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曲线要素程序

圆曲线要素程序
圆曲线要素程序

圆曲线要素程序

该程序只要知道圆曲线中任意两个已知条件,就可以求出其他所有要素。

奀叟徐金树

圆曲线要素编程(5800计算器)

RJ

Lbl 0←┚

?J:(圆心角)

?R←┚(圆半径)

“T=”:R tan(J÷2)→T◢(计算圆切线长)

“L=”:(πRJ)÷180°→L◢(计算圆弧线长)

“E=”:R÷cos(J÷2)-R→E ◢(计算外矢距)

“C=”:2×R ×sin(J÷2)→C◢(计算圆弦长)

“D=”:C÷2→D◢(计算圆半弦长)

“M=”:R(1-cos(J÷2))→M◢(计算圆弓形高)

“N=”:R-M→N◢(计算圆弦心距)

“S=”:((πR2)÷360°)J→S◢(计算扇形面积)

Goto 0←┚(结束)

RT:(已知圆半径和切线长,求所有要素)

?R:?T:“J=”:2tan-1(T÷R)→J?DMS◢

Prog“RJ”←┚

RE:(已知圆半径和外矢距,求所有要素)

?R:?E:“J=”:2cos-1(R÷(R+E)→J?DMS◢

Prog“RJ”←┚

RM:(已知圆半径和弓形高,求所有要素)

?R:?M:“J=”:2cos-1((R-M)÷R) →J?DMS◢

Prog“RJ”←┚

RL:(已知圆半径和圆弧长,求所有要素)

?R:?L:“J=”:(180°L)÷(πR) →J?DMS◢

Prog“RJ”←┚

RC:(已知圆半径和弦长,求所有要素)

?R:?C:“J=”:2sin-1(C÷(2R)) →J?DMS◢

Prog“RJ”←┚

JT:(已知圆心角和切线长,求所有要素)

?T:?J:“R=”:T÷tan(J÷2)→R ◢

Prog“RJ”←┚

JE:(已知圆心角和外矢距,求所有要素)

?E:?J:“R=”:(E cos(J÷2))÷(1-cos(J÷2))→R◢Prog“RJ”←┚

JM:(已知圆心角和弓形高,求所有要素)

?M:?J:“R=”:M÷(1-cos(J÷2))→R◢

Prog“RJ”←┚

JN:(已知圆心角和弦心距,求所有要素)

?N:?J:“R=”:N÷cos(J÷2)→R◢

Prog“RJ”←┚

JL:(已知圆心角和圆弧长,求所有要素)

?L:?J:“R=”:(180°L)÷(πJ)→R◢

Prog“RJ”←┚

JC:(已知圆心角和弦长,求所有要素)

?C:?J:“R=”:(C÷2)÷sin(J÷2)→R◢

Prog“RJ”←┚

TE:(已知圆切线长和外矢距,求所有要素)

?T:?E:

“R=”:R=(T2-E2)÷(2E)→R◢(计算圆半径)

“J=”:J=4tan-1(E÷T)→J?DMS◢(计算圆心角)

Prog“RJ”←┚

TC:(已知圆切线长和弦长,求所有要素)

?T:?C:

“J=”:2cos-1(C÷(2T)→J?DMS◢)(计算圆心角)

“R=”:T÷tan(J÷2)→◢R (计算圆半径)

Prog“RJ”←┚

EM:(已知圆外矢距和弓形高,求所有要素)

?E:?M:

“J=”:2cos-1(M÷E)→J←┚(计算圆心角)

R=(E+M)÷sin(J÷2)÷tan(J÷2)→R◢(计算圆半径)J?DMS◢(J÷2) :

Prog“RJ”←┚

CM:(已知圆弦长和弓形高,求所有要素)

?C:?M:

“R=”:(M2+(C÷2)2)÷(2M)→R◢(计算圆半径)

“J=”:4tan-1((2M)÷C) →J?DMS◢(计算圆心角)

Prog“RJ”←┚

CN:(已知圆弦长和弦心距,求所有要素)

?C:?N:

“R=”:√(N2+(C÷2)2)→R◢(计算圆半径)

“J=”:2tan-1(C÷(2N)) →J?DMS◢(计算圆心角)

Prog“RJ”←┚

注释:Prog“RJ”(进入“RJ”程序)

R---圆曲线半径J---圆心角

T---切线长L---圆心角所对的弧长

E---外矢距C---弦长

D---半弦长M---弓形高

N---弦心距S---扇形面积

注:①凡?需要输入的数据值;

②◢为计算结果数值;

③什么都没有的为过度计算;

④只适用于5800计算器,若其他的需要修改;

⑤()里的是说明,理解就行;

⑥桩号输入应注意:如K2+457,正确输入为2457即可。

圆曲线要素及计算公式

圆曲线要素及计算公式

前言 《礼记》有云: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提笔撰写我的毕业设计论文的时候,我也在向我的大学生活做最后的告别仪式。我不清楚过去的一切留给现在的我一些什么,也无从知晓未来将赋予我什么,但只要流泪流汗,拼过闯过,人生才会少些遗憾! 非常幸运能够加入水利工程这个古老而又新兴的行业,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刻,我仿佛感受到水利行业对我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水利是一项以除害兴利、趋利避害,协调人与水、人与大自然关系的高尚事业。水利工作,既要防止水对人的侵害,更要防止人对水的侵害;既要化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威胁,又要善待自然、善待江河、善待水,促进人水和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使命,更让我用课堂中的知识用于实际生产中来。特别是这两个月来的毕业设计,我越发感觉到学会学精测量基础知识对于我贡献水利是多么的重要。所以,我越发不愿放弃不多的大学时光,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而本学期的毕业设计,为我提供了绝好的机会,我又怎能放弃?

刚刚从老师那里得到毕业设计的题目和任务时,我的心里真的没底。作为毕业设计的主体工作,我们主要运用电子水准仪对某幢建筑物进行变形观测与计算,布设控制点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用全站仪进行了中心多边行角度和距离的测量,并用条件平差原理进行平差,通过控制点的放样来计算土的挖方量,还有圆曲线的计算与测设。而我研究的毕业课题是圆曲线测设。 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过得特别快,几乎每天扛着仪器,奔走在校园的每个角落,生活亦很有节奏。今天我提笔写毕业论文,我的毕业设计也接近尾声。不管成果如何,毕竟心里不再是没底了,挑着两个多月的辛苦换来的数据和成果,并不断的完善他们,心里感觉踏实多了。 在本次毕业设计论文的设计中要感谢水利系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测量仪器,还有各指导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摘要:在公路、铁路的路线圆曲线测设中,一般是在测设出曲线各主点后,随之在直圆点或圆直点进行圆曲线详细测设。本文通过仪器安置

圆曲线的详细测设

圆曲线的详细测设 学生姓名:郑妮娟 学号:08300486 专业班级:工程测量与监理384403 指导教师:张晓雅

摘要 本文阐述了在公路、铁路的路线圆曲线测设中,一般是在测设出曲线各主点后,随之在直圆点或圆直点进行圆曲线详细测设。其中施工测量是整个施工进程和每一施工工序中的首要工作,其内容主要是建立平面控制网和高程系统,测定线路关键点,细部点的测设,中线(线路轴线),对圆曲线进行施工放样测量,并在施工进程中进行相关的测量等,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过程的安全。本文通过仪器安置不同地方进行多种圆曲线测设,提出了偏角法、切线支距法和全站仪法详细测设圆曲线的方法,对圆曲线上各点进行测设。 关键词:圆曲线、详细测设

目录 引言 (1) 1.圆曲线测设的目的意义 (1) 2. 圆曲线的主点测设 (2) 2.1圆曲线要素计算 (2) 2.2 主点里程计算 (3) 2.3主点测设: (3) 3.圆曲线的详细测设 (4) 3.1 偏角法详细测设圆曲线 (4) 3.2切线支距法详细测设圆曲线 (5) 3.3全站仪法测设圆曲线 (7) 5 圆曲线的详细测设案例: (9) 结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引言 线路测量,包括公路、铁路、运河、供水明渠、输电线路、各种用途的管道工程等。这些工程的主体一般是由直线和曲线构成,长度可能延伸十几公里以至几百公里,它们在勘测设计及施工测量方面有不少共性。 当线路由一个方向转到另一个方向时,必须用曲线来连接。曲线的形式较多,其中,圆曲线(又称单曲线)是最常用的曲线形式。圆曲线的测设一般分为两步进行:首先是圆曲线主点的测设,即圆曲线的起点(直圆点ZY)、中点(曲中点QZ)和终点(圆直点YZ)的测设;然后在各主点之间进行加密,按照规定桩距测设曲线的其他各桩点。

缓和曲线圆曲线计算公式

缓和曲线、竖曲线、圆曲线、匝道(计算公式) 一、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 已知:①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离ZH点的长度:l ②圆曲线的半径:R 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0 ④转向角系数:K(1或-1) ⑤过ZH点的切线方位角:α ⑥点ZH的坐标:xZ,yZ 计算过程: 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公式中n的取值如下: 当计算第二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时,则: l为到点HZ的长度 α为过点HZ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 K值与计算第一缓和曲线时相反 xZ,yZ为点HZ的坐标 切线角计算公式: 二、圆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 已知:①圆曲线上任一点离ZH点的长度:l ②圆曲线的半径:R 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0 ④转向角系数:K(1或-1) ⑤过ZH点的切线方位角:α ⑥点ZH的坐标:xZ,yZ

计算过程: 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公式中n的取值如下: 当只知道HZ点的坐标时,则: l为到点HZ的长度 α为过点HZ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 K值与知道ZH点坐标时相反 xZ,yZ为点HZ的坐标 三、曲线要素计算公式

公式中各符号说明: l——任意点到起点的曲线长度(或缓曲上任意点到缓曲起点的长度)l1——第一缓和曲线长度 l2——第二缓和曲线长度 l0——对应的缓和曲线长度 R——圆曲线半径 R1——曲线起点处的半径 R2——曲线终点处的半径 P1——曲线起点处的曲率 P2——曲线终点处的曲率 α——曲线转角值 四、竖曲线上高程计算 已知:①第一坡度:i1(上坡为“+”,下坡为“-”) ②第二坡度:i2(上坡为“+”,下坡为“-”) ③变坡点桩号:SZ

缓和曲线要素及公式介绍

11.2.1 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的测设 为了保障车辆行驶安全,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加入一段半径由∞逐渐变化到R的曲线,这种曲线称为缓和曲线。 目前常用的缓和曲线多为螺旋线,它有一个特性,曲率半径ρ和曲线长度l成反比。数学表达为: ρ∝1/l 或ρ·l = k ( k为常数) 若缓和曲线长度为l0,和它相连的圆曲线半径为R,则有: ρ·l = R·l0 = k 目前我国公路采用k = 0.035V3(V为车速,单位为km/h),铁路采用k = 0.09808V3,则公路缓和曲线的长度为l0 = 0.035V3/R , 铁路缓和曲线的长度为:l0 = 0.09808V3/R 。 11.2.2 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的主点及主元素的计算 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的主点有直缓点ZH、缓圆点HY、曲中点QZ、圆缓点YH、缓直点HZ 。

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的主元素及计算公式: 切线长 T h = q+(R+p)·tan(α/2) 曲线长 L h = 2l0+R·(α-2β0)·π/180° 外矢距 E h = (R+p)·sec(α/2)-R 切线加长 q = l0/2-l03/(240R2) 圆曲线相对切线内移量 p = l02/(24R) 切曲差 D h = 2T h -L h 式中:α 为线路转向角;β0为缓和曲线角;其中q、p、β0缓和曲线参数。 11.2.3 缓和曲线参数推导 dβ = dl/ρ = l/k·dl 两边分别积分,得: β= l2/(2k) = l/(2ρ)

当ρ = R时,则β =β0 β0 = l0/(2R) 若选用点为ZH原点,切线方向为X轴,垂直切线的方向为Y轴,建立坐标系,则: dx = dl·cosβ = cos[l2/(2k)]·dl dy = dl·sinβ = sin[l2/(2k)]·dl 考虑β很小,sinβ和cosβ即sin(l2/(2k))和cos(l2/(2k))可以用级数展开,等式两边分别积分,并把k = R·l0代入,得以曲线 长度l为参数的缓和曲线方程式: X = l-l5/(40R2l02)+…… Y = l3/(6Rl0)+…… 通常使用上式时,只取前一、二项,即: X = l-l5/(40R2l02) Y = l3/(6Rl0) 另外,由图可知, q = X HY-R·sinβ0 p = Y HY-R(1-cosβ0) 以β0= l0/(2R)代入,并对sin[l0/(2R)]、cos[l0/(2R)]进行级数展开,取前一、二项整理可得:q = l0/2-l03/(240R2) p = l02/(24R) 若仍用上述坐标系,对于圆曲线上任意一点i,则i点的坐标X i、Y i可以表示为: Xi = R·sinψi+q Yi = R·(1-cosψi)+p 11.2.4 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的主点桩号计算及检核 ZH桩号 = JD桩号-T h

匝道等不完整缓和曲线计算解释和说明

匝道等不完整缓和曲线坐标计算 随着全站仪在道路工程施工测量中的普及,传统的中线放样方法逐渐被淘汰。目前道路工程中线放样时,只要能计算出中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用全站仪或者GPS RTK的坐标放样功能就可很方便、快捷地完成实地放样。道路线形是由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三种线形组合而成的,而直线与圆曲线组合的线形(见图一)中桩坐标计算比较简单,在此不作阐述。下面就缓和曲线与其它两种线形组合的线形中桩坐标计算予以分析。缓和曲线与其它两种线形组合构成的线形主要有缓和曲线的完整形(即基本形)(见图二)和非完整形(即卵形)(见图三)二种。 一、基本形曲线中桩坐标计算: 1、对于第一缓和曲线及圆曲线段(ZH ~ YH)(如图四),建立以ZH为坐标原点,切线方向为X′轴,半径方向为Y′轴的曲线坐标系(X′O′Y′)。先计算曲线各点在曲线坐标系下的坐标。 ⑴对于第一缓和曲线段(ZH ~HY)内任一点i(此时L=K i -K ZH ) 若圆曲线半径R≥100m时,则 X i ′=L-L5/(40R2L s1 2) 公式① Y i ′=L3/(6RL s1 ) 公式② 若圆曲线半径R<100m时,则 X′=L-L5÷[40(RL S )2]+L9÷[3456(RL S )4]–L13÷[599040(RL S )6]+L17÷[175472640 (RL S )8]- L21÷[7.80337152×1010(RL S )10](公式③) Y′=L3÷[6(RL S )] - L7÷[336(RL S )3]+L11÷[42240(RL S )5] - L15÷[9676800 (RL S )7]+L19÷[3530096640(RL S )9] - L23÷[1.8802409472×1012(RL S )11](公式 ④) ⑵对于圆曲线段(HY ~ YH)上任一点i

匝道线元法

任意里程中边桩坐标正反算(CASIO fx-4800P计算器)程序 时间:2007-12-18 13:13:15 来源:工测员网作者:未知 1. 加编数据库作为主程序 , 计算中不必逐项输入 " 线元要素 ", 提高运算速度,避免现场忙中出错 2. 将原来的主程序并入数据库 3. 计算直观 , 人性化 4. 正算直接输入里程和边距 , 反算输入近似里程便可 5. 增加了“ 计算点与测站点” 的距离和方位角计算语句,方便直接放样 6. 愿收获与大家共享 7. 核心计算程序摘自“yshf” 1. 正算子程序 (SUB1) A=0.1739274226 : B=0.3260725774 : K=0.0694318442 : L=0.3300094782 :F=1-L : M=1-K : X=U+W(Acos(G+57.2958QKW(1/P+KWD))+Bcos(G+57.2958QLW(1/P+LWD))+Bcos(G+ 57.2958QFW (1/P+FWD))+Acos(G+57.2958QMW(1/P+MWD))) : Y=V+W(Asin(G+57.2958QKW(1/P+KWD))+Bsin(G+ 57.2958QLW(1/P+LWD))+Bsin(G+57.2958QFW(1/P+FWD))+Asin(G+57.2958QMW(1/ P+MWD))) : F=G+57.2958QW(1/P+ WD)+90 : X=X+ZcosF : Y=Y+ZsinF 2. 反算子程序 (SUB2) T=G-90 : W=Abs((Y-V)cosT-(X-U)sinT) : Z=0 : Lbl 0 : Prog "SUB1" :L=T+57.2958QW(1/P+ WD) : Z=(J-Y)cosL-(I-X)sinL : AbsZ<1E-6=>Goto1 :≠>W=W+Z : Goto 0Δ←┘ Lbl 1 : Z=0 : Prog "SUB1" : Z=(J-Y)÷sinF 3、 . 增设数据库程序(SJK主程序) Lb1 4 : "1.SZ => XY" : "2.XY => SZ" :{ NS }:S ∠ 下一线元起点里程=>O = 本线元起点里程: U= 本线元起点 X : V= 本线元起点 Y : G= 本线元起算方位角: H= 本线元长度: P= 起点曲率半径: R= 终点曲率半径: Q=0 或 1 、 -1 : Goto0Δ←┘( 第一线元数据要素) S ∠ 下一线元起点里程=>O = 本线元起点里程: U= 本线元起点 X : V= 本线元起点 Y : G= 本线元起算方位角: H= 本线元长度: P= 起点曲率半径: R= 终点曲率半径: Q=0 或 1 、 -1 : Goto0Δ←┘( 第二线元数据要素) S ∠ 下一线元起点里程=>O = 本线元起点里程: U= 本线元起点 X : V= 本线元起点 Y : G= 本线元起算方位角: H= 本线元长度: P= 起点曲率半径: R= 终点曲率半径: Q=0 或 1 、 -1 : Goto0Δ←┘( 第三线元数据要素)

教程(圆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

[教程]第九章道路工程测量(圆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 式) 未知2009-12-09 19:04:30 广州交通技术学院 第九章道路工程测量 (road engineering survey) 内容:理解线路勘测设计阶段的主要测量工作(初测控制测量、带状地形图测绘、中线测设和纵横断面测量);掌握路线交点、转点、转角、里程桩的概念和测设方法;掌握圆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掌握圆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了解虚交的概念和处理方法;掌握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理解缓和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掌握路线纵断面的基平、中平测量和横断面测量方;了解全站仪中线测设和断面测量方法。 重点:圆曲线、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路线纵断面的基平、中平测量和横断面测量方法 难点: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缓和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 § 9.1 交点转点转角及里程桩的测设 一、道路工程测量概述 分为:路线勘测设计测量 (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 和道路施工测量 (road construction survey) 。 (一)勘测设计测量 (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 分为:初测 (preliminary survey) 和定测 (location survey)

1、初测内容:控制测量 (control survey) 、测带状地形图 (topographical map of a zone) 和纵断面图 (profile) 、收集沿线地质水文资料、作纸上定线或现场定线,编制比较方案,为初步设计提供依据。 2、定测内容:在选定设计方案的路线上进行路线中线测量 (center line survey) 、测纵断面图 (profile) 、横断面图 (cross-section profile) 及桥涵、路线交叉、沿线设施、环境保护等测量和资料调查,为施工图设计提供资料。 (二)道路施工测量 (road construction survey) 按照设计图纸恢复道路中线、测设路基边桩和竖曲线、工程竣工验收测量。 本章主要论述中线测量和纵、横断面测量。 二、中线测量 (center line survey) 1、平面线型:由直线和曲线(基本形式有:圆曲线、缓和曲线)组成。 2、概念:通过直线和曲线的测设,将道路中心线的平面位置测设到地面上,并测出其里程。即测设直线上、圆曲线上或缓和曲线上中桩。 三、交点 JD(intersecting point) 的测设 (一)定义:路线的转折点,即两个方向直线的交点,用 JD 来表示。 (二)方法: 1、等级较低公路:现场标定 2、高等级公路:图上定线——实地放线。

高速公路的一些线路坐标、高程计算公式(缓和曲线、竖曲线、圆曲线、匝道)

高速公路的一些线路坐标、高程计算公式(缓和曲线、竖曲线、圆曲线、匝道) 一、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 已知:①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离ZH点的长度:l ②圆曲线的半径:R 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0 ④转向角系数:K(1或-1) ⑤过ZH点的切线方位角:α ⑥点ZH的坐标:xZ,yZ 计算过程: 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 公式中n的取值如下: 当计算第二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时,则: l为到点HZ的长度

α为过点HZ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 K值与计算第一缓和曲线时相反 xZ,yZ为点HZ的坐标 切线角计算公式: 二、圆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 已知:①圆曲线上任一点离ZH点的长度:l ②圆曲线的半径:R 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0 ④转向角系数:K(1或-1) ⑤过ZH点的切线方位角:α ⑥点ZH的坐标:xZ,yZ 计算过程: 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公式中n的取值如下:

当只知道HZ点的坐标时,则: l为到点HZ的长度 α为过点HZ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K值与知道ZH点坐标时相反 xZ,yZ为点HZ的坐标 三、曲线要素计算公式

公式中各符号说明: l——任意点到起点的曲线长度(或缓曲上任意点到缓曲起点的长度)l1——第一缓和曲线长度 l2——第二缓和曲线长度 l0——对应的缓和曲线长度 R——圆曲线半径 R1——曲线起点处的半径 R2——曲线终点处的半径 P1——曲线起点处的曲率 P2——曲线终点处的曲率 α——曲线转角值 四、竖曲线上高程计算 已知:①第一坡度:i1(上坡为“+”,下坡为“-”) ②第二坡度:i2(上坡为“+”,下坡为“-”) ③变坡点桩号:SZ ④变坡点高程:HZ ⑤竖曲线的切线长度:T ⑥待求点桩号:S 计算过程:

缓和曲线要素及计算公式

缓和曲线要素及计算公式 缓和曲线: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加入一段半径由无穷大逐渐变化到圆曲线半径的曲线,这种曲线称为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的主要曲线元素 缓和曲线主要有ZH 、HY 、QZ 、YH 、HZ 5个主点。 由此可得: q P R q T T h ++=+=2 tan )(α R P R E h -+=2 sec )(α s h L R L 2180)2(0+-=πβα 180 )2(0R L y πβα-= 式中:h T -缓和曲线切线长 h E -缓和曲线外矢距 h L -缓和曲线中曲线总长 y L -缓和曲线中圆曲线长度

缓和曲线与圆曲线区别: 1. 因为缓和曲线起始端分别和直线与圆曲线顺滑的相接,因此必须将原来的圆曲线向内移动一段距离才能够接顺,故曲线发生了内移(即设置缓和曲线后有内移值P 产生) 2. 缓和曲线的一部分在直线段,另一部分插入了圆曲线,因此有切线增长值q; 3. 由于有缓和曲线的存在,因此有缓和曲线角0β。 缓和曲线角 0β的计算: R L S 2/0=β(弧度)= R L S π90 (度) 内移值P 的计算: ()m R L P S 242 = 切线增长值q 的计算: )(240223 m R L L q S S -= P -缓和曲线内移值 q -缓和曲线切线增长值 0β-缓和曲线首或尾所采用的缓和曲线段分别的总缓和曲线角。 S L -缓和曲线两端各自的缓和曲线长。 R -缓和曲线中的主圆曲线半径 α-偏转角

缓和曲线主点桩号: ZH 桩号=JD 桩号-h T HY 桩号=ZH 桩号+S L QZ 桩号=HY 桩号+2y L YH 桩号=QZ 桩号+ 2 y L HZ 桩号=ZH 桩号+h L 另外、QZ 桩号、YH 桩号、HZ 桩号还可以用以下方式推导: QZ 桩号=ZH 桩号+ 2 h L YH 桩号=HZ 桩号-S L HZ 桩号=YH 桩号+S L 切线支距法计算坐标: 缓和曲线段内坐标计算如式: 2 2540S P p L R L L -=X s P RL L Y 63 = 进入净圆曲线段内坐标计算如式: ?? ??????- ?? ???+=R L L R q X s p π1802 sin ? ??????????- ?? ? ?? -???+=R L L R P Y s p π1802cos 1

圆曲线超高加宽计算程序

圆曲线超高加宽计算程序 平曲线加宽类别分为:四级公路不设缓和曲线而用超高加宽缓和段代替及平曲线半径R≤250M时两种情形。 程序说明:能计算双圆复曲线ZY点与YZ点的加宽值,单圆曲线是双圆复曲线在R1=R2时的特例,”r”的输入:FUNCTION—5--2 程序名:YQXJK(圆曲线加宽) Deg:Fix 3:FreqOff←┚ “NEW(0),OLD(≠0)DATA=”?→O←┚ O≠0=》Goto 0:ClrStat←┚ “ZY K=”?Z:”YZ K=”?Y←┚ “R1=”?U:”R2=”?V←┚ “L=”?L←┚ “W=”?W:”+W=”?B←┚ 100→DimZ←┚ U-0.5W-B→Z[1]:U-0.5W→Z[2] ←┚ 厂(Z[2]2+L2-Z[1]2)→Z[3] ←┚ tan-1((Z[2]Z[3]-Z[1]L)÷(Z[1]Z[2]+Z[3]L))→Z[4] ←┚πZ[4]U÷180→Z[5] ←┚

V-0.5W-B→Z[11]:V-0.5W→Z[12] ←┚ 厂(Z[12]2+L2-Z[11]2)→Z[13] ←┚ tan-1((Z[12]Z[13]-Z[11]L)÷(Z[11]Z[12]+Z[13]L))→Z[14] ←┚ πZ[14]V÷180→Z[15] ←┚ Z-L→List X[1] ←┚ Z→List X[2]:Ltan(Z[4])→List Y[2] ←┚ Z+Z[5]→List X[3]:B→List Y[3] ←┚ Y-Z[15]→List X[4]:B→List Y[4] ←┚ Y→List X[5]:Ltan(Z[14])→List Y[5] ←┚ Y+L→List X[6] ←┚ “CAN SHU YES(1),NO(≠1)=”?C←┚ C≠1=>Goto 0←┚ “t1(DMS)=”:Z[4]▲DMS⊿ “t2(DMS)=”:Z[14]▲DMS⊿ “LJ1=”:Z[5]⊿ “LJ2=”:Z[15]⊿ “ZY+JIA KUAN=”:List Y[2]⊿ “YZ+JIA KUAN=”:List Y[5]⊿ Lbi 0:6→K←┚ Do:”+K,<0=>END=”?→F←┚ FBreak←┚

圆曲线

文献综述 一、圆曲线的详细测设 在各类线路工程弯道处施工,常常会遇到圆曲线的测设工作。目前,圆曲线测设的方法已有多种,如偏角法、切线支距法、弦线支距法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测设方法的选用要视现场条件、测设数据求算的繁简、测设工作量的大小,以及测设时仪器和工具情况等因素而定。另外,上述的几种测设方法,都是先根据辅点的桩号(里程)来计算测设数据,然后再到实地放样。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利用上述传统测设方法,有时会因地形条件的限制而无法放样出辅点(如不通视或量距不便等),或放样出的辅点处无法设置标桩。 在本次毕业设计的论文课题中介绍的几种圆曲线测设的新方法,不仅计算简单、测设便捷,而且可在不需要知道曲线上某点里程的情况下进行,从而避免了按预先给定的曲线点反算的测设数据放样不通视而转站的麻烦。同时,利用本文介绍的新方法,还可以根据线路工程施工进度的要求,灵活地选择性地放样出部分曲线;也可以用于快速地确定曲线上某一加桩的位置;若用于线路验收测量,则更加方便,验测结果更具有代表性、更可靠。 二、全站仪在任意站测设圆曲线及方法交点偏角法测设方法 用全站仪任意站测设圆曲线,安置一次仪器就能完成全部工作。虽然外业计算麻烦,但对于不能设站的转点,可谓方便灵活。但它的不足之处仍然是计算烦锁,对于不熟悉内业的外业工作者,很难实际操作。如果利用一些程序计算器,编制输入:AB 的四组坐标和半径、九个数据的程序,可迅速得出放样数据,简化了外业工作。 为了放样工作的便利,可在平面控制网中纳入一些放样点,构成GPS同级全面网。由于放样点间距离较近,在进行同步环和闭合环检验时可仅考虑各分量的较差,而不考虑相对闭合差。因为,用相对闭合差来衡量是不合理的。由于GPS接收机的固定误差,相位中心偏差以及观测时的对中误差均在1mm~5mm之间,对于几十米的短边,其相对闭合差值势必较大。 3)平面控制网的设计主要考虑独立基线的选择以及异步闭合环的设计,要考虑构成尽可能多的闭合图形,并将网中处于边缘的观测点用独立基线连接起来,形成封闭图形。 同理,采用上述思路,也可测设缓和曲线。 在道路、渠道、管线等工程建设中,受地形、地质等条件的限制,线路总是不断转向。为使车辆、水流等平稳运行或减缓冲击,常用圆曲线连接,因而圆曲线测设是线路测设的重要内容。在公路、铁路的路线圆曲线测设中,一般是在测设出曲线各主点后,随之在直圆点或圆直点进行圆曲线详细测设。其测设的方法很多,诸如偏角法、切线支距法、弦线支距法、延弦法等。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点:均是在定测阶段放样出的线路交点处设站,以路线后视方向定向,在实地定出曲线主点,然后将仪器置于曲线主点(一般是在曲线起点)处,以路线交点为后视方向定向,进行圆曲线详细测设。这些方法在实际施测过程中,由于各种地形条件的限制以及施测方法的特点,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1)在曲线主点处无法设站。 (2)后视方向太近,定向不准。 (3) 误差积累较大。 为此,在交点可以设站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一种新的测设方法—交点偏角法。 本文提出的交点偏角法详细测设圆曲线方法,从上述的计算,测设的方法得知,它具有以下优点: (1)计算方便、工作量省、易于实现公路测量的自动化。从上述公式推导得知,只要知道待测设点至圆曲线中点间的弧长,便可计算出测设所需的数据;而且上述情况 1.1和 1.2的计算偏角和待测设点至交点水平距离公式相同,只是外矢距的计算方法不同,容易通过计算机语言编程实现公路测量的自动化。另外,本方法不需在圆曲线主点重新设站,可以在测设圆曲线主点时,同时进行圆曲线详细测设,故工作量省。

(整理)匝道放样.

一、扩展变量设置说明 1.统计各种要素点的数目 各要素点数目表 设置扩展变量总数目为:2(a1+a2+a3+a4+a5)+3(b1+b2+b3+b4+b5)+2(c1+c2+c3+c4+c5)+74个 2.设置各扩展变量数据 ①固定变量及自由变量Z[1]~Z[39] 固定变量及自由变量设置表

固定变量及自由变量设置表续上表 ②导线点扩展变量Z[40]~Z[69] 各导线点坐标值于扩展变量中的位置表 ③平曲线要素扩展变量Z[70]~Z[84+2a1+2a2+2a3+2a4+2a5] 各匝道平曲线要素于扩展变量中的位置表

④竖曲线要素扩展变量Z[85+2(a1+a2+a3+a4+a5)]~ Z[74+2(a1+a2+a3+a4+a5)+3(b1+b2+b3+b4+b5)] 各匝道竖曲线要素于扩展变量中的位置表 ⑤超高设计扩展变量Z[75+2(a1+a2+a3+a4+a5)+3(b1+b2+b3+b4+b5)]~ Z[2(a1+a2+a3+a4+a5)+3(b1+b2+b3+b4+b5)+2(c1+c2+c3+c4+c5)+74] 各段超高设计数值于扩展变量中的位置表

说明:存入设计横坡数值时,当路基左右幅的横坡为互补时,只要把左幅的设计横坡存入扩展变量即可(从路中间向两侧,上坡为“+”,下坡为“-”),当左右幅的设计横坡为相同时,则在对应扩展变量中存入横坡为0。 3.扩展变量设置说明 当线路改变或数据更改时,应首先根据各要素点的数目设置扩展变量总数目(若要素点数目也发生变化),再按上述各扩展变量位置表中的约定重新设置扩展变量中的数据。 存入平曲线的曲率时,左转为“-”,右转为“+”,曲率为半径的倒数,即1/R; 当圆曲线和直线之间无缓和曲线时,则ZY点(或YZ点)要看作为桩号相同的两个切点,即假想在圆曲线和直线之间存在着一条长度为零的缓和曲线,其中一端的曲率为1/R,另一端的曲率为零。存入首点的切线方位角时角度为弧度。 当进行测量放样计算时,若遇到临时点,可把其存入导线点扩展变量中空缺的位置上,然后把它当作导线点使用。

CASIO_fx5800P实用圆曲线中边桩放样程序

3.单圆曲线(YQX) “KO”?O:“X0”?A:“Y0”?B:“JDX”?X:“JDY”?Y:“FWJ”?J:“FO”?F:?N:?R:6→DimZ←┘(K0为输入起算点桩号,X0为输入 起算点X坐标,Y0为输入起算点Y坐标,JDX输入曲线所在交点X坐标,无输入0,JDY为输入曲线所在的Y坐标,无输入0,FWJ为输入起算点的方位角,F0为输入交点处的转角,带正负号,N为转角方向,正输入+1,负输入-1,R为输入曲线半径) Abs(F)÷2→G◢ “T=”:Rtan(G)→T◢(计算切线长) “L=”:GRπ÷90→L◢(计算圆曲线长) “E=”:R÷cos(G)-R→E◢(计算外距,即交点到QZ点的距离) LbI 1←┘ ?K:180N(K-O)÷(πR)→V:2Rsin(0.5NV)→M←┘(K为输入待求点的桩号)V为带求点与起算点间的弦长说对应的圆心角 “XZ=”:A+Mcos(J+0.5V)→Z[1]◢(计算出的中桩X坐标) “YZ=”:B+Msin(J+0.5V)→Z[2]◢(计算出的中桩Y坐标) tan-1((Z[2]-Y)÷(Z[1]-X))→U←┘ If U<0:Then U+360→U:Else U→U:If End←┘ “FW=”?U :U DMS◢(计算出的中桩与交点的方位角) ?W:“XL=”:Z[1]-NWcos(J+V+90)→Z[3]◢(W为输入路半宽,计算出的左边桩X坐标) “YL=”:Z[2]-NWsin(J+V+90)→Z[4]◢(计算出的左边桩Y坐标)“XR=”: Z [1]+NWcos(J+V+90)→Z[5]◢(计算出的右边桩X坐标)“YR=”:Z[2]+NWsin(J+V+90)→Z[6]◢(计算出的右边桩Y坐标)

高速公路线路(缓和曲线、竖曲线、圆曲线、匝道)坐标计算公式_★

高速公路线路(缓和曲线、竖曲线、圆曲线、匝道)坐标计算公式_★高速公路的一些线路坐标、高程计算公式(缓和曲线、竖曲线、圆曲线、 匝道) 一、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 已知:①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离ZH点的长度:l ②圆曲线的半径:R 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0 ④转向角系数:K(1或-1) ⑤过ZH点的切线方位角:α ⑥点ZH的坐标:xZ,yZ 计算过程:

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 公式中n的取值如下: 当计算第二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时,则: l为到点HZ的长度 α为过点HZ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

K值与计算第一缓和曲线时相反 xZ,yZ为点HZ的坐标 切线角计算公式: 二、圆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 已知:①圆曲线上任一点离ZH点的长度:l ②圆曲线的半径:R 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0 ④转向角系数:K(1或-1) ⑤过ZH点的切线方位角:α ⑥点ZH的坐标:xZ,yZ

计算过程: 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 公式中n的取值如下: 当只知道HZ点的坐标时,则: l为到点HZ的长度

α为过点HZ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 K值与知道ZH点坐标时相反 xZ,yZ为点HZ的坐标 三、曲线要素计算公式 公式中各符号说明: l——任意点到起点的曲线长度(或缓曲上任意点到缓曲起点的长度) l1——第一缓和曲线长度 l2——第二缓和曲线长度 l0——对应的缓和曲线长度

R——圆曲线半径 R1——曲线起点处的半径 R2——曲线终点处的半径 P1——曲线起点处的曲率 P2——曲线终点处的曲率 α——曲线转角值 四、竖曲线上高程计算 已知:①第一坡度:i1(上坡为“+”,下坡为“-”) ②第二坡度:i2(上坡为“+”,下坡为“-”) ③变坡点桩号:SZ ④变坡点高程:HZ ⑤竖曲线的切线长度:T ⑥待求点桩号:S

圆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

圆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

圆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 2011-09-13 15:19:36| 分类:默认分类|字号订阅 第九章道路工程测量(圆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 学习园地2010-07-29 13:10:53阅读706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教程]第九章道路工程测量(圆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未知2009-12-09 19:04:30 广州交通技术学院第九章道路工程测量(road engineering survey) 内容:理解线路勘测设计阶段的主要测量工作(初测控制测量、带状地形图测绘、中线测设和纵横断面测量);掌握路线交点、转点、转角、里程桩的概念和测设方法;掌握圆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掌握圆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了解虚交的概念和处理方法;掌握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理解缓和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

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掌握路线纵断面的基平、中平测量和横断面测量方;了解全站仪中线测设和断面测量方法。 重点:圆曲线、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路线纵断面的基平、中平测量和横断面测量方法 难点: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缓和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 § 9.1 交点转点转角及里程桩的测设一、道路工程测量概述 分为:路线勘测设计测量(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 和道路施工测量(road construction survey) 。(一)勘测设计测量(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 分为:初测(preliminary survey) 和定测(location survey) 1、初测内容:控制测量(control survey) 、测带状地形图(topographical map of a zone) 和纵断面图(profile) 、收集沿线地质水文资

铁路曲线要素的测设

铁路曲线要素的测设、计算与精度分析 摘要 铁路线路平面曲线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圆曲线,主要用于专用线和行车速度不高的线路上,另一种是带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铁路干线上均用此种曲线。曲线的五大要素,ZH(直缓点)、 HY(缓圆点)、QZ(曲中点)、 YH(圆缓点)、 HZ(缓直点),是曲线的重要线形特征 铁路曲线测设一般分两步进行,先测设曲线主点,然后依据主点详细测设曲线上的任意点。结合本人的工作经验,就铁路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上任一点坐标的计算及法向方位角的计算进行实例解析。 绪论 一、工程测量学概述 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工程测量的特点是应用基本的测量理论、方法、技术及仪器设备,结合具体的工程特点采川具有特殊性的施测工绘方法。它是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及普通测量学的理论与方法在程工中的具体应用。 工程建设一般可分为:勘测设计、建设施工、生产运营三个阶段。 勘测设计阶段的测量主要任务是测绘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是在建立测绘控制网的基础上进行大比例尺地面测图或航空摄影测量。 建设施工阶段的测量主要任务是按照设计要求,在实地准确地标定建筑物或构筑物各部分的平而位置和高程,作为施工安装的依据(简称为标定);是在建立仁程控制网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建设的要求进行的施工几测量。 生产运营阶段的测量主要任务是竣工验收测量和变形监测等测量工作。 工程测量按所服务的工程种类,可分为建筑工程测量、线路工程测量、桥梁与隧道工程测量、矿石工程测量、城市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等。此外,还将用于大型设备的高精度定位和变形监测称为高精度工程测量;将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称为工程摄影测量;而将自动化的全站仪或摄影仪在计算机控制下的测量系统称为三维工业测量。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而(包含空中、地表、地下和海底)物体的空间位置,井将这些空间位置信息进行处理、存储、管理、应用的科学。它是测绘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问题是研究如何测定点的空间位置。 测量学研究的内容分为测定和测设两部分。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把地球表面的地形按一定比例尺、规定的符合缩小绘制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使用;测设是指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而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二、现代测量技术概述

单圆曲线要素及主点里程桩号计算

单圆曲线要素及主点里程桩号计算: T=Rtg(A/2◢ L=∏ /180AR◢ E=R(1/cos(A/2-1◢ D=2T-L◢ Z ” ZY ” =J” TD ” -T ◢ Y ” YZ ” =-Z+L◢ Q “ QZ ” =Y-L/2◢ J ” JD ” =Q+D/2 T-切线长 L-曲线长 E-外距 D-切曲差 R-半径 A-转角 ZY-直圆 YZ-圆直 QZ-曲中 JD-交点

竖曲线要素计算: W=ABS(O-P; T=(RW ÷2: E=T^2/(2R; Z ” ZY ” =J” JD ” -T ◢ Y ” YZ ” =J” JD ” +T O-第一竖曲线纵坡 R-竖曲线半径 P-第二竖曲线纵坡 JD-变坡桩号 圆曲线带有缘和曲线的曲线要素及主点里程桩号计算: B=L” LS ” /(2R×180/∏ : P=L^2(24R” : Q=L/2-L^3/(24OR^2: T ” TH ” =(R+PT9(A/2 +Q◢ C ” TH ” =R(A-2B×∏ /180+2L◢ S=C-2L◢ E ” EH ” =(R+PX(1/COS(A/2-R◢ D ” DH ” =2T-C◢ F ” ZH ” J ” JD ” -T ◢

G ” HY ” =F+L H ” YH ” =G+S◢ I ” HZ ” =H+” L ◢ Q ” QZ ” =T-C/2◢ J ” JD ” =Q+D/2 B-切线角 LS-缓和曲线长度 R-半径 TH-切线长 LH-曲线总长 S-圆曲线长度 EH-外距 DH-切曲差 ZH-直缓点 HY-缓圆点 YH-圆缓点 HZ-圆直点 QZ-曲中JD-交点

公路复杂曲线放样

公路复杂曲线匝道的放样 时间:2011-01-10 19:35:32 来源:本站作者:焦贵强我要投稿我要收 藏投稿指南 摘要:通过用全站仪的先进测量功能进行外业放样,并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内业计算相结合,能够准确快捷的完成线形复杂的匝道的测量放样工作。 关键词:匝道极坐标放样 Excel程序 前言:随着测量事业的发展,测量仪器有了长足的进步,全站仪已经广泛使用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全站仪的激光测距的精度很高,使得极坐标放样的方法变得简单易行,应用全站仪机带的极坐标放样程序,现场放样时只需要控制点和放样的坐标数据,计算中只需计算放样点点位坐标就可以了,测量工作的重点由外业的放样转移到内业计算上。在全互通式立交工程中,匝道曲线组成比较复杂,一般有多条缓和曲线、圆曲线连接组成,测量数据的计算也主要集中在匝道上。在工程中我总结出利用计算机内业计算配合全站仪现场放样的方法,大大的提高了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为工程的顺利完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金钟河大街立交工程中,共有左右转的8条匝道,曲线半径从40米至617米不等,曲线由多条复曲线、S型曲线、卵形曲线组成,测量数据的计算量很大,现场放样的工作量也很大,我充分利用仪器设备的资源优势,利用自编的计算机程序和先进的测量放样方法很好的完成了工程的测量任务,为工程的质量进度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一、金钟河大街立交工程线形图

图1 金钟河大街立交工程平面图 二、曲线简介 金钟河大街工程分为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一期工程包括金钟河大街桥和中环线桥两个直行桥,二期工程包括A、B、C、D四条左转弯匝道和E、F、G、H四条右转弯匝道。其中以A、B、C、D匝道的线形组成最为复杂,以B线为例,整条线路由3条直线,8条缓和曲线,4条圆曲线组成,曲线形式包括基本型(即圆曲线两侧缓和曲线对称布置)、回头曲线、S型曲线。 三、放样点坐标的计算 整条线路可分为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三种基本形式,在对线路的中心坐标进行计算时也分直线元、圆曲线元、缓和曲线元来分别进行计算。以二期工程的B 线为例把我的工作方法进行介绍,在计算中我采用自己编写的Excel程序对测量数据进行计算,测量数据同时打印提供给现场施工使用。由于计算机计算的数据容易因输入数据或个别符号的输入错误导致系统性错误。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采用Casio4800计算器对计算的数据进行复核,起到了很好的把关作用,做到了自我复核,也保证了测量数据的准确。Casio 4800计算器的测量程序也是我结合测量工作的需要自己编写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全站仪与高等级公路测量?书中的数学模型和计算公式. (一)、直线元的计算 直线可以看作曲率半径为无穷大的曲线,直线的计算也很简单。计算直线上点的 坐标只要知道起点坐标X 0,Y ,起点方位角F,起点里程S 就可以了。 1、数学模型 图2 直线平面示意图坐标计算公式:

圆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

圆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 2011-09-13 15:19:36| 分类: |字号订阅 第九章道路工程测量(圆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 2010-07-29 13:10:53阅读706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教程]第九章道路工程测量(圆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未知2009-12-09 19:04:30 广州交通技术学院第九章道路工程测量(road engineering survey) 内容:理解线路勘测设计阶段的主要测量工作(初测控制测量、带状地形图测绘、中线测设和纵横断面测量);掌握路线交点、转点、转角、里程桩的概念和测设方法;掌握圆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掌握圆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了解虚交的概念和处理方法;掌握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理解缓和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掌握路线纵断面的基平、中平测量和横断面测量方;了解全站仪中线测设和断面测量方法。 重点:圆曲线、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路线纵断面的基平、中平测量和横断面测量方法 难点: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缓和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 § 9.1 交点转点转角及里程桩的测设一、道路工程测量概述 分为:路线勘测设计测量(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 和道路施工测量(road construction survey) 。 (一)勘测设计测量(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 分为:初测(preliminary survey) 和定测(location survey) 1、初测内容:控制测量(control survey) 、测带状地形图(topographical map of a zone) 和纵断面图(profile) 、收集沿线地质水文资料、作纸上定线或现场定线,编制比较方案,为初步设计提供依据。 2、定测内容:在选定设计方案的路线上进行路线中线测量(center line survey) 、测纵断面图(profile) 、横断面图(cross-section profile) 及桥涵、路线交叉、沿线设施、环境保护等测量和资料调查,为施工图设计提供资料。 (二)道路施工测量(road construction survey) 按照设计图纸恢复道路中线、测设路基边桩和竖曲线、工程竣工验收测量。 本章主要论述中线测量和纵、横断面测量。 二、中线测量(center line surve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