 表B.8 角钢插入式(不等高)基础检查及评级记录(线基8) 表B.9 角钢插入式(不等高)基础检查及评级记录(线基9) 表B.10 贯入桩基础检查及评级记录(线基10) 表B.11 挖孔桩基础检查及评级记录(线基11) 表B.12 自立式铁塔组立检查及评级记录(线塔1) 表B.13 拉线铁塔组立检查及评级记录(线塔2)

表B.14 铁塔拉线压接管检查及评级记录(线塔3) 表B.15 混凝土电杆组立检查及评级记录(线塔4) 表B.16 自立式铁管杆组立检查及评级记录(线塔5) 表B.17 导、地线展放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线线1) 表B.18 导、地线直线液压管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线线2)表B.19 导、地线耐张液压管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线线3)表B.20 导地线紧线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线线4) 表B.21 导地线附件安装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线线5) 表B.22 对地、风偏开方对地距离检查及评级记录(线线6)表B.23 交叉跨越检查及评级记录(线线7) 表B.24 复合光缆OPGW展放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线光1)表B.25 复合光缆OPGW紧线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线光2)表B.26 复合光缆OPGW紧线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线光3)表B.27 复合光缆OPGW现场开盘测试报告(线光4) 表B.28 复合光缆OPGW接头衰减测试报告(线光5) 表B.29 复合光缆OPGW纤芯衰减测试报告(线光6) 表B.30 接地装置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线地1) 表B.31 线路防护设施一览表(线防1) 表C.1 分部工程质量评级统计表(线统1) 表C.2 单位工程质量评级统计表(线统2)

发生煤气站安全检查表

发生煤气站安全检查表 说明 煤气设施在运行、操作、维修中稍有设备故障,处理不当或不安全行为,就会发生煤气中毒、着火、爆炸等事故。所以,加强煤气设施的动态检查,及时消除隐患,控制不安全行为是至关重要的。 煤气站的安全装置和安全设施是用来消除暂时故障、保护人身安全的。这种装置和设施,必须是灵敏、可靠。 煤气站人员还必须有强烈的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意识,学会排除故障和现场急救法,提高消灾救护能力。 附件(一)《煤气发生炉使用企业安全检查表》 附件(二)《煤气站安全性评价检查表及检查内容》

1 设备检查 1.0 煤气站区置位。 1.1.1 煤气站应布置在工厂夏季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向。 1.1.2 冷煤气站煤气发生炉厂房应与其它生产厂分开布置,距生产车间应大于或等于40m,小型煤气站(厂)可与用煤气的车间厂房相邻。但应与防火墙隔发,其距离依热煤气的产量而定。当产量小于500m3/h 时,可与用户直接连接,用防火墙隔开;而至其它车间应不小于13m。当产量为5000~35000m3/h时,与用户车间应相距13m。 1.1.3 厂外煤气发生站的区域周围应有大于或等于2m高的围墙,非煤气站使用的铁路、道路,不准穿越煤气站区域。 1.1.4 煤气站与居民区的距离:煤气产量大于50000m3/h为1000m;25000~50000m3/h为500m;5000~25000m3/h为300m;小于5000m3/h 为100m。 1.0 煤气站区布置 1.2.1 煤气站区内应设有消防车道,其宽度大于或等于 3.5m,并设有回车道。 1.2.2 煤气发生炉应单列,外壳之间距离大于或等于3m。 1.2.3 主厂房内设备与墙之间的净距离用作通道不应小于1.5m 1.2.4 煤气净化设备应排成一行,设备之间的净距不小于2.5m 1.2.5 煤气排送机间、空气鼓风机间和机器间的设备之间,以及设备与墙之间的净距为0.8~1.2m。如用作通道则应不小于1.5~2m。1.2.6 鼓风机的吸风口应设在室外,且有防雨和降低噪声的措施。

(完整版)临时用电检查记录表格模板.doc

施 工 现 场 临 时 用 电 安 全 检 查 记 录 表 工程名称 单位名称 检查日期 检查人员 序 检查项目 检 查 内 容 检查结果 整改措施 号 不得小于安全距离且有防护措施,防护措施符合 1 外电防护 要求、封闭严密。 配电箱引入引出线要采用套管和横担; 进出电线 要排列整齐、匹配合理;严禁使用绝缘差、 老化、 破皮电线、防止漏电;应采用绝缘子固定、并架 2 支线架设 空敷设;线路过道要有可靠的保护; 线路直接埋 地,敷设深度不小于 0.6m ,引出地面从 2m 高度 至地下 0.2m 处,必须架设防护套管。 手持照明灯应使用 36V 以下安全电压; 危险场所使用 36V 安全电压、特别危险场采用 12V ; 照明导线应固定在绝缘子上; 灯具金属外壳作接 3 现场照明 零保护;现场照明灯要用绝缘橡套电缆, 生活照 明采用护套绝缘导线; 照明线路及灯具距地面不 能小于规定距离, 严禁使用电炉; 防止电线绝缘 差、老化、破皮、漏电、严禁用碘钨灯取暖。 不准采用竹质电杆, 电杆应设横担和绝缘子; 电 4 线不能架设在脚手架或树上等处; 架空线离地按 规定有足够的高度。 配电箱、开关箱内电气设备完好无缺,箱体下方 进出线、开关箱应符合“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 要求,门、锁完善,有防雨、防尘措施,箱内无 配电箱开关 杂物,箱前通道畅通,并应对电箱统一编号,刷 5 上危险标志。保护零线(PE、绿 / 黄线)中间和 箱 末端必须重复接地,严禁与工作零线混接;产生振动的重复接地不少于两处。残缺绝缘盖的闸刀开关禁止使用;开关严禁用铜、铁、铝线作熔断保险丝,熔丝安装要合理。 不得用金属丝代替熔丝;闸具、熔断器参数与设 6 电器装置 备容量匹配、安装符合要求。 工作接地与重复接地符合要求, 严禁接地接零混 7 接地或接零 接,接地体符合要求,二根之间距离不小于 2.5m , 接地体不宜用螺纹钢。 露天变压器设置符合规定要求, 配电间安全防护 8 变配电装置 措施和安全用具、 警告标志齐全; 配电间门要朝 外开,高处正中装 20×30cm 玻璃。 9 移动用电 电源线路,必须使用绝缘胶套管式电缆; 用电设 架设低压 干线

线路质量验评及评定记录表填写说明

线路工程施工记录表格 填写说明 一、总的说明 1根据《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附录A、B(规范性附录),线路工程检查记录共2种表格形式,检查及评级记录共22种表格形式。原则上,检查记录不进行质量评定,检查及评级记录须进行质量评定,检查记录、检查及评级记录均须归档移交。 2根据江苏省内线路工程的实际情况,线路工程常用施工记录共18种表格形式,其中:路径复测记录1种,普通基础分坑及开挖检查记录1种,基础记录4种,杆塔记录1种,架线记录6种,接地安装记录1种,OPGW光缆记录4种。具体详见附件1。为便于填写和使用,公司在保证《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附录A、B(规范性附录)表格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对部分表格作了适当的修改和补充。本填写说明对该18种施工记录表格的填写作出了具体的规定。3记录表中填写的桩号为线路杆塔明细表中给定的杆塔桩号。施工时,若运行塔号尚未排定,可先不填,待运行塔号正式排定后再统一填写。记录表中填写的桩号应与杆塔明细表中的杆塔桩号一致。例如:T1、N12等。 4记录表中填写的塔型(杆塔型式)应与线路杆塔明细表中一致。 例如:SDJ14(24)、SZT24(42)等。 5施工、检查日期应分别填写单元工程最后完成施工日期和自检日期,施工、检查日期应填写完整。例如:2004年2月18日 6“施工基面”栏主要填写基础基面处理情况,如基础降低基面500mm,则填写“-500”,如基础基面不需处理,则填写“0”。 7“基础型式”栏分别填写基础配置表中规定的4只基础腿的基础型式。“基础型式” 栏内的A、B、C、D仅说明A、B、C、D4只基础腿的基础型式的具体填写位置,表格填写时,应将A、B、C、D字样去除。 8线路前进方向应以设计文件中明确的线路前进方向为准,并以此分“前、后、左、右”及“送电侧、受电侧”。 例如: A 江北变双泗变 B 江北变双泗变 送电线路前进方向 备注:⑴A为T3铁塔送电侧、受电侧的规定。

电路巡检记录表格模板

电路巡检记录表 配电箱箱体漏电保护是线路是否正检查人 日期备注是否正常否正常常

表 B3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验收记录编号:工程名称 序号施工单位 ( 项目部 ) 检查项目检查内容 项目负责人 检查结果 1、有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并履行编制、审核、批准程序 1施工组织设计 2、作业前对作业班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1、搭设外电防护设施应编制专项方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应有专人监护。防护设施应符合 2 外电防护规范要求,并设警示标志 2、在外电架空线路正下方不得施工、建造临时设施或堆放材 料物品 1、施工现场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S系统。 接地与接零防 3 2、工作零线(N)必须通过总漏电保护器;保护零线(PE) 雷保护系统 必须由电源进线重复接地处引出

3、电气设备应按规范要求接保护零线(PE)。 4、保护零线严禁安装开关,熔断器或通过工作电流。 5、系统工作接地电阻不大于4Ω,每条线路重复接地不少于3 处,接地电阻值不大 于 10Ω 6、接地体不得使用螺纹钢,每一接地装置的接地线采用 2 根及 以上导体做电气连接 7、现场起重机械、脚手架、升降机等,按规范采取防雷措施 8、做防雷接地机械上的电气设备,PE线必须做重复接地 1、配电系统必须采用三级配电、两级漏电保护 2、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配电箱、开关箱 采用的材料、电器元件,应符合规范要求 3、配电箱应分别安装N线端子板和PE线端子板,进出线中 ( N)、(PE)线必须通过端子板连接 4、箱体安装位置、高度、周边环境应符合规范要求,配电箱 4配电箱与开关箱 应门锁齐全,并有防雨措施 5、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大于30 米、开关箱与用电设备 的水平距离不大于 3 米、箱体结构、箱内电器设置应符合规 范要求,并设置系统接线图和分路标记。 6、总配电箱与开关箱内电气应具备可视断电点,电源隔离功 能,短路、过载保护功能,漏电保护功能

燃气检查记录表

附件5 燃气检查记录表 被检查单位(场所)名称: 地址: 检查人员: 检查时间:2017年月日 监督检查内容和情况 总体情况1.是否在地下、半地下空间违规使用燃气。是□否□具体问题: 液化石油气使用检查2.存瓶总重量超过100 千克时,是否设置专用气瓶间。存瓶总重量小于420千克时,气瓶间可以设置在与用气建筑相邻的单层专用房间内。存瓶总重量大于420千克时,气瓶间应当为与其他民用建筑间距不小于10米的独立建筑。是□否□ 3.气瓶间高度是否不低于2.2米,内部须加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且不得有暖气沟、地漏及其他地下构筑物;外部是否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是否使用防爆型照明等电气设备,电器开关设置在室外。是□否□ 4.气相瓶和气液两相瓶必须专瓶专用,使用和备用钢瓶是否分开放置或者用防火墙隔开。是□否□ 5.放置钢瓶、燃具和用户设备的房间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和使用明火;同一房间内不得同时使用液化石油气和其他明火。是□否□ 6.液化石油气钢瓶减压器正常使用期限为5年,密封圈正常使用期限为3年,到期是否立即更换并记录。是□否□ 7.钢瓶供应多台液化石油气灶具的,是否采用硬管连接,并将用气设备固定。钢瓶与单台液化石油气灶具连接使用耐油橡胶软管的,应当用卡箍紧固,软管的长度控制在1.2米到2.0米之间,且没有接口;橡胶软管是否每2年更换一次;若软管出现老化、腐蚀等问题,是否立即更换;软管不得穿越墙壁、窗户和门。是□否□ 具体问题:

燃气设施检查8.瓶组气化站、燃气管道、用气设备、燃气监控设施及防雷防静电等是否符合《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是□否□ 9.用气场所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配备干粉灭火器等消防器材。是□否□ 10.应当使用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的供应企业提供的合格的燃气钢瓶,不得使用无警示标签、无充装标识、过期或者报废的钢瓶。是□否□ 具体问题: 燃气使用安全管理11.从业人员经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企业负责人、从业人员要定期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掌握燃气的危害性及防爆措施。是□否□12.是否定期进行燃气安全检查,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或应急处置方案,保证从业和施救人员掌握相关应急内容。是□否□ 13.应当与液化石油气供应单位签订安全供气合同,每次购气后留存购气凭证,购气凭证应当准确记载钢瓶注册登记代码。是□否□ 具体问题:

最新电气线路检查记录表整理

检查周期符合存在主要问题 1.安全用具(绝缘手套、绝缘棒、绝缘靴、验电器等)是否齐全,是否有定期校验记录 2.配电装置的门和设备上是否有明显的名称和编号 3.室内是否做到“五防一通”:防火、防水、防雷、防雨雪、防小动物、通风良好 4.各种保护接地、接零是否正确可靠,是否合格; 5.电气安全用具和灭火器材是否合格并配备齐全; 6.室的门上是否悬挂“高压危险”的警示牌 7.配电柜安装是否按标准进行设置和安装; 8. 发电机房门口应设置挡鼠板,不低于 35cm ,便于人员进出 9.变配电室内不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及其他和电气无关物品 10.变配电间内应急救援设施齐全完好;事故照明灯具充电放电正常,备用柴油发电机 发电正常,启动灵活. 检查标准 验收方法或依据 查现场管理及设施检查项目 变配电室 电气线路检查记录表 检查人员: 检查时间: 根据需要或每季度一次 检查评价 序号 1

符合存在主要问题 1、电气设备运行中的电压、电流、温度指示是否正常,有无违反标准现象; 2、电气设备完好情况,安全附件及防护装置是否可靠。 3、各种电气设备是否完好标示清楚; 4、充油设备、检查油位正常与否,漏油情况;瓷绝缘部位是否有裂痕放电等; 5、是否定期检查清扫维护。 6、临时设备,临时线是否有明确的安装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 1、值班电工是否按规定穿绝缘鞋值班操作; 2、各值班配电室内是否配备绝缘靴、绝缘手套及其它安全防护用品; 3、绝缘靴、绝缘手套等是否按规定进行定期打压试验合格。 1.检查导线的发热情况 2.检查线路的负荷情况。 3.检查配电箱,分线盒、+开关,熔断器、母线槽接地接零等运行情况,着重检查母线接头有无氧化,过热变色和腐蚀等情况,接线有无松脱、放电和烧毛现象,螺栓是否紧固。 4 .检查线路上及线路周围有无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异常情况。 绝对禁止在绝缘导线上悬挂物体,禁止在线路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5.线路上各种接地是否良好,有无松动、断股和锈蚀现象。 6.在危险爆炸区域使用的防爆灯、开关、插座,无松动,无破损、无烧焦发热现象,外观清洁完好 7.禁止用铜丝、铝丝、铁丝代替保险丝;禁止用信号传输线代替电源线;禁止用医用白胶布代替绝缘黑胶布 8、是否按一机一开一保护方式接线;查现场管理及设施查现场防护用品管 理 查现场管理及设施 2 3 4 电气设备 防护用具 工作现场(车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