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工程移民安置环境影响评价

长江三峡工程移民安置环境影响评价
长江三峡工程移民安置环境影响评价

三峡工程移民安置环境影响评价

王文芬

(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摘要:长江三峡工程规模宏大、举世瞩目,是我国政府和人民为保障自己的生存权、发展权而进行的重大基础性项目。其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南水北调等综合效益,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骨干工程。水利工程移民生产安置是关系到移民的生产水平能否恢复或超过安置前的生产水平的问题。但移民安置也会带来诸多环境问题。处理和解决好三峡移民安置产生的环境问题则是保障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及工程综合效益充分发挥的重要工作。本文对移民安置对环境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价。

关键词:移民安置;环境影响;评价;三峡工程

1 前言

兴修水库,总要淹没土地。由此引起的移民工程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生态环境许多领域,是一项政策性强,牵涉面广,内容复杂的系统工程。水库淹没区的人民进行迁徙,如果他们的生产、生活得不到妥善安排,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使为兴修水库工程作出巨大贡献的移民遭受很大的损失,这就给水利水电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做好移民工程影响评价,用来指导库区移民安置工作,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1]。

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建成后可有效地控制长江上游洪水,提供巨大电力,改善长江航运,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南水北调综合效益的巨系统工程[2]。在三峡工程进行的同时,与工程建设紧密相关的库区移民和大量城市迁建工作也在紧张的进行着。长江三峡水库移民1993年正式实施,到2003年底累计搬迁安置城乡移民84.65万人,占三峡水库计划总移民数113万人的74.91%。如何解决好移民问题已成为水利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如果只是就近向高处搬迁,只在扩大耕园地上下功夫,势必造成大面积的毁林开荒、陡坡种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进一步恶化环境,使得移民生存条件得不到根本改善,还给库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造成困难。特别是在国家规定25度以上坡地必须退耕还林、还草,25度以下坡地必须改造成梯田后,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置的环境容量进一步缩小。如何做到既要满足农村移民的可持续发展,又要保护好库区的生态环境,促使库区的生态环

境向良性循环转化,已成为消除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不利影响的首要任务[3]。

2 三峡移民及区域分布

水利工程移民,是指由于水库淹没占地所引起的居民迁移,属非自愿搬迁,有别于其他工程的占地移民(煤田、铁路等)。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m方案,20年一遇回水末端至巴县木洞镇,距坝址565.7km,水库面积1084km2,其中淹没陆地面积632km2。水库淹没涉及川鄂两省19个县市[4]。

①动迁人口

直接受淹人口72.5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9.29万人,农村人口33.26万人。按人口增长率计算,最终迁移安置人口将超过110万人。动迁人口之多,举世罕见。三峡水库淹没城镇人口所占比例较大,涉及13个城镇,总人口为47.19万人,其中淹没线一下28.52万人,占60%。淹没大小集镇140个,共需移民10.78万人。受淹农村人口33.26万人,分散在19个县市331个乡1353个乡村。大量移民动迁,使社会关系、生产、生活方式都会发生改变。为减轻对移民的社会影响,三峡库区一般采取距离尽可能短,尽可能在组内或乡内为移民提供安置条件。

②淹没耕地

三峡库区主要出于峡谷地段,仅万县至涪陵段河谷较为开阔。淹没耕地为沿将河漫滩、一级阶地、部分二级阶地和低丘上肥力较高的冲击土、水稻土、紫色土、红壤、黄色石灰土和黄红壤平坝地,一般土层深厚肥沃,利用率和生产力很高。部分15-25度坡地,因耕作历史长,大部已做成梯土、梯田。

据淹没调查,库区受淹农村人口33.26万人,受淹耕地(含旱地、水田、商品菜地)25.26万亩、河滩地5.74万亩、园地(含果园、茶园、桑园、其它园)10.83万亩,受淹耕园地约占20县市耕园地总面积的1.76%。受淹耕地中比较成片的平坝地有秭归县茅坪溪、郭家坝河水田坝;巫山县的大昌;奉节县的梅溪河和浣花溪;云阳县的高阳;开县的普里河和江里河两岸;万县的新田;忠县的塘涂坝;涪陵市的平西坝等。其中以开县的平坝区较大,约占4万亩,其他一般为2000-3000亩。受淹陆地面积632km2中,耕地占37.6%。受淹的河谷地带耕地水热条件优越,属各县一、二类地,主产粮食、蔬菜和经济作物,复种指数高达200%以上。作物单产高,一般粮食亩产可达400-500kg,较库区全部耕地平均亩产高30%。

③城市搬迁

20年一遇回水线以下,淹没涉及2市11个县城,其中全淹或基本全淹的有秭归县城归州镇、兴山县城高阳镇、巴东县城信陵镇、巫山县城巫峡镇、奉节县城永安镇、开县县城汉丰镇、万县县城沙河镇、丰都县城名山镇等8个;大部分受淹的有万县市、涪陵市、忠县县城中州镇、长寿县城城关镇等4个。受淹没影响的集镇有140个,其中全淹的106个,部分淹没的34个。

三峡库区城镇的历史形成过程与水系分布关系十分密切,几乎所有城市和县城都沿长江或沿支流分布,有的处于支流入长江汇合口,所以水库淹没城镇比重较大。因上面的平缓土地较少,新的城镇建设将更加受地形限制,历史上长期以来形成的城镇体系将被打乱。城市的社会经济生态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城市的功能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才能随着新城建设完成而逐渐恢复,而在拆建过程中的长时间内,库区城镇社会经济作用将处于不稳定状态,必将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④水库淹没对工业与交通的影响

库区工业大多分布在城市、集镇及其附近的沿江两岸,是所在市县工业之精华,将有657个工厂受到不同程度的淹没。受淹固定资产原值81876万元,其中湖北省占13%,四川省占87%(万县地区占43%,涪陵地区占34%,重庆站10%)。首演城镇中的工矿企业,原已形成一个较完备的生产系统,相互协作配套,关系十分密切;受淹企业在迁建期间,将受到停产损失,同时还影响到与其协作的非迁建企业的正常生产。此外,其他系统,如交通、商业系统的淹没和迁建,除自身所受的影响之外,也会对工业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还有大量的交通通讯设施、小水电站、抽水站以及1000余处文物古迹需要迁移或复建。如此浩大和繁杂的移民工程,其艰巨性、复杂性是其他任何工程不可比拟的。三峡百万移民也因此而被称为“世界级难题”。

3 移民安置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移民安置环境影响[5]主要包括生态环境、水土流失、水环境、大气和声环境以及移民生产生活发展等不利影响。移民安置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主要是生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水土流失预测评价、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生活垃圾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以及其它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3.1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分析移民安置对生物量、生态系统的影响,预测森林植被类型演替变化趋势,森林覆盖率、森林资源等数量变化趋势,预测移民安置对陆生动物种类、数量及分布现状的影响,确定受影响的珍稀植物种类、数量、位置和程度。

三峡建库后,随着库水位升高,农田和人类活动上移,以农田草灌和草灌农田生境为主的陆生脊椎动物生存环境受到影响。两栖爬行类在蓄水初期数量将下降,随着时间推移可能逐步增加。黑线姬鼠、褐家鼠等有害鼠类动物将随移民上迁,对生产、生活和人民健康带来危害。而水禽数量将会增加,特别是雁形目、鹤形目、鸥形目鸟类[6]。

3.2 水土流失预测评价

预测移民安置工程新增水土流失量,评价新增水土流失对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三峡工程的淹没指标与移民安数量庞大,数量庞大的人口迁移安置与大城镇工矿、公路等的迁移重建,无疑会对人民生活改善和地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将因此而使地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引发大量新的水土流失,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方面的影响[7]。

①农村移民安置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农村移民安里包含农村移民的生产安置和居民点迁建两项内容, 其生产安置是主体。农村移民产生流失的原因,一是开挖平台、建房等之后的弃土弃渣;二是移民为了居住生活孺要和修建新房,农民采伐木材和砍薪柴将导致森林资源的减少和地表植被的破坏,使水土流失加剧。

据淹没调查,库区受淹农村人口33.26万人,受淹耕地(含旱地、水田、商品菜地)25.26万亩、河滩地5.74万亩、园地(含果园、茶园、桑园、其它园)10.83万亩,受淹耕园地约占20县市耕园地总面积的1.76%。很多安置区如巴东县内山高坡陡,环境质明显低于被淹没区。如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这些土地将变为水土流失面积。

②城镇工矿迁建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城镇工矿迁建也是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以巴东县为例。

城镇工矿迁建是巴东县移民安置的主体工程。巴东县规划重建5座城镇,23个工矿企业,迁移2.28万城镇人口,规划用地面积1000亩。这5座城镇均建设

在坡面之上,尤其是就近后靠的新县城, 地面坡度平均在25°左右。在各项前期施工的“三通一平”建设中,将破坏原有地貌形态1300余亩以上,毁坏该区域的植被面积约40亩,开挖土石方约300万立方米。在基础设施施工中,由于难于避开基雨季节,必将加剧水土流失,松散的弃土弃渣也可能在雨季引起泥石流的发生。同时,在开挖、爆破等施工过程中,将扰动坡角,使边坡稳定性受到影响,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崩塌、滑坡等。初步估算,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城镇工矿迁建中将增加水土流失164万吨左右。

③公路改、复建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按移民安置规划,将新建、改建二、三、四级公路、恢复乡村道路等。开挖出的土石方,还会大面积埋压和掩埋地表植被,在暴雨季节,由于暴雨和大雨径流冲刷,堆积在坡面上的松散弃渣弃土,将随地表径流进入河道,从而加剧公路沿线的水土流失。开挖路基还会诱发公路修建沿线的崩塌、滑坡等重力侵蚀。同时,由于修建公路后使地表径流及沟道洪水的流向改变,将成倍增加沟道洪水的流量,大大加强洪水的挟沙、冲刷能力。

3.3 水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预测移民安置后移民生活污水和工业企业生产废水排放对水库水质的影响,评价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三峡工程按正常蓄水方案,将涉及库区内19个县市的搬迁与建设。大规模的城镇搬迁和建设对三峡库区水环境有何影响,需要充分估计,一般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以下以万县市[4]为例,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万县市位于四川盆地动员,地跨长江两岸,东临“三峡天险”,具有“众水汇万涪,瞿塘争一门”的雄伟气势。全市东西长23.8km,南北宽14.4km,面积230km2,城区面积6km2。全市人口29.7万,城市人口14.9万。万县市搬迁和建设对水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

①城市搬迁对淹没区水环境的影响

万县市搬迁的城市人口占市区人口的45.6%,迁建的工厂占现有工厂数的49%。随着城市搬迁建设,市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密度降低,这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环境状况。搬迁后,老城区工业废水量减少600万t/年;生活污水减少100万t/年。主要污染物COD、BOD5、硫化物、悬浮物、挥发酚、氨氮的年排

放量分别减少7906t、2571t、168t、7762t、0.39t。这将捡钱苎溪河的污染负荷。据计算搬迁后苎溪河的年均污径比为 1.8%,接纳主要污染物的量减少了一半,COD的浓度将降低43%,水质略有好转。但由于让渡桥上有地区的污水量并未减少,COD的浓度仍比地面水Ⅴ类水体的标准高10mg/L。若要保持苎溪河为Ⅴ类水体的水质,还需削减COD616t/年。但城市搬迁只是污染源“搬家”,不会改善长江万县市江段的水质。

②城市建设对新建成区水环境的影响

龙宝商业中心建设发展,增加这个地区的地表径流,引起城市非点源污染对龙宝湖的污染影响。由于农田土地变成街道房屋,增加了不下渗的土地面积。峰值径流量增加百分比(K)的计算结果指出,城市建设后,不同区域的K值为110-177%。即城市建成后,地表径流将增加一倍。由于不下渗土地面积增加,增加了地表径流,缩短了水流时间,使非点源污染加强,对未来龙宝湖产生不利影响。且万县市搬迁的建设过程中,加剧水土流失。流失的土壤进入龙宝湖或临近水域,使其悬浮固体含量增高。

③城市发展对水环境的污染影响

万县市是库区内以食品和轻工业为主的中小型城市。该市工业产值不高。近年来,由于盐矿资源开发,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三峡工程兴建后,更促进万县市经济的发展,同是也会增加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对环境产生较大的压力。尽管随着技术进步、工业结构和管理水平提高,环保措施得力,废水量在逐年递减,但污水量的年均削减量在逐年下降,并且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废水仍在增加,污染更为严重。

3.4 大气和声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预测城集镇迁建和公路复建中产生的粉尘和噪声对施工区及其周围局部区域的影响,评价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移民安置中对大气和声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在城集镇迁建和公路复建工程建设中,土石方开挖、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运行,将会产生粉尘和噪声,对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居民将会产生一些影响;但其影响的范围是局部的,影响时段是有限的,随着安置工程的结束,其产生的影响也基本结束。

3.5 生活垃圾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预测移民生活垃圾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评价其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在移民安置过程中将产生弃渣、弃土,安置后将产生的生活垃圾。如果垃圾无固定堆放场地,也不进行必要的处理,如遇大雨,垃圾将会被冲入水体,从而对水体的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还会对安置区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卫生产生不良影响,有可能引发流行性疾病的发生。因此,必须对生活垃圾和弃渣采取措施,尽量减小其危害。

3.6 其它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分析移民安置对区域社会经济和移民生产生活水平及发展的影响等。

在安置建设过程中,由于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力,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既可增加居民的收入,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随着这些城集镇迁建资金和科技信息的流入,将为整个移民安置区提供更多的经济发展信息和资金,为当地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将带来长期的有利影响。

4 结语

如何解决好移民问题已成为水电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任何水电工程的建设无疑会大幅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但移民安置也会带来诸多环境问题。如何面对移民安置产生的环境问题,按照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分析评价移民安置对环境的作用和影响,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许士国.环境水利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12.46

[2]赵万民.三峡工程与人居环境建设[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06.4~5

[3]刘建军.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02.45~54

[4]陈国阶,徐琪,杜榕桓.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M].科学出版社,1995.09.1~6

[5]何冰崎,邱进生.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环境影响评价实践[J].企业技术开发,2009.04,28(4):86~88

[6]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节选)

[7]张小林.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5.06,6(2):82~85

[8]中国科学院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科研项目领导小组.长江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影响及其对策研究论文集[M].科学出版社,1987.07.721~729,962~1021

[9]杨玲,徐刚.三峡库区水环境评价[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12(7):105~106,156

[10]张彦春,王孟钧,戴若林.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分析与战略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1,16(6):801~804

[11]王新祝.世界水库移民历史及三峡百万移民特点考察[J].西北水电,2002,(1):5~11

[12]邹家祥.环境影响评价手册:水利水电工程[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4.

(推荐)高二地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5.1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考点搜索】 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综合治理的意义。 【教材分析】 本课介绍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作用及巨大的综合效益,通过分析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的原因,说明了防洪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教材从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两方面分析了三峡水电站的发电效益。最后,教材用了一幅宜昌——重庆段航道剖面示意图和一组数据,形象而具体地阐明了三峡水库对改善川江航运的作用。 ◆知识纲要 自然原因 三洪灾成因 峡人为原因 工提高荆江河段防洪标准 程防洪缓解洪水对武汉市的威胁 建防洪效益减轻洞庭湖淤积 设大幅度减少分蓄洪造成的损失 的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紧张状况 意发电变输煤为输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 义水电代替火电,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和航运长江航运的重要地位:“黄金水道” 作三峡水库对川江航道的改善作用 用其它效益:供水和灌溉、南水北调、水产养殖、旅游 ◆重要图释 1、图5.3“长江中游防洪形势图” (1)读图后,说出长江中游的主要水文特征: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2)分析“千里长江,险在荆江”的原因及其解决的措施:荆江河段特别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水流不畅,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高出两岸平地,形成“悬河”。一旦发生洪水,堤防漫溃直接威胁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的农田、企业、城市、交通要道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新中国成立后,治理荆江的措施主要有:修建荆江分洪工程,完成了几处裁弯取直工程,加固了荆江大堤。 (3)在图上找出主要分洪区。 2、图5.5“长江三峡图” (1)掌握长江三峡的组成、名称及其在图上的位置:

说明:①长江三峡的长度数据有多种,如192千米、193千米、204千米208千米等。 ②有的著作中把大宁河宽谷划入瞿塘峡,把香溪宽谷划入西陵峡。 (2)在图中找出三峡水利枢纽和葛洲坝水利枢纽的位置。 【学习策略】 1、注重图文结合,要从长江流域的整体去看三峡工程的位置、洪水的成因及其防洪效益、三峡电站的输电范围、三峡工程对川江航道的改善等问题。 2、注意高、初中知识的联系,例如,对长江洪水的成因就要联系高、初中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总结。 【教学内容】 一、长江三峡和长江三峡地区 1、长江三峡:指长江干流自重庆奉节白帝城至湖北宜昌南津关之间的200千米 左右的河段。江水在这里切开地貌上的三个背斜构造,自西向东形成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大峡谷,峡谷之间被向斜和构造盆地所隔开,形成较为开阔的宽谷。长江三峡即为这些峡谷和宽谷的总称。 2、长江三峡地区:指自宜昌到重庆的三峡工程淹没区(包括葛洲坝库区)及周围地区,称为三峡地区。它大致以三峡工程淹没区及周围移民安置范围为界线,从湖北宜昌到库区回水末端的重庆市,包括沿岸的20多个县(市、区),实际上就是三峡库区。 二、长江三峡工程的位置和规模 1、位置:位于湖北宜昌境内的西陵峡三斗坪,距下游(是三峡工程的下游而不是长江 ............. 下游 ..)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千米。 2、规模:当今世界上在建的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经典例题1] 下列位于重庆市和湖北省交界处的有()A.长江三峡B.长江三峡地区 C.葛洲坝工程坝址 D.三峡工程坝址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重要地理名称空间分布的题目。识记重要地理名称空间分布的方法基本、有效的方法是“地图法”。考生应经常运用地图熟悉地理事象地理空间分布及其结构和空间联系。长江三峡位于长江上游的末端,自上游干流重庆奉节白帝城至湖北宜昌南津关,自西向东形成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大峡谷。三峡地区是指宜昌到重庆三峡工程淹没区及周围地区。葛洲坝位于湖北宜昌。三峡大坝位于湖北西陵峡三斗坪。

建长江三峡大坝的好处与弊端

建长江三峡大坝的好处与弊端 初三(10)班何淑珺 长江三峡的建设有利有弊,下面我谈谈我的看法。建设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实施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宏大工程,其发电、防洪和航运等巨大综合效益,对建设长江经济带,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有着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查阅资料发现,三峡大坝建成后,将形成巨大的水库,滞蓄洪水,使下游荆江大堤的防洪能力,由防御十年一遇的洪水,提高到抵御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防洪库容在73—220亿立方米之间。如遇1954年那样的洪水,在堤防达标的前提下,三峡能减少分洪100—150亿立方米,荆江至武汉段仍需分洪350—400亿立方米。如遇1998年洪水,可有效防御。 我查了一下,三峡水电站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这个水电站每年的发电量,相当于400万吨标准煤完全燃烧所发出的能量。装机(26+6)×70万(1820万+420万)千瓦,年发电846.8(1000)亿度。主要供应华中、华东、华南、重庆等地区。 根据地理知识知道,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对上可以渠化三斗坪至重庆河段,对下可以增加葛洲坝水利枢纽以下长江中游航道枯水季节流量,能够较为充分地改善重庆至武汉间通航条件,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

业远景发展的需要。通航能力可以从现在的每年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在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方面均有巨大效益。 三峡工程600多公里长的淹没范围,使得如果不采取文物保护,在三峡水库区蓄水达185米以后,大量的文物古迹都将被淹没到水下,于是至1996年起,国家按期发放保护资金,三峡工程库区文物的抢救性保护和发掘开始进行。不可否认的是,虽经过大量的突击性的文物保护并抢救发掘,一批珍贵的有代表性的文物被保存下来,但是不可能保证保住所有的的遗迹,仍有很大一部分文物至此没入了淹没线以下,而且将很难再被发掘出来。 关于三峡建库对生态坏境的影响,主要是以下几点:有利影响主要在长江中游,包括减轻洪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燃煤对环境的污染,减轻洞庭湖的淤积等。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除淹没耕地、改变景观和大量移民外,尚对稀有物种、天气、库尾洪涝灾害、滑坡、地震、陆生动植物等等有影响。

2019-2020学年湖北省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 ①湖北省黄石市②长江中下游平原③半湿润区④热带气候区⑤热带雨林带⑥行政区 A. ②③④ B. ④⑤⑥ C. ①②⑥ D. ①⑥ 『答案』D 『解析』自然分区的界限具有过渡性,往往不太明确,但行政区域有明确的界限。据此分析①⑥有明确界限,则本题选D。 2.科学技术的进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便利。9月1号,刘柳同学前去武汉大学报到,她从家乡坐火车到达武汉站后,不知道去学校的路线,她用手机的“滴滴出行”这个软件约了网约车,最终快速顺利到达学校。“滴滴出行”可以查找附近可用车辆并且规划最优出行路线。据此回答下题。“滴滴出行”中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 ) ①GIS ②RS ③GPS ④数字地球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软件可以查找附近可用车辆,这需要定位,采用了GPS技术,而规划出行路线需要分析,采用的是GIS技术,因此①③正确,据此分析本题选D。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热带雨林带的主要分布区。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3. 图中热带雨林分布属于非地带性的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 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 ) A. 生物残体分解快 B. 植物生长速度快 C. 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D. 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答案』3. A 4. C 『解析』 【3题详解】 热带雨林一般分布在赤道附近,南北纬10度之间,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的。甲虽然是热带雨林气候,但并没有位于赤道附近且基本不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甲位于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甲沿岸有暖流增温增湿作用,这些因素使得这里形成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这是非地带性的表现。据此分析本题选A。【4题详解】 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C对。生物残体分解快,植物生长速度快,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是生态功能强的表现,A、B、D错。据此分析本题选C。 5.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有 ( ) ①水能②风能 ③生物能④煤炭 ⑤石油⑥天然气 ⑦核能⑧太阳能 ⑨潮汐能 A. ①②③⑧⑨ B. ④⑤⑥⑦⑧ C. ①②⑦⑧⑨ D. ②③⑥⑦⑧ 『答案』A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胡经国 一、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指示 在2002年3月10日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强调:“全面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继续做好三峡库区等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001年7月16~18日,国务院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了三峡工程移民暨对口支援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主任朱镕基明确指出:“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是关系三峡工程整体和全局、关系库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子孙后代的大事。”“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要快调查、快规划、快立项、快审批、快实施。”“距2003年6月第一期蓄水只有19个月了,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刻不容缓哪!” 二、库区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三峡库区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是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从2000年起,国土资源部组织进行了库区20个县(区、市)1∶5万地质调查工作。进一步查明了库区地质灾害,特别是崩塌、滑坡灾害的基本情况。到目前(2002年10月)为止,已经查出三峡库区两岸存在崩塌、滑坡2490处。此外,还有大小泥石流沟47条。 现已查明,在三峡库区5300多公里库岸线上,可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库岸总长度约为440公里;需要实施工程防护的库岸总长度约为139公里。 1982年以来,库区两岸共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70余处。其中,规模较大的有40余处。 三峡库区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原因,主要有: 1、三峡库区地质条件复杂,环境容量有限。就地质灾害而言,三峡库区可以说是“先天不足”。 2、降水充沛,暴雨、洪水频繁,更加容易诱发地质灾害。

长江三峡大坝的利与弊

三峡大坝的利与弊 三峡工程的益处,最主要是集中在防洪、发电和航运方面。三峡工程可以防洪,非常有效控制洪水。中国是非常典型的东南季风气候,降雨分布非常不均匀,长江从宜宾到武汉也是地上河,过去两千年的统计不到十年发一次洪灾,98年洪灾大家还是记忆犹新。三峡工程修建以后,巨大的调节库容,可以非常有效提高下游的防洪标准,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延缓河流淤积,第一位是防洪,防洪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非常必要的措施。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工农业精华地区。但地面普遍低于洪水6-17米,全靠总长33,000多公里的堤防保护。而长江处古洪灾频繁到约10年一次,洪水威力强劲。三峡建坝后,能控制百年一遇洪水,确保中下游安全。遇千年一遇洪水,配合分洪区分洪,可避免发生毁坝的危害。历史将证明:长江三峡工程,是直接确保中下游防洪体系内近2300万亩耕地和1500万人民生命财产及京广、京九铁路大动脉安全的守护神。中国的历史就是治河的历史,洪水不治无法使国得到安定。也就是说没有三峡工程,三峡工程在论证的时候,其它方面都还是可以替代的,唯独防洪不可替代的,三峡工程部修建的话,在洪水控制方面我们没有有效的手段,江汉地区人与自然无法做到和谐相处。

三峡建坝后,滔滔江水为三峡水电站做功,发电,并为三峡至葛洲坝区间的航运梯级进行反调节,再为葛洲坝水电站做功发电,以至三峡和葛洲坝年均总发电量将达1050亿度。若每度电价0.1 元,则年度创现值105亿元;若每度电创产值5元则每年可为国家增创产值5250亿元;若人均年创产值1万元,则可安置525万人就业。三峡水电站地处我国腹地,至全国各大负荷中心的输电距离均约在1000公里内,是未来全国各大电网联网中心。电网联网后,既可与全国的火、水、核电互补,又能大大提高电网运行质量和效益。因此,三峡水电站,将是我国未来的电力调度中心。 三峡工程修建对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库区应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660公里的宜-渝江段落差很大米。有滩险一百多处,单航段几十处,重载货轮需牵引段也有好几十处,年单向航运能力不足1000万吨。而三峡建坝后,将淹没所有滩险、单航段和牵引段,航道扩宽很多,万吨级船队将通江达海,航运成本可以大大降低,年单向航运能力将超5000万吨。那么,横贯中华东、西大地黄金水道的形成,对发展和繁荣长江两岸至沿海地区经济,是非常有利的。 另外,三峡工程还对环境、南水北调、养殖等多方面具有很

山东省济阳县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山东省济阳县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文章從济阳县的工程地质条件入手,对济阳县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将济阳县工程地质环境划分为稳定区、基本稳定区、较不稳定区。根据工程地质环境的分析及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可为济阳县今后工程建设的相关发展提供参考。 标签:济阳县;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工程地质环境是与人类工程及经济活动息息相关的地质环境;工程地质评价是研究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适宜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1]。 1 济阳县工程地质环境概况 济阳县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北部,面积约1076km2。地理坐标:东经116°51′54″~117°27′13″,北纬36°46′37″~37°14′54″。 1.1 地层 济阳县南部地层属华北地层大区鲁西地层分区的泰安地层小区北部,区内全部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所覆盖,其下为新近系、石炭系、二叠系及奥陶系。北部地层属华北地层大区、晋冀鲁豫地层区、鲁北地层分区之济阳小区,区内地表全部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所覆盖,其下为新生界第四系、新近系、古近系地层[2]。 1.2 构造 济阳县大地构造属华北板块(Ⅰ)济阳坳陷(Ⅱ)惠民凹陷(Ⅲ)跨济阳坳陷(Ⅱ)和鲁西断块隆起两个Ⅱ级构造单元。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大区、晋冀鲁豫地层区、鲁北地层分区之济阳小区。区内最大的断裂为齐河-广饶大断裂,位于济阳县中部,是一条隐伏断裂,是鲁西隆起与济阳拗陷的分界线[3]。 1.3 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济阳县在地貌单元上处于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区内广泛发育第四系黄河冲积松散土层,成因类型主要为河流冲积相沉积。根据掌握的工程地质资料,在济阳县西南一带,在0~30m深度内,可分为粉土和粉质粘土两个工程地质层[4]。 2 济阳县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2.1 地壳稳定性评价 山东省境内较大的活动断裂如郯庐、聊考断裂,严格控制着强震的发生,济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赵霞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教材以案例分析为主,对三峡工程建设从利弊两方面进行评估,分析了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作用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节教学内容着重分析了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和航运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和效益:(1)防洪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也是本课教材内容的重点。教材通过分析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的原因,说明了三峡工程在防洪上的关键性作用,即三峡水库作为长江干流的第一座调控水库,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库容,可以有效地调蓄控制长江上游的全部洪水来量,这对于长江中下游特别是荆江河段的防洪具有决定性作用;(2)长江三峡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其发电效益一是社会经济效益,二是环境效益;(3)三峡工程从根本上改变了川江航道的航运条件,从而提高了长江航运的通航能力,降低了运输成本,使长江真正发挥“低成本、大通量”的黄金水道作用。 教学思路设计 1.通过阅读教材、图表,观看有关实物景观录像,使学生明确长江三峡工程的位置、主要设施,从而对三峡工程有形象直观的认识。 2.联系学生初中已学的有关知识及课前收集的资料,分析造成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的自然、人为原因,明确三峡工程在有效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破坏方面的作用。 3.分析教材中列举的材料,通过讨论,明确三峡工程的发电、航运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长江三峡工程的位置;理解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方面是怎样发挥作用和产生效益的。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并对资料、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的能力;培养阅读地理图表的能力;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改造自然,但是改造的措施和结果应该能够促进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三峡工程利弊的评估,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方面的作用和效益。 教学难点 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的原因,三峡工程在防洪方面的作用。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长江三峡工程建设巨大综合效益的资料和图表。 【导入新课】

三峡水利工程的利弊分析电子版本

三峡水利工程的利弊 分析

三峡水利工程的利弊分析 任何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的建设都有利弊的两个方面,当然长江三峡工程也不例外。分析长江三峡工程的的利与弊有利于我们对一项水利工程的正确认识。 一、三峡工程的背景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以1767票赞成、177票反对、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器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决定将兴建三峡工程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由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实施。三峡工程采取“一次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建设方式,水库淹没涉及湖北省、重庆市的20个区县、270多个乡镇、1500多家企业,以及3400多万平方米的房屋。从开始实施移民工程的1993年到2005年,每年平均移民近10万人左右,累计有110多万移民告别故土。 三峡工程采取“一次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建设方案,于1993年进入施工阶段,1994年开始正式开工,1997年大江截流成功,2003年开始通航发电,计划至2009年全部竣工,总工期为17年。 坝址位于湖北宜昌境内的西陵峡三斗坪,距下游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千米,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以及养殖和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下面就防洪、发电、航运来分析三峡工程的有利的几个方面。

二、三峡工程的积极作用 (一)防洪 长江中下游历来是我国洪水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历史记载。从汉代至清末的2000年间,长江曾发生大洪灾214次。进入20世纪,1931年和1935年的两次大洪水,分别淹地340万和150万公顷,死亡人口 14.5万和14.2万。新中国成立以来,1954年的特大洪水,虽采取分洪措 施,仍死亡3万多人,淹没良田300多万公顷,京广铁路有100天不能正常通车;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特大洪水,干流连续出现8次洪峰,持续两个多月。百万军民奋力抗洪,虽然保持住了长江大堤,但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600亿元。 长江洪水的主要自然原因有一下几点:长江流经的大部分是湿润地区,流域面积广、直流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洪水均由暴雨形成;流域内普降暴雨,南北直流同时来水,尤其是上游川江洪水也随之袭来;长江的几处河道弯曲,不利于排洪。 其次,认为原因加剧了长江中下游的洪水灾害:过渡砍伐、陡坡开荒,地表覆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一方面使得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 流、削峰补枯的能力降低;另一方面大量泥沙如将,淤积抬高河床,使 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再加上围湖造田、你少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 蓄洪峰的能力削弱,从而形成“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的局面。 长江三峡位于长江上游干流重庆奉节白帝城至湖北一场南津关,处于上游山区转入中下游平原的转换位置上,控制着长江上游全部来水和

关于中国长江三峡工程的报告

关于中国长江三峡工程的报告 三峡水利枢纽的坝址在湖北省宜昌市上游40公里处,由拦江大坝、水电站和通航建筑物等三部分组成。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水电站为坝后式,共装机26台,单机容量7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847亿千瓦时;通航建筑物由升船机和双线五级船闸组成。 在发电方面,三峡水电站将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其年发电量相当于目前全国总电量的 1/10,相当于 7座 240万千瓦的火电站和一个年产5 000万吨原煤的巨型煤矿及相应的铁路运煤能力。 在航运方面,可从根本上改善宜昌到重庆660公里川江航道的航运条件。工程建成后,险滩淹没,航深增大,航道加宽,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将从目前的1000万吨增加到5 000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35%左右。 1992年七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会议批准将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列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由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实施。决议同时要求,对已发现的问题要继续研究,妥善解决。 当中的影响要素是不行无视的,三峡工程的兴修,次要障碍的要素是文物奇迹的维护、生态维护以及大范围的移民。三峡一带曾经被证明,埋藏着数目十分宏大的文物,许多都是极端贵重并且是如今为止没有发明过的文物。但三峡工程开工以离开蓄水这段工夫,基本不行能有充足的工夫把这些贵重的文物发掘出来。据报道,真正发掘出来的文物只占全部总数的非常之一,也便是说有百分之九十的贵重文物被埋江底了。这是很令人酸心的事变。另有一些是在三峡沿江的胜景奇迹如张飞庙等都不得不吞没江水当中。这是对中国汗青文明方面的大毁坏。 三峡工程的建设给环境带来影响。①上游水位抬升,使得长江沿岸大面积陆地被淹,一些物种将不复存在;下游水位降低,水流量减少,使得下游气候也将出现变化。②工程建成后长江上游水流速度相对减缓,上游泥沙淤积及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泥沙对三峡大坝也形成了一定的威胁。③由于人为的对自然环境的改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移民计划及经费管理暂行办法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移民计划及经费管理 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切实加强三峡库区移民计划及经费的管理,提高移民经费的使用效益,妥善安置好库区移民,根据《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国务院《关于成立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的通知》和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关于批准三峡工程水库移民补偿投资概算总额及切块包干方案的通知》,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三峡工程库区移民经费是三峡工程总投资的组成部分,是专项用于三峡工程水库淹没处理和移民安置的补偿经费,全库区移民补偿投资概算总额为400亿元(1993年5月价格水平)不得突破,今后只考虑物价因素调整(具体调整办法另定)。 第三条按照中央统一领导,分省负责,县为基础的移民管理体制,移民计划及经费管理,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移民开发局 (以下简称三峡工程移民局),按照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和移民经费,统筹安排全库区的移民计划和经费,川、鄂两省负责本省切块包干方案范围内的移民计划和经费安排,由库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分别组织实施。川、

鄂两省的计划要具体到项目和任务。列入计划的每一个项目、每一项任务均应按批准的移民规划标准和投资概算进行控制。 第四条为确保三峡工程移民任务的完成,库区各级人民政府及移民管理机构实行以阶段性任务为目标,以年度计划为基础的领导分级负责制。阶段性移民任务由省长负责,年度计划任务由县长负责。移民工程管理实行招标承包制、合同管理制和建设监理制。各个层次、各个环节都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第二章计划管理 第五条依据经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和“突出重点,远近结合;移民进度与工程进度相衔接;在资金到位的情况下,移民宜早不宜晚”的原则,以确保大江截流和坝前水位高程135米、156米、175米阶段蓄水要求为目标,来编制移民年度计划。 第六条移民年度计划按以下程序编报下达。 本办法所称互联网广告,是指通过网站、网页、互联网应用程序等互联网媒介,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或者其他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推销商品或者服务的商业广告。 每年九月底以前,由川、鄂两省移民管理机构分别提出

长江三峡工程的利与弊

长江三峡工程的利与弊 三峡工程的好处,最次要是会合在防洪、发电和航运方面。 三峡工程可以防洪,十分无效控制大水。中国事十分典范的西北季习尚候,降雨散布十分不平均,长江从宜宾到武汉也是地上河,过来两千年的统计不到十年发一次洪灾,98年洪灾各人照旧浮光掠影。三峡工程建筑当前,宏大的调理库容,可以十分无效进步卑鄙的防洪规范,并且还可以无效地延缓河道淤积,第一位是防洪,防洪是人与天然调和相处十分须要的步伐。长江中卑鄙平原是我国工农业精髓地域。但空中广泛低于大水6-17米,端赖总长33,000多公里的堤防维护。而长江处古洪灾频仍到约10年一次,大水威力微弱。三峡建坝后,能控制百年一遇大水,确保中卑鄙平安。遇千年一遇大水,共同分洪区分洪,可防止发作毁坝的危害。汗青将证明:长江三峡工程,是间接确保中卑鄙防洪体系内近2300万亩耕地和1500万人民生命财富及京广、京九铁路大动脉平安的保卫神。中国的汗青便是治河的汗青,大水不治无法使国失掉安宁。也便是说没有三峡工程,三峡工程在论证的时分,别的方面都照旧可以替换的,唯独防洪不行替换的,三峡工程部建筑的话,在大水控制方面我们没有无效的手腕,江汉地域人与天然无法做到调和相处。

三峡建坝后,滚滚江水为三峡水电站做功,发电,并为三峡至葛洲坝区间的航运梯级停止反调理,再为葛洲坝水电站做功发电,以致三峡和葛洲坝年均总发电量将达1050亿度。若每度电价0.1 元,则年度创现值105亿元;若每度电创产值5元则每年可为国度增创产值5250亿元;若人均年创产值1万元,则可安顿525万人失业。三峡水电站地处我国要地本地,至天下各大负荷中央的输电间隔均约在1000公里内,是将来天下各大电网联网中央。电网联网后,既可与天下的火、水、核电互补,又能大大进步电网运转质量和效益。因而,三峡水电站,将是我国将来的电力调理中央。 三峡工程建筑对交通方便,经济开展比拟落伍的库区应该说是一个千载一时的好时机。660公里的宜-渝江段落差很大米。有滩险一百多处,单航段几十处,重载货轮需牵引段也有好几十处,年单向航运才能缺乏1000万吨。而三峡建坝后,将吞没一切滩险、单航段和牵引段,航道扩宽许多,万吨级船队将通江达海,航运本钱可以大大低落,年单向航运才能将超5000万吨。那么,横贯中华东、西大地黄金水道的构成,对开展和昌盛长江两岸至沿海地域经济,黑白常有利的。

高二地理必修三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二地理必修三月考试卷及答案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二地理必修三月考试卷及答案》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相关性,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则存在着差异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右图)。回答1—2题: 1.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我国决定自然区差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地形B.气候、水文 C.土壤、植被D.植被、自然带 2.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域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演化过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捕捉、监测、描述、表达的能力迅速提高,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回答3---4题。 3.关于全球定位系统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车辆跟踪 B.合理分配车辆 C.降低能耗 D.提高运营成本 4.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1遥感技术○2地理信息技术○3全球定位技术 A.○1○2 B.○1○3 C.○2○3 D.○1○2○3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回答5—7题: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 强沙尘暴次数5 8 13 14 23 土地沙化速度(k㎡/y) 1560 2100 2460 5.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最可能是()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6.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7.我国北方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时() A.我国东南沿海经常遭受台风侵袭B.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沼气 C.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变慢D.闽江水位达到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它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回答8—10题: 8.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 ①青海湖②滩涂③沼泽④渤海⑤水稻田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态势分析法

江苏地质,30(1),17—20,2006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态势分析法 刘建东1 ,杨泉宁1 ,薛怀友1 ,张发明 2 (1.江苏省地质矿产勘查局,江苏南京210018;2.河海大学地质工程系,江苏南京210098) 摘要:探讨了将S WOT 态势分析法应用于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具体步骤。通过长江江苏段过江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质量等级评价的实例,从地质体本身的优势、劣势,外部条件的有利(机会)、不利(威胁)等4个方面对评价对象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最后得出地质环境质量的评价等级。关键词: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态势分析;S WOT;长江岸线;过江隧道 中图分类号:X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474(2006)01-0017-04 收稿日期:2005-09-26;编辑:齐运铎 作者简介:刘建东(1965—),男,江苏泰兴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资源与地质环境方向的研究. 0 引 言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等国家,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近几年来,结合水利水电资源开发、城市选址规划等,该项工作越来越得到重视,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理论和方法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在评价理论上,不同的专家虽然提出了各种理论系统,评价指标的选取和评价方法也各不相同,但总体思路正逐渐趋于一致,这就是将地质环境视为内部由许多不同的环境因子构成的自然单元,每一单元具有相对均一性,高级单元的性状用低级单元的综合指标来表征,评价时根据问题的性质选择评价因子,并将其转化为可比指标,然后按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加权综合,用环境因素质量的综合指标来衡量每个单元的环境质量。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模糊综合评判法、灰色聚类、模糊聚类、层次分析、信息量统计法、德尔菲法等。这些方法的引入对推动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技术的进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又都不十分完善。 在江苏省沿江岸线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我们尝试使用了态势分析法(S WOT ),对不同的规划用途,从地质体本身固有的优势、劣势和外部因素对地质体或工程建筑物形成的有利条件、不利的威胁4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判,评价对特定规划用途而言地质环境质量的优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态势分析法原理 态势分析法又称S WOT 分析,S WOT 四个英文 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 )、劣势(W eakness )、机会(Opportunity )、威胁(Threat )。从整体看,S WOT 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 W ,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另外,每一个单项如S 又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外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态势分析法常常被用于制定集团发展战略和分析竞争对手情况,在战略分析中,它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对长江沿岸地质环境质量的评价中,首次运用态势分析法对地质环境优势、劣势、威胁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判定对某一规划用途而言地质环境质量的等级,从而得出一系列具有一定决策参考价值的结论。

高二地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考点搜索】 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综合治理的意义。 【教材分析】 本课介绍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作用及巨大的综合效益,通过分析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的原因,说明了防洪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教材从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两方面分析了三峡水电站的发电效益。最后,教材用了一幅宜昌——重庆段航道剖面示意图和一组数据,形象而具体地阐明了三峡水库对改善川江航运的作用。 知识纲要 自然原因 三洪灾成因 峡人为原因 工提高荆江河段防洪标准 程防洪缓解洪水对武汉市的威胁 建防洪效益减轻洞庭湖淤积 设大幅度减少分蓄洪造成的损失 的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紧张状况 意发电变输煤为输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 义水电代替火电,环境效益十分显着 和航运长江航运的重要地位:“黄金水道” 作三峡水库对川江航道的改善作用 用其它效益:供水和灌溉、南水北调、水产养殖、旅游 重要图释 1、图5.3“长江中游防洪形势图” (1)读图后,说出长江中游的主要水文特征: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2)分析“千里长江,险在荆江”的原因及其解决的措施:荆江河段特别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水流不畅,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高出两岸平地,形成“悬河”。一旦发生洪水,堤防漫溃直接威胁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的农田、企业、城市、交通要道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新中国成立后,治理荆江的措施主要有:修建荆江分洪工程,完成了几处裁弯取直工程,加固了荆江大堤。 (3)在图上找出主要分洪区。 2、图5.5“长江三峡图” (1)掌握长江三峡的组成、名称及其在图上的位置: 表5-1:长江三峡的组成、名称

说明:①长江三峡的长度数据有多种,如192千米、193千米、204千米208千米等。 ②有的着作中把大宁河宽谷划入瞿塘峡,把香溪宽谷划入西陵峡。 (2)在图中找出三峡水利枢纽和葛洲坝水利枢纽的位置。 【学习策略】 1、注重图文结合,要从长江流域的整体去看三峡工程的位置、洪水的成因及其防洪效益、三峡电站的输电范围、三峡工程对川江航道的改善等问题。 2、注意高、初中知识的联系,例如,对长江洪水的成因就要联系高、初中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总结。 【教学内容】 一、长江三峡和长江三峡地区 1、长江三峡:指长江干流自重庆奉节白帝城至湖北宜昌南津关之间的200千米 左右的河段。江水在这里切开地貌上的三个背斜构造,自西向东形成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大峡谷,峡谷之间被向斜和构造盆地所隔开,形成较为开阔的宽谷。长江三峡即为这些峡谷和宽谷的总称。 2、长江三峡地区:指自宜昌到重庆的三峡工程淹没区(包括葛洲坝库区)及周围地区,称为三峡地区。它大致以三峡工程淹没区及周围移民安置范围为界线,从湖北宜昌到库区回水末端的重庆市,包括沿岸的20多个县(市、区),实际上就是三峡库区。 二、长江三峡工程的位置和规模 1、位置:位于湖北宜昌境内的西陵峡三斗坪,距下游(是三峡工程的下游而不是长江 ............. 下游 ..)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千米。 2、规模:当今世界上在建的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经典例题1] 下列位于重庆市和湖北省交界处的有()A.长江三峡B.长江三峡地区 C.葛洲坝工程坝址 D.三峡工程坝址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重要地理名称空间分布的题目。识记重要地理名称空间分布的方法基本、有效的方法是“地图法”。考生应经常运用地图熟悉地理事象地理空间分布及其结构和空间联系。长江三峡位于长江上游的末端,自上游干流重庆奉节白帝城至湖北宜昌南津关,自西向东形成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大峡谷。三峡地区是指宜昌到重庆三峡工程淹没区及周围地区。葛洲坝位于湖北宜昌。三峡大坝位于湖北西陵峡三斗坪。答案: A、B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XX-年2月15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99号公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做好三峡工程建设移民工作,维护移民合法权益,保障三峡工程建设,促进三峡库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三峡工程建设移民,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三峡工程建设,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统筹使用移民资金,合理开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妥善安置移民,使移民的生产、生活达到或者超过原有

水平,为三峡库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第四条三峡工程建设移民工作应当与三峡库区建设、沿江地区对外开放、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相结合。 第五条三峡工程建设移民,实行国家扶持、各方支援与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生产扶持相结合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 三峡工程淹没区、移民安置区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和群众应当顾全大局,服从国家统筹安排,正确处理移民搬迁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六条三峡工程建设移民,实行移民任务和移民资金包干的原则。 第七条国家对三峡工程建设移民依法给予补偿。具体补偿标准由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移民管理机构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测算、拟订,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第八条三峡工程建设移民工作实行

统一领导、分省(直辖市)负责、以县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是三峡工程建设移民工作的领导决策机构。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移民管理机构负责三峡工程建设移民工作。 湖北盛重庆市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三峡工程建设移民工作,并设立三峡工程建设移民管理机构。 三峡工程淹没区和移民安置区所在地的市、县、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三峡工程建设移民工作,并可以根据需要设立三峡工程建设移民管理机构。 第二章移民安置 第九条三峡工程建设移民安置,应当编制移民安置规划。 移民安置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会同湖北盛重庆市人民政府,负责编制《长江三峡工程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规划大

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附答案

新课标鲁教版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附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区域通常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B. 区域是按单一指标划分的 C. 区域有明确的边界 D. 区域之间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 2、热带、暖温带等温度带的划分指标是() A.气温B.积温C.均温D.温差 全球经济从未像今天这样把人类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迎来了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时代,任何国家都已经不可能在闭关自守中发展。回答: 3、经济全球化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它体现的区域特征是() A. 整体性 B. 开放性 C. 差异性 D. 可变性 4、关于区域发展成长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日趋复杂,产业由扩散走向集聚 B.区域内部人地关系仍然基本协调 C.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 D.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 5、为促进区域经济复苏,“钢都”匹兹堡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应该是() A.从重工业向高科技产业方向发展 B.由钢铁工业向汽车工业方向发展 C.由资源密集型工业向劳动密集型工业方向发展 D.进一步突出钢铁工业的主导地位 6、下列符合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的观念是() A.美国把一些排污较大的企业设在国外 B.中国建立多个自然保护区 C.中美合作,建设全球气候监测系统 D.沙特限制石油生产,发展沙漠旅游业 7、从可持续发展原则角度考虑,下列主张和观点错误的是() A.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B.各国应该都行动起来,共同致力于维护全球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C.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应当忽视环境保护 D.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保护全球环境中具有相同的责任和义务 8、循环经济是21世纪发展的新亮点,按照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对我国而言可以解决的两大难题是() ①庞大的人口数量②生态恶化③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④经济超常规增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又长久 B.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 C.很多地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D.人口基数过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10、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资源利用上的差距主要是() A.资源种类少 B.资源利用率低 C.人均消费量高 D.资源总消费量小 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完成11-13题: 11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最深厚的地区 B.地貌特征是沟谷发育,沟壑纵横 C.农业垦殖历史悠久,宜农荒地已不多

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闫满存李华梅文启忠李保生 地球科学进展ADVANCE IN EARTH SCIENCES1999年第14卷第4期 Vol.14 No.4 1999pp371-376 摘要: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不仅是环境目标管理和城市规划等的基本依据,还是谋求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从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出发,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可区分为基于自然属性的单灾种危险性评价、多灾种危险性评价、区域稳定性(地壳和构造稳定性)评价、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和基于社会属性的单灾种风险或易损性评价、多灾种风险或易损性评价,环境质量经济评价等基本类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是涉及多层次和多因素的综合空间决策问题,计算机、GIS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将给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带来新的学科生长点。 关键词:地质环境系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地质环境质量经济评价;GIS 中图分类号:X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66(1999)04-0371-06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REGIONAL GEO-ENVIRONMENT QUALITY ASSESSMENT YAN Mancun,LI Huamei,WEN Qizhong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CAS,Guangzhou510640,China) LI Baosheng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Normal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Guangzhou510631, China) Abstract:The assessment and zonation of regional geo-environment quality is aimed at providing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information for region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 and the planning of urban construction,and also is one of the core problem to be dealt with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society.From the two layers of the nature and society of geo-environment the assessment of geo-environment quality would be divided into single disaster's and multidisasters' dangerous evaluation,regional stability(include crust and geostructure stability) evaluation an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geo-environment quality,and the risk and easy-damaging evalution of single disaster and multi-disasters as well as the economic evaluation of geo-environment .This paper finally points out that the assessment of regional geo-environment quality is the multi-decision-making problem which deals with multi-layers and multi-factors,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techniques such as computer、GI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tc would be a new developing branch in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regional geo-environment quality in the coming years. Key words:Geo-environment system;Geo-environment quality assessment;Economic assessment of geo-environment quality;GI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