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锈油安全告知卡

防锈油安全告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示牌

名称:防锈油

类别:易燃液体

危险性分级:3级

防护措施分级:3级警示标识

警告词:有毒,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危险性:有毒,易燃、有爆炸危险。

特性:沸点(℃):190 引燃温度(℃):170

相对密度:(水=1):无资料

健康危害:主要作用欲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共济失调。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泄漏处理:切断火源。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堵漏,切断泄漏源。禁止泄漏物进入受限制的空间(如下水道等),以避免发生爆炸。用沙土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在保证安全的情况就地焚烧。

应急电话:厂值班室3106 厂消防队6173 生产科安全环保室6268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一) 危化品易燃易爆禁止携带火种且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保障健康和安全 乙醇(工业酒精)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 引起兴奋,随后抑制。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 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 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 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 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 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 动、震颤、恶心等。长期酗酒可引 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 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 神病等。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 燥、脱屑、皱裂和皮炎。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114.1 沸点(℃):78.3 相对密度(水=1):0.79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1):1.59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 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 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 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 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 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 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皮肤接触】脱掉所有被污染衣服,用清水彻底清洗被污染的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部至少15MIN。就医。 【不慎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万一患者出现呕吐现象,请保持 呼吸道系统畅通、干净。如果患者呼吸困难,请立即采取吸氧治疗或人 工呼吸。 【不慎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就医。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 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 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 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 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 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 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 膜液(异丙醇)【健康危害】接触高明度蒸气出现 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喉 刺激症状。口服可致恶心呕吐、腹 痛腹泻、倦睡昏迷甚至死亡。长时 间皮肤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皱裂。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有刺激 性。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88.5℃ 沸点(℃):80.3℃ 相对密度(水=1):0.79 饱和蒸气压(kPa):.40(20℃)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 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皮肤接触】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MIN就医。 【不慎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请保持呼吸道系统畅通。如 果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人工呼吸,就医。 【不慎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就医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 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 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 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

GB化学品安全周知卡模板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空白文档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 化学品英文名称: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代码: 产品推荐用途: 产品限制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信息: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事故响应: 安全储存: 废弃处置: 物理化学危险: 健康危险: 环境危害: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混合物□ 危险组分浓度,% CAS No.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食入: 接触该化学品的主要症状和对健康的影响: 对施救者的忠告: 医生的特别提示: 及时的医疗护理和特殊的治疗: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特别危险性: 特殊灭火方法: 保护消防人员的防护装备: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环境保护措施: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防止发生次生危害的预防措施: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 储存: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监测方法: 生物限值: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方法: 呼吸系统防护: 手防护: 眼睛防护: 皮肤和身体防护: 特殊防护措施: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气味: pH 值:熔点/凝固点(℃):沸点、初沸点和沸程(℃):闪点(℃): 爆炸上限%(V/V):爆炸下限%(V/V):蒸气压(KPa):蒸气密度(空气=1):相对密度(水=1):溶解性: 辛醇/水分配系数:自燃温度(℃): 分解温度(℃):气味阈值: 蒸发速率:易燃性: 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a):

种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目录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易燃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 码及CAS 号 乙醇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114.1 ℃ 沸点:78.3 ℃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 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接触后表现 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 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 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浓度 MAC (mg/m 3 ): 未制定标准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峡江县消防队 峡江县人民医院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消防队:119 危险性类别 易燃 有毒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 码及CAS 号 丙酮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94.6 ℃ 沸点:56.5 ℃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接触后表现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 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MAC (mg/m 3):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峡江县消防队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危险性类别 易燃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 码及CAS 号 四氢呋喃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108.5 ℃ 沸点:65.4 ℃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与酸类接触能发生反应。与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反应剧烈。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 火源会着火回燃 接触后表现 本品具有刺激和麻醉作用。吸入后引起上呼吸道刺激、恶心、头晕、头痛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能引起肝、肾损害。液体或高浓度蒸气对眼有刺激性。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因脱脂作用而发生皮炎。 。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乙炔、氧气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危化品易燃易爆禁止携带火种且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保障健康和安全名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应急处理注意防护 氧气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 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 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 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 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 肺水肿、窒息。吸入的氧浓度在80% 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 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 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 竭而死亡。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 沸点(℃): 相对密度(水=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 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 能氧 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 (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 性的混合物。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不慎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给输氧。人工呼吸。就医。 【不慎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 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 般作业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 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 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 护。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 乙炔气【健康危害】具有弱麻醉作用。急 性中毒:接触10~20%乙炔,工人 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吸入 高浓度乙炔,初期兴奋、多语、哭 笑不安,后眩晕、头痛、恶心和呕 吐,共济失调、嗜睡;严重者昏迷、 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 不齐。停止吸入,症状可迅速消 失。【活性反应】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 烈的化学反应。能与铜、银、汞等 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质。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119kPa 沸点(℃):-83 相对密度(水=1): 饱和蒸气压(kPa):4053(℃)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 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能发 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能与Cu、 Ag、Hg等化合物生成爆炸性化 合物。 【急救措施】吸放: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呼吸困难 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皮肤接触:脱去并 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接触液化气体,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注 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 识,注意自身防护。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 沫、二氧化碳、干粉。 【泄漏应急处置】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 散尽,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 服。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 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 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身体防护措施】 高浓度环境中,佩带供气式呼吸 器、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在 一般环境下作业不需特殊防护。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 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 人监护。 附注:【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安全距离】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3022-2008) 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应小于5 m,两者与动火作业地点不应小于10 m,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海盐县公安局消防大队海盐县人民医院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火警119 急救120 盗警11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车间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氯气 暂存量 管理责任人 监督责任人 第类有毒气体 ●熔点(℃):,沸点(℃):, 相对密度(水1):;(空气1): 蒸汽压:505kPa (℃) ●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健康危害:本品侵入人体的途径为吸入。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氧气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 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 潜水员深潜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若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微血管阻塞,发生“减压病”。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吸入本品后,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就医。 ●危险特性:本品一般储存于高压容器内,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灭火方法为,本品不燃,要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化学防护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 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 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容器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防护措施 厂应急办: 急救:120 火警:119 操作注意事项 健康危害 警 告 理化特性 急救措施 危险特性 泄漏处置

国际化学品安全卡(中文)

国际化学品安全卡的简介 《国际化学品安全卡》(ICSC)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国际劳工组织(IL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合作机构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IPCS)与欧洲联盟委员会(EU)合作编辑的一套具有国际权威性和指导性的化学品安全信息卡片。卡片扼要介绍了2000多种常用有毒化学物质的理化性质、接触可能造成的人体危害和中毒症状、如何预防中毒和爆炸、急救/消防、泄漏处置措施、储存、包装与标志及环境数据等数据,供在工厂、农业、建筑和其他作业场所工作的各类人员和雇主使用。卡片涵盖的化学品代表性强,具有优先控制的必要性。列入卡片名单的化学品大多是具有易燃、爆炸性及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毒性或潜在危害的常用危险化学品。 国际化学品安全卡的主要内容 ICSC共设有化学品标识、危害/接触类型、急性危害/症状、预防、急救/消防、溢漏处置、包装与标志、应急响应、储存、重要数据、物理性质、环境数据、注解和附加资料14个项目。 化学品的标识数据提供了一种化学物质的UN编号、CAS登记号、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号(RTECS)、欧盟编号(EC)和中英文化学品名称,卡片数据库(中文版)还提供了中国危险货物编号等信息,供使用者检索查询ICSC数据。 国际化学品安全卡与GHS的关系 化学品安全卡是一个动态危险化学品信息数据库,每年更新两次,所收录化学品数量在逐年增加。自2007年起IPCS编制的新卡片中开始提供该化学品的GHS相关内容,包括警示词(信号词)、图形符号和危险说明,出现在“包装与标志”部分。截止到2012年上半年最新更新,已有262种化学品安全卡增加了GHS内容。 与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SDS)的区别。SDS包括16项信息: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2.危险性概述;3.组成/成分信息;4.急救措施;5.消防措施;6.泄露应急处理;7.操作处置与储存;8.接触控制/个体防护;9.理化特性;10.稳定性和反应性;11.毒理学信息;12.生态学信息;13.废弃处置;14.运输信息;15.法规信息;16.其他信息。国际化学品安全卡(ICSC)包括14项信息,SDS和国际化学品安全卡都是传递化学品安全信息的信息文件,它们的主要数据项内容是相同或相近的,只须按照有关要求和对照数据项,即可从中选出编制MSDS的适用数据。 但是SDS和ICSC两者也存在明显差异。 首先,编制者和对数据的要求有所不同。SDS是由化学品生产企业自己编制的一种化学品数据的存档管理文件。而ICSC是由联合国组织有关机构编制的一种具有国际权威性化学品指导性信息文件。鉴于人力和信息资源的限制,任何企业编制的MSDS在数据科学完整性、可靠性上都难以达到ICSC的水平。而且MSDS要求的数据层次多,在许多情况下,对于车间一级和普通化学品使用者来说,SDS在技术上可能显得过于复杂,内容过多,而ICSC内容简洁,易懂易记,更适合车间操作人员和普通用户使用。 其次,SDS是针对一种化工产品的,它既可以是一种化学物质,也可以是一种化学混合物或制剂,而ICSC则是表述一种纯化学物质信息的卡片。国际化学品安全卡和SDS可以看成是相互补充的两种信息资源。如果能将两者结合起来使用,则会收到更大更好的效果。

常用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常用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1、硫酸 2、硫酸二甲酯 3、氢氧化钠 4、甲苯 5、2,4-二硝基氯化苯 6、氯气 7、液氨 8、硫氢化钠 9、甲硫醇 10、硫 11、盐酸 12、溴素 13、硝酸 14、乙醛肟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可燃中毒危险性标志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苯胺ANILNEC6H5NH2CAS号:62-53-3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6沸点(℃):184相对密度(水=1): 1、02饱和蒸气压(Pa):40(20℃)危险特性燃烧时生成有毒和腐蚀性气体(一氧化碳)加热高于190℃时该物质分解成有毒和腐蚀气体(亚硝气体)该物质是弱碱能与强氧化剂反应导致火灾和爆炸,该物质对眼睛有刺激性,可能对血液和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作用,可能对肝、肾、脾和血液发生作用,导致生成正铁血红蛋白。接触后表现吸入后嘴唇或指甲发青,头昏,头痛,痉挛,极度麻木,心率增加,经皮肤微量吸收,眼镜接触后发红,疼痛,视力模糊,误食后腹痉挛,皮肤发青,腹泻,黄疸。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上;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就医。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

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惰性吸收剂吸收残液。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泵转移到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身体防护措施浓度MAC(mg/m3)0、1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消防队:119人民医院:120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盘锦市消防队盘锦市人民医院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及CAS号乙醇ETHANOL(ANHYDROUS)CH3CH2OHCAS号:64-17-5危险性类别火灾爆炸危险性标志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117沸点(℃): 78、5相对密度(水=1)0、79饱和蒸气压(kPa): 5、33(20℃)危险特性蒸汽和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强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火灾和爆炸。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用水冲洗。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冲洗后就医。吸入: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休息就医。食入:漱口,并给予医疗护理。接触后表现吸入后咳嗽、头昏、迟钝、头痛,皮肤接触会发红,眼睛接触会发红头痛,误食后会头昏、迟钝、头痛。身体防护措施泄漏应急处理将溢漏液收集于密闭容器内,用大量水冲掉残液。浓度MAC(mg/m3):0 、5[皮]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消防队:119人民医院:120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盘锦市消防队盘锦市人民医院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易燃危险性标志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AS码甲醇METHANOLCH3OHCAS号:67-56-1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95沸点(℃):65相对密度(水=1):0、79蒸气压(kPa): 12、3(20℃)危险特性蒸汽和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会发生爆炸,加热时分解成一氧化碳和甲醛,与氧化剂剧烈反应,引起火灾和爆炸,侵蚀铅和铝。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上;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就医。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接触后表现吸入后呼吸道灼热感,头昏,头痛,恶心,神智不清,皮肤可能吸收发红,眼睛接触发红,疼痛,误食后头昏,头痛,气促,神志不清,呕吐。身体防护措施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

安全风险告知卡

安全风险告知卡(2020年度)

冲压组安全风险告知卡冲压机安全风险告知卡 冲压机安全风险告知卡

13.禁止疲劳工作、酒后上岗; 14.保持作业场地及环境光线充足; 15.机械设备定期维护保养; 16.检修前对设备进行断电、验电后,并悬挂“正在检修、禁止合闸”警示 标志; 17.操作人员按操作规程作业; 18.作业人员按要求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19.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主要应急措施1.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立即切断电源,抢救伤员,对伤员进行包扎、止血、止痛、消毒、固定等临时措施,防止伤情恶化。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头底脚高的卧位。或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2.一旦发生触电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不导电物体或绝缘材料使触电人员尽快脱离带电体。人员切勿直接接触触电伤员。立即封锁现场,禁止其他人员进入。同时立即关闭电源,检查伤员全身情况,心跳停止时进行心肺复苏。同时拨打 120急救电话,并送往医院。 3.发生火灾事故后在岗员工应就近使用消防器材在第一时间灭火,以先抢救伤员为主,并向上风口进行疏散,疏散时要弯腰使头部尽量接近地板,必要时应匍匐前进,避免呛烟和中毒。 安全标识 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精密冲压机安全风险告知卡 精密冲压机安全风险告知卡

16.检修前对设备进行断电、验电后,并悬挂“正在检修、禁止合闸”警示 标志; 17.操作人员按操作规程作业; 18.作业人员按要求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19.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主要应急措施1.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立即切断电源,抢救伤员,对伤员进行包扎、止血、止痛、消毒、固定等临时措施,防止伤情恶化。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头底脚高的卧位。或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2.一旦发生触电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不导电物体或绝缘材料使触电人员尽快脱离带电体。人员切勿直接接触触电伤员。立即封锁现场,禁止其他人员进入。同时立即关闭电源,检查伤员全身情况,心跳停止时进行心肺复苏。同时拨打 120急救电话,并送往医院。 3.发生火灾事故后在岗员工应就近使用消防器材在第一时间灭火,以先抢救伤员为主,并向上风口进行疏散,疏散时要弯腰使头部尽量接近地板,必要时应匍匐前进,避免呛烟和中毒。 安全标识 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危险化学品危害告知牌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易燃 有毒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码及码 甲苯 C7H8 号:108-88-3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94.9 沸点(℃):110.6 相对密度(水=1):3.14 饱和蒸气压():4.89(30℃) 危险特性 本品蒸气与空气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强烈震动会引起燃烧爆炸;遇易 燃物、有机物会引起爆炸;触及皮肤有强烈 刺激作用而造成灼伤;有麻醉性或其蒸气有 麻醉性;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燃。 接触后表现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 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 高浓度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 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 心、胸闷等症状;重症可有躁动、抽搐, 昏迷。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吸入: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就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到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浓度 (3):100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消防中心 医院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县消防队:119 县人民医院:120 现场急救措施 :立即脱去所污染的衣服,用肥皂 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就 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双氧水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Hydrogen peroxide 双氧水 H2O2 无色透明液体 最大存储量 有微弱的特殊气味 50t 有害液体,对人体有害! ● 本品助燃,具强刺激性 ● 口服中毒 ● 与无机化合物接触迅速分 解,放出大量热跟氧 ● 受热、撞击作用下易产生爆 炸 ●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 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 超过30℃。 ● 应与活性金属粉末分开存 放,切忌混储。 ● 保持容器密封。 ● 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 ● 切断泄露源,喷水冷却容器 直至灭火结束。 ● 所用灭火剂雾状水、干粉、 砂土。 ●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式防毒面具,穿防化服。 ●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 ● 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汽泄露到工作场所 ● 避免与活性金属、粉末接触。 ● 皮肤接触:脱去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的清水 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措施 部门责任人:李新威 现场责任人:金耀连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公司安全科: 车间联系人电话: 危险性 储运要求 泄漏处置 急 救 灭火方法 危 险

漯河科瑞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1目的 为指导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规范本公司的危险源管理,保证公司的安全生产,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内的重大危险源管理。 3 职责与分工 主管部门:生产部、仓储部、安全科。负责指导本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工作。 相关部门:公司各部门、各车间。负责本部门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管理工作。 4 内容与要求 4、1 重大危险源辩识 重大危险源:指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0-2009 4、2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4、2、1 公司聘请具有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并根据评估结论、意见进行改进,保证重大危险源单元处于良好的安全状态。

化学品安全周知卡(氧气)

化学品安全周知卡Chemical Safety Know-How Card 化学品名称Chemical Name危害信息Hazard Information 氧气oxygen 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One of the basic elements of combustion and explosion of combustibles and combustibles, which can oxidize most active substances and form explosive mixtures with inflammables. 危险性标志Hazard Symbol安全措施Safety measures 助燃剂Combustion aid 储存于通风、阴凉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度不宜超过30度,应与易燃物分开存放。 Store in a ventilated, cool warehouse, away from fire, heat, storage temperature should not exceed 30 degrees, should be stored separately from combustibles. 乙炔瓶与氧气瓶存放距离不小于5m,与动火作业点间距不小于10m。The storage distance between the acetylene bottle and the oxygen cylinder is not less than 5m, and the distance from the hot work point is not less than 10m. 急救措施first-aid 吸入:氧气浓度超过40%导致氧中毒,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畅通。Inhalation: Oxygen poisoning caused by oxygen concentration exceeding 40%, quickly get out of the scene to fresh air, keep the airway open. 发生火灾时,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迅速切断气源,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In the event of a fire, keep the container cool with water to prevent it from exploding, quickly cut off the gas source, and choose an appropriate extinguishing agent to extinguish the fire according to the cause of the fire. 泄露时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进出,避免与可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When leaking, quickly evacuate people from the polluted area to the upper wind, and conduct isolation, strictly restrict access, avoid contact with combustible materials, cut off the leakage source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properly ventilate and accelerate the spread.ie rc e as much as possible, andate the 禁止烟火no burning禁止吸烟 no smoking 紧急联系电话Emergency Contact Number:

安全风险告知牌内容

安全风险告知牌内容 一、配电室风险告知牌 危险点名称:配电室 危险因素:电气火灾、触电、其他伤害 风险等级:一般 事故诱因:1.漏电、绝缘损坏,安全距离不够等造成漏电; 2.用电设备的负载使用,以及电气连接线的松动和接触不良引起火灾; 3.工作人员思想麻痹,缺乏防火意识,引起火灾; 4.设备处于长时间运行状态,加速老化,增大了火灾的可能性, 5.雨水、小动物进入引起短路起火; 6.操作人员未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等引发事故。 防范措施:1.电器操作人员必须取得相应资格证方可上岗操作; 2.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 3.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预防性试验,绝缘工具定期检查; 4.防雷设施保持有效完好,定期检测接地电阻,并符合要求; 5.消防器材齐全有效,摆放整齐,定期检查; 6.设挡鼠板,防止小动物进入,室内严禁堆放杂物,保持通道畅通。安全标志: 当心火灾当心触电禁止用水灭火

应急电话:火警 119;急救120;厂应急值班室4835067 二、输油泵房风险告知 风险点源名称:输油泵房 危险因素:机械伤害、触电、中毒、火灾爆炸、其他伤害 风险等级:一般 事故诱因: 1.启动后不出液、不上量引起叶轮、平衡盘等转动件抱死,引发火灾; 2.供液不足或泵轴与电机轴不同心等原因导致轴承发热,易引发火灾; 3.盘根油气泄漏,易引发火灾; 4.泵基础不牢固、纵横向中心未调平、轴承损坏等,造成泵体联轴器、机械密封、泵壳等部件甩出,造成人员伤亡; 5.员工违章操作或不正确佩戴劳保,易造成机械伤害; 6.不按操作规程启停泵、带病运行或超压运行等,会造成泵体高压液体刺漏或阀门、压力表、泵壳体等飞出伤人; 7.点击接地不良或电阻超标、绝缘层破坏等,使设备外壳带电,易发生触电事故; 防范措施: 1.操作人员劳保穿戴符合要求,女工头发必须置于发帽内; 2.岗位员工必须按章操作; 3.禁止无液启动; 4.泵长时间停运,应放空泵内积液;

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告知 硝酸(HNO3) UN NO.2031危险性类别 CN NO. 81002 强腐蚀性、强氧化性、强刺激性 溶解性:与水混溶 相对密度:1.50g/ml ●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 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与碱金属能发生剧烈反应。具有强腐蚀性。 ●有刺激作用,引起黏膜上呼吸道的刺激症状。如流泪、咽喉刺激感、咳嗽,并伴有头痛、头晕、胸闷等,长期接触可引起牙齿酸蚀症,皮肤接触引起灼伤。口服硝酸,引起上消化道剧痛、烧灼伤以致形成溃疡;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肾损害、休克以致窒息等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要使水进入储存容器内。 ●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危险性 储运要求 泄漏处置 急救接触后症状

●应与易燃、可燃物,碱类、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不可混储混运。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用大量水扑救,同时用干粉灭火剂闷熄。 ●注意防止灼伤。●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 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 入。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医。 防护 措施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告知 硫酸(H2SO4) UN NO.1830危险性类别 CN NO. 81007 强腐蚀性、强氧化性、强刺激性 灭火方法

安全风险告知牌内容

安全风险告知牌内容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安全风险告知牌内容 一、配电室风险告知牌 危险点名称:配电室 危险因素:电气火灾、触电、其他伤害 风险等级:一般 事故诱因:1.漏电、绝缘损坏,安全距离不够等造成漏电; 2.用电设备的负载使用,以及电气连接线的松动和接触不良引起火灾; 3.工作人员思想麻痹,缺乏防火意识,引起火灾; 4.设备处于长时间运行状态,加速老化,增大了火灾的可能性, 5.雨水、小动物进入引起短路起火; 6.操作人员未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等引发事故。 防范措施:1.电器操作人员必须取得相应资格证方可上岗操作; 2.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 3.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预防性试验,绝缘工具定期检查; 4.防雷设施保持有效完好,定期检测接地电阻,并符合要求; 5.消防器材齐全有效,摆放整齐,定期检查; 6.设挡鼠板,防止小动物进入,室内严禁堆放杂物,保持通道畅通。安全标志: 当心火灾当心触电禁止用水灭火

应急电话:火警 119;急救120;厂应急值班室4835067 二、输油泵房风险告知 风险点源名称:输油泵房 危险因素:机械伤害、触电、中毒、火灾爆炸、其他伤害 风险等级:一般 事故诱因: 1.启动后不出液、不上量引起叶轮、平衡盘等转动件抱死,引发火灾; 2.供液不足或泵轴与电机轴不同心等原因导致轴承发热,易引发火灾; 3.盘根油气泄漏,易引发火灾; 4.泵基础不牢固、纵横向中心未调平、轴承损坏等,造成泵体联轴器、机械密封、泵壳等部件甩出,造成人员伤亡; 5.员工违章操作或不正确佩戴劳保,易造成机械伤害; 6.不按操作规程启停泵、带病运行或超压运行等,会造成泵体高压液体刺漏或阀门、压力表、泵壳体等飞出伤人; 7.点击接地不良或电阻超标、绝缘层破坏等,使设备外壳带电,易发生触电事故; 防范措施: 1.操作人员劳保穿戴符合要求,女工头发必须置于发帽内; 2.岗位员工必须按章操作; 3.禁止无液启动; 4.泵长时间停运,应放空泵内积液;

危险化学品清单及风险告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手册

MSDS(化学品清单)

氨 俗称:分子式:NH3 危险 毒害,易燃易爆,强刺激性,避免接触 危险性泄漏处理 ?毒害?撤离现场无关人员,切断火源 ?具强烈刺激性?戴呼吸器,穿特定化学防护服 ?与空气混合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切断气源 ?与卤素发生剧烈反应?高浓度泄漏时,喷含盐酸的雾状水 ?强力通风 储运要求急救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脱去污染衣着,用清水洗污染部位?应与卤素(氟、氯、溴)酸类等分储?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输氧或人工呼吸 ?灌装适量,不可超压超量?就医 ?按运输路线行驶,中途勿停 ?灭火方法 ?雾状水、二氧化碳、泡沫 ?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 防护措施 废弃处理参阅国家和地方法规,用控制焚烧法或分解法处理。

盐酸 俗称:分子式:HCl 危险 强腐蚀性,避免接触金属、氰化物 危险性泄漏处理 ?具腐蚀性?撤离现场无关人员 ?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戴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遇氰化物产生剧毒的气体?禁止直接喷水 ?用砂土、干石灰等混合,收集处理 ?大量泄漏,围堤收容处理 储运要求急救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脱去污染衣着,用清水洗污染部位?应与碱类、金属粉末、卤素(氟、氯?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 ?溴)易(可)燃物等分储?误服后,喝蛋清或牛奶 ?搬运时注意个人防护?就医 ?轻装轻卸,防止破损 ?按规定路线运输行驶灭火方法 ??雾状水、砂土 防护措施 废弃处理参阅国家和地方法规,处理后排下水道。

生效日期编号-003 硫酸 俗称:分子式:H2SO4 危险 强腐蚀性,有害,避免接触易燃物 危险性泄漏处理 ?强腐蚀性?撤离现场无关人员 ?毒害?戴面罩,穿化学防护服 ?接触易燃物和有机物能引起燃烧?避免泄漏物接触可燃物 ?与活性金属反应,放出氢气?用砂土、干石灰等混合,收集处理 ?大量泄漏,围堤收容处理 储运要求急救 ?储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脱去污染衣着,用清水洗污染部位?应与易(可)燃物、碱类、金属粉末?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 ?等分储?如灼伤,按酸灼伤处理 ?搬运时注意个人防护?误服后,喝蛋清或牛奶 ?轻装轻卸,防止破损?就医 ?灭火方法 ?砂土,禁止用水 防护措施 废弃处理参阅国家和地方法规,用纯碱或石化中和后,冲入下水道。

国际化学品安全卡-21页文档资料

《国际化学品安全卡(中文版)查询系统》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Chemical Safety Cards (Chinese version) Search System 1、什么是《国际化学品安全卡》? 《国际化学品安全卡》(ICSC)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国际劳工组织(IL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合作机构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IPCS)与欧洲联盟委员会(EU)合作编辑的一套具有国际权威性和指导性的化学品安全信息卡片。卡片扼要介绍了2000多种常用危险化学物质的理化性质、接触可能造成的人体危害和中毒症状、如何预防中毒和爆炸、急救/消防、泄漏处置措施、储存、包装与标志及环境数据等数据,供在工厂、农业、建筑和其他作业场所工作的各类 人员和雇主使用。 在全世界推广使用国际化学品安全卡已经被国际劳工组织列为《全球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国际化学品安全卡信息的传播有力地促进了全球的化学品

安全管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国际化学品安全卡》中包括哪些内容? ICSC共设有化学品标识、危害/接触类型、急性危害/症状、预防、急救/消防、泄漏处置、包装与标志、应急响应、储存、重要数据、物理性质、环境数据、注解和附加资料14 个项目。 化学品的标识数据提供了一种化学物质的CAS登记号、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号(RTECS)、UN编号、欧盟编号(EC)和中英文化学品名称。卡片(中文版)还提供了中国危险货物编号等信息,供使用者检索查询ICSC数据。 危害类型指发生火灾、爆炸时,可能造成的危险。 急性危害/症状介绍了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和经吸入、经皮肤、眼睛和食入四种途径可能造成的急性危害和症状; 预防概述了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的措施以及预防化学品接 触危害的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