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的诊断及治疗:食管早癌的诊断技术及治疗原则

食管癌的诊断及治疗:食管早癌的诊断技术及治疗原则

食管癌诊疗规范

食管癌诊疗规范 (征求意见稿) 2010年8月 前言 本规范的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 附录A、B、C、D、E是规范性附录,附录F、G是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赫捷、牟巨伟、雷文东、邵康、黄镜、惠周光、周纯武、王铸、吕宁、王贵齐、张月明

目录 (一)诊断依据 (3) (二)诊断 (5) (三)食管癌的分类和分期 (6) (四)鉴别诊断 (8) (一)治疗原则 (9) (二)手术治疗 (9) (三)放射治疗 (11) (四)化学治疗 (12) (五)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治疗原则 (12) (六)食管癌分期治疗模式 (13)

附录C病人状况评分 (20) 附录D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疗效判定标准 (21) 附录E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和急性食管炎分级标准 (23) 附录F食管癌的分期(UICC 2002) (24)

一、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食管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 二、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一)食管癌 esophageal cancer 从下咽到食管胃结合部之间食管上皮来源的癌。 1.食管鳞状细胞癌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食管鳞状细胞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2.食管腺癌 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主要起源于食管下1/3的Barrett粘膜的腺管状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偶尔起源于上段食管的异位胃粘膜,或粘膜和粘膜下腺体。 (二)早期食管癌 early stage esophageal cancer 指局限于食管粘膜和粘膜下层的肿瘤,不伴淋巴结转移,包括原位癌、粘膜内癌和粘膜下癌。 (三)Barrett食管 Barrett esophagus 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代替。 (四)食管的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 癌前疾病包括慢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炎、食管白斑症、食管憩室、食管失弛缓症、食管管型、返流性食管炎和食管良性狭窄。 癌前病变指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

食管癌诊治指南

食管癌诊治指南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食管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地市级、县级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二级)及其医务人员对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2.1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 从下咽到食管胃结合部之间食管上皮来源的癌。 2.1.1食管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食管鳞状细胞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2.1.2食管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主要起源于食管下1/3的Barrett粘膜的腺管状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偶尔起源于上段食管的异位胃粘膜,或粘膜和粘膜下腺体。 2.2早期食管癌early stage esophageal cancer 指局限于食管粘膜和粘膜下层的肿瘤,不伴淋巴结转移,包括原位癌、粘膜内癌和粘膜下癌。 2.3Barrett食管 Barrett esophagus 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代替。 2.4食管的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 癌前疾病包括慢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炎、食管白斑症、食管憩室、食管失弛缓症、返流性食管炎和食管良性狭窄。 癌前病变指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 3 规范化诊治流程 3.1食管癌诊断与治疗的一般流程 图1 食管癌规范化诊疗流程

4诊断依据 4.1高危因素 食管癌高发区, 年龄在40岁以上,有肿瘤家族史或者有食管癌的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者是食管癌的高危人群。 4.2症状 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异物感、胸骨后疼痛,或明显的吞咽困难等,考虑有食管癌的可能,应进一步检查。 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异物感、胸骨后疼痛一般是早期食管癌的症状,而出现明显的吞咽困难一般提示食管病变为进展期。 临床诊断为食管癌的病人出现胸痛、咳嗽、发热等,应考虑有食管穿孔的可能。 4.3体征 4.3.1大多数食管癌病人无明显相关阳性体征。 4.3.2临床诊断为食管癌的病人近期出现头痛、恶心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骨痛,肝肿大,皮下结节,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提示远处转移的可能。 4.4 辅助检查 4.4.1血液生化检查: 对于食管癌,目前无特异性血液生化检查。食管癌病人血液碱性磷酸酶或血钙升高考虑骨转移的可能,血液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或胆红素升高考虑肝转移的可能。 4.4.2 影像学检查: a)食管造影检查:是可疑食管癌患者影像学诊断的首选,应尽可能采用低张双对比方法。对隐伏型等早期食管癌无明确食管造影阳性征象者应进行食管镜检查,对食管造影提示有外侵可能者应进行胸部CT检查。 b)CT检查:胸部CT检查目前主要用于食管癌临床分期、确定治疗方案和治疗后随访,增强扫描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CT能够观察肿瘤外侵范围,T分期的准确率较高,可以帮助临床判断肿瘤切除的可能性及制订放疗计划;对有远处转移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探查术。 c)超声检查:主要用于发现腹部脏器、腹部及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 d)MRI和PET-CT:均不作为常规应用, 需要时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MRI和PET-CT有助于鉴别放化疗后肿瘤未控、复发和瘢痕组织;PET检查还能发现胸部以外更多的远处转移。 4.4.3其它检查: 内镜检查:是食管癌诊断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对于食管癌的定性定位诊断和手术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作用。对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必需的常规检查项目。此外,内镜检查前必须充分准备,建议应用去泡剂和去粘液剂,仔细观察各部位,采集图片,对可疑部位应用碘染色和放大技术进一步观察,进行指示性活检,这是提高早期食管癌检出率的关键。提高食管癌的发现率,是现阶段降低食管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5食管癌的分段、分类和分期 5.1食管癌的分段:采用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2009分段标准 5.1.1颈段食管:上接下咽,向下至胸骨切迹平面的胸廓入口,内镜检查距门齿15一<20 cm。 5.1.2胸上段食管:上自胸廓入口,下至奇静脉弓下缘水平,内镜检查距门齿20一<25 cm。 5.1.3胸中段食管:上自奇静脉弓下缘,下至下肺静脉水平,内镜检查距门齿25一<30 cm。 5.1.4胸下段食管:上自下肺静脉水平,向下终于胃,内镜检查距门齿30-40cm 5.1.5食管胃交界:凡肿瘤中心位于食管下段、食管胃交界及胃近端5cm,并已侵犯食管下段或食管胃交界者,均按食管腺癌TNM分期标准进行分期;胃近端5 cm内发生的腺癌未侵犯食管胃交界者,可称为贲门癌,连同胃其他部位发生的肿瘤,皆按胃癌TNM分期标准进行分期。

颈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颈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中分类号〕R730.56;R7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8664(2000)03-58-01 颈段食管癌由于其位置特殊,切除困难,以往多采用放射治疗,五年生存率较低。我院于1992年5月至1998年5月手术治疗颈段食管癌2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7例,女性6例,男女之比为2.38∶1。年龄49~72岁,中位年龄64岁。本组病例均可进软食或半流质食物,经胃镜及食管钡餐造影检查确诊,病变部位按1987年UICC制订的标准,肿瘤主体均在食管颈段,病变长度1.5~5cm。其中1.5~3.0cm者18例,3.5~5cm者5例。食管无明显狭窄及周围软组织影,临床诊断TNM分期为Ⅰ~Ⅱ期病例。病理类型均为鳞状细胞癌。 术式及并发症采用左颈左胸后外侧切口15例,左颈右胸前外侧上腹正中切口6例,左颈上腹正中切口(食管内翻拔脱术)4例,均以胃代食管,手术切除率100%。术后并发颈部吻合口瘘6例,心律失常4例,呼吸功能不全2例,胸部切口感染1例,均治愈,无手术死亡。 随访结果本组病人随访至1998年10月,一年生存率为87.4%(20/23),三年生存率为71.5%(12/16),五年生存率为60%(3/5),失访者列入死亡统计。 讨论:一、颈段食管癌指原发于食管入口至胸骨上缘间的癌瘤。颈部食管毗邻气管、颈总动脉、颈内静脉、锁骨下动静脉、喉返神经、迷走神经等重要脏器组织,癌易侵及,且由于解剖部位特殊,暴露困难,外科手术治疗的难度和风险均较大,以往多采用单纯放射治疗,其五年生存率约9~18%。还可出现放疗后食管狭窄、气管食管瘘等严重并发症,使人们去努力争取切除原发灶,以达到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目的。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是治疗颈段食管癌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手术不仅可切除原发癌灶,还可清除颈部、食管上段旁及纵隔转移淋巴结,有利于彻底根治及预防术后的复发和转移。手术开始时先沿左胸锁乳突肌前缘作颈部切口,上至环状软骨,下达胸骨上窝,较一般胸段食管癌的颈部切口要长些,以利于清扫局部淋巴结,探查游离颈段食管,估计肿瘤能够切除时,依肿瘤的侧方位置再经左侧或右侧切口进胸,沿胸上段食管周围向上钝性分离,与颈部切口会师。对高龄、体弱及合并呼吸、循环系统严重疾病估计不能耐受开胸者,则可行颈腹部切口食管内翻拔脱术。本组23例中,经左胸食管癌切除12例,经右胸食管癌切除9例,食管内翻拔脱术5例,手术切除率达100%。三、因中晚期食管癌常有较广泛的粘膜下癌侵及,根据肿瘤的根治性切除原则,切除范围应超过肿瘤边缘5cm以上,这在颈段食管癌的病人则难以达到,故难免上残端癌残留。本组有4例上切缘有癌组织侵及。对此病例,行术后放疗,依然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四、本组颈段食管癌切除术颈部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较高,达26.1%,可能与食管全切或次

食管癌的免疫治疗新进展(完整版)

食管癌的免疫治疗新进展(完整版) 食管癌是全球发病率第八位的癌症,我国食管癌新发和死亡病例占全球一半以上,食管鳞癌约占我国食管癌的90%,其发生与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晚期食管癌预后很差,5年存活率仅为18.8%。随着近年来免疫治疗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肿瘤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免疫抑制环境,促进肿瘤细胞逃逸。针对PD-1/PD-L1通路的单克隆抗体在恶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癌、膀胱癌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疗效。随着KEYNOTE-181研究结果的公布,确立了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二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地位,抗CTLA-4及抗PD-1/PD-L1药物在食管癌中适应证为经一种及以上全身治疗、PD-L1 CPS≥10的复发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因此,免疫治疗有望为晚期食管鳞癌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本文对食管鳞癌的免疫治疗做一综合性描述。 0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机制 T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相互作用,T细胞免疫应答受T细胞中活化信号和抑制信号之间的平衡调节。有研究显示两种免疫应答受体在T细胞上表达,分别是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CTLA-4是T细胞表面表达一类共刺激分子,作用是抵抗并抑制CD28,CD28是一种活化的T细胞共刺激受体,从根本上调节T细胞活化的诱导阶段。尽管CD28传导可大大增强T细胞受体信号传导,并导

致T细胞被激活,但CTLA-4抑制CD28的活性,导致肿瘤特异性T细胞失活。抗CTLA-4药物的作用是竞争性地结合CTLA-4受体,解除CD28的抑制,激发肿瘤特异性T细胞活性,进而达到抗肿瘤效果。PD-1是一种来自CD28家族的抑制性受体,其在各种免疫细胞上表达,包括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单核细胞和B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PD-L1)是目前唯一已知的PD-1配体,据报道,PD-L1配体主要在肿瘤细胞表面和肿瘤微环境中过表达,T细胞膜上的PD-1受体与肿瘤细胞上的PD-L1配体结合,可激活PD-1/PD-L1通路,从而阻止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作用,达到免疫逃逸。因此,使用PD-1/PD-L1的抗体阻断该信号通路,可恢复抗肿瘤T细胞的功能,改善免疫抑制,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 02食管鳞癌的抗CTLA-4治疗 2.1替西木单抗(Tremelimumab) 它是一种抗CTLA-4单克隆IgG2抗体,已在包括恶性黑色素瘤、肝癌、肠癌和恶性间皮瘤在内的多种肿瘤中进行了评估,对晚期胃及食管腺癌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在一项单中心、非随机II期临床试验中报告了替西木单抗治疗胃及食管腺癌的数据。该研究纳入标准为至少接受了一种铂类化学疗法后失败的患者,共有18位患者参加了该研究。受试者每3个月接受一次替西木单抗治疗,并每3个月评估疗效,直到疾病进展。结果显示,1例患者部分缓解(PR),4例患者稳定(SD),其余患者为进展,中位OS为4.8个月,客观缓解率为5%。虽然替西木单抗在具有部分缓解

早期食道癌治疗方案

早期食道癌治疗方案 早期食道癌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按照外科的原则作彻底切除术,并在术后积极进行一系列巩固治疗,如放化疗和中医治疗,以减少术后复发的风险。 ①内镜食管粘膜切除术(EMR):对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食道癌,通过内镜治疗可以获得与外科手术相当的疗效,通常建议在EMR术后每隔6-12个月进行内镜检查和碘液染色是必要的。 ②食管早期表浅癌的内镜激光治疗:对于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试验组结果显示内镜激光治疗5年存活率为97%,自然病程5年存活率为67%。 ③早期食道癌的光动力学治疗:作为一种肿瘤治疗的新技术,光动力治疗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对于提高患者治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期食道癌治疗方案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中期食道癌治疗方法包括四种,即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和中医治疗。中期食道癌治疗方法应结合使用,由于食道癌中期多未发生远端转移,治疗方法受限较少,但鉴于化疗效果有限,首先考虑以手术切除治疗为主。食道癌中期手术切除的5年生存率为22%。 化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临床上多采用DDP和BLM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有效率超过30%。食道癌中期进行放疗,5年生存率仅10%,要提高放疗疗效,须服用某些中医药物或抗癌增敏剂。 中期食道癌手术及放化疗后应用中医调理,可杀灭残余肿瘤细胞,增加放化疗效果,减轻副作用,对促进患者机体恢复和防止转移复发,提高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命具有积极的意义。 晚期食道癌治疗 晚期食道癌患者通常体质比较虚弱,而且体重较轻,不可以再进行外科手术和放化疗等创伤性治疗,运用中药治疗食道癌,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中医药是晚期食道癌治疗比较理想的选择,同时,患者心态对于保证晚期食道癌治疗效果也有重要意义。 中医无毒抗癌治疗技术广泛运用于食管癌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提高预后,更好的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早期诊断与食管癌病人的治疗和预后密切相关。在食管癌高发区对40岁~69岁年龄段人群进行普查是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行之有效的途径。内镜检查辅以食管粘膜碘染色及活检病理检查是诊断食管早期表浅癌的最佳方法。内镜超声检查(EUS)、微型超声探头检查(MPS)和EUS引导下细针穿刺吸引活检(FNAB)提高了术前T、N分期的准确性。外科手术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主要方法,效果十分满意。ep-mm2癌无淋巴结转移,通过内镜食管粘膜切除术或氩离子束凝固术等治疗可使食管上皮原位癌和绝大多数粘膜内癌获得与外科手术相当的疗效,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因而早期食管癌的治疗策略已经发生了变化。 一、食管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 国内、外较广泛地应用色素内镜(chromoendoscopy)诊断食管早期表浅癌。常用的方法有卢戈氏碘液染色法、甲苯胺蓝染色法和甲苯胺蓝一卢戈氏碘液双重染色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操作方便省时,已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区人群普查中较普遍的应用,常用1.2%~1.5%碘液进行食管黏膜染色,对于指示内镜活检部位、提高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显示多点病灶和设定内镜治疗癌灶的范围很有帮助。 3、内镜检查对食管表浅癌浸润深度的判断 病理组织学检查我国把早期食管癌分成上皮内癌(ep癌)、粘膜内癌(mm癌)和粘膜下癌(sm癌)三类。日本进一步把mm癌和sm癌细分为三个亚型。日本的研究结果表明,ep癌无

内科学(第七版)消化系统疾病第三章 食管癌

第三章食管癌 食管癌(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是原发于食管的恶性肿瘤,以鳞状卜皮癌多见。临床上以进行性吞咽困难为其最典型的症状。 【流行病学】 本病是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的高发国家,也是世界上食管癌高死亡率的国家之一,年平均死亡率为1.3~90.9/10万,而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为2.7~110.6/10万。本病的流行病学有以下特点:①地区性分布,如在我国北方发病率可达130/10万,而美国仅为5/10万;而且在同一省的不同地区存在迥然不同的发病情况,高发与低发区之间的发病率相差数十倍到二、三百倍;②男性高于女性,其比例为1.3~3:1; ③中老年易患,我国80%的患者发病在50岁以后,高发地区人群发病和死亡比低发地区提前10年。 【病因】 食管癌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食管癌的发生与该地区的生活条件、饮食习惯、存在强致癌物、缺乏一些抗癌因素及有遗传易感性等有关。 (一)亚硝胺类化合物和真菌毒素 1.亚硝胺是被公认的化学致癌物,其前体包括硝酸盐、亚硝酸盐、二级或三级胺等,在高发区的粮食和饮水中,其含量显著增高,且与当地食管癌和食管上皮重度增生的患病率呈正相关。国内已成功用甲苄亚硝胺诱发大鼠的食管癌,并证实亚硝胺能诱发人食管鳞状上皮癌。 2.真菌毒素的致癌作用各种霉变食物能产生致癌物质。镰刀菌、白地霉菌、黄曲霉菌和黑曲霉菌等真菌不但能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并能增加二级胺的含量,促进亚硝胺的合成。霉菌与亚硝胺协同致癌。 (二)饮食刺激与食管慢性刺激

一般认为食物粗糙、进食过烫,咀嚼槟榔或烟丝等习惯,造成对食管黏膜的慢性理化刺激,可致局限性或弥漫性上皮增生,形成食管癌的癌前病变。慢性食管疾病如腐蚀性食管灼伤和狭窄、胃食管反流病、贲门失弛缓症或食管憩室等患者食管癌发生率增高,可能是由于食管内容物滞留而致慢性刺激所致。 (三)营养因素 饮食缺乏动物蛋白、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的维生素A、B2和C缺乏,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食物、饮水和土壤内的元素钼、硼、锌、镁和铁含量较低,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间接相关。 (四)遗传因素 食管癌的发病常表现家族性聚集现象。在我国高发地区,本病有阳性家族史者达25%~50%,其中父系最高,母系次之,旁系最低。食管癌高发家族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较高,可能是决定高发区食管癌易感性的遗传因素。调查还发现林县高发区居民迁至他县后,食管癌发病率与死亡率仍保持较高水平。这些现象说明遗传与食管癌有一定的关系。 (五)癌基因 环境和遗传等多因素引起食管癌的发生,其涉及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目前认为是癌基因激活或抑癌基因失活的基因变化所致,研究已证实的有R b、P53等抑癌基凶失活,以及环境等多因素使原癌基因H—ras、C-myc和hsl-1等激活有关。 (六)人乳头状病毒 一些研究发现食管上皮增生与乳头状病毒感染有关,食管上皮增生则与食管癌有一定关系。但两者确切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病理】 食管癌的病变部位以中段居多,下段次之,上段最少。部分胃贲门癌延伸

食管癌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原则

食管癌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原则 目前治疗食管癌的方法包括:化疗、放疗、手术治疗。您的治疗方案主要取决于食管癌的类型、分期早晚、肿瘤的部位、年龄大小以及您的一般健康状况。化疗、放疗和手术这几种治疗方法可能会综合运用,不只是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比如手术前会做放疗和化疗。无论选择什么治疗方法,通常患者比较关心治疗效果,那么下面麻省医疗国际从医学角度为你解读食管癌的治疗效果。 1、治愈:食管癌有一部分是可以治愈的。如果治疗方法得当,特别是早期阶段的食管癌治愈的机会非常大。医生在治疗后评估治疗效果是往往用缓解这个词,如果经过治疗后,您的CT影像、内窥镜等检查已经完全看不到肿瘤存在,说明完全缓解了,也就是您可能完全治

愈了。但是,不排除少数情况下,癌症在几个月或者几年后复发或者转移。 2、控制肿瘤,延长生命。如果无法根治,治疗可以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使肿瘤缩小或处于稳定期,不会进一步发展恶化,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会威胁到您的生命,以及能减轻您的症状,使您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命延长。 3、缓解症状。如果您的肿瘤非常大,食道几乎无法进食,可以通过治疗缩小肿瘤,解除堵塞情况,或者通过插胃管或胃造瘘补充食品。如果癌症扩散到其他部位,引起疼痛等症状,通过止痛药或者对该部位进行放疗,可以帮助您减轻疼痛或其他症状。 食管癌治疗原则

治疗方案应经过肿瘤外科、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放射科和病理科医生联合讨论后制定。 非颈段早期食管癌不伴淋巴结转移患者可根据侵犯深度考虑内镜下切除或手术治疗,术后不需要进行辅助放疗或化疗。 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的观念。 1、可以手术切除的食管癌,目前主张手术治疗为主,联合放疗和化疗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术前放化疗和术后放化疗都能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存。但是,医生通常认为术前放化疗更加合理。因为手术对于患者是一个不小的创伤,在术前进行放化疗患者对放化疗的治疗耐受力更好;术前放化疗可以使肿瘤缩小,提高完整切除肿瘤的几率,同时改善患者的进食情况,患者营养状况更好,更能耐受手术;术前放化疗可以减少肿瘤的复发和扩散。 2、不可以手术切除的食管癌,应采取同期放化疗。如肿瘤位于颈段食管,或者肿瘤侵犯到心脏、大血管、气管或者肺等重要器官时,应该采用根治性放疗和化疗联合治疗,根治性指的是剂量可能更高。或者经过放化疗后再评估是否可以手术。 转移性食管癌应采取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化疗可以控制局部和远处转移的病灶,适当的采用姑息性手术、放射治疗等可以加强局部肿瘤的控制,同时也应该积极给予止痛、营养及心理疏导等支持治疗。

食管癌的诊断方法都有哪些

食管癌是我国癌肿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致命性较高,癌肿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能降低死亡率,而食管癌诊断对于提高患者治愈率、生存率又有着重大的意义。那么临床上食管癌的诊断放有哪些呢? 食管癌早期症状常不明显,但在吞咽粗硬食物时可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觉,包括咽下食物梗噎感,胸骨后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摩擦样疼痛。这些症状往往很难引起患者的重视,很多患者都是在有了明显的症状才去就医的,确诊的时候已经是晚期,增加治疗难度,愈后较差,因此早期诊断对治疗食管癌有重要的意义。 1、食管内镜超声检查:食管内超声内镜检查逐渐应用于临床。其优点是可以比较精确测定病变在食管壁内浸润的深度;可以测量出壁外异常肿大淋巴结;可以比较容易地区别病变在食管的壁部位,这是诊断食道癌可运用的方法。 2、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该方法简便,受检查痛苦小,假阳性率低,经过实践证明在食管癌高发区进行大面积普查切实可行,总的阳性率可达90%以上,是食管癌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 3、纤维内窥镜检查:纤维光学镜逐步取代金属硬管镜,由于其可弯曲,照明好,视觉广,安全准确,已成为检查上消化道疾病(食管癌、胃癌等)常规的临床诊断、术后随访、疗效观察的可靠方法。在早期食管癌中,纤维内窥镜的检出率可达85%以上。 4、X线钡餐造影:该方法除极早期食管癌不易显示外,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充分调好钡剂,令病人分次小口吞咽,多方位仔细观察和气钡双重造影,大多能发现食管黏膜增粗、迂曲或虚线状中断;或食管边缘发毛;或小的充盈缺损;或小的龛影;或局限性管壁发僵;或有钡滞留等较早癌的征像,对此看来诊断食道癌也可运用这种方法。 5、胸部CT扫描;在诊断食管癌中的作用众说不一,但对食管癌的分期、切除可能的判断、预后的估计有帮助。 食管癌早期诊断早期发现治疗有很大的意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同时当患者出现一周左右的吞咽食物的梗阻感,或是明显的消瘦等情况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检查治疗。 在临床上,食管癌由于其早期症状不明显,且人们对早期症状的疏忽,大部分食管癌患者在发现的时候都是中晚期,愈后较差。多需要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手段,如手术联合放化疗,手术联合中医药治疗等,可提高疗效,使食管癌患者症状缓解,存活期延长。 在食管癌的治疗中,中医药以独特的优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辅助手术可大大降低复发转移的几率,修复受损的机体,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用在放化疗中,能起到增效减毒的毒作用,对于不适合手术,放化疗不耐受的患者,单独采用中医治疗也能起到延长患者生命,减少痛苦的作用。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的中医三联平衡疗法,受到很多患者的好评。 以上是给大家介绍的食管癌的诊断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食管癌恶性程度比较高,近几年发病率居高不下,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生活中大家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了不适症状,及时到正规的医院检查诊治,减少食管癌的对人们的伤害。如果还有食管癌治疗方面的问题,可以留言咨询。

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试行) 1 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食管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地市级、县级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二级)及其医务人员对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2.1 食管癌 esophageal cancer 从下咽到食管胃结合部之间食管上皮来源的癌。 2.1.1 食管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食管鳞状细胞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2.1.2 食管腺癌 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主要起源于食管下1/3的Barrett粘膜的腺管状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偶尔起源于上段食管的异位胃粘膜,或粘膜和粘膜下腺体。

2.2早期食管癌 early stage esophageal cancer 指局限于食管粘膜和粘膜下层的肿瘤,不伴淋巴结转移,包括原位癌、粘膜内癌和粘膜下癌。 2.3 Barrett食管 Barrett esophagus 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代替。 2.4 食管的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 癌前疾病包括慢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炎、食管白斑症、食管憩室、食管失弛缓症、返流性食管炎和食管良性狭窄。 癌前病变指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 3 规范化诊治流程 3.1 食管癌诊断与治疗的一般流程

图1 食管癌规范化诊疗流程 4 诊断依据 4.1 高危因素 食管癌高发区, 年龄在40岁以上,有肿瘤家族史或者有食管癌的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者是食管癌的高危人群。 4.2 症状 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异物感、胸骨后疼痛,或明显的吞咽困难等,考虑有食管癌的可能,应进一步检查。 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异物感、胸骨后疼痛一般是早期食管癌的症状,而出现明显的吞咽困难一般提示食管病变为进展期。 临床诊断为食管癌的病人出现胸痛、咳嗽、发热等,应考虑有食

卫生部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2011年版试行) 1 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食管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地市级、县级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二级)及其医务人员对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2.1 食管癌 esophageal cancer 从下咽到食管胃结合部之间食管上皮来源的癌。 2.1.1 食管鳞状细胞癌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食管鳞状细胞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2.1.2 食管腺癌 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主要起源于食管下1/3的Barrett粘膜的腺管状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偶尔起源于上段食管的异位胃粘膜,或粘膜和粘膜下腺体。 2.2早期食管癌 early stage esophageal cancer 指局限于食管粘膜和粘膜下层的肿瘤,不伴淋巴结转移,包括原位癌、粘膜内癌和粘膜下癌。 2.3 Barrett食管 Barrett esophagus 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代替。 2.4 食管的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 癌前疾病包括慢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炎、食管白斑症、食管憩室、食管失弛缓症、返流性食管炎和食管良性狭窄。 癌前病变指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 3 规范化诊治流程 3.1 食管癌诊断与治疗的一般流程

图1 食管癌规范化诊疗流程 4 诊断依据 4.1 高危因素 食管癌高发区, 年龄在40岁以上,有肿瘤家族史或者有食管癌的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者是食管癌的高危人群。 4.2 症状 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异物感、胸骨后疼痛,或明显的吞咽困难等,考虑有食管癌的可能,应进一步检查。 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异物感、胸骨后疼痛一般是早期食管癌的症状,而出现明显的吞咽困难一般提示食管病变为进展期。 临床诊断为食管癌的病人出现胸痛、咳嗽、发热等,应考虑有食管穿孔的可能。 4.3 体征 4.3.1 大多数食管癌病人无明显相关阳性体征。 4.3.2 临床诊断为食管癌的病人近期出现头痛、恶心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骨痛,肝肿大,皮下结节,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提示远处转移的可能。 4.4 辅助检查 4.4.1 血液生化检查: 对于食管癌,目前无特异性血液生化检查。食管癌病人血液碱性磷酸酶或血钙升高考虑骨转移的可能,血液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或胆红素升高考虑肝转移的可能。 4.4.2 影像学检查:

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汇总

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疾病概述】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是指从下咽到食管胃结合部之间食管上皮来源的癌。根据大体病理分为早期食管癌和中晚期食管癌;根据组织学类型主要分为食管鳞状细胞癌和食管腺癌(WHO食管癌组织学分类见附录A);根据肿瘤位置分为颈段食管癌、胸上段食管癌、胸中段食管癌、胸下段食管癌。为了便于将起源于远端食管和贲门部的肿瘤进行分类,国际抗癌联盟(UICC)建议:如肿瘤超过50%累及食管,分类为食管癌,反之分类为胃癌;如果根据肿瘤大小进行分类有困难,则根据病理类型进行分类: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和未分化癌,分类为食管癌;病理类型为腺癌和印戒细胞癌,分类为胃癌。食管癌的分期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公布的2009年食管癌国际分期(附录B)。 食管癌在我国以鳞状细胞癌为主(80%以上),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发病率占全世界的50%。我国食管癌高发于河南、山东、江苏、广西等,有明显的地区差异。食管癌好发于45岁以上男性,有肿瘤家族史或有食管癌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者为高危人群,致病因素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如吸烟、重度饮酒,进食速度快,进食烫热食物,进食含亚硝胺或其前体物、含某些霉菌或其毒素的食物。 食管癌的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电子胃镜、上消化道造影或胸部CT 检查,B超、彩超检查、MRI、PET等可用于肿瘤远处转移的诊断。确诊食管癌需食管或食管外病变(锁骨上淋巴结、皮肤结节)的病理学诊断。食管癌须与食管良性狭窄、食管憩室、食管结核、食管良性肿瘤、贲门痉挛、以及功能性吞咽困难、重症肌无力、食管功能性痉挛、食管外压迫等相鉴别。 【治疗程序】

食管癌诊疗规范标准

食管癌诊疗规(征求意见稿) 2010年8月

前言 本规的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 附录A、B、C、D、E是规性附录,附录F、G是资料性附录。 本规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本规主要起草人:赫捷、牟巨伟、雷文东、邵康、黄镜、惠周光、周纯武、王铸、吕宁、王贵齐、月明

目录 前言................................................... 一、围 0 二、术语和定义 0 三、缩略语 0 四、食管癌诊疗流程 (1) 五、食管癌诊断规说明 (2) (一)诊断依据 (3) (二)诊断 (5) (三)食管癌的分类和分期 (6) (四)鉴别诊断 (8) 六、食管癌的治疗规说明 (9) (一)治疗原则 (9) (二)手术治疗 (9) (三)放射治疗 (11) (四)化学治疗 (12) (五)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治疗原则 (12) (六)食管癌分期治疗模式 (13) 七、随访 (14) 附录A WHO食管癌组织学分类(2000) (16) 附录B食管癌的分期(UICC/AJCC 2009) (17)

附录C病人状况评分 (20) 附录D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疗效判定标准 (21) 附录E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和急性食管炎分级标准 (23) 附录F食管癌的分期(UICC 2002) (24) 附录G食管癌基本情况 (24)

一、围 本规规定了食管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规适用于各级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 二、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 (一)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 从下咽到食管胃结合部之间食管上皮来源的癌。 1.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食管鳞状细胞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2.食管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主要起源于食管下1/3的Barrett粘膜的腺管状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偶尔起源于上段食管的异位胃粘膜,或粘膜和粘膜下腺体。 (二)早期食管癌early stage esophageal cancer 指局限于食管粘膜和粘膜下层的肿瘤,不伴淋巴结转移,包括原位癌、粘膜癌和粘膜下癌。 (三)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 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代替。 (四)食管的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

食管癌(最新最全的总结)

一、食管解剖分段: 颈段食管:自食管入口或环状软骨下缘起至胸骨柄上缘平面,其下界距上门齿约18 cm。 胸段食管:分上、中、下三段。 胸上段食管:自胸骨柄上缘平面至气管分杈平面,其下界距上门齿约24 cm。 胸中段食管:自气管分杈平面至食管胃交接部(贲门口)全长的上半,其下界距上门齿约32 cm。 胸下段食管:自气管分杈平面至食管胃交接部(贲门口)全长的下半,其下界距上门齿约40 cm。胸下段 也包括食管腹段。 跨段病变应以其中点归段,如上下长度相等,则归上面一段。 二、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标准(草案2010年) (一)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T分期标准 对于食管病变长度、病变最大层面直径及邻近器官受侵三项标准不一致的病例,按分期较高者划分。有腔内超声T分期时请注明,建议与本草案对比。 注:a 病变长度以X线钡餐造影检查结果为准;b 应以CT所示食管病变最大层面的食管直径为准;对于全周型肿瘤管腔消失,应测阴影最大直径;c 临近组织或器官包括气管、支气管、主动脉及心包。 1.气管、支气管受侵的标准:(1) 食管气管间脂肪组织消失;(2) 气管、支气管变形、移位;(3) 肿瘤突向气管腔内。 2.主动脉受侵的标准: (1)主动脉夹角法:肿瘤与主动脉接触弧度<45度为主动脉无受侵;肿瘤与主动脉接触弧度>90度,为主动脉受侵;肿瘤与主动脉接触弧度为45度~90度,为可疑受侵(如能看见完整的环状稍高密度的主动脉壁则主动脉受侵概率较低)。--(自降主动脉的圆心向食管肿瘤病灶外围做切线,两切线加角) (2)三角法:在食管、胸主动脉和椎体之间有一三角形脂肪间隙,若此脂肪间隙消失则为主动脉受侵。 3.心包受侵的标准:CT上下层面可见心包有脂肪线而病灶层面无脂肪线,则认为有心包受侵;此外有局限性心包增厚及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心包积液。 (二)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N分期标准 淋巴结肿大认为是癌转移的标准,一般标准为淋巴结短径≥10 mm,食管旁、气管食管沟、心包角淋巴结长径≥ 5 mm,腹腔淋巴结长径≥ 5 mm。 N0:无淋巴结肿大; N1:胸内(食管旁、纵隔)淋巴结肿大,食管下段癌胃左淋巴结肿大,食管颈段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N2:食管胸中段、胸下段癌锁骨上淋巴肿大,任何段食管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 (三)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M分期标准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四)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标准 I期:T1~2N0M0 II期:T2N1M0,T3N0~1M0 III期:T4N0-2M0 IV期:T1-4N0-2M1

肿瘤学试题库食管癌

食管癌 A1型题 1.下列哪项不是食管癌的手术禁忌证?A(6. 2.1) A.严重吞咽困难 B.声音嘶哑 C.气管食管瘘 D.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E.严重恶病质者 2.下列哪项不是我国食管癌病理分级标准?D(5.2.2) A.病变长度 B.病变范围 C.有无转移 D.消瘦和贫血程度 E.病理形态和病理切片 3.下列哪项不是早期食管癌的临床表现?C(3.2.1) A.食管内异物感 B.食物停滞感 C.进行性吞咽困难 D.进食时胸骨后不适或疼痛 E.进食时胸骨后烧灼感 4.下列哪项不是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表现?C(3.2.1) A.声音嘶哑 B.进食时呛咳 C.胸骨后烧灼感 D.持续性胸背痛 E.进行性吞咽困难 5.下列哪项不是早期食管癌的X线表现?E(4.2.1) A.局限性粘膜皱襞增粗和断裂 B.局限性管壁僵硬 C.局限小的充盈缺损 D.小龛影 E.管腔狭窄和梗阻 6.下列哪项不是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重建的常用手术方法?C(6.3.3) A.结肠代食管术 B.空肠代食管术 C.食管胃转流吻合术 D.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术 E.主动脉弓下食管胃吻合术 7.食管癌多发生在 C(2.2.1) A.食管上段 B.食管下段 C.食管中段 D.食管肌肉 E.食管软骨

8.食管癌主要发生于:A(2.3.1) A.食管粘膜上皮细胞 B.食管旁淋巴组织 C.食管粘膜下腺体 D.食管粘膜下结缔组织 E.食管肌层 9.食管癌病人出现持续性胸背痛多表示:B(3.2.1) A.癌肿部位有炎症 B.癌肿已侵犯食管外组织 C.有远处血行转移 D.有食管气管瘘 E.癌肿较大 10.进行性吞咽困难患者,突然出现吞咽困难改善或消失,上述情况多提示:B(3.2.1) A.水肿及炎症消退 B.部分癌肿组织脱落 C.食管痉挛缓解 D.食管癌穿孔 E.癌肿组织细胞坏死 A2型题 11.男,30岁,进食后胸骨后疼痛及间歇吞咽困难约1年。食管吞钡X线片示食 管下段半月状压迹,粘膜尚完整,并可见“瀑布征”。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A(5.1.1) A.食管平滑肌瘤 B.贲门失弛缓症 C.食管癌 D.食管裂孔疝 E.食管腐蚀性灼伤后狭窄 12.男,62岁,进食后吞咽梗噎感2个月,人渐消瘦,临床高度怀疑食管癌。确 诊的方法是: E (5.1.1) A.CT B.食管吞钡X线检查 C.食管脱落细胞检查 D.锁骨上淋巴结活检 E.食管镜检查及组织活检 13.男,63岁,渐进性吞咽困难3个月,近1周来出现声音嘶哑。下列哪项检查 对病人最适合?D(5.2.1) A.胸部X线片+心电图+胸部CT B.腹部B超+痰细胞学检查+间接喉镜 C.食管镜+胸部MRI+支纤镜 D.食道吞钡+食管镜+间接喉镜 E.癌胚抗原+同位素32磷扫描+胃液分析 14.男,56岁,已确诊为食管癌,食管吞钡X线片示中段食管7cm长之充盈缺损, 病人尚可进半流质饮食,白细胞总数为9×109/L。其治疗选择是: E (6.2.2) A.手术治疗

食管癌诊疗规范

食管癌诊疗规范(征求意见稿) 2010年8月

前言 本规范的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 附录A、B、C、D、E是规范性附录,附录F、G是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赫捷、牟巨伟、雷文东、邵康、黄镜、惠周光、周纯武、王铸、吕宁、王贵齐、张月明

目录 前言................................................... 一、范围 0 二、术语和定义 0 三、缩略语 0 四、食管癌诊疗流程 (1) 五、食管癌诊断规范说明 (2) (一)诊断依据 (3) (二)诊断 (5) (三)食管癌的分类和分期 (6) (四)鉴别诊断 (8) 六、食管癌的治疗规范说明 (9) (一)治疗原则 (9) (二)手术治疗 (9) (三)放射治疗 (11) (四)化学治疗 (12) (五)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治疗原则 (12) (六)食管癌分期治疗模式 (13) 七、随访 (14) 附录A WHO食管癌组织学分类(2000) (16) 附录B食管癌的分期(UICC/AJCC 2009) (17)

附录C病人状况评分 (20) 附录D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疗效判定标准 (21) 附录E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和急性食管炎分级标准 (23) 附录F食管癌的分期(UICC 2002) (24) 附录G食管癌基本情况 (24)

一、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食管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 二、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一)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 从下咽到食管胃结合部之间食管上皮来源的癌。 1.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食管鳞状细胞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2.食管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主要起源于食管下1/3的Barrett粘膜的腺管状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偶尔起源于上段食管的异位胃粘膜,或粘膜和粘膜下腺体。 (二)早期食管癌early stage esophageal cancer 指局限于食管粘膜和粘膜下层的肿瘤,不伴淋巴结转移,包括原位癌、粘膜内癌和粘膜下癌。 (三)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 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代替。 (四)食管的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 癌前疾病包括慢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炎、食管白斑症、食管

食管癌内镜及微创外科治疗进展_袁祖阳

收稿日期:2013-01-15 基金项目:本文为院重点课题《胸腹全腔镜与传统三切口手术治疗食管癌前瞻性研究》课题资助 作者简介:袁祖阳,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肿瘤学专业。 通信作者:牟巨伟,Email:qi_lin45@https://www.360docs.net/doc/dc8452924.html, ·综述· 食管癌内镜及微创外科治疗进展 袁祖阳综述牟巨伟审校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100021 【关键词】食管肿瘤;微创外科;内镜外科 【Key words】Esophageal neoplasms;Minimally invasive;Endoscopic surgical procedure 【DOI】10.13455/https://www.360docs.net/doc/dc8452924.html,ki.cjcor.2014.07.43【中图分类号】R735.1【文献标识码】A 尽管存在争议,但部分临床观察已经发现,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食管微创切除手术(minimal invasive esophagecto-my,MIE)的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不增加,但能减少患者疼痛,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随着内镜设备的发展和碘染色广泛应用于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以及内镜下切除技术的进展,早期食管癌内镜下切除术的效果也令人瞩目[1]。掌握食管局部解剖结构和周围淋巴结引流范围对成功完成MIE是非常重要的。 一、食管局部解剖和食管癌淋巴结转移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肿瘤组织侵及黏膜下层的早期食管癌,其淋巴结转移率可高达20% 30%。食管癌转移的主要淋巴结有:(1)胃左淋巴结,沿胃左动脉分布。下胸段食管癌转移至这群淋巴结最常见,而中段食管癌也可转移至此;(2)下肺韧带淋巴结,位于食管两侧,胸主动脉前方,食管癌可转移至此群淋巴结;(3)气管支气管淋巴结,上、中胸段食管癌可转移至此群淋巴结;(4)锁骨上淋巴结,中、下段食管癌可转移至此,但已属晚期。淋巴结转移的数目和范围与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2]。 相比于第6版分期,UICC-ATCC食管癌分期第7版最大的修订是食管淋巴结转移的N分期。新的分期指南对食管癌的引流淋巴结名称和编码做了详细描述,新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1)区域淋巴结转移细分为N0(未发现转移)、N1(1 2枚淋巴结转移)、N2(3 6枚淋巴结转移)和N3(≥7枚淋巴结转移);(2)锁骨上和腹腔动脉干淋巴结不属于区域淋巴结,而将上述两处淋巴结转移定义为远处转移;(3)UICC-AJCC建议淋巴结清扫数目不少于12枚,且必须将转移淋巴结数目和清扫淋巴结总数一并记录。但有学者通过分析淋巴结转移数目与死亡的关系后,建议清扫淋巴结的数目应不少于18枚[3]。因扩大淋巴结清扫的范围会增加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而且其是否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仍存有争议。Nishihira等[4]报道,三野淋巴结清扫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二野淋巴结清扫,但有提高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趋势。 二、食管癌内镜及微创外科治疗现状 1998年,Luketich等[5]报道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后经颈部小切口吻合,之后该手术方式被广泛应用于MIE中。1999年,Watson等[6]报道了微创Ivor Lewis食管癌切除技术,该术式的特点是在胸腔镜直视下进行食管胃胸部吻合,从而避免了颈部切口,实现了全腔镜下食管癌切除。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又出现了机器人辅助食管癌切除,该术式的优点是提供了术野更好的视觉效果,以及通过特殊挂接设备获得更大的操作空间,使这些手术操作变得更容易,有效推动了MIE的发展。尽管目前仍然缺乏多中心研究或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来比较MIE与传统OE的治疗效果,但就目前一项小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来看,MIE 在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7]。目前,微创外科技术已有很大提高,有关MIE的治疗经验在不断积累中,国内外对于MIE的长期临床疗效也在进一步研究之中。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曾被广泛用于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和某些早期胃癌的治疗,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ESD已被应用于早期食管癌的治疗。 三、食管癌内镜及微创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食管癌内镜及微创手术的适应证:一般来说,大多数能在传统OE下切除的食管癌患者都能进行MIE。因此,MIE的适应证与开放手术基本相同[8]。此外,MIE还具有某些特殊的适应证,包括患者全身状况差、不能耐受OE者和晚期食管癌姑息性手术。对于食管癌内镜手术,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建议对于T1a(病变局限于食管黏膜层)病变行EMR,而T1b(病变局限于食管黏膜下层)病变行食管切除术[8]。日本食管协会的指南认为,T1a病变是内镜切除的绝对适应证,而T1b病变是内镜切除的相对适应证[9]。因此,内镜下切除主要适用于T1a病变,而T1b病变仍处于研究阶段。 2.食管癌内镜及微创手术的禁忌证:传统OE的禁忌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