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大题练习题

自然地理大题练习题
自然地理大题练习题

大题练习

1.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更加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城镇登山步行道规划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在图上绘出M点地表坡面径流的流向。(3分)

(2)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6分)

(3)分析甲聚落规模大于乙聚落的自然原因。(4分)

(4)比较L1、L2两条登山步行道方案的差异。(4分)

答案: (1)略

⑵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表起伏大。

⑶甲地较乙地:地势较平坦开阔;河流汇聚、水源充足;土壤较肥沃、便于农耕;

海拔较低、气温更适宜。

(4) L1线路较L2:线路长;坡度陡;造价大;沿途风景优美,空气质量较好;接近

城区主要水源地,易造成水源污染。

2.(共19分)

(1)①以山地丘陵为主;②南部、西部、东部为山地丘陵,北部为平原;③地势西、南和东部偏高,中部和北部较低。(每小点1分,共3分)

(2)①湖南有色金属资源丰富;②湖南省水能资源丰富,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动力;③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④株洲处于铁路枢纽处,交通便利;⑤湖南省东部地区工业基础好;⑥技术先进。(每小点1分,共6分))

(3))①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技术导向型工业和轻工业;②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要向精加工和深加工方向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减少废弃物的排放;③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积极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④加大技术的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⑤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达标排放;⑥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每小点1分,共4分。任答4点得全分)

(4) ①夏季,长沙正午太阳高度高,昼长长,接受的太阳辐射多;②7、8月份,长沙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增温,伏旱天气时间长;③副高势力强,长沙长时间降水少,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温度高;④长沙位于夏季风的背风侧,焚风效应明显;⑤工业发达,人口众多,排放的二氧化碳比较多,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明显。(每小点2分,共6分。任答3点得全分。)

3.(30分)根据材料和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XX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图14表示20XX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10分)

(2)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10分)

(3)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可能引发哪些地质灾害?若野营遇此情况,应如何防范和自救?(10分)

34.(30分)

⑴低与成都相比,银川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湿度较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弱,接近冷气团的源地;成都北侧的山脉削弱了冷空气的势力,且热岛效应较强。

⑵偏北风冷锋成都北为高压,南为低压;冷气团主动向南移动,与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过境时形成暴雨。(判断为低压,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⑶滑坡、泥石流扎营时,避开谷底排洪通道,河道弯曲和汇合处,以及悬崖、陡坡附近;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注意保护头部。

4.(3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XX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同时引发多种次生灾害。

材料二日本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若图中等温线表示1月份0℃等温线,请分析A、B两处等温线的差异并解释其成因。(10分)

(2)简答日本地震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并从自然地理角度简析本次日本核危机对中国

影响程度的大小。(10分)

(3)试评价日本发展核能、建核电站的区位条件,并说明对我国核电站选址的启示。(10分)

(1)A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B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4分)原因:①A处是海洋,B处是陆地,此时是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A处气温较同纬度两侧地区高,B处较同纬度两侧地区低;②A受暖流影响,气温较高;③B处海拔较高,气温较低(6分)。

(2)海啸、核泄漏、山体滑坡、火灾等其中任选二例即可(4分)。核泄漏产生的微粒主要是随大气环流和海水运动扩散,中国位于亚欧东部,太平洋西岸,此季节东亚地区盛行西北风,且流经该地区的日本暖流的流向为自南向北,所以对中国影响不大(6分)。

(3)有利条件:日本常规能源短缺,且能源需求量巨大;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技术力量雄厚;国家政策的支持。不利条件:板块交界处,地质结构不稳定,地质灾害多发,存在安全隐患;(回答3点即可得6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宜布局在常规能源缺乏、能源缺口大的地区;宜选址在地质稳定、安全隐患小的地区(4分)

5.(14分)读材料完成。

材料一青海互助自治县位于青藏高原的湟水谷地,20XX年,蔬菜种植面积达10万亩,其中以长白葱、荷兰豆、娃娃菜、西兰花、花椰菜、西葫芦、紫皮大蒜及紫生菜等喜凉的特色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达6万亩。产品大量销往东部地区,并远销到加拿大、韩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

材料二湟水谷地位置示意图

湟水谷地

材料三:互助县和合肥气候资料(1990-20XX年,单位:气温℃降水mm)(表二)

(1)根据材料简述互助和合肥的气候特征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互助的年降水量和年均温均低于合肥。

温度:海拔、纬度、天气

降水:地形、海陆位置、下垫面、纬度

(2)说出互助县反季节蔬菜生长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其蔬菜生产的自然优势。(8分)

夏季,地处高原谷地光照—地处高原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水,夏季降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黄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土壤肥沃;河谷地区地形平坦;地处高原,夏季气候温凉,适合喜凉作物生长;病虫害少,有利于发展特殊农业和生态农业一、读材料完成下题。

6.(8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20XX年7月21日,北京遭遇了一场特大暴雨,这场暴雨造成多人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报道,7月21日至22日黎明,北京市平均降水量为170毫米,其中西南部最大降水量达460毫米。

材料二北京时间7月21日14时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

(1)分析此次北京暴雨产生的主要原因。(4分)

(2)预防暴雨灾害可采取哪些措施?(4分)

7.材料一:图15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二:B 湖最高水位演变过程线(水位指水面的海拔,实线为最高水位,虚线为平均最高水位)

(1)简述此日前后A 河和C 河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及原因。(4分) A 河水量大、流速快、含沙量大 C 河水量小、流速慢、含沙量小

原因:A 河位于冷锋锋后,阴雨天气,且地势落差大,流速快,因此流水侵蚀强烈,含沙量大。C 河反之。 (2)说出由A 到D 河段主要外力作用的变化及原因。(4分) 由流水侵蚀变为流水堆积。

A 河段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流速快,侵蚀明显。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到D 河段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流速减缓,搬运能力变弱,携带的泥沙沉积。

(3)说出B 湖最高水位演变过程线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8分) 波动上升

B 河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因此最高水位波动明显。 中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含蓄水源能力变差,因此夏季洪峰变高。 由于湖区维护造田以及泥沙淤积,湖泊萎缩,因此夏季水位上升。

8.(30分)20XX 年5月,我国又一条能源进口战略通道——中緬油气管道将全线贯通。读 “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左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15

等压线 河流 湖泊

等高线 200

500

200

1000

2001000

500

A

B

500

500

100

200

1005.0

1007.5 1010.0

(1)甲河源头的补给类型是________,说明该补给类型补给水量变化的特点。(8分)

(2)根据乙地区某日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描述图中等温线分布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10 分)。

(3)简述中缅油气管道建设对我国能源发展的意义,并列举管道建设对沿线地区可能造成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12分)

9.材料一:20XX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始调水进京,重点解决华北地区的北京、石家庄、郑州等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问题,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

材料二:为城市供水的输水方式,一般有明渠和管道两种方式.多年实践证明,明渠输水方式在水质、损耗、管理以及冬季是否能顺利供水等方面都存在明显难以解决的缺陷。

(1)分析华北地区缺水严重的主要原因(6分〕

(2)指出受水城市为解决水资源不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4分)

(3)简述京津地区明渠输水存在的缺陷。(4分)

(1)华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较少;(1分)且降水集中于7、8两个月份(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降水的变化率大);(1分)春季气温回升快、大风多、晴天多(或春秋季节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或降水量小于蒸发量);(1分)河流径流量较小,(1分)且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可以有效利用的水资源不足。(1分)(从降水、蒸发和河流径流三个方面给分,共5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2)加强节水宣传,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1分)适当提高水价(实行阶梯水价);(1分)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1分)调整工业结构,发展低耗水产业(关闭高耗水产业);(1分)加强污水处理能力(污水的再资源化)(1分)(从生活生产用水方面组织答案,共5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3)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地区,明渠输水易受污染;(1分)纬度较高,冬季气候严寒,明渠输水存在冬季结冰冰冻问题,输水量可能无法保证;(1分)春季气候蒸发量大,明渠输水蒸发损耗较大;(1分)明渠输水管理难度大。(1分)(从水质、水量保证、安全可靠运行、管理四个方面给分,共4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10.(16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松花江是中国七大河之一,发源于长白山天池,流经吉林、黑龙江两省,全长1900多公里,流域面积55. 72万平方公里,松花江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但航运不发达。此外松花江还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淡水鱼场,鱼类资源十分丰富。

材料二松花江流域水系示意图

(1)从水量、水位季节变化和含沙量等方面比较七台河和佳木斯两水文站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6分)

(2)分析松花江流域鱼类资源丰富的原因。(6分)

(3)简要分析松花江航运不发达的自然原因。(4分)

(1)水量:佳木斯大于七台河,因佳木斯地处河流下游,汇水区域广(或七台河位于河流上游,汇水区域小);(2分)

水位季节变化:七台河大于佳木斯,因七台河支流少,汇水速度快,季节变化大;(2分)

含沙量:七台河大于佳木斯,因七台河位于山区,流水侵蚀作用强,含沙量较大(或佳木斯地处平原地区,中游地势平坦,上游泥沙在中游沉积,进入下游泥沙减少)。(2分)

(2)面积广阔,河湖多,水域辽阔,为鱼类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地势较为平坦,水流较缓,有机物沉积多;温度比较适宜,适合鱼类生存;水量丰富,上游发源于林区,河水中营养物质多。(任答三点,得6分)

(3)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冰封期长;径流不稳定,径流季节变化较大;冬春季有凌汛现象,夏季洪涝,直接影响航运。(任意两点,得4分)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题(一)

综合自然地理学练习题(一)one 一、填空题 1、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天然环境和( 人为环境)两者的总和。 2、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地域分异规律);②土地科学;③自然区划理论 3、三分法将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社会文化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三个学科。 4、纬度地带性因素和(非纬度地带性因素)是地域分异的两大因素。 5、大陆的地带性单位有4个等级,即热量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和(自然次带)。 6、牛文元认为自然地带学说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①纯经验阶段,②(半理论阶段),③纯理论阶段。 7、(地表自然界地域分异规律的学说)是自然区划的理论基础。 8、目前通用的非地带性区划单位等级系统是:(大区-地区-亚地区-州)。 9、土地分级的理论基础是(地域分异规律)。 10、土地结构包括土地要素组成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内部结构。 11、通常用顺序法和(两列指标网格法)等两种方法表示地块分类系统。 12、地块可区分为三种类型:①原生地块,②(衍生地块)③人为地块 13、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是(地块-地段-地方)三级土地单位系列。 14、地理环境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天然环境和( 人为环境)。 15、自然地理学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 16、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地域分异规律;②土地科学;③(自然区划理论)

17、布迪科的辐射干燥指数(A)计算公式为(A=R/(L*r))。 18、由自然地理过程的循环和振荡引起的随时间的推移而有规律演替的现象称为(节律性) 19、纬度地带性分异的特点是(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 20、山地具有足够的海拔和(相对高度),是发生垂直带分异的两个前提。 21、《中国综合自然区划》采用单列系统,即自然大区、热量带与亚带、自然地区与亚地区、(自然地带)、(自然省)、自然州和自然县。 22、自然区划一般采用的地带性等级系统是(带-地带-亚地带-次亚地带)。 23、土地分级的理论基础是(地域分异规律)。 24、地块的形态结构主要有三种①均匀分布,②镶嵌分布,③(斑点状分布)。 25、地块的制图一般需要用大于(1:10 000 )的特大比例尺,而且只在小范围内进行。 26、西方学者认为土地系统可以区分为三种:①简单土地系统,②(复杂土地系统), ③(复合土地系统) 37、自然区划一般采用的非地带性等级系统是(大区-地区-亚地区-州)。 28、大陆的地带性单位有4个等级,即热量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和(自然次带)。 29、土地结构包括土地要素组成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内部结构。 30、通常用顺序法和(两列指标网格法)等两种方法表示地块分类系统。 31、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是(地块-地段-地方)三级土地单位系列。 32、牛文元认为自然地带学说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①纯经验阶段, ②(半理论阶段),③( 纯理论阶段)。 33、地块的制图一般需要用大于(1:10 000 )的特大比例尺,而且只在小范围内进

大学地理知识点的总结

高中地理所有知识点的总结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7、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 8、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 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10、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11、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1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9、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20、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1、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23、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1970年“东方红”一号、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24、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5、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6、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27、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 28、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0-30、30-60、60-90。 29、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30、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31、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32、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3°26′和66°34′纬线 33、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34、南北方向的判断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35、东西方向的判断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36、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37、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38、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39、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自然地理综合练习题(一)

一、选择题 下图中图1为“某大陆地形剖面”,图2为“某假想陆地的部分图”,图3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4题。 1.根据图1中所示大气环流状况判断,此时,下列现象可信 的是 A.秘鲁沿岸海水异常升温,可能发生厄尔尼诺现象 B.图中C地草类葱绿,动物大规模向南迁移 C.开普敦天气晴朗,好望角附近海域风平浪静 D.恒河河水量大增,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2.图1大气环流所示季节,半年后图2中小岛F西海岸的气候特征正确的是A.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大B.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大 C.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小D.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小3.若黄赤交角为0°,图2中甲乙丁戊所代表的气候类型不再存在的是 A.甲B.乙C.丁D.戊 4.在图l大气环流所示季节,图3中地球绕日公转处在轨道上的位置大约应为A.a B.b C.c D.D 图6为我国西北地区常见地貌的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虚线表示不可见。回答第9~10题。5.图中P等高线的数值为 A.712米B.713米 C.714米D.715米 10.图示地貌形成原因是 A.岩浆喷发冷却B.风力作用 C.冰川作用D.流水作用 读某大洋环流局部模式图,完成7~8题。 7. 若AB线是30度纬线,则这个海域肯定位于 A.南半球 B.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8. 如果该海域完全位于东半球,则下列洋流属于此环流的是 A.千岛寒流B.西澳大利亚寒流 C.拉布拉多寒流D.加那利寒流 读下边模式示意图,完成9~10题。

9. 若该图表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大气环流圈示意图, 为近地面风带,则 A.①气压带主要由热力原因形成的 B.②为干冷气流 C.③气压带控制下多锋面气旋 D.④盛行偏西风 10. 若该图为太平洋环流示意图,且甲地附近全年昼夜等长,则 A.①洋流沿岸形成热带荒漠景观 B.②洋流为暖流 C.③洋流流经处渔业资源丰富 D.④洋流为北赤道暖流 地壳运动可以留下许多痕迹,称为地质构造。在山东省临沂大地上,沂河和沭河平行南流,被人们亲切称为“姊妹河”,据此回答11~12题。 11.双河并流奇观与地质构造有关,试分析右图中四幅图表示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丁 12.该“姊妹河”与塔里木河均在夏季进入汛期,原因是 A.均受夏季风影响B.均受高温影响 C.分别受夏季风和高温影响D.分别受高温和夏季风影响 读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某河段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该河段的主航道应位于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4.仅从自然因素考虑,该河段航运量最少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回答15~16题。 15.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A为沉积岩B.C为岩浆 C.D为岩浆岩D.E为变质岩 15.图中各个数码对应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练习(含参考答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组成要素相互作用产生平衡功能,各要素的变化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下列体现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火山喷发喷出的尘埃会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和当地气温 B.我国东南沿海多雨而西北内陆干旱 C.在热带草原中生活着善跑便于迁徙的长颈鹿、羚羊等动物 D.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之一是上游森林的大量砍伐 下图为西南某地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橡胶林 A.蒸发量减少B.下渗量减少C.径流总量增多 D.气候更加湿润 3.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涵养水源能力变强 B.自然灾害减少 C.生物多样性增加D.土壤肥力下降 2019年4月以来,我国多地发生森林火灾,造成巨大损失.近年来我国森林火灾呈现火势大、灭火难的特点.计划烧除是指在经营和保护森林中,通过控制火强度,在规定范围内,烧除林区内积累的可燃物,达到预防森林火灾、影响森林生态环境等多目的的科学用火。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导致我国近年来森林火灾呈现火势大特点的人为原因是

A.枯枝落叶分解产生易燃气体,加剧火势 B.林区植被以松、柏类为主 C.生活用能源从薪柴向其他能源转变 D.山区生态环境良好,枯枝落叶积累多 5.计划烧除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正确的是 A.不利于促进森林凋落物的分解转化 B.可以防治病虫害,促进森林更新成长 C.在较短时期内,有利于森林植被的恢复 D.可直接提高森林叶子的光合效率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下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质因素 B.人为因素 C.气候因素 D.植被因素 7.4-6月份,导致该河流深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气温②降水③泥沙淤积④地壳运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4-6月河床抬高,水位上升B.8月水量减少,泥沙淤积 C.4-6月河水侵蚀作用增强D.6月水量大,含沙量大

高三复习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三复习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7、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 8、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 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10、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11、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1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9、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20、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1、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23、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1970年“东方红”一号、20XX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24、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5、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6、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27、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 28、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0-30、30-60、60-90。 29、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30、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31、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32、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3°26′和66°34′纬线 33、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34、南北方向的判断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35、东西方向的判断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36、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37、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38、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39、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 小时。 40、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41、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42、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高考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单元测试题(有解析)

2019高考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单元测试题(有解析) 做题是帮助考生提高成绩最直接的办法,下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单元测试题,请考生参考。 一、选择题 我国广西省引进原产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作为造纸原料。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因为其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下图示意广西种植桉树前后的变化。读图回答1~4题。 1.广西的主要地带性植被为() A.常绿阔叶林 B.针阔叶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答案】A 【解析】广西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季风气候,主要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2.广西适合种植桉树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地形 C.水分 D.光照 【答案】A 【解析】桉树为热带树种,广西适合种植桉树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3.广西大量引进桉树,可能导致()

A.生物多样性增多 B.湿地面积变大 C.地下水水位下降 D.降水量增大 【答案】C 【解析】桉树具有吸水量大的特性,大量吸取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西南地区应扩大速生桉的种植面积,以保护生态环境 B.速生桉用以发展造纸业,可以增加就业,促进地方经济高速发展 C.广西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不适合大规模种植桉树 D.广西引入桉树后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影响很小 【答案】C 【解析】桉树成材时间短,用作造纸的原料可以发展地方经济,带动劳动力的就业,但其产业附加值不高,不能促进地方经济高速发展。广西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大规模种植桉树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破坏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2019承德二模)2019年11月18日,被称为中国环球航行第一人的郭川,从青岛出发,驾驶无动力帆船,历经138天不间断的航行,于2019年4月5日成功返回青岛。读下图,回答5~7题。 5.假如郭川在④地附近海域投放一漂流瓶,该漂流瓶可能最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生物循环: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同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3、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 (1)现今地球大气组成,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大气中的氧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气中的氮也有一部分来自生物的作用。 (2)生物生命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3)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4)生物多次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大气本身不具备减缓co2 增加的功能,但是在自然地理环境中通过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却能消除部分新增的co2)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时刻在演化(气候变化、地貌变化) 2、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要素的演化。 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1、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破坏森林与植树种草引发不同的环境效应) 2、在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中,人类活动比较容易导致生物发生变化。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空间尺度划分: 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2、区域性的地域分异: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 二、自然带1.概念: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自然带的划分(北半球为例)利用气候图对照分析自然带的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 热带草原带(萨瓦纳带)(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中西部) 热带荒漠带(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中西部) 热带季雨林带(北纬10°—25°之间的亚洲大陆东部)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5°—50°之间的大陆东部和40°—60°之间的大陆西部) 亚寒带针叶林带(北纬50°—70°之间) 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苔原带、冰原带 三、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纬度方向上的地域分异,包括低纬和高纬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地带,以及中纬度在一定范围内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地带。 2、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由于受海洋水汽的影响,从沿海到内陆,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有规律变化。 - 1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题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题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题 1.(2011年高考广东卷)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2011年高考江苏卷)图7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2.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B.坡向朝南,纬度低 C.坡度大,纬度低D.海拔高,降水多 3.我国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的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A.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B.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 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D.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 (2011年高考四川卷)表1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4-6题。 地点纬度气温(℃)降水量(mm) 一 月 七 月 一 月 七 月 全 年 ①23° 08′②39° 48′③48° 58′

4. A.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B.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 C.③——大兴安岭西侧 D.④——西经1 30度附近 5.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着 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6.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 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 D.②地较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2010海南卷)图6示意我国某山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该山3000米以上东西坡各带分布差异反映出同海拔东坡比西坡 A.较暖、较湿 B.较凉、较湿 C.较凉、较干 D.较暖、较干8干旱河谷灌丛带所在的河谷终年盛行 A.干冷北风 B.干热南风 C.上升气流 D.下沉气流 9该山可能位于 A.四川 B.新疆 C.安徽 D.山西 (2010天津卷)读图3和图4,回答下列问题。 10据各自然带在图3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O→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B.O→a海拔高度越来越低 C.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D.O→b所处纬 11据图4判断,在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特征是A.全年高温多雨B.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C.全年炎热干燥D.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自然地理测试题及答案.

高三地理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右图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①以丘陵、下原为主 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③以平原、盆地为主 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2.图中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 A.山脊、山谷 B.山脊、山脊 C.山谷、山脊 D.山谷、山谷

2013年3月5日,太阳剧烈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发光现象;太阳表面还催生了一团炽热气体,该气体以每小时322万公里的速度向火星挺进。结合图丈资料回答小题。 3.图文资料中显示的太阳活动类型,主 要是() A.黑子和耀斑 B.黑子和太阳风 C.耀斑和日珥 D.耀斑和太阳风 4.伴随着太阳的剧烈活动,不可能产生的 影响是() A.全球降水异常 B.影响固定电话通话信号 C.自然灾害频率增加 D.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全球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5.若全球变暖加剧,下列地理界线的变化最可能发生的是() A.高山雪线的海拔高度下降 B.高山的森林、草原界线海拔高度不变 C.水稻、小麦生长分界线向低纬度推移 D.橡胶、甘蔗栽培北界向高纬度推移

6.若全球变暖加剧,下列地理现象最可能发生的是() A.高纬大陆上冬季高压势力增强 B.低纬海区台风强度增大 C.中纬内陆地区干旱面积减小 D.全球水旱灾害发生频次降低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问题。 7. 如果该图为在热力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 面,则()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气流①从高压流向低压 8. 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使地表崎岖不平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9. 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洋流②为寒流,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该环流在北半球 C.洋流③沿岸有渔场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东北师范大学现代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测试题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平亢地 2. 水迁移元素 3. 自然区 4. 地球表层 5. 自然地理区划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自然地理系统的功能可分为如下四种:()、()、()和()。 2.地球表层的界限是上至(),下至()。 3.()圈是游离氧的主要“仓库”,而()是生产游离氧的主要“工厂”。 4.()反馈的作用是自我组织,()反馈的作用是自我调节。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是自然地理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A.大气 B.岩石地形复合体 C.水分 D.有机界 2.地球表层的能量基础是() A.太阳能 B.生物能 C.水能 D.风能 3.自然地理综合体的最小单位是() A.自然区 B.限区 C.相 D.地方 4.当一个系统对周围环境输出过多的能量和物质,从而使系统因满足不了最低需求而使系统受损,这种损伤功能类型称之为()A.进料过多 B.泄漏 C.进料不足 D.阻塞 5.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包括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下列那种不是对地带性单位的划分?() A.自然带 B.自然亚地带 C.自然地区 D.自然地带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水在自然地理系统中有何作用? 2. 自然区的基本特征。 3.地球表层整体性的表现形式。 五、论述题(共30分) 黑土退化原因分析 试卷一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 平亢地:排水良好,既没有强烈的侵蚀,也没有明显的堆积,土壤颗粒粗细适中,地下水埋深较深,不影响土壤发育。该地段的地方气候可代表当地的大气候;有良好的养分平衡量条件。 2. 水迁移元素:以简单的或复杂的离子或分子状态,通过水圈进行迁移的元素。 3. 自然区:是在发生上相同又能表现自然地带特征的区域。在它的范围内可观察到地质构造、地形形态、地表水和地下水、地方气候、土壤类型、生物群落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组成的综合体有规律地典型地重复出现。 4. 地球表层:是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通过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组成的有一定结构能完成一定功能的整体。 5. 自然地理区划:一方面要把具有历史发展的共同性和有规律的地域联系的自然地理单元自下而上地合并联结起来,另一方面要根据发展的共同性、自然结构的相似性和自然地理过程的统一性,将区域内部相似性最大、差异性最小,而与其外部相似性最小、差异性最大的地方自上而下地划分开来。 二、填空题 1. 自然地理系统的功能可分为如下四种:(供给功能)、(处置功能)、(抵制功能)和(保存功能)。 2. 自然地理系统的界限是上至(对流层顶),下至(沉积岩石圈)。 3. (大气)圈是游离氧的主要“仓库”,而(绿色植物)是生产游离氧的主要“工厂”。 4. (正)反馈的作用是自我组织,(负)反馈的作用是自我调节。 三、选择题 1.B 2.A 3.C 4.B 5. C

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考研笔记

第二章地壳 1)克拉克值(元素丰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重量百分比 2)地壳中O、、占地壳重量82%以上 1)类型:大陆和大洋两种地壳类型(过渡地壳) 大陆型地壳平均厚度约33,随近海平面厚度较小,深入内陆及高原厚度增大大洋型地壳厚度小,平均为7.3 2)结构:地壳分为上下两层,两者界限是二级不连续面——康拉德面 上层地壳为硅铝层,包括沉积岩层和下伏花岗岩层,又称花岗岩层。在大洋底部缺失,因此认为花岗岩层是不连续的圈层 下层地壳为硅镁层,又称玄武岩层, 3)大陆、海洋区别: 厚薄;大陆型玄武岩上有很厚的沉积盖层及下伏花岗岩层,形成“双层结构”(上下层地壳齐全);海洋型玄武岩之上只有很薄或根本没有花岗岩层,大部分为“单层结构”(上层地壳缺失)。 4)地壳运动因素之一:垂直、水平方向物质分配不均匀性 1)概念: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自然产物。是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 位。 2)矿物是地壳各种元素的存在形式,化合物/单质,固体/液体,每种矿物都有 其特有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3)岩石: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是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地壳物质。

4. 岩浆岩 1)岩浆的黏度与硅酸含量有关,少为基性岩浆,黏性小,多为酸性岩浆,黏性 大。岩浆岩中2含量最多,依据硅酸饱和程度,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四大类 2)侵入岩:岩浆上升到一定位置,上覆岩石的外压力大于岩浆的内压力,使之 停滞,结晶,形成侵入岩(岩浆的侵入作用)。根据其在地表深度分为深成岩和浅成岩 3)喷出岩(又称火山岩):岩浆冲破上覆岩层喷出地表而形成的岩石。 4)玄武岩是基性火山岩,花岗岩是酸性侵入岩 5. 沉积岩 1)概念: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 经过外力作用、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2)区别:成层产状和外动力成因,是区别于变质岩和岩浆岩的最主要特点。 3)沉积层理:沉积岩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和粒度等在岩石垂向上的变化所显 示的成层特征。划分为:水平、倾斜、交错的几种类型。 4)沉积层面:沉积过程中由自然作用产生在沉积岩层面上的痕迹称为层面构 造。 5)根据成因不同,沉积岩分为碎屑结构、泥质结构、化学岩结构和生物岩结 构。 根据结构不同,分为碎屑岩、黏土岩、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 6)沉积岩相:见后面 6. 变质岩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综合练习题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综合练习题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第六章测试题 1.读亚洲河流、气候分布图,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成员,认真研究了下面两幅图,从中获得了一些地理信息,其中正确的有() ①赤道横穿亚洲东南部②亚洲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③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④亚洲气候复杂多样,有世界上所有的气候类型⑤亚洲的大河都发源于中部山地,注入太平洋和印度洋⑥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A.①③④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⑥ 2.有关亚洲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大河自东向西注入大西洋 C.位于亚欧大陆西部 D.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 3.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面积最大的洲 B.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 C.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着 D.受地形的影响,多数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4.“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下列关于亚洲突出的地理特征,你认为正确的是() A.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大洲 B.是世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 C.河流呈放射状流入海洋,澜沧江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D.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大洲 5.亚洲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大西洋西岸 B.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C.河流呈放射状从中部流向周边海洋 D.气候复杂多样、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最广 6.随着中国、印度等亚洲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亚洲的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下列有关亚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部分位于寒带 B.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C.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D.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面积小,季风气候不显着 7.有关亚洲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大河自东向西注入大西洋 C.位于亚欧大陆西部 D.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 8.有关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大西洋 B.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C.气候类型单一,季风气候分布广 D.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青藏高原 9.亚洲面积和地势起伏特点对亚洲地理环境产生很大影响。下面对亚洲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类型单一 B.地形类型单一

高考自然地理100题整理含答案

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地理综合测试 姓名学号成绩 范围:地图与地球、地球与宇宙、岩石与地貌、大气与天气气候部分内容满分100分 文组织共同发起,主题是“探索我们的宇宙”,希望通过星空探索,帮助人们重新认识他们在宇宙中的位置。 1.下列有关恒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炽热的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 B.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呈云雾状外表 C.与星云比恒星具有质量小、体积小、密度小的特点 D.在天空中的位置固定不变 2.在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球的天体系统层次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总星系 (二)2010年1月1日和15日天象奇观“月偏食”与“日环食”分别上演。 3.1月1日的月相应为 A.满月 B.新月 C.蛾眉月 D.下弦月 4.发生月食的当天,月球上中天时刻为 A.夜半 B.傍晚 C.黎明 D.正午 5.发生日环食的必要条件是 A.日地月基本在一条线上,地球在中间 B.日、地、月基本在一条线上,月球在中间C.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D.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 (三)经过4天昼夜奋战,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于当地区时2009年11月16日1时圆满完成在长城站(62°13'S,58°58'W)的物资卸运任务,离开长城站奔赴中山站。 6.此时北京时间约为: A.16日12点 B.16日13点 C.15日11点 D.15日14点

7.南极考察队员们遇到的危险有: ① 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 ② 积雪覆盖的冰隙随时都有可能吞没队员 ③ 酷冷的严寒,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 ④ 整个南极洲上碰不到任何人,无法求援 ⑤ 随时会遭到熊的袭击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⑤ (四)右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③位于北回归线。 8、此日,①地的日期为 A 、3.21 B 、6.22 C 、9.23 D 、12.22 9、此刻,①、④两地的太阳高度分别为 A 、66°34′,90° B 、0°,23°26′ C 、0°,66°34′ D 、23°26′,66°34′ 10、某日,②地的日出时刻为北京时间6:00,此日,当②地日落时,④地的地方时为 A 、1时 B 、7时 C 、13时 D 、19时 (五)下表是2009年某日我国三个地点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 11.下列节日最可能出现在表中所示日期前后的是 A .儿童节 B .五一劳动节 C .元旦 D .清明节 12.表中三个地点纬度排列由高到低依次是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②③① 13.表中①地位于②地的方向是 A .东北 B .西南 C .东南 D .西北 (六)下表是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R )和正午 14A .②④①③ B .③②①④ C .④③①② D .①③④② 15、④地的最短昼长为 A .8小时31分 B .9小时9分 C .10小时42分 D .11小时22分 16、当国际标准时为10时24分,①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则①地的经纬度可能为 A .43°26′N ,156°E B .23°26′N ,24°E C .20°S ,24°E D .46°34′S ,156°E (七)图一为晨昏线与北半球纬线圈相切点P 的纬度年变化示意图,图二为太阳直射点Q 位置周年变化图。 17、图一中①~⑤代表一个回归年中P 点五个的纬度位置,图二中a~e 代表一个回归年中Q 点的五个纬度位置,下列关于PQ 两点位置相关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P 点位于①时,Q 可能在a 处 B .P 点位于③时,Q 可能在b 处 C .P 点位于④时,Q 一定在c 处 D .P 点位于⑤时,Q 一定在d 处 18、下列关于P 点的纬度变化与现象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00W 66034’N

综合自然地理复习

综合自然地理复习 一、名词解释 1.地理节律: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随时间的演化而表现出的周期性规律称为地理节律。2.整体性:整个物质世界是一个开放系统,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双列系统:分别按照地域的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与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所拟定的两种并列的等级系统。 4.地质循环:在自然地理系统中,岩石圈的内部以及与其环境之间所存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过程,称为地质循环。 5.节律性:把由自然地理过程的循环和振荡引起的随时间推移而有规律演替的现象,称之为节律性,或周期性。 6.水平地带性:由赤道向两极,从沿海向内陆沿水平方向呈带状的地域分异,是纬度地带性与干湿度地带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的统称。7.综合自然区划双列系统:双列等级系统是把各级地带性单位和非地带性单位并列的等级系统,其理论基础是以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为两种互不从属的规律作为前提,双列系统中的地带性单位是以表现地带性规律为主的单位,非地带性单位则是以表现非地带性规律为主的单位。 8.土地评价:土地评价是根据具体的生产目的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及生产性能进行评定的过程。 9.开放性:系统不断地与外部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10.耦合性:自然地理系统中任何一种组分同时要受到多种层次节律的作用,这种节律在地理事物上得到巧妙的耦合,使地理事物不断向前进化。 11.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随纬度的变化而发生的水平地带性分异。12.单列系统:综合反映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综合自然区划单位的统一的综合自然区划单位等级系统。 13.土地:土地包括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壤、基础地质、水文和植物,还包括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当前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以及动物就目前和未来人类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响。 14.自然地理系统: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的大气、水、岩石、生物以及其他派生的自然物质共同组成的整体,这样的物质整体,与外界环境保持着不断的物质能量交换,使其内部维持着有序的结构和稳定的功能,是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体系,这个特殊的物质体系,我们称之为自然地理系统。 15.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沿地表按一定方向发生水平分化的现象叫地域分异。支配这种分化现象的客观规律称为地域分异规律。16.主导标志法:这是贯彻主导因素原则经常运用的方法。区划时,通过综合分析选取某种反映地域分异主要因素的自然标志或指标,作为划定区界的依据。 17.土地潜力评价:通过对土地自然要素(土壤、气候、地形等)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综合特征的评价,揭示土地生物生产力的高低和土地的潜在生产能力。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自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次生自然环境 “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三层次”: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部门地理学 “三重性”: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地理学研究、区域地理学研究 “表层”的别称:“地理圈”、“地理壳”、“景观壳”、“地球表层” 部门自然地理学:气候学、地貌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 宇宙天体:恒星、行星、卫星、陨石、小行星、彗星、星云、等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类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被规定为矮行星) 地球的三个切片:赤道面(与地轴垂直所截出最大截面所在面)、黄道面(地球轨道所在面)、白道面(月球轨道所在面) 科里奥利力方向:南左北右 地球圈层内三圈:地核、(古登堡面)、地幔、(莫霍面)、地壳 地球圈层外三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地理学六圈层: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智慧圈 陆地水: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地下水、矿物水 海陆两半球:海半球(新西兰东南)、陆半球(法国南特附近) 大洲分界:(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欧非)直布罗陀海峡;(亚美)白令海峡;(美洲)苏伊士运河; 岛屿:大陆岛、海洋岛(火山岛、珊瑚岛) 造岩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钛、氢、磷、碳、锰…… 造岩物质:硅酸盐类、含氧盐类、氧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硫酸盐、卤化物、单质 造岩矿物:石英、云母、长石、普通辉石、普通角闪石、橄榄石 岩石种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浆岩(按矿物分):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超基性岩 岩浆岩(按形成分):喷出岩、侵入岩 岩浆岩构造:块状构造、斑杂构造、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杏仁状构造 沉积岩:碎屑岩类(砾岩&角砾岩、砂岩、粉砂岩)、黏土岩类(钙质页岩、铁质页岩、炭质页岩)、生物化学岩类(硅质岩、石灰岩、白云岩) 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接触热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超变质作用) 构造运动特性: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匀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 构造运动基本方式:水平运动、垂直作用 沉积建造:地槽型建造、地台型建造、过渡型建造 地层接触关系:整合、假整合、不整合、侵入接触、侵入体的沉积接触 地质构造: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 水平构造:桌状地台、平顶山、方山 倾斜构造:单面山、猪背岭 褶皱构造:向斜山、背斜谷、背斜山、向斜谷 断裂构造:一线天、试剑石、断层崖、断层三角面、断层悬谷、错断山脊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题(附答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题(附答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题 1.(2011年高考广东卷)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2011年高考江苏卷)图7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2.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B.坡向朝南,纬度低 C.坡度大,纬度低D.海拔高,降水多 3.我国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的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B.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 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D.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 (2011年高考四川卷)表1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4-6题。 地点纬度气温(℃)降水量(mm) 一月七月一月七月全年 ①23°08′13.328.440.0210.01614.1 ②39°48′-4.726.0 2.6196.0682.9 ③48°58′ 3.518.454.353.6647.4 ④54°17′ 1.813.4225.0117.02399.0 4. A.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B.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