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产品质量指标解释资料讲解

工业产品质量指标解释资料讲解
工业产品质量指标解释资料讲解

工业产品质量指标解释

一、产品质量等级品率(G)

1.产品质量等级品率的定义

产品质量等级品率是指企业按照不同层次标准组织生产与经营活动时,根据标准水平划分的加权产品产值(现行价,下同)之和与同期工业总产值(现行价,下同)的比率”,用“G”表示。

产品质量等级品率是全国工业产品质量指标体系中的一个主导指标,能够反映出企业工业产品的质量水平及变化情况,在行业、地区和企业之间具有横向和纵向的可比性,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采用国际先进标准,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综合治理和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2.产品质量等级的划分与判断依据

产品质量等级是将我国工业产品的实物质量原则上按照产品标准水平的不同,将相应的工业产品质量划分为三个等级: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目前,与目前我国企业在生产与经营过程中使用的产品标准对应如下:(1)优等品对应第一个层次(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判断依据如下:

a. 存在明确的产品标准,且产品标准采用现行有效的国际标准或国外

先进标准;

b. 虽然不存在明确的产品标准,但在制造产品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技

术标准(或产品分系统级的产品标准)属于现行有效的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

c. 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国家标准、地区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本身

属于等同或修改采用的现行有效的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

d. 制造产品所使用的企业标准是根据需要选取若干国际标准或国外

先进标准的主要性能指标而制定的企业产品标准,包括相应的检验方法;

e. 制造产品所使用的企业标准是通过测量国外先进产品(作为实物标

准)性能所得指标制定的企业标准,并有相应的检验方法;

f. 制造产品所使用的企业标准是从有关技术资料中得到的国外先进产

品主要性能指标制定的企业标准,并有相应的检验办法。

g. 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产品标准。

(2)一等品对应第二个层次(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且不属于第一层次类型标准的),判断依据如下:

a. 存在明确的产品标准,且产品标准属于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地区

标准或行业标准;

b. 虽然不存在明确的产品标准,但制造产品所使用的主要技术标准

(或产品分系统级的产品标准)属于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地区标准或行业标准。

(3)合格品对应第三个层次(企业标准和其他标准,且不属于第一、二层次类型标准的)和其他情形,判断依据如下:

a. 存在明确的产品标准,且产品标准属于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

b. 虽然不存在明确的产品标准,但制造产品所使用的主要技术标准

(或产品分系统级的产品标准)属于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

c. 其他情形。

3.产品质量等级品率(G)的计算方法

产品质量等级品率计算公式为;

(1-1)

式中;

(1)α1、α2、α3分别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的加权系数。为了鼓励我国各类企业优先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与经营活动,在现行工业产品质量指标体系中统一规定α1=1.0、α2=0.8、α3=0.6。

(2)P1、P2、P3分别为企业报告期的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的产值。

(3)P为企业报告期的工业总产值。

(4)P=P1+P2+P3。

另外,产品质量等级品率的计算公式也可以表示为:

(1-2)

式中,G1、G2、G3分别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产值率。计算公式分别为:

(1)优等品产值率(G1)是报告期全部优等品产值与报告期工业总产值之比。

(1-3)

(2)一等品产值率(G2)是报告期全部一等品产值与报告期工业总产值之比。

(1-4)

(3)合格品产值率(G3)是报告期全部合格品产值与报告期工业总产值之比。

(1-5)(4)根据上述定义,产品质量等级品率的计算公式可以简化为:

(1-6)

或者

(1-7) 4.产品质量等级品率的物理意义

产品质量等级品率直接描述了企业生产与经营过程中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区标准的情况,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1、若G=60%,说明工业产品总体处在合格水平,企业完全采用自身标准或根据顾客要求组织生产。

2、若60%<G<80%,说明工业产品总体处在合格水平与一等品水平之间,企业主要采用自身标准或基本根据顾客要求组织生产。随着企业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区标准的力度加大,产品质量等级品率将逐步提高,并接近80%。

3、若80%<G<100%,说明工业产品总体处在一等品水平与优等品水平之间,企业主要采用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区标准组织生产。随着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力度加大,产品质量等级品率将逐步提高,并接近100%。

4、若G=100%,说明工业产品总体处在优等品水平,企业完全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

5.计算实例

A企业是B行业的一个中型企业,2004年1季度A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为万元,生产的工业产品品种有38项,其中优等品12项,累计产值44421万元;一等品3项,累计产值32993万元;合格品23项,累积产值万元。

B行业2004年1季度的工业总产值为万元,生产的工业产品品种有333项,其中优等品120项,累计产值万元;一等品33项,累计产值万元;合格品180项,累积产值万元。

A企业1季度的产品质量等级品率计算步骤为:

(1)优等品产值率

(2)一等品产值率

(3)A企业1季度的产品质量等级品率

B行业1季度的产品质量等级品率计算步骤为:

(1)优等品产值率

(2)一等品产值率

(3)B行业1季度的产品质量等级品率

A企业1季度的产品质量等级品率仅为68.01%,而B行业同期的产品质量等级品率达到74.64%。显然,A企业的产品质量等级品率大大低于B行业同期的平均水平,表明其在生产与经营过程中采用的标准水平偏低,属于B行业中研制与生产低端产品的企业。

6.统计上的说明

产品质量等级是指产品按照不同层次标准组织生产的统计分类,而不是对产品质量进行实际分等。对产品进行标准等级的划分是国家宏观评价产品质量水平的需要。

二、质量损失率(F)

1.质量损失率(F)的定义

质量损失率是指产品质量成本的内部损失成本与外部损失成本之和(现行价,下同)与工业总产值之比。质量损失率是全国工业产品质量指标体系中的主导指标之一,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性指标。通过质量损失率的统计、核算、分析,实施质量成本管理,可以引导企业加强生产过程控制,降低内部质量损失和外部质量损失,减少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降低产品总成本;促进企业改进产品结构,寻求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产品质量水平,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内部损失成本,是指产品交货前因未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损失的费用。

外部损失成本,是指产品交货后因未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或信誉损失等所损失的费用。

2. 计算方法

(1-8)质量损失率F可以分解为内部质量损失率F i和外部质量损失率F e

(1-9)

(1-10)式中:F ——质量损失率;

F i——内部质量损失率;

F e——外部质量损失率;

C i——报告期内部损失成本;

C e——报告期外部损失成本;

P——报告期工业总产值。

3.内部损失成本与外部损失成本的统计原则

(1)内部损失成本的统计原则

a.报废损失费

因产成品、半成品、在制品达不到质量要求且无法修复或在经济上不值得修复,造成报废所损失的费用以及外购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在采购、运输、仓储、筛选等过程中因质量问题所损失的费用。包括在生产过程中报废的产成品、半成品、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费用及人工费用和能源动力等消耗。

b.返修费

为修复不合格品并使之达到质量要求所支付的费用。包括人工费,所更换零部件,原材料的费用,以及半成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返修费用。费用来源为基本生产。

c.产品质量事故处理费

因处理内部产品质量事故所支付的费用。包括重复检验或重新筛选支付的费用。费用来源为企业管理费、车间费。

(2)外部损失成本的统计原则

a.索赔费

因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对用户提出的申诉,进行赔偿、处理所支付的费用。包括支付用户的赔偿金(包括罚金)、索赔处理费及差旅费等。费用来源为企业管理费。

b.退货损失费

因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造成用户退货、换货所损失的费用。包括损失费、运输费和退回产品的净损失等。费用来源为企业管理费。

c.折价损失费

因产品质量未达到质量标准,折价销售所损失的费用。费用来源为销售。

d.消费服务费

①根据保修规定,为用户提供修理服务所支付的费用。包括差旅费、办公费、劳保费、更换零部件成本,所需器材工具、运输等费用。费用来源为企业管理费。

②保修服务人员的工资总额及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费用来源为企业管理费。

e.诉讼费

因产品质量问题引发法律纠纷而额外发生的费用。费用来源为企业管理费。

f.召回费

因产品质量问题需采取召回措施而额外发生的费用。费用来源为企业管理费。

4.成本费用的收集渠道及归集方法

(1)费用的收集渠道

a.从现有的各种会计原始凭证和会计帐户中直接获得;

b.从现有的各种会计原始凭证和会计帐户中分析获得;

c.从统计原始资料或凭证中分析获得;

d.从各种质量原始凭证中分析获得。

(2)费用的归集内容和开支范围

a.根据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三级科目的原始凭证和费用的开支范围按归集内容进行归集。

b.归集内容和开支范围详见GB/T 13341-91《质量成本管理导则》及其附录。

5.统计上的几点说明

(1)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法

为了使质量损失率的统计、核算、科目设置等规范化,国家制定了

GB/T13341-91《质量损失率的确定和核算方法》,这一标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仅靠国家现行成本核算制度规定来收集有关数据是不能满足要求的,所以各部门、地区、企业还必须根据上述规定,各自制定科学合理、实用有效的具体实施办法。

(2)开展质量成本管理

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是计算质量损失率的两大要素,也是构成企业质量成本的两项重要内容,属于管理会计范畴。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的降级、降价或停工损失等费用,这类费用收集的渠道,一方面是从会计凭证中分离实际发生的损失费用,另一方面则需要从统计凭证中获取客观存在的效益损失数据。所以,必须要扎扎实实地开展质量成本管理,才能得到完整、真实、有效的数据,做到全面统计。正确核算与分析质量损失率。当然也可以先从开展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统计入手,推动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6.质量损失率计算实例

某机械行业2004年一季度工业总产值万元,内部质量损失41620万元,外部质量损失20610万元。该行业质量损失率计算如下:

质量损失率

内部质量损失率

外部质量损失率

7.质量损失率(F’)

质量损失率(F’)是质量损失率(F)的补充,从工业增加值的侧面反映质量经济性的指标。其计算方法同上,只是母项使用工业增加值(K, 现行价)。

C i+ C e

质量损失率 F’= ────×100%

K

三、工业产品销售率(S)

1.工业产品销售率(S)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工业产品销售率(S)是指报告期工业销售产值(现行价,下同)与同期工业总产值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1-11)

式中:S ——工业产品销售率;

P s——报告期工业销售产值;

P ——报告期工业总产值。

2.工业产品销售率(S)的作用

工业产品销售率(S)是国家工业经济效益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中的一项指标,它反映了工业产品已实现销售的程度。通过工业产品销售率,国家可以获得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情况和用户对质量的反馈信息,它有利于促进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以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要。

3.计算实例

某省2004年工业总产值万元,工业销售产值万元,该省2004年工业产品销售率计算如下:

四、新产品产值率(N)

1.新产品的定义

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若产品只在外观、颜色、图案、包装上有改变,或仅在技术上有较小的变化,不作为新产品统计。本报表中的新产品既包括政府有关部门认定并在有效期内的新产品,也包括企业自行研制开发,未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从投产之日起一年之内的新产品。

新产品产值率(N)是指报告期企业生产的新产品产值(现行价,下同)与报告期工业总产值之比率,用以反映新产品在整个产品中构成情况。

2.计算方法

(1-12)

式中:N——新产品产值率;

P n——报告期新产品产值;

P——报告期工业总产值。

3.建立新产品产值率(N)的目的和作用

工业企业档案分类编号规则

工业企业档案分类编号规则 2007-11-30 15:21:30 DB37/T180-93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企业档案的分类整理、类目标识、案卷排架、档号编制及编制检索工具的一般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工业企业的档案管理。交通、建筑施工、电力、邮电、农业、林业和商业服务等企业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 GB3792.5档案著录规则 3 名词术语 3.1 企业档案是指企业在各项管理工作、生产、科研及经营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材料、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3.2 档案分类是根据档案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档案区分为不同类别的逻辑方法。 3.3 类目标识识别与区分档案类别的符号。 3.4 档号档案的编号。包括分类号、项目代号、案卷号。 3.5 目录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的条目组合,是档案检索和报导的工具。 3.6 档案著录在编制档案目录时,对档案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

4 档案分类 4.1 分类原则以企业全部档案为对象,依据企业管理职能,结合档案内容及其形成特点,保持档案之间的有机联系,便于科学管理与开发利用。 4.2 一级类目的设置设置十个一级类目,即党群工作类、行政管理类、经营管理类、生产技术管理类、产品类、科学技术研究类、基本建设类、设备仪器类、会计档案类、干部职工档案类。特大型企业或生产程序特殊的企业,有些档案难以归入十大类目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增设一级类目。 4.3 二级及二级以下类目的设置二级类目按照企业管理职能和档案的形成特点设置,如附录A(补充件),附录A中设置的二级类目,是工业企业档案分类的基本二级类目,企业可结合实际需要增设或减少二级类目。 工业企业档案分类二级以下类目设置,参照附录A中的基本范围,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确定。工业企业档案分类层次不宜过多。 4.3.1党群工作类、行政管理类、经营管理类、生产技术管理类档案分别按时间--问题(机构)分类设置二级及二级以下类目。 4.3.2产品类档案二级类目按产品种类设置,三级类目按产品型号设置,四级类目按产品结构或产品、工艺、工装设计文件材料的内容设置。 4.3.3科学技术研究类档案二级类目按课题性质设置,三级类目按课题设置。 4.3.4基本建设类档案二级类目按工程性质或用途(生产设施、辅助生产设施、生活设施……)设置,三级类目按建筑项目设置,四级类目按子项工程或专业分工设置。 4.3.5设备仪器类档案二级类目按设备仪器种类(性能、用途)设置,三级类目按设备仪器型号设置。特大型企业的分厂、车间规模较大,设备数量多,可按分厂或工艺流程设置二级类目,按设备仪器种类设置三级类目,按设备仪器型号设置四级类目。 4.3.6会计档案按其形成特点和文件材料形式分别设置会计凭证、会计帐

工程资料表格编号规则【最新版】

工程资料表格编号规则 A类工程准备阶段文件 主要是建设方在工程开工之前准备的资料,施工资料员不需编制; A1类决策立项文件(A1-×) A2类建设用地文件(A2-×) A3类勘察设计文件(A3-×) A4类招投标及合同文件(A4-×) A5类开工文件(A5-×) A6类商务文件(A6-×) A7类其他文件(A7-×) 编号规则:A×-×

B类监理资料编号规则:B× 监理资料为施工现场监理和施工单位使用的表格,含开工、复工、通知单等,大部分地区是依据了最新的《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13进行的修订;监理资料编号相同表格按01开始顺序往下编。 C类施工资料 施工开始及过程中的全部资料,管理类资料、技术类资料、测量类资料、物资类资料、施工记录、试验资料、最重要的就是过程验收资料,也就是检验批资料表格。施工单位资料表格编号各地区不同,如北京的编号规则是:分部——子分部——分类——顺序号。根据地方资料管理规程要求编制个地方资料编号。以下的分类也是仅供参考,不适用于所有地区。 C1类施工管理资料(C1-×) C2类施工技术资料(C2-×) C3类施工测量记录(C3-×)

C4类施工物资资料(C4-×) C5类施工记录资料(C5-×) C6类施工试验资料(C6-×) C7类过程验收资料(C7-×) C8类单位工程竣工质量验收资料(C8-×) C9类强制性条文检查记录(C9-×) D类竣工图 竣工图(纸质竣工图和竣工图电脑数据)是建设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所绘制的一种“定型”图样。它是建筑物、施工结果在图纸(或图形数据)上的反映,是最真实的记录,是城建档案的核心。 竣工图编制的组织由建设单位负责,建设单位在工程设计、施工合同中应对竣工图编制的有关问题按下列规定予以明确。纸质竣工图原则上由施工单位负责编制,因重大变更需要重新绘制竣工图,由

工业产品质量指标统计报表

附件1: 工业产品质量指标统计报表 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表号: 企业详细名称(盖章):制表机关:国家质检总局企业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 有效期至: 20 年第季度 续表:

续表: 续表: 单位负责人:填表人:填报日期:年月日

填表说明: 1. 企业组织机构代码由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管部门给每个企业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由八位无属性的数字和一位校验码组成。 2. 企业所属行业代码(小类)为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制造业部分,企业所属行业小类的代码。 3. 工业总产值、新产品产值、工业销售产值的计算方法及指标解释与国家统计局的计算方法及指标解释一致。 4.企业应提供采用标准的情况说明,内容包括: (1)如果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应提供标准的中文或外文名称及编号、采标程度(等同采用、修改采用)等相关信息,如某儿童玩具公司生产的电动玩具,执行标准为《电动玩具的安全》(GB19865-2005),采用标准为《Electric toys―Safety》(IEC 62115:2003),采标程度为等同采用等; (2)如果采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产品标准,应提供标准的名称、编号。 (3)如果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应提供标准的名称、编号。 (4)如果采用企业标准组织生产,应提供企业标准的名称、编号。 5.报表基础数据中若没有发生相关费用应该填报零,不能空项。 6.平衡关系:(1)≥(3)+(5)+(7);(2)=(3)/(1)×100%;(4)=(5)/(1)×100%;(6)=(7)/(1);(8)=[(9)+(15)] /(1)×10000;(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100%;(24)=(25)/(1)×100%。

档案实体分类编号规范

附件三 档案实体分类编号办法 1 总则 1.1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档案局颁发的《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和《邮电工业档案实体分类编号办法》,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更好地为企业经营生产、管理工作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1.2档案分类原则, 是以公司全部档案为对象, 根据管理职能,结合档案内容和形成特点, 保持档案之间的有机联系,?便于科学管理和开发利用。 2 档案类别的设置 2.1 档案的类别共设置十个大类, 即: 党群工作类、行政管理类、经营管理类、生产技术管理类、产品类、科学技术研究类、基本建设类、设备仪器类、会计档案类、干部职工档案类。 2.2 根据职能活动和档案形成的特点, 每个大类下设置若干个二级类目( 属类 ), 不设置三级类目( 详见附表 )。 2.3 录音、录像、照片、计算机软盘( 磁盘 )和其它非纸质载体形式的档案, 其形成和反映的内容、作用与纸质载体档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不单独设置类目, 视其内容特征同纸质载体档案对应分类编号。 2.4 各部门根据分类办法组织整理案卷, 以利于分类标识和管理。 3 分类标识方法 3.1企业档案实体分类的标识符号采用英文字母顺序标识一级类目( 大

类 );采用阿拉伯数字“双位制”标识二级类目( 属类 )。 3.2 档案实体排架和编号要反映十个基本大类, 从实际出发, 做到科学合理, 经济实用, 保证利用档案的系统性、有效性。 3.2.1党群工作类(A)、行政管理类(B)、经营管理类(C)、生产技术管理类(D)的案卷排架, 按大类一年度一属类进行排列, 不区分保管期限特征(?但同一属类内按照永久、长期、短期顺序排列 ),案卷顺序号按大类流水编号,流水号编制到“999”时, 重新从“1”另行编号, 并用案卷目录号加以区别。 档案编号( 档号 )由全宗号、目录号、分类号、案卷顺序号构成 (全宗号是档案馆给企业的编号,故企业暂不标识 )。 档案编号( 档号 )标识举例示意: A1. A12. 010 ┃┃┃┃ ┃┃┃┃ ┃┃┃┗━━━━案卷顺序号 ┃┃┃ ┃┃┗━━━━━━━━分类二级类目( 属类代号 ) ┃┗━━━━━━━━━分类一级类目( 大类代号) ┗━━━━━━━━━━━━目录号(A类的第一本目录) 3.2.2 产品类(E)、科研类(F)、基本建设类(G)、设备仪器类(H)的案卷排架

工程档案分类编号要求规范

工程档案分类编号规范 为适应公司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实现公司档案分类、排架、检索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进一步加强和促进公司档案的科学管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对档案的分类编号作出以下规定。 一、档案编号的原则 档案编号的原则以项目各个单体为编号单位,由总到分,按照不同的文件类别,分类编号。 二、档案编号的方法 档案编号的一般方法:文件的编号由分公司名称、项目单体名称、文件名称、分部工程代码、序号五个部分组成,采用统一的编号格式,具体格式与各类目的对应的关系和说明如下: XX — XX — XX — XX — XX 一级类目—二级类目—三级类目—四级类目—顺序代号 分公司名称—项目单体名称—文件名称—分部工程—顺序代号 1、一级类目 一级类目对应各分公司名称,分公司名称编号采用字母与数字代码(2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编制,字母为该城市名称的拼音首字母缩写形式,数字代码则表示为该城市的第几个项目。 2、二级类目 二级类目为项目单体名称,项目单体名称的编号同样采用单体名称拼音首字母缩写形式来编写。 3、三级类目 三级类目为文件名称,归档文件主要分为A、B、C、D四类文件以及综合类文件。 A类文件为建设单位文件资料,包括:立项文件(A1)、建设规划用地文件(A2)、勘察设计文件(A3)、招投标、合同文件(A4)、工程开工文件(A5)、商务文件(A6)、工程竣工验收及备案文件(A7)、其他文件(A8)。 B类文件为监理单位文件资料,包括:监理管理资料(B1)、监理质量控制资料(B2)、监理进度控制资料(B3)、监理造价控制资料(B4)。 C类文件为施工单位文件资料,包括:施工管理资料(C1)、施工技术资料(C2)、施工物资资料(C3)、施工测量记录(C4)、施工记录(C5)、隐检验收记录(C6)、施工检测资料(C7)、施工质量验收记录(C8)、单位(子单位)工程施工质量竣工验收资料(C9)。 D类文件为建筑安装工程竣工图,包括:综合竣工图(D1)、室外专业竣工图(D2)、专业竣工图(D3)。 综合类文件主要为不包含在ABCD四类文件中的一些特殊文件资料,作为一个应急的文件类别,当各部门存在某些特殊文件无法在资料清单中找到对应的编号时,则可统一归档在综合类文件中。 各类文件的具体分类细目及编号详见附表1《资料清单及编号表》。 4、四级类目 四级类目为分部工程名称,分部工程名称的编号采用统一数字代码编制,详见附表2《分

化工企业产品质量管理规定

化工企业产品质量管理 规定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丰源公司质量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不断满足顾客的需要,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丰源公司生产的甲醛产品及甲醇原料的质量管理。 第三条产品质量:产品满足规定或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一般包括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内容。产品质量受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企业各项工作的综合反映。 第四条产品质量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部门要努力学习和研究国内外先进的科学管理办法,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第二章质量责任 第五条公司经理对本公司执行国家和股份公司规定的有关质量方面的法规和公司的产品质量全面负责。各单位行政一把手为本单位质量第一负责人。 第六条技术部门和设计部门要从设计、工艺规定、操作条件、技改技措上保证产品质量。

第七条机动设备处在组织装置的建设、检修、维修和改造中,必须满足生产工艺条件;采购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要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 第八条安全和环保为现场工作提供安全、适宜的生产环境。 第九条销售公司按合同要求提供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广泛收集顾客意见。 第十条财务处实施质量成本管理。 第十一条必须加强技术业务培训,使上岗员工熟练掌握操作方法,认真遵守操作条件和工艺参数,搞好工序控制,生产出优质产品;同时还需保证生产、贮存、转输和装卸环节中的产品质量。 第三章机构与职责 第十二条质量管理机构 1、生产运行处是本公司的质量管理机构。在公司领导下,负责质量管理工作;负责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负责对各部门履行质量责任的监督检查及考核工作;负责质量纠纷的处理和解决工作;负责上级技术监督部门对公司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 2、产品质量检测部是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是为生产提供服务支持的检验机构。 (1)在公司主管领导和公司生产部门安排下,行使产品质量的检验职能;

常用质量指标定义、目的、计算公式与术语(10个)

常用质量指标 定义、目的、计算公式与术语 (10个) 我们每天的工作会接触很多指标,但是天天挂在嘴上的指标你真的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吗?在讲解之前做个调查,看看大家是不是都明白以下概念的定义、目的、计算公式和其中涉及到的专业术语。 1. 废品率 定义: 该百分比由废品材料费用除以总生产成本或由废品总数量除以产品总生产数量得到。 目的: 用作结果度量,来确定过程是否按照规范化进行零件生产和装配。 公式: 废品率%=(废品的材料金额/总生产成本)×100%或(废品总数量/产品总生产数量)×100%。 术语: 废品材料金额:是废品所使用的材料的价值。

总生产成本:是劳动力,材料和工厂负担(水、电等)的总和。 应用/ 信息:废品计算是直接从本单位的财务系统中得到其数值。若公司的财务系统不能从劳动力和负担费用中分离出废品材料价值,应尽快与相关部门协调解决。 2. 返工率 定义: 花费在返工活动中时间的比例,由返工工时除以生产劳动工时或返工(返修)品的总数量除以总的生产数量得到。 目的:用作结果度量,来强调那些在第一次质量中需要改进的操作工位。 公式: 返工率%=(返工工时/总生产劳动工时)×100%或(返工(返修)品的总数量/总的生产数量)×100%。 术语: 返工工时:是指再次加工,分拣,修复那些将成为废品的工件所花费的时间。这些时间可以是用在在制品,成品和外购部件或材料上。返工时间包括诸如修复,重新包装,再分拣,附加的检查活动和遏制等。返工时间包括内部的或外部的活动。应包括直接时间加上加班时间中的直接时间部分。 生产劳动工时:直接/生产劳动工人工作时间总和(包括直接时间加上加班时间中的直接时间部分)。

档案编号规则

档案编号规则 (1995年6月12日国家档案局批准,1995年10月1日起实施)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档号的结构、编制原则和编制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档案馆(室)编制档号。 2、术语 2.1 档号 档案馆(室)在整理和管理档案的过程中,以字符形式赋予档案的一组代码。档号是存取档案的标记,并具有统计监督作用。 2.2 全宗号 档案馆(室)给定每个全宗的代码。 2.3 案卷目录号 全宗内案卷所属目录的代码。 2.4 类别号 馆(室)藏档案类别的代码。 2.5 项目号 产品、工程、课题、设备等档案的代字或代号。 2.6 案卷号 案卷排列的顺序号。 2.7 件号 案卷内文件的顺序号。 2.8 页(张)号

案卷内文件每页(张)的顺序号。 2.9 代码 一个或一组有序的、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与处理的数字、字母、汉字及其它符号。 3、档号编制原则 3.1 唯一性原则 档案馆(室)内档案档号应指代单一。不同编号对象应赋予不同代码,一个代码只表示一个编号对象。 3.2 合理性原则 档号结构必须与馆藏的整理分类体系相适应。 3.3 稳定性原则 档号一经确定,一般不应随意改变。 3.4 扩充性原则 档号必须留有适当的递增容量,以便适应不断扩充档案的需要。 3.5 简单性原则 档号力求简短明了,以便减少代码差错,节省存贮空间,提高处理效率。 4、档号的结构 档号结构分为三种: 4.1 第一种结构为: 全宗号——案卷目录号——案卷号——件、页(张)号。 即:××××……×××××××××

全宗号案卷目录号案卷号件号页(张)号 4.2 第二种结构为:全宗号——类别号——案卷号——件、页(张)号 即:×××××××……n×××××× 全宗号类别号案卷号件号、页(张)号 4.3 第三种结构为:类别号——项目号——案卷号——件、页(张号) 即: ××××…… n ×××… n ×××××× 类别号项目号案卷号件号、页(张)号 4.4 档号中左边为上位代码,右边为下位代码,连写时上、下代码之间用“—”(短横)相隔。 4.5 件号、页(张)号可根据档案保管和使用的需要,选择一项编号。 5、档号的编制方法 5.1 全宗号的编制方法 全宗号用四位代码标识。其中第一位用汉语拼音字母标识全宗属性,后三位用阿拉伯数字标识某一属类全宗的顺序号。 全宗号的格式是: ×××× 全宗属类代码全宗顺序号 5.1.1 全宗属类代码的编制方法

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办法

建设工程文件档案管理办法 1业务目标 规范建设工程文件档案的收集、编制、归档和利用,为生产经营活动基础设施保障。2业务风险 2.1没有建立有效的文件档案管理系统,可能造成工程的审核审批手续不明确,影响工作效率; 2.2建筑工程的档案收集管理不当,可能造成基础设施的资料信息缺失,对基础设施的维修维护带来困难。 3业务范围 本制度所指的建设工程文件档案,包括建设工程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以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为载体的文件材料,能真实、完整地反映建设工程全过程的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和建设工程的实际状况。 本制度适用于XX下属所有业务板块的新建、改建或扩建工程项目。 4相关规定 4.1档案管理机构及职责 4.1.1建设工程项目组为该项目工程文件整理归档的直接责任单位,项目组组长是第一责任人。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主要职责包括: 1)落实建设工程文件整理归档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2)在工程招标中,与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器材供应等单位签订协议、合同时,应对提供相应工程文件的套(份)数量、质量要求、提供时间等提出明确的整理归档要求和违约责任。 3)负责收集和整理工程准备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形成的工程文件,并进行组卷和归档。 4)负责组织、监督和检查相关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器材供应等单位的工程文件的编制工作。在建设工程监理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图阶段的工作完成后进行收集和归档。 5)在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前,应先对工程文件档案进行预验收,合格后再申请工程竣工验收。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三个月内完成归档和移交工作。 4.1.2各建设项目的建设工程文件档案,由项目组及时报送各运营中心办公室存档、验收,并依据《股份公司关于在建工程的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4.1.3各建设单位项目组应落实相关部门和人员履行档案管理职责,对本级档案归档负责。综合管理部门应对工程文件的整理归档工作进行服务、监督和检查,对检查的结果提出改进的意见,并进行奖励和处罚,同时对本级档案归档负责。投资发展部对该项工作进行服务、督导、检查。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复习资料.doc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复习题 填空 1.、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按照预定的地质任务,用计算机对测井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结合地质、录井和生产动态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解释,以解决地层划分、油气储层和有用矿藏的评价及勘探开发中的其它地质和工程技术问题,并将解释成果以图件或数据表的形式直观显示出来。 2.、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成果可用于四个方面:储层评价、地质研究、工程应用和提供自然条件下岩石物理参数。 3、测井数据预处理主要包括模拟曲线数字化、测井曲线标准化、测井曲线深度校正、环境影响校正。 4、四性关系中的“四性”指的是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 碎屑岩储层的基本参数:(1)泥质含量(2)孔隙度(3)渗透率(4)饱和度(5)储层厚度 5、储层评价包括单井储层评价和多井储层评价。单井储层评价要点包括岩性评价、物性评价、储层含油性评价、储层油气产能评价。多井储层评价要点主要任务包括:全油田测井资料的标准化、井间地层对比、建立油田参数转换关系、测井相分析与沉积相研究、单井储集层精细评价、储集层纵横向展布与储集层参数空间分布及油气地质储量计算。 6、识别气层时(三孔隙度识别),孔隙度测井曲线表现为“三高一低”的特征,即高声波时差、高密度孔隙度、高中子伽马读数、低中子孔隙度。 7、碳酸盐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为石灰岩和白云岩。主要造岩矿物为方解石和白云石。 8、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的基本形态划分为三类:孔隙与喉道、裂缝、洞穴。 9、碳酸盐岩储层按孔隙空间类型可划分为孔隙型、裂缝型、裂缝—孔隙型、裂缝—洞穴型。 10、碳酸盐岩储层划分原则:一是测井信息对各种孔隙空间所能反映的程度,即识别能力;二是能基本反映各种储层的主要性能和差异。 11、火山岩按SiO2的含量可划分为超基性岩(苦橄岩和橄榄岩)、基性岩(玄武岩和辉长岩)、中性岩(安山岩和闪长岩)和酸性岩(流纹岩和花岗岩)。 12、火山岩的电阻率一般为高阻,大小:致密熔岩>块状致密的凝灰岩>熔结凝灰岩>一般凝灰岩 13、火山岩的密度大小,从基性到酸性,火山岩的密度测井值逐渐降低。致密玄武岩的密度高达2.80g/cm3,而流纹岩的平均密度约为2.45g/cm3。 14、火山岩的声波时差,中基性岩声波时差略低,酸性火山岩略高。致密的玄武

常用质量指标解释

常用质量指标解释 2016-06-09 stwym摘自今日头条阅 2 转 1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微信分享: 我们常用的质量指标有很多。本文将对废品率、返工率、产品入库检验合格率、顾客退货率、质量事故、工序合格率、顾客验货一次通过率、进料检验合格率、质量成本、批量不合格率十个指标做简单的介绍。

1.废品率 定义:该百分比由废品材料费用除以总生产成本或由废品总数量除以产品总生产数量得到。 目的:用作结果度量,来确定过程是否按照规范化进行零件生产和装配。 公式: 废品率%=(废品的材料金额/总生产成本)×100% 或(废品总数量/产品总生产数量)×100%。 术语: 废品材料金额:是废品所使用的材料的价值。 总生产成本:是劳动力,材料和工厂负担(水、电等)的总和。 应用/信息: 废品计算是直接从本单位的财务系统中得到其数值。若公司的财务系统不能从劳动力和负担费用中分离出废品材料价值,应尽快与相关部门协调解决。 2.返工率 定义:花费在返工活动中时间的比例,由返工工时除以生产劳动工时或返工(返修)品的总数量除以总的生产数量得到。 目的:用作结果度量,来强调那些在第一次质量中需要改进的操作工位。

公式: 返工率%=(返工工时/总生产劳动工时)×100% 或(返工(返修)品的总数量/总的生产数量)×100%。 术语: 返工工时:是指再次加工,分拣,修复那些将成为废品的工件所花费的时间。这些时间可以是用在在制品,成品和外购部件或材料上。返工时间包括诸如修复,重新包装,再分拣,附加的检查活动和遏制等。返工时间包括内部的或外部的活动。应包括直接时间加上加班时间中的直接时间部分。 生产劳动工时:直接/生产劳动工人工作时间总和(包括直接时间加上加班时间中的直接时间部分)。 应用/信息: 直接劳动工人的偶尔检查不应认为是返工。任何再进入生产过程的产品应被认为返工。生产线的总劳动内容的一部分应认为是返工。该部分将根据返工的产品情况确定。譬如,在最终检查时,涂漆生产线有10%的产品不合格,而该涂漆生产线共有20名操作员,返工的产品(10%)需要再次涂漆,涂漆生产线总工作时间的10%被认为是用来返工。10%×20人×8小时=16 返工小时。 3.产品入库检验合格率 定义:产品入库检验合格数量除以入库检验总数量所得。

公司档案文件编码规则

公司档案文件编码规则 文件编号 行政类文件的编号,其代号组成: XX1-XX2XX3-XXXX4—XXX5 XX1:企业代号,以大写的公司简体名称拼音表示,本公司以“GY”表示; XX2:文件一级类号,本公司文件类号见下表 XX3:文件二级类号,本公司文件类号见下表 XXXX4:文件年份; XXX5:同类别下文件流水号; 1.1.1.文件编号例: GY-XZ05-2012-001 文件顺序号 年份 文件类别 公司简写 意为共远行政部通知通告类2012年001号文件 一级类目(代码)二级类目 (代码) 归档范围 行政类 XZ 证照 01 各种证照(营业执照正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正副本,税务登记证,生产 许可证,注册证,获奖证,商标证等) 公司战略 02 企业经营战略、决策、发展规划、管理目标等文件材料,董事会决议等 制度 03 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合同 04 合同、协议、公证书、意向书、招投标及有关谈判材料 通知通告 05 红头文件,通知,通报等 办公文件 06 通联文件(上级下达的文件,下级上报的文件,平行部门往来文件等) 各职能部门工作总结,报告,计划等文件

会议 07 公司级会议文件(报告,纪要,记录,简报,发言材料等)政府文件 08 公司申请、批复等有关材料(项目文件,产品注册文件等) 活动09 公司印刷、汇编材料、大事记等 公司大型活动的议程,领导讲话,照片、录音、录像等资料 其它 10 其它类型文件 销售类 XS 市场 01 新市场开拓、新项目论证、评价、市场调查、分析、预测等文件材料销售政策 02 产品销售价格及调价政策等有关材料 其它 03 其它销售类文件 技术类 JS 分析报告 01 产品质量分析报告,样品问题反馈报告等项目 02 项目的调研立项报告、请示、批复等 产品设计定型、改型、改进报告、批复其它 03 其它技术相关文件 生产类SC 生产 01 生产统计报告,发货统计报告,库存盘点报告,质量统计报告等其它 02 其它生产相关文件

0811005_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Logging Data 课程编号: 0811005 开课单位: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时/学分:36/2 开课学期:2 课程性质:学位课 适用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 大纲撰写人:赵军龙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以地层评价为核心,着重介绍测井资料预处理、碎屑岩储集层测井评价、碳酸盐岩储集层测井评价、火成岩储集层测井评价及剩余油测井评价原理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掌握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为从事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打好必要的专业基础。 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如下。 1. 要求研究生结合实际掌握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的基本原理,加强对相关原理及方法技术的理解和运用; 2. 了解现代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的前沿技术。 二、课程主要内容: 1. 绪论 ①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的内涵和发展;②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的任务;③测井资料数据处理系统。 2. 测井资料预处理 ①测井曲线的深度校正;②测井曲线的平滑滤波;③测井曲线的环境影响校正;④交会图技术及应用。 3. 碎屑岩储集层测井评价 ①碎屑岩储集层的地质特点及评价要点;②油、气、水层的快速直观解释方法;③岩石体积物理模型及测井响应方程的建立;④统计方法建立储集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⑤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中常用参数的选择;⑥POR分析程序的基本原理。 4. 碳酸盐岩储集层测井评价 ①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基本特征;②碳酸盐岩储集层的测井响应;③碳酸盐岩储集层测井评价方法;④CRA、NCRA分析程序的基本原理。 5. 火成岩储集层测井评价 ①火山岩储集层的基本特征;②火山岩储集层的测井响应特征;③火山岩储集层测井解释方法。

工业企业主要统计报表指标解释

一、工业总产值的定义 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指工业企业在本年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1.工业总产值计算应遵循的原则 (1)工业生产的原则。即凡是企业在本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均应包括在内。其中的最终产品,不管是否在本年内销售,只要是本年内生产的,就应包括在内。凡不是工业生产的产品,均不得计入工业总产值。 (2)最终产品的原则。即企业生产的成品价值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企业对外销售的半成品也应视为最终产品计入工业总产值。而在本企业内各车间转移的半成品和在制品只能计算其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3)“工厂法”原则。即以法人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计算工业总产值,是其本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总价值量。 (二)、工业总产值的内容 包括三部分: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1)成品价值:指企业在本年内生产,并在本年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合格、包装入库的已经销售和准备销售的全部工业成品(包括半成品)价值合计。成品价值中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活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但不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半成品)价值。 工业总产值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成品价值按成品实物量乘以本年不含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会计核算中按成本价格转帐的自制设备和自产自用的成品,按成本价格计算生产成品价值。 (2)对外加工费收入: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对外承做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生产)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工业品修理作业所收取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内非工业部门 提供的加工修理、设备安装等收入。对外加工费收入按不含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价格计算。 对于以对外加工生产为主,对外加工费收入所占比重较大的企业,如果对外加工费收入出现跨年度支付的情况,为保证总产值生产口径计算的准确性,则应将对外加工费收入按实际情况调整,记录本年应实际收取的对外加工费收入。 (3)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为了使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间投入中的物耗价值一致,以便同口径地计算工业增加值,规定本指标的计算原则是:凡是企业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中计算半成品、在制品成本,则工业总产值中必须包括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反之则不包括。

白油产品质量标准

白油产品质量标准 一、工业白油(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0006-90)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白油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由石油润滑油馏分经脱蜡、化学精制或加氢而制取的工业白油。本产品适用作化仟、铝材加工、橡胶增塑等用油;也适用于作纺织机械、精密仪器的润滑用油及压缩机密封用油。 3、包装、标志、采样 本产品的包装、标志、储运及交货验收按SH 0164进行。 采样按GB/T 4756进行,取2L作为检验和留样用。

二、化妆用白油(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0007-90)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妆用白油的技术要求及其检验、验收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由石油润滑油馏分经脱蜡、化学精制或加氢而制取的白油。本产品适用于化妆品工业原料、制作发乳、发油、唇膏、护肤脂等。 2、技术要求 3、包装、标志、采样 本产品的包装、标志、储运及交货验收按SH 0164进行。 采样按GB/T 4756进行,取2L作为检验和留样用。

三、食品级白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4583-94)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级白油的技术要求及其检验、验收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由石油的润滑油馏分经脱蜡、化学精制或加氢精制而得到的食品级白油。 本产品适用于食品上光、防粘、脱膜、消泡、密封、抛光和食品机械、手术器械的防锈、润滑及延长酒醋、水果、蔬菜、罐头的储存器等。 2、技术要求 3、包装、标志、采样 本产品的包装、标志、储运及交货验收按SH 0164进行。 采样按GB/T 4756进行,取2L作为检验和留样用。

专科护理质量指标构建

护理质量指标监测科室:心血管内科 负责人:崔岩

一、全院通识性护理质量指标 (一)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 一、指标的定义和意义 (一)指标的定义(注:定义明确,纳入/排除标准清晰) 例如: 1.跌倒:指住院患者在医疗机构任何场所,未预见性地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可伴有或不伴有外伤。 2.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跌倒发生例次数(包括造成或未造成伤害的)与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总人日数的千分比称为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3.住院患者:包括所有住院患者和急诊观察室患者。 (二)指标的意义(注:相关说明清晰,简要阐述专科指标与护理质量、病人安全的关系,有效监测的意义) 二、测量方法 (一)计算公式(注:公式明确,必要时解释分子、分母含义,纳入/排除标准清晰) 公式=分母 分子X100% 说明: 例如: 1.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日数 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人倒例次数同期住院患者中发生跌X100% 说明:“统计周期”为每月、每季度、每半年、每年;

纳入标准:“跌倒的纳入标准”:所有的住院患者、急诊观察室的患者发生的跌倒,同一患者多次跌倒每次都需要计一例。 (二)数据及来源(注:1.数据查检标准清晰、科学、关注重点;2.数据收集流程明确、规范,数据真实可信;) 1.数据收集的方式(注:简要概述统计周期,数据收集的方式及来源) 例如:计算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周期为月度、季度、半年和全年;根据不良事件上报系统获得统计周内跌倒/坠床发生例数;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人日数可以通过“信息之窗”病房工作报表中获得。 2.数据检查内容及标准(注:简要概述检查的内容和标准,另附查检表) 例如:主要检查: (1)跌倒/坠床发生率; (2)患者入院时的Morse跌倒/坠床评估量表评估是否符合标准; (3)护士对跌倒/坠床的评估处理与记录是否完整; (4)护士对跌倒/坠床的预防措施是否到位; 3.附件:xxx查检表 (三)目标值 1.现况值(注:根据前期汇总分析科室存在问题,得出现况值) 2.目标值(注:设置2018目标值) 三、指标的使用(注:月度汇总分析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原始数据汇总 2.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改进措施(注:根据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4.成效(注:有前后对比) 二、XXX科护理质量指标

资料编号、填写规定

施工管理表格使用规定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七日

质检资料填报要求 为规范石桥新区公路工程建设资料管理,根据公路工程检验评定基本要求,结合本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1、各道工序完工后,必须填报A5表(检验申请批复单); 2、各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完毕后,必须填报相应评定表格; 3、中间计量时,各工序必须有相应的测量、检测的原始记录,原设计没有的还 需附相应工程变更令; 4、雨污水管、排水、防护等圬工砌体工程需按设计自然段分左右分开填报,如 设计分段过长,也可分为几段计量;检查井随雨污管自然段成批填报。 5、涵洞、桥梁、在最后一次计量时,须填报总体评定表; 6、填报数据须准确、真实、前后对应一致; 7、对于试验检测是委托给外单位作的,试验表格可用委托单位的检测报告 8、《表格》的格式、尺寸大小及右上角的代号均统一规定,在使用时不可任意变动,如有缺项填“无”。 9、《表格》中合同号均指合同段号。 10、《常用工程检查评定表》(附录C)与《原始检查记录表》(附录D)在使用 时,应相配套使用、装订,每检查完成一个分项工程项目,就进行相应的分项工程检查评定(采用交通部颁发的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评定),得出“监理工程师结论”。 11、所有表格在使用时,不能任意删除其内容,其中表格的间距如不够填写, 可另附页。 12、为保证资料的可靠性、完整性,请用钢笔或毛笔及时认真填写,不得任意 涂改。 13、各工程项目除按相应规定填报相对应的表格外,实际施工中若有与其他工程项目相类似的项目产生,请参照相应的项目填报或补充经业主、监理确认的新表格。

工程资料管理规则(13页)

工程资料管理规则

目录 1、目的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适用范围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管理职责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工程资料管理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 定义及分类.......................................................................................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 编写原则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3工程资料填写、编制、审核及审批................................................ 错误!未指定书签。 4.4 工程资料收集、整理与组卷........................................................... 错误!未指定书签。 4.5 工程资料移交与归档....................................................................... 错误!未指定书签。附录A 工程资料形成、类别、来源、保存及代号索引.............................. 错误!未指定书签。 A.1 工程资料形成................................................................................... 错误!未指定书签。 A.2.1 工程资料类别、来源及保存宜符合表A.2.1的规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 A.3 分部(子分部)工程代号索引.......................................................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公司资料编码规则

公司资料编码规则 一、员工编码: 公司码部门码流水号 公司码:0——汽车公司 部门码:0——总经办,1——销售部,2——业务部,3——售后服务部,4——行政部,5——财务部 二、往来单位(客户自动编码)编码: 流水号 单位识别码: G——供应商,B——保险公司,S——税务/车管单位,Z——制造商 三、车型代码: 年份码车型流水号 品牌码:用品牌名称中各字声母取易识别的三位字符来表示。具体见《编码分类代码表》。 车系码:用车型名称中各字声母取易识别的两位字符来表示。具体见《编码分类代码表》。 年代码:以年份的后两位作为年份码,年份不清楚的以00替代。 四、车辆编号: 品牌码年份码车辆流水号 品牌码:用品牌名称中各字声母取易识别的三位字符来表示。具体见《编码分类代码表》。 年代码:以生产年份的后两位作为年份码。 五、配件代码: 大类别码小类别码品牌码等级码流水号 大类别码:1——大修类,2——快修类,3——油漆类,4——精品类,5——美容装饰类 品牌码:用品牌名称中各字声母取易识别的三位字符来表示。品牌不清楚的以000替代。具体见《编码分类代码表》。 等级码:配件等级A——正厂,B——下线,C——拆车件,D——品牌,E——副厂 其他等级从高到低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E——五级 六、维修项目编码: 项目大类码流水号 项目大类码:01——大修类,02——快修类,03——美容,04——装饰类 项目小类码:在各大类中以两位码来表示小类别。具体见《编码分类代码表》。 七、固定资产编码: 公司码部门码资产总分类资产类型流水号 公司码:0——汽车公司。 部门码:0——总经办,1——销售部,2——业务部,3——售后服务部,4——行政部,5——财务部 资产总分类:具体见《编码分类代码表》 资产类型:具体见《编码分类代码表》

产品质量指标

1、硫酸的质量指标 项目 指标 浓硫酸发烟硫酸 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硫酸的质量分数/% ≥92.5或 98.0 92.5或 98.0 ———— 游离三氧化硫的质量分数/% ≥——— 20.0或 25.0 20.0或 25.0 20.0或 25.0 灰分的质量分数/% ≤0.02 0.03 0.10 0.02 0.03 0.10 铁的质量分数/% ≤0.005 0.010 —0.005 0.010 0.030 砷的质量分数/% ≤0.0001 0.005 —0.0001 0.0001 —汞的质量分数/% ≤0.001 0.01 ————铅的质量分数/% ≤0.005 0.02 —0.005 ——透明度/min ≥80 50 ————色度/ml ≤ 2.0 2.0 ————注:指标中的“—”表示该类别产品的技术要求中没有此项目。 2、液体碱液的指标 项目 型号规格 IL—IT IL—DT IL—CT ⅠⅡⅠⅡⅠ 优等 品 一等 品 合格 品 优等 品 一等 品 合 格 品 优等 品 一等 品 合格 品 一等 品 合格 品 优等 品 一等 品 合格 品 氢氧化钠 (以 NaOH 计)的质 量分数≥ 45.0 30. 42.0 30.0 45.0 42.0 碳酸钠 (以 Na2CO3 计)的质 量分数≤ 0.2 0.4 0.6 0.1 0.2 0.4 0.3 0.4 0.6 0.3 0.5 1.0 1.2 1.6 氯化钠 (以 NaCl计) 的质量分 数≤ 0.02 0.03 0.05 0.005 0.008 0.01 1.6 1.8 2.0 4.6 5.0 0.7 0.8 1.0 三氯化二 铁(以 Fe2O3计) 的质量分 数≤ 0.002 0.003 0.005 0.0006 0.0008 0.001 0.003 0.006 0.01 0.005 0.008 0.01 0.02 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