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异常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血脂异常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血脂异常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血脂异常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目前血脂分析不仅已广泛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AS)和冠心病的防治,而且已经应用于其他诸多临床相关专业疾病的研究,如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肾脏疾病以及绝经期后妇女内分泌代谢改变等。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用他汀类药物等进行调脂治疗,可使急性心血管事件明显减少。为此,降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是防治AS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血脂异常的防治方案非常必要。我国已于1997年制定了“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方案,目前正在修订中。

一、高脂血症

1.1 概念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TG水平升高。由于血脂在血中以脂蛋白形式运输,实际上高脂血症也可认为是高脂蛋白血症(HLP)。近年来,已逐渐认识到血浆中HDL-C降低也是一种血脂代谢紊乱。因而,有人建议采用异常脂蛋白血症(dyslipoproteinemia)全面准确反映血脂代谢紊乱状态。由于高脂血症使用时间长且简明通俗,所以仍然广泛沿用。高脂血症是一类较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是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以及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AS等。

1.2 分型

1.2.1 基于是否继发于全身系统性疾病分型可分为原发性高脂血症和继发性高脂血症两种。前者是由于遗传因素或后天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及其他自然环境因素所引起,后者是由于全身系统性疾病所引起。引起继发性高脂血症的疾病有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减退、慢性肾病和肾病综合征、肥胖等。另有一些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口服避孕药等也可引起高脂血症。

1.2.2 WHO分型1967年Fredrickson等用改进的纸电泳法分离血浆脂蛋白,将高脂血症分为5型,即Ⅰ、Ⅱ、Ⅲ、Ⅳ和Ⅴ型。197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以临床表型为基础分为6型,将原来的Ⅱ型又分为Ⅱa和Ⅱb两型,如表1所示。高脂蛋白血症的分型只是描述异常脂蛋白表现的一种简称,并不提示特定疾病,

但分型有助于选择治疗对策。

1.2.3 简易分型WHO的分型方法对指导临床上诊断和治疗高脂血症有很大的帮助,但其所需检测的项目较多、分型过于繁杂。目前许多学者建议从临床实用角度出发,采用简易分型法,即将异常脂蛋白血症简单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目前血脂分析不仅已广泛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AS)和冠心病的防治,而且已经应用于其他诸多临床相关专业疾病的研究,如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肾脏疾病以及绝经期后妇女内分泌代谢改变等。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用他汀类药物等进行调脂治疗,可使急性心血管事件明显减少。为此,降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是防治AS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血脂异常的防治方案非常必要。我国已于1997年制定了“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方案,目前正在修订中。

一、高脂血症

1.1 概念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TG水平升高。由于血脂在血中以脂蛋白形式运输,实际上高脂血症也可认为是高脂蛋白血症(HLP)。近年来,已逐渐认识到血浆中HDL-C降低也是一种血脂代谢紊乱。因而,有人建议采用异常脂蛋白血症(dyslipoproteinemia)全面准确反映血脂代谢紊乱状态。由于高脂血症使用时间长且简明通俗,所以仍然广泛沿用。高脂血症是一类较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是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以及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AS等。

1.2 分型

1.2.1 基于是否继发于全身系统性疾病分型可分为原发性高脂血症和继发性高脂血症两种。前者是由于遗传因素或后天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及其他自然环境因素所引起,后者是由于全身系统性疾病所引起。引起继发性高脂血症的疾病有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减退、慢性肾病和肾病综合征、肥胖等。另有一些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口服避孕药等也可引起高脂血症。

1.2.2 WHO分型1967年Fredrickson等用改进的纸电泳法分离血浆脂蛋白,将高脂血症分为5型,即Ⅰ、Ⅱ、Ⅲ、Ⅳ和Ⅴ型。197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以临床表型为基础分为6型,将原来的Ⅱ型又分为Ⅱa和Ⅱb两型,如表1所示。高脂蛋白血症的分型只是描述异常脂蛋白表现的一种简称,并不提示特定疾病,但分型有助于选择治疗对策。

1.2.3 简易分型WHO的分型方法对指导临床上诊断和治疗高脂血症有很大的帮助,但其所需检测的项目较多、分型过于繁杂。目前许多学者建议从临床实用角度出发,采用简易分型法,即将异常脂蛋白血症简单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二、血脂异常的临床诊断

2.1 原发性高脂血症多具有家族聚集性,有明显遗传倾向。目前已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存在单个或多个遗传基因缺陷,如参与脂蛋白代谢的关键酶如脂肪酶(LPL)、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LCAT)及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载脂蛋白(apo)如apoAⅠ、B、CⅡ、E以及脂蛋白受体如LDL受体等基因缺陷。

2.1.1 家族性多基因性高胆固醇血症也称普通型高胆固醇血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血脂异常类型。目前认为其由多个基因异常引起,遗传方式较为复杂,反映了基因、饮食及其他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临床诊断有赖于排除其他各种脂代谢紊乱而确定。血清TC水平一般轻至中度升高,患者可无黄色瘤

2.1.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细胞膜表面LDL受体缺如或异常,导致体内LDL代谢异常,造成血清TC和LDL-C水平明显升高,TC可达9.1~11.9mmol/L。若成人血清TC水平>7.8mmol/L,或16岁前青少年血清TC水平>6.7 mmol/L,或血清LDL-C水平>4.9 mmol/L,都应考虑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的诊断。血清TG水平可正常或稍高。患者有肌腱黄色瘤和早发冠心病,男性患者早发冠心病的危险为正常男性的8~10倍。根据血清TC或LDL-C水平、肌腱黄色瘤,结合患者高胆固醇血症的家族史则大体上可以诊断。

2.1.3 家族性异常β-脂蛋白血症即为WHO分型中的Ⅲ型高脂血症,也称

宽β病(broad-beta disease)。Ⅲ型高脂血症并不多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apoE 基因变异是其发病的必备条件之一。纯合子apoE e2/2基因型,加之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减退、肥胖等,诱发Ⅲ型高脂血症。e2等位基因介导CM残粒、VLDL 残粒与肝脏中的脂蛋白受体结合能力缺陷,导致这些颗粒堆积在血中。患者的血清TC和TG水平明显升高,一般TC在8~16mmol/L,TG 6~12mmol/L。出现早发角膜弓,皮肤黄色瘤,尤其是掌纹和肘上部黄色瘤可推测本病。早发冠心病和周围血管病常见。实验室诊断依据:一是应用超速离心法测定VLDL的组分,TC/TG比值相对较高;二是基因分析证实是否为纯合子型apoe2/2基因型。

2.1.4 家族性乳糜微粒血症为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病。由于LPL缺乏或apoCⅡ缺乏,血中CM清除受阻,血清CM及TG水平明显增高,TG甚至可高达22 mmol/L,血清TC水平轻度增高。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不明原因的腹痛,反复发作胰腺炎,肝脾肿大和暴发性黄色瘤。血清脂蛋白电泳显示CM明显增多。进行简便的脂肪清除试验,即每天食用仅含5g脂肪的等热量膳食,3d 内CM消失,血清TG水平下降80%为阳性。测定静脉注射肝素后的LPL降解活性,以判断有无LPL的严重不足;还可测定血清apoCⅡ水平,以判定有无apoC Ⅱ分泌不足。

2.1.5 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患,临床上与家族性乳糜微粒血症很相似。血清VLDL增高,TG增高一般为中至重度,6~12 mmol/L,并且一个家族其他成员有相似的高脂血症。患者并不易患冠心病,严重者常并存有糖尿病、肥胖、过量饮酒和妇女口服避孕药等。与CM血症不同的是,此型不能用脂肪清除试验来改善,LPL活性也可属正常,常有LPL基因异常。

2.1.6 其他家族性高脂血症除了上述各种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家族性高脂血症。如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家族性apoB100缺陷症、家族性CETP缺陷症、家族性LCAT缺陷症、家族性高α-脂蛋白血症、家族性高Lp(a)血症等。

2.2 继发性高脂血症指由于某些全身性疾病或药物所致脂质代谢紊乱,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有糖尿病、某些内分泌紊乱和肾脏疾病等。

2.2.1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复杂的代谢性疾病,体内胰岛素缺乏或功能下降时,肝脏合成VLDL亢进,LPL活性降低,CM、VLDL的分解量减少,出现高TG血症和低HDL血症的特征。另外,1型糖尿病因为胰岛素的严重缺乏,可引起显著的高TG血症(11.3mmol/L以上)。2001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发表的关于成人检测、评价和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指导原则第3次报告(A TPⅢ)中提出了冠心病等危症(equivalent)的概念,包括糖尿病及外周血管病,由于其发生冠状动脉事件的危险与已确诊的冠心病相同(即10年的危险性大于20%),在调脂治疗中应采取最积极的态度。

2.2.2 甲状腺功能减退此病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脂质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HDL血症等。TG和HDL水平升高与病情轻重程度不同有关。其特征为甲状腺激素不足时,肝脏LDL受体减少出现高胆固醇血症,LPL和肝脂酶(HL)活性降低,使VLDL和IDL降解减少,致血清LDL水平增高,主要表现为IIa型。

2.2.3 肾脏疾患肾病综合征时高脂血症发生率在70%左右,主要由脂蛋白降解障碍和合成过多所致。当尿蛋白量少时,以降解障碍为主,而当尿蛋白量超过10g/天时,则脂蛋白合成增多为主要机制。一般认为肾症综合征的脂质代谢紊乱多表现为IIb型,也可为Ⅳ或Ⅴ型高脂血症。尿毒症时由于LPL活性降低,VLDL降解减少致血清VLDL水平增高,表现为IV型高脂蛋白血症。此外,肾移植术后、持续性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也可发生高脂血症。

2.2.4 肥胖肥胖是指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形成的一种病态,也称肥胖症。病因包括遗传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外伤等。肥胖时,游离脂肪酸(FFA)增加与胰岛素抵抗促使胰岛素分泌亢进,而引起TG水平升高,导致VLDL、TG和小而密LDL(sLDL)增加。肥胖程度越高,其脂质代谢紊乱程度越高,尤其是那些有内脏脂肪堆积的肥胖者更易合并明显的脂质代谢异常及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指标为体重指数(BMI),单位为体重kg/(身高m2)。BMI 20~24kg/m2为正常、24~25 kg/m2属超体重,25 kg/m2以上为肥胖。

2.2.5 酗酒每日大量饮酒可产生轻至中度VLDL增高和高甘油三酯血症,严重者可伴疹状黄色瘤,脂血性视网膜病,甚至胰腺炎。

2.2.6 药物由药物引起的继发性高脂血症称为药源性高脂血症。能导致药源性高脂血症的药物有数十种,其机制因药而异。研究提示,大部分抗高血压药均可影响脂蛋白代谢,如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可引起血浆胆固醇和/或TG水平升高。此外,含雌激素的口服避孕药可增加肝脏分泌VLDL,大多数妇女因同时也伴有VLDL降解增加,一般血脂变化不大。少数妇女可出现血清TG水平明显增高,停药后增高的TG可恢复。

2020《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答案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 试题正确答案如下: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 选择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单选题)下列哪个不属于降血脂药物() A .苯氧芳酸类如非诺贝特 B .三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如辛伐他汀 C .烟酸类 D .芳基乙酸类 2 . (单选题)患者,男性,52 岁,诊断为混合型高脂血症,医生为其同时开具了他汀类与贝特类药物,请问该患者应如何服药() A .他汀类和贝特类均在晚上服用 B .早晨服用贝特类药物,晚上服用他汀类药物 C .早晨服用他汀类药物,晚上服用贝特类药物 D .随时服用均可

3 . (单选题)患者,男性,56 岁,急性心肌梗死、高脂血症入院,行 PCI 术,术后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并强化他汀治疗,为避免和氯吡格雷的相互作用,应选择的他汀类药物是() A .辛伐他汀 B .普伐他汀 C .阿托伐他汀 D .洛伐他汀 4 . (单选题)不会引起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的药物是() A .红霉素 B .酮康唑 C .环孢素 D .苯妥英钠 5 . (单选题)为了防止药源性疾病发生,处方他汀类调节血脂药时,应该询问病人() A .是否有肺功能不全

B .是否有兴奋和耳鸣现象 C .是否有肌无力和肌肉触痛 D .是否有荨麻疹和其他过敏反应 6 . (单选题)患者,女性,62岁。诊断为高血脂合并心房纤维性颤动。予辛伐他汀片 40 mg,qn + 盐酸胺碘酮片 0.2 g,tid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辛伐他汀片主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酶3A4(CYP3A4)代谢,而盐酸胺碘酮片是该酶的强大抑制剂 B .两药合用可导致辛伐他汀片的代谢减少,引发横纹肌溶解的风险 C .辛伐他汀片联合盐酸胺碘酮片使用时,最大剂量不要超过40 mg/天 D .为了避免相互作用,可将辛伐他汀片更换为普伐他汀片 7 . (单选题)下列属于中等强度他汀治疗剂量的是() A .阿托伐他汀20mg B .氟伐他汀40mg C .辛伐他汀10mg D .瑞舒伐他汀20mg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解读—血脂异常诊治进展

临床上常见的血脂参数是低密度脂蛋白B.高密度脂蛋白C.载脂蛋白B D.LP(a)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B答案分析:?No.2。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临床情况如下。急性心肌梗塞B.高血压C.主动脉夹层D.糖尿病我的答案:参考答案:答案分析:?否。3.属于早发性冠心病的家族史。姐姐70岁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B.母亲60岁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父亲60岁死于急性心肌梗死D.父亲50岁心电图“T波低”我的回答:B参考答案:B答案分析:?No 4混合性高脂血症是指A.血清总胆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B.血清总胆固醇增加+甘油三酸酯C.血清甘油三酸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D.血清低胆固醇增加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我们需要考虑原发性血脂异常的临床情况:A.血清LDL-C≥5mmol / L B.血清T4和T3水平升高C.血清肌酐200μmmol / LD。糖基化血红蛋白7.6%我的答案:参考答案:答案分析:?尚未6. ASCVD的临床情况是糖尿病+ LDL-C 2.2mmol / l B.血液HDL-C 0.8mmol / c。血液LDL-C 5.6mmol / lD。高危ASCVD患者的LDL-C临界点低于a.1.8 b.2.6 c.3.4 d.4.1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B答案分析:?尚未8.中国血脂异常男性的腰围应低于A.100 cm b.95 cm c.90

cm d.80 cm我的回答:C参考答案:C一线降脂药物最强基于证据的血脂异常的医学证据是他汀类药物B.β。C.烟酸D.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我的答案:参考答案:答案分析:?否10. 2016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推荐初始他汀类药物A.高强度B.中强度C.低强度D.大剂量我的回答:目前没有答案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解读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解读—血脂异常诊治进展单选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临床常用的血脂参数是 ? A.低密度脂蛋白 ? 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C.Apo B ? D.Lp(a)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2 . 属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临床情况是 ? A.急性心肌梗死 ? B.高血压 ? C.主动脉夹层 ? D.糖尿病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3 . 属于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是 ? A.姐姐70岁冠脉植入支架一枚 ? B.母亲60岁行冠脉搭桥术 ? C.父亲60岁死于急性心肌梗死 ? D.父亲50岁心电图“T波低平”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4 . 混合型高脂血症是指 ? A.血清总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 B.血清总胆固醇增高+甘油三酯增高 ? C.血清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 D.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5 . 需要考虑原发性脂质异常血症的临床情况是 ? A.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mmol/L ? B.血T4、T3水平增高 ? C.血肌酐200μmmol/L ? D.糖化血红蛋白7.6%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6 . 属于ASCVD的临床情况是 ? A.糖尿病+LDL-C 2.2mmol/L ? B.血HDL-C 0.8mmol/ ? C.血LDL-C 5.6mmol/L ? D.心肌梗死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7 . ASCVD高危患者LDL-C目标值切点是低于 ? A.1.8 ? B.2.6 ? C.3.4 ? D.4.1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8 . 中国男性血脂异常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善腰围应低于? A.100cm ? B.95cm ? C.90cm ? D.80cm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9 . 血脂异常治疗循证医学证据最强的一线调脂药物是? A.他汀类 ? B.贝特类 ? C.烟酸类 ? D.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试题及答案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 选择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单选题)下列哪个不属于降血脂药物() A .苯氧芳酸类如非诺贝特 B .三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如辛伐他汀 C .烟酸类 D .芳基乙酸类 2 . (单选题)患者,男性,52 岁,诊断为混合型高脂血症,医生为其同时开具了他汀类与贝特类药物,请问该患者应如何服药() A .他汀类和贝特类均在晚上服用 B .早晨服用贝特类药物,晚上服用他汀类药物 C .早晨服用他汀类药物,晚上服用贝特类药物 D .随时服用均可 3 . (单选题)患者,男性,56 岁,急性心肌梗死、高脂血症入院,行PCI 术,术后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并强化他汀治疗,为避免和氯吡格雷的相互作用,应选择的他汀类药物是() A .辛伐他汀 B .普伐他汀 C .阿托伐他汀 D .洛伐他汀

4 . (单选题)不会引起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的药物是() A .红霉素 B .酮康唑 C .环孢素 D .苯妥英钠 5 . (单选题)为了防止药源性疾病发生,处方他汀类调节血脂药时,应该询问病人() A .是否有肺功能不全 B .是否有兴奋和耳鸣现象 C .是否有肌无力和肌肉触痛 D .是否有荨麻疹和其他过敏反应 6 . (单选题)患者,女性,62岁。诊断为高血脂合并心房纤维性颤动。予辛伐他汀片40 mg,qn + 盐酸胺碘酮片0.2 g,tid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辛伐他汀片主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酶3A4(CYP3A4)代谢,而盐酸胺碘酮片是该酶的强大抑制剂 B .两药合用可导致辛伐他汀片的代谢减少,引发横纹肌溶解的风险 C .辛伐他汀片联合盐酸胺碘酮片使用时,最大剂量不要超过40 mg/天 D .为了避免相互作用,可将辛伐他汀片更换为普伐他汀片 7 . (单选题)下列属于中等强度他汀治疗剂量的是() A .阿托伐他汀20mg

2018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解读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解读—血脂异常诊治进展考试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临床常用的血脂参数是 ? A.低密度脂蛋白 ? 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C.Apo B ? D.Lp(a)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2 . 属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临床情况是 ? A.急性心肌梗死 ? B.高血压 ? C.主动脉夹层 ? D.糖尿病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3 . 属于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是 ? A.姐姐70岁冠脉植入支架一枚 ? B.母亲60岁行冠脉搭桥术 ? C.父亲60岁死于急性心肌梗死 ? D.父亲50岁心电图“T波低平”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4 . 混合型高脂血症是指 ? A.血清总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 B.血清总胆固醇增高+甘油三酯增高 ? C.血清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 D.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5 . 需要考虑原发性脂质异常血症的临床情况是 ? A.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mmol/L ? B.血T4、T3水平增高 ? C.血肌酐200μmmol/L ? D.糖化血红蛋白7.6%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6 . 属于ASCVD的临床情况是 ? A.糖尿病+LDL-C 2.2mmol/L ? B.血HDL-C 0.8mmol/ ? C.血LDL-C 5.6mmol/L ? D.心肌梗死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7 . ASCVD高危患者LDL-C目标值切点是低于 ? A.1.8 ? B.2.6 ? C.3.4 ? D.4.1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8 . 中国男性血脂异常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善腰围应低于? A.100cm ? B.95cm ? C.90cm ? D.80cm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9 . 血脂异常治疗循证医学证据最强的一线调脂药物是? A.他汀类 ? B.贝特类 ? C.烟酸类 ? D.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血脂异常临床诊断和治疗

血脂异常临床诊断与治疗 第一节血脂与脂蛋白 一、血脂 1、什么就是血脂? 血脂就是血中所含脂质的总称。脂质就是一大类化学物质,主要包括①胆固醇、②甘油三酯(也就就是中性脂肪)、③磷脂、④脂肪酸等。 2、血脂的来源有哪些? ⑴外源性:来自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蛋黄、奶油、脑组织、内脏(特别就是肝脏)及脂肪丰富的鱼肉类。 ⑵内源性:由体内自身合成。 两种来源的血脂可以相互制约。①正常情况下:当摄入食物中脂肪、胆固醇含量增高时,肠道吸收增加,血脂浓度上升,同时肝脏的合成受抑制;摄入减少时,肝脏合成将加速,故最终血脂浓度保持相对平衡。②当肝脏代谢紊乱时:便不能正常地调节脂质代谢,此时若继续进食高脂食物,必然导致血脂浓度持续增高。 二、脂蛋白 血脂就是不溶于水的,在血液中它们必须与一类特殊的蛋白质相结合,形成溶于水的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就叫做脂蛋白。 (一)脂蛋白主要包括哪些? 应用超速离心的方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 1、乳糜颗粒(CM) 2、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3、低密度脂蛋白(LDL) 4、高密度脂蛋白(HDL) (二)脂蛋白的大小(超速离心法)

(三)人血浆脂蛋白的分类与成分 (四)脂蛋白的临床意义

?乳糜微粒(CM):正常人空腹12小时后血清中无CM;餐后以及某些病理状态下血液中含有大量CM时,血液外观浑浊。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在没有CM存在的血清中,其TG的水平主要反映VLDL的多少。 ?低密度脂蛋白(LDL):LDL将胆固醇转运到外周组织。 ?高密度脂蛋白(HDL):HDL将胆固醇从外周组织(包括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转运到肝脏进行再循环或以胆酸的形式排泄,此过程称为 胆固醇逆转运。 (五)什么就是载脂蛋白? 与胆固醇与甘油三酯结合在一起的特殊蛋白质称为载脂蛋白 (Apo);以多种形式存在于各类脂蛋白中,目前已经发现的载脂蛋白有20余种;乳糜微粒主要含Apo B48,VLDL与LDL主要含Apo B100,HDL 中的载脂蛋白以Apo AⅠ为主。 第二节血脂异常的检出

我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7修订版]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前言 近30年来,中国人群的血脂水平逐步升高,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2012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1],成人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平均值为4.50 mmol/L,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为4.9%;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平均值为1.38 mmol/L,高TG血症的患病率为13.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平均值为1.19 mmol/L,低HDL -C血症的患病率为33.9%。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0%,较2002年呈大幅度上升。人群血清胆固醇的升高将导致2010—2030年期间我国心血管病事件增加约920万[2]。我国儿童青少年高TG血症患病率也有明显升高[3],预示未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及相关疾病负担将继续加重。 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或TC升高为特点的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重要的危险因素;降低LDL-C水平,可显著减少ASCVD发病及死亡危险[4]。其他类型的血脂异常,如TG增高或HDL-C降低与ASCVD发病危险的升高也存在一定的关联[5,6,7]。 有效控制血脂异常,对我国ASCVD防控具有重要意义。鼓励民众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治血脂异常和ASCVD的基本策略;对血脂异常患者,防治工作重点是提高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近年来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虽有提高[8],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血脂异常的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血脂异常的分类及药物使用

血脂异常----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险因素 一、血脂和血脂异常的概念 血脂是血液中脂类物质的总称,其主要成分为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磷脂及游离脂肪等,通常所说的血脂是指血浆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由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不能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必须与脂蛋白的形式才能在血液中被转运。因此,临床主要检测血浆脂蛋白中所含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所测各类脂蛋白中的胆固醇,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等(注:LDL-C是通过Friedwald公式计算而得),他们分别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 血脂异常与高脂血症有什么区别?血脂异常是血脂代谢异常的简称,习惯上也称高脂血症、高脂蛋白血症。血脂异常的临床类型主要有: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LDL-C血症、低HDL-C血症,另外也包括小而致密的低密度脂蛋白(Small densy LDL,SLDL)和载脂蛋白(Apo)的代谢异常。血脂异常与高脂血症两者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称谓的不同。将低HDL-C血症也称高脂血症逻辑上似有不妥,因此将高脂血症称为血脂异常更准确。同理,习惯所说的降脂药也不符合实际情况,有些降脂药也有升高HDL-C的作用,因此不论是“降”是“升”,将降脂药称为调脂药更合理。 那么血脂异常有哪些危害呢?简言之,血脂过高容易造成血液粘稠,即所谓“血稠”。但更重要的是血脂过高时,过多的脂质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的“斑块”,即我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狭窄的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血流被中断,可以引发危及生命的急性事件。这种情况如发生在心脏血管,就称之为冠心病;如发生在脑血管,就称之为脑血管意外、脑卒中。此外,血脂异常还有引发或加重周围血管病、脂肪肝、高血压、男性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等,还可诱发胆石症、胰腺炎等疾病。 二、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关系 血脂异常与冠心病关系最为密切,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这点我们从冠心病的命名上即可略知一般。冠心病的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本质是冠状血管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复杂,但血脂代谢异常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已为公认。 大量研究,无论是动物实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实践及大规模临床试验都证明,总胆固醇和LDL-C与冠心病发生为正相关,而HDL-C与冠心病发生为负相关。美国Framingham心脏研究1979年公布,对5209名Framingham镇居民长达30年的随访发现,总胆固醇>7.8mmol/L(300mg/dl)有90%发生冠心病,凡发生心肌梗死男性患者的总胆固醇为5.2~7.0mmol/L(200~270mg/dl),平均为6.3mmol/L(244mg/dl)。 另外,从胆固醇升高与冠心病死亡率的关系来看,两者也是正相关。这种关系在总胆固醇大于3.5mmol/L(135mg/dl)即可看到,当总胆固醇大于5.2mmol/L(200mg/dl)时正相关的趋势更加明显,即血中总胆固醇每升高10%,冠心病发生的风险增高20%,死亡的危险增高23%。 近年来,人们把研究的目标更加对准LDL-C,沉积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上的脂质来源于血浆中LDL-C。血管内皮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伊始,有两个关键过程。一是内皮组织功能受损,二是脂质聚集氧化与修饰。正常的内皮细胞有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功能,内皮功能受损后,巨噬细胞吞噬大量经氧化修饰的LDL-C而形成泡沫细胞,泡沫细胞融合成脂质条纹,进而发展为成熟的粥样斑块。因此,LDL-C被认为是冠心病真正的元凶。 相反,HDL-C与冠心病发病是负相关。近来认为,HDL-C降低也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最新研究发现,血浆HDL-C每升高0.03mmol/L(1mg/dl),冠心病危险性降低2%~3%。

冠状动脉非阻塞性急性心肌梗死(MINOCA)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冠状动脉非阻塞性急性心肌梗死(MINOCA)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一、MINOCA的定义 MINOCA是指冠状动脉造影(CAG)未见明显阻塞性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目前ESC关于MINOCA的最新诊断标准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达到AMI诊断标准,这与冠脉阻塞性病变引起的AMI诊断标准相同;(2)CAG显示所有可能的梗死相关动脉均为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包括正常冠状动脉(狭窄程度<30%)和轻度冠状动脉狭窄(30%<狭窄程度<50%);(3)无导致这种急性发作的明确病因:行CAG时尚不明确引起这种急性发作的原因及诊断,需进一步评估其潜在病因。这一诊断标准的提出,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提供了诊疗依据。 二、MINOCA的流行病学 MINOCA的总体发病率约1%~25%,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黄色人种和黑色人的发病率高于白色人种,约1/3的MINOCA患者表现为ST段抬高的心梗(STEMI),2/3的患者表现为非ST段抬高的心梗(NSTEMI)。多种因素均可影响MINOCA的发病率。既往研究证实:

STEMI患者MINOCA的发病率为7%,NSTEMI患者MINOCA的发病率为17%。 三、MINOCA的危险因素 MINOCA患者与CAD-AMI患者相比具有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比例相对低。研究证实,与CAD-AMI患者相比:MINOCA患者发病年龄更小(47.94±18.5岁vs. 59.4±13.2岁,P<0.001),典型的心绞痛症状(47.1% vs. 97.0%,P<0.001)和血脂异常更少见(11.8% vs. 51.8%,P=0.001),吸烟和CAD家族史比例更低。 四、MINOCA的预后 MINOCA患者院内全因死亡率约0.1%~2.2%,1年随访全因死亡率上升至2.2%~4.7%。近期大样本研究结果显示:MINOCA患者30天随访全因死亡率为1.1%~2.6 %,随访12个月后死亡率上升至3.3%~6.4%且12个月内发生再次心梗的比例达2%。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但MINOCA的长期预后并无性别差异。 五、MINOCA的发病机制

老年血脂异常诊治的最新进展

四述评四 老年血脂异常诊治的最新进展 盛莉 关键词: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依折麦布;羟甲基戊二酰基C o A 还原酶抑制剂 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9-0126.2021.01.001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 F C 2004800,2020Y F C 2004805 )作者单位:100853北京, 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 S C V D ) 已成为我国居民致死的首位原因[1] 三大量研究表明,血脂异常可导致不良心血管事件,是导致A S C V D 重要 的危险因素,并且可通过干预手段而改变三由于A S C V D 的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因此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血脂异常诊治在老年A S C V D 防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三但老年人,尤其是年龄?80岁高龄老年人常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需服用多种 药物,而且大多数人群有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减退,其干预血脂异常多存在治疗困难和矛盾三近年来,不断有新的药物及大型临床试验为老年血脂异常的干预提供新的证据,为老年血脂异常诊治带来新的理念和方法三 1 老年血脂异常与A S C V D 二级预防 大量研究已证明,他汀类药物可降低各年龄组A S C V D 的风险, 在二级预防方面具有明确的益处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试验证明,非他汀类药物也发挥抗A S C V D 的作用三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评估了他汀类药物与依折 麦布联合治疗老年(年龄?65岁)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三在对4个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R C T )的荟萃分析中,他汀类药物与依折麦布联合治疗降低血浆L D L -C 水平的疗效更高,而且不同年龄组(年龄<65岁v s 年龄?65岁;年龄<75岁v s 年龄? 75岁) 的总体安全性与单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相似三在里程碑式的I M P R O V E -I T 试验中,平均年龄为64岁,中位随访时间为6年,研究发现,与年龄<75岁组比较,年龄?75岁者联合治疗降低一级终点事件20%;同时,没有明显的预先指定安全变量的差异(如肝酶和肌酸激酶水平升高,或者药物相关的肌 病或横纹肌溶解症),安全性良好[ 2 ]三这些发现支持了依折麦布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老年A S C V D 患者的二级预防三更新的A C C /A HA 指南建议,考虑在应用最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基础上增加依折麦布,可进一步降低L D L -C<25%三依折麦布在治疗血脂异常中仅用于二级预防三 前蛋白转换酶枯草溶菌素9(P C S K 9 )蛋白是与细胞膜L D L 受体结合的丝氨酸蛋白酶, 它促使L D L 受体降解三研究已证实,依洛尤单抗和阿利西尤单抗是新型人源P C S K 9单克隆抗体, 其通过阻滞P C S K 9,作用于L D L 受体,提高细胞膜上L D L 受体数量,以降低血浆L D L 水平 [3-4 ]三依洛尤单抗针对L D L -C 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的开放标签 研究,即O S L E R -1和O S L E R -2,共有4465例患者 (1324例O S L E R -1和3141例O S L E R -2),平均年龄58岁,老年亚组分析中,年龄?65岁(1779例)与年龄?75岁(223例)用依洛尤单抗的效果相同,与对照组相比,可减少L D L -C 60%, 且2个年龄组在对照组和依洛尤单抗组的不良事件(包括肌痛和神经认知事件)相似三 F O U R I E R 试验共计入选27564例患者( 平均年龄63岁,其中44%患者年龄?65岁)[5 ]三该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依洛尤单抗组L D L -C 平均下降 59%,且平均L D L -C 水平降至1.4mm o l /L 三依洛尤单抗组主要终点事件减少15%( 包括心血管死亡终点二心肌梗死二脑卒中二因不稳定性心绞痛再住院或冠状动脉血运重建)三亚组分析中,年龄<65岁者与年龄?65岁者无差异三治疗后1年开始获益,并随时间延长不断增加三同时,依洛尤单抗组肌肉相关事件二白内障二神经认知和脑出血等不良事件发 生率无差异三数据表明,老年人使用P C S K 9抑制剂是安全和有效的三 最新的O D Y S S E Y O U T C OM E S 研究结果表 明,阿利西尤单抗显著降低L D L -C 水平, 减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 C S ) 后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并首次证实可以同时降低全因死亡率[ 6] 三该研究入选的18924例患者中包括了614例中国大陆患者, 平四 1四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年1月第23卷第1期 C h i n J G e r i a t r H e a r t B r a i n V e s s e l D i s ,J a n 2021,V o l 23,N o .1

2020《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答案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 试题正确答案如下: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 选择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单选题)下列哪个不属于降血脂药物( ) A 、苯氧芳酸类如非诺贝特 B 、三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如辛伐她汀 C 、烟酸类 D 、芳基乙酸类 2 、 (单选题)患者,男性,52 岁,诊断为混合型高脂血症,医生为其同时开具了她汀类与贝特类药物, 请问该患者应如何服药 ( ) A 、她汀类与贝特类均在晚上服用 B 、早晨服用贝特类药物,晚上服用她汀类药物 C 、早晨服用她汀类药物,晚上服用贝特类药物 D 、随时服用均可

3 、 (单选题)患者,男性,56 岁,急性心肌梗死、高脂血症入院,行 PCI 术,术后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并强化她汀治疗,为避免与氯吡格雷的相互作用,应选择的她汀类药物就是( ) A 、辛伐她汀 B 、普伐她汀 C 、阿托伐她汀 D 、洛伐她汀 4 、 (单选题)不会引起阿托伐她汀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的药物就是( ) A 、红霉素 B 、酮康唑 C 、环孢素 D 、苯妥英钠 5 、 (单选题)为了防止药源性疾病发生,处方她汀类调节血脂药时,应该询问病人( ) A 、就是否有肺功能不全

B 、就是否有兴奋与耳鸣现象 C 、就是否有肌无力与肌肉触痛 D 、就是否有荨麻疹与其她过敏反应 6 、 (单选题)患者,女性,62岁。诊断为高血脂合并心房纤维性颤动。予辛伐她汀片 40 mg,qn + 盐酸胺碘酮片 0、2 g,tid ,以下分析错误的就是( ) A 、辛伐她汀片主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酶3A4(CYP3A4)代谢,而盐酸胺碘酮片就是该酶的强大抑制剂 B 、两药合用可导致辛伐她汀片的代谢减少,引发横纹肌溶解的风险 C 、辛伐她汀片联合盐酸胺碘酮片使用时,最大剂量不要超过40 mg/天 D 、为了避免相互作用,可将辛伐她汀片更换为普伐她汀片 7 、 (单选题)下列属于中等强度她汀治疗剂量的就是( ) A 、阿托伐她汀20mg B 、氟伐她汀40mg C 、辛伐她汀10mg D 、瑞舒伐她汀20mg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解读—血脂异常诊治进展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解读—血脂异常诊治进展 概述 血脂异常是一类较常见的疾病,是人体内脂蛋白的代谢异常,主要包括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我国血脂异常的发生率高,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这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饮食习惯发生改变等原因有密切关系。病因血脂异常除少数是由于全身性疾病所致的继发性血脂异常外,绝大多数是因遗传基因缺陷或与环境因素相互 作用引起的原发性血脂异常。 1.遗传因素 原发性血脂异常是由遗传基因缺陷或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 2.生活方式 包括暴饮暴食、嗜酒、偏食、饮食不规律等不良饮食习惯及缺乏体力活动、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等。 3.药物作用 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等。 4.继发性因素由于各种疾病继发引起的,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肾移植、胆道阻塞等。分类和分型

1.分类 (1)继发性高脂血症指由于全身系统性疾病所引起的血脂异常。可引起血脂升高的系统性疾病主要有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其他疾病有肾功能衰竭、肝脏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原累积症、骨髓瘤、脂肪萎缩症、急性卟啉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此外,某些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等也可能引起继发性血脂升高。 (2)原发性高脂血症在排除了继发性高脂血症后,即可诊断为原发性高脂血症。已知部分原发性高脂血症是由于先天性基因缺陷所致,而另一部分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病因目还不清楚。 2.分型 (1)高脂蛋白血症分型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高脂蛋白血症分型,共分为6型,如Ⅰ、Ⅱa、Ⅱb、Ⅲ、Ⅳ和V型。这种分型方法对指导临床上诊断和治疗高脂血症有大的帮助,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其最明显的缺点是过于繁杂。 (2)临床分型从实用角度出发,血脂异常可进行简易的临床分型。主要有单纯血清胆固醇升高的高胆固醇血症,单纯血清甘油三酯升高的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均升高的混合型高脂血症。此外,还有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过低的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健康人群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和达标值

健康人群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和达标值? 根据《2007年中国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血脂异常诊断标准规定:? 1、当总胆固醇TC>L(240mg/d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160mg/dl)时为高胆固醇血症;? 2、当甘油三酯TG>L(200mg/dl)为高甘油三酯血症;?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L(40mg/dl)为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 4、健康人血脂理想范围是:LDL-C

对于高危(有冠心病或糖尿病)患者,他们应达到总胆固醇<4mmol/L(160mg/d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80mg/d1)。? ? 危险因素包括:1、年龄(男>45岁,女>55岁);2、吸烟;3、低高密度脂蛋白(即低HDL-C);4、肥胖;5、早发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 降胆固醇需牢记密码“5、4、3”? 个体患心血管病的危险性越高,则高胆固醇血症的诊断标准值越低。因此我们不能按照化验单的参考数值来判断高脂血症,主要记住总胆固醇达标值在中危、高危、极高危状态分别是“5,4,3”。? 有高血压或吸烟或肥胖,总胆固醇低于5mmol/L;? 有冠心病或糖尿病,总胆固醇低于4mmol/L;? 有冠心病和糖尿病或得过心肌梗死,总胆固醇低于3mmol/L。? ? 并非所有血脂高的人都须用降脂药物? 并不是所有血脂高的人都须用降脂药物。血脂高最基础的治疗是饮食控制,减少肉类摄入,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多饮水,加强锻炼。降脂治疗要求达到的目标值因人而异。? 对于已经患有冠心病,已经发生高血压、糖尿病或处于吸烟状态,总胆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参考答案及试题25之19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 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参考答案及试题25之19 适合药学,执业药师,卫生健康 选择题(共10题,每题10分) 1.(单选题)下列哪个不属于降血脂药物() A.苯氧芳酸类如非诺贝特 B.三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如辛伐他汀 C.烟酸类 D.芳基乙酸类参考答案:D 2.(单选题)患者,男性,52岁,诊断为混合型高脂血症,医生为其同时开具了他汀类与贝特类药物,请问该患者应如何服药() A.他汀类和贝特类均在晚上服用 B.早晨服用贝特类药物,晚上服用他汀类药物 C.早晨服用他汀类药物,晚上服用贝特类药物 D.随时服用均可参考答案:B 3.(单选题)患者,男性,56岁,急性心肌梗死、高脂血症入院,行PCI术,术后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并强化他汀治疗,为避免和氯吡格雷的相互作用,应选择的他汀类药物是() A.辛伐他汀 B.普伐他汀

C.阿托伐他汀 D.洛伐他汀参考答案:B 4.(单选题)不会引起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的药物是() A.红霉素 B.酮康唑 C.环孢素 D.苯妥英钠参考答案:D 5.(单选题)为了防止药源性疾病发生,处方他汀类调节血脂药时,应该询问病人() A.是否有肺功能不全 B.是否有兴奋和耳鸣现象 C.是否有肌无力和肌肉触痛 D.是否有荨麻疹和其他过敏反应参考答案:C 6.(单选题)患者,女性,62岁。诊断为高血脂合并心房纤维性颤动。予辛伐他汀片40mg,qn+盐酸胺碘酮片0.2g,tid,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辛伐他汀片主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酶3A4(CYP3A4)代谢,而盐酸胺碘酮片是该酶的强大抑制剂 B.两药合用可导致辛伐他汀片的代谢减少,引发横纹肌溶解的风险 C.辛伐他汀片联合盐酸胺碘酮片使用时,最大剂量不要超过40mg/天

血脂异常的诊断与治疗

第二十七章血脂异常 血脂:包括胆固醇(Cholesterol)、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脂肪酸(Fatty acid)和磷脂(Phospholipids),通常主要指血浆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TG。脂质主要与蛋白质结合=脂蛋白的形式存在。 血脂异常/dyslipidemia:实际指异常脂蛋白症(高脂蛋白症),包括血脂的含量和/或组分异常。临床以高TC血症、高TG血症、高LDL血症和低HDL血症多见。 【病因分类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分类 1、临床分类: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①原发性血脂异常:遗传缺陷所致,又称为原发性家族性血脂异常。 ②继发性血脂异常:系统性疾病所致。 ★高TC血症主要见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减和Cushing综合征等。 ★高TG血症主要见于糖尿病未控制时、肾病综合征、肾衰透析者、肥胖者、糖原累积病、慢性乙醇中毒和长期雌激素治疗等。 2、血脂谱分型根据血浆脂蛋白谱的变化分五型: Ⅰ型:血浆乳糜微粒(chylomicrone,CM,)浓度升高,主要含TG,TC正常或轻度升高。见于家族性高CM血症/家族性高TG血症。Ⅱ型:可分为

★Ⅱa→血浆LDL升高,TG正常. ★Ⅱb→VLDL、LDL水平均升高,主要见于高TC血症/家族性高β球蛋白血症。 Ⅲ型:主要是血浆CM残粒和VLDL残粒增加,血浆TC和TG升高,见于家族性异常β球蛋白血症。Ⅳ型:血浆VLDL增高,血浆TG升高,而TC正常或偏高。 Ⅴ型:CM、VLDL(TG和TC)升主,但以TG升高为主,如混合型高TG血症。 注:++:升高为注或明显升高;+:升高;N=normal (二)发病机制 1、获得性因素 ★高脂饮食:常见 ★体重增加:原发性肥胖及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代谢综合征是血浆TC、TG 升高的常见原因。 ★增龄:血浆TC随年龄而升高(原因:机体分解代谢下降,LDL受体活性降低)。 ★雌激素缺乏:雌激素增加LDL分解。绝经后雌激素下降而TC升高。 ★药物:长期应用激素、噻嗪类利尿药→VLDL、LDL造成增多,TC、TG升高。 2、先天性因素 ★脂蛋白酯酶是清除CM和VLDL的主要酶。脂蛋白酯酶缺乏→家族性Ⅰ型高乳糜粒血症;活性下降→Ⅴ型高脂蛋白血症。 ★载脂蛋白B/apo-B基因突变→家族性载脂蛋白B100缺陷症。 ★apo-B基因、LDL受体突变→家族性高TC血症和Ⅲ型高脂蛋白血症。 3、原发性因素

血脂异常诊断标准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血脂异常诊断标准是什么 导语:一些人出现了血脂异常的现象发生,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身体的健康问题,那么患者应该注意及时的进行治疗来保证患者身体的健康的问题,避免因 一些人出现了血脂异常的现象发生,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身体的健康问题,那么患者应该注意及时的进行治疗来保证患者身体的健康的问题,避免因为血脂的问题导致患者出现危险的情况发生,那么血脂异常诊断标准是什么?那么下面我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诊断标准是什么吧。 饮食,肥胖都有关系,调整饮食结构,提倡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盐,低糖,低脂肪饮食.不吃或少吃动物性脂肪,甜食(包括含糖饮料).多吃青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及高蛋白质的瘦肉,河鱼,豆制品等,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在脂蛋白中,有的指标过高,会对人体不利,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而与此相反,有的指标高,对人体却很有利,低了反倒有害,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所以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许多刊物在谈血糖,血压不正常时,会简单地称之为“高血糖”,“高血压”,但在谈血脂不正常时,就不说“高血脂”或者“高脂蛋白血症”,科学的说法应该是“血脂异常症”.血脂异常,不是指各项指标都高,而是指对身体不利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高,而对身体有利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也就是说该低的不低,该高的不高. ,尽量不吃或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的内脏、脑子、骨髓、鱼子、贝类、乌贼、鳝等。 要常吃多纤维的蔬菜、瓜果,它们含有大量的植物固醇可以抑制胆固醇吸收,起到抗动脉硬化作用。适量或少量饮酒也能降低胆固醇,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Nat Rev Cardiol:2015年血脂异常治疗进展

图1 他汀、依折麦布和PCSK9抑制剂均增加LDL受体表达,降低LDL-C水平(图中表示了降LDL-C的幅度,百分比) 胆固醇治疗试验(CTT)协作组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在女性和男性中他汀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效果相当。在男性和女性中,LDL-C水平每降低1.0 mmol/l (38.6 mg/dl),血管事件风险分别降低22%和16%;在两个群体中,均无癌症或非心血管死亡等不良事件。这项荟萃分析证实,LDL-C水平每降低1.0 mmol/l,ASCVD事件风险降低1%。高强度他汀使LDL-C降低50%,相应的ASCVD风险降低50%,男性和女性的获益是相似的。然而,这一结果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进一步降低LDL-C水平(超过高强度他汀的降LDL-C能力)能否产生更多的心血管获益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即IMPROVE-IT试验,比较辛伐他汀40 mg+依折麦布10 mg和辛伐他汀+安慰剂的效果。该试验共纳入18,144患者,患者近10天内因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LDL-C水平1.3-3.3 mmol/l,既往接受或未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辛伐他汀+依折麦布组的平均LDL-C水平为53.7 mg/dl (1.4 mmol/l),辛伐他汀

+安慰剂组为69.5 mg/dl(1.8 mmol/l)。与辛伐他汀+安慰剂组相比,辛伐他汀+依折麦布组的ASCVD风险降低6%。估计每减少1例ASCVD事件,NNT为51。 IMPROVE-IT试验表明,心血管事件风险可随LDL-C水平降低而成比例地降低,与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无关。依折麦布主要作用于肠道,并且没有已知的全身效应(图1)。该试验结果强烈支持胆固醇假说。该试验发表时的随刊评论也指出,他汀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降低LDL-C水平,降低LDL-C水平“越低越好”(the lower, the better)。CTT研究者认为降低LDL-C“多多益善”(the more, the better),而IMPROVE-IT试验强调LDL-C“越低越好”。 测试这一假设的机会来自一类新的药物——PCSK9抑制剂。2015年发表的2项报告证实了PCSK9抑制剂的降LDL-C疗效,数据还显示该类药物能够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一项RCT评估了PCSK9抑制剂Alirocumab的疗效,共纳入2,341名已经接受最大耐受剂量他汀治疗的心血管事件高危患者,按照2:1随机分配到两组:一组接受他汀+Alirocumab(150 mg,皮下注射,每2周一次),另一组接受他汀,治疗78 周。中期分析显示,与单一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LDL-C水平显著降低(62%);事后分析显示,主要心血管事件减少48%。 Evolocumab是另一种PCSK9抑制剂。两项开放标签试验共纳入4,465名高危患者,按照2:1比例随机分组,分别接受Evolocumab+标准治疗以及标准治疗。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中位随访时间为11.1个月。两个试验均显示,标准治疗组平均LDL-C水平为120 mg/dl,Evolocumab+标准治疗组LDL-C水平进一步降低61%。两项试验中,主要ASCVD事件风险进一步降低了53%。Evolocumab+标准治疗组神经认知事件更多见。这些试验均表明,PCSK9抑制剂可带来额外获益。 这两份报告影响了欧美药品监管机构的决定,它们批准PCSK9抑制剂用于有限的临床适应症,包括成年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和可能获益于进一步降LDL-C治疗的临床ASCVD患者。除了上述适应症,该类药物还可用于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患者(大约10%)。 2015年,胆固醇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他汀类药物作为存在ASCVD风险群体降LDL-C 一线治疗的地位仍未被撼动。与此同时,新的治疗可以通过进一步降低LDL-C水平而更多地降低ASCVD风险。他汀+依折麦布和PCSK9抑制剂给了我们更多地选择和新的希望。

血脂异常临床诊断和治疗

血脂异常临床诊断和治疗 第一节血脂与脂蛋白 一、血脂 1、什么是血脂? 血脂是血中所含脂质的总称。脂质是一大类化学物质,主要包括 ①胆固醇、②甘油三酯(也就是中性脂肪)、③磷脂、④脂肪酸等。 2、血脂的来源有哪些? ⑴外源性:来自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蛋黄、奶油、脑组织、内脏(特别是肝脏)及脂肪丰富的鱼肉类。 ⑵内源性:由体内自身合成。 两种来源的血脂可以相互制约。①正常情况下:当摄入食物中脂肪、胆固醇含量增高时,肠道吸收增加,血脂浓度上升,同时肝脏的合成受抑制;摄入减少时,肝脏合成将加速,故最终血脂浓度保持相对平衡。②当肝脏代谢紊乱时:便不能正常地调节脂质代谢,此时若继续进食高脂食物,必然导致血脂浓度持续增高。 二、脂蛋白 血脂是不溶于水的,在血液中它们必须和一类特殊的蛋白质相结合,形成溶于水的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就叫做脂蛋白。 (一)脂蛋白主要包括哪些? 应用超速离心的方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 1、乳糜颗粒(CM) 2、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3、低密度脂蛋白(LDL) 4、高密度脂蛋白(HDL)(二)脂蛋白的大小(超速离心法) (三)人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和成分

(四)脂蛋白的临床意义 乳糜微粒(CM):正常人空腹12小时后血清中无CM;餐后以及某些病理状态下血液中含有大量CM时,血液外观浑浊。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在没有CM存在的血清中,其TG的水平主要反映VLDL的多少。 低密度脂蛋白(LDL):LDL将胆固醇转运到外周组织。 高密度脂蛋白(HDL):HDL将胆固醇从外周组织(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转运到肝脏进行再循环或以胆酸的形式排泄,此过程称为胆固醇逆转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