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北辛中学宗明星)第六章回顾与思考

枣庄市九年级数学教案

课 题:第六章 回顾与思考

课 型:复习课

授课人: 滕州市北辛中学 宗明星

授课时间:2013年11月28日,星期四,第二节课

课前准备:制作课件,学生完成课前复习.

学习目标:

1.回顾本章的内容,梳理本章的知识结构,建立有关概率知识的框架图.

2.用所学的概率知识去解决某些现实问题,再自我回忆和总结出实验频率与理论概

率的关系.

教法与学法指导:

本节课是复习课主要采用“自主回顾反思-—例题及时精析--合作讨论竞学”型教学模式. 本节通过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本章内容,梳理知识结构,同时,到本章为止,学生基本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有关概率知识的学习,因此在学生充分思考和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共同回忆有关概率的知识框架图.

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一份小结,谈谈学习本章或整个概率有关知识后的收获以及自己的困惑和还想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教师还可鼓励和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概率知识去解决某些现实问题,然后再进行班级的交流与汇报.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自制课件.

学生提前做完课本上的复习题,并制作本章知识结构图表,准备课上直接展示.

教学过程:

一、归纳整理,典例精析,形成认知体系

Ⅰ.自主回顾反思.

师: 这节课我们要对“频率与概率”这一章进行复习,首先我们先来看下面的四个问题:

【问题1】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是

21,这是否意味着在两次重复试验中,该事件必有一次发生吗?

生:不一定发生.

师:谁可以给我解释一下为什么? 生: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是2

1,是指当实验次数很大时,这个事件的出现的频率会稳定在它的理论概率附近.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我们在前面做过的大量实验中发现,实验频率并不一定等于理论

概率,虽然多次实验的频率逐渐稳定于其理论概率,但也可能无论做多少次实验,实验

频率仍是理论概率的一个近似值,而不能等同于理论概率,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应该说,偏差的存在是正常的,经常的.

【问题2】你能用实验的方法估计哪些事件发生的概率?举例说明.

生1:例如可以用实验的方法估计50个人中有2个人生日相同的概率.

生2:还可以用实验的方法估计6个人中有2个人生肖相同的概率.

生3:投针实验,就是用实验的方法估计针与平行线相交的概率,而且通过此实验还有一个伟大的发现,针与平行线相交的概率P 与π有关系,于是人们用投针实验来估计π的值. 生4:我们还可以用实验的方法估计从一定高度掷一个啤酒瓶盖盖面朝上的概率. 生5:用实验的方法来估计从一定高度落下的图钉,落地后针尖朝地的概率.

……

师:可以说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而我们通过实验的方法估计这么多事件发生的概率的目的是理解“当实验次数很大时,实验频率是稳定于理论概率,由此来估计理论概率”这一事实.

【问题3】有时通过实验的方法估计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有一定难度,你是否通过模拟实验来估计该事件发生的概率?举例说明.

生:例如用实验的方法估计50个人中有2个人生日相同的概率需要做大量的调查获得数据,既费时又费力,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计算器模拟实验来估计此事件的概率.

师:非常好.我们常常利用摸球试验、转转盘、掷骰子、翻牌等来进行模拟实验.

【问题4】我们从七年级开始学习概率,你掌握了哪些求概率的方法?举例说明. 生:求概率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用概率的定义,当实验的结果是有限个,并且是等可能的时.

(2)用实验的方法,当实验次数很大时,实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

(3)可用树状图,求某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4)用列表法,求某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5)用计算器模拟实验的方法求某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师:回答的非常好,谁还能举例说明上面这几种求概率的方法呢?

生1:例如掷一枚均匀的骰子,点数为奇数的概率,就可以用概率的计算公式,即 P(点数为奇数)=63=2

1. 生2:掷一枚均匀的骰子,每次实验掷两次,两次骰子的点数和为6的概率既可以用树状图,也可以用列表法求其概率.

师:其他几种方法前面的3个问题中已涉及到,我们在此就不一一说明了.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理解并掌握了本章的基础知识,本环节主要通过以问题的形式将本章内容让学生再认识,使学生对本章知识首先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树状图或列表格的方式求等可能性的问题的概率,作为重点.

【实际效果】好多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及理解还是比较到位,对于树状图或列表格的方式求等可能性的问题的概率,学生做的还不是太规范.

Ⅱ.建立有关概率知识的统计图

在学生充分思考和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共同建立以下有关概率的知识框架图如下: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本章的基础知识及方法技能理解较好的前提下,本环节主要将本章内容形成知识网络框架,让学生再认识,再理解.

【实际效果】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回答及理解还是比较好的,但对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理解还不是太好.

Ⅲ、【例题】 下面我们看一练习题:(多媒体展示)

(1)连掷两枚骰子,它们的点数相同的概率是多少?

(2)转动如右图所示的转盘两次,两次所得的颜色相同的概

率是多少?

(3)某口袋里放有编号为1~6的6个球,先从小摸出一球,

将它放回到口袋中后,再摸一次,两次摸到的球相同的概

率是多少?

(4)利用计算器产生1~6的随机数(整数),连续两次随机

数相同的概率是多少?

根据表格,共有36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点数相同的有(1,1),(2,2),(3,3),(4,),(5,5),(6,6)共六种,因此点数相同的概率是6

1366 . (2)此题只是将(1)题的1、2、3、4、5、6换成了红、白、蓝、黑、黄、绿而已,因此,

两次所得的颜色相同的概率也是6

1 (3)将第(1)题中的1,2,3,4,5,6换成编号为1~6的6个球,两次摸到的球相同的概率为6

1. (4)将第(1)题中的1.2,3,4,5,6换成计算器中1~6随机数,连续两次随机数相同的概率为6

1. 【设计意图】本题的4个小题具有相同的数学模型,旨在通过多题一解,让学生体会到它们是同一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并理解模拟试验的转化.本例题旨在给学生一定的拓展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实际效果】学生原本没有看出来这四道例题之间的联系,说明学生缺乏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在教师提示之下,才有了慢慢地反映,这也正说明我们对学生在这方面的训练太少了.

二、及时巩固,知识要点再现

1.设计一个方案,估算从3个男生和4个女生中选一个人去参加座谈会是男生的概率是_________.

2.一个口袋中有5粒糖,1粒红色,2色黄色,2粒白色,今从中任取一粒,是白色的概率为_________.

3.有5个零件,已知其中混入了一个不合格产品现取其中一个,是正品的概率是_________.

4.如图,通过试验估算,指针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是____.(阴影部分的扇形圆心角120°)

5.某学校有320名学生,现对他们的生日进行统计(可以不同年)( )

A.至少有两人生日相同

B.不可能有两人生日相同

C.可能有两人生日相同,且可能性较大

D.可能有两人生日相同,但可能性较小

6、将分别标有数字1,2,3 的三张卡片洗匀后,背面朝上放在桌上.

(1) 随机抽取一张,求抽到奇数的概率;

(2)随机抽取一张作为十位上的数字(不放回),再抽取一张作为个位上的数字,能组成哪些两位数?恰好是32的概率是多少?

【设计意图】第6题主要考察学生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概率的能力,体会树状图及列表法求概率的重要性.

【实际效果】学生对于第6题的解答部分学生解决有点困难,特别对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概率还不是太规范,今后需要强化训练.

三、知识拓展,培养思维能力

1.某鱼塘放养鱼苗10万条,根据这几年的经验知道,鱼苗成活率为95%,一段时间后准备打捞出售,第一网捞出40条,称得平均每条鱼重

2.5千克,第二网捞出25条,称得平均每条鱼重2.2千克,第三网捞出35条,称得平均每条鱼重2.8千克,试估计这塘中鱼的总重量.

2、小英和小丽用两个转盘做“配紫色”游戏,配成紫色小英得1分,否则小丽得1分,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红

色+蓝色=紫色,配成紫色者胜)

【设计意图】第1题主要巩固用频率估算概率的方法,理解概率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意义,而第2题着重考察学生画树状图或列表法求概率的前提条件----等可能,注意第二个转盘为非等可能,这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实际效果】学生对于这两道题目的解答有部分学生解决有点困难,特别是对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概率时第二个转盘为非等可能,学生仍按等可能性去做,出错较多.

四、课堂小结,领悟思想方法

师:同学们能不能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说一下你的收获和困惑啊?

生1:我们以问题的形式回顾本章的内容,梳理知识结构,建立了有关概知识的框架图.生2:我们知道了实验频率与理论概率的关系并会利用树状图、列表法求概率.

生3:……

师:反思一下再做这种问题时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同学们课下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一节数学复习课,因而要注意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内容较多,知识点较零碎.正因为这节课中学生思维活动较多,它也为老师评价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动手能力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表现机会,所以要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表现的舞台.

【实际效果】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地表达出在本节课中的体会和收获,既有知识方面的,也有能力方面的,还有互相合作间的建议等,不仅知识方面有了收获,也在情感方面与同学们进一步得到了交流.

五、达标检测,反馈复习效果

1.小红、小芳、小明在一起做游戏时需要确定作游戏的先后顺序,他们约定用“锤子、剪刀、布”的方式确定.请问在一个回合中三个人都出“布”的概率是 ;

2.一个口袋中装有4个白色球,1个红色球,7个黄色球,搅匀后随机从袋中摸出1个球是白色球的概率是 ;

3.中央电视台“幸运52”栏目中的“百宝箱”互动环节,是一种竞猜游戏,游戏规则如下:在20个商标牌中,有5个商标牌的背面注明一定的奖金额,其余商标牌的背面是一张哭脸,若翻到哭脸,就不能得奖,参与这个游戏的观众有三次翻牌机会(翻过的牌不能再翻).某观众前两次翻牌均获得若干奖金,那么他第三次翻牌获奖的概率是 ;

4.在一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的3个小

球,其中一个红色球、两个黄色球.如果第一次先从袋中摸

出一个球后不再放回,第二次再从袋中摸出一个,那么两次

都摸到黄色球的概率是 ; 5.图中所示的两个圆盘中,指针落在每一个数上的机会均等,

则两个指针同时落在偶数上的概率是 ;

6.小华买了一套科普读物,有上、中、下三册,要整齐的摆放在书架上,有哪几种摆法?其中恰好摆成“上、中、下”顺序的概率是 ;

7.有两组卡片,第一组三张卡片上都写着A 、B 、B ,第二组五张卡片上都写着A 、B 、B 、D 、E.试用列表法求出从每组卡片中各抽取一张,两张都是B 的概率.

第8题图 90 童装 童车 儿童玩具 类 别 儿童玩具 % 25% 童车 %

童装 抽查件数 8.链接中考(2013年枣庄中考试题)

“六·一”前夕,质检部门从某超市经销的儿童玩具、童车和童装中共抽查了300件儿童用品.以下是根据抽查结果绘制出的不完整的统计表和扇形图:

请根据上述统计表和扇形图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补全上述统计表和扇形图;

(2)已知所抽查的儿童玩具、童车、童装的合格率分别为90%、88%、80%,若从该超市的这三类儿童用品中随机购买一件,买到合格品的概率是多少?

【设计意图】运用所学习的本章知识及其归纳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际效果】学生对于前面的几道题目解答比较简单,学生对于最后一道题目的解答有部分学生解决有点困难,今后需多加练习此类综合性较强的问题.

六、课后作业

1、复习题A 组1,3,4,6题B ,1,2题C 组

2、在课外独立完成一份小结,谈谈学习本章或整个概率有关知识后的收获以及自己的困惑和还想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这体现了新教材的重要变化----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学习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同时强调了数学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在教学中选择学生身边的素材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充满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强对概率的认识,突出频率的集中趋势估计概率的思想,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注意改进的方面:由于本节习题较多,要提前计划好,在每项活动之前,要明确学生的目标及任务达成和时间限制,否则很影响进度.找学生代表发言时,面要广一些,简单一点的可面向后进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做到面对全体学生.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 回顾与复习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七上第六章回顾与思考 【课标与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引导学生回顾本章内容,梳理知识结构,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获得知识系统的自助建构能力。 2、教材分析:第1节通过具体问题,回顾小学阶段学习过的统计图,然后做一个简单的统计活动,通过该活动揭示统计的过程、环节并引出数据是如何收集的问题。第2节讨论。通过前面两节,完成了数据的收集工作,从第3节开始将至此,学生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和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制作,并能从统计图表中获取相应的信息。第4节将比较这些统计图在表示数据时的特点,寻找各种统计图之间的联系,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信息,同时也将帮助学生分析统计图表中的数据,获取准确的信息。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知道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或预测;在如何收集 的问题上,由于调查对象(样本选取)的差别,就构成了两种不同的调查方式——普查和抽样调查并通过案例分析普查和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2、学生想知道的:在探讨数据的整理和表示,进一步学习扇形统计图和频数分布直方 图的制作.针对身边熟悉的事物的形象表示,进而引出三种统计图的选择,以此来复习三种统计图,然后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对这三幅统计图进行思考,通过合作交流归纳出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3、学生能解决的:加深对三种统计图的特点的进一步理解,发展学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并在学生自我评价小结的的基础上结束. 【教学目标】:1.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统计数据. 2.会制作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 3.通过丰富的实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能指出总体、个体、样本,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4.知道频数和频数分布的意义,能画频数直方图,能利用频数直方图解释数据中蕴涵的信息. 5.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解释统计结果,并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进行交流观点.

(滕州市滕南中学邵长伟)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回顾与思考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回顾与思考 授课教师:滕州市滕南中学邵长伟 课时课题:第一章《基本平面图形》回顾与思考 课型:复习课 授课时间:2013年9月18号,星期三,第二节课 复习目标: 1.学生能说出本章所学主要内容,即所学各部分知识的作用与意义,进一步认识几何体.(重点) 2.经历自己梳理本章所学知识的过程,发展总结概括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难点) 3.进一步丰富学习成功的体验,激发对空间与图形学习的好奇心,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法及学法指导: 充分挖掘图形的现实模型,鼓励学生从现实世界中“发现”图形;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其中动手操作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学生学习开绐阶段,它可能帮助学生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以后,它可以用来验证学生对图形的空间想象.因此,学习之初,教师要鼓励学生先动手、后思考,以后,则鼓励学生先想象,再动手. 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发展学生的个性.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我们已经学完,课本从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入手,使我们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在展开与折叠等数学活动中,认识常见几何体及点、线、面的一些性质;再通过展开与折叠、切截、从不同的方向看等活动,在平面图形与几何体的转换中发展了同学们的空间观念;最后由立体图形转向平面图形,在丰富的活动中认识,一些平面图形的简单性质. [师]下面,我们共同概括一下第一章学习了哪些知识呢?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思考、交流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总结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引 导学生共同建立框架图.)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同学们对知识是否真正掌握了呢?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 二、重点知识回顾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举例说明,我们知道的平面图形有______________,立体图形有:______________. 2.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_________和__________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 线:_________和__________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_______线和_________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_______面和________面. 体:几何体也称体 (2)点动成_________,线动成__________,面动成____________.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分类 请你将下列几何体进行分类: 柱体有: ,锥体有 ,球体有 (填序号) 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 棱:在棱柱中, 叫做棱. 侧棱: 叫做侧棱. n 棱柱:有___________个底面,有__________个侧面,共有_________个面.有__________条棱,有____________条侧棱,有----个顶点. 5.正方体的展开图,有----种. 1—4—1型

第八讲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滕州市北辛中学 张超

课题:第二单元方程与不等式第八讲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授课人:滕州市北辛中学张超 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 2.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理解不等式(组)的解及解集的含义;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会在数轴上确定其解集;初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4.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熟练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难点:会利用不等式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指导: 教法:本节课选择引导、探索、归纳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归纳总结,进而自主探索相关的知识及方法,使得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的完整、系统,对不等式(组)的使用方法清晰、合理,从而达到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的目的. 学法: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合作交流和归纳总结将不等式(组)的相关内容完整的复习,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分析,体会不等式(组)的特点和作用,掌握运用它们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从而达到培养数学能力的目的.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初中数学指导丛书知识梳理. 教师准备:初中数学指导丛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考点,总结梳理 教师:上节课我们复习了方程的相关内容,我们发现方程是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数学模型,它可以非常清晰的刻画数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等量关系.当然,我们的生活中除了有等量关系,还有不等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复习初中数学领域另一个可以刻画数量关系是数学模型: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板书课题) 教师:下面先让我们一起看一看我们的课程标准中针对一元一次不等式提出的要求:(课

(滕州市北辛中学宗明星)第六章回顾与思考

枣庄市九年级数学教案 课 题:第六章 回顾与思考 课 型:复习课 授课人: 滕州市北辛中学 宗明星 授课时间:2013年11月28日,星期四,第二节课 课前准备:制作课件,学生完成课前复习. 学习目标: 1.回顾本章的内容,梳理本章的知识结构,建立有关概率知识的框架图. 2.用所学的概率知识去解决某些现实问题,再自我回忆和总结出实验频率与理论概 率的关系. 教法与学法指导: 本节课是复习课主要采用“自主回顾反思-—例题及时精析--合作讨论竞学”型教学模式. 本节通过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本章内容,梳理知识结构,同时,到本章为止,学生基本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有关概率知识的学习,因此在学生充分思考和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共同回忆有关概率的知识框架图. 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一份小结,谈谈学习本章或整个概率有关知识后的收获以及自己的困惑和还想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教师还可鼓励和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概率知识去解决某些现实问题,然后再进行班级的交流与汇报.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自制课件. 学生提前做完课本上的复习题,并制作本章知识结构图表,准备课上直接展示. 教学过程: 一、归纳整理,典例精析,形成认知体系 Ⅰ.自主回顾反思. 师: 这节课我们要对“频率与概率”这一章进行复习,首先我们先来看下面的四个问题: 【问题1】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是 21,这是否意味着在两次重复试验中,该事件必有一次发生吗? 生:不一定发生. 师:谁可以给我解释一下为什么? 生: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是2 1,是指当实验次数很大时,这个事件的出现的频率会稳定在它的理论概率附近.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我们在前面做过的大量实验中发现,实验频率并不一定等于理论 概率,虽然多次实验的频率逐渐稳定于其理论概率,但也可能无论做多少次实验,实验

2019-2020年第二学期山东省滕州市北辛中学空中课堂九年级语文下册周末测试试卷(Word版,无答

北辛中学九年级语文复习周末测试2020-03-14 总分 100 分时间 70 分钟学校: 姓名:班级:_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7 小题,共65 分)(1----16 题,每一小题2 分。17---27 题,每一小题3 分。) 1. 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B.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C.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2.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神弗福也福:福气 B. 小信未孚孚:使信服 C. 虽不能察察:明察 D. 夫大国,难测也测:揣测,估计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既写出了诗人对朋友的难舍与留恋,也表现 了自己因归期未卜而惆怅的心情。 B. 《十五从军征》全诗截取老兵归家的片段描写,有人物言行描写、心理描写,还有环境描写。 C. 《过零丁洋》的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写危难形势,抒忧患之情,比喻形象,对 仗工整。 D.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山河表里潼关路”突出潼关的险要。潼关在这里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多少次事关存亡的战斗在这里展开。 4. 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B. 老舍,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龙须沟》,等等。 C. 我国清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被鲁迅先生称为“神魔小说”。 D. 《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戏剧家契诃夫,其短篇小说往往带有讽刺意味。 5.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读史使人,读诗使人,数学使人,科学使人,伦理学使人,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A. 聪明深刻精密高尚有道德善辩 B. 明智灵秀周密深刻庄重善辩 C. 高尚明智聪慧深刻有修养巧辩 D. 深刻高尚聪慧明智有修养巧辩 6. 对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对子”。如果上联是“奇石尽含千古秀”,恰当的下联 应是() A. 笔间芸气吐芬芳 B. 雅文清润九州阔 C. 仙露奇花碧间香 D. 好花长占四时春 7. 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运 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一丈青大娘泼辣的性格) B. 何满子在奶奶身边长大,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赶快搬梯子去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 了何满子在奶奶心目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表现出一丈青大娘的爱孙之情) C. 何满子就像春蚕贪吃桑叶,一册唱本不够他几天念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何 满子聪慧灵秀,记性好) D. 如果生命是树,尊严就是根;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飞翔。(运 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尊严高于生命)

滕州市北辛中学九年级语文教研组长讲话

北辛中学 九年级语文教学的思考 刘士伟 每一天走进校园,看到路两旁的银杏叶终日守望,总是禁不住浮想联翩心旌摇荡,那银杏叶金光闪闪,熠熠生辉的模样多么像北辛师生倔强执着的追求和梦想。 今天,伴着银杏叶如歌的金黄,我们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之上。斗转星移,当我们蓦然回望,总有一种自信给我们力量。 新的学期,在学校领导和九年级级部的坚强领导下, 首先我们语文组掀起了走好第一步,追求高效课堂,过六关练兵的高潮。质量,质量,狠抓课堂教学的质量,我们也许不可能每堂课都精彩,当我们追求我们每堂课都精彩,都要高密度大容量。 接着我们掀起了学科教研的新高潮,每堂课前都沟通有无,交流思想,整合学科资源,让每一个老师共享知识、同享经验、感悟群体智慧的力量。 同时我们还掀起了参与优秀教案评选的新高潮,我们一致认为一个优秀的教案,一个精致创意的教学设计,其实是一个富有创造精神的艺术精品,是一段教师心血的凝聚,是一个能感染学生、感动学生的活泼泼的智慧生命,所以我们积极投入,踊跃参与,成绩斐然。 这一段美丽的时光,给了我们充实的过往,让我们更有勇气、底气展望。 一我们团结,我们协同合作,优势互补,黄彦老师认真踏实,李毅老师负责敬业,春华老师严谨进取,李敏老师细致主动,爱国老师肯干亲和,这个团队不扯皮,不推诿,不懈怠,不折腾,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是一个富有凝聚力的集体,团结出成绩。 二我们勤奋,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

空话。一勤天下无难事,态度决定一切,老子有句名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我们尽力而为,全力以赴做到最完美的执行,最坚决的落实。就像孟校长所说的注重细微,把简单的事做彻底;拒绝平庸,把平凡的事做经典。 三我们睿智创新。我们坚信教师不是知识的象征,而是智慧的象征。好的语文教师是睿智创新的,应该是有思想的,在教育转型的大时代,我们要求自己时刻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站在教育精神高地,以先锋的姿态,前卫理念引领学子,追求卓越,面向未来。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制定了我们今后教学的方略: (一)夯实基础,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落实语言的运用。 我们坚定的认为,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二)要加强阅读,既要立足课本,更要面向课外,扩大阅读面。(三)立足学生的真情体验,切实抓好作文教学。 此时校园那金光闪闪的银杏叶依然璀璨,像冬日里一团团激情燃烧的火焰,又像如歌的行板给我们力量,给我们陪伴,我们没有什么可以奉献,只有辛劳,汗水,和信念,我们的目标就是由辉煌走向辉煌,由灿烂走向灿烂,最后我们用一句话结束来代表誓言:山阻石拦大江毕竟东流去,雪辱霜欺梅花依旧向阳开。

(北辛中学+付宏)4.6第四章回顾与思考

课题: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回顾与思考 授课人:滕州市北辛中学付宏 课型:复习课 授课时间:2013年11 月28 日,星期五,第三节课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操作、猜测、归纳与分类讨论等活动,进一步积累对基本图形进行研究的数学 活动经验. 2.能利用线段的中点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说明,总结解题的步骤和技巧, 并能总结归纳出更一般的解题规律. 3.学习中要结合现实情境,注意发现图形与现实的联系,注重数形结合,利用所学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图形的计数、线段和角的有关计算、线段的中点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应用、有关圆心角的计算以及规律的归纳. 教学难点: 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 教法及学法指导: 本章是初中平面几何的起始章,概念较多,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能够把他们多作比较,发现它们的内在联系,并作记忆. 要运用类比法复习线段和角的大小比较及有关运算,要经常动手去画一些基本图形,在画图过程中领悟并提高能力,同时,注意画出的图形要整洁、美观、大方. 教学过程: 一、感悟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复习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请同学们先认识“三线”、“角”和“平面图形”三大家族的家庭成员,然后我们再深刻的了解他们.(师播放课件)

生:认真观看,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思考、交流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总结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其中三线的概念及性质与角的有关概念及换算是需要加强的要点. 二、自主探究 1.直线、射线和线段 (1)基本概念 ①“一根拉紧的绳子”可以近似地看作_________,线段有________个端点,它可以比较__________和度量. ②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________,射线有_______个端点,射线不能度量和比较大小. ③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_____,直线______端点,不能度量和比较大小. ④两点之间线段的__________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上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的点,叫做___________. (2)表示方法 ①线段的两种表示方法:用____________表示(即线段的两端点)或用__________表示. ②射线的两种表示方法:用_____________表示,其中端点字母必须写在前面,如射线OA,就不能再记作射线AO;用__________表示,如射线l. ③直线的两种表示方法:用___________表示,没有顺序,如直线AB或直线BA表示同一条直线;用___________表示,如直线a. (3)重要结论及性质 ①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__________最短; ②经过两点有且只有________条直线,或者两点确定________条直线. ③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2.角 (1)基本概念 ①角是由两条__________组成的几何图形,这个公共端点我们称为角的________;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_________旋转而成的图形.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_______. ②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若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则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__________. (2)表示方法

(滕州市北辛中学闵莉莉)6.3生日相同的概率(2)

课题:第六章第三节生日相同的概率(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人: 滕州市北辛中学闵莉莉 授课时间:2013年11月22日,星期五,第三节课 教学目标: 1.经历实验、统计等活动过程,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2.能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等进行模拟实验,估计一些复杂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重点) 3.用模拟实验代替实际凋查,估计一些随机事件的概率.(难点) 教法与学法指导: 本节课采用了“感悟导入—感受新知—合作交流—巩固训练—达标测试”五环节教学模式,首先承第1课时生肖问题,提出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不借助大量调查估算其概率,从而引入模拟试验代替实际调查,用模拟试验估计一些复杂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重点是掌握计算器进行模拟试验的方法;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教师通过组织、点拨、引导,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预习新课2、以小组为单位准备:12个大小相同、原材料相同编上1-12号码的小球,布口袋;自由转动的转盘;1-12同一花色12张扑克牌;12枚1元硬币;大小质地一样的手绢。 教学过程: 一、感悟导入 师:我们上节课利用全班的调查数据设计了不同方案.估计6个人中有2个人生肖相同的概率.要想使这种估计尽可能精确,就要尽可能多地增加调查对象,而这样做既费人力又费物.能不能不用调查即可估计出这一概率呢? 你有没有其它的办法? 生:可以用12个编有号码的,大小相同的球代替12种不同的生肖.这样每个人的生肖都对应着一个球.6个人中有2个人生肖相同,就意味着6个球中有2个球的号码相同.因此,

第6章 回顾与思考教学设计

第六章反比例函数 回顾与思考 山东省青岛市第二实验初级中学刘蓬蓬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已经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理解了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会作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探索和掌握其性质,能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本章的教学主要以直观操作,观察,概括和交流作为主要的活动方式。通过这些活动,对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进行有机的整合,逐步形成对函数概念的整体性认识,逐步提高从函数图象中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感知水平,逐步形成从函数视角处理问题的意识,体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师应从现实情境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以本章三维教学目标为标准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考查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及其应用掌握的程度,以及从函数图象中敏锐地获取相关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 函数是在探索具体问题中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数学概念, 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内容及数学模型, 学生已经在七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上册学习过变量之间的关系、一次函数等内容, 对函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讨论反比例函数, 可以进一步领悟函数的概念,并积累研究函数性质的方法及用函数观点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为后继学习二次函数等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会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探索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 3.会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能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和主要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熟练掌握本章的整体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概括和归纳能力,形成知识体系. 2.在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中,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经历一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探索过程,在合作与交流中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会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能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与反比例函数相关的数学问题和实际应用问题. (三)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本章内容的回顾与思考,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经历函数图象信息的识别与应用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本章知识的网络结构体系.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会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掌握其性质. 反比例函数的相关应用. 教学难点 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探索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 反比例函数的相关应用.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提问,引人入胜;第二环节:知识串联,形成体系;第三环节:例题精练,巩固新知;第四环节:交流探讨、收获小结;第五环节:课后作业 第一环节:复习提问,引人入胜 活动目的给学生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回顾,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八下第六章平行四边形回顾与思考

第六章平行四边形回顾与思考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五章的章末复习课,是学生再认知的过程,因此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复习回顾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本章的主要内容及其联系,并进一步训练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通过抛出问题串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将有关问题内容条理化。同时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行证明,并对证明的步骤与格式加以明确和强化。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通过回顾, 使学生掌握本章的有关概念,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判定的条件。 2.数学思考:通过思考,使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中位线有更全面认识,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并在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 问题解决:通过回顾,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复习,初步掌握复习方法,形成基本复习技 能。 4.情感态度:通过讨论、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并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决问题。 难点:通过回顾与思考,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教学准备】 学具:课前每名学生对本章知识进行梳理,构建知识框架图,实物投影仪。 【我的思考】 针对教材内容和初一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本章的回顾与思考的教学,设计四个教学环节,分别是引入新课、知识梳理、好题推荐、反思升华。通过以上教学环节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中位线、n 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一些基本知识,理清知识与知识的内在联系。在回顾本章知识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放开谈,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可以充分暴露学生的问题,通过讨论、纠正,最后形成统一认识。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