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

直流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
直流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

直流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单电桥测量电阻的原理,利用此原理测量电阻以及铜丝电阻的温度系数。

(2)通过处理实验所得数据,学习作图法与直线拟合法。

(3)利用电阻与温度关系,构造非平衡互易桥组装数字温度计,并学习其应用分析设计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惠斯通电桥测量电阻

(1-1)电桥原理:

当桥路检流计中无电流通过时,表示电桥已经达到平衡,此时有Rx/R2 = R/R1,即Rx = (R2/R1)*R。其中将(R2/R1)记为比率臂C,则被测电阻可表示为Rx=C*R。

(1-2)实际单电桥电路

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调节开关c位置,改变比率臂C;通过调节R中的滑动变阻器,改变R。调节二者至桥路检流计中无电流通过,已获得被测电阻阻值。

(2)双电桥测低电阻

(2-1)当单电桥测量电阻阻值较低时,由于侧臂引线和接点处存在电阻,约为10^-2~10^-4Ω量级,故当被测电阻很小时,会产生较大误差。故对单电桥电路进行改进,被测电阻与测

量盘均使用四段接法:,同时增设两个臂R1'和R2'。

(2-2)电路分析:

由电路图知:

① I3*Rx + I2*R2’ = I1*R2 ② I3*R + I2*R1’ = I1*R1 ③ I2*(R2’+R1’) = (I3=I2)*r 综合上式可知:??

? ??-+++=

'1'212'2'1'*121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x 利用电桥结构设计,可满足??

?

??='1'212R R R R ,同时减小r ,可是Rx 仍满足Rx = (R2/R1)*R ,即Rx=C*R 。

(3)铜丝的电阻温度特性及数字温度计设计 (3-1)铜丝的电阻温度特性

∵一般金属电阻均有:Rt = R0(1+αR*t),且纯铜αR 变化小 ∴αR = (Rt - R0)/(R0*t) (3-2)数字温度计设计 (3-2-1)非平衡电桥

将检流计G 换为对其两端电压的测量,满足:??

?

??+-+=Rt R Rt R R R E t 21U 。

(3-2-2)互易桥

在非平衡电桥基础上,将电源与检流计位置互换,同时将G 换为mV ,满足:(1):

??

? ??+-+=Rt R R R R R E t 211

U 。

(3-2-3)线性化设计(目标:(0):Ut = 1/10 *t mV )

[1]设,t=0℃时,U0 = 0mV ,且R = R0/C ,Rt = R0(1+αR*t),将以上条件带入(1)式并化简,

满足:(2):t

C

R C C Rt C E

Ut *111

*

)1(2+++=αα [2]由于C=0.01 << 1,αR ~ 10^-3℃-1,对(2)式泰勒展开得:(3):U C Rt

C E

Ut ?++=t *)1(2

α,

其中3

2

)1()t (-E C R C U +≈?α 为非线性误差项。

[3]忽略误差项后,使(0)与(3)完全相等,可得(4):R

C C E α10)1(2

+=

[4]根据上式调节参数C 、R 、E ,即可达到线性化目的:Ut = 1/10 *t +ΔU mV 。 三、实验仪器

(1)惠斯通电桥:比率臂,测量臂,端钮(X1、X2、B+、B -),检流计,按键。

(2)铜丝电阻温度系数:铂电阻温度计,控制仪,环形电加热器,搅拌磁子,惠斯通电桥,直流稳压电源DC5V 。

(3)数字温度计:工作电源(数字调压器,直流稳压电源DC5V )。 四、实验任务及实验步骤 1、惠斯通电桥测电阻

(1)熟悉电桥结构,调整检流计零位 (2)测量被测电阻标称值

(3)选定比率C 并预设测量盘R (4)调整电桥至平衡,读数C 、R

(5)改变R 值R ?,记录检流计指针偏转值d ?

(6)根据公式计算Rx ,电桥灵敏度,并估计实验误差 2、单电桥测铜丝的温度系数 (1)测量起始水温及铜丝电阻值

(2)提升温度,测量该温度下的电阻值,记录数据 (3)进行直线拟合

3、铜电阻数字温度计的设计组装及校验 (1)将电路改装为单电桥 (2)设置参数C 、R 、E

(3)间隔4~5摄氏度测量Ut 与t 五至六次 (4)进行直线拟合

五、数据处理

1、惠斯通电桥测电阻

(2)误差分析:

在使用惠斯通电桥进行测量时,由于电桥测量盘只有四位有效数字,其所能改变的最小阻值为CΩ。其所能改变的最小阻值占总阻值之比为:C/Rx = C/CR = 1/R(R:平衡时测量盘读数),故当R较小时,会出现无论如何调整表盘,检流计指针均会出现偏转的现象。此时,只能取偏转的现象最微弱时的读数,故会出现误差。

2、单电桥测铜丝的温度系数

(1)实验数据

(2)直线拟合结果

其中:R=0.067778t + 15.36542,斜率a = 0.067778,截距b = 15.36542,相关系数r = 0.999865,得αR = 0.00441.℃-1

(3)作图法计算αR 及分析

3、铜电阻数字温度计的设计组装及校验 (0)电路参数的计算与设置

C=0.01,αR = 0.00441.℃-1 =》 R = R0/C = 截距b/C = 1536Ω, 2.313V =10)

1(2

R

C C E α+=

(2)直线拟合结果:

其中:

(3)误差分析

[1] 在线性化设计时,非线性误差项3

2

)1()t (-E C R C U +≈?α ,实验中温度的测量范围为40℃

~60℃,故取t = 50℃,计算得ΔU = -1.09*10^-5。而最小二乘法拟合数据可知,ΔU = -0.022,大于理论值。

[2] 在实验中,我的操作一直是先观察温度计至温度较为稳定时,再进行电压测量。由于调整测量档位以及等待电压示数稳定需要时间,在此过程中,电阻仍在缓慢加热,实际测量到的电压所对应的温度略高于先前记录的温度。故而电压的测量值整体偏高,使得|ΔU|、斜率a 变大,才能使所得数据拟合。

[3] 在进行实验(2)与实验(3)时,中途需要换水。这会使烧杯中加热铜丝的水的体积不同,进而使铜丝浸泡在水中的比例不同。这会造成一下两点影响:①若铜丝未完全浸泡在水中,其升温时接收到了水和空气两方面的热量,当其到达某一数值时,铜丝水中部分已达到该温度,但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可能未能及时到达,使温度的测量造成误差。②水量不同,

加热时需要的热量不同,加热时间不同,水量多时会造成浪费。所以,综上①②,烧杯中的水应当两次体积基本相同,且均没过铜丝。

六、实验小结

(1)实验出现问题时应注意,从最基本的参数设置方面进行调错。在进行实验(3)时,由于C 值的错选,一直未能测量出理想实验结果。但是,我没有及时检查电桥的参数设置,而是将输入电源反复重启,进行重复测量。最后才核对了电桥的参数,进行调整,但同时浪费了实验时间。

(2)在测量多组数据求直线拟合关系时,应适当多测量数据,以减少测量误差的影响。但是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测量范围,如本次实验的铜丝温度,不可过高,超过其线性变化的区域。

(3)在分析实验误差时,可从实验的操作步骤或顺序中考虑,在分析实验(3)线性拟合的误差时,我考虑了我做实验时记录数据的顺序,发现其可能影响后续直线拟合的结果。 (4)在数字温度计的设计过程中,利用了线性化的思想,且在适当条件下对小量进行放缩以便达到设计目的,这一思想在后续实验中很有参考意义。

七、思考题

预习思考题 1、

(1)组成部分:电源,桥路检流计,三个标准电阻,一个被测电阻

(2)平衡条件:

U1=U2 =》 E*Rt/(R+Rt) = E*R2/(R1+R2) =》 R1*Rt = R2*R

2、

预先估计测量范围,便于选择合适的C 值并将CR 预先调整至接近Rx 的大小,防止因检流计示数过大,而造成损毁。 3、

采用跃按方式使用。在将电桥的比率臂C 和测量盘电阻R 调至合适位置后,先按住B 键,然后迅速点按G 键,快速观察检流计指针,抬起B 、G 键。 4、

选择合适的电桥比率臂,使得测量盘示数R 的数值在合适的范围内,满足1000<= R <= 9999。 选择测量臂时需满足:1000<= R 粗测值/C <= 9999。 5、

交换后的电路为:

当其平衡时:U1=U2,则E*R/(R1+R) = E*Rt/(R2+Rt),仍满足R1*Rt = R2*R 。理论上仍可以测量电阻,无影响。

课后思考题 1、

①在使用单电桥进行电阻测量时,利用公式Rt = (R2/R1)*R 进行计算,实验所得结果受比率

臂和测量盘电阻准确度影响。而伏安法测量电阻

时,需要考虑电源电压以及电流表电压表内阻,而这些内阻数据均在实验过程中很难得到,所以甲乙何种电路连接方法,电压表分流或电流表分压的影响均无法忽略,且该方法测量时还会受到电源电压的限制。而单电桥中C 与R 的数值可直接读取,只要仪器本身无问题,所得数据基本不会产生过大误差,且电源电压对测量值无影响,减少了影响实验的因素。 ②由于平衡桥测量时,只需将电路调整至平衡状态,即检流计不转动的状态,所以检流计的准确度对实验没有影响。 2、

微安表的内阻一般在几千欧姆的量级。假设其量程为I μA (得到微安表时即可通过表盘读取),内阻为R Ω(在后续估计选择电源电压和比率臂C 过程中,可带入某一数值,便于计算),则其两端可承受的最大电压为IR V 。

设实验中选择的电源电压为E V ,则在需要比率臂C 时,同时要考虑所串联的R2对微安表的分压。由电路图计算可知,C=1时,R21 = 500.01Ω;C=10时,R22 = 909.11Ω;C=100时,R23 = 990.12Ω;C=1000时,R24 = 999.021Ω。实验时,由于需要通过观察检流计指针是否摆动来观察电桥是否平衡,故电源电压不可过小,所以可先选择C=100(不选择C=1000,是因为此时测量盘读数大概率只有一位,测量精度过于不准确)。通过E*R/(R23+R) <= IR ,估计电源电压数值,进行测量。之后根据所得微安表内阻值决定是否减小C ,以增加测量精度,继续测量。

3、

将电感线圈接入电路或从电路中断开时会产生冲击电流。

所以在将线圈接入电路时,先打开B 电源开关,待电路稳定后,再打开检流计G 。将线圈断开时,先断开检流计G 再断开B 电源开关。这样做保证当电路会产生冲击电流时,检流计未被接入电路,避免损伤电流计。 4、 分析:

①当单电桥测量电阻时,由于侧臂引线和接点处存在电阻r (约为10^-2~10^-4Ω量级),实际所得结果为Rx+r 。对于单电桥,无论被测阻值多少,虽然绝对误差基本不变,但是当被测电阻阻值与10^-2~10^-4Ω相当时,会产生较大相对误差。故对单电桥电路进行改进,在

双电桥中被测电阻与测量盘均使用四段接法:,同时增设两个臂R1'和

R2'。

②电路分析:

由电路图知:??? ??-+++=

'1'212'2'1'*121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x ,在电桥设计时,使其??

? ??='1'212R R R R ,减小了r 的影响。

通过以上的设计,虽然连接处电阻基本不变,但是降低了侧臂引线、接点处及导线电阻对被测电阻的影响,当Rx 较小时,其所产生的相对误差不会过大。所以双电桥更适合测量低值电阻。 5、

[1] 将电路断开,观察检流计指针是否指零,若有所偏离,则可调节检流计上的旋钮,使之指零。

[2] 如果检流计本身无问题:

虽然检流计不能记录通过其内部的电流或者其两端的电压的数值,但其偏转方向指示了通过其内部的电流方向,通过其指针偏转角度可估计电流的大小(偏转角度越大电流越大)。如果在调整测量盘测量过程中,检流计指针一直偏向一侧,且角度持续变大,则意味着电流变大,应当改变调整测量盘数值的趋势(如果一直将测量盘数值调小,则变成调大;反之亦同);如果在调整测量盘测量过程中,检流计指针一直偏向一侧,且角度变小,这意味着调整测量盘数值的趋势正确,继续调整(如果一直将测量盘数值调小,则继续调小;反之亦同)即可得到平衡桥。

交流电桥实验报告

[标签:标题] 篇一:交流电桥测电容和电感 实验二十八交流电桥测电容和电感 交流电桥与直流电桥相似,也由四个桥臂组成。但交流电桥组成桥臂的元件不仅是电阻,还包括电容或电感以及互感等。由于交流电桥的桥臂特性变化繁多,因此它测量范围更广泛。交流电桥除用于精确测量交流电阻、电感、电容外,还经常用于测量材料的介电常数、电容器的介质损耗、两线圈间的互感系数和耦合系数、磁性材料的磁导率以及液体的电导率等。当电桥的平衡条件与频率有关时,可用于测量交流电频率等。交流电桥电路在自动测量和自动控制电路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交流电桥的平衡原理及配置方法. 2.自组交流电桥测量电感、电容及损耗. 3.学习使用数字电桥测量电阻、电感和电容. 二、仪器与用具 低频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交流电阻箱,可调标准电容箱(例如RX7-0型),待测电容,电感线圈,电阻,数字电桥,开关等. 实验原理 1.交流电桥平衡条件 交流电桥是对比直流电桥的结构而发展出来的,它在测量电路组成上与惠斯通电桥相似,如图28-1所示,电桥的四个臂Z1,Z2,Z3,Z4通常是复阻抗(可以是电阻、电容、电 感或它们的组合),ab间接交流电源E,cd间接交流平衡指示器D(毫伏表或示波器等). 电桥平衡时,c、d两点等电位,由此得到交流电桥的平衡条件: ~~~~Z1Z3=Z2Z4 (28.1) ~~~~ 利用交流电桥测量未知阻抗ZX (ZX=Z1)的 过程就是调节其余各臂阻抗参数使(28.1)式满足 的过程.一般来说,ZX包含二个未知分量,实际 上按复阻抗形式给出的平衡条件相当于两个实数 平衡条件,电桥平衡时它们应同时得到满足,这 意味着要测量ZX,电桥各臂阻抗参数至少要有两 个可调,而且各臂必须按电桥的两个平衡条件作 适当配置.图28—1 2.桥臂配置和可调参数选取的基本原则 在多数交流电桥中,为了使线路结构简单和实现“分别读数”(即电桥的两个可调参数分别只与被测阻抗的一个分量有单值的函数关系),常把电桥的两个臂设计成纯电阻(统称为辅助臂),这样,除被测Zx外只剩一个臂具有复阻抗性质,此臂由标准电抗元件(标准电感或标准电容)与一个可调电阻适当组合而成(称为比较臂),在这样的条件下,由交流电桥的平衡条件得到桥臂配置和可调参数选取的基本原则. (1)当比较臂与被测臂阻抗性质相同(指同为电感性或电容性),二者应放在相邻的桥臂位置上;反之,应放在相对的桥臂位置上.~~~~~~ (2)若取比较臂的两个阻抗分量作可调参数,则当比较臂阻抗分量的联接方式(指串联或并联)与被测臂等效电路的联接方式一致时,二者应放在相邻的桥臂位置;反之,就放在相对的桥臂位置.

直流电桥实验报告要点

清 华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系别:机械工程系 班号:72班 姓名:车德梦 (同组姓名: ) 作实验日期 2008年 11月 5日 教师评定: 实验3.3 直流电桥测电阻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单电桥测电阻的原理,初步掌握直流单电桥的使用方法; (2)单电桥测量铜丝的电阻温度系数,学习用作图法和直线拟合法处理数据; (3)了解双电桥测量低电阻的原理,初步掌握双电桥的使用方法。 (4)数字温度计的组装方法及其原理。 二、实验原理 1. 惠斯通电桥测电阻 惠斯通电桥(单电桥)是最常用的直流电桥,如图是它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R 、2R 和R 是已知阻值的标准电阻,它们和被测电阻x R 连成一个四边形,每一条边称作电桥的一个臂。对角A 和C 之间接电源E ;对角B 和D 之间接有检流计G ,它像桥一样。若调节R 使检流计中电流为零,桥两端的B 点和D 点点位相等,电桥达到平衡,这时可得 x R I R I 21=, 1122I R I R = 两式相除可得 R R R R x 1 2 = 只要检流计足够灵敏,等式就能相当好地成立,被测电阻值x R 可以仅从三个标准电阻

的值来求得,而与电源电压无关。这一过程相当于把x R 和标准电阻相比较,因而测量的准确度较高。 单电桥的实际线路如图所示: 将2R 和1R 做成比值为C 的比率臂,则被测电阻为 CR R x = 其中12R R C =,共分7个档,0.001~1000,R 为测量臂,由4个十进位的电阻盘组 成。图中电阻单位为Ω。 2. 铜丝电阻温度系数 任何物体的电阻都与温度有关,多数金属的电阻随文的升高而增大,有如下关系式: )1(0t R R R t α+= 式中t R 、0R 分别是t 、0℃时金属丝的电阻值;R α是电阻温度系数,单位是(℃-1 )。严格 地说,R α一般与温度有关,但对本实验所用的纯铜丝材料来说,在-50℃~100℃的范围内R α的变化很小,可当作常数,即t R 与t 呈线性关系。于是 t R R R t R 00 -= α 利用金属电阻随温度变化的性质,可制成电阻温度计来测温。例如铂电阻温度及不仅准确度高、稳定性好,而且从-263℃~1100℃都能使用。铜电阻温度计在-50℃~100℃范围内因其线性好,应用也较广泛。 3. 双电桥测低电阻 用下图所示的单电桥测电阻时,被测臂上引线1l 、2l 和接触点1X 、2X 等处都有一定

直流平衡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材料

大连理工大学 大 学 物 理 实 验 报 告 院(系) 材料学院 专业 材料物理 班级 0705 姓 名 童凌炜 学号 200767025 实验台号 实验时间 2008 年 12 月 10 日,第16周,星期 三 第 5-6 节 实验名称 直流平衡电桥测电阻 教师评语 实验目的与要求: 1) 掌握用单臂电桥测电阻的原理, 学会测量方法。 2) 掌握用双臂电桥测电阻的原理, 学会测量方法。 主要仪器设备: 1) 单臂电桥测电阻:QJ24型直流单臂电桥,自制惠更斯通电桥接线板,检流计,阻尼开关、四位 标准电阻箱、滑线变阻器、电路开关、三个带测电阻、电源; 2) 双臂电桥测电阻:QJ44型直流双臂电桥,待测铜线和铁线接线板、电源、米尺和千分尺。 实验原理和内容: 1 直流单臂电桥(惠斯通电桥) 1.1 电桥原理 单臂电桥结构如右图所示, 由四臂一桥组成; 电桥平衡条件是BD 两点电位相等, 桥上无电流通过, 此时有关系s s x R M R R R R ?== 2 1 成立, 其中M=R1/R2称为倍率, Rs 为四位标准电阻箱(比较臂), Rx 为待测电阻(测量臂)。 1.2 关于附加电阻的问题: 附加电阻指附加在带测电阻两端的导线电阻与接触 电阻, 如上图中的r1, r2, 认为它们与Rx 串联。如果R x 远大于r ,则r 1+r 2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当R x 较小时,r 1+r 2就不可以忽略不计了,因此单臂电桥不适合测量低值电阻, 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改用双臂电桥。 2 双臂电桥(开尔文电桥) 2.1 双臂电桥测量低值电阻的原理 双臂电桥相比单臂电桥做了两点改进, 增加R3、R4两个高值电桥臂, 组成六臂电桥;将Rx 和Rs 两个低值电阻改用四端钮接法, 如右图所示。在下面的计算推导中可以看到, 附加电阻通过等效和抵消, 可以消去其对最终测量值的影响。 2.2 双臂电桥的平衡条件 双臂电桥的电路如右图所示。 在电桥达到平衡时,有1234\\R R R R =,由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及欧姆定律可得并推导得: 31123 3141312242342 431323424 33112424 ()0x S x x x x x x I R I R I R R R R r R I R I R I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M R I r I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 =-? ??? ?=-?=+-? ??++?????===?=++?? ??=?-=?? 可见测量式与单臂电桥是相同的, R1/R2=R3/R4=M 称为倍率(此等式即消去了r 的影响), Rs 为比较臂, Rx 为测量臂。 使用该式, 即可测量低值电阻。 步骤与操作方法: 1. 自组惠斯通电桥测量中值电阻 a) 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 并且根据待测电阻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M 。 b) 接通电路开关, 接通检流计开关; 调节电阻箱Rs 的阻值(注意先大后小原则), 使检流 计指零, 记下电阻箱的阻值Rs c) 重复以上步骤测量另外两个待测电阻值。 2. 使用成品单臂电桥测量中值电阻 a) 单臂成品电桥的面板如下页右上图所示。

交流电桥 (28)

实验题目:交流电桥 实验目的:掌握交流电桥的组成原理和用交流电桥测量电感和电容的方法。 实验原理:把惠斯通电桥的四个臂改为电抗元件,把直流电源和检流计改为交流电源和交 流平衡指示器,就组成交流电桥。 1、交流电桥及其平衡条件 其中在4 321,,,Z Z Z Z 是各桥臂的复阻抗,在A 、B 两端之间加入交流信号源,C 、D 两端之间接入交流零指示器(或交流平衡器),当电桥达到平 衡时,C 、D 两点点位相等,则有2211Z I Z I 4231Z I Z I (1) 可得 43 2 1Z Z Z Z (2) 即 43214 321 i i e Z Z e Z Z (3) 实部相等 4 321Z Z Z Z (4) 虚部相等 4321 (5) 2、元器件的等效电路 在交流电压作用下,往往桥臂所用元件存在能量损耗——相当于纯电阻能耗。 电阻在交流电作用下,往往具有电感和分布电容,电感元件也存在一定的导线电阻和分布电容,实际电感可等效为一个理想电感L 和一个纯电阻L R 的串联组合。 电容中一般含有电容率为 的介质。因而,电路中有一小部分电能在介质中损耗变成热能,可用等效C R 表示损耗。因此,通过电容器的支流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就不再是 2 。 3、测量电感 各臂阻抗 X X X s L j R L j R R Z R Z R Z R C j R Z '43 3221111/

平衡时 13232/R R R R R R C R R L X s X 其中Rx 为Lx 的损耗电阻,是由于涡流作用以热量形式发散出去,恰似在电感上串联一个Rx 等效电阻。 求出损耗电阻' R R R X 。电感的Q 值 X R L Q 。 4、测量电容 各臂阻抗 s s X X C j R Z C j R Z R Z R Z 11 432211 平衡时 S X S X R R R R C R R C 2 11 2 5、平衡调节 (1)事先设法知道待测元件的大概数值。根据平衡公式选定调节参数数值。 (2)分布反复调解。 实验器材:音频信号发生器、交流电阻箱四个、电容箱、待测电容、待测电感、耳机。 实验桌号:10号 实验内容:1,根据测Lx 原理图搭建交流电桥 2,测x L 、R 、x R 及x L 、x R 、Q 值

华中科技大学直流电桥实验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直流电桥实验报告 篇一:华中科技大学汇编实验报告2 课程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 实验名称:实验二分支程序、循环程序的设计 实验时间:2016-3-29,14:00-17:30 实验地点:南一楼804室63号实验台指导教师:张勇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409班学号:U201414813姓名:唐礼威 同组学生:无报告日期:2016年3月30日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报告的内容由本人独立完成,有关观点、方法、数据和文献等的引用已经在文中指出。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报告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公开发表的作

品或成果,不存在剽窃、抄袭行为。特此声明! 学生签名:日期: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字: 日期: 目录 1 2 3 4 实验目的与要求 (1) 实验内容............................................................. 1 实验过程............................................................. 2 任务1 .................................................................. .......................................................... 2 设计思想及存储单元分配............................................................... ......................... 2 流程图............................................................... ......................................................... 3 源

惠斯通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

肇 庆 学 院 肇 庆 学 院 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 学院 普通物理实验 课 实验报告 级 班 组 实验合作者 实验日期 姓名: 学号 老师评定 实验题目: 惠斯通电桥测电阻 实验目的: 1.了解电桥测电阻的原理和特点。 2.学会用自组电桥和箱式电桥测电阻的方法。 3.测出若干个未知电阻的阻值。 1.桥式电路的基本结构。 电桥的构成包括四个桥臂(比例臂R 2和R 3,比较臂R 4,待测臂R x ),“桥”——平衡指示器(检流计)G 和工作电源E 。在自组电桥线路中还联接有电桥灵敏度调节器R G (滑线变阻器)。 2.电桥平衡的条件。 惠斯通电桥(如图1所示)由四个“桥臂”电阻(R 2、R 3、R 4、和R x )、一个“桥”(b 、d 间所接的灵敏电流计)和一个电源E 组成。b 、d 间接有灵敏电流计G 。当b 、d 两点电位相等时,灵敏电流计G 中无电流流过,指针不偏转,此时电桥平衡。所以,电桥平衡的条件是:b 、d 两点电位相等。此时有 U ab =U ad ,U bc =U dc , 由于平衡时0=g I ,所以b 、d 间相当于断路,故有 I 4=I 3 I x =I 2 所以 44R I R I x x = 2233R I R I = 可得 x R R R R 324= 或 43 2R R R R x = 一般把 K R R =3 2称为“倍率”或“比率”,于是 R x =KR 4 要使电桥平衡,一般固定比率K ,调节R 4使电桥达到平衡。 3.自组电桥不等臂误差的消除。 实验中自组电桥的比例臂(R 2和R 3)电阻并非标准电阻,存在较大误差。当取K=1时,实际上R 2与R 3不完全相等,存在较大的不等臂误差,为消除该系统误差,实验可采用交换测量法进行。先按原线路进行测量得到一个R 4值,然后将R 2与R 3的位置互相交换(也可将R x 与R 4的位置交换),按同样方法再测 一次得到一个R ’ 4值,两次测量,电桥平衡后分别有: 43 2R R R R x ?= ' 42 3R R R R x ?= 联立两式得: ' 44R R R x ?= 由上式可知:交换测量后得到的测量值与比例臂阻值无关。 4.电桥灵敏度 电桥灵敏度就是电桥偏离平衡状态时,电桥本身的灵敏感反映程度。在实际测量中,为了便于灵敏度 I 2 I x c

自组式直流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

一、实验简介 直流电桥是一种用比较法测量电阻的仪器,主要由比例臂、比较臂、检流计等构成桥式线路。测量时将被测量与已知量进行比较而得到得测量结果,因而测量精度高,加上方法巧妙,使用方便,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电桥的种类繁多,但直流电桥是最基本的一种,它是学习其它电桥的基础。早在1833年就有人提出基本的电桥网络,但一直未引起注意,直至1843年惠斯通 才加以应用,后人就称之为惠斯通电桥。单电桥电路是电学中很基本的一种电路连接方式,可测电阻围为1~106Ω。 通过传感器,利用电桥电路还可以测量一些非电量,例如温度、湿度、应变等,在非电量的电测法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实验是用电阻箱和检流计等仪器组成惠斯通电桥电路,以加深对直流单电桥测量电阻原理的理解。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用惠斯通电桥测量电阻,掌握调节电桥平衡的方法,并要求了解电桥灵敏度与元件参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正确选择这些元件,以达到所要求的测量精度。 二、实验原理 电阻按其阻值可分为高、中、低三大类,R≤1Ω的电阻为低值电阻,R>1MΩ 的称高值电阻,介于两者之间的电阻是中值电阻,通常用惠斯通电桥测中值电阻。 1、惠斯通电桥的工作原理 惠斯通电桥原理,如图6.1.2-1所示。 图6.1.2-1 2、电桥的灵敏度 电桥是否平衡,是由检流计有无偏转来判断的,而检流计的灵敏度总是有限的,假设电桥在R1/R2=1时调到平衡,则有R x=R0,这时若把R0改变一个微小量△ R0,则电桥失去平衡,从而有电流I G流过检流计。如果I G小到检流计觉察不出来,

? 那么人们会认为电桥是平衡的,因而得到R x =R 0+△R 0,△R 0就是由于检流计灵敏度不够高而带来的测量误差△R x 。引入电桥的灵敏度,定义为 S=△n/(△R x /R x ) 式中的△R x 是在电桥平衡后R x 的微小改变量(实际上若是待测电阻R x 不能改变时,可通过改变标准电阻R 0的微小变化△R 0来测电桥灵敏度),△n是由于△ R x 引起电桥偏离平衡时检流计的偏转格数,△n越大,说明电桥灵敏度越高,带来的测量误差就越小。S 的表达式可变换为 S=△n/(△R 0/ R 0)= △n/△I G (△I G /(△R 0/ R 0))=S 1S 2 其中S 1是检流计自身的灵敏度,S 2=△I G /(△R 0/ R 0)由线路结构决定,故称电桥线路灵敏度,理论上可以证明S 2与电源电压、检流计的阻及桥臂电阻等有关。3、交换法(互易法)减小和修正自搭电桥的系统误差 自搭一个电桥,不考虑灵敏度,则R 1、R 2、R 0引起的误差为△R x / R x =△R 1/ R 1+ △R 2/ R 2+△R 0/ R 0。为减小误差,把图6.1.2-1电桥平衡中的R 1、R 2互换,调节R 0, 使I G =0,此时的R 0记为R 0’,则有 R x =R 2/ R 1 R 0’ , R R 0 R 0 这样就消除了R 1、R 2造成的误差。这种方法称为交换法,由此方法测量R x 的误差为 △R x / R x =1/2(△R 0/ R 0+△R 0’/ R 0’) 即仅与电阻箱R 0的仪器误差有关。若R 0选用具有一定精度的标准电阻箱,则系统误差可以大大减小。 三、实验容 1、按直流电桥实验的实验电路图,正确连线。 2、线路连接好以后,检流计调零。 3、调节直流电桥平衡。 4、测量并计算出待测电阻值Rx ,微调电路中的电阻箱,测量并根据电桥灵敏度公式:S=△n/(△R x / R x )或S=△n/(△R 0/ R 0)计算出直流电桥的电桥灵敏度。 5、记录数据,并计算出待测电阻值。 四、实验仪器 本实验用到的实验仪器有:电压源、滑线变阻器(2个)、四线电阻箱(3 个)、检流计、待测电阻、电源开关,实验场景如下图组所示:

双臂电桥测低电阻实验报告

《基础物理》实验报告 学院:国际软件学院专业:数字媒体技术2011 年 6 月3日实验名称双臂电桥测低电阻 姓名陈鲁飞年级/班级10级原软工四班学号 一、实验目的四、实验内容及原始数据 二、实验原理五、实验数据处理及结果(数据表格、现象等) 三、实验设备及工具六、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分析、实验中存在问题的讨论)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测量低电阻的特殊性。 2.掌握双臂电桥的工作原理。 3.用双臂电桥测金属材料(铝.铜)的电阻率。 二、实验原理 我们考察接线电阻和接触电阻是怎样对低值电阻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例如用安培表和毫伏表按欧姆定律R=V/I测量电阻Rx,电路图如图 1 所示, 考虑到电流表、毫伏表与测量电阻的接触电阻后,等效电路图如图 2所示。 由于毫伏表内阻Rg远大于接触电阻R i3和R i4,因此他们对于毫伏表的测量影响可忽略不计,此时按照欧姆定律R=V/I得到的电阻是(Rx+ R i1+ R i2)。当待测电阻Rx小于1时,就不 能忽略接触电阻R i1和R i2对测量的影响了。 因此,为了消除接触电阻对于测量结果的影响,需要将接线方式改成下图 3方式,将低电阻Rx以四端接法方式连接,等效电路如图 4 。此时毫伏表上测得电眼为Rx的电压降,由Rx = V/I即可准测计算出Rx。接于电流测量回路中成为电流头的两端(A、D),与接于电压测量回路中称电压接头的两端(B、C)是各自分开的,许多低电阻的标准电阻都做成四端钮方式。 根据这个结论,就发展成双臂电桥,线路图和等效电路图5和图6所示。标准电阻Rn 电流头接触电阻为R in1、R in2,待测电阻Rx的电流头接触电阻为R ix1、R ix2,都连接到双臂电桥测量回路的电路回路内。标准电阻电压头接触电阻为R n1、R n2,待测电阻Rx电压头接触电阻为R x1、R x2,连接到双臂电桥电压测量回路中,因为它们与较大电阻R1、R 2、R3、R相串连,故其影响可忽略。 由图5和图6,当电桥平衡时,通过检流计G的电流I G = 0, C和D两点电位相等,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可得方程组(1)

直流电桥测电阻(预习报告)

直流电桥测电阻(预习报告) 实验目的 (1) 了解单桥测电阻的原理,初步掌握直流单电桥的使用方法。 (2) 单电桥测量铜丝的电阻温度系数,学习用作图法和直线拟合法处理数据。 (3) 了解双电桥测量的电阻的原理,初步掌握双电桥的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惠斯通电桥测电阻 如右图所示,调节R 的大小和R 1/R 2使检流计的示数为零,此时有方程R R R R x 2 1 = 成立。实际中把R1和R2做成比值为C 的比率臂,则被测电阻为 R x =CR 双电桥测低电阻 如右图所示,双电桥和单电桥相比有两处明显的改进。(1)被测电阻和测量盘电阻均采用四端接法。使引线电阻和接触电阻对测量的影响相对减小了。(2)电桥中增设了两个臂R 1′和R 2′,其阻值较高。调节R 的大小和R1/R2使检流计的示数为零,实际中把R1和R2做成比值为C 的比率臂。经过计算,只要参数选择合理。被测电阻为 R x =CR 用互易桥测铜丝电阻温度系数 由于铜丝的电阻比较小,用原电桥测误差比较大,为了减小误差,将电源和检流计互易后(见右图)取C=0.01则测量的误差较小。这里检流计用数字毫伏表代替。 用非平衡桥测铜丝电阻温度系数 在右图中,若电压表的示数U t 不为零,则有: )11( t t R R R C E U +++=根据公式可以算出R t 。

实验步骤 惠斯通电桥测电阻 1)熟悉电桥结构,预调检流计零位,接好电路。 2)根据被测电阻的标称值,以R2的数量级和R x的数量级相同为原则取C的值。 3)调节R的值使电桥平衡。记下C和R。 4)测出偏离平衡位置Δd分格所需的测量盘示值变化ΔR。 5)重复测量多个电阻。 双电桥测低电阻 1)熟悉电桥结构,预调检流计零位,接好电路,注意被测电阻按四端接法接入。 2)根据被测电阻的标称值,以R2的数量级和Rx的数量级相同为原则取C的值。 3)调节R的值使电桥平衡。逐步将灵敏度调到最大,记下C和R。 4)测出偏离平衡位置Δd分格所需的测量盘示值变化ΔR。 用互易桥和非平衡电桥法测铜丝电阻温度系数 1)将惠斯通电桥改接成互易桥,首先改接金属片,将面板上的检流计“外接”端短路,改 为“内接”端短路。然后接电源E,而将数字毫伏表接在原B端钮。然后接好电路图。 2)记下室温t和此时电阻值。加热水温,当热平衡,即温度计数值不变时。用平衡桥测 R t,同时用非平衡桥测U t,记下温度计读数t。 3)每隔5-6℃调一次热平衡。记下数据。共测六组数据。 实验注意事项 1)注意电桥按钮B、G不能锁定,一般宜跃按。 2)测铜丝电阻温度系数时,要在热平衡的时候测量。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惠斯通电桥测电阻 仪器组号;电桥型号;编号。

实验报告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 惠斯通电桥测电阻 实验目的: 1.了解电桥测电阻的原理和特点。 2.学会用自组电桥和箱式电桥测电阻的方法。 3.测出若干个未知电阻的阻值。 实验仪器 实验原理: 1.桥式电路的基本结构。 电桥的构成包括四个桥臂(比例臂R 2和R 3,比较臂R 4,待测臂R x ),“桥”——平衡指示器(检流计)G 和工作电源E 。在自组电桥线路中还联接有电桥灵敏度调节器R G (滑线变阻器)。 2.电桥平衡的条件。 惠斯通电桥(如图1所示)由四个“桥臂”电阻(R 2、R 3、R 4、和R x )、一个“桥”(b 、d 间所接的灵敏电流计)和一个电源E 组成。b 、d 间接有灵敏电流计G 。当b 、d 两点电位相等时,灵敏电流计G 中无电流流过,指针不偏转,此时电桥平衡。所以,电桥平衡的条件是:b 、d 两点电位相等。此时有 U ab =U ad ,U bc =U dc , 由于平衡时0=g I ,所以b 、d 间相当于断路,故有 I 4=I 3 I x =I 2 所以 44R I R I x x = 2233R I R I = 可得 x R R R R 324= 或 43 2R R R R x = 一般把 K R R =3 2 称为“倍率”或“比率”,于是 R x =KR 4 要使电桥平衡,一般固定比率K ,调节R 4使电桥达到平衡。 3.自组电桥不等臂误差的消除。 实验中自组电桥的比例臂(R 2和R 3)电阻并非标准电阻,存在较大误差。当取K=1时,实际上R 2与R 3不完全相等,存在较大的不等臂误差,为消除该系统误差,实验可采用交换测量法进行。先按原线路进行测量得到一个R 4值,然后将R 2与R 3的位置互相交换(也可将R x 与R 4的位置交换),按同样方法再测一次得到一个R ’4值,两次测量,电桥平衡后分别 R 2 R x B C

物理实验用惠斯通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

物理实验用惠斯通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班级___信工C班___ 组别______D______ 姓名____李铃______ 学号__ 日期指导教师___刘丽峰___ 【实验题目】_________用惠斯通电桥测电阻___ 【实验目的】 1、掌握惠斯通(Wheastone)电桥测电阻的原理; 2、学会正确使用惠斯通电桥测量电阻的方法; 3、了解提高电桥灵敏度的几种方法; 4、学会测量单电桥的灵敏度。 【实验仪器】 QJ- 23型箱式电桥,滑线电阻,转柄电阻箱(0~Ω),检流计,直流电源,待测电阻,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原理】 1.惠斯通电桥测量电阻的原理 图是惠斯通电桥的原理图。图中R1、R2和R0是已知阻值的电阻,它们和被测电阻Rx连成一个四边形,每一条边称作电桥的一个臂。四边形的对角A和B之间接电源E;对角C和D之间接有检流计G,它像桥一样。电源接通,电桥线路中各支路均有电流通过。当C、D两点之间的电位不相等时,桥路中的电流IG≠0,检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当C、D两点之间的电位相等时,“桥”路中的电流IG=0,检流计指针指零,这时我们称电桥处于平衡状态。 当电桥平衡时,, 两式相除可得到Rx的测量公式 (5-1) 电阻R1R2为电桥的比率臂,R0为比较臂,Rx为待测臂。 只要检流计足够灵敏,等式(1)就能相当好地成立,被测电阻值Rx可以仅从三个已知电阻的值来求得,而与电源电压无关。由于R1、R2和R0可以使用标准电阻,而标准电阻可以制作得十分精密,这一过程相当于把Rx和标准电阻相比较,因而测量的准确度可以达到很高。 2.电桥的灵敏度 电桥平衡后,将R0改变△R0,检流计指针偏转△n格。如果一个很小的△R0能引起较大的△n偏转,电桥的灵敏度就高,电桥的平衡就能够判断得更精细。

直流电桥法测电阻(单电阻)实验报告

一实验预习(20分) 学生进入实验室前应预习实验,并书写实验预习报告。预习报告应包括:①实验目的,②实验原理,③实验仪器,④实验步骤⑤实验数据记录表等五部分。以各项表述是否清楚、完整,版面 验前还应预习实验)。 二实验操作过程(20分)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过程分三步,第一步实验准备,包括①连接线路;②检流计调零;③预置C、R三部分;第二步测量并记录数据,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第三步实验仪器整理,并填写相关登记表格。以各项是否能够按照实验要求独立、正确完成,数据记录是否准确、正确分三档给分。 三实验纪律( 学生进入实验室,按照学生是否按规定进入实验室,是否按照操作要求使用仪器,是否在实验结 以上三项成绩不足30分者,表示实验过程没有完成,应重新预约该实验。实验完成后,学生课后完成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 四、数据记录及处理(35分) 1 2数据记录及处理 学生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是否按照要求正确书写中间计算结果、最终实验结果和不确定度的有 二、思考题(10 学生在实验结束后,根据指导教师的布置完成思考题,抄写题目并回答。按照问题回答是否准 三、格式及版面整洁(5分)

学生进入实验室,用15分钟的时间看书,15分钟之后将书收起来,开始进行实验测试。测试期间禁止看书。 测试内容:利用单电桥测量实验室提供的未知中值电阻阻值,并分析测量不确定度。 评分标准如下: 一实验操作部分(70分) 第一步:实验准备。 1.连接线路。正确连接电源、待测电阻。分四档给分。 2.检流计调零,并正确设置各个档位、开关。分四档给分。 第二步:实验测量和数据采集。 1.正确运用点触式按键。分四档给分。 2.合理利用万用表测出待测电阻大致阻值,并根据大致阻值合理设置C档位和电阻盘R值,保证R的千位档不为零。分四档给分。 3.确定C档位后,调整R,使检流计不偏转。分四档给分。 5.记录实验数据。要求数据清晰,单位明确、统一,有效位数保留合理。分四档给分。 6.实验结束后整理实验台。关闭所有电源,开关,并使仪器、设备还原。分四档给分。

交流电桥 (3)

实验名称 :交流电桥 得分:87 实验目的:掌握交流电桥的组成原理和用交流电桥测电感电容的方法. 实验原理: 一,交流电桥组成与基本原理 平衡条件 : 4 3 2 1Z Z Z Z 即 43214321 i i e Z Z e Z Z 实部相等 4 3 21Z Z Z Z 虚部相等 4 321 二,交流元件 电阻0R Z R i 电流与电压相位一致 电容 容抗1C X Z i C 电流比电压超前2 电感 感抗L x Z i L 电流比电压落后2 实验一:交流电桥测电感

各臂阻抗 1111 2 2 33441/ 11 s s X X X Z R i C R i C R Z R Z R Z R R i L R i L & &&& 12311x s R R i L R R i C R 实部与虚部分别相等,得到平衡时 2342312314//X s X X L R R C R R R R R R R R R R R 其中Rx 为Lx 的损耗电阻,是由于涡流作用以热量形式发散出去,恰似在电感上串联一个Rx 等效电阻。电感的Q 值 X R L Q 实验二:交流电桥测电容

各臂阻抗 11223411X X s s Z R Z R Z R i C Z R i C && && 121 1 s X s X R R R R i C i C 实部与虚部分别相等,得到平衡时, 2112 ,X S X S R R C C R R R R 其中CS 为标准电容,由电容箱调节RS 为标准电阻,由电阻箱调节,Rx 为Cx 的损耗电阻,是由于涡流 作用以热量形式发散出去,恰似在电容上串联一个Rx 等效电阻。 试验记录 实验仪器及规格精度 ZX17-1交直流电阻器 0.5W RX710型十进制电容箱50V AC 参考值 13X L mH : 10L R : 0.68X C F : 0.65C R : 1500f Hz 计算公式如下: 实验一 23'231'231//2X s X L X X X X L R R C R R R R R R R R R R R L fL Q R R 计算值填入试验表格

用单臂电桥测电阻带实验数据处理

本科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用单臂电桥测电阻 实验13 用单臂电桥测电阻(略写)【实验目的】 (1)掌握用单臂电桥测量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用交换法减小和消除系统误差。 (3)初步研究电桥的灵敏度。 【实验原理】 单臂电桥,也叫惠斯登电桥,适用于精确测量中值电阻(10~的测量装置。 电桥法测电阻,其实质是把被测电阻与标准电阻相比较,已确定其值。由于电阻的制造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所以用电桥法测电阻也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 电桥分为直流电桥和交流电桥两大类。直流电桥又分为单臂电桥和双臂电桥。惠斯登电桥是直流电桥中的单臂电桥;双臂电桥又称为开尔文电桥,适用于测量低电阻(~10Ω)。 单臂电桥的线路原理 单臂电桥的基本线路如图所示。它是由四个电阻R1,R2,Rs,Rx连成一个四边形ACBD,在对角线AB上接上电源E,在对角线CD上接上检流计P组成。接入检流计(平衡指示)的

对角线称为“桥”,四个电阻称为“桥臂”。在一般情况下,桥路上检流计中有电流通过,因而检流计的指针偏转。若适当调节某一电阻值,例如改变Rs的大小可使C,D两点的电位相等,此时流过检流计P的电流Ip=0,称为电桥平衡。则有 (1) (2) (3) 由欧姆定律知 = 2 (4) =s (5) 由以上两式可得 (6) 此式即为电桥的平衡条件。若R1,R2,Rs已知,Rx即可由上式求出。通常取R1,R2为标准电阻,称为比率臂,将称为桥臂比;Rs为可调电阻,成为比较臂。改变Rs使电桥达到平衡,即检流计P中无电流流过,便可测出被测电阻Rx的值。 用交换法减小和消除系统误差 分析电桥线路和测量公式可知,用单臂电桥测量Rx的误差,除其他因素外,还与标准电阻R1,R2的误差有关。可以用交换法来消除这一系统误差,方法是:先连接好电桥线路,调节Rs使P中无电流,可求出Rs,然后将R1与R2交换位置,再调节Rs使P中无电流, 记下此时的Rs',可得,相乘可得Rx=, 这样就消除了由R1,R2本身的误差引起的对Rx引入的测量误差。Rx的测量误差只与电阻箱Rs的仪器误差有关,而Rs可选用高精度的标准电阻箱,这样系统误差就可减小。 电桥的灵敏度 检流计的灵敏度总是有限的,如实验中所用的检流计,指针偏转一格所对应的电流大约为A。当通过它的电流比A还要小时,指针偏转小于0.1格,就很难察觉出来。假设电桥在R1/R2=1时调到了平衡,则有Rx=Rs。这时,若把Rs改变ΔRs,电桥就失去了平衡,检流计中有电流Ip流过。但是如果Ip小到使检流计觉察不出来,还会认为电桥还是平衡的,因而得出Rx=Rs+ΔRs。这样就会因为检流计的反应不够灵敏而带来一个测量误差ΔRx=ΔRs。为表示此误差对测量结果影响的严重程度,引入电桥灵敏度的概念,定义为 S=(7) 之中,是在电桥平衡后Rx的微小改变量(实际上是改变Rs,可以证明,改变任意臂所得出的电桥灵敏度是一样的)是由于电桥偏离平衡而引起的检流计的偏转格数。S越大,说明电桥越灵敏,带来的误差也越小,举例来说,检流计有五分之一格的偏转时既可以觉察

交流电桥实验报告资料

交流电桥实验 能源与动力工程151班 张陆 学号:5902615015 交流电桥是测量交流元件阻抗的一种常用电桥,主要用来精确测量电器的电容量和线圈的电感量,也用于测量频率、损耗等电参量及一些可转换为电参数的非电量。交流元件的电参数主要有电阻、电感、电容等。 实验目的 1、了解交流桥路的特点和调节平衡的方法。 2、使用交流电桥测量电容及其损耗。 3、使用交流电桥测量电感及其品质因数。 实验原理 1、交流电桥平衡条件 交流电桥是对比直流电桥的结构而发展出来的,它在测量电路组成上与惠斯通电桥相似,电桥的四个臂1~Z ,2~Z ,3~Z ,4~Z 通常是复阻抗(可以是电阻、电容、电感或它们的组合), ab 间接交流电源E ,cd 间接交流平衡指示器D (毫伏表或示波器等). 电桥平衡时,c 、d 两点等电位,由此得到交流电桥的平衡条件: 1~Z 3~Z =2~Z 4~ Z 利用交流电桥测量未知阻抗X Z ~(X Z ~=1~Z )的过程就是调节其余各臂阻抗参数使上式成立的过程.一般来说,X Z ~ 包含二个未知分量,实际上按复阻抗形式给出的平衡条件相当于两个实数平衡条件,电桥平衡时它们应同时得到满足,这意味着要测量X Z ~ ,电桥各臂阻抗参 数至少要有两个可调,而且各臂必须按电桥的两个平衡条件作适当配置. 2、桥臂配置和可调参数选取的基本原则 在多数交流电桥中,为了使线路结构简单和实现“分别读数”(即电桥的两个可调参数

分别只与被测阻抗的一个分量有单值的函数关系),常把电桥的两个臂设计成纯电阻(统称为 辅助臂),这样,除被测x Z ~ 外只剩一个臂具有复阻抗性质,此臂由标准电抗元件(标准电感 或标准电容 )与一个可调电阻适当组合而成(称为比较臂),在这样的条件下,由交流电桥的平衡条件得到桥臂配置和可调参数选取的基本原则. (1)当比较臂与被测臂阻抗性质相同(指同为电感性或电容性),二者应放在相邻的桥臂位置上;反之,应放在相对的桥臂位置上. (2)若取比较臂的两个阻抗分量作可调参数,则当比较臂阻抗分量的联接方式(指串联或并联)与被测臂等效电路的联接方式一致时,二者应放在相邻的桥臂位置;反之,就放在相对的桥臂位置. (3)当缺乏可调标准电抗元件或需要采用高精度固定电抗元件作为标准量具时,则选取辅助臂和比较臂所含电阻中的两个作为可调参数使电桥趋于平衡.(此时一般不能分别读数). 电桥达到平衡。 3.常用的交流电桥 (1)电容电桥 电容电桥主要用来测量电容器的电容量及损耗角,利用已知电容测量未知电容。 ① 电容器的损耗因数 等效串联电路中的C 和R 与等效并联电路中的C ˊ、R ˊ是不相等的。在一般情况下,当电容器介质损耗不大时,应当有C ≈C ˊ,R ≤R ˊ。所以,如果用R 或R ˊ来表示实际电容器的损耗时,还必须说明它对于哪一种等效电路而言。因此为了表示方便起见,通常用电容器的损耗角δ的正切tan δ来表示它的介质损耗特性,并用符号D 表示,通常称它为损耗因数。在串联等效电路中,损耗因数表示为 CR C I IR U U D C R ωωδ=== =tan 在等效的并联电路中,损耗因数表示为 ' '1 ''tan R C U C R U I I D C R ωωδ==== 应当指出,两种等效电路都是适合的,所以不管用哪种等效电路,求出的损耗因数是一致的。

箱式直流电桥测量电阻实验报告(带数据)

曲阜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20.5.17 实验时间:14:30-18:00姓名:方小柒学号:********** 实验题目:箱式直流电桥测量电阻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用惠斯通电桥测量电阻,掌握调节电桥平衡的方法,并要求了解电桥灵敏度与元件参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正确选择这些元件,以达到所要求的测量精度。 二、实验内容: 1、按直流电桥实验的实验电路图,正确连线。 2、线路连接好以后,检流计调零。 3、调节直流电桥平衡。 4、测量并计算出待测电阻值Rx,微调电路中的电阻箱,测量并根据电桥灵敏度公式:S=△n/(△Rx/ Rx)或S=△n/(△R0/ R0)计算出直流电桥的电桥灵敏度。 5、记录数据,并计算出待测电阻值。 三、实验仪器: 待测电阻、电桥箱 四、实验原理: 电阻按其阻值可分为高、中、低三大类,R≤1Ω的电阻为低值电阻,R>1M Ω的称高值电阻,介于两者之间的电阻是中值电阻,通常用惠斯通电桥测中值电阻。 1、惠斯通电桥的工作原理 惠斯通电桥原理,如图6.1.2-1所示。 图6.1.2-1

2、电桥的灵敏度 电桥是否平衡,是由检流计有无偏转来判断的,而检流计的灵敏度总是有限的,假设电桥在R1/R2=1时调到平衡,则有Rx=R0,这时若把R0改变一个微小量△R0,则电桥失去平衡,从而有电流IG流过检流计。如果IG小到检流计觉察不出来,那么人们会认为电桥是平衡的,因而得到Rx=R0+△R0,△R0就是由于检流计灵敏度不够高而带来的测量误差△Rx。引入电桥的灵敏度,定义为 S=△n/(△Rx/Rx) 式中的△Rx是在电桥平衡后Rx的微小改变量(实际上若是待测电阻Rx不能改变时,可通过改变标准电阻R0的微小变化△R0来测电桥灵敏度),△n是由于△Rx引起电桥偏离平衡时检流计的偏转格数,△n越大,说明电桥灵敏度越高,带来的测量误差就越小。S的表达式可变换为 S=△n/(△R0/ R0)= △n/△IG(△IG/(△R0/ R0))=S1S2其中S1是检流计自身的灵敏度,S2=△IG/(△R0/ R0)由线路结构决定,故称电桥线路灵敏度,理论上可以证明S2与电源电压、检流计的内阻及桥臂电阻等有关。 3、交换法(互易法)减小和修正自搭电桥的系统误差 自搭一个电桥,不考虑灵敏度,则R1、R2、R0引起的误差为△Rx/ Rx=△R1/ R1+△R2/ R2+△R0/ R0为减小误差,把图6.1.2-1电桥平衡中的R1、R2互换,调节R0使IG=0,此时的R0记为R0’,则有 Rx=(R2/ R1)*R0’ 这样就消除了R1、R2造成的误差。这种方法称为交换法,由此方法测量Rx 的误差为 △Rx/ Rx=1/2(△R0/ R0+△R0’/ R0’) 即仅与电阻箱R0的仪器误差有关。若R0选用具有一定精度的标准电阻箱,则系统误差可以大大减小。 五、实验步骤: Ⅰ、流程简述 1、按直流电桥实验的实验电路图,正确连线。 2、线路连接好以后,检流计调零。 3、调节直流电桥平衡。 4、测量并计算出待测电阻值Rx,微调电路中的电阻箱,测量并根据电桥灵敏度公式:S=△n/(△Rx/ Rx)或S=△n/(△R0/ R0)计算出直流电桥的电桥灵敏度。 5、记录数据,并计算出待测电阻值。 Ⅱ、线上操作 1、主窗口介绍 成功进入实验场景窗体,实验场景的主窗体如下图组所示

桥路连接实验报告

桥路连接实验报告 篇一:交流电桥实验报告 篇二:结构试验报告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报告 组号: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 1.前言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是研究和发展结构计算理论的重要实践,从材料的力学性能到验证由各种材料构成不同类型结构和构件的基本计算方法,以及近年来发展的大量大跨、超高、复杂结构的计算理论,都离不开试验研究。因此,土木工程结构试验在土木工程结构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与结构设计、施工及推动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土木工程结构试验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与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地基基础和桥梁结构等课程直接有关,并涉及物理学、机械与电子测量技术、数理统计分析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我获得土木工程结构试验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般工程结构试验规划设计、结构试验、工程检测和鉴定的方法,以及根据试验结果作出正确的

分析和结论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也是唯一的一门独立的试验课程。它的任务是在结构或实验对象上,以仪器设备为工具,利用各种实验技术为手段,在荷载或其他因素作用下,通过测试与结构工作性能有关的各种参数(变形、挠度、位移、应变、振幅、频率)后进行分析,从而对结构的工作性能作出评价,对结构的承载能力作出正确的估计,并为验证和发展结构的计算理论提供可靠的依据。 2.实验 实验一电阻应变片的粘贴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阻应变片的选用原则及方法。 2、学习常温用应变片的粘贴技术及预埋技术。二、实验仪表及器材 1、万用电表、兆欧表; 2、钢筋骨架; 3、粘结剂(502胶);应变片; 4、砂布、棉球、丙酮、镊子; 5、电烙铁、焊锡丝、引线等。三、实验方法及步骤 1、测点表面的处理 钢材:除锈、刨光并用砂纸打成与测量方向呈450交叉细纹,用丙酮清洗干净。砼:先找平,再用砂布打平并用丙酮溶液清洗干净。 2、贴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