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路隧道发展概况

我国公路隧道发展概况
我国公路隧道发展概况

1.前言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75%左右的国土是山地或重丘,公路建设中,过去的普遍做法是盘山绕行或切坡深挖。据统计资料,汽车翻越山岭平均时速不足30km,不到经济时速的一半,汽车的机械损坏和轮胎磨损极为严重,低等级道路的汽油耗量比高等级公路多20%—50%;而且,劈山筑路会造成许多高边坡,在南方雨量充沛地区,它严重破坏自然景观,造成塌方滑坡和水土流失。因此,为了根除道路病害保护自然环境,在山区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必须重视隧道方案,并努力提高公路隧道工程科学技术水平。

此外,我国江河湖海区域较为宽阔,沿海公路通道规划中常遇到桥梁方案与隧道方案比选的问题,内河的横跨通道也同样遇到这些问题。过去,跨江(海)通道一般只考虑桥梁方案,这对于解决南北交通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同时对航道造成不良影响。相比而言,水下隧道具有不影响航运,不受自然环境影响,能全天候通行,对生态环境干扰影响小,一洞多用等优点,其优越性受到广泛重视。

2.公路隧道建设

建国后30年所修建的公路等级均较低,线形指标要求不高。五十年代,我国仅有公路隧道30多座,总长约2500m,且单洞长度都很短。六七十年代,我国干线公路上曾修建了一些百米以上的隧道,但标准也很低。进入八十年代,公路隧道的发展逐渐加快,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有深圳梧桐山隧道和珠海板樟山隧道,福建鼓山隧道和马尾隧道,甘肃七道梁隧道等。到1990年底,我国建成的千米以上隧道已有十余座。在大型公路隧道建设中,技术也随着不断提高,并学习和引进了很多国外先进技术。福建鼓山隧道,洞内设有照明、吸音、防潮、通讯、防火等装置和闭路电视监控及雷达测速系统,这是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公路隧道。为适应公路隧道建设的发展,八、九十年代,交通部组织编写了公路隧道的设计、施工、通风照明设计、养护技术等规范,对我国公路隧道建设起到了促进与推动作用。

“八五”~“九五”期间是我国公路隧道建设迅速发展的时期。经过这十年的建设,公路隧道的勘察、设计、施工和营运等一系列技术日益成熟。“九五”期间新建隧道504座,27.8万延米。还建成了多座特长或宽体扁坦隧道,如中梁山隧道(3100m×2)、缙云山隧道(2450m×2)、大溪岭隧道(4116m×2)、二郎山隧道(4200m×2)、飞鸾岭隧道、真武山隧道等。据不完全资料统计,我国已建成公路隧道1208座,总里程362km。

目前,公路隧道的单洞长度越来越长,修建技术与营运技术日趋复杂。如正在施工中的福建美菰岭隧道(5300m×2),正在设计阶段的湖南雪峰山隧道(约7000m×2)、四川泥巴山隧道(约8000m×2)、陕西秦峰终南山隧道(约

18400m×2),以及沈大高速公路8车道超扁平大断面隧道等,都将遇到大量的技术课题。

3.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据最近一份调研报告表明,全国公路隧道设计与施工按新奥法实施者不到70%,新技术应用率较低,建成后隧道渗漏水较严重,造成洞内设施及衬砌结构破坏,返修率高。个别隧道建成仅3年左右就要重新加固衬砌,还重新设置防、排水设施。由于技术落后,建设费用和维修费用相当高。另外5000m长以上隧道的营运通风等技术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制约了高等级公路的发展。

公路隧道多采取双洞4车道,加上路缘、余宽、检修道,内空建筑宽度一般在9.25m~10.50m,属于大断面隧道;近年来,随着交通量增大和等级提高,许多省份开始采取双洞6车道的跨度(甚至双洞8车道),这种高宽比为0.6左右的扁平状大断面隧道在设计与施工中受力较为复杂,结构与围岩及地下水的相互作用问题,开挖过程中的力学问题(亦称施工力学)等一直是前沿课题。公路隧道设计断面如图1所示。

公路隧道既是道路构造物又是地下工程,它涉及结构、岩土、地下水、空气动力、光学、消防、交通工程、自动控制和工程机械等多种学科,其技术属复合技术。目前公路隧道存在的主要工程技术问题有:

(1)设计中,由于荷载不明且围岩参数不清,喷锚支护和二次衬砌设计参数采取工程类比或套用规范,对于每一座隧道来讲,这样做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与实际山体情况不符合。

(2)防排水技术落后,对地下水探测手段差、隧道渗漏水严重。

(3)施工中,围岩动态信息反馈技术差,预报准确率低,喷射混凝土回弹率高(严重时达65%)。

(4)营运通风、照明、防灾等设施工程设计水平较低,缺乏综合性考虑,长度4000m以上的公路隧道通风中尚有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待研制静电吸尘装置,为今后修建特长隧道作技术准备。

(5)隧道内交通监测与控制水平落后,目前几座隧道的交通监控设备均为进口,这方面影响了我国公路隧道的发展。

(6)水底隧道技术还有待开发。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十五”期间有必要进行科技攻关。

4.公路隧道技术概况与发展趋势

4.1 复合式柔性衬砌设计技术

自L.缪勒(奥地利人)提出以充分发挥围岩山体自承载能力为基本原理,以锚喷支护及复合柔性衬砌为主要特征的新奥法

(New Austrian Tunneling Method)以来,隧道工程学从理论、设计到施工发生了一场革命,它改变了过去按围岩荷载全部作用于衬砌上来进行设计和施工的传

统思想,在工程造价、工程进度及施工管理等诸多方面都带来极大的效益。目前,新奥法在国外许多国家被广泛应用于隧道工程中。日本等国家在有关技术规范、指南中,已明确将该法定为隧道标准工法,并努力开发和应用与新奥法相关的各种技术,其中复合柔性衬砌设计技术及基于现场施工监控和信息反馈解析(也称信息设计)的围岩稳定分析技术是新奥法的核心和关键,各国专家更着力加以研究。

4.2 围岩稳定监测与信息反馈技术

由于岩土材料物理特性和力学特性非常复杂,要想用解析手段预测隧道等地下结构物的力学动态,就必须建立精度很高的本构关系式。然而,本构关系式越复杂,所含的力学参数越多,这些参数不管是采用室内试验还是现场测试都是非常困难的。由于岩土的非连续介质特性,即使通过一些较先进的手段能测得这些参数,其解析结果与实际状态往往也有较大差异。所幸的是,像隧道这样的地下工程,开挖面前方虽是未知的,但同时也是可再设计的,这就给人们客观地评价围岩特性及预测开挖面前方力学动态提供了机会,并进而对地下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使之更符合实际情况成为可能。即,通过施工现场开挖过程中,历时地对围岩变形进行量测,然后以这些位移量测信息为依据,反演计算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重新评价隧道结构的事前设计,确定更符合围岩动态的支护参数。将此过程称为反分析过程,或信息化设计,由于该工作是在施工过程中完成的,又称它为现场临床诊断式施工。关于以位移量测信息为依据的确定性反演分析方法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相当进展,并日趋成熟。

关于确定性信息反馈技术,国内外专家、学者已做了许多工作,并取得一些成就。但是,大量隧道工程实践证明,用确定性解得出的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有较大出入。这除了计算模型及计算误差等原因外,隧道开挖引起的围岩动态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对上述结果具有致命性影响。例如,围岩位移观测量具有很强的离散性,它们是一些在确定意义上不可预测的随机信号;待求围岩参数并非某一确定量,而是处于某种随机过程(如Markov Process)的状态估计量,显然与实际围岩状态不符,得到的结果当然有很大的离散性。

为了更真实地描述现象的本质,这些年来,国内外专家针对岩土工程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许多新方法。如模糊数学手法、灰色理论解析手法、时间序列分析手法、离散元法、概率有限元法等。在概率分析法中,又有马尔科夫过程(MarKov Process)分析手法、贝叶斯(Bayes)分析手法等。近年来,又有人提出将原属最优控制理论的卡尔曼滤波器(Kalman filter)用来分析岩土问题,无疑将岩土工程非确定性问题研究推向深层。

4.3 扁平大断面公路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

随着6车道高速公路的增多,我国大断面(3车道)公路隧道已开始兴建,如广东大宝山隧道、靠椅山隧道、深圳大梅沙隧道、重庆铁山坪隧道、真武山隧道等。由于3车道公路隧道的断面积比双车道大得多,例如,日本第二东(京)名(古屋)公路3车道隧道的断面积为113-170m2,比一般双车道的85m2大1.5-2.0倍。近期规划的3车道公路隧道,为适应140km/h高速行车速度的要求,其断面积

达170m2—200m2,局部断面达230m2的超大断面,开挖宽度达23m。英法海峡隧道分叉处断面的开挖宽度达21.2m,开挖高度达15.4m,开挖断面积为252.2m2。因此,在隧道位置的选定、隧道断面形式、隧道衬砌结构、施工方法、初期支护结构模式、参数等,都要加以深入地研究。

目前我国已把大断面公路隧道的修建技术列为重大研究课题予以实施。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1)扁平大断面隧道的力学问题由于车道数的增加,宽度加大了,而高度变化不大,使建筑限界变得扁平,因此,大断面隧道就不得不作成具有扁平的拱形结构。因而使开挖应力的重分布变差,底脚处的应力集中过大,要求较大的地基承载力,防止拱顶不稳定和出现较大的松弛地压等。

(2)隧道断面结构的研究如隧道断面的研究,初期支护结构的研究,衬砌结构的研究等。

(3)施工方法的研究其中包括基本的施工方法、TBM导坑超前法、不稳定围岩的施工方法及各种辅助工法的研究等。

(4)施工技术的研究如减小超欠挖技术的研究、长锚杆技术的研究、大容量喷射机的研制,连续出碴运输系统的研究、湿喷纲纤维混凝土技术的研究、不良地质地段的辅助工法的研究等。

断面的扁平率是大断面隧道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2车道时,扁平率约为0.85;3车道时,大都变为0.64—0.65。随着扁平率的降低,弯矩在增加,同时侧压系数的影响也变大。日本东名3车道隧道的改建中,采用扁平率(=隧道高度/隧道宽度)为0.65,真圆率(=上半断面高度/0.5×隧道宽度)为88%左右。

考虑到侧壁和衬砌拱脚处应力较大,仰供的半径取上半半径的2倍(2车道隧道取2.6-2.7倍),侧壁和仰拱的连接曲线半径取2.5m(2车道时取1.Om),为避免应力集中,即使在围岩良好的情况下也应设置仰拱。

扁平大断面隧道的主要施工方法一般有①上半断面超前台阶法;②上半断面临时闭合的台阶法;③中隔壁法(CD工法);④双测壁导坑超前法。通常还需要采用小导管超前支护、压浆或管棚等特别辅助方法与上述主要方法配合施工。在承载力不足的洞口段或掌子面不稳定的隧道中,国外多采用双侧导坑法或中隔壁法。这两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地质差、断面大、地表下沉有严格要求的情况。据国内外工程实践表明,与台阶法开挖相比,这两种方法开挖引起的地表下沉量很小,因此特别适用于扁平大跨度浅埋隧道开挖。

4.4近距离双设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

由于公路平面线形的要求或征地等外界条件的制约,有时难以将双洞按规范设计成分离式独立隧道,而不得不形成近距离双设隧道。近距离双设隧道一般可分为以下3种情况:

(1)并行双洞,即双洞按左右平行或上下平行设置。

(2)交叉双洞,即双洞在立面上按一定交角设置。

(3)连拱双洞,即双洞按左右平行且共用中壁设置,双洞呈连体状。

当双洞中轴距离为开挖毛洞宽的2倍(地层作为完全弹性体的情况)~5倍(软弱地层的情况)时,可作为相互不受影响的独立双洞考虑。然而,近距离隧道则由于施工原因会受到应力再分配的相互影响。近距离双设隧道的一般断面如图2所示。

1)近距离隧道的设计

近距离双设隧道应充分考虑双洞的相互影响,由此设计相应的支护和衬砌,必要时应采用加强措施。

相互影响包括,近距离的程度、隧道埋深、地质条件、隧道结构型式、施工方法和施工步骤等。

尤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先行洞围岩由于后行洞施工而再次出现松弛,从而增大作用在支护上的围岩荷载;反之,后行洞也由于先行洞造成的凌空面而产生较大变形。

(2)对于连拱双洞,中壁是重要结构,然而应力却在此集中,中壁的下沉或中壁上覆的围岩的塑性化均给围岩体或衬砌带来不利影响。

(3)后行洞爆破施工引起的振动可能会对先行洞造成破坏性影响,应加以控制。

(4)后行洞的开挖和衬砌完成后,会引起地下水位的降低,从而在较大范围内出现地层压密沉降,由此对先行洞产生恶劣影响。

(5)设计中,除工程类比法外,必要时应作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

(6)一般而言,先行洞围岩受两次扰动,因此宜加强支护,衬砌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7)对于连拱双洞,较多采取侧壁导坑超前开挖的方法,当地质条件较好时也可采取(仅)中导坑超前开挖的方法。支护和衬砌均应加强。

连拱双洞的中壁部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因此,宜采取地层改良加固或加强支护,以防止围岩松弛或下沉。

中壁设计时,宜采用有限元法或松弛荷载结构法或全土重荷载结构法(埋深浅的情况)进行衬砌结构验算。

2)近距离隧道的施工

(1)关于连拱隧道衬砌的施作时间,当围岩变形较大时,应尽快施作衬砌;当围岩完整性较好时,为了避免爆破振动的影响,可在开挖及支护施作完成一段时间后再作衬砌。在国外,这两种情况均有。

(2)现场围岩、支护、衬砌的变形和应力监控量测极为重要,其目的是检测先行洞结构的安全性,并评价后行洞施工的妥当性以及加固措施的有效性。量测计划要按照这一目的来制订。量测结果要及时指导设计参数的修改和施工方法的变更。

(3)作为近距离双设隧道施工的对策,分别针对先行洞、后行洞、两洞间地层

4.5公路隧道工程特殊修筑方法

1)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方法

由于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具有施工速度快、隧道成型好、机械化程度高以及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已成为国外隧道开挖普遍采用的方法。世界上第一台TBM是1851年由美国的CharlesWilson开发的,并于1852年在马萨诸塞州的Hoosac铁路隧道中进行了试验掘进,但那时掘进速度非常慢,低于钻爆开挖方法的速度。

目前,我国仅在铁路隧道、水工隧洞中使用过TBM,在公路隧道方面还没有实践的例子。

2)盾构掘进机的方法

这种掘进机适用于软土、淤泥地层,一般多用于沿海冲积层地层中开挖隧道。目前最成功的范例是日本东京湾海底公路隧道,该隧道采用直径14.14m巨大泥水型盾构机掘进,隧道长约9.5km,隧道外径13.9km,为3管6车道,海底埋深为50m~60m,海底高水压达5~6kgf/cm2,该工程在长距离掘进、高水压对接、防海水腐蚀、抗地震接头、止水接头、防地基沉降、防上浮、巨大断面稳定掘进管理等若干方面取得优秀技术成果。该隧道于1966年4月开始进行环境和地质调查,1989年5月动工,1997年12月建成投入营运。

我国采用盾构机方法的隧道有上海延安东路隧道1、2号线和打浦路隧道(均穿越黄浦江)。

3)沉管隧道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预先在岸上形成干船坞,厂制成作为隧道主体的一段段箱结构(一般箱体长度为80m~120m,断面为矩形),箱体两端先临时密封,然后放水进入干船坞内,箱体上浮拖运至海(河)面设计轴线处,对箱体两侧附箱注水,使其

下沉,沉放至已预先疏通好的海(河)床设计标高处,然后与先行沉放的箱体进行对接,施作止水工程,将每段箱体连接起来,并打开箱体临时密封门,从而形成水下沉管隧道。

目前,国外在江河湖海修建通道时广泛采取水下沉管隧道的方式,已是较为成熟的技术。我国台湾省于1984年建成了高雄海底沉管隧道;香港已在维多利亚港建成了三条海底沉管隧道。目前,由我国交通部海上救捞局继香港东区沉管隧道建成以后,现又在施工西区沉管隧道。1994年广州珠海公路、地铁合用的沉管隧道建成通车;1995年又建成了宁波甬江沉管公路隧道,质量均很好,做到滴水不漏。珠江隧道的五节管段(每节宽33m,高8m,长90—110m,三孔,全长457m)的浮运、沉放和安装,仅用了不到四个月时间。甬江水下隧道攻克了沉降不均的软土地基,有严重回淤,流急、漩涡和越过过江输油管等十分困难的环境条件,使我国沉管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我国现已创造性地应用暗挖、盾构和沉管三种基本施工方法,建成了5条水下隧道,质量都达到了优良。但是,总体来说我国的水下隧道修筑技术水平还落后。

5.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

近10年来,依托于青海大坂山隧道的高海拔隧道防冻防水技术,依托于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的高地应力处治技术,依托于重庆真武山隧道、深圳大梅沙隧道的大跨度扁平隧道设计施工技术,依托于福建京福高速公路隧道群的连体隧道、近间距隧道设计施工技术,依托于浙江大溪岭隧道、猫狸岭隧道、景山隧道的竖井送排式纵向组合通风技术、逆光照明技术、总线监控技术等,以及围岩监测非确定性反分析技术,公路隧道CAD技术,数据库与图库管理系统技术等均获得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强有力地支撑了公路隧道建设。

5.1 二郎山隧道与岩爆研究

二郎山是川藏公路西进青藏高原的第一座大山隘卡,总投资四亿多人民币,于2000年12月建成通车。

二郎山公路隧道是我国目前埋深最大和最长的公路隧道之一。隧道长

4161m,隧道最大埋深达760m。工程按山岭重丘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30Km/h;主隧道横断面建筑限界为:最大高度7.0m,底宽9.0m,单洞双车道;平面线型为直线,隧道纵断面为人字坡,采用平导通风。平导横断面规格为:底宽6m,最大高度为5m。主洞与平导两洞轴线间距为42.5m。隧道采用钻爆法施工。

自1996年开工以来,二郎山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先后共发生200多次不同烈度的岩爆现象,岩爆部位如图3,岩爆部位主要位于隧道拱顶、两侧边墙部位,有时也可以发生在拱肩部位;构造应力型高地应力区所发生的岩爆部位主要位于隧道拱顶、拱肩部位;与浅表生改造作用相联系的应力相对增高带内的少数高地应力点偶尔发生的零星岩爆部位则主要位于隧道拱肩部位。

5.2 围岩稳定非确定性反分析

在不良地质地层中开挖隧道,施工难度大,容易坍塌,因此,如何预测坍塌,保障施工安全,合理确定支护和开挖步序,确保工程质量是当前隧道工程界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隧道围岩稳定分析及结构信息化设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它反映了岩土材料具有模糊性、随机性和不可预见性这一关键,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该课题研究的工程性技术方案和技术路线如图4所示;预测隧道围岩稳定的流程如图5所示;隧道围岩塑性区历时估计如图6所示。

反分析流程

该技术属低成本预测坍塌技术,它通过现场量测技术、滤波技术、计算机技术来完成,不需要大型地质钻探设备等就能实现。在隧道围岩动态非确定性反分析技术方面获得创新成果。

5.3 世界最高海拔公路隧道与防冻技术研究

青海省大坂山公路隧道位于国道227线(西宁-张掖)大坂山越岭段,隧道南口路面中心标高3792.75m,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公路隧道海拔最高的。大坂山隧道所在地年平均气温-3.1℃,极端最低气温-34℃,冬令期长达218天,是典型的高海拔寒区隧道。

设计中对防冻胀做了认真的考虑,衬砌采用单心园整体混凝土结构,全隧道设仰拱。设立了以防塞泄水洞为主通道的排水系统。为防止衬砌与初期支护之间的排水设施和设在拱脚和路面正气疏水通道冻结,设计了衬砌保温层(图7)。这是国内首次。

从大坂山隧道建成投入运营的冬季观察,保温层就起到阻隔门未能完全阻隔的冷能侵入的作用。可以说寒区隧道在行车密度大、不便设门的情况下,单独使用衬砌保温层是可行的。

6.结语

修筑高等级公路隧道的一次性投资较大,但它从根本上提高了公路等级,是提高山丘区公路运输快速性的重要措施之一,这一点已被许多省份的经验所证明。公路隧道除了产生缩短里程、提高车速、降低油耗、减少事故等直接效益外,还带来若干间接的社会经济效益。随着对“地大物博”之说的反思,国家越来越重视对有限的国土进行综合治理和利用,“开发地下空间”正在受到人们的重视。一条公路的兴建,往往首先要碰到征地、拆迁和赔损等令人头痛的问题,而修筑在地下的隧道则基本上避免了这些问题;另外,隧道建设的隐蔽性不给自然环境带来破坏性影响,具有环境保护意义。

“十五”期间,我国粤、浙、闽、湘、渝、川、云、黔、甘、陕、晋、吉、藏等许多省在实施公路建设或规划时,都不可避免地遇到隧道群的建设问题,一些路段,隧道总长占道路总长四分之一,工程投资巨大,如果进行科技投入,其社会经济效益的产出将是非常大的。

高等级公路的发展要求公路隧道也随之而发展,随着公路总体修筑技术水平的提高,也要求公路隧道修筑技术进一步提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世界石油工业发展与现状

世界石油工业发展与现状 1.石油起源与世界石油工业诞生 石油多生成于浅海的沉积岩中,见于内陆湖盆之沉积层甚少。其起源是由于海中含有大量微细浮游生物及海藻等类有机物,死亡之后埋藏在水底的厚层沉积物中,逐渐受到埋藏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使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有机质分解转变而成。 人类在数千年前就已经知道石油,3000多年前的我国古书《易经》就记载了有关石油和天然气的情况,其中有“泽中有火”之说。到后汉时期,我国已开始使用石油。据后汉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记载,在今陕西北部延安、延长一带发现有石油,当地人民把它用作燃料和润滑剂。宋朝时期,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沈括在其名著《梦溪笔谈》中第一次正式提出“石油”这一名称。也就在这一时期,我国已开始对石油进行加工使用。我国最早的石油加工厂一一“猛火油作” 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它已能炼制出称之为“猛火油”的石油产品。这期间我国已能用沥青作为控制火药燃烧速度的原料,并能用石油制作炭黑。明代,我国已能从石油中提炼灯油,在四川等地还发现了凝析油井进行有组织的开采和利用。 PETROLEUM & NATURAL GAS FORMATION 11世纪末,我国已在陕北的延安、延川和宜君等地钻了第一 批采油井,它比1859年美国正式大规模开采石油要早700多年。虽然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发现并使用石油,但是就世界范围来说,这些发现和使用只不过是人们一时一地的偶然所得,即使已进行了有组织Tiny we 护宙nd died and buried on the oceAn floor Ov^r itm^ they covered by layers of sand jtnd 审毗 禺縣莎耶 Plant & Animal Remains Over mill I ions of yriirs B the rrmrnin% were buried deeper and dee*p?r F The enormotn ^nd pre^ture turned them into oil and Today, we drill down through layer% o-f znd# 口九.ind rock the rock fc-FmaKioni that can旧爪eil gaf depotiu.

建筑施工图识图训练(很好很实用)

识读以下建筑施工图并做下列填空: (1) 1、本层总长mm,总宽为mm。 2、图中被剖切到的墙(柱)用线表示。 3、C-3宽为mm,M-2宽为mm。 4、承重外墙厚为mm。 5、阳台挑出墙外mm。 6、标高3.600表示高出底层地面mm。 7、首层平面图中C-4数量为樘。 8、1—1剖面投射方向为。

(2) 1、本住宅楼总长 mm,总宽 mm。 2、本住宅楼中最小的卧室其进深为 mm,开间为 mm。 3、本住宅楼中最大的卧室其室内面积为(平方米)。 4、大卧室中钢窗的宽度为 mm,高度为 mm,(写洞口尺寸)。 5、卧室的地面标高为,卫生间的地面标高为。 6、进入楼梯间和卧室的台阶级数分别是级和级。 7、小卧室的门和厨房的窗其型号分别是和。 8、M43和M74的高度分别是 m和 m。 9、该住宅楼的总高度为 m,楼层层高为 m。 10、该住宅楼的屋面排水坡度为 %,大卧室中窗台离地面高为 mm。 11、为了解A轴墙体的窗台细部构造应查阅建施页中的号详图。 12、宽度为900mm的钢窗其型号是,此种型号的钢窗在底层共有个。 13、本住宅外墙厚度为 mm,过厅与卫生间之间的隔墙厚度为 mm。 14、从一楼地面走到二楼楼面一共要走级梯级,本楼梯是按时针方向上楼的(填“顺”或“逆”)。 15、本住宅楼的厨房和卫生间的窗户布置在朝的方向(填方向),楼梯间入口处的空门洞其宽度为mm,门洞高度为 mm。

1、补全该施工图纵横向的轴线编号。 2、该工程的建筑平面图为平面图,有一处室外踏步,共级。 3、该工程图主出入口朝向为,室内外高差m。 4、该工程图中横向轴线编号自左到右是轴到轴;纵向轴线编号自下而上是轴到轴。 5、该工程东西向总长m,南北向总长m。 6、底层餐厅地面标高m,室外标高为m。 7、该工程的1#卫生间内卫生洁具有和。 8、该平面图有一处尺寸标注错误,位置在轴间,即的宽度应标注为1200mm。 9、车库入口大门的坡道长度m,坡度是。 10、该工程的室内楼梯每级的踏面宽mm,踢面高度为mm。 11、该工程的佣人房间的开间为mm,进深为mm。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我国的高速公路发展比西方发达国家晚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从80年代末开始起步,经历了80年代末至1997年的起步建设阶段和1998年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 对建设高速公路认识的统一 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客货运输量急剧增加,公路交通长期滞后所产生的的后果充分暴露出来,特别是主要干线公路交通拥挤、行车缓慢、事故频繁。为改善主要干线公路交通紧张状况,缓解公路交通的瓶颈制约,从“六五”开始,公路交通部门重点对干线公路进行加宽改造。尽管有些路段加宽到15米甚至20米以上,但收效甚微。为了寻求缓解我国公路交通瓶颈制约的有效途径,公路交通部门开始深入研究发达国家解决交通问题的经验,并对我国主要干线公路的交通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公路交通存在着三个突出问题:一是由于运输工具种类繁多,汽车、拖拉机、自行车、畜力车、行人混行,车辆行驶纵向干扰大;二是由于人口稠密,公路沿线穿越城镇较多,横向干扰大;三是公路平交道口多,通过能力低,交通事故严重。以上三个问题严重影响了公路交通功能的发挥。根据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建设高速公路是解决主要干线公路交通紧张状况的有效途径。 这一时期,社会各界对修建高速公路问题非常关注,对于“中国要不要修建高速公路”的问题认识并不统一。直至1989年7月,在沈阳召开的高等级公路建设现场会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邹家华同志指出:“高速公路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必须发展”。“这样的结论是明确的,这已经不是理论问题”。认识的统一,为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拉开了中国高速公路发展的序幕。 起步建设阶段 1988年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我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1990年,被誉为“神州第一路”的沈大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标志着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1993年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建成,使我国拥有了第一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的高速公路。为了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加快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1992年,交通部制定了“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规划并付诸实施,从而为我国高速公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 高速公路被誉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桥梁,是发展现代交通业的必经之路。而中国在这条路上,则迈出了非同寻常的一个个令人赞叹的脚印。 我国的高速公路网的主要规划布局主要可划分为: ①首都放射线7条: 北京—上海、北京—台北、北京—港澳、北京—昆明、北京—拉萨、北京—乌鲁木齐、北京—哈尔滨; ②南北纵向线9条: 鹤岗—大连、沈阳—海口、长春—深圳、济南—广州、大庆—广州、二连浩特—广州、包头—茂名、兰州—海口、重庆—昆明; ③东西横向线18条: 绥芬河—满洲里、珲春—乌兰浩特、丹东—锡林浩特、荣成—乌海、青岛—银川、青岛—兰州、连云港—霍尔果斯、南京—洛阳、上海—西安、上海—成都、上海—重庆、杭州—瑞丽、上海—昆明、福州—银川、泉州—南宁、厦门—成都、汕头—昆明、广州—昆明。 ④此外,规划方案还有:辽中环线、成渝环线、海南环线、珠三角环线、杭州湾环线共5条地区性环线、2段并行线和30余段联络线。 国家高速公路网(简称“7918网”)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形态,构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公路交通大通道,总规模万公里,其中主线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其他路线万公里。 当环岛高速行驰于脚下的时候,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那鼓舞人心的每一个时刻吧。1.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是我国第一条按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施工的高等级公路工程,全长18.5公里。全路设计行车时速120公里,双向4车道,中央分隔带宽3米,全封闭,全立交,沿线建有大型互通式立交桥3座,设有完整的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监控系统。沪嘉高速公路的建成,结束了我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对其他地区高速公路的建设起到推动、示范作用。2.1989年7月,第一次全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现场会在沈阳召开,这次会议是专题研究高等级公路建设的第一次会议,提出了今后建设高等级公路的10条政策措施。3.1990年9月,沈大高速公路通车。沈阳至大连高速公路全长375公里,连接沈阳、辽阳、鞍山、营口、大连5个城市,是当时公路建设项目中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工程,开创了我国建设长距离高速公路的先河,为90年代大规模的高速公路建设积累了经验。 4.山东会议。1993年6月交通部在山东召开了全国公路建设工作会议,明确了建设“两纵两横三个重要路段”的国道主干线任务。从1993年至1997年的5年中,全国高速公路建设速度加快,共建成高速公路4119公里,京津塘、济青、京石、首都机场、太旧、郑开等一大批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 5.1993年京津塘高速公路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经国务院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的高速公路工程,全长142公里,时速120公里,设置监控、通信、收费、照明等服务设施。通过这条路的修建,我国制定了第一个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6.1993年底济青高速公路通车,西起济南,东至青岛,全长318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10公里。 7.1995年12月成渝高速公路通车,全长340公里。 8.1996年9月沪宁高速公路通车,江泽民同志题写路名。公路全长275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20公里。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极大地推动了中

[欧洲最长公路隧道是哪条]中国最长公路隧道排名

[欧洲最长公路隧道是哪条]中国最长公路隧道排 名 瑞士圣哥达隧道全长16.3公里。是目前欧洲最长、世界上最二长的公路隧道。阿尔卑斯山脉的哥达山口海拔2,100米,地势险要,在历史上就是欧洲南北交通要道。隧道的建成,不仅加强了瑞士南北方的联系,而且从瑞士、法国、西德三国交界处的巴塞尔到意大利米兰之间的公路也可畅通无阻,南北欧的交通更加方便。以前,经过这个山口的公路在冬季被积雪封闭,现在全年都可通车。过去通过36公里的山口需行车90分钟,现在从隧道通过只需十几二十分钟。 建设背景 每年大约有120万辆重型卡车从瑞士山区乡村呼啸而过,尾气不仅危害当地珍稀动植物,还严重腐蚀阿尔卑斯山山体。大约20年前起,到1994年,瑞士举行了系列公投,决定兴建这条铁路隧道,并在隧道开通后两年内,将通过阿尔卑斯山脉的重型货运卡车数量,限制在每年65万辆。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地貌复杂,地势险峻,将广袤山区与苏黎世、米兰、图灵等文化、经济枢纽相连,并非易事。由于瑞士的汽车量增长以及意大利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度假地,因此瑞士决定建造圣哥达隧道。建成后从瑞士北方重镇巴塞尔可直达意大利边境的基亚索,在国际交通上有很大作用。 建设历史 1980年9月5日圣哥达铁路隧道建成。这条铁路隧道是欧洲车辆数比较多的一条隧道。公路隧道自1995年起开始动工,施工人员前后累计数千人,有8人为它献出生命。整个工程共挖掘出大约1300万立方米的土石,足以填满13座美国纽约的帝国大厦。瑞士政府耗资高达65亿欧元(约472.5亿元人民币)。2010年10月22日,圣哥达隧道迎来竣工前的“决定性一步”,大型钻机按计划钻通阿尔卑斯山峰底下的最后一道障碍。伴随着地下庆祝及全球媒体的现场直播,这一次突破性进展将成为欧洲最大基础设施工程完工

建筑施工图纸基本识图方法

建筑施工图纸基本识图方法 施工图纸是建造房屋的依据,是“工程的语言”,它明确规定了要建造一幢什么样的建筑,并且具体规定了形状、尺寸、做法和技术要求。 除了较多地接触本工种的图纸外,有时还要结合整个工程图纸看图,才能交圈配合,不出差错。为此必须学会识图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天给大家一些基本的识图方法。 一、循序渐进 拿到一份图纸后,先看什么图,后看什么图,应该有主有次。 一般是按如下顺序进行: 1、首先仔细阅读设计说明,了解建筑物的概况、位置、标高、材料要求、质量标准、施工注意事项以及一些特殊的技术要求,在思想上形成一个初步印象; 2、接着要看平面图,了解房屋的平面形状、开间、进深、柱网尺寸,各种房间的安排和交通布置,以及门窗位置,对建筑物形成一个平面概念,为看立面图、剖面图打好基础; 3、看立面图,以了解建筑物的朝向、层数和层高的变化,以及门

窗、外装饰的要求等; 4、看剖面图,以大体了解剖面部分的各部位标高变化和室内情况; 5、最后看结构图,以了解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建筑图与结构图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整个工程的理解; 6、另外,还必须根据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中的索引符号,详细阅读所指的大样图或节点图,做到粗细结合,大小交圈。 只有循序渐进,才能理解设计意图,看懂设计图纸,也就是说一般应做到“先看说明后看图;顺序最好为平、立、剖;查对节点和大样;建筑结构对照读”,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记住尺寸 内容建筑工程虽然各式各样,但都是通过各部分尺寸的改变而出现各种不同的造型和效果。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图上如果没有长、宽、高、直径等具体尺寸,施工人员就没法按图施工。 一般来说,作为要牢记以下一些尺寸:开间进深要记牢,长宽尺寸莫忘掉;纵横轴线心中记,层高总高很重要;结构尺寸要记住,构件型号别错了;基础尺寸是关键,结构强度不能少;梁柱断面记牢靠,门窗洞口要留好。 三、弄清关系 看图时必须弄清每张图纸之间的相互关系。因为一张图纸无法详细表达一项工程各部位的具体尺寸、做法和要求。必须用很多张图纸,从不同的方面表达某一个部位的做法和要求,这些不同部位的做法和要求,

建筑工程施工图纸识图顺序图文教程

建筑工程施工图纸识图顺序图文教程 施工图纸是建造房屋的依据,是“工程的语言”,它明确规定了要建造一幢什么样的建筑,并且具体规定了形状、尺寸、做法和技术要求。学会正确的识图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把握主次 拿到一份图纸后,先看什么图,后看什么图,应该有主有次。 一般是按如下顺序进行:

1、仔细阅读设计说明,了解建筑物的概况、位置、标高、材料要求、质量标准、施工注意事项以及一些特殊的技术要求,在思想上形成一个初步印象; 2、接着看平面图,了解房屋的平面形状、开间、进深、柱网尺寸,各种房间的安排和交通布置,以及门窗位置,对建筑物形成一个平面概念,为看立面图、剖面图打好基础; 3、看立面图,以了解建筑物的朝向、层数和层高的变化,以及门窗、外装饰的要求等; 4、看剖面图,以大体了解剖面部分的各部位标高变化和室内情况; 5、最后看结构图,以了解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建筑图与结构图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整个工程的理解; 6、另外,还必须根据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中的索引符号,详细阅读所指的大样图或节点图,做到粗细结合,大小交圈。 只有循序渐进,才能理解设计意图,看懂设计图纸,也就是说一般应做到 先看说明后看图,顺序最好为平、立、剖; 查对节点和大样,建筑结构对照读”

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记住尺寸 内容建筑工程虽然各式各样,但都是通过各部分尺寸的改变而出现各种不同的造型和效果。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图上如果没有长、宽、高、直径等具体尺寸,施工人员就没法按图施工。但是图纸上的尺寸很多,作为具体的和操作人员来说,不需要,也不可能将图上所有的尺寸都记住。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前言 高速公路被誉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桥梁,是发展现代交通业的必经之路,而中国在这条路上,则迈出了非同寻常的一个个令人赞叹的脚印。我国公路从建国初的几万公里到目前的400万公里,高速公路从1984年兴建到1988年底通车的第一条沪嘉高速公路开始到目前拥有总里程7.4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这其中的发展历程留下了几代人艰苦奋斗的足迹,凝结了无数公路建设者们的辛勤汗水。作为一名学生和未来的公路工作的从事者,我觉得我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些公路发展的历史,更要清楚地看清现状,和探讨公路事业发展的未来,这非常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开展公路方面的学习、科研和施工工作。 第一章高速公路概念 1.1高速公路的概念和定义 公路是指联接城市、乡村和工矿基地之间,主要供汽车行驶并具备一定技术标准和设施的道路称公路。高速公路属于高等级公路。其建设情况反映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交通发达程度、乃至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世界各国的高速公路没有统一的标准,命名也不尽相同。各国尽管对高速公路的命名不同,但都是专指有4车道以上、两向分隔行驶、完全控制出入口、全部采用立体交叉的公路。此外,有不少国家对部分控制出入口、非全部采用立体交叉的直达干线也称为高速公路。国际道路联合会在历年的统计年报中,把直达干线也列入高速公路范畴。从定义可以看出,一般来讲高速公路应符合下列4 个条件:(1)只供汽车高速行驶;(2)设有多车道、中央分隔带,将往返交通完全隔开;(3)设有平面、立体交叉口;(4)全线封闭,出入口控制,只准汽车在规定的一些立体交叉口进出公路。 第二章世界公路发展情况 2.1世界公路发展的四个阶段 目前,全世界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高速公路,目前世界各国的公路总长度约2000万公里,约80个国家和地区修建了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26万公里左右(此数据不太准确),其中美国、中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等国高速公路里程约占世界高速公路里程的80%以上。 回顾历史,国外发达国家公路的发展大致都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现正处于第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19世纪末到本世纪30年代,是各国公路的普及阶段。这期间随着汽车的大量使用,大多是在原有乡村大道的基础上,按照汽车行驶的要求进行改建与加铺路面,构成基本的道路网,达到大部分城市都能通行汽车的要求。 第二阶段从30年代到50年代,是各国公路的改善阶段。这期间由于汽车拥有量的迅速增加,公路交通改善需求增长很快,各国除进一步改善公路条件外,开始考虑城市间、地区间公路有效连接,着手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的规划,英、美、德、法等国都相继提出了以高速公路为主的干线公路发展规划,并通过立法,从法律和资金来源方面给予保障。

建筑工程识图技巧(如何看建筑施工图)

建筑工程识图、审图要点(新手如何看建筑施工图)建筑工程识图、审图要点工程开工之前,需识图、审图,再进行图纸会审工作。如果有识图、审图经验,掌握一些要点,则事半功倍。现谈谈本人的识图、审图经验,供参考。 识图、审图的程序是:熟悉拟建工程的功能熟悉、审查工程平面尺寸熟悉、审查工程立面尺寸检查施工图中容易出错的部位有无出错检查有无改进的地方。 一、熟悉拟建工程的功能图纸到手后,首先了解本工程的功能是什么,是车间还是办公楼?是商场还是宿舍?了解功能之后,再联想一些基本尺寸和装修,例如厕所地面一般会贴地砖、作块料墙裙,厕所、阳台楼地面标高一般会低几厘米;车间的尺寸一定满足生产的需要,特别是满足设备安装的需要等等。最后识读建筑说明,熟悉工程装修情况。 二、熟悉、审查工程平面尺寸建筑工程施工平面图一般有三道尺寸,第一道尺寸是细部尺寸,第二道尺寸是轴线间尺寸,第三道尺寸是总尺寸。检查第一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二道尺寸、第二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三道尺寸,并留意边轴线是否是墙中心线,广东省制图习惯是边轴线为外墙外边线。识读工程平面图尺寸,先识建施平面图,再识本层结施平面图,最后识水电空调安装、设备工艺、第二次装修施工图,检查它们是否一致。熟悉本层平面尺寸后,审查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例如检查房间平面布置是否方便使用、采光通风是否良好等。识读下一层平面图尺寸时,检查与上一层有无不一致的地方。 三、熟悉、审查工程立面尺寸建筑工程建施图一般有正立面图、剖立面图、楼梯剖面图,这些图有工程立面尺寸信息;建施平面图、结施平面图上,一般也标有本层标高;梁表中,一般有梁表面标高;基础大样图、其它细部大样图,一般也有标高注明。通过这些施工图,可掌握工程的立面尺寸。正立面图一般有三

高速公路发展现状

高速公路发展现状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我国高速公路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统筹:陶毅讨论:黎凯 执笔:黎凯 报告日期:2007-07-21 从我国高速公路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1988年沪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实现我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到2006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4.5万公里。我国的高速公路事业从无到有,高速发展,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绩。 步入2007年,我国高速公路事业依然如火如荼,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发展已经步入快车道,路网效应的逐步显现也使高速公路在客运和货运中的优势地位日渐明朗。本文将主要阐述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行业的发展阶段和现阶段的发展前景。 一、高速公路行业的产业周期分析 1、高速公路产业化发展规律分析 产业存在的基础是产品,高速公路产业的生命周期同产品的存在属性、成长规律相关。高速公路个体具有公共物品及商品的双重属性并具有随着特许经营期限的临近其商品属性逐步弱化的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高速公路产业生命周期的复杂性。 从经营生命来看,高速公路个体经过建设期、经营期和转入公共物品使用期三个阶段;从技术生命来看,高速公路个体要经历功能形成期(投入生产要素的建设期)、服务维修期(维持建成初期的使用功能和技术水平)、技术升级期(增加技术投入、提高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和可能的衰退期(高速公路逐步被其他运输方式取代)四个阶段。 高速公路产业的生命周期就是由高速公路个体的经营生命和技术生命的合成,据此我们可以得出高速公路产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产业发展期。在这个阶段,由于产业化实施释放了高速公路产业发展的潜在动力,高速公路进入快速、持续的增长期。高速公路逐步网络化,即主骨架形成后,进一步加大干线公路的密度,形成网络状的、更为合理的高速公路结构形态,该阶段为技术升级和资本扩张综合发展期。 产业持续期。在这个阶段,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长缓慢、资本扩张趋缓、高速公路的发展重点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智能化,应用新技术提高整个路网的通行能力,维护系统的安全性、高效性和衔接性,靠技术提高来保持高速公路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产业的可能衰退期。出现这一现象的可能性在于:(1)高速公路个体逐步推出收费期,收费公路的减少使得高速公路直接经营产值下降;(2)其他运输方式的兴起,使得高速公路的地位逐步削弱,或因环保等需要限制汽车保有量的增长而使高速公路维持运营所需的通行费收入逐步减少致使高速公路的功能及作用逐步退化。但由于汽车作为交通工具不可能完全被替代,因此这个阶段呈现衰而不亡的特征。 2、目前我国高速公路产业的生命周期判断 根据上述对高速公路产业周期各个阶段特征的分析,本文认为,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产业处于产业发展期。 第一、我国高速公路主干线已初具规模,但高速公路总量仍然不足,网络还未完全形成。 到2006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4.5万公里,保持世界第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高速公路网正在加快形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已经基本建成,交通部表示将确保2007年底完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最后2385公里的建设任务。

中国沉管隧道一览表_

41-44.(in Chinese)) [11]黄章君.城市地铁双联拱暗挖隧道偏洞法施工技术[J].隧道建设,2011,31(S2):68-72.(HUANG Zhangjun.Construction technologies with slant hole method for the double-arch tunnel of city subway[J].Tunnel Construction,2011,31(S2):68-72.(in Chinese))[12]郑凯,刘保国.复杂地质条件下大跨度双连拱隧道监控量测技术的运用[J].隧道建设,2006,26(2):53-56, 60.(ZHENG Kai,LIU Baoguo.Application of monitor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in construction of large- spanned double-arched tunnels under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J].Tunnel Construction,2006,26(2):53- 56,60.(in Chinese)) [13]代树林,徐燕,齐伟.于木匠沟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法和施工监控量测[J].现代隧道技术,2010(3):87-91. (DAI Shulin,XU Yan,QI Wei.construction and monito- ring of Yumujianggou double-arch tunnel[J].Modern Tun- nelling Technology,2010(3):87-91.(in Chinese))[14]董文德,高波,申玉生.高速公路双连拱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及分析[J].现代隧道技术,2010(6):40-44. (DONG Wende,GAO Bo,SHEN Yusheng.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double-arch tunnel on express highway[J].Modern Tunnelling Technology,2010 (6):40-44.(in Chinese)) 中国沉管隧道一览表 序号隧道名称类型建成时间1宁波甬江隧道矩形混凝土管节单孔双车道1995 2广州珠江隧道矩形混凝土管节双向四车道两条铁路1993 3宁波常洪隧道矩形混凝土管节双向四车道2002 4上海外环线隧道矩形混凝土管节三孔八车道2003 5广州仑头—生物岛隧道矩形混凝土管节双向四车道2010 6广州生物岛—大学城隧道矩形混凝土管节双向四车道2010 7天津中央大道海河隧道矩形混凝土管节双向六车道2011 8广州洲头咀隧道矩形混凝土管节双向六车道2015 9广州佛山高铁隧道矩形混凝土管节双向六车道两条铁路在建10舟山沈家门港海底隧道矩形混凝土管节双向人行2014 11港珠澳岛隧工程矩形混凝土管节双向六车道在建12南昌红谷沉管隧道矩形混凝土管节双向六车道在建13香港红磡海底隧道双圆钢壳管节双向四车道1972 14香港九龙地铁隧道双圆混凝土管节双向四车道1979 15香港东区海底隧道矩形混凝土管节双向四车道两条铁路1989 16香港西区海底隧道矩形混凝土管节双向四车道两条铁路1997 17香港新机场铁路隧道矩形混凝土管节两条铁路1997 18台湾高雄公路隧道矩形混凝土管节双向四车道1984 中国沉管隧道的特点 管节制造材料的变化:逐渐由钢筋混凝土取代纯钢材。 管节截面形式的变化:逐渐由空间利用率更高的方形截面取代圆形截面。 管节规模的变化:随着钢筋混凝土预制的质量控制技术水平(特别是混凝土长大、贯穿裂缝的控制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纵向预应力措施和钢(化学)纤维的引入,沉管隧道管节的长度越来越长。 沉管隧道适用范围的变化:早期沉管隧道一般用于内河,随着技术的发展及各种技术难题的克服,沉管隧道的适用范围逐渐变广,既可以修建在较坚硬的河床、海床上,也可应用于深埋类型的工程。 (摘自隧道网微信公众平台2015-06-04)495隧道建设第35卷

建筑工程识图教你怎样看图纸

教你怎样看图纸 ——建筑工程识图、审图要点 首先要把第一页,也就是设计说明书那页看明白,这对理解后面的图纸有很大作用。后面的图纸有一定专业基础应该不成问题,没基础也不怕,拿图到现场一一对照是很快熟悉的办法。如果实在没时间去现场,就先看正立面侧立面等整体图,把楼的大概模样在脑海里有个概念,再细部对照就很容易理解了,剩下些特殊的节点看不懂就要找人问问了。 一般建筑图纸的字母都是根据其汉语拼音的首字母表示。 介绍一些技巧,建筑图,分两大部分,一部分就是建筑方案图,这个比较好看懂,就是看这座建筑的外观是什么样子的,而另外一部分就有点难度了,就是结构图,具体到钢筋的分布和受力的合理性 工程开工之前,需识图、审图,再进行图纸会审工作。如果有识图、审图经验,掌握一些要点,则事半功倍。现谈谈本人的识图、审图经验,供参考。 识图、审图的程序是:熟悉拟建工程的功能熟悉、审查工程平面尺寸熟悉、审查工程立面尺寸检查施工图中容易出错的部位有无出错检查有无改进的地方。 一、熟悉拟建工程的功能 图纸到手后,首先了解本工程的功能是什么,是车间还是办公楼?是商场还是宿舍?了解功能之后,再联想一些基本尺寸和装修,例如厕所地面一般会贴地砖、作块料墙裙,厕所、阳台楼地面标高一般会低几厘米;车间的尺寸一定满足生产的需要,特别是满足设备安装的需要等等。最后识读建筑说明,熟悉工程装修情况。 二、熟悉、审查工程平面尺寸 建筑工程施工平面图一般有三道尺寸,第一道尺寸是细部尺寸,第二道尺寸是轴线间尺寸,第三道尺寸是总尺寸。检查第一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二道尺寸、第二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三道尺寸,并留意边轴线是否是墙中心线,广东省制图习惯是边轴线为外墙外边线。识读工程平面图尺寸,先识建施平面图,再识本层结施平面图,最后识水电空调安装、设备工艺、第二次装修施工图,检查它们是否一致。熟悉本层平面尺寸后,审查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例如检查房间平面布置是否方便使用、采光通风是否良好等。识读下一层平面图尺寸时,检查与上一层有无不一致的地方。 三、熟悉、审查工程立面尺寸 建筑工程建施图一般有正立面图、剖立面图、楼梯剖面图,这些图有工程立面尺寸信息;建施平面图、结施平面图上,一般也标有本层标高;梁表中,一般有梁表面标高;基础大样图、其它细部大样图,一般也有标高注明。通过这些施工图,可掌握工程的立面尺寸。正立面图一般有三道尺寸,第一道是窗台、门窗的高度等细部尺寸,第二道是层高尺寸,并标注有标高,第三道是总高度。审查方法与审查平面各道尺寸一样,第一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二道尺寸,第二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三道尺寸。检查立面图各楼层的标高是否与建施平面图相同,再检查建施的标高是否与结施标高相符。建施图各楼层标高与结施图相应楼层的标高应不完全相同,因建施图的楼地面标高是工程完工后的标高,而结施图中楼地面标高仅结构面标高,不包括装修面的高度,同一楼层建施图的标高应比结施图的标高高几厘米。这一点需特别注意,因有些施工图,把建施图标高标在了相应的结施图上,如果不留意,施工中会出错。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动车组概论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摘要:铁路运输一直以来都是一项重要的运输方式,而我国人口众多,物资量巨大,因此对铁路的需求更大。而中国铁路曾经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客运速度慢、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一票难求、一车难求”的现象十分突出,铁路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由于高速铁路相对具有运载能力大、运行速度快、运输效率高等特点,因此高速铁路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字:铁路;高速;经济 1.中国高速铁路发展背景 为了提高列车运行速度,使铁路适应社会发展,从20世纪初至50年代,德国、法国、日本等国都开展了大量的有关高速列车的理论研究和试验工作。铁路作为陆上运输的主力军,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居于垄断地位。但是自20世纪以来,随着汽车、航空和管道运输的迅速发展,铁路不断受到新的浪潮的冲击。 中国内陆面积宽广,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与联系的跨度大,需要有一种强而有力的运输方式将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联系起来。铁路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最显著的特点是运载量大、运行成本低、耗能少,在大流量长距离的客货运输有着绝对优势,也在大流量、高密度的城际中短途旅客运输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我国自1876年出现第一条铁路以来已经120多年了。遗憾的是百余年来,我国的铁路事业无论从横向上还是从纵向上来讲,都是远远落后的。同其他国家

相比,我国的铁路在运营里程、运输效率、技术水准、装备质量等方面相差极远,令人堪忧。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居于主导的骨干地位。但我国铁路的现状是路网不发达,技术装备较落后,运能与运量的矛盾比较突出,一些主要干线的能力利用程度已经趋于饱和,铁路负荷水平居世界首位。 兴建高速铁路的建议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被提出,十多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了数以百计的专家学者从各个方面对高速铁路项目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分析和论证。经过多次的反复和论争,各方面的意见已经大致趋同:高速铁路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社会效益良好、国力能够承受,因此应该建,而且应该及早建。1998年3月,全国人代会在“十五”计划纲要草案中提出建设高速铁路。 2.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历程 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大气魄绘就了超过1.2万公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同年,中国在广深铁路首次开行时速达160公里的国产快速旅客列车。广深铁路被誉为中国高速铁路成长、成熟的“试验田”。2004年至2005年——中国北车长春客车股份、唐山客车公司、南车青岛四方、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繁忙干线提速区段达到时速200至250公里。这是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最高值。同时,“和谐号”动车组从此驶入了百姓的生活中。2008年2月26日——原铁道部和科技部签署计划,共同研发运营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2008年8月1日——中国

国内外公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1章绪论 1.1我国公路现状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行业、先行产业。交通运输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其中,铁路、水运、航空、管道起着“线”的作用,公路则起着“面”的作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通过公路路网联结起来,形成四通八达、遍布城乡的运输网络。改革开放以来,灵活、快捷的公路运输发展迅速,目前,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公路运输客运量、货运量所占比重分别达90%以上和近80%。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交通运输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设计和建设上,高速公路采取限制出入、分向分车道行驶、汽车专用、全封闭、全立交等较高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为汽车快速、安全、经济、舒适运行创造了条件。与普通公路相比,高速公路具有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运输成本低、行车安全、舒适等突出优势,其行车速度比普通公路高出50%以上,通行能力提高了2~6倍,并可降低30%以上的燃油消耗、减少1/3的汽车尾气排放、降低1/3的交通事故率。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多年的建设,公路建设有了长足发展。2011年初正值“十一五”规划结束,“十二五”规划伊始。“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公路交通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为显著的时期。经过4年多的发展,公路交通运输紧张状况已实现总体缓解,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运输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一五”前4年,全国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93万亿元,年均增长近16%,约为“十一五”预计总投资的1.2倍,也超过了“九五”和“十五”的投资总和。公路建设投资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拉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从公路建设投资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来看,“十一五”期间基本保持在4.5%左右。 在投资带动下,公路网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9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8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1万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42.52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36.4万公里、2.5万公里和9.4万公里;全国公路网密度由“十五”末的每百平方公里34.8公里提升至40.2公里。预计到2010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395万公里,高速公路超过7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45.3万公里与3万公里。农村公路投资规模年均增长30%,总里程将达到345万公里,实现全国96%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 “十一五”期间公路的快速发展,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高速公路为重点,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十一五”末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十五"末的1.78倍。“十一五”期间全社会高速公路建设累计投资达2万亿元,直接拉动GDP增长约3万亿元,拉动相关行业产出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xx高速铁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众所周知,中国高速铁路在最近几年有了极大的发展,而我也非常荣幸可以聆听孙永福院士的讲座,进一步对我国的高速铁路有了了解。在此我也高速铁路谈谈我浅薄的了解和看法。 1.我国高铁发展现状 我国高速铁路网分骨干网、重要的区域网、大城市之间的城际高铁等三种类型,骨干网就是指规划的四纵四横干线网,“四纵”是指四条纵向铁路客运专线: 纵贯京津沪和冀鲁皖苏四省,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全长1 318公里的北京到上海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全长2 260公里的北京经武汉、广州到深圳的客运专线;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全长约1 700公里的北京经沈阳、大连到哈尔滨的客运专线;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全长约1600公里的杭州经宁波、福州到深圳的客运专线。“四横”则是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全长约1 400公里的四条横向铁路客运专线: 徐州经郑州到兰州的客运专线;连接华中和华东地区,全长约880公里的杭州经南昌到长沙的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全长约770公里的青岛经石家庄到太原的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华中和华东地区,全长约2 078公里的上海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到成都的客运专线。按高铁建设等级分为无砟道床的时速350公里/小时的高铁和时速250公里/小时的有砟道床的准高铁。 中国高铁的特点是大量采用高速桥梁和无砟道床技术,采用超大半径弯道,既消除平交道口和行人干扰,又保证路基的平顺,防止路基沉降。尤其是大量采用高速桥梁,使得一望无际的数十公里乃至数百公里的高速桥梁屹立在广阔平原上,非常雄伟壮观,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xx高铁技术 目前中国所掌握的高铁技术有车体设计和空气动力学;高速道岔(250公里,部分进口);板式轨道;列控系统(部分芯片进口);逆变器,变流器,电动机(部分零件进口)。没有掌握的主要是轴承和车轮。中国铁路在高速动车组、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建造技术和既有线提速技术等方面都达到了世界先进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概述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概述近几年,我国高速公路蓬勃发展,每年以几千公里的速度递增。现在高速公路建设已成为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受到各级的高度重视。高速公路的不断延伸,也为道路运输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最近十年车辆更新换代步伐加快,高档客车和大吨位货车日益增多,运输效率、服务水平和道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空前提高,这是十分可喜的。但我国高速公路的起步阶段,却是历尽坎坷与艰难的。 中国需要修建高速公路吗今天,对中国是否需要高速公路的问题,多数人 都会做出肯定的答复。 但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对此的争论却是十分激烈的。1975年初,尽管我国的民用汽车拥有量仅为80 万辆,但由于公路的标准低,质量差,部分干线已出现了车辆堵塞,通行不畅的问题,营动汽车的平均车日行程只有180 公里。道路运输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借鉴国外经验,尽快改变我国公路的落后面貌,交通部派出由我同李劲、沙庆林等六人组成的公路考察团,赴日本进行考察。通过现场参观和座谈交流,我们对日本大力发展公路交通,振兴经济的以验有了基本了解。对行车速度高,通过能力大,运输成本低,交通事故少的高速公路印象尤为深刻。考察团搜集了很多有关高速公路的经济、技术资料,回国后向部里报告,指出在交通量大的路段,修建高速公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此引起了部领导和机关公路专业人员的重视。由于全国又突然掀起? " 反击右倾翻案风",许多工作都无法正常进行,修建高速公路的问题未能列入日程,但技术准备工作却从此开始,不久由公路局和公路设计院组织翻译的国外高速公路技术资料和设计标准,便以《国外公路》专刊的形式出版发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转折,工作重点开始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1978 年交通部修建京津塘高速公路,并组织力量制定了自己的高速公路标准,开始了勘测设计,但因领导机关不批准,未能实施。1982 年党的十二大以后,公路运输界建议修建高速公路的呼声日益高涨,而有关部门反对的意见仍很多。当时不同意修建高速公路的理由主要是:误认为高速公路是主要为小汽车行驶服务的,说中国的小汽车不多,今后也不应该大量发展,不需要修建高速公路;铁路运输量大,运价低,应该重点发展铁路;高速公路耗用钢材、水泥去修建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占地多,而且占了农民的土地,路修好后还不准农民的拖拉机、自行车通行,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有的还在杂志上发表文章,六提倡修高速公路,发展小汽车,是高消费和自由化的表现,是" 既违犯国情,也不懂世情" 。针对这种情况,交通部和部分省、市公路部门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宣传道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论述道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减少中转、装卸环节,实现门到门运输的优越性,用生动事例说明修建高速公路的必要性。还联合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召开了两次"公路与汽车运输发展问题研讨会:" ,会后共同向国务院报送了《加快发展公路运输的紧急建议》。明确指出,加强公路建设,发展汽车工业,尽快改变道路运输的落后面貌,对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尽快采取措施。有关材料还抄送了国务院有关部门。 二、加紧进行技术准备。如开展干线公路交通量调查,实施运输繁忙路段的平均车速公路不易得到批准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中国特有的一、二级汽车专用公路标准。一级汽车专用公路的技术指标,符合国际上高速公路的低限要求,但暂时不说是高速公路。二级汽车专用路,实际上是高速公路的半幅,以后再修半幅并完善配套设施,就是高速公路。

建筑工程识图技巧(如何看建筑施工图)

建筑工程识图、审图要点(新手如何看建筑施工图) 建筑工程识图、审图要点工程开工之前,需识图、审图,再进行图纸会审工作。如果有识图、审图经验,掌握一些要点,则事半功倍。现谈谈本人的识图、审图经验,供参考。 识图、审图的程序是:熟悉拟建工程的功能熟悉、审查工程平面尺寸熟悉、审查工程立面尺寸检查施工图中容易出错的部位有无出错检查有无改进的地方。 一、熟悉拟建工程的功能图纸到手后,首先了解本工程的功能是什么,是车间还是办公楼?是商场还是宿舍?了解功能之后,再联想一些基本尺寸和装修,例如厕所地面一般会贴地砖、作块料墙裙,厕所、阳台楼地面标高一般会低几厘米;车间的尺寸一定满足生产的需要,特别是满足设备安装的需要等等。最后识读建筑说明,熟悉工程装修情况。 二、熟悉、审查工程平面尺寸建筑工程施工平面图一般有三道尺寸,第一道尺寸是细部尺寸,第二道尺寸是轴线间尺寸,第三道尺寸是总尺寸。检查第一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二道尺寸、第二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三道尺寸,并留意边轴线是否是墙中心线,广东省制图习惯是边轴线为外墙外边线。识读工程平面图尺寸,先识建施平面图,再识本层结施平面图,最后识水电空调安装、设备工艺、第二次装修施工图,检查它们是否一致。熟悉本层平面尺寸后,审查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例如检查房间平面布置是否方便使用、采光通风是否良好等。识读下一层平面图尺寸时,检查与上一层有无不一致的地方。

三、熟悉、审查工程立面尺寸建筑工程建施图一般有正立面图、剖立面图、楼梯剖面图,这些图有工程立面尺寸信息;建施平面图、结施平面图上,一般也标有本层标高;梁表中,一般有梁表面标高;基础大样图、其它细部大样图,一般也有标高注明。通过这些施工图,可掌握工程的立面尺寸。正立面图一般有三道尺寸,第一道是窗台、门窗的高度等细部尺寸,第二道是层高尺寸,并标注有标高,第三道是总高度。审查方法与审查平面各道尺寸一样,第一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二道尺寸,第二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三道尺寸。检查立面图各楼层的标高是否与建施平面图相同,再检查建施的标高是否与结施标高相符。建施图各楼层标高与结施图相应楼层的标高应不完全相同,因建施图的楼地面标高是工程完工后的标高,而结施图中楼地面标高仅结构面标高,不包括装修面的高度,同一楼层建施图的标高应比结施图的标高高几厘米。这一点需特别注意,因有些施工图,把建施图标高标在了相应的结施图上,如果不留意,施工中会出错。熟悉立面图后,主要检查门窗顶标高是否与其上一层的梁底标高相一致;检查楼梯踏步的水平尺寸和标高是否有错,检查梯梁下竖向净空尺寸是否大于2.1米,是否出现碰头现象;当中间层出现露台时,检查露台标高是否比室内低;检查厕所、浴室楼地面是否低几厘米,若不是,检查有无防溢水措施;最后与水电空调安装、设备工艺、第二次装修施工图相结合,检查建筑高度是否满足功能需要。 四、检查施工图中容易出错的地方有无出错熟悉建筑工程尺寸后,再检查施工图中容易出错的地方有无出错,主要检查内容如下: 1、检查女儿墙砼压顶的坡向是否朝内。 2、检查砖墙下有梁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