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时教案

地方时教案
地方时教案

地方时教案 师 生

【导入】【ppt1】昨天小黑在美国纽约给远在中国北京的小白微信上留言,说要在当地时间10月 20日8:00时与小白网上视频,但是小白昨天早上8:00却并没有在网上见到小黑。师:这是怎么会事儿呢?——生:他们的时间不同? 师:哪小白应该几点上网才能顺利和小黑视频聊天呢? 小白想请教同学们帮他解决这个问题。【ppt2】那就让我们一起和小黑小白来学习地球自转的意义之一:地方时,学习完后你一定可以帮助小白弄明白原因,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不知道,知道一点点 有 【过渡】好的,请同学们先阅读教材相关部分,了解教材上介绍的地方时。[板书]地方时。 阅读

【讲解】【ppt3】大家看,现在小黑站在小白的西边,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 小白

早 早 【提问】谁先与太阳见面?小白先见到太阳,结合生活经验,先见到太阳,说明时间更?也就是说小白的时间要比小黑?

【小结1】所以,越靠近东边的地方,时间应该更笔记

早,我们总结为:东早西晚。[板书]东早西晚。

小白

【讲解】【ppt4】随着地球自转,来到了某个时刻,

大家看,此时此刻谁被太阳直射?

是的,小白被太阳直射。告诉大家,被太阳直射的

地方,我们定义它的当地时间为12点,而与之对

应的小黑所在的当地时间为0点(24点)。

也是12点【提问】同学们思考,与小白同一经线的这些地方,

他们的当地时间又该多少呢?

板书:地方时【归纳】同一经线,时间相同,不同经线时间不同。

我们把这种因为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称之为地方时

【提问】那同一纬线上时间又有什么规律呢?学生猜想【归纳】同一纬线,时间不同,越靠近东边,时间

越早。

小白

【转、提问】【ppt5】大家看,现在小白站在了0°

经线上,小黑站在45°W的地方,谁的当地时间是

12点?

对,小白,因为他被太阳直射。

12点。

【讲解】【ppt6】现在地球开始自转,自西向东转

动45°后,此时小黑被太阳直射,因此小黑的当

地你时间为?

不知道

【提问】【ppt7】此刻小白的时间是12点后还是

12点前?生:12点后

师:对,此刻小白的时间已经过了12点,可能是

13点,也可能是——生:14点

那小白的时间究竟应该多少呢?

【小结2】告诉大家,他的时间其实是15点,我

们后面再解释原因。所以说,地方时东大西小。【板

书】东大西小。

笔记

【挑战提问】刚说东早西晚,日常生活中,12点和15点哪个早?到底如何理解12点和15点哪个更早?请同学们讨论。12点

讨论{1分钟}

【解释】实际上,12点和15点是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时间,先被太阳直射的地方时间肯定更早。因此是“东早西晚,东大西小”,而同一地点的话12点比15点早。学生发言{2个}

【ppt7】地方时东大西小,假设已知西边的小黑的地方时,计算东边的小白的地方时,应该是加还是减?

假设已知东边的小白的地方时,让你来计算西边的小黑的地方时,应该是加还是减呢?

【小结】东加西减学生回答

板书;东加西减

【启发】加减多少时间呢,加减他们两地之间的地

方时之差,我们简称时差

【探究】【ppt8】到底应该加减多少时差呢?小白

不太知道

也不太明白,那就听我解释。

【ppt9】演示地球自转一周360°。

【讲解】【ppt10】日常生活中,通常把一个太阳日作为地球自转的周期,时间为24小时,而地球自转大约为360°。

【提问】大家计算一下,一个小时地球大约转动多少度呢?那地球转到1°需要多长时间呢?

【小结】时差=经差*4=(经差/15)*1 15° /小时;1°/4分钟

【巩固利用】现在看看刚才小白的15点是如何计

算出来的?

【ppt11】小白和小黑现在遇到新问题了,小白在

0°经线上时间为15:00,小黑1和2想知道自己

所在地的时间,你能帮助他吗?

部分同学能

【讲解】【ppt12】先看45°E上的小黑1,他与小白相距45°,所以相差3小时。

【转、提问】那究竟是加3小时还是减3小时呢?为什么?

【小结3】所以,很明显小黑2的时间是12点。因为,地方时的计算应该是“东加西减”。加3小时,因为东边时间更早。

【转、提问】【ppt13】现在小黑还有一个问题了:他知道了小白和自己的时间,也知道小白的位置,但是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你能帮助他吗?

【讲解】小白和小黑之间时间相差44分钟,所以他们之间应该相隔11°,小黑的时刻数字大一些,所以位置靠东一些,因此应该在小白所在经度上11°,即116°E为小黑所在地经度。同学计算,分享答案

【解决问题】现在我们回到上课时小白遇到的问

题,通过学习,你能解决他的问题了吗?

【现场计算,公布答案】

会,能

【总结】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

地方时。知道了时差“东早西晚”,时刻“东大西

小”,计算地方时“东加西减”,会解决一些实际的

时差问题了。好的,本节课到这个地方,请同学们

完成相关练习,下课。

地方时教案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地方时”教学设计 【课题】1.5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地方时 【教材版本】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上册) 【教学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由教师进行引导,使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规律,并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发现和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教材分析】 本小节内容在教材上的篇幅不是很大,但是内容很多,在自然地理部分也属于一个重点,教材从地球自转开始引入,符合逻辑顺序,顺从教材设置的顺序开展教学有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教材的文字部分言简意赅,表述清晰,对学生学习有较大的帮助。教材设置有一个读图思考和一个活动,这其中提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教学过程的推进有着重要作用,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可以自己检测学习成果,也可以提高自己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也要利用这些提问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同时,由于课本内容相对偏少,这就要求教师适时补充教学内容,将重难点讲解清楚,也要通过教师的补充扩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学习解决较复杂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时差等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且在学习这节新课之前,学生已经具体学习了地球的自转运动,为本节课学习有了知识背景。【教学目标】 (1)讲解因地球自转造成时差产生的原因,明确时差的形成机制; (2)学生能够自己划分全球24时区,计算各时区的中央经线和每个时区的经度范围,学会计算任意经度所在的时区; (3)能够计算某地的区时和地方时;

(4)说出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经度和地理意义; (5)学会应用时区和日界线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生的全球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整节课基本上是地球运动这一节的重点,在地球运动这一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一句课标要求,本节课重难点为:时差的形成原因;全球时区划分;日界线设置的原因和地理意义;区时和地方时的计算;以及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授课类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40分钟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 本节课多为原理性知识,讲解推导的比重较大,教学中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同时借助多媒体资料动态性、直观性的特点增强教学效果。在地球自转和时区划分的内容中要特别注意图表的应用,老师也要引导学生增强对图表的应用能力。【教学过程】(40分钟) [讲述]前面我们学习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包括昼夜交替和沿地表水平物体的偏移,今天我们要学习上节课剩下的地球自转另一个重要的地理意义地方时,请大家把书本翻到第19页,预习地方时的主要内容。(打开第二张幻灯片)[板书] 1.5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地方时 [讲述] 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下经纬线,复习一下什么是经线和经度,什么是纬线和纬度。 [板书] 一、经纬线(5分钟) [板图] 画一个圆,标出几条经线和纬线。 [讲述] 什么是经线呢?我们定义把经过北极点和南极点的半圆叫做经线。那么地球上这样的经线有几条呢?(学生回答:无数条)。对,地球有无数条经线,为了区别它们我们就把每条经线标上了度数。首先我们把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那条经线定为0°经线,也叫做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的就叫东经,以西的叫做西经,东经180°和西经180°是重合的。这中间几条经线我们也来标一下它们的度数,我们看到这几条经线把赤道分成了六等份,那应

认识时间(二上)公开课教学设计

认识时间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0、91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立足学生的学习基础,通过观察、交流等方法使学生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1分,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知道1时=60分。掌握认几时几分的方法。 2.通过拨一拨钟面,帮助学生突破认50分、55分这类时刻的难点。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认几时几分的方法,知道1时=60分。 2.难点:通过拨一拨学会看50分、55分这类时间。 教学准备: 1.教具:课件、一个实物钟、板书条、遥控鼠标、教鞭 2.学具:小闹钟(每人一个)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知道这节课我们学什么吗? 生:认识时间。 师:是的,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认识时间,那你们知道古代的人们是如何来知道时间的呢? 抽2生说。 师:黄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有没有兴趣来了解一下? 【PPT:时间的变迁】 展示日晷、圭、刻漏、沙漏等即使工具。 师:你们瞧,古人多有智慧呀!你知道现代人是用什么来记时间的吗?(时钟、手表、电子表)。看来204的小朋友很善于观察生活。在今天的课堂中一定能学到很多关于时间的知识。 一、复习钟面,整时回顾 师:黄老师这里有一个钟面,上面有几个数呢?(12个数)这根又细又长的针

是什么针?(时针)又粗又短的针呢?(分针) 师:同学们在一年级时就学习过整时了,现在黄老师来考验一下大家。【PPT:】 出示第一个钟面:8时。请学生来说说是什么时间?分针指向了哪里?时针指向哪儿?(课件出示8时的两种写法,8:00 8时) 出示第二个钟面:10时。第三个钟面:12时。同学们,这里时针和分针都在什么位置? 师:现在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是怎么通过时针和分针来看整时的啊? 小结: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全班齐读)。 【PPT:】 师:那如果不是整时,分针没有指向12时,生活中我们可以怎么来描述时间呢?课件出示两个钟面:刚过10时,快到12时。 课件展示上课情景图: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上课是几时多呢?(8时多)。看来时针没有问题,那究竟8时多多少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认识时间。(板书课题) 二、探讨新知,突破知识重难点 1.感知1时=60分 (1)认时间,看清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很重要,大家都说8时多,看来钟面看时针没问题了,关键在分针。让我们一起来看分针。 (2)【PPT:钟面】钟面上除了有大格还有小格,你们看有几个大格?(12个)1个大格有几个小格?(5个)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我们让分针动起来,现在是12时1分,继续走是?(12时2分,12时3分,12时5分)12时3分,分钟从12走过了几个小格?12时5分,分针从12到刻度1走过了几小格?(5小格)是多少分?所以刻度1可以表示几分? 师:请同学们拿出小脑钟,动手拨一拨,从12时,拨出12时1分,12时2分,12时3分,12时5分。 (3)【PPT:】继续。(12时10分)几小格?(10小格),12时15分,12时20分,12时20分。你们为什么这么快就算出来?(5分5分加)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90页,把接下来分针指的填完整,来快快动起来。

七年级时区教案

七年级时区教案 【篇一:做时间的主人教案】 做时间的主人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时间,是一个既漫长又短暂的东西。初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到一个新的学段,课程的增多和难度的加深常常使他们感到手忙脚乱,有的同学能够较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而另外一些同学却总是忙忙碌碌也无法完成任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本节课就将通过讨论和分享,使学生体会到在生活当中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学会如何科学管理自己的时间,怎样根据事情的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安排个人计划,从而更好的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教会学生如何科学地利用时间 2、过程和方法:以学生的讨论和分享为主,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引发进一步的思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在生活当中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管理学习生活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教学重点:利用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一心二用”法抓住时间教学方法:列举法、活动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请同学们阅读屏幕上的一段文字: 对你有什么启示呢?要想有所成就,必须做时间的主人。(二)展示目标 学做时间的主人,合理的运用时间。(三)小组探究,师生互动问:你属于哪种人?你想作为哪种人?人们对待时间的不同态度:p26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时间? 先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再引导学生归纳。 时间是生命的刻度,是人生最初也是最重要的财富。但我们不能做时间的奴仆,而要做时间的主人。 怎样才能做时间的主人呢? 如何做时间的主人 1、用“分”计时 (1)一分钟你能做什么?阅读《一分钟能做什么》 本杰明一分钟整理了房间,你一分钟能做什么呢?看谁说的又快又多。(2)一分钟的价值大屏幕展示(3)一分钟鼓掌。 要珍惜时间用分计时,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2、区分轻重缓急

地方时区时计算教学案

孟津一高201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 【自主学习】 一、地方时 1、概念:因而不同的地方时刻,东早西晚(指东边时间数值比西边大)。 2、特点:同一经线上的地方时;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小时;经度 相差1°,地方时相差分钟。 3、地方时计算步骤: ①画数轴,求经度差 ②求时间差(经度差× 4分钟) ③东加西减: (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在西边,则用“-”) 练习: (1)已知两地经度,求两地地方时差 35°E与112°E相差 11°W与105°W相差 56°E与134°W相差 (2)已知某地地方时,求另一已知经度地点的地方时 甲地(45°E)现在时刻是中午12点,则90°E现在的时刻是,30°W是。(3)已知某经线所在地的地方时,求未知点的经度 15°W现在时刻是8:00,与其地方时相差3个小时的经线是和。 二、时区和区时 1、时区:全球以个经度为间隔,共划分为个时区,东西各个时区, 每个时区的时间间隔为小时。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7.5°,合为一个时区,叫做东西十二区。东西十二区时刻相同,日期差1天,且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要一天. 2、区时:即该时区中央经线的。(中央经线为能被15整除的经度线) 重要区时有:时间(东八区区时),等于经线的地方时;世界时(零时区区时),等于经线的地方时。有的国家采用东部时区的区时是为了充分利

用。 3、区时的计算: ①区时 = 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②中央经线 = 时区数×15°(E/W) ③时区 = 已知经度数÷15°(四舍五入) ④相邻两时区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东加西减 练习: (1)求出以下时区的中央经线度数: 东七区;西十一区;东三区;西八区。 (2)求出以下城市位于哪个时区: 东京(140°E)位于;悉尼(151°E)位于; 洛杉矶(119°W)位于;华盛顿(78°W)位于; (3)求区时时差 东三区与东十区相差个小时;西五区与西九区相差个小时; 东六区与西五区相差个小时;西七区与零时区相差个小时; (4)A地(49°W)位于时区,它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是;B地(102°E)位于时区,它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是;若A地所在时区现在的时刻是凌晨4:00,则B地所属时区时间是,位于西十区的C地时间是。 4、日界线:自然日界线:地方时为时的经线。 人为日界线:又称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沿经线。 合作探究: 考点一地方时、区时的计算 1、地方时的计算 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小时15度,1度4分,东加西减。 计算时具体可分为四个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1)定时:即确定出用以计算的参照时间。该参照时间可以从题目的相关材料中获取, 另外也可利用光照图的特殊经线进行判断,以下图为例。

“地球自转与时差”教学设计

“地球自转与时差”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课通过各种探究活动来发现这些意义是如何产生的,它们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具有哪些重要意义。要知道地方时、时区、区时、日界线等相关概念,还要找出地方时、区时、日界线设立的原因,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它们。 二、教材分析 教材从主要从昼夜的产生、昼夜更替和地方时的产生层层推进,最后具体分析时区、区时、日界线的划分,它综合了经纬线、地球的自转等知识,所以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用性,体现“学习身边有用的地理”的课标精神,但同时,也对学生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部分知识难点的突破关键在于两点内容的突破:(1)经线的东西方向的确定;(2)地方时的计时规则。只有在教学中突破了这两点,学生才能真正常握本部分的其它相关知识。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们虽然初中学过该部分知识,但由于认知水平和时间的关系绝大部分已经忘记了。对于学习该部分知识,预测会出现下列障碍: 1.缺乏经纬线的基础知识,不清楚经线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及经纬度的划分。 2.对方向的判定不过关,尤其是在本部分要用到的东西方向的判定。 3.空间想象能力不强,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计算能力不过关。 四、教学目标 五、重点、难点 1.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 2.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3.日界线的设立及日期的变更 六、课时:1. 5课时

七、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有个母亲乘轮船由上海去旧金山,在途中先生一个女孩,10分钟之后又生了一个男孩,照说女孩应该是姐姐,男孩是弟弟。但实际上,女孩叫男孩哥哥,何解?学了这节课之后我们就会找到答案了。 演示地球自转光照图FLASH动画,引导学生完成下列活动: (1)思考地球为何会有昼夜 (2)如何来确定和区分晨线和昏线 (3)假如地球只公转,不自转,地球上有无昼夜更替?如果有,周期是多长? 从而得出: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是1个太阳日(24小时),它被作为作为我们的基本的时间单位。 继续观察上述动画,同一纬线上,总是东边的点先见到太阳,东早西晚,各地时刻不同,从而得出不同经度时刻就不同,这就是地方时。 思考:因经度不同,时间会相差多少的时间呢?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末知地方时= 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末知地在已知地东侧“+”,西侧“–”) 引导学生思考下列情景问题: 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每天与太阳同升落,3月21日左右时,升旗时北京(116oE,40oN)的地方时为?120oE的地方时为?14oW的地方时为? 当学生计算失误时,引导学生反思其出错的原因,启发其尝试运用“纬线圈定向法”,确定两条经线东西方向的相对关系,从而解决地方时的计算中遇到的问题。 设问:地球上有多少个地方时?若每一个地方均使用地方时作为时间标准,方便吗?引出时区。介绍时区的划分,引导学生找出时区中央经线度数的特点。介绍任意经线找时区的方法。 中央经线的度数= 时区数×15° 例:(1)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2)西九区的经度范围为? 求时区数:某地经度/15°= 该地所在的时区号数 (余数小于7.5,商数即为时区数;余数大于7.5,时区数为商数加1) 例:求158°E、82°W分别属于什么时区? 讲解区时的概念 区时——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时区的区时 例:当55o W的地方时为12点时,求其所在时区的区时? 归纳计算公式:末知区时= 已知区时±时区间隔×1(小时)

地方时、区时与日界线教学设计

地方时、区时与日界线教案

求经度和求地方时都是一样的步骤,先看时差(经度差),之后进行换算,把时差(经度差)换成 经度差(时差),最后在判断东西,不过这里判读东西不再是东加西减,而是东经东加西减;西经 东减西加(作图说明)。所以最后这道题的答案是多少?(110°W) (过渡)这里呢,我们就学习了怎么计算地方时。但大家想想我们每地都用自己的地方时方不方便啊,比如说杭州与北京只相差了4个经度,但它们的地方时却不尽相同,因此,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使用地方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为解决这一不便,我们引进了时区和区时的概念,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 【板书】二、时区与区时 【投影】“世界时区图”,指导学生阅读,并让学生思考“全球共分为多少个时区?各时区的中央经线如何推算?” (讲解)对学生的回答予以反馈。在黑板上作图说明时区的构成(各时区的中央经线及范围),特别说明东、西十二区两者合并为1个时区。 【归纳】 (1)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2)中时区(零时区)的划分: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自0°经线向东、向西各跨7.5° (3)东时区的划分:自中时区开始,向东依次划分出东一区东十二区; 西时区的划分:自中时区开始,向西依次划分出西一区西十二区 (4)东西十二区的划分:东、西十二区都以180°经线为中央经线,两者合为一个时区。东十二区 的经度范围是自172.5°E经线到180°经线,西十二区的经度范围是自172.5°W经线到180°经线。 (过渡)我们讲了时区,我们来看下区时。 【投影】“世界时区图” (讲解)所谓区时就是一定时区内的时间,那它又跟地方时有什么关系呢?

地球自转与时差教学设计

“地球自转与时差”教学设计 2008-11-13 10:33:43 771 “地球自转与时差”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课标中使用“分析”一词,表明不仅要求要知道地球运动有哪些地理意义,还要通过各种探究活动来发现这些意义是如何产生的,它们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具有哪些重要意义。具体到本节课的内容,不仅要知道地方时、时区、区时、日界线等相关概念,还要找出地方时、区时、日界线设立的原因,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它们。 二、教材分析 教材从主要从昼夜的产生、昼夜更替和地方时的产生层层推进,最后具体分析时区、区时、日界线的划分,它综合了经纬线、地球的自转等知识,所以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用性,体现“学习身边有用的地理”的课标精神,但同时,也对学生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部分知识难点的突破关键在于两点内容的突破:(1)经线的东西方向的确定;(2)地方时的计时规则。只有在教学中突破了这两点,学生才能真正常握本部分的其它相关知识。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们虽然初中学过该部分知识,但由于认知水平和时间的关系绝大部分已经忘记了。对于学习该部分知识,预测会出现下列障碍: 1.缺乏经纬线的基础知识,不清楚经线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及经纬度的划分。 2.对方向的判定不过关,尤其是在本部分要用到的东西方向的判定。

3.空间想象能力不强,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计算能力不过关。 四、教学目标 五、重点、难点 1.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 2.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3.日界线的设立及日期的变更 六、课时:1. 5课时 七、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有个母亲乘轮船由上海去旧金山,在途中先生一个女孩,10分钟之后又生了一个男孩,照说女孩应该是姐姐,男孩是弟弟。但实际上,女孩叫男孩哥哥,何解?学了这节课之后我们就会找到答案了。

地方时与区时经典练习题

专题训练——地方时区时的计算 一、有关地方时的计算 1.已知A 、B 两地经度和A 地的地方时,求B 地的地方时: B 地地方时=A 地地方时±分钟经度差41 0? 如果B 地在A 地的东面用“+”;如果B 地在A 地的西面用“-”。 例1:当东经115°的地方时为9时30分时,东经125°的地方时为多少? 解析:因为东经125°位于东经115°的东面,所以: 东经125°地方时=9时30分+4)1 115125(00 0?-分钟=9时30分+40分=10时10分, 也就是说,当东经115°为9时30分的时候,东经125°的地方时为10时10分。 例2:A 地为东经120°当时的时间为10:20,B 地为东经90°,求B 地的地方时。 解析:因为B 在A 的西面,所以: B 地地方时=10:20-41901200 0?-分钟 =10:20-120分钟 =8:20 2.已知两地的地方时和其中一地的经度,求另一地经度 所求经度=已知经度±014?分钟 地方时差 例1.当伦敦为正午时,区时为20:00的城市是…………………………………( ) A 、悉尼(150°E ) B 、上海(120°E ) C 、洛杉矶(120°W ) D 、阿克拉(0°经线附近) 解析:伦敦正午时为12:00,经度为0°;而区时为20:00的地方应该在伦敦的东部,则: 所求经度=已知经度±014?分钟地方时差=0°+014 1220?-=120°E 二、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1.已知A、B两地的时区和A地的区时,求B地的区时: B地区时=A地区时±时区差 如果B地在A地的东面用“+”;如果B地在A地的西面用“-”。 计算结果小于24时,那么日期不变,时间取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大于24时,那么日期增加1日,时间取计算结果减24; 计算结果是负数,那么日期减1日,时间取计算结果加24; 从东向西每过一个时区减1小时;过日界线(180经线°),日期加1天; 从西向东每过一个时区加1小时;过日界线(180经线°),日期减1天。 2行程时间的计算: 由出发时间求到达时间,须加上行程时间; 由到达时间求出发时间,须减去行程时间。 例1.圣诞节(12月25日)前夜当地时间19:00时,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一场比赛将在伦敦开赛。香港李先生要去伦敦观看这场比赛。自香港至伦敦,飞机飞行时间约为17小时。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开赛的时候,我国北京时间应为。 解析:A地伦敦(中时区)时间12月24日19:00,B地北京(东八区),时区差=8,B位于A 的东面,所以向东计算时: B地区时=A地区时+时区差=19:00+8:00=27:00 则:日期为12月24日+1日(12月25日),时间为27:00-24:00=3:00 即:开赛时对应的北京时间为12月25日凌晨3:00 (2)在下列香港——伦敦的航班起飞时间中,李先生选择较为合适。 A.23日15:00时B.23日18:00时C.24日7:00时D.24日10:00时 解析:这是由达到时间求出发时间,用以上计算结果再减去行程时间得: 出发时间=A地区时+时差-行程时间=19:00+8:00-17:00=10:00 即李先生本应在12月24日上午10:00出发,但不可能一下飞机就能观看比赛,还需要

地方时区时教学设计新部编版及学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课题】 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意义》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标要求及分析】 本节课标要求为“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活动要求是“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解释昼夜更替与四季形成的原因;观察某种天文现象(观测家乡所在地,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时刻和正午太阳高度),并查阅有关资料,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及体会”。 本节内容中地方时的相关内容是教学难点,知识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教学中应多展示相关图片,并广泛结合生活实际,体现“学习身边有用的地理”的课标精神。 【教材及学情分析】 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形成,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认识地球的运动特点及其地理意义”是高中地理重要的学习目标之一。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了地球的运动,但要求比较低,其学习目标为“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即只要求了解现象。高中阶段在此基础上的深化,强调现象本身的规律性及其成因。 本节课内容需要学生有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及逻辑思维,由于我校生源较差,学生这些能力普遍较差,所以教学中应降低教学难度,并多通过图像材料及生活中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掌握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 方法与过程 1、通过读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3、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地球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探索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必须用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无神论教育,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重点是掌握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 2、掌握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 教学难点: 地方时及区时的计算,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 【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选择】 主要教法: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读图,讨论、探究等。 主要学法:观察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设计思路】 地球自转的意义包括昼夜更替、地球的自转与时差、地球自转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本节课选取的是地球的自转与时差、地球自转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对于该部分内容的教学处理,直接按照教材的顺序。

高中地理《第三课时 地方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北京市大兴区第三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课时地方时》教案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使学生了解时区、地方时等概念 2 .理解地方时、区时的成因;并会计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时和区时; 【教学重点】 时区、地方时的计算 【教学难点】 时间的计算; 【教学媒体教具】 多媒体教具 【讲授过程】 【知识回顾】 1.地球自转的周期、方向 2.地球自转的周期、方向、轨道 【新课讲授】 【引入新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有昼夜变化,为什么回出现昼和夜的差别呢?我们在假期中可能看了体育节目的直播,若想看直播现场,大多数会在我们的晚上或夜间进行,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些都是由于地球自转与时差造成的,下面我们便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第三课时:地方时 【过渡】假如同学们就是太阳,地球对着太阳的一半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半是黑天,由于每天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东边的地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东边的时刻要比西边的时刻早。当北京正对着太阳的时候,也就是说北京是12点时,纽约还是黑夜。古时候各地都把正午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刻定为12点,因而各地的12点是不同的,所以其他时刻各地也不相同,这种因地而异的时刻,称为地方时。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本节课的课题: 【板书】三、时区和日界线 【板书】1.地方时 【讨论】请学生看教材P16~17页思考:我们看NBA直播现场,为什么大多数会在我们的晚上或夜间进行? 【学生回答】略 【转折】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了一次国际经度会议,在会上创立了标准时制度,明确了世界上的时区划分、时间计算等问题。 【板书】2.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确定 (出示时区和国际日界线图)

四川省米易中学高三地理 地方时、区时和日界线复习教案

涉及教材 初中地理第二册第二十章和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重点回顾 1.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的有不同的时刻,就产生了地方时,同一上的地方时相同,边地点的时刻总是早于边。 2.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 3.有关地方时的计算: ⑴已知一地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 所求地方时=已知一地的地方时±4分钟/度×经度差 ⑵已知一地经度,求另一地的经度: 所求经度=已知经度±经度差(经度差=地方时时差<以小时为单位>×15°) 说明:±的选用,求东边的用“”号,求西面的用“”号。 4.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东西跨个经度。划分方法如下图: 5.关于区时的计算: ⑴求所在时区的区号:区号=某地经度÷(商取整数,余数>7.5°进一,<7.5°舍去)

⑵求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中央经线度数=所在时区序号× ⑶已知某一地的区时,求另一地的区时:区时=已知区时±相隔的时区数 说明: ①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所求区时地在已知区时地的东边,选用;在西选 用。 ②两地相隔时区数的求算:两时区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若一个在东时区,另一个在西时区,则。 6.日期界线 日期界线包括自然界线和人为界线。 ⑴自然界线:即,它是不断变化的; ⑵人为界线:即国际上规定的、大体上沿经线的国际日期变更线。 7.日期比例问题 只有太阳直射时(即地方时为12:00时),全球各地才处于同一个日期内,绝大多数情况下全球各地分别属于两个日期。 确定“今天”和“昨天”的范围,关键是求算0点所对应的经度。 常见题型是根据极地投影图,判断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分属不同的日期。解题关键是不能把阴影误认为是夜半球。

高中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2:1.3.2昼夜交替和时差教案

第2课时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1)昼和夜的形成 (提问)——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晨昏线(圈)。 (讲述)晨昏线是一个大圆,晨线和昏线各占一半。晨昏线把地球表面平均分成昼半球和夜半球两部分,其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更替到昼半球的半圆线是晨线;由昼半球向夜半球更替的半圆线叫昏线。 (2)昼和夜的表达方法 (讲述)任一瞬间,各地所处的昼夜状态可以用太阳高度来表示。 (提问)什么是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表示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 昼半球上:太阳高度>0°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0° 夜半球上:太阳高度<0° 直射点上:太阳高度=90° (3)昼夜更替的产生 (讲述)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交替。 (4)昼夜更替的周期 (提问)昼夜更替的周期是多少? ——昼夜更替的周期,也就是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为24小时,叫做1个太阳日。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因而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思考)如果地球不自转只公转,还会不会由昼夜现象?会不会有昼夜更替现象? ——不自转也会有昼夜现象。因为昼夜现象是由地球不透明、不发光这一现象决定的,与地球自转无关;昼夜更替现象也会存在,但更替的周期将会长达1年。 2.地方时 (讲述)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

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刻就有了早迟之分。且偏东地点的时刻要早一些。 (提问)什么是地方时? ——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 (1)地方时 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东加西减 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秒钟 (练习)当60°E的地方时是9:00时, 则61°E的地方时9:04,75°E的地方时是10:00,哪根经线的地方时是8:00?——45°E 例题: A.已知经度差,求地方时 Eg.当我国领土最东端135°E的地方时为上午10点时,最西端73°E的地方时是几点? 135°-73°= 62°=60°+2° =4小时8分 10-4小时8分=5:52 B.已知地方时差,求经度 Eg.北京比兰州的地方时早49分44秒,兰州的地理经度是103°53'E,计算北京的地理经度? 49分44秒48分104秒 12°26' 103°53'+12°26'=115°79'=116°19' (2)区时 A.时区的划分:为了统一时间,国际上采用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的方法,全球共 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 的时间,即区时。 B.区时的计算(相邻两时区之间,时刻相差1小时) ①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经度/15,结果四舍五入 eg.计算116°E所在时区 116/15≈7.7 东8区 110°W所在时区 110/15≈7.3 西7区 ②已知时区,求中央经线:时区×15 eg.计算东八区的中央经线 8×15=120°E 计算西三区的中央经线 3×15=45 45°W C.日界线: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的中央经线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 界线。 ①日界线特征 a.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地球上日期的变更,都从这条线开始。 b.实际的日界线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些曲折,不完全按照180°经线延伸。(照顾附 近国家居民生活的方便,避免通过陆地) ②过日界线时间的计算 a.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日期相差整1天,时刻相同 b.从东12区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1天;

高中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1:1.3.2昼夜交替和时差教案

1.3.2 地球自转与时差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昼半球、夜半球、时区、地方时等概念 2.理解昼夜更替产生的原理;并能画出晨昏线 3.理解地方时、区时的成因;并会计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时和区时; 二、能力目标 1.能在不同的光照图中画出晨昏线 2.能计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时和区时 『教学重点』 昼半球、夜半球、时区、地方时的计算 『教学难点』 1、晨昏线的画法; 2、时间的计算; 『教学媒体教具』 投影片、投影仪、地球仪、时区和国际日期变更线图、或多媒体教具 『讲授过程』 『知识回顾』 1.地球自转的周期、方向 2.地球自转的周期、方向、轨道 『新课讲授』 『引入新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有昼夜变化,为什么回出现昼和夜的差别呢?我们在假期中可能看了雅典奥运会,若想看直播现场,大多数会在我们的晚上或夜间进行,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些都是由于地球自转与时差造成的,下面我们便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第二课时:地球自转与时差 『引导读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6——17内容思考什么是晨昏线?地方时又是如何计算的? 『学生回答』略 『板书』一、晨昏线(圈) 『讲解』 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 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 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着太 阳的半球是黑夜(如图)。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 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晨昏线(圈)把经 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绿色虚线)和夜弧(兰 色虚线)。 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下晨昏线: 『板书』1晨昏圈概念: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圈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板书』2晨昏线的画法:S

『板图』 晨昏线的画法(图2)A 『学生练习』 在上图中的B 图和C 图上绘出晨昏线。 『学生回答』略 『讲解』各种不同光照图中晨昏线的画法 1、 侧面图: 夏至日(6.22) 冬至日(12.22) 2 3、南极上空图 『学生活动』用地球仪演示晨昏线如何画侧面图和极地上空图 『过渡』假如同学们就是太阳,地球对着太阳的一半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半是黑天,由于每天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东边的地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东边的时刻要比西边的时刻早。当北京正对着太阳的时候,也就是说北京是12点时,纽约还是黑夜。古时候各地都把正午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刻定为12点,因而各地的12点是不同的,所以其他时刻各地也不相同,这种因地而异的时刻,称为地方时。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下一个问题: N N S S N N

地方时区时教学设计及学案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差》教学设计 金堂实验中学高二年级杨贵容【课时安排】 1课时 【课标要求及分析】 本节内容中地方时的相关内容是教学难点,知识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教学中应多展示相关图片,多进行相关练习,并广泛结合生活实际,体现“学习身边有用的地理”的课标精神。 【教材及学情分析】 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形成,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认识地球的运动特点及其地理意义”是高中地理重要的学习目标之一。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了地球的运动,但要求比较低,其学习目标为“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即只要求了解现象。高中阶段在此基础上的深化,强调现象本身的规律性及其成因。 本节课内容需要学生有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及逻辑思维,由于我校生源较差,学生这些能力普遍较差,所以教学中应降低教学难度,并多通过图像材料及生活中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关于时差的几个概念。 2、掌握关于时差的计算。 方法与过程 1、通过读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3、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地球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探索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必须用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无神论教育,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重点是掌握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地方时及区时的计算,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 【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选择】 主要教法: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读图,讨论、探究等。 主要学法:观察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高中范文地方时差学案教案

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编写:陆其勇审稿:刘龙华 第二课时地方时差 教学要求 ①理解地方时的产生②进行简单的地方时、区时计算(重点) 教学过程 三、地方时差 1.地方时的产生 演示: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思考推导下列过程:地球自转方向自向→太阳升落→同纬度东边总比西边的时刻要→时间早晚。 结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地方时。 2.地方时的计算 演绎推理:昼夜更替的周期是小时→每小时约度→每度分钟。 计算:已知两地的经度差,根据一地的地方时,可推算出另一地的地方时。 口诀: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东边用加,西边用减。 例:当阜宁(120°E)当地时间为9月10日10点时,50°E、80°W两地的地方时分别是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时区和区时 地球上 以经度每 ____°范围 作为一个时 区,全球共 划分_____ 时区。每个 时区以 __________ ________为该时区的标准时,叫_______。(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都是_____的整数倍,中时区的中央经线是_______,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_________,东八区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时区差的计算①同为东时区,如东八区和东五区的区时差为8-5=3小时;②同时西时区,如西五区和西九区的区时差为9-5=4小时;③一个东时区和一个西时区,如东五区和西八区的区时差为5+8=13小时。) 区时计算:东加西减。 例:当东八区的区时为9月10日10点时,东二区的区时为______,东十二区的区时为_____,西五区的区时为________。第一课件网 4.国际日期变更线(以180o经线为基准)(如右图) 国际日期变更线西侧的东12区总比日界线东侧的西12区 早______小时,向东跨越日界线,必须将日期 1天,反之则 _____1天。 5.北京时间 例如我国统一采用北京所在的_____区的区时,即 经线的地方时,称为。 练习巩固 1、经度相同的地方( )

《地方时、区时和日界线》说课稿

《地方时、区时和日界线》说课设计 一、教材分析与教材处理 (一)地位和作用 地球自转的意义有三个:昼夜交替,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其中地方时是这节的重点和难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是传统高中地理教科书的一块内容,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述,本教科书不完全拘泥与传统,对学生的要求有所降低,突出了时区和日界线的实用性,讲解了有关时区和日界线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世界的时区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含义 (2)运用:区时与区时差,“北京时间”的由来与使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在“时区和日界线图”上根据两地所在时区推算区时。 (2)让学生初步学会自己读图分析日界线相邻的两个时区的一些特点和过日界线的日期变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开放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三)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教学重点:区时与区时差,区时的计算。 教学难点:区时计算,日界线。 本节解决重难点的关键在以“世界政区图”的基础上,采用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等,边讲边演示,使学生多世界各地所处的时区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利用版图边讲边练,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形成对区时,日界线的完整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这样能直观地反映教材的层次结构及知识内涵,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同时还自编一些顺口溜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让学生学起来更加轻松愉快。 二、教学方法

1、启发式谈话法:投影书中“想一想”内容,启发学生思考:两位小朋友的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2、读图分析法:(1)在时区和日界线图上找出一些国家的首都所在时区。(2)算一算这些地区与我国北京的区时差(3)找出日界线(4)分析日界线两侧时区的不同特点及过日界线的变更方法,教给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对启迪学生创新思维有一定帮助。 三、学法指导 “读图→析图→用图”三步走加游戏。以图做媒介,指导学生用眼识图,用脑析图,动手绘图,开口说图。游戏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具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程序 (一)引入:同学们到过车站、邮电局吗?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在这些地方的醒目位置镶嵌着世界政区图,图中在同一时间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时刻表。(或者是很多时钟。不同时钟标着不同的时间)。大家知道这是干什么的吗?——便于人们了解世界各地与我们的时间差,方便我们出国旅行,洽谈业务等。同一个世界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时间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设计 1、投影P106想一想1、2:提问:小明和小强的问题出在哪里? ——时差 那么时差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还得从地球的自转谈起。 2、演示:在地球仪上贴上黑、白、红三点表示同纬度上的三个不同地方,先判断一下这三个地方的相对位置。生答:黑点在最西边,红点在最东边,中间是白点。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一下地球的自转运动,老师用手电筒从东方照射地球仪,其他同学认真观察红白黑三点谁最先受到一天中第一缕阳光的照射?这种先后次序与他们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有什么关系? 演示提问:古代各地都把当地正午太阳位置最高点时刻定为12点,当红点达到正午12点时,黑白点都到了吗?黑点、红点时刻如何?这样一来,地球上会有多少个正午12点?

时区、日界线教案(湘教版)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1 / 2 时区、日界线教案(湘教版) 课题 时区、日界线教案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 能力 思 想 1、 知道时区的划分,时差的计算。 2、 理解国际日期变更线,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点 时差的计算、日期的换算 难点 时差的计算、日期的换算 教法 讨论、交流、互动 教具 地图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激 情 导 入 当亚洲最东端的白令海峡已沐浴新的一天晨晖,最西端的地中海之滨却还是昨夜的满天星斗,这是怎么回事呢?要知道其中的奥秘,还的了解世界不同地点的时间换算规则 学生分组交流“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学生思考、讨论,谈看法。 学 生 自 主 学 习 和 一、自主学习阶段:先看课本后独立完成黑板上板书的自学提纲里的问题(题目如下) (一)时区、区时的概念、换算区时: 1、是指随地点的不同而不同,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根据太原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确定的。 2、是指以经过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0°经线的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阅读课文的小字部分,找出时区和区时的概念 回忆本初子午线的位置 在时区图中观察每个时区跨的经度为多少,并找出西十二区、东十二区,这两个时区跨的度数格式多少 探 究 3、时区的划分:全球共划分为几个时区,每隔多少度划分为1个时区?其中包括零时区(0°经线或本初子午线为穿过的时区)、东一区至东十一区(共11个时区)、西一区至西十一区(共11个时区)、哪两个时区合为一个时区?(180°经线穿过该区)? 4、每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几小时,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 思考为什么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 学生自 主学习和探究 5、北京时间:哪个时区的区时?穿过该区的标准经线为哪条的经线? 6、简单计算: 北京时间8:00时,纽约在西五区为点,俄罗斯在东三区是点,而西十区为点。 (二)日期的换算: 1国际日期变更线:是和的分界线。 2日界线两侧:相同,相差1天。 3国际日期变更线并不完全与180°经线重合的原因? 4、国际日期变更线穿过海峡。 5、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要(加或减)去1天。 二、在科代表的带领下,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认识讨论自学中未解决的问题和新发现的疑难 三、各组科代表为代表交换各组意见,解答疑难问题,老师筛选问题并通过提示启发的方式帮助同学解决 四、巩固记忆知识点然后检测 联系实际怎样理解北京时间,找出本时区的中央经线。 简单计算,记住计算规律 找到日界线的位置,思考弯曲的原因 记忆理解日界线两侧时间的不同。 拓 展 应 一对双胞胎姐妹出生在横渡太平洋的轮船上,结果后生的按日期要比早出生的还大一天,那姐妹俩出生可能( )A 、轮船正在由东向西跨过日界线B 、轮船正在 讨论问题,各组代表发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