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向指引》47.教育行业政策及投向指引

《行业投向指引》47.教育行业政策及投向指引
《行业投向指引》47.教育行业政策及投向指引

47.教育行业2015年政策及投向指引

一、适用范围

本指引所称“教育行业”对应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中的教育业(行业代码为P82),包括学前教育(P821)、初等教育(P822)、中等教育(P823)、高等教育(P824)以及技能培训、教育辅助及其他教育(P829)五个国标中类行业。

二、近期行业运行特征及政策要求

(一)行业运行情况

1.国家教育投入持续增加,需求向普通职业教育倾斜

2013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0364.72亿元,同比增长9.64%。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4488.2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4.30%,同比增加0.02个百分点。2013年全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21405.67亿元,增长5.37%。其中,中央财政教育支出3883.92亿元,比上年增长2.7%。在生均经费方面,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公用经费支出增幅分别为16.14%、20.18%,均领先小学、初中、高中和高等学校的相应增幅。

中央财政近日下达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40亿元,比2013年增长23.5%,用于支持地方建设中职学校实训基地、维修改造校舍、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等方面,支持在区域内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公办中职学校,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兼顾符合办学要求、教育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民办中职学校。改善中职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适当向人口集中和产业发展需要的农村、民族和贫困地区倾斜,以适应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要求。

2.高等教育机构平稳发展,入学人数再创新高

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46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788所,比上年减少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491所(含独立学院292所),比上年增加49所;成人高等学校297所,比上年减少51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170所,比上年增加25所;高职(专科)院校1321所,比上年增加24所。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830个,其中普通高校548个,科研机构282个。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安排698万人,其中本科363万人,高职(专科)335万人。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

万人,相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2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总体来看,我国高等教育行业整体发展平稳。

3.受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影响,区域高校的发展分布不均,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支持能力也出现了巨大的差异。截至2014年上半年,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河南省以及安徽省是全国各区域中普通高校数量最多的五个城市。从高校的区域分布上来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仍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其中北京、上海的211、985重点高校数量处于全国前列。此外、江苏省、湖北省、辽宁省、广东省的重点高校数量也相对较多,综合实力相对较强。而浙江、安徽、黑龙江、山东、福建、甘肃、河南、四川均只有一所高校入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还有12个地区尚没有1所高校进入前50强,而且这12个地区的经济实力相对较为落后,大多分布在我国的西部,反映了区域教育发展的分布不均匀。

4.在线教育发展提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互联网的快速兴起,教育从线下逐渐转移到线上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网络教育市场规模约143亿元,2013年已达到981亿元,实现了21.2%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从各细分领域市场规模来看,2013年,学前教育、K12教育、高等教育、职教培训以及其他教育市场规模分别为18亿、202亿、44亿、233亿和65亿。相关分析指出,在线教育会是互联网行业的下一个蓝海,现在竞争力度小,资本正在争相进入该领域。相比线下教育,在线教育可突破时空限制,通过移动终端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提升了学习效率;在线教育可以跨越因地域等因素造成的教育资源不平等分配,使教育资源共享化,降低了学习的门槛。

2010-2017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增长预测

5.行业金融需求从“单一融资”向“多元化服务”转变。

以往的教育行业客户对银行业务需求主要集中于固定资产建设、更新和维护,业务品种较为单一,且客户多为规模较大的高等院校。但从当前现状来看,一方面,国内高校大规模基建投资已基本结束,大部分正逐步进入还款期。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各地纷纷加大财政资金对院校债务的化解力度,造成行业贷款需求逐年下降。另一方面,伴随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各类院校对现金管理、结算网络、个人业务等金融需求快速增加,要求主要合作银行能够为其量身定制综合化服务方案,既能满足传统的融资需求,又能提高资金结算和利用效率。

(二)相关政策要求

1.明确高教总体改革方向,全面深化现代教育体系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中关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容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决议中对教育改革的总体方向和改革举措进行了明确,对于推动社会各方摆脱思想观念束缚,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消除利益固化藩篱,协同推进教育改革,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水平,促进区域平衡发展

2013年2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共同发布《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政策指出:到2020年,中西部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办学质量显著提升,建成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为整体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一是支持特色学科专业发展。加大力度支持优势特色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和国防、海洋、农林、水利、地矿、石油等行业相关专业及服务民生专业建设;加强建设与发展涉及保护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及西部地域特色文化、边疆文化、中原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的专业,以及民族传统工艺相关专业。二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围绕区域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引入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办专业、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三是优化院校布局结构。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设置工作中,对中西部地区实行单列审批,

推动区域内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扩大省部共建范围,鼓励有关部门、行业与地方共建行业划转院校,统筹政策、资金等多方资源,推动共建高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十二五”期间,重点支持100所左右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加快发展。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份,“十二五”期间重点支持每个省份建设1所地方高水平大学,发挥高水平大学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本地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3.推进产教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转型发展。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会议认为,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发挥好政府引导、规范和督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提高中国制造和中国装备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多样化的需求。6月2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6月23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等六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鼓励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院校,到2020年,大中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比例达到80%以上。

三、存量业务结构及风险收益表现

略。

四、行业投向指引

(一)总体原则和目标

教育行业随着国家财政投入和社会资本的持续增长,近年来保持较好的运行态势,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较小,总体表现平稳。我行行业授信业务收益较低但资产质量相对较好,目前信贷资源投入不大,但在负债和中间业务方面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因此2015年教育行业仍然为积极进入的行业,总体目标和原则为:积极拓展,择优支持,风险管理与效益提升并重。一是优选支持全国和省、市重点高校及高职院校、重点高中及培训行业龙头企业,具有成熟客户资源的省辖行可优选当地排名前列、生源稳定的高中及高职院校重点发展。努力拓展优质客户群,积极探索银校多元合作模式,提高综合收益贡献。二是持续关注国家政策变化,加强存量资产质量管理,对生源减少,收入下降的各类院校加大结构调整力度,防范授信风险。

(二)准入标准及分类策略

1.客户准入及策略要求

(1)高等教育

优先支持位于省会、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或经济较发达的地级市城区,品牌、师资力量较强、生源及各级财政补贴稳定的公办高等及高职院校。原则上高等院校近三年年均教育经费总收入不低于1亿元,借款收入比≤1或贷款风险指数≤0.6。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与当地产业导向较吻合、就业率较高。近三年总收入原则上不低于1亿元(中西部地区原则上不低于7000万元),借款收入比≤1。

民办高校及高职院校在符合除“各级财政支持稳定”以外各项条件的前提下,原则上应提供教学设施以外、合法有效的足值资产抵押或第三方担保。对于区域内生源、知名度和就业率排名靠前,稳定经营5年以上,还款来源已落实,学费等主要收费账户由我行监管的民办高校及高职院校,担保条件可适当放宽。

对上述授信客户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根据其运营需求给予多元化的融资品种支持,并充分发挥我行综合化经营优势,通过工程款保理、设备租赁、应收租赁款保理等业务多渠道解决高校项目建设及设备更新资金需求,努力提高定价水平,并通过学费通、校园一卡通和农校对接的供应链资金服务等综合性结算产品,紧密银校关系,提升综合效益。

(2)中等教育

主要支持生源充足,地方财政支持力度大的公办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其中:普通高中应为省(计划单列市)级、地级市级重点,有关部门公布的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100强所在县(市)级重点;近三年年均教育经费总收入不低于4000万元(中西部地区原则上不低于3000万元);借款收入比≤1。中等职业学校位于省会、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或经济较发达的地级市城区,专业设置契合当地产业布局,近两年就业率高于95%;近三年年均教育经费总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中西部地区原则上不低于4000万元);借款收入比≤1。

谨慎支持股东实力较强、具有良好品牌和生源、收入稳定且无不良信用记录的民办中学和中职学校,原则上须落实教学设施以外、合法有效的足值资产抵押或第三方担保。对该类中等教育客户,主要满足其短期及合理的建设融资需求,应通过电子化和网络化的综合性结算产品,稳固客户基础,拓展业务范围。

(3)初等教育

原则上不介入初中和小学。

(4)教育培训机构

优先支持国内外上市教育培训机构龙头企业下属骨干经营实体。择优支持全国或区域细

分子行业知名度较高,内部管理规范,品牌优势明显,近两年年均收入≥1亿元、资产负债率≤60%的优质企业。须落实教学设施以外、合法有效的足值资产抵押或实际控制人等第三方有效担保。对该类客户,以短期融资和结算性产品为主,并应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加强定价管理,确保较好的收益水平。

2.项目准入条件

(1)自有资金比例不低于30%;贷款期限原则上不超过8年。

(2)落实财政专项拨款、学费收入、老校区土地置换收入等作为主要还贷来源。

(3)教育部直属高校大额项目贷款须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或备案通过。其他院校原则上须经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或其上级部门批复同意。扩建校区类项目,学校对应院系设置、扩招规划已获教育主管部门同意。

3.省辖行策略

对于省辖行经营所在一般地级市,可根据当地实际条件优选排名前列的重点高中或与区域产业相配套,财政扶持力度较大,生源、就业率稳定的高职院校开展合作; 对经综合评估、考量确属风险可控、综合收益带动明显的客户,可适当放宽上述准入标准。

各辖行应以现金管理、结算、网上银行等为切入点,在充分把握客户基本财务运行状况的基础上,逐步深化银校合作。根据其融资需求主要给予短期融资品种支持;对其新增、更新设备及基建项目择优介入,其中营利性院校应落实教学设施以外、合法有效资产抵押。

4.非信贷策略

在满足准入条件的前提下,我行非信贷业务可优选以下客户开展:一是具有品牌、师资、生源优势、就业率较高、基建投资规模及负债水平适度、财政补贴稳定且在当地同类院校中处于前列的部属、省属高校;二是纳入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以及100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立项建设院校名单且与当地产业布局相契合、生源稳定、就业率高、财政重点支持的高职院校;三是办学质量高、师资力量强、升学率名列前茅、财政支持力度大的省市级重点高中。

业务类型应以公司类短期融资品种为主,非信贷融资额、自营流动资金贷款合计规模应与流动资金需求测算结果相匹配。考虑到行业具有投资周期长、回报慢的特点,教育行业客户非信贷业务暂不介入固定资产建设融资和股权类融资。

(三)风险提示及结构调整要求

1.风险提示

行业的主要风险点:一是财政拨付资金在金额、到位时点上与融资偿还需求不匹配,导致还款可能存在缺口;二是部分地方高校或高职院校受生源减少,学费收入下降,还款来源

稳定性一般;三是公办教育属于事业法人,其固定资产及设施多具公益性质,无法提供抵押,亦难以处置变现。四是民办培训机构扩张迅速,但发展不均衡,管理参差不齐,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硬性约束,资金链断裂风险易发。五是部分地区转制或新设的高职院校专业或学科设置不合理,与当地产业布局匹配度不高,缺乏生源和就业竞争力。

2.结构调整要求

对于过度举债或财政补贴资金始终无法满足到期还款要求的,应根据其实际偿债现金流,调整授信安排和融资总量;对于近年来生源和收入来源稳定性一般的院校或培训机构,应加强分析和跟踪关注,争取落实资金账户监管等保障措施;对经营情况一般的民办院校和培训机构,还应考虑追加实际出资人担保或有效资产抵押;对于借款收入比过高、主要财务指标达到行业警戒线或连续3年出现下滑的客户应列入我行指令性名单,进行减退加固;对于低收益客户应逐户进行分析,制定明确的收益提升计划,逐步调整结构,改善RAROC'偏低,存款带动不足的问题。

附件:

1.“211工程”大学名单

2.海外上市的国内教育培训机构名单

3.教育行业财务评价标准值

附件1:

“211工程”大学名单

附件2:

海外上市的国内教育培训机构名单香港上市2家

美国上市11家

附件3:

教育行业财务评价标准值P82教育

《行业投向指引》25.燃气供应行业政策及投向指引

25.燃气供应行业2015年政策及投向指引 一、适用范围 本指引所称“燃气供应”是指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中的燃气生产和供应业(D45),其在我行现行行业分类中为“燃气和水”的重要构成部分。 二、近期行业运行特征及政策要求 (一)近期行业运行特征 1.受经济发展和环保理念推动,燃气需求快速增长,天然气消费增长显著。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保护理念深入,特别是治理雾霾天气的进程推动下,燃气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从气源结构看,由于天然气的经济性和环保性特点,已成为主要供气气源,各地均加速天然气替换燃煤进程。2014年前三季度,我国天然气产量91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9%;消费量1329亿立方米,增长11.4%,增速明显超过存量增速。受天然气替代影响,原本占民用和商用燃料主体的液化石油气(LPG)消费近五年来年均增长率已降至-1.5%,人工煤气也一直处于不到5%的同比增长。我国天然气供应受资源禀赋限制,对外依存度较高,2014年前三季度液化天然气(LNG) 累计进口1474万吨,同比增长14.4%。从消费结构看,在工业领域(包括工业燃料和化工原料)的消费占比已占七成左右,生活消费和天然气发电占比偏低,合计约30%左右。 2.燃气供应市场呈现上游开采寡头垄断、中游管输分割运营、下游分销特许经营的发展格局。 燃气供应按产业链大致可分为三个环节,其中上游气田开采基本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垄断经营;中游管道运输全国性主干线管网仍由上述三家高度垄断,各省长输管道由区域运营商分割运营;下游燃气分销在特许经营模式下呈现区域垄断特征。目前我国燃气供应商主要包括以下四类企业:一是中石油、中海油等大型能源集团旗下燃气供应企业,该类企业依托集团气源和管道网络具有竞争优势;二是全国性燃气企业(集团),如中国燃气、新奥燃气、港华燃气等,该类企业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经多年发展已形成一定集团规模优势;三是地方国有燃气企业,如北京燃气、上海燃气、深圳燃气等,依托地方政府支持,具有一定区域垄断优势;四是LPG经销商、加气站等独立燃气供应企业,该类企业市场竞争通常较为激烈。 3.行业规模指标和销售收入稳步上涨,毛利率略有下降,总体盈利能力相对稳定。

政策研究报告格式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会计分院 关于xx问题的调研 指导教师李某某 ^ 班级11会计2班成绩 2014年12月1日 xx 摘要:公司紧缩是相对于公司重组中的公司扩张提出的概念,是公司战略的合理调整。 公司紧缩技术于80年代在西方兴起,作为该技术之一的资产剥离具有方式灵活、简捷、会计 处理简单并且可直接获取现金或等量证券收入等特点,在我国已成为一种新兴的资本运营方 式。本文从资产剥离的意义入手,对其基础理论作了简要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分几个部分重 点对资产剥离的特殊形式——资产置换、资产剥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资产剥离在我国的实 际运用情况等相关内容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公司紧缩;资产剥离;资产置换;企业价值 一、引 …… ——资产置换、相关内容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明,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1所谓资产剥离,是 ………… 2.资产剥离的 ………………………………………………………………………………… (二)资产剥离的交易结构 ①② 梁艳红:“2011年上市公司重组规模达4500亿元”,《中国证券报》,2012年1月4日第 10版。备注:鉴于篇幅有限,资料经过筛选,部分数据已删去。 正是由于功控集团的优质资产注入,公司的业绩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10年净利暴 增409.73%;11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1300.98万元,同比增长685%;且三季度实现248.86% 增长,公司未来发展势头不容忽视!① ………………………………………………………………………………… ………… 六、结束语 在企业生命周期中,任何企业都希望其规模能逐渐扩大、竞争能力由弱到强,但是由于 受到企业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企业盲目扩张很可能不能实现经营者所希望的结果,此时选 择企业收缩行为就显得非常必要…… ① 陈玉罡、王苏生: 王先庆:《现代资本经营》,经营管理出版社,2010年。 梁艳红:“2011年上市公司重组规模达4500亿元”,《中国证券报》,20121月4日第10 版。 王铁林:“论企业理财模式创新”,《财会通讯(学术版)》,2011年第3 陈玉罡、王苏生:“我国上市公司中资产剥离公司的特征研究”,《统计与》,2011年第8 期。 2012年。 [6]patricia anslinge, justin jenk, ravi chanmugam: the art of strategic divestment,

电力行业信贷投向指引

2010年信贷投向指引 本指引所称“电力行业”是指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中的电力生产业和电力供应业。其中电力生产业即电源指利用热能、水能、核能及其他能源等产生电能的生产活动,包括火力发电(D4411)、水力发电(D4412)、核力发电(D4413)和其他能源发电(D4419)四个子行业。电力供应业指利用电网出售给用户电能的输送与分配活动,以及供电局的供电活动等,包括电力供应即电网(D4421)子行业。 一、电力行业基本情况 (一)2009年电力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1、工业产能复苏拉动用电需求逐步回升。 2009以来,经济企稳回升势头逐步增强,电力需求逐月回暖,在持续8个月负增长后,今年6月电力需求首次出现正增长,10月份单月发电量同比增长17.1%,1-10月同比增长3.2%。 分电源类型看,发电量构成中火电仍然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占到全部发电量的80.5%,水电占比16.3%,核电2.0%,风电占比0.7%。从变动数据上看,火电增速回落5个百分点,水电和核电发电量增速回落较大,分别下降6.5和12.3个百分点;风电则发展迅速,2009年1-10月同比增速基本保持在100%左右的高水平。

分地区来看,9月份用电量增速超过10%的省份有16个,以华北、华中、南方、西北部分省份为主。东部地区用电量占全国用电量比重逐月增大,累计用电增速最高,已经率先开始恢复。 2、基建新增装机规模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但增量有所放缓,同时,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出现企稳回升。 自08年起全国发电装机规模增速逐年放缓,09年1-10月全国装机规模超过8亿千瓦,同比增长9.4%;当年投产规模4912万千瓦,其中,火电比上年同期少投产753万千瓦。从电力结构看,火电、水电、核电占比变化不大,分别为77.62%、19.49%和1.13%。关停小火电机组2333万千瓦,“关小”成绩超过历年。伴随着发电规模的高速扩张,06、07年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分别为5208小时、5011小时,08年受国内经济的影响,发电设备里用小时大幅下降至4648小时。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3352小时,比去年同期降低283小时,但随着经济的企稳回升,发电设备利用小时降幅明显收窄,特别是自7月以来已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 3、火电行业经营业绩明显好转,但电网企业出现整体亏损。 09年以来,全社会用电量需求逐月回升,煤价较去年有较大幅度下降,同时受上网电价调价翘尾影响,电力行业总体利润较去年大幅提高,1-8月电力行业实现利润518亿元,同比大幅增加475.3亿元,其中6-8月实现利润326亿元。而电网企业受2008年上调上网电价、售电量下降等因素影响,亏损44亿元。

行业分析报告

行业分析报告

使用说明: 1.本模板列出行业资料收集、行业分析的思路和框架,各位顾问、分析员可按照此框架开 展工作,也可在此基础上做针对行业特点的局部结构调整。 2.本模板列出的框架主要基于SCP模型;附录为SCP模型分析的框架,供大家参考,另 可参考《Mckinsey-战略》一文。 3.本模板供大家不断积累行业资料使用,增添内容者可将相关资料贴到本文件中,也可在 相关位置注明可查到相关资料的网址、书目页码等信息。

目录 行业概况6 行业简介6行业规模、发展速度、平均利润水平、主要厂商6 外部影响(政策、技术)(E)7 政策法规、行业管理模式7国内对行业的管理性政策法规、行业促进政策等7 国内行业管理、促进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分析(实例)7 国外成功的行业管理模式(政策法规)7 技术发展趋势7主要技术术语、简写和解释7 国际技术走向、发展前景分析7 国际技术领先的国家、公司的名称、简介、技术领先之处8 国内技术水平、发展趋势、与国外的技术差距8 国内技术领先公司的名称、简介、技术领先之处8 行业供求分析(S)8 行业供给、行业进入者8行业业务模式分析(资本集中度、利润来源、进入/推出壁垒)8 行业集中度、竞争态势9 行业大厂商盈利模式、竞争优势分析(实例)9 行业小厂商盈利模式、竞争优势分析(实例)9 行业中的外国企业竞争模式分析9 行业需求、替代产品10对行业产品的需求规模、增长率及原因分析10 行业替代品的种类、规模、可替代性分析10

对产品需求的变化周期及特点10 需求细分市场分析10 产业链、相关行业分析(S)11 上游企业分析11供应商行业的名称(及行业编号),简介11 供应商行业的讨价能力分析11 下游行业分析11顾客行业的名称(及行业编号),简介11 顾客行业的讨价能力分析11 相关行业分析12相关行业的类别(替代性、补充性、服务性)、名称(及行业编号),简介12 行业关系分析12 行业厂商行为分析(C)12 营销行为12行业典型营销模式介绍12 营销创新分析13 行业中营销大事记13 生产行为13行业典型生产模式介绍13 行业中产能变化(进入、购并、退出)大事记14 行业扩张行为14行业对周围行业的扩张力度分析14 行业扩张大事记14 行业主要厂商分析(C)14 第一厂商:分析14

公路交通行业XXXX年信贷投向指引

公路交通行业2011年信贷投向指引 一、适用X围 本指引所称公路交通行业是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道路运输业(F52)下的公路管理与养护(F5232),对应我行现行行业分类中的道路运输业。 二、行业特征及政策环境 2010年公路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维持高位,道路客、货运输量持续上升,整体景气度较高,具体呈现以下发展特征: 1、投资规模持续增长,公路网络日益完善。 “十一五”期间,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五纵七横国家高速网骨架基本完成,农村公路乡镇通达率达99.4%。五年间,高速公路增加3.2万公里,总里程达到7.3万公里。“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将继续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领域和投资、政策倾斜的重点方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仍然较重。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新建公路项目集中,上年开工项目亦尚在建设期,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和增速维持在高位。截止2010年10月末,全国公路建设固定资产投资9158亿元,较去年同期新增1480亿元,增幅达19.3%。增幅虽明显回落,但总量上仍处于超常规水平。区域结构上,西部地区仍为建设重点,投资规模达3513亿元,占比最高达38.4%,高于去年同期占比。XX、XX、XX、XX在各省份中投资规模居前,且均超过500亿元。 2.经济回暖、汽车旺销,支持客货周转量创新高。 2010年,我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6.86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同时,汽车行业产销两旺,保有量激增。2009年全国整车厂

商累计销售1364.5万辆,同比增长46.2%;2010年1-10月,累计销售1467.7万辆,同比增长34.8%。,截至2010年9月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1.99亿辆,其中汽车8500多万辆。在此背景下,公路客货周转量再创新高。前三季度完成营业性公路货运量和周转量为178.9亿吨和3141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4.7%和16.4%,公路客运量和周转量为225.5亿人和11124亿人公里,同比增长8.1%和10.7%。 3.中西部资金压力加大,项目建设青睐BOT模式。 中西部地区抓住国家“四万亿”投资历史机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提速。如XX省2010年在建高速公路项目34个,总在建里程3590公里;此前XX全省已通车高速公路不过2000余公里。XX省在建项目41个,在建总里程达3680公里,是2007年已通车总里程的两倍有余。XX省2010年新开工17条高速,新开工里程1130公里。XX省2010年新开工高速18条,新开工里程1044公里。面对大量项目集中开工,部分区域地方政府资金已不足以应对项目资本金投入,借力外部资本的BOT经营模式在2010年成为中西部公路建设的明显特征。目前,XX省高速公路BOT项目累计已达18个,涉及总里程达1913公里;XX 省在建的高速项目中,BOT项目占了一半以上达23个。BOT业主包括高速公路运营公司、大型建筑商、通过能源矿产或房地产等行业积累了一定资本的民营企业以及少量外资,整体实力参差不齐。近期XX省即因业主实力不足,项目进展缓慢收回了XX绕城高速、XX至XX高速两项目的特许经营权。 4.在建、拟建项目呈现造价高企、效益递减趋势。 经过“十一五”期间集中建设,我国国家高速公路五纵七横骨架基本建成,“7918”网络(即国家高速公路网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线、18条东西横线)日臻完善。后续在建和拟建公路项目以省级规划中的各骨干线路之间连接线和经济较不发达地区路段为主,项目自身运营条件较前期有所下降。同时,受原材料涨价、征地拆迁成本提高、西部路段桥隧比例高等多方因素影响,高速公路造价不断抬升。由于通行费标准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建设成本上涨进一步

银行建筑行业信贷投向指引[2020年最新]

建筑行业ⅩⅩ年信贷投向指引 一、适用范围 本指引所称“建筑行业”即为我行行业分类中的建筑业,与国民经济行业 分类国家标准(GB4754——2002)中的建筑业对应,具体包括“房屋和土木工程 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和“其他建筑业”四个类别。 二、行业特征及政策环境 (一)建筑业特征 1、产业关联度高,周期性较强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全社会5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要通过建筑业才能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其上游联系着钢铁、建材等国民经济基础生产部门,下游联系着铁路、道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和产业设施等投资建设领域及房地 产等重要部门,建筑业及其相关行业产值占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较大比例。同时,建筑业的增长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周期性特征较明显。 2、市场进入壁垒较低,竞争激烈 建筑业行业特征较为明显,主要以劳务、施工技术等为业主提供服务,由 于建筑产品多样化、单件生产的特性,决定了建筑企业难以大批量规模生产,加之市场被地区分割,使得建筑行业中、小企业数量较多。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共 有企业7万多家,其中国有企业仅占7.5%,其他类型企业大都为中小民营企业。因市场竞争激烈,加上企业资金普遍较为紧张、税负较重等因素,导致行业整体盈利水平较低,企业资本积累能力较弱。此外,工程建设领域规范化程度有待改进,企业管理水平与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工程质量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3、子行业之间差异较为明显 建筑业各子行业具有不同的竞争格局和走势。在工业建筑和铁路、水利、 码头等大型土木工程领域,市场份额明显向具有工程总承包能力,具备特级、一级资质的企业集中,其中中国铁建等五大建筑央企占据绝对的市场优势;在大型房屋工程、建筑安装等领域一般集中在大中型建筑业企业手中;普通房屋工程、 建筑装饰等领域门槛相对较低,中小型民营企业在这个市场上比较活跃。 建筑业各子行业情况

2018年产业政策与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2018年产业政策与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2018年6月

目录 一、产业政策侧重点从总量目标向质量目标转移 (5) 二、产业政策对规模、增速等总量指标作用明显 (6) 1、传统汽车:购置税下调会促进当年汽车产量提高 (6) 2、轻工业:政策助力轻工业快速走出金融危机泥潭 (8) 3、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推动行业蓬勃发展 (9) 4、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助推我国成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产销大国 (10) 5、服务业:政策呵护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日趋稳固 (11) 三、产业政策对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效果不显著 (12) 1、汽车产业:关键零部件与汽车强国差距仍大 (12) 2、集成电路产业:饱受“缺芯”之困 (13) 3、光伏产业:产业链环节亟待攀升 (15) 四、未来产业政策之路 (17) 1、选择性产业政策实施空间日趋有限 (17) 2、功能性产业政策渐行渐近 (18)

产业政策对行业发展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我国出台的一系列产业政策对规模、增速等总量指标作用较明显,但是对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等发展指标的提升效果并不显著。这主要是因为一直以来,我国采取的产业政策多为选择性产业政策,即政府选定重点产业,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扶持其优先发展。但实际上,某一时期内,配置于所有行业的要素数量是有限的,从这点上来看,选择性产业政策的实质是要素在特定行业间的行政化再分配,这势必会扭曲要素价格,降低要素配置效率。与此同时,选择性产业政策在鼓励企业重视创新、加强研发、突破核心技术、掌握关键零部件的生产等方面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今后,我国的产业政策将加快向而功能性产业政策转变。即,产业政策更多的是作用于增进市场机能、扩展市场作用范围,并在公共领域补充市场的不足,让市场机制发挥其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产业政策对规模、增速等总量指标作用较明显。调整车辆购置税是我国扶持传统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每一次车辆购置税下调都会促进当年汽车产量提高。2009 年3 月发布的《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在短短的8 个月内,使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从2009 年2 月的6.5%提高到了2010 年2 月的14.5%。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使其占全部工业和经济总量的比重逐年上升。以“规划”、“补贴”、“免税”、“政府采购”、“双积分”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推动我国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产销大国。2007 年发布的《关于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呵护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

政策研究报告格式

政策研究报告格式 1 2020年4月19日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会计分院 关于xx问题的调研 指导教师李某某 ^ 班级11会计2班成绩 12月1日 xx 摘要:公司紧缩是相对于公司重组中的公司扩张提出的概念,是公司战略的合理调整。公司紧缩技术于80年代在西方兴起,作为该技术之一的资产剥离具有方式灵活、简捷、会计处理简单而且可直接获取现金或等量证券收入等特点,在中国已成为一种新兴的资本运营方式。本文从资产剥离的意义入手,对其基础理论作了简要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分几个部分重点对资产剥离的特殊形式——资产置换、资产剥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资产剥离在中国的实际运用情况等相关内容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公司紧缩;资产剥离;资产置换;企业价值 一、引 …… ——资产置换、相关内容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明,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1所谓资产剥离,是 2 2020年4月19日

………… 2.资产剥离的 ………………………………………………………………………………… (二)资产剥离的交易结构 ①② 梁艳红:“ 上市公司重组规模达4500亿元”,《中国证券报》,1月4日第10版。备注:鉴于篇幅有限,资料经过筛选,部分数据已删去。 正是由于功控集团的优质资产注入,公司的业绩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净利暴增409.73%;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1300.98万元,同比增长685%;且三季度实现248.86%增长,公司未来发展势头不容忽视!① ………………………………………………………………………………… ………… 六、结束语 在企业生命周期中,任何企业都希望其规模能逐渐扩大、竞争能力由弱到强,可是由于受到企业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企业盲目扩张很可能不能实现经营者所希望的结果,此时选择企业收缩行为就显得非常必要…… ① 3 2020年4月19日

房地产行业信贷投向指引说课材料

房地产行业2010年信贷投向指引 本指引所称的“房地产行业”是指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的房地产业,行业代码为K72。本指引主要用于指导国标行业K72类别下的房地产、及我行TT码为143的经营性物业抵押贷款的信贷投向与风险管理。 一、09年行业总体运行情况及对明年市场趋势的预判 (一)09年房地产市场总体情况 (1)全国房地产市场由08年低谷逐步回暖,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稳步上升,4月起已持续上升7个月。10月份景气指数为102.03,较年初提高7点。全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四个特点:一是房地产投资持续增长;二是土地购置与开发从低位稳步回升;三是房地产建设回升势头加强;四是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累计增速再创新高,房屋销售价格继续上升。 (2)全国房地产市场供应面偏紧,短期呈现供应不足。房地产总库存量呈现下降态势。由于成交量持续上升并保持高位,目前10 个一二线核心城市1消化目前可售库存的平均时间从10 个月下降至7 个月。 1一线城市:包括京、沪、深、穗四个城市,为房地产行业的最热点地区和最发达的城市; 二线城市:二线城市包括部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城市、副省级城市等几类,主体是省会城市,主要有天津、重庆、成都、南京、杭州、苏州、宁波、沈阳、大连、武汉、长沙、西安、昆明、珠海等; 三线城市包括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及大多数地级市,如呼和浩特、乌鲁木齐及绍兴、盐城等; 四线城市则为一些县级市、县城。

(3)房地产企业资金面宽裕,土地储备量充足。目前,房地产企业获得的国内银行贷款约占09年以来全国信贷总量的10%左右,加上预售房款的加速回笼和个人按揭贷款,其资金来源相当充裕。 09年以来,房地产企业不断增加投资和土地储备,值得注意的是,在房地产企业理性扩张的同时,也存在部分房地产企业高价储地的现象。“地王”的产生反映了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因素,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2、写字楼市场总体情况 (1)09年写字楼市场总体呈企稳回升态势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08年三季度起写字楼市场出现持续下行走势,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写字楼售价与租金下跌,空置率上升。从09年二季度起,随着房地产市场整体回暖,写字楼市场也呈现出止跌回稳的趋势,投资额、销售面积持续上升。 (2)东部2地区依然是写字楼市场的热点区域 从区域结构看,受益于第三产业占比较大和国际化程度较高,东部是写字楼建设市场和销售市场的最主要地区。其中,房地产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是国内写字楼最重要的市场。 (3)京沪深穗市场回暖步伐不一 北京市场,内资企业需求推动甲级写字楼市场的企稳回暖;上海市场,写字楼市场仍在调整过程中,但市场吸纳量止跌回升,主要需求来 2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自治区;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10个省、自治区。(注:东中西部不含港澳台地区)

翻译市场产业政策分析报告

深圳中企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翻译市场产业政策分析 (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de1612057.html, 1

目录 翻译市场产业政策分析 (3) 第一节国外政策 (3) 一、产品政策 (3) 二、贸易保护政策 (3) 第二节国内政策 (4) 一、翻译行业所处“产业指导目录”位置 (4) 二、“十三五规划”对翻译市场的定位 (4) 三、地方产业政策 (4) 2

翻译市场产业政策分析 第一节国外政策 一、产品政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翻译市场进入了各行各业。美国军方正在开发能够实时翻译,也致力于提供各种翻译服务,让士兵们能够利用翻译机,迅速将英语翻译成当地语言。希望致力于实现两个人之间的实时互动性语言翻译,并支持多种语言,甚至还包括方言、俗语等。 二、贸易保护政策 美国自遭受次贷危机以来,经济每况愈下。经济危机使美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正在经历战略转型,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从依赖消费转向增加出口。因此,加深了美国更加倾向贸易保护的政策。首先,美国政府通过使用不违反WTO规则的贸易救济手段来实施贸易保护政策。一方面,美国倡导绿色经济为其国内经济寻找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在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等全球议题中获得战略主动,使得对其他国家制造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造成冲击。美国正在实行更加隐蔽、更具战略性的贸易保护手段,例如,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环境保护和知识产权等。其次,美国政府大力鼓励出口。美国贸易逆差逐年增长,这给美国经济带来了不利因素。美国政府一方面通过政府投资和减少税收等手段为出口减少成本。另一方面,美国政府积极协调各部门为出口寻找出路。 最后,美国政府延用了弱势美元的货币政策。由于美元仍然是国际结算的主要货币。因此美国通过大量发行美国货币,造成美元的贬值,给其他国家带来货币升值的压力。在国际市场上美元的相对贬值造成了美国商品价格的下降。因而可以扩大美国的出口额。另外,其他国家的货币的升值,引起了美国国内市场进口产品的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进口额。因此弱势美元政策可以缓解美国国际贸易逆差。 3

煤炭行业授信投向政策(2011年版)

煤炭行业授信投向政策 一、行业范围 本政策所称“煤炭行业”是指按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标准中的相关行业,包括B0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含无烟煤、烟煤、褐煤以及其他煤炭品种等的开采与洗选)、C252炼焦、H6361煤炭及制品批发(详见附件) 二、行业概况 (一)行业特点 煤炭是位居产业链上游的基础能源,我国资源禀赋的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在70%以上。煤炭行业周期性波动特征明显,行业景气度与下游行业的景气度密切相关,我国电力、冶金、化工和建材四个主要耗煤产业的周期性发展导致煤炭消费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煤炭行业是资源型行业,企业发展受资源储量影响较大, (二)行业发展趋势 2011年,中国将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我国将在“十二五”稳步建设大型煤炭基地,使大型煤炭基地成为能源稳定供应的重要保障和调整煤炭产业结构的主要载体,国家规划的十三个大型煤炭基地包括神东、陕北、黄陇、晋北、晋中、晋东、鲁西、两淮、冀中、河南、云贵、蒙东(东北)、宁东等基地。

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的核心及主线仍将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煤炭产业的集中度还将进一步提高,山西、河南、内蒙古、山东等省煤炭兼并重组的大潮将在“十二五”得以延续。伴随东部煤炭资源的逐步枯竭,西部将成为未来煤炭资源的主产地。2011年,随着山西等省煤矿整合的基本结束及经济好转,新增的煤矿建设项目将逐步释放产能,未来存在新一轮产能过剩的可能。 (三)行业信贷情况 煤炭行业是贷款需求比较大的行业,从人行征信中心企业征信系统提供的数据看,截至2010年三季度末,该行业贷款余额达到8181亿元,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为2.60%;煤炭行业的不良率相对较低,仅为0.54%,关注率为2.71%。 截至2010年三季度末,煤炭行业在我行贷款余额215亿元,较年初增加31亿元,占我行全部贷款的比重为3.93%,该行业在我行历史上的不良贷款率较低,2010年以来煤炭行业总体信用风险水平较上年继续改善,截至2010年3季度末,该行业当年未发生新增不良贷款,3季度末不良率为0.05%,关注率为0.7%,不良率和关注率均低于全行平均水平。 三、总体发展原则 我行对煤炭行业实行指导性目标管理,2011年对煤炭行业信贷投放的基本原则是:突出重点区域、抓住整合机遇,防范政策风险。 根据行业基本特征,基于政策风险与煤矿企业经营风险,煤炭行业信贷投向应以支持国家规划的十三个大型煤炭基地的大型煤炭企业为主,适度兼顾非重点地区的重点客户的融资需求。应抓住煤炭资源整合机遇,积极参与具有技术优势、资源优势的煤炭整合主体在整合煤矿中的资金需求,包括流动资金需求及整合煤矿改扩建项目需求。同时需密切关注有关煤炭资源整合的最新政策导向,及时了解本地区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准和实施情况,确保我行介入的资源整合矿井的整合范围、整合程序符合相关规定。还需关注随着国家推进煤炭成本完整化进程的加快,提高煤炭资源税费、提高煤矿安全标准、促进

制冷行业政策分析报告-2018年

制冷行业政策分析报告 (2018年) 一、宏观政策分析 2016 年作为“十三五”的开局,我国仍面对国内外较为复杂的经济 环境。虽然我国食品产业冷链仍将具有很大发展空间和强劲的发展动力,但压力也比较明显。动力方面,中国经济增速虽然进入新常态的稳步发展期,但基数较大、发展仍十分迅猛。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品质和健康需求越来越高。经济发展是我国食品冷链发展的大前提,也是中国食品冷链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其次,我国食品冷链总体水平虽然经历了过去五年的告诉增长,但整体冷链涵盖度不高,比较发达国家情况,差距仍然很大。虽然业内对某些冷链行业提出产能过剩的现象,但其绝大多表现在局部方面(如前些年华东地区大力发展的鱿鱼冷库)。其实例如生鲜农产品之类的相关产品的冷链流通 率仍然较低。冷链设施的不完善和断链现象,造成了我国生鲜农产品的大量浪费,继而造成了许多食品安全隐患。这些差距和问题是我国食品冷链发展的空间,而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品质提升的需求是食品冷链发展的根本动力。 中央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保障人民的食品安全就成为了政府的重要议题。“十三五”规划建议更是已经将食 品安全问题提到了重要的战略高度。作为保证食品品质和质量安全的特

殊供应链系统,“冷链”对各种生鲜农产品的安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环境逐步完善。国家高度重视冷链物流发展,在近几年下发的中央1 号文件中均强调要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一些冷链物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先后颁布实施,《食品安全法》等重要法律法规逐步完善。近年来,我国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重要性进一步被消费者认识,全社会对“优质优价”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国家已经对冷链物流产业未来5 年的发展做出了明确的规划。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 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冷链运输物流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物流工作,近年来制定实施了一系列规划和政策促进物流业发展,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物流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但是,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发展方式比较粗放,特别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比较滞后,现代化仓储、多式联运转运、城乡配送等设施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衔接配套不够,已成为影响经济运行效率和居民消费升级的突出短板。”按照国务院有关部署,结合《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 年)》的主要目标,未来规划是通过加强物流短板建设,健全重要节点物流基础设施,改善城乡末端配送设施条件,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大幅提升农村物流水平,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便捷高效、保障有力的城乡

中国光大银行大中型企业信贷投向政策指引(版)备课讲稿

中国光大银行大中型企业信贷投向政策指引 (2009年版) 一、对公信贷战略方向、战略目标和业务发展策略 (一)战略方向 明确中端市场基本定位,培育核心业务优势。 通过贸易融资产品及有效平衡风险和收益的作业模式,不断优化组合结构。 (二)战略目标 10年远景目标:国内先进的商业银行,优质的上市公司;以中端市场为长期发展方向,成为快速、均衡、稳健发展的精品银行,净资产收益率居全国性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前5名。 5年规划目标:国内较高收益、快速成长、均衡发展的中型银行。在选择的领域(规划期内选择的领域包括贸易融资等)业务指标进入全国性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前5名。 (三)对公业务发展策略 长期目标:以利润为导向,走专业化发展道路,选择RAROC(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和EVA(经济增加值)较高的行业、产品和客户,实现资本约束下的银行价值最大化。 近期重点:降低经济周期波动对阶段性价值创造的影响。 实施策略:选择抗周期波动性强的行业、核心竞争力强的行业(或子行业)龙头企业、资源垄断及政策优先扶持的行业、依托政府背景的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加强低质量、低效益客户主动压缩退出,积极进行结构优化。通过核心客户解决方案重点培育行业内的基础客户群,并利用供应链融资等营销模式延伸拓展以基础客户群为核心企业的上下游客户,提高整体风险控制水平和营销能力。 1、行业 集中资源重点发展10-15个行业,同时,为防范行业集中度风险,单个行业授信余

额最高不超过核心资本金的200%。 通过行业解决方案,发掘子行业细分市场,做深做强重点行业。同时,加强对重点行业风险监控与分析的敏感度,建立完善行业预警机制。 支持产业链长的行业,并在其关键环节建立基础客户群体;支持能促进贸易融资发展的行业;支持能促进公私联动的行业;适当支持不符合上述要求,但当前是我行利润支柱的行业;坚决退出上述以外的行业。 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对行业的影响,根据周期型、防御型和成长型行业特点,挑选行业发展前景良好、行业比较优势突出、可规避行业周期风险、我行授信质量较高的行业。 持续进行行业授信结构调整,集中资源投向支持和谨慎支持的行业;逐步退出严格控制行业;密切关注控制行业的发展。 持续完善行业限额管理机制,通过行业限额的合理分配,引导有限资本资源的优化配置。 2、区域 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京津地区为我行战略性重点区域,将在政策与资源方面予以适度倾斜,形成区域比较优势。其中京津地区以北京和天津分行为核心;长三角地区以上海分行为核心;珠三角地区以广州分行为核心。 通过重点分行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核心客户的培育,形成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影响,逐步形成与区域所在分行沟通协调的枢纽,带动周边分行的共同发展。 对于重点发展地区实施区域营销指引和总行行业指导政策并重的结构调整策略。 3、产品 保持普通对公贷款的平稳增长,将资源集中于优质资产。 稳步推动贸易融资发展,将部分流动资金贷款转化为贸易融资类产品。 通过深入推进供应链营销模式和集约化专业管理机制,将中国光大银行建设成为在国内贸易融资服务领域领先的专业银行。贸易融资重点产品业务量等关键指标在2010年底前进入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前三名。表内外贸易融资余额与一般贷款余额比例达

银行铁路行业信贷投向指引

铁路行业ⅩⅩ年信贷投向指引 一、适用范围 本指引中“铁路行业”指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的铁路运输业(F51),包括铁路旅客运输(F5110)、铁路货运运输(F5120)、客运火车站(F5131)、货运火车站(F5132)和其他铁路运输辅助活动(F5139)五个子行业,对应我行现行行业分类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的铁路运输业子行业。 二、行业特征及政策环境 (一)行业运行特征 1、铁路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在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铁路运输具有载运质量大、运行成本低、能源消耗少、安全快捷等特点,在中长距离客货运输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近年随城际铁路快速发展,在大流量、高密度的城际中短途客运方面也表现出较强竞争力。目前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8.7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7431公里,居世界第一。我国铁路承担着全国85%木材、85%原油、60%煤炭、80%钢铁及冶炼物资运输任务,货运周转量占全国总量20.54%,客运周转量占比33.11%。 2、铁路行业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垄断特征明显。 铁道部作为我国铁路行业主管部门,既担负国家对铁路行业的行政管理职能,又负责铁路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具有政企合一、管办合一特点。目前铁道部下设哈尔滨、沈阳、北京、济南、太原、武汉、西安、上海、郑州、南昌、柳州、成都、昆明、兰州、呼和浩特、乌鲁木齐、广铁集团公司、青藏铁路公司等18个路局(公司),各路局(公司)代表铁道部负责管区内铁路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铁路行业垄断特征有利于保持路网统一性、生产组织严密性和指挥调度集中性,但长期政企不分的运营机制也在客观上带来管理效率不佳、经济效益偏低等问题。 3、铁路建设投资长期滞后,运力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铁路行业具有资金密集特征,项目投资巨大、回报期长。多年以来,我国铁路建设资金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投入,因长期投入不足,目前我国铁路网密度在世界仍处较低水平,运力相对不足,铁路建设发展水平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轨道交通行业政策分析报告-2018年

轨道交通行业政策分析报告-2018年 轨道交通行业政策分析报告 (2018年) 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骨干,对提升城市公共交通供给质量和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引导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改善城市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产业暂未得到发展,改革开放后,国家开始注重铁路和轨道交通的发展建设,加大了对轨道交通的建设投入,同时其相关政策不断颁布,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使其发展得又快又好。 一、国家政策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2017年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统计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内地城轨交通完成建设投资4762亿元,在建线路长度6246公里,在建项目可研批复投资额累计387 56亿元。2017年的统计表明,中国内地城轨交通进入快速发展新时期,运营规模、客运量、在建线路长度、规划线路长度均创历史新高,可研批复投资额、投资完成额均为历年之最。但实际上,部分城市对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对实际需求和自身实力把握不到位,存在规划过度超前、建设规模过于集中、资金落

实不到位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地方债务负担,已经构成了地方政府债务的主要风险源。 1.中央精神新变化:提高准入门槛,规范有序、持续健康发展。 为此,国务院办公厅于2018年6月28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8〕52号),提出了城市轨道建设的方向性原则,并大幅抬高了申报条件与进入门槛,给相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热情降温,用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规范有序发展。《意见》明确提出: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引导轻轨有序发展,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15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15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150万人以上。《意见》还特别强调要严格防范城市政府因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列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范围的城市,应暂缓审批其新项目。 2.政策规划导航,助推轨道交通发展。 2013 年9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城市按照“量力而行、有序发展”的原则,推进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行业信贷投向指引版教学提纲

附件: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行业信贷投向指引(2010年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明确我行行业信贷偏好,有效引导行业信贷投向,优化行业信贷结构,防范行业信贷风险,特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在综合考虑外部市场环境、业务机会和我行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将我行信贷行业分为积极增长类、选择性增长类、维持份额类和压缩类四类。 第三条本指引根据宏观经济走势、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行业发展特点和经营情况、同业对比、我行业务战略、行业违约率和利润贡献度等因素进行修订。 第四条本指引基于国标分类,结合我行业务特点、管理要求和风险偏好,将行业类别分为78个。 第二章总体信贷原则 第五条2010年我行信贷总体要求是:优化结构、扩大规模、有保有压、防控风险。 第六条我行信贷行业分布应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导向,符合我行信贷风险偏好,作到科学合理、风险可控。 第七条对于国家重点投资领域、发展前景好、业务机会大的行业和重点工程项目应抓住业务发展机遇,加大有效投放,扩大信贷规

模。加大对各细分行业内龙头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 第八条继续严格控制对“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扩大产能的贷款及劣质企业的贷款。对于发展前景差的行业,应采取审慎的授信策略,控制信贷增幅并逐步压缩。对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和企业,以及任何行业中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和企业不予新增授信,存量授信应尽快退出。对于未达到国家环保标准的项目和企业实行“环保达标一票否决制”。 第三章新客户准入标准 第九条对于不同类别行业,实行差别化客户准入标准。 行业分类客户最低准入标准备注 积极增长类B-级 选择性增长类B-级 维持份额类BB-级总行级重点客户(授信A类)及控股子 公司可为B级 压缩类原则上不接受新客 户准入 总行级重点客户(授信A类)及控股子 公司可为BB级,其他如确需准入,须报 总行审批 上述各类行业客户准入标准为最低标准,如具体行业信贷政策中已明确客户准入标准,适用二者中评级高者。 第四章主要信贷策略 第十条积极增长类 加强营销,加大有效信贷投放,提高市场份额,争取年信贷增幅超过全行平均水平和同业平均水平,2010年底行业信贷余额占境内机

国内行业分析报告(doc 24页)

国内行业分析报告(doc 24页)

行业分析报告

使用说明: 1.本模板列出行业资料收集、行业分析的思路和框架,各位顾问、分析员可按 照此框架开展工作,也可在此基础上做针对行业特点的局部结构调整。2.本模板列出的框架主要基于SCP模型;附录为SCP模型分析的框架,供大 家参考,另可参考《Mckinsey-战略》一文。 3.本模板供大家不断积累行业资料使用,增添内容者可将相关资料贴到本文件 中,也可在相关位置注明可查到相关资料的网址、书目页码等信息。

目录 行业概况6 行业简介6行业规模、发展速度、平均利润水平、主要厂商6 外部影响(政策、技术)(E)7 政策法规、行业管理模式7国内对行业的管理性政策法规、行业促进政策等7国内行业管理、促进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分析(实例)7国外成功的行业管理模式(政策法规)7技术发展趋势7主要技术术语、简写和解释7国际技术走向、发展前景分析7国际技术领先的国家、公司的名称、简介、技术领先之处8国内技术水平、发展趋势、与国外的技术差距8国内技术领先公司的名称、简介、技术领先之处8 行业供求分析(S)8 行业供给、行业进入者8行业业务模式分析(资本集中度、利润来源、进入/推出壁垒)8行业集中度、竞争态势9行业大厂商盈利模式、竞争优势分析(实例)9行业小厂商盈利模式、竞争优势分析(实例)9行业中的外国企业竞争模式分析9行业需求、替代产品10对行业产品的需求规模、增长率及原因分析10行业替代品的种类、规模、可替代性分析10

对产品需求的变化周期及特点10需求细分市场分析10 产业链、相关行业分析(S)11 上游企业分析11供应商行业的名称(及行业编号),简介11供应商行业的讨价能力分析11下游行业分析11顾客行业的名称(及行业编号),简介11顾客行业的讨价能力分析11相关行业分析12相关行业的类别(替代性、补充性、服务性)、名称(及行业编号),简介12行业关系分析12 行业厂商行为分析(C)12 营销行为12行业典型营销模式介绍12营销创新分析13行业中营销大事记13生产行为13行业典型生产模式介绍13行业中产能变化(进入、购并、退出)大事记14行业扩张行为14行业对周围行业的扩张力度分析14行业扩张大事记14 行业主要厂商分析(C)14 第一厂商:分析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