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课程

金融课程
金融课程

Wharton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

金融专业课程设置

1、Corporate Finance(公司财务)

2、Monetary Economics(货币经济学)

3、Business Economics(商业经济学)

4、Advanced Corporate Finance(高级公司财务)

5、Investment Management(投资管理)

6、Speculative Markets(投机市场)

7、Security Analysis(证券分析)

8、Multinational Corporate Finance(跨国公司财务)

9、Real Estate Investment: Analysis and Financing(房地产投资:分析和融资)

10、Urban Real Estate Economics (城市房地产经济学)

11、International Finance(国际金融)

12、International Banking (国际银行业)

13、Urban Fiscal Policy (城市财政政策)

14、Fixed Income Securities (固定收益证券)

15、International Housing Comparisons (国际住房供给比较)

16、Funding Investments (基金投资)

17、Behavioral Finance (行为金融)

18、Venture Capital and Private Equity (风险资本与私人权益)

19、Supervised Study in Finance (指导下的金融研究工作)

20、Financial Analysis (财务分析)

21、Macroeconomic Analysis and Public Policy (宏观经济分析和公共政策)

22、Speculative Markets (投机市场)

23、International Finance( 国际金融)

24、Investment Management (投资管理)

25、Real Estate Investment: Analysis and Financing (房地产投资:分析和融资)

26、Urban Real Estate Economics (城市房地产经济学)

27、Fixed Income Securities (固定收益证券)

28、Advanced Corporate Finance (高级公司财务)

29、Security Analysis (证券分析)

30、Urban Fiscal Policy (城市财政政策)

31、Multinational Corporate Finance (跨国公司财务)

32、International Banking (国际银行业)

33、Funding Investments (基金投资)

34、Behavioral Finance (行为金融)

35、Venture Capital and Private Equity(风险资本与私人权益)

36、Advanced Study Project in Finance(金融中的高级研究项目)

37、Independent Study Project in Finance(金融独立研究项目)

38、Financial Economics(金融经济学)

39、Financial Institutions(金融机构)

40、Introduction to Empirical Methods in Finance(金融学中的实证方法介绍)

41、Continuous-Time Financial Economics(持续期金融经济学)

42、Intertemporal Macroeconomics and Finance(跨期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

43、Corporate Finance (公司财务)

44、International Finance (国际金融)

45、Empirical Research in Finance (金融领域的实证研究)

46、Behavior Finance(行为金融)

School of Management of the Boston University

波斯顿大学管理学院

金融学专业

1、Money, Financial Markets, and Economic Activity (货币,金融市场,与经济活动)

2、Investment Analysis and Portfolio Management (投资分析与投资组合管理)

3、Corporate Financial Management (公司财务管理)

4、International Finance(国际金融)

5、Futures, Options, and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期货,期权,和金融风险管理)

School of Business of the Florida University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财务管理专业

1.Prin. of Macroeconomics (宏观经济学原理)

2.Prin. of Micro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原理)

3.Composition(写作)

4.Calculus(微积分)

5.Humanities(人类学)

6.Intro. to Financial Accounting(财务会计入门)

7.Intro. to Statistics(统计学入门)

8.Physical/Biological Sciences(物理学/生物学)

9.Intro. to Managerial Accounting(管理会计入门)

10.Intro.to Computer Programming and Software Pkgs(计算机编程与软件入门)11.Prin. of Management(管理学原理)

12.Statistics for Business Decision s(商务决策统计)

13.Business Finance(企业财务)

14.Prin. of Marketing(市场学原理)

15.Debt and Money Markets(债务与货币市场)

16.Equity and Capital Markets(股本投资与资本市场)

17.Managerial Economics(管理经济学)

18.Operations Management(经营管理学)

19.Legal Environment of Business(商务法律环境)

20.Financial Management(财务管理)

School of Business of the Florida University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保险学专业

1.Humanities(人类学)

2.Physical Sciences(物理学)

3.Prin、Ma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学原理)

4.Biological Sciences(生物学)

5.Composition(写作)

6.Prin、Microeconomics(微观经济学原理)

7.Calculus(微积分)

8.Intro to Financial Accounting(财务会计入门)

9.Intro to Statistics(统计学入门)

10.Intro to Managerial Accounting(管理会计入门)

11.Intro to Computer Programming and Software Pkgs(计算机编程与软件入门)12.Principles of Management(管理学原理)

13.Statistics for Business Decisions(商务决策统计)

14.Business Finance(企业财务)

15.Principles of Marketing(市场学原理)

16.Legal Environment of Business(商务法律环境)

17.Operations Management(经营管理学)

18.Equity and Capital Markets(股本投资与资本市场)

19.Risk and Insurance(风险与保险)

20.Managerial Economics(管理经济学)

21.Risk Management(风险管理)

22.Debt and Money Markets(债务与货币市场)

Business School of Columbia University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

金融与管理专业

1、The global economic environment (全球经济环境)

2、Managerial economics (管理经济学)

3、Corporate finance (公司财务)

4、Capital markets and investments (资本市场与投资)

5、International business (国际商务)

6、Economics of strategic behavior(战略行为经济学)

7、Media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媒体与信息管理)

8、Cost-benefit analysis (成本利润分析)

9、Taxes and business strategy (税收与商业战略)

10、Economics of health care and pharmaceuticals(医疗和制药经济学)

11、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and media resources (信息、通讯和媒体资源管理)

12、Media economics (媒体经济学)

13、Business strategies for emerging markets (新兴市场的商业战略)

14、Economic analysis of media industries (媒体产业的经济分析)

15、Strategic management of media (媒体战略管理)

16、Advanced corporate finance (高级公司财务)

17、Debt markets (债务市场)

18、Options markets (期权市场)

19、Advanced derivatives (高级衍生产品)

20、Security analysis(证券分析)

21、Real estate finance (房地产金融)

22、Investment banking (投资银行)

23、Financial markets and the economy (金融市场与经济)

24、Money market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国内与国际货币市场)

25、International banking(国际银行业)

26、Emerging financial markets (新兴金融市场)

27、Real estate capital markets (房地产资本市场)

28、Environmental finance (环境金融)

29、Institutional fund management (基金公司管理)

30、Financial risks in emerging markets (新兴市场的金融风险)

31、Customer financial management (消费者金融管理)

32、Internet financial management (网络金融管理)

33、Behavioral finance (行为金融学)

34、Corporate governance (公司控制)

35、International finance (国际金融)

36、Emerging markets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新兴市场与跨国企业)

37、European financial markets (欧洲金融市场)

38、Global capital markets and currencies (国际资本市场与通货)

39、International real estate investment (国际房地产投资)

40、Growth, productivity and technology(增长、产出与技术)

Harvard University

美国哈佛大学文理学院

经济专业

1.Microeconomics(微观经济学)

2.Ma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学)

3.Development Economics(发展经济学)

4.Public Economics(公共经济学)

5.Econometrics(计量经济学)

6.International Monetary Economics(国际货币经济学)

7.Managerial Economics(管理经济学)

8.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inance(国际贸易与金融)

9.Financial Market(金融市场)

10.Public Finance(财政学)

11.Capital Market(资本市场)

12.Corporate Finance(公司财务)

13.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国际贸易与投资)14.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国际贸易政策)

15.International Finance(国际金融)

16.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Markets(金融机构与市场)

17.Financial Economics(金融经济学)

18.International Financial and Macroeconomic Policy(国际金融与宏观经济政策)19.Economic Growth(经济增长)

20.Political Economics(政治经济学)

21.International Corporate Finance(国际公司财务)

22.International Economics(国际经济学)

Economics Department of UCLA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经济学专业

1、Principles of Economics (经济学原理)

2、Microeconomic Theory (微观经济学理论)

3、Macroeconomic Theory (宏观经济学理论)

4、Introduction to Econometrics (计量经济学入门)

5、Pricing and Strategy (定价与战略)

6、History of Economic Theory (经济理论史

7、Theories of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

8、Public Finance (公共金融)

9、Mathematical Finance (数理金融)

10、Labor Economics (劳动经济学

11、Trade Unions and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交易单位与专业协会)

12、Money and Banking (货币与银行)

13、Monopoly and Competition (垄断与竞争)

14、Economic Analysis of Laws and Legal Institutions(法律与合法机构的经济分析

15、Organization of the Firm (企业组织)

16、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国际贸易理论)

17、International Finance (国际金融)

18、Mathematical Methods in Economics (经济学的数学方法)

19、Microeconomics: Theory of the Firm and Consumer (微观经济学:企业与消费者理论)

20、Macroeconomics: Dynamics and Growth Theory (宏观经济学:动态与增长理论)

21、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for Econometrics (概率与统计)

22、Economics of Uncertainty, Information, and Games (不确定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

23、Monetary Economics (货币经济学)

24、Topics in Monetary Economics (货币经济学专题)

25、Econometrics: Single Equation Models (计量经济学:单一方程式模型)

26、Economic History of the U.S.(美国经济史)

27、Economic History of Western Europe (西欧经济史)

28、Labor Economics (劳动经济学)

29、Industrial Organization, Price Policies, and Regulation (产业组织、价格政策与管制)

30、Workshop: Business Organization (商业组织研讨会)

31、Topics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国际经济学专题)

32、General Equilibrium and Finance (总均衡与金融)

Davis Branch,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经济学专业

1.Microeconomics(微观经济学)

2.Ma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学)

3.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中级微观经济学)

4.Intermediate Macroeconomics(中级宏观经济学)

5.Analysis of Economic Data(经济数据分析)

6.Economics History(经济学史)

7.Economic Development(经济发展)

8.Comparative Economic Systems(比较经济制度)

9.Public Economics(公共经济学)

10.Financial Economics(金融经济学)

11.Monetary Economics(货币经济学)

12.Econometrics(计量经济学)

13.International Economics(国际经济学)

14.Managerial Economics(管理经济学)

15.Futures and Options Markets(期货与期权市场)

16.Financial Management of the Firm(企业财务管理)

17.Personal Finance(个人理财)

18.Investments(投资学)

19.Business Law(商事法)

20.Fundamentals of Business Organization(商业组织原理)21.Fundamentals of Marketing Management(市场管理原理)

22.Real Estate Economics(房地产经济学)

Economics Department Of Yale University

耶鲁大学

经济学专业

1、An Introduction To Economic Analysis(经济分析入门)

2、Introductory Economics(经济学入门)

3、The Theory Of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资源配置理论及其应用)

4、Microeconomic Theory(微观经济学原理)

5、Macroeconomic Theory(宏观经济学原理)

6、Theory Of Income Determination And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收入决定与货币、财政政策理论)

7、Mathematical Economics: 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数理经济学:总均衡理论)

8、Mathematical Economics: Game Theory数理经济学:博弈论)

9、Macroeconomic History And Policy(宏观经济史与政策)

10、Game Theory(博弈论)

11、Econometrics And Data Analysis(经济学与数据分析).

12、Introduction To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概率与统计入门)

13、Econometrics(计量经济学)

14、Applied Econometrics(应用经济学)

15、European Economic History(欧洲经济史)

16、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美国经济史)

17、Economic History Of Latin America(拉丁美洲经济史)

18、Economics And Psychology(经济学与心理学)

19、Industrial Organization(产业组织)

20、Labor Economics(劳动经济学)

21、Financial Theory(金融理论)

22、Financial Markets(金融市场)

23、Public Finance(公共财政)

24、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And Policy(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25、International Monetary Theory And Policy(国际货币理论与政策)

26、Economic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发展中国家经济学)

27、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frica(非洲经济发展)

28、Economics Of Natural Resources(自然资源经济学)

29、Economic Development Of Japan.(日本经济发展)

30、Investment Analysis(投资分析)

31、The Theory And History Of Money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货币、金融机构

理论与历史)

32、The Economics Of Corporate Control.(公司控制经济学)

33、Antitrust Law And Economics(反托拉斯法与经济学)

34、Corporate Finance(公司财务)

35、Economics Of Population(人口经济学)

36、Economic Problems Of Latin America(拉丁美洲经济问题)

37、Economics Of Aging(年龄经济学)

38、Economic Problems Of Africa(非洲经济问题)

39、Topics In 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美国经济史专题)

40、Topics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国际经济学专题)

41、Auction Markets And Incentive Regulation(拍卖市场与激励管制)

42、Economic Development Of India And South Asia(印度及南亚的经济发展)

43、Economics Of Technology(技术经济学)

44、Empirical Topics In Macroeconomics And Finance(宏观经济学与金融学的实证专题)

45、Urban Economics(城市经济学)

46、The United States Banking System(美国银行体系)

47、Topics In Economic Policy(经济政策专题)

48、Directed Reading(阅读)

49、General Economic Theory: Microeconomics(微观经济学)

50、General Economic Theory: Ma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学)

51、Advanced Microeconomic Theory(高级微观经济理论)

52、Topics In Game Theory(博弈论专题)

53、Advanced Macroeconomics(高级宏观经济学)

54、Mathematical Economics I(数理经济学i)

55、Mathematical Economics Ii(数理经济学ii)

56、Microeconomic Theory Workshop(微观经济理论研讨会)

57、Student Workshop In Macroeconomics(微观经济学学生研讨)

58、Macroeconomics Workshop(宏观经济学研讨会)

59、Economic Analysis(经济分析)

60、Econometrics I(计量经济学i)

61、Econometrics Ii(计量经济学ii)

62、Econometrics Iii(计量经济学iii)

63、Econometrics Iv: Time Series Econometrics(计量经济学iv:时间序列计量

经济学)

64、Econometrics V(计量经济学v)

65、Applied Econometrics Ii: Microeconomics(计量经济学应用:微观经济学)

66、Statistics And Econometrics(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

67、Econometrics Workshop(计量经济学研讨会)

68、General Economic History: Western Europe(西欧经济史)

69、Economic Development Of Japan(日本经济发展)

70、Economic Policies In Latin America(拉丁美洲经济政策)

71、General Economic History: United States(美国经济史)

72、Topics In Economic History(经济史专题)

73、Workshop In Economic History(经济史研讨会)

74、Industrial Organization (产业组织)

75、Labor Economics(劳动经济学)

76、Financial Economics (金融经济学)

77、Public Finance (公共财政)

78、International Economics(国际经济学)

79、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alysis(国际经济分析)

80、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贸易)

81、International Finance(国际金融)

82、Economic Development(经济发展)

83、Economics Of Agriculture(农业经济学)

84、Economics Of Technology(技术经济学)

85、Economics Of Natural Resources(自然资源经济学)

86、Workshop On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环境与自然资源研讨会)

87、Trade And Development Workshop(贸易与发展研讨会)

88、The Economics Of Population(人口经济学)

89、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国际政治经济)

90、Political Economy(政治经济)

91、Independent Reading And Research(独立阅读与研究)

我的经济学求学经历_玉成_新浪博客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马克思哲学的否定之否定定律用在我的经济学求学之路是有预见意义的,哲学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实际生活的凝练、总结、提升和一般化。

回顾对经济的兴趣起源于我在山东经济学院的一位老师张远超,他是教授微观经济学的一位老师,在山经是最受欢迎的一位老师,每次他的微经课都人满为患,狭小的教室里黑压压一片,教室最后一排后面的空闲之地也挤满了求知若渴的学子,我便是其中的一员,对经济学朦胧的兴趣便源自这位老师,一开口讲授即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趣横生,短短的两节课的课时远不够,忘记下课的时间是常事,印象中张师喜拿鱼香肉丝来作例,把枯燥的经济学原理讲得津津有味,两节课下来,张师大汗淋漓不管冬夏,学生站不知累,余音绕梁。

我最早接触的经济学读物便是张师编著的「微观经济学」,三十二开的纸张没有多少我的墨迹,多的是张师神采飞扬的课程所留的笔记。后来报考厦门大学我读了曼昆的「中级宏观经济学」和合著的「中级微观经济学」,书购自于山经图书馆,价高书厚,曼昆的还好,平狄克老先生的微经虽写作颇为相近但对于我这个刚接触经济学的门外汉来讲颇费脑细胞。记得当时我们系里考厦大的共有我们三个,每天都要抱着一本厚书起早贪黑于教室。对比于高鸿业的简略和高深之数学方程式,曼师和平师、鲁师的读物浅显、详尽、案例多而少数学方程式。山经考研的那段日子,早起(每隔三天轮到我们占位时早上四点半起)、占位(山经教室资源紧张占位之疯狂登上了一日的济南时报头条)、飞奔(教学楼大门六点开启时大冷天我已由于紧张而汗浸,后飞奔至六楼占位)三词是缩影。

在我们攻打下的那片江山里,有我一好友攻南开金融,考金融联考,那本厚书我偶翻看,金

融市场颇对我胃口,始对金融有兴趣。现在我去到山经里,在新建的图书馆里,竞争之激烈依然如旧,我想一个学校硬件易得,但浓厚的学习氛围难求,山经硬件不错,学习氛围颇厚,长此以往焉有不壮大之理?这是我求学经济学的第一个阶段,懵懂无知。

从山经毕业我来到昆明财大继续我的经济学求学历程,在这里周师对我的影响莫大,也是我今日能进入体察身边事而练经济功境界的启蒙老师,周师给学生留足思考之空间,生活上的帮助和学业上的提点在铺砌着经济学之路,周师在昆明财大首开发展经济学一科,我是周师的开山大弟子,自感责任重大,每日无不兢兢,唯恐坏周师知遇。在发展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以及小凯开创的新兴古典经济学上我功力尚浅。

昆明财大头两年多的时间我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打通了肇始自山经考研时的金融经脉,我读了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布雷厄姆和休斯敦合著的「财务管理基础」,「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管理」是工作之需,「中央银行学」,「证券投资分析」,「股票作手回忆录」,台湾张龄松的「股票操作学」(读这本书是源自昆明财大一位为本科生讲授股票基础知识的杨树勋老师,我接连听了他两学期的课,方始补足了我股票技术操作的知识),巨厚的CFA书籍「」(这本书中的EMH是我写作硕士论文的滥觞),「外汇操作学」,「期货投资学」。最重要的,我尽力跟进了EMH由一九六九年肇始、一九七五年提出并随后的不断完善的整个文献过程,以EMH理论的发起者法码和福里奇为线索,兼看斯蒂格利茨的信息经济学和史来福的「并非有效的市场」及大陆法系和欧美法系国家证券市场发展异同的论文。我还参与了金融学院潘冠中老师组织的EMH理论讨论小组,讨论了法码的一本书「金融学基础」。跟随联合国经济学家、国际研究收入不均等的著名经济学家万广华学习中级计量经济学,伍德里奇的读物。自学了经济计量软件eviews,依靠自身本科打下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作了很多的实证分析,抓住了国际主流经济学的尾巴,锤炼出我的金融实证论文「上市公司季报公布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基于沪深300指数成分股2008年三季度季报数据」和「我国股票市场价格序列正态性检验——基于上海股票市场2006-2009年数据」,打下了作数学实证分析的基础,消除了对于数学方程式的恐慌。第二件事是在银行的实习经验,与我的经济学学习关联少,不过个中经历也蛮有趣,以后我再下文作谈。

以上的过程是我经济学知识不断向广度很深度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漫长而艰辛,周师为我提供的思考空间是我思维得以天马行空的前提。我把它归为第二个阶段,向深处与广处发展。

第三个阶段是经济学知识向简单直说的回归吧,这个时期的萌芽在于周师二零零八年给我的一个研读资料「中国的经济制度」张五常著,不过那时我造诣太浅,个中真味难以知晓一二,不过经济学怪才张五常的奇闻轶事我早有耳闻。临毕业这段时间,我做完了硕士论文答辩和银行的实习工作,闲坐下来,摸起了几本书,郎咸平的一系列,这个做财务的教授正合我胃,大肆读其书,看其视频,获益匪浅,其偏执的思想我也一度学习过,并写了几篇抄袭他思想的文作,思路打不开,思想却一度极端。

我宿舍一同学是五常的粉丝,闲时要和我论五常,于是我摸起了五常的书,爱不释手,他的文作我一网打尽,仔细品味,每读一篇都文思泉涌,甚为爽快。开启了我经济学学习向浅中求、从身边学的写作风格,从小爱写日记的小习惯有了用武之地,其实经济学很简单也很实用,简单至它就在我们身边,实用至我们可以用它来买到最便宜的商品。

正所谓套用文头的读书三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

《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使用)第一部分课程描述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经济学基础》是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财经管理类课程的必须知识储备,也是学生认识社会经济问题的必备知识准备。该课程的基本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合理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了解经济中的各种现象、关系和规律,对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起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使学生具备应职岗位所必须的基本经济理论知识和解决相关经济问题的能力,为相关的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学习和将来卓有成效地开展经济调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注意渗透政治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数理逻辑思维能力,经济问题与现象的实证分析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培养。 1、知识目标(1)能够清晰描述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研究内容。(2)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经济学专业术语和基本原理。(3)能够运用专业知识理解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经济现象,对简单经济学现象做出正确分析和预测。(4)能够基本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相关内容。

2、职业技能目标(1)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学好与运用财经管理类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2)能够根据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对市场供求发展趋势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3)具备能够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数理逻辑思维方法以及实证分析方法分析解决社会经济现象和具体问题。 3、素质目标(1)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2)指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3)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比较宽,具备经济分析与预测能力。(4)具有一定的经济论文、报告等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经济学基础》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宏观经济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与基本问题,具有理论性强、实用性强、学术观点多、内容变动快等特点。 四、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将理论分析与应用相结合;通过实

金融基础课程标准

《金融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金融学》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金融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是国家教委规定的院校财经及管理类专业必修课程;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它在整个财经类课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为财经类各专业学生准备经济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以后学习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的指导思想。是我院金融专业和会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涵盖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货币供求均衡、货币政策等方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系统的掌握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宏观调控等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重点掌握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货币政策;信用、信用形式以及信用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利率和利息;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以及金融机构的构成等问题,掌握存款货币银行的性质、职能和业务经营、掌握中央银行的职能、熟悉我国货币金融政策、金融体制改革的进展等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有关金融工作问题的能力。课程的难点是如何将抽象的金融知识与表象化的经济问题结合、深奥的金融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并能用相关的理论解读现实的经济现象和金融现象,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分析简单的经济金融问题,进而站在高度分析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和微观金融活动,为专业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后续课程)

网络金融课程标准

网络金融课程标准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网络金融》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网络金融 课程编码:0821500 适用对象: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学生 开课学期:第5学期 开课学时:36 理论学时:36 实验/训学时:0 学分:2 课程类别:专业课 团队名称: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教学团队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计理念 一、课程性质 《网络金融》是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一个不断发展中的学科。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货币、银行、保险、金融市场的变化和特点,并运用已学过的经济金融理论与方法分析网络金融对传统金融的运作模式、运行规则和服务内容的影响;熟悉网络金融运行原理和发展规律;掌握电子货币、网络银行、网络证券交易、网络保险、网络金融市场操作规程;懂得网上个人理财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网络金融风险的种类、形成原因及网络金融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和监管制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网络金融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金融现象和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理念 《网络金融》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思想,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项目,每一个章节通过“课堂活动”;“本章小结”;“同步练习”,在每个知识点中配有特色作业,旨在训练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工学结合,突出实践;强化能力,注重实训。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使学生在学习电子商务与计算机网络等课程的基础上,掌握网络金融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方法,深入了解各种电子化、网络化支付工具的特点和应用,培养分析与设计新的电子支付工具的能力,为日后从事金融管理与实务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能力目标

金融硕士所学课程

金融硕士所学课程 金融考研所学专业 金融考研所学专业安排情况,就像你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以后,根据你所选专业所安排的课程,而在此之前,你必须有足够的把握,那么这个前提就是你掌握了足够的资料,进行了详细的了解。那么金融学专业如下: 选修课:金融市场微观结构、固定收益债券、金融衍生品与风险管理、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理论、公司重组及并购、金融中介与资本市场、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管理、行为金融学、货币经济学、金融时间序列分析、动态资产定价理论、汇率经济学、金融发展理论门课程主要介绍和论述在金融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课程的重点是介绍单期金融市场模型以及一些在各种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的简单金融工具的定价模型。在这门课程中,将讨论有关不确定性下的选择行为、风险回避以及随机占优等内容。单期最优投资组合理论也将在这门课中加以讨论,从而导出资产市场的几个主要的均衡定价模型,如arrow-debreu 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以及套利定价模型(apt)。此外,还将进一步涉及基金分离的理论。同时,本课还会对多期资产定价模型以及资产组合模型进行简单的介绍。在本课的最后部分,本课将会讨论公司金融决策以及modigliani-miller定理。 这门课程的目的是向学生介绍一些在金融经济学中重要的实证文献,以此来说明计量方法和计量工具在金融市场分析中的应用。所涉及的一些实证的内容将包括金融市场的计量问题以及资产定价模型的检验等,实证检验的对象包括股票市、债券市场以及外汇市场。 动态资产定价理论 这门课程是关于金融领域的多期模型,主要包括多期最优资产组合理论以及资产定价。课程先介绍有关的离散资产组合选择以及证券价格理论,从而过渡到连续时间(continuous-time)的讨论。课程的内容将包括资产定价中的black-scholes 模型及其扩展、利润期限结构模型、公司证券估价以及连续时间下的资产组合选择和资产定价模型的一般均衡等。学生将必须要具有一定的一般均衡理论和投资学的背景知识才可以选修这门课。此外,这门课还希望学生可以具有微积分、线性代数以及概率论等数学知识。在这门课中,将常常会布置一些习题来让学生进行解答。选修这门课的学生要求必须要学过金融经济学并得到导师的同意。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 这门课程主要关注由信息不对称的金融机构所构成的金融市场。课程的内容包括(i)理性预期模型及其理论基础(ii)交易策略(iii)金融市场的组织结构。这门课程除了主要介绍有关的基本理论外还会讨论一些重要的文献。 本门课程主要对金融投资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进行介绍并结合中国金融市场的现实进行案例分析。课程的内容将包括债券、股票、期货和基金的投资分析以及各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包括风险对冲、风险规避等。这门课的目的是向学生提供投资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理解:投资的机会是什么,如何确定投资的最佳组合,以及在投资出现问题时怎样处理。 公司重组及并购 这门课程将主要介绍有关公司重组以及公司并购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应用。课程的内容将包括资产证券化、公司的整体上市、分拆上市、买壳上市、借壳上市以及公司的收购和兼并等。

厦门大学金融学本科课程大纲

厦门大学金融学本科课程大纲 厦门大学本科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金融学 英文名称 Finance 课程编号 开课学期三年级上学期 学分/周学时 3/51 课程类型经济学一级学科类通修课程 开课专业经济学院各个专业 先修课程经济数学,统计学、会计学、微观经济学 选用教材 Bodie and Merton(2002) FINANCE, Pearson Education North Asia Limited and High Education Press. 博迪、莫顿著,伊志宏、金李译校(2000),《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主要参考书: 黄达,《金融学》。 Allen and Gale,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risk sharing . Cambridge: MIT Press 1994. Merton,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Financial Management 24, Summer 1995. Bodie, Kane and Marcus, Investment , 4thEd. Boston: Irwin/ MacGraw-Hill.

Sharpe, "Capital Asset Prices: A theory of market equilibrium", Journal of Finance 19, September 1964. Hull, Options, 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s , 3 rd Ed. Prentice-Hall, 1997. Black and Scholes, "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1, May-June 1973. Moligliani and Miller," the cost of capital, 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8, June 1958.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金融学是研究不确定性环境下稀缺资源(资金)跨期有效配置的专门学科,《金融学》将重 点讲授跨期最优配置、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为《公司金融》、《投资 学》和《金融机构管理》等更专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打下结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金融学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要求能够应用熟练运用Excel进行金融建模,通过金融建模透 彻把握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三、考核方式 主要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 四、主要内容及学时安排 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安排 第1章金融概述 3 第2章金融体系 3

金融学课程标准

陇东学院经济学专业课程标准 《货币银行学》 1、课程编码:0332308 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3、总学时:54学时,具体分配见各章安排。 4、学分:3学分 5、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6、选用教材:曹龙骐主编《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三版。 7、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及特点: 《货币银行学》是经济学科中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是财经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它在整个财经类课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为财经类各专业学生准备经济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以后学习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8、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金融活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全面系统地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金融运行的机理或规律,并且能够运用有关理论知识分析中国经济和金融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分析全球范围内金融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培养学生的金融理论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涵盖引言、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利息与利息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等。 10、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是课堂讲授,多媒体演示。 教学内容 第一章导论(2学时) 要求和说明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金融的含义、功能的变革及对现代金融业的定位,掌握金融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金融含义的界定 二、金融功能的变革 三、现代金融业的定位 四、金融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货币概述(6学时) 要求和说明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货币“质”与“量”的规定性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货币制度与国际货币制度,掌握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的内容和货币制度的演变。 第一节货币“质”的规定性

《金融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金融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金融基础 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 一、前言 1、课程性质 金融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学生学习银行相关业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货币的本质、职能、货币形式发展、货币制度、货币流通;信用、信用形式、信用工具及信用密不可分的利率;金融市场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黄金、外汇市场;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商业银行及其业务;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外汇管理等内容。 2、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引导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按中职生认知特点和所学习的内容,通过教学、参观、请在商业银行第一线人员来介绍、动手练习掌握操作程序和基本技能,以现实工作案例和情景结合课堂教学传授方式来组织学生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学生学习金融事务专业打下基础,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建议课时数为72节,其中实践课时为12节。 二、课程目标 (一)掌握知识要点目标 1、理解和掌握货币的本质、职能、货币形式的发展、货币制度 和货币流通等知识。 2、理解和掌握信用、信用的形式、信用工具、利息、利率等。 3、理解和掌握金融市场的作用、特征、构成,货币市场、资本 市场、黄金外汇市场的组成及运行机制。 4、理解的掌握目前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状况。 5、理解商业银行性质、职能、商业银行的业务及商业银行的信 用创收。 6、理解和掌握中央银行、银行监管委员会(局)的性质、职 能、业务、货币政策及对银行业的监督和管理。 7、理解和掌握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外汇管理和国际信用等 到国际金融问题。 (二)职业能力目标或学习实践的内容 1、组织学生到钱币博物馆参观 (1)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货币形式及发展、特点、作用、联系;

金融学专业主要课程简介

金融学专业主要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 英文名称:Economics of money and banking 学分:3 总学时:54 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 内容简介:本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货币、信用、银行各自运行规律及三者间内在联系以及政府如何运用之以影响经济的一门学科。是经济类专业的必修课。 适用专业及层次:经济类专业本科 考核方式:考试 选用教材:曹龙祺主编:《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参考书目: (1)黄达主编:《货币银行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姚长辉主编:《货币银行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课程名称:金融市场学 英文名称:Financial market 学分:3 总学时:54

先修课程:《宏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高等数学》等 内容简介: 现代金融市场是现代金融经济的核心,它在金融经济体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金融市场学》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及其各主体行为规律的科学。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现代金融市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现代金融市场的各种运行机制、金融资产的定价方法、主要金融变量的相互关系及各主体的行为,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金融市场的相关问题。为日后进一步深造或从事实际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本课程是金融学专业核心课程,力图使学生全面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金融市场运行的原理和规律,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适用专业及层次:金融学专业本科二年级 考核方式:考试 选用教材:张亦春主编(著):《金融市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参考书目: (1)谢百三主编:《金融市场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出版社 (2)夏德仁、王振山主编:《金融市场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财务管理》课程标准【最新】

《财务管理》课程标准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课程编号: 学分:5 学时:80(其中:讲课学时:50 实验实习学时:30) 先修课程: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 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 教材:《财务管理学》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形成学生核心专业能力的重要模块,安排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之后开设,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及《财政金融基础》、《统计基础》等课程为基础,介绍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务,培养学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财务管理中的基本理念,并加以运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一般记账人员提升为财务管理人员,充分发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及预测、决策的能力。(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教学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以符合高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课程设计思路 作为会计类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侧重体现资金角度的综合管理,但从目前高职就业岗位要求看,短期内还不能进入较高层次的财务管理队伍,因此本课程设计上针对一般会计岗位要求,而非直接培养财务经理,目的是让学生能领会财务管理要求,更好的做好会计工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必要信息,同时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要求,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提供知识平台。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要求,该课程以形成基本财务管理能力为基本目标,努力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具体目标 1、素质。 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和对数字的敏感度,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合作配合、综合协调能力,为做好会计工作和财务工作打下基础。 2、知识 (1)系统讲述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财务管理的概念、对象、目标、职能、环境、原则等。通过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从课程、学科、工作等多个方面对财务管理有一贯全面的认识,以便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详细讲述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问题,包括货币时间价值计算原理、风险计量原理资金成本计算原理。通过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从方法论的角度全面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以便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方法基础; (3)重点讲述财务分析和财务预算的有关问题,包括财务分析和财务预算的基本问题、财务分析的内容、财务预算的编制等。通过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项财务分析的方法和各种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并体会其在财务管理全过程中的意义与作用。 (4)重点讲述资金筹集管理的有关问题,包括资金筹集管理的基本问题、权益资金的筹集、借入资金的筹集、资金成本与筹资决策、筹资成本与资本结构等。通过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系统理解与掌握筹资成本分析、筹资风险分析以及筹资决策与资本结构确定的理论与方法; (5)重点讲述资金投放管理的有关问题,包括资金投放管理的基本问题、固定资产投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等。通过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系统理解与掌握投资成本分析、投资收益分析、投资风险分析以及投资决策的理论与方法; (6)重点讲述资金营运管理的有关问题,包括资金营运管理的基本问题、流动资产管理、固

金融学基础课程标准

《金融学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金融学基础》课程是我院财经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课程,课程设置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货币信用基本原理和现代银行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能认识并解释货币金融现象、分析货币金融政策、具备初步判断货币金融发展趋势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现象,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金融学基础》是在学习《经济基础》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理论应用于实践、强化学生金融意识与实务操作、熟悉金融基本理论而编排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如《保险理财规划》、《财政与税收》等打下必要的基础,为今后从事与金融营销相关的工作做好铺垫。建议课时为48课时。 二、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 (一)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 根据财经类专业岗位需求分析,确定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并针对金融学基础分析和应用的职业技能特点,确定了与之相对应的学习项目,见分析表: 表1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学习项目 货币与信用理论能够运用有关的货币基础知 识解释货币的相关现象; 认识货币 能够运用信用的基本理论和 基础知识分析、解释现代信用 相关现象 分析信用相关现象 金融市场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金融市 场与经济的的关系 认识金融市场

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学习项目 金融学基 础 通过学习股票及债券交易的 基本程序,能进行简单的模拟 操作 利用金融市场处理金融业务 金融机构和金 融体系 能掌握金融机构的构成情况, 明确不同性质金融机构与金 融体系的特点及其主要业务 构成。 熟悉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基本 知识 熟悉我国中央银行、保险公 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 和金融租赁公司的主要业务 处理 金融机构业务处理 金融现象 会对货币需求的形成过程以 及决定因素进行分析 认识金融现象 会根据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 分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 形成原因 分析金融现象 金融政策 能够分析货币政策构成要素 的运行机制 熟悉金融政策 能够熟练掌握金融政策的政 策目标 金融政策目标分析 会分析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 现以及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三 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行机制 金融政策工具运用 国际金融 能分析析一国国际收支平衡 表及进行外汇汇率看的兑换 计算 熟悉国际金融的基本知识 会分析和判断国际收支的平 衡与失衡 分析开放经济下的国际金融业 务 金融风险和金 融监管 能分析金融风险的成因,金融 风险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认识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 能对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程 序,金融风险的处理方式进行 分析 感受金融风险呼唤金融监管 (二)课程目标 根据《金融学基础》课程面对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1)掌握货币的各种职能,货币制度的演变历史及信用的含义、表现形式

金融学(专科)专业介绍

金融学(专科)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开放教育金融专业专科主要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面向业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 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掌握金融专业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本专业某个专业方向的实际工作,具有分析、解决一般性金融业务和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分析、解决本专业方向业务和技术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组织管理能力。 在身体素质方面,要求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的工作。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 1、教学计划中设统设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其中统设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统一执行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各地在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中应将英语(1)、(2)列为必修课。 2、限选课程由中央电大统一课程名称,执行统一的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并推荐教材,尽可能提供教学服务。 3、选修课程供试点电大制定实施性计划时选用。省校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及当地特殊需要,安排一定量的选修课(包括统服课和部分省管课),供学生选修。对于统服课程,中央电大或省电大可提供教学大纲、多媒体教材、考试等相关教学资源及支持服务。省管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管理及考试工作由省电大负责。 4、为了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每门课程都规定有教学实践的具体内容,即实习、社会调查和作业。根据课程性质,凡有相应教学实践环节的,必须按统一要求组织完成。各门专业课程均安排的实践环节,由中央电大和省电大共同组织,其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一般占总成绩的20%。无实践环节成绩或成绩不及格者不能取得课程的学分。 5、集中实践环节,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试点分校依据中央电大教学大纲及省电大教学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学员不得免修。 三、修业年限与毕业 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 省电大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学计划。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6学分。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专科学历毕业证书。 四、教学计划进度表(附后)

金融工程专业课程

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金融数学、随即过程、数学规划。 基础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 专业课程:国际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金融衍生市场与工具、证券投资学、统计与金融计量经济学、投资银行业务、金融工程、商业银行业务与创新、风险管理与保险、金融投资与创业板、金融产品投资技巧、金融风险管理、固定收益证券、财务分析、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哥伦比亚大学课程: Summer Part I: 2 Courses (Required Core) 1. SIEO W4606: Stochastic Processes for Financial Engineering 2. IEOR E4007: Optimization Models and Methods for Financial Engineering Fall: 4 Courses (Required Core) 3. IEOR E4403: Advanced Engineering and Corporate Economics 4. IEOR E4703: Monte Carlo Simulation 5. IEOR E4706: Financial Engineering: Discrete-Time Asset Pricing 6. IEOR E4707: Financial Engineering: Continuous-Time Asset Pricing Spring: and Summer Part II: 18 Credits Required (Elective) At least two courses to be chosen from among the following four: IEOR E4500: Applications Programming for Financial Engineering IEOR E4709: Data Analysis for Financial Engineering IEOR E4710: Term Structure Models IEOR E4718: Topics in Derivatives Pricing Course offerings for Summer Part II will be announced shortly.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专业课程: 财政学(中外) 计算机应用(中外) 统计学(中外) 国际贸易(中外) 市场营销(中外) 财务管理(中外) 会计学(中外) 政治经济学(中外)

《财政与金融》教学大纲

《财政与金融》教学大纲 《财政与金融》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财政与金融》是国家开放大学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注册的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课内学时72,电视授课9学时,学分4。 一、课程性质 《财政与金融》是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我们将财政和金融两大领域综合为一门课程,在内容和体系上作了压缩。因此,本课程只能反映这两大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与金融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两个最重要工具。近几年来,我国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作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财政与金融的理论和实务有很大的更新和扩展,本课程将尽可能反映学科的最新发展状况。 财政与金融是一门有关财政、金融的基础理论与基本业务课程,与经济生活关系密切。也是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必修或必选课程。 二、课程任务 开设《财政与金融》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经济管理人员掌握财政与金融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我国财政与金融的改革实践。通过财政与金融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财政与金融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我国现行的财政金融制度,掌握财政预金融的实务技能与方法。为学生将来从事财经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财政与金融课程72课内学时,4学分,一学期授完。一般应具有“经济学”等基础知识,后续课程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税收基础”等其他相关财经类课程。 四、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在财政与金融课程的教学中应系统讲授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紧密结合实际,提出和分析理论问题,培育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应重点讲授有关财政与金融最基础的原理与最基本的实务问题,以理论为主,兼顾业务知识,注重宏观知识的把握,尽可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五、课程教学要求层次划分建议 财政与金融是一门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课程,以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主,对理论联系实际方面有较高的要求,需要掌握的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方面,具体内容可划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 识记:指学习后应当记住的内容。以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为主。 理解:指在识记的基础上全面理解和把握的内容。主要要求理解掌握有关财政与金融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原理。 应用: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财政金融问题,其中包括简单的

金融学课程标准(管理专业)

陇东学院经济学专业课程标准 《金融学》 说明: 1、课程性质: 《金融学》课程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又是金融学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货币、信用、银行及金融市场、金融宏观调控、金融改革与发展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并掌握其运行的基本规律,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服务。 2、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涵盖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货币供求均衡、货币政策等方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货币银行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系统的掌握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宏观调控等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重点掌握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货币政策;信用、信用形式以及信用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利率和利息;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以及金融机构的构成等问题,掌握存款货币银行的性质、职能和业务经营、掌握中央银行的职能、熟悉我国货币金融政策、金融体制改革的进展等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有关金融工作问题的能力。 3、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涵盖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货币供求均衡、货币政策等方面。 4、总学时: 36学时,具体分配见各章安排。 5、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法是讲授法。 教学内容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5学时) 要求和说明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货币的起源、本质、货币形态的变化,掌握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的内容和货币制度的演变。 第一节货币的起源 一、货币起源说 二、马克思对货币起源的论证 三、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一)简单的价值形式 (二)扩大的价值形式 (三)一般的价值形式 (四)货币价值形式 第二节形形色色的货币 一、实物货币 二、金属货币 三、信用货币 四、电子货币 第三节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二、流通手段 三、贮藏手段 四、支付手段 五、世界货币 第四节如何给货币下定义 一、一般等价物 二、社会计算的工具和“选票” 三、从职能出发给货币下定义 四、货币与财富 五、从控制货币的要求出发定义货币 第五节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一)货币材料的确定 (二)货币单位的确定 (三)金属货币的铸造 (四)(本位币与辅币 (五)无限法偿与有限法偿 二、货币制度的演变 (一)银本位制 (二)金银复本位制 (三)金本位制 (四)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三、跨国货币制度和欧元 四、我国的货币制度 思考题: 1.货币是如何产生和演变的?

金融专业课程

必修课 1.西方经济学(本) 本课程5学分,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为学习其他财经类课程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需求与供给曲线的决定,弹性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结构,资源投入的应用,资本市场,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的互补,国民经济的流转与均衡,国民消费与投资,政府收支与国际收支,国民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财政、货币政策的内容及其选择,社会福利的基本原理,商品的外部性。 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经济数学等。 2.金融统计分析 本课程4学分,开设一学期。 金融统计分析是金融学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金融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业务知识,为作好实际金融统计分析工作打下基础。 金融统计分析主要讲述金融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金融统计分析的意义、金融统计分析模型、信贷统计、现金收支和货币流通统计、对外金融统计分析、金融市场统计、保险统计等。 先修课程:货币银行学、统计学原理、经济数学基础等。 后续课程:经济学方法论、金融工程学等。 3.公司财务 本课程4学分,开设一学期。 公司财务是金融学专业的必修课,它以企业的投资与筹资以及相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了解、掌握现代公司的生存、发展与金融市场的关系;现代公司财务、资产等管理的主要内容。学好这门课,对分析复杂且处于迅速变动中的中国企业和金融市场来说,将是十分有益的。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公司和金融市场的概念,从公司的组织形式谈公司的金融管理,从金融市场的构成和特点谈公司的资金融通;利率和汇率的基本理论;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资本成本;公司的融资管理;现金流量估算,各种投资评估方法的异同,风险和资本限额条件下的投资决策;公司的资金管理,包括现金、应收账款、有价证券、存货;公司兼并、收购

高职金融学课程标准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金融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及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金融学》是普通高职院校投资与理财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目标是让学生对金融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有比较全面的认识。该课程阐明了经济体系中货币运行的基本功能、运行方式、基本规律以及社会货币管理与调控的基本原理和政策工具。从宏观和微观金融学视角,以货币为主线,突出学生对金融学知识感性认知能力、金融问题分析能力和资金的筹集、分配、融通、运用和管理等实践应用能力。 (二)前后续课程的安排 该课程要以西方经济学、基础会计学等课程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公司理财、证券投资学等课程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对金融学的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系统掌握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金融宏观调控等基本范畴;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货币的基本职能 (2)理解和重点掌握利率、利息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利率的划分标准及其主要分类;

(3)掌握各种基础性金融工具的概念、特征;金融市场的构成及其功能; (4)理解并掌握掌握主要金融机构的性质、职能; (5)掌握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表外业务、信用货币创造的原理; (6)重点掌握中央银行的几种主要类型;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7)理解并掌握通货膨胀的效应和通货紧缩的影响、通货膨胀的衡量; (8)掌握汇率标价法、汇率制度、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几个项目的关系、国际储备管理的基本方法; (9)理解并掌握货币需求理论、货币层次的划分、基础货币及货币乘数的含义、货币均衡的内含及标志; (11)掌握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政策工具、金融调控的原理和方法; (12)掌握金融风险的成因、金融监管的要点。 2.能力目标 (1)分析国际国内金融体系现状及改革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3)团队合作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们的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 (2)提高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团队精神。 四、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设置的依据 本课程依据2014版投资理财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具有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财务、证券、银行等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软件。能够从事金融、工商等各类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要求设置。 (二)课程目标、内容制定的依据 本课程目标、内容制定依据2014版投资理财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有关知识目标的要求设置,该要求是系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财务、证券、银行等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软件。

2017年电大财政与金融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财政与金融作业1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集中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 要而形成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 2、财政职能: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 3、财政收入:是指国家预算收入,包括中央及地方各级政权的预算内收入及 部分预算外收入。 4、税收制度:是国家规定的税收法令、条例和征收办法的总称。 5、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 6、起征点:是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 7、免征额:是课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 8、直接税:指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 9、间接税:指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 10、国债: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采取有偿方式,筹集财政资金时形成的国家债务。 二、填空题 1、经济;社会 2、国家 3、剩余产品 4、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 5、税收;非税收 6、经验数据法;要素分析法 7、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8、课税对象 9、税源 10、10 11、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 12、生产型;收入型;消费型 13、从价定率;从量定额 14、一般;级差 15、有偿 16、有偿性;灵活性;自愿性 17、平价;溢价;折价 18、公募法;承受法;出卖法;支付发行法;强制摊派法 19、分期逐步;抽签轮次;到期一次;市场购销;以新替旧 20、金融市场利率;国家信用好坏;银行利率水平;社会资金供求状况 三、单项选择题

1-5 B B D C B 6-10 C B A B D 四、多项选择题 1、ACE 2、ACD 3、ABC 4、ACD 5、C 6、ABC 7、ABCD 8、ABCDE 9、ABCDE 10、BCDE 五、判断正误 1-5 X X X X X 6-10 X X √ √ X 11-15 √ √ X √ X 六、计算题 1、解:应纳增值税= 1500000*17%-110000 = 145000(元) 2、解:应纳个人所得税=(1500-800)* 10% - 25 + 5000 *(1-20%)*20% + 500*20% = 945(元) 财政与金融作业2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财政支出:是财政分配活动的第二阶段,是国家(政府)把筹集到的财政 资金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分配活动,是政府履行其职能而支付的相应费用的资金。 2、量入为出:指在合理组织财政收入的基础上,根据收入安排支出,支出总 量不能超过收入总量。 3、政府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实体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和为公众提 供社会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公共部门购买所需商品和劳务的行为。 4、教育事业费:主要指各级教育部门的事业费,包括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类中 小学及幼儿教育经费、国家批准设立的各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经费、教育部门举办的成人高等教育以及广播电视教育经费等。 5、社会保障:是国家向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以及遇到其他事故而面 临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 6、社会保险:是保障劳动者在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工资收入后仍能享有 基本的生活保障。 7、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实行特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目标,将一部分财政 资金无偿补助给企业和居民的一种再分配方式。 8、国家预算:是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具有法律地位的文件,是国家财 政实现计划管理的工具。 9、国家决算:是对预算执行的总结和终结。 10、预算外资金:是指根据国家财政制度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由地方财政部门 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自收自支的资金。

《金融基础》课程标准.docx

《金融基础》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 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货币、信用、银行等金融因素已渗透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的作用与地位已大大提高,影响力日益增长。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学习和掌握金融基础知识、基本原则,来把握金融运作的内在机制和规律,进而认识和探讨经济社会中的各种金融现象,研究和解决金融经济问题,同时也为其他专业理论课程和业务技能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金融基础是一门介绍金融领域各要素及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的专业理论课程。金融基础的涵盖面较宽,凡与金融领域相关的范畴几乎都包括在内。本课程系统的阐述了金融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运行规律,客观地介绍世界主流金融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实务运行的机制及发展趋势;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的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金融理论与实践问题。 金融基础是金融、证券、保险等专业的职业能力基础课程,是金融管理、证券与期货、互联网金融等专业的起点课程。本课程的内容根据银行、证券、保险课程基础知识需求设计,培养学生从事金融证券保险期货行业的基本职业素养和基础职业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2.设计思路 金融基础课程的教学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用案例形式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具有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技能。

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兼顾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各领域知识的介绍,注重金融工程以及现代金融工具的构架与创新,及金融机构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和发展趋势。力求实现模块化教学安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金融管理、证券与期货、互联网金融三个专业的不同要求,安排教学内容,各有侧重。本课程在广泛听取“金融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金融行业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以及与金融基础课程有关的金融职业岗位要求进行对应连接,以任务驱动、行动导向为课程改革方向,结合专业建设实施方案与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课程设计。 2.1课程注重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岗位任务完成的需要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如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助理理财规划师考试中金融基础知识模块)对金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工作态度的要求进行整合,着力提高学生对金融基础知识的认知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2每个章节(项目)的学习都以典型现代金融案例为载体设计活动 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为核心,整合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内容,实现理论讲授与实践活动的一体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外出参观学习、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2.3针对不同金融领域的特点,加强对学生风险意识的强化教育 本课程从宏观、微观金融领域中的决策层面、执行层面和操作操面中可能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