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论文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论文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论文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研究动机、目的

泥石流作为山区城镇常见的地质灾害,是一种含有大量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高浓度的液相、固相混合流),其中的固体物质特指泥、砂、石。泥石流具有突发性、破坏性极大、运动快速、历时短暂等特点,且具有强大的侵蚀、搬运能力等自然属性,其是以冲撞(击)、淤埋和堵塞等方式对其流经路途上的各种城镇设施进行破坏,危害程度往往比单一的滑坡、崩塌和洪水的危害更为广泛和严重,对人类生产生活场所、交通运输、水利水电工程、矿山等造成严重损失。当前,我国山区城镇泥石流问题十分突出,且灾情相当严重。因此,分析山区城镇泥石流灾害及其成因,对于加强城镇泥石流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山区城镇;泥石流;灾害;成因

研究方法

采用调查研究,通过资料整理出数据

研究内容

一、泥石流的相关概述

(一)泥石流的概念

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一些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状况地区的自然灾害,是山区沟谷或山地坡面上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泥石流大多伴随山区洪水而发生。它与一般洪水的区别是洪流中含有足够数量的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其体积含量最少为15﹪,最高可过80﹪左右,因此比洪水更具破坏力。

(二)泥石流的类型

即:(1)按水源补给分为:冰川型、降雨型;(2)按沟谷形态分为:沟谷型、坡面型;(3)按物质组成分为:泥石流、泥流、水石流;(4)按结构流变分为:黏性(容量为2.0~2.3t/m3)、稀性(容量为1.5~1.8t/m3)、过渡性(容量为1.8~2.0t/m3);(5)按规模大小分为:小型(一次泥石流总堆积量<10万m3)、中型(10万~50万m3)、大型(50万~100万m3)、特大型(>100万m3)。

二、泥石流对城镇的危害

泥石流是松散固体物质在降雨、冰雪融水、库坝溃决等水动力作用下沿较陡坡度的沟道或斜坡高速流动的现象,流动过程中夹带的大量泥沙、石块等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和破坏力,往往对其流经路途上的各种城镇设施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1)由于泥石流具有强烈的破坏力,其可冲毁城镇“坚固”的设施,如楼房、工厂、桥梁、供水供电设施、公路、铁路、高压线路、车辆、堤坝、电线杆等与之遭遇的固定设施和活动目标,从而严重危害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如甘肃舟曲2010-08-07暴发泥石流,水毁农田1417亩,水毁房屋307户、5508间,进水房屋4189户、20945间,机关单位办公楼水毁21栋,损坏车辆18辆。(2)由于泥石流中挟带着大石块及树干等杂物,其会使桥涵堵塞导致泥石流体超越排洪堤外溢等引发次生灾害,致使泥流大范围淤埋、淹没和推毁城镇设施和居民,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如2011-05-11,广西全州咸水乡洛江村广坑槽屯一采石场爆发泥石流,工棚的工人来不及躲避,被泥石流掩埋,致使12人死亡,10人失踪。

(3)如泥石流规模较大时,泥石流体可穿越主河形成拦河坝,受阻河水在坝上游形成堰塞湖,导致沿河城镇被淹没;而当坝体发生溃决时,强大的特殊洪流,会对下游城镇及各种设施形成水毁灾害,如冲毁下游房屋、道路及农田等。(4)由于泥石流中有固体物质,当泥石流中的固体物质堵塞了其流通道路,则会造成漫流改道,冲毁或淹没下游各种设施。(5)挤压主河道。泥石流冲出的大量泥沙使堆积扇不断扩大,形成通航河道的险滩,有碍通航,并将主河逼向对岸,使对岸遭受严重冲刷,造成山坡失稳,危害各种目标。

研究结论

三、山区城镇泥石流灾害形成的原因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水的来源和有一定坡度的利于集水集物的沟状地形三个基本条件,人类工程活动也是诱发泥石流的因素之一。

(一)泥石流灾害形成的客观条件

即:(1)地形地貌条件:地形地貌可为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提供势能条件,并可为其提供充足的固体物质来源条件。(2)松散物质来源条件,如易于破碎的岩层表面、断层皱褶发育、断层密布等,还有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开山采矿、采石弃渣、老泥石流堆积等,这些则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

(3)水源条件,如强度较大的暴雨、积雪的强烈消融、水库的突然溃决等,致使沟床、沟侧的大量堆积物运动,都有可能导致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二)城镇发展缺乏合理规划与防灾意识淡薄

当前,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随着山区经济与建设的蓬勃发展,人口增长迅速,城区的建设范围也在日益扩大,但由于部分山区城镇建设缺乏统一规划指导,如把房屋等建筑物修建在低洼处、沟道边、沟道内等泥石流严重危险区,或是把房屋建在泥石流通道。再加上部分城镇缺乏一定的防灾意识,在城镇建设上缺乏配套的防灾意识,致使泥石流发生时,给城镇居民造成了重大的灾害。

(三)诱发泥石流的人为因素

随着山区城镇人口增长,城镇经济发展与城镇规模扩大,人类在泥石流沟下游与泥石流争地的同时,也不断向沟上游争地和破坏。一方面,不适当的削坡、毁林开荒、开山采石、随意排放采矿弃土和弃渣、陡坡开荒种地、大量砍伐森林、

开山修路、过度放牧以及不合理的城镇建设等活动日益增多,极大的改变了地表原有结构,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剧,促进泥石流活动性增强,加剧了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另一方面,环山而建的引水渠因渗漏而诱发滑坡,甚至直接诱发泥石流。与此同时,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长,由于管理不善和人们对乱挖乱开和乱砍伐等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导致人为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或加剧了泥石流的危害。

研究心得

四、结束语

总之,当前我国山区城镇泥石流问题十分严重,对城镇设施的破坏巨大,且威胁着城镇居民的生命安全,严重影响了山区城镇的经济发展,因此,应重视对泥石流的防治。在本文中,论述了泥石流的灾害及其成因,希望能对泥石流的防灾工程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102省道(211国道)旬阳至小河公路改建工程第三合同段项目部 路基边坡滑坡地质灾害 应急抢险救援预案 文件编号 SRBG-XXLJ-03-2016安 拟制安保科 审核人 批准人 受控状态 发放编号 生效日期 2016年6月25日 路基边坡滑坡地质灾害 应急抢险救援预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一、编制依据 (2) 二、编制目的 (3) 第二章适用范围 (3) 第三章应急救援体系 (3) 一、组织体系 (3) 二、运行机制 (5) 三、应急响应 (7) 四、应急部门职责 (7) 第四章应急救援保障措施 (10) 第五章应急结束 (10) 第六章后置处理 (11) 第七章培训 (12) 一、培训 (12) 二、演习 (12) 三、奖惩 (12)

第八章预案管理 (13) 一、审查复审 (13) 二、预案管理 (13) 路基边坡滑坡地质灾害 专项、现场应急预案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避免或尽可能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要求,结合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旬阳至小河公路XXLJ-03项目部路基边坡滑坡地质灾害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专项预案。 第一章总则 一、编制依据: 《安全生产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应急[2007]88号文件》、《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法律法规。 二、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二章适用范围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及防治措施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及防治措施 研究动机 泥石流作为山区城镇常见的地质灾害,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发性、破坏性、运动快、历时短等特点,且具有强大的侵蚀、搬运能力。发生泥石流往往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当前,我国山区城镇泥石流问题十分突出,且灾情十分严重。因此,分析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研究目的 让人从根本上了解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原因,并以此做出正确的预防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将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研究方法 上网或在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 研究内容 一、产生原因 (一)客观条件 1、在地貌上,流域形状便于流水汇集。 2、在水源上,有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

3、在松散物质来源上,上游应有丰富的碎屑物。常见于岩石结构松散,水土流失严 重的地区。 (二)人为因素 由于工农业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欲求逐渐增大。如今,因为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开发造成的滑坡和泥石流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多,一方面,在修建公路、铁路时的不合理开挖破坏了山坡表面。另一方面,滥伐乱垦使植被消失,山坡失去保护、大大加重水土流失,进而山坡的稳定性被破坏,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结果就很容易产生泥石流。 二、危害影响 1、对居民点的危害: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 2、对公路和铁路的危害:泥石流可直接埋没铁路、公路,致使交通中断,还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颠覆,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 三、预防措施 1、修建铁路、公路、工厂、城镇等,应合理地进行。工厂、城镇尽可能选在开阔的盆地和平原上,决不能造在滑坡体上;铁路、公路、桥梁、车站应尽量避开滑坡和泥石流的活动范围。 2、保护植被是防止水土流失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不仅可以防止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根据土质条件和气候特点选择适当造林方法,科学种植。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DOC)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提交单位: 提交时间:2015年12月 目录 0前言 (3)

1基本灾情 (3) 2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 (3) 2.1自然地理条件 (3) 2.2水文气象条件 (3) 2.3地形地貌 (4) 2.4地层岩性 (4) 2.5地质构造 (5) 2.6工程地质条件 (5) 2.7水文地质条件 (5) 2.8区域地壳稳定性 (6) 3地质灾害类型、特征及成因分析 (6) 3.1灾害规模、特征 (6) 3.2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6) 4地质灾害现状危害及发展趋势 (8) 5已采取的应急防治措施及防治效果 (8) 5.1已采取的应急防治措施 (8) 5.2防治效果及存在问题 (8) 6今后的防治工作建议 (8) 7应急调查准备和安全问题 (8)

0前言 1基本灾情 2014年9月2日13时19分,位于长江一级支流青干河支流锣鼓洞河左岸的杉树槽发生重大岩体滑坡。初步估算,滑坡体总面积3万m2,估计总方量约80万m3。滑坡地点位于秭归县沙镇溪镇三星店村2组、3组交界处,距离青干河河口约5.15 km。滑坡导致G348国道约200m损毁中断,大岭电站3栋房屋被掩埋,损毁柑橘园约60亩,损毁镇村公路2条450m,16个村(居委会)133个供电台区全部停止供电,紧急转移撤离沙镇溪初级中学师生、当地村民、电站职工家属共计953人,估算直接经济损失3220万元。 2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 2.1自然地理条件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三峡工程坝上库首。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8'~111°0',北纬30°38'~31°11'。东与宜昌市夷陵区(原宜昌县)的三斗坪、太平溪、邓村交界,南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榔坪、贺家坪接壤,西临巴东县的信陵、平阳坝、茶店子,北接兴山县的峡口、高桥。县境东起茅坪新集镇凤凰山(新县城所在地),西止磨坪乡凉风台,南起杨林桥镇向王山,北止水田坝乡懒板凳垭。县境东西最大横距离66.1公里,南北最大纵距离60.6公里。秭归县版图面积2427平方公里。据2010年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秭归县国土实际总面积22.74万公顷。本次调查的杉树槽滑坡位于秭归中部的沙镇西镇流锣鼓洞河左岸。 2.2水文气象条件 滑坡区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7~19℃,多年平均降雨量1 493.2 mm.降雨具时段和频度相对集中的特点,雨季多暴雨,一日最大降雨量达358 mm.年降雨量由南向北、从低到

滑坡泥石流灾害预防

滑坡、泥石流灾害预防常识 一、什么是滑坡、泥石流? 滑坡、泥石流都是山区常见的自然地质现象。 滑坡——是指山坡受到河流冲刷、降雨、地震、人类工程开挖等因素的影响,上面的土层或岩层,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斜坡向下滑动的现象。滑坡也叫做地滑,许多地方的群众,还形象地把滑坡称为“走山”、“垮山”或“山剥皮”(图1、图2) 图1 滑坡景观示意图(未滑动)

泥石流——是指在降水、水坝溃决或冰川、积雪融化形成的地面流水作用下,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俗称“走蛟”、“出龙”、“蛟龙”等(图3)。 滑坡的特点是顺坡“滑动”,泥石流的特点是沿沟“流动”。不论是“滑动”还是“流动”,都是在重力作用下,物质由高处向低处的一种运动形式,因此,“滑动”和“流动”的速度都受地形坡度的制约,即地形坡度较缓时,滑坡、泥石流的运动速度较慢;地形坡度较陡时,滑坡、泥石流运动速度较快。 当滑坡、泥石流运动速度较快,并且当滑坡上,或者滑坡、泥石

流运移路径上有城镇、村庄分布时,常常由于人们猝不及防而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所以,人们又常把滑坡、泥石流称为突发性地质灾害(图4、图5)。 在山地环境下,滑坡、泥石流现象虽然不可避免;但通过采取积极防御措施,滑坡、泥石流危害确实可以减轻。 所谓突发性,也是相对而言。事实上,所有滑坡、泥石流活动都要经历一个孕育→发生→发展→休止的过程,只是时间上有的长、有的短。在孕育阶段,都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有一些前兆显示。如果能及时捕捉到这些前兆,就为我们防灾、避灾赢得了宝贵时间。 二、怎样识别滑坡和泥石流沟? (一)滑坡的识别 地形地貌依据:斜坡上的圈椅状、马蹄状地形,多级不正常的台坎,其形状与周围斜坡呈现明显的不协调;斜坡上部存在洼地,斜坡下部常常有泥土挤出或有丘状鼓起,坡脚挤占河床;两条沟谷的源头在斜坡上部转向并汇合等等。上述地形特征的存在往往是曾经发生过滑坡的地貌判别依据。斜坡上有比较明显的裂缝,裂缝有加长、加宽现象,坡体上的房屋发生开裂、倾斜等,是潜在滑坡的识别依据。

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分析

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9-04-28T15:30:56.1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作者:邓戴斌[导读]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的今天,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使得房屋建筑等项目层出不穷,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自然山体被破坏,乱砍乱伐等现象极为严重,水土流失状况十分的严峻。 云南省地质工程勘察总公司云南昆明 650000摘要:在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的今天,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使得房屋建筑等项目层出不穷,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自然山体被破坏,乱砍乱伐等现象极为严重,水土流失状况十分的严峻。本文将重点概述滑坡地质灾害治理的相关问题,结合着滑坡地质灾害的影响,阐述应该采取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滑坡;地质灾害;治理滑坡属于负面影响较大的地质灾害类型,其危害面较广,会对交通、河道等产生影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因此国家对其给予了高度的关注【1】。近二十年的时间,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空前活跃,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针对于多种地质灾害的治理方案,中国及其他国家仍然推动着各项研究的进一步落实。 1、滑坡产生的原因及负面影响 滑坡通常是在特殊的地形及地质条件下受到了岩土的自重作用,结合着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坡体失去了稳定性,沿着内部的软弱面产生了滑动变形的问题。发生滑坡往往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谓的内因,就是指的地质构造和岩土本身的物理力学性质,破碎断层和节理发育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属于滑坡发生频率较高的地质构造。滑坡发生的外因就是积水渗水、地下水发生了变化等,这就使得原有地层内应力的平衡构造受到了负面的影响。在山区和丘陵地带,极易产生滑坡这类危害性较大的地质灾害,山区若是修建水库和电站等,需要对山坡大面积的开挖,这种情况便会导致老滑坡复活。 2、滑坡地质灾害的治理原则 2.1 辨明影响因素 想要真正的将滑坡地质灾害加以治理,需要坚持着基本的原则,应该将查清地质条件并分析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因素视为重要的基础。通过准确的分析斜坡变形破坏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将基础性的工作落实到实处,重点是清楚地认识到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的存在,有针对性的选择科学的防治举措【2】。 2.2 探索条件及规律 在对滑坡加以整治前,应该及时的将斜坡变形的具体规律和对应的边界条件等准确的分析,因为考虑到变形破坏的规律存在差异,所以采取的处理对策也有差别,应该严格的依照斜坡变形规律确定科学的方案。需要准确的分析出变形破坏面的具体位置和基本的形状,由此才能确定相应的规模和基本的活动方式,在实际布置防治工序的时候更加合理。 2.3 彰显出针对性 为了让治理效果更加的明显,主张积极的分析出工程项目的重要性,依照重要性确定科学的防治对策。如果斜坡失稳,将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这属于较大的工程项目,应该注重安全稳定性系数的提升,关注相应的投资比重。若是临时的工程项目,应该确定采用较为简易的防治对策。除了上述提及到的相关问题,在具体落实相关的行动时,还应该准确的判断实地情况,采取最优的治理方案。 3、滑坡地质灾害的治理措施 滑坡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将会引发无法预料的后果,特别是在地形、地质等条件之下,斜坡部分岩、土受到自重作用的影响,同时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出现了并不稳定的情况,内部的软弱面会产生极为明显的滑动变形情况。我国是滑坡地质灾害发生较为频繁的国家,现阶段国家对相应的治理情况给予了高度关注。 3.1 及时的将滑坡体清除 针对于坡高低于15米,并且坡面长小于50米的小型土质边坡,应该考虑其并不存在着继续向上和两侧扩展的可能性。因为挖方的工作量有限,在挖除之后能够保证将危害彻底的消除,所以可以考虑运用挖除的方式彻底的根治【3】。 3.2 排水工程的实践 排水工程中涵盖着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因此在整治滑坡问题的时候,往往需要在滑坡体外及时的修建环形截水沟,保证在对其合理利用的时候,及时的将地表水引到天然沟谷中。滑体中需要及时的修建起树枝状的排水系统,这主要是迎合了具体项目的实践要求,在布置阶段的主沟需要和滑坡方向保持着一致。为了避免地表出现渗透的问题,应该及时的将地表填平并且夯实,针对于风化以及存在着裂隙的区域,必须要采取锚喷防护举措或者是灌浆手段,同时也需要格外的重视绿化工作的落实情况,保证土壤能够适当的固定起来。地下排水可以适当的划分出浅层、深层排水以及截水等不同的类型。所谓的浅层排水方案,重点是深度保持在数米和数十米的区域,如果说地下水埋藏的深度达到了15米以上,需要落实经济技术的对比。 3.3 积极的落实支挡工程 3.3.1 抗滑挡土墙 若是中小型的滑坡,应该考虑其本身的下滑力,在其下滑力并不大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设置出挡土墙,然后把基础置于硬层或者是基层土上,挡墙较为常用的形式便是重力式挡土墙,历经了数十年的发展,验证出这种挡土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开裂和变形的问题,分析主要的原因是其结构受力机制并不科学。为及时的将这种局面加以改善,锚定板挡墙和预应力锚索等新型的挡墙应运而生【4】。很多新型挡墙的出现使得挡土墙的受力机制发生了变化,相关联的造价也得到了有效的降低。对比于重力式的挡墙来说,预应力锚杆能够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3.3.2 抗滑桩 这种抗滑桩重点是通过运用桩和周边岩土的共同作用,及时的将滑坡推力加以传递,然后达到了稳定地层的抗滑结构。因为这样的抗滑桩存在着较强的抗滑能力,同时污工量较少、桩位较灵活,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现阶段存在着诸多的钢筋混凝土桩和钢管桩,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还需要慎重的选择。 3.3.3 锚固法

地质灾害治理论文地质灾害的论文

地质灾害治理论文地质灾害的论文 浅析公路工程常见地质灾害与治理措施 摘要:本文对公路灾害的定义进行了阐述,针对公路工程地址灾害治理的一般原则进行了归纳,并就常见的公路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展开了探讨,提出可操作性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公路工程;地质灾害;治理 1. 公路灾害的定义 公路灾害概念在各类公路技术标准、规范及相关文献中目前并未给出明确的定义,这个名词是近几年才逐渐被使用的,以往大量使用的是病害、水毁、破坏等概念。由于公路灾害的复杂性,目前不可能给出一个公理性定义,仅能给出较泛的定义。即公路灾害是指由自然的、人为的、或人与自然综合作用引起公路设施损坏(或使用功能降低)、造成人身伤亡、经济损失,影响通行的事件或过程。公路灾害按成因分为:公路地质灾害、公路气象水文灾害、公路生态环境灾害、公路人为灾害和公路综合灾害5种类型,本文仅对公路地质灾害作出如下探讨。 2. 公路常见地质灾害形成原因与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类型很多,主要包括滑坡灾害、崩塌灾害、泥石流等,针对这三种病害的形成原因与治理措施作如下探讨:

2.1滑坡灾害成因与防治措施 2.1.1滑坡成因分析 1.地质地貌条件。滑坡是松散岩类构成的斜坡破坏形式。当组成斜坡的岩石性质不同,特别是上覆松散堆积层,下伏坚硬岩石时,易产生滑坡。滑坡的滑动面多数是构造软弱面,如层面、断层面、断层破碎带、节理面、不整合面等。另外,岩层的倾向与斜坡坡向一致时,也有助于滑坡的发生。 2.降水和地下水条件。降雨和冰雪融水提高了地下水位,使土体饱和、液化,往往是滑坡的触发条件。一次性连降暴雨,使风化的变质岩含水量饱和,在斜坡重力作用下,表层山体沿下部坚硬岩石表面下滑。一般是大雨大滑,小雨小滑,无雨不滑。绝大多数滑坡都是沿饱含地下水岩体软弱面产生的。 3.人为因素。滑坡的人为因素影响主要表现在:工程施工开挖坡脚,破坏了自然斜坡的稳定状态;在坡顶上堆积弃土、修建筑物及构筑物,加大了坡顶荷载;不适当的大爆破施工,改变了斜坡原有的稳定状态,促进了滑坡的发生;排水不当等。除此之外,地震也是滑坡重要的触发条件。 2.1.2滑坡灾害治理措施

滑坡与泥石流有什么区别

滑坡与泥石流有什么区别?分别是怎样诱发的? 斜坡上大量土体和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称滑坡。滑坡主要发生在易于亲水软化的土层中和一些软质岩中。当坚硬岩层内存在有利于滑动的软弱面时,也易于形成滑坡。埋藏于土体或岩体中倾向与斜坡一致的层面、夹层、层间错层、断层面、裂隙面等,都易形成滑坡。由于水的浸入,使滑动面减小了摩阻力,同时也增加了滑坡体的重量,特别在滑动面下有泉水的地方更易形成滑坡。 其它如:风化、降水,人为不合理地加载、地表水对坡脚的冲刷、地震等,也是形成滑坡的原因。 泥石流是一种突然爆发的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主要发生在地质不良、地形陡峻的山区。一般来说,形成泥石流有三个条件:一是有较集中的不稳定的松散土石物质;二是有突发而急骤的水流;三是有宜于汇水和较陡的地形 产生滑坡的原因:一是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二是内外营力(动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第一个条件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岩土类型: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一般说,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能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 (2)地质构造条件: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向下滑动的条件。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故各种节理、裂隙、层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角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最易发生滑坡。 (3)地形地貌条件: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一般江、河、湖(水库)、海、沟的斜坡,前缘开阔的山坡、铁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都是易发生滑坡的地貌部位。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4)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软化岩、土,降低岩、土体的强度,产生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潜蚀岩、土,增大岩、土容重,对透水岩层产生浮托力等。尤其是对滑面(带)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的作用最突出。 就第二个条件而言,在现今地壳运动的地区和人类工程活动的频繁地区是滑坡多发区,外界因素和作用,可以使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发生变化,从而诱发滑坡。主要的诱发因素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还有如海啸、风暴潮、冻融等作用也可诱发滑坡。 滑坡的人为因素: 违反自然规律、破坏斜坡稳定条件的人类活动都会诱发滑坡。例如: (1)开挖坡脚:修建铁路、公路、依山建房、建厂等工程,常常因使坡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下滑。例如我国西南、西北的一些铁路、公路、因修建时大力爆破、强行开挖,事后陆陆续续地在边坡上发生了滑坡,给道路施工、运营带来危害。

滑坡整治论文

滑坡整治论文 专业班姓名: 年月

滑坡整治论文 摘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大量修建公路、铁路、水库,以及大规模的科学实验,使处于平衡状态的山体发生病害。山体病害的发生不仅堵塞、破坏交通,而且严 重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并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已引起国内外社会的广泛关注 和重视。 关键词:高速公路,防治措施,滑坡治理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灾害频繁,对于高速公路而言,滑坡灾害已成为最主要 的自然灾害之一。而由于滑坡产生的条件、作用因素、运动机理的多样性、多变 性和复杂性,造成了滑坡灾害的预测和治理的难度很大。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 的加快,高速公路网遍布全国各地,大量高速公路穿山而过,这也是最近高速公 路滑坡灾害日益增加的原因。 每年四五月,全国降雨普遍增加,各地关于高速公路发生大面积石质山体滑 塌自然灾害的报道逐渐增多——新华网广西频道5月23日电(记者向志强覃星星)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部门了解到,近日连降大雨导致G65包茂高速公路广 西贺州市钟山至马江段,发生大面积石质山体滑塌自然灾害。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修建完成多条高速公路用于滑坡灾害处治的费用数以亿计,工期延误相当 严重。显然滑坡灾害防治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充分重视滑坡灾害,减少或避免滑坡灾害十分重要。 近年来,高速公路边坡滑坡自然灾害的预警及治理已愈来愈受到重视,各种 预防措施也悉数应用到滑坡灾害防治中去。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的地理信息 系统(GIS),为地质灾害的的信息化和可视化分析开辟了重要的新思路[]。尽管 如此,高速公路滑坡灾害的预警仍然是个棘手的问题。 二、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简要分析滑坡形成的原因,例举当前滑坡防治的主要方法,以及对近年来高速公路边坡滑坡案例分析。

山体滑坡与泥石流

山体滑坡与泥石流是一种由气象灾害引发的次生灾害。这类灾害具有分布广、破坏性强、隐蔽性及容易链状成灾等特点,不仅会阻塞河道与交通、毁坏农田和建筑物,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灾害成因与分布情况 山体滑坡与泥石流的形成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气象、水文、地质构造以及人类经济工程活动等,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与气象因素关系最为密切。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暴雨、干旱等许多气象条件常常成为山体滑坡与泥石流的诱发因素。尤其是强降雨(大到暴雨或者大暴雨)及连续降雨,是引发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的主要原因。 另外,高原地区的冰雪融水、冰湖溃决以及冰崩、雪崩融水等也会引发这类灾害。山体滑坡与泥石流多发生在沟壑纵横、坡陡谷深、地表切割强烈、地质构造破碎程度大和植被较差的山区,多发于夏季汛期暴雨频发期,其特点往往表现为发生突然、历时短和破坏力极强。 在我国,山体滑坡的发生类型和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云南、四川、重庆、贵州和西藏等地,秦岭-大巴山地区,西北黄土高原等地为滑坡发生的主要地区;另外,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以及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也属于滑坡易发和多发区。泥石流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华北山区和青藏高原边缘山区。 发生之前有征兆 山体滑坡与泥石流虽然是一种突发的、破坏力极强的灾害,但常常有一些前兆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灾害是否发生,以便采取快速、正确的自救方法。 对于泥石流是否发生,除了根据当地降雨情况来估测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外,还可以通过一些特有现象来判断:如果发现河(沟)床中正常流水突然断流或洪水突然增大,并夹有较多的柴草、树木时,可确认河(沟)上游已形成泥石流;如果听到深谷或沟内传来的类似火车轰鸣声或闷雷声,应认定泥石流正在形成,此时必须迅速离开危险地段。另外,沟谷深处天色昏暗并伴有轰鸣声或者轻微的震动感,则说明沟谷上游已发生泥石流。 山体滑坡的前兆一般表现为:滑坡前缘坡脚处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或者出现泉水(井水)突然干枯、井水位突变等类似异常现象;在滑坡体中部、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缝隙,表明已进入临滑状态;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上隆现象,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声音。 科学防范是关键 为避免遭遇山体滑坡,在山体滑坡多发季节,要注意收听收看当地天气预报和地质灾害预警信息,不要在大雨后或者阴雨天进入山区沟谷。雨季时不要在陡坡、危岩突出的地方避雨和穿行,不要攀登危岩。 当正处于滑坡体上时,要向两侧稳定地区等安全地段转移,不得向滑坡体的向上或者向下方向跑。当处于滑坡体或者遇到高速滑坡时,可找一块坡度较缓的开阔地停留,但一定不要与房屋、围墙、电线杆等靠得太近。

选修5第二章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滑坡、泥石流灾害(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15分钟) 1. 我国最主要的地质灾害种类有() A. 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B. 地震、泥石流、滑坡 C. 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 D. 地震、火山、海水入侵 2. 对我国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 A. 地震 B. 火山喷发 C. 滑坡 D. 泥石流 读“我国特大型、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据此完成3~5题。 3. 我国六大地区中,出现特大型、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A. 西北地区 B. 西南地区 C. 中南地区 D. 华东地区 4. 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措施有() A. 植树造林 B. 开垦梯田 C. 增加城市建设 D. 减少降水 5. 有关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震多发区一定是滑坡、泥石流频发区 B. 地质灾害的频率与人口快速增长无关 C. 地震不能引发火灾、海啸等地质灾害 D. 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会发生地质灾害 6. 读“世界局部地区泥石流分布图”和“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泥石流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2)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3)非洲与亚欧两洲相比,泥石流出现的可能性较小,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 (4)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的主要人类活动有哪些? (5)泥石流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哪些? 1. B 解析:影响我国的地质灾害有10多种,其中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主要有地震、泥石流、滑坡。 2. A 解析:地震是对我国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3. B 4. A 5. D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质灾害的成因、防御措施、关联性及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第3题,从图中很容易看出西南地区出现灾害的次数最多。第4题,植树造林是防止山崩、滑坡、泥石流的很有效的措施。第5题,用排除法较容易得出答案。 6. (1)主要分布在山区。 (2)①地壳活动频繁,岩石破碎;①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①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3)非洲总体降水相对而言比较少。B地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4)砍伐森林;大规模的工程活动等。 (5)危害: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们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至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措施:①加强植树造林;①人类的大型工程建设要注意保护当地植被,保持生态平衡;①可建设一些护坡工程。 解析:将两幅泥石流分布图与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叠加起来后就会发现其分布地区

滑坡体小论文

北京周口店太平山西坡滑坡形成机理与预防措施 摘要: 滑坡(LANDSLIDE)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等。运动的岩(土)体称为变位体或滑移体,未移动的下伏岩(土)体称为滑床。本次实习以太平山西坡滑坡为研究对象,探寻其成因机制及对预防整治措施进行简要概述。 关键词:周口店太平山,滑坡体,成因与防治 引言: 在周口店的实习过程中,我们在周口河这条路线观察滑坡体与河流阶地时,由于当时只能远观,对滑坡体好奇并产生了兴趣,实习期间的雷雨天气使得我们更加关注这一问题。 我们将在滑坡体的简介,太平山西坡滑坡体,野外鉴别及预防机制,成因这几方面进行论述。 正文: 一、滑坡体的概念。形成过程及其简要理解 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着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现象。滑坡的机制是某一滑移面上剪应力超过了该面的抗剪强度所致。 滑坡有三大要素,即滑坡体,滑动面和滑床。根据其地貌特征,包括滑坡后壁与滑坡台阶,滑坡舌,滑坡洼地、滑坡鼓丘和滑坡裂缝。由此可见,滑坡也可以归为一种特殊的断层构造,只不过是上盘下降而下盘不动而已。 滑坡的形成过程一般可分为4个阶段。①蠕动变形阶段或滑坡孕育阶段。斜坡上部分岩土体在重力的长期作用下发生缓慢、匀速、持续的微量变形,并伴有局部拉张成剪切破坏,地表可见后缘出现拉裂缝并加宽加深,两侧翼出现断续剪切裂缝。②急剧变形阶段。随着断续破裂面的发展和相互连通,岩土体的强度不断降低,岩土体变形速率不断加大,后缘拉裂面不断加深和展宽,前缘隆起,有时伴有鼓张裂缝,变形量也急剧加大。③滑动阶段。当滑动面完全贯通,阻滑力显著降低,滑动面以上的岩土体即沿滑动面滑出。④逐渐稳定阶段。随着滑动能量的耗失,滑动速度逐渐降低,直至最后停止滑动,达到新的平衡。以上4个阶段是一个滑坡发展的典型过程,实际发生的滑坡中,4个阶段并不总是十分完备和典型。由于岩土体和滑动面的性质、促滑力的大小、运动方式、滑移体所具有的位能大小等不同,滑坡各阶段的表现形式及过程长短也有很大的差异。 二、结合太平山西坡研究滑坡的形成机制 (1)地形地貌条件: 滑坡体形成时坡度一般在10°到45°之间,需要前方地形开阔,留有滑动空间,一般江、河、湖(水库)、海、沟的斜坡,前缘开阔的山坡、铁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都是易发生滑坡的地貌部位。较为典型的地貌应是上陡中缓

滑坡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目录 第一章绪言 (1) 第一节任务由来 (1) 第二节地质灾害概况及危害情况 (1) 第三节勘查目的与任务 (1) 第四节勘查工作评述 (2) 第二章勘查区自然条件及地质环境条件 (7) 第一节自然条件 (7) 一、勘查区地理位置与交通及区域经济状况 (7) 二、气象与水文概况 (9) 第二节地质环境条件 (9) 一、地形地貌 (9) 二、地层及岩性 (9) 三、地质构造与地震 (11) 四、水文地质条件概述 (13) 五、不良地质现象 (14) 六、人类工程活动 (14) 第三章滑坡基本特征及类别 (14) 第一节滑坡地形地貌 (14) 第二节滑坡空间形态及其类型与规模 (15) 一、Ⅰ号滑坡上段 (15) 二、Ⅰ号滑坡下段 (16) 三、Ⅱ号滑坡 (17) 第三节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17) 一、Ⅰ号滑坡上段 (17) 二、Ⅰ号滑坡下段 (18) 三、Ⅱ号滑坡 (19) 第四节滑坡水文地质 (19) 一、滑坡区含水层的含、富水性及隔水层的性质 (19) 二、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及动态变化特征 (24) 三、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化学类型与性质 (26) 第五节滑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26) 一、滑体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26) 二、滑带土物理力学性质 (27) 三、滑床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32) 四、滑坡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 (32)

第一节滑坡变形宏观分析 (34) 一、Ⅰ号滑坡上段 (34) 二、Ⅰ号滑坡下段和Ⅱ号滑坡 (34) 第二节滑坡稳定性极限平衡法分析 (35) 一、计算的工况条件 (35) 二、计算参数 (35) 三、计算方法及公式的选择 (36) 第三节滑坡稳定性敏感因素分析 (56) 第四节滑坡稳定性综合分析 (57) 第五章滑坡发展变化趋势及危害性预测 (58) 第一节发展变形趋势 (58) 第二节危害性预测 (58) 第六章综合分析与建议 (59) 第一节综合分析 (59) 第二节建议 (59) 一、防治工程设计参数(表17) (59) 二、防治工程措施 (61) 三、下步勘查工作建议 (61) 结语 (62)

地质灾害论文(新、选)

题目 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摘要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住这些地区,地震一般都伴随不同程度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它是又一类严重的地震次生灾害。崩塌是陡坡上大块的多裂隙的岩体在地震力或重力作用下突然崩落的现象。滑坡是斜坡上不稳定的土体(或岩体)在地震力或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滑动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崩塌实际上是滑坡的一种特殊情况,因此,本书中一般不再单独说明崩塌的问题、泥石流是山地在地震力或重力作用下爆发的饱含大量水、泥、砂、石块的洪流。本节仅就地震作用下产生的滑坡和泥石流(称为地震滑坡、泥石流)进行介绍和讨论,而自然滑坡和泥石流一般不予赘述。 关键词:地震滑坡泥石流防护措施 ABSTRACT Our country is a mountainous country, mountainous, hilly and more rugged plateau accounted for two-thirds of the nation's total. Live in these regions, the earthquake is generally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degree of collapse, landslide and debris flow disasters, it is another kind of serious secondary disaster of earthquake. Collapse is a steep hill chunks of multiple fractures of rock mass under earthquake force or gravity burst phenomenon. Landslide is unstable slopes and soil (or rock) under the action of earthquake force or gravity along a slip surface (sliding zone) slide down the phenomenon as a whole. Collapse is actually a special case of the landslide, therefore, generally no longer alone in this book explained the problem of collapse, debris flow is a mountain under the action of earthquake force or gravity broke out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后有哪些影响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后有哪些影响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后有哪些影响呢?滑坡和崩塌都是 自然界中的重力地貌过程。滑坡是在重力作用下,岩土物质沿着斜坡作整体的下滑运动,诱发滑坡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震、降雨和融雪等。 崩塌,是陡坡上的岩石土体受重力影响突然而迅速的垮落的现象。崩塌一般发生在悬崖峡谷,或者是坡度大的湖、海岸的陡峭地段。崩塌的速度比滑坡快很多。 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岩屑、泥土、沙石、石块等松散固体物质和水组成的混合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坡面或沟床向下运动。 很多人分不清泥石流和滑坡,这是两种不同的自然灾害,泥石流沿着沟床流动,在流体和沟床之间存在着泥浆滑动面,没有山体破裂面;而滑坡是山体破裂沿着坡面下滑,这是泥石流和滑坡的不同。

泥石流的活动可以分为三个过程:形成—输移—堆积。在形成区,暴雨浸润打击,水分充分浸润饱和,大量积聚的泥沙、岩屑和石块等物质会沿着斜坡形成土、石和水的混合流体,山坡坡面土层渐渐失稳,沿着斜坡下滑。 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 崩塌前兆是:崩塌的前缘不断发生掉块、坠落、小崩小塌的现象;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不时偶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出现热、气、地下水异常;动物出现异常。 滑坡前兆是: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宽加长,新裂缝不断产生,滑坡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动和小型塌滑现象;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出现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气或水;在滑坡前缘坡角处,有堵塞的泉水复活或泉水、井水突然干涸;动物出现惊恐异常现象;滑坡体上的观测点明显位移;滑坡前缘出现鼓丘;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

主要的地质灾害(二)滑坡和泥石流 知识讲解

主要的地质灾害(二)滑坡和泥石流 编稿:李永华审稿:王艳欣 考点解读 滑坡和泥石流的产生机制、发生过程及预防措施。 知识清单 1.滑坡是山体斜坡上________的岩体与土体,在________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滑坡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________、地势________较大、________覆盖较差的地区。山地丘陵区和________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 2.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________、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多发生在地形________、具有丰富的________以及短时间内有________的地区。 泥石流发生有三个基本控制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典型滑坡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3.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滑坡会________或________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泥石流往往会在很短的时间内________江河,________城镇和村庄,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4.我国是多山之国。在山高沟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和上层岩性相对________的地质地貌条件下,受重力或水力的作用,很容易形成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我国是世界上滑坡和泥石流分布________、类型________、爆发________、规模________的国家之一。 5.泥石流大多受连续降雨、暴雨等激发,因此具有与降水相对一致的________变化。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在地域上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分布特点。 参考答案 1.不稳定重力破碎起伏植被工程建设 2.暴雨陡峻松散物质大量水流充足的水足够的堆积物足够的地表和沟谷坡度蠕动变形急剧滑动渐趋稳定 3.破坏掩埋堵塞摧毁 4.松软广泛齐全频繁巨大 5.季节广泛相对集中 要点精析 要点一:滑坡【高清课堂主要的地质灾害(二)滑坡和泥石流】 366379 滑坡 1.滑坡发生的条件: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人为:植被破坏;工程建设。 受三个基本因素控制: 不稳定的山坡形态——陡峭的坡度和凌空面。 软弱面——岩体中的裂隙和松软夹层。 破坏平衡的触发条件——在前面两个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不适当地开挖坡脚,在坡面上增加负荷,过多的水分渗入软弱面,就会使原本处于重力平衡中的山坡失去平衡。 2.多发地区:一是山地丘陵区,地势起伏较大;二是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不仅破坏了地面的结构,损毁了植被,而且使破碎物质增多。 3. 典型滑坡的发生过程: 蠕动变形————→急剧滑动———→渐趋稳定 (数年到数十年) (几分钟到几十分钟) 4.影响滑坡强度的因素 滑坡体位置越高,体积越大,移动速度越快,移动距离越远,活动强度就越高,危害程度也越大。 【典型例题】 某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面上打入“岩锚”,以固定表层岩层。2010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课时2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灾

课时2 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灾 害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的基本特点和空间分布规律。2.学会分析泥石流、滑坡灾害的形成原因(产生机制)。 一、我国的泥石流灾害 1.我国泥石流与滑坡分布范围广、危害之大世界少有,其形成与分布与地形、地势有着明显的关系。 2.种类 (1)暴雨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和①半湿润、②半干旱地区气候过渡带的山地环境中,干旱季节的风化提供了大量的松散物质,湿润季节的③降雨成为泥石流暴发的主要激发因子。 (2)冰川泥石流:主要分布在④102°E以西的高原上,由于这些地区人口稀少,致灾效应并不突出。 3.成因:泥石流的形成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具备泥石流发生的地质和地形条件时,⑤降雨往往成为决定性因素。⑥人为因素有时甚至变为主导作用。 4.分布 (1)大体以燕山、⑦太行山、龙门山、邛崃山、大凉山和乌蒙山一线为界分为两部分。 (2)该线以西的⑧华北山地、黄土高原、⑨秦岭山地、⑩川滇山地和西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是我国泥石流主要发育区,呈?带状或?片状分布。

(3)该线以东的?辽东、?华东和中南山地以及?台湾、海南山地,泥石流呈?零星分布。 二、我国的滑坡灾害 1.形成:我国滑坡的形成原因很多,其中?暴雨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外部因素。 2.季节:每年的?6~8月为我国滑坡灾害的主要活动期。 3.分布:我国滑坡大致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部滑坡分布较为稀疏, 西部较为密集。其中以?秦岭—○21川西—○22滇西山地为极密集区。我国滑坡灾害频率最高的 是四川省。 思考 1.为什么我国泥石流、滑坡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地区? 答案 这里是我国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区,斜坡较多,又是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交互作用的地区,降水较多,还是黄土、喀斯特等可蚀性物质集中分布地区。同时人类活动广泛且程度大,这些为泥石流和滑坡提供了有利的生成条件。 2.人类活动是如何诱发地质灾害的? 答案 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地诱发地质灾害。例如,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地表径流的水量和汇水速度加大,是泥石流日趋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人类若修建水库选址、设计不当,易诱发地震。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灾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探究点一 我国的泥石流灾害 探究活动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崩塌、泥石流、滑坡区别

崩塌与滑坡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崩塌发生之后,崩塌物常推积在山坡脚,呈锥形体,结构零乱,毫无层序;而滑坡堆积物常具有一定的外部形状,滑坡体的整体性较好,反映出层序和结构特征。也就是说,在滑坡堆积物中,岩体(土体)的上下层位和新老关系没有多大的变化,仍然是有规律的分布。 2、崩塌体完全脱离母体(山体),而滑坡体则很少是完全脱离母体的。多属部分滑体残留在滑床之上。 3、崩塌发生之后,崩塌物的垂直位移量远大于水平位移量,其重心位置降低了很多;而滑坡则不然,通常是滑坡体的水平位移量大于垂直位移。多数滑坡体的重心位置降低不多,滑动距离却很大。同时,滑坡下滑速度一般比崩塌缓慢。 4、崩塌堆积物表面基本上不见裂缝分布。而滑坡体表面,尤其是新发生的滑坡,其表面有很多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纵横裂缝。比如:分布在滑坡体上部(也就是后部)的弧形拉张裂缝;分布在滑坡体中部两侧的剪切裂缝(呈羽毛状);分布在滑坡体前部的横张裂缝,其方向垂直于滑坡方向,即受压力的方向;分布在滑坡体中前部,尤其是以滑坡舌部为多的扇形张裂缝,或者称为滑坡前缘的放射状裂缝。

什么叫山地灾害?? 山地灾害特指只在山区发生的自然灾害,是山区自然环境发展演化与人类经济活动共同作用的产物。 山地灾害有哪些种类?? 山地灾害的种类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山洪、冰崩、雪崩、水土流失等7种,前6种为突发性山地灾害,水土流失为渐进性山地灾害;也有人称为缓发性山地灾害。泥石流、山洪、滑坡、崩塌是我国主要的山地灾害类型,是本科普专栏介绍的重点。 我国山地灾害的主要分布区域? 我国有灾害性泥石流沟一万多条,滑坡数万处,崩塌数十万处,广泛分布在高原、山地和丘陵地区,主要分布在川滇山地、秦岭、云贵高原、黄土高原、燕山、太行山、长白山、天山和青藏高原等地区。山洪分布更为广泛,除上海市以外,各省、市、自治区的山区都可能发生山洪灾害。 山地灾害的危害? 中国是世界上受山地灾害危害最严重和暴发最频繁的国家之一。山地灾害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毁坏城镇、村庄、农田,破坏工厂、矿山、交通、通讯、电力、水利和国防等各种设施,破坏生态环境。山地灾害每年造成的损失大概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总损失的四分之一。近几年来,全国平均每年因山地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7亿元,死亡和失踪人数达1000到1500人。 山地灾害危害城镇 山地灾害危害交通 山地灾害危害水利水电事业 山地灾害危害工厂、矿山和村庄 山地灾害危害旅游 山地灾害危害农田 山地灾害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