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开局向好心得体会

2020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开局向好心得体会
2020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开局向好心得体会

2020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开局向好心得体会数据显示,7月份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2.8,较6月份提高1.6个百分点,为2011年2月份以来最高,且连续三个月处于扩张区间。这表明,随着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和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有序推进,我国制造业正在回升,由此带动国民经济稳步复苏,中国经济下半年开局向好。

具体来看,生产指数为2011年2月以来最高,制造业产出已连续五个月处于扩张区间;新订单指数也为2011年2月以来最高,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尽管海外疫情继续拖累出口,但新出口订单指数继续处于收缩区间,且降幅为六个月以来最低;就业指数连续第七个月处于收缩区间,但降幅为今年以来最低;原材料库存指数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为2018年3月以来最高;产成品库存指数连续三个月处于收缩区间,但降幅轻微,与上月几乎持平;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为2018年11月以来最高;中国制造业乐观度虽较上月小幅回落,但仍处于较高水平等等。

在上述各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和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都处于扩张区,并为一定时期以来最高;新出口订单指数和就业指数虽然处于收缩区间,但降幅为一定时期以来最低。可以据此认为,在各项宏观政策的有效作用下,尽管疫

情影响还在持续,但制造业回升已呈明显态势,意味着生产恢复正在加速进行。

财新PMI反映的这种态势,与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同期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有异曲同工之处。后者7月份PMI为51.1%,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五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其中,生产指数为54.0%,新订单指数为51.7%,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9%,从业人员指数为49.3%,都较上月有不同程度的小幅上升或回升。这两种PMI所调查的样本企业在行业分布和企业规模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但7月份都双双走高,无疑共同表明了疫情冲击下的中国经济正在企稳回升。

相关经济运行数据也较好地佐证了这一点。比如,上半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呈现“前低后高、由降转升”走势。其中,二季度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8%,与一季度下降36.7%形成鲜明对照,尤其是5、6月份,利润分别增长6.0%和11.5%,增速逐月加快。再如,上半年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16.9亿吨,同比增长3.6%。铁路货运量稳步回升与企业复工复产密切相关,是经济运行的重要“晴雨表”,货运量回升进一步表明中国经济正在摆脱疫情影响,并稳步走向复苏。

PMI作为经济监测的先行指标,反映了经济的变化趋势。上半年中国经济先降后升,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尤其是,相较于一季度GDP增速同比下降6.8%,二季度GDP增速由负转正并增长3.2%,

解读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一)

解读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一)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与其他经济转轨国家的困境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得归功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正处在转变之中,正从旧的经济发展模式向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与美国、日本的经验相比,吸引巨额国际资本流入是中国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而汇率问题则是中国新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难题。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与美国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以前,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重要特征表现为需求的增长主要来自国外,资本的增长则主要来自国内,而现在,资本的增长更加依赖于外国资本和台湾资本,而需求增长则依赖于本地资源。印证这种变化趋势的是,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的气势似乎盖过了珠江三角洲,上海与香港的金融中心之争也是咄咄逼人,如果说香港、深圳和珠江三角洲是外向型经济体系,那么上海和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体系在地缘和传统上则较多是以内向(国内市场)为主要特征,这也是近年来跨国公司投资更多的选择上海的原因。中国国内市场的重要性最终要超过国外市场,中国的发展模式已经颠倒过来。 翻开世界经济历史地图就会发现,经济大国的近代工业均发轫于沿海,但成功的大国经济很快就转向内地工业资源密集区,至少美国的经济历程是如此。美国经济沿着这条道路发展起来的,而法国、西班牙、荷兰、汉萨同盟则在相反道路上衰弱了。在南北战争以前,美国的生产力和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北部,但美国人并没有长期沉浸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政策,而是调头西进,走“内向型”经济的发展道路。特别是19世纪早期,运输业和通信业的新技术推动了美国经济增长。美国通过其东部沿海的城市纽约和波士顿的金融中心从英国输入资本,运用这些资本在纽约、宾夕法尼亚和俄亥俄等州建立了炼钢和采煤等新兴工业。这些产品运往内陆,供应芝加哥等新兴城市和西海岸的城市。这些新城市则在美国的腹地开发出新的农业产地以供应世界市场。而加拿大、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各国等周边国家向美国提供原材料和某些特定的制成品以满足美国工业生产的需要。同时,从企业债券到股票融资等金融工具的出现,标志着19世纪末华尔街资本证券市场的成熟,这为20世纪产业重组和企业并购提供了金融平台,那些20世纪的大公司和跨国公司就是以此为基础成长起来的。结果,半个世纪以后,整个西部地区就为美利坚的民族生产力所充溢,为美国迅速跨入世界强国奠定了物质基础。20世纪初,当美国的民族生产力已足以称霸世界时,才打出“世界主义”和“门户开放”的旗帜。 这个历史经验,对于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如“西部开发”和“启动内需”仍有借鉴意义。只是,这个经验对一个世纪之后的中国经济所具有的挑战意味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那些在成长中具有时序关系的阶段和过程将被压缩在一个较短时期来完成。 二、作为反例的日本经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的经济奇迹被归结为这样一种基本发展模式:在日本式经济中,政府为了达到它的(贸易立国、出口导向)目标,在市场中同时嵌入了激励和抑制因素。在经过长时间的实验后,日本实行的国家指导而私人所有的经济体制是日本二战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生产高效的经济体的主要因素。南韩和台湾学习了它的主要原则和机构,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但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当日本对美国的持续贸易顺差,即美国对日本的持续贸易逆差开始成为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时,对日本经济成功的主流解释是它享有特别优惠的汇率,这一汇率是美国在战后占领期间为了帮助日本经济复苏而确立的,名义上1美元可兑换360日元。1971年,尼克松总统结束布雷顿森林固定汇率体系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迫使日元升值,削弱日货在国际贸易中的价格优势。15年之后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的经济规模有两个德国那么大,在汽车、钢铁、电子产品、机器人、半导体、液晶显示器和其他工业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美国人更是惊呼日本的“威胁”。像尼克松一样,里根政府又寻求利用汇率

读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现实篇(1)

读《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现实篇)》感想 当今世界时局错综复杂,国内外各种政治、经济与社会因素彼此交织影响,趋势走势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国际形势,美国货币政策的改变,俄乌两国交恶,中东冲突频发,中日钓鱼岛纠纷;放眼国内,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增速进入新常态,新的形势将如何影响政治经济走向,又会对港口生产以及我们的生活产生何种影响?著名趋势研究学者时寒冰出版了其最新作品《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对其进行了分析预测。 时寒冰对当下以及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测,所借助的“趋势研究”,说到底也就四个字“找出规律”,简单、实际。这也是古往今来真正有效预测的不二法门。古人云:“履霜而知坚冰至”,说的其实就是依靠发现和掌握规律来推算未来。只是道理虽简单,真要运用到人类社会与经济领域却是难上加难,因为牵涉因素实在太多,难以窥尽全貌,自然无法得出精确的判断。因此,优秀的趋势研究者,需要有多重的视野:纵向上熟知历史发展,以大局观把握整体走势;横向上结合多学科、多领域知识加以综合分析,不致盲人摸象,以偏概全。而时寒冰在本书中便是沿着这两个方向展开论述的。他首先带领读者以客观角度重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所走过历程,厘清中国经济现状的前因后果;随后以中美两大经济体的密切关系和彼此纠缠为背景,以经济为主线,辅以金融、政治、地缘、历史、军事、能源等多个角度,全方位分析经济表象背后的大国角逐和全球博弈。其视角兼具宏大与深入,令人叹为观止。

时寒冰的这本《现实篇》大部分都是对过去和现状的分析概括,而尚未真正展开“预测”。不过这可不意味着本书内容只是枯燥的铺垫。他的论述数据详实、观点尖锐,毫不讳言的阐述着国家发展之中错误决策所带来的隐忧。书中对中国经济重心在2003年前后从实体制造业向虚拟房地产业转移的趋势更是进行了十分尖锐的批判。这对于至今仍沉醉在“支柱产业”的繁荣之中的各级政府,以及忙于“炒房”的企业和个人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也正是有了对历史的客观认识,我们才能把握当前纷繁芜杂的现实。 本书对现实的分析,围绕中美两国展开。这自然是因为中美是全球两个最大的经济实体,且两者之间的“恐怖平衡”更是世界经济现状中最显著的特点,对此不可不察。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地区就不重要,书中对于中东局势、俄乌争端、中日矛盾等地缘政治冲突,也有详尽论述。其实书中叙及的金融及政治事件,并非什么机密,我们从每日新闻中也可获得相关信息。然而普通人眼中彼此分割,如同碎片的新闻事件,在作者这样的趋势研究者眼中,却是联系密切的线索,是战略大棋局上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落子。其间透出的,是观察者把握全局、高屋建瓴的过人视角,更是其看破表象,洞察内里的犀利眼光。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书中在进行论述时,既以扎实的资料和全面的数据体现了经济学分析的严谨一面;又能做到逻辑清晰,深入浅出,流畅通晓,令并非经济学专业人士的普通人也能读懂。作者没有在书中直接把分析的答案告诉读者,而是让读者和他一起经历推演,并通过自己的判断得出结论,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其结论的信服力。

2020年中国经济8项政策措施

2020年中国经济8项政策措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全面部署了2020年经济工作,明确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记者梳理发现,明年以下这8项政策措施将会影响你我的钱袋子,也有望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炒房行为将严格受限 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要在宏观上管住货币,微观信贷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购房,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一表述引发高度关注,可以预期,明年想要投资投机性购房,就比较困难了,因为炒房行为会受到严格的限制。 “住房属于居民最基本的耐用消费品,功能是居住,基本属性不是投资品,不是用于投资和投机赚钱。”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对中新网记者表示,这意味决策层清醒认识到房子的定位,不容忍投机的泛滥,如果采取措施真正使住房回归居住属性,未来有助于房地产市场挤出泡沫,显现真实的

供求关系,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加快出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 ——养老保险将迎顶层设计 会议提出,要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出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 记者注意到,2020年以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动作频频,今年首次统筹安排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退休人员同步调整基本养老金,总体上涨6.5%左右。人社部在10月25日透露,养老金并轨工作目前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操作阶段,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已经启动了参保缴费和待遇支付工作。 在专家看来,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金收支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作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加快出台非常必要。 减税、降费将加大工作力度 ——企业和居民税费负担有望减轻 会议提出,要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要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推动企业眼睛向内降本增效。 回顾2020年,官方减税、降费的措施不断,包括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银行卡刷卡手续费下调、普通化妆品取消征收消费税,16种不动产登记收费减免,等等。而近期又明确自2020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对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减按7.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

浅谈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形势

浅谈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形势 崔宝林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经济实力大幅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迎来改革开放的第三十三个年头之际,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抱有足够的信心和满心的期待。 下面浅谈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的个人见解。 我们国家在过去几十年经济的快速增长时期,主要是依靠投资带动。而这种集中于基础设施、机器设备和厂房等方面的资本投入,不仅获得了相应的回报,同时也得到了市场认可。在参与全球贸易分工过程中,随着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劳动力和劳动技能的持续提高,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经济发展呈现的是资本投入与GDP产出同步增加的现状,而没有出现资本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的效应。因此我们不需过于担心世界经济放缓和外贸出口的下降会对中国GDP增长产生太大影响。 虽然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GDP总量约6万亿美元,美国约为15万亿,但人均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十一分之一。主要因为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延续“黄金发展期”态势的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的凸显、各种挑战日趋严峻的态势,社会、经济的整体转轨正在经受历史性的考验的缘故。 尽管如此,中国经济的增长势头并没有改变。目前正处于调整和改革期,虽然增速出现一定幅度回落,但也只是经济增速的短期回落,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衰退阶段。而且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已

经表现出积极向好的变化: 首先,挤出了“泡沫”,缓解了通胀压力。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显示,上游产品价格涨势明显减缓。从目前来看,一些行业产品价格回落到较低水平,影响了企业的正常效益,对此企业要引起自身发展的关注点,不可以盲目扩张的方式获取利益。 其次,结构向优化改善方向发展。从PMI来看,当前第三产业发展好于第二产业。今年以来,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在较高水平,与去年同期相差不大,发展较为稳健。在第二产业当中,制造业发展势头好于采掘业。而在制造业领域,装备制造业又好于基础原材料加工业。1-5月份,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PMI平均为55.7%,明显高于钢铁、有色、化工等行业,这些行业PMI平均为48.9%-52%之间。这些方面反映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在不断优化,不断改善。 第三,就业保持稳定增长。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自3月份以来,一直保持在50%以上,5月份为50.5%;非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自年初以来稳定地保持在50%以上。两组数据均显示出就业保持稳定增长,有利于提高公民收入、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使经济发展保持稳定增长动力。 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由于经济增速回落、结构调整,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经济增长基础尚需巩固。另一个方面是小企业发展困难增加。小企业受政策利好带动,年初曾出现短暂回升,最近三月持续回落,反映小企业在经济增速回落过程中,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

解读中国经济 读后感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 要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各种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必须了解当代中国经济。在此书以前,我一直对“经济”类的书籍敬而远之。原因无非是自己的兴趣点主要是文史哲,经济类的一直没有太大的阅读欲望,也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自己对“经济”的许多现象不甚了解,很多时候也是只求表面意会,而不作深究。但是当我接触的事情越多时,现实告诉我必须踏出这一步,不然,就永远限制于自己既定的知识和认识框架内,无法突破出去。庆幸的是,我踏出的这一步,是林毅夫的这本《解读中国经济》。 林毅夫的传奇经历想必不少人已经有所听闻,在此姑且不谈有关意识形态的问题。单就这本书而言,我认为他是透彻地了解中国国情的,同时也是透彻地了解中国经济状况。 这本书里林毅夫主要要回答几个重要问题。第一个是为什么中国古代经济那么发达,到了近代却这么狼狈?他不太相信文化决定论。他认为经济发展长远来看就看一个因素,科技的进步。中国古代人口多,市场统一,农民和手工业者试错机会多,所以科技更发达,经济也更繁荣。至于为什么中国近代衰落了,乃是因为近代工业革命使得科技进步更多地来自科学家和实验室,中国由于科举这个激励机制出了问题,徘徊不前,被西方远远地甩在后面。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建国以来,以1978年为分水岭,前后发展,至少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上,差距这么大?中国工业底子薄,积累少而人口多,选择这条路违背了中国的比较优势,因此走的非常艰难。这条路一经选择,中国的经济框架就注定了:重工业建设周期长,需要资金,于是政府刻意压低利息;重工业需要进口外国材料,于是人为提高汇率;重工业不能直接改善人民的生活,利润薄,于是一需要垄断,二需要刻意压低原材料价格和工资。 全书下来,让人识得特别是改革以来诸多问题的来龙去脉,也识得“提出问题、援引即有理论、查找理论缺陷、提出新的理论”这样经济学学术研究的模式,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清楚认识自己和别人,找到比较优势,遵循这个比较优势,利人利己!双赢的技巧并非相互的让步,而是找到对于双方重要程度不同的要素进行交换,例如巴以“土地换和平”,其实正是“比较优势”这个经济理论在发挥着作用。

关于中国超越读书笔记

关于中国超越读书笔记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奋斗,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迅速崛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令炎黄子孙为之骄傲,令海外友人为之动容。但是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腐败问题、环境问题、产业发展问题等诸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也让我们困惑。如何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中国梦?如何实现对西方世界真正意义上的全面超越?这些都是见诸报端、引起网络热议的话题,也是作为当代中国人应该深思的问题,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中国模式与中国超越 张维为教授在《中国超越》中提出,中国崛起的背后是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即不照搬西方,不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不放弃自己的优势,在这“三不”的基础上大胆探索体制创新,大胆学习和借鉴别人的长处,同时也发挥自己的优势,逐步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包含了“实践理性、强势政府、稳定优先、民生为大、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经济、对外开放”八个特点。实践理性就是在“实是求是”的思想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本本主义,不断总结和汲取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教训,推动大胆而又慎重的体制改革和创新,使中国避免了一个又一个的政治和经济陷井;强势政府就是以政府来保障改革的稳步推进,推动现代化;稳定优先即“稳定压倒一切”,有了稳定,才能保障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民生为大就是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根本目标;渐进改革是即采取渐进的方法,增强改革的效果;顺序差异即先农村改革,后城市改革,先沿海后内地,先经济改革为主,后政治改革;混合经济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市场”和“计划”双管齐下;改革开放即取长补短,吸收其他文明之长处,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国模式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理性地处理好经济改革、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之间的关系,就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大胆改革,对外开放,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取长补短,以强势政府来推动渐进式改革,保障稳定,以改善民生为工作根本目标,发

2020年中国经济现状与未来走势

2020年中国经济现状与未来走势 2020年春节期间中国遭遇“新冠疫情”爆发,零售业、旅游业、餐饮业等均受打击,市场蒸发过万亿元。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世界政经格局造成重大冲击。 2020年中国经济现状分析 内部来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大幅下滑,消费、投资增速出现断崖式下跌。随着我国对疫情的有效防控,二季度实现大部分复工复产,消费、投资、工业企业利润等的降幅均出现不同程度收窄。但受全球疫情蔓延及世界变局的进一步影响,疫情不仅对中国对外贸易增速形成拖累,也导致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重新调整及贸易保护主义叠加,进一步加剧了经济下行压力,我国经济复苏的前景仍不明朗,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劳动力市场冲击大,就业、收入、劳动力流动影响明显,用人需求与求职人数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加大,复工复产仍需稳步推进,不同地区、群体和行业的影响差异较大,再加上包括南方部分地区洪涝等自然灾害,稳就业、保民生的压力仍不容忽视。家庭债务持续累积,受疫情冲击影响,不同收入群体间家庭流动性差异加大,低收入家庭流动性面临枯竭风险。劳动力市场的震荡和收入不确定性的增加导致消费恢复缓慢。受抗疫所采取的区域隔离和政策调控举措的影响,中小银行区域性经营的局限性进一步凸显,其风险加速积聚。同时,为对冲疫情影响,稳定地方经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压力持续增加,极易与影子银行等金融风险交织传染,需警惕财政金融风险反弹回潮。银行风险溢出自2 月以来连续上升,尤其是中小银行的风险溢出比例上升速度高于平均水平,银行系统的总体稳定性有恶化的苗头。疫情冲击导致国

际金融市场大幅震荡,尽管当前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区间内双向波动,人民币长期贬值压力不可忽视。 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在新冠疫情冲击下正陷入衰退境地,加上全球性、地域性政经摩擦和冲突导致的不确定性急剧上升,更对下半年经济运行提出了严峻挑战。中国在应对外部挑战的同时,应立足于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如课题组一直分析强调的,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依然是内部的结构性失调,长期增长潜力仍未得到充分释放。通过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倒逼深层次的结构性、体制性改革,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并能够实现内外部相互促进,同时辅以一定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对冲政策,将有助于释放经济增长潜力、稳定就业保障民生。 2020年中国经济发展展望 中国拥有超大规模经济体的优势,经济发展具有韧性和潜力,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和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预计2020年中国经济将增长6%左右,全年呈现前低后稳走势。 (一)2020年中国内需企稳 从政策效应看,2019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会对2020年的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2020年,中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和减税降费预计可拉动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左右。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预计2020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5%,库存对经济呈现正拉动,内需总体稳定。 (二)中美经贸摩擦效应持续显现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以宜家为例浅谈对外开放政策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意义及影响

以宜家为例浅谈对外开放政策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意义及影响一、此次调研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扩大,对外开放政策在我国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充分利用了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了进一步地了解对外开放政策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于4月8日,我们进行了有关“宜家发展状况与我国对外开放”课题的社会实践。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了位于沈阳铁西区的宜家家居购物商场进行社会实践。从改革开放的30年里,世人见证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外国资本纷纷瞄准中国市场,成为中国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实践过程中,我逐渐了解到了宜家发展状况与我国对外开放之间的联系,深刻的理解到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活力和便利,更加明了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必要性。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用积极地心态去拥护与支持对外开放。这是我们的责任。 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我国的的意义: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为了顺应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为此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广泛的进行了经济交流和技术合作,积极利用国外市场、资源、资金、信息、和技术。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确立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现在的

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第二、根据经济体制创新的需要,大力推进对外开放。 第三、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开放型经济。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利用外资,合理引导外资投向,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出口贸易战略。实行均衡开放政策,保障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第四、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整体质量的提高.加快推进我国贸易自由化进程。尽早实现从外贸企业的审核制度向登记制度的转轨,让国内具有实力的企业尽早进入国际市场。适应贸易自由化的要求,与此同时,进一步放宽外汇管制,逐步开放外汇市场,把我国经济逐步融入当代世界经济体系。 三、宜家家居的发展过程 宜家家居于1943年创建于瑞典,“为大多数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日常生活”是宜家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努力的方向。宜家品牌始终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联系在一起并秉承“为尽可能多的顾客提供他们能够负担,设计精良,功能齐全,价格低廉的家居用品”的经营宗旨。在提供种类繁多,美观实用,老百姓买得起的家居用品的同时,宜家努力创造以客户和社会利益为中心的经营方式,致力于环保及社会责任问题。目前宜家家居在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40个商场,其中有8家在中国大陆,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南京、沈阳和大连。宜家的采购模式是全球化的采购模式,它在全球设立了16个采购贸易区域,其中有3个在中国大陆,分别为:华南区,华中区和华北区。 宜家品牌始终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联系在一起并秉承“为

2020年中国经济现状与未来走势

2020年中国经济现状与未来走势 以零售业、餐饮业和旅游出行为主的消费行业成为本次疫情的“重灾区”。预计本次疫情对中国消费市场的负面影响将超过2003年的SARS疫情。在SARS 疫情传播的2003年,全国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为35.4%,而时至2019年底,中国的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已达到57.8%。若参照2003年SARS期间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影响幅度,保守估计2020年第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3%。 从行业细分领域来看,受影响最大的是餐饮行业。以餐饮行业巨头西贝莜面村为例,其在全国60多个城市拥有400多家门店,而目前其门店业务已基本暂停。据西贝负责人预计,春节前后的一个月时间将损失营收7至8亿元,而公司的现金流也仅能支撑3个月。其次是受季节因素影响较大的旅游出行和酒店业。这些企业同样在租金、人力等运营成本和现金流上承压,甚至面临破产风险。与此同时,百货、购物中心遭受重创。受疫情影响,原本红火的春节购物季客流骤减,多地缩短营业时间或延缓开业。目前,包括宜家、苹果零售店及万达广场等均选择暂停营业。 部分网上消费亦未能幸免。以本地生活类服务平台为例,餐饮和生鲜配送在本次疫情的影响下有所下降。一方面,各地社区和物业对网上配送的范围和时间进行了限制。此外,激增的网上购物和服务需求使线上企业在供应链管控、库存、物流配送方面受到挑战。同时,疫情冲击下,全国快递业在春节期间的运力短缺也对电商平台造成一定程度影响。

重压之下,消费行业供应链的上下游开始自救。百货业方面,万达、华润等商业地产陆续宣布减免商户租金;餐饮行业也试图通过增加线上销售比例的方式挽回本次疫情带来的损失;此外,如美团在内的多家生活服务类平台也通过免除佣金、延长年费、赠送收银系统对餐饮商户提供多种帮扶措施。此外,国家的帮扶政策也将为2020年的消费市场争取更多喘息的机会。目前,全国各地政府鼓励大型商务楼宇、商场、市场运营方对中小微租户适度减免疫情期间的租金,并纷纷出台对采取减免租金措施的租赁企业给予适度财政补贴。 针对本次疫情,我们预计未来中国消费市场将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从短期来看,2020上半年除商超和便利店以外的实体零售收入将大幅减少。但由于上半年的季节性消费的时机已过,加上消费者对于经济前景的担忧,全年消费市场总体难以超过疫前水平,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将低于8%。与此同时,各类电商和社区生活服务的价值在本次疫情中得到凸显。虽在供应链、库存、物流方面仍存在不足,但仍然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预计2020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将持续提升;同时全年网上商品和服务零售额增速有望突破20%。另外,被零售技术所驱动的无人配送、食品安全等领域也将受到更广泛关注。

2019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分析

2010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分析 2011-01-2715:29 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 根据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提供的2010—2011年中文社 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排名,确定了17份统计样本期刊。通过对2010年在这17份期刊上发表的全部学术论文按专题进行分类统计,得出了2010年中国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排在前10位的问题分别是:经济增长与发展、资本市场、“三农”、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收入分配与收入差距、货币政策、对外贸易与贸易政策、自主创新、低碳经济、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研究热点的新变化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10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加快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同样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就决定了2010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变化带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出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主创新更受重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须加强自主创新,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只有如此,才能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突破资源瓶颈,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才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框架中,自主创新的研究内容从以往侧重技术创新向全面创新提升。有学者提出了构建创新型经济的新战略,即从跟随战略向引领战略转变、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

低碳经济首次进入前10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须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频频出现,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硬约束。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强调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努力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2010年,我国确立了首批发展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的试点城市。在这种形势下,低碳经济研究成为经济学者面对的重要任务。在研究内容上,一是从不同产业、生产和消费、城镇化、能源效率、低碳技术、碳排放交易市场等视角探讨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寻求降低碳排放的途径与机制;二是深化碳税、环境税、碳关税等的研究,以进一步完善环境规制、促进节能减排;三是将低碳经济置于我国经济发展大局中来研究,丰富了经济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重回前10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须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其中,包括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009年以来,我国多个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为区域经济研究开辟了新领域。在研究内容上,一是从产业分布、自主创新、城镇化、区域要素丰裕度、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等视角探讨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以及协调发展的对策;二是从区域经济融合、区域创新体系、区域市场效应、区域空间效率、环境约束、区域政策等方面深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三是把低碳经济、生态环境等因素纳入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体系。 对收入分配与收入差距的关注度再创新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须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抑制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为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提供分配制度基础。有关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继续探讨收入分配不公的根源和解决途径;从国民收入结构失衡、技术进步、市场力量、出口贸易、地方政府行为等视角探讨劳动收入份额变动及其提升的途径;分析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措施;关注城市低收入群体和城市贫困问题;将幸

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形势

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形势 在当今中国,世界都被经济危机所笼罩着,当今中国也不例外,也受到影响,很多企业在这经济危机中,面临着困难和挑战,如果经不起挑战,那就意味倒闭或者破产,这也会导致很多人失业。所以我们国家应该面临着挑战和困难,但是这也是机遇,因为这时候欧洲正面临危机,中国使他们的经济的复兴的希望,因为在危机的这时,中国的经济还在增长,,对世界的经济有很大的贡献。当这是,中国应该抓住机遇,不断增加内需,转变经济的方向,不再依赖出口经济。在当今世界,创新是大一生产力,我们应该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这样我们的经济才更加有发展的空间,这样我们就不用依靠原料,从而我们就不会总在生产链的末端,这样我们的受益为更大,我们就不会总依靠别人的技术,当我们的创新能力在世界的前端时,我们国家会更加强大,那么我们在国际的地位会更加高,我们在处理国际事务时,我们会更有发言权,我们的影响力会更加大,这是我们的文化也会得到传播。所以在当今经济球化时,也在危机面前,我们要抓住机遇,发展我们的经济这样我们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失业率就会降低,社会会更加安定。所以我们国家应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深化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推动出口稳定增长,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对于企业,同样面临着危机,如果不能在危机面前,抓住机遇,那么企业也会面临困难,所以企业应该提高企业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创新力。在学别人时,也要发展自己的特点,那么企业就会更加有活力,在与别的企业竞争时,特别是外企时,我们才会有优势。所以企业应该吸收更多的人才,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还要加强与政府的合作。这时政府更加要出台优惠的政策来支持企业,所以政府要与企业合作。让我们的经济快速发展。在当今世界虽然和平时主题,但是战争是有的。随着我们国家的强大,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开始注视着我们,欧洲开始传播“中国威胁论”,又加上南海问题,加上钓鱼岛问题,我们中国现在正成为世界的焦点,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我们还是要重视经济的发展,不要让这些问题影响我们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也要处理好国际问题,这关系到我们的国家的主权,我们不能轻视,这关系到国家的利益,我们要重视它,否则,我们的国家主权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国家应该利用我们的外交,合理的处理国际问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在快速发展,这也会引起发达国家的重视,这也是问题的起源。他们害怕中国的强大,会影响他们的国际地位,特别是美国。所以他们引起这么多问题,希望我们被这些问题所影响,导致经济的不利。无论他们怎样,我们国家应该合理处理这些问题。 在我们中国我们的政治也出现里问题,如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领导体制,妨碍了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强有力的工作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参考重点: 计量经济学的一般建模过程 第一章课后题(1.4.6) 1.什么是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方法与一般经济数学方法有什么区别? 答: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个分支学科,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分支学科,是由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三者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 计量经济学方法揭不经济活动屮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一般经济数学方法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Z间的理论关系,用确定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4.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答: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如下:(1)设定理论模型,包括选择模型所包含的变量,确定变虽之间的数学关系和拟定模型屮待估参数的数值范I节I; (2)收集样木数据,要考虑样本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和一致性;⑶估计模型参数;⑷检验模型, 包括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和模烈预测检验。 6.模型的检验包括几个方面?其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模型的检验主要包括: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模型的预测检验。在经济意义检验屮,需要检验模型是否符合经济意义,检验求得的参数估计值的符号与人小是否与根据人们的经验和经济理论所拟订的期望值和符合;在统计检验屮,需要检验模型参数估计值的可靠性,即检验模型的统计学性质;在计量经济学检验中,需要检验模型的计量经济学性质,包括随机扰动项的序列相关检验、界方差性检验、解释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等;模型的预测检验主要检验模型参数估计量的稳定性以及对样木容量变化时的灵敏度,以确定所建立的模型是否可以用于样木观测值以外的范1节|。 第二章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参考重点: 1?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概念、联系以及区别? (5)回归分析是讨论被解释变量与一个或多个解释变量之间具体依存关系的分析方法;相关 分析是讨论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分析方法。二者的区别在于:研究的目的不同,相关 分析着重探讨变量间的关联程度,而回归分析却要进一步探寻变量间具体依赖关系,即希 望根据解释变量的固定值去估计和预测被解释变量的平均值;对变量的处理不同,相关分 析对称地处理相互联系的变量,而回归分析必须明确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二者的联系 在于:回归分 析建立在相关分析基础之上,当相互有关联的变量进一步有因果关系时,可进一步进行回归 分析。相关分析中线性相关系数的平方等于回归分析中的拟合优度。

2020年中国经济现状与未来走势分析

2020年中国经济现状与未来走势分析 2020 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世界政经格局造成重大冲击。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大幅下滑,消费、投资增速出现断崖式下跌。随着我国对疫情的有效防控,二季度实现大部分复工复产,消费、投资、工业企业利润等的降幅均出现不同程度收窄。但受全球疫情蔓延及世界变局的进一步影响,疫情不仅对中国对外贸易增速形成拖累,也导致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重新调整及贸易保护主义叠加,进一步加剧了经济下行压力,我国经济复苏的前景仍不明朗,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劳动力市场冲击大,就业、收入、劳动力流动影响明显,用人需求与求职人数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加大,复工复产仍需稳步推进,不同地区、群体和行业的影响差异较大,再加上包括南方部分地区洪涝等自然灾害,稳就业、保民生的压力仍不容忽视。家庭债务持续累积,受疫情冲击影响,不同收入群体间家庭流动性差异加大,低收入家庭流动性面临枯竭风险。劳动力市场的震荡和收入不确定性的增加导致消费恢复缓慢。受抗疫所采取的区域隔离和政策调控举措的影响,中小银行区域性经营的局限性进一步凸显,其风险加速积聚。同时,为对冲疫情影响,稳定地方经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压力持续增加,极易与影子银行等金融风险交织传染,需警惕财政金融风险反弹回潮。银行风险溢出自2 月以来连续上升,尤其是中小银行的风险溢出比例上升速度高于平均水平,银行系统的总体稳定性有恶化的苗头。疫情冲击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大幅震荡,尽管当前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区间内双向波动,人民币长期贬值压力不可忽视。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在新冠疫情冲击下正陷入衰退境地,加上全球性、地域性政经摩擦和冲突

影响2019年中国经济走向的三大关键词

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EMBA:管理者们的2019年应该关注什么? 摘要“中美贸易谈判”、“房地产调控”、“金融稳杠杆”是管理者们在2019年必须要重视的三大宏观政策走向,搞清楚这些关键的变动,才能够正确决定企业应该收缩还是扩张以及往什么地方扩张。 新年伊始,企业的管理者们都习惯于为企业在新一年发展制定完备的年度战略规划。而优秀的年度规划,必须建立在对新一年宏观经济和政策走势、以及商业趋势变化有深刻了解的基础之上。 顺势而为,方可事半功倍。 关于2019年,各路大咖都已经有了预测,其中最知名的要算2016年离世的“周期天王”周金涛的说法:2019年是低价抄底资产的好时机。而美团的王兴则说,2019年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却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 这些预言是否能够实现,还有待时间的检验。目前来看,真正决定2019年经济与商业走向的,主要还是三大宏观面的政策走向:中美贸易问题的谈判进展、房地产调控政策走向、金融“稳杠杆”的效果。 从企业角度来看,必须仔细观察这三大宏观关键词的走向,才能设法适应这个低增长时代,重新聚焦主业,抓住逆势增长的机会。 关注中美贸易谈判走向 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是影响2018年中国经济和商业发展最深的关键因素之一。此前商界和学界都未曾料到,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之后,会如此激烈地高举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旗,最终导致中美之间出现了剧烈的贸易摩擦。 在2018年7月到8月,美国分两次向中国对美出口的约1102种产品合计500亿商品

征收了25%的关税。而中国同样对500亿美国对华出口商品加征25%关税。 2018年9月24日,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美国将对价值2000亿的中国商品征收10%关税,包括冰箱、空调、家具、电视机和玩具等,其中还涉及诸多塑料和石化产品。美国还计划从2019年1月1日起,将加征关税的税率提高到25%,并且将对剩余的价值267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 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升级,在2018年对中美两国乃至全世界的经济、贸易、金融格局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资本市场上,2018年年初A股的涨势遭遇遏制,最终全年下跌超过20%。 在2018年的12月,中美两国元首在G20阿根廷峰会期间成功举行会晤,达成重要共识,决定暂停征收新的关税。美国白宫随后宣布,美方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1月1日后仍维持在10%,而不是此前宣布的25%;双方将加紧磋商,一旦谈判达成协议,2018年以来加征的所有关税,都可能取消掉。 但中美贸易摩擦最终得以缓解的前提条件是:美中双方需要争取在2019年最开始的90天内完成谈判,如果到期无法达成协议,美国将继续提升税率。所以2019年最初三个月中美贸易谈判的走向,事关其后一整年中国经济贸易的走势。 商界领袖们自然会期待中美能够达成协议,这样的话,中国的出口行业将加速复苏,也会带动整体消费的增长。不过,务实的管理者,也应该在谈判达成协议之前保持谨慎,控制好企业的现金流,做好继续过苦日子的准备。 把握房地产调控政策走向 房地产目前仍然是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最大的产业。在过去的两年中,中央围绕“房住不炒”坚持进行地产调控,意图达到“稳房价”的目的。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国 际形势看,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已经启动,但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自从经历“9.11”事件之后本国经济陷入低迷,至今尚未全 面恢复;日本经济则长期低速徘徊.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 积极的措施,例如:正式加入WTO;推动APEC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加强同中亚国家的合作等;但整体外部形势依然严峻。这就需要我们从内部经济入手,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国内经济中,由于存在众多的问题,无法一一列举,所以本文试图从通货膨胀、失业、GDP的增长几个方面来探讨影响中国经济的原因,并且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对三条曲线的复合与分析 (一)三条曲线在一个坐标系中的复合:图一(% (二)三条曲线各自特点的分析 A、GDP增长率曲线 1、曲线走势:最近中国十几年的GDP增长率变动呈现前快后慢的特点。在第一个阶段,1991——1996年,GDP增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平均达到11.6%;而在第二个阶段,1997——2001年间,GDP增长保持平稳中速的增长趋势,平均达到 7.8%。前后两个阶段平均增长率差异较大,呈现出比较明显的 阶段性特点。 2、原因

1)、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 第一,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经济衰退,当时称之为“市 场疲软”之后,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 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二,邓小平同志的南巡,一方面澄清 了许多人认识上的误区,另一方面,他以个人的远见,在宏观上 为中国创造了一种宽松、积极的氛围,加速了经济的增长。 2)、1997——2001年经济增速下降,主要是以下原因:首先,在经历了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一些经济指标过热,造成诸如通货膨胀水平过高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国家在宏观上需要执行一套稳健、收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其次,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没有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破坏,但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整体外贸环境。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传统东南亚国家进口市场的缩小,外贸行业整体效益的下滑,对我们这个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国家来说,对经济增速的下降造成了实际的 压力。第三,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要求,我国陆续开放了一批部门和行业,大力下调平均关税水平;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国内原本受到很大程度保护的许多产业顿时感受到巨大 的压力,使得这些传统上的经济增长点在实际推动经济增长时显 得力不从心。 B、通货膨胀水平曲线 1、曲线走势:1992——2001年中国通货膨胀水平呈现先 高后低、先正后负的情况,同样具有阶段性的特点。1992——1996年间,平均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保持在12.2%,而1997——2001年其平均水平仅为-0.6%。两个阶段相差13%,这种有趣的现象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2、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