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复分解反应专题

初三化学复分解反应专题
初三化学复分解反应专题

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条件专题

一、复分解反应概念

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注意:

1、两种化合物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没有相互交换成分,则不是复分解反应。

如:CO2+Ca(OH)2==CaCO3↓+H2O CO+CuO==Cu+CO2

2、复分解反应的特征:“等价交换”。即:复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3、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化合物中离子间的反应,即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生成气体、沉淀或水。

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三、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

(1)酸:初中化学常见酸都溶于水。

(2)碱:钾、钙、钠、钡、铵对应的碱溶于水,其余碱不溶于水。(其中Ca(OH)2微溶)

(3)盐:钾、钠、铵盐、硝酸盐,都能溶解水中间。

盐酸不溶氯化银,硫酸不溶钡和铅。

碳酸可溶钾、钠、铵,其余遇水都沉淀。

(4)不同沉淀在酸中的溶解性:

1、碱沉淀和碳酸盐沉淀都能溶于酸,与酸反应。

2、AgCl和BaSO4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

四、常见溶液中能反应的离子组

五、复分解反应规律(1)成水的复分解反应

(2)成气的复分解反应

(3)成碱沉淀的复分解反应

(5)成盐酸盐沉淀的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基础练习【例题】

1、现有H、O、C、S、Na、Cu 等元素,按要求写化学式:(各举二例)

(1)非金属氧化物;(2)金属氧化物;(3)酸;

(4)碱;(5)盐。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

(2)用盐酸除铁锈;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4)碳酸钠与石灰水反应;

(5)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6)食盐水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其中的复分解反应有。(填序号)

3、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反应的写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

1)BaCl2+H2SO4

2)Na2CO3+ HCl

3)K2SO4+HCl

4)FeCl3+NaOH

5)KCl+AgNO3

6)K2SO4+NaNO3

7)Fe(OH)3+HNO3

8)CuO+HCl

4、下列各组物质能在同一种溶液中同时存在吗?( )

(A)FeCl3H2SO4KNO3 (B) CuSO4NaOH HCl (C) K2CO3BaCl2NaNO3 (D) NaCl K2CO3 Na2SO4

5、请写出它们两两之间的反应方程式。(15个)

Fe CO2H2SO4 HCl NaOH Ca(OH)2CuSO4 Na2CO3

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化工厂的工业废水溶液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假设每一步都恰好反应)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用化学式回答:

当废水溶液中仅含一种溶质时,该溶质是 ,写出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7、向一种盛有无色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另一种无色溶液,生成了一种白色沉淀,试根据你学过的酸、碱、盐的性质,推测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是哪几种物质?相应参加反应的两种无色溶液各是什么?

推测 白色沉淀

无色溶液

推测一 推测二 推测三

复分解反应复习

一、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你能想出几种方案?

1.( )+Na 2CO 3 ——2NaCl +( ) ;

2.( )+( )—— Fe(OH)3↓+( )

3.碳酸与氯化钙能发生反应吗?

二.离子共存问题

1.下列各组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的是

A.H+、Na+、CO 32-

B.Cu2+、Cl —、SO 42—

C.Fe3+、SO 42-、OH —

D.Ca2+、NO 3-、CO 32-

2.下列各组内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H+、SO 42-、Ba2+、NO 3-

B.Ca2+、H+、NO 3-、Cl-

C.Mg2+、K+、NO 3-、Cl-

D.K+、Na+、Mg2+、SO 42-

3.下列各组物质相互间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 NaOH 、HCl

B.BaCl 2、Na 2CO 3

C.NaCl 、Na 2SO 4

D.CuSO 4、KOH 4.下列物质中,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KNO 3

B.NaCl

C.CuSO 4

D.Mg(OH)2

废水溶液

白色沉淀(AgCl)

AgNO 3溶液过滤

无色溶液

蓝色溶液

NaOH 溶液过滤

蓝色沉淀

5.某钡盐具有不易被X射线透过的性质,医疗上常把它作为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剂,俗称“钡餐”,已知Ba2+有很强的毒性,那你认为下列物质中最适宜作“钡餐”的是

A.BaCO3

B.BaSO4

C.BaCl2

D.Ba(NO3)2

6.制作松花蛋用的配料主要有纯碱、食盐、生石灰和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和水等物质,制作时只需要将它们混合并充分搅拌,这个过程中能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共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在鉴定某无色溶液的组成时,四位实验者得出了如下不同的实验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 Na2CO3NaCl HCl

B. NaOH KCl Ba(NO3)2

C.AgNO3NaCl HNO3

D. H2SO4NaOH FeCl3

8.若用实验证明CuSO4溶液显蓝色不是由SO42-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A.观察K2SO4 溶液的颜色

B.向CuSO4 溶液滴加适量的NaOH 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颜色消失

C.向CuSO4 溶液滴加适量的BaCl2 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颜色未消失

D.加水稀释后CuSO4 溶液颜色变浅

9.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溶液、BaCl2溶液、Fe2O3、Zn、Na2CO3五种物质均能发生反应的()

A.硝酸铜B.稀盐酸C.稀硫酸D.二氧化碳

10.小明同学在总结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时发现,选用适当物质既可实现右图中所示的所有反应。若中间的物质为硫酸钡,那么对酸、碱、甲盐、乙盐四种物质的推断中,合理的()

A.HCl NaOH BaCl2Na2SO4B.HCl Ba(OH)2Na2SO4BaCl2

C.H2SO4Ba(OH)2 Na2SO4BaCl2D.H2SO4NaOH BaCl2Na2SO4

1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和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未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该固体粉末少量,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溶液;

(2)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有一部分溶解,且有无色气体产生。

依据上述实验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可能含有氯化铜

B.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一定不含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

C.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可能含有氯化铜;氯化钾

D.一定含有碳酸钠、硝酸钡,一定不含硫酸钠、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

12.不用其他试剂,可以鉴别石蕊、盐酸、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碳酸钠五种溶液,第二个被鉴别出来的物质是A.盐酸B.氢氧化钙 C.氢氧化钠D.碳酸钠

13.完成下列变化,一步即可实现的是

①CaCO3→ CaCl2②Fe2O3→ FeCl2③Cu(OH)2→ CuCl2④Fe → FeCl2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

14.某电镀厂在对金属镀件表面除锈、除污过程中,使用了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碳酸钠试剂。该厂经处理后排放的废水,仍含有H+、OH-、Na+、Fe3+、Cu2+、CO32-、Cl-、SO42-中的几种离子。某中学生环保志愿者小组对该废水中部分成分进行检测。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表所示。请你填写下表中每步实验现象所对应的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及现象:取废水样品观察,呈无色,据此可得废水中不含

向废水样品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据此可得废水中不含

根据以上信息综合分析,你推测该废水中除H2O外,还含有的物质是(写化学式),不能确定的物质是

2019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含解析) 一、单选题 1.衣服上沾有少量的油渍可用下列哪种物质除去() A. 水 B. 食盐 水C . 汽 油D . 泥沙 2.分别将下列物质加入到足量水中,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A. NaCl B. CuSO4 C. CaCO3 D. Fe Cl3 3.严冬,我国北方某些城市曾用食盐融雪,这里食盐所起的作用是( ) A. 与坚冰发生化学反应使之融 化 B. 使冰的熔点降低从而促使其融化 C. 主要为了加大摩擦力防止人们滑 倒 D. 起消毒杀菌作用 4.衣服上沾有碘极难洗净.有下表分析,在家庭去碘污渍最好选用() 溶质溶剂 水酒精苯(一种有机物,有毒)汽油 碘难溶可溶易溶易溶

A. 水 B. 苯 C. 汽 油 D. 碘酒 5.分别将下列物质加入到足量水中,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A. NaCl B. CuSO4 C. CaCO3 D. Fe Cl3 6.下列有关水的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A. 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自然界中的水大多数为纯净物 B. 重庆水资源丰富,没有必要节约用水 C. 只有用蒸馏的方法才能降低水的硬度 D. 在水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反应速率往往比较快且充分 7.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食 盐 B. 蔗 糖 C. 酒 精 D. 花生油 8.鱼类腥味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鱼身上存在有机化学物质甲胺,甲胺易溶于乙醇,因此,煮鱼时加些酒,能使甲胺溶于乙醇并随加热挥发逸出,经过这样烹饪的鱼就不再有腥味。下列过程与上面所述原理相似的是() A. 用洗涤剂洗 碗 B. 用白醋除去水垢 C. 用纯碱除去衣服上的油 污 D. 用酒精将试管壁上的碘洗掉 9.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 生理盐 水 B. 碘酒 C. 牛奶 D. 可乐 10.请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 溶解现象 物质的溶解

九年级化学第六章溶解现象 第1节物质的溶解 一、选择题 1.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葡萄糖注射液B.冰水混合物C.泥水D.牛奶2.(2007·福建厦门)下列物质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B.植物油C.二氧化碳D.酒精3.(2009·江西南昌)名称中有“水”字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下列有“水”字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硬水B.油水C.泥水D.蒸馏水 4.某物质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与水相比较,一定不会改变的是( ) A.沸点B.导电性C.颜色D.水分子的构成5.(2008·甘肃兰州)根据你所做过的家庭小实验.如果把家庭中的①面粉、②白糖、③植物油、④纯碱、⑤白酒、⑥牛奶分别加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 ) A.①③⑥B.②④⑤C.②④⑤⑥D.全部6.(2008·江苏南通)把少量物质分别加入到另一物质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 A.碘加入汽油中B.面粉加入水中C.高锰酸钾加入汽油中D.植物油加入水中7.以下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纯净物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8.以下属于乳化现象的是( ) A.用洗涤剂清洗油污B.将冰块放入啤酒中 C.将泥土放入清水中D.自制冰激凌时使用稳定剂使各种成分均匀分散9.(2009·湖北襄樊)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 A.用自来水洗手B.用汽油清洗油污 C.用洗涤剂清洗油腻的餐具D.用盐酸洗涤水垢10.(2009·江苏苏州)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 ...乳化的是( ) 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C.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11.2008年春节前,我市普降大雪,为确保道路的畅通,有关部门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以使冰雪很快融化.其原因是( ) A.盐水的凝固点较低B.盐水的沸点较高 C.盐水的凝固点较高D.盐与雪发生反应 12.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A.生石灰B.烧碱C.食盐D.硝酸铵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教学设计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濂溪区一中梅元锦 【教材分析】: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一第三课时的内容,本课是在学习了生活中常见的盐、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反应形式的基础上引入的一节新课,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本质,理解离子共存的含义,为后续除杂、离子检验、化肥的使用等构建知识理论基础,对培养学生的化学综合的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情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全面认识到了初中阶段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即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知道了复分解反应的形式即:AB+CD f BC+AD,只是学生不知道什么情况下能互相交换,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以及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能发生反应尚且不清楚,因此,通过本课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本质的学习,从而为后续离子共存问题的学习以及除杂、离子检验的学习构建知识理论基础。 【教学目标】: 1、复分解反应的反应发生的条件,熟练书写复分解反应方程式 2、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本质 3、利用复分解反应解决离子共存问题 【重、难点】: 重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难点:复分解反应的本质,离子反应 【教学用具】: 试管、试管架、胶头滴管、无色酚酞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稀盐

酸、碳酸钠溶液、氯化镁溶液等。 【教学环节】: 一、复习引入 1.酸碱盐的溶解性口诀 2.酸、碱、盐的概念? 3.什么是复分解反应?尽可能多的写出几个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过程学生可能会写出一些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化学方程 式,如氯化钡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等) 二、提出问题,进入新课 1.所有的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吗? 【实验探究】: (1)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产生蓝色沉淀 (2)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3)碳酸钠溶液与盐酸现象:产生气泡 (4)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现象:产生水 【总结】: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且在溶液中进行 2.不溶于水的物质能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呢? 【实验探究】:(1)大理石与盐酸 (2)氢氧化铜与盐酸 【总结与练习】:不溶于水的物质只能与酸发生复分解反应 (硫酸钡、氯化银不溶于三酸!) 3.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动画模拟]—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离子之间发生反应!离子之间:生成了_沉淀,则不能共存(八大沉淀)彳气体,则不能共存(氨气、二氧化碳) 1-水,则不能共存 [常见的不能共存的离子对]:略 4.应用与练习:离子共存三、总结(三个知识点) 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本质 3.离子共存的简单判断

初三化学复分解反应专题2

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条件专题 一、复分解反应概念 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注意: 1、两种化合物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没有相互交换成分,则不是复分解反应。 如: CO2+Ca(OH)2==CaCO3↓+H2O CO+CuO==Cu+CO 2 2、复分解反应的特征:“等价交换”。即:复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3、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化合物中离子间的反应,即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 生成气体、沉淀或水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三、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 1)酸:初中化学常见酸都溶于水。 2)碱:钾、钙、钠、钡、铵对应的碱溶于水,其余碱不溶于水。(其中Ca(OH)2 微溶) 3)盐:钾、钠、铵盐、硝酸盐,都能溶解水中间。 盐酸不溶氯化银,硫酸不溶钡和铅。碳酸可溶钾、钠、铵,其余遇水都沉淀 4)不同沉淀在酸中的溶解性: 1、碱沉淀和碳酸盐沉淀都能溶于酸,与酸反应。 2、AgCl 和BaSO4 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 四、

五、复分解反应规律(1)成水的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基础练习【例题】 1、现有H、O、C、S、Na、Cu 等元素,按要求写化学式:(各举二例) (1)非金属氧化物;(2)金属氧化物;(3)酸(4)碱;(5)盐。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 (2)用盐酸除铁锈;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4)碳酸钠与石灰水反应; (5)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6)食盐水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其中的复分解反应有。(填序号) 3、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反应的写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 1)BaCl 2+H2SO4 2)Na 2CO3+ HCl 3)K 2SO4+HCl 4)FeCl3+NaOH 5)KCl+AgNO 3 6)K 2SO4+NaNO 3 7)Fe(OH)3+HNO 3 8)CuO+HCl 4、下列各组物质能在同一种溶液中同时存在吗?() ( A ) FeCl 3 H2SO4 KNO 3 (B) CuSO4 NaOH HCl (C) K2CO3 BaCl2 NaNO3 (D) 5、请写出它们两两之间的反应方程式。(15个) Fe CO2 H2SO4 HCl NaOH Ca(OH)2 CuSO4 Na2CO3 NaCl K 2CO3 Na2SO4

(完整word版)初三化学溶解度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练习二 基础练习 1.食盐的溶解度是36g,这句话最主要的错误是未指明()A.100g水中B.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C.温度D.36g为最大量 2.在一定温度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水后,溶质的溶解度() A.变小B.变大C.不变D.不一定变 3.与固体溶解度无关的因素是() A.溶质和溶剂的量 B.溶液的温度

C.溶质的性质 D.溶剂的性质 4.当温度升高时,其溶解度降低的物质是() A.硝酸钾B.氯化钠C.氢氧化钙D.氧气 5.溶解度曲线图可表示的意义是() ①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②不同种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数值 ③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小 ④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A.全部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④ 6.氯化钠溶解度曲线是()

A.一条略为上升的曲线B.一条略为上升的直线 C.一条陡峭上升的曲线D.一条略为下降的曲线 9.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可采用的方法有:①增大压强;②减小压强;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其中可行的是() A.①③B.②③C.①④ D.②④ 10.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有下列方法: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 C.加水 D.加硝酸钾

(1)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能使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 (3)能增大硝酸钾溶解度的方法是________; (4)能减小硝酸钾溶解度的方法是________。 11.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其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解性有如下关系,请按要求填表:

初三化学 第十一单元 复分解反应 练习题

初三化学第十一单元复分解反应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中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任意一种其中,酸+碱→ _______ +_______ ①HCl +Mg(OH)2== _________________ ②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化学方程式) 酸+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____ ③Fe2O3+ H2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氧化铜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盐→_______+________ ⑤HCl +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硝酸银和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碱+( )盐→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MgSO4 +K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Na2CO3 + B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盐+( )盐→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Na2CO3 +BaCl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硫酸铜与氯化钡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原因。 ①MgSO 4 +KOH ②FeCl 3 +Cu (OH) 2 ③NaCl +KNO 3 ④Cu (OH) 2 +HNO 3 ⑤Na 2SO 4 +K 2 CO 3 ⑥NaCl +Cu(OH) 2

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归纳

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归纳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定义: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 的性质有关.根据物质在20℃时溶解度的大小不同,把物质的溶解性通常用易溶、可溶、 微溶、难溶等概念粗略地来描述. (2)固体的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 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在理解固体的溶解度概念时,要抓住五个要点: ①“在一定温度下”:因为每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有一个对应的定值,但这定值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所以给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须指出在什么温度下的溶解度才有意义. ②“在100g溶剂里”:溶剂质量有规定的值,统一为100g,但并不是100g溶液,在 未指明溶剂时,一般是指水. ③“饱和状态”:所谓饱和状态,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质的溶解达到了最大值. ④“所溶解的质量”:表明溶解度是有单位的,这个单位既不是度数(°),也不是质量分数(%),而是质量单位“g”. ⑤“在这种溶剂里”:就是说必须指明在哪种溶剂里,不能泛泛地谈溶剂.因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的溶解度是不相同的. (3)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

②温度的高低也是影响溶解度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4)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计算 a根据:温度一定时,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与饱和溶液质量成正比.

中考化学总复习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基础知识讲解含解析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基础) 【考纲要求】 1.掌握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 2.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了解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 3.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知识网络】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组成:溶质和溶剂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固体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 溶解度变化规律: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溶解度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 a(O H)2常用溶解度曲线表示 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溶液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定义:固体溶质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方蒸发溶剂,适于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的物质 结晶法冷却热的饱和溶液,适于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大的物质 放热,如:NaOH 浓H2SO4 溶解现象吸热,如NH4NO3 变化不明显,如NaCl 乳化现象:洗洁精洗衣物和餐具上油污是发生了乳化现象 【考点梳理】 考点一、溶液、溶解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组成:溶质和溶剂。 (3)特征: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密度、浓度、性质都相同。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改变,溶液久置不出现沉淀,不分层。 2.溶解现象 (1)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1溶剂的温度: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2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颗粒越小,溶解越快。 ○3搅拌加速溶解。 (2)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物质溶解时,往往会引起温度的改变。溶解的过程发生两个变化: ○1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的过程,要吸收热量;

九年级化学-第六章-溶解现象

九年级化学 第六章 溶解现象 测试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Cu:64 S:32 O:16 Na:23 H:1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杯食盐水,下部分比上部分咸 B.温度一定时,析出硝酸钾晶体的溶液未必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物质溶于水时,常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 D.溶液一定是无色、澄清的 2、下列条件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30℃的不饱和溶液 B.30℃的饱和溶液 C.90℃的不饱和溶液 D.90℃的饱和溶液 3、t ℃时,向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仍为饱和溶液 B.溶质的质量变小 C.溶质的溶解度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4、将白糖、面粉、味精、食盐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白糖 B.面粉 C.味精 D.食盐 5、下列有关溶质叙述正确的是( ) A.溶质只能是固体 B.溶质只能是气体 C.溶质只能是液体 D.溶质可能是固体、气体或液体 6、下列物质溶于水,能使溶液的温度显著降低的是( ) A.NaCl B.NH 4NO 3 C.NaOH D.浓H 2SO 4 7、右图为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对于该物质,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 A 点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 50℃时的溶解度大于20℃时的溶解度 C. 将A点的溶液降温到20℃时,将有晶体析出 D. A 、B 点比较,B 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 8、t ℃时,向一支盛有0.1g 熟石灰的试管中加入10ml 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对于试管中的上层清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及答案解析

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化学溶解度 1.在不同温度下,将一定量的NaCl和KNO3分别加入100 g水中,实验情况记录于下表中,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 A.KNO3的溶解能力一定大于NaCl B.40 ℃时NaCl的溶解度一定大于KNO3的溶解度 C.将实验3所得溶液分别降温至20 ℃后,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NaCl < KNO3 D.将实验2所得溶液分别升温至80 ℃后,溶液的浓度:NaCl > KNO3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表中数据可知,20℃时,在100 g水中,最多溶解36gNaCl,最多溶解31.6gKNO3,即此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是36g,KNO3的溶解度是31.6g,此温度下KNO3的溶解能力较小,选项A错误; B、由表中数据可知,40℃时,在100 g水中,加入36gNaCl全部溶解,加入31.6gKNO3全部溶解,但由于不能确定是否饱和,故无法判断40℃时NaCl与KNO3的溶解度的大小,选项B错误; C、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将实验3所得溶液分别降温至20℃后,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NaCl36g>KNO331.6g,选项C错误; D、将实验2所得溶液分别升温至80℃后,溶解均为不饱和溶液,但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仍等于实验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40℃时,在100 g水中,加入36gNaCl全部溶解,加入31.6gKNO3全部溶解,可知溶液的浓度是NaCl>KNO3,选项D正确。故选D。 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B.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 C.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题中未加单位,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甲、乙两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KNO3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NO3的溶解度大于NaNO3的溶解度 B.t1℃时,在50g水里加入5gKNO3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6 C.从硝酸钾溶液中获得硝酸钾晶体时,必须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分别将t1℃时KNO3、NaNO3饱和溶液加热至t2℃时,KNO3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NaNO3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没有指明温度范围,KNO3的溶解度大于NaNO3的溶解度,说法错误; B. t1℃时,硝酸钾的溶剂给杜是20g,在50g水里加入5gKNO3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5g:50g=1:10,故错误; C. 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从硝酸钾溶液中获得硝酸钾晶体时,采用降温结晶的方

初中化学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所谓复分解反应,即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这类反应酬可表示为AB+CD=AD+CB。 1. 生成物必须有沉淀或水或气体生成,否则不反应。 ①,有水生成。 ②,即没有沉淀或水生成,也没有气体生成。 2. 反应物也有一定的要求,否则同样也不反应。 (1)碱与盐反应必须都可溶,但都可溶不一定都能反应。 ①,因为反应物都可溶,且生成物中有沉淀。 ②,虽然好像有沉淀生成,但是反应物都不溶或不都溶。 ③,因为反应物虽都可溶,但没有符合条件的生成物。 (2)盐与盐的反应,反应物必须都可溶,但都可溶也不一定都能反应。 ①,因为反应物都可溶,且有沉淀生成。 ②,,好像都有沉淀生成,但是两个反应的反应物都不溶或有一种不溶,所以都不反应。 ③,虽然反应物都可溶,但生成物中无沉淀、无水、也无气体。 (3)常见的酸与碱,无论碱是否可溶,它们都能反应生成盐和水。 (4)常见的酸与盐的反应,这类反应比较复杂,初中阶段只要求记住碳酸盐与常见的酸都能反应,其他盐则要求可溶且生成物中要有气体或沉淀或水。

①,生成物、反应物都符合要求。 ②,,前一个反应式中的反应物不溶,所以不反应。后一个反应式中的反应物虽都可溶,但生成物不符合要求,因此也不反应。 同学们要掌握两种化合物间是否会发生复分解反应,不仅要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还必须掌握酸、碱、盐的溶解性。 (注:文章中的可溶是指可溶于水。) 复分解反应习题 1、下列各组物质间不能反应的是()。 A、HCl + AgNO3 B、H2SO4+ NaOH C、Ca(OH)2 + Na2CO3 D、NaCl + KNO3 2、下列各组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碳酸钙和稀盐酸 B、氯化铜和稀硫酸 C、硝酸钾和氯化钠 D、硝酸银和稀盐酸 3、下列各种物质的水溶液混合后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ZnCl2KNO3MgSO4 B、NaOH KNO3H2SO4 C、BaCl2 Na2SO4 K2CO3 D、AgNO3 ZnCl2 HNO3 4、下列物质混合后,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一组是() A.K2SO4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B.KCl溶液和Cu(NO3)2溶液混合 C.CuSO4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D.CaCO3和HCl溶液 5、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能反应但不产生气体和沉淀的是()。 A、纯碱和稀盐酸 B、氯化铁和苛性钠 C、生石灰和稀盐酸 D、硫酸锌和氯化钡 6、下列物质发生反应时生成物都是沉淀的是()。 A、Ba(OH)2 + CuSO4 B、Ca(OH)2 + Na2CO3 C、AgNO3 + NaCl D、NaOH + FeCl3

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

《溶液》知识点 一、溶液的形成 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 (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 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②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 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 2 (4)溶解度曲线 ℃时A的溶解度为 80g 例:(1)t 3 (2)P点的含义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 相同 (3)N点为 t ℃时A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加 3 入A物质,降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4)t ℃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1

(5)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6)从B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 (7)t 2℃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 1 ℃ 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 无晶体析出 的有 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A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6章 溶解现象检测卷 (新版)沪教版

第6章单元检测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Na—23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蔗糖 B.食盐 C.酒精 D.面粉 2.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来推理,蔗糖溶液应该是() A.无色透明 B.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 C.混合物 D.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与水不分离 3. 下列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是() A. 氯化钙 B.食盐 C.硝酸钾 D.二氧化碳 4.下列不宜用来加热的仪器是() A.试管 B.量筒 C.燃烧匙 D.烧杯 5.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若过滤后滤液仍浑浊,不可能是() A.滤纸破了 B.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C.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承接滤液的烧杯没洗干净 6.一瓶100 mL20%的NaCl溶液倒出10 mL后余下的溶液与最初的溶液相比() A.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了 B.溶质和溶剂的比例变小了 C.溶质的质量变少了 D.B和C都正确 7.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到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A.食盐B.熟石灰C.蔗糖D.硝酸铵 8.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100 g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再加入5 g蔗糖,充分搅拌后,一定保持不变的是()A.溶质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蔗糖的溶解度 9.洗涤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A.用盐酸清洗水垢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 C.用汽油洗涤油污D.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10.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10 L水与10 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0 L B.10 g硫粉在10 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0 g二氧化硫 C.10 g锌片与10 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0 g

初三初三中考常用化学方程式:复分解反应

初三初三中考常用化学方程式: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不仅说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同时,化学计量数代表了各反应物、生成物物质的量关系……接下来,与小编一起了解九年级九年级中考常用化学方程式。 九年级九年级中考常用化学方程式:复分解反应 1、碱性氧化物+酸→盐+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CuO+H2SO4=CuSO4+H2O ZnO+2HNO3=Zn(NO3)3+H2O 2、碱+酸→盐+H2O Cu(OH)2+2HCl=CuCl2+2H2O Cu(OH)2+H2SO4=CuSO4+2H2O NaOH+HCl=NaCl+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NaOH+HNO3=NaNO3+H2O Mg(OH)2+2HNO3=Mg(NO3)2+2H2O Ba(OH)2+H2SO4=BaSO4↓+2H2O Al(OH)3 + 3HCl =AlCl3 + 3H2O 白色固体溶解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3、酸+盐→新盐+新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实验室制取CO2 、除水垢 Na2CO3+2HCl=2NaCl+H2O+CO2↑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泡沫灭火器原理 HCl+AgNO3=AgCl↓+HNO3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氯化物类似反应) 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 H2SO4+BaCl2=BaSO4↓+2HCl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

验SO42 - 的原理 Ba(NO3)2+H2SO4=BaSO4↓+2HNO3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Ba2+的原理 NaHCO3+HCl=NaCl+H2O+CO2↑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泡沫灭火器原理 4、盐1+盐2→新盐1+新盐2 KCl+AgNO3=AgCl↓+KNO3 NaCl+AgNO3=AgCl↓+NaNO3 Na2SO4+BaCl2=BaSO4↓+2NaCl BaCl2+2AgNO3=2AgCl↓+Ba(NO3)2 5、盐+碱→新盐+新碱 CuSO4+2NaOH=Cu(OH)2↓+Na2SO4 蓝色沉淀 FeCl3+3NaOH=Fe(OH)3↓+3NaCl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Ca(OH)2+Na2CO3=CaCO3↓+2NaOH有白色沉淀生成工业制烧碱、实验室制少量烧碱 NaOH+NH4Cl=NaCl+NH3↑+H2O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铵根离子

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一:知识过关:说说下列六个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并说出你判断的方法: 1、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2、Fe + CuSO4 === FeSO4 + Cu 3、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CaO + H2O === Ca(OH)2 5、CaCO3高温 CaO + CO2↑ 6、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下列2个化学反应属于上述反应类型吗? CO+ Fe3O4高温 3Fe + 4CO2 2NaOH + SO2 ==== Na2SO3 + H2O 归纳小结:复分解反应:AB + CD=== AD +CB (双交换,价不变) 发生的条件:1、生成物中有或或生成。 2、反应物可溶于水或酸。(熟练后考虑这个条件) 应用解题时注意一些物质或溶液的颜色:蓝色沉淀:Cu(OH)2 、红褐色的沉淀:Fe(OH)3 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 二、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例1:判断物质间能否反应,能反应的写出完整的化学方程式: (1)Fe(OH)3 + H2SO4(2)KOH + Ba(NO3)2 (3) HNO3+ BaSO4 (4) HNO3+ BaCO3 (5)Ba(OH)2+ CaCO3(6)Ba(OH)2+ CuSO4 (7)FeCl3+ NaOH 例2:判断物质或离子能否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物质相互间不反应或离子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就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1、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H+与OH- 2、生成气体不能大量共存:H+与CO32-、OH- 与NH4+ 3、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l-与Ag+、SO42-与Ba2+、OH- 与 Fe3+、Cu2+、Mg2+等、 CO32-与 Ca2+、Ba2+、Ag+等比较常见。 注意题干中的隐含条件颜色或者PH: 练一练:1.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Cl3、Na2SO4、HCl B.NaOH 、NaCl 、HNO3 C.MgSO4、NaNO3、KOH D.Na2CO3 、KNO3、HCl 2.下列物质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CuSO4和NaOH B、Ba(NO3)2和Na2SO C、Na2CO3和HCl D、CaCl2和KNO3 3.下列物质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无色透明的是() A.NaOH、 NaNO3、K2SO4 B.CuSO4、MgSO4、KCl C.Ba(OH)2、H2SO4、NaCl D.NaCl、AgNO3、HNO3 例3:物质的鉴别与推断 关键:1、从特殊物质的颜色入手,2、根据物质之间反应的现象(生成沉淀或放出气体) 练一练1、下列试剂中,能把KOH溶液、稀硫酸、CaCl2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A、KCl溶液 B、K2CO3溶液C、NaNO3溶液D、稀盐酸 2、有一固体粉末,可能是由K2SO4、CuCl2、NaCl、Na2CO 3、CaCl2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下列实验: (1)取少量固体,加入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溶液。 (2)取(1)所得溶液少量,加入足量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部分溶解,且产生无味的气体。 判断这包固体的成分: 一定含有,可能含有, 一定没有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专项练习题

(一)物质的除杂和提纯 例1:要除去稀盐酸中混有少量硫酸,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儿种方法: 请你评价下列方法 (1)加锌粒 (2)加烧碱 归纳:除杂原则 例2.某NaOH 固体中含有N32CO3,某一小组的同学取一定量的该固体溶于 水,得到混合溶液,为了除去溶液中的N/CO3杂质,甲、乙、丙、丁四位同 学分别选择下列试剂进行实验。其中,不合理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甲:适量稀盐酸。乙:过量KOH 溶液。丙:适量Ba (OH )2溶液。丁:适量CaCb 溶液。 练一练快速判断下列除杂方法是否正确? 1、NaCl (N32CO3) 用稀硫酸 2^ CO? (CO ) 用石灰水 3、Na?SO4 (CuSO4) 用 Ba(OH )2 溶液 快迎 厂试剂在横线上填歸所选的试剂 1、HNO3 (HC1) ________________ 2、NaOH (Ca(OH) :) _______________ 3、NaNO? (NazSO^) __________________ 4、Cu (Cu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K NOs (CuSO 4) ____________________ 5、NaCl(CaCCh)固体 ________________ 6、 K NOj (NaCl) 分离方法: ___________ 7、NaCl (KNO 3)分离方法: _________ 挑战1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 2\ Mg 2'、SO42-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 进行下列五项 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 溶液:③加适星盐酸:④加过星 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1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 ) A. ??@?@ B.⑤??③① C. @@??? D.⑤②④③① 方案 1、 Zn 2 、 NaOH 3、 Ba(NO 3)2 4 、 BaCh 4、 N aOH (Na?CO3) 5、 C u (Fe) 6、 C aO (CaCO3) 用稀盐酸(HC1 ) 用稀盐酸HCl 用稀盐酸HC1 请判断: 对或错 □ □ □ (3)加硝酸锁 (4)加氯化钦 原 因

初三化学溶解现象解读

初三化学 主讲教师:薛磊(苏州立达中学) 教学内容 第六章溶解现象 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2.认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以及能够判断某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 3.认识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4.认识结晶的两种方法和应用 能力目标: 1.能够从定义判断某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 2.能够通过物质溶解度曲线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3.能够初步学会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情感目标: 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能够利用已学的溶液知识来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方法指导】 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 一.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中的能力。 2.探究实验:物质的溶解性的影响因素的探究实验

(1)由2、3可知,不同种物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有所不同; (2)由6、7可知,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也有所不同; (3)由4、5可知,同种物质在同种溶剂中在不同的温度下,溶解性也有所不同。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性的因素为:溶质、溶剂的性质,温度等。 应用:我们利用其他溶剂来溶解水不能溶解的物质 如:氯仿溶解有机玻璃;酒精溶解香精;香蕉水用来溶解油漆等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注意点: a .必须要指明一定温度、一定质量的溶剂。在某温度和一定质量的溶剂中,对某种溶质来说已经是饱和了,但是改变温度或者改变溶剂的量,就可能使溶液变得不饱和溶液了。 如:20℃时,100g 水中溶解了31.6gKNO 3恰好得到了饱和溶液;如果是31.6gKNO3溶解在200g 水中,就得到了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了;相似的,25℃时,100g 水中溶解了31.6gKNO 3得到的溶液也同样是不饱和溶液。 b.必须指明是何种溶液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对于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仅是指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而其他物质可能还能继续溶解。 如:20℃时,一定量的NaCl 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蔗糖,还可以继续溶解。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依据: 在不改变温度等其他条件下,往溶液中再加入该溶质,观察是否能够继续溶解。如果能够继续溶解,则在此温度下,该溶液是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而不能继续溶解,则为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一般情况下,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增加溶剂、升高温度

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大题培优)

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大题培优) 一、初中化学溶解度 1.常温下进行下列各组对比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B.对比实验①和③,可研究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C.对比实验②和④,可研究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D.对比实验③和④,可研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在设计对比实验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变量。 【详解】 A、对比实验①和②,没有控制水和汽油的量相等,选项A不正确; B、对比实验①和③,同样没有控制水的量相等,选项B不正确; C、对比实验②和④,没有控制碘和高锰酸钾的量相等,选项C不正确; D、对比实验③和④,符合控制变量的要求,可研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选项D正确。故选D。 2.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在两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50g的甲、乙两种固体,充分搅拌,所得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等 B.t1℃时,等质量甲、乙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甲等于乙 C.乙中含有少量甲,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乙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t2℃时,甲的溶解度=50g,而乙的溶解度<50g,故在两个各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50g的甲、乙两种固体,充分搅拌,甲能全部溶解,而乙有剩余,故所得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等,正确,B、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故等质量甲、乙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甲不一定等于乙,错误, C、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较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较小,故乙中含有少量甲,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错误,D、没有指明高温时的溶液是否是等质量,故无法判断析出晶体量的多少,错误,故选A 考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3.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然后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2;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由这一过程可知() A.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B.4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无法比较 C.从20℃到50℃,b溶液质量分数不变 D.图3中表示a的溶解度曲线是N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详解】 图1中,溶剂质量相等,甲中物质溶解的质量小于乙中物质,所以M表示的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N表示的是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A、30℃时,甲、乙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不能确定,所以甲、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也不能确定,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