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波(声音)科学练习

初三波(声音)科学练习
初三波(声音)科学练习

初三波(声音)科学练习

一、考纲

1、理解声音发生的基本机理并能理解人耳是怎样听到听到声音的。

2、理解声音的传播是一种振动形式的传播,利用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3、知道在不同的物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在150C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4、知道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个基本特性并能区别

5、能区别乐音和噪声的危害,知道防止噪音的危害,知道防止噪音的途径。

6、了解超声波与次声波及其应用。

二、基础练习

1.声音是由物体的而产生的,声音以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必须依赖于,不能传声。

2、听觉的形成:经过→外耳道→引起的振动→放大声音(产生兴奋)→听神经→神经中枢,形成听觉。

3.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B.声音不能在墙壁中传播

C.要想听到声音,必须有振动的物质和传播声音的物质

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4.下列物质中,声速最小的是()A.水B.空气C.松木D.钢管

5.把人耳贴在装满水的一根长铁制水管的一端,在水管的另一端用铁锤用力敲击,人耳可能听到的情况是()

A.先听到沿铁管传来的敲击声,最后听到水管中水传来的敲击声

B.先听到沿铁管外空气中传来的敲击声,最后听到水管中水传来的敲击声

C.由于声音沿铁管和空气同时传来,因此只能听到一次敲击声音

D.人耳先后听到三次传来的敲击声

6.乐音的三个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来传播.

7.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______________,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_有关.

8.往暖水瓶中灌水时,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_________变化来判断暖水瓶中水的多少;听音乐时,我们能分辨出小号声和钢琴声,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9.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但我们看到蝴蝶翅膀在振动时,却听不到因翅膀振动而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20Hz。这种听不到的声波有很强的破坏性,在这次“5·12”汶川大地震时,600多公里之外的贵阳也有不少市民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就与这种声波有关,我们将这种声波称为声。

10.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___分贝.

11.对噪声污染的治理,主要是消除或减弱噪声,减弱噪声的主要途径有三条:在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这是在控制;使装有噪声声源的厂房的门窗背向居民区,这是阻断;另外还可戴上耳塞,减弱传入人耳的噪声,这是在处减弱噪声.

12.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小小的“降

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三、提高练习

1、右图是人耳结构图,请读图填空:

(1)①是,④是,⑤是,它们共同构成了。(2)⑦内有感受器,⑧内有感受器,这两

类感受器神经纤维合在一起组成了位听神经。

(3)声波引起鼓膜振动,经传到内耳。

(4)当飞机下降时乘客常要咀嚼糖果并不断吞咽,其目的是使

开放,使空气由咽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以保持鼓膜内外

______________。

2、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

A.耳廓 B. 鼓膜 C. 听小骨 D. 耳道()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4、下列有关声与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是一种波 B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D超声波常用于医学上的辅助诊断

5、宇航员在太空中谈话常用一根棒接触,原因是()

A.防止两人分开B.示意谈话内容

C.作传声媒介D.防止意外事故

6.星期天,小林随着爸爸到郊外鱼塘中钓鱼,小林非常兴奋,大声地叫喊。刚要上钩的鱼都被叫声吓跑了,这说明 ( )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声音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传播

C.水不能传播声音 D.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7.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

D.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

8.要使胡琴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高,应采取的方法是() A.拉紧弦线 B.放松弦线

C.增加发声部分弦的长度 D.用一根粗弦代替原来的弦

9.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为440赫兹;采过花蜜后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为300赫兹,因此有经验的养蜂工人一听飞行的声音就可判断蜜蜂是否采过蜜,他是根据声音的()A.音调不同,采过蜜的音调高B.响度不同,采过蜜的响度大

C.音调不同,采过蜜的音调低D.音色不同,采过蜜的响度大

11.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声速 ( )

12.噪声对人的危害非常大,怎样减弱噪声,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下列哪种方法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 )

A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具

B .戴上防噪声耳塞

C .道路两旁植树造林

D .公路两旁建隔音墙

13.在音乐简谱:1=C ︱61 73 3︱35 36 6︱,这里不同的数字代表了不同的 ( )

A .音调高低

B .响度大小

C .音色

D .声音长短

14.大剧场的四周墙壁要修得凹凸不平,目的是 ( )

A .增强声音的反射

B .减弱声音的反射

C .为了装饰剧场,美观漂亮

D .为了增大音量

15.“……驻足倾听,隐隐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起来,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对文中“隐隐传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空气可以传声

B .锣鼓声响度很小

C .观察者离声源很远

D .锣鼓声传播速度很小

16.大地震中有些幸存者,在废墟中是通过敲打铁管而获得营救,他们是利用铁管的 ( )

A .导电性好

B .导热性好

C .传声性能好

D .硬度大

17.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改变音调

B .改变响度

C .改变音色

D .改变频率

1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 .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19.观察下表,试写出两个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结论.

结论:例: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1)

(2)

20..如图所示是猫、蝙蝠和海豚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请你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①、三种动物相比较,发声频率范围最小

的动物是___________。

②、假如猫、蝙蝠和海豚进行一次聚会,

海豚在会上作主发言,为使三者都能听到

海豚的讲话,那么,海豚讲话时的发声频

率范围应是___________Hz 。

21.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

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戊:将两张课桌紧紧在挨在一起和将两张课桌隔开,一位同学分别在一张桌子敲一下,另一位同学在两种情况下听到声音的时间不同。

1)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的实验是;

2)甲实验说明了。

3)戊实验说明了

19、[2010·湖州] 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

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

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

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铁桥长153m,在它的一端用锤敲一下,另一端将耳朵贴在桥上的人听到两次敲击声,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是0.42s,求声音在铁中的传播速度?

21.(2011年河北省,第26题)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 Z到20000H Z。低于20 H 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 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受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 m。

22.(2011山东省荷泽市,第19题)很多同学有过疑问“声音具有能量吗?

它具有的能量与声音的响度和频率是不是有关呢?”某同学对其中两个问题

进行探究,实验装置A为一个圆筒,它的一端用剪成圆片的挺直的纸(纸的

中间剪一圆孔)粘牢,另一端用塑料薄膜包住并绷紧,用橡皮筋扎牢。B为一

为保证每次实验声音的频率相同,你的做法是

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

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 第一单元植物复习提纲 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4、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 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1、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14、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5、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9、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20、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第二单元动物复习提纲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4、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 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6、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7、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8、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六只(脚)。 9、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键入文字]

声音训练方法

声音训练方法 第一、口部训练 口腔灵活,说话才利索。有没有感觉早晨起来说话没有下午或者晚上那么顺当?当然了,嘴巴肌肉休息了一晚上,当然没那么灵活。所以做做口腔体操,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嘴巴—— 1、口的开合练习 张嘴象打哈欠,闭嘴如啃苹果。开口的动作要柔和,两嘴角向斜上方抬起,上下唇稍放松,舌头自然放平。做这个练习,克服口腔开度的问题。 2、咀嚼练习 张口咀嚼与闭口咀嚼结合进行,舌头自然放平。 3、双唇练习(这个练习还有助于女孩子美唇啊,呵呵) 双唇闭拢向前、后、左、右、上、下,以及左右转圈双唇达响 4、舌头练习 舌尖顶下齿,舌面逐渐上翘 舌尖在口内左右顶口腔壁,在门牙上下转圈 舌尖伸出口外向前伸,向左右、上下伸 舌在口腔内左右立起 舌尖的弹练,弹硬腭、弹口唇 舌尖与上齿龈接触打响 舌根与软腭接触打响 第二、气息控制训练 没有气息,声带不能颤动发声。但只是声带发出声音是不够的。想要嗓音富于弹性、耐久,需要的是源源不断供给声带气流。我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气息控制的方法,帮助大家控制气流,进而控制声音。 一、胸腹联合呼吸法 吸气后两肋扩大,横膈膜下降,小腹微收。 胸腹联合呼吸法是朗读时应该掌握的方法。这种呼吸活动范围大、伸缩性强,可以使气息均匀平衡。理想的状态是做到“吸气一大片、呼气一条线;气断情不断,声断意不断”。 练习方法: 1、慢吸慢呼 总体的要求——站稳,双目平视前方,头正,肩放松,象在旷野呼吸花香一样,慢慢吸足气。要感觉到腰腹之间充气膨胀,气入丹田,但是要收小腹。保持几秒后,轻缓呼出。 可以在呼气的时候加入以下练习:呼气时练习xiao lan(拼音小兰),一声声渐渐远去;或者数数1、2、3、4……,嘴上用力,发音之间不要闭住声门,不要跑气换气,数得越多越好。 2、快吸慢呼 快速短促地吸气,并保持气息;呼气时缓缓呼出,配合声音,平稳均匀。培训讲课过程经常用到这个方法。呼气时,可以通过以下发声练习: 巴拔把爸低答底大 夸大上声练习:好美满想仰场…… 换气练习:广场上,红旗飘,看你能数多少旗,一面旗,两面旗,三面旗,四面旗,五面旗…… 相声小品里的“数来宝”经常用这个形式,大家可以观察演员的呼吸。

教科版小学科学《声音的变化》说课稿

教科版小学科学《声音的变化》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变化》。 一、先说教材 在前两课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初步感受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然而,当我们观察一个发声物体时,常常看不到这个物体的振动。在本节课中,通过对身边一些发声物体的观察,将让我们明白物体的不同振动状态跟声音的变化是有联系的。 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声音就越低。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音量与音高的科学概念,掌握音量和音高的变化跟物体振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二、说学情 四年级学生对于声音是不陌生的。但是,孩子们往往会将音量与音高混淆不清,就无法分清物体在振动时产生的现象,更不能把看到

的现象总结成规律,所以如何引导学生“ 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我就地取材,通过对身边发声物体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来认识音量和音高的变化。本节课,我适当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主要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亲身体验获得相关知识。 学法:主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实验体验法、对比研究法和分析归纳法。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四、教学过程设计(这里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一)、激趣导入 音乐中的音阶对于同学们并不陌生,我先让一个同学唱do、re、mi、fa、sol、la、si、do,再让全班同学齐唱,然后提问:这几个音有什么不同吗?大家一起唱跟一个人唱相比,声音有何不同?引出声音有强弱,即音量;声音有高低,即音高。那么,声音的强弱、高低到底是如何变化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声音的变化”,板书课题:声音的变化。 设计意图: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里从同学们感兴趣的音阶演唱入手,调动起学习的兴趣,迅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面来,并且从中初步感受到声音强弱与高低的变化,从而顺利导入本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 (二)积极参与,实验探究

教科版科学四上《声音的变化》

一、回顾、导入(3分) 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证明:声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物体的振动。同时我们还知道可以用,高低、强弱(大小)来描述声音的特点和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声音变化”的秘密。(出示课题:声音的变化。) 二、观察比较声音强弱(大小)的变化(12分) 1、下面我们做个拍手游戏,你们想做么? 先来听听我拍手的声音有什么特点?(声音由弱变强,由强变弱。)刚才我的拍手声有什么特点?(强弱不一样,由弱变强,又由强变弱。)---出板书:“声音”、“强”、“弱” 你想亲自做做这个活动么?请你根据我的手势(演示强弱手势)表现出不同的拍手声,你能做到么?(演示:“强”、“弱”、“停”的手势。) 你们是怎样控制掌声强弱的呢? (我特别使劲的时候掌声大、热烈;我用劲儿小的时候,掌声就小、弱。)你们还想接着做游戏么? 2、我们再来做个游戏---拍桌子,(示范拍桌子的动作、用全手掌伸平和速度)这次谁想用刚才李老师的手势指挥大家做这个游戏。 请一位同学来指挥,老师做到同学的位置上和大家一起做这个游戏。 请指挥的同学评价:你认为大家做得怎么样?为什么? 我们是怎样控制拍桌子声音的强弱变化的?

(他给我们强的手势的时候我们就使劲儿拍,弱的手势候就轻点儿拍。) 你能说说:声音强弱与力度大小有怎样的关系么?(板书:力度)你可以用“当……时,声音……”的关联词把话说完整。可以自己小声说一说。 当用力大的时候,声音就强;当用力小的时候,声音就弱。 板书:力度声音 大强 小弱 3、观察声音强弱变化中振动的变化 我们都知道,声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物体的振动。(板书:振动)那随着声音的强弱变化,物体的振动会不会发生变化呢? (会,声音大的时候,振动得厉害;声音小的时候,振动得小。)下面我们再来拍拍桌子,我请绿豆来帮个忙,你们想想怎么让绿豆来帮助我们观察桌面振动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回李老师给你们声音强弱变化的信号靠它---木鱼儿,(演示声音强弱)这回你的眼睛要认真仔细的观察桌面上的绿豆,根据绿豆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请把你看到的现象在记录单上选一选。 (当我使劲儿拍桌面时,看到绿豆蹦得(剧烈、微弱),说明桌子振动得(大、小);当我轻轻拍桌子的时候,看到绿豆蹦得(剧烈、微弱),说明桌子振动得(大、小)。)

四年级上册科学练习-3.4《设计与制作:我们的小乐器》l人教版

3.4 设计与制作:我们的小乐器 一、填空题。 1、利用(),可以制作一件小乐器。 2、在制作小乐器之前,先要做一个初步的(),再寻找合适的()。 3、在收集到材料后,根据()制作小乐器。 4、将5个大小不同的小鼓绑在一起就制作成了一个简易的()了。 5、在制作过程中,如果觉得不满意,可以进一步()。 二、判断题。 1、在制作乐器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改进做好自己的小乐器。() 2、乐器的音准,在制作过程中就能准确达标。() 3、在制作小乐器时,可以不用设计图,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4、敲打饭碗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5、可以根据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来确定小乐器的制作方法。() 三、单选题。 1、下列乐器中属于吹管乐器的是()。 A、长笛 B、吉他 C、钢琴 2、下列乐器中属于打击乐器的是()。 A、二胡 B、架子鼓 C、排箫 3、如果想制作一面小锣,你会选择()。 A、小铁盘 B、吸管 C、纸盒 4、如果想制作一个小排箫,你会选择()。 A、纸杯 B、橡皮筋 C、吸管 四、简答题。 1、自制小乐器有哪几个步骤,请简要说明? 2、“我的小乐器”评价表要从哪几个方面对自制小乐器进行评价? 3.4 设计与制作:我们的小乐器答案

一、填空题。 1、废旧材料 2、设计材料 3、设计图 4、架子鼓 5、改进设计 二、判断题。 1、√ 2、× 3、× 4、√ 5、√ 三、单选题。 1、A 2、B 3、A 4、C 四、简答题。 1、答:自制小乐器分为四个步骤,依次为设计、制作、演奏和改进。 2、答:1、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2、能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 3、乐器优美获得大家认可; 4、外形美观制作精致; 5、材料环保成本低。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各单元练习题

【精品文档】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题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 1、()、()、()、()、()、()、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水生植物有(),(),(),()等。 3、像狗尾巴草这样的植物叫()植物,它的茎叫()。 4、陆地上生长的植物叫()植物,水中生长的植物叫()。 5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6、叶是由()和()两部分结成,叶片上有()。 7、拓印树皮:把白纸()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按压,再平捏蜡笔在()涂擦,使凸起的部分()颜色。 8、植物的生长一般要经过()、()、()、()等过程。 9、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10、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和()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带着目的去观察大树,才能发现更多。() 2、大树和小草的茎都一样坚硬。() 3、车前草和水花生都是水生植物。() 4、浮萍不需要土壤也能生长。() 5、春天是树木落叶的季节。() 6、新鲜的树叶是黄色的。() 7、菊花一般在秋天才开花。() 8、有的树生长时间长,永远都不会枯死。()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些大树看不到它的根,它应该()根。 A、有 B、没有 2、蒲公英属于() A、木本植物 B、草本植物 3、不属于陆生植物的是()。 A、玉米 B水葫芦 C、狗尾草 4、植物的叶是()。 A、有生命的 B、无生命的 5、树叶变黄的季节是()。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6、陆生植物的生长()水份。 A、需要 B、不需要 7、变硬的树叶一般是()。 A、绿色的 B、枯黄的

《嗓音训练》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嗓音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I 课程实施细则 一、教师信息 姓名:朱玲莹、施国新职称:助教、教授 办公室:教苑楼A107室电话:********、******** 电子信箱:*********@https://www.360docs.net/doc/dc1129200.html, 答疑时间:课前或课后45分钟现场答疑;邮件、微信工作时间外答疑 二、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嗓音训练 课程名称(英文):Voice Training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实践性环节课程类别*:□学术知识类■方法技能类□研究探索类□实践体验类 课程代码: 周学时:4 总学时:64 学分: 2 先修课程:无 开设专业::表演 三、课程简介 作为表演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嗓音训练课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课程改革期间。纵向来看,推翻多年以来单一地以专业美声教学形式来进行戏剧表演专业演员的

声音训练的教学形式;提出“声、台、形、表”中的“声”应该定义为声音而非声乐,声乐只是作为手段而非目的的立场,都是重大的专业课程改革举措。横向来看,如何训练戏剧表演专业的演员在舞台上能说会唱已不是我们一个院校所面临的问题,已经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戏剧表演界都关注的一个难题。 四、课程目标 通过对戏剧表演专业的学生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进行嗓音能力的训练,从而使之在表演过程当中能根据环境、角色、情绪等各种因素,对声音做出自如的控制,做好语言的最佳载体则是我们这门课所要达到的目标,总结归纳为声 音洪亮 至远、音色可塑丰富、嗓音持久耐用——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五、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

六、修读要求 本课程属于技能基础课程,课外每天保证1小时的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基本功训练需达标;声乐演唱(把握音准节奏,有感情地背唱);朗读(在音量、音调、音色、音质上调控自如)。 学习标准:培养对艺术的敏锐度,对生活情趣的观察力,赋予正确的审美标准。

小学科学声音的变化教案

四年级上册三单元3课声音的变化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 过程与方法: 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准备】 材料:10把钢尺、8个同样的瓶子内装有不同量的水、课件、10根橡皮筋、4个长短不同的铁钉、鸡蛋纸框,4跟粗细不同的钢管、小鼓一个,泡沫碴一小块,音叉一个,有绳子的乒乓球一个、铁架台一个 【教学过程】

一、引入:1、非常小声的问一个同学“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2、你听到老师说的么 3、大声的问这个同学: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4、学生用一般的音量回答后,老师说:刚刚我说的声音小了你没听见,现在你说的声音也不够大,同学们没听见,你大声一点! 5、在刚刚这个过程中你们有没有发现声音有什么变化(大、小、强、弱)板书强弱 6、有没有同学能给我们用自己身体的部位来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声带发声、手掌鼓掌) 二、声音强弱变化的研究 1、我们在2课时了解到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对不对,那么声音的强弱变化又是怎么造成的呢你们想知道吧 2、今天我再次给大家带来了研究的器具:钢尺 3、还记得怎样让钢尺发出声音么 4、这节课不光要让钢尺发出声音。还要让他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观察记录。一起来看看黑板(出示幻灯片课件中实验任务)上面你们要做的任务。让学生齐读 5、逐一分析实验任务的内容:怎样做到轻轻和用力拨动。观察尺子的振动幅度是指什么。注意倾听尺子发出声音的什么变化。轻轻拨动和用力拨动这两次实验时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要注意什么。拨动时怎样避免发出另外的尺子撞击桌面声音。 6、分发实验器材,学生实验。老师指导

科学练习1

科学练习1 一、选择 1、古代,人们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有无马群到来。 运用的原理是: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B) A.慢 B.快 C.一样 2、在罐子中悬挂着一个电铃,如图,打开电铃,再逐渐抽去罐 子里的空气,可以观察到铃声( B) A.越来越强 B.越来越弱 C.强弱不变 3、下面是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时不同阶段的图片,按溶解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B) ①②③ A. ①③② B. ②①③ C. ①②③ 4、下列图中属于卷云的是(C) A. B. C. 5、下面是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 A.摩托车消音器 B.道路隔音板 C.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6、吃火锅时,不用往锅里继续放盐,可汤越吃越咸。这是因为( B) A.汤上面淡下面咸 B.汤里的水分蒸发导致 C.锅底的盐没有溶解 二、资料阅读 (一)CCTV10《大真探》是深受大家喜欢的野外求 生节目,里面有这么一个场景:一位探险家在荒岛 上寻找水源,只发现一个浑浊不堪的小水潭。于是, 他找来颗粒大小不同的石子、沙子和松针,装在布 袋里做成了一个装置。 7、运用装置,他能将( C )从水中分离出来。 A.落叶 B.小鱼残骸 C.落叶和小鱼残骸 8、但用这个装置获得的水并不洁净,可以用加热的方法帮助 杀灭细菌。使用酒精灯时,我们常用右图中的( A )加热。 9、使用酒精灯时,方法正确的是(C)。

A.用酒精灯点燃酒精灯 B.用嘴吹灭酒精灯 C.用灯帽熄 灭酒精灯 10、如果有酒精洒到灯外燃烧,应该用(C)。 A.水浇灭 B.用物体扇灭 C.湿抹布盖灭 11、他用另外方法获得了一些洁净的淡水,煮汤补充能量。他在水中 加入适量食盐,(C )杯中食盐溶解的最快。 A. B. C. 10℃40℃40℃ 12、等食盐完全溶解后,盐水( C)。 A.中部最咸 B.底部最咸 C.各个地方都一样咸 13、他在汤中倒入橄榄油,静置后发现油都浮在汤的上部,说明橄榄 油( A )溶解在水中。 A.能 B.不能 C.无法确定能不能 三、实验分析 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杯子,制成一个“土电话”。 14、他们相距5米,小明轻声讲话,小刚也能听得很清楚,这说明声音可以在棉线中传播。 15、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了棉线的中间,小刚发现听到的声音远不如刚才那么清楚了,这是因为手让棉线上的声音振动停止或减弱。 16、相同的距离,小明用相同强弱的音量说话,改用铁丝连接,则小刚听到的声音更大(选填“大”或“小”),这说明金属传播声音的效果比棉线好(或者传播声音更快)。 17、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18、耳朵中的(C )可以将声音转化为振动。 A.耳蜗 B.听小骨 C.鼓膜 19、长期使用耳机听悦耳动听的音乐,对身体是(A ) A.有害 B.有益 C.无益也无害 20、现实生活中,人们有哪些减少噪音,保护耳朵的方法。(至少写2个方法) ①控制音量②隔音墙③戴上保护装置等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练习题

三年级科学上册练习题班姓名 一单元 一、填空题 1、()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并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2、英国医生罗吉特发现了人眼具有() 3、()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二、判断题 1、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 2、物体上轻下重,就不容易倒。() 3、我们探究世界的活动与科学家的工作没有关系。() 4、科学探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得出结论并不容易。() 三、你喜欢或你知道哪些科学家?写出他们的名字。( )( )( )( ) 四、写出你已知道的科学探究步骤。()—()—()—()二单元 一、填空题 1、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有:()()()() 2、在下面圆圈里的恰当位置填写: 二、判断观察活动中下列行为是不是正确 1、注意安全。() 2、不惊吓小动物。() 3、可直接触摸、抓举动物。() 4、保持安静。() 5、外出观察要获家长同意,或者有成人陪同。() 三、问答题 1、分别写出你认识的动物、植物(每种写5个) ()()()()() ()()()()() 2、给下列动物分类:鸽、海鸥、螳螂、斑马、乌龟、非洲象、大熊猫、娃娃鱼、蜻蜓、蛇、蛙。 哺乳动物()()() 鸟()() 昆虫()()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三单元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水是白色透明的物体。() 2、污水排放到江河湖海对我们的生活没有影响。() 3、固体、气体、液体都有可能溶解在水里。() 4、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用不完。() 5、不了解的物体,我们不能随便闻或尝。()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能溶解在水里的物质是() A 木屑B 洗衣粉C沙子D面粉 2、在水中能够发生毛细现象的物质是() A 塑料B铁丝C纸巾D 卵石 3、在装满水的杯中加入曲别针,水溢不出来的原因是水有() A 浮力 B 溶解性 C 压力D表面张力 4、我们家乡的水资源是() A 丰富B 缺乏C 一般D不关我的事 5、人体内含有水分约是() A 65% B 85% C 95% D 100% 三、回答题 1、为什么砖铺的地面容易反潮?() 2、自然界水污染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3、为了避免污染发生,我们应该怎么办?() 四单元 一、填空题 1、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我们称为();加工处理来自大自然的材料,材料的性质特点发生了改变,这样的材料我们称为()。 2、大多数纸的主要原料来自(),()()()也可以用来造纸。 3、()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合成纤维,它是从()中提炼出来的。 4、我们采用()()()等方法,发现了金属的性质有()()()等。 5、塑料最大的缺点是()。 二、连线题 把材料的名称与它的特点用线连起来。 结实 较为结实 棉线吸水性强 吸水性弱 燃烧时散发出烧纸的气味 人工合成纤维燃烧时散发出刺鼻气味 燃烧灰烬成团,颜色发黑 燃烧灰烬分散,颜色发白

教师的科学发声训练和保养

【摘要】教师的嗓音需要着意保护。因为在教学工作中,健康的嗓音是做好工作必须依赖的物质基础。而教师职业需要大量的利用嗓音,那么,就必须掌握科学用嗓的规律,注意用嗓的保健。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较之其他专业的教师更深感科学发声训练和保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教师嗓音科学发声训练保养 教师每天都需要在大量的时间中通过声音讲课与做学生工作,因此,用嗓的量和度都要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们要多并大好几倍。如果用嗓不当,或者只用声不练声,或者发生其他一些病理原因,就会造成嗓音的质量下降,讲不响,讲不长,甚至于沙哑失声,给工作和学习带来不便。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深感教师嗓音的重要性,愿意利用所学的有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在教学中积累的科学发声训练和保养方面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1 影响嗓音的原因 每个人的嗓音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但无论音质和音高等诸多嗓音因素怎样,健康的嗓音标准则是一致的,那就是保持个人正常讲话的音质和音量。但是影响嗓音健康的因素很多,概括这些因素大致为: 1.1发声器官――声带及相关器官的原因。由于器官的先天或后天病变造成发声器官的畸形,呼吸器官疾病等病理性原因造成嗓音质量差的,只有先进行医学治疗后再学习正确的发声方法。 1.2发声方法不当,对嗓音损害。一般人以为,既然发声器官就是嗓子里的声带,想声音大些就使劲在嗓子里说,往往是伸脖子、拉长声带来发音的。这对于长期需要有一定音量来“说话”的教师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声带拉长会变薄,在为取得大音量而用了过于猛烈的呼气的冲击下,造成“扯脖子喊”,就会显示出耐力差、常充血、咽喉疼痛等病症。 2 科学发声的训练 2.l呼吸与共鸣同步结合练习 步骤一:呼吸调节法。良好的呼吸是美好发音的基础。呼吸应该是快吸慢呼的胸腹式呼吸,我们用抽泣或吓一跳的感觉吸气然后慢慢呼出,同时强调自然、深长。这时我们腰带一圈的身体:腹肌、腰肌、肚子即横膈膜都打开撑住,直到口中说话的气息慢慢消失。这样练习的时候,把手放在嘴巴前面,感觉不到有明显气流冲出时,说明这时候的呼吸的力量和速度掌握得恰好。 步骤二:声音共鸣法。运用呼吸合理正确的“贯通”体共鸣腔。人体可以利用的共鸣腔体主要包括:头腔、口腔、咽腔、胸腔和腹腔等。通过改变这些腔体的形状来和声带发出的声音产生共鸣的效果,使声音丰满、圆润,声带负担减轻。首先:口腔、咽腔共鸣。软腭上提抬起,找打哈欠结束时的状态。喉头向下,软腭抬起,下巴放松,使喉到嘴唇的共鸣管道尽量拉长,同时打开喉咙,让气息将说话声音毫无阻挡地送到充分打开的鼻腔和口腔。这样声带发出的声音得到了共鸣,音量自然增加许多。 2.2用声乐练声的方法纠正呼吸和共鸣错误 由于大多数的发音方法不正确是呼吸的气息和声带闭合的配合不当造成的,所以利用练声曲使练习者在发音时在每句练声要求时间之内,给气息和声带的正确配合创造良好的条件,如:a、o、e、i……的音阶练习。不仅如此,利用有关母音的强化,还能纠正和治疗一些因不良发音造成的声带上的毛病。利用练习练声曲时各个发音器官的积极状态,帮助练习者寻找声音共鸣的感觉,学会使声音产生共鸣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音量的问题。 2.3加强咬字、吐字能力,增强口腔这个“扩音器”的效能 咬字是指口腔在咬字头时的力量,吐字指的是字腹到字尾的过程中的口力。字头要咬得“重”些,字尾必须交代清楚。我们中国的汉字发音一般是由子音和母音构成的。子音在口腔的前半部形成,母音是在口腔的后半部形成。舌前三分之二管发子音,舌根、咽、喉是用

2020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声音的高低变化》教案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声音的高低变化》教案 【教学分析】 教材通过感受吉他乐曲声音高低起伏, 悦耳动听。 使学生产生疑 惑:影响声音高低变化的因素是什么呢?进而通过观察乐器的高音区 和低音区做出猜想,设计科学探究实验,最终达成知识目标: “声音 的高低与物体振动有关”。 【教学目标】 1. 物体振动的快慢是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 2. 探索尺子伸出桌面长度不同时声音的变化情况 , 并与振动联系 起来。 3.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 多种方法完成科学探究, 体会创新乐 趣。 4. 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 的需求;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琴或其他乐器、钢尺。 2.活动场地:教室。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教师播放一首口琴吹奏曲子。 一、口琴演奏,听音导入 师:刚才老师播放曲子是用同学们 喜 欢的乐器——口琴演奏出 来的。 接下来,那我要来考考大家了,请一个同学拿出口琴从左往 右依次吹,其他同学们 来说说口琴发出的声音是从高到低还是从低到

高? 生:从低到高。 口师:为什么口琴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呢?请同学们认真 观察 。(出示口琴结构图) 琴的结构图,看谁能找出其中的奥秘 生:口琴里面的钢片,长短不同。 师:所以?? 生:所以发出的声音高低也都不一样。 师:你觉得长钢片发出的声音是高还是低呢? 生:高。(师板书:长-----高) 生:我不同意,我认为尺子伸出越短声音越高,越长,声音越低。(师板书:长-----低) 师:到底他们谁的猜测是正确的呢?想知道谁是对的要怎么做 呢? 生:做实验 师:说的很好,要用实验的方法 。(板书:声音的高低变化) 二、探索尺子伸出桌面的长短与音高的关系 师:我们就先用尺子来探索声音的高低的变化(出示尺子),这的20cm 的钢尺,你准备怎么做? 里有这样 生:把尺子放在桌边伸出一些,用力拨动尺子。 师演示 师:你们听到尺子发出的声音了吗? 生齐:听到了。

小学科学声音的变化教案精选版

小学科学声音的变化教 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四年级上册三单元3课声音的变化教案【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 过程与方法: 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准备】 材料:10把钢尺、8个同样的瓶子内装有不同量的水、课件、10根橡皮筋、4个长短不同的铁钉、鸡蛋纸框,4跟粗细不同的钢管、小

鼓一个,泡沫碴一小块,音叉一个,有绳子的乒乓球一个、铁架台一个 【教学过程】 一、引入:1、非常小声的问一个同学“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2、你听到老师说的么? 3、大声的问这个同学: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4、学生用一般的音量回答后,老师说:刚刚我说的声音小了你没听见,现在你说的声音也不够大,同学们没听见,你大声一点! 5、在刚刚这个过程中你们有没有发现声音有什么变化(大、小、强、弱)板书强弱 6、有没有同学能给我们用自己身体的部位来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声带发声、手掌鼓掌) 二、声音强弱变化的研究 1、我们在2课时了解到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对不对,那么声音的强弱变化又是怎么造成的呢你们想知道吧 2、今天我再次给大家带来了研究的器具:钢尺 3、还记得怎样让钢尺发出声音么? 4、这节课不光要让钢尺发出声音。还要让他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观察记录。一起来看看黑板(出示幻灯片课件中实验任务)上面你们要做的任务。让学生齐读

教科版科学四上《声音的变化》WORD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声音的变化》WORD教案 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证明:声音产生的全然缘故是物体的振动。同时我们还明白能够用,高低、强弱(大小)来描述声音的特点和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声音变化”的隐秘。(出示课题:声音的变化。) 二、观看比较声音强弱(大小)的变化(12分) 1、下面我们做个拍手游戏,你们想做么? 先来听听我拍手的声音有什么特点?(声音由弱变强,由强变弱。)刚才我的拍手声有什么特点?(强弱不一样,由弱变强,又由强变弱。)---出板书:“声音”、“强”、“弱” 你想亲自做做那个活动么?请你依照我的手势(演示强弱手势)表现出不同的拍手声,你能做到么?(演示:“强”、“弱”、“停”的手势。) 你们是如何样操纵掌声强弱的呢? (我专门用劲的时候掌声大、烈火;我用劲儿小的时候,掌声就小、弱。)你们还想接着做游戏么? 2、我们再来做个游戏---拍桌子,(示范拍桌子的动作、用全手掌伸平和速度)这次谁想用刚才李老师的手势指挥大伙儿做那个游戏。 请一位同学来指挥,老师做到同学的位置上和大伙儿一起做那个游戏。 请指挥的同学评判:你认为大伙儿做得如何样?什么缘故? 我们是如何样操纵拍桌子声音的强弱变化的?

(他给我们强的手势的时候我们就用劲儿拍,弱的手势候就轻点儿拍。) 你能说说:声音强弱与力度大小有如何样的关系么?(板书:力度)你能够用“当……时,声音……”的关联词把话说完整。能够自己小声说一说。 当用力大的时候,声音就强;当用力小的时候,声音就弱。 板书:力度声音 大强 小弱 3、观看声音强弱变化中振动的变化 我们都明白,声音产生的全然缘故是:物体的振动。(板书:振动)那随着声音的强弱变化,物体的振动会可不能发生变化呢? (会,声音大的时候,振动得厉害;声音小的时候,振动得小。)下面我们再来拍拍桌子,我请绿豆来帮个忙,你们想想如何让绿豆来关心我们观看桌面振动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回李老师给你们声音强弱变化的信号靠它---木鱼儿,(演示声音强弱)这回你的眼睛要认真认确实观看桌面上的绿豆,依照绿豆的变化你发觉了什么?请把你看到的现象在记录单上选一选。 (当我用劲儿拍桌面时,看到绿豆蹦得(剧烈、柔弱),说明桌子振动得(大、小);当我轻轻拍桌子的时候,看到绿豆蹦得(剧烈、柔弱),说明桌子振动得(大、小)。)

三年级上册科学练习题

姓名: 第一课亲历科学 一、精彩补白 1、风是由于形成的。 2、也许你认为科学是的,但它并不。 3、闪电和打雷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后,这是因为。 4、向两纸片中间吹气,会发生的现象是。 二、简答题 1、秋天里树叶为什么会飘落?

姓名: 第二课认识自己 一、精彩补白 1、每个人的指纹都,而且终生。皮肤损伤后,新生的皮肤仍具有的纹理。 2、世界上没有两个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3、人的身体是由、、和四部分组成。 4、躯干包括部、部;四肢包括和。 二、判断题 1、有的人指纹相同,有的人指纹不同。()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征。() 3、人的左右手指纹是一样的。()

姓名: 第三课寻找动物和植物 一、填空 1、我们在寻找周围的动物和植物时,要花园里的花草树木和。 2、不了解的物体不要直接。 3、分辨物体有很多方法,可以用看,用听,用闻、用尝,用摸,等等。 二、选择题 1、蜻蜓属于() A、鸟类 B、哺乳动物类 C、昆虫类 D、鱼类 2、眼、耳、鼻、舌、手是人体的重要() A、运动器官 B、感觉器官 C、消化器官 D、循环器官 3、下面观察活动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A、大喊大叫并追捕小动物 B、摘花折枝 C、不打扰小动物的正常生活,不破坏动植物的生活环境

姓名: 第四课蚯蚓 一、填空 1、使用放大镜时,要把镜面物体,然后慢慢调整到 的距离,直到看清楚为止。 2、科学观察可以运用我们的、、、、 等感觉器官,也可以利用放大镜等工具对事物进行观察。 二、选择 1、蚯蚓的头在() A、离大环较近的一端 B、离大环较远的一端 C、在身子中间 2、科学家使用的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以达到() A、几十倍 B、几百倍 C、几万倍 D、几十万倍 三、简答 1、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河北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题 (1)

科学三年级上册考试题班级姓名 一、拍拍小脑瓜,想一想,填一填。(30分) 1、指纹终生不变,皮肤损伤,新的指纹仍具有原来的()。近年来,科学家已将()技术应用到其他领域,计算机的()系统和银行储蓄系统就利用了这一技术。 2、我们的身体是由()、()、()、和()四部分组成的。 3、使用放大镜时,要把镜面对准(),然后慢慢调整()到()的距离,直到看清为止。 4、凤仙花的叶子是()形的。 5、()的残体腐烂后变成(),也是土壤的一种成分。 6、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中。 二、我是小法官,知道对和错。(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向两片纸中间吹气,纸片会向两边分开。() 2、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 3、在寻找动物和植物时,不了解的动植物不要直接用手摸。() 4、蚯蚓是不长嘴巴的。() 5、凤仙花的种子是白的,不太圆。() 6、花草树木使我们的环境更清新,更美丽,我们应该爱护它们。() 7、不管什么垃圾,埋在土壤里都会腐烂。() 8、粘土比砂土保持水的性能强。() 9、植树种草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10、土壤里有很多小生物。() 三、你能把正确答案填在()里吗? 1、将一把盐放入盛有水的量杯内,等盐全部溶化后水面会()。 A、明显上升 B、明显下降 C、不动 2、想观察自己的容貌,可以用()A、放大镜 B、眼镜 C、镜子 D、显微镜 3、要区分一杯矿泉水和一杯加盐的水,最好的办法是() A、尝一尝 B、看一看 C、闻一闻 D、摸一摸 4、下面三种池塘里的生物,其中一种与其它两种的生存方式不同,它是()。 A、乌龟 B、青蛙 C、金鱼 5、对极其微小的,用我们的肉眼无法观察到的事物,我们可以通过()对其进行观察。 A、显微镜 B、直尺 C、天平 6、下列植物茎上带刺的是()。 A、凤仙花 B、荷花 C、牵牛花 D、月季 7、地面上()的土叫土壤。 A、能够生活动物 B、能够生长植物 C、所有 8、黄河水较清,泥沙较少的地段是()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没有 四、我来问,你来答。(26分) 1、在沙滩上能找到蚯蚓吗?为什么? 2、水土流失给为类造成哪些灾害?怎样保持水土? 3、植物由哪六大器官组成? 4、水是什么样子的?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

四年级科学上册3.3声音的变化练习教科版450

3.3声音的变化同步练习 1.填空题。 (1)通过探索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音量是由物体决定的,振动幅度越,音量就越强。振动幅度越,音量就越弱。 (2)轻轻击打小音叉发出的声音要比重重击打小音叉发出的声音。 2.判断题。 (1)音量可以用来描述声音的强弱。( ) (2)小张说“昨晚的雷声很大”,这是对雷声音高的描述。( ) (3)影响琴声音量不同的原因在于弹琴的速度。( ) 3.选择题。 (1)弹钢琴,发出“咪”“发”“索”三个音,其中( )的音最低。 A.咪B.发C.索 (2)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描述,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A.音量B.响度C.音高 (3)一般情况下,成年女子的声带比成年男子的短,振动速度快,这说明( )。 A.女子音高比男子高B.女子音高比男子低C.女子音量比男子高 (4)物体的长短相同,下面的选项中,( )是正确的。 A.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B.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C.一样高 (5)同一个橡皮筋拉得越紧,拨弹时发出的声音( )。 A.越高B.越低C.没有变化 4.连线题。 拨动拉得较紧的橡皮筋听到的声音强 拨动拉得较松的橡皮筋听到的声音弱 用力敲击锣听到的声音高 轻轻敲击锣听到的声音低 5.排序题。 (1)下面四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装有多少不等的自来水,用小棒去敲击杯口都会发 出声音。请你根据它们发出的声音的高低排列顺序。

声音由高到低排序: (2)敲击下面的排钟,哪边的声音高?哪边的声音低?请按照它们发出的声音高低排序。 声音由低到高排序: 6.应用题。 (1)往热水瓶里灌水的时候,你听到的声音是怎样变化的?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说明原因。 (2)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为什么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呢? 7.【探究题·选择】小金的爸爸给他买了一个吉他,小金非常高兴,他拿过吉他仔细研究,发现吉他的弦有的粗有的细,松紧不同,声音也不一样。 (1)拨动吉他弦,声音最高的是( )。 A.最粗的弦B.最细的弦C.中等粗细的弦 (2)小金发现有一根琴弦声音有些低,他应该( )。 A.将这根琴弦调紧一些B.将这根琴弦调松一些C.用力弹 8.【探究题·操作】把8个高脚杯排成“一”字形,以最左边的空杯子作为高音,依次向右加 水开始调音。杯子中的水加得越多,声音越低,为了精确,可以用滴管少量加水,进行调音。调好音后,用筷子敲击高脚杯,就可以弹奏出悦耳的音乐了。 (1)声音的高低与高脚杯中水量的多少有怎样的关系? (2)请你解释高脚杯为什么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9.【实验题·分析】小明同学用锤子敲击3根长短相同但粗细不同的铁管和3根粗细相同但长短不同的铁管(如下图),发现不同条件下声音的高低是不同的,请你回答下面的问题。

仁兴镇中心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仁兴镇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班级姓名 一、填空。 1、(好奇心)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并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2、英国医生(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3、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 4、我认识的科学家有: (琴纳)、(爱迪生)、、(李时珍)、((牛顿)。 5、我们做过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看小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观察蚂蚁)、(拆玩具)、等。 6、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农业研究)、(实验分析)、(医学研究)、(珠峰测量)、(航天探索)…… 7、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是(纸鹦鹉的底部别着别针)。 8、物体(上轻下重),就不容易倒。 9、(科学探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得出结论并不容易。 10、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11、英国医生罗杰特发现了人的眼睛具有(暂时记忆能力).。 12、我们能在校园内观察到的小动物有(蚂蚁)、(蜗牛)等。 13、观察一种植物,我们可以用(语言)、(文字)和(图画)来描述。 14、树叶的生长形式有(对生)、(互生)、(轮生)。 15、观察树皮的时候,可以用(拓印)的方法把观察树皮的结果记录下来。 16、蜗牛的背上有一个(壳),身体软软的,头上有(2)对触角,眼睛长在(大触角)上,用(腹足)爬行。 17、金鱼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生活在水中,靠(鳃)呼吸,靠(鳍)运动。 18、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和(腹)三部分,有(6)条腿。头上有(1)对触角 19、蚂蚁太小了,我准备用(放大镜)来仔仔细细地观察它。 20、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是(能长大)、(会繁殖)、(会死亡)、(要呼吸)等。 21、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22、认识物体常用的方法有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摸。 23、观察一个物体,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用(耳)听,用(鼻子)闻,还可以用工具仪器来测量。 24、(水)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水。我们能保持正常体温多亏了(水)。 25、(空气)和(水)是地球上的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人和动植物的生存都离不开它们。 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咸)水,只有极少量的是(淡)水。 26、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江河)、(湖泊)、(海洋)、(冰川)和(地下)等许多地方 27、在地图和地球仪上蓝色代表(海洋),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8、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孔隙越小,水爬得(越高)。 29、铺地砖的地面容易返潮和墙根潮湿是水的(毛细现象)引起的。 30、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其表面尽量缩小,这种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31、将糖块放入水中,糖块不见了,而水却变甜了,这种现象叫做(溶解)。 32、如果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水就被(污染)了。 33、绝大多数的水污染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34、我们周围的一些活动会污染到水资源,如:(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35、要获得更多干净的淡水,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净化)水、咸水变(淡水)。 36、树叶上的小水珠是球形的,是由水的(表面张力)形成的。 37、我们在研究小草每天“喝水”时,在试管上滴几滴油的目的是防止(水份蒸发)。 38、生命离不开(水),水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哺育着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39、水有很多神奇现象,它会(爬)、会(团结)、会(喷射)、会(托举)、会(溶解)。 40、观察地球仪上,发现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 41、地球上,大部分水是海洋里的咸水,只有及少量的(淡)水。 42、在一碗很咸水上铺甭上一层薄膜,可以让咸水变成(淡)水。 43、大多数纸的原料来自(木材),用(废纸)、(稻草)、(就棉布)也可以用来造纸。 44、(尼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合成纤维,它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45 、像羊毛、木材、石头直接来自于大自然的材料,叫做(天然材料);像纸、铁、玻璃、塑料是经过加工处理来自大自然的材料,叫做(人造材料)。 46、塑料最大的特点是(不易分解),是从(石油)中提取出来的。人类大量使用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我们应该少利用。 47、(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东汉蔡伦发明的。 48、我们采用(砂纸磨)、(加热)和(敲打)的办法,发现金属的性质有(有光泽)、(能传热)、(会变形。 49、我们通过闻知道水是(没有气味)的,通过尝知道水是(没有味道)的。 50、我们要测量一杯水的多少,选择工具时一般用(量筒) 51、在宣纸、新闻纸、牛皮纸中,吸水性最强的是(宣纸)。 52、请选用恰当的观察工具:(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 比较小的东西,用肉眼很难看清楚时,我们借用(放大镜);很远的东西,用肉眼无法看到时,53我们借用(望远镜);很渺小的东西,用肉眼根本看不见时,我们借用(显微镜)。、 54、塑料的最大缺点是(不易分解)。 55、(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结论。 56、寻找问题答案的方法有(查资料)、(观察)和(实验)。 57、提出科学问题来源于(观察中)、(在小制作中)、(在怀疑中)。 58、(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结论。 59、(法布尔)是世界上第一位在自然环境研究昆虫的科学家。并写成了《昆虫记》。 60、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是(会繁殖)、(会长大)、(会死亡)、(需要呼吸、水和阳光)。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水是白色透明的液体。(×) 2、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可能溶解在水里。(√) 3、地球上,绝大部分水是海洋水,可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水是无限的。(×) 4、一棵成才的树木至少要生长十几年,所以我们要节约实用木材。(√) 5、墙根变湿属于毛细现象。(√) 6、塑料和陶瓷都是天然材料。(×) 7、我们让小物品站在手指尖上不倒的关键。是要想办法保持平衡。(√) 8、冬眠的动物是没有生命的,醒来后有生命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