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亚胺概述

聚酰亚胺概述

聚酰亚胺(Polyimide,PI),是分子结构中含有酰亚胺环的一类高分子化合物,是目前工程塑料中耐热性最好的品种之一。聚酰亚胺作为一种特种工程材料,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微电子、纳米、液晶、分离膜、激光等领域。近年来各国都将聚酰亚胺作为最有希望的工程塑料之一进行研究、开发及利用。

聚酰亚胺最早出现是在1908年,Bogert和Renshaw以4-氨基邻苯二甲酸酐或4-氨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进行分子内缩聚反应制得了芳香族聚酰亚胺,但那时聚合物的本质还未被充分认识,所以没有受到重视,直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才有了一些关于聚酰亚胺的专利出现。20世纪50年代末期制得高分子量的芳族聚酰亚胺。1955年,美国DuPont公司Edwards与Robison申请了世界上第一项有关聚酰亚胺在材料应用方面的专利。1961年,DuPont公司采用芳香族二胺和芳香族二酐的缩合反应,用二步法工艺合成了聚均苯四甲酰亚胺薄膜(Kapton),并于1961年正式实现了聚酰亚胺的工业化。1964年,开发生产聚均苯四甲酰亚胺模塑料(Vespel)。1965年,公开报道该聚合物的薄膜和塑料。继而,它的黏合剂、涂料、泡沫和纤维相继出现。1969年,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Rhone-Poulene)首先开发成功双马来酰亚胺预聚体(Kerimid 601),它是先进复合材料的理想基体树脂,该聚合物在固化时不产生副产物挥发性气体,容易成型加工,制品内部致密无气孔,但聚酰亚胺真正作为一种材料而实现商品化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

1.聚酰亚胺的分子结构与性能

(1)聚酰亚胺的分子结构

聚酰亚胺由含二胺和二酐的化合物经逐步聚合制备,二胺和二酐的结构不同,可制备一系列不同结构和性能的聚酰亚胺。结构简式如下:

聚酰亚胺的主链重复结构单元中含酰亚胺基团,芳环中的碳和氧以双键相连,芳杂环产生共轭效应,这些都增强了主键键能和分子间作用力。聚酰亚胺分子由于具有十分稳定的芳杂环结构,分子规整、对称性强,有利于结晶,且分子堆积密度高,分子间距离小,分子链刚性大,因此体现出其他高分子材料所无法比拟的优异性能。

(2)聚酰亚胺的性能

聚酰亚胺材料具有独特的化学、物理、力学和电学性能,主要包括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能、耐湿性、耐腐蚀性,较好的尺寸稳定性,成型工艺简单、易行,可采用阶梯升温法一次成型。

①热性能。

聚酰亚胺的主链键能大,不易断裂分解。全芳香聚酰亚胺的热重分析显示,其开始分解的温度一般都在500℃左右。由联苯二酐和对苯二胺合成的聚酰亚胺,热分解温度可以达到600℃,是迄今聚合物中热稳定性最好的品种之一。聚酰亚胺还可耐极低温,如在-269℃的液态氦中不会脆裂。

②力学性能。

聚酰亚胺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突出的抗蠕变性和尺寸稳定性,其拉伸、弯曲、压缩强度都较高。未填充的聚酰亚胺塑料的抗张强度都在100 MPa以上,均苯型聚酰亚胺的薄膜为170 MPa以上,而联苯型聚酰亚胺达到400 MPa。作为工程塑料,弹性模量通常为3~4 GPa,纤维可达到200 GPa。聚酰亚胺的机械性能随温度波动的变化小,高温下蠕变小,其蠕变速度甚至比铝还小,主要原因是聚酰亚胺分子链中含有大量芳杂环的共轭效应。聚酰亚胺还具有优良的耐磨减摩性。

③电性能。

聚酰亚胺的大分子中虽然含有相当数量的极性基团(如羰基和醚基),但其电绝缘性优良,原因是羰基纳入五元环,醚键与相邻基团形成共轭体系,使其极性受到限制,同时由于大分子的刚性和较高的玻璃化温度,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偶极损耗小,电性能十分优良。聚酰亚胺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介电常数为3.4左右,引入氟在聚酰亚胺中,介电常数可以降到2.5左右。介电损耗为10-3,介电强度为100~300 kV/mm,体积电阻为1017Ω·cm。这些性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和频率范围内仍能保持很高的水平。

④辐射性。

聚酰亚胺具有很高的耐辐照性能,其薄膜在5×109rad剂量辐照后,强度仍保持86%,一种聚酰亚胺纤维经1×1010rad快电子辐照后其强度保持率为90%。

⑤化学性能。

一些聚酰亚胺品种不溶于有机溶剂,对稀酸稳定,一般的品种不太耐水解,这个看似缺点的性能却是聚酰亚胺有别于其他高性能聚合物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可以利用碱性水解回收原料二酐和二胺,例如对于Kapton聚酰亚胺薄膜,其回收率可达80%~90%。改变结构可得到耐水解的品种,可以经得起120℃、500 h 水煮。因为聚酰亚胺大分子中最薄弱的C—H键在亚胺环中受到五元环的保护,键能提高,所以其耐化学腐蚀性得到提高。并且聚酰亚胺是自熄性聚合物,发烟率低。

⑥其他性能。

聚酰亚胺无毒,可用来制造餐具和医用器具,并经得起数千次消毒。聚酰亚胺体外细胞毒性实验为无毒,在极高的真空度下放气量很少。

聚酰亚胺也有缺点,主要是:熔点太高、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加工流动性不佳、易水解、吸水性较高及膨胀系数大等。

2.聚酰亚胺的分类

目前,聚酰亚胺主要分为热塑性和热固性两大类。

(1)热塑性聚酰亚胺

热塑性聚酰亚胺是主链上含有亚胺环和芳香环的链型结构的聚酰亚胺材料。这类聚合物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抗热氧化性能,在-200~260℃范围内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介电和绝缘性能以及耐辐射性能。按所用芳香族四酸二酐单体结构的不同,热塑性聚酰亚胺又可分为均苯酐型、醚酐型、酮酐型和氟酐型等。

①均苯酐型聚酰亚胺。

均苯酐型聚酰亚胺是最早实现商品化的聚酰亚胺,它是由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与芳香族二胺反应,然后经亚胺化处理生成的不熔不溶的聚酰亚胺,反应式如图2-13所示。该类聚酰亚胺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属于H级以上的绝缘材

为385℃,该材料在500℃以上才开始分解。在400℃下料。玻璃化转变温度T

g

恒温热处理15 h后,其重量损失只有 1.5%。此种结构的薄膜型号为Kapton (DuPont),工程塑料的型号为Vespel(DuPont)。

图2-13 均苯酐型聚酰亚胺的合成反应

②醚酐型聚酰亚胺。

醚酐型聚酰亚胺由二苯醚四羧酸酐(OPDA,结构式见图2-14)与芳香二胺反应得到。由醚酐和二胺基二苯醚制备的聚酰亚胺在270℃软化,在300~400℃范围内成为黏流态,可以热模压成型。在390℃于模中保持1 h,不失去工艺性,可以模塑多次。薄膜材料在250℃空气中保持500 h,其拉伸强度和伸长率的损失都不大于10%。在210℃的空气中恒温热处理300 h的重量损失低于0.05%;在沸水中24 h煮沸后,吸水率仅为0.5%~0.8%。这类聚合物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室温下的介电常数为3.1~3.5,损耗因数为1×10-3。

图2-14 OPDA的结构式

③酮酐型聚酰亚胺。

酮酐型聚酰亚胺是由二苯甲酮四酸二酐(BTDA,结构式见图2-15)与二胺反应而成的。这类材料除具有聚酰亚胺的特性外,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即粘接性好。由酮酐和间苯二胺制成的聚酰亚胺是性能优良的耐高温黏结剂,对多种金属、复合材料都具有很好的粘接性能。典型的产品有FM-34等。由酮酐和二苯甲酮二胺在DMF、DMAc或双二甘醇二甲醚等极性溶剂中形成的聚酰胺酸溶液是一种性能很好的耐高温黏结材料(LaRC-TPI)。LaRC-TPI能以聚酰亚胺形式加工制得大面积

为229℃。

无气孔的黏结胶件,在220℃的空气中亚胺化得到的固体材料的T

g

图2-15 BTDA的结构式

④氟酐型聚酰亚胺。

氟酐型聚酰亚胺由六氟二酐(6FDA,结构式见图2-16)和芳香二胺反应而得。六氟二酐中含有全氟代异丙基团,而无氢原子,因此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能和抗热氧化稳定性。这类聚酰亚胺是无定形的,且不会交联,这有助于提高聚合物的可熔性和分子链的柔顺性。典型的产品如DuPont公司的NR-150系列材料。室温下机械强度及300℃以上空气中长期老化后的机械强度都很好。室温下介电常数为2.9,损耗因数为1×10-3~2×10-3,即使在温度高达18℃时,这些数据也没有较大的变化。材料的耐水解性好,易于加工,可用于制备层压制件、涂料和黏合剂等。氟酐型聚酰亚胺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但该材料的单体成本偏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材料的大规模应用。

(2)热固性聚酰亚胺

热固性聚酰亚胺材料通常是分子两端带有可反应活性基团的低分子量聚酰亚胺,在加热或固化剂存在下依靠活性端基交联反应形成大分子结构的聚酰亚胺。按封端剂和合成方法的不同,主要包括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和单体反应物的聚合(PMR)树脂。

①BMI树脂。

马来酸酐与二胺形成的双马来酰亚胺,是经过均聚或共聚获得的热固性聚酰亚胺树脂,最高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250℃,主要用作复合材料的基体树脂。它与芳香的聚酰亚胺相比,性能不差上下,但合成工艺简单,后加工容易,成本低,可以方便地制成各种复合材料制品。但固化物较脆。

图2-16 6FDA的结构式

②PMR型聚酰亚胺树脂。

PMR是in situ Polymerization of Monomer Reactants的简称,即单体反应物的聚合。PMR型聚酰亚胺树脂是将芳香族二酐(或芳香族四羧酸的二烷基酯)、芳香族二元胺和5-降冰片烯-二酸酐(或5-降冰片烯-2,3-二羧酸的单烷基酯、炔基苯酐)等单体溶解在一种烷基醇(如甲醇或乙醇)中,作为溶液直接用于浸渍纤维,然后交联和聚合,得到耐热和高机械性能的先进复合材料。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NASA的科学家利用PMR技术成功合成出热固性聚酰亚胺材料PMR-15树脂,并将该材料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PMR树脂具有优良的成型加工性能和很好的力学机械性能,可在260~288℃的高温条件下长期使用达数千小时,在316℃高温下仍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由PMR型聚酰亚胺材料制成的复合材料目前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的耐高温结构部件中。

3.聚酰亚胺的合成

聚酰亚胺主要是由二酐类和二胺类化合物为原料,进行缩合聚合形成聚酰胺酸胶液(PAA Varnish),再涂布成为薄膜,后经高温(300℃)固化(又称为亚胺化,或称环化,或熟化)脱水,而形成PI高分子。聚酰亚胺树脂最具有代表

性的例子为Dupont公司的商品Kapton,它的合成过程如图2-17所示,主要是由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二氨基二苯醚(ODA)为原料的化学合成。

图2-17 代表性PI(Kapton)的化学反应式

由二酐和二胺聚合成为聚酰亚胺的方法,目前主要有一步法、二步法、三步法和气相沉积法四种。

(1)一步法

一步法是二酐和二胺在高沸点溶剂中直接聚合生成聚酰亚胺,即单体不经由聚酰胺酸而直接合成聚酰亚胺。该法的反应条件比热处理要温和得多,关键要选择合适的溶剂。为提高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应尽量脱去水分。通常采用带水剂进行共沸以脱去生成的水,或用异氰酸酯替代二胺和生成的聚酰胺酸盐在高温高压下聚合,此法的控制工艺尚需完善,并正向实用化迈进。

(2)二步法

二步法是先由二酐和二胺获得前驱体聚酰胺酸(PAA),然后通过加热或化学方法,分子内脱水闭环生成聚酰亚胺。热亚胺化过程通常是将经过干燥去除一定量溶剂的固态PAA薄膜,在真空或惰性介质中缓慢连续或梯步升温进行热处理,一般在120~150℃就开始急剧环化脱水,当温度到达250℃时亚胺化反应已基本完成,进一步提高温度可以使亚胺化更加完全。化学亚胺化法,是用脱水剂处理

聚酰胺酸,化学环化后生成的聚酰亚胺中含有大量异酰亚胺,该法制得的聚酰亚胺与用加热方法制得的聚酰亚胺,物理和化学性能有差异,特别是异酰亚胺环具有较低的热稳定性和高化学反应活性,应用不同的脱水剂,环化产物中亚胺/异酰亚胺的比例不同,可认为是互变异构的高度不稳定所引起的。二步法工艺成熟,但聚酰胺酸溶液不稳定,对水汽很敏感,储存过程中常发生分解,所以又出现聚酰胺酸烷基酯法、聚酰胺酸硅烷基酯法等改进方法。

(3)三步法

三步法是经由聚异酰亚胺得到聚酰亚胺的方法。聚异酰亚胺结构稳定,作为聚酰亚胺的母体,由于热处理时不会放出水等低分子物质,容易异构化成酰亚胺,能制得性能优良的聚酰亚胺。由聚酰胺酸在脱水剂作用下,脱水环化为聚异酰亚胺,然后在酸或碱等催化剂作用下异构化成聚酰亚胺,此异构化反应在高温下很容易进行。聚异酰亚胺溶解性好,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加工性能优良。聚酰亚胺为不熔不溶性材料,难于加工,通常采用先在预聚物聚酰亚胺阶段加工,但由于在高温下进行,亚胺化时闭环脱水易使制品产生气孔,导致制品的机械性能和电性能下降,难以获得理想的产品,作为聚酰亚胺预聚体的聚异酰亚胺,其玻璃化温度低于对应的聚酰亚胺,热处理时不会放出水分,易异构化成聚酰亚胺,因此用聚异酰亚胺代替聚酰胺酸作为聚酰亚胺的前体材料,可制得性能优良的制品。该法较新颖,正受到广泛关注。

(4)气相沉积法

气相沉积法主要用于制备聚酰亚胺薄膜,反应是在高温下将二酸酐与二胺直接以气流的形式输送到混炼机进行混炼,制成薄膜,这是由单体直接合成聚酰亚胺涂层的方法。

聚酰亚胺品种繁多、形式多样,在合成上具有多种途径,因此可以根据各种应用目的进行选择,这种合成上的易变通性是其他高分子所难以具备的。聚酰亚胺合成的特点如下:

①聚酰亚胺主要由二元酐和二元胺合成,这两种单体与众多其他杂环聚合物,如聚苯并咪唑、聚苯并噁唑、聚苯并噻唑、聚喹噁啉和聚喹啉等单体比较,原料来源广,合成较容易。二酐、二胺品种繁多,不同的组合就可以获得不同性能的聚酰亚胺。

②聚酰亚胺可以由二酐和二胺在极性溶剂,如DMF,DMAC,NMP或THE/甲醇混合溶剂中先进行低温缩聚,获得可溶的聚酰胺酸,成膜或纺丝后加热至300℃左右脱水成环转变为聚酰亚胺;也可以向聚酰胺酸中加入乙酐和叔胺类催化剂,进行化学脱水环化,得到聚酰亚胺溶液和粉末。二胺和二酐还可以在高沸点溶剂,如酚类溶剂中加热缩聚,一步获得聚酰亚胺。此外,还可以由四元酸的二元酯和二元胺反应获得聚酰亚胺;也可以由聚酰胺酸先转变为聚异酰亚胺,然后再转化为聚酰亚胺。

③只要二酐(或四酸)和二胺的纯度合格,不论采用何种缩聚方法,都很容易获得足够高的分子量,加入单元酐或单元胺还可以很容易地对分子量进行调控。

④以二酐(或四酸)和二胺缩聚,只要达到一等物质的量比,在真空中热处理,可以将固态的低分子量预聚物的分子量大幅度地提高,从而给加工和成粉带来方便。

⑤很容易在链端或链上引入反应基团形成活性低聚物,从而得到热固性聚酰亚胺。

⑥利用聚酰亚胺中的羧基,进行酯化或成盐,引入光敏基团或长链烷基得到双亲聚合物,可以得到光刻胶或用于LB膜的制备。

⑦一般合成聚酰亚胺的过程不产生无机盐,对于绝缘材料的制备特别有利。

⑧作为单体的二酐和二胺在高真空下容易升华,因此容易利用气相沉积法在工件,特别是表面凹凸不平的器件上形成聚酰亚胺薄膜。

4.聚酰亚胺的应用

聚酰亚胺的研究和应用得到迅猛发展,并且种类繁多,重要品种有20多个,如有聚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双马来酰亚胺以及聚酰亚胺纳米杂化材料等,其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在众多的聚合物中,很难找到如聚酰亚胺这样具有如此广泛的应用方向,包括塑料、复合材料、薄膜、胶黏剂、纤维、泡沫、液晶取向剂、分离膜、光刻胶等的材料,聚酰亚胺作为高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在许多领域已不可替代。

①薄膜:是聚酰亚胺最早的商品之一,用于电机的槽绝缘及电缆绕包材料。主要产品有DuPont公司的Kapton、宇部兴产的Upilex系列和钟渊的Apical。透明的聚酰亚胺薄膜可作为柔软的太阳能电池底板。

②涂料:作为绝缘漆用于电磁线,或作为耐高温涂料使用。

③先进复合材料:用于航天、航空器及火箭零部件,是最耐高温的结构材料之一。例如美国的超音速客机计划所设计的速度为 2.4Ma,飞行时表面温度为177℃,要求使用寿命为6万h,据报道已确定50%的结构材料为以热塑性聚酰亚胺为基体树脂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每架飞机的用量约为30 t。

④纤维:强度可达5~6 GPa,弹性模量可达250~300 GPa,可与T700碳纤维相比,作为先进复合材料的增强剂、高温介质及放射性物质的过滤材料和防弹、防火织物。

⑤泡沫塑料:PI泡沫材料是一种具有极大应用价值和开发潜力的新型材料,越来越多地用作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微电子等高新技术领域的隔热、减震降噪和绝缘等关键材料。

⑥工程塑料:有热塑性也有热固性,热塑性塑料可以模压成型,也可以用注射成型或传递模塑。主要用于自润滑、密封、绝缘及结构材料。热塑性聚酰亚胺广泛用于汽车发动机部件、油泵和气泵盖、电子/电器仪表用高温插座、连接器、印刷线路板和计算机硬盘、集成电路晶片载流子、飞机内部载货系统等。热固性聚酰亚胺的应用已从航空航天军事部门扩展到机电、电子和机械等领域。

⑦胶黏剂:用作高温结构胶。聚酰亚胺胶黏剂作为电子元件高绝缘灌封料已生产。

⑧分离膜:用于各种气体对,如氢/氮、氮/氧、二氧化碳/氮或甲烷等的分离,从空气、烃类原料气及醇类中脱除水分。也可作为渗透蒸发膜及超滤膜。由于聚酰亚胺耐热和耐有机溶剂性能,在对有机液体和气体的分离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⑨光刻胶:包括负性胶和正性胶,分辨率可达亚微米级。与颜料或染料配合可用于彩色滤光膜,可大大简化加工工序。

⑩在微电子器件中的应用:用作介电层进行层间绝缘,作为缓冲层可以减少应力,提高成品率。作为保护层可以减少环境对器件的影响,还可以对α-粒子起屏蔽作用,减少或消除器件的软误差。

⑪液晶显示用的取向排列剂:聚酰亚胺在液晶显示器的取向剂材料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⑫电-光材料:用作无源或有源波导材料、光学开关材料等,含氟的聚酰亚胺在通信波长范围内为透明;以聚酰亚胺作为发色团的基体可提高材料的稳定性。

聚酰亚胺

展开 1 名 词 定 义 2 介 绍 3 概 述 4 分 类

. 1 缩聚型聚酰亚胺 4 . 2 加聚型聚酰亚胺 4 . 3 子类 5 性能 6 质量指标

合 成 途 径 8 应 用 9 展 望 1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聚酰亚胺 英文名称: polyimide,PI 定义: 重复单元以酰亚胺基为结构特征基团的一类聚合物。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和优良的电性能。 应用学科: 材料科学技术(一级学科);高分子材料(二级学科);塑料(二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2介绍 聚酰亚胺是综合性能最佳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耐高温达400℃以上,长期使用温度范围-200~300℃, 无明显熔点,高绝缘性能,103 赫下介电常数4.0,介电损耗仅0.004~0.007,属F至H级绝缘材料。

英文名:Polyimide 简称:PI 聚酰亚胺 聚酰亚胺是指主链上含有酰亚胺环(-CO-N-CO-)的一类聚合物,其中以含有酞酰亚胺结构的聚合物最为重要。聚酰亚胺作为一种特种工程材料,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微电子、纳米、液晶、分离膜、激光等领域。近来,各国都在将聚酰亚胺的研究、开发及利用列入21世纪最有希望的工程塑料之一。聚酰亚胺,因其在性能和合成方面的突出特点,不论是作为结构材料或是作为功能性材料,其巨大的应用前景已经得到充分的认识,被称为是"解决问题的能手"(protion solver),并认为"没有聚酰亚胺就不会有今天的微电子技术"。 4分类 4.1缩聚型聚酰亚胺 缩聚型芳香族聚酰亚胺是由芳香族二元胺和芳香族二酐、芳香族四羧酸或芳香族四羧酸二烷酯反应而制得的。由于缩聚型聚酰亚胺的合成反应是在诸如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等高沸点质子惰性的溶剂中进行的,而聚酰亚胺复合材料通常是采用预浸料成型工艺,这些高沸点质子惰性的溶剂在预浸料制备过聚酰亚胺 程中很难挥发干净,同时在聚酰胺酸环化(亚胺化)期间亦有挥发物放出,这就容易在复合材料制品中产生孔隙,难以得到高质量、没有孔隙的复合材料。因此缩聚型聚酰亚胺已较少用作复合材料的基体树脂,主要用来制造聚酰亚胺薄膜和涂料。 4.2加聚型聚酰亚胺 由于缩聚型聚酰亚胺具有如上所述的缺点,为克服这些缺点,相继开发出了加聚型聚酰亚胺。目前获得广泛应用的主要有聚双马来酰亚胺和降冰片烯基封端聚酰亚胺。通常这些树脂都是端部带有不饱和基团的低相对分子质量聚酰亚胺,应用时再通过不饱和端基进行聚合。 ①聚双马来酰亚胺 聚双马来酰亚胺是由顺丁烯二酸酐和芳香族二胺缩聚而成的。它与聚酰亚胺相比,性能不差上下,但合成工艺简单,后加工容易,成本低,可以方便地制成各种复合材料制品。但固化物较脆。 ②降冰片烯基封端聚酰亚胺树脂 其中最重要的是由NASA Lewis研究中心发展的一类PMR(for insitu polymerization of monomer reactants, 单体反应物就地聚合)型聚酰亚胺树脂。RMR型聚酰亚胺树脂是将芳香族四羧酸的二烷基酯、芳香族二元胺和5 -降冰片烯-2,3-二羧酸的单烷基酯等单体溶解在一种尝基醇(例如甲醇或乙醇)中,为种溶液可直接用于浸渍纤维。 4.3子类 聚酰亚胺是分子结构含有酰亚胺基链节的芳杂环高分子化合物,英文名Polyimide(简称PI),可分为均苯型P I,可溶性PI,聚酰胺-酰亚胺(PAI)和聚醚亚胺(PEI)四类。

聚酰亚胺

聚酰亚胺 季佳伟 摘要:介绍聚酰亚胺的单体,工业合成的配方,工业合成工艺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二元酐、二元胺、聚酰亚胺、合成 一、概述: 聚酰亚胺(PI)是综合性能最佳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耐高温400℃以上,长期使用温度范围-200~300℃,无明显熔点,高绝缘性能,103 赫下介电常数4.0,介电损耗仅0.004~0.007,属F至H级绝缘材料。聚酰亚胺是指主链上含有酰亚胺环(-CO-NH-CO-)的一类聚合物,其中以含有酞酰亚胺结构的聚合物最为重要。聚酰亚胺作为一种特种工程材料,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微电子、纳米、液晶、分离膜、激光等领域。近来,各国都在将聚酰亚胺的研究、开发及利用列入21世纪最有希望的工程塑料之一。聚酰亚胺,因其在性能和合成方面的突出特点,不论是作为结构材料或是作为功能性材料,其巨大的应用前景已经得到充分的认识,被称为是"解决问题的能手",并认为"没有聚酰亚胺就不会有今天的微电子技术"。 二、聚酰亚胺的单体 聚酰亚胺的单体是二元酐(或四酸)和二元胺。二酐、二胺品种繁多,来源广泛。不同的组合就可以获得不同性能的聚酰亚胺。只要二酐(或四酸)和二胺的纯度合格,不论采用何种缩聚方法,都很容易获得足够高的分子量,加入单元酐或单元胺还可以很容易的对分子量进行调控。以二酐(或四酸)和二胺缩聚,只要达到一等摩尔比,在真空中热处理,可以将固态的低分子

量预聚物的分子量大幅度的提高,从而给加工和成粉带来方便。但是单体的二酐和二胺在高真空下容易升华。 聚酰亚胺的单体是二酐(四酸)和二胺。二胺的合成方法比较成熟,许多二胺也有商品供应。二酐则是比较特殊的单体,除了用作环氧树脂的固化剂外主要都是用于聚酰亚胺的合成。均苯四甲酸二酐和偏苯三酸酐可由石油炼制产品重芳烃油中提取的均四甲苯和偏三甲苯用气相和液相氧化一步得到。其它重要的二酐,如二苯酮二酐、联苯二酐、二苯醚二酐、六氟二酐等已由各种方法合成,但成本十分昂贵,例如六氟二酐每千克达到上万元。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开发的由邻二甲苯氯代、氧化再经异构化分离可以得到高纯度的4-氯代苯酐和3-氯代苯酐,以这二种化合物为原料可以合成一系列二酐,其降低成本的潜力很大,是一条有价值的合成路线。国外的聚酰亚胺要是美国杜邦在生产,国内还有常州建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及常州永邦塑业在生产。 三、聚酰亚胺的工业合成配方 聚酰亚胺可以由二酐和二胺在极性溶剂,如DMF,DMAC,NMP或THE/甲醇混合溶剂中先进行低温缩聚,获得可溶的聚酰胺酸,成膜或纺丝后加热至300℃左右脱水成环转变为聚酰亚胺;也可以向聚酰胺酸中加入乙酐和叔胺类催化剂,进行化学脱水环化,得到聚酰亚胺溶液和粉末。二胺和二酐还可以在高沸点溶剂,如酚类溶剂中加热缩聚,一步获得聚酰亚胺。此外,还可以由四元酸的二元酯和二元胺反应获得聚酰亚胺;也可以由聚酰胺酸先转变为聚异酰亚胺,然后再转化为聚酰亚胺。 四、聚酰亚胺的工艺合成方法

聚酰亚胺

热固性聚酰亚胺研究进展 摘要:热固性聚酰亚胺作为一类先进的基体树脂,在航空航天、印制电路板、高温绝缘材料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相对于热塑性聚酰亚胺来说,热固性聚酰亚胺具有更好的可加工性能。而且,其加工窗口温度可通过变换不同反应性端基来实现。若选用合适的反应性端基,其在固化时无小分子挥发物放出。对热固性聚酰亚胺的研究现状分类作了综述,对降冰片烯、烯丙基降冰片烯、乙炔基、苯乙炔基、马来酰亚胺、苯基马来酰亚胺、苯并环丁烯等封端型热固性聚酰亚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重点阐述。【1】。 关键字:聚酰亚胺热固性封端剂发展 概述 当世界上对芳环和杂环结构的高温聚合物的研究仍然相当活跃,尤其在高技术材料领域离不开高温聚合物的开发,如聚苯硫醚、聚醚矾、聚苯并咪哇、聚苯并唾哇、聚苯并哇、聚唾握琳和聚酰亚胺等,其中最为成功的材料数聚酸亚胺。聚酰亚胺原料易得价廉,机械性能、电学性能和摩擦性能等优异,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形式可以是纤维、薄膜和塑料等,其中用作复合材料的树脂基体成为重要的一部分。聚酰亚胺的复合工艺通常是把聚酞胺酸溶于极性溶剂如N一甲基毗咯烷酮、二甲基甲酞胺,用其浸渍纤维,最后亚胺化并压制成品。由于溶剂存在(亲和性好,极难除尽)会引起增塑,环化产生的水易导致形成多孔材料,影响最终材料的高温性能,因此,热固性聚酰亚胺引起研究者极大兴趣。热固性聚酰亚胺是一种含有亚胺环和反应活性端基的低分子量物质或齐聚物,在热或光引发下发生交联而无小分子化合物放出。按其结构可分为:降冰片烯封端的聚酰亚胺、乙炔封端的聚酰亚胺、苯并环丁烷封端的聚酰亚胺和马来酸醉封端的聚酸亚胺。 众所周知,环氧树脂加工性能优良,但温/湿性能差,而热固性聚酰亚胺兼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和加工性能,近几年来发展迅速。人们预言热固性聚酰亚胺将替代环氧树脂,把材料的性能等级提高一步。以下就热固性聚酰亚胺发展、应用和前景作些讨论【23】。 聚酰亚胺的研究进展 含乙炔基封端的聚酰亚胺 乙炔基封端的聚酰亚胺 含乙炔基封端剂主要是含乙炔基的芳香单胺和单酐。根据乙炔在封端剂中的位置不同,又可以分为乙炔基在链端的乙炔封端型和乙炔基在链中的以苯乙炔苯酐为代表的苯乙炔封端型。 华东理工大学国防工程材料研究所的黄发荣等用均苯四甲酸二酐 (PMDA )和 4,4'- 二氨基二苯醚用 3- 乙炔基苯胺(EA)封端,得到固体聚酰亚胺[1]。同样,以 4,4'- 氨基二苯醚和 4,4'- 氧双邻苯二甲酸酐(ODPA)和 4,4'- 二氨基二苯醚和双酚 A 醚双邻苯二甲酸酐(BEA)为原料分别合成乙炔基封端的聚酰亚胺。还分别合成了异酰亚胺,比较了两类物质的相关性能。以 ODPA 和 BEA 为二酐合成了新颖结构的乙炔基封端的聚酰亚胺,所合成的乙炔基封端的聚酰亚胺树脂在 230℃以上发生固化交联反应,具有流动性好、加工窗宽的特点。异酰亚胺的溶解性和在熔融状态下的流动性比聚酰亚胺好。 苯乙炔基封端的聚酰亚胺 使用4-苯乙炔基苯胺(4-PEA)作为反应性封端剂,和3,3c,4,4c-二苯醚

聚酰亚胺树脂ppt原稿汇总

聚酰亚胺及其绝缘材料 ? 聚酰亚胺概述 ? 均苯型聚酰亚胺及其绝缘制品 ? 可熔性聚酰亚胺及其绝缘制品 ? 交联型聚酰亚胺 ? 改性聚酰亚胺 聚酰亚胺概述 聚酰亚胺链结构特点 C N C O O C N C O O 亚胺环 酞酰亚胺环 主链含芳杂环、半梯形结构 合成原理 由二元胺和二酐经线形缩聚反应制备。 反应通式: R C C C C O O O O O O + H 2N R' NH 2 R C C C C O O O O HN HO OH NH R' R C C C C N N O O O O R' n 聚合实施方法 熔融缩聚:要求PI 熔点低于缩聚反应温度。 溶液缩聚:要求溶剂要能溶解聚酰胺酸PAA ,溶剂种类有限。 气相聚合:要求单体有升华特性。 聚合工艺过程:一步法 二步法 聚酰亚胺分类:均苯型聚酰亚胺 可熔性聚酰亚胺 交联型聚酰亚胺 改性聚酰亚胺 均苯型聚酰亚胺及其绝缘制品 均苯型聚酰亚胺制备原理及工艺

制备原理 由均苯四甲酸二酐或其羧酸衍生物与各种二胺经缩聚反应制得。 C O C C O C O O O O + H 2N Ar NH 2 HOOC C COOH C NH O NH O Ar n C N C C N C O O O O Ar HOOC C COOH C NH O NH O Ar n H 2O n 产物特性:不熔不溶 制备工艺 采用二步法经溶液缩聚制备。 均苯型聚酰亚胺制备工艺流程 ODA 溶于DMAc 中分批加入PMDA 聚酰胺酸溶液PAA 均苯型聚酰亚胺制品 聚酰胺酸生产工艺流程图 1 — 溶剂高位计量罐 3 — 消泡罐 2 — 反应釜 4 — 过滤器 制备工艺参数对PAA 分子量的影响 1、温度:15~20℃下,温度高分子量低; 2、配比:二酐﹕二胺=1.020~1.030﹕1; 3、加料次序:酐加入胺的溶液中; 4、水含量:二酐、二胺及溶剂必须事先提纯以排除水; 5、溶剂种类:影响PAA 黏度,二甲基亚砜>DMAC >DMF

聚酰亚胺

一、聚酰亚胺材料及其应用 (一)、聚酰亚胺材料概述 聚酰亚胺是指分子主链中含有酰亚胺环的一类聚合物,刚性酰亚胺结构赋予了聚酰亚胺独特的性能,使他具有了很好的耐热性及优异的力学、电学等性能,且耐辐照、耐溶剂。在高温下具备的卓越性能够与某些金属相媲美。此外,它还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坚韧性、耐磨性、阻燃性、电绝缘性以及其他机械性能。 (二、)聚酰亚胺材料的重要性 聚酰亚胺(简称PI)是综合性能最佳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已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微电子、纳米、液晶、分离膜、激光等领域。今年来,各国都将聚酰亚胺列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工程塑料之一。聚酰亚胺,因其在合成和性能方面的突出特点,不论是作为结构材料或是作为功能性材料,其巨大的应用前景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并认为没有聚酰亚胺就不会有今天的微电子技术。 (三)、聚酰亚胺材料的性能简介 (1)、对于全芳聚酰亚胺,其分解温度一般都在500℃左右。由联苯二酐和对笨二胺合成的聚酰亚胺,其热分解度达到600℃,是迄今聚合物中热稳定性最高的品种之一。 (2)、聚酰亚胺可耐极低温,如在—269℃液态氮中仍不会脆裂。(3)、聚酰亚胺还具有很好的机械性能,抗张度均在100MPa以上,均苯型聚酰亚胺薄膜的抗张力强度为170MPa,而联苯型聚酰亚胺薄膜的抗张力度达到400MPa。作为工程塑料,其弹性模量通常为

3~4GMPa,而纤维的可达200GMPa。 (4)、一些聚酰亚胺品种不溶于有机溶剂,对烯酸稳定,一般的品种也不大耐水解,但可以利用碱性水解回收原料二酐和二胺。(5)、聚酰亚胺的热膨胀系数非常高。 (6)、聚酰亚胺具有很高的耐辐照性能。 (7)、聚酰亚胺具有很好的介电性能。 (8)、聚酰亚胺为自熄性聚合物,发烟率低。 (9)、聚酰亚胺无毒。一些聚酰亚胺还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二、聚酰亚胺纤维 芳香族聚酰亚胺(PI)纤维主要指由聚酰胺酸(PAA)或PI溶液纺制而成的高性能纤维。PI纤维与PPTA纤维相比有更高的热稳定性、更高的弹性模量、低的吸水性、耐低温性能和辐射性能等。 三、聚酰亚胺纤维发展概况 第一阶段:20世纪60~70年代,聚酰亚胺纤维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通过干法或干湿法,将聚酰胺酸纺制成纤维,再经酰亚胺化制备聚酰亚胺纤维。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研究如何提高聚酰亚胺纤维的溶解性。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传统的制备聚酰亚胺纤维的方法得到改善。人们成功地利用湿法、共聚合等方法制备出了聚酰亚胺纤维,大大提高了聚酰亚胺纤维的力学性能。 第四阶段:进入21世纪,特别是近几年来,试验得到了不同化学结构的高强髙模、耐高温、耐辐射的聚酰亚胺纤维。

聚酰亚胺的生产设计

B线题目:聚酰亚胺的生产设计 聚酰亚胺生产 摘要本文介绍了生产聚酰亚胺的基本情况以及生产工艺流程,介绍了聚酰亚胺的性能,来源以及的生产工艺,聚酰亚胺通过均苯四甲酸二酐和4,4’-二氨基二苯醚经缩聚及环化两步反应而得。进一步介绍了聚酰亚胺的应用。认识聚酰亚胺车间设计的基本流程,以及车间布置和厂址的选择方法。 关键词:聚酰亚胺均苯四酸二酐4,4’-二氨基二苯醚生产工艺 1、概述 聚酰亚胺作为一种特种工程材料,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微电子、纳米、液晶、分离膜、激光等领域。近来,各国都在将聚酰亚胺的研究、开发及利用列入21世纪最有希望的工程塑料之一。聚酰亚胺,因其在性能和合成方面的突出特点,不论是作为结构材料或是作为功能性材料,其巨大的应用前景已经得到充分的认识,被称为是"解决问题的能手" (protion solver),并认为"没有聚酰亚胺就不会有今天的微电子技术"。

2、聚酰亚胺的性能 1、全芳香聚酰亚胺按热重分析,其开始分解温度一般都在500℃左右。由联苯二酐和对苯二胺合成的聚酰亚胺,热分解温度达到600℃,是迄今聚合物中热稳定性最高的品种之一。 2、聚酰亚胺可耐极低温,如在-269℃的液态氦中不会脆裂。 3、聚酰亚胺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未填充的塑料的抗张强度都在100Mpa以上,均苯型聚酰亚胺的薄膜(Kapton)为170Mpa以上,而联苯型聚酰亚胺(UpilexS)达到400Mpa。作为工程塑料,弹性膜量通常为3-4Gpa,纤维可达到200Gpa,据理论计算,均苯二酐和对苯二胺合成的纤维可达500Gpa,仅次于碳纤维。 4、一些聚酰亚胺品种不溶于有机溶剂,对稀酸稳定,一般的品种不大耐水解,这个看似缺点的性能却使聚酰亚胺有别于其他高性能聚合物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可以利用碱性水解回收原料二酐和二胺,例如对于Kapton薄膜,其回收率可达80%-90%。改变结构也可以得到相当耐水解的品种,如经得起120℃,500小时水煮。 5、聚酰亚胺的热膨胀系数在2×10-5-3×10-5℃,广成热塑性聚酰亚胺3×10-5℃,联苯型可达10-6℃,个别品种可达10-7℃。

聚酰亚胺PEI详细介绍:

聚酰亚胺PEI详细介绍: 聚酰亚胺情况介绍 一、概述 聚酰亚胺作为一种特种工程材料,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微电子、纳米、液晶、分离膜、激光等领域。近来,各国都在将聚酰亚胺的研究、开发及利用列入21世纪最有希望的工程塑料之一。聚酰亚胺,因其在性能和合成方面的突出特点,不论是作为结构材料或是作为功能性材料,其巨大的应用前景已经得到充分的认识,被称为是"解决问题的能手"(protion solver),并认为"没有聚酰亚胺就不会有今天的微电子技术"。 二、聚酰亚胺的性能 1、全芳香聚酰亚胺按热重分析,其开始分解温度一般都在500℃左右。由联苯二酐和对苯二胺合成的聚酰亚胺,热分解温度达到600℃,是迄今聚合物中热稳定性最高的品种之一。 2、聚酰亚胺可耐极低温,如在-269℃的液态氦中不会脆裂。 3、聚酰亚胺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未填充的塑料的抗张强度都在100Mpa以上,均苯型聚酰亚胺的薄膜(Kapton)为170Mpa以上,而联苯型聚酰亚胺(Upilex S)达到400Mpa。作为工程塑料,弹性膜量通常为3-4Gpa,纤维可达到200Gpa,据理论计算,均苯二酐和对苯二胺合成的纤维可达500Gpa,仅次于碳纤维。 4、一些聚酰亚胺品种不溶于有机溶剂,对稀酸稳定,一般的品种不大耐水解,这个看似缺点的性能却使聚酰亚胺有别于其他高性能聚合物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可以利用碱性水解回收原料二酐和二胺,例如对于Kapton薄膜,其回收率可达80%-90%。改变结构也可以得到相当耐水解的品种,如经得起120℃,500小时水煮。 5、聚酰亚胺的热膨胀系数在2×10-5-3×10-5℃,广成热塑性聚酰亚胺3×10-5℃,联苯型可达10-6℃,个别品种可达10-7℃。 6、聚酰亚胺具有很高的耐辐照性能,其薄膜在5×109rad快电子辐照后强度保持率为90%。 7、聚酰亚胺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介电常数为3.4左右,引入氟,或将空气纳米尺寸分散在聚酰亚胺中,介电常数可以降到2.5左右。介电损耗为10-3,介电强度为100-300KV/mm,广成热塑性聚酰亚胺为300KV/mm,体积电阻为1017Ω/cm。这些性能在宽广的温度范围和频率范围内仍能保持在较高

PI(聚酰亚胺)概述

PI (聚酰亚胺)简介 GCPI(聚酰亚胺)简介 热塑性聚酰亚胺树脂(Polyimide),简称PI树脂)是热塑性工程塑料。它属耐高温热塑性塑料,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243℃)和熔点(334℃),负载热变型温度高达260℃(30%玻璃纤维或碳纤维增强牌号),可在250℃下长期使用,与其他耐高温塑料如PEEK、PPS、PTFE、PPO等相比,使用温度上限高出近50℃; PI树脂不仅耐热性比其他耐高温塑料优异,而且具有高强度、高模量、高断裂韧性以及优良的尺寸稳定性;PI树脂在高温下能保持较高的强度,它在200℃时的弯曲强度达24MPa左右,在250℃下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仍有12~13MPa;PI树脂的刚性较大,尺寸稳定性较好,线胀系数较小,非常接近于金属铝材料; 具有优异的耐化学药品性,在通常的化学药品中,只有浓硫酸能溶解或者破坏它,它的耐腐蚀性与镍钢相近,同时其自身具有阻燃性,在火焰条件下释放烟和有毒气体少,抗辐射能力强;PI树脂的韧性好,对交变应力的优良耐疲劳性是所有塑料中最出众的,可与合金材料媲美; PI树脂具有突出的摩擦学特性,耐滑动磨损和微动磨损性能优异,尤其是能在250℃下保持高的耐磨性和低的摩擦系数;PI树脂易于挤出和注射成型,加工性能优异,成型效率较高。 此外,PI还具有自润滑性好、易加工、绝缘性稳定、耐水解等优异性能,使得其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电气、医疗和食品加工

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PI (聚酰亚胺)主要特性 GCPI(聚酰亚胺)主要特性 热塑性聚酰亚胺树脂(PI)的综合性能,非常优秀,它具有抗腐蚀、抗疲劳、耐高温、耐磨损、耐冲击、密度小、噪音低、使用寿命長等特点, 优良的高低温性能(长期-269℃---280℃不变形); 在极广温度范围内保持长期的耐蠕变和耐疲劳性; 在280°C (512°F) 下有足够高的抗拉强度和弯曲模量; 改进的耐压强度; 对化学品、溶剂,润滑油和燃料的超常抗力,密封性好; 固有的阻燃性、无烟尘排放性; 噪音低,自润滑性能好, 可无油自润滑; 热膨胀系数低; 密度小,硬度高; 吸水率低; 良好的电气性; 极好的抗水解性能; 有粉末状或颗粒状两种类型供选,另外还有例如板材,棒材和管材等半成品。 在一些用途中,如果产品的数量不是很多,最为经济和灵活的生产方式是模压型材。高性能塑料型材通过热模压而成,具有比注塑件更好

聚酰亚胺概述

聚酰亚胺概述 聚酰亚胺(Polyimide,PI),是分子结构中含有酰亚胺环的一类高分子化合物,是目前工程塑料中耐热性最好的品种之一。聚酰亚胺作为一种特种工程材料,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微电子、纳米、液晶、分离膜、激光等领域。近年来各国都将聚酰亚胺作为最有希望的工程塑料之一进行研究、开发及利用。 聚酰亚胺最早出现是在1908年,Bogert和Renshaw以4-氨基邻苯二甲酸酐或4-氨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进行分子内缩聚反应制得了芳香族聚酰亚胺,但那时聚合物的本质还未被充分认识,所以没有受到重视,直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才有了一些关于聚酰亚胺的专利出现。20世纪50年代末期制得高分子量的芳族聚酰亚胺。1955年,美国DuPont公司Edwards与Robison申请了世界上第一项有关聚酰亚胺在材料应用方面的专利。1961年,DuPont公司采用芳香族二胺和芳香族二酐的缩合反应,用二步法工艺合成了聚均苯四甲酰亚胺薄膜(Kapton),并于1961年正式实现了聚酰亚胺的工业化。1964年,开发生产聚均苯四甲酰亚胺模塑料(Vespel)。1965年,公开报道该聚合物的薄膜和塑料。继而,它的黏合剂、涂料、泡沫和纤维相继出现。1969年,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Rhone-Poulene)首先开发成功双马来酰亚胺预聚体(Kerimid 601),它是先进复合材料的理想基体树脂,该聚合物在固化时不产生副产物挥发性气体,容易成型加工,制品内部致密无气孔,但聚酰亚胺真正作为一种材料而实现商品化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 1.聚酰亚胺的分子结构与性能 (1)聚酰亚胺的分子结构 聚酰亚胺由含二胺和二酐的化合物经逐步聚合制备,二胺和二酐的结构不同,可制备一系列不同结构和性能的聚酰亚胺。结构简式如下:

聚酰亚胺膜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聚酰亚胺膜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一、聚酰亚胺膜的概述 聚酰亚胺膜(Polyimide membrane)是一种高分子薄膜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倍受工业应用和科学研究的关注。它的制 备工艺和性能调控已经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聚酰亚胺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如高温稳定性、高机 械强度、抗化学腐蚀和低湿性等,并且广泛用于高温、低温、真空、高压、强电等特殊环境下的膜分离、膜反应、电子、信息、 生物制造等众多领域。聚酰亚胺膜的研究既可以提高其基本性能,也可以开发新的应用技术。 二、聚酰亚胺膜的制备 聚酰亚胺膜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溶液浇铸法和干法,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1.溶液浇铸法 要制备聚酰亚膜,首先需要准备聚酰亚胺高分子的前体聚合物。聚酰亚胺高分子一般由带酰亚胺基的二元(或多元)芳香酸酐与 带有芳香胺基的二元(或多元)芳香胺或带有芳香基的多元醇交 联形成,聚酰亚胺前体聚合物可以通过开环聚合合成得到,这一 方面是因为其自身的深色使其难以对聚合物的颜色进行准确控制,

另一方面是因为开环聚合法不需要在反应中使用任何催化剂,减 少了甚至避免了污染问题。 在聚合物筛选中,常用的芳香酸酐有邻苯二甲酸二异丙酯(BPDA),4,4'-氧气化二苯乙烷二羧酸二乙酯(ODA)等,而芳 香胺则有4,4'-二氨基二苯醚(ODA)、1,3-苯二胺(PDA)等,不同的芳香酸酐与芳香胺的组合可以得到不同的聚合物,具有不同 的热学处理温度与聚酰胺碳后热稳定性。 制备过程中先将聚酰亚胺高分子前体聚合物与相应的溶剂混合,旋转混合并移除杂质,之后将浆料浇铸于平板上,利用旋涂、风 刮或气刮工艺等将浆料均匀涂覆在基底上。在调整成膜淮备后, 将浆料在烘箱中先进行热膜成型,再用热压技术制备成聚酰亚胺膜。 优点:该方法组装简便,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缺点:浪费大量有机溶剂,易引起环境污染。 2.干法 干法是制备聚酰亚胺膜的另外一种方法。干法制备膜的特点是 通过高温纯净化、压制或拉丝预处理来形成胶体晶体,然后聚合 反应,进一步进行还原处理和热压力制备成聚酰亚胺膜。 优点:干法聚酰亚胺膜具有较好的热成型性和耐湿性。

聚酰亚胺酸合成时pda的用途_概述及解释说明

聚酰亚胺酸合成时pda的用途概述及解释说明 1. 引言 1.1 概述 在聚合物领域,聚酰亚胺酸合成是一项重要的研究方向。聚酰亚胺酸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机械性能和电学性能,在航空航天、电子器件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而在聚酰亚胺酸合成过程中,PDA(聚二氨基联苯二酮)作为一种特殊催化剂和交联剂被广泛使用,对合成产物的性能改善起到关键作用。 1.2 文章结构 本文将首先对聚酰亚胺酸的基本特点和应用进行介绍,然后着重探讨了PDA在聚酰亚胺酸合成中的作用及意义。接下来,将给出PDA在聚酰亚胺酸合成过程中具体应用案例的分析,并对其带来的效果进行评估。随后,将讨论PDA应用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局限性,并展望未来PDA在该领域的发展前景。最后,通过总结与归纳引出文章的目标和意义,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和进一步改进的展望。 1.3 目的 本文旨在全面阐述聚酰亚胺酸合成中PDA的用途及其作用机理,并分析PDA 在合成过程中所带来的优势和局限性。通过深入研究,期望能为聚酰亚胺酸领域的学者和工程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促进该领域的科学发展和应用创新。同

时,也可为未来针对PDA在聚酰亚胺酸合成中的技术改进、性能优化以及新型催化剂开发等方面提供启示。 2. 聚酰亚胺酸合成时PDA的用途概述 2.1 聚酰亚胺酸的基本介绍 聚酰亚胺酸(Polyimide)是一类具有优异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化学物质侵蚀性和机械强度。它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汽车和纤维等领域。在聚酰亚胺酸的合成过程中,添加适量的PDA(聚二氨基联苯二酮)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2.2 PDA(聚二氨基联苯二酮)的特性和应用领域 PDA是一种具有高度稳定性和可溶解性的有机化合物。由于其特殊结构和优秀的化学性质,PDA被广泛应用于纳米材料的合成、电子器件制备以及高分子材料改性等领域。在聚酰亚胺酸合成中,PDA可以作为催化剂和交联剂使用,并且对聚酰亚胺酸性能改善具有重要影响。 2.3 PDA在聚酰亚胺酸合成中的作用和意义 在聚酰亚胺酸的合成过程中,PDA起到了多重作用和意义。首先,PDA作为一种催化剂能够加速聚合物链的形成反应,并提高聚酰亚胺酸的反应活性和产率。其次,PDA还可以作为一种交联剂增强聚合物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稳定性。此外,PDA对于调控聚酰亚胺酸分子内部结构、改变材料表面形态以及提高热稳定性

聚酰亚胺热收缩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聚酰亚胺热收缩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1. 引言 1.1 概述 聚酰亚胺热收缩是一种重要的热收缩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它基于聚酰亚胺材料的特性,在受热作用下发生体积收缩的现象。这种独特的材料性质使得聚酰亚胺在许多工业和科学应用中具有广泛的潜力。 1.2 文章结构 本文主要介绍了聚酰亚胺热收缩的解释、原理以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包括引言、聚酰亚胺热收缩解释、聚酰亚胺热收缩过程详解、聚酰亚胺热收缩优点和局限性以及结论与展望。 引言部分主要对该文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并给出了整篇文章的目录结构。 1.3 目的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并系统地介绍聚酰亚胺热收缩技术,解释其基本特性和原理,并展示其在不同领域中应用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同时,本文还将评估聚酰亚胺

热收缩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通过对聚酰亚胺热收缩技术的全面讨论,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深入了解这一技术并认识到其在工业和科学领域中的重要性与应用前景。 2. 聚酰亚胺热收缩解释: 聚酰亚胺热收缩是一种特殊的材料加工方法,通过热处理方式使聚酰亚胺材料在加热过程中发生收缩现象。聚酰亚胺是一类具有稳定性和高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因其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塑形性和热稳定性而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2.1 聚酰亚胺的基本特性: 聚酰亚胺具有以下基本特性: - 高温稳定性:聚酰亚胺材料在高温环境下表现出极佳的稳定性,能够耐受高达400℃以上的温度。 - 机械强度:聚酰亚胺具有出色的机械强度,其拉伸模量可达到100GPa以上。- 低膨胀率:该材料在不同温度下保持相对较低的膨胀率,使其在高精密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 良好的电绝缘性:由于聚酰亚胺属于非导电材料,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和介电性能。 - 耐化学腐蚀性:聚酰亚胺对一般酸、碱、溶剂和大多数有机物均具有较高的抗腐蚀性。

2024年尼龙610市场发展现状

尼龙 610 市场发展现状 引言 尼龙 610 是一种高性能聚酰胺树脂,在工业应用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将对尼龙610 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以帮助读者了解该领域的最新动态和趋势。市场概述 尼龙 610 是一种可塑性、耐热、耐化学腐蚀等特性优秀的高分子材料。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汽车、电子、纺织、航空航天等。尤其在汽车行业,尼龙 610 用于制造发动机盖板、汽车油箱、散热器罩等关键部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够满足汽车工业对材料性能的要求。 市场规模 尼龙 610 市场在过去几年有了快速的增长。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尼龙 610 的全球市场规模从 2015 年的 XX 亿美元增长到 2019 年的 XX 亿美元。预计到 2025 年,尼龙 610 的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达到 XX 亿美元。 市场驱动因素 尼龙 610 市场发展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逐渐增加; 2.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对电池舱及其他关键部件提出更高要求; 3. 电子行业对高温耐热材料的需求增加; 4. 航空航天行业的发展,对轻质高强材料的需求增长; 5. 环保意识的提高,对可回收材料的需求增加。

市场竞争格局 尼龙 610 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目前,全球有多家知名企业参与尼龙 610 的生产和销售,其中包括公司 A、公司 B、公司 C 等。这些企业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成本、提供优质服务等方式争夺市场份额。 技术发展趋势 尼龙 610 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推动市场的进步。未来几年,尼龙 610 的技术发展趋势主要有: 1. 提高产品的热稳定性和耐化学腐蚀性; 2. 开发更多应用于电子行业 的高温耐热型尼龙 610; 3. 探索尼龙 610 在航空航天行业的应用潜力; 4. 研发更环保、可循环利用的尼龙 610 材料。 总结 尼龙610 市场在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成本,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市场需求对尼龙 610 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技术创新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相信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尼龙 610 将在更多领域展示出其优异的性能和应用潜力。

聚酰亚胺薄膜溶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聚酰亚胺薄膜溶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1.引言 1.1 概述 概述: 聚酰亚胺薄膜是一种高性能的薄膜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和电绝缘性能。它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光电子等领域。本文主要介绍了聚酰亚胺薄膜在溶剂中的制备方法和特性,以及在溶剂中的应用。通过研究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了解聚酰亚胺薄膜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1.2 文章结构: 本文将首先介绍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溶液浇铸法、蒸发法和化学反应法等不同的制备方法及其原理。接着将详细分析聚酰亚胺薄膜的特性,包括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方面的特点。最后将探讨聚酰亚胺薄膜在溶剂中的应用,包括在锂离子电池、柔性电子器件和膜分离等领域的潜在应用。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全面讨论,可以更好地了解聚酰亚胺薄膜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1.3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聚酰亚胺薄膜在溶剂中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和特性,深入了解这些膜在不同溶剂环境中的性能表现和应用潜力。通过对聚酰亚胺

薄膜的研究,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该领域在溶剂应用方面的发展和应用。同时,也为工业界提供了一些关于聚酰亚胺薄膜在溶剂中的潜在应用价值的启示,助力其在实际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 2.正文 2.1 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 聚酰亚胺薄膜制备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艺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聚酰亚胺树脂作为主要原料,同时还需要选择溶剂、添加剂等辅助材料。这些原料的质量和纯度对最终薄膜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2. 溶液制备:将聚酰亚胺树脂与溶剂混合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在搅拌的过程中,可根据需要添加相应的添加剂,以调节溶液的粘度、流动性等特性。 3. 涂布:将制备好的溶液均匀涂布在基材表面上,可以采用静电纺丝、溶液转移、喷涂等不同的涂布方法。通过控制涂布速度、温度和湿度等条件,可以调节薄膜的厚度和质量。

聚酰亚胺常温固化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聚酰亚胺常温固化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1.引言 1.1 概述 聚酰亚胺是一种高性能树脂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传统的聚酰亚胺固化方法需要高温条件下进行,限制了其在一些特殊场合的应用。因此,研究人员开始寻找新的常温固化方法,以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介绍聚酰亚胺常温固化方法的研究进展和优势,以及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1.2 文章结构 文章结构部分包括了本文的整体框架和各部分内容安排,有助于读者更清楚地了解文章的组织结构。本文的文章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从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介绍本文的主题。概述部分将简要介绍聚酰亚胺常温固化方法的背景和重要性,引起读者对该主题的兴趣。文章结构部分则为本文的整体结构进行了简要概述,使读者能够清晰了解本文的内容安排。目的部分则明确了本文撰写的目的和意义,有助于读者理解本文的意义所在。 在正文部分,将介绍聚酰亚胺的特性、常温固化方法的介绍以及该方

法的优势。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读者将全面了解聚酰亚胺常温固化方法的相关知识和优势所在。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本文进行总结,强调聚酰亚胺常温固化方法的重要性,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并给出结论。这样做有助于读者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清晰的概述,同时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1.3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聚酰亚胺在常温下固化的方法及其优势,通过深入分析聚酰亚胺的特性和常温固化方法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通过总结聚酰亚胺常温固化方法的重要性,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聚酰亚胺材料的应用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能够加深对聚酰亚胺常温固化方法的认识,促进其在工业生产和科研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2.正文 2.1 聚酰亚胺的特性 聚酰亚胺是一种高性能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特性,使其在各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特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高温稳定性:聚酰亚胺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能够在高温环境下

光电功能聚酰亚胺材料及器件_概述说明

光电功能聚酰亚胺材料及器件概述说明 1. 引言 1.1 概述 光电功能聚酰亚胺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可在光电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类材料能够同时具备聚酰亚胺的优良性能和光电功能的特点,使得它们在太阳能电池、光敏传感器、发光器件以及显示器件等领域都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1.2 文章结构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引言部分为文章的开端,介绍了光电功能聚酰亚胺材料及器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接下来的章节将依次介绍光电功能聚酰亚胺材料、光电功能聚酰亚胺器件以及其在各个应用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最后,我们将通过总结来得出一些结论。 1.3 目的 本文旨在系统全面地介绍光电功能聚酰亚胺材料及器件,包括其基本概念、制备方法、性质研究和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探讨,旨在提

高读者对于光电功能聚酰亚胺材料及器件的理解,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2. 光电功能聚酰亚胺材料: 2.1 聚酰亚胺材料概述: 聚酰亚胺(Polyimide,简称PI)是一类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质的高性能聚合物材料。其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和电绝缘性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光电功能聚酰亚胺则是在传统聚酰亚胺基础上引入光电特性,并增加了对光敏响应的能力。 2.2 光电性质研究: 近年来,研究者们对光电功能聚酰亚胺材料进行了广泛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和改善材料的光学特性、电学特性以及与光相关的感应能力。通过调整聚酰亚胺中的共轭结构或添加染料等方法,可使其呈现出光吸收、光发射、非线性光学以及光传导等特性,进而赋予材料丰富的光电功能。 2.3 聚酰亚胺的合成方法: 聚酰亚胺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两步法和一步法。两步法指的是首先合成聚酰胺前驱体(Poly(amic acid),简称PAA),再通过热缩聚反应形成聚酰亚胺。一步法则是直接通过热缩聚反应一次完成。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和选择适当的原料,以确保聚酰亚胺材料具备所需的光电性能。

塑料材料-聚酰胺(PA)尼龙(Nylon)-的基本物理化学特性及典型应用介绍

聚酰胺(PA)的介绍 一、PA概述 聚酰胺俗称尼龙(Nylon),英文名称Polyamide(简称PA),是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NHCO]—的热塑性树脂总称。包括脂肪族PA,脂肪—芳香族PA和芳香族PA。其中,脂肪族PA品种多,产量大,应用广泛,其命名由合成单体具体的碳原子数而定。 尼龙中的主要品种是尼龙6(PA6)和尼龙66(PA66),占绝对主导地位,其次是尼龙11,尼龙12,尼龙610,尼龙 612,另外还有尼龙 1010,尼龙46,尼龙7,尼龙9,尼龙13,新品种有尼龙6I,尼龙9T和特殊尼龙 MXD6(阻隔性树脂)等,尼龙的改性品种数量繁多,如增强尼龙,单体浇铸尼龙(MC尼龙),反应注射成型(RIM)尼龙,芳香族尼龙,透明尼龙,高抗冲(超韧)尼龙,电镀尼龙,导电尼龙,阻燃尼龙,尼龙与其他聚合物共混物和合金等,满足不同特殊要求,广泛用作金属,木材等传统材料代用品,作为各种结构材料。 尼龙是最重要的工程塑料,产量在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中居首位。 性能:尼龙为韧性角状半透明或乳白色结晶性树脂,作为工程塑料的尼龙分子量一般为1.5-3 万尼龙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软化点高,耐热,磨擦系数低,耐磨损,自润滑性,吸震性和消音性,耐油,耐弱酸,耐碱和一般溶剂,电绝缘性好,有自熄性,无毒,无臭,耐候性好,染色性差。缺点是吸水性大,影响尺寸稳定性和电性能,纤维增强可降低树脂吸水率,使其能在高温、高湿下工作。尼龙与玻璃纤维亲合性十分良好。

尼龙中尼龙66的硬度、刚性最高,但韧性最差。各种尼龙按韧性大小排序为: PA66<PA66/6<PA6<PA610<PA11<PA12。 尼龙的燃烧性为UL94v-2级,氧指数为24-28,尼龙的分解温度>299℃,在449~499℃时会发生自燃。 尼龙的熔体流动性好,故制品壁厚可小到1mm。 二、常用聚酰胺材料的性能与应用 聚酰胺(PA)具有品种多、产量大、应用广泛的特点,是五大工程塑料之一。但是,也由于聚酰胺品种繁多,在应用领域方面有些产品具有相似性,有些又有相当大的差别,需要仔细区分。 聚酰胺(Polyamide)俗称尼龙,是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NHCO]—的热塑性树脂总称。 尼龙中的主要品种是PA6和PA66,占绝对主导地位;其次是PA11、PA12、PA610、PA612,另外还有PA1010、PA46、PA7、PA9、PA13。新品种有尼龙6I、尼龙9T、特殊尼龙 MXD6(阻隔性树脂)等;改性品种包括:增强尼龙、单体浇铸尼龙(MC尼龙)、反应注射成型(RIM)尼龙、芳香族尼龙、透明尼龙、高抗冲(超韧)尼龙、电镀尼龙、导电尼龙、阻燃尼龙、尼龙与其他聚合物共混物和合金等。 1.性能指标 尼龙为韧性角状半透明或乳白色结晶性树脂,作为工程塑料的尼龙分子量一般为1.5-3万。尼龙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软化点高,耐热,摩擦系数低,耐磨损,具有自润滑性、吸震性和消音性,耐油,耐弱酸,耐碱和一般溶剂;电绝缘性好,有自熄性,无毒,无臭,耐候性好等。尼龙与玻璃纤维亲合性十分良好,因而容易增强。但是尼龙染色性差,不易着色。尼龙的吸水性大,影响尺寸稳定性和电性能,纤维增强可降低树脂吸水率,使其能在高温、高湿下工作。其中尼龙66的硬度、刚性最高,但韧性最差。尼龙的燃烧性为UL94V2级,氧指数为24-28。尼龙的分解温度﹥299℃,在449℃-499℃会发生自燃。尼龙的熔体流动性好,故制品壁厚可小到1mm。表1 给出了聚酰胺主要品种的技术性能指标。

聚酰亚胺的发展及性能分析

聚酰亚胺的发展及性能分析 1 概述 聚酰亚胺作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工程塑料之一,其研究、开发及利用已列入各先进工业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目前,全球生产聚酰亚胺的厂家多达60余家,重要品种多达25种,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全球聚酰亚胺主要供货商包括美国Du pont、General Electric、Amoco、欧州BASF、Ciba Geigy、德国郝斯及日本杜邦-东丽、钟渊、三井东亚、宇部兴产等公司。对FCCL用聚酰亚胺薄膜而言,目前仅美国杜邦及其日本合资企业东丽-杜邦、日本中渊化学、日本宇部兴产三家能提供相应高端产品,此外,韩国*****N公司、中国台湾达迈科技公司可生产中端FCCL用聚酰亚胺薄膜产品。尽管国内有大量聚酰亚胺薄膜企业,皆只能产生中低端电工级聚酰亚胺薄膜,且每条生产线的年产能近为国际水平的十分之一。本文主要论述聚酰亚胺的发展及应用分析。 2 聚酰亚胺的发展历程 1908年,Bogert和IRenshaw以4-氨基邻苯二甲酸酐或4-氨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开展分子内缩聚反应,制得了芳香族聚酰亚胺。当时学术界还未全面开始针对聚合物本质的理论研究,因此许多专家学者并未关注这一实验结果。聚酰亚胺的专利实际是上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应用,到50年代末业界所研究的高分子量芳族聚酰亚胺已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杜邦公司在1961年进行了芳香族二胺与芳香族二酐缩合反应,通过二步法制取聚均苯四甲酰亚胺薄膜(Kapton),标志着聚酰亚胺的工业化时代真正到来。聚均苯四甲酰亚胺模塑料(Vespel)于三年后问世。到1965年,业界已有了聚酰亚胺塑料、薄膜制品的相关报道。此后,相继出现了很多的聚酰亚胺制品:美国Amoco公司分别在1964年和1972年开发了聚酰胺-亚胺电器绝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