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哲学的历史学派

孔恩(I):典範與常態科學

科學哲學的歷史學派、或歷史進路(historical approach to philosophy of science)、或歷史化的科學哲學(historical philosophy of science),從七十年代起,開始代替了早期邏輯進路的科學哲學,而成為科學哲學的主流。其中的關鍵人物,即是科學史家兼科學哲學家孔恩(Thomas S. Kuhn)1。

孔恩在1962年出版他的《科學革命的結構》2,1970年加上一篇後記(Postscript)出版第二版(成為今天最常被引用的版本);1996年再出第三版。本書被譽為二十世紀後半葉最有影響力的一本學術書籍,它被譯成二十五種語言,英文版的銷售超過一百萬冊。它對科學史和科學哲學的深遠影響當然不消多說,它也對整個哲學界、科學社會學和整個社會學界、科學教育和教育學界都造成很大的衝擊;除此之外,它更廣泛地影響了經濟學、企管、法學、政治、傳播、文學等等學門,更回頭促成了自然科學家對自身學科的反省。就台灣而言,孔恩的思想也帶來很大的影響(參看傅大為,〈序孔恩的台灣評論集〉),各領域的學者都對孔恩所描繪的科學發展圖像,感到莫大的興趣;孔恩所用的術語──如科學革命、典範、不可共量性等等,也被他們廣泛地應用到各人的專業學科上。

孔恩的科學哲學之核心,在於對科學發展歷程的描繪,也就是著名的常態科學(normal science)、科學危機(scientific crisis)、科學革命(scientific revolution)的三部曲模式(即三階段發展模式,或者省略科學危機,而作二階段模式)。整個科學發展歷程可以略示如下:

前科學→常態科學→科學危機→科學革命→新常態科學….

與這個發展模式相關的是另一個著名的概念「典範」(paradigm)。簡單地說,典範是常態科學時期科學家從事科學活動的「最高指導原則」,科學家不會去質疑典範是否能成立,他們在典範的指導下進行「解謎」(solving puzzles)活動。所謂的謎乃是由典範所提供的問題,但有些謎在許多科學家長久努力下仍不得解決,它們便成了該典範的「異例」(anomaly)。異例如果讓科學家對典範的信心產生動搖,就會造成典範的危機,科學家們可能會開始尋求新典範,然後可能有多種新典範被提出來,和舊典範互相競爭,於是科學發展開始步入革命期。若新典範完全取代舊典範,科學革命完成,同時展開新一階段的常態科學。如此,以典範為核心的發展歷程可以描繪如下:

1孔恩在哈佛拿到物理學博士學位。當時哈佛校長Conant 在推動科學史的教學。因此孔恩受命教授科學史。約在1949年時,他開始研讀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的物理學。他越讀越感到奇怪,怎麼這樣一位大哲學家,在其它方面(特別是邏輯,生物學)都如此清楚了然,唯獨在物理學上,卻講了許多奇怪荒謬的話?尤其是和伽利略與牛頓的觀點如此地相衝突?有一天,他突然整個豁然開朗,他發現他自己完全能瞭解亞里斯多德了。原先覺得荒謬奇怪的話,不再是荒謬奇怪了,而是有系統的合理論點。這個經驗,使他將研究興趣轉向科學史,也預示了他日後的新科學哲學。

2在此之前,他主要是個科學史家,已發表了多篇科學史的論文,並有一部科學史論著,即《哥白尼革命》。此書的架構也預示了日後《科學革命的結構》。

多典範競爭→典範確立→典範動搖→多典範競爭和典範轉移→新典範….

這是一幅很有趣的圖像,一般人可以很快從科學史的粗略知識中得到符合這個模式的發展。例如,亞里斯多德物理學原是中世紀科學的典範,但是亞氏物理學碰到自由落體和拋射體的異例之挑戰;接著伽利略提出了新的自由落體定律和慣性概念,牛頓進一步發展牛頓力學並提出萬有引力的觀念;而笛卡兒也有渦漩理論來與牛頓的力學競爭;但亞氏物理學仍在大學據有龐大勢力。十八世紀後,笛卡兒力學,亞氏物理學都敗退下來,牛頓力學的典範確立,十八九世紀的許多力學家,紛紛發展牛頓力學,而成為所謂的「古/經典力學」(classical mechanics)一直到十九世紀末,古典力學也產生異例──始終無法測出代表絕對時空的以太(ether)之存在;於是產生古典力學的危機,最後相對論出場,解決了這個謎題──根本不需要以太,而是一切運動都是相對的來代替絕對靜止的以太。牛頓/古典力學也被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取代了。力學(物質變化的科學)的典範變遷如下:

亞里斯多德力學→伽利略笛卡兒競爭→牛頓力學→力學危機→相對論

或者以天文學(天體現象的科學)為例:

托勒密地心說→哥白尼日心說(地心說的危機)→牛頓天體力學→水星近日點的危機→相對論天文學

可是,這樣簡單的聯想就可以完全支持孔恩的模式是恰當的嗎?或者孔恩整個科學哲學就只有這個圖像而已嗎?當然不是。我們必須用更多科學史的實例,來深入討論孔恩的重要觀念,以及驗證孔恩模式的合法性。

在討論孔恩科哲之前,讓我們先談談孔恩所提供的科學形象,以及它和實證論提供的科學形象之差異。

壹、孔恩科哲提供的科學形象

在孔恩之前,一般人們(科學家自己以及大眾)對科學的主要形象是「實證論的形象」。有下列要點:

?科學是經驗實證的,任何科學的主張都要透過經驗(實驗)來予以檢驗。

?因為科學是實證的,所以科學是客觀的,和其它不能實證的主觀的、玄想的

(形上學的)領域截然不同。

?科學知識是累積的。由經驗所證實的知識不斷地累積成一個知識儲藏庫。

?科學的發展像是在穩固的地基上一層一層往上蓋房子。

?科學是統一的,所有的科學學科都共享同一套科學方法(即歸納法、統計法、

實證方法等等)。使用這套科學方法來作研究就是在作科學。

?科學是階層性的,也就是說,物理學在最基礎、化學其次,生物學在化學的

基礎上;心理學又建立在生物學之上,最後是社會學要建立在心理學上。

?科學是客觀的,價值中立的。科學假說的成立與否,只看它是否能被經驗證

據所印證(confirmation)。個人的主觀情感和價值對科學假說的檢驗而言,不能產生任何效力。

孔恩從科學史的研究中發現一幅截然不同、甚至近乎一一對立的科學形象:

?經驗實證只是科學的一部分,但並非全部;科學內存在著非實證的成分。

?科學裏也有許多主觀的、玄想的成分。在科學發展歷史上,科學和形上學並

不是截然二分。形上學甚至是科學的必要成分。

?科學知識只有在常態科學的階段才是累積性的。科學革命之後,舊有的知識

庫往往被全盤拋棄。

?科學發展不是在穩固地基上蓋房子,而是像政權變更一樣,科學革命就像政

治革命。

?如果說科學是統一的,只有在常態科學時期統一在同一個典範下,而不是統

一在同一個科學方法之下。不同的典範可能會強調不同的科學方法。

?科學也不是階層性的。學科之間的關係相當複雜。科學家在選擇理論時,往

往是依賴於一組「認知價值」如「準確、簡潔、一致、寬廣、豐富」等來作選擇。這些價值有某種程度的客觀性──大多數科學家都接受,但是對它們的意義會有不同的解釋與應用。

?即使如此,科學家在選擇理論時,仍然無法擺脫某種「主觀性」:個人的人格

特質、生命的歷史等等,都會影響科學家的決定。

孔恩的整個科學發展的圖像,可以表達為下列概念圖式:

導致解決造成產生

多理論典範異例新舊理論新典範

(異常現象)

引導產生

哲學解謎活動典範擴張哲學(方解新謎

形上學與應用法論、形

爭議上學爭議)

它又可以進一步被以座標圖像的方式來呈現:

科學版圖

時間

大致而言,科學史上除了上述的天文學和力學典範變遷外,還有化學和生物學:

?化學(物質結構的科學):鍊金術化學→燃素理論→氧/原子論化學→量

子理論化學

?生物學(生命的科學):自然史→笛卡兒的機械主義生物學→達爾文演化

接下來,我們正式進入孔恩的典範理論細節。

貳、典範與常態科學

常態科學指以過去的科學成就為基礎(即典範支配下)所進行的科學研究。常態科學究竟如何產生呢?主要由於一個科學理論取得空前的成就,展現出一幅「前途光明」的遠景,它不僅吸引新生代科學家依據此理論來研究,甚至能從敵對學派中吸收歸附者。當然,這個成就斐然的理論,必定留下許多待解的問題,等待後繼者的投入。達成這類科學成就的理論即被稱作是「典範」。一個典範主導了一個科學的研究傳統,從而形成一個科學社群。如果科學家想加入該科學社群,必須由研究它的典範入門。因此,他幾乎不會對此典範表示異議。

在科學史上,每門科學幾乎都是由哲學發展而來的,在步入第一次「常態科學」之前,往往有許多理論互相競爭,這些理論對其研究的對象之本質,莫衷一是,也因此產生許多不同的研究,沒有一個能取得大多數研究者信服,換言之,尚未產生一個「典範」,此時該門學科處於「前科學時期」,也就是「前典範時期」。

以光學為例,十八世紀有牛頓的《光學》(Opticks) 提出光的粒子說,與惠更斯(Huygens)的光的波動說競爭;由於牛頓力學上的成就,光的粒子說取得典範地位,但是在十九世紀時被楊格(Young)與弗雷斯諾(Fresnel)發展的波動說取代。二十世紀時普朗克(Planck)和愛因斯坦(Einstein)的光量子說成為新典範。但是,在牛頓建立光的粒子說典範之前,關於光的本質之學派觀點紛呈,莫衷一是。這是光學的前典範時期。3例如,希臘時代,「光」和「視覺」(vision)是連結在一起的,一個最古老的

3其實,不只在光的本質上眾說紛云,科學家對「光學」應包含哪些主題,也就是光學論域的大小如何,他們的見解也各不相同。光學的範圍在下列主題中變動:光的反射、折射現象(幾何光學)、發光體、視覺的心理和生理現象、色彩現象、彩虹現象等等。

理論主張視覺是由眼睛發射出某種東西,落在被看到的物體上,和從物體所發射出的另一種東西混合。伊比鳩魯學派則認為視覺是由物體所發出的連續薄膜,射入我們的眼睛,使我們有該物的連續印象所造成的。亞里斯多德則認為光是眼睛和物體之間的媒介干預所造成的。十七世紀光學的奠基者是克卜勒(Kepler),他研究透鏡的性質和視覺理論、物體距雜遠近的判斷也是他的研究課題。胡克(Hooke)則試圖說明色彩現象,他主張光發光體的粒子進行小振幅的快速、震盪式運動。惠更斯則主張發光體的微小粒子傳遞一個脈衝(impulse)到鄰近媒介的粒子上。笛卡兒則主張視覺的發生是以太壓力所造成的。牛頓早先主張一種粒子說和波動說的混合,也就是說,發光體發射光粒子,射入以太中,造成以太的振動。後來牛頓越來越傾向微粒子說。

再以電學為例。十八世紀富蘭克林(Franklin)發展他的電學典範前,許多研究電學的科學家對電的本質也是各據立場,直到富蘭克林成功地提出一個能廣泛解釋許多奇怪的電現象的理論,成為廣被接受的典範。十七世紀時,電和磁的現象往往被混在一起,吉伯特(Gilbert)首先區分了電和磁,他認為磁是一種生命力量、具方向性形態性的力量,而電只是純物質性的、累積性的、把物質粒子約束在一起的力量。吉伯特以「電素」(effluvium)──一種干預性的「質液」(humour)──的概念來理解電。波以爾認為電是一種膠狀的電素,從帶電物體中發出,再把輕物體帶回原處(因此可以吸引它);笛卡兒說明摩擦琥珀生電的現象是,帶電物體內的粒子被摩擦所激發,從物體表面孔隙跑出,形成一條粒子帶,但是,因為周遭滿以太微粒子,它們很難往外發散,而被壓迫回到物體孔隙內,因此把輕小的物體帶回來。富蘭克林則主張電是一種特殊的、流體狀的「電物質」(electrical matter),瀰漫在所有物質之內。物質所帶的電物質量均有一定量,當電物質量超出定量時帶正電,少於定量時帶負電。後來有人則提出電物質是二種不同的流體。

如果前典範時期總是百家齊鳴,一個理論又要如何從競爭的諸理論中脫穎而出,成為典範?典範理論不一定能說明所有相關事實,實際上永遠也不可能。但是只要它有比別的理論更特出的地方──譬如能說明大家最關注的現象,或引導出某種特別儀器的發明。它就比其他競爭理論更具典範的資格。例如牛頓說明了十七世紀時大家最關注的天體運行現象。而萊頓瓶(Leyden jar)的設計,是因為電學家相信電是一種流體,正如水流可以裝到桶子般,因此聯想到是否可以把電流裝到瓶子裏?在科學史上,很少有價值的科學研究,是在沒有典範的情況下出現。

一旦新典範廣被接受後,不願接受新典範的人,就不再被視為同道,他們的觀點也被忽視。在歷史上,這類執著舊典範的人,通常就待在哲學界,因為大部分的專業學科,最初都是哲學所孕育的,後來才獨立出來。4因為典範塑造了科學社群的活動方式和科學成果的溝通方式,一個研究只有在典範的許可之下才能是科學的。

在諸理論競爭時期,科學家往往以書籍的形式出版,而且是寫給大眾看,因為他們要爭取大眾的支持與贊助;是但在典範確立後,作研究的科學家,一般以報告(paper)的形式發表他們的研究成果,這些報告其甚只有同行的專業學者才能看懂。常態科學中的科學家,若想寫書,通常只寫教科書,以做為對科學界的回饋。

以典範來指導研究的常態科學活動,並不是典範來配合自然事實,而是相反。

4這可以解釋為什麼總是有一些科學家,認為哲學對科學是阻礙;因為他們往往把那些執著舊觀點的人,斥為哲學家或玄學家。

比喻地說,常態科學的活動似乎把自然強塞入一個由典範制定好的盒子內。它的目標不是去發現新現象,未被塞入盒子內的自然現象也常被忽略。常態科學家並不想發明新理論,也不容忍別人的新理論。常態科學的研究目的就是闡明典範提供的現象和理論。孔恩歸納常態科學的研究活動為三種類型:決定重要事實、使理論與事實吻合、精練理論(典範)。又可以分別從理論工作和實驗工作兩大方面來加以分析。

理論活動的三種類型是第一,在理論的計算上,改進事實的精確度。牛頓的《原理》被接受為典範,但牛頓的理論主要在解決天體問題,如何應用到地面上的物質呢?譬如流體、彈性體等等?並不很清楚,即使套用公式也不精確。十八世紀時的力學家如伯努利(Bernoullis)、達蘭伯特(d’Alembert)等引用一套新的數學技術來發展流體力學。第二,改進理論──通常是發展更精密的數學公式,使公式更能吻合現象的觀測:理論事實上不可能和觀察現象完全吻合,如行星運行的觀察數據,並不完全符合克卜勒定律的計算;牛頓理論也指出,它們不該如克卜勒定律般運行;5但牛頓本人仍從他的理論中導出克卜勒定律。再如十八與十九世紀歐洲最好的數學家如尤拉(Eular)、拉格朗日(Lagrange),都試圖解決牛頓留下的困難問題,如三體互相以重力牽引的難題。第三,重新表述典範(re-formulation of paradigm);以新發展的數學語言,發展新的數學公式來重新將牛頓定律加以表述(公式化)。如牛頓的《原理》其實是用幾何的語言寫成的,6但十八九世紀的力學家如漢彌爾頓(Hamilton)、雅可比(Jacobi)和赫茲(Hertz)等人,都試圖用微積分重建牛頓理論的數學系統。

常態科學的實驗活動也有三種類型:第一,如何把典範已指出的事實,設法增進它們的精確度。如天文學中的星球位置與大小、行星運行週期;物理中的物質比重、波長與光譜強度、電導度;化學中物質成分與化合量等等。第二,設法證實理論與自然現象相符合,此即我們一般所謂的檢驗理論(theory-testing):如以新的天文望遠鏡驗證哥白尼預測的周年視差(annual parallax);阿特武德機(Atwood’s machine)驗證牛頓第二運動定律;以日蝕觀察驗證愛因斯坦預測的光線之重力偏折。第三,精練典範理論,解決理論中仍然曖昧不明之處,解答以前未深入研究的問題。例如牛頓主張的萬有引力的觀念──任兩個有質量的物體都會有萬有引力,而且只和其質量與距離相關,和組成物質的成分無關。要解答這問題,必須測定萬有引力常數,一直到十八世紀末,才由卡文迪士(Henry Cavendish)的轉矩天平(torsion balance)作出來。7

所有常態科學活動,可以一言以蔽之,孔恩稱作「解謎活動」(puzzle-solving),它是常態科學的本質,而且它具有令人著迷的特質。換言之,科學並不是如波柏所言般不斷否證、不斷推翻、不斷革命。常態科學為何令人著迷?為何會吸引許多大科學家投入?這些科學家為何自甘根據某一典範來作研究,而不是發展自己全新的典範?首先,常態科學的問題,通常都是由典範所指出(或由理論導出),故它們的結果其實都可預期。但是,它並不因結果可預期就減少令人興奮的元素。一般而言,解答常態科學問題,就是用某一新方法來達到預期的結果,其間必須超越各種複雜的觀念上的、儀器上的、數學上的障礙。因此,常態科學的問題,很類似一般生活

5這是日後科學家發展了更精密的牛頓理論,而不是牛頓本身的導出。

6參考陳瑞麟(2004),《科學理論版本的結構與發展》第五章。

7關於阿特武德機和轉矩天平的實驗,可以參看陳瑞麟(2004),《科學理論版本的結構與發展》第四章。

中的「謎」(如拼圖謎或字謎──必須依據一定的規則來解答和聯想),很有挑戰性。科學家解謎成功,會很有成就感,證明自己乃是解謎專家,這成為驅使他前進的動力。進一步,典範保證了常態科學的謎題,必然有答案──只是獲得答案的過程充滿未知因素。必然有答案向科學家保證只要他投入心力,必可有收獲;而解謎過程的不確定則成為科學家的挑戰動力。

常態科學謎題的另一個特性是,它必須受到典範所引導出的規則之限制。這種規則有時是一種已被接受的觀點,有時基本的存有論範疇(a fundamental ontological category),有時則是通則形式(a form of generalization)的科學定律。它們界定謎題、限制解題的方式。當一個社群接受了一個科學典範之後,它也同時接受一個判準,以之來選擇研究的問題。不受典範保證的問題,常被斥為形上學的問題,或其它學科的問題,而受到排斥──因為那些問題不能用典範所提供的觀念、理論和儀器裝置來處理,在此典範下根本無解,故不值得研究。

顯然,常態科學是「高度累積性」的事業:(1) 它的目標在於穩定地擴張科學知識的精度與廣度。(2) 常態科學並不試圖發現新奇的事實或發明新理論。

針對經驗證據與理論預測不合的例子,邏輯經驗論和否證論都把它們看成是否證例子或反例(counterexample),可是,在孔恩看來,它們只是常態科學下的一個有待解決的謎題。例如牛頓在1687年時出版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然而,根據牛頓自己的說法,他在1665-1667年間,於家鄉躲避瘟疫時,便已發現了平方反比定律,並用之來計算月球的軌道。為何牛頓隔了二十年後才出版呢?對這個歷史問題,一般有有三種答案:第一是萊興巴赫(Hans Reichenbach)站在經驗論的立場上,認為牛頓的計算數據並不合當時的觀察數據,所以牛頓很失望,而將它塵封二十年。二十年後,有新的觀察數據出現,所以牛頓才出版了他的重力定律。其次,一些科學史家則認為牛頓面臨一個理論上的難題。在他的計算中,他假定地球和月球的整個質量,則濃縮成一個點──即圓心;然而,牛頓當時無法證明這個假定是合理的。第三種歷史解答則是牛頓對其青年時期的回憶並不準確,當時他尚未發現重力定律(平方反比定律)。其實,從牛頓已出版的《原理》來看,牛頓根本不在意理論計算的數據是否和觀察數據吻合。例如,他計算月球的軌道只有觀察值的一半,但他繼續展示下去。牛頓其實是把理論與觀察的不合,當成是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即「謎題」。

對於不利自己典範的證據,科學家會把它視為「待解問題」,而不是反例。哥白尼和伽利略無視於「視差」現象無法觀察到,而堅持地球繞太陽旋轉。他們把這問題當一個有待解決的「謎題」。而所謂「謎題」只有在某一典範下才成其「謎題」。例如,行星逆行(retrograde)現象,幾世紀以來的天文觀察家知道得非常清楚,然而沒有人認為它是個問題。只有當柏拉圖設定天體的運行必然是圓形的之後,行星逆行謎題的解決才成為古代天文學的核心問題。換言之,古希臘天文學都在「行星軌道必然是圓形」這個原則(典範)之下,進行行星逆行現象的說明。

上述討論指出有一個關於科學的傳統神話(迷思),認為科學有其獨特的「科學方法」,可以和其它非科學的學科──特別是哲學──區分開來。所謂的「科學方法」,據說是擱置自己的先入之見,而毫無偏見地專注於事實。實際上,事實往往是由於某一典範出現之後,才成為值得研究的「謎題」。

參、典範的優先性

孔恩在《結構》一書中,一直沒有清楚地說明「典範」是什麼,也沒有對「典範」下一個清楚的定義,後來招致很多批評。一個有名的批評是把《科學革命的結構》中出現的「典範」,整理出二十二個意義。8

根據孔恩的〈後記〉(Postscript—1969)、〈反省我的批評家〉(Reflections on my critics)、〈典範的再思考〉(Second thought on paradigm)這幾篇有名的辯護文章,他將典範明確定義為:範例(exemplar)和「訓練要素」(disciplinary matrix)(即「科學家在訓練過和中必須學習的構成要素」)。9(a) 範例即是「例題」,如教科書在講解時所舉出的「範例」(examples),或者每章所附之習題;至於實驗部分,則是教科書明白設計的「實驗範例」。(b) 訓練要素至少包括四項:(b) 符號通式;(c) 模型、(d) 形上觀念;(e) 共享價值。孔恩使用disciplinary 這個詞,即是在強調當某一學科或社群在訓練新生代科學家時,會將這些「構成要素」默會(tacit)地傳給下一代。換言之,常態科學家是透過「範例」的模仿和學習中,潛移默化地學會了該典範的符號通式、形上觀念、價值、方法規則等等。

所謂的「共享價值」主要是一種「認知價值」(cognitive values)。就整個科學而言,一般有五個常見的認知價值:準確性(accuracy)、一致性(consistency)、範圍(發展空間)(scope)、簡潔(simplicity)、豐富(fruitfulness)。孔恩又把它們稱作「好理論的特徵」,10即科學家以這五項價值來判斷一個理論是否為好理論。但每個個別的典範,其所強調的價值可能不同──或者更多、或是更少。個別典範的從業者對於這些價值的意義該如何詮釋和應用也不相同。

邏輯經驗論和否證論常常強調科學哲學主要是一種「科學方法論」,而且他們努力把科學方法化約成一條一條的「規則」,以便科學家可以遵循,並用來定義「科學」,劃出科學和非科學的界線。可是,在孔恩看來,歷史上的科學家並不是根據科學方法規則在從事科學研究,他們依賴的是典範。但是,我們是否可以從典範中抽取出一條一條規則,讓下一代的科學家按規則一步一步地學習?換言之,典範是否能完全被化約成一組規則?所謂規則,可以包括先前所提的「符號通式或公式」、「使用工具的規則」、「指導研究的形上學原理」、「方法學的規則」、「科學研究的價值規範」等等。孔恩主張這些規則是在「範例」的學習中,潛移默化地傳給科學家。然而,科學家究竟學會了哪些規則?可以說言人人殊,每位科學家都會有不同的答案。孔恩認為,如果科學史家想把一個典範完全化約成一組明白的規則,他雖可達成一部

8Masterman, M. (1970), “The Nature of a Paradigm,” in Lakatos & Musgrave (eds), Criticism and the Growth of Knowledge.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9根據林正弘教授(《伽利略.波柏.科學哲學》,頁92):典範包括(a) 明確寫出的定律或理論;(b) 適用基本定律的標準方法;(c) 工具與使用工具的基本規則;(d) 指導研究工作的形上原理;(e) 方法論規則。以及有時典範也用來指「範例」(exemplar)。根據傅大為教授(上課講義,出自孔恩的〈後記〉):典範作為「群體承諾型態」(the constellation of group commitments)(Constellation 被用來指稱天上的「星座」,即一種特殊的聯結,有其特別形狀。這裏是把它引伸為一個科學社群所共同「許諾」的元素,彼此間有特殊的關聯。)或一個「有序的學科結構」(ordered disciplinary matrix)。包括如下元素:(a) 符號通式,公式,定律;(b) 形上學的信念或模型、圖像:如原子論、機械論等;(c) 共享的價值或美學取向,如「精確預測」、「和諧」、「簡潔」等等;(d) 共享的具體例子,或「範例」。10Kuhn(1977), “Objectivity, Value Judgement, and Th eory Choice”, in The Essential Tens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分,但終究無法全面完成,以得到典範下的所有科學家之認可。為什麼?

首先是哲學基礎的理由:典範是建立在維根斯坦「家族相似」(family resemblance)的觀念上。我們在碰到一種新「遊戲」時,我們之所以能理解它是一種「遊戲」,不是因為它滿足了「遊戲」的定義(一組充分必要條件),而是因為它和我們玩過的某一個或某幾種「遊戲」之間,有「家族相似性」。其次,典範比規則更優先也是由於科學教育的本質所致。學生在學習科學時,總是透過範例的學習,而不是死記規則(符號通式、方法學規則等等)。所以,既然科學家是潛移默會地學習範例,在他碰到新問題時,他是透過該問題與「範例」的家族相似性來瞭解它,而不是去看新問題符不符合規則──如此將使科學研究過於僵硬而失去彈性。

然而,這並不意味在科學實際活動中完全用不到規則。當大家對典範有共識時,常態研究工作才能進行;然而當典範的地位動搖時,規則的重要性就會顯現出來。在前典範時期,科學家經常對研究對象的本質(涉及形上原理)、什麼是正當的問題(涉及定律公式等)、哪些方法可行(涉及方法論規則)、哪些答案是好答案(涉及價值規範)的標準,而論辯不已。例如,在牛頓力學轉變到量子力學時,發生了物理學本質的標準之辯論,包括世界的真實性(上帝擲不擲骰子?)、物理學的本質(包括問題、解答、方法等等。如:量子力學究竟完不完備?科學定律該不該是決定論的:機率性的定律可以被視為最終定律嗎?──這些論辯一直持續到六十年代。

為什麼科學不能被化約成一組明確的規則呢?典範可能橫跨各種不同的學科。如量子力學典範,可以應用到力學、電磁學、化學、固態物理學等等。如果典範是一組明確的規則,它就沒有那麼大的彈性來適用各種分歧的學科。萬一某個學科的應用範例發生了問題,涉及的只有該學科內的社群,其它學科則不一定會感到有問題發生。

肆、科學危機與科學發現

如果常態科學的目標不在於發現新事實與新理論,那麼科學發現是怎麼做出來的?「科學發現」(scientific discovery)也不是如傳統經驗論觀點般,最初看到新現象或新元目的人即是「發現者」。科學發現也必須在鑲嵌在典範變遷的動態結構下才能得到清楚的說明。對科學史而言,誰是第一個發現者?精確的發現時間為何?「科學發現」的歷史過程又是什麼?都成了必須重新解答的問題。

科學不斷發掘新事實與構想出新理論。這意味了在典範指導下進行研究,必然也將會造成典範的變遷。打個比方,依照某一規則進行遊戲,無意中產生了一些新的東西,為了同化這些東西,又導致了一套新的規則。換言之,常態科學的研究,本質上會導致異常現象的出現,所謂「異常現象」(anomaly)(或「異例」)當然是指與原典範的推斷不合的現象──針對典範而言,它就是一個新發現。對異常現象的處理有兩種可能:第一,這個異常現象,有可能因為典範的調整,而被消化。但除非典範調整之後,它並不能算是新的科學事實。第二,如果這個異常現象,最後無法被典範的調整所解決,就會造成原典範的危機,而導致科學家尋求新典範。第一個可能是「發現新事物」,第二個可能是「發現新理論」。

首先,以氧氣(oxygen)發現為例。氧氣究竟是普里斯利(Joseph Priestley)還是拉瓦鍚(Lavoisier)?不同的科學史有不同的說法。普里斯利比拉瓦鍚更早分離出「氧

氣」,但普里斯利信奉「燃素論」(phlogiston theory)。1774年他加熱硃砂(氧化汞(HgO))

O)。後來又作了實驗,而得到一種氣體,可以使蠟蠋火焰更明亮,他以為這是笑氣(N

2

而改稱它為「去燃素氣」(dephlogisticated air)。普里斯利曾在法國的一個宴會中透露他的結果,拉瓦鍚也在場。1775年拉瓦榭也同樣加熱硃砂而得到一種氣體,但他在法國科學院報告說:它就是空氣,只是更純淨,不是什麼「去燃素氣」。1777年則作出結論:它是空氣的兩種主要成分之一(另一個是氮氣)。普里斯利則終身反對拉瓦鍚的說法。如果說因為普里斯利有一個錯誤的理論,所以氧的發現者殊榮應該歸給拉瓦鍚,但是拉瓦鍚的氧理論就全盤對嗎?直到拉瓦鍚上斷頭台,他始終堅持氧是一種「酸的基本成分」(atomic “principle of acdity”),11而且只有在該成分與熱質結合時,氧才產生。換言之,拉瓦鍚拒絕「燃素論」,卻接受「熱質說」(Calorie theory)。而熱質說一直到1860年左右才被科學界放棄。

不管如何,拉瓦鍚的元素理論後來成為化學的典範。換言之,典範和科學發現有密切的關聯──新現象或新元目必須要在新典範下才成其新。早在拉瓦鍚發現新氣體與研究之前,他已深信燃素論是錯的,他也相信燃燒時物體吸收了空氣中的某些成分,而不是燒掉物體中的燃素。正因如此,拉瓦鍚才能拋開燃素論的干擾,而認定新氣體是「空氣的主要成分」。普里斯利則一直在燃素論的典範下,故終身無法接受拉瓦鍚的結論。X光的發現也有類似之處。很多科學家都擁有陰極射線的放射儀器,它會放出X光,但沒有人注意到,侖琴(Roentgen, 1845-1928)卻注意到了,為什麼?因為,侖琴察覺到某些不該發光的屏幕(典範如此推定)卻發光了。

這兩個科學史的例子有些相似之處。首先,科學家察覺有某事不對勁,但這只是發現的前奏。若沒有持續進行實驗,並調整觀念來消融異象的過程,就不能作出新的發現來。這是一種科學發現的心理學。孔恩引用樸克牌的心理學實驗來加以說明。正常撲克牌是紅心、黑桃。但實驗心理學家採用一副異常的牌,有黑心、紅桃的花色。曝光時間短,大部分都把異常花色當成是正常的牌。隨著曝光時間越來越長,越來越多人注意到異常花色。換言之,異常現象是相對於某一典範,才會使人覺察到異常之處。因為典範使得科學家產生某種預期,當預期之外的事發生時,科學家才容易注意到。「典範越精密,涵蓋面越廣,越能提供偵測到異常現象的機會──而這往往是典範變遷的契機。」

第二個可能是「異常現象」導致原典範的危機,以及新理論的建構,最終推翻舊典範,形成典範變遷的「科學革命」。可是,為什麼常態科學活動會產生足以導致典範變遷的理論?

單獨一個科學新現象的發現,都不足以促成哥白尼革命、牛頓革命一類巨大的典範變遷;甚至也不能導致較小的典範變遷,如光之波動說、熱的動力論、馬克斯威爾的電磁理論等。能造成科學危機與新典範建構的有下列四個主要條件:(A) 異例長期難以解決;(B) 特置(ad hoc)方案不斷繁殖,使得原典範繁複難解;(C) 常態解謎活動飽和而趨於瓦解;(D) 社會需求的壓力。以下三個歷史案例都顯示出這四項條件──不過第四項條件孔恩說得比較少。

第一是從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說」(geo-centralism)到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

11亦即拉瓦鍚相信所有的酸都可以找出氧。可是拉瓦鍚的論點一開始就面對一個異例:海酸(即今天的「塩酸」(HC?),塩酸是典型的酸,但並不包含氧。

(helio-centralism):(A) 托勒密天文學中,最大的異例是歲差問題。即根據托勒密天文學所定出的朱里安曆(Julian calendar),每年的春分日不斷地前移,這個問題早在十三世紀時已有人指出(羅傑.培根),但一直到哥白尼時代,年曆改革的壓力才越來越大;(B) 托勒密派天文學家,為了解決計算與觀測不符的問題,常常在本輪(epicycle)之外再增加本輪,以致讓整個系統繁複異常;(C) 許多天文學家認為如此複雜笨拙的托勒密理論,不可能反映真實的自然。(D) 年曆改革正是一種社會需求的壓力。

第二個案例是從燃素理論到拉瓦鍚的氧化學。1770年代左右,對空氣是否擁有不同成分的研究越來越多,但大部分化學家仍相信燃素理論。(A) 但是越來越多實驗結果,使得燃素理論越來越難以解釋,例如金屬燃燒後的重量加重。(B) 但化學家都不認為應拋棄燃素理論,只是每位化學家都用自己的特置方案來補充燃素理論,例如有些人主張燃燒時,有某種空氣成分進入被燃物質內,有人主張燃素有負重量,使得每個人的燃素理論都不太相同。(C) 進而導致一些化學家如拉瓦鍚開始懷疑燃素論是否為真。就造成燃素論的危機。

第三個案例是從牛頓典範的絕對時空觀經馬克斯威爾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A) 牛頓相信絕對時空的存在,早在十七世紀末十八世紀初,就受到萊布尼茲和哲學家柏克萊等人的批評,但當時沒有引發什麼反應。(B) 十九世紀起,光的波動說普遍被接受,如此進入常態科學的階段中。一直到1890年代間,絕對時空的觀念並沒有碰到什麼危機。光若是一種波,則空間中必定有一傳播光波的介質──即乙太(ether),它是固體,代表了絕對時空的參考架構。12是但實驗卻偵測不到乙太。(C) 馬克斯威爾電磁理論誕生後,如何把電磁理論納入牛頓絕對時空的架構內,也成為一大挑戰。此挑戰動搖了牛頓典範。

異常現象只有在危機時期才會受到重視。因為導致典範崩潰的問題往往不是新問題,而是長久以來已存在,只因為沒有危機,這些問題一直未受到重視。譬如地動說早在希臘時代,即由亞里斯塔可士(Aristarchus)提出來了,但當時一點都沒有接受地動說的歷史背景。換言之,一個主要的典範都還沒發展成熟──亞里斯塔可士的提議不過是許多競爭理論的一種。

異常現象通常不會被科學家當成是反例(counter-instances),再據以否定典範。科學家會使用種種特置假設(ad hoc hypothesis)以便保護典範。孔恩在此批判否證論一方面,否證論的觀點並不符合史實:科學家屢屢使用特置假說來保護典範;另方面,他對否證論做了一個「後設批判」,他把自己的理論用到否證論上,他爭論支持否證論的科哲家,在面對他所提出的歷史證據之反例(或異例)時,不會因此拋棄否證論,反而會設想出種種特置方案。孔恩這批判的目的是在顯示「特置假設」的設定是來自人性。孔恩則把自己的理論當成是在建構新的科哲典範。但這並不是說科學家完全不會接受任何反例,而是反例和謎之間沒有明確界限。哥白尼眼中的反例,托勒密派只會把它當成是謎;愛因斯坦眼中的反例,洛倫茲只是把它當成推衍馬克斯威爾理論的謎。可以說,當科學家有了新典範時,異常現象才會被他們當成是舊典範的反例。

12科學家為什麼推測乙太是固體呢?因為根據波動理論,介質的密度越高,波速越快。光速如此之快,科學家推斷傳遞光波的介質必定是固體。

在危機階段中的研究與前典範時期的研究極類似,所不同者是,在危機中各家差異集中在界限清楚的較小範圍內──即重大的異例上。對典範危機的解決有三種可能:(1) 常態科學最後仍能處理;(2) 即使採納最新見解,仍不得解,乃是目前的水準不夠;(3) 危機因新的候選典範出現而結束,對新典範的接受有相當激烈的爭辯。

思想實驗(thought experiments)常常在出現在科學危機中,對舊典範不滿的科學家,以現有的知識和精密的哲學分析來揭露現有典範的重大缺陷。很多新典範的創建者都是著名的思想實驗高手,如伽利略(力學)、愛因斯坦(相對論)、波爾(量子力學)。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歷史現象是創建新典範的科學家,幾乎都很年輕,要不然就剛入行不久,這是因為他們的思考方式和研究方向比較不會被典範所控制。

1. SSR,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

2. PTC, Harold Brown, Perception, Theory and Commitment

科學史參考書籍:Abraham Wolf, A History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Philosophy in the 16th, 17th and 18th Century (Virginia: Thoemmes Press)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是前苏联的心理学派,也称维列每学派。代表人物有维果茨基、列昂节夫、鲁宾斯坦、艾里康宁等。该学派以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创造了从根本上区别于西方心理学的游戏理论。这派成员从不同的角度证实社会文化历史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产生和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他们将此观点运用于儿童游戏的研究,确立了前苏联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关于游戏的墓本观点和认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又被称为是“活动游戏理论”或“游戏的活动论”。 一、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理论甚础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是建立在他们关于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的。在苏联建国初期,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进行了建立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的尝试,提出了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莫定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心理学理论基础。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低级心理机能就是指感觉、知觉、机械记忆、不随愈注意、情绪、冲动性意志等心理过程。这些低级心理机能是最原始的,是在种族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是生物进化的果。高级心理机能是人特有的心理机能,它具有以下特征: (1)它是随意的、主动的,是由主体按照预定的目的而自觉引起的(即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如随意注意等。 (2)它的反映水平是抽象的、概括的(即心理活动的概括—抽象机能),如逻辑记忆、概念思维等。 (3)它实现的过程是间接的,是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以识记为例:动物的识记是建立A-B的直接联想过程,而人的识记则是以符号或词等精神工具X为中介,从而建立A-X-B的间接 的联想过程。 (4)它起源于社会,是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例如古代用结绳记事,只能记忆一些具体的事情。现代人有了发达的文字,可以把思维的触角伸向遥远的过去和未来。 (5)从个体发展来看,高级机能是在人际的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精神工具而产生和不断发展起来的,不是人自身所固有的。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曾一度在苏联国内受到严厉的批判,但是他的同伴和学生列昂节夫和鲁里亚等为发展这一学派仍继续坚持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维果茨基的理论,把它提到了新的高度,最后形成社会文化历史学派。这一学派的特点是,参与这个学派的成员的一切研究,都从不同角度进一步证实了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文化历史所制约的,活动是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产生与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二、活动游戏理论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把自己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心理学理论运用于儿童游戏的研究中,就形成了与西方心理学有着根本区别的关于游戏的活动理论。活动游戏理论反对西方的游戏生物学理论,否定游戏本能论。认为儿童的游戏与动物游戏有着极大的区别,JL童游戏的产生

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论略

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论略.txt举得起放得下叫举重,举得起放不下叫负重。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底气。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人生三难题:思,相思,单相思。本文由小时只了了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 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论略 徐兆仁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北京 100872) [摘要] 对于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的认识, 中外学者观点各异. 这些看法可以最终划分为两类, 即历史学学科属性的科学说与非科学说.自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创立唯物史观以来,历史学的研究就开始在科学的轨道上不断进步.但是,决不能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革命的,批判的,发展的;同时也不能误解和歪曲这个理论.加大对于唯物史观研究的力度,深度和广度,正是对历史学学科性质"非科学说"的有力回应. [关键词] 历史学;学科性质;科学说;非科学说 [中图分类号] D641;K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5)05-0007-07 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 这个问题是研究者们基于把握历史知识的特性, 规范历史研究的程序与方法, 判断历史研究的可信性和真实度等思考而提出来的. 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无疑是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过程中, 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成为推动历史学学术观点创新, 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的关键所在. 一切科学,包括了自然史和人类史.第二种是指研究社会现象的诸学科,即社会科学,泛指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的研究各种社会历史现象的诸学科. 在这种用法中,有时包括了哲学在内,有时则不包括哲学.第三种即通常意义上使用的, 专指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部门的历史学. 断定历史学是科学的根据有二: 其一是它的研究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 历史学研究的对象——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现象, 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 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历史运动事实和过程——作为历史存在,是客观实在的东西,它不以历史认识者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具有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 其二是它所承担的任务. 历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和特点,历史研究是一种旨在探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特殊规律的认识活动. 根据上述两条, 历史学就具有了一般科学所具有的科学性. "科学"说还包括以下几种不同的界定: 第一,一般"科学" 说.史学是一门反思的科学, 是对各种具体历史研究及其内在规律进行探索的科学. 2005 年第 5 期(总第 77 期) 7 一,关于历史学学科性质的主要观点 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上,中外学者观点各异,流派纷呈;有些观点甚至长期对峙,难以统一.现择要撷取影响广泛的几种成说,以便论述: 1. "科学"说唯物史观认为, 历史是过去在客观上存在的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过程, 是在历史研究者主体之外的客观存在. 历史学的使命就在于科学地揭示客观存在的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 "历史科学"有三种用法:第一种是马克思,恩格斯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考察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提出的科学概念, 泛指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 第二,特殊"科学"说.史学是一门具有特殊性, 综合性, 整体性和真实性等显著且重要特征的具体的和实证的科学. 第三, "整合学"说.史学是一门以科学性为基础的内在地融合了实证性,抽象性,价值性,艺术性的整合学. "非科学"说 2. 科学研究是通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得到基本材料,然后进行归纳,判断,推理得出假设,再重新回到实际中反复检验而得出结论的过程. 历史学研究是不具备这些要素的,尤其是不可能检验的.在历史中材料也并不

西方哲学史学派及代表人物

西方哲学史书目分类的学派及代表人物 1. 古代哲学 (1)古希腊早期 泰勒斯 巴门尼德(爱利亚派,存在论) 赫拉克利特(辨证法创始人之一) 毕达哥拉斯(哲学家,数学家) (2)古希腊中期 普罗泰戈拉(智者) 高尔吉尔(智者) 苏格拉底 柏拉图《苏格拉底德申辩》《巴门尼德》《理想国》《智者》亚里士多德 《工具论》《物理学》《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 (3)古希腊晚期 伊壁鸠鲁(幸福主义伦理学) 芝诺(斯多葛派) 普罗提诺(新柏拉图主义) 2. 中世纪哲学与文艺复兴时期 (1)基督教神学 拉克坦修《神圣的原理》 奥古斯丁《忏悔录》《上帝之城》 (2)天主教哲学与经院哲学 达米安 贝伦迦尔 安瑟尔谟 高尼罗 阿伯拉尔 《是与否》《基督教神学》《神学导论》《我的苦难史》 托马斯.阿奎那《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 (3)英国经院哲学 罗吉尔.培根《大著作》 司各脱(实在论)《牛津评注》 (4)文艺复兴时期 伊耶 乔尔丹.布鲁诺(自然哲学家) (5)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 加尔文《基督教原理》3. 近代哲学 (1)英国经验论之萌芽 弗兰西斯.培根《新工具》《经验论》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绝对君主制》《论李雅的罗马史前十卷》 霍布斯(机械唯物主义、经验论) (2)法国唯理论 笛卡尔《方法论》《第一哲学思维集》《哲学原理》 斯宾诺莎《伦理学》 莱布尼茨《单子论》《人类理智新论》 (3)英国经验论 约翰.洛克《政府论》《教育漫话》《人类理智论》 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希勒斯和菲洛诺斯的三篇对话》休谟《人性论》《人类理解研究》 (4)法国启蒙运动 皮埃尔.贝尔 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论法的精神》 伏尔泰《哲学通信》 卢梭《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尔》《忏悔录》 现代西方哲学的开端是以黑格尔终结西方传统哲学为标志的。 近代哲学被康德和黑格尔结束。 4.德国古典哲学 康德(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黑格尔(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 孔德(实证主义)《实证哲学教程》 约翰.穆勒(实证主义)《孔德与实证主义》《逻辑的体系》《功利主义》 费尔巴哈(青年黑格尔派,古典哲学唯物主义)《关于死亡与不朽的思想》《黑格尔哲学批 判》《未来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华版)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 及其基本特征 1,马哲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1)恩格斯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何者第一,有无同一)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②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③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依据;④是人们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2)一切哲学都不能调和唯物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 (3)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不附加外来成分。 (4)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两个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唐刘禹锡唯物)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 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5)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①社会历史根源、②阶级根源、③认识论根源(感觉是屏障,不可知论) (6)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 (7)马克思主义的特征:(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创立唯物史观;) (旧唯物半截子是因为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 ① 公开申明为谁服务;(一切辩证法都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发展变化的。没有认为世界统一) ② 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实践) ③ (8)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辩证法:联系的、变化的、发展的…… (2)形而上学:孤立的、静止的、不变的…… 3,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 产生条件:①社会历史条件②自然科学前提③思想理论来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基本特征:★★ ①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 ②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理论体系(内容); ③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阶级属性、根本特征、社会作用)。 二、物质与意识 1.辩证唯物主义 的物质观 2.意识的起源、 本质与作用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②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③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①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② 哲学的基本问题 ③ 哲学的主要派别 ①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②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 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①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 意识的本质 ③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④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 ①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维果茨基社会历史文化理论摘要

维果茨基社会历史发展理论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主张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制约,十分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理论主要内容 一.维果斯基理论的基本前提 1、他认为只有在儿童所经历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来理解儿童的发展才有意义; 2、他认为发展依赖于随着个体成长而形成的符号系统。 二.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从种系和个体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心理发展实质,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来说明的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历史发生问题。 1、两种心理机能:低级机能&高级机能 低级心理机能是个体作为动物而产生的进化结果,是个体早期以直接的方式与外界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特征,如基本的知觉加工和自动化过程; 高级心理机能是作为历史产物的进化结果,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如记忆的精细加工系统。高级心理机能是人类在本质上区别于动物的特征。 2、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心理工具(各种符号系统) 维果斯基认为最重要的心理工具是语言,他认为儿童使用语言不仅限于社会交往,而且也是以一种自我管理的方式计划、指导和监控自己的行为。自我管理的语言被称为“内在言语”或“个人言语”。3-7岁,儿童出现了由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过程的表现—自言自语。 3、心理机能的中介结构——历史文化 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始于社会关系和文化,儿童的记忆、注意、推理能力的发展都和学习使用社会的创造发明有关。如语言、数学体系和记忆方法,在一种文化背景中,会包含学习如何借助电脑进行计算;而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中,会包含用自己的手指或珠子计数。 三.心理发展观 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技能转化的过程。

浅论维柯的历史科学观

浅论维柯的历史科学观

浅谈维柯的历史科学观 把维柯的历史哲学看作人类历史意识臻欲成熟的一个标志,无论就历史本体为对象的思辩历史哲学而言,或是对作为本世纪历史思想新特征的分析历史哲学来说都是适宜的。在维柯学说中真正触动20世纪历史思想的是他对历史学本质的理解和其独特的方法论。 一 在西方古代和中世纪,历史学不仅不被视为一门科学,而且恰恰是于科学对立的;自然科学的新成就与笛卡儿历史怀疑主义的严峻挑战,都刺激了历史学家对传统史学进行改造。维柯的学说活动与17世纪揭示历史规律创建科学历史学的尝试进紧密相连。维柯承认“科学所要研究的是普遍和永恒的东西。”①1问题不在于论证历史学不是一门科学,而在于它能否被改造成为一门科学。维柯从知识真理判断依据方面入手,关于真理标准的理论是在同司哥特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维柯提出了一个新的真理标准—创造标准,即真理与被创造的事物是同一的可以互相转换。判断我们对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质,就看我们能否创造出该事物。维柯认识到既然人可以认识自己创造的世界,那么只要我们把历史的主题和对象从个别事件及人物扩大到人类历史的整体,扩大到作为人类创造物的各种制度,从个人心理扩大到群体心理,人类就可以以一个参与者,而不是一个观察者去认识历史了。 种对历史题材的近代意义上的理解有助于维柯发现历史的普遍性质,而这种普遍性质正是他的新科学赖以建立的基石。维柯认为各民族都有独立的文明起源。它们之间的相似性是为更加基本的人的本性的一致性所决定的。既然存在这种人的本性的一致性,人的行为动机就不可能完全受偶然性支配,人类社会的变化也不可能是完全随意和变化无常的。通过对人的共同意识和共同本性的揭示,维柯发现了由此生发出来的有规律可循的历史,这就是隐藏在公开事件下面的一部“理想的永恒的历史”,一个世界各民族都必须经历的共同历程。由于认识到历史这种普遍和永恒的性质,维柯改变了自己早期的看法。②2所以在《新科学》中,他几乎完全修改了早期作品中的知识等级制度,将历史学赋予了崇高的地位,从而达到了他的历史学科学改造的目标。 1维柯:《新科学》第三版,第163节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2维柯:《新科学研究》第7页剑桥大学出版社1975年

【精选】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和真理性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仍然发生着重大影响,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作为一门科学性的理论它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透彻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这些都将让我们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努力去提高自身的能力,积极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深层次地认识了哲学,对真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如何来确定所谓的正确认识呢?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说到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它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不把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不能简单地认为“有用就是真理”。比如,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工具,提倡以“礼”治国、“伦理政治”思想;重视教育,并且创造“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注重道德、礼教、仁义,要求自觉遵从真和善;思想上善于辨证思维,这些都证明儒家思想的先进性,是值得推崇的思想。但它也有消极的一面:不重视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学习;不重视逻辑,一味重视经验,叫做“经验理性”;强调个人服从群体,道德和责任标准压制了人的创造性,成为历史前进的阻力。这就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儒家思想在当时很实用,但它确实不是一成不变的完全正确的,也就不是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虽然在很多时候每个人关于同一客体都表明了不同的观点,但这并不能说明每个人都拥有真理,因为真理只有一个。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表现

从科学主义走向后现代主义——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命运

从科学主义走向后现代主义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命运 摘要:本文对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演变作了历史的考察和评析。作者认为:(1 )科学主义的兴衰与科学哲学的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2)后现代主义并不是当代科学哲学的真正出路;(3)当代西方科学哲学所发生的两次重大转变,实质上只是重大主题的转换;(4 )逻辑实证主义者提出的问题,即如何理解和研究当今时代的科学,依然应该是当代科学哲学的最重要的主题。 在60和70年代,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经历了从逻辑主义向历史主义的转变,到本世纪末,又面临着第二次重大转变,即从历史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变。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发生的这两次转变表明,不但科学主义已经趋于衰落,而且正在走向它的反面——非科学主义或反科学主义。于是,人们自然要问:难道这就是科学哲学的命运?换句话说,后现代主义是当今科学哲学的真正出路吗?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发生的这两次转变的实质是什么?本文试图循着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发展演变的思想脉络,在评析逻辑实证主义、历史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基础上,来回答上述问题。 1逻辑实证主义:科学主义的兴起 在20年代后期,维也纳学派发表《科学的世界观:维也纳学派》这一宣言书,掀起了一场举世瞩目的“科学的哲学”运动。这场哲学运动

有一个科学主义的强纲领,那就是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和哲学观。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有两个基本点: (1)强调真正的科学知识只有一种,那就是自然科学,除此之外,并不存在其它种类的科学。关于这一点,洪谦先生在《维也纳学派哲学》一书中说得很明白:“科学之为自然理论的体系,之为实际真理的系统,在原则上仅有一种,就是自然科学。”[1] 所谓精神科学根本不成其为基本科学,它只是“文化生活的体验方法”[2]。可见,在逻辑实证主义者看来,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或者说精神科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倘若确有精神科学存在的话,那么,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方法上而言,还是属于自然科学范围内的。维也纳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卡尔纳普主张一种物理主义的观点,他认为,“物理学语言是科学的普遍语言,这就是说:科学的任何领域内的语言可以保存原来的内容翻译成为物理学语言。因此可以作出这样的结论:科学是一个统一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之内并无在原则上不同的对象领域,因此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并不是分裂的。这就是统一科学的论点。”[3] (2)强调科学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科学与其它文化之间存在着一条截然分明的界线,可将经验证实原则作为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在逻辑实证主义者的视野里,科学与非科学文化分别对应于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叫做认识世界,另一个叫做体验世界。科学以认识世界为对象,试图通过数学计算和经验证实的方法,建立起各种世界秩序的体系;而一切诗歌、艺术等非科学文化则以体验世界为目的,采用的则是丰富的想象与兴奋的情绪,追求一种身临其境、天人

德国历史学派 李斯特

19世纪40年代,德国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学理论记得过历史学派。针对当时德国的封建割据和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摧残的状况,德国民族的历史课题主要在于如何促进德国的统一和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这就决定了其经济学理论不可能经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阶段,使其一开始就强调政治经济学要以历史为依据,在意识形态上有着浓厚的对抗亚当斯密理论的色彩。 自亚当斯密开始的传统经济学都视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社会为普遍适用的、唯一符合自然只需的理性的社会,这一社会历史观使古典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缺乏历史的观点,而德国历史学派始终强调各个国家经济发展历史的特殊性,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发展。 历史学派和古典学派产生争论和分歧的根本原因在于英法和德国的经济发展处于不同的历史阶段。 无论在经济理论层面,还是在经济政策实践方面,历史学派都应该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首先,历史学派反对英国古典学派的抽象、演绎的自然主义方法,主张运用从历史实际情况出发的具体的实证的历史主义方法,在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中注入了一个新的因素。在19世纪末,经济学界对方法论上的争论,其实质上是应该怎样处理抽象演绎和历史方法的关系。其次,作为第一个基于经济时代的经济学流派,历史学派的兴起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史学的发展。最后,历史学派主张依靠国家政权保护和发展各国的民族经济,这对于落后国家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历史学派的基本观点:强调历史特殊性,反对抽象理论分析 19世纪初,随着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展,德国一些经济学家呼吁国家统一,主张依靠国家政权保护和发展本国的工业,反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他们的思想成为历史学派的先导,主要代表者是亚当·缪勒尔和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而对历史学派有直接影响的是李斯特。 到19世纪40年代,德国的主流经济学理论即历史学派开始产生。历史学派经历了旧历史学派和新历史学派两个发展阶段,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罗雪尔、布鲁诺·希尔德布兰德、卡尔·克尼斯、古斯塔夫·施莫勒等经济学家。其基本观点就是强调历史的特殊性,反对抽象的理论分析。他们认为抽象法是单纯推理的方法,不能解决问题,应当使用历史方法,大量收集各国与各民族的历史和现状的资料,研究各国经济发展的具体道路。他们都强调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国家的经济有各自特殊的发展道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无论是旧历史学派的“历史分析法”与“历史生理法”,还是新历史学派的“历史归纳法”与“历史统计方法”,都一致强调历史的特殊性和“历史的方法”,从根本上否定用演绎法抽象出理论,否认存在着普遍的规律。 历史学派强调从历史中抽象理论 恩格斯指出:“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它要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中支配物质生活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通过研究每一发展阶段上的特殊规律,揭示出适合一切生产和交换的最普遍规律。虽然我们不能将历史学派的“历史方法”等同于科学,但是我们应充分肯定历史学派强调从历史中抽象理论的方法论意义。历史学派的先驱李斯特强调政治经济学要以历史为依据,政治经济学应该是国家经济学,而不是世界经济学。国家经济学应该正确地了解各个国家当前的利益和特有环境,教导怎样使各个国家上升到工业发展阶段。 历史学派的奠基人罗雪尔认为政治经济学不应该只限于研究现代的经济制度,而应收集大量的“历史资料”,特别是各个国家古代的历史资料。历史方法同哲学方法的区别就在于哲学家尽量抽象地、脱离一切时间和地点的偶然性去寻找概念或判断的体系,历史学家则尽量地描绘现实生活,寻求人类的发展及其相关的记述。前者着重运用现有的成果下定义,后者则注重于记述历史发展。因此,不可能有符合一切国家的经济学,经济学的课题是“社会经济或国民经济的解剖学和生理学”。 新历史学派对归纳法有更极端的看法。施莫勒认为经济问题的分析必须运用历史方法,抽象演绎方法是不能取得任何成果的。“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崭新时代是从历史和统计材料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浓缩版)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 及其基本特征 1,马哲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1)恩格斯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何者第一,有无同一)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②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③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依据;④是人们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2)一切哲学都不能调和唯物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 (3)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不附加外来成分。 (4)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两个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唐刘禹锡唯物)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 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5)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①社会历史根源、②阶级根源、③认识论根源(感觉是屏障,不可知论) (6)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 (7)马克思主义的特征:(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创立唯物史观;) (旧唯物半截子是因为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 ① 公开申明为谁服务;(一切辩证法都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发展变化的。没有认为世界统一) ② 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实践) ③ (8)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 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辩证法:联系的、变化的、发展的…… (2)形而上学:孤立的、静止的、不变的…… 3,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 产生条件:①社会历史条件②自然科学前提③思想理论来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基本特征:★★ ①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 ②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理论体系(内容); ③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阶级属性、根本特征、社会作用)。 二、物质与意识 1.辩证唯物主义 的物质观 2.意识的起源、 本质与作用 3. 1.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和物质不可分离,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机械唯物论;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论。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绝对,静止相对,他们相互包含。 (1) 物质与运动:①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②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2) 运动与静止:绝对运动VS 相对静止(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3. 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物质运动是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变化发展着的。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客观规律。规律是事物内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②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③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①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② 哲学的基本问题 ③ 哲学的主要派别 ①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②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 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①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 意识的本质 ③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④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 ①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②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史学概论310页第九章,历史的可知性和历史学的科学性

我们在第一编和第二编探讨了历史学的本体论和从本体论-社会历史观转化而来的方法论。这些都是历史研究者对历史本身和历史研究方法的认识。这些认识对不对呢?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理呢?历史学是否能够成为揭示客观真理的科学呢?这些问题要通过史学认识论来回答。 什么是史学认识论呢?我们在绪论第四节说到,史学认识论是关于人们的历史认识的性质和特点的观点或理论。这是一个简单概括的说法。从另一个角度可以说,史学认识论是人们对于历史学的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认识的反思,或者说,是人们对历史学的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认识的认识。 第九章作为第三编历史学的认识论的第一章,我们将主要探讨人们能不能认识历史的真相?历史学能不能成为揭示客观真理的科学?或者说,怎样才能使历史学成为揭示客观真理的科学? 由于历史学的研究对象都是以往发生过的人物、事件和过程,它们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重现。因此,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它们发生时的真实面貌,只能根据它们遗留下的各种遗物、遗迹去认识,而且由于每个历史认识者的立场和思想观点不同,即使根据同样的历史资料去认识同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也常常会得出不同的认识。所以,人们对于历史的本来面目或者其客观的真实面貌是否能够探测到,甚至它们本身是否存在,往往发生怀疑,由历史真相是否能够被认识的问题,还进而产生了历史学是否能够或应该成为揭示客观真理的科学的问题。在这两个问题上,历史客观主义和历史相对主义的史学认识论做出了截然相反的回答,但是都不能令人信服。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史学认识论,克服了历史客观主义和历史相对主义的史学认识论的偏颇,提供了科学的答案。第九章主要就探讨这些问题。 历史客观主义,一种机械唯物主义的史学认识论。它主张历史研究者排除自我,保持纯客观的不偏不倚立场,切忌带着这样那样的理论、观点研究和解释历史,完全让史料说话,让史实说话,有的还主张史学即史料学。兰克和兰克学派是主张这种史学认识论的突出代表。实践唯物主义的史学认识论认为,任何研究者都不可能不带着某种立场、观点研究历史;任何史料、史实都不可能自己说话,都是研究者在说话,是研究者对史料、史实的解读,而且一切解读都总是渗透着解读者的立场、观点的。 第一节,历史真相的可知性 一、历史客观主义和历史相对主义的偏颇 1.历史客观主义,19世纪的西方史学界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兰克学派,它在史学认识论上倡导历史客观主义,承认客观上存在着真实的历史,而历史学家的任务就是弄清历史事实的真相,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来写历史;认为历史学家只要保持一种超然物外、不偏不倚的客观态度,研究历史时排除自我的好恶情感,不要让自己的政治或宗教观点影响自己对史料的选择和解释,保持不偏不倚的纯客观态度把史料考证和解读清楚,就能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主张写历史要公正客观,要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写历史,这本是正确的。但宣称历史研究中能够排除自我的思想政治观点和立场,持所谓不偏不倚的纯客观态度,这便流于虚伪,因为这是根本无法做到的。实际上,兰克本人及其学派的史学研究实践本身,就证明了这种主张的虚伪性。他的史学著作宣扬神秘主义的宿命论,认为整个历史都是上帝的神意的体现,他还支持普鲁士王室统一德国,反对革命。兰克及其学派的史学著述由于充满政治偏见受到不少西方史学家的严厉批评。伊格尔斯也指出:在离开学派的史学著述中,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制定和执行政策的精英人物身上。贵族式的偏见支配着历史研究。大众的历史,日常生活史和人民文化史都没有历史价值。兰克一再声称,研究历史不能带有任何先入之见,也不能带有任何借鉴往史、教育当代的现实目的;不能按照自己的好恶对历史人物加以褒贬,只能让史料说话,做客观叙述,如实直书。可能他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有这方面的主观愿望。然而,

科学哲学-主要流派

科学哲学-主要流派 1,逻辑经验主义。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以马赫、彭加勒为思想先驱,借助于当时物理学革命的推动,由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等人开创。以维也纳学派为中心的逻辑经验主义运动,作为第一个完整的科学哲学体系,标志着现代科学哲学的诞生。逻辑经验主义以可证实性原则作为意义标准来排除形而上学,把科学哲学归结为以数理逻辑的方法对科学理论的结构作静态的逻辑分析,并致力于逻辑重建,在数十年内成为科学哲学中公认的正统观点。主要代表人物有石里克、卡尔纳普、亨普尔、赖辛巴赫等。 2,证伪主义或批判理性主义。20世纪40年代后,科学哲学在批评和反对逻辑经验主义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发展。波普提出批判理性主义,反对建立在归纳主义方法论基础上的可证实性原则,代之以可证伪性原则,提出以知识增长的动态模式为研究中心,认为科学进步的主要机制是批判,但仍致力于追求普遍有效的方法论原则。主要代表除波普外,有拉卡托斯和沃金斯(J.Watkins)等。 3,历史主义。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以汉森、Th.库恩、费耶阿本德和图尔明等为代表的历史主义思潮,揭露了逻辑经验主义的根本缺陷。认为它严格区分发现的范围和辩护的范围,单纯研究科学活动的成果——科学理论,置科学活动的研究于不顾,不符合科学的历史和实际。批判理性主义以可证伪性为分界标准,完全否认归纳的作用,并提倡不断革命,否认了科学传统及发展中的连续性等,也难以与科学实际相一致。历史主义的产生,形成了对逻辑经验主义的最大冲击,标志着现代科学哲学从逻辑主义转向历史主义的发展趋势。 4,科学实在论。科学哲学发展中反实证主义趋向使逻辑实证主义自身的演变日益远离实证主义传统,使作为实证主义对立面之一的实在论再次成为争论的热点。争论的分歧点主要在于,科学理论的对象是否独立于对它们的认识而客观存在和起作用?科学能否向提供关于客观世界的认识?科学理论的目的是否是揭示自然界的本质,即获得真理?科学实在论的代表人物有夏皮尔、普特南、克里普克、W.塞拉斯、邦格等。反科学实在论的代表人物有范弗拉森。 浅析波普尔与证伪主义 1、证伪主义的概念 波普尔是现代西方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是证伪思想的创始人。证伪思想是在归纳主义方法论面临难以克服的困难,并在批判归纳主义尤其是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性原则的基础上以及现代科学革命的震撼和启迪下提出来的。 波普尔认为,科学理论一般都表达为全称判断,经验的对象却总是个别的。个别的事例无论重复多少次,也证实不了一个全称判断。例如,即使我们观察到成千上万只白天鹅,也不足以证实“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这样一个全称判断。因为我们的观察不可能穷尽所有天鹅。然而,只要我们发现了一只黑天鹅,我们便可以立即证伪这一判断。因此,只有坚持证伪原则,我们才能够把经验观察作为检验理论的标准。换而言之,经验之所以能够成为理论的试金石,其真实原因不在于经验能够证实理论,而在于经验能够证伪理论。 2、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思想 1. 对历史主义的批判

从历史学的角度谈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从历史学的角度谈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摘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揭示了隐藏在社会科学活动中的表征人类科学的最基本特性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实现机制。运用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进行合理的科学思维,可以提高创造力。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学科,在其研究过程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只有这样才能得出科学的研究成果。此外,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科学方法论;历史学 社会科学在20 世纪获得迅速发展,对人类的社会实践产生深刻影响,显示了它的科学价值,但是,从20 世纪70 年代起,以社会学为肇始,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场域内,出现了一场有关社会科学危机的大讨论,关于这场危机的探讨和争论近年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到目前为止,这场持续数年的讨论虽然尚未能得出结论,却提出了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其中大多涉及到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其实关于历史学是不是一门科学在世界范围内曾有过很长时间的大争论,即使在当今世界还是持有多种观点,有人认为是种科学,有人历史学是门艺术。“我国史学界自确立马克思主义史学统治地位后,从未有人怀疑过历史学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史学与历史科学是同义语”①。因而我打算从历史科学性的角度谈谈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必须弄清楚它的含义。深层次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才能更有利于我们了解它的现实指导作用和意义。社会矛盾分析方法、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以及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三要素: (一)社会矛盾分析方法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同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诸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是指唯物辩证法中所讲的矛盾。矛盾的对立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否定的关系是指矛盾的斗争性。“像人民内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生物界中的生存竞争,社会领域的阶级斗争,无机界的排斥,思想理论领域不同意见的争论等等,这些自然社会、以及思维范围内相互排斥的趋向,所有的相互否定,都是矛盾斗争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②。 在历史学研究过程中,几个主要的研究课题就是围绕矛盾分析法展开,具体说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基本矛盾展开的。所以研究历史问题,必须利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社会问题及现象,正确对待社会矛盾,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统筹兼顾,一分为二,把握实质,抓住主流,把握大方向,实现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二)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基础,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以运动和时间、空间的形式存在的。他认为物质总是在时间与空间两个层次上不断发展变化的,因而提出了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处理问题的方法。认识和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以实践为基 ①朱卫斌.历史学:科学还是艺术?[J].中山大学学报.1995(4) ②王广科.学习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意义[J].政法论坛.145-146

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及其对科学教育的影响

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及其对科学教育的影响作者:蔡其勇: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XX教育学院院长助理、教授(XX 400715) [摘要]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使人们对科学的本质的认识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科学知识是暂时性、主观性、建构性的,它会不断地被修正和推翻。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推动了科学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目标,科学教育应更加重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科学学习过程要以探究为主要形式,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将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关键词]科学哲学;科学的价值;科学的本质;科学教育 20世纪下半叶,西方科学哲学经历了由社会的到历史的、文化的及后现代的转向,科学哲学实现了从传统科学哲学到科学文化哲学的转变。经过文化转向之后的科学哲学所持的立场大致是一种文化学和人类学的立场,即一种广义的文化哲学立场,其根本标志就是对科学哲学的人文理解,力求纠科学文化之偏,实现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 一、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 所谓科学哲学之“转向”,就是改变了原有科学哲学的主题和观念,实现了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的变换。“文化的转向”是经过逻辑经验主义及其遭遇的挑战和历史主义的发展实现的,也可以说是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研究共同汇成的一股洪流。

自20世纪下半叶,西方科学哲学经历了从逻辑主义向历史主义,然后又从历史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变,科学哲学的主题也随之发生重大的转变。逻辑实证主义者所研究的主题是:如何理解科学的逻辑结构;历史主义者所关注的主题是:如何理解科学的历史发展;而后现代主义者所强调的主题则是:如何理解科学与其他文化的相互关系。随着科学哲学主题的转变,科学哲学所涉及的内容和X围已经大大拓宽了。波普尔是科学哲学家中第一个有自觉意图建构文化哲学体系的人,他的科学哲学实际上就是科学文化哲学。他认为,科学理论都是试探性的假说,而且永远是试探性假说。因而我们必须从错误中学习,通过经验批判和理性批判细心地寻找错误,进而排除错误、逼近真理。但错误总是伴随着认识,伴随着科学的。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从科学历史主义到新科学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家们大都具有比较强烈的科学文化历史意识,从库恩到费耶阿本德再到劳丹的发展趋向表明,科学哲学必须跃出自然科学亚文化的X围而面向整个科学文化,走向科学文化哲学才是真正的出路。这一转向在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发展中明显地得到反映。爱丁堡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巴恩斯认为,科学是一种亚文化现象,当然受到外部的整个大文化的影响。马尔凯更是要对科学作一种解释和文化意义的分析。这一切都意味着科学哲学开始走出单纯的科学文化局限,预示着科学哲学进一步走向人文主义,并带着更浓厚的文化哲学色彩。 有学者认为,科学文化哲学可以看成是这样一种学科或研究方向,即将科学看做是一种文化或文化活动,从而对其进行哲学探究。一方面,科学哲学研究的对象依然是科学,只不过是它将科学作为一种文化或文化活动来研究,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做认识论的研究,因而它既区别于传统的科学哲学,也区别于一般的文化哲学;另一方面,科学文化哲学依然是一种哲学研究,因此,比科学历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 摘要:自19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一直是两股最活跃的力量而且两者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自然科学为自己的建立和发展奠定基础,而自然科学则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方法论的指导,进入20世纪后科技革命继续蓬勃发展“并以信息化生态化和全球化的最新态势深刻地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考验后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他们之间又可以相互作用。 关键字:科学技术新兴科技生产生活理论实践生产力信息化 正文: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伦理观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利用唯物史观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使人们对历史和自然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为人类主动创造自己的历史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活动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以及为获得这些知识体系所从事的认识活动和所建立的社会建制。技术是人们为了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科学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控制和调节社会的一种重要手段,其基本特征是:它始终以客观事实和规律为依据,以实践为准绳;它始终以继承为基础,以创新为灵魂;它是一项特殊的社会事业,具有特殊的社会建制。 恩格斯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是息息相关,相互作用推动历史前进的催化剂。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科学技术的理论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进步的力量,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作用更为重要,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生产力对社会的作用要通过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通过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展开的。生产力的作用与社会制度以及人的价值观念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在坚持先进生产力对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的发展要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在科学技术、社会、人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中,我们才能全面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科学悲观主义和科学乐观主义的共同问题,就是只见物不见人。马克思主义要求见人见物,并要由人来控制物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人的控制。随着近些年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新兴科技已经成为了全球的不可忽视的力量,科技是改变人类生活的最根本的技术支持,可以说科技在新的人类生活中正在改变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逐步的取代传统的手工制造业等。以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正是新兴科技的作用,不断地加快了人民的生产方式,减少了大量的生产时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相当有一定的理论是和实践的支持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在马克思《资本论》《经济学手稿》等著作中多处可见。马克思在谈到资本的发展时,明确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并且说,“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马克思在谈到资本利用科学、占有科学使之称为发财致富的手段时,也强调了这一观点。可见,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支持。 三、科技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