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流域防洪规划(简本)

松花江流域防洪规划(简本)
松花江流域防洪规划(简本)

松花江流域防洪规划

(简本)

前言

松花江流域位于我国的东北部,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粮食生产基地,也是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松花江流域防洪除涝工作非常重视,流域防洪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建成的防洪治涝体系在历年抗御洪涝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8年嫩江、松花江发生特大洪水,经广大军民奋力抗洪虽取得伟大胜利,但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实施和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流域水情、灾情、工情等的变化,对流域防洪除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8年10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若干意见》(中发[1998])15号,水利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的有关规定,布置了松花江流域防洪规划的编制工作。

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组织流域内各省(区)有关部门,结合多年研究成果和松花江治理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入调查、收集及勘测等工作,并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及专题研究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中央水利工作方针,提出了《松花江流域防洪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对今后20年松花江流域的防洪建设和管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是21世纪初期

松花江流域防洪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对进一步完善松花江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提高防洪减灾能力,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防洪形势

一、流域概况

松花江流域跨越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和辽宁4省(区),总面积55.68万平方公里,2005年人口5325万人,耕地1373万公顷,其中防洪区面积为11.64万平方公里,人口3427万人,耕地506.4万公顷;防洪保护区面积6.5万平方公里,人口2637万人,耕地2295万公顷。

松花江有两源,北源嫩江和南源第二松花江(以下简称二松)在三岔河汇合后称松花江(以下简称松干),于黑龙江省同江市附近流入黑龙江。嫩江主要支流有甘河、诺敏河、雅鲁河、绰尔河、洮儿河和霍林河以及讷漠尔河、乌裕尔河等。二松主要支流有辉发河、饮马河等。松干主要支流有拉林河、蚂蚁河、牡丹江、倭肯河、呼兰河、汤旺河等。

二、水文特征

松花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00—750 毫米,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且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的70%—80%,年际变化也较大,最大与最小年降水量之比在3 倍左右。

松花江干支流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多发生在7— 9月,洪

水峰高量大,一次洪水的历时,较大支流一般为20—30天,二松和嫩江为40— 60天,松干可达90天左右。

三、历史洪灾

据历史资料记载,从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到1998 年的98年中,松花江流域共发生46次洪水。较大的水灾年有1910年、1911年、1932年、1934年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1953 年、1956年、1957年、1960年、1969年、1995年、1998年等。其中1932年、1998年洪灾损失最大。

1932年洪水是新中国成立前有记载的历史最大洪水,据不完全统计,全流域受灾耕地222万公顷,受灾人口在70万人以上,毁坏房屋9万余间,冲毁当年的北满铁路路基近百处,桥梁20余座。仅哈尔滨市就有2万多人丧生,12万人颠沛流离。直接与间接经济损失为2.3亿元(伪币)。

1998年洪水是有记载以来最大洪水,全流域受灾人口1733.06万人,紧急转移人口258.49万人,倒塌房屋91.85万间,死亡4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92.81万公顷,减产粮食1149.54万吨,损失粮食272.1万吨,死亡牲畜137.56万头(只);冲毁铁路61.51公里、公路8601.2公里;损坏输电线路11376.8公里,通信线路3193.4公里;损坏堤防3393.02 公里,损坏水库124座,垮坝22座。直接经济损失达480亿元。

四、防洪形势

1.松花江流域主要防洪保护对象是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等粮

食生产基地,哈尔滨、长春等重要城市,平齐、滨州、通让、长白、长大、滨绥等主要铁路干线,哈大等高速公路和102、302等国道,大庆、吉林等油田以及主要通信干线。

2.松花江流域已修建大型水库30座,总库容328亿立方米;修筑干流及城市堤防3562公里;部分河道进行了清障、疏浚整治。初步形成了以堤防为基础,堤防水库相结合的防洪工程体系,干支流的防洪能力较新中国成立前有了很大提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3.目前,松花江防洪体系抗洪能力仍然比较薄弱,大部分城市和农田的防洪能力偏低,尼尔基水利枢纽尚未建成,已建成的水库中病险水库多,除险加固任务重;占用湿地、湖泊围垦造田,盲目围垦滩地,侵占河流行洪通道,部分桥梁阻水严重,江河分、蓄、泄洪水能力下降;过度采伐、坡地开荒加大了水土流失,生态环境脆弱;防洪非工程措施尚不完善,流域承担洪水风险的能力不强。

4.由于上述原因,松花江流域防洪风险仍然较大,据1998年统计,流域防洪保护区有80%的区域不能抵御20年一遇标准洪水。1998年以后,国家加大了防洪建设的力度,松花江流域防洪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与规定的标准仍有一定差距,一旦发生较大洪水,洪灾损失仍然很大,将影响流域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5.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松花江流域的社会经济得到了长

足的发展,社会财富急剧增加,国家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对流域防洪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8 年特大洪水后松花江主要断面设计洪水有所增大,迫切需要对已有防洪体系进行复核并加以完善;人水争地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迫切需要治水理念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

第二章规划原则及目标

一、规划指导思想

《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蓄泄兼筹、综合治理、突出重点”的防洪方针,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总体布局,适应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防洪减灾的需要;加强洪水管理和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提高松花江流域的防洪减灾能力,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防洪安全保障。

二、规划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有效地控制洪水,保障防洪安全,又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规范人类活动,制止对洪水调蓄场所和行洪空间的侵占,给洪水以出路。

2.坚持统筹兼顾,因地制宜。根据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防洪减灾的要求,合理制定防洪保护对象的防洪标准,采取控制性水利枢纽建设、河道整治、堤防加固、穿堤建筑物及阻水桥闸的整修加固和改扩建、蓄滞洪区建设等综合措施,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

3.坚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优先安排重要城市和粮食生产基地的防洪建设,以及对事关全局的流域防洪骨干工程。

4.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重。在加强防洪工程体系建设的同时,注重流域洪水预警预报系统、防汛指挥系统和水文基础设施建设,规范防洪区社会化管理,提高洪水风险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实现由洪水控制向洪水管理的转变。

5.规划拟定的防洪目标、防洪标准及防洪工程布局,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其他相关规划相衔接协调。

三、规划范围及水平年

规划范围为松花江流域,包括嫩江、二松、松干及主要支流以及沿江地级以上城市。主要支流包括诺敏河、绰尔河、拉林河、汤旺河等21条。主要城市包括哈尔滨、长春、齐齐哈尔、吉林、佳木斯、牡丹江、松原、乌兰浩特、伊春和大庆10座。工作重点是干流中下游河段,即嫩江尼尔基水库以下、二松丰满水库以下和松干及沿江主要城市。

本次规划基准年为2005年,近期水平年为2015年,远期水平年为2025 年。

四、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松花江防洪建设的长远目标是:建成与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包括堤防、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整治等防洪工程措施和防洪区社会管理与风险管理、工程管理、洪水调度、管理

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法规建设等非工程措施在内的防洪减灾体系,逐步实现从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的转变,在发生常遇洪水和较大洪水时,保障松花江流域的防洪安全和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在遭遇大洪水和特大洪水时,保障流域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不会发生大的动荡。主要内涵:

建成与防洪保护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防洪工程体系,各防洪保护区防洪标准达到规划标准。

具有完善的流域洪水调度方案、流域特大洪水防御方案和主要保护区的防御超标准洪水预案,流域防汛指挥实现信息化,洪水预报调度能力显著提高。

防洪区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得到规范,人与洪水争地现象基本得到控制,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社会的防洪减灾意识增强,防洪区风险管理水平提高,防洪保护区承受洪水风险的能力提高。

2.近期目标

通过兴建主要城市和其他主要防洪保护区堤防、干支流主要水库、骨干蓄滞洪区,整治河道、平围行洪,加固大、中型病险水库,扩孔改建阻水桥梁,使哈尔滨、长春市的防洪标准达到或基本达到200年一遇,其他地级以上城市的防洪标准达到或基本达到100年一遇,提高作为独立防洪保护区的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等主要国家粮食产区的防洪标准;洪水调度方案和超标准洪水预案更加完善,水文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洪水预警预报系统、

防汛指挥系统初步建成,洪水预报调度能力得到提高;防洪区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制定蓄滞洪区管理办法、防洪规划同意书实施办法等相关法规;社会洪水风险意识增强,防洪区洪水保险试点工作逐步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得到加强,乱砍乱伐、盲目开荒、挤占行洪通道等行为得到有效控制。

在发生规划标准洪水时,防洪体系可以保障主要城市和主要防洪保护区经济社会活动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进行,其他防洪保护区通过洪水预报、抢险和社会救助等措施,有效管理洪水灾害,使洪灾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发生大洪水时,通过工程、非工程防洪措施的联合运用及汛期抢险,保障流域重要城市的防洪安全,流域社会经济不会发生大的动荡;当发生特大洪水时,有预定的方案和切实的措施,保证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3.远期目标

使松花江流域形成比较完整的防洪减灾体系,干流各主要防洪保护区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干流其他防洪保护区和支流防洪保护区具有一定的防洪能力,一般城市防洪体系初步形成,水文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洪水预警预报系统、防汛指挥系统基本建成,洪水预报调度更加科学可靠,防洪区管理更加规范,洪水风险意识显著增强,防洪区洪水保险制度实行,洪水风险社会化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在发生规划标准洪水时,该体系可以保障流域社会经济活动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进行;发生大洪水时,通过工程和非工程防洪措施的联合

运用,保障流域重要城市、重点防洪保护区的防洪安全;当发生特大洪水时,有预定的方案和切实的措施,保证经济社会活动不至于发生大的动荡及造成严重的灾难。

第三章总体规划

一、防洪区划分

1.防洪区是指洪水泛滥可能淹及的地区,松花江流域防洪区总面积11.64万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21%。区内现有人口3427 万人,耕地506.4万公顷,国内生产总值7055 亿元,分别占流域的64%、37%和88%。

2.松花江防洪区由防洪保护区、蓄滞洪区和洪泛区及其他地区三部分组成。其中防洪保护区面积6.5万平方公里,占防洪区面积的55.8%;蓄滞洪区面积0.32 万平方公里,占防洪区面积的0.6%;洪泛区及其他地区面积4.82万平方公里,占防洪区面积的4

3.6%。

3.防洪保护区主要分布于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松花江部分),既是粮食主产区,又是工业基地。松嫩平原防洪保护区主要位于以三江口为中心的嫩江、二松以及包括哈尔滨在内的松干上游两岸地区。三江平原防洪保护区主要位于松干佳木斯以下段两岸地区。

二、防洪标准

1.重要城市

哈尔滨、长春防洪标准为200年一遇,齐齐哈尔、大庆、佳

木斯、牡丹江、伊春、吉林、松原、乌兰浩特为100 年一遇。

2.干流

嫩江尼尔基水库以下、二松丰满水库以下干流防洪保护区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松干左右岸防洪保护区防洪标准为20—50 年一遇。

3.主要支流

甘河、绰尔河的防洪标准为10—20 年一遇,诺敏河、雅鲁河的防洪标准为10—30年一遇,饮马河、洮儿河、阿伦河的防洪标准为20—30年一遇,讷谟尔河、蚂蚁河、牡丹江、音河、蛟河、梧桐河的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霍林河、乌裕尔河、辉发河、拉林河、倭肯河、汤旺河、安邦河的防洪标准为20 年一遇,呼兰河的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

三、防洪工程总体布局

1.嫩江

嫩江主要防洪保护区位于尼尔基水库以下,包括齐齐哈尔市、大庆市、大庆油田和松原平原的农田。嫩江防洪以尼尔基水库加堤防为主,同时要考虑到文得根、毕拉河口水库对嫩江干流洪水的错峰作用。嫩江齐齐哈尔市以上堤防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建设,设计洪峰流量为8850立方米/ 秒,齐齐哈尔以下堤防按35年一遇洪水标准建设,设计洪峰流量江桥站为14200立方米/ 秒,大赉站为12900立方米/ 秒,尼尔基水库分别承担齐齐哈尔以上20—50 年一遇、齐齐哈尔以下35—50年一遇的防

珠江流域防洪规划

珠江流域防洪规划 第一章流域防洪形势 1、1 流域概况 珠江流域由西江、北江、东江与珠江三角洲诸河组成,跨越我国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6省(自治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越南东北部,总面积45、37万平方公里,我国境内面积44、21万平方公里。流域北靠南岭,西部为云贵高原,中部与东部为丘陵盆地,东南为三角洲冲积平原,山地、丘陵面积占94、4%,平原面积仅占5、6%。 西江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乌蒙山余脉马雄山,北江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大茅坑,东江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桠髻钵。西江、北江在广东省三水思贤滘,东江在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分别汇入珠江三角洲,经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与崖门八大口门入注南海。 2004年,珠江流域人口9935万人,耕地6652万亩,地区生产总值17736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外贸出口总值约占全国的37%,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2 水文特征 - 1 -

珠江流域地处我国南部低纬度地带,南临南海,西隔印度支那与孟加拉湾相望,受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影响,总体上属亚热带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有酷暑、春夏多雨、秋冬干旱的气候特点,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常受热带气旋侵袭。流域水汽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7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360亿立方米。降雨量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非常集中,汛期(4月~9月)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 流域的洪水由暴雨形成,多集中在4月~10月。前汛期(4月~7月)暴雨多为锋面雨,形成的洪水峰高、量大、历时长,流域性洪水及洪水灾害一般发生在前汛期;后汛期(7月底~10月)暴雨多为台风雨,形成的洪水相对集中,来势迅猛,峰高而量相对较小。 西江为珠江的主流,思贤滘以上的流域面积为35、31万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总面积的77、8%。西江防洪控制断面梧州水文站历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53900立方米每秒(2005年6月),调查历史洪水最大洪峰流量为54500立方米每秒(1915年7月)。 北江就是珠江流域的第二大水系,思贤滘以上的流域面积为4、67万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总面积的10、3%。北江防洪控制断面石角水文站历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16700立方米每秒 - 2 -

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工作大纲【模板】

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 工作大纲 水利部规划计划司 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2008年7月 一、编制规划的重要意义 (3) (一)............................................... 重点地区中小河流存在的突出问题3(二)...................................................................... 规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4二指导思想和原则.. (4) (一)................................................................................................. 指导思想4(二)................................................................................................. 规划原则5三、规划目标与任务 . (5) (一)................................................................................................. 规划范围7(二)................................................................................................. 规划重点7(三)................................................................................................. 总体要求8五、规划主要工作内容 (9) (一)分析中小河流治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9) (二)确走近期治理重点 (9) (三)筛选确走建设项目 (10)

哈尔滨松花江大桥大体积承台冬季施工保温措施

哈尔滨松花江大桥大体积承台冬季施工保温措施 龙敏 哈尔滨松花江大桥主墩承台设计尺寸为54.5×15.0×5.0m属大体积混凝土,根据工期安排。主塔承台必须在2020年必须完工,保证下一年度主塔的顺利施工。完成桩基施工检测及基坑开挖的实际施工进度,承台施工于10下旬开始。根据哈尔滨当地气象资料统计,11月份的平均气温为-6.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规定:根据当地多年的气温资料,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时,砼的施工即为冬季施工。因此承台的施工应采用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 一、施工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难度在于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避免由于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缝,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减小内外温度差可采用低水化热的混凝土配合比和用冷却循环水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考虑到承台施工时外部温度极低,必须同时进行外部保温才能有效地减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冬季施工混凝土施工保温的方法有,暖棚法、蓄热法,蒸汽加热法等,考虑到主墩承台体积大和当地气温条件情况,单独采用一种方法,很难满足施工的需要,决定采用暖棚法、蓄热法、蒸汽加热综合的施工方案。 二、保温措施 1、为保证砼的浇筑温度,搅拌站、砂石料场、承台基坑处均搭设保温大棚。 2、搅拌站用水采用蒸汽加热,承台大棚采用暖器排管加热,砂石料加热采用底部通蒸汽进行加热。 3、砼运输采用泵送的方式,输送泵管采用防寒毡包裹保温。 三、施工时温度的控制要求 1、为降低砼内部的水化热,混凝土出仓的温度控制在8℃~10℃,入模的温度控制在5℃左右。 2、暖棚内平均温度保持在15℃左右,最低时不得低于5℃。 3、控制混凝土拌合材料的温度,以满足混凝土拌合物搅拌合成后所需要的温度。水泥和骨料温度控制在2℃~5℃,并由砼的出仓温度最终调节,严格控制水温,并保证热水的供应。 四、冬季施工保暖热工计算 1、基本耗热量 Q1=F(t a-t b)/(δ/λ+1/αs) Q1:单位时间内耗热(W/m) δ;保温材料的厚度(m),取δ=0.01m λ;热传导系数(W/m·℃), λ=0.041(W/m·℃) αs;放热系数(W/m2·℃) αs=1.163*(10+ )=1.163*(10+ )=26.93(W/m2·℃) F:放热表面积(m2) ta;棚内温度(℃) tb;棚内温度(℃) 1/(δ/λ+1/αs)=3.56(W/m2·℃) (1)砼拌合去需要的热量 ta=10℃ tb=-20℃ F =5405 m2 Q1:=577.3千卡/小时

黑龙江省松花江水系环境质量标准暂行

黑龙江省松花江水系环境质量标准(暂行)(1981年6月2日颁布 1981年6月2日实施)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关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止污染和其它公害的要求,为保护松花江流域的人民健康和生态平衡,防治污染危害,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特制订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松花江水系各干流、支流、湖泊与水库等一切水域。 第三条凡属松花江水系沿岸的厂矿企事业单位,必须充分发动群众,大力开展综合利用,严格限制排废量和物料流失,认真治理“三废”。除老企业应分期、分批改造,增置处理设施外,新、改、扩建企业,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的规定,以便达到本标准的要求。第四条本标准是制订松花江水系污染物总量控制标准和主要污染 排放标准的依据。 第二章水质标准 第五条本标准依据松花江水系环境、现状、水体用途及控制目标,将水体划分为五级:I级水、II级水、III级水、IV级水和V级水。以本流域内对人体健康和生态平衡最为有利的水质,作为最高标准;以对人和其它生物不产生急性损害和明显为最低标准。依此,制订水体环境质量的分级指标。 松花江水系环境质量标准如表1。

第六条松花江水系各干、支流水体,按保证人体健康和生态平衡对环境水质的客观需求,在今后5-10年内必须努力消除污染,改善水质,达到进级要求。进级要求。进级的具体要求如表2。 第三章水质监测 第七条松花江流域各级环保部门,应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城建、工交、农林、卫生、水产、水利、科研、部队及大专院校等有关部门和重点厂矿企业的监测力量,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网,定期将水质监测结果汇总上报所在省环保局及松花江水系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八条松花江流域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和其它有关单位,必须统一水质监测项目和方法。应按(80)国环办字第77号文件《环境监测标准分析方法(试行)》的规定执行。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九条各级环保、卫生、水产、工交、农林、水利等部门,应在当地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由环保部门牵头,协同监督有关企、事业单位执行本标准。 第十条凡从事对水域有影响的生产建设、科学实验或其它有关活动,包括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在内,必须按规定在实验、设计、施工前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经环境保护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第十一条对积极执行本标准,在水质保护中做出显着成绩者,应给予表扬和奖励,凡违反本标准的规定,破坏水质保护及造成恶果的

太湖流域水利形势

太湖流域水利形势 一、流域概况 太湖流域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行政区划分属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和安徽省,总面积36895km2,占全国面积的0.4%。其中,西部山丘区、中部平原区分别占流域面积的20%、80%。2007 年流域人口4917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7%,国内生产总值(GDP)达28648 亿元,占全国GDP 的11.6%。 太湖流域河网如织,湖泊棋布,水面面积达5551km2,水面率为15%。流域河道总长约12 万km,河道密度达3.3km/km2,河道平均坡降约为十万分之一,汛期水流流速仅为0.3~0.5m/s,受潮汐顶托影响,排水困难。流域湖泊面积3159km2 ,其中太湖湖区水面积2338km2。流域以太湖为中心,呈周边高、中间低的碟状地形,主要有苕溪、南河、洮滆、黄浦江、通长江与杭州湾等水系。京杭运河穿越流域腹地及下游诸水系,起水量调节和承转作用。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典型灾害 2.1流域水资源与开发利用 太湖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76.0 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 160.1 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53.1 亿m3,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重

1 复计算量为 37. 2 亿m 3。本地水资源量短缺,远小于现状实际总用水量,主要依靠调引长江水和上下游重复利用弥补。 流域本地供水主要以地表水源为主,除取用本地河网水量外,也直接取用长江和钱塘江水量。现状本地河网供水 221.7 亿m 3(含沿长江口门引 水 补 充量,多年平均 引 水 量 6 2 . 6 亿 m 流域地表水资源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现状 2508.6km 评价河长中,全年期水质劣于Ⅲ类的占 85.7%,劣于Ⅴ类的达 64.2%。重点水功能区达标率仅为 10.8%,省界河流监测断面 75.0%劣于Ⅲ类。太湖流域主要湖泊水体呈富营养化水平,太湖全湖平均水质劣于Ⅴ类, 呈中度富营养化水平。 2.2典型灾害 特殊的气候及地形地貌使得太湖流域洪涝灾害频繁,灾害损失严重。梅雨和台风暴雨是造成流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了 1954 年、1991 年大洪水和 1999 年特大洪水。1954 年太湖水位达 4.65m ,近 25%平原受灾。1991 年太湖水位达 4.79m ,当年直接经济损失达 113.9 亿元,约占当年GDP 的 6.7%。1999 年太湖水位达 4.97m ,当年直接经济损失达 141.3 亿元,约占当年 GDP1.58%。 太湖流域遇少雨年份也会出现干旱,山丘高地易因旱成灾。新中国成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松花江的开发利用

2019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松花江的开发 利用 查字典地理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9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松花江的开发利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查字典地理网。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松花江 中国七大河之一,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松花江在隋代称难河,唐代称那水,辽金两代称鸭子河、混同江,清代称混同江、松花江。松花江流经吉林、黑龙江两省;流域面积55.72万平方公里,涵盖东北四省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年径流量762亿立方米。▲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松花江的开发利用 水电枢纽 松花江流域水能资源较丰富,规划建21级水电站,共装机415.04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合计为91.55亿千瓦时。已建1万千瓦以上水电站8座,总装机容量338.81万千瓦,年发电量56.69千瓦时。各河段的开发任务不同:①嫩江上游,规划布置卧都河、窝里河、固固河、库莫屯4级水电站,共利用水头125米,总库容137亿立方米,共装机35.84万千瓦;②嫩江中下游规划设置尼尔基和大赉两级水利枢纽。尼尔基枢纽总库容为82.2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4.64亿立方米,可使齐齐哈尔市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③松花江丰满水电站以上河段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 处于最上游的松山枢纽为一引水枢纽,把松花江的源流漫江的水量通

过水库调节,用长12.6公里的引水洞引到支流松江河,集两河的水量在一起由建于松江河上小山、双沟、石龙3级水电站发电,共装机51万千瓦。 支流松江河在白山水电站上游汇人干流。经白山、丰满水库调节可将百年一遇以下洪水控泄为5500立方米/秒出库;④丰满以下河段规划布置哈达山水利枢纽,总库容42.2亿立方米,其中调节库容33.5亿立方米。经其调节可多提供水量81亿立方米/年;⑤松花江干流的开发任务是渠化河道,以满足通航要求,设置了7级航运枢纽。 22座大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为10.41万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18.7%。中型水库103座,总库容27.6亿立方米,但防洪库容较小,大部分为农田灌溉而兴建。引松入长调水工程1994年9月开工,2019年11月正式通水,调水工程从吉林松花江石头门水库引水至长春,长63公里,引水流量ll立方米/秒,可暂缓长春市用水紧张的局面。▲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松花江的开发利用 丰满水电站 丰满水电站建于松花江上,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是我国第一座大型水力发电站,被誉为“中国水电之母”,始建于1937年,1943年第一机组开始发电,当时发电规模较小,至解放前夕又遭破坏,处于瘫痪状态。建国后经政府大力修复并加以改建,成为东北电网的主力电厂。1988年,二期扩建工程上马后共安装10台机组,总装机容量72万千瓦,三期扩建工程完工后,总装机容量达100.25万千瓦。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松花江的开发利用

水利防洪规划

水利防洪规划 1 防洪规划的定义 防洪规划是指防治某一流域、河段或者区域的洪水灾害而制定的总体安排。根据流域或河段的自然特性、流域或综合规划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安排,研究提出规划的目标、原则、防洪工程措施的总体部署和防洪非工程措施规划等内容。规划类型一般有流域防洪规划、河段防洪规划和区域防洪规划。防洪规划应当服从所在流域、区域的综合规划;区域或河段的防洪规划应当服从所在流域的防洪规划。防洪规划是江河、湖泊治理和防洪工程设施建设的基本依据。防洪规划中必须首先充分认识河流的洪水演进特性,包括河湖对洪水的自然调蓄作用,天然河道宣泄洪水的能力以及大洪水漫溢泛滥的情况。它是一种战略性计划,对河道治理及防洪设施的建设起到了指导作用。 2 规划目标 规划目标是指根据所在流域的洪水特性、历史洪水灾害,规划范围内国民经济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对防洪的要求以及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技术等条件,考虑需要与可能,研究防治毁灭性灾害的应急措施。防洪规划必须全面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的目标。防洪经济效益是防洪规划的主要目标,此外还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充分考虑社会福利和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 3 规划原则 防洪规划的指定应确保重点、兼顾一般,遵循局部与整体、需要与可能、近期与远景、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防洪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在具体方案研究中,还要充分考虑防洪规律和上下游、左右岸的要求,处理好蓄与泄、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并注意与国土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 3.1局部与整体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人类还不能完全控制。防洪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从全局出发,上下游、左右岸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洪水。为了保全大局和重点保护对象的防洪安全,有时要做局部牺牲。重点保护对象一般指:洪水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毁灭性灾害的地区,如重要城市、工矿企业、交通干线、文物古迹或大面积农田等。 3.2近期与远期洪水灾害直接威胁人身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历次洪水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有所差别。要根据各地区或部门对防洪的要求及国家和地方的财力,分轻重缓急,分阶段、有计划地逐步提高不同保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和一般地区防御常遇洪水灾害的要求。 3.3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一般耗资很大,并需占用大片土地;非工程措施可用较少投资,减轻洪灾损失,是防洪灾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洪规划中要研究二者的结合,重视非工程措施的安排和建设。 3.4防洪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水资源总量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在人均、单位土地面积水资源量偏低的流域,河流的开发与治理要考虑综合利用,兴利与除害统筹兼顾,把防洪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处理好蓄与泄的关系:山丘区一般以蓄为主,修建山谷水库、水土保持工程,拦蓄洪水,消减水沙洪峰;平原区一般以泄为主,并辅以分蓄洪措施,合理安排洪水出路。如“松花江防洪规划”具体遵循以下原则:①充分发挥现有防洪工程的作用,近期以整顿、挖潜为主,争取少花钱多办事。②兴建控制性水库与堤防工程相结合,水库工程应结合兴利考虑防洪等综合利用的要求。③防洪标准选定及防洪治理措施上充分考虑近期与远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要突出体现城市与主要河段防洪的重要性。又如“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城市防洪规划”遵循的原则如下:“为提高该区的综合抗洪能力,解除安邦河两岸的洪水威胁,确保城市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三江平原综合治理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本区实际情况,本着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突出防洪重点,上、下游兼顾的原则,选择经济指标优越,技术切实可行的方案。达到占地少,动迁少,工程坚固,防洪效果好的目的。”

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

《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概要 一、流域概况 松花江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有两源,西源嫩江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南源第二松花江(简称二松,下同)发源于长白山天池。两江在三岔河汇合后称松花江(简称松干,下同),东流到同江注入黑龙江。嫩江河长1370km,二松河长958km,松干河长939km。松花江流域跨越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四省区,流域面积55.68万km2,其中嫩江29.70万km2,二松7.34万km2,松干18.64万km2。本次规划还包括与本流域有水利联系的三江平原完达山以北(以下简称三江平原)的4.38万km2,故本次规划的总面积为60.06万km2,称松花江流域规划区。松花江支流较多,流域面积在1万km2以上的支流有16条。松花江流域西部为大兴安岭,北部为小兴安岭,东部和东南部为完达山脉和长白山脉,西南部的丘陵地带是松花江与辽河的分水岭,中部为主要农业区,也是工农各业最发达地区。流域内山区占42.7%,丘陵区占29.1%,平原占27.4%,其它占0.8%。松花江流域地处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气候特点十分明显,冬季严寒漫长,夏秋降雨集中,春季干燥多风。年内温差较大,多年平均气温变化在5℃~-3℃间,7月绝对最高气温为40.6℃,1月绝对最低气温-47.3℃。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一般500mm上下,东南山区达700~900mm,而西北部的干旱地区仅400mm左右;降水多集中在7~8月,占全年的50%以上,又多以暴雨的形式出现;降水的年际变化也较大,最大和最小年降水量之比为3倍左右,且有连续数年多水或少水的交替现象。全年日照时数2200~3000h。无霜期100~150d。规划区地表水资源量776.7亿m3;平原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可开采量分别为198.5亿m3、131.4亿m3,其中三江平原分别为24亿m3、14.6亿m3。松花江流域春季风大雨少蒸发多,常发生春旱;夏秋雨量集中,常发生洪涝。60年代中期以前以洪涝为主,平均2年一涝,间有旱灾;60年代中期以后以旱为主,10年4旱2涝;80年代中期以后,进入丰水期,洪涝又频繁发生。据统计,松花江的年均洪涝灾害耕地约900万亩。干旱也很严重,据黑龙江省统计年均旱灾耕地达404万亩。松花江流域有丰富的林业和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煤炭、天然气、铜、铅、锌、钨等。规划区内有县旗84个,有大小城市24座,其中主要城市有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佳木斯、牡丹江、伊春、乌兰浩特,和长春、吉林、白城,以及最近设立的松原市(即原扶余市和前郭县)。据1988年统计,规划区有人口4698万人,其中三江平原120.5万人,总人口中的农牧业人口2774.3万人,占59%;规划区有工农业总产值1020亿元,其中三江平原14亿元,工农业总产值中的工业和农业产值分别为444.5亿元和575.5亿元,其中三江平原分别为6.6亿元和7.1亿元;规划区1988年有耕地面积2.15亿亩,粮豆总产量达308亿kg。人均656kg。牧草地1.4亿亩、林地3.1亿亩。 二、流域主要问题 (一)水污染日益严重,加剧供需矛盾 流域内经济发展迅速,但工业技术及管理水平较落后,加上对保护好水环境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污水治理跟不上工业建设,且历史欠帐太多,以致水污染日益严重。 (二)城市地区污染严重 城市由于工业和人口过分集中,工业结构和建设布局不合理,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少且落后,使大量城市生活废物和工业“三废”未能得到很好处理即排于江河,以致城市附近的河段污染多较严重,且成为其以下河道的主要污染来源。 (三)工艺落后,管理不善 流域内工业用水重复率低,仅20%,单位产品排水量大,工业污水排放量相应较大。由于我国现行管理政策不完善,仅有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转率低,处理效果差,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

流域防洪规划大纲范本

江河流域(区域)防洪规划勘测 设计工作大纲范本(试行) BIDR/J005-2004 2004-03-01发布2004-03-01实施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编写说明 本工作大纲范本以《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为基本要求,结合我院已完成的流域(区域)的防洪规划工作,总结以往编制防洪规划的经验,按照“QMS2000.D30勘测设计工作大纲编制和管理”的要求进行编写。本大纲针对流域防洪规划中的普遍问题,提出了工作内容和质量、深度要求,对主要问题提出了编制大纲中应注意的问题。实际工作中,应针对不同流域(区域)的防洪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勘测设计工作大纲。 本大纲范本自2004年3月1日试行。在实施过程中,如对大纲范本的内容、格式有什么意见或建议,或还需补充编写哪些大纲范本,请及时将意见或建议以书面形式或电子邮件方式,反馈至技术质量处。 批准:杜雷功 技术质量处:熊明武 审阅:吴颖民郑永良 校核:任晓枫 编写:杨洪书

江河流域(区域)防洪规划勘测 设计工作大纲 技术[YYYY]NN号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年月

批准:审定:技术质量处:经营及项目管理处:设总(项目负责人):编制:

目录 1 流域概况 (1) 1.1 地理位置及河流水系 (1) 1.2 地形及地质 (1) 1.3 水文气象特征 (1) 1.4 经济社会概况 (1) 1.5 规划沿革及规划实施情况 (1) 1.6 防洪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 2 任务来源 (1) 3 规划范围和水平年 (2) 4 规划原则和任务 (2) 4.1 规划原则 (2) 4.2 规划任务 (2) 5 规划依据 (2) 6 基础资料 (2) 6.1 水文气象泥沙资料 (3) 6.2 地质测量资料 (3) 6.3 经济社会资料 (3) 6.4 规划设计成果收集 (4) 6.5 其他需要收集的资料 (4) 7 工作任务及要求 (4) 7.1 水文分析复核 (4) 7.2 防洪保护区划定和防洪标准确定 (5) 7.3 现状防洪体系评价 (5) 7.4 防洪体系总体布局研究 (6) 7.5 防洪水库规划 (7) 7.6 上游山洪及泥石流防治规划 (8) 7.7 中下游河道整治规划 (8)

《辽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概要

《辽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概要 1.流域概况 辽河发源于河北省境内七老图山脉的光头山,流经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辽宁省,全长1345km。辽河流域地处中国东北地区西南部,东邻第二松花江、鸭绿江流域,西邻内蒙古高原,南邻滦河、大凌河流域及渤海,北邻松花江流域,流域总面积22.11万km2,其中平原区面积9.45万km2,山丘区面积12.66万km2。 辽河流域主要河流有西辽河、东辽河、辽河干流和浑太河。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37.21亿m3,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139.57亿m3,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21.92亿m3。 辽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行政区划涉及内蒙古、吉林、辽宁和河北四省区的20个市(盟)。2007年全流域总人口3383万人,国内生产总值9172亿元,工业增加值3168亿元;耕地面积832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319万亩,粮食总产量2747万吨。 2.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 2.1水资源承载能力不足,供需矛盾加剧 辽河流域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目前,全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达77%,其中浑太河已达89%,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接近或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保证国家粮食

安全战略及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将提出更高要求,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2.2 水污染防治任务重,生态环境脆弱 辽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废污水排放量大,是国家“三河三湖”重点治理区。目前,城市废污水处理率较低,水污染问题突出。经济社会用水挤占了生态、环境用水,部分河流出现断流,河流下泄水量减少,湖泊、湿地及河口萎缩。部分城市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依然十分严重。 2.3 局部地区用水效率偏低,节水工作亟待加强 现有灌区渠道多数没有衬砌,输水损失严重,水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3,水浇地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0,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差距;节水意识不强,部分灌区还存在大水漫灌现象,用水定额偏高;城镇供水管网综合漏失率高达16%,个别城镇甚至超过30%。 2.4 防洪工程达标率低,防洪形势依然严峻 流域内部分堤防建设标准偏低,未达到规划防洪标准;部分建筑物阻洪严重,对地区防洪构成严重威胁;山洪灾害防治、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滞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受洪水威胁地区的经济存量、人口密度、人民财产都将有较大提高,防洪风险越来越大,对防洪安全保障提出更高要求。 2.5 水管理改革滞后 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需要进

黑龙江(河流)情况

黑龙江的基本情况 一、界河黑龙江的概况 黑龙江是世界上著名的国际河流,是中国与俄罗斯的重要国际界河。黑龙江流域跨中国、蒙古和俄罗斯3个国家,地理位置在北纬47。40'-53。34',东经121。28'-141。20'。黑龙江全长4510km,流域东西跨度约2000km,南北跨度约1500km。黑龙江上、中游1887 km为中俄两国国际界河,下游全部在俄罗斯境内。流域面积185.5×104km2,其中中国境内80.34×104km2,占全流域的48%,俄罗斯侧占50.4%,蒙古侧占l3%。 黑龙江有南北两源。南源为额尔古纳河,由发源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两麓的海拉尔河和发源于蒙古固肯特(Khentei)山脉东坡的克鲁伦(Cherlen)河在满洲里市东南两河相汇后始称额尔古纳河。北源为俄罗斯境内的石勒喀(Shilka)河。全长1592km,其上游称鄂嫩河,发源于蒙古肯特山脉东侧。南化两源在中国黑龙江省漠河以西的洛古河附近汇合后成为黑龙江。 黑龙江沿途接纳左岸(俄罗斯侧)的结雅河、布列亚河、阿姆贡河和右岸(中国一侧)的呼玛河、逊河、松花江、乌苏里江等支流。黑龙江水量丰沛,乌苏里江汇合口以上年平均流量8600m3/s,入海口多年平均流量10800m3/s。 黑龙江干流至哈巴罗夫斯(伯力)与南来的支流乌苏里江汇合后流入俄罗斯境内,在克拉耶夫斯克(庙街)附近注入鄂霍茨克海。黑龙江干流全长2821 km。黑龙江干流分为上、中、下三段。额尔古纳州与石勒客河汇合处(洛古河村)至结雅河口(黑河市)为上游,长905 km;结雅河至乌苏里江口为中游,长982 km;乌苏里江至入海口为黑龙江下游,长934 km。黑龙江干流上游

引绰济辽调水工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初稿

引绰济辽调水工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初稿(简本) 目录 1 规划概述 (1) 1.1 规划概况 (1) 1.2 规划方案比选 (1) 2 规划协调性分析 (2) 2.1 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2) 2.2 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2) 2.3 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协调性分析 (3) 2.4 与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协调性 (4) 2.5 与水利发展和流域规划协调性分析 (4) 2.6 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协调性分析 (6) 2.7 与“三先三后”原则的符合性分析 (6) 3 项目区域环境现状 (8) 3.1 生态环境现状 (8) 3.2 水资源现状 (8) 3.3 水环境现状 (8) 3.4 地下水环境现状 (9) 3.5 社会环境现状 (9) 4 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 (9) 4.1 对陆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9) 4.2 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10) 4.3 对水资源及水文情势影响 (10) 4.4 对水环境的影响 (11) 4.5 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11) 5 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12) 5.1 预防性措施 (12) 5.2 最小减量化措施 (14) 6 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17) 1 规划概述

1.1 规划概况 规划范围包括调出区、调入区和输水线路区。引绰济辽工程调出区为绰尔河流域,涉及呼伦贝尔市的牙克石市、扎兰屯市,兴安盟的阿尔山市、科右前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龙江县、泰来县等。调入区为西辽河干流地区、霍林河、洮儿河,涉及通辽市的科尔沁区、开鲁县、扎鲁特旗、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兴安盟的乌兰浩特市、科右前旗、科右中旗、突泉县等。输水线路穿越洮儿河、霍林河、乌力吉木仁河、新开河等河流,途经乌兰浩特市、科尔沁右翼中旗、扎鲁特旗等地区。 规划拟在绰尔河干流修建文得根水利枢纽,并以其为调水水源,经过 402.20km输水渠道,向沿途兴安盟的乌兰浩特市、科右前旗、科右中旗、突泉县和通辽市的科尔沁区、开鲁县、扎鲁特旗、科左中旗、科左后旗调水,解决这些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同时改善通辽地区地下水超采的现状。 规划水平年:现状基准年2010年,近期水平年2020年,规划水平年2030年。 1.2 规划方案比选 本规划从水资源利用的角度分析,绰尔河向外流域调水的最大规模为8亿 m3左右,综合考虑绰尔河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文得根水库的地形条件,同 时考虑松辽流域规划确定的调水规模,拟定4.0亿m3、5.0亿m3、6.0亿m3、7.0亿m3、8.0亿m3五个方案进行比选。这五个方案通过淹没面积、移民、工 程投资等全方面比选,认为7.0亿m3从环境角度基本可接受、经济上可行。 规划输水线路分为有压重力输水线路和无压重力输水线路。其中无压重力输水线路突泉至莫力庙段穿越代钦塔垃五角枫及荷叶花湿地珍禽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对环境干扰较大。因此输水线路突泉至莫力庙段从环境角度推荐有压重力输水线路。从经济角度分析,文得根至突泉县无压输水线路更为经济,故本次最后从环境及经济角度的推荐方案为有压无压相结合重力输水方案。 通过调水水量环境影响分析及输水线路方案比选,本次推荐方案为:规划拟在绰尔河干流修建文得根水利枢纽,并以其为调水水源,通过有压重力和无压重力相结合输水渠道,全长402.2km,向沿途兴安盟的乌兰浩特市、科右前旗、科

松花江水质情况调查报告

松花江水质情况调查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赴松花江水质调查团 一.活动目的 1.调查当前松花江水之状况。 2.调查人民群众对水污染问题的认识。 3.调查防污减排及松花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相关措施。 4.通过我们的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5.展现交大学生风采,传播交大精神。 二.活动实际日程 17月17日,全体成员去哈尔滨环保局和水利局收集资料,了解松花江水污染情况和相关治理措施。 7月18日~21日,分三个小组,第一小组前往木兰,有张帆、王言子同学;第二小组前往通 河,有孙巍、朱庆东、吴爽同学;第三小组前往依兰,有高贺、赵威同学。 18~19日,各小组赴指定地点采集水样, 20日,走访当地城市居民及农村居民,了解松花江水污染时期对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影 响并了解现在情况。 21日,到三地采水样的小组各自收集好水样后,到哈尔滨集合,汇集水样,最后将水样送 往哈尔滨水利局进行细致水样分析,得出最后分析结果。 22日~ 8月底,进行总结分析,给出各地解决方案。三..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通过各种媒体(书籍,网络等)查找相关资料,初步了解税务三及其防治的状况,

做一个理论准备。为以后各阶段的行动打下基础,同时也利于比较全面地了解情况,完善各 部门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此阶段是本次活动的重要部分。一方面,顺利的倒水样后才能继续以后的各部分 工作;另一方面,这是检验我们各方面知识素养的好办法,可以锻炼动手,应变等各方面 的能力。 第三阶段:次级段是本次活动的核心部分。通过对居民的调查,不解可以了解大众对水污染 防治的认识程度,也是在第一阶段间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实际调查,了解水污染防治的实 际实施情况,效果及大众的评价。同时,尽我们说能对居民进行节水,防止水污染的宣传, 加强他们保护,爱惜水资源的意识。 第四阶段:此阶段重要任务是分析数据,得出实践结论,是此行的目的所在。通过我们的亲 身所做,客观地分析情况,得出自己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提出自己 的建议,以及对水污染防治更实际,更深刻的认识,为圆满完成本次实践活动画上一个句号。 四.考察成果 1.松花江近年的污染治理卓有成效。

太湖流域重要河湖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水利技术规定

太湖流域重要河湖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水利技术规定 (试行)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 二〇一二年七月

1 总则 1.0.1为加强太湖流域河湖管理,保障防洪、供水、水生态安全,规范太湖流域重要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管理,明确建设方案编制的水利技术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1.0.2本规定主要适用于太湖、太浦河、望虞河、新孟河等太湖流域重要湖泊、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建设方案、防洪评价报告的编制和评审,是建设方案审查许可的主要技术依据。 1.0.3太湖流域重要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符合流域综合和专业规划、专项规划,符合有关水利规程规范要求,并遵循严格保护、依法审批、等效替代、占用补偿的原则。 1.0.4建设项目除执行本规定外,并应符合国家、地方有关行业现行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2 基本规定 2.0.1 建设项目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要求。建设项目严格禁止以下行为: 1 禁止围湖造地或围垦河道;禁止损毁堤防、护岸、闸坝等水工建筑物和防汛设施、水文监测和测量设施、河岸地质监测设施以及通信照明等设施;在堤防安全保护区内,禁止进行打井、钻探、爆破、挖筑鱼塘、采石、取土等危害堤防安全的活动。 2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有毒有害物品仓库以及垃圾场;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堆放、倾倒、掩埋、排放污染水体的物体。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3 禁止在水文监测环境保护范围(监测断面上下游各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概要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概要 2008-09-19 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e07406741.html,/ztpd/tszt/lyfhgh/cjly/20080919114310845554.aspx(水利部)注:相关内容摘录(具体内容见第4页) 根据长江防洪总体布局,考虑三峡工程兴建、上游后续建设其他水库后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的变化,按照蓄滞洪区的启用几率和重要性,将长江中下游蓄滞洪区分为重要、一般和规划保留三类。 重要蓄滞洪区为现状条件下使用几率较大(一般在20年一遇以下)的蓄滞洪区,共13处,包括荆江分洪区、洪湖东分块、钱粮湖、共双茶、大通湖东、围堤湖、民主、城西、澧南、西官、建设、杜家台、康山蓄滞洪区。 一般蓄滞洪区为三峡工程建成后为防御1954年洪水,除重要蓄滞洪区外,还需启用的蓄滞洪区,共14处,包括洪湖中分块、九垸、建新、江南陆城,屈原、西凉湖、武湖、张渡湖、白潭湖、东西湖、珠湖、黄湖、方州斜塘和华阳河蓄滞洪区。 规划保留蓄滞洪区是指三峡工程建成后为防御超标准洪水或特大洪水需要使用的蓄滞洪区,共有15处,包括涴市扩大分洪区、人民大垸、虎西备蓄区、洪湖西分块、集成安合、南汉、和康、安化、安澧、安昌、北湖、义合、南顶、六角山、君山。 一、流域基本情况 长江干流全长6300多公里,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上海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支流布及甘肃、陕西、贵州、河南、浙江、广东、广西、福建等8个省(自治区)。长江自江源至湖北宜昌称上游,长约4500公里,集水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宜昌至江西鄱阳湖出口(湖口)称中游,长约955公里,集水面积约68万平方公里;湖口至入海口为下游,长约938公里,集水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长江的支流众多,流域面积超过8万平方公里的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沅江、湘江、汉江、赣江等8条。 至2005年底,长江流域人口约4246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2.5%。全流域地区生产总值约60332亿元,占全国的32.8%。耕地面积约2237万公顷,占全国耕地的27.8%。长江流域防洪区面积为15.38万平方公里,其中长江上游(主要包括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及重庆市)面积为1.34万平方公里,长江中下游防洪区面积为14.04万平方公里。长江中下游防洪保护区总面积11.81万平方公里,占防洪区的84.1%;人口约9188万人,占防洪区人口的89.9%;耕地面积472.2万公顷,约占防洪区的86.2%;地区生产总值为22136亿元,占防洪区的97.0%。 二、洪水特征 长江流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除青藏高原外,流域内各地均可能发生暴雨。暴雨发生季节一般中下游早于上游,江南早于江北。由于暴雨发生季节的差异,一般年份干支流各河洪峰互相错开,中下游干流可顺序承泄中下游支流和上游干支流洪水,不致造成大的洪灾。但如气象异常,干支流洪水遭遇,会形成大洪水或特大洪水。长江流域暴雨量大、历时长,致中下游干流洪水峰高量大,持续时间长。 长江的洪水,按暴雨地区分布和覆盖范围大小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全流域型洪水,如1931年、1954年、1998年洪水;另一类是区域性洪水,如1981年、1935年洪水。前一

中国水利年鉴2014_重要文献-重要文件-国务院关于珠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的批复

的重要依据。流域内各省(区)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认真分解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措施,精心组织实施,切实保障流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国务院关于太湖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的批复(2013年3月2日国函〔2013〕39号) 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气象局、能源局: 水利部关于审批太湖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太湖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规划》实施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精神,以完善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综合利用、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流域综合管理体系为目标,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协调好省际间、上下游、左右岸、流域与区域以及涉水行业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太湖的多种功能和综合利用效益,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三、通过《规划》实施,到2020年,太湖调蓄能力显著提高,流域防洪工程布局比较完善,重点城市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城乡供水和抗旱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全面保障,节水水平显著提高;饮用水水源区水质全面达标,河湖水体有序流动基本实现,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并有较大改善,水土流失有效治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涉水事务管理全面加强。到2030年,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更加完善,防洪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供水安全全面保障,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太湖富营养化问题基本解决,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流域综合管理现代化基本实现。 四、完善流域防洪减灾措施。实施流域综合治理重点工程,完善洪水北排长江、东出黄浦江、南入杭州湾及合理发挥太湖调蓄作用的防洪工程布局。加强城市及区域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完善洪水调度、预警预报和风险管理等非工程措施。 五、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完善北引长江、太湖调蓄、统筹调配的流域水资源配置布局,积极推进河湖水系连通,提高流域水资源调控能力。优化和调整城乡水源地布局,加强城乡第二水源及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提高供水安全保障程度。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调整产业结构,严格限制发展高耗水、高污染工业,大力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 六、加强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强化水资源保护措施,实施重点水域生态保护与修复,逐步恢复河湖生态功能。进一步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大力减少污染物入河湖量,加强水功能区和入河湖排污口监督管理。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七、强化流域综合管理。严格施行《太湖流域管理条例》,强化涉水事务管理和执法监督。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流域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指标体系。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和管理。健全防洪管理制度,完善防御洪水方案、洪水调度方案和抗旱工作机制。规范河湖岸线和采砂管理,加强河网水系和圩区管理,促进涉水行业协调发展。完善水量、水质、水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系统。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划》是太湖流域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重要依据。流域内各省(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认真分解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措施,精心组织实施,切实保障流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国务院关于珠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的批复(2013年3月2日国函〔2013〕37号) 江西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气象局、能源局、海洋局: 水利部关于审批珠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珠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规划》实施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精神,以完善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综合利用、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流域综合管理体系为目标,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协调好兴利与除害、开发与保护、整体与局部、近期与长远等关系,充分发挥珠江的多种功能和综合利用效益,为实 9 重要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