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职务发明制度的探讨

对我国职务发明制度的探讨
对我国职务发明制度的探讨

对我国职务发明制度的探讨

(崔良华(1984-),男,江苏盐城人,南京大学法学院2009级法律硕士研究生。)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职务发明创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目前我国职务发明的比例只有40% 左右,国外则高达90% 多;每年专利转化为商品并能取得???职务发明的创造和实施现状以上。,而发达国家可达50%规模效益的只有10%说明,我国现行职务发明制度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只有处理好职务发明创造的归属问题,充分调动发明人或设计人和单位双方的积极性,才能进一步鼓励发明人创造,促进科技进步。

一、职务发明的概述

一般而言,从发明创造与单位的关系来看,可以将发明创造分为三大类,即:职务发明创造、自由发明创造和从属发明创造。在西方国家,“职务发明”一般也被称为“雇员发明”,因为劳动者是在履行其作为雇员的职责中完成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指职的。我国《专利法》中称这类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工在履行职务中所完成的新发明、新设计,或者是在执行所在单位的指令中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从各国的立法来看,对职务发明的规定不尽相同,但其核心大致一样。

《日本专利法》第35条第1款规定,职务发明是指“其性质属于单位业务范围,且完成发明的行为属该单位管辖下的工作人员现在或过去职务范围内的发明”。《英国专利法》第39条第1款规定,职务发明是指“该雇员正常工作过程中或虽在其正常工作外,但是特别分配给他的工作中作出的发明”。

德国《雇员发明法》第4条规定,如果发明是雇员在雇用期间做出的,源于私人企业或者公共机构雇员的工作任务,或者在本质上基于企业或者政府机构的经验或活动,就属于职务发明,雇员的其他发明为非职务发明。对于职务发明,发明完成后,职务发明人负有立即书面向雇主汇报的义务。

也有部分国家并没有对职务发明作出特别规定,如美国。《美国专利法》只是沿用了一般发明的有关规定,在其第111条规定:“申请专利,除本编另有规。根据该规定,无论是职务定外,应由发明人以书面向专利与商标局局长提出”

发明还是个人发明,在美国专利申请都要由实际发明人来提出。也就是说,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发明,发明人始终为发明权人。

二、我国的职务发明制度

我国职务发明制度主要体现在《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和《合同法》当中,我国的专利法明确给出了职务发明创造的定义,并对其权利归属和对职务发明人的奖励作出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条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第十六

条规定:“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应当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励;发明创造专利实施后,根据其推广应用的范围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合理的报酬。”

有上述规定可知,我国职务发明有如下特征:(1)职务发明分作两类,一类是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另一类是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2)职务发明原则上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属于单位,但对于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允许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做出约定。(3)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应当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设计人给予奖励和报酬。

三.我国职务发明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职务发明成果归属认定易产生分歧

《专利法》第六条第一款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这是现行立法中认定职务发明最基本的法律规范。但是在实践中,如何认定发明人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达到了“主要利用”的程度有很大的难度,因虽然专利法实施细则以作出详细解释,“主要利用”为在现行相关立法中没有对.

列举的方式进行了解释,但由于科学技术本身具有不可穷尽性,对于什么样的利用才是“主要利用”,法律是不可能给以穷尽列举的。

按照现行《专利法》和《专利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司法实践中对于“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的权属判定,往往会遇到举证难和判断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这就使得单位和发明人之间易就相关的发明是否属于职务发明产生纠纷。由于权威性规定的缺失,此类纠纷一般难以通过协商解决,只能诉至人民法院。法官在审理此类案件时, 只能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同的法院、不同的法官依据不同的判断标准将会做出不同的判断,不利于司法统一。

2.关于发明人离职后一年内作出的职务发明的规定存在缺陷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12条对《专利法》第6条中的“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进行解释的第3款规定:“发明人、设计人在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一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原单位分配的工作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属于职务发明创造。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该规定的适用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在时间上,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是在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作出的;二是在内容上,该发明创造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原单位分配的工作任务有关。

该规定在时间方面明显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发明人所完成的发明创造是在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作出的,在自己离职一年以后再提出专利申请,或者直接将发明成果授意给第三人申请专利,将轻易的规避了这条规定。此规定导致的后果不仅是延迟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而且增加了专利权属判断的复杂性,专利权属会因此长期处于不稳定性状态,不利于其实施。同时,在现实中,发明人可能会在一定时间内多次转职,专利法没有对此情况作出规定,即当发明人有转职的情况发生,其发明内容属于履行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的工作任务或者利用了多个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时,该发明归属易产生争议。例如:某人在一年内,先后服务了甲、乙、丙三家单位,在丙单位做出了与甲、乙两单位职务均有关的发明创造。在这种情况下,按现行法是难以确定发明创造

的归属的。

.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的分类不尽合理3.

我国专利法一直以来采用的是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二分法”的立法式,然而非黑即白的分类不一定合理,在黑白之间可能存在这一片灰色区域,发明创造有时并不是就能简单地划分为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我国现行《专利法》允许多人作为共同申请人就一向技术方案申请专利,在法律规范上并没有规定共同申请人所应当具备的自然条件。故在逻辑上存在这样的可能:职务发明人和单位作为共同申请人就一项技术方案提出专利申请。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发明创造很难用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来概括。

同时,在实践中,这种“二分法”的规定已经遇到了严峻挑战,在我国科研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许多单位将有价值的职务发明创造成果束之高阁。科研人员虽然了解发明的价值,却无权实施职务发明的成果;当发明人想对原有技术进行改进时,也往往因没有单位的许可而无法进行。通常情况下,围绕这项技术进行的创新活动就此嘎然而止,发明创造活动失去了延续性[3]和

持久性。四、关于职务发明制度的比较法分析

1.日本

根据日本现行专利法第 35条规定,职工得到有关自己发明的专利权以后,

单位当然能自动地得到有关该专利权的使用许可权。单位也可以和职工预先签定[4]合同或者服务规则而继受专利申请权、专利权或者独占的实施权。2.德国

德国雇员发明法》规定,雇员的执行单位任务的发明属于职务发明, 雇主享《有非专有的使用权或专利申请权。同时,《德国雇员发明法》确认在雇员发明中, 雇员是原始的拥有者, 虽然该法保证雇主可以合法取得雇员发明的财产权利, [5]但是它必须支付足够的补偿金。3.英国

英国《专利法》规定,在下列两种情形下,雇主对雇员的职务发明享有原始权利:①该发明是在雇员履行其职务时或履行其特定职责时做出的,并且该发明是在雇员履行其职务或履行其特定职责时可以合理地预见的;②由于雇员职责的???性质所决定其有特殊的义务去增进雇主事业的利益时。法国4.

法国《知识产权法典》L.611- 7条规定:“发明人是雇员的,除有更有利于该雇员的约定, 取得工业产权证书的权利依下列规定确定: ……雇员是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或在企业经营领域内,或因了解或使用企业独有的技术或手段, 及有企业提供的数据完成发明的,雇主有权依行政法院法规确定的条件及期限, 获???

得全部或部分保护其雇员发明的专利权的所有权或用益权……”。由此可见,将雇员执行本单位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界定为职务发明从而

使单位(雇主) 对该发明享有一定的权益, 是各国通例。这不难理解,因为单位不仅要提供职务科技研发活动所必需的原材料、仪器设备、资金、技术资料等,而且要对发明人或设计人进行培训,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支付工资, 更要承担项目研发投资的巨大风险,如果单位此时不能对该雇员发明享有一定的权益,势必会挫伤企业从事研发活动的积极性,最终阻碍科技的进步。但像我国这样作出“主要利用”这样的界定的,并不多见。

五.完善我国职务发明制度的建议

1.修改《专利法》第6条中关于“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的规定,使之更严谨。

2.调整目前专利法中将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严格对立的“二分法”的规定,对与职务有关的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和利益实现形式做出形式多样的规定,消除现行法律的模糊地带,在促进科技进步的原则下,尊重发明人与单位之间的约定。.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摘要:企业管理制度系指企业内一切规范员工行动、指示办事方法、规定工作 流程的规章或约定。常见的有人事管理制度、公司组织章程、财务管理制度、生 产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物质管理制度、安全卫生制度以及岗位责任制等等。将制度作为基础管理的主要工具代替单纯依靠领导的口头指示、事必躬亲来构筑 管理系统的管理方式,是企业基础管理发展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现代企业;企业管理制度;创新 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1.1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张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显著地变化,经济增长和 经济结构得到了改善,各行各业都在进行了巨大的变革。企业作为市场的重要组 成部分,在面对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改变的大背景之下,必须对自 身的管理方式进行调整。 首先,在市场经济机制下,企业的性质发生了较大的变换,企业内部逐渐开 始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方式被法打破,以计划生产为导向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 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因此,就需要对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大胆的 改革创新,并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管理模式。 其次,在以前,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对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企业的经济效 益也不高,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逐渐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着集约 化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就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高校的利用各项资源, 不断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提高各项经济效益,做到这些就需要企业彻底的进行 管理制度改革和创新。 1.2现代管理制度创新是为了在竞争中求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不断发展和进步,国内和国际的市场不断融合和衔接, 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愈发的激烈,为了在竞争激励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站稳脚跟, 企业就必须致力于研发新技术,不断扩展本企业的品种,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 扩大产品销售,这就是要求企业对内部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革和创新,从新对企业 的结构进行划分,统一工作流程,完善企业管理模式,而要实现这些恰恰需要对 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创新。 1.3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源于企业缺乏管理创新精神 传统的企业管理制度缺乏对员工的激励,在管理方面多是采用的压制的、限 制的管理方式,这样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不能有效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我国很多的企业,尤其是很多的中小企业中,他们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 在管理过程中缺乏制度的创新精神,管理方式存在狠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企业在 市场中的竞争实力不足,缺乏强有力的后劲。 1.4企业管理过程中不科学 对企业进行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但是只重视经济效益的 最大化会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建设,比如管理制度的创新。 在管理过程中存在严重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比如,在对企业进行管理过程中,企业各个部门之间权限职责划分不清晰缺乏对员工的激励和有效的控制,导致管 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素质低下,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发展。现代 企业只有对以往那种非科学化的管理进行革新,才能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实力。

企业创新管理制度

技术创新项目管理制度 第一部分总则 1.1促进公司技术创新项目立项管理工作,规范公司技术创新项目管理行为,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1.2通过建立本制度,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员工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技术创新项目的管理工作。 第二部分组织机构 2.1 公司技术中心、质量部是负责公司技术创新项目活动的日常管理机构。 2.2 技术创新项目运行实施机构一般采用课题组的形式。 ①、一般技术创新项目运行实施机构,课题组由承担该项目的部门经理组建,项目经理为主要责任人,抽选部分技术人员为课题组的成员。 ②、重要技术创新项目运行实施机构,公司成立项目组,组长有分管副总担任,公司主要技术负责人为责任人,相关部门、项目经理部人员组成课题组。 ③、技术创新项目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公司技术创新项目的立项、专项资金分配及验收进行评审。 公司成立技术创新项目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由公司主管技术质量的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技术中心主任、质量部部长、副部长、生产部部部长、财务部部长等组成。重大项目及特殊项目部分专家可从国家、部、市专家库中选聘。 第三部分技术创新项目立项申报及专项资金申报 3.1 一般规定 3.1.1 技术创新项目立项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增强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竟争力为目标,遵守科学决策、竞争择优、公正透明的原则。 3.1.2 技术创新资金是公司为促进经评审立项的技术创新项目而设立的专项鼓励性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要遵守公正透明、专款专用和符合财务制度的原则。 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主要包括:该技术创新项目所用专项材料、设备的采购费用、与外单位技术合作费用、专项试验(实验)、检测、技术咨询费用、技术成果总结、鉴定、评审费用以及项目一线主要参与人员的加班补助等。 3.2 项目立项申报 3.2.1技术创新项目征集采取主动选项和公开征集相结合的方式。

浅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浅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学校工作的重点是教育教学,有效的管理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和有效措施。 一、转变、提升教师的管理意识 提到教学质量,有很多人认为这只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等领导的任务,与其他人没有关系,一般教师只要每天按时上好课就可以了。这种错误的思想导致教育教学在管理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其实不然,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管理理论,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桥梁,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实施者,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直接管理者。这主要体现在: 1﹑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承担着对学生的管理、教学技术设备的管理等,同时还直接参与了对相关教学的实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直接来源。 2﹑教师在讲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测试等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教学过程中的管理者、参与者。 二、积极地动员各方面的力量 教学质量的提升是要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实现的。根据现代化教学管理的成功经验,要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要有效地联合校内外资源,动员包括学校所有成员、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力量,积极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我国对学校的管理做得还不够,往往是行政力量的管理过多,学校没有更多的自主权,这不仅对教学管理造成了偏差,而且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影响。要想真正的发挥教学管理的有效作用,必须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学生的成长,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去。要想做好管理工作,要求我们在以下两点上做出努力:1﹑学校领导的重视,积极调动学校内外的各种力量,力争与家长、社会取得及时的联系、沟通、交流,推动家校合作、学校与社会合作,让他们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 2﹑在校内要建立健全的教学监督组织、制度等,从而为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可靠的、实用性强的意见。 三、构建和谐、进步、民主的教学环境

关于员工职务发明奖励办法

关于鼓励员工合理化建议及申请专利的管理办法 一目的 为鼓励发明创造,提高员工的技术创新积极性,保障公司的职务发明成果及时申报专利,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对象 公司全体正式员工。 三合理化建议及职务发明 3.1本办法所指合理化建议是指针对产品设计、产品工艺、技术创新等经过一定的研究开发过程可形成专利的有效建议。 3.2职务发明,是指员工执行本公司所交付的任务或主要利用本公司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具体包括: (一)员工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 (二)员工在履行公司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中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三)主要利用公司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四)离职、退休或调动工作后一年内作出的、与其在本公司时所承担的本职工作或本公司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3.3职务发明的专利申请权及专利权归公司所有,发明人享有署名权。职务发明经提出专利申请并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受理后,公司将对发明人给予奖励。 四奖励办法 4.1 奖励形式与奖励额度 4.1.1 合理化建议奖励:符合本办法3.1所述合理化建议将对提案者给予200元奖励,经评审组认定通过后一次性发放。(本办法所述以外的合理化建议参照公司《合理化建议、持续创新管理制度》给予奖励) 4.1.2专利申请奖金:专利申请提案经公司审核通过后正式列为专利申请项目,并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受理后对发明人进行奖励。奖励额度如下: (1)发明专利:每项给予奖金5000元。奖金的发放分为两次: a. 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受理以后进行第一次奖励,奖金为3000元; b. 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权以后进行第二次奖励,奖金为2000元。

浅谈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

浅谈创新对于企业发展 的意义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浅谈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 矿业矿产品厂原料车间-李川 创新是带有氧气的新鲜血液,是企业的生命。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对企业而言,创新包括很多方面:管理创新,文化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营销创新等等,我主要仅从下面几个方面浅谈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管理创新就是要引入新的管理思想、方法、手段、组织方式而实现的创新。管理创新以培育和增强核心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中心,通过有效的创新管理机制、方法和工具,力求做到人人创新,事事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管理上的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开拓市场,形成企业独特的品牌优势。 企业文化创新即在中突破与实际脱节的僵化的文化理念和观点的束缚,实现向贯穿于全部创新过程的新型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企业文化的创新,会带来员工价值理念的创新,会推动企业制度和经营战略的创新。

技术创新为企业创新活动的核心内容。一方面技术创新提高物质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减少投入;另一方面又通过引入先进设备和工艺,从而降低成本。如果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其创新的能量,就能在市场中击败对手,占据优势地位。 企业制度创新是一种更有效的约束本企业职员行为的一系列规则的产生过程,为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实施和过程管理提供支撑和保障。激发企业职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从而推动企业进步。 创新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企业应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从实际出发,大刀阔斧改革创新,把握创新的主动权,抓紧市场机会和技术机会,不断提高创新水平,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不断取得新的发展。 原料车间李川 2015-11-1

企业创新管理制度

企业创新管理制度 1.技术创新与自主品牌战略 1.1促进公司技术创新项目立项管理工作,规范公司技术创新项目管理行为,在创新过程上和经费上充分保证创新研发及市场运作。 1.2促进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体系, 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自主品牌建设。 1.3改进和完善公司技术创新激励政策,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公司快速发展。 2.组织机构建设

2.1技术创新项目评审委员会:由公司领导、技术总监、产品总监与系统架构师为主要成员组成,负责公司创新项目的整体规划与研发管理,授权新项目的研发与上线,确定开发的优先级,并决定项目资源的分配,对研发项目的生命周期进行监控与管理。技术创新项目评审委员会对公司技术创新项目的立项、奖励资金分配及验收进行评审。 2.2项目管理中心:由公司领导、技术总监、系统架构师、研发/项目经理、产品经理为主要成员组成,负责建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并结合公司自身的业务和行业特点,为组织量身定制项目管理流程、培养项目经理团队、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对项目提供顾问式指导、开展多项目管理等,以此确保项目成功率的提高和组织战略的有效贯彻和执行。 2.3质量部: 由技术总监、系统架构师、测试组长为主要成员组成,负责建立产品研发的规范流程与质量管理体系,监督检查并报告研发产品的过程与质量,并监督项目团队加以改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2.4研发团队:是创新项目研发的具体执行机构。公司指定的项目经理为团队的负责人,团队成员主要由研发经理、技术开发人员组成,负责公司创新项目的研发过程(项目计划、工程开发、项目质量监控与改进)和产品升级、维护直至最终版本的交付验收。 2.5开发协作部门(商务/运营/品牌):负责产品研发过程的顾问及业务指导,协助完成产品的需求调研、市场调研、资料收集与反馈,协助创新项目的产品转化。 3.技术创新项目立项申报及专项奖励资金 3.1 一般规定 3.1.1 技术创新项目立项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增强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遵守科学决策、竞争择优、公正透明的原则。 3.1.2 技术创新奖励资金是公司为促进经评审立项的技术创新项目而设立的专项鼓励性资金要遵守公正透明、专款专用和符合财务制度的原则。 3.2 项目立项申报 3.2.1技术创新项目征集采取主动选项和公开征集相结合的方式。 ①、主动选项:是指公司技术中心结合行业生产和科技发展中的重大通用技术和

公司创新工作管理制度

X X X X X X X X公司 编号: 创新工作管理制度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X X X运营支持中心发布

目录 1 目的 (3) 2 适用范围 (3) 3 文件换版说明 (3) 4 工作职责 (3) 4.1 运营支持中心 (3) 4.2 其他各部门 (3) 5 工作标准 (3) 5.1 工作创新 (3) 5.1.1 工作创新定义及分类 (3) 5.2 合理化建议 (5) 5.2.1 合理化建议定义 (5) 5.2.2 合理化建议提报及评审 (6) 6 创新奖励标准 (7) 7 归档、宣传及验证 (9) 8 考核标准 (10)

创新工作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规范事业部创新管理工作,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员工自主创新意识,提高公司整体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事业部各中心、部门、各销售区(以下简称各单位)。 3 文件换版说明 本制度为第一次发布。 4 工作职责 4.1 运营支持中心 负责整体创新工作制度的制订、修改和发布; 负责组织创新工作的开展、评审、批复和落实验证等; 负责整体创新工作宣传和推广。 4.2 其他各部门 负责本单位内部创新的开展、宣传和落实验证等工作; 负责协助进行创新评审、宣传工作。 5 工作标准 本制度中所指的创新主要是指事业部层面的创新工作,包括工作创新和合理化建议,以下统称创新工作。 5.1 工作创新 5.1.1 工作创新定义及分类 工作创新根据其所带来的管理效果及创新出发点,设定两个等级: (1)自主创新:是指在本单位、本部门或本岗位上提出的改进工作的创新,是产生新的思路、方法、措施和工作效果、效益的一种自主创新,业内没有的且节约金额(连续三个月累计)在2万元以上的定为自主创新。另一种是业内没有的,无法衡量节约金额,但其效果调查符合标准的定为自主创新。其关键要素:一是属于自己的;二是创造出来的;三是新的东西。 (2)管理改善:业内已有的或其它单位已用的,但在效果上较其它单位或行业深入到位的,或能改善或提升内部管理,且运行三个月效果卓著定为管理改善。 根据事业部目前各单位工作职责,可从以下工作内容中

浅谈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

浅谈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 光明中学李建华 在教学一线工作了十几年,教学经验在不断的积累,但是发现自己和学生的关系不如刚参加工作时那么融洽,那么容易相处,发现自己与学生有了代沟。同时我校的生源不同前几年,按照过去的思路管理学生显然是行不通了。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该怎样管理学生,使我们的课堂更有效。 一、有效的课堂管理的重要性 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时候在课堂,良好的课堂纪律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保证。有位学者说得好:“进行教学,它首先必然包含纪律管理。”通过课堂纪律管理,可以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创设一个最佳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纪律管理是教学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组织教学活动是向学生进行课堂纪律管理的基本途径之一。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是否和谐融洽直接影响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在一个井然有序的课堂当中,教师教学活动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能够保证学生上课的学习效率。这在实践当中得到了证明。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不仅仅是传道者、授业者、解惑人,还必须是一位管理者。 课堂管理是一门艺术,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能力,通过教师的有效管理,课堂能够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在有效的课堂管理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是融洽和谐的,这对于教学和学生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二、针对我校学生现状实施有效课堂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教师课堂管理能力 能力是人成功地完成活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一位优秀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会知识,并能正确地评价整个教学。优秀教师应具备这些基本心理素质:强烈的求知欲、敏锐的观察力、自尊自爱、通情达理、独立性强、自控力强、以教为乐等。然而,上好一堂课仅仅具备这些心理素质是不够的,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口才、记忆能力、管理能力和板书能力等。 1、重视自身的文化修养。

论我国的职务发明制度

论文摘要 本文所要论述的是我国的职务发明制度。 职务发明制度,就是规定关于职务发明及其专利权归属等相关方面问题的制度。因此文章从我国的职务发明创造概述入手,首先论述了我国对职务发明的认定,接着论述了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权的归属问题在世界上的两种不同的解决模式,进而阐述我国所适用的模式,即我国在解决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权归属问题上的三大原则,并在最后简述了我国的非职务发明制度,以期达到从反面更深一步理解的目的。 希望通过此番论述,充分理解我国在此问题上的立法目的,贯彻其精神,从而减少单位与职工间由此而引发的内部矛盾,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的发明创造积极性,打消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形成良好的科技发明氛围,使国家的科技事业得以繁荣发展。 关键词:职务发明、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

论我国的职务发明制度 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科技研发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职务发明制度在知识产权制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在日本,职务发明占整个发明专利申请量的97%(2002年)。(1)由此可见职务发明制度举足轻重。 所谓职务发明制度,就是规定关于职务发明及其专利权归属等相关方面问题的制度。由此可见主要涉及到了两个方面,一个是职务发明的概念及其认定,另一个是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权的归属。下面本人就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来论述我国的职务发明制度。 一、我国职务发明创造的概述 世界发展进入到近代,由于技术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导致研究开发成本也相应地增长,不少先进的技术开发耗资巨大,仅凭个人的财力已无法承担。于是人们开始联合起来,以集体的名义从事技术开发。为了筹集经费,科研人员不得不寻求来自某些单位的财力和物力的资助,开发出来的技术成果,其权利显然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完全由发明者自己支配;开发集体或资助单位将享有应得的权利。职务发明创造的概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引出的。(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第6条第1款规定,执行本单位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概念明确了,那么现实中我们是怎样去理解这个概念并贯彻实施的呢,接下来我们就其认定作一番探讨。 二、我国关于职务发明创造的认定 (1)参见钱孟娜“日本《特许法》职务发明规定的讨论与修改”,载自《知识产权》,2004年9月,总第83期,第62页。 (2)参见费安玲主编《知识产权法教程》,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157页。

浅谈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

浅谈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 摘要: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创新则兴,不创新则亡。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管理大师熊彼特说: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创新可促进企业组织形式的改善和管理效率的提高,从而使企业不断提高效率,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于一个企业而言,创新可以包括很多方面:管理创新,文化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营销创新等等。 关键字:企业生存管理创新文化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营销创新 创新,也叫创造。创造是个体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的条件,产生出新颖、有价值的成果(精神的、物质的)的认知和行为活动。纵观当代企业,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主动,立于不败之地。许多企业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未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创新是带有氧气的新鲜血液,是企业的生命。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浅谈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 管理创新是为了更有效地企业运用资源以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创新活动。管理创新就是要引入新的管理思想、方法、手段、组织方式而实现的创新。美国管理学家哈梅尔(Hamel)将管理创新定义为:对传统管理原则、流程和实践的明显背离或对常规组织形式的背离。管理创新就是指以价值增加为目标,以战略为导向,以各创新要素(如技术、组织、市场、战略、管理、文化、制度等)的协同创新为手段,以培育和增强核心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中心,通过有效的创新管理机制、方法和工具,力求做到人人创新,事事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的创新活动或过程。管理上的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交易成本,可以开拓市场,从而形成企业独特的品牌优势。 企业文化创新是指为了使企业的发展与环境相匹配,根据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形成体现企业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并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活动过程。企业文化创新的实质在于企业文化建设中突破与企业经营管理实际脱节的僵化的文化理念和观点的束缚,实现向贯穿于全部创新过程的新型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面对

浅谈学校后勤工作的创新管理

浅谈学校后勤工作的创新管理 学校后勤管理是运用一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采取一系列特定的管理行为和措施,最大程度地发挥学校人、财、物的功能,以实现后勤工作目标的过程。当前,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校园绿化和环境卫生管理、学校基建和维修、学校食堂和学生宿舍管理、生活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师生的医疗保障服务、财务管理和后勤人员综合素质教育等等。由此可见,学校后勤工作是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进行的,具有教育和经济两重性。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学校后勤工作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已逐步成为一种趋势。学校后勤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增强创新能力,才能适应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学校发展进行服务。 一、加强后勤队伍建设 学校的德育教学工作决定了其后勤队伍必须具备较高的水平。后勤工作是学校的大窗口,后勤人员不仅经常与教师进行接触,并且和学生的交往也较为频繁,其品德很自然的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若要对后勤管理进行规范与创新,则必须进一步加强后勤队伍建设,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首先,加强后勤队伍的建设,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后勤管理的作用,在思想上重视后勤工作,重视后勤群体的凝聚力。要在学校中形成尊重后勤人员劳动的舆论倾向,同时还要努力改善后勤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使其能够安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有助于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其次,在选拔后勤工作人员时,应按需设岗,岗位公开,实行推荐和自荐相结合的双向选择,选择政治思想素质高,工作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热爱后勤工作,掌握一定的有关后勤管理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有立足本职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热情和决心的人员,择优录用,充分调动全体后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浅谈教学管理策略

浅析教学管理 海田小学唐科 教学工作管理者,要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教学管理策略 一、哲学管理策略 1、对立统一的策略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存在着矛盾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且可以相互转化。在一个学校里,这样的矛盾很多。如:管理者和教职工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之间、“优秀学生”与“后进学生”之间等等。现加以分析。 (1)管理者与教职员工方面。管理者拥有管理和监督之权,教职员工负有贯彻执行之责。从这个方面来看,似乎二者是对立的。然而二者都是教育战线的成员,他们的目标和利益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的关系是统一的。如何解决好这对矛盾,使他们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是问题的关键。作为管理者,他要有统揽全局的战略眼光,他的策略一方面要服从大局,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他必须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制订出符合本校校情;符合广大教职工利益的措施策略。而后一方面的要求又是处理问题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管理者不要把自己放在广大教职工的对立面,不要高高在上,颐指气使。而应该广泛听取每一个人的意见,认真了解每一个人的疾苦。在职工代表大会上要使每个人都有畅所欲言的机会;在教研教改活动上,要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职工有困难应及时送去温暖;教职工生病应及时送去问候;教职工有纠纷应耐心进行劝解;教职工对领导

有意见,应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解剖;对教职工的成绩与失误,更应赏罚分明。总之,群众利益无小事,从大处着眼,从小处落脚,要把广大教职工有效地统一起来,凝聚起来,为教学工作服务。(2)教师与学生方面。传统教育容易把师生关系对立起来而往往忽视他们的统一。无论“传道、授业、解惑”还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都过多地强调师道尊严,而把学生列为被动的、驯服的知识听从者和接受者。现在我们的策略要改变这一点。我们应该把传统的“教”变成“导”和“引”;把传统被动的“学”变成主动的“疑”,进而“问”,然后“知”,最后“做”。尤其是在“做”这个方面更应理论联系实际。“做”了又“想”,“想”了又“做”。要把一套“教学大餐”做成学生是“主人”,教师是“懂事、明理”的“客人”的盛宴。客人不应“喧宾夺主”或是“反客为主”。主人应享受充分的主动权、广泛的自由权。当然主人也应尊重客人,不能“自由无边”、“主动无限”。他应虚心听取客人的“迷津指点”和公序良俗的正确教导。 (3)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方面:优秀教师往往有骄人的战绩、成功的经验、先进的教学技巧。而普通教师正缺乏这些。因此,从这个方面说,二者似乎是对立的,然而,这种对立完全是可以转化并统一起来的。我们一方面可以“督促”后者向前者虚心请教,鼓励前者对后者“不吝赐教”;另一方面可创造机会让后者更多地参与各级培训和自学自研,广泛地涉猎接触先进的教学观念、教学设备和教学方式。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练兵活动”让他们多讲多练,多总结,让他们

浅谈职务发明之“本职工作中的发明”

浅谈职务发明之“本职工作中的发明”—深圳市和宏实业有限公司与敖谦华专利权权属纠纷一案 案件导读: 我国专利法实施细则规定了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归属于职务成果,那么在本职工作中完成发明创造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 案情简介: 专利说明书上载明敖某华拥有“一种多联插座”的实用新型专利权,县工商银行信贷股,敖某华在银行工作,其与敖某平之间系兄弟关系。该根据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及说明书的记载,该实用新型为一种多联插座,其多联插孔呈横向排列方式;安装在壳体内的多个同极插套及其连接片,是由一个金属片经剪裁、折弯形成的多联同极插套组件;该种插套组件的上部为多个同极插套,下部是一个贯通的连接片。 2005年11月至2008年1月,敖某平在深圳HH公司从事插座产品的开发工作。深圳HH公司认为敖某平作为其公司的插座结构工程师,开发新型插座板是其在深圳HH公司期间从事本职工作的范围,敖某平在深圳HH公司主持了相关产品的研制,掌握了大量深圳HH公司的技术、思路和信息,从而开发出本案争议专利,该行为属于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构成职务发明。遂诉至原审法院。 法院判决: 一审:驳回深圳HH公司的诉讼请求。 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律师评析: 本案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涉案“一种多联插座”实用新型专利是否属于敖某平的职务发明,该专利是否归深圳HH公司所有? 首先,深圳HH公司不能证明涉案专利产品是敖某平本职工作或

是完成单位任务的结果。被告提供的现有证据仅能证明敖某平自2005年11月至2008年1月期间曾经在深圳HH公司工作,并担任结构工程师、产品组经理、插座板工程师等职务,主要为公司构思设计系列防触电转换器。深圳HH公司并未提交证据证明其曾向敖某平下达过关于涉案专利方面的开发性研究任务,其提交的证据亦不足以证明敖某平利用了其物质技术条件完成涉案争议的实用新型专利的发明。 其次,根据本案现有证据难以认定涉案专利系敖某平的职务发明。由于深圳HH公司举出的由敖某平设计的两款防触电产品图纸与涉案专利的设计目的不同,且深圳HH公司无法说明上述两款产品与涉案专利在结构上的异同,深圳HH公司在庭审中明确陈述没有关于敖某平从事涉案专利技术开发的证据,可以认定深圳HH公司不能证明涉案专利实际上为敖某平所开发。 综上,涉案“一种多联插座”实用新型专利不属于敖某平的职务发明,该专利不归深圳HH公司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二条规定:职务发明创造是指:1.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2.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3.退休、调离原单位后或者劳动、人事关系终止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结合本案,长昊律师事务所律师陈键城、郑志祥浅析:关于职务发明本职工作中的发明创造问题。职工在本职工作中的发明创造,与职工在单位的工作岗位、职务分工有关。 首先,职工所在的岗位应负有革新和发明任务。如技术部门的技术人员,总工程师,技术副厂长等,工厂中负责日常生产的车间技术员等。本案中敖某平在单位从事产品开发工作,其具有一定的革新和发明任务。 其次,职工要有该专业领域的技术分工。单位内部人员负责技术进步的岗位,可能有不同的技术分工领域。职工在其技术分工领域内做出的发明才是本职工作中的发明。本案中涉案技术即使是敖某平发

中小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浅谈中小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摘要]中小企业发展面临很多风险,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浪潮中争取一席之地,中小企业必须立足自身发展,不断创新管理制度,适应市场需要。制度创新主要涵盖企业财产关系、治理结构、分配融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创新范畴,必须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注重企业外部制度创新与内部制度创新的协调运行,促使其互动共进。本文从中小企业制度创新的主要方面入手,并重点分析了分配制度创新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企业发展技术创新分配制度创新 目前,我国国内中小企业的制度环境还很不完善,由于市场环境不稳定因素影响,中小企业只有坚持制度创新,积极改善现存体制和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中的各种制约因素,使中小企业的创造力和生产力与制度框架在交互作用中不断演进,才能使企业跨上新的发展平台,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制度创新的主要方面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应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企业家创新 对中小企业而言,企业家精神将极大地影响到它的经营哲学、企业宗旨、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价值理念等创新发生的“基础设施”和动力机制的形成。企业战略基础资源的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主要来 源于企业家精神的不同所形成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积累机制,从而支撑着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持续不断的创新:所以,培育优秀的企业家精神,将是企业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 2.产权制度创新 有人认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特征就是两权分离,所以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应该把企业的经营权交给所谓的“职业经理企业家”,本人只做所有者享受资本收益,如此形成的中小企业制度就可以摆脱家庭血缘关系的影响,可以使“货币资本得以选择合适的经营者”。我们认为,家庭式的中小企业不应被轻易否定。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是从现代大型股份公司中总结出来的,而中小企业则与大型企业有着完全不同的管理特征,如果把这些看似完美的理论硬往民营中小企业身上套,其结构无异于刻舟求剑。但有一个原则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中小企业不应只是为摆脱“家庭帽子”而改制,为现代企业制度而改制,而是应该仔细地研究家庭企业的优势和管理的效率,然后再分析它在哪种情况下需要进行什么样的改造,这样的态度才是客观、公正、合理的。 3.管理制度创新 中小企业也必须培养管理创新能力。管理创新应包括人事管理、营销管理、组织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创新。企业可以通过这些方面的创新,提高管理透明度,健全民主管理渠道,创造一个充分发挥职工潜能、调动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工作环境;也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企业管理方式、经营手段,有效地抵制市场风险,增 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4.治理结构创新 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建立规模的公司治理结构,不能照搬国外固有的模式,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现代企业制度的法律框架,而应该因地因时制宜,着力塑造与民营企业自身情况相匹配的治理结构。要由家庭化管理向专业化管理过渡,实现“企业家庭化”向“家庭企业化”转变;优化自身的融资结构。提高负债意识,走自身积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的道路;重视组织文化建设;创新经营理念,建立合理科学的企业传承模式。

学校教学工作方法的创新

浅谈学校教学工作方法的创新

————————————————————————————————作者:————————————————————————————————日期: 2

浅谈学校教学工作方法的创新 摘要: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只有在创新中得到发展。只有创新教学工作方法才会路子越走越宽,越走越明亮。结合多年工作实践,我认为,教学工作的创新,重点应着眼于创新教学工作理念、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创新管理方式、创新培训思路五方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成长的良好局面。 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一种美德,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样,学校教学工作也只有在创新中得到发展。只有创新教学工作才会路子越走越宽,越走越明亮。结合多年工作实践,我认为,教学工作的创新,重点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教学工作理念 理念创新是灵魂,是先导,通过工作理念创新,带动工作方法的创新,又通过工作方法创新,实现各项工作的新突破。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可能成为好的领导者,即或本人不是一个非常有创见的人,也应该善于鼓励和运用别人的创造力。 在工作中做到:第一,要有勇气,注重实行。改革是领导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改革必然要冲击某些陈旧的思想意识,这就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要有勇气,知难而进。 第二、要有强烈的事业心。树立起为共产主义事业、为党的教育事业献身的坚强信念,热爱学生、热爱教师、热爱教育工作,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增强探索教学新路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第三,要有系统的思维方式。周密而全面的考虑问题、科学准确的研究设计、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 因此,在教学这块阵地上,作为主管教学的我,时刻提醒自己工作要从思想观念上创新,变封闭为开放,确立“以人为本、规范管理”的管理理念和“立足实践、勇于探索”的创新理念。 二、创新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主要是解决学什么的问题,而学什么要靠课程的设置来体现。为了完善和补充教学内容,我校在确保完成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继承我校作文教学的传统优势,旨在发扬光大,为此研究并开发《小学生自主作文序列训练》的校本课程,并实施有效的课程教学。 《小学生自主作文序列训练》分年级、分学期进行训练并编写共6本校本教材,每年级教材分上册和下册。一年级:说话写话训练;二年级:看图写话训练;三年级:片段训练;四年级:篇章训练;五年级:篇章训练;六年级:综合训练。

创新国有企业管理制度

创新国有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09级经济管理班李中选 一、国有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及其内容 (一)、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管理创新有利于国有企业提高竞争力。国有企业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国家建设的长治久安,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对发展国民经济意义重大,只有管理创新才能带动企业其他方面的健康发展。企业的任何经营环境都有赖于管理创造的带动而优化,只有国有企业创新管理方式,其他方面就才能取得进展。这样,企业的竞争力必然会有所提高。 2、管理创新还有利于提升国有企业形象。在我国,国有企业一向以戴着“国有”的帽子而自高自傲,给市场的感觉十分不友好,当一种全新的企业文化形成后,整个国有企业都会把自身真正置于整个市场中,这是有赖于管理创新的。当国有企业自高自傲的态度消失后,更会注重自身建设与发展,自然会提升企业形象,而且国有企业的形象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的形象。 3、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国有企业对成就的追求、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向往、对社会责任的道义渴望,更强化了他们创新的冲动。 (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内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必须要摆脱传统计划经济的色彩,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制度——企业管理的基石。一个企业如果不能建立健全一套符合自身发展,且科学完善行之有效的制度化管理体系,是难以取得成功的。企业制度的创新,它是指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用人制度的创新,企业文化创新,分配和激励制度创新,股份合作制企业进行创新,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创新,企业营销管理制度创新,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过程管理为基础,由领导治厂到科学决策、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依法治企”阶段等。 本文主要从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分配和激励制度方面阐述国有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二、、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背景和目标 (一)、推动国有企业文化促进和转型的三大背景因素

对我国职务发明制度的探讨

对我国职务发明制度的探讨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职务发明创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目前我国职务发明的比例只有40% 左右,国外则高达90% 多;每年专利转化为商品并能取得规模效益的只有10%,而发达国家可达50%以上。[1]职务发明的创造和实施现状说明,我国现行职务发明制度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只有处理好职务发明创造的归属问题,充分调动发明人或设计人和单位双方的积极性,才能进一步鼓励发明人创造,促进科技进步。 一、职务发明的概述 一般而言,从发明创造与单位的关系来看,可以将发明创造分为三大类,即:职务发明创造、自由发明创造和从属发明创造。在西方国家,“职务发明”一般也被称为“雇员发明”,因为劳动者是在履行其作为雇员的职责中完成发明创造的。我国《专利法》中称这类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2]职务发明创造,指职工在履行职务中所完成的新发明、新设计,或者是在执行所在单位的指令中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从各国的立法来看,对职务发明的规定不尽相同,但其核心大致一样。 《日本专利法》第35条第1款规定,职务发明是指“其性质属于单位业务范围,且完成发明的行为属该单位管辖下的工作人员现在或过去职务范围内的发明”。 《英国专利法》第39条第1款规定,职务发明是指“该雇员正常工作过程中或虽在其正常工作外,但是特别分配给他的工作中作出的发明”。 德国《雇员发明法》第4条规定,如果发明是雇员在雇用期间做出的,源于私人企业或者公共机构雇员的工作任务,或者在本质上基于企业或者政府机构的经验或活动,就属于职务发明,雇员的其他发明为非职务发明。对于职务发明,发明完成后,职务发明人负有立即书面向雇主汇报的义务。 也有部分国家并没有对职务发明作出特别规定,如美国。《美国专利法》只是沿用了一般发明的有关规定,在其第111条规定:“申请专利,除本编另有规定外,应由发明人以书面向专利与商标局局长提出”。根据该规定,无论是职务发明还是个人发明,在美国专利申请都要由实际发明人来提出。也就是说,无论

浅谈企业管理创新

浅谈企业管理创新 摘要:本文认为企业管理创新具有系统性、全员性、变革性等特点;企业管理创新过程包括发现及确认不满、寻找技术对策、分析权益关系、实施及评价等四个阶段;企业管理创新机制的主要内容是定期调查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推行内部竞争、改革管理人员的考评方式以及有效进行管理人员的技能开发活动。 关键词:创新管理企业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机制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特点 1.系统性 该特性源于企业的系统性,它是指在寻找企业管理创新的着力点以及评价管理创新的成果时要依据企业的系统性来进行。众所周知,企业是一个复杂系统,系统内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当系统内某个或某些要素处于不良状态时,必有其它要素受到影响,同时,企业系统从整体上看也会处于不良状态。进一步地看,企业系统是由人来运行的,也是为人服务的。当企业系统处于不良状态时,必有相关的人感到不满。反过来也可以这样讲,如果没有相关的人感到不满,企业系统就处于良性状态。企业的系统性为管理创新寻找着力点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管理创新成果的评价提供了标准。 2.全员性 企业管理创新的程度有大有小,创新程度不高的管理创新只是对现有管理工作一定程度上的改进,或者是对成熟管理技术的引进,其复杂程度不高。因此,可以认为企业所有员工都能成为管理创新的主体。

依靠员工来解决问题已被认为是改变现代管理面貌的十二种创新之一。从根本上看,企业管理创新涉及到企业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人对管理系统是如何影响他本人以及从他的角度来看应该如何改进都是最有发言权的,因此,企业中每一个都能够且应该成为管理创新的主体。总结大全/html/zongjie/ 3.变革性 该特性是指管理创新一般会涉及到企业内权益关系的调整,因此,许多管理创新,尤其是程度大的管理创新实质上就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从管理史上较为着名的管理创新来看,它们都具有变革性。比如,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的应用需要劳资双方进行精神革命,协调利益关系;梅奥人群关系论的应用也需要企业管理者改变管理方式,尊重员工。由于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利益聚合体,或者是一个政治实体,因此,不触及现有权益关系、皆大欢喜的管理创新是不存在的。 二、企业管理创新过程的主要阶段 1.发现及确认不满 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不满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及服务的不满;(2)企业普通员工对企业薪酬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及用人制度的不满;(3)企业所在社区对企业行为的不满,如环境污染等;(4)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出现的不满;(5)投资者对企业业绩的不满;(6)企业面临危机、挑战及运行上的问题时,会有许多利益相关者对现状感到不满。以上六种不满中,前两种是最主要的。以上六种不满

学校管理创新与现代教育发展

学校管理创新与现代教育发展 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深层次的生存与发展已经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倡导管理创新,谋求学校发展,就要求学校决策者和管理者不断更新理念,拓宽视野,搭建现代教育平台,提升学校教育品位,努力创建和谐、文明的人文校园。 理念创新是学校发展与管理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学校发展是学校生命力的体现,管理创新又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应当培养人的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将其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学校发展与管理创新,首先体现在校长与领导班子的理念更新,体现在办学思想的先进与鲜明上。 理念更新是学校改革的前提条件。当今社会的发展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要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学校教育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重新审视和思考,形成能体现时代精神、符合现代教育发展使命、指导新学校教育构建的观念体系。 新的人才观,要将基础教育的价值定位在“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注重人才培养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特征,

倡导终极关怀,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新的学校观,服从和服务于师生的成长需要,使学校成为师生生命历程中美好情感生发、自身价值体现的精神家园。 新的学习观,把学习看作是一个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强调学生的心智发展和人格的陶冶,强调学习的个体意义和合作对话,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新的活动观,注重在动态的师生活动中共同发展,满足师生成长的多方面生命需要,关注教育活动的情境生动性,在科技、艺术、体育、娱乐活动中体现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生命本原。 科学论证是制订学校发展规划的基础 学校发展规划是指通过一些优化的方案来调适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不断改善办学绩效,是通过调动多方面的资源和能动性,加强校本管理,来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 我校的学校发展规划,必须秉承我校的培养“最富创新激情的现代中国人”办学思想,秉承我校“和风惠畅,办好省级重点中学;再铸辉煌,争创国家示范高中”的办学目标,在“以人为本、主体创新”的管理理念和自主发展的管理模式下,以学校近百年历史文化底蕴为载体,以现代教学改革要求和周边教育形势的发展为支撑,构建以文化型见长的学校发展规划。我校的“九五”“十五”学校发展规划,总体目标是完成创建省级、国家级示范高中这两大步,近十年来,我校办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