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高韵远的北宋词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临江仙

晏几道

教学目标:

1.把握词的感情基调

2.掌握写景的作用,体会词中的画面美。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晏几道(1030?—1106?),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人。晏殊第七子,能文善词。其词受五代艳词影响而又兼“花间”之长,多抒写人生失意之苦与男女悲欢离合之情。工于言情,语言清新,曲折轻婉。晚年家境中落,其词多感伤情调。有《小山词》。

二、自主学习

1.阅读注解,掌握词的大意,了解上片写什么下片写什么

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当为作者别后怀思歌女小蘋所作。词之上片描绘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写“春恨”,下片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景----写相思。

2. 找出词中表时间的词:梦后、酒醒、去年、初见、当时。(时间上由近及远)

3.找出表现全词感情基调的词语:春恨。

4.五个时间词,带出两个深情款款的画面,是哪两个画面?并说明表达了怎样的深情。

A.梦后酒醒:楼台高锁、帘幕低垂、落花微雨的冷清孤寂的画面,表达了词人春愁的孤独与空虚。

B.初见小蘋:两情相悦、以琵琶说相思的画面,表达了美好的回忆和难忘的深情。

这两幅画面全由“春恨”二字连缀为一体。

三、合作探究:

1.上片词人是怎样将“春愁”写得缠绵深婉的?---手法

A.梦后酒醒。因怀念之深而以酒醉销愁,酒醉而有相见的美梦,梦虽美丽但却短暂,酒醒梦断后,楼台高锁、帘幕低垂,愈加孤寂-----景物描写,情景交融,烘托、渲染孤寂的心境。

B.去年春恨:“去年”“却来”,显见春恨非一朝一夕,而是由来已久,点出春恨之深长难销。

C.落花微雨。“落花”“微雨”,春芳已尽,伤逝之情油然而生。烘托、渲染。

D.双飞独立。无情的春燕尚且能够双宿双飞,而有情之人却只能落花微雨之中独立,反衬手法,以物衬人,孤寂伤感之情深化。

2.初见小蘋“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表面写小蘋的衣着与技艺,深层处还写出了什么?你能说说小蘋这个少女的美好形象吗?

“两重心字”暗指心心相印,“说相思”因害羞而以琵琶传相思之情,两情相悦。

形象:天真烂漫、娇美可人、温柔多情。

3.“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如何理解?

彩云既是写景也是写意,彩云常用来比喻美好而薄命的女子。明月传统意象也暗写分离。当时的明月今日仍在,而明月之下的彩云(人)却已不在,以“物是”衬“人非”,表达无尽的思念之情。在空寂之中仍旧是苦恋。

总结:这首词表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全词在怀人的同时,也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

四、作业布置

1、背诵《临江仙》

2、熟读《世纪金榜》P75“助读链接”

鹧鸪天

晏几道

教学目标:了解作品曲折深婉地表达情感的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阅读注解,掌握词意。

2.这首词在色彩使用上有何特色?

“彩袖”“玉钟”“颜红”“杨柳”“桃花”“银釭”,色彩艳丽。营造了美丽的爱情世界。

3.将词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勾画出来:当年——别后——今宵

4.这首词的内容表现了一对恋人的“爱情三部曲”,是哪三个过程:初盟,别离,重逢。

5.梳理词中起伏的怀感脉络:暗伏情感脉络:欢乐——愁苦——欢乐。

二、合作探究

1.上片中“初盟”的“盟”字是如何体现的?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二句,一着笔于对方的“殷勤”,一落笔于自身的“拚却”,既展现了二人初识时的特定情境,也披露了二人一见倾心、愿托终身之际的曲折心态。

伊人殷勤捧杯劝饮,却不仅仅是履行劝酒的职责,还欲借此暗通情意。而词人为报答她的款款深情,开怀畅饮,不惜一醉。双向的爱情交流,体现了“盟”字。

2.“舞低杨柳楼心月”运用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舞低杨柳楼心月”,借时间的推移,化静态为动态,从侧面表现出歌妓舞姿的曼妙、尽态极妍,歌声婉转,渲染欢乐气氛,独出机杼。

3.“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写“别后相思”有什么作用?

这三句写别后相思,以梦出之,是古诗词常用手法,本身没有什么新意。但是却为结尾两句的抒情作了非常有创意的铺垫:梦中相聚,醒后成空,感情凄苦;今宵真的相聚了,因往日美梦成空,反倒不敢相信了,害怕也如往梦一般,转眼又成虚想,因而只管将银灯相照,一时难以相信相聚成真。往梦常以为真,今宵成真,又以为梦中。看似违背常规,实则说明相思之深之苦,表现了一对眷恋至深的情侣久别重逢的那种惊喜交集、喜极转忧的特殊心态------ “曲折深婉”地表达相爱之情。

4.比较本篇与上篇(《临江仙》)在时序安排上的不同。

时间:当年——别后——今宵。由远及近的时间顺序

情事:初盟——别离——重逢。

三、总结晏几道词的特色:

1.生死不渝的苦恋与身世之感的渗入

小山词主要是表现对爱情的刻骨铭心的相思和生死不渝的追求,并把爱情当作一种纯精神性的追求。晏几道一方面借对爱情的追求来建立一个与现实生活截然不同的审美的情感世界,以消除现实人生中无法摆脱的孤独苦闷;另一方面,把自己辛酸不平的身世之感曲折地寄托在男女间的悲欢离合和女性的失意苦闷之中,既能一吐为快,又能不获罪于人。

2.如梦如幻的境界和语淡情深的风格:

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由于对爱情失落的追忆,晏几道常常建构梦幻以重温往日爱情的甜蜜。形成缤纷多姿的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

3.语淡情深的风格特色。

4.艳而不俗的异样风采。从语言的精度和情感的深度两个层面上把《花间集》以来的艳词小令艺术推到了极致。他在宗柳学苏之外,独树一帜,给北宋后期词坛增添了异样的风采。

四、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词

2.预习《清平乐》

清平乐

黄庭坚

教学目标:

1.理解黄庭坚在词作中流露出的惜春、恋春却不伤春的思想感情。

2.鉴赏这首词曲折新颖的结构、清奇的风格。

教学重难点:同上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朗诵、鉴赏、品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豫章、洪州为南昌旧称)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三宗之一。诗派成员多数学杜甫,宋末方回又把杜甫和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称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后擢起居舍人。绍圣初,新党谓其修史“多诬”,贬涪州别驾,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羁管宜州卒。

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早年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有《山谷词》又名《山谷琴趣外篇》。

二、写作背景:

所选是一首悼春词。词人少年得意,中进士,任校书郎,修撰神宗皇帝的“实录”,又以诗文受知于苏轼,并为江西诗派开山大师。

后因新党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晚年屡遭贬谪,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这首词写于被贬之时,词人借伤春悼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三、词的赏析:

1.“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词人为什么要寻找春的踪迹?结果如何?

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关键词在于“寂寞”。

“寂寞无行路”春天消失得无影无踪。惜春伤春之情寄寓其间。

2.“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表达词人强烈的留春情感,多么希望再回到往日春风得意之时,因此千呼万唤地招唤春天“归来”与词人“同住”。这里作者以人格化的手法,赋春天以生命。

3.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春无踪迹谁知?”这说得更明白、更令人失望。“留春,春不住”,春天依然无影无踪、无声无息地消逝了,它的踪迹谁又知晓呢?这多么令人惆怅、伤感啊!

但作者情绪马上一转,因为人虽不知春去了哪里,但整天在空中飞来飞去的黄鹂倒像是知道呢。

4.“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黄鹂用清脆圆转的歌声回答我,可谁能听懂它唱的是什么? 留给词人自己的,只是满腹的惆怅。

一阵风起,卷走那凋谢的蔷薇花瓣……句中所写之景已暗示初夏到来,晚春将逝。读至此处,读者方明白作者并非不知春去了哪里,只是惜春深情使他不忍心说破而已。

写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人终于无奈地认识到:春天,确实回不来了。

5.结合全词分析所使用的层深手法。

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知(假设希望)→春无踪迹(更加失望)→问取黄鹂(最后希望)→无人能解(彻底绝望)。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6.你认为本词构思中最有境界(趣味)的词句是哪些?请简单赏析。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欲唤春归来同住的奇想,有童稚的天真,唯其“稚”,故艺术地强化了诗意的穿透力。

向黄鹂询问,而黄鹂无语,且因风而逝。又一童话的联想,传达出一个永无答案之谜。暗示伤春的永无慰藉,表现出伤春是人类终极烦恼这么一个主题。

有情与无情的对立和童趣的想象与联想,是此作美学魅力的源泉;精心地捕捉形象并人情味地加以表现,是此作成功的奥秘。

四、词的特色:

1.平淡朴实,委婉含蓄。

2.构思新奇巧妙。

3.多转折而层层深入。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此词;

2.阅读《世纪金榜》P77-78“读写延伸”;

3.完成《课时作业本》P119

踏莎行

秦观

教学目标:

理解作者在词作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同上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朗诵、鉴赏、品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人论世:

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高邮人。少有才名,研习经史,喜读兵书。他长诗文,词更享有盛誉,被苏轼誉为“屈宋之才”,有《淮海集》。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余三人是黄庭坚、晁(cháo )补之、张耒lěi)。秦观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风格凄迷幽婉,清丽曲雅,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有《鹊桥仙》等。

二、写作背景:

北宋后期,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后,新旧两党激烈的争斗,由政见的不合,已发展为意气用事,甚至出于一己之私利,而互相倾轧,党同伐异。元祐间新党重新执政,苏轼因为旧党而坐罪,秦观受牵连同遭贬谪,他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酒税,最后又被人罗织罪名,贬徙郴(chēn )州,并削去了所有的官爵和俸禄。接二连三的贬官,少游内心的悲苦绝望可想而知。他来到郴州后写下了这首词,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谪居之恨,成为蜚声词坛的千古绝唱。

三、词的赏析:

1.翻译整首诗歌

夜雾如厚重的帷帘把楼台掩蔽,月亮迷失方向找不到渡口的痕迹。

我极目远望,桃源仙境你在哪里?怎忍受,孤寂的客馆在春日寒风中紧闭,

还有:杜鹃的哀啼,斜阳无声地落去……

驿站转给我友人馈赠的梅花,驿使捎来的是亲人的信息——如今却堆砌成无法数得清的离愁别绪。

郴江呵,你生来就围绕着郴山,为什么——竟向潇湘水流去?

2.上片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3.赏析“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1)“闭”有何妙处?

锁住了料峭春寒中的馆门,也锁住了那颗希冀的心灵。

一是衬托荒凉而又寂寞的环境;

二是逃避袭人的“春寒”,闭户不出;

三是妄图借此阻止进入耳鼓的杜鹃的哀啼。

(2)杜鹃啼血,象征着游子对家乡的思念

4.下片“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是如何抒情的?

用典。身为贬谪之人,仕途无望,有家难回。亲友的关切和安慰,使他追忆往昔生活,更痛省今时困苦处境,两相对比,引发思乡怀旧的离愁别绪和理想迷惘的惆怅凄凉。

每来一封信,词人就增加一层愁苦感伤,正是“梅花尺素无重数,此恨绵绵无绝期!

5.吴世昌《词林新话》认为,此词下片“砌成此恨无重数”,一“砌”字最见功力。说说你的理解。

(1)“砌”字在这里是“堆叠”之意。(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因为离别,那一封封书信仿佛成了一块块砖石,层层垒起,以至于达到“无重数”的极限。(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3)这种写法,不仅把抽象的微妙的感情形象化,而且也可使人想象词人心中的积恨也如砖石垒成,沉重坚实而又无法消解。(指出表达作用以及表达感情)

6.总结:这首词表达了作者被贬僻远之地后孤独、苦闷的心情。上片以写景为主,描写了词人贬谪郴州所望茫茫和居所环境的寂寞凄冷,景中含情,表现了他苦闷迷惘、孤独寂寞的情怀。下片以抒情为主,抒写了贬谪之后愁苦、孤独以及不满的心境。

四、布置作业:

1.背诵此词;

2.熟读《世纪金榜》P78“助读链接”

横塘路

贺铸

教学目标:

理解作者在词作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朗诵、鉴赏、品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博学强记,长于度曲。词多刻画闺情离思,也抒发怀才不遇之慨叹及纵酒狂放之作品。风格多样,情深语工。有《庆湖遗老集》、《东山词》。

二、注释

凌波:形容女子走路时步态轻盈。

横塘:在苏州南十时许。

芳尘:指美人的行踪。

锦瑟华年:比喻美好的青春时期。

琐窗:雕刻或彩绘有连环形花纹的窗子。

冉冉:流动的样子。

梅子黄时雨:四五月梅子黄熟,基间常阴雨连绵,俗称“黄梅雨”或“梅雨。”

三、译文

你的玉步不肯来到横塘,我只有目送你离去。但现在不知你与谁相伴,共度这花样的美好年华?在那修着偃月桥的院子里,朱红色的小门映着美丽的琐窗。只有春风才能知道你的归处。天上飞云在空中拂过,长满杜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隐若现。佳人一去而不复返,我用彩笔写下断肠的诗行。如果要问我的忧伤有多深多长,就像烟雨一川青草,就像随风飘转的柳絮,梅子黄时的雨水,无边无际。

四、赏析

1.上片中既有实写,也有虚写,请说明哪些句子是实写,哪些句子是虚写。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是实写。

“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是虚写。

2.“但”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留恋、遗憾之情。

3.设想美人的句子,表现了美人怎样的处境?最能表现这种处境的句子是哪句?

寂寞、美好年华虚度(迟暮)。“只有春知处”除了每年一度的春天能够探看一次,再也没有人知道了,写出女子所居处的幽深、寂寞。

4.词中化用了哪些前人的诗句和典故?

A.凌波

B.锦瑟

C.蘅皋

D.彩笔

5.赏析“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同絮,梅子黄时雨。”

A.用具体生动的景物表现了抽象的、无迹可寻和难以捉摸的细致情感,使这种情感转化为可见的、可闻的,因而是可信的事物,使读者可以从闲愁的形象中受到感染。

B.比喻新颖,不落俗套,作者也因此获得了“贺梅子”的雅号。兴中有比,不仅比闲愁之无尽,亦以兴身世之可悲。

C.连用三个比喻(博喻)来表现“闲愁”之多、乱、缠绵不断,十分生动,这是一个创举。

D.虚景实写。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此词;

2.预习《苏幕遮》

苏幕遮

周邦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朗读,体会词中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走进诗人情感,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诗意。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正值炎炎夏日,如果我们走到路边看到一枝荷花、一片清新的荷叶,会感到丝丝清凉,也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情思。历代文人咏荷诗词多不胜举,但周邦彦的《苏幕遮》清新淡雅,浑然天成,成为独步词坛的经典之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品味他的这首好词。

二、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7-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中国北宋词人,妙解音律,善于作词,羁旅愁思是他词作的重要题材,咏物也是周词的主要题材,周邦彦是继柳永之后北宋最有影响力的婉约派词人。周词语言富丽精工,音调和谐,讲究格律,被称为“词中老杜”,“词家之冠”。技法上成为婉约词的集大成者。

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

三、朗读诗歌

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注意停顿和节拍)

3.读出情感。(注意语气和情感的把握,词语的抑扬轻重,文句的舒缓起伏)

四、整体感知

1.从结构看,词的上下片分别侧重写什么?

明确: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2.词的下片抒情,抒发了一种什么情感?

明确:思乡之情

五、课堂探究(分析上片)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1.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

2.这些意象的前面后者后面有一个动词,请同学们找出。

3.这些动词很好的体现了景物的意境,请同学们赏析动词的作用?

4.王国维认为“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你如何理解这个评价?

(二)合作研讨

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

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明确:

1.沉香、鸟雀、初阳、荷叶、水面、风荷。

2.燎呼窥举

3.燎:烧,点燃沉香,驱赶室内湿热的暑气。

呼/窥:拟人的修辞手法

呼:充满人性化,表现了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

窥:把鸟儿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举:十分逼真的写出了荷叶雨后舒展而挺立于水面的勃勃生机,使人眼前浮现出绿荷的动态美。

4.(1)这两句词有一种简约的构图美。水面是水平的,“清圆”的荷叶及荷叶上的雨滴是圆的,而亭亭玉立的荷茎又是垂直的。这种几何图形般的简约构造,让读者过目不忘。

(2)这两句用词精炼,“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刻画得惟妙惟肖。一个“风”字,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随风轻轻摇动的姿色勾勒出来。“举”字最为人们称道,它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十分逼真的写出了荷叶雨后舒展而挺立于水面的勃勃生机,使人眼前浮现出绿荷的动态美。

找一个学生画出“雨后荷塘”图

上片小结:上片写景,词人用这些动词把它们生动的联系起来,整幅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清新自然,从容淡雅。

全班同学有感情的齐读上片

六、课堂探究(分析下片)

1.在这么美好的景物下,作者产生什么样的情思呢?哪些句子能够看出作者的这种情思?

明确:思乡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2.作者上片写荷花,下片直接写思乡,联系两片之间的感情纽带是哪个意象?

明确:风荷。词人的家在南方,可是他长期羁留京城,旅居他乡。看着眼前的荷塘美景,此时家乡的湖畔,必定也是“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景致。

词人从眼前的“风荷”想到了家乡,自然过渡到思乡之情。

3.欣赏“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明确:“五月渔郎相忆否?”对写法,反客为主

如果说前面的都是写实景,那么最后一句就转入了虚构的梦境描写。思乡情切,以致梦中飞渡,恍若回到故乡,与友人一起小楫轻舟畅游芙蓉浦了。

下片小结:全词以如梦如幻的乡愁乡梦结束。以虚写实,虚实结合。

全班有感情的齐读下片

4.深化主题

词中除了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外,还寄托了其他什么情感?(小组合作讨论)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回归自然的宁静生活的向往。

全班同学展开想象和联想,有感情朗读这首词。

总结:周邦彦这首词清新自然,以写雨后风荷为中心,抒发了深沉的思乡之情,成为咏荷的绝唱,我们再来看一首北宋柳永的《干草子》。

七、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苏幕遮》

2.完成《课时作业本》P120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默写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__________________。去年春恨却来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得小蘋初见,_________________。琵琶弦上说相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别后,忆相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犹恐相逢是梦中。

清平乐

春归何处,_______________。若有人知春去处,__________________。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踏莎行

雾失楼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堪孤馆闭春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驿寄梅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郴江幸自绕郴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横塘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但目送、芳尘去。__________________?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_____________________,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学高中语文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教师用书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经过许多词人艺术上的探索、实践,特别是苏轼的特殊艺术贡献,北宋后期的词作蔚为大观。填词的艺术技巧愈益成熟,浓郁的抒情色彩和精致的艺术表现使填词创作达到宋词的高峰。由于北宋后期文人比较注重个人感受,内容和形式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所以大开大阖的慢词就大行其道,而且有些词人自创曲调,抒发独特的感情。 在这一阶段,北宋词坛已经是名家迭出,如黄庭坚、晏幾道、秦观、贺铸、晁补之、周邦彦等,这一批被称为元祐词人的作家群,均“各尽其力,自成一家”(王灼《碧鸡漫志》卷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黄、晁二人师法苏轼而自成面目;秦观学柳永而又自辟新境;贺铸从唐诗中吸取养料,豪侠之气与绮丽柔情融为一体;周邦彦在音律、句法和章法上建立起严整的艺术规范,而另开一派。在他们的努力下,名篇荟萃,尤其是浓郁的抒情色彩和精致的艺术表现使填词创作达到了宋词的高峰。 本专题所选的都是北宋后期的词作,共六首: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堪称婉约词中的绝唱。在内容上,它写的是小山词中最常见的题材——对过去欢乐生活的追忆,并富有“微痛纤悲”的身世之感;在艺术上,它表现了小山词特有的深婉沉着的风格。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是晏幾道与一个相熟的女子久别重逢之作。词人与这个女子很熟悉,而且有爱怜之情,离别之后,时常思念,哪知道现在忽然不期重逢,又惊又喜,所以作了这首词。 《清平乐(春归何处)》一词是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作者在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无人能知时,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比有问无答更可叹。最后,鸟儿连“话”都不“说”,翻身飞走。在这番妙趣横生的抒写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 《踏莎行(雾失楼台)》一词是作者贬谪郴州时在旅店所写。词中抒写了作者流徙僻远之地的凄苦失望之情和思念家乡的怅惘之情。此词艺术上最佳处在于虚实相生,互为生发。上片以虚带实,下片化实为虚,以上下两结饮誉词坛。 《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一词的主旨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作者寄怀其所眷恋的一位女子之作,有人认为是借美人香草之辞抒发其所志不遂、孤寂自守、追求理想的远慕遐思。本词结句一向受人喜爱,历代传为佳句,贺铸也因此词而得名“贺梅子”。 《苏幕遮(燎沉香)》一词以咏雨后荷花为中心,表现思念故乡的情怀。词之上片描写盛夏晨景,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导学案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导学案 主备人:杜航 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北宋词风格特点及北宋诗词大家 (2)重点篇目欧阳修《踏莎行》、《蝶恋花》,范仲淹《苏幕遮》 预习案 ▲北宋词人▲ ▲(1)晏殊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汉族,抚州临川文港乡人。十四岁时就因才华洋溢而被朝廷赐为进士。之后到秘书省做正字,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升官做了集贤殿学士,仁宗至和二年,六十五岁时过世。主要作品有《珠玉词》。 晏殊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他能诗、善词,文章典丽,四六、书法皆工,而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他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他的词语言清丽,声调和谐,写景重其精神,赋于自然物以生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鹊踏枝》)、“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撼庭秋》)等佳句广为流传。他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词,大部分已散失,仅存《珠玉词》136首。他既是导宋词先路的一代词宗、江西词派的领袖,还是中国诗史上的一位多产诗人。《全宋诗》中收其诗160首、残句59句、存目3首。在《全宋文》中仅存散文53篇。 ▲(2)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作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他的文论和创作实绩,对当时以及后代都有很大影响。宋初,在暂时承平的社会环境里,贵族文人集团提倡的西昆体诗赋充斥文坛,浮华绮丽,并无社会意义,却曾风靡一时。为了矫正西昆体的流弊,欧阳修大力提倡古文。他自幼爱读韩愈文集,出仕后亲自校订韩文,刊行天下。 ▲(3)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唐宰相履冰之后。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 年(皇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也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词作,如《渔家傲》《苏幕遮》,苍凉豪放、感情强烈,为历代传诵。 ▲(4)张先,字子野,乌程人。他以登山临水、创作诗词自娱。词与柳永齐名,擅长小令,其词含蓄工巧,情韵浓郁。题材大多为男欢女爱、相思离别,或反映士大夫的闲适生活。一些清新深婉的小词写得很有情韵。 ▲(5)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字耆卿,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柳永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心作词的词人,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

唐诗宋词选读原文

唐诗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导学案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导学案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导学案 主备人:杜航 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北宋词风格特点及北宋诗词大家 (2)重点篇目欧阳修《踏莎行》、《蝶恋花》,范仲淹《苏幕遮》 预习案 ▲北宋词人▲ ▲(1)晏殊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汉族,抚州临川文港乡人。十四岁时就因才华洋溢而被朝廷赐为进士。之后到秘书省做正字,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升官做了集贤殿学士,仁宗至和二年,六十五岁时过世。主要作品有《珠玉词》。 晏殊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他能诗、善词,文章典丽,四六、书法皆工,而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他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他的词语言清丽,声调和谐,写景重其精神,赋于自然物以生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鹊踏枝》)、“念

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撼庭秋》)等佳句广为流传。他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词,大部分已散失,仅存《珠玉词》136首。他既是导宋词先路的一代词宗、江西词派的领袖,还是中国诗史上的一位多产诗人。《全宋诗》中收其诗160首、残句59句、存目3首。在《全宋文》中仅存散文53篇。 ▲(2)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作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他的文论和创作实绩,对当时以及后代都有很大影响。宋初,在暂时承平的社会环境里,贵族文人集团提倡的西昆体诗赋充斥文坛,浮华绮丽,并无社会意义,却曾风靡一时。为了矫正西昆体的流弊,欧阳修大力提倡古文。他自幼爱读韩愈文集,出仕后亲自校订韩文,刊行天下。 ▲(3)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唐宰相履冰之后。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 9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

教 案 年 月 日 南京市玄武区中小学教师备课活页 编号 课 题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课 型 诗歌欣赏 教学 目标 1、能初步了解北宋前期词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旨的艺术风貌。 2、能够对诗歌中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 3、理解并积累相关的文体、文学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鉴赏词的艺术特色,把握词人的感情。 教学 准备 (含 资料 辑录 或图 表绘 制)

板 书 设 计 ︵ 课 外 ︶ 作 业 设 计 教 后 记 编号南京市玄武区中小学教师备课活页

教和学的过程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语: 二、阅读鉴赏晏殊《破阵子?春景》 从可爱的少女到思亲的少妇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的自序中指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词作为一种文体,产生于唐代,繁盛于宋代,北宋初期以晏殊和欧阳修为代表的婉约词,有何特点,应作何评价呢?今天,我们共同研究探讨北宋初期的晏欧词。 (儿女情长,风云气短) 象征:从闺怨到伤己(报国无门) (一) 齐读:《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清明前为何选写梨花、清明后为何选写柳花? 春社在春分前后,据花信(花期)风,五日一信,春分依次三信,海棠、梨花、木兰;清明三信,依次为桐花、麦花、柳花。作者力图很准确地写出时令的特征。 “三四点”“一两声”是实写还是虚写? 看似实写,实为虚写。意在表现环境的幽静。 “巧笑”的句式有什么特点? “巧笑东邻女伴”是倒装句,调整以后为“东邻女伴巧笑”,东邻女伴笑得真好看呀。这是填词适应格律要求的需要。 下阕省略了那些内容? 下阕省略了两点内容:一是采桑女对话内容,“西邻女问东邻女:你为什么笑得如此开心?东邻女回答说”。二是采桑女斗草的过程描写。文笔简洁,手法巧妙。 笑何以从“双脸”生? “巧笑”的是东邻女,“斗草赢”的也是东邻女,所以,理当东邻女笑“笑从双脸生”。“双脸”的理解确实是问题。 “脸”这个字《说文》里未收,见于《集韵》《广韵》,“脸”即颊,“双脸”即双颊,“脸”也可解释为睑,双脸即双眼。笑从双眼生,表现东邻女确实发自内心地笑了。 也可以将前句看作东邻女与西邻女之间的对话,这样,就解释为两个少女的笑。 两段之间有什么关系?与作者有什么关系? 这首词是三首词里唯一一首有题目的词,题目概括了全词的主要内容。上下两阕扣题展开。上阕写自然景色,描写轻盈飞翔的春燕,缓缓飘落的梨花,星星点点的青苔,绿叶深处的莺啼,飘飘忽忽的柳絮,景物里透出细、小、轻、缓的心理感受,写出有名的“闲适宰相”的闲雅情趣。下阕写采桑少女,描述充满青春气息的乡间少女游玩嬉戏的场景,表现久居高位的作者偶尔流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专题教案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 一、学习目标 1.诗词阅读鉴赏的一般方法 2.北宋早期婉约词的特点及评价 二、学习过程设计 导语: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的自序中指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词作为一种文体,产生于唐代,繁盛于宋代,北宋初期以晏殊和欧阳修为代表的婉约词,有何特点,应作何评价呢?今天,我们共同研究探讨北宋初期的晏欧词。 请打开课本P61。 (一)阅读鉴赏晏殊《破阵子?春景》 齐读:《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清明前为何选写梨花、清明后为何选写柳花? 春社在春分前后,据花信(花期)风,五日一信,春分依次三信,海棠、梨花、木兰;清明三信,依次为桐花、麦花、柳花。作者力图很准确地写出时令的特征。 “三四点”“一两声”是实写还是虚写? 看似实写,实为虚写。意在表现环境的幽静。 “巧笑”的句式有什么特点? “巧笑东邻女伴”是倒装句,调整以后为“东邻女伴巧笑”,东邻女伴笑得真好看呀。这是填词适应格律要求的需要。 下阕省略了那些内容? 下阕省略了两点内容:一是采桑女对话内容,“西邻女问东邻女:你为什么笑得如此开心?东邻女回答说”。二是采桑女斗草的过程描写。文笔简洁,手法巧妙。 笑何以从“双脸”生? “巧笑”的是东邻女,“斗草赢”的也是东邻女,所以,理当东邻女笑“笑从双脸生”。“双脸”的理解确实是问题。 “脸”这个字《说文》里未收,见于《集韵》《广韵》,“脸”即颊,“双脸”即双颊,“脸”也可解释为睑,双脸即双眼。笑从双眼生,表现东邻女确实发自内心地笑了。 也可以将前句看作东邻女与西邻女之间的对话,这样,就解释为两个少女的笑。 两段之间有什么关系?与作者有什么关系? 这首词是三首词里唯一一首有题目的词,题目概括了全词的主要内容。上下两阕扣题展开。上阕写自然景色,描写轻盈飞翔的春燕,缓缓飘落的梨花,星星点点的青苔,绿叶深处的莺啼,飘飘忽忽的柳絮,景物里透出细、小、轻、缓的心理感受,写出有名的“闲适宰相”的闲雅情趣。下阕写采桑少女,描述充满青春气息的乡间少女游玩嬉戏的场景,表现久居高位的作者偶尔流露的人的天性真情。自然景色是青春少女的背景,青春少女增添自然春色的活力,二者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凭借文本,可以作出大致准确的解读。 通过描写美好的春景,表现作者对平静自由生活的向往。 小结:阅读鉴赏应依据文本 如何体现“格高韵远”的北宋词特点? “格高韵远”即格调高远,指北宋词的内容和形式在唐五代词基础上的发展。写女子是承袭唐五代词“艳词”之风,写清新活泼的采桑女是发展创新,体现格高韵远。 (二)阅读鉴赏欧阳修《踏莎行》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练习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练习 班级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别人评析这首词,认为开篇一个〝异〞字统领词的上阕。请简要分析词中的风景究竟〝异〞在何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概述燕然未勒的故事,并说说词中引用这一典故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甘草子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1)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 答: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张先 龙头舴航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月影。 (1)词中第一句的“竞”字和第二句的“并”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玉楼春(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本词上片是通过哪几个物象来表现〝风光好〞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人评论这首词时曾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是全词最传神的字眼。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做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阕即景抒情,“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专题教案全

学习目标: 1.北宋早期婉约词的特点及评价,能够对诗歌中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 2.学习《破阵子春景(燕子来时新社)》和《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并背诵。 学习重点:反复诵读诗词,从语言方面品评两首词的妙处。 学习难点:诗词鉴赏的切入点的选择;领会词人在诗词中抒发的委婉的感情。 一:课前准备: 作者简介: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是宋代著名的婉约派词人,景德中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谥元献。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晏词造语工七巧浓丽、音韵和谐、风流蕴藉、温润秀洁。原有集,已散佚,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的领袖,一代文宗,散文名列“唐宋八大家”。文风平易流畅,纡徐婉曲,富于情韵,对当时的浮艳诗风也有所革新。同时又是史学家,与宋祁同修《新唐书》,独力完成《新五代史》。欧阳修善论诗,他的《六一诗话》开了诗话这一新的文学形式,对后来的词话产生很大的影响。欧阳修也擅长写词,与晏殊齐名。其词主要内容与晏殊相仿,多写恋情相思、酣哥醉舞、惜春赏花之类,但雅俗并存、和婉细切。是北宋前期重要的词家之一,有《六一词》传世。 二:课堂活动 (一)、阅读鉴赏晏殊《破阵子春景》感知全词 1.自读上片,找出表时间的词。 明确:“新社”和“清明” 2.请划出本片中出现的重点意象。这么多的意象组成了一个含有作者主观感受的画面即意境,请你用5分钟的时间写出这一意境(描写出这一画面) 明确:学生只要说出包括“燕子、梨花、碧苔、黃鹂和飞絮”等主要意象,并语言通顺连贯即可(大意为“春暧花开,春光融融,春光明媚,燕语莺声,春天的美好和新鲜”等即可)。 3.清明前为何选写梨花、清明后为何选写柳花? 明确:春社在春分前后,据花信(花期)风,五日一信,春分依次三信,海棠、梨花、木兰;清明三信,依次为桐花、麦花、柳花。作者力图很准确地写出时令的特征。 4.“三四点”“一两声”是实写还是虚写? 明确:看似实写,实为虚写。意在表现环境的幽静。 5.“巧笑”的句式有什么特点? 明确:“巧笑东邻女伴”是倒装句,调整以后为“东邻女伴巧笑”,东邻女伴笑得真好看呀。这是填词适应格律要求的需要。6.下阕省略了那些内容? 明确:下阕省略了两点内容:一是采桑女对话内容,“西邻女问东邻女:你为什么笑得如此开心?东邻女回答说”。二是采桑女斗草的过程描写。文笔简洁,手法巧妙。 7.笑何以从“双脸”生? 明确:“巧笑”的是东邻女,“斗草赢”的也是东邻女,所以,理当东邻女笑“笑从双脸生”。 “双脸”的理解确实是问题。“脸”这个字《说文》里未收,见于《集韵》《广韵》,“脸”即颊,“双脸”即双颊,“脸”也可解释为睑,双脸即双眼。笑从双眼生,表现东邻女确实发自内心地笑了。也可以将前句看作东邻女与西邻女之间的对话,这样,就解释为两个少女的笑。 8.这个女子是什么样的? 明确:自然天真、纯洁无瑕、活泼聪明而调皮。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解读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 东明一中语文组邢新锋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诗词阅读鉴赏的一般方法 2.北宋早期婉约词的特点及评价 二、学习过程设计 如何体现“格高韵远”的北宋词特点? “格高韵远”即格调高远,指北宋词的内容和形式在唐五代词基础上的发展。写女子是承袭唐五代词“艳词”之风,写清新活泼的采桑女是发展创新,体现格高韵远。 导语: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的自序中指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词作为一种文体,产生于唐代,繁盛于宋代,北宋初期以晏殊和欧阳修为代表的婉约词,有何特点,应作何评价呢?今天,我们共同研究探讨北宋初期的晏欧词。 请打开课本。 (一)阅读鉴赏晏殊《破阵子"春景》 齐读:《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清明前为何选写梨花、清明后为何选写柳花? 春社在春分前后,据花信(花期)风,五日一信,春分依次三信,海棠、梨花、木兰;清明三信,依次为桐花、麦花、柳花。作者力图很准确地写出时令的特征。 “三四点”“一两声”是实写还是虚写? 看似实写,实为虚写。意在表现环境的幽静。 “巧笑”的句式有什么特点? “巧笑东邻女伴”是倒装句,调整以后为“东邻女伴巧笑”,东邻女伴笑得真好看呀。这是填词适应格律要求的需要。 下阕省略了那些内容? 下阕省略了两点内容:一是采桑女对话内容,“西邻女问东邻女:你为什么笑得如此开心?东邻女回答说”。二是采桑女斗草的过程描写。文笔简洁,手法巧妙。 笑何以从“双脸”生? “巧笑”的是东邻女,“斗草赢”的也是东邻女,所以,理当东邻女笑“笑从双脸生”。“双脸”的理解确实是问题。 “脸”这个字《说文》里未收,见于《集韵》《广韵》,“脸”即颊,“双脸”即双颊,“脸”也可解释为睑,双脸即双眼。笑从双眼生,表现东邻女确实发自内心地笑了。 也可以将前句看作东邻女与西邻女之间的对话,这样,就解释为两个少女的笑。 两段之间有什么关系?与作者有什么关系? 这首词是三首词里唯一一首有题目的词,题目概括了全词的主要内容。上下两阕扣题展开。上阕写自然景色,描写轻盈飞翔的春燕,缓缓飘落的梨花,星星点点的青苔,绿叶深处的莺啼,飘飘忽忽的柳絮,景物里透出细、小、轻、缓的心理感受,写出有名的“闲适宰相”的闲雅情趣。下阕写采桑少女,描述充满青春气息的乡间少女游玩嬉戏的场景,表现久居高位的作者偶尔流露的人的天性真情。自然景色是青春少女的背景,青春少女增添自然春色的活力,二者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凭借文本,可以作出大致准确的解读。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教案(苏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教案(苏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北宋前期詞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闲情和 离愁别恨为主旨的艺术风貌。 2、能够对诗歌中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 3、能够展开联想,驱驰想像,撰写文笔隽永的诗词意 境想像文。 4、背诵“燕子来时新社”、“庭院深深深几许”“碧 云天”“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四首词 教学重点:能够对诗歌中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北宋早期婉约词的特点及评价,能够对诗歌中佳妙 的炼字进行鉴赏。 2、学习并背诵《破阵子春景(燕子来时新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的自序中指出:“凡一代有一 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词作 为一种文体,产生于唐代,繁盛于宋代,北宋初期以晏殊和

欧阳修为代表的婉约词,有何特点,应作何评价呢?今天,我们共同研究探讨北宋初期的晏欧词。 二、相关词体知识 1、首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60。 2、请一同学朗读引语部分,划出表示北宋前期詞的特点的词句。 沿袭唐五代词的精神,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旨,体裁以小、中调为多。 (1)词的特点: 词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它的严格的格律和在形式上的种种特点,都是由音乐的要求而规定的。 词和诗在形式上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1)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如《菩萨蛮》、《水调歌头》、《沁园春》等,称为词调。词调表明这首词写作时所依据的曲调乐谱,并不就是题目。各个词调都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并且各不相同。(2)一首词大都分为数片,以分两片的为最多。一片即是音乐已经唱完了一遍。每首词分成数片,就是由几段音乐合成完整的一曲。(3)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都有它一定的格式。诗基本上是偶句押韵的,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4)句式长短不一。诗也有长短句,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时间:4.3 编号:21 姓名:班级:学号: 【学习目标】 1.掌握反衬、拟人、比喻等手法 2.通过体悟每首词的意象鉴赏诗词所反映的作者的感情倾向。 3.在深入领会每首词的意蕴的基础上,背诵全词。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在深入领会每首词的意蕴的基础上,背诵全词。 难点:通过体悟每首词的意象鉴赏诗词所反映的作者的感情倾向。 预习案 【课前自学与检测】(C级) 一、了解作者 1.晏几道,字叔元,号小山,为晏殊第七子,与其父合称“二晏”,有《小山词》。年轻时就失去了富贵子弟的生活,穷困潦倒。他性情耿介,纯真痴情。他的词多是描写生活没落的抑郁、往事的回忆与潦倒中的穷愁。其词风也一反其父的雍容气度,变为不事雕饰,一片真情,包含凄楚哀怨,具有浓厚的感伤情调。他的遭遇与南唐李煜有某些相同之处,故词风也颇为相近,但委婉过之而沉痛不及。他兼有其父的婉丽,却不如晏殊词的温润。 2.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他最重要的成就是诗,开创了“江西诗派”。其词流跌豪迈,较接近于苏轼,在词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诗论标榜杜甫,但是强调读书查据,以故为新,“无一字无来处”和“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 3.秦观,字少游,扬州高邮人。是“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之一,他早年多写爱情题材,著名的《鹊桥仙》借牛郎织女的故事歌颂纯真的爱情,其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佳句,脍炙人口。他后期的词主要抒写被贬谪中的情思和漂泊失意的愁苦,《踏莎行彬州旅舍》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它抒写了词人落魄异乡、孤独苦闷的情怀和对前途绝望的悲愤。秦观的词在艺术上有很大成就,他善于通过凄迷景色的描写,烘托伤感情结,情景交融,词境凄婉。它的词继承了李煜、二晏和欧阳修的婉约词风,与柳永词风相近,被人奉为“婉约之宗”。 4. 贺铸,字方回。他出身贵族,十七岁时在宫廷作右班殿值,后调外地任武职。四十岁后,曾任泗州通判等职。后退居苏州,自号庆湖遗老。他生性耿直,意气豪侠,渴望建功立业。因不肯屈节权贵,故久沉下僚,终生郁郁不得志。他有《东山词》传世,存词近三百首。他是苏轼以后较有创新的词人。他的词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以婉约为主,兼具豪放之作,并多有佳句。贺铸和秦观在宋词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秦观上承柳永,下启周邦彦;贺铸则是苏轼至辛弃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北宋后期词浓郁的抒情色彩和精致的艺术表现。 2.能对诗歌中的名句进行鉴赏。 3.能够通过对诗歌意境(境界)的体验、鉴赏,了解意境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 能够通过对诗歌意境(境界)的体验、鉴赏,了解意境的艺术魅力。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北宋后期是填词的艺术技巧,日益成熟的时代,在这一阶段,北宋诗坛已经是名家迭出,名篇荟萃,尤其是浓郁的抒情色彩和精致的艺术表现使填词创作达到了宋词的高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格高韵远的北宋词,来领略北宋后期词的格高韵远。 二.鉴赏《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1.学生齐读。 2.简介作者 晏几道(1030?—1106?),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能文善词,与其父齐名。其词受五代艳词影响而又兼“花间”之长,多抒写人生失意之苦与男女悲欢离合之情,以小令见长,工于言情,语言清新,曲折轻婉。。晚年家境中落,其词多感伤情调。有《小山词》。 3.学生对照注释,了解词的内容。 【注】梦醒时觉得人去楼空为孤寂困锁,酒醉醒来但见门帘低低下垂。去年春天离别的愁恨滋生恰巧又在此时。她想起凋残的百花中独自凝立,霏霏细雨里燕子双双翱飞。 记得与歌女小蘋初次相见,她穿着两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通过琵琶的弹奏诉说出自己的相思。当初想见时的明月如今犹在,它曾照着象彩云一样的小蘋回归。 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当为作者别后怀思歌女小蘋所作。词之上片写“春恨”,描绘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下片写相思,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况,表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 4.词之上片写“春恨”,描绘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词人选取了哪些景?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明确:楼台高锁,门帘低垂,百花落尽,独自凝立,细雨霏霏,燕子双飞。 宿酒方醒只见四周的楼台已闭门深锁;,那重重的帘幕正低垂到地。写眼前的实景,对偶极工,意境浑融。“楼台”,当是昔时朋游欢宴之所,而今已人去楼空。词人独处一室,在寂静的阑夜,更感到格外的孤独与空虚。企图借醉梦以逃避现实痛苦的人,最怕的是梦残酒醒,那时更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了。这里的“梦”字,语意相关,既可能是真有所梦,重梦到当年听歌笑乐的情境,也可泛指悲欢离合的感慨。 5. 词人为何会有这样的孤独与寂寞呢?

北宋词思维导图学道

学班:学簇:簇员号:姓名: 学材版本苏教版大单元主题“格高韵远”的北宋词学时总数 4 思维题目北宋诗初探导图学时 1 学道编号222004 年级备课组高二编制学师吉跃芳审核学师吉跃芳 单元重点难点重点:初步了解北宋前期词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旨的艺术风貌。 难点:能够对诗歌中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能够展开联想,驱驰想象,撰写文笔隽永的诗词意境想象文。 单元学习目标1. 初步了解北宋前期词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旨的艺术风 貌。 2.了解晏殊、欧阳修、范仲淹、柳永等名家创作的基本情况。 3.重点赏析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苏幕遮(碧云天)、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4.培养鉴赏佳词妙句的能力 5.培养规范答题的习惯。 自学平台资源说明资源 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de7634763.html,/view/27b97c33a32d7375a417809b.html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百度文库) 碎片 讲解 北宋词沿袭唐五代词的精神,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旨,体裁以小、中调为多。 从真宗后期1009年到宋仁宗1063年。澶渊之盟换来长期的和平,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 词迅速发展起来。 首先是出现了大量的词人,有柳永、张先、晏殊、欧阳修等大家为代表,又有范仲淹、王安石等成就特殊的词人;其次是词的数量大增,仅柳永就有近二百首词,晏殊有一百三十余首,晏几道更是多达二百六十余首,其余的词人也大多是十几首到几十首不等。同时,词的思想内容有所开拓,词风有所转变,各个方面都开始了尝试。 柳永是北宋的第一个专业词人。柳永,字景庄,初名三变,一生不得志,只做过县令、盐场大使、屯田郎一类的官,整日出入青楼,饮酒作乐,最后潦倒而死。作为一个落魄的文人,柳永显然没有苏轼那种豪放豁达的胸怀,所以他的词也显得有点“落魄”。柳永的词虽然在题材内容上并无大的突破,但他对词的贡献却是巨大的。 首先,柳永率先大量创作慢词,增加了许多新调,改变了唐五代以来小令一统词坛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平分秋色,齐头并进,这是柳永对词的最大的贡献。 其次,柳永是继南唐李煜之后进一步把词的抒情趋向朝着自我的内心世界回归,不再做旁观者的描述,而是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情,情真意切。这是柳永的另一个重大贡献。 此外,柳永注重追求通俗化、市民化的审美效应,适应普通民众的审美趣味和消费特点,也是柳永对词的贡献。 晏殊和欧阳修是北宋词坛的大家。晏殊生于991年,欧阳修生于1007年,虽然二人年龄相差近二十岁,但一个是太平宰相,一个是朝中重臣,经历相似且有师生关系,所以他们的词作风格有着极大的相似,词史上合称“晏欧”他们都继承了晚唐五代柔婉的词风,但摒除了那种

18 19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历经唐五代的蕴积,词发展到北宋前期,一方面创作日趋成熟,并使其自身日益成为文坛的一种主要抒情创作形式;一方面受唐五代词的影响,在风格和内容方面沿袭了唐五代词的精神,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闲愁和离情别恨为主旨,形成了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的令词和以柳永为代表的慢词相继风靡天下的局面。宋初词人大都高官厚禄,生活舒适,没有唐末五代文人的家国濒临困境之压抑和绝望。所以,宋初的词别具一种雍容富贵的气派、平缓舒徐的节奏、雅致文丽的语言。晏殊之高远、欧阳修之疏俊,皆为后辈雅词作家所景仰和承继。而继晏、欧令词而起的柳永慢词,在内容上以羁旅行役、离情别绪为主要题材,在形式上善铺叙,能点染,有层次,有波澜,进一步丰富了宋词的体制,开拓了宋词的内容范围和表现领域。与柳永齐名的张先,更是以“韵高”为胜。这种小令、 慢词并驾齐驱、双峰并峙的局面和以“韵高”为上的艺术品格和追求,既丰富了北宋前期词坛,又为“格高韵远”的北宋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专题选了六首代表性词作,充分体现了宋初词风“格高韵远”的特点。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写的是古代闺阁中少女们春天生活的一个片段。作者用写生的笔法,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仕女图,景色鲜明,人物生动,充满着青春的欢乐气息。 +《踏莎行(候馆梅残)》写的是一个旅人在征途中的感受。上片写男性行人途中所见所感,下片写旅人想象中的女性居者对他的怀念。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细腻地描写了封建社会上层的一个深闺思妇的愁苦心情,它以曲折深远的意境与摇曳荡漾的情思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苏幕遮(碧云天)》上片写景,表现了秋天寥廓苍茫、衰飒零落的特点。下片写羁旅愁思,悲伤感人,全词过渡自然,衔接紧严,写景、抒情浑然一体。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上片写人之愁闷无聊,由午及晚;下片则写晚景,转承自然得体。这首词是作者临老伤春之作,与词中常见的少男少女的伤春不同,其中包含了作者在那种黑暗时代被迫无所作为的愤惋。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是一首写别情的词,上片以空阔、苍凉之景,有力地烘托了出行人漂泊流离的困苦与孤独;下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更为深切地抒发了思归之情。总之,这首词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 1 ?初步了解北宋前期词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闲情和离愁别绪为主旨的艺术风貌。 2?了解北宋词人对词的发展和突破,把握婉约词的特点。 3.鉴赏本单元词作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 4.培养阅读宋词的兴趣,逐步提高文学素养。

[VIP专享]格高韵远的北宋词导学案

★次要篇目自主学习★ ★晏殊《破阵子?春景》 这是一首清新活泼的作品,具有淳朴的乡间泥土气息。上阕写自然景物。“燕子”、“梨花”、“碧苔”、“黄鹏”、“飞絮”,众多意象秀美明丽,足见春色之娇人。下阕写人物。“巧笑”已闻其声,见其容;“逢迎”更察其色,观其形。“疑怪”两句通过观察者心理活动,用虚笔再现“女伴”的生活细节,将村姑的天真可爱一笔点到,与上阕生气盎然的春光形成十分和谐的画面美与情韵美。“笑从双脸生”一句特写,收束全篇。此词通过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 全词纯用白描,笔调活泼,风格朴实,形象生动,展示了少女的纯洁心灵。 ★张先《天仙子》 此词为临老伤春之作,为张先词中的名作。全词将作者慨叹年老位卑,前途渺茫之情与暮春之景 有机地交融一起,工于锻炼字句,体现了张词的主要艺术特色。 上片起首三句写作者本想借听歌饮酒来解愁。但他家里品着酒听了几句曲子之后,不仅没有遣愁,反而心里更烦了。于是吃了几杯闷酒之后便昏昏睡去。一觉醒来,日已过午,醉意虽消,愁却未曾稍减。冯延巳《鹊踏枝》:“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同样是写“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 兮奈老何”的闲愁。只不过冯是酒阑人散,舞休歌罢之后写第二天的萧索情怀,而张先则一想到笙歌散尽之后可能愁绪更多,所以根本连宴会也不去参加了。四、五两句反用杜牧诗句:“自悲临晓镜,谁与惜流年?”,以“晚”易“晓”,主要于写实。小杜是写女子晨起梳妆,感叹年华易逝,用“晓”字;而此词作者则于午醉之后,又倦卧半晌,此时已近黄昏,总躺那儿仍不能消愁解忧,便起来“临晚镜”了。这 个“晚”既是天晚之晚,当然也隐指晚年之晚,此处仅用一个“晚”字,就把“晚年”的一层意思通过“伤流景”三字给补充出来了。 下片从动态方面写词人即景生情,极富空灵之美。作者未去参加府会,便趁暮色到小园中闲步, 借以排遣从午前一直滞留心头的愁闷。天很快就暗下来了,水禽并眠池边沙岸上,夜幕逐渐笼罩了大地。这个晚上原应有月的,不料云满夜空,并无月色,既然天已昏黑那就回去吧。恰这时,起风了, 刹那间云开月出,而花被风所吹动,也竟自月光临照下婆娑弄影。这就给作者孤寂的情怀注入了暂时 的欣慰。 此词闻名于世的主要原因还是善于炼字。作者词中正是通过“花弄影”开拓了美的境界,使全词为 之生辉。 ★柳永《八声甘州》 此词抒写羁旅悲秋,相思愁恨,大约作于游宦江浙时。上片写景。以暮雨、霜风、江流描绘了一 幅风雨急骤的秋江雨景:“潇潇”状其雨势之狂猛;“洒江天”状暮雨铺天漫地之浩大,洗出一派清爽秋景。“霜风凄紧”以下写雨后景象:以关河、夕阳之冷落、残照展现骤雨冲洗后苍茫浩阔、清寂高远的江天境象,内蕴了萧瑟、峻肃的悲秋气韵。而“残照当楼”则暗示出此楼即词人登临之地。“是处”二句写“红衰翠减”的近景细节,词人情思转入深致低回,以“物华休”隐喻青春年华的消逝。“长江水”视野转远,景中见情,暗示词人内心惆怅、悲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为由景入情的过渡,引发下片抒情。“不 忍登高”乃是对登楼临远的反应,词人便层层揭示“不忍”的原因:一是遥望故乡,触发“归思难收”;二是羁旅萍踪,深感游宦淹留;三是怜惜“佳人凝望”,相思太苦。层层剖述,婉转深曲,特别是“想佳人”,揭示出“不忍”之根,更悬想佳人痴望江天,误认归舟的相思苦况;不仅如此,还转进一层反照自身,哀怜佳人怎知我此刻也在倚栏凝望!这篇《八声甘州》,早被苏东坡巨眼识得,说其间佳句“不减唐人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巩固训练·提能力 一、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问题。 御街行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1.请简要分析上片景物描写的特点。 答: 2.有人认为“寒声碎”的“寒”“碎”两字用得极妙,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答: 3.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其抒情手法。 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 乙卯吴兴寒食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4.词中第一句的“竞”字和第二句的“并”字各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 5.全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归朝欢 柳永 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路遥山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①双桨,尽是利名客。 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②诚何益。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注】①只轮:代指车。②梗:草本植物的枝茎。 6.这首词上阕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词意简要赏析。 答:

7.词的下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答: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青门引 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8.从意象入手分析这首词的意境。 答: 9.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择其较主要的一种,试赏析其表达效果。 答: 二、名句默写 1.碧云天,黄叶地。,。(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2.芳草无情,。(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3.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4.酒入愁肠,。(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5.沙上并禽池上暝。。(张先《天仙子》) 6.渐霜风凄惨,,。(柳永《八声甘州》)

2015高二语文专题检测八《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2015高中语文专题检测八“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苏教版选修 《唐诗宋词选读》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雨横.(hénɡ)风狂三月暮 B.黯乡魂,追旅思.(sī) C.往事后期空记省.(xǐnɡ) D.争.(zēn)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答案 C 解析A项“横”应读hènɡ;B项“思”应读sì;D项“争”应读zhēnɡ。 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采桑径里逢迎 ..逢迎: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B.楼高莫近危阑 ..倚危阑:高楼上的栏杆 C.夜夜除非,好梦 ..留人睡好梦:指回家欢聚的梦 D.渐霜风凄惨 ..凄惨:寒冷逼人 答案 A 解析逢迎:相逢,相遇。 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巧笑 ..东邻女伴巧笑:美好的笑 B.伤流景 ..流景:流动的景象 C.游冶 ..处游冶:游乐 D.雨横.风狂横:放纵,凶暴 答案 B 解析应为“如流水般消逝的光景”。 4.下面对宋词内容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通过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表现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表现了生活的美好。 B.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上片重写情,下片重写景,以生动的形象、清浅的语言,含蓄委婉、深沉细腻地表现了闺中思妇复杂的内心感受。

C.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通过写一天中由朝至暮、由暮至夜的感触,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晚景凄凉的沉重、孤寂的心情。 D.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 答案 B 解析上片写行者忆家,下片写闺妇怀人。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八声甘州”,简称“甘州”,唐边塞曲,后用为词牌。因全词共八韵,故称“八声”。 B.张先,字子野,乌程人。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反映。语言工巧。 C.柳永,人称“柳七”、“柳三变”,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他擅长写小令、慢词。 D.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杰然可观。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词则突破五代词的绮靡风气。 答案 C 解析他只擅长写慢词。 6.把下面4句话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并在括号中填入一组关联词语,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词至柳永,体制始备。柳永(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 ②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③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 ④即变“雅”为“俗” 答案③①④②关联词:不仅(不但)、而且。 7.仿照例句,另选择两位不同的诗人再造两个句子,句式基本相同,字数大体相同。 例句:柳永在寒蝉骤雨后的都门外,吟咏过婉约派诗词最为经典的篇章,“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尽显其感情的缠绵与悱恻。 答案苏轼于大江明月下的赤壁,唱响了豪放派诗词最为雄壮的乐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尽显其人生的旷达与洒脱。 杜甫在风急猿啸下的夔州,抒写了现实主义诗歌最为杰出的诗篇,“万里悲秋常作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